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7584A - 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 - Google Patents

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7584A
CN103087584A CN201210412985XA CN201210412985A CN103087584A CN 103087584 A CN103087584 A CN 103087584A CN 201210412985X A CN201210412985X A CN 201210412985XA CN 201210412985 A CN201210412985 A CN 201210412985A CN 103087584 A CN103087584 A CN 103087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ink
ink composition
sylvic oil
bright prope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29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传田敦
笠原奖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8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75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金属光泽性,同时能够形成耐擦性和耐水性优异的光亮性区域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本发明涉及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在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附着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含有选自聚氨酯系树脂、酯系树脂和芴系树脂中至少1种的树脂,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和上述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80℃,上述芴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0℃以上。

Description

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各种方法。例如,喷墨记录方法中,通过从喷墨记录用头的喷嘴孔喷出的微小的油墨滴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文字。
从鲜明度、清晰度等角度出发,要求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像具备良好的光泽性。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含有着色剂的油墨和不含着色剂的油墨,只在记录介质上的不存在含有着色剂的油墨的位置印刷不含着色剂的油墨,由此,能够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具备均匀的光泽性的图像。
近年,由于这样的图像所要求的光泽性这种性质中,具备独特的外观设计性,所以具备金属光泽性的图像备受关注。具备金属光泽性的图像例如使用含有光亮性颜料(例如,由黄铜、铝微粒等制成的金粉、银粉)的光亮性油墨组合物而形成(参照专利文献2)。
然而,由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像被放置于各种环境下,因此要求具有耐水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32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使用上述那样的光亮性油墨组合物形成具有金属光泽性的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将光亮性颜料在记录介质上致密地排列,从而能够发现良好的金属光泽性。然而,如果光亮性油墨组合物中含有不挥发成分,则根据其种类、含量等,有时光亮性颜料难以致密地排列。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例如,如果减少光亮性油墨中的树脂成分的含量,则有时记录的图像的定影性降低、图像的耐擦性降低。
另一方面,有时具备金属光泽性的图像的耐水性不优异。
本发明的几个方式,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在维持金属光泽性的同时,能够形成耐擦性和耐水性优异的光亮性区域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可通过以下方式或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的一个方式,是使其附着在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含有选自聚氨酯系树脂、酯系树脂和芴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的树脂。
根据应用例1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在保持金属光泽性的同时,能够形成耐擦性和耐水性优异的光亮性区域。
应用例2
应用例1中,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和上述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为-70℃~80℃,上述芴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为0℃以上。
应用例3
应用例1或应用例2中,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和上述酯系树脂以乳液状态而含有,乳液状态下的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和上述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可以为10nm~135nm。
应用例4
应用例1~3中任1例中,上述芴系树脂能够通过多羟基化合物成分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该多羟基化合物成分含有具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和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第2二醇。
应用例5
应用例1~4中任1例中,可进一步含有选自聚烯烃蜡、二氧化硅粒子、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1种。
应用例6
应用例5中,上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为100nm以下。
应用例7
应用例5中,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平均粒径可以为20nm~100nm。
应用例8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包括以下工序:喷出应用例1~7中任1例中记载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液滴,使其附着在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
根据应用例8的喷墨记录方法,能够得到在保持金属光泽性的同时耐擦性和耐水性优异的光亮性区域。
应用例9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一个方式,是通过将应用例1~7中任1例中记载的树脂油墨组合物附着在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而得到的。
根据应用例9的记录物,具有具备优异的金属光泽性的同时耐擦性和耐水性优异的光亮性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也包含可实施的各种变形例。
1.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含有选自聚氨酯系树脂、酯系树脂以及芴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树脂油墨组合物”。)附着在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光亮性图像)上。通过在光亮性图像上附着树脂油墨组合物,光亮性图像被树脂油墨组合物覆盖,从而能够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水性。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并不局限于附着在光亮性图像上,可以附着在由记录介质上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染料、颜料等的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区域(图像)上,也可以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不附着油墨的任一位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不含有着色剂(例如,颜料、染料等)。因此,如果树脂油墨组合物含有的挥发成分挥发,则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无色图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含有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1.1.树脂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含有选自聚氨酯系树脂、酯系树脂以及芴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这些树脂均保持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同时具备提高耐擦性的功能。使用这些树脂时,作为能够保持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的理由并不详细地可知,但认为起因于使树脂被膜化时的折射率。换句话说,由于使上述树脂被膜化时的折射率较低(例如,比后述实施例中举出的丙烯酸系树脂等低),因此,认为能够抑制上述树脂引起的散射光的产生,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难以降低。
相对于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以固体成分换算计,上述树脂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通过使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不低于下限值,从而使树脂充分被膜化,所以有时使光亮性图像的耐擦性变得更加良好。另外,通过使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不高于上限,从而使由树脂形成的被膜变得平坦,所以有时使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变得更加良好。
1.1.1.聚氨酯系树脂
聚氨酯系树脂是使聚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反应而合成的聚合物。聚氨酯系树脂的合成可用公知的方法实施。
作为聚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链状的脂肪族异氰酸酯,1,3-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1,4-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具有环状结构的脂肪族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3,3’-二氯-4,4’-联苯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1,5-四氢萘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合成聚氨酯系树脂时,上述聚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多羟基化合物,可举出聚醚多羟基化合物和聚碳酸酯多羟基化合物等。
作为聚醚多羟基化合物,可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以及聚丁二醇等。
作为聚碳酸酯多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者聚丁二醇等这种二醇类与光气、二甲基碳酸酯等二烷基碳酸酯或乙烯碳酸酯等环式碳酸酯的反应生成物等。
合成聚氨酯系树脂时,上述多羟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聚氨酯系树脂,优选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80℃的聚合物,更优选使用-20℃~80℃的聚合物,特别优选使用0℃~70℃的聚合物。通过使聚氨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不低于下限,有时能够形成粘性少的无色图像。另外,通过使聚氨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不超过上限,无色图像变得容易被膜化,所以有时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难以进一步降低。
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可以使用以溶解于树脂油墨中含有的溶剂的状态存在的溶液类型的树脂、在树脂油墨组合物中聚氨酯系树脂呈粒子状分散的乳液类型的树脂。其中,优选聚氨酯系树脂为乳液类型。由于乳液类型的聚氨酯树脂为粒子形态,所以与溶液类型的聚氨酯树脂相比,难以渗透到光亮性图像内。因此,光亮性图像中的光亮性颜料被聚氨酯系树脂打乱排列的情况变少,能够得到金属光泽性优异的光亮性图像。
上述乳液类型的聚氨酯系树脂,例如可通过用公知的方法将乳液状态的聚氨酯系树脂添加到树脂油墨组合物中而得到。
乳液的类型可分类为在树脂中导入亲水基团等使该树脂分散的自乳化型、和使用表面活性剂等乳化剂使树脂分散的强制乳化型。其中,优选乳液类型的聚氨酯系树脂为在该聚氨酯系树脂中导入了亲水基团的自乳化型。这是因为与强制乳化型的聚氨酯系树脂相比,自乳化型的乳液类型的聚氨酯系树脂的耐水性更高。
作为自乳化型的乳液类型的聚氨酯系树脂,例如可举出具备羧基的盐(例如,羧酸盐)结构的聚氨酯树脂、具有羧基的聚氨酯树脂、具有碳酸酯骨架的聚氨酯树脂、具有磺酸基的聚氨酯树脂。
另外,作为自乳化型的乳液类型的聚氨酯系树脂,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SF210(商品名,第一工业株式会社制)、WBR-2018(商品名,Taisei Fine Chemical株式会社制)等。
将聚氨酯系树脂以乳液状态使用时,优选聚氨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为10nm~135nm,更优选为10nm~110nm,特别优选为20nm~80nm。通过使聚氨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使其不低于下限值,能够降低聚氨酯系树脂进入光亮性图像内部或通过光亮性图像内部与记录介质接触,所以能够进一步良好地覆盖光亮性图像。另外,通过使聚氨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使其不超过上限,从而能够使由树脂形成的被膜变平坦,减少散射光的产生,所以有时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变得难以进一步降低。
上述聚氨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以动态光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进行测定。作为这样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可举出作为频率解析法采用了外差法的日机装株式会社制的”MicrotracUPA”(商品名)。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平均粒径”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是指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
1.1.2.酯系树脂
酯系树脂是使多羟基化合物与聚羧酸缩聚而得到的聚合物。酯系树脂可用公知的方法合成。
作为多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4-环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合成酯系树脂时,上述多羟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聚羧酸,具体而言可举出草酸、琥珀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己二酸等。合成酯系树脂时,上述聚羧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优选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80℃,更优选为-20℃~80℃,特别优选为0℃~70℃。优选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内的理由与上述聚氨酯系树脂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酯系树脂可使用以溶解于树脂油墨中含有的溶剂的状态存在的溶液类型的树脂、在树脂油墨组合物中酯系树脂呈粒子状分散的乳液类型的树脂。其中,优选酯系树脂为乳液类型。优选乳液类型的酯系树脂的理由与上述聚氨酯系树脂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上述乳液类型的酯系树脂例如可通过用公知的方法将乳液状态的酯系树脂添加到树脂油墨组合物中而得到。
乳液类型的酯系树脂可使用强制乳化型、自乳化型中的任一类型,但出于与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同样的理由,优选自乳化型。
作为自乳化型的乳液类型的酯系树脂,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Eastek 1100、1300(以上商品名,Eastman Chemical Japan公司制),Elitel KZA-1449、KZA-3556(以上商品名,尤尼吉可株式会社制)等。
在以乳液状态使用酯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为10nm~135nm,更优选为10nm~110nm,特别优选为20nm~80nm。优选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为上述范围内的理由与上述聚氨酯系树脂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可与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同样地测定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所以省略其说明。
1.1.3.芴系树脂
芴系树脂可通过多羟基化合物成分与含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异氰酸酯成分的反应而得到,该多羟基化合物成分包含含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和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第2二醇。从保持上述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同时提高耐擦性的功能,并且提高图像的耐光性和耐气体性的角度出发,可优选使用芴系树脂。
作为含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9,9-双(4-(羟基甲氧基)苯基)芴、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3-羟基丙氧基)苯基)芴、9,9-双(4-(4-羟基丁氧基)苯基)芴、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甲苯酰基)芴、9,9-双(羟基烷基)芴等。应予说明,作为上述第1二醇,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9,9-二[(4-羟乙氧基)苯基]芴(Bisphenoxyethanolfluorene)、双酚芴、双甲酚芴(以上,商品名;大阪气体化学社制)等。
含有这些芴骨架的第1二醇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可举出优选为9,9-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
另外,相对于芴系树脂,含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例如能够以40~60质量%的比例配合。通过含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的含量为上述范围,从而定影性和透明性优异。
第2二醇可以具有亲水性基团。作为亲水性基团,例如可举出聚氧乙烯基等非离子性基团,羧基、磺酰基、磷酸基以及磺基甜菜碱基等离子性基团等。
更具体而言,作为具有羧基的第2二醇,例如可举出2,2-二羟甲基乙酸、2,2-二羟甲基乳酸、2,2-二羟甲基丙酸(2,2-双(羟基甲基)丙酸)、2,2-二羟甲基丁酸、2,2-二羟甲基酪酸、2,2-二羟甲基戊酸等二羟基羧酸,例如,可举出赖氨酸、精氨酸等二氨基羧酸等。
另外,作为具有磺酰基的第2二醇,例如可举出N,N-双(2-羟乙基)-2-氨基乙磺酸、1,3-苯二胺-4,6-二磺酸、二氨基丁磺酸、3,6-二氨基-2-甲苯磺酸、2,4-二氨基-5-甲苯磺酸等。
另外,作为具有磷酸基的第2二醇,例如可举出2,3-二羟基丙基苯基磷酸盐等。
另外,作为具有含甜菜碱结构的基团的第2二醇,例如可举出通过N-甲基二乙醇胺等叔胺与1,3-丙烷磺内酯的反应而得到的含有磺基甜菜碱基的化合物等。
作为第2二醇,还可举出在第2二醇中添加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烯化氧的烯化氧改性体。
另外,这些第2二醇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可举出优选为具有羧基的第2二醇,例如可举出2,2-二羟甲基丙酸。
另外,相对于芴系树脂,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第1二醇例如能够以5~15质量%的比例配合。通过含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的含量为上述范围,从而定影性和透明性优异。
另外,第2二醇的芴系树脂的酸值能够以10~130KOHmg/g、优选以20~60KOHmg/g的方式进行配合。
另外,本发明的芴系树脂中,根据需要,还可含有多羟基化合物。多羟基化合物是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化合物,可举出低分子量多羟基化合物和高分子量多羟基化合物。
聚异氰酸酯化合物是具有2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优选为具有2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脂环族聚异氰酸酯、芳香脂肪族聚异氰酸酯、芳香族聚异氰酸酯等。
作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脂环族聚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异氰酸根合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异氰酸酯)、4,4′-2,4′-或2,2′-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等。
作为芳香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1,3-或1,4-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1,3-或1,4-双(1-异氰酸根合-1-甲基乙基)苯或其混合物等。
作为芳香族聚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4,4′-2,4′-或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4,4′-甲苯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等。
另外,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举出上述各种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合体(例如,二聚体、三聚体等),例如通过上述各种聚异氰酸酯化合物或其聚合体与水的反应而生成的缩二脲改性体、与醇或上述低分子量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而生成的脲基甲酸酯改性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生成的
Figure BDA00002305743000101
二嗪三酮改性体,还有与上述低分子量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而生成的多羟基化合物改性体等。
这些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可举出优选为脂环族聚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而且,为了使多羟基化合物成分(即,含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第2二醇和根据需要的多羟基化合物)与聚异氰酸酯成分(即,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可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聚异氰酸酯成分的异氰酸酯基相对于多羟基化合物成分的羟基的当量比(NCO/羟基)能够以例如0.4~1.0的比例配合,优选为0.8~0.95的比例。因此,相对于芴系树脂,例如能够以30~45质量%的比例配合。通过含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的含量为上述范围,从而定影性和透明性优异。
作为芴系树脂,可使用水不溶性树脂(乳液)、水溶性树脂中的任一形态,但优选以水溶性树脂的形态使用。另外,优选芴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2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5000~15000,进一步优选为6000~12000。并且,芴系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0℃以上,更优选为0℃~250℃,进一步优选为40℃~250℃,更进一步优选为80℃~250℃,特别优选为120℃~250℃。
1.2.其他成分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可以含有聚烯烃蜡、二氧化硅粒子、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紫外线吸收剂等。
1.2.1.聚烯烃蜡
作为聚烯烃蜡的功能之一,可举出提高无色图像的滑动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形成在无色图像下的光亮性图像的耐擦性。
作为聚烯烃蜡,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由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或其衍生物制造的蜡及其共聚物,具体而言,可举出聚乙烯系蜡、聚丙烯系蜡、聚丁烯系蜡、石蜡系蜡等。这些聚烯烃蜡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聚烯烃蜡还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Chemipearl W4005(聚乙烯系)等Chemipearl系列、BYK Chemie·Japan株式会社制的AQUACER 513、515、531、552、840(以上,全部为聚乙烯系),498、537、539(以上,全部为石蜡系)等AQUACER系列,Hitech E-7025P、Hitech E-2213、Hitech E-9460、Hitech E-9015、HitechE-4A、Hitech E-5403P、Hitech E-8237(以上,东邦化学株式会社制)等Hitech系列,Nopcoat PEM-17(San Nopco Ltd.制,聚乙烯乳液,粒径40nm)等。它们以通过常法使聚烯烃蜡分散于水中而得的水系乳液的形态进行市售。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能够以水系乳液的形态直接添加。
含有聚烯烃蜡的情况下,相对于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以固体成分换算计其含量优选为0.05质量%~2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质量%。如果聚烯烃蜡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保持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擦性。
1.2.2.二氧化硅粒子
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紫外线的吸收系数高、并且对臭氧等气体的阻挡性优异。因此,如果使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中含有二氧化硅粒子,则能够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光性和耐气体性。
二氧化硅粒子优选添加使二氧化硅粒子分散于水、有机溶剂中而得的胶体溶液的二氧化硅粒子(胶体二氧化硅)。由此,能够使二氧化硅粒子在树脂油墨组合物中容易地分散。作为这样的胶体二氧化硅,也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的SNOWTEX XS、OXS、NXS、CXS-9等SNOWTEX系列。
优选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2nm~50nm,特别优选为4nm~30nm。通过使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不超过上限,从而无色图像的平坦性变得难以恶化,能够保持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同时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光性和耐气体性。
使二氧化硅粒子分散于溶剂等后,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与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同样地测定,所以省略其说明。
含有二氧化硅粒子的情况下,相对于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其含量优选为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2质量%。如果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充分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光性和耐气体性。
1.2.3.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
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能够抑制因出于以下目的而添加的硫醚系化合物(例如3-硫杂-1,5-戊二醇、4-硫杂-1,7-庚二醇)而引起的金属光泽性的降低,该目的为:提高记录介质含有的硫化合物,具体而言,提高记录介质的白色度、光泽度,或提高使用了染料、颜料等色料的印刷物的耐气体性、耐光性。该理由如下所述。即,如果记录介质含有硫醚系化合物,则记录光亮性图像和无色图像时,硫醚系化合物微量溶解到油墨溶剂中,结果有时硫化合物在无色图像的表面析出。由于析出的硫化合物使光散射,所以有时降低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树脂油墨组合物中含有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则具有该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能够捕获硫化合物,所以能够抑制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的降低。
另外,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具备提高耐气体性的功能。
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是以异戊二烯基为单位骨架的树脂,更优选为具备异戊二烯磺酸骨架。
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DK201、DK202A、DK106(以上商品名,JSR株式会社制)等。
含有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的情况下,相对于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其含量优选为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2质量%。如果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充分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气体性。
1.2.4.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具备吸收紫外线等的光,转换为振动能、热能的功能。由此,能够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光性。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三嗪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等)以及无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氧化铈粒子、氧化锆粒子、氧化铁粒子、氧化钛粒子以及氧化锌粒子等)等。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在紫外线吸收剂中,从透明性优异这种角度出发,优选使用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
另外,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中,优选使用三嗪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系化合物。这是因为三嗪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容易吸收成为变褪色的原因的波长的光。
作为三嗪系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2-羟基-4-(1-辛氧基羰基乙氧基)苯基]-4,6-双(4-苯基苯基)-1,3,5-三嗪、2-(2,4-二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与(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酸酯的反应生成物,2,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等。
另外,作为三嗪系化合物,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TINUVIN400、405、460、477-DW、479(商品名,Ciba·Japan株式会社制)、KEMISORB 102L(商品名,CHEMIPRO KASEI KAISHA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可举出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4,6-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2-(5-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5-二-叔辛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甲基丙烯酸2-[3-(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苯基]乙基等。
另外,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TINUVINPS、99-2、109、384-2、900、928、1130(商品名,Ciba·Japan株式会社制),KEMISORB 12、71、72、73、74、75、79(商品名,CHEMIPROKASEI KAISHA株式会社),SEESORB 701、703、704、705、706、709(商品名,SHIPRO KASEI KAISHA株式会社)、RUVA93(商品名,大塚化学株式会社)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0nm~100nm,更优选为50nm~100nm。通过使紫外线吸收剂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尤其不超过上限,从而难以使无色图像的平坦性恶化,能够保持光亮性图像的金属光泽性,同时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光性和耐气体性。
使紫外线吸收剂分散于溶剂等后,能够与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同样地测定紫外线吸收剂的粒径,所以省略其说明。
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相对于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其含量优选为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2质量%。如果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充分提高光亮性图像的耐光性。
1.2.5.其他成分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还可以含有水、水溶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防腐剂·防霉剂、防锈剂、螯合剂等。树脂油墨组合物如果含有这些化合物,则进一步提高其特性。
(水)
水优选使用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超纯水。特别是,将这些水通过紫外线照射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进行灭菌处理得到的水能够长期防止霉菌、细菌的产生,因此优选。
(水溶性有机溶剂)
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多元醇类,吡咯烷酮衍生物等。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多元醇类,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二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1,2-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2-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6-己二醇、1,2-庚二醇、1,2-辛二醇、1,2,6-己三醇、硫代乙二醇、己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在将树脂油墨组合物从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嘴孔喷出的情况下,这些多元醇有减少喷嘴孔的堵塞的效果。
作为吡咯烷酮衍生物,例如可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等。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能够适当地保持树脂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以及树脂油墨组合物与接触的喷嘴等打印机部件的界面张力。因此,将其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喷出稳定性。另外,具有在记录介质上均匀润湿扩展的效果。
作为具有这样的效果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中,更优选使用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和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方。
作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优选使用聚硅氧烷系化合物等,可举出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等。更详细而言,可举出BYK-306、BYK-307、BYK-333、BYK-341、BYK-345、BYK-346、BYK-348(以上商品名,BYK Chemie·Japan株式会社制),KF-351A、KF-352A、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0、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以上商品名,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Surfynol104、104E、104H、104A、104BC、104DPM、104PA、104PG-50、104S、420、440、465、485、SE、SE-F、504、61、DF37、CT111、CT121、CT131、CT136、TG、GA、DF110D(以上全部商品名,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Inc.公司制),Olfine B、Y、P、A、STG、SPC、E1004、E1010、PD-001、PD-002W、PD-003、PD-004、EXP.4001、EXP.4036、EXP.4051、AF-103、AF-104、AK-02、SK-14、AE-3(以上全部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cetylenol E00、E00P、E40、E100(以上全部商品名,KawakenFine Chemical株式会社制)等。
应予说明,作为上述以外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pH调节剂)
作为pH调节剂,例如可举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氨、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防腐剂·防霉剂)
作为防腐剂·防霉剂,例如可举出苯甲酸钠、五氯苯酚钠、2-吡啶硫醇-1-氧化钠、山梨酸钠、脱氢乙酸钠、1,2-二苯并异噻唑啉-3-酮等。市售品中,可举出Proxel XL2、Proxel GXL(以上商品名,Avecia公司制),Denicide CSA、NS-500W(以上商品名,Nagasechemtex株式会社制)。
(防锈剂)
作为防锈剂,例如可举出苯并三唑等。
(螯合剂)
作为螯合剂,例如可举出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它们的盐类(乙二胺四乙酸二氢二钠盐等)等。
1.3.树脂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各成分以适当方法分散·混合而制造。将上述各成分充分搅拌后,进行过滤以除去成为堵塞原因的粗大粒子和异物,从而能够得到目标树脂油墨组合物。
1.4.树脂油墨组合物的物性
将树脂油墨组合物从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嘴孔喷出的情况下,树脂油墨组合物的20℃时的粘度优选为2mPa·s~10mPa·s,更优选为3mPa·s~6mPa·s。如果20℃时的粘度在上述范围内,则从喷嘴孔适量喷出,能够进一步降低引起飞行弯曲或飞散,所以可适用于喷墨记录装置。树脂油墨组合物的粘度可通过使用振动式粘度计VM-100AL(山一电机株式会社制),将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温度保持在20℃来进行测定。
2.光亮性油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油墨组合物附着在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光亮性图像)上。光亮性区域只要由光亮性颜料形成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油墨组合物形成。以下,对光亮性油墨组合物含有的成分进行说明。
2.1.光亮性颜料
作为光亮性颜料,只要能够在附着于介质时呈现光亮性(金属光泽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举出选自铝、银、金、铂、镍、铬、锡、锌、铟、钛以及铜中1种或2种以上的合金、具有珠光光泽的珠光颜料。作为珠光颜料的代表例,可举出二氧化钛被覆云母、鱼鳞箔、氧氯化铋等具有珍珠光泽、干扰光泽的颜料。另外,光亮性颜料可以实施用于抑制与水的反应的表面处理。其中,作为光亮性颜料,更优选使用银或铝。由于这些在各种金属中是白色度高的金属,因此通过与其他颜色的油墨重叠,能够表现金色、铜色等各种金属色。
本发明中,金属光泽性是指金属特有的光感、光泽感等,例如,还包含光亮性低的亚光的金属光泽。
优选相对于光亮性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光亮性颜料的含量为1质量%~20质量%,优选为1质量%~15质量%。如果光亮性颜料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金属光泽性的图像。
2.2.其他成分
光亮性油墨组合物可以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等上述“1.2.5.其他成分”例示的成分。
另外,对于光亮性油墨组合物,主要的溶剂(相对于光亮性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例如,为含有50质量%以上的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有机溶剂(例如,醇类、酮类、羧酸酯类、醚类等)。
3.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喷出上述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液滴,在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附着的工序。
作为将树脂油墨组合物以液滴形式喷出的方法,例如,可使用以下喷墨记录方式进行。具体而言,可举出通过在喷嘴和喷嘴的前方放置的加速电极之间外加强电场,使液滴状的油墨连续地从喷嘴喷出,油墨的液滴在偏转电极间飞行期间对偏振光电极赋予印刷信息信号进行记录的方式或不偏转油墨的液滴对应印刷信息信号喷出的方式(静电吸引方式);用小型泵对油墨液施加压力,用晶体振荡器等使喷嘴机械式地振动,由此强制地喷出油墨的液滴的方式;用压电元件对油墨同时施加压力和印刷信息信号,喷出·记录油墨的液滴的方式(压电方式);根据印刷信息信号用微小电极使油墨加热发泡,喷出·记录油墨滴的方式(热发泡方式)等。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以使用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方式。
首先,从喷墨打印机的记录头的喷嘴喷出光亮性油墨组合物的液滴,使光亮性油墨组合物的液滴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由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光亮性区域(光亮性图像)。应予说明,光亮性区域并不限于由喷墨记录方法形成,例如,通过用辊涂机等涂布光亮性油墨组合物的方法也能够形成。另外,使用预先形成有光亮性区域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可省略本工序。
接下来,使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液滴从喷嘴喷出,附着在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这样,能够得到在光亮性区域上形成有由树脂油墨组合物形成的无色图像的记录物。
由于光亮性区域被由上述树脂油墨组合物形成的无色图像覆盖,所以保持金属光泽性的同时,耐水性和耐擦性也优异。
优选形成于光亮性区域上的无色图像的膜厚为0.1μm~0.2μm。如果无色图像的膜厚在上述范围内,则光亮性区域的金属光泽性、耐擦性以及耐水性变得进一步良好。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在将树脂油墨组合物附着在光亮性区域上的工序后还可进一步包括以下工序:在该树脂油墨组合物上附着含有着色剂(例如,染料、颜料等)的着色油墨组合物。由此,能够得到具备来源于着色剂的色相,并且还具备金属光泽性的图像。使用了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图像的形成可使用喷墨记录方法来进行。
这样,如果在由着色油墨组合物构成的层与光亮性区域(光亮性图像)之间形成由树脂油墨构成的层(无色图像),则能够抑制因在着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成分而引起的光亮性区域的金属光泽性的降低。
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记录介质,可以根据需要而使用任意记录介质,例如除普通纸、具有油墨收容层等的专用纸等纸之外,例如还可举出包含赋予油墨的表面的区域由各种塑料、陶瓷、玻璃、金属、或它们的复合材料构成的基材等。
4.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4.1.树脂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混合·搅拌表1记载的各成分(树脂、其他成分),制备树脂油墨组合物CL1~CL19。表1记载的各成分如下。应予说明,表1记载的树脂和辅助剂的含量是换算成固体成分的值。
(树脂)
·聚氨酯1(具备羧酸盐结构的聚氨酯系树脂乳液,Tg:30℃,平均粒径:25nm)
·聚氨酯2(具有羧基的聚氨酯系树脂乳液,Tg:50℃,平均粒径50nm)
·聚氨酯3(具有碳酸酯骨架的聚氨酯系树脂乳液,Tg:-70℃,平均粒径:135nm)
·聚酯1(商品名“Eastek 1100”,Eastman Chemical Japan公司制,酯系树脂乳液,Tg:55℃,平均粒径:11nm)
·聚酯2(商品名“Eastek 1300”,Eastman Chemical Japan公司制,酯系树脂乳液,Tg:36℃,平均粒径:26nm)
·芴(水溶性树脂,Tg:150℃以上,重均分子量8600)
·苯乙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乳液,平均粒径:40nm)
·丙烯酸(商品名“Mowinyl 6530”,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丙烯酸系树脂乳液,Tg:30℃,粒径:100nm)
(其他成分)
·石蜡(商品名“AQUACER 539”,BYK Chemie·Japan株式会社制,石蜡系蜡乳液,平均粒径:54nm)
·二氧化硅(商品名“SNOWTEX XS”,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胶体二氧化硅,平均粒径:4nm~6nm)
·异戊二烯(商品名“DK201”,JSR株式会社制,具有异戊二烯磺酸骨架的水溶性树脂)
·UV吸收剂1(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粒径81nm)
·UV吸收剂2(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粒径90nm)
·1,2-己二醇
·Olfine E1010(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
·三羟甲基丙烷
·三乙醇胺
·水
表1
Figure BDA00002305743000221
4.2.光亮性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4.2.1.银油墨的制备
首先,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重均分子量10000)在70℃的条件下加热15小时,然后在室温下冷却。将1000g该PVP添加到500ml乙二醇溶液中制备PVP溶液。在另一个容器内放入500ml乙二醇,加入128g硝酸银,用电磁搅拌器充分搅拌,制备硝酸银溶液。将PVP溶液在120℃的条件下使用顶置式搅拌器进行搅拌,同时添加硝酸银溶液加热约80分钟进行反应。然后在室温下冷却。将得到的溶液用离心分离机在2200rpm的条件下进行10分钟离心分离。然后,取出分离出来的银胶体,为了除去多余的PVP,添加到500ml乙醇溶液中。再进行离心分离,取出银胶体。进而,使取出的银胶体用真空干燥机在35℃、1.3Pa的条件下干燥。
使用8质量%这样制造的银胶体,以表2所示的材料组成制备银油墨组合物。
4.2.2.铝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首先,用棒涂法在膜厚100μm的PET膜上均匀涂布由3.0质量%纤维素酯树脂和97质量%二乙二醇二乙基醚形成的树脂层涂布液,在60℃干燥10分钟,由此在PET膜上形成树脂层薄膜。
接下来,使用真空蒸镀装置(Vacuum Device公司制VE-1010型真空蒸镀装置)在上述树脂层上形成平均膜厚20nm的铝蒸镀层。
然后,将用上述方法形成的层叠体浸渍到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中,使用超声波分散机(AS ONE公司制,“VS-150”)同时进行剥离、微细化以及分散处理,制成累计超声波分散处理时间为12小时的金属颜料分散液。
用筛孔尺寸5μm的SUS筛网过滤器对得到的金属颜料分散液进行过滤处理,除去粗大粒子。接着,将滤液加入到圆底烧瓶中,使用旋转蒸发仪馏去二乙二醇二乙基醚。这样,得到鳞片状的铝颜料。
使得到的鳞片状的铝颜料分散在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中,得到铝油墨组合物。
应予说明,表2使用的成分中,不是表1例举的成分如下所述。(光亮性颜料)
·银胶体(参照上述“4.2.1.”)
·铝颜料(参照鳞片状的铝颜料,上述“4.2.2.”)(其他的成分)
·1,6-己二醇
·PVP K15(商品名,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二乙二醇二乙基醚
表2
Figure BDA00002305743000241
4.3.评价试验
以下评价试验使用将填充有表1和表2中记载的树脂油墨组合物和光亮性油墨组合物的墨盒搭载于喷墨打印机PX-G930(商品名,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的打印机。
4.3.1.评价样品的制成
(1)实施例1
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如下制成。首先,从打印机的喷嘴孔喷出银油墨的液滴,在记录介质(商品名“照片用纸光泽”,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上形成光亮性区域(光亮性图像)。
接下来,从打印机的喷嘴孔喷出树脂油墨组合物CL1,附着在光亮性区域上,形成覆盖光亮性区域的无色图像。这样,得到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
应予说明,光亮性图像和无色图像的记录条件均设为图像分辨率1440dpi×1440dpi,Duty40%。
这里,本说明书中,“Duty值”是指由下式计算的值。
Duty(%)=实际喷出点数/(纵分辨率×横分辨率)×100
(式中,“实际喷出点数”是每单位面积的实际喷出点数,“纵分辨率”和”横分辨率”各自为每单位面积的分辨率。)
(2)实施例2~实施例16
实施例2~实施例16的评价样品分别使用树脂油墨组合物CL2~CL16来代替树脂油墨组合物CL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的制成同样地得到。
(3)实施例17
实施例17的评价样品,使用树脂油墨组合物CL7来代替树脂油墨组合物CL1,使用铝油墨来代替银油墨,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的制成同样地得到。
(4)比较例1~比较例3
比较例1~比较例3的评价样品分别使用树脂油墨组合物CL17~CL19来代替树脂油墨组合物CL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的制成同样地得到。
(5)比较例4
比较例4的评价样品不使用树脂油墨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的制成同样地得到。
(6)比较例5
比较例5的评价样品使用铝油墨来代替银油墨,不使用树脂油墨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评价样品的制成同样地得到。
4.3.2.评价试验
(1)金属光泽性
使用光泽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GlossMeter型号VGP5000”),根据JIS Z8741:1997测定得到的评价样品的光亮性区域的60°镜面光泽度。以得到的60°镜面光泽度为基础进行光亮性区域的金属光泽性的评价。评价基准的分类如下。
A:60°镜面光泽度为325以上
B:60°镜面光泽度为290以上且低于325
C:60°镜面光泽度低于290
(2)耐擦性
使用学振型摩擦坚牢试验机AB-301(Tester Sangyo株式会社制),以没有负载、摩擦次数50次的条件,使安装有摩擦用白棉布(Kanakin 3号)的摩擦子与光亮性区域相互摩擦,以目视观察光亮性区域的表面状态。应予说明,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在光亮性区域没有看到伤痕
B:在光亮性区域能看到稍许伤痕
C:在光亮性区域能看到明显的伤痕
D:在光亮性区域能看到明显的伤痕、且能看到光亮性区域的局部发生剥离
(3)耐水性
用在水中浸泡过的BEMCOT(商品名,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制)擦拭得到的评价样品的光亮性区域10次,目视观察光亮性区域和BEMCOT。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光亮性区域的外观没有变化,没有在BEMCOT上看到附着物
B:在光亮性区域看到稍许不均,但没有在BEMCOT上看到附着物
C:在光亮性区域看到明显不均,在BEMCOT上看到附着物
(4)耐气体性
进行得到的评价样品的耐气体性的评价。具体而言,将评价样品设置在Ozone Weather Meter OMS-L型(商品名,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上,在温度23℃、湿度50%RH以及臭氧浓度5ppm的条件下进行16小时的利用臭氧的曝露试验。其后,用与上述金属光泽性的评价方法相同的方法测定光亮性区域的60°镜面光泽度,进行其与耐气体性试验前的60°镜面光泽度的比较。应予说明,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60°镜面光泽度的降低低于3%
B:60°镜面光泽度的降低为3%以上且低于7%
C:60°镜面光泽度的降低为7%以上且低于15%
D:60°镜面光泽度的降低为15%以上
(5)耐光性
进行得到的评价样品的光亮性区域的耐光性的评价。具体而言,根据由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发行的“数字彩色照片打印图像保存性试验方法”(JEITA CP-3901),进行再现相当于20年的图像劣化的加速试验。其后,用与上述金属光泽性的评价方法相同的方法,测定光亮性区域的60°镜面光泽度,进行其与耐光性试验前的60°镜面光泽度的比较。应予说明,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60°镜面光泽度的降低低于7%
B:60°镜面光泽度的降低为7%以上且低于15%
C:60°镜面光泽度的降低为15%以上
4.4.评价结果
以上的评价结果在表3~表5中示出。
表3
Figure BDA00002305743000281
表4
Figure BDA00002305743000282
表5
Figure BDA00002305743000283
如表3和表4所示,实施例的评价样品均保持金属光泽性,同时耐擦性和耐水性优异。另外,实施例8~实施例10的评价样品含有二氧化硅粒子、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UV吸收剂的任一种,所以耐气体性和耐光性的至少一方优异。
另一方面,如表5所示,比较例1~比较例3的评价样品使用不含有聚氨酯系树脂、酯系树脂、芴系树脂中任一种树脂的树脂油墨组合物而形成。因此,光亮性区域的金属光泽性显著降低。
另外,比较例4和比较例5的评价样品不使用树脂油墨组合物而形成。因此,光亮性区域的耐擦性和耐水性差。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实质上相同的构成(例如,功能、方法和结果相同的构成、或目的和效果相同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非本质的部分置换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的构成或能够达成相同目的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构成。

Claims (9)

1.一种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是在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附着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中,含有选自聚氨酯系树脂、酯系树脂和芴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聚氨酯系树脂和所述酯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80℃,所述芴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聚氨酯系树脂和所述酯系树脂以乳液状态而含有,乳液状态下的所述聚氨酯系树脂和所述酯系树脂的平均粒径为10nm~135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芴系树脂通过多羟基化合物成分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所述多羟基化合物成分含有具有芴骨架的第1二醇和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第2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中,还含有选自聚烯烃蜡、二氧化硅粒子、具有异戊二烯骨架的树脂和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1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平均粒径为20nm~100nm。
8.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喷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的液滴,使其附着在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
9.一种记录物,是通过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油墨组合物附着在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区域上而得到的。
CN201210412985XA 2011-10-27 2012-10-25 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 Pending CN1030875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6293 2011-10-27
JP2011236293A JP5874318B2 (ja) 2011-10-27 2011-10-27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樹脂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7584A true CN103087584A (zh) 2013-05-08

Family

ID=4701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2985XA Pending CN103087584A (zh) 2011-10-27 2012-10-25 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16625B2 (zh)
EP (1) EP2594617A3 (zh)
JP (1) JP5874318B2 (zh)
CN (1) CN10308758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5291A (zh) * 2013-11-29 2014-03-2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两性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936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4716A (zh) * 2017-02-02 2019-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油墨组合物、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1031749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用组合物和记录物
CN113056530A (zh) * 2018-11-20 2021-06-29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书写工具用油性墨组合物、和使用其的书写工具、以及使用其的喷枪单元
CN114806276A (zh) * 2021-01-29 2022-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着色用组合物及着色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4186B2 (ja) 2011-03-30 2016-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929261B2 (ja) * 2012-02-02 2016-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物
JP6107141B2 (ja) * 2013-01-07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91841B2 (ja) * 2013-01-30 2018-03-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物
JP2014168946A (ja) * 2013-02-05 2014-09-1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JP6163814B2 (ja) * 2013-03-26 2017-07-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の白色系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299967B2 (ja) 2014-03-31 2018-03-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74425B2 (ja) * 2014-03-31 2018-02-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JP6299968B2 (ja) 2014-03-31 2018-03-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862848B2 (en) 2014-03-31 2018-01-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set
JP6344557B2 (ja) 2014-06-18 2018-06-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
US10131805B2 (en) * 2015-06-23 2018-11-20 Ricoh Company, Ltd. Ink, ink stored container,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printed matter
US10844236B2 (en) * 2016-07-20 2020-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iquid bonding agent for liquid ink
JP6584677B2 (ja) * 2016-08-31 2019-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WO2018147468A1 (ja) * 2017-02-13 2018-08-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記録物、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6841169B2 (ja) * 2017-06-20 2021-03-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後処理液、光輝性インク及び後処理液の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WO2019022239A1 (ja) * 2017-07-28 2019-01-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
JP2021028646A (ja) * 2017-12-05 2021-02-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WO2019215991A1 (ja) * 2018-05-07 2019-11-14 ナト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物
JP7367672B2 (ja) * 2018-06-13 2023-10-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WO2020065429A1 (en) * 2018-09-24 2020-04-02 Flooring Industries Limited, Sarl Ceramic ink for inkjet digital prin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649B1 (en) * 1992-02-20 1999-06-23 E.I. 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Incorporated Aqueous dispersions containing ABC triblock polymer dispersants
AU2002348312A1 (en) * 2001-11-21 2003-06-10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nk jet printing with uniform gloss
JP2003291484A (ja) * 2002-04-01 2003-10-14 Seiko Epson Corp 水性後処理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272934A (ja) * 2005-03-30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982978B2 (ja) * 2005-07-15 2012-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
JP4449043B2 (ja) * 2006-10-20 2010-04-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水性ポリウレタン樹脂、水性インクおよび顔料分散液
JP2008174712A (ja) 2006-12-19 2008-07-31 Seiko Epson Corp 顔料分散液、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並びに記録物
EP2365038B1 (en) 2006-12-19 2013-03-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igment dispersion, ink composition, inkset, and recording device
EP3594292B1 (en) * 2006-12-19 2021-06-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7615111B2 (en) * 2007-04-18 2009-1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allic inkjet ink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JP5459573B2 (ja) * 2007-05-14 2014-04-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JP2009286998A (ja) * 2008-05-01 2009-12-1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JP5332327B2 (ja) * 2008-06-10 2013-1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クリアインク組成物
JP5347351B2 (ja) * 2008-07-08 2013-1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物、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000788A (ja) * 2009-05-21 2010-01-07 Artec:Kk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52118A (ja) * 2010-06-03 2011-12-15 Seiko Epson Corp クリアインク組成物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5291A (zh) * 2013-11-29 2014-03-2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两性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291B (zh) * 2013-11-29 2015-10-2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两性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4716A (zh) * 2017-02-02 2019-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油墨组合物、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10054936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749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用组合物和记录物
CN110317495B (zh) * 2018-03-29 2022-03-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用组合物和记录物
CN113056530A (zh) * 2018-11-20 2021-06-29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书写工具用油性墨组合物、和使用其的书写工具、以及使用其的喷枪单元
CN113056530B (zh) * 2018-11-20 2022-12-27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书写工具用油性墨组合物、和使用其的书写工具、以及使用其的喷枪单元
CN114806276A (zh) * 2021-01-29 2022-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着色用组合物及着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4617A3 (en) 2014-10-29
US20130108841A1 (en) 2013-05-02
US8916625B2 (en) 2014-12-23
JP2013091761A (ja) 2013-05-16
JP5874318B2 (ja) 2016-03-02
EP2594617A2 (en)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7584A (zh) 喷墨用树脂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记录物
CN103802518B (zh) 喷墨记录方法
US10160876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ed matter
JP4982978B2 (ja) インク組成物
US7513945B2 (en) Ink composition
EP2957428B1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printer
CN102371758B (zh) 喷墨记录方法、油墨组及记录物
JP20131775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白色系インク、記録装置
CN102807784A (zh) 油墨组合物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JP20151831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29184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CN103072394A (zh) 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物
US9724938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ed matter
JP2017109485A (ja)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方法
JP638416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201518234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JP201518234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4058213B (zh) 白色油墨组合物及喷墨记录方法
JP6932218B2 (ja) リキッド印刷インキ、印刷物、及び包装材料
JP2013193338A (ja) 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CN113906110A (zh) 用于喷墨记录的水性油墨和喷墨记录设备
US20230220223A1 (en) Refined product
JP201314697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物
CN114561122A (zh)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JP2022087029A (ja) 光輝性インク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