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7404B -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7404B
CN103117404B CN201310035952.2A CN201310035952A CN103117404B CN 103117404 B CN103117404 B CN 103117404B CN 201310035952 A CN201310035952 A CN 201310035952A CN 103117404 B CN103117404 B CN 103117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tio
dimention nano
threadiness
l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59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7404A (zh
Inventor
熊岳平
樊丽权
王宇威
张锦秋
贾铮
赵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359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7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7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7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7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74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Inert Electrodes (AREA)

Abstract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阳极材料、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SOFC使用碳基燃料时,Ni基阳极出现碳沉积现象以及被硫毒化发生Ni团聚现象造成的三相界面减小影响电极工作性能等阳极材料的合理选择及制备技术不足等问题。本发明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为LaxSr1-xTiO3,是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出一维纳米纤维,烧结后得到的。将其制成阳极浆料涂覆在电解质、阴极或阳极支撑体上,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浸渍电解质前驱液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一维纳米纤维状LST基LST-GDC复合阳极。本发明的复合阳极可用于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

Description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极材料、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代表的化石燃料是中国(比例>90%)乃至世界(比例>80%)的主要能源资源,其平均发电效率仅为30%左右,迫切需要提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突出优点之一是可以直接使用化石燃料,如气态的天然气、煤相关的气化煤气、焦炉煤气和煤层气等,液态的汽油、航空柴油和醇类等,和固态的焦炭和煤等,这些燃料都是以含碳化合物为主要成分,这里统称为碳基燃料。碳基燃料SOFC是实现化石燃料高效转化和洁净利用的有效途径。与燃煤发电技术相比,SOFC极大地降低了化石燃料在热电转换中的能量损失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污染。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发展碳基燃料SOFC能源动力系统很有必要,它将为我国以化石能源尤其是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和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结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
SOFC阳极的主要作用是为燃料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提供反应场所,所以SOFC阳极材料必须在还原气氛(氧分压为10-23~10-18大气压)中稳定,并且具有足够高的电子电导率和对燃料气体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对于直接碳氢化合物SOFC,其阳极还必须能够催化碳氢化合物的重整反应或直接氧化反应,并有效地避免积碳的产生。Ni-GDC和Ni-YSZ金属陶瓷是比较常用且性能较好的传统阳极材料,GDC和YSZ的作用是提供承载Ni粒子的骨架和阻止在运行过程中Ni粒子团聚,使阳极保持多孔的微观构造,增大三相界面,并且使阳极的热膨胀系数与其它组元材料相匹配。但是,SOFC使用碳基燃料时Ni基阳极容易被硫毒化而使Ni团聚,使三相界面减小;碳基燃料的使用容易导致碳沉积影响电极工作;碳基燃料中H2S对燃料电极的毒化使Ni基阳极容易出现硫毒化现象而使Ni发生不可避免的团聚。这些问题使Ni基阳极的性能出现衰减现象,最终降低SOFC使用寿命。因此,取代传统阳极材料研发高性能长寿命的碳基燃料SOFC阳极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SOFC使用碳基燃料时,Ni基阳极出现碳沉积现象以及被硫毒化发生Ni团聚现象造成的三相界面减小影响电极工作性能等阳极材料的合理选择及制备技术不足等问题,而提供了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axSr1-xTiO3,其中0≤x≤0.4,所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阳极材料的结构为一维纳米纤维状。
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静电纺丝前驱液制备:依照化学式LaxSr1-xTiO3,0≤x≤0.4,按La元素、Sr元素与Ti元素摩尔比为x:1-x:1的比例分别称取硝酸镧、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然后将硝酸镧和硝酸锶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至硝酸镧和硝酸锶完全溶解,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6~8h后,得混合溶液,加入浓硝酸调节混合溶液pH值至4~6,然后加入钛酸四丁酯,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呈现透明状态,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硝酸镧、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总的质量浓度为6-2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5-15%;
二、静电纺丝制备一维纳米纤维:将步骤一得到的静电纺丝前驱液,在静电纺丝电压15kv~25kv、收集距离为15cm~20cm、室内温度20℃~35℃、相对湿度20%~35%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三、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制备:将步骤二得到的纳米纤维以2℃/min~10℃/min的速度升温至300℃时恒温烧结1-2h,然后继续升温至600℃-1200℃,并且在600℃-1200℃烧结1-2h,即得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
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以电解质片、阳极或阴极为支撑体,在支撑体上附着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在LST纤维上附着电解质纳米微粒。
一维纳米纤维状LST基复合阳极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采用以上所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过筛后,加入无水乙醇分散,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溶液,其中阳极材料与质量浓度为3%的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4-8h,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浆料;
二、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浆料涂覆支撑体上,将涂覆一维纳米纤维状阳极浆料的支撑体以2℃/min-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900-1300℃,然后在900-1300℃烧结1-2h,再降温到室温,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所述的支撑体为电解质片、阳极或阴极;
三、将电解质的前驱液浸渍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中,浸渍饱和后抽真空排气泡,将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在300-450℃的条件下煅烧1-2h;
四、重复步骤三至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与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1-1.4,停止浸渍,自然晾干后将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在750-800℃的条件下煅烧1-2h,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基复合阳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浸渍电解质前驱液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维纳米纤维状LST基复合阳极材料,是将不同体积的电解质前驱液浸渍到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中,经高温煅烧后形成不同质量比的一维纳米纤维LST基复合阳极。
本发明应用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锶构成的阳极,它具有适宜的电子传导性,对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镧掺杂钛酸锶LaxSr1-xTiO3(0≤x≤0.4)在很宽的氧分压(PO2)范围内都具有很优异的还原稳定性。LaxSr1-xTiO3(LST)具有相对高的电子传导性和很好的抗硫性。LST基电池可在硫含量高至5000ppm条件下操作而无明显的衰减现象,这比传统的Ni-YSZ抗硫量高出几个数量级。LST阳极可作为碳基燃料SOFC首选阳极材料,LST阳极的应用可达到抑制碳沉积、提高耐毒化性能及提高阳极热循环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经不同温度煅烧后得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材料的XRD图;其中,◇为La0.2Sr0.8TiO3阳极材料特征峰标记;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经900℃煅烧后得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材料的SEM图;
图3实施例二中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与Ce0.8Gd0.2O1.9的质量比为1:0.8的复合阳极复合阳极的XRD图;□为La0.2Sr0.8TiO3特征峰标记,△为Gd0.2Ce0.8O1.9特征峰标记,○为SSZ特征峰标记;
图4实施例二中的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8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基La0.2Sr0.8TiO3-Gd0.2Ce0.8O1.9复合阳极的SEM图;
图5实施例二中的经Gd0.2Ce0.8O1.9浸渍处理后形成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基La0.2Sr0.8TiO3-Gd0.2Ce0.8O1.9复合阳极在测试温度800℃下测得的极化阻抗谱图;其中,a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5时的极化阻抗曲线,b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1时的极化阻抗曲线,c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8时的极化阻抗曲线;
图6实施例二中的经Gd0.2Ce0.8O1.9浸渍处理后形成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基La0.2Sr0.8TiO3-Gd0.2Ce0.8O1.9复合阳极在测试温度850℃下测得的极化阻抗谱图;其中,a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5时的极化阻抗曲线,b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1时的极化阻抗曲线,c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8时的极化阻抗曲线;
图7实施例二中的经Gd0.2Ce0.8O1.9浸渍处理后形成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基La0.2Sr0.8TiO3-Gd0.2Ce0.8O1.9复合阳极在测试温度900℃下测得的极化阻抗谱图;其中,a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5时的极化阻抗曲线,b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1时的极化阻抗曲线,c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8时的极化阻抗曲线;
图8实施例二中的经Gd0.2Ce0.8O1.9浸渍处理后形成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基La0.2Sr0.8TiO3-Gd0.2Ce0.8O1.9复合阳极在测试温度950℃下测得的极化阻抗谱图;其中,a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5时的极化阻抗曲线,b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1时的极化阻抗曲线,c为La0.2Sr0.8TiO3与Gd0.2Ce0.8O1.9的质量比为1:0.8时的极化阻抗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axSr1-xTiO3,其中0≤x≤0.4,所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阳极材料的结构为一维纳米纤维状。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静电纺丝前驱液制备:依照化学式LaxSr1-xTiO3,0≤x≤0.4,按La元素、Sr元素与Ti元素摩尔比为x:1-x:1的比例分别称取硝酸镧、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然后将硝酸镧和硝酸锶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至硝酸镧和硝酸锶完全溶解,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6~8h后,得混合溶液,加入浓硝酸调节混合溶液pH值至4~6,然后加入钛酸四丁酯,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呈现透明状态,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硝酸镧、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总的质量浓度为6-2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5-15%;
二、静电纺丝制备一维纳米纤维:将步骤一得到的静电纺丝前驱液,在静电纺丝电压15kv~25kv、收集距离为15cm~20cm、室内温度20℃~35℃、相对湿度20%~35%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三、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制备:将步骤二得到的纳米纤维以2℃/min~10℃/min的速度升温至300℃时恒温烧结1-2h,然后继续升温至600℃-1200℃,并且在600℃-1200℃烧结1-2h,即得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硝酸钐、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总的质量浓度为8-2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6-1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a0.2Sr0.8TiO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a0.3Sr0.7TiO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a0.25Sr0.75TiO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基复合阳极,以电解片、阳极或阴极为支撑体,在支撑体上附着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在LST纤维表面上附着电解质纳米微粒。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不同的是:电解质纳米微粒为氧化铈基电解质微粒。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或九不同的是:氧化铈基电解质的掺杂元素为镧、镨、钕、钐、铕、钆或镱。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或九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之一不同的是:电解质纳米微粒为氧化锆基电解质微粒。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一之一不同的是:氧化锆基电解质的掺杂元素为钪、钇。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一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一之一不同的是:电解质纳米微粒为镧锶镓镁电解质微粒。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十一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将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过筛后,加入无水乙醇分散,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溶液,其中阳极材料与质量浓度为3%的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4-8h,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浆料;
二、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浆料涂覆支撑体上,将涂覆一维纳米纤维状阳极浆料的支撑体以2℃/min-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900-1300℃,然后在900-1300℃烧结1-2h,再降温到室温,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所述的支撑体为电解质片、阳极或阴极;
三、将电解质的前驱液浸渍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中,浸渍饱和后抽真空排气泡,将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在300-450℃的条件下煅烧2h;
四、重复步骤三至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与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1-1.4,停止浸渍,自然晾干后将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在750-800℃的条件下煅烧1-2h,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基复合阳极。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电解质片为氧化钪稳定氧化锆电解质片。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氧化钪稳定氧化锆电解质购买自日本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经120MPa初压成直径为25mm的圆片,再经400MPa冷等静压压实,1450℃煅烧5h制备成氧化钪稳定氧化锆电解质片。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或十五不同的是:电解质片为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电解质片。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或十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电解质购买自日本TOSOH株式会社,经120MPa初压成直径为25mm的圆片,再经400MPa冷等静压压实,1550℃煅烧10h制备成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电解质片。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至十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重复步骤三至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与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5-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至十六之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当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与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5-0.1时,极化阻抗值较低,一维纳米纤维LST基复合阳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质。
采用下述实施例验证本发明效果:
实施例一
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静电纺丝前驱液制备:依照化学式La0.2Sr0.8TiO3按La元素、Sr元素与Ti元素摩尔比为0.2﹕0.8﹕1的比例分别称取2.8268g的硝酸镧(La(NO3)3·6H2O)、5.5272g的硝酸锶(Sr(NO3)2)和11.113g的钛酸四丁酯(C16H36O4Ti),然后将硝酸镧和硝酸锶加入到1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至硝酸镧和硝酸锶完全溶解,再加入9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搅拌8h后,得混合溶液,加入6.6mL的浓硝酸,然后加入钛酸四丁酯,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呈现透明状态,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硝酸钐、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总的质量浓度为15.68%,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8%;
二、静电纺丝制备一维纳米纤维:将步骤一得到的静电纺丝前驱液加入到注射器中,调整注射器角度,使悬挂在针头上的液滴悬而未落,注射器喷头与高压电源正极相连,接收装置与负极连接,所用静电纺丝喷头的直径为0.8mm,在静电纺丝电压22kv、收集距离为15cm、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28%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三、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的制备:将步骤二得到的纳米纤维以2℃/min的速度升温至300℃时恒温烧结2h,然后继续升温至900℃,并且在900℃烧结2h,即得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
本实施例得到的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经不同温度煅烧后得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材料的XRD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当煅烧温度达到800℃时,LST的主晶相完全出现且无其他杂相出现。随煅烧温度的提高,峰高逐渐增大,结晶化程度增大。
本实施例中的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经900℃煅烧后得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材料的SEM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纤维较为均匀,表面平滑,直径约为200nm。
实施例二
利用实施例一制备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材料制备一维纳米纤维La0.2Sr0.8TiO3基La0.2Sr0.8TiO3-Ce0.8Gd0.2O1.9复合阳极的方法如下:
一、将实验一制备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过1600目筛后,取1克,加入0.1mL无水乙醇分散,再加入1克质量浓度为3%的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溶液,搅拌,得到阳极浆料;
二、1CeO2-10Sc2O3-89ZrO2(SSZ)电解质片外围边缘均用铂浆粘附铂丝,电解质片单面的中心位置涂覆铂浆,涂覆面积均为0.7854cm2,1000℃烧结2h,铂丝形成参比电极,中心位置的铂作为对电极。将阳极浆料涂覆三组SSZ电解质片另一面中心位置,涂覆面积均为0.7854cm2,标记为1组、2组和3组电解质片,然后将三组SSZ电解质片以3℃/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00℃烧结1h,再降温到室温,得到三个粘附在SSZ上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三组中取3个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将浓度为0.25mol L-1的Ce0.8Gd0.2O1.9(GDC)电解质前驱液浸渍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中,浸渍后,将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在450℃的条件下煅烧1h;
四、重复步骤三至第1个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与GDC的质量比为1:0.5、第2个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与Ce0.8Gd0.2O1.9的质量比为1:0.8、第3个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与Ce0.8Gd0.2O1.9的质量比为1:1,停止浸渍,然后将3个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骨架都在800℃的条件下煅烧1h,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ST基复合阳极。
本实施例步骤三中所述电解质前驱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Ce0.8Gd0.2O1.9电解质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对应电解质元素的硝酸盐,其中硝酸钆为2.2568克、硝酸铈为8.6844克,溶解在100ml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中,磁力搅拌4h后,配置成0.25mol L-1的电解质浸渍液。
将实施例二中制备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0.2Sr0.8TiO3阳极骨架与Ce0.8Gd0.2O1.9的质量比为1:0.8的复合阳极进行XRD检测,其XRD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此复合阳极的成分被证实为La0.2Sr0.8TiO3和Ce0.8Gd0.2O1.9,电解质被证实为SSZ。La0.2Sr0.8TiO3与Ce0.8Gd0.2O1.9的质量比为1:0.8的La0.2Sr0.8TiO3-Ce0.8Gd0.2O1.9复合阳极的SEM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La0.2Sr0.8TiO3纤维表面被证实附着Ce0.8Gd0.2O1.9纳米微粒;该复合阳极有较为均匀的孔隙,利于燃料的传输;纤维间构成了连续的传导路径,利于提高电子传导性,La0.2Sr0.8TiO3纤维附着的Ce0.8Gd0.2O1.9利于提高离子传导性。
对3个La0.2Sr0.8TiO3-Ce0.8Gd0.2O1.9复合阳极进行交流阻抗测试,测试温度为800℃-950℃,其极化阻抗谱如图5至图8所示,当La0.2Sr0.8TiO3与Ce0.8Gd0.2O1.9的质量比为1:0.8时极化阻抗值要小于比其他质量比的极化阻抗值,可知,一维纳米纤维LST基LST-GDC复合阳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的研究为国家自然基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衰减机制与控制的研究”(51072040)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碳基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体系基础研究”(2012CB215400)。

Claims (3)

1.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
一、将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过筛后,加入无水乙醇分散,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溶液,其中阳极材料与质量浓度为3%的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1,搅拌4-8h,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浆料;
二、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浆料涂覆支撑体上,将涂覆一维纳米纤维状阳极浆料的支撑体以2℃/min-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900-1300℃,然后在900-1300℃烧结1-2h,再降温到室温,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骨架;所述的支撑体为电解质片、阳极或阴极;
三、将电解质的前驱液浸渍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骨架中,浸渍饱和后抽真空排气泡,将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骨架在300-450℃的条件下煅烧2h;
四、重复步骤三至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骨架与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1-1.4,停止浸渍,自然晾干后将经过浸渍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骨架在750-800℃的条件下煅烧1-2h,得到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基复合阳极;其中复合阳极为以电解片、阳极或阴极为支撑体,在支撑体上附着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在LaxSr1-xTiO3纤维表面附着电解质纳米微粒;
其中步骤一中所述的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a、静电纺丝前驱液制备:依照化学式LaxSr1-xTiO3,0≤x≤0.4,按La元素、Sr元素与Ti元素摩尔比为x:1-x:1的比例分别称取硝酸镧、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然后将硝酸镧和硝酸锶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至硝酸镧和硝酸锶完全溶解,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6~8h后,得混合溶液,加入浓硝酸调节混合溶液pH值至4~6,然后加入钛酸四丁酯,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呈现透明状态,得到静电纺丝前驱液;
所述静电纺丝前驱液中硝酸镧、硝酸锶和钛酸四丁酯总的质量浓度为6-2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5-15%;
b、静电纺丝制备一维纳米纤维:将步骤a得到的静电纺丝前驱液,在静电纺丝电压15kv~25kv、收集距离为15cm~20cm、室内温度20℃~35℃、相对湿度20%~35%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c、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的制备:将步骤b得到的纳米纤维以2℃/min~10℃/min的速度升温至300℃时恒温烧结1-2h,然后继续升温至600℃-1200℃,并且在600℃-1200℃烧结1-2h,即得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该一维纳米纤维状阳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axSr1-xTiO3,其中0≤x≤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电解质片为氧化钪稳定氧化锆电解质片或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电解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重复步骤三至一维纳米纤维状LaxSr1-xTiO3阳极骨架与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0.5-1。
CN201310035952.2A 2013-01-30 2013-01-30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7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5952.2A CN103117404B (zh) 2013-01-30 2013-01-30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5952.2A CN103117404B (zh) 2013-01-30 2013-01-30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7404A CN103117404A (zh) 2013-05-22
CN103117404B true CN103117404B (zh) 2015-02-11

Family

ID=48415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595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7404B (zh) 2013-01-30 2013-01-30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7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6474B (zh) * 2013-05-23 2015-07-08 东华大学 静电纺丝法制备(Ga1-xZnx)(N1-xOx)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3280584B (zh) * 2013-05-31 2015-07-01 东南大学 电纺法制备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的方法
CN103326031A (zh) * 2013-06-06 2013-09-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维syco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阴极材料制备复合阴极的方法
CN104752734B (zh) * 2015-02-25 2017-01-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核‑壳纳米纤维结构中低温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及其静电纺丝制备方法
CN104746176B (zh) * 2015-04-20 2017-01-04 黑龙江大学 CaTiO3:Eu3+/TiO2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935868A (zh) * 2017-03-23 2017-07-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镍基阳极耐硫性的方法
CN108448126B (zh) * 2018-02-09 2020-09-04 中南大学 一种PtAuTi纳米线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应用
CN111393164B (zh) * 2020-03-23 2022-09-30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钙钛矿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24862A (zh) * 2020-06-22 2020-09-29 宁波大学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lst-gdc纳米团簇烧结模拟的方法
CN115064707B (zh) * 2022-05-26 2024-04-19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sfmo纳米纤维骨架的多相复合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7597B2 (en) * 2009-04-09 2014-04-15 University Of Miami Self sustained electrochemical promotion catalysts
CN102617139B (zh) * 2012-03-06 2016-12-1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钛酸锶镧基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23716B (zh) * 2012-04-16 2013-12-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一维纳米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7404A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7404B (zh) 利用一维纳米纤维状lst阳极材料制备复合阳极的方法
CN111244470B (zh) 一种纳米复合阴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593480B (zh)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掺杂钛酸盐支撑固体电解质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6850A (zh)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用材料及具其复合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复合阴极制备方法
CN103107342B (zh) 一维纳米纤维ssc基复合阴极的制备方法
CN102867965A (zh) 一种多孔微球钙钛矿型钙锰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u et al. Nanofiber-based La0. 4Sr0. 6TiO 3-Gd0. 2Ce0. 8O1. 9-Ni composite anode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CN109860626A (zh) 负载铁镍合金纳米粒子的rp结构的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Sun et al.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a0. 3Sr0. 7Fe0. 7Cr0. 3O3− x (LSFC) perovskite oxide anode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CN111430734A (zh) (Pr0.5Sr0.5)xFe1-yRuyO3-δ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42646A (zh) 具有石榴果实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及制备
CN103515633A (zh) 一种有序化固体氧化物膜电极
Ding et al. Enhanced SOFC cathode performance by infiltrating Ba0. 5Sr0. 5Co0. 8Fe0. 2O3− δ nanoparticles for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Zhang et al. Performance of Cobalt‐free La0. 6Sr0. 4Fe0. 9Ni0. 1O3–δ Cathode Material for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CN113964331B (zh) 一种纳米-微米多级结构锶钴基钙钛矿复合阴极及制备方法
CN103474675B (zh) 一种有序化固体氧化物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4628753A (zh) 一种具有负极阻隔层的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池
CN114420943A (zh) 一种异质界面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68661A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用复合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Hu et al. Nanofiber-based LaxSr1− xTiO3-GdyCe1− yO2− δ composite anode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CN105130426B (zh) 一种高温化学稳定的sofc钙钛矿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6031A (zh) 一维syco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阴极材料制备复合阴极的方法
CN115064707B (zh) 基于sfmo纳米纤维骨架的多相复合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7966A (zh) 一种多孔微球后尖晶石型钙锰氧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360991A (zh) 一种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