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7872B -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7872B
CN103097872B CN201180037538.4A CN201180037538A CN103097872B CN 103097872 B CN103097872 B CN 103097872B CN 201180037538 A CN201180037538 A CN 201180037538A CN 103097872 B CN103097872 B CN 103097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ressure
sealing
chamber
seal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75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7872A (zh
Inventor
山本慎治
山田拓央
辰见荣隆
兼田正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C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C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C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C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7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7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78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3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3281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removably mounted in a test ce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查精度并缩短检查时间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及其密封检查方法。密封检查装置(1)具备:支承构件(2),其具有供容器主体(11)插入的开口部(20),设有载置凸缘部(111)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并支承密封容器(10);密闭构件(3),其具有形成腔室(32)的形状,并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而覆盖支承构件(2);加压机构(4);泄漏判定机构(6),其检测加压后的腔室(32)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的下降的变化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泄漏的有无。

Description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尤其是涉及将饮料或食品等向容器主体填充,并在容器主体的凸缘部接合盖构件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填充有饮料或食品等的密封容器在密封状态受损时,存在内容物发生泄漏且内容物发生变质或腐败的情况。因此,密封性存在不良情况的密封容器需要通过检查而作为不合格品可靠地排除。因此,开发出了各种密封检查方法等。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封装体的泄漏测定方法的技术:在向腔室内放入封装体而将腔室内的空气急速地吸引至设定压之后,从腔室内的空气的脉动消失而达到稳定为止所需的稳定时间的经过后的时刻到腔室内的真空压出现变动时,通过比对泄漏的相对于其测定时间的测定值是否在其判定基准值的界限内,而检测封装体的泄漏,判定其好坏并进行显示。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密封容器的泄漏检查方法的技术:通过对被检体的外部进行加压或减压而使被检体的外部与被检体内部之间产生压力差,检测由密封不良引起的被检体外部的压力变化,由此来检查密封容器的泄漏。
该技术通过使活塞在工作缸内移动一定量来进行被检体外部的加压或减压,在将该状态保持恒定时间之后,使活塞返回原来的位置,测定活塞返回原来的位置时的被检体外部的压力来判别泄漏。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检测被检查容器的泄漏的有无的泄漏检查装置的技术:该被检查容器是容器及盖这双方由容易变形的材料形成,在容器内填充商品,并利用盖将容器的开口部密封的结构。
该技术中,设有:向被检查容器的容器部与盖之间的密封部分施加比向容器部的外周面及盖的外表面施加的压力高的压力的压力施加封壳;在通过该压力施加封壳向上述密封部分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检测上述被检查容器的盖或容器部发生膨胀变形的情况的传感器。
然而,近年来,咖啡专卖店的咖啡饮料等在便利商店等中出售。这些咖啡饮料通常填充到树脂制的杯(在上部形成有凸缘部的杯)中,片状的盖构件通过粘接或熔敷等而与凸缘部接合。这样的密封容器(适当地简称为密封杯)与咖啡罐或塑料瓶等相比,具有容器主体的机械强度低这样的特征。而且,在上述密封容器中,在发生泄漏时,盖构件的小孔、或容器主体的凸缘部与盖构件的接合不良等成为原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536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7-1135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86933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无法检测微少的泄漏(例如,盖构件的小孔的直径为小径的情况),或者在想要进行检测时,需要延长检查时间。尤其是在密封容器为上述的密封杯时,若过分减压,则密封杯自身会产生变形,因此无法检测微少的泄漏,或者在想要进行检测时,必须延长检查时间这样的倾向更为显著。
即,专利文献1的技术无法满足提高检查精度或缩短检查时间这样的要求。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使O型环与凸缘部抵接来进行密封,但是例如在密封容器为密封杯时,无法适用。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3的技术使用两个或三个密封构件,检测盖与容器部的密封部的泄漏,但是例如在无法检测盖的小孔的方面上,在密封容器为密封杯时,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满足以上的要求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查精度并缩短检查时间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是如下的方法: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了凸缘部的容器主体及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中,向至少包围所述盖构件的腔室供给加压气体而将该腔室内保持为加压状态,检测加压后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的下降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
另外,本发明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是如下的方法: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了凸缘部的容器主体及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中,将对所述容器主体的主体部和底部进行包围的下腔室减压至第一压力而将该下腔室内保持为减压状态,将至少包围所述盖构件的上腔室减压至比所述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而将该上腔室内保持为减压状态,检测减压后的所述上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上升,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
另外,本发明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为如下的结构: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了凸缘部的容器主体及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中,具备:支承构件,其具有供所述容器主体的主体部插入的开口部,并支承所述密封容器;密闭构件,其具有在所述盖构件的上方形成腔室的形状,并覆盖所述支承构件;加压机构,其向所述腔室供给加压气体,并将该腔室内保持为加压后的状态;泄漏判定机构,其检测加压后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的下降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具有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密闭构件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而被密封。
此外,本发明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为如下的结构: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了凸缘部的容器主体及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中,具备:支承容器,其具有将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和主体部包围的有底筒状部,并支承所述密封容器;密闭构件,其具有在所述盖构件的上方形成上腔室的形状,并覆盖所述支承容器;第一减压机构,其将对所述底部和主体部进行包围的下腔室减压至第一压力,并将该下腔室内保持为减压后的状态;第二减压机构,其将所述上腔室减压至比所述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并将该上腔室内保持为减压后的状态;泄漏判定机构,其检测减压后的所述上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上升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其中,所述支承容器在所述有底筒状部的上部的周缘具有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所述支承容器和所述密闭构件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而被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本发明是加压方式或减压方式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并且,所述发明通过具有一种特别的技术特征,而如形成单一的一般的发明概念那样具有关联的技术关系,该特别的技术特征是:利用泄漏判定所使用的腔室内的压力(加压或减压),借助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将比密封容器的主体部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机械强度优异的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即凸缘部及主体部的上部中的至少一个密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能够提高检查精度,缩短检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更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放大剖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更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放大剖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放大剖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放大剖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1(适当简称为密封检查装置1)具备支承构件2、密闭构件3、加压机构4、及泄漏判定机构6等而构成,通过加压方式对密封容器10进行密封检查。
(密封容器)
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10为上述的密封杯,具有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形成有凸缘部111的树脂制的容器主体11、及与凸缘部111接合的片状的盖构件12。而且,容器主体11具有凸缘部111、主体部112及底部113。需要说明的是,凸缘部111的半径方向的长度从密封所需的粘接力或熔敷力的确保和多余的材料的使用量削减的目的出发,通常为约2mm~10mm。
该密封容器10填充咖啡饮料等内容物13,在容器主体11的上部具有由气体构成的顶部空间14。
另外,由于容器主体11为树脂制,因此通常主体部11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具有可容易用手攥坏的程度的机械强度。但是,凸缘部111与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成为截面形状大致折弯成直角的形状,彼此像肋那样起作用。由此,容器主体11的上部的凸缘部111和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比主体部11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机械强度提高。
在此,容器主体11的上部是凸缘部111和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而且,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是指从主体部112的上端朝向下方到距离L(在此,距离L是凸缘部111的半径方向的长度)的位置为止的部分(参照图1)。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检查装置1能够应对的密封容器10并未限定为咖啡饮料用的密封杯,例如可以是填充布丁或果冻等的密封容器。而且,密封检查装置1能够应对的密封容器10并未限定为水平截面为圆形的情况,可以是方形或椭圆形等各种形状。
(支承构件)
支承构件2是大致平板状的金属板,在中央具有使容器主体11的主体部112插入的圆形的开口部20。而且,支承构件2在开口部20的周缘(即,开口部20的周缘且支承构件2的上表面)设有与凸缘部111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在凸缘部111按压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的状态下,经由凸缘部111对密封容器10进行支承。而且,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为O型环,收纳在O型环用的槽内。
此外,支承构件2在上述的O型环用的槽的外侧形成有另一个O型环用的槽,收纳有作为后述的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的O型环。
在此,支承构件2并未限定为平板状,可以具有对容器主体11进行保护的筒状的罩部23(由双点划线表示)。如此的话,能够对容器主体11有效地进行保护,免于受到来自外部的接触等。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O型环作为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或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但并未限定于此,在检查合格品时,腔室32只要能够维持可检查的压力状态即可,例如,可以使用填料等。而且,并未限定为收纳在槽内,只要固定于支承构件2即可。
另外,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和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并未限定为分别独立的情况,例如图2所示,可以使用将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与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一体化而成的共用密封构件210。该共用密封构件210与凸缘部111及密闭构件3接触。而且,虽然未图示,但共用密封构件210也可以与上部1121、凸缘部111及密闭构件3接触。
此外,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与容器主体11的上部的凸缘部111的下表面接触,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图3所示,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也可以与凸缘部111的外周方向的端部接触。
另外,在支承构件2上安装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密闭构件3上安装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
(密闭构件)
密闭构件3是与支承构件2的外形对应的形状的金属板,具有在盖构件12的上方形成腔室32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凹部31)。而且,密闭构件3的与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对应的外周缘部的下表面平坦,并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而覆盖支承构件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构件2大致为平板状,在密闭构件3形成有凹部31,但并未限定为该结构。例如,虽然未图示,但可以在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与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之间形成使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位于下方的台阶部,将密闭构件3形成为大致平板状。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支承构件2及/或密闭构件3安装有使支承构件2及/或密闭构件3移动(升降或转动)的移动机构等,以便于安设或拆卸密封容器10。即,密封检查装置1在支承构件2与密闭构件3分离的状态下,将密封容器10支承于支承构件2,接着,密闭构件3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而覆盖支承构件2,接着,进行了后述的密封检查后,将支承构件2与密闭构件3分离,将密封容器10从支承构件2拆卸。
此外,向制造生产线(未图示)装入的密封检查装置1通常将多个支承构件2及密闭构件3配设于转台(未图示)。
(加压机构)
加压机构4是向腔室32供给加压气体而将腔室32的内部保持为加压的状态的机构。本实施方式的加压机构4具有由压缩器等进行加压的空气的供给机构及开闭阀5等,经由开闭阀5而将由压缩器等加压后的空气向腔室32供给。
需要说明的是,加压机构4并未限定为上述的结构,例如,虽然未图示,但可以是上述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工作缸方式的加压机构。
(泄漏判定机构)
泄漏判定机构6具有压力传感器、及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等信息处理装置等,检测加压后的腔室32的内部的压力,根据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下降的变化,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泄漏的有无。
即,密封检查装置1向腔室32供给加压气体,在达到恒定压力时将开闭阀5关闭而将腔室32密闭,以腔室32的内部的压力稳定时的压力为基准压力,测定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根据与基准压力的压力差(压力下降),来判定泄漏的有无。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密封检查装置1的动作及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适当简称为密封检查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方法是使用密封检查装置1进行密封容器10的密封检查的方法。
密封检查装置1首先例如使密闭构件3上升,将密封容器10安设于支承构件2,接着,使密闭构件3下降。由此,密封检查装置1成为密封容器10的凸缘部111与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接触且密闭构件3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而覆盖支承构件2的状态。
接下来,密封检查装置1的加压机构4至少向包围盖构件12的腔室32供给加压气体,将腔室32的内部保持为加压的状态。此时,支承构件2和密闭构件3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密封,而且,当盖构件12由腔室32的加压气体压下时,凸缘部111和支承构件2由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密封。
接下来,密封检查装置1的泄漏判定机构6检测加压后的腔室32的内部的压力,根据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下降的变化,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泄漏(即,盖构件12的小孔、或容器主体11的凸缘部111与盖构件12的接合不良等)的有无。
即,密封检查装置1对机械强度优异的凸缘部111进行支承,在盖构件12的上方形成腔室32,将腔室32的内部保持为加压的状态,判定泄漏的有无。
在此,在对密封容器10的整体进行加压而检查泄漏时,施加的压力例如通常为20kPa左右,当施加这以上的高压力时,容器主体11发生变形,检查精度下降。
相对于此,密封检查装置1由于对机械强度优异的凸缘部111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向凸缘部111或盖构件12施加高压力(例如,40kPa),从而能够提高检查精度。例如,能够检测在现有技术(将密封容器放入加压容器或减压容器来检测压力变化的技术)中无法检测的微小的小孔。
此外,与对密封容器10的整体进行加压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腔室32的容积,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而且,能够缩短检查时间。
另外,密封检查装置1也可以适用于具有强度弱的容器主体11的密封容器。即,密封检查装置1若具有处于大致同一面上的凸缘部111,则无论容器主体11的主体部112的机械强度如何,能够适用于大范围的种类的密封容器,在这一点上能够提高附加价值。
此外,密封检查装置1借助腔室32的加压气体对凸缘部111进行密封,因此能够简化作为装置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设备费的成本下降。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10具有顶部空间14,但即使在密封容器10完全不具有顶部空间14的情况下,密封检查装置1也能够判定盖构件12的小孔、或容器主体11的凸缘部111与盖构件12的接合不良等的有无。即,当小孔等存在时,容器主体11发生变形,由此,腔室32的加压气体侵入密封容器10的内部,腔室32的压力发生下降。密封检查装置1检测该压力下降,即使在密封容器10完全不具有顶部空间14的情况下,也能够判定泄漏的有无。
另外,密封检查装置1为加压方式,因此能够避免填充密封在减压方式的容器主体11中的内容物侵入泄漏路径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且,能够避免减压方式的盖构件12的接合部发生后退这样的不良情况。
此外,在刚经过蒸煮工序之后进行检查的情况下等,水滴有时会附着于密封容器10。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像减压方式那样由于附着在密封容器10上的水滴的气化而无法得到准确的压力从而检查精度下降这样的不良情况。
接下来,密封检查装置1将大气释放阀(未图示)打开,在释放了腔室32的加压气体之后,密闭构件3上升,将密封容器10从支承构件2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判定为合格品的密封容器10向后工序搬运,而且,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密封容器10由回收机构(未图示)向工序外回收。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1,利用加压气体产生的压力,借助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对机械强度优异的凸缘部111进行密封,由此,能够不对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112进行加压而对腔室32的内部进行加压。
因此,不会受到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112的变形的影响,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判定泄漏。
另外,由于能够以高压力进行密封检查,因此能够实现检查精度的提高及检查时间的缩短。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的第一应用例>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放大剖视图。
在图4中,本应用例的密封检查装置(未标注编号)与上述的密封检查装置1相比,在支承构件2在开口部20的周缘具有与容器主体的上部即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的方面等上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应用例的其他的结构与密封检查装置1大致相同。
因此,在图4中,对于与图1同样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承构件)
本应用例的支承构件2在开口部20的周缘(即,开口部20的周缘且支承构件2的内侧的侧面)设有与容器主体11的上部即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当加压机构4向腔室32供给加压气体时,上部1121以将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向外侧方向按压的方式与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接触,上部1121和支承构件2由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密封。
在此,如上述那样,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比主体部11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机械强度提高,因此上部1121和支承构件2由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良好地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密封的状态,使凸缘部111从支承构件2的上表面分离而进行了图示,但当加压机构4向腔室32供给加压气体时,通常,凸缘部111与支承构件2的上表面抵接,支承构件2经由凸缘部111而对密封容器10进行支承。
另外,其他的结构或动作等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1大致相同。
如此,根据本应用例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利用加压气体产生的压力,借助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对机械强度优异的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进行密封,由此能够不对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112(即,比上部1121靠下方的部分)进行加压而对腔室32的内部进行加压。
因此,不会受到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112(即,比上部1121靠下方的部分)的变形的影响,从而高精度地判定泄漏。
另外,由于能够以高压力进行密封检查,因此能够实现检查精度的提高及检查时间的缩短。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的第二应用例>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放大剖视图。
在图5中,本应用例的密封检查装置(未标注编号)与上述的第一应用例的密封检查装置相比,在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与容器主体11的上部即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成形的台阶1122接触的方面等上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应用例的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应用例的密封检查装置大致相同。
因此,在图5中,对于与图4同样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首先,本应用例的密封容器(未标注编号)与上述的密封容器10相比,在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成形有台阶1122(该台阶也称为堆)的点不同。而且,该密封容器由于成形有台阶1122,而台阶1122及台阶1122的附近比主体部11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机械强度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的结构与密封容器10大致相同。
(支承构件)
本应用例的支承构件2在开口部20的周缘(即,开口部20的周缘且支承构件2的内侧的侧面)设有与主体部112的上部1121成形的台阶1122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当加压机构4向腔室32供给加压气体时,台阶1122的外周方向的端部以将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向下方向、外侧方向或外侧斜下方向按压的方式与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接触,台阶1122和支承构件2由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密封。
在此,如上述那样,台阶1122比主体部11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机械强度提高,因此台阶1122和支承构件2由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良好地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为了便于理解密封的状态,使凸缘部111从支承构件2的上表面分离而进行了图示,但当加压机构4向腔室32供给加压气体时,通常凸缘部111与支承构件2的上表面抵接,支承构件2经由凸缘部111而对密封容器10进行支承。
另外,在本应用例中,设为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与台阶1122接触的结构,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设为与台阶1122的附近(即,向台阶1122的上方或下方分离了几mm的部分)接触的结构。
另外,其他的结构或动作等与上述的第一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1大致相同。
这样的话,根据本应用例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利用加压气体产生的压力,借助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对机械强度优异的容器主体11的上部的台阶1122进行密封,由此,能够不对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112(即,比台阶1122靠下方的部分)进行加压而对腔室32的内部进行加压。
因此,不会受到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112(即,比台阶1122靠下方的部分)的变形的影响,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判定泄漏。
另外,由于能够以高压力进行密封检查,因此能够实现检查精度的提高及检查时间的缩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变更例或应用例并未限定为加压方式的情况,也能够适用于后述的减压方式的情况。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在图6中,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装置1a具备支承容器2a、密闭构件3、第一减压机构41、第二减压机构42、泄漏判定机构6、及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61等,通过减压方式对密封容器10进行密封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对于与图1同样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承容器)
支承容器2a具有金属制的有底筒状部及凸缘部(在有底筒状部的上部突出设置的环状的周缘部),有底筒状部将容器主体11的主体部112和底部113包围。而且,支承容器2a在有底筒状部的上部的周缘(即,凸缘部的上表面)设有与容器主体11的上部的凸缘部111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在凸缘部111按压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的状态下,经由凸缘部111对密封容器10进行支承。而且,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为O型环,收纳在O型环用的槽内。
此外,支承容器2a在上述的O型环用的槽的外侧形成有另一个O型环用的槽,收纳有作为后述的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的O型环。
(密闭构件)
密闭构件3与第一实施方式为大致同样的结构。其中,盖构件12的上方形成的腔室被称为上腔室32a。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地,在支承容器2a及/或密闭构件3安装有使支承构件2及/或密闭构件3移动(升降或转动)的移动机构等,以便于安设或拆卸密封容器10。
(第一减压机构)
第一减压机构41具有真空产生装置及开闭阀51等,经由开闭阀51,而将形成在支承容器2a与容器主体11之间的下腔室24减压至第一压力,将下腔室24的内部保持为减压的状态。而且,下腔室24包围容器主体11的主体部112和底部113。
(第二减压机构)
第二减压机构42具有真空产生装置及开闭阀5等,经由开闭阀5而将上腔室32a减压至比上述的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将上腔室32a的内部保持为减压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减压机构41、第二减压机构42并未限定为上述的结构,例如,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是上述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利用了工作缸方式的减压机构。
(泄漏判定机构)
泄漏判定机构6具有压力传感器及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等信息处理装置等,检测减压后的上腔室32a的内部的压力,根据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的上升的变化,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泄漏的有无。
即,密封检查装置1a将上腔室32a减压至第二压力,在达到第二压力时将开闭阀5关闭而将上腔室32a密闭,将上腔室32a的内部的压力稳定时的压力作为基准压力,测定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根据与基准压力的压力差(压力上升),来判定泄漏的有无。
(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装置1a具备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61。
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61具有压力传感器及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等信息处理装置等,检测减压后的下腔室24的内部的压力,根据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的上升的变化,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包括底部)112的泄漏的有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61,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在不判定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112的泄漏的有无时,也可以取代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61而仅设置压力传感器。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密封检查装置1a的动作及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方法是使用密封检查装置1a进行密封容器10的密封检查的方法。
密封检查装置1a首先例如使密闭构件3上升,将密封容器10安设于支承容器2a,接着,使密闭构件3下降。由此,密封检查装置1a的容器主体11的上部的凸缘部111与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接触,密闭构件3成为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而覆盖支承构件2的状态。
接下来,密封检查装置1a的第一减压机构41将下腔室24减压至第一压力,将下腔室24的内部保持为减压的状态,接着,第二减压机构42将至少包围盖构件12的上腔室32a减压至比上述的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将上腔室32a的内部保持为减压的状态。此时,支承容器2a和密闭构件3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22密封,而且,盖构件12由第二压力与第一压力的差压按下,因此凸缘部111和支承容器2a由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密封。
接下来,密封检查装置1a的泄漏判定机构6检测减压后的上腔室32a的内部的压力,根据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上升的变化,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泄漏(即,盖构件12的小孔、或容器主体11的凸缘部111与盖构件12的接合不良等)的有无。
即,密封检查装置1a对机械强度优异的凸缘部111进行支承,在盖构件12的上方形成上腔室32a,将上腔室32a的内部保持为减压后的状态,判定泄漏的有无。
在此,密封检查装置1a具有由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分隔的上腔室32a和下腔室24,如上所述,通过检测上腔室32a的内部的压力,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泄漏的有无。这样的话,密封检查装置1a不会受到容器主体11的主体部112的水滴附着等产生的影响,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知盖构件12的小孔不良、或盖构件12和凸缘部111的密封的不良。
此外,与将密封容器10收纳于一个腔室(减压容器)而整体减压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上腔室32a的容积,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而且,能够缩短检查时间。
另外,密封检查装置1a的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61检测减压后的下腔室24的内部的压力,根据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上升的变化,来判定密封容器10的主体部泄漏(即,容器主体11的主体部(包括底部)112的小孔等)的有无。由此,密封检查装置1a能够提高附加价值。
此外,由于密封检查装置1a利用第二压力与第一压力的差压对凸缘部111进行密封,因此能够简化作为装置的结构,能够实现设备费用的成本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10需要具有顶部空间14。
接下来,密封检查装置1a将分别设置于支承容器2a及密闭构件3的大气释放阀(未图示)打开,在解除了减压状态之后,使密闭构件3上升,将密封容器10从支承构件2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判定为合格品的密封容器10向后工序搬运,而且,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密封容器10由回收机构(未图示)向工序外回收。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1a,利用第二压力与第一压力的差压,借助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21对机械强度优异的凸缘部111进行密封,由此能够对与下腔室24分隔的上腔室32a进行减压。
因此,不会受到容器主体11的主体部112的水滴附着等产生的影响,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判定泄漏。
另外,能够减小上腔室32a的容积,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而且,能够缩短检查时间。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的第三应用例>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在图7中,本应用例的密封检查装置1b与上述的密封检查装置1a相比,取代第一减压机构41及第二减压机构42而具备共用化的减压机构40的方面等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应用例的其他的结构与密封检查装置1a大致相同。
因此,在图7中,对于与图6同样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减压机构)
减压机构40具有真空产生装置、第一开闭阀52及第二开闭阀53等。第一开闭阀52和第二开闭阀53的一方的连接口经由分支管等而与减压机构40并联连接,而且,第一开闭阀52的另一方的连接口经由管等而与下腔室24连通,第二开闭阀53的另一方的连接口经由管等而与上腔室32a连通。
第一开闭阀52通过减压机构40将下腔室24减压至第一压力而关闭,将下腔室24的内部保持为减压至第一压力的状态。而且,第二开闭阀53通过减压机构40将上腔室32a减压至第二压力而关闭,将上腔室32a的内部保持为减压至第二压力的状态。
另外,其他的结构或动作等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1a大致相同。
如此,本应用例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1b能起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1a大致同样的效果,并且通过取代第一减压机构41及第二减压机构42而具备共用化的减压机构40,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能够实现制造原价的成本下降。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示出并说明了优选的实施方式等,但本发明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等,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实施各种变更。
例如,虽然未图示,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密封检查装置在对腔室进行加压或减压时,盖构件呈凹状或凸状弯曲,因此可以取代泄漏判定机构而使用检测盖构件的弯曲量的位移仪来判定泄漏的有无。

Claims (7)

1.一种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有凸缘部的容器主体;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
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
不对所述容器主体的主体部加压,而是向包围所述盖构件的腔室供给加压气体,通过所述腔室的加压气体密封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而将该腔室内保持为加压状态,检测加压后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的下降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
2.一种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有凸缘部的容器主体;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
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对所述容器主体的主体部和底部进行包围的下腔室减压至第一压力而将该下腔室内保持为减压状态,将至少包围所述盖构件的上腔室减压至比所述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而将该上腔室内保持为减压状态,检测减压后的所述上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上升,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
3.一种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有凸缘部的容器主体;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
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构件,其具有供所述容器主体的主体部插入的开口部,并支承所述密封容器;
密闭构件,其具有在所述盖构件的上方形成腔室的形状,并覆盖所述支承构件;
加压机构,其向所述腔室供给加压气体,并通过所述腔室的加压气体密封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和所述支承构件,将该腔室内保持为加压后的状态;
泄漏判定机构,其检测加压后的所述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的下降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密闭构件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而被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保护所述容器主体的筒状部。
5.一种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所述密封容器具有:形成有凸缘部的容器主体;与所述凸缘部接合的盖构件,
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容器,其具有将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和主体部包围的有底筒状部,并支承所述密封容器;
密闭构件,其具有在所述盖构件的上方形成上腔室的形状,并覆盖所述支承容器;
第一减压机构,其将对所述底部和主体部进行包围的下腔室减压至第一压力,并将该下腔室内保持为减压后的状态;
第二减压机构,其将所述上腔室减压至比所述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并将该上腔室内保持为减压后的状态;
泄漏判定机构,其检测减压后的所述上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上升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泄漏的有无,
所述支承容器在所述有底筒状部的上部的周缘具有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接触的密封容器用密封构件,所述支承容器和所述密闭构件经由密闭构件用密封构件而被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该主体部泄漏判定机构检测减压后的所述下腔室内的压力,基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的压力上升的变化来判定所述密封容器的主体部的泄漏的有无。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装置将所述第一减压机构和所述第二减压机构设为共用化的减压机构,且该减压机构具备第一开闭阀和第二开闭阀,该第一开闭阀将所述下腔室内保持为减压至所述第一压力后的状态,该第二开闭阀将所述上腔室内保持为减压至所述第二压力后的状态。
CN201180037538.4A 2010-08-12 2011-07-19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78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1079A JP4924745B2 (ja) 2010-08-12 2010-08-12 密封容器の密封検査方法、及び、その検査装置
JP2010-181079 2010-08-12
PCT/JP2011/004070 WO2012020543A1 (ja) 2010-08-12 2011-07-19 密封容器の密封検査方法、及び、その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7872A CN103097872A (zh) 2013-05-08
CN103097872B true CN103097872B (zh) 2016-06-29

Family

ID=4556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75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7872B (zh) 2010-08-12 2011-07-19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924745B2 (zh)
CN (1) CN103097872B (zh)
WO (1) WO20120205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7447B2 (ja) 2013-04-19 2016-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の検査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の検査方法、検査装置、ならびに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の検査用チャンバ
CN106226009A (zh) * 2016-08-26 2016-12-14 成都得民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及管路气密性的检测方法
CN106525361A (zh) * 2016-12-09 2017-03-22 上海众冠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胶囊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JP6811146B2 (ja) * 2017-06-23 2021-01-1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系を検査する方法
CN111094926B (zh) 2017-09-14 2022-09-13 隆萨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的容器封闭完整性测试的设备和方法
IT201800006827A1 (it) * 2018-06-29 2019-12-29 Metodo di test della chiusura ermetica di un incapsulamento
JP7200743B2 (ja) * 2019-02-22 2023-01-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エア漏れ検査方法及びエア漏れ検査装置
WO2021039562A1 (ja) * 2019-08-26 2021-03-04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容器のリーク検査方法及び積層剥離容器の容器本体の外気導入孔の形成方法
CN110672284B (zh) * 2019-10-18 2021-06-15 华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箱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1735579B (zh) * 2020-07-07 2022-05-31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工件密封性检测的试验装置
US11945714B2 (en) 2020-07-30 2024-04-02 Stmicroelectronics S.R.L.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11912574B (zh) * 2020-08-31 2022-03-04 菏泽学院 容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JP7374337B2 (ja) * 2020-09-29 2023-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力容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6034A (en) * 1978-01-30 1978-11-21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er pressure testing
US5042291A (en) * 1989-01-27 1991-08-27 Martin Lehmann Method for reducing test cycle time and for improving measuring accuracy at a leak testing process
US6513366B1 (en) * 2001-10-11 2003-02-04 Packaging Technologies & Inspection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e leak testing
CN1918411A (zh) * 2004-02-20 2007-02-21 株式会社科思莫计器 泄漏检测装置用密封件,泄漏检测装置用密封环和泄漏检测装置用密封夹
CN1965220A (zh) * 2004-06-07 2007-05-16 检测机械(第二)集团有限公司 测试软包装体缺陷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6933A (ja) * 1994-04-18 1995-10-31 Cosmo Keiki:Kk 洩れ検査装置
DE10009562A1 (de) * 2000-02-29 2001-09-13 Gea Finnah Gmbh Vorrichtung zur Dichtigkeitskontrolle
JP4711046B2 (ja) * 2004-11-30 2011-06-29 Nok株式会社 密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6034A (en) * 1978-01-30 1978-11-21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er pressure testing
US5042291A (en) * 1989-01-27 1991-08-27 Martin Lehmann Method for reducing test cycle time and for improving measuring accuracy at a leak testing process
US6513366B1 (en) * 2001-10-11 2003-02-04 Packaging Technologies & Inspection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e leak testing
CN1918411A (zh) * 2004-02-20 2007-02-21 株式会社科思莫计器 泄漏检测装置用密封件,泄漏检测装置用密封环和泄漏检测装置用密封夹
CN1965220A (zh) * 2004-06-07 2007-05-16 检测机械(第二)集团有限公司 测试软包装体缺陷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42227A (ja) 2012-03-01
CN103097872A (zh) 2013-05-08
JP4924745B2 (ja) 2012-04-25
WO2012020543A1 (ja)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872B (zh) 密封容器的密封检查方法及其检查装置
US9927321B2 (en) Film chamber and method for leak detection on a non-rigid specimen
US511168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ak testing packages
CN201569548U (zh) 金属包装容器氦质谱检漏装置
CN102686993B (zh) 密封完整性评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5673513B2 (ja) 密封容器の密封検査方法、及び、その検査装置
NL2012110C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peel strength and leak tightness of a package comprising a peel seal.
CN212693187U (zh) 一种食品包装气密性检测机构
JPH0825593B2 (ja) 液体充填装置
CN204150394U (zh) 用于铝箔封装罐体检漏的抽真空接头
CN101424583A (zh) 一种硬瓶密封性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210176419U (zh) 一种瓶盖压紧装置
CN201955210U (zh) 变压器或电抗器的主体充氮与压力监测装置
JP5328600B2 (ja) ウェイト計量式充填装置
JP6877060B1 (ja) 容器の漏れの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TWM506233U (zh) 改良之高壓氣瓶
CN110196143A (zh) 一种钢壳电池的氦检测装置及氦检测方法
CN104913193A (zh) 一种夹层低温容器内容器的检漏方法和装置
CN204269324U (zh) 一种真空衰减法测试卷烟包装体泄漏测试装置
CN207860950U (zh) 一种用于产品贮存和运输的包装容器
CN112903203A (zh) 一种大型容器正压氦质谱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JP2007225435A (ja) 圧力容器の耐圧試験方法及び耐圧試験装置
CN214426935U (zh) 一种多功能瓶体高分子内膜检测装置
CN109969605A (zh) 一种用于产品贮存和运输的包装容器
JPS63133034A (ja) 漏れ試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