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3249B -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3249B
CN103113249B CN201310069931.2A CN201310069931A CN103113249B CN 103113249 B CN103113249 B CN 103113249B CN 201310069931 A CN201310069931 A CN 201310069931A CN 103113249 B CN103113249 B CN 103113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reaction
trifluorobutene
propyl carbinol
acetoacetic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99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3249A (zh
Inventor
黄生建
陈炯明
徐灿闯
吕斌
汪文婷
何朝阳
蒋钟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day Hui new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99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3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3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3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3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3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以三氟乙酸、正丁醇、乙酸乙酯、硫酸铵等为原料,通过酯化、环合、氨化反应来制得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该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路线简单、每步反应条件都比较温和,操作安全、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从头到尾可以在同一反应瓶中进行,相当于“一锅法”完成,得到的产物纯度高,该工艺环境污染轻、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中间体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苯嘧磺草胺(saflufenacil)是由巴斯夫公司研发的脲嘧啶类新型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脂肪的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膜,最终导致细胞渗漏,组织坏死,植株死亡,它对90余种阔叶杂草(包括一些对莠去津、草甘膦及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存在抗性的杂草)表现出除草效果好、作用快、残留期长等特性,能有效地防除藜、灰菜等小粒种子类阔叶杂草及较难控制的大粒种子类杂草,已于2009年在阿根廷、智利、尼加拉瓜和美国登记,2010年以Heat、Kixor、Sharpen、Optill、Integrity、Treevix等商品名上市。
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Ethyl3-amino-4,4,4-trifluoro-2-butenoate)为无色透明液体,分子式为C6H8F3NO2,分子量为183.13,CAS号为372-29-2,是合成新型除草剂苯嘧磺草胺(saflufenacil)的重要中间体,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结构式如下图:
文献和专利(Synthesis,2005(16),2751-2757;EP808826;DE10237285)报道了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这些合成方法中都生成中间体三氟乙酰乙酸乙酯,此中间体在有水的存下易水解,存在一系列的副反应,影响产物的纯度,并且产物收率较低,操作复杂,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使用该合成方法制备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时,中间体不需要分离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所得到的产品的纯度好,收率高。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三氟乙酸和正丁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冷却得到中间反应液A;
(2)在正丁醇盐存在的条件下,使步骤(1)得到的中间反应液A和乙酸乙酯发生缩合反应,反应完全之后,冷却得到中间反应液B;
所述的缩合反应应当理解为中间反应液A的预期产物与乙酸乙酯发生的反应;
(3)在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步骤(2)得到的中间反应液B与铵盐发生氨化反应,反应完全之后得到反应液C,反应液C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
所述的氨化反应应当理解为中间反应液B的预期产物与铵盐发生的反应。
步骤(3)中,所述的后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反应液C降温到30~40℃,过滤,滤液加入水,分层,有机层经回收溶剂后,精馏得到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其中,水的用量是三氟乙酸的质量的0.2-3.0倍。
该合成方法的路线如下式所示(式中的正丁醇盐以正丁醇钾为例):
本发明中,采用了全新的合成路线制备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以三氟乙酸为起始原料,用正丁醇代替乙醇进行酯化反应,整个合成过程中不需要对中间体进行分离,实现了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一锅法”合成,减少了中间处理步骤的损失;而且此时中间体不易发生水解的副反应,各步反应的转化率较高,反应完成后经后处理得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纯度高。
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酯化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分出所生成的水。通过将生成的水分出,可以促进所述的酯化反应向右进行,提高所述三氟乙酸的转化率。
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能催化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优选为质子酸催化剂,最优选为对甲苯磺酸,采用对甲苯磺酸时,三氟乙酸和正丁醇的反应的产率高。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三氟乙酸质量的0.001~5.0%,最优选为0.05%。
步骤(1)中,相对于三氟乙酸,所述正丁醇价格较便宜,正丁醇的用量一般为过量,以促进三氟乙酸的转化率,另外,正丁醇还可以与水共沸,使水分容易分出,作为优选,所述的三氟乙酸与正丁醇的摩尔比为1.0:3.0-10.0,优选为1.0:5.0。
步骤(1)中,所述的酯化反应的温度优选为95~120℃,在此温度范围内,酯化反应能够以较高的效率进行,同时生成的水可以有效地从反应体系中分出,促进原料转化率的提高。
步骤(1)中,所述的酯化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监测,也可以通过反应中是否有水分继续被分出进行判断,反应时间一般为10~16小时。
步骤(2)中,所述的正丁醇盐用于拔除乙酸乙酯α-H,促进缩合反应的发生,与其他的碱相比,采用正丁醇盐时,缩合反应中离去的基团重新形成相同的正丁醇盐,此时所述缩合反应受到的干扰较小,副反应较少,有利提高最终产物的纯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正丁醇盐优选为正丁醇钾和/或正丁醇钠,这两种正丁醇价格便宜且碱性合适,最优选为正丁醇钾。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步骤(1)中三氟乙酸与步骤(2)中的正丁醇盐的摩尔比为1.0:1.0~2.0,优选为1.0:1.1,正丁醇盐的用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降低所述缩合反应的产率。
步骤(2)中,由于乙酸乙酯价格便宜,而且容易除去,用量一般为过量,作为优选,步骤(1)中三氟乙酸与步骤(2)中的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0:1.0~10.0,优选为1.0:1.0~4.0;最优选为1.0:1.5。
步骤(2)中,所述的缩合反应在40~100℃时能够发生,优选为80~90℃,此时反应转化率较高,反应速度快,而且副反应较少。
步骤(2)中,所述的缩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监测,反应时间优选为4~10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酸性催化剂一般为质子酸,优选为硫酸、盐酸、乙酸或甲酸,这些酸便宜易得;最优选为硫酸,采用硫酸时产率最高。
所述的铵盐向反应中提供氨源,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铵盐为硫酸铵、氯化铵、乙酸铵或甲酸铵;最优选硫酸铵。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酸性催化剂为硫酸,所述铵盐为硫酸铵,此时,所述的氨化反应的效率最高。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酸性催化剂与步骤(1)中所述的三氟乙酸的摩尔比为0.4-1.0:1.0,优选为0.4:1.0。
步骤(3)中所述的铵盐与步骤(1)中所述的三氟乙酸的摩尔比为1.0:0.4-1.6,优选为1.0:1.0。
步骤(3)中,所述的氨化反应的温度为80-110℃,反应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反应的产率降低。
步骤(3)中,所述的氨化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监测,反应时间优选为4~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原料价廉易得,每步反应条件都比较温和,操作安全、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从头到尾可以在同一反应瓶中进行,相当于“一锅法”完成,该工艺环境污染轻、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质谱图;图中,横坐标表示离子的质荷比,纵坐标表示离子流的强度;
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和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132.0g(1.5mol)乙酸乙酯、123.2g(1.1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28.2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70%,含量99.3%(GC)。
图1为制得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质谱图,得到分子离子峰为183;
图2为制得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1HNMR(400MHz,DMSO,TMS):δ7.62(br,2H),4.84(s,1H),4.06(q,2H),1.19(t,3H)。
实施例2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和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88.0g(1.0mol)乙酸乙酯、123.2g(1.1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13.5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62%,含量99.0%(GC)。
实施例3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和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352.0g(4.0mol)乙酸乙酯、123.2g(1.1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24.5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68%,含量99.2%(GC)。
实施例4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132.0g(1.5mol)乙酸乙酯、105.7g(1.1mol)正丁醇钠,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17.2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64%,含量99.2%(GC)。
实施例5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88.0g(1.0mol)乙酸乙酯、105.7g(1.1mol)正丁醇钠,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97.0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53%,含量99.0%(GC)。
实施例6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352.0g(4.0mol)乙酸乙酯、105.7g(1.1mol)正丁醇钠,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18.7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64.8%,含量99.3%(GC)。
实施例7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741.2g(10.0mol)正丁醇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132.0g(1.5mol)乙酸乙酯、123.2g(1.1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26.3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69%,含量99.3%(GC)。
实施例8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741.2g(10.0mol)正丁醇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352.0g(4.0mol)乙酸乙酯、123.2g(1.1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24.5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68%,含量99.3%(GC)。
实施例9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132.0g(1.5mol)乙酸乙酯、224.4g(2.0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120.8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66%,含量99.5%(GC)。
实施例10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370.6g(5.0mol)正丁醇和0.04g(0.000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直至没有水生成为止,共反应12h,气相检测原料反应完毕,降温到30℃,加入132.0g(1.5mol)乙酸乙酯、123.2g(1.1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反应完毕,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有机层减压回收溶剂后,精馏收集80℃/0.3KPa组份得到80.5g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收率:44.0%,含量94.1%(GC)。
对比例1
向反应瓶中加入114.02g(1.0mol)三氟乙酸、230.4g(5.0mol)乙醇和0.06g(0.00034mol)对甲苯磺酸,升温到100℃,回流脱水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出生成的水,反应12h后,降温到30℃,加入132.0g(1.5mol)乙酸乙酯、123.2g(1.1mol)正丁醇钾,搅拌升温到80℃反应,6h后降温至30℃,再加入40.0g(0.4mol)硫酸、130.0g(1.0mol)硫酸铵,升温到80℃反应5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过滤去盐,滤液加入114.0g水,搅拌、静置分层,得到的有机层经过GC-MS分析无产物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生成。

Claims (6)

1.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三氟乙酸和正丁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冷却得到中间反应液A;
(2)在正丁醇盐存在的条件下,使步骤(1)得到的中间反应液A和乙酸乙酯发生缩合反应,反应完全之后,冷却得到中间反应液B;
(3)在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步骤(2)得到的中间反应液B与铵盐发生氨化反应,反应完全之后得到反应液C,反应液C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
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分出所生成的水;
步骤(2)中,所述的正丁醇盐为正丁醇钾和/或正丁醇钠;
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
步骤(3)中所述的酸性催化剂为硫酸、盐酸、乙酸或甲酸;
步骤(3)中所述的铵盐为硫酸铵、氯化铵、乙酸铵或甲酸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酯化反应的温度为95~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三氟乙酸与步骤(2)中的正丁醇盐的摩尔比为1.0: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三氟乙酸与步骤(2)中的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0:1.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缩合反应的温度为4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酸性催化剂与步骤(1)中所述的三氟乙酸的摩尔比为0.4-1.0:1.0;
步骤(3)中所述的氨化反应的温度为80-110℃。
CN201310069931.2A 2013-03-05 2013-03-05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3113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9931.2A CN103113249B (zh) 2013-03-05 2013-03-05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9931.2A CN103113249B (zh) 2013-03-05 2013-03-05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3249A CN103113249A (zh) 2013-05-22
CN103113249B true CN103113249B (zh) 2015-06-03

Family

ID=4841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9931.2A Active CN103113249B (zh) 2013-03-05 2013-03-05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3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6108B (zh) * 2017-06-21 2021-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4,4-三氟丁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13024353A (zh) * 2019-12-09 2021-06-25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甲酸钠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08826A1 (en) * 1996-05-22 1997-11-26 Rohm And Haas Company A method for preparing 3-amino substituted crotonates
WO2001090058A1 (fr) * 2000-05-24 2001-11-29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omposes de nitrile e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correspondant
US20050182272A1 (en) * 2002-08-14 2005-08-18 Thomas Guthner Method for producing 3-amino-4,4,4-trifluorocrotonic acid es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0060A (ja) * 1991-11-13 1993-06-08 Nissan Chem Ind Ltd 3−置換アミノ−4,4,4−トリフルオロクロト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08826A1 (en) * 1996-05-22 1997-11-26 Rohm And Haas Company A method for preparing 3-amino substituted crotonates
CN1172103A (zh) * 1996-05-22 1998-02-04 罗姆和哈斯公司 制备3-氨基取代的巴豆酸酯的方法
WO2001090058A1 (fr) * 2000-05-24 2001-11-29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omposes de nitrile e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correspondant
US20050182272A1 (en) * 2002-08-14 2005-08-18 Thomas Guthner Method for producing 3-amino-4,4,4-trifluorocrotonic acid ester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6-三氟甲基脲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生物活性;刘民华 等;《精细化工中间体》;20110228;第41卷(第1期);第16-19页 *
The Hemetsberger-Knittel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5-,6-,and 7-Azaindoles;Patrick J.Roy 等;《Synthesis》;20051231(第16期);第2751-2757页 *
三氟乙酸乙酯的合成;张建立 等;《河北化工》;20120630;第35卷(第6期);第24页右栏第1-4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3249A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5564B (zh) 一种戊唑醇的制备方法
CN108976129B (zh) 一种2-(5-氟-2,4-二硝基苯氧)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27594A (zh) 无水氮丙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113249B (zh) 一种3-氨基-4,4,4-三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2001958A (zh) N-(3,4-二甲氧基苄基)酰胺类辣椒碱同系物的合成方法
CN103058984B (zh) 西瓜酮的合成方法
CN103497157B (zh) 一种2-咪唑烷酮的合成方法
CN102229542A (zh) 丙草胺的合成方法
CN103497162B (zh) 2-(4,6-二甲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CN105601529A (zh) 丙草胺的合成方法
CN105001221A (zh) 一种双唑草腈的合成方法
CN105481702B (zh) 一锅法合成间氨基苯乙醚的方法
CN104628626A (zh) 一种2,2,6,6-四甲基-4-哌啶醇的制备方法
CN103242342A (zh) 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086894B (zh) 一种电镀添加剂3-甲基-3-氨基丁炔的合成方法
CN106478422A (zh) 一种对硝基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05254574A (zh) 一种维生素b1关键中间体2-甲基-4-氨基-5-氰基嘧啶的简便制备方法
CN101844989B (zh) 一种氯苯达诺及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5085255A (zh) 一种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中间体2-烷氧基-3-氧代-丁二酸二酯的合成工艺
CN110759830A (zh) 一种氟乐灵的合成方法
CN103483270B (zh) 一种2-(4,6-二甲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CN103288780A (zh) 1-苯基-1-环戊基环氧乙烷的制备方法
CN102020600B (zh) 一种吲哚-2-羧酸的合成方法
CN105348139A (zh) O-3-氯-2-丙烯基羟胺的合成工艺
RU2728874C2 (ru) Способ синтеза полупродуктов, полезных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производных 1,3,4-триази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2369, No. five, No. 2, Shangyu Industrial Park, Hangzhou Bay, Zhejiang, Shaoxing

Applicant after: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369, No. five, No. 2, Shangyu Industrial Park, Hangzhou Bay, Zhejiang, Shaoxing

Applicant before: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2369, No. five, No. 2, 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Bay, Shangyu District, Zhejiang, Shaoxi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oday Hui new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2369, No. five, No. 2, Shangyu Industrial Park, Hangzhou Bay, Zhejiang, Shaoxing

Patentee before: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