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8565A - 拉链链带和拉链 - Google Patents

拉链链带和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8565A
CN103108565A CN2011800444045A CN201180044404A CN103108565A CN 103108565 A CN103108565 A CN 103108565A CN 2011800444045 A CN2011800444045 A CN 2011800444045A CN 201180044404 A CN201180044404 A CN 201180044404A CN 103108565 A CN103108565 A CN 103108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wing line
zipper teeth
thorn
z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44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爱甲隆行
此川裕之
浅见崇广
高野晃
池口祥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08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85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40Connection of separate, or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Reinforcing such connections, e.g. by stitching
    • A44B19/406Connection of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40Connection of separate, or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Reinforcing such connections, e.g. by stitc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10Slide fasteners with a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 on each stringer t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18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having coiled or bent continuous wire interlocking surface
    • Y10T24/25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having coiled or bent continuous wire interlocking surface with mounting portion having structural formations complementary to stitching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链带(10、10a、40、50),由缝制丝线(11、41、51)构成的至少2列缝制线(12、42、52)沿着布带长度方向配置在拉链齿(22)的一表面侧,各缝制线(12、42、52)分别在布带长度方向上每隔拉链齿(22)的至少2个齿距具有刺透部(13、43、53),各列的刺透部(13、43、53)相对于相邻的列的刺透部(13、43、53),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拉链齿(22)的至少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由此,该拉链链带(10、10a、40、50)的拉链齿(22)的尺寸精度、缝制线(12、42、52)的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优异,此外,能够使多根缝制线(12、42、52)看起来像布带质地那样而不易显眼。另外,在该拉链链带的制造中,能够高效率且稳定地进行拉链齿(22)的缝制工序。

Description

拉链链带和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状的拉链齿利用缝制丝线沿着拉链布带的布带侧缘部被缝装而成的拉链链带、和在左右具有一对该拉链链带的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用的拉链链带为在被织成或编成的窄幅状的拉链布带上安装拉链齿,并形成有齿列的结构。此外,一般而言,作为形成齿列的拉链齿之一,周知有将单丝成形为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状的拉链齿。
例如,成形为线圈状的拉链齿通常具有啮合头部、从啮合头部沿布带宽度方向伸出的一对上下脚部、和连结在布带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拉链齿间的上脚部和下脚部的连结部(也有时被称为翻转部)。这样地构成连续状的拉链齿。
这样的线圈状的拉链齿在使芯绳插通上下脚部间的状态下,该上下脚部通过缝制丝线的双重环缝,沿着拉链布带的布带侧缘部被缝上。
将上下脚部缝到拉链布带上的缝制丝线具有:从正面侧(上脚部的上表面侧)按压各拉链齿的上下脚部的缝合丝线;以及被配置于拉链布带的背面侧,每隔拉链齿的1个齿距刺透拉链布带,并与上述缝合丝线交织的走针丝线。并且,利用该缝制丝线,拉链齿被缝装于拉链布带,由此,在拉链齿的正面侧,由缝制丝线构成的1列缝制线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形成。
此外,例如在日本特开昭51-9064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图12所示那样的拉链链带60。在该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带60中,利用缝制丝线62,将线圈状的拉链齿61稳定地缝装于拉链布带63,因此,拉链齿61被2列缝制线64缝到拉链布带63上。使用这样地构成的一对拉链链带60构成拉链。
并且,构成各列的缝制线64分别通过缝制丝线62的双重环缝而构成。为了牢固地缝装于拉链齿61,该缝制丝线62的走针丝线在每隔拉链齿61的1个齿距刺透拉链布带63而形成刺透部65的同时,与该缝制丝线62的缝合丝线交织。
这样,通过线圈状的拉链齿61被2列缝制线64缝装于拉链布带63,拉链齿61的位置不易在布带长度方向偏离,能够提高拉链齿61的尺寸精度。
此外,在该拉链链带60中,因为在拉链齿61的正面侧形成有2列缝制线64,所以在使用该拉链链带60构成拉链的情况下,即使使拉头反复滑动,拉头所滑动接触的缝制丝线62也不易切断,能够提高缝制线64的耐磨损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1-906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线圈状的拉链齿,一般而言,多数情况下较佳地使用于要求柔软性的拉链。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拉链链带60的结构中,分别形成于2列缝制线64的刺透部65在拉链布带63的布带长度方向上,每隔拉链齿61的1个齿距地形成。
这样,为了将拉链齿61缝装于拉链布带63而使用了2列缝制线64,而且形成于各列的刺透部65遍及布带长度方向,每隔1个齿距使缝制丝线62刺透拉链布带63。因此,必然缝制丝线62相对于拉链齿61的密度变大,有时使拉链链带60的柔软性降低。
另外,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利用2列缝制线64缝装拉链齿61的情况下,需要使为了分别形成2列缝制线64而并列配置的2根缝针贯穿拉链布带63地进行缝制。而且,使2根缝针每隔拉链齿61的1个齿距地贯穿拉链布带63。
但是,例如在拉链齿61的尺寸小的情况下等,在缝制工序中,难以使2根缝针以沿布带宽度方向排列的状态贯穿各拉链齿61间,根据情况,有时因缝针彼此干涉而产生缝针的折损。
此外,一般而言,在拉链链带的制造中为了谋求缝制工序的效率化,要求尽可能地提高在将拉链齿缝制于拉链布带时的缝制速度。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带60那样,在每隔拉链齿61的1个齿距,将2根缝针贯穿于拉链布带63而进行缝制的情况下,缝纫机的进给量被限制为拉链齿61的1个齿距的大小。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带60的制造中,提高缝制拉链齿61的缝制速度存在限界,难以谋求缝制工序的进一步效率化。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带60中,在拉链齿61的正面侧形成有2列缝制线64,而且,各缝制线64的刺透部65每隔拉链齿61的1个齿距地配置。因此,由于缝制丝线62的粗细、材质,2列缝制线64有时会在拉链齿61上隆起或看起来隆起。
并且,在拉头在隆起的部分滑动时,有时会增大拉头的滑动阻力。此外,在缝制线64在拉链齿61上不隆起而2列缝制线64在拉链齿61上看起来隆起时,在将具有拉链链带60的拉链例如安装于衣服、包类时,有时拉链齿61、缝制线64会损害衣服、包类的设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提出的,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齿的尺寸精度、缝制线的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优异,并且能够防止缝制线隆起或看起来隆起的状态,此外,能够提高拉链链带的外观性,能够高效率且稳定地在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的缝制的拉链链带和具有该拉链链带的拉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本发明提供的拉链用拉链链带是连续状的拉链齿利用缝制丝线沿着拉链布带的布带侧缘部被缝装而成的拉链用拉链链带,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
由上述缝制丝线构成的至少2列缝制线沿着布带长度方向被配置在上述拉链齿的一表面侧,上述各缝制线分别在布带长度方向上,每隔上述拉链齿的至少2个齿距,具有刺透部,该刺透部供上述缝制丝线刺透上述拉链布带,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在相邻的上述列间,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至少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优选的是,上述缝制线具有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和第2缝制线,上述第1缝制线和上述第2缝制线从上述拉链齿的啮合头部侧依次配置在上述拉链齿的一表面侧,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分别每隔上述拉链齿的2个齿距地配置,上述第1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相对于上述第2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也可以是,上述缝制线具有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第2缝制线和第3缝制线,上述第1缝制线、上述第2缝制线和上述第3缝制线从上述拉链齿的啮合头部侧依次配置在上述拉链齿的一表面侧,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分别每隔上述拉链齿的2个齿距地配置,上述第2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相对于上述第1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和上述第3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也可以是,上述缝制线具有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第2缝制线和第3缝制线,上述第1缝制线、上述第2缝制线和上述第3缝制线从上述拉链齿的啮合头部侧依次配置在上述拉链齿的一表面侧,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分别每隔上述拉链齿的3个齿距地配置,上述第2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相对于上述第1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或2个齿距的量地配置,上述第3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相对于上述第2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且相对于上述第1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2个齿距的量或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优选的是,在相邻的上述拉链齿之间配置有1个上述刺透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优选的是,按压上述各拉链齿的上脚部的上述缝制丝线的根数被配置得比露出在上述拉链布带的另一表面侧的上述缝制丝线的根数多,特别是,优选的是,上述各缝制线通过上述缝制丝线的双重环缝构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优选的是,被着色于上述各缝制丝线的颜色在相邻的缝制线中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特别是,优选的是,分别着色于构成上述各缝制丝线的走针丝线和缝合丝线的颜色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优选的是,着色于上述各缝制丝线的颜色在相邻的缝制线中被构成为同色。此外,优选的是,着色于上述缝制丝线的颜色和着色于上述拉链布带的颜色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左右具有一对上述的结构的拉链链带。
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将沿着拉链布带缝装拉链齿的缝制线,在拉链齿的一表面侧沿着布带长度方向至少配置2列。由此,拉链齿的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不易偏离,能够提高拉链齿的尺寸精度。
此外,因为沿着布带长度方向的2列以上的缝制线被配置在拉链齿上,所以在使用该拉链链带构成拉链的情况下,即使使拉头反复滑动,与拉头滑动接触的缝制线也不易切断,能够提高缝制线的耐磨损性。
此外,刺透拉链布带的刺透部在该拉链链带的各缝制线中,遍及布带长度方向,每隔拉链齿的至少2个齿距地配置。由此,例如与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带那样,每隔拉链齿的1个齿距地配置有刺透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缝制丝线相对于拉链齿的密度较低,能够提高拉链链带的柔软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因为成为每隔拉链齿的2个齿距配置刺透部的结构,所以在制造拉链链带的缝制工序中,能够较大地设定缝纫机的进给量。并且,因为能够较大地设定缝纫机的进给量,所以能够提高缝制速度,能够高效率且在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的缝制。
另外,在该拉链链带中,由各缝制线形成的各列的刺透部成为在相邻的列间,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至少1个齿距的量的配置结构。
由此,即使各列的刺透部每隔拉链齿的至少2个齿距地配置,也能够利用各缝制线将拉链齿牢固地缝装于拉链布带。此外,能够在进行拉链齿的缝制时,将形成各缝制线的缝针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地配置。由此,例如即使在拉链齿的尺寸小的情况下等,能够防止相邻的缝针彼此干涉,能够使缝针不折损地,使拉链齿的缝制顺利且稳定地进行。
另外,由于在相邻的缝制线间,形成于各自的缝制线的刺透部沿着布带长度方向交错地配置,所以能够使配置于拉链齿上的多根缝制线看起来像拉链布带等的布带质地那样而不易显眼。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形成于各列的缝制线的刺透部沿着布带长度方向设置有拉链齿的2个齿距以上的大小的间隔地被配设。
这样,在本发明中,因为能够将在各缝制线中的相邻的刺透部间的间隔较长地构成,所以能够防止各缝制线成为在拉链齿上隆起的结构、看起来隆起的状态。由此,能够将缝制线形成为更不易显眼的结构,能够对本发明的拉链链带赋予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外观。此外,因为各缝制线能够成为在拉链齿上不隆起的结构,所以能够使拉头的滑动阻力降低。
作为这样的本发明的拉链链带的第1方式,作为缝制线,能够设置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和第2缝制线。并且,第1缝制线和第2缝制线从拉链齿的啮合头部侧依次配置在拉链齿的一表面侧。此外,配置于各列的缝制线的刺透部遍及布带长度方向每隔拉链齿的2个齿距地配置,另外,第1缝制线的刺透部相对于第2缝制线的刺透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这样地构成的第1方式的拉链链带能够构成为,拉链齿的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不易偏离,并且能够形成为第1缝制线和第2缝制线的耐磨损性优异的结构。此外,各缝制线的刺透部遍及布带长度方向,每隔拉链齿的2个齿距地配置。并且,由于第1缝制线的刺透部和第2缝制线的刺透部遍及布带长度方向交错地配置,所以能够将形成第1缝制线的缝针和形成第2缝制线的缝针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错开的位置。
由此,在拉链链带的制造中,能够高效率且稳定地在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的缝制。另外,能够使第1缝制线和第2缝制线看起来像布带质地那样不易显眼。此外,能够容易地确保拉链链带的柔软性。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拉链链带的第2方式,作为缝制线,能够设置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第2缝制线和第3缝制线。并且,第1缝制线、第2缝制线和第3缝制线从拉链齿啮合头部侧依次配置在拉链齿的一表面侧。
此外,各缝制线的刺透部遍及布带长度方向,每隔拉链齿的2个齿距地配置。另外,第2缝制线的刺透部相对于第1缝制线的刺透部和第3缝制线的刺透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这样地构成的第2方式的拉链链带成为拉链齿的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不易偏离的结构,另外,成为对于各缝制线的耐磨损性非常优异的结构。此外,各缝制线的刺透部分别每隔拉链齿的2个齿距地配置。并且,在第2缝制线与第1缝制线和第3缝制线之间分别形成的刺透部的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交错地配置。
由此,能够将形成第2缝制线的缝针和形成第1缝制线的缝针以及形成第3缝制线的缝针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的位置。而且,形成第1缝制线的缝针和形成第3缝制线的缝针能够在布带宽度方向上分离相当于第2缝制线的宽度的量以上地配置。因为这样地构成,所以在拉链链带的制造中,能够高效率且稳定地在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的缝制。
另外,在该第2方式的拉链链带中,由于沿着布带长度方向的3列缝制线被配置在拉链齿的一表面侧,所以能够通过由这些缝制线遮挡拉链齿而从外部不易看到。并且,能够使在拉链齿上露出的第1缝制线~第3缝制线看起来更像布带质地那样更不易显眼。
通过使用该拉链链带构成拉链,能够将该拉链较佳地使用于设计优异的衣服、包类等。
作为本发明的拉链链带的第3方式,作为缝制线,设置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第2缝制线和第3缝制线。并且,第1缝制线、第2缝制线和第3缝制线从拉链齿啮合头部侧依次配置在拉链齿的一表面侧。
此外,各缝制线的刺透部遍及布带长度方向,分别每隔拉链齿的3个齿距地配置。而且,第2缝制线的刺透部相对于第1缝制线的刺透部,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错开相当于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或2个齿距的量地配置。另外,第3缝制线的刺透部相对于上述第2缝制线的上述刺透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且相对于第1缝制线的刺透部,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错开相当于拉链齿的2个齿距的量或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这样地构成的第3方式的拉链链带成为拉链齿的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不易偏离的结构,另外,因为作为缝制线而使用3根缝制线,所以能够构成耐磨损性非常优异的缝制线。
而且,从形成第1缝制线的缝针到形成第3缝制线的缝针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互相错开的位置,而且,形成第1缝制线的缝针和形成第3缝制线的缝针能够在布带宽度方向上分离相当于第2缝制线的宽度的量以上地配置。
因为这样地构成,所以在拉链链带的制造中,能够高效率且稳定地在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的缝制。另外,能够容易地确保拉链链带的柔软性。
这样,在该第3方式的拉链链带中,由于沿着布带长度方向的3列缝制线被配置在拉链齿的一表面侧,所以能够通过由这些缝制线遮挡拉链齿而从外部不易看到。而且,能够使在拉链齿上露出的第1缝制线~第3缝制线看起来像布带质地那样不易显眼。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遍及布带长度方向在相邻的拉链齿之间,配置有具有任一缝制线的至少1个刺透部。即使是像上述那样在拉链齿的一表面侧配置有2列以上的缝制线的结构,也遍及布带长度方向在相邻的拉链齿间配置至少1个刺透部。根据该结构,在拉链齿的缝制工序中,分别形成2列以上的缝制线的多根缝针被配置成互不干涉的配置结构,能够容易高效率地进行缝制加工。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按压各拉链齿的一表面侧的缝制丝线的根数构成为比露出在拉链布带的另一表面侧的缝制丝线的根数多。由此,配置于拉链齿的一表面侧的各缝制线的耐磨损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缝制线而不易看到拉链齿。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各缝制线通过缝制丝线的双重环缝而构成。由此,能够将拉链齿可靠地缝装于拉链布带。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着色于各缝制丝线的颜色在相邻的缝制线中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根据该结构,能够代替缝制线不易显眼,相反地形成为容易显眼的结构,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拉链链带的外观性。并且,能够使安装有使用了该拉链链带的拉链的衣服、包类等的设计引人注目。
另外,虽然记载了被着色的颜色,但是在本申请中,作为在本申请中所说的被着色的颜色的一种,也包含透明、半透明。
此外,例如在缝制线构成3列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各列的颜色配色成全部不同的颜色。另外,能够仅将配置于正中间的列的颜色配色成与其余的列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等,通过考虑设计性等而决定配色。并且,即使在缝制线为4列以上的情况下,各列间的各自的颜色的配色也能够通过考虑设计性等而决定。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分别着色于构成各缝制丝线的走针丝线和缝合丝线的颜色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走针丝线和缝合丝线交织的刺透部作为魅力点而发挥作用。而且,能够丰富使安装有使用了该拉链链带的拉链的衣服、包类等的设计引人注目时的变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着色于各缝制丝线的颜色在相邻的缝制线中被构成同色。在该情况下,若着色于各缝制丝线的颜色是透明的,则具有使插通在拉链齿内的芯绳的颜色浮现出的效果,若着色于各缝制丝线的颜色是透明以外,则由于多根缝制线从而看起来好像设有一条布带。
此外,在着色于各缝制丝线的颜色为透明时,也能够将插入拉链齿内的芯绳的颜色和拉链布带的颜色构成为适宜组合的配色。在将拉链齿直接缝装于拉链布带而构成齿列的情况下,能够使拉链布带的颜色隔着透明的各缝制丝线而浮现出。这样,能够提高由芯绳的颜色和拉链布带的颜色带来的设计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链带中,着色于缝制丝线的颜色和着色于拉链布带的颜色构成为不同的配色。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拉链链带的外观性。而且,能够使安装有使用了该拉链链带的拉链的衣服、包类等的设计非常引人注目。
并且,在左右具有一对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拉链链带的本发明的拉链中,左右的拉链齿分别被2列以上的缝制线缝装于拉链布带,并且形成于各缝制线的刺透部每隔拉链齿的至少2个齿距地配置。由于这样地构成,所以能够提供拉链齿的尺寸精度、缝制线的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优异的拉链。
此外,在本发明的拉链中,由于形成于各列的刺透部相对于相邻的列的刺透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拉链齿的至少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所以多根缝制线能够看起来像布带质地那样不易显眼。此外相反地,通过使着色于缝制丝线、拉链布带的颜色保持变化,能够做成容易显眼且设计性优异的结构。这样,能够将该拉链较佳地使用于设计优异的衣服、包类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2是放大地表示该拉链链带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表示该拉链链带的缝制丝线的线迹(stitch)形式的剖视图。
图5是具有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拉链链带的拉链的剖视图。
图6是放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7是放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拉链链带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使用着色的缝制丝线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时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拉链链带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使用一对图8所示的拉链链带,使相向的拉链齿彼此啮合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使用一对采用了着色成不同的颜色的缝制丝线的拉链链带,使相向的拉链齿彼此啮合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拉链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列举实施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另外,本发明丝毫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就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沿着拉链布带的布带侧缘部缝装呈线圈状连续的拉链齿而形成有齿列的拉链链带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若拉链齿呈连续状地构成,例如也可以是锯齿状的拉链齿被缝装于拉链布带的布带侧缘部而形成有齿列的结构。
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将拉链齿缝装于拉链布带的缝制线通过缝制丝线的双重环缝而构成,但是本发明中的缝制线也可以由单环缝等其他的线迹形式构成。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的拉链的主视图。此外,图2是放大地表示该拉链链带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III-III剖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该拉链链带的缝制丝线的线迹形式的剖视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前后方向,是指拉链布带的长度方向,与拉头滑动的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在图1中,相对于纸面,以上方向为前方,以下方向为后方。此外,所谓左右方向,是指拉链布带的布带宽度方向,与拉链布带的布带面平行且与布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所谓上下方向,是指与拉链布带的布带面正交的布带正反方向,特别是,相对于拉链布带,将安装有拉链齿的一侧的方向规定为上方,将其相反侧的方向规定为下方。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10通过以2个一组被使用,能够构成标准型的拉链1。在该情况下,该拉链1具有:左右一对的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10;固定于该拉链链带10的齿列21的一端侧的上止件6;固定于该拉链链带10的齿列21的另一端侧的下止件7;以及能够沿着齿列21滑动地安装的拉头8。
此外,该拉链1被构成为,通过使拉头8朝向上止件6侧滑动,使左右的齿列21啮合而闭合拉链1,此外,通过使拉头8朝向下止件7侧滑动,使左右的齿列21分离而打开拉链1。另外,该拉链1中的上止件6、下止件7和拉头8与以往一般使用的上止件、下止件和拉头同样地构成。
另外,也能够做成以下的结构,即,通过将一根拉链链带10在中途折弯,使拉链链带10的端部彼此相向,直到折弯部配置成齿列相向。在该结构中,不使用图1所示的上止件6。
构成这样的拉链1的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10具有:被织成窄幅状的拉链布带20;以及沿着拉链布带20的布带侧缘部20b配置的齿列21。该齿列21的呈线圈状连续的拉链齿22如后述那样,成为在使芯绳27插通上下脚部24、25内的状态下使用缝制丝线11被缝装于拉链布带20的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不设置芯绳27地将拉链齿22缝装于拉链布带20而构成齿列。
本实施例1的拉链布带20具有:作为被缝到衣服、包等拉链被安装制品上的部分的布带主体部20a;以及配置于布带主体部20a的一侧缘侧,安装拉链齿22的布带侧缘部20b(也有时称为齿安装部)。
另外,本实施例1中的拉链布带20由织造组织构成,但是在本发明中,拉链布带20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形成拉链布带20的经丝线和纬丝线的材质、粗细能够任意地设定。此外,拉链布带也可以由针织组织构成。
本实施例1的拉链齿22具有连续的线圈形状,通过以规定的间隔按压聚酰胺、聚酯等合成树脂制单丝,形成膨大状的啮合头部23,之后,通过呈线圈状卷绕而形成。
此外,拉链齿22具有:啮合头部2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拉链布带的长度方向)突出;一对上下脚部24、25,从该啮合头部23沿布带宽度方向伸出;以及连结部26,连结在布带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拉链齿22间的上脚部24与下脚部25。在该情况下,将1个啮合头部23的拉链布带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同该啮合头部23相邻的啮合头部23的拉链布带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尺寸规定为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1中,线圈状的拉链齿22被配置成,在使芯绳27插通在上下脚部24、25间的状态下,啮合头部23从拉链布带20的侧端缘突出,利用缝制丝线11,拉链齿22被缝到拉链布带20的布带侧缘部20b上。在拉链齿22的上脚部24的上表面侧,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形成有配置于啮合头部23侧的第1缝制线12a和配置于连结部26侧的第2缝制线12b这2列缝制线12。
此外,如图2、图3所示,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分别通过缝制丝线11的双重环缝而构成。各列的缝制丝线11具有走针丝线11a和缝合丝线11b,该走针丝线11a一边在拉链布带20的布带下表面侧移动,一边刺透拉链齿22间的布带部分而形成刺透部13;该缝合丝线11b一边在刺透部13与走针丝线11a交织,一边在拉链齿22的上脚部24侧移动,按压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
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那样,在观察拉链链带10的横截面时,在各列的缝制线12中,相对于配置于拉链布带20的布带下表面侧的走针丝线11a的根数是1根,配置于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的缝合丝线11b的根数是3根。即,配置于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的缝合丝线11b的根数比配置于拉链布带20的布带下表面侧的走针丝线11a的根数配置得多。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分别形成于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的刺透部13在布带长度方向上每隔拉链齿22的2个齿距地配置,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的各缝合丝线11b跨越2个拉链齿22的上下脚部24、25地与走针丝线11a交织。
因此,如图4所示,在第1缝制线12a的刺透部13间配置有2个上脚部24和2个下脚部25,此外,在第2缝制线12b的刺透部13间也同样地配置有2个上脚部24和2个下脚部25。另外,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大小与互相相邻的2个上脚部24的布带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间的尺寸相同,刺透部13遍及布带长度方向且每隔拉链齿22的2个齿距地配置。
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第1缝制线12a上的刺透部13的位置相对于第2缝制线12b上的刺透部13的位置,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大小,在布带长度方向上被错开地配设。并且,在布带长度方向上观察时,形成于第1缝制线12a的刺透部13和形成于第2缝制线12b的刺透部13在各拉链齿22间逐个交替地配置。即,成为刺透部13必定形成在相邻的拉链齿22间的结构。
接着,说明制造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10的方法。
首先,准备拉链布带20。该拉链布带20例如使用织布机,使导纱梳栉在经丝线的开口内往返运动并插入纬丝线,由希望的织造组织织成。
接着,使用缝纫机,进行沿着织成的拉链布带20的布带侧缘部20b,通过缝制丝线11的双重环缝,缝装线圈状的拉链齿22的缝制工序。在本实施例1的缝制工序中,将2根拉链布带20沿布带宽度方向排列地供给到缝纫机的缝制部,并且在使分别缝装于各拉链布带20的2个线圈状拉链齿22彼此啮合的状态下,与拉链布带20一起供给到缝纫机的缝制部。并且,在该缝制部中,在保持使2个拉链齿22啮合的状态下,利用缝制丝线11,将拉链齿22分别缝到左右的拉链布带20上。
在该情况下,在缝制所使用的缝纫机的缝制部,具有以2列的第1、2缝制线12a、12b缝制一侧的拉链齿22的2根缝针、和以2列的第1、2缝制线12a、12b缝制另一侧的拉链齿22的2根缝针。相对于一侧的拉链齿22进行的缝制加工和相对于另一侧的拉链齿22进行的缝制加工同时且对称地进行。另外,以下,为了避免说明的冗长,详述对一侧的拉链齿22进行的缝制加工。
缝纫机的缝制部像上述那样,具有以2列的第1、2缝制线12a、12b缝制一侧的拉链齿22的2根缝针,这2根缝针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大小,互相位置错开地被配置在拉链布带2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
因而,在该缝制部中,能够使在布带长度方向位置错开的2根缝针,相对于所供给的拉链布带20和线圈状的拉链齿22,同时在上下方向往返运动。并且,通过与该2根缝针的往返运动配合地,朝向下游侧断续地输送缝有拉链齿22的拉链布带20,利用2列缝制丝线11的双重环缝,进行拉链齿22的缝制。
此时,在本实施例1中,因为2根缝针的位置在输送方向上被错开地配置,所以能够将形成于第1缝制线12a的刺透部13和形成于第2缝制线12b的刺透部13,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大小,在布带长度方向上可靠地错开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例如即使是在拉链齿22的尺寸小的情况下,因为2根缝针被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互相错开的位置,所以在将拉链齿22缝到拉链布带20上时,也能够防止2根缝针互相干涉。根据该结构,能够不会折损缝针地,一边将分别形成于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的刺透部13,在布带长度方向上交错地形成,一边顺利且稳定、而且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进行拉链齿22的缝制。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在拉链齿22的缝制加工中,因为每隔拉链齿22的2个齿距形成各缝制线12的刺透部13,所以能够使拉链布带20和拉链齿22,相对于缝针的1次的往返运动,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2个齿距的进给量向下游侧输送。
因此,在本实施例1中,例如与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带10(参照图12)那样,每隔拉链齿22的1个齿距形成缝制丝线11的刺透部13的情况相比,通过较大地构成缝纫机的进给量而能够提高缝制速度。由此,能够高效率且在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22的缝制工序。
通过进行如以上那样的缝制工序,规定的长度的拉链齿22沿着拉链布带20的布带侧缘部20b,被由缝制丝线11的双重环缝形成的2列缝制线12缝装。并且,能够制造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10。
像上述那样地制造的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10的拉链齿22,被由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形成的2列缝制线12缝到拉链布带20上。而且,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的各自的刺透部13,遍及布带长度方向,每隔拉链齿22的1个齿距地交错配置。即,成为刺透部13必定形成在相邻的拉链齿22间的结构。
因此,能够利用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以不偏离规定的位置的方式稳定地固定拉链齿22,能够提高拉链齿22的尺寸精度。
此外,通过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的列被平行排列地配置,在使用该拉链链带10构成如图1那样的拉链1的情况下,即使使拉头8反复滑动,与拉头8的摩擦力也被分散于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由此,各列的缝制丝线11即使与拉头8滑动接触,也不易切断,能够提高缝制线12的耐磨损性。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10利用2列的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缝装有拉链齿22,但是由于各缝制线12的刺透部13每隔拉链齿22的2个齿距地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拉链链带10的柔软性。
此外,在该拉链链带10中,第1缝制线12a的刺透部13和第2缝制线12b的刺透部13的形成位置以交错的方式错开位置地被配置。根据该结构,例如与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那样,2列缝制线的刺透部排列地配置于各拉链齿间的结构相比,能够使配置于拉链齿22上的多根缝制线12本身看起来像拉链布带20等的布带质地那样。
因此,例如通过使该拉链链带10的拉链布带20的色彩与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的缝制丝线11的色彩配合等,能够使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不易显眼。另外,在本发明中,拉链布带20、拉链齿22和缝制线12的缝制丝线11的各自的色彩能够任意地选择或变更。
即,如图8所示,能够形成为以下的结构,即,将拉链链带10的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中的缝制丝线11所着色的颜色作为各自不同的颜色而配色的结构。此时,也能够将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的各自的缝制丝线11所着色的颜色与拉链布带20所着色的颜色构成为不同的配色。此外,此时作为拉链齿22,既能够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构成,也能够做成被着色为任意的有色的结构。
并且,如图8所示的拉链链带10的后视图即图9所示,在对走针丝线11a也实施有着色时,走针丝线11a的颜色构成为点缀拉链布带20的背面的色彩。作为分别着色于构成一根缝制线12的走针丝线11a和缝合丝线11b的颜色,既能够着色为同色,也能够着色为不同颜色。
通过使着色于走针丝线11a的颜色与着色于缝合丝线11b的颜色不同,在缝制线12上的刺透部13,能够使着色于走针丝线11a的颜色像点那样呈现为走针丝线11a与缝合丝线11b的缠绕部。并且,能够相对于缝制线12,将独特的颜色作为色彩而表示。此外,既能够将着色于走针丝线11a的颜色和着色于拉链布带20的颜色构成为相同的颜色,也能够构成为不同的颜色。
在将着色于走针丝线11a的颜色和着色于拉链布带20的颜色构成为同色时,能够使走针丝线11a的存在不显眼。此外,在将着色于走针丝线11a的颜色和着色于拉链布带20的颜色构成为不同的颜色时,也能够对拉链布带20的背面侧赋予色彩。
作为缝制丝线11,能够使用先染色的丝线。此外,构成拉链布带20的丝线(织造用丝线,针织用丝线)也与缝制丝线11相同地,能够使用先染色的丝线。先染色的丝线能够通过对缝装、织成或编成前的丝线进行染色而构成。或者也能够通过在丝线中混合颜料等而做成。
在对拉链齿22着色的情况下,能够在将拉链齿22缝到拉链布带20上之前,对拉链齿本身染色,或在构成拉链齿22的材料中添加颜料而实施着色。
图10表示使用左右一对图8所示的拉链链带10,使各拉链链带10的拉链齿22彼此啮合的状态。在该啮合状态下,左右一对的拉链链带10的第1缝制线12a彼此被配置为同色,第2缝制线12b彼此被配置为同色且为与第1缝制线12a不同的颜色。
在图11中表示使用左右一对拉链链带10,使各拉链链带10的拉链齿22彼此啮合的状态。面向图11配置于左侧的拉链链带10的缝制线12的颜色与面向图11配置于右侧的拉链链带10的缝制线12的颜色被配色成互相不同的颜色。
即,面向地配置于左侧的拉链链带10的缝制线12中的第1缝制线12a的颜色与第2缝制线12b的颜色被配色为互相同色。并且,面向地配置于右侧的拉链链带10的缝制线12构成为,与配置于左侧的拉链链带10的缝制线12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而且配置于右侧的拉链链带10的缝制线12中的第1缝制线12a的颜色与第2缝制线12b的颜色被配色为互相同色。此外,在该情况下,既能够将拉链齿22在左右的拉链链带10之间着色为同色,也能够着色为不同的颜色。
在图8~图11中,对在拉链链带10上形成有2列缝制线1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是在拉链链带10上形成有3列以上的缝制线12的情况下,所有的缝制线12的缝制丝线11的颜色也能够以成为适宜的组合的方式分别着色。此外,在本发明中,着色这样的表现为,有色以外即透明和半透明就本发明而言,也被包含于着色中。
此外,所有的缝制线12的缝制丝线11的颜色的组合、拉链布带20的颜色的组合、拉链齿22的颜色的组合、着色于上止件6(参照图1)的颜色、着色于下止件7的颜色、这些颜色的组合,能够通过考虑设计性和外观性,构成为适宜的组合。
另外,作为拉头8(参照图1),既能够构成为与缝制丝线11同色,也能够构成为缝制丝线11不同的颜色。作为拉头8的着色,能够采用由涂饰带来的着色、由添加有颜料的树脂构件带来的结构等适宜的着色方法。
在拉链齿22内插入有芯绳27(参照图3)时,能够将该芯绳27构成为与缝制丝线11同色,或构成为与拉链布带20的颜色同色。此外,也能够将芯绳27的颜色构成为与拉链齿22同色。
芯绳27在缝制线12为透明或半透明时能够从外部视觉识别,但是芯绳27一般从外部不易看到。因此,在考虑制造成本时,能够构成为与缝制丝线11等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例如白色。
另外,作为与缝制丝线11等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而例示了白色,但是白色并不限定于作为着色于芯绳27的颜色,能够根据需要,作为拉链齿22、拉链布带20、缝制丝线11的颜色而使用。
此外,作为上止件6、下止件7(参照图1),能够做成透明的,但是既能够着色为与缝制丝线11同色,也能够着色为与缝制丝线11不同的颜色。对于上止件6和下止件的7的着色,也能够与上述相同地采用适宜的着色方法。
在本实施例1中,像上述那样,对标准型的拉链1所用的拉链链带10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拉链的种类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对于隐形类型的拉链用拉链链带,也能够较佳地应用本发明。
在这里,对于作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隐形类型的拉链,一边参照图5一边具体地说明。该隐形类型的拉链1a通过以左右一对的方式具有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拉链链带10a而构成。另外,该隐形类型的拉链1a也具有以往以来一般使用的未图示的上止件、下止件和拉头。
构成该隐形类型拉链1a的拉链链带10a为具有拉链布带30、和沿着拉链布带30的布带侧缘部30c配置的齿列21的结构。该齿列21由呈线圈状连续的拉链齿22通过2列缝制丝线11形成的双重环缝,被缝装于拉链布带30而构成。
在该情况下,拉链布带30具有:布带主体部30a;布带折弯部30b,从布带主体部30a的一侧缘延伸设置,被折弯成U字状;以及布带侧缘部30c,从布带折弯部30b进一步延伸设置,缝装拉链齿22。此外,该拉链布带30构成隐形类型的拉链1a,构成为在左右的齿列21啮合时,左右的拉链布带30的布带折弯部30b彼此接触。
此外,变形例中的线圈状的拉链齿22被构成为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具有啮合头部23、上下脚部24、25和连结部26。但是,在作为隐形类型的拉链1a的该变形例中,被缝装于拉链布带30的拉链齿22的方向与上述的实施例1不同。
即,在该变形例中,在进行拉链齿22的缝制的情况下,在拉链布带30被折弯前,使芯绳27插通于拉链齿22的上下脚部24、25间。并且,在使啮合头部23朝向拉链布带30的布带主体部30a侧的状态下,利用2列缝制线将上下脚部24、25缝到拉链布带30的布带侧缘部30c上。2列缝制线分别由缝制丝线11的双重环缝形成。
此时,在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被配置于啮合头部23侧的第1缝制线12a和被配置于连结部26侧的第2缝制线12b这2列缝制线12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形成。这些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地构成。
并且,在拉链齿22被缝装于拉链布带30之后,将拉链布带30在布带折弯部30b折弯成U字状。并且,相对于该被折弯的方式的拉链布带30实施热组装。由此,获得拉链齿22的啮合头部23从拉链布带30的布带折弯部30b向外侧突出的状态的拉链链带10a。
通过将这样地获得的拉链链带10a以2个为一组地组合,构成隐形类型的拉链1a。通过使未图示的拉头滑动,能够使左右的拉链齿22的啮合头部23彼此适当地啮合。
此外,在该隐形类型的拉链1a中,在使左右的齿列21啮合时,能够使左右的拉链布带30的布带折弯部30b彼此紧密接触。因为这样地构成隐形类型的拉链1a,所以在从拉链布带30的布带主体部30a侧观察拉链1a时,能够由拉链布带30(特别是布带折弯部30b)遮挡处于啮合状态的左右的齿列21。
另外,该隐形类型的拉链1a例如也能够以将拉链齿22配置在拉链1a的外面侧(露出到外部的一侧)的方式,安装于衣服、包等拉链被安装制品而使用。
这样的变形例的拉链链带10a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拉链齿22的尺寸精度、缝制线12的耐磨损性优异,并且能够容易地确保柔软性。此外,即使在例如以左右的拉链齿22被配置在外表面侧的方式使用该隐形类型的拉链1a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看起来像布带质地那样不易显眼。
此外,如使用图8~图11说明对缝制线12等着色了的结构那样,即使是隐形类型的拉链1a的结构,也能够构成为,使构成第1缝制线12a、第2缝制线12b的缝制丝线11的颜色、拉链布带20的颜色、拉链齿22的颜色、芯绳27的颜色成为适宜的配色。
这样,通过考虑缝制线12等的颜色,能够提高相对于隐形类型的拉链1a的外观性。并且,在使隐形类型的拉链1a为打开状态时,能够较大地提高安装有隐形类型的拉链1a的衣服、包等的背面侧的美观程度。
实施例2
图6是放大地表示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另外,在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40中,将拉链齿22缝装于拉链布带20的缝制线42的根数被设定为3根。在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40中,在缝制线42的根数是3根的结构中,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带40的结构不同。
对于拉链布带20和拉链齿22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地构成。因而,在本实施例2和后述的实施例3中,对具有与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说明的构件和部位相同的结构,由于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所以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40具有拉链布带20、和沿着拉链布带20的布带侧缘部20b配置的齿列21。此外,齿列21由呈线圈状连续的拉链齿22在使芯绳27插通上下脚部24、25内的状态下使用缝制丝线41被缝装于拉链布带20而构成。
在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配置于啮合头部23侧的第1缝制线42a、相对于第1缝制线42a在布带宽度方向上相邻地配置的第2缝制线42b、和与第2缝制线42b相邻且配置于连结部26侧的第3缝制线42c这3列缝制线42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形成。
在该情况下,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分别由缝制丝线41的双重环缝构成。构成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的各列缝制丝线41具有走针丝线和缝合丝线,该走针丝线一边在拉链布带20的布带下表面侧移动,一边刺透拉链齿22间的布带部分而形成刺透部43;该缝合丝线一边在刺透部43与走针丝线交织,一边在拉链齿22的上脚部24侧移动,按压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2中,形成于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的各列的刺透部43每隔拉链齿22的2个齿距地配置。第1缝制线42a上的刺透部43和第3缝制线42c上的刺透部43被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的、相同的拉链齿22间的相同布带部分的区域。
此外,第2缝制线42b上的刺透部43,相对于第1缝制线42a和第3缝制线42c上的形成刺透部43的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因而,第1缝制线42a和第3缝制线42c上的刺透部43的形成位置与第2缝制线42b上的刺透部43的形成位置,在布带长度方向上偏离相当于各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即,成为刺透部13必定形成在相邻的拉链齿22间的结构。
在制造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40的情况下,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地,使用缝纫机,在使左右一对的线圈状拉链齿22彼此互相啮合的状态下,该线圈状拉链齿22被缝装于拉链布带20。
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例2中,为了将1个拉链齿22缝装于1根拉链布带20,在缝纫机的缝制部具有3根缝针(即,为了将2个线圈状拉链齿22在互相啮合的状态下缝制,在缝纫机的缝制部具有左右分别3根合计6根的缝针)。
此外,在缝纫机的缝制部所具有的缝装单侧的线圈状拉链齿22的3根缝针中,形成第2缝制线42b的缝针的位置相对于分别形成第1缝装线42a和第3缝制线42c的缝针的位置,被配置在拉链布带2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错开的位置。
由此,在本实施例2中,能够将通过拉链齿22的缝制形成的第2缝制线42b的刺透部43相对于第1缝装线42a和第3缝制线42c的刺透部43,像上述那样,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大小在布带长度方向上可靠地错开地配置。而且,形成第1缝制线42a的缝针的位置和形成第3缝制线42c的缝针的位置被配置在分离相当于第2缝制线42b的宽度的量的位置。
因为这样地构成,所以形成第2缝制线42b的缝针和形成第1缝制线42a和第3缝制线42c的缝针能够互不干涉地沿上下方向往返运动。并且,能够不折损各缝针地将拉链齿22顺利且稳定地缝装于拉链布带20。
而且,在本实施例2中,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在拉链齿22的缝制加工中,由于能够相对于缝针的1次往返运动,将拉链布带20和拉链齿22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2个齿距的进给量向下游侧输送,所以能够效率高且在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22的缝制工序。
并且,在进行如上述那样的缝制工序而制造的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40中,拉链齿22被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牢固地缝到拉链布带20上。而且,在缝上时,形成在第2缝制线42b上的刺透部43和形成在第1缝制线42a和第3缝制线42c上的刺透部43每隔拉链齿22的1个齿距交错地配置。即,成为刺透部13必定形成在相邻的拉链齿22间的结构。
因为这样地构成,所以能够将拉链齿22稳定地固定成不从规定的位置偏离,能够提高拉链齿22的尺寸精度。而且,能够适当地确保拉链链带40的柔软性。另外,在该拉链链带40中,由于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平行排列地配置,所以即使未图示的拉头在缝制线42上滑动,各列的缝制丝线41也不易切断,能够提高缝制线42的耐磨损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带40中,成为在拉链齿22上配置有3列缝制线42的结构,以形成在第2缝制线42b上的刺透部43和分别形成在第1缝制线42a和第3缝制线42c上的刺透部43成为交错的配置结构的方式,刺透部43的位置被错开。
由此,由于能够使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看起来像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宽度更大的布带质地那样,所以通过利用这些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遮挡拉链齿22,从外部不易看得到,并且能够使在拉链齿22上露出的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不易显眼。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如说明对缝制线12等着色了的结构那样,即使是本实施例2的结构,也能够构成为,使构成第1缝制线42a~第3缝制线42c的缝制丝线41的颜色、拉链布带20的颜色、拉链齿22的颜色、芯绳27的颜色成为适宜的配色。
这样,通过考虑缝制线12等的颜色,能够提高对于以实施例2的结构制造的拉链的外观性,也能够提高对于安装有拉链的衣服、包等的外观性。
实施例3
图7是放大地表示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带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带50具有拉链布带20、和沿着拉链布带20的布带侧缘部20b配置的齿列21。此外,齿列21由呈线圈状连续的拉链齿22在使芯绳27插通上下脚部24、25内的状态下使用缝制丝线51被缝装于拉链布带20而构成。
在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由配置于啮合头部23侧的第1缝制线52a、相对于第1缝制线52a在布带宽度方向上相邻地配置的第2缝制线52b、和与第2缝制线52b相邻且配置于连结部26侧的第3缝制线52c构成的3列缝制线52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形成。
在该情况下,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分别通过将缝制丝线51形成为双重环缝而构成。各列缝制丝线51具有走针丝线和缝合丝线,该走针丝线一边在拉链布带20的布带下表面侧移动,一边刺透拉链齿22间的布带部分而形成刺透部53;该缝合丝线一边在刺透部53与走针丝线交织,一边在拉链齿22的上脚部24侧移动,按压拉链齿22的上表面侧。
在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3中,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的各列的刺透部53分别遍及布带长度方向,每隔拉链齿22的3个齿距地配置。此外,形成于第2缝制线52b的刺透部53的位置相对于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此外,形成于第3缝制线52c的刺透部53的位置相对于上述第2缝制线52b的上述刺透部53,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且相对于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相当于拉链齿22的2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即,分别形成于各缝制线52a~52c的刺透部53的位置形成为,在布带宽度方向上,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分别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的配置结构。并且,成为刺透部53必定形成在相邻的拉链齿22间的结构。
另外,作为分别形成于本实施例3的各缝制线52a~52c的刺透部53的位置的变形例,也能够形成为以下的结构,即,形成于第2缝制线52b的刺透部53的位置相对于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相当于拉链齿22的2个齿距的量地配置,形成于第3缝制线52c的刺透部53的位置相对于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即,分别形成于各缝制线52a~52c的刺透部53的位置也能够形成为以下的结构,即,在布带宽度方向上,形成于第2缝制线52b的刺透部53的位置被配置在从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分别相当于拉链齿22的2个齿距的量的位置,形成于第3缝制线52c的刺透部53的位置被配置在从形成于第2缝制线52b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另一方(后方)错开分别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的位置。
另外,将形成于第2缝制线52b的刺透部53的位置相对于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前方)错开相当于拉链齿22的2个齿距的量地配设,并将形成于第3缝制线52c的刺透部53的位置配置在从形成于第2缝制线52b的刺透部53的位置向布带长度方向的另一方(后方)错开分别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的位置的结构的图示省略。
在制造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带50的情况下,与上述的实施例1和2同样地,使用缝纫机,将2个线圈状拉链齿22在互相啮合的状态下缝装于拉链布带20。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例3中,为了利用3列缝制线52a~52c将1个拉链齿22缝装于1个拉链布带20,在制造一个拉链链带50时在缝纫机的缝制部具有3根缝针。
在以使2个线圈状拉链齿22互相啮合的状态制造左右一对拉链链带50的情况下,左右分别具有3根缝针。
此外,缝纫机的缝制部所具有的3根缝针,相对于形成第1缝制线52a的缝针的位置,形成第2缝制线52b的缝针的位置和形成第3缝制线52c的缝针的位置被配置成,向拉链布带2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1个齿距或2个齿距的大小错开的状态。
由此,在本实施例3中,能够将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的刺透部53各自的形成位置错开上述那样的位置关系地配置。并且,能够形成为刺透部13必定形成在相邻的拉链齿22间的结构。
因为这样地构成,所以形成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的各缝针能够互不干涉地沿上下方向往返运动。并且,能够使各缝针不折损地将拉链齿22顺利且稳定地缝装于拉链布带20。
此外,在本实施例3中,在缝制拉链齿22时,通过缝针进行1次上下方向的往返运动,能够将拉链布带20和拉链齿22以相当于拉链齿22的3个齿距的进给量向下游侧输送。因此,能够更高效率而且在更短时间内进行拉链齿22的缝制工序。
并且,进行如上述那样的缝制工序而制造的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带50与上述的实施例1等相同,能够提高拉链齿22的尺寸精度并且能够容易地确保柔软性,此外也能够提高缝制线52的耐磨损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带50中,在拉链齿22上配置有3列缝制线52,分别形成于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的各列的刺透部53以在布带宽度方向上相互不重合的方式,而且还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位置地配置。
由此,能够使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与上述的实施例2的情况相同,看起来像宽度大的布带质地那样。并且,能够由这些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遮挡拉链齿22,能够使拉链齿22从外部不易看到。由此,能够使在拉链齿22上露出的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不易显眼。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如说明对缝制线12等着色了的结构那样,即使是本实施例3的结构,也能够构成为,使构成第1缝制线52a~第3缝制线52c的缝制丝线51的颜色、拉链布带20的颜色、拉链齿22的颜色、芯绳27的颜色成为适宜的配色。
这样,通过考虑缝制线52等的颜色,能够提高对于以实施例3的结构制造的拉链的外观性,也能够提高对于安装有拉链的衣服、包等的外观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拉链
1a  (隐形类型的)拉链
6   上止件
7   下止件
8   拉头
10  拉链链带
10a 拉链链带
11  缝制丝线
11a 走针丝线
11b 缝合丝线
12  缝制线
12a 第1缝制线
12b 第2缝制线
13  刺透部
20  拉链布带
20a 布带主体部
20b 布带侧缘部
21  齿列
22  拉链齿
23  啮合头部
24  上脚部
25  下脚部
26  连结部
27  芯绳
30  拉链布带
30a 布带主体部
30b 布带折弯部
30c 布带侧缘部
40  拉链链带
41  缝制丝线
42  缝制线
42a 第1缝制线
42b 第2缝制线
42c 第3缝制线
43  刺透部
50  拉链链带
51  缝制丝线
52  缝制线
52a 第1缝制线
52b 第2缝制线
52c 第3缝制线
53  刺透部

Claims (12)

1.一种拉链链带,是连续状的拉链齿(22)利用缝制丝线(11、41、51)沿着拉链布带(20、30)的布带侧缘部(20b、30c)被缝装而成的拉链用拉链链带(10、10a、40、50),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缝制丝线(11、41、51)构成的至少2列缝制线(12、42、52),沿着布带长度方向被配置在上述拉链齿(22)的一表面侧,
上述各缝制线(12、42、52)分别在布带长度方向上,每隔上述拉链齿(22)的至少2个齿距,具有刺透部(13、43、53),该刺透部(13、43、53)供上述缝制丝线(11、41、51)刺透上述拉链布带(20、30),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13、43、53)在相邻的上述列间,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22)的至少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缝制线(12)具有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12a)和第2缝制线(12b),
上述第1缝制线(12a)和上述第2缝制线(12b)从上述拉链齿(22)的啮合头部(23)侧依次配置在上述拉链齿(22)的一表面侧,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13)分别每隔上述拉链齿(22)的2个齿距地配置,
上述第1缝制线(12a)的上述刺透部(13)相对于上述第2缝制线(12b)的上述刺透部(13),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缝制线(42)具有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42a)、第2缝制线(42b)和第3缝制线(42c),
上述第1缝制线(42a)、上述第2缝制线(42b)和上述第3缝制线(42c)从上述拉链齿(22)的啮合头部(23)侧依次配置在上述拉链齿(22)的一表面侧,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43)分别每隔上述拉链齿(22)的2个齿距地配置,
上述第2缝制线(42b)的上述刺透部(43)相对于上述第1缝制线(42a)的上述刺透部(43)和上述第3缝制线(42c)的上述刺透部(43),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缝制线(52)具有沿着布带长度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1缝制线(52a)、第2缝制线(52b)和第3缝制线(52c),
上述第1缝制线(52a)、上述第2缝制线(52b)和上述第3缝制线(52c)从上述拉链齿(22)的啮合头部(23)侧依次配置在上述拉链齿(22)的一表面侧,
形成于上述各列的上述刺透部(53)分别每隔上述拉链齿(22)的3个齿距地配置,
上述第2缝制线(52b)的上述刺透部(53)相对于上述第1缝制线(52a)的上述刺透部(53),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的1个齿距的量或2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上述第3缝制线(52c)的上述刺透部(53)相对于上述第2缝制线(52b)的上述刺透部(53),在布带长度方向上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22)的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且相对于上述第1缝制线(52a)的上述刺透部(53),向布带长度方向的一方错开相当于上述拉链齿(22)的2个齿距的量或1个齿距的量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上述拉链齿(22)之间配置有1个上述刺透部(13、43、5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按压上述各拉链齿(22)的上脚部(24)的上述缝制丝线(11、41、51)的根数被配置得比露出在上述拉链布带(20、30)的另一表面侧的上述缝制丝线(11、41、51)的根数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缝制线(12、42、52)通过上述缝制丝线(11、41、51)的双重环缝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着色于上述各缝制丝线(11、41、51)的颜色在相邻的缝制线(12、42、52)中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分别着色于构成上述各缝制丝线(11、41、51)的走针丝线和缝合丝线的颜色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着色于上述各缝制丝线(11、41、51)的颜色在相邻的缝制线(12、42、52)中被构成为同色。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
着色于上述缝制丝线(11、41、51)的颜色和着色于上述拉链布带(20、30)的颜色被构成为不同的配色。
12.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具有一对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带(10、10a、40、50)。
CN2011800444045A 2010-09-17 2011-05-16 拉链链带和拉链 Pending CN1031085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0/066223 2010-09-17
JP2010066223 2010-09-17
PCT/JP2011/061157 WO2012035823A1 (ja) 2010-09-17 2011-05-16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8565A true CN103108565A (zh) 2013-05-15

Family

ID=4583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44045A Pending CN103108565A (zh) 2010-09-17 2011-05-16 拉链链带和拉链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60249A1 (zh)
EP (1) EP2617313A4 (zh)
JP (1) JPWO2012035823A1 (zh)
KR (1) KR20130043228A (zh)
CN (1) CN103108565A (zh)
TW (1) TW201212838A (zh)
WO (1) WO201203582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5979A (zh) * 2015-01-16 2015-05-06 深圳市宝丽拉链有限公司 防爆开拉链及其链条
CN106307826A (zh) * 2015-07-01 2017-01-11 Ykk株式会社 用于回收拉链链齿的装置、拉链带条及其制造方法及拉链
CN106714610A (zh) * 2014-10-27 2017-05-24 Ykk株式会社 拉链及拉链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1883B2 (en) * 2012-05-28 2016-12-20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JP3182698U (ja) * 2013-01-25 2013-04-04 モリト株式会社 衣服用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KR101370778B1 (ko) * 2013-11-15 2014-03-06 정지옹 유연성이 높고 지퍼 물림성이 양호한 합성수지제 지퍼
KR101522298B1 (ko) * 2014-02-27 2015-05-28 정지옹 합성수지제 코일 지퍼
KR101739566B1 (ko) 2015-06-08 2017-05-25 (주) 한양지퍼 내구성이 향상된 은폐형 슬라이드 파스너
EP3695740B1 (en) * 2017-10-13 2024-07-31 JUKI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wing slide fastener, and slide fastener product
CN110250667B (zh) * 2019-06-28 2023-12-29 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 滤色拉链结构
CN110215020B (zh) * 2019-07-12 2021-08-17 澳升拉链(义乌)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式开口拉链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7276A1 (de) * 1980-02-27 1981-09-03 Opti Patent-, Forschungs- und Fabrikations-AG, 8750 Glarus Reissverschluss mit gewebten tragbaendern und eingewebten verschlussgliedern
US4404998A (en) * 1978-04-27 1983-09-20 Opti Patent-, Forschungs- Und Fabrikations Ag Woven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JPH0191803A (ja) * 1978-04-27 1989-04-11 Opti Patent Forsch & Fab Ag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CN1173561A (zh) * 1996-08-08 1998-02-18 Ykk株式会社 针织拉链系带的制造方法及其设备
CN1215578A (zh) * 1997-07-31 1999-05-05 Ykk株式会社 拉锁链
JP2000014413A (ja) * 1998-06-26 2000-01-18 Ykk Corp 織り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270243A (zh) * 1999-04-14 2000-10-18 Ykk株式会社 带子
CN1272562A (zh) * 1999-04-30 2000-11-08 Ykk株式会社 织入拉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10392C3 (de) * 1965-10-07 1973-11-08 William Prym-Werke Kg, 5190 Stolberg Verdeckter Reißverschluß
DE1903339B1 (de) * 1969-01-23 1969-12-04 Spindler Dipl Kfm Siegfried W Reissverschluss mit aus einem Kunststoff-Profilstrang gebildeten fortlaufenden Gliederreihen
US3789465A (en) * 1969-07-17 1974-02-05 Textron Inc Slide fastener device
DE2056826A1 (de) * 1970-11-19 1972-05-31 Steingrübner, Arthur, 5300 Bonn Näh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von Reißverschlußgliederreihen an Reißverschluß-Tragbändern
DE2150999A1 (de) * 1971-10-13 1973-04-19 Opti Holding Ag Reissverschluss
DE2209976C3 (de) * 1972-03-02 1975-11-13 Opti-Holding Ag, Glarus (Schweiz) Verdeckter Reißverschluß
US4034444A (en) 1975-01-09 1977-07-12 Textron, Inc.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US3946465A (en) * 1975-01-09 1976-03-30 Textron Inc. Stringer for a slide fastener
DE2540201C2 (de) * 1975-09-10 1979-05-31 Opti Patent-, Forschungs- Und Fabrikations-Ag, Glarus (Schweiz) Reißverschluß
US4137733A (en) * 1976-05-20 1979-02-06 Optilon W. Erich Heilmann Gmbh Slide-fastener-stringer half with knitted-in coupling elem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YU40607B (en) * 1979-10-10 1986-02-28 Heilmann Optilon Woven slide fastener
DE3026448A1 (de) * 1980-07-12 1982-02-04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ntitumoral wirkende mittel
DE3634162A1 (de) * 1986-10-07 1988-04-21 Ries Gmbh Bekleidungsverschlus Reissverschlus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EP0385100A1 (de) * 1989-02-25 1990-09-05 Opti Patent-, Forschungs- und Fabrikations-AG Reissverschluss mit zwei schraubenwendelförmigen Verschlussgliederreihen aus Kunststoffmonofilament
JPH0731687Y2 (ja) * 1990-03-19 1995-07-26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織り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398828B2 (ja) * 1994-06-23 2003-04-2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406151B2 (ja) * 1996-06-24 2003-05-12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587673B2 (ja) * 1997-12-26 2004-11-10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583016B2 (ja) * 1999-04-08 2004-10-27 Ykk株式会社 織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JP3708046B2 (ja) * 2001-12-13 2005-10-1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072951B2 (ja) * 2003-02-07 2008-04-0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450758B2 (ja) * 2005-03-25 2010-04-14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4998A (en) * 1978-04-27 1983-09-20 Opti Patent-, Forschungs- Und Fabrikations Ag Woven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JPH0191803A (ja) * 1978-04-27 1989-04-11 Opti Patent Forsch & Fab Ag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DE3007276A1 (de) * 1980-02-27 1981-09-03 Opti Patent-, Forschungs- und Fabrikations-AG, 8750 Glarus Reissverschluss mit gewebten tragbaendern und eingewebten verschlussgliedern
CN1173561A (zh) * 1996-08-08 1998-02-18 Ykk株式会社 针织拉链系带的制造方法及其设备
CN1215578A (zh) * 1997-07-31 1999-05-05 Ykk株式会社 拉锁链
JP2000014413A (ja) * 1998-06-26 2000-01-18 Ykk Corp 織り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270243A (zh) * 1999-04-14 2000-10-18 Ykk株式会社 带子
CN1272562A (zh) * 1999-04-30 2000-11-08 Ykk株式会社 织入拉链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610A (zh) * 2014-10-27 2017-05-24 Ykk株式会社 拉链及拉链的制造方法
CN104585979A (zh) * 2015-01-16 2015-05-06 深圳市宝丽拉链有限公司 防爆开拉链及其链条
CN106307826A (zh) * 2015-07-01 2017-01-11 Ykk株式会社 用于回收拉链链齿的装置、拉链带条及其制造方法及拉链
CN106307826B (zh) * 2015-07-01 2019-06-11 Ykk株式会社 用于回收拉链链齿的装置及拉链带条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35823A1 (ja) 2014-02-03
KR20130043228A (ko) 2013-04-29
WO2012035823A1 (ja) 2012-03-22
EP2617313A4 (en) 2016-08-17
TW201212838A (en) 2012-04-01
EP2617313A1 (en) 2013-07-24
US20130160249A1 (en)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8565A (zh) 拉链链带和拉链
US11206901B2 (e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element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KR101274938B1 (ko) 은폐형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파스너 스트링거
EP1254980A1 (en) Woven or knitted ribbon comprising transparent yarns
CN100466933C (zh) 针织拉链
CN104955354B (zh) 带拉链的物品以及带拉链的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3501651B (zh) 拉链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07774B (zh) 无拉链带的牙链带及带拉链的物品
EP3384799B1 (en) Slide fastener tape member and tape member production method
CN103124505A (zh) 拉链用织带
US3444598A (en)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JPH1170005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チェン
CN103124506B (zh) 具有织物制的带的拉链牙链
CN102002821B (zh) 多针平式连锁缝缝纫机
CN105637134A (zh) 缝纫机及针板构造、以及链牙列的缝纫方法
CN104519768B (zh) 拉链链带及拉链
CN105970490B (zh) 缝制品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KR100288951B1 (ko) 슬라이드파스너체인
CN106572727B (zh) 无拉链带牙链带、无拉链带拉链以及带拉链物品
CN106061312B (zh) 拉链牙链带及拉链牙链带的制造方法
CN219645188U (zh) 一种多色拉链带及拉链制品
CN106714610A (zh) 拉链及拉链的制造方法
JPH1146813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チェン
JPH1170006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チェン
JPS605189A (ja) 模様キルト生地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3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3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