CN103133171B - 骑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3171B
CN103133171B CN201210505937.5A CN201210505937A CN103133171B CN 103133171 B CN103133171 B CN 103133171B CN 201210505937 A CN201210505937 A CN 201210505937A CN 103133171 B CN103133171 B CN 103133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channel
lambda sensor
recess
exhaust
rid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59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3171A (zh
Inventor
铃木博就
青山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33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3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3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3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08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exhaust sensors in or on exhaust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2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 F01N2560/025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sensor for measuring or detecting O2, e.g. lambda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Measur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排气通路的通气阻力并提高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骑乘式车辆。骑乘式车辆包括具有排气通路(68)的发动机(34)、以及安装在发动机(34)上并检测包含在排气中的氧的氧传感器(72)。发动机(34)具有:设置在排气通路(68)的内表面上并扩大排气通路(68)的通路截面积的凹部(70);以及在凹部(70)的内表面开口的插入孔(76)。氧传感器(72)在其顶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70)内的状态下被插入到插入孔(76)中。

Description

骑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式车辆的发动机的构造。
背景技术
骑乘式车辆例如有自动二轮车。近年,在自动二轮车中设置有氧传感器。氧传感器被配置在排气通路中。氧传感器检测包含在排气中的氧。
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316430号公报中公开了包括氧传感器的自动二轮车。在该公报中,自动二轮车包括气缸盖。气缸盖包括排气端口。氧传感器被安装在排气端口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3164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提高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需要使排气容易与氧传感器接触。然而,如果增大氧传感器向排气通路内的突出量,排气通路的通气阻力就会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排气通路的通气阻力并提高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骑乘式车辆。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和效果
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排气通路,排气流过排气通路;以及氧传感器,该氧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上,检测包含在排气中的氧,其中,发动机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在排气通路的内表面上,扩大排气通路的通路截面积;以及插入孔,该插入孔在凹部的内表面开口,氧传感器被插入到插入孔中,氧传感器在氧传感器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内的状态下被插入在插入孔中。
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能够减小排气通路的通气阻力并提高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整体构成的左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自动二轮车所具备的动力单元的左视图;
图3是示出发动机和空气滤清器的左视图;
图4是示出发动机和空气滤清器的右视图;
图5是示出发动机的正视图;
图6是示出空气滤清器的一部分和发动机的底视图;
图7是气缸盖主体所具备的端口的正视图;
图8是图7中沿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沿的IX-IX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应用例的端口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中沿XI-X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骑乘式车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骑乘式车辆,以速可达(scooter)式的自动二轮车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不重复对该部件的说明。
[整体构成]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的左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表示从就座于自动二轮车10的车座28上的乘坐者观看的前后左右。在图1中,箭头F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前方,箭头U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上方。
自动二轮车10包括车身框架12。在车身框架12的前端部设置有头管14。
转向轴16以可向左右方向旋转的方式被插入在头管14中。在转向轴16的上端安装有车把18。通过操作车把18,使转向轴16旋转。
在转向轴16的下端安装有支架20。一对前叉22、22的上端部被安装在支架20上。前轮24可旋转地被一对前叉22、22支承。
车身框架12被车身罩26覆盖。车身罩26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
在车身框架12后侧的上方配置有车座28。在车座28的下方形成有收纳空间。在收纳空间中例如收纳头盔等。
在车身框架12后侧的下方配置有动力单元30。动力单元30可上下摆动地被车身框架12支承。
后轮32可旋转地被安装在动力单元30的后端。通过动力单元30的动力被传递到后轮32,后轮32旋转。
[动力单元]
参考图2对动力单元30进行说明。图2是动力单元30的左视图。在图2中,箭头F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前方,箭头U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上方。动力单元30包括发动机34和变速器36。
发动机34例如是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发动机34产生自动二轮车10的动力。发动机34可以是空冷的,也可以水冷的。
变速器36是无级变速器。变速器36将发动机34所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后轮32(参考图1)。
[发动机]
参考图3~6对发动机34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发动机34和空气滤清器48的左视图。图4是示出发动机34和空气滤清器48的右视图。图5是发动机34的正视图。图6是示出空气滤清器48的一部分和发动机34的底视图。在图3和图4中,空气滤清器48位于发动机34的前方。在图6中,示出了位于发动机34的前方的空气滤清器48的一部分。在图5中,省略了空气滤清器48的图示。在图3和图4中,箭头F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前方,箭头U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上方。在图5中,箭头L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左方,箭头U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上方。在图6中,箭头F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前方,箭头L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左方。
发动机34具有气缸38。气缸38引导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如图2和图3所示,气缸38的轴线(气缸轴线L)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略微倾斜。气缸轴线L朝向前方倾斜向上延伸。气缸38的前端相较于气缸38的后端位于更上方。
气缸38具有气缸体40和气缸盖42。
气缸体40被安装在容纳变速器36的变速箱37的前端。气缸体40内配置有活塞。
气缸盖42具有气缸盖主体44和气缸盖罩46。
气缸盖主体44被安装在气缸体40的前部上。气缸盖主体44与活塞一起形成燃烧室。在气缸盖主体44上配置有凸轮轴。凸轮轴对阀进行驱动。阀进行燃烧室的进排气。
气缸盖罩46被安装在气缸盖主体44的前部。气缸盖罩46覆盖凸轮轴。
在气缸盖42的附近配置有进气系统47。进气系统47生成混合气将其供应给燃烧室。在图3至图6所示的例子中,进气系统47从气缸盖42的前方延伸到气缸盖42的上方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进气系统47包括空气滤清器48、进气管49、节气门体50、歧管51、喷射器52以及传感器53。
空气滤清器48容纳空气滤清器滤芯。空气滤清器48被配置在气缸盖42的前方。
进气管49位于空气滤清器48的上方。进气管49的一端与空气滤清器48连接。进气管49的另一端与节气门体50连接。进气管49将通过了空气滤清器元件的空气向节气门体50引导。
节气门体50位于进气管49的后方。节气门体50的一端与进气管49连接。节气门体50的另一端与歧管51连接。节气门体50容纳节气门。节气门调节空气的流量。
歧管51位于节气门体50的后方。歧管51的一端与节气门体50连接。歧管51的另一端与气缸盖主体44连接。歧管51将经节气门调节了流量的空气向气缸盖主体44引导。
喷射器52被安装在气缸盖主体44上。喷射器52例如被安装在气缸盖主体44所具有的进气端口中。歧管51的另一端与进气端口连接。喷射器52向通过了空气滤清器元件并且经节气门调节了流量的空气喷射燃料。由此生成混合气。向燃烧室供应的混合气的量根据节气门的开闭量而改变。
传感器53(参考图3)被安装在节气门体50。传感器53检测发动机34的状态。传感器53例如输出用于控制发动机34的输出的信号。传感器53例如是进气管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开度传感器。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压力。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节气门开度传感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53是具备进气管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以及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的每一者所具有的功能的综合传感器。由喷射器52喷射的燃料的喷射量基于传感器53检测到的进气压力而被确定。
如图4所示,在气缸盖主体44的右侧面安装有火花塞58。火花塞58对在燃烧室内压缩的混合气进行点火。由此,混合气爆炸和燃烧。
如图3所示,在气缸盖罩46的左侧面配置有点火线圈60。点火线圈60生成在火花塞58对混合气进行点火时所需的电压。
如图5和图6所示,火花塞58和点火线圈60通过火花塞电线62如图连接。火花塞电线62使得点火线圈60生成的高电压的电流向火花塞58流动。
如图3~6所示,在气缸盖主体44的下表面设置有排气端口64。排气端口64与排气管66连接。
[排气通路]
如图7~9所示,气缸盖主体44设置有排气通路68。图7是气缸盖主体44所具备的排气端口64的正视图。图8是图7中沿VIII-VIII的剖视图。图9是图7中沿IX-IX的剖视图。
排气通路68与燃烧室连接。排气通路68使得燃烧室中生成的排气向排气管66流动。即,排气通路68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排气端口64中。
在此,将图7的上下方向(气缸38的轴线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排气通路68的通路方向作为第二方向,将图7的左右方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作为第三方向。排气通路68向第三方向弯曲。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排气通路68向车宽方向的其中一侧(右侧)弯曲。
[凹部]
排气端口64具有凹部70。凹部70被设置在排气通路68的内周面。排气通路68的通路截面积在形成有凹部70的位置扩大。
凹部70位于比排气通路68的中心C更靠车宽方向的一侧(右侧)的位置。在此,排气通路68的中心C是指排气通路68的第一方向的中心、且排气通路68的第三方向的中心。即,凹部70位于排气通路68的内周侧。排气通路68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尺寸度在形成有凹部70的位置增大。
[氧传感器]
排气端口64设置有氧传感器72。氧传感器72具有检测部74。检测部74位于氧传感器72的轴向一端。检测部74检测包含在排气中的氧。氧传感器72是无加热器的氧传感器。
氧传感器72在比排气通路68的中心C更靠气缸盖罩46侧的位置上被安装在排气端口64上。
具体而言,排气端口64具有插入孔76。插入孔76位于比排气通路68的中心C更靠气缸盖罩46侧的位置、且车宽方向的一侧(右侧)。插入孔76沿第一方向延伸。即,插入孔76所延伸的方向是第一方向。换言之,插入孔76的长度方向是第一方向。在插入孔76的内周面形成有螺纹槽。
氧传感器72具有安装部78。安装部78沿氧传感器72的轴线方向延伸。在安装部78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牙。
氧传感器72被插入到插入孔76中。如图7和图8所示,氧传感器72从排气端口64的外侧被插入到插入孔76中。即,氧传感器72从排气通路68的外侧被插入到插入孔76中。此时,安装部78的螺纹牙与插入孔76的螺纹槽啮合。其结果是,氧传感器72被安装到排气端口64中。在该状态下,氧传感器72的轴线沿着气缸38的轴线(气缸轴线L:参考图2和图3)所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延伸。
插入孔76在凹部70的内表面开口。在安装部78被安装在插入孔76中的状态下,氧传感器72的顶端(检测部74)位于凹部70内。即,检测部74暴露于凹部70内的空间中。氧传感器72的顶端(检测部74)不需要全部位于凹部70内。氧传感器72的顶端(检测部7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70内即可。
如图9所示,在凹部70中的相较于氧传感器72的顶端的排气通路68的更上游侧,凹部70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随着从排气通路68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而逐渐增大。换言之,在凹部70中的相较于氧传感器72的排气通路68的更上游侧形成了下述空间,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所述空间在排气通路68的下游侧的宽度大于在排气通路68的上游侧的宽度。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氧传感器72的顶端位于凹部70内。排气通路68的通气阻力被抑制。排气容易与氧传感器72的顶端(检测部74)接触。容易使检测部74起动。氧传感器72的检测精度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70中的相较于氧传感器72的顶端的排气通路68的更上游,形成了随着从排气通路68的上游向下游而宽度在第三方向上逐渐变宽的空间。在凹部70内难以发生紊流。排气容易被供应到氧传感器72的顶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氧传感器72相对于排气通路68的中心C向第三方向偏移。氧传感器72向气缸盖罩46侧的突出量被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通路68向第三方向弯曲。氧传感器72被配置在排气通路68的内周侧。能够使氧传感器72接近燃烧室。
在本实施方式中,氧传感器72是无加热器的氧传感器。氧传感器72的尺寸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氧传感器72被安装在排气端口64中。氧传感器72的安装变得容易。
[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应用例]
氧传感器72不一定必须相对于排气通路68的中心C向第三方向偏移。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示,氧传感器72也可以位于排气通路68的中心C的正上方。图10是示出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应用例的排气端口的正视图。图11是图10中沿XI-XI的剖视图。在此情况下,凹部70如图10所示位于排气通路68的中心C的正上方。排气通路68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在形成有凹部70的位置变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氧传感器72相对于排气通路68的中心C向内周侧偏移,但也可以向外周侧偏移。即,氧传感器72也可以相对于排气通路68的中心C向车宽方向的其中另一侧(左侧)偏移。在此情况下,凹部70位于比排气通路68的中心C靠车宽方向的其中另一侧(左侧)的位置上。在此情况下,排气端口64从气缸盖主体44的突出量(排气端口64的全长)被抑制。能够实现气缸盖主体44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插入孔76的长度方向与排气通路68的长度方向正交,但插入孔76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不与排气通路68的长度方向正交。例如,插入孔76中形成于凹部70的内表面上的开口也可以相对于形成在排气端口64的表面上的开口而向排气通路68的长度方向偏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自动二轮车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三轮或四轮的可倾式车辆(leaning vehicles)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例示。由此,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后实施。
符号说明
10 自动二轮车
34 发动机
42 气缸盖
64 排气端口
68 排气通路
70 凹部
72 氧传感器
76 插入孔

Claims (11)

1.一种骑乘式车辆,包括:
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排气通路,排气流过所述排气通路;以及
氧传感器,该氧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上,检测包含在流过所述排气通路的排气中的氧,并包括用于检测包含在排气中的氧的检测部,
其中,所述发动机具有:
凹部,该凹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路的内表面上,扩大所述排气通路的通路截面积;以及
插入孔,该插入孔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开口,所述氧传感器被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
所述氧传感器在所述检测部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内的状态下被插入在所述插入孔中,
其中,
在将所述插入孔的长度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所述排气通路的长度方向作为第二方向、并且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两者都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三方向的情况下,
其中,
在所述凹部的相较于所述氧传感器的所述排气通路的更上游侧形成有空间,
在所述空间中,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所述凹部在所述排气通路的下游侧的宽度大于在所述排气通路的上游侧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形成有所述凹部的位置处的所述排气通路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大于没有形成所述凹部的位置处的所述排气通路在该方向上的宽度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氧传感器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排气通路的中心向所述第三方向偏移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氧传感器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排气通路的中心向所述第三方向偏移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排气通路向所述第三方向弯曲,
所述氧传感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比所述排气通路的中心被配置在更内周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排气通路向所述第三方向弯曲,
所述氧传感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比所述排气通路的中心被配置在更内周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排气通路向所述第三方向弯曲,
所述氧传感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比所述排气通路的中心被配置在更外周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排气通路向所述第三方向弯曲,
所述氧传感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比所述排气通路的中心被配置在更外周侧。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氧传感器是无加热器的氧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发动机包括具有与排气管连接的端口的气缸盖,
所述氧传感器被安装到所述端口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
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端口中。
CN201210505937.5A 2011-11-30 2012-11-30 骑乘式车辆 Active CN103133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2753A JP2013113279A (ja) 2011-11-30 2011-11-30 鞍乗型車両
JP2011-262753 2011-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3171A CN103133171A (zh) 2013-06-05
CN103133171B true CN103133171B (zh) 2017-05-24

Family

ID=4722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5937.5A Active CN103133171B (zh) 2011-11-30 2012-11-30 骑乘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599975B1 (zh)
JP (1) JP2013113279A (zh)
CN (1) CN103133171B (zh)
BR (1) BR102012030477B1 (zh)
ES (1) ES2621882T3 (zh)
MY (1) MY164747A (zh)
TW (1) TWI507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7871B (zh) * 2013-08-20 2016-12-28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氧传感器安装结构
JP6526997B2 (ja) * 2015-03-26 2019-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FR3067396B1 (fr) * 2017-06-13 2021-02-26 Renault Sas Agencement pour mesure de proprietes de gaz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213A (zh) * 2003-04-10 2004-10-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气缸盖的排气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N102022217A (zh) * 2009-08-21 2011-04-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及具有该发动机的骑乘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7503A (ja) * 1994-12-27 1996-07-09 Yamaha Motor Co Ltd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排気脈動調整装置
JP3627351B2 (ja) * 1996-02-29 2005-03-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JP3378474B2 (ja) * 1997-08-06 2003-02-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マニホルド
JP4231718B2 (ja) * 2003-03-26 2009-03-0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空燃比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213A (zh) * 2003-04-10 2004-10-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气缸盖的排气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N102022217A (zh) * 2009-08-21 2011-04-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及具有该发动机的骑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2030477B1 (pt) 2021-03-02
MY164747A (en) 2018-01-30
EP2599975B1 (en) 2017-03-29
CN103133171A (zh) 2013-06-05
TW201341646A (zh) 2013-10-16
EP2599975A2 (en) 2013-06-05
ES2621882T3 (es) 2017-07-05
JP2013113279A (ja) 2013-06-10
TWI507602B (zh) 2015-11-11
EP2599975A3 (en) 2013-06-26
BR102012030477A2 (pt) 2014-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2213B (zh) 跨坐型車輛
JP5498777B2 (ja) 吸気ダクトおよび吸気構造
EP1722089A1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device for engine
CN103133171B (zh) 骑乘式车辆
JP4154411B2 (ja) エンジン用吸気装置
US20230313763A1 (en) Off-Road Vehicle And Engine Thereof
JP5554687B2 (ja) 排気ガスセンサーの取付け構造
JP2009024685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4477481B2 (ja) 酸素濃度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TWI532625B (zh) 跨坐型車輛
WO2016121262A1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US7137380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ignition plug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EP3369899B1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2016118204A (ja) 鞍乗型車両
JP5117202B2 (ja) エンジン
WO2016104158A1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WO2023190225A1 (ja)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WO2023190226A1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6118205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9178627A (ja) 内燃機関の副燃焼室
US7055502B1 (en) Single cylinder engine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H0372515B2 (zh)
JP2009002250A (ja) スロットル装置
JP2014058975A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ガスセンサーの取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