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6660A - 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96660A CN103096660A CN2012104028736A CN201210402873A CN103096660A CN 103096660 A CN103096660 A CN 103096660A CN 2012104028736 A CN2012104028736 A CN 2012104028736A CN 201210402873 A CN201210402873 A CN 201210402873A CN 103096660 A CN103096660 A CN 1030966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portion
- unit
- main body
- key
- auxiliary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4—Key input means, e.g. buttons or keypa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7—Switches, knobs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9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or conso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otating or til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7—Connection or assembly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在本发明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中,具备操作键的操作部单元以相对于主体能够沿着与外装盖向主体的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方式装配于主体。并且,当外装盖安装于主体时,操作部单元的滑动被限制。由此,在本发明中操作键和外装盖的位置精准地对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具有键的操作部单元装配于主体的装配结构及具备该装配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等的电子设备中,具有键的操作部单元装配在主体上。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通过使用者操作上述键来实现。
此外,上述操作部单元通常被在与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键孔的外装盖覆盖。通过上述键孔,只有操作部单元中的键裸露于外部。
关于这种电子设备的组装,已知有在操作部单元装配于主体之后,外装盖安装于主体的结构(下称“第一结构”)和在操作部单元装配于外装盖之后,外装盖安装于主体的结构(下称“第二结构”)。
当采用上述第一结构时,操作部单元和外装盖通过主体间接连接。因此,难以保证键相对于外装盖的位置精度。因此,需要将外装盖的键孔和键的间隔设计得较大。随之,键产生晃动,操作感觉变差。
对此,当采用上述第二结构时,操作部单元直接装配于外装盖。因此,易于保证键相对于外装盖的位置精度。然而在第二结构中,操作部单元与主体侧的电气部件的接线等配线处理则在装配有操作部单元的外装盖安装于主体之后进行。因此,当外装盖覆盖配线部位时,配线处理极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具备操作部单元、装配操作部单元的主体和以覆盖操作部单元的方式安装于主体的外装盖。操作部单元具有供使用者操作的键。操作部单元以操作部单元相对于主体能够沿着与外装盖向主体的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方式装配于主体。当外装盖在操作部单元装配于主体的状态下安装于主体时,操作部单元的滑动被限制。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拆卸上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上盖的立体图。
图4为从下侧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上盖的右前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操作部单元的立体图。
图6为在图5的A-A部分中上盖和操作部单元的剖视图。
图7为在图5的B-B部分中上盖和操作部单元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操作部单元和带状电缆的立体图。
图9为从下侧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装配有操作部单元的主体框体的立体图。
图10为示出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上盖和操作部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说明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拆卸上盖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上盖的立体图。图4为从下侧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上盖的右前部附近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操作部单元的立体图。图6为在图5的A-A部分中上盖和操作部单元的剖视图。图7为在图5的B-B部分中上盖和操作部单元的剖视图。图8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操作部单元和带状电缆的立体图。图9为从下侧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装配有操作部单元的主体框体的立体图。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向左的一面作为打印机1的正面侧(前侧)。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主体2。在打印机主体2的左右两面分别安装有左盖3和右盖4(下称“左右盖3、4”)。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安装有作为外装盖的上盖6。
在左右盖3、4的上缘部分别设置有插入片5(参照图2)。相对安装于打印机主体2的左右两面的左右盖3、4,上盖6从上方安装于打印机主体2。左右盖3、4的插入片5插入于上盖6的下缘部的内侧,并由此限制左右盖3、4对打印机主体2的拆装。
上盖6通过左右一对螺丝(省略图示)装配于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并由此限制上盖6对打印机主体2的拆装。
在上盖6的上表面设置有从前方向后方向下倾斜的排纸托盘8。在排纸托盘8的后方,排纸单元10设置在打印机主体2上。并且,在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转印及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纸张通过排纸单元10排出至排纸托盘8上。
如图3所示,在上盖6上突片11设置在排纸托盘8的左右两侧。在右侧突片11的上表面的前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通部12。在插通部12贯穿有具有上下方向轴线的三个盖侧键孔13a~13c。盖侧键孔13a~13c相隔规定间隔地沿前后方向排列。前端的盖侧键孔13a和中央的盖侧键孔13b在俯视中形成为圆形。后端的盖侧键孔13c在俯视中形成为矩形。如图4所示,在插通部12的底面14中,前端的盖侧键孔13a的周围设置有作为盖侧配合部的圆环状的嵌合突起15a。在中央的盖侧键孔13b的周围设置有圆环状的突起15b。在后端的盖侧键孔13c的周围设置有作为盖侧配合部的矩形框状的嵌合突起15c。
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主体2的右上端部的前部,被上盖6的右侧的突片11覆盖的位置上设置有操作部单元16。如图5~图7所示,操作部单元16具备操作部框体17、覆盖操作部框体17的底面的基板18和安装于操作部框体17的三个键20a~20c。
如图8所示,在操作部框体17的右前端部和后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挂钩(操作部侧装配部)21a、21b。右前端部的挂钩21a朝向前侧,后部的挂钩21b朝向后侧。如图9所示,各挂钩21a、21b与设置在构成打印机主体2的一部分的主体框体22上的配合孔23a、23b(主体侧装配部)配合。各配合孔23a、23b的前后宽度及左右宽度比各挂钩21a、21b的前后宽度及左右宽度大。
如图5等所示,在操作部框体17贯穿有具有上下方向轴线的操作部侧键孔24a~24c。各操作部侧键孔24a~24c相隔规定间隔地沿前后方向排列。前端的操作部侧键孔24a和中央的操作部侧键孔24b在俯视中形成为圆形。后端的操作部侧键孔24c在俯视中形成为矩形。在操作部框体17的上表面中,前端的操作部侧键孔24a的周围设置有作为操作部侧配合部的圆环状的嵌合突起25a。在后端的操作部侧键孔24c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作为操作部侧配合部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嵌合突起25c。在中央的操作部侧键孔24b的周围未设置嵌合突起。
如图6所示,在基板18的上表面突出地设置有开关26a~26c。开关26a~26c相隔规定间隔地在前后方向排列。前端开关26a和中央开关26b设置在基板18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如图7所示,后端开关26c设置在基板18的左侧。在后端开关26c的右侧,在基板18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处设置有LED27。
基板18通过作为电线的带状电缆30(参照图8)以及连接器(未图示),与收纳于打印机主体2的电气部件(例如、电源基板)连接。带状电缆30设置在被上盖6覆盖的位置(参照图1、图2)。
各键20a~20c均为按键型,相隔规定间隔地在前后方向排列。作为前端的键的启动键20a例如在维修之后重启动打印机1时使用。启动键20a在俯视中形成为圆形。作为中央的键的撤销键20b例如在中止印刷时使用。撤销键20在俯视中形成为圆形。作为后端的键的节能模式键20c例如在进行低速印刷(节能印刷)时使用。节能模式键20c在俯视中形成为矩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节能模式键20c接通时LED27点亮。
如图6、图7所示,在各键20a~20c的下端部设置有脚31a~31c。当各键20a~20c被按压时,脚31a~31c与基板18的上表面抵接,以防止各键20a~20c被过度按压。在各键20a~20c的与基板18的各开关26a~26c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按压部32a~32c。当各键20a~20c被按压时,按压部32a~32c随之按压各开关26a~26c。由此,各开关26a~26c被接通。
各键20a~20c具有空隙地插入于操作部框体17的各操作部侧键孔24a~24c。嵌合突起25a配置在启动键20a的周围。嵌合突起25c配置在节能模式键20c的左右两侧(参照图5等)。各键20a~20c具有空隙地插入于上盖6的各盖侧键孔13a~13c。各键20a~20c通过各盖侧键孔13a~13c裸露于上盖6的上表面(参照图1)。由此,在上盖6安装于打印机主体2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按压操作各键20a~20c。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起具有空隙地插入在盖侧键孔13a~13c中的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参照图6的箭头α),具有空隙地插入在操作部侧键孔24a~24c中的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参照图6的箭头β)更大。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打印机1的组装顺序的一例。
首先,如图9所示,通过将挂钩21a、21b配合于配合孔23a、23b中,操作部单元16装配于打印机主体2。如上所述,各配合孔23a、23b的前后宽度及左右宽度比各挂钩21a、21b的前后宽度及左右宽度大。因此,在将挂钩21a、21b配合于配合孔23a、23b中的情况下,操作部单元16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滑动。操作部单元16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未被完全定位。即,操作部单元16以操作部单元16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能够沿与上盖6向打印机主体2的安装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方式装配于打印机主体2。在该状态下,进行操作部单元16和打印机主体2内的电气部件的接线等配线处理。
接下来,上盖6以从上方覆盖打印机主体2的方式被安装到打印机主体2上。随着该安装,如图6所示,上盖6的前端的嵌合突起15a嵌合于操作部单元16前端的嵌合突起25a的内侧。此外,如图7所示,上盖6的后端的嵌合突起15c嵌合于操作部单元16后端的嵌合突起25c的内侧。通过上盖6的各嵌合突起15a、15c和操作部单元16的各嵌合突起25a、25c的嵌合,操作部单元16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滑动被限制。由此,操作部单元16相对于上盖6被定位并固定。于是,打印机1的组装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操作部单元16装配于打印机主体2之后,上盖6被安装于打印机主体2。由此,能够在进行操作部单元16和打印机主体2内的电气部件的接线等配线处理之后,将上盖6安装于打印机主体2。因此,能够防止上述配线处理因上盖6而受到阻碍。所以,能够实现配线处理及组装的简易化。
换言之,在操作部单元16装配于主体(打印机主体2)之后,在主体上安装外装盖(上盖6)。由此,能够采用在进行操作部单元16和主体侧的电气部件的接线等配线处理之后,在主体上安装外装盖这样一种组装顺序。因此,能够防止上述配线处理因外装盖而受到阻碍。也能够实现配线处理及组装的简易化。
此外,对应于嵌合突起15a、15c和嵌合突起25a、25c的嵌合位置,操作部单元16直接相对于上盖6被定位。因此,能够提高操作部单元16相对于上盖6的位置精度。随之,能够抑制键20a~20c的晃动,并能够实现操作感觉的提高。
换言之,在主体上安装外装盖时,操作部单元16直接相对于外装盖被定位。因此,能够提高操作部单元16相对于外装盖的位置精度。随之,能够抑制键20a~20c的晃动,并能够实现操作感觉的提高。
此外,在进行操作部单元16和打印机主体2内的电气部件的接线等配线处理之后,在打印机主体2上安装上盖6。由此,能够将配线处理所必需的带状电缆30等电线的长度限制在最小限度。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框体17上设置有作为操作部侧配合部的嵌合突起25a、25c。因此,与操作部侧配合部例如设置在各键20a~20c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操作部侧配合部的稳定性。因此,能够对操作部单元16的嵌合突起25a、25c切实地嵌合上盖6的嵌合突起15a、15c。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单元16具备可安装键20a~20c的操作部框体17。操作部框体17具备操作部侧配合部(嵌合突起25a、25c)。外装盖在与操作部侧配合部对应的位置具备盖侧配合部(嵌合突起15a、15c)。在操作部单元16装配于主体的状态下将外装盖安装于主体时,操作部侧配合部(嵌合突起25a、25c)和盖侧配合部(嵌合突起15a、15c)配合,并限制操作部单元16的滑动。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与例如键20a、20c具备操作部侧配合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操作部侧配合部的稳定性。由此,能够切实地使盖侧配合部(嵌合突起15a、15c)配合于操作部侧配合部(嵌合突起25a、25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起具有空隙地插入于盖侧键孔13a~13c的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具有空隙地插入于操作部侧键孔24a~24c的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更大。因此,上盖6和各键20a~20c的间隙从外侧难以注意到,由此能够实现外观的提高。此外,例如与具有空隙地插入于盖侧键孔13a~13c的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和具有游隙地插入于操作部侧键孔24a~24c的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相同的情况相比,不易产生各键20a~20c的操作不良等不良状态。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装盖具备可供键20a~20c具有空隙地插入的盖侧键孔13a~13c。操作部单元16具备可供键20a~20c具有空隙地插入的操作部侧键孔24a~24c。盖侧键孔13a~13c及操作部侧键孔24a~24c形成为,比起具有空隙地插入于盖侧键孔13a~13c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具有空隙地插入于操作部侧键孔24a~24c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更大。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外装盖和键20a~20c之间的间隙从外侧难以注意到,从而能够实现外观的提高。此外,由于比起具有空隙地插入于盖侧键孔13a~13c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具有空隙地插入于操作部侧键孔24a~24c的键20a~20c的周围的间隙更大,所以与例如两个间隙相同的情况相比,不易产生键20a~20c的操作不良等不良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状电缆30设置在被上盖6覆盖的位置。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从外部看到带状电缆30,从而能够实现外观的提高。如此,在带状电缆30设置在由上盖6覆盖的位置的情况下,在打印机主体2上安装上盖6之后进行配线处理是极其困难的。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采用在进行配线处理之后,在打印机主体2上安装上盖6这样一种组装顺序。因此,在进行配线处理之后,由上盖6覆盖带状电缆30没有任何妨碍。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单元16通过电线(带状电缆30)与收纳于主体的电气部件连接,该电线配置在由外装盖覆盖的位置。
如此,通过由外装盖覆盖电线(带状电缆30)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从外部看到电线,从而能够实现外观的提高。如此,在电线设置在由外装盖覆盖的位置的情况下,在主体上安装外装盖之后进行配线处理是极其困难的。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在进行配线处理之后在主体上安装外装盖这样一种组装顺序。因此,在进行配线处理之后,由外装盖覆盖电线没有任何妨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突起25a、25c配置在三个键20a~20中的前后两端的键20a、20c的周围。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隔开嵌合突起15a与嵌合突起25a的嵌合位置和嵌合突起15c与嵌合突起25c的嵌合位置。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操作部单元16和上盖6的位置偏离。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部单元16上排列设置有多个键。在多个键20a~20c中的两端的键20a、20c在其周围具备操作部侧配合部(嵌合突起25a、25c)。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切实地防止操作部单元16和外装盖的位置偏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说明了在操作部框体17上设置有作为操作部侧配合部的嵌合突起25a、25c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0所示,可在启动键20a等键本身上设置作为操作部侧配合部的嵌合突起33。通过采用这种结构,键相对于上盖6被直接定位,因此易于保证键相对于上盖6的位置精度。
换言之,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键20a具备操作部侧配合部(嵌合突起33),外装盖在与操作部侧配合部对应的位置具备盖侧配合部(嵌合突起15a)。当外装盖在操作部单元16装配于主体的状态下安装于主体时,操作部侧配合部和盖侧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操作部单元16的滑动。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键相对于外装盖被直接定位,由此,易于保证键相对于外装盖的位置精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键的晃动以提高操作感觉,并且易于进行配线处理且易于组装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被按压操作的按键型键20a~20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使用杆型键或被旋转操作的调谐型键等其他不同形式的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操作部单元16上设置启动键20a、撤销键20b和节能模式键20c这三个键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对应由电子设备实现的功能增减键的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键20a及撤销键20b在俯视中形成为圆形,节能模式键20c在俯视中形成为矩形。然而,这些是键的形状的一个示例。例如,也可以是所有的键在俯视中形成为圆形。此外,也可以是所有的键在俯视中形成为矩形等多边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上盖6覆盖操作部单元16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通过上盖6以外的左右盖3、4等外装盖覆盖操作部单元16。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上应用本发明结构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复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其他不同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应用本发明的结构。此外,也可在例如DVD录像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电子设备上应用本发明的结构。
Claims (12)
1.一种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具备:操作部单元,具有供使用者操作的键;主体,装配所述操作部单元;和外装盖,安装于所述主体以覆盖所述操作部单元,所述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单元以该操作部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能够沿着与所述外装盖向所述主体的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方式装配于所述主体,
当所述外装盖在所述操作部单元装配于所述主体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主体时,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滑动被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单元进一步具备能够安装所述键的操作部框体,该操作部框体具备操作部侧配合部,
所述外装盖在与所述操作部侧配合部对应的位置具备盖侧配合部,
当所述外装盖在所述操作部单元装配于所述主体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主体时,所述操作部侧配合部和所述盖侧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具备操作部侧配合部,
所述外装盖在与所述操作部侧配合部对应的位置具备盖侧配合部,
当所述外装盖在所述操作部单元装配于所述主体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主体时,所述操作部侧配合部和所述盖侧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单元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键,在该多个键中的两端的键的周围设置有所述操作部侧配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单元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键,在该多个键中的两端的键的周围设置有所述操作部侧配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装盖具备能够供所述键具有空隙地插入的盖侧键孔,
所述操作部单元进一步具备能够供所述键具有空隙地插入的操作部侧键孔,
所述盖侧键孔及所述操作部侧键孔形成为,比起具有空隙地插入于所述盖侧键孔的所述键的周围的间隙,具有空隙地插入于所述操作部侧键孔的所述键的周围的间隙更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单元通过电线与收纳于所述主体的电气部件连接,该电线配置在由所述外装盖覆盖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单元进一步具备能够安装所述键的操作部框体,在所述操作部框体上装配有设置有与所述键对应的开关的基板,在所述基板上连接有所述电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单元进一步具备能够安装所述键的操作部框体,在所述操作部框体上形成有配合机构,所述配合机构用于使所述操作部单元在相对于所述主体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滑动的状态下装配。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盖为从上方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的上盖,在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形成有排出在所述主体中图像形成后的纸张的排纸托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的侧面装配有侧面盖,在所述侧面盖的上缘形成有插入于所述上盖的下缘内侧的插入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36093A JP5544347B2 (ja) | 2011-10-27 | 2011-10-27 | 操作部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236093 | 2011-10-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6660A true CN103096660A (zh) | 2013-05-08 |
CN103096660B CN103096660B (zh) | 2015-11-18 |
Family
ID=4751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02873.6A Active CN103096660B (zh) | 2011-10-27 | 2012-10-22 | 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42771B2 (zh) |
EP (1) | EP2595369B1 (zh) |
JP (1) | JP5544347B2 (zh) |
KR (1) | KR101482316B1 (zh) |
CN (1) | CN10309666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2682A (zh) * | 2015-04-06 | 2016-10-2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打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89975B2 (ja) * | 2015-08-25 | 2019-03-27 |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 要素部材の取付構造 |
USD827705S1 (en) | 2015-09-24 | 2018-09-04 | Glowforge Inc. | Desktop laser cutter |
JP6518905B2 (ja) * | 2015-11-18 | 2019-05-29 |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の位置決め構造 |
JP6758972B2 (ja) | 2016-07-20 | 2020-09-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186664B2 (ja) * | 2019-05-14 | 2022-12-09 |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 ガスコンロ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34761A (ja) * | 1997-06-04 | 1998-12-18 | Brother Ind Ltd |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の取付け構造 |
CN101026894A (zh) * | 2007-03-15 | 2007-08-29 | 成都统领万达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音响 |
CN101667331A (zh) * | 2008-09-01 | 2010-03-10 | Smk株式会社 | 遥控发送机 |
JP2011086516A (ja) * | 2009-10-16 | 2011-04-28 | Hoya Corp | 電子機器の操作ボタン取付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13551U (zh) * | 1978-01-27 | 1979-08-09 | ||
JPS58117759A (ja) * | 1981-12-31 | 1983-07-13 | Anritsu Corp | 電話機 |
JPS6370629U (zh) * | 1986-10-29 | 1988-05-12 | ||
US5413427A (en) * | 1993-11-09 | 1995-05-09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er architecture structure |
JPH11306903A (ja) * | 1998-04-23 | 1999-11-05 | Canon Inc | 操作パネル |
JP3815559B2 (ja) * | 2002-10-04 | 2006-08-3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装置 |
JP4529391B2 (ja) * | 2003-07-22 | 2010-08-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カバーの位置決め方法 |
JP4361386B2 (ja) | 2004-01-30 | 2009-11-11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部品固定機構 |
JP4302024B2 (ja) * | 2004-09-17 | 2009-07-22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ボタン構造、携帯型電子装置 |
JP2006295885A (ja) * | 2005-03-14 | 2006-10-26 | Seiko Epson Corp | 操作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制御機器 |
JP4610004B2 (ja) * | 2005-07-07 | 2011-01-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押しボタン機構、操作パネ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042431A (ja) * | 2005-08-03 | 2007-02-15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操作ボタンの取り付け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8232493B2 (en) * | 2007-07-02 | 2012-07-31 | Pentax Ricoh Imaging Company, Ltd. | Operating device |
US7762817B2 (en) * | 2008-01-04 | 2010-07-27 | Apple Inc. | System for coupling interfacing parts |
-
2011
- 2011-10-27 JP JP2011236093A patent/JP55443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0-22 CN CN201210402873.6A patent/CN103096660B/zh active Active
- 2012-10-22 EP EP12189477.8A patent/EP2595369B1/en active Active
- 2012-10-25 KR KR20120119001A patent/KR10148231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10-25 US US13/660,807 patent/US904277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34761A (ja) * | 1997-06-04 | 1998-12-18 | Brother Ind Ltd |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の取付け構造 |
CN101026894A (zh) * | 2007-03-15 | 2007-08-29 | 成都统领万达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音响 |
CN101667331A (zh) * | 2008-09-01 | 2010-03-10 | Smk株式会社 | 遥控发送机 |
JP2011086516A (ja) * | 2009-10-16 | 2011-04-28 | Hoya Corp | 電子機器の操作ボタン取付構造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2682A (zh) * | 2015-04-06 | 2016-10-2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打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
CN106042682B (zh) * | 2015-04-06 | 2018-05-29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打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95369B1 (en) | 2020-01-08 |
EP2595369A3 (en) | 2015-07-01 |
JP2013092731A (ja) | 2013-05-16 |
US20130108317A1 (en) | 2013-05-02 |
KR20130046367A (ko) | 2013-05-07 |
CN103096660B (zh) | 2015-11-18 |
US9042771B2 (en) | 2015-05-26 |
KR101482316B1 (ko) | 2015-01-13 |
JP5544347B2 (ja) | 2014-07-09 |
EP2595369A2 (en) | 2013-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96660A (zh) | 操作部单元的装配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5847651B (zh) |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 |
US20080093110A1 (en) | Rigid/Flexible Circuit Board | |
US9256293B2 (en) | Button key assembly, operation panel,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3709965B (zh) | 基板单元和基板组件以及使用其的摄像头模块 | |
KR101023885B1 (ko) | 차량용 졍션 박스 | |
CN104124091A (zh) | 按键开关装置及键盘 | |
JP5484594B2 (ja) | 車載情報機器 | |
CN104395216B (zh) | 电梯用呼梯面板 | |
CN103857267B (zh) | 电子设备的屏蔽结构 | |
KR101988562B1 (ko) | 전자 제어 장치 | |
KR101207627B1 (ko) | 차량의 포브 키 | |
US10326224B2 (en) | Portable printer | |
KR102154281B1 (ko) |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제어 장치 | |
US7365762B2 (en) | Thermal printing head comprising a printable tape guid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protection cover for a flexible control printed circuit | |
CN105934073A (zh) | 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 |
KR101695989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 | |
CN108551498A (zh) | 终端 | |
KR200461865Y1 (ko) | 레버 스위치 유니트 | |
US20230199993A1 (en) | Modular output device | |
KR102119765B1 (ko) | 개조 방지 장치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제어기 | |
TWI286054B (en) | Display and method of securing circuit board thereof | |
JP2016137798A (ja) | 移動手段付装置 | |
JP2008243535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105626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