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1122A -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1122A
CN114561122A CN202111415303.6A CN202111415303A CN114561122A CN 114561122 A CN114561122 A CN 114561122A CN 202111415303 A CN202111415303 A CN 202111415303A CN 114561122 A CN114561122 A CN 114561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resin
liquid composition
white
resi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53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杷野祥史
北村和彦
矢竹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61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11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41J2/2117Ejecting white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4Inks based on two liquids, one liquid being the ink, the other liquid being a reaction solution, a fixer or a treatment solution for the in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墨组及记录方法,所述油墨组的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油墨组具备: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颜料并作为水系的喷墨油墨;以及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含有树脂,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含有: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且酸价是50~100mgKOH/g的聚氨酯树脂。

Description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方法是使从微细的喷嘴喷出油墨的小滴附着于记录介质而进行记录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能够以较低价的装置高速地记录高分辨率且高品位的图像的特征。在喷墨记录方法中,具有非常多的以使用的油墨组合物的性质、记录的稳定性、能够得到的图像的品质为代表的讨论要素,不仅对喷墨记录装置,对使用的喷墨油墨的研究也在积极进行。
近年来在尝试喷墨油墨对例如被称为软包装膜的非吸收的油墨难接合的介质(记录介质)的适用。这种软包装膜作为长条的介质的辊介质而被供给,在印刷后也能够卷起而回收。而且,印刷过的软包装膜作为基膜通过与密封膜进行层叠(层压)能够用于包装材料。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在软包装膜进行印刷的喷墨油墨组合物,包含:白色或非白色颜料以及酸价是5~30mgKOH/g的聚氨酯树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3255号公报
然而,存在记录面与记录介质发生粘连的情况、层压剥离的情况,存在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不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油墨组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油墨组,具备:
着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颜料的水系的喷墨油墨,以及
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含有树脂,
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含有: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且酸价是50~100mgKOH/g的聚氨酯树脂。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具备:
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喷墨法向记录介质附着,以及
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向所述记录介质附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周边的构成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喷墨头的喷嘴组的排列的一例的简要俯视图。
符号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2:喷墨头;2a:喷嘴面;3:IR加热器;4:压板加热器;5:加热加热器;6:冷却风扇;7:预加热器;8:通气风扇;9:滑架;10:记录介质;11:压板;12:墨盒;13:滑架移动机构;14:作为输送设备的电机;15a、15b、15c、15d:着色油墨喷嘴组;16:树脂液喷嘴组;CONT: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说明本发明的例子的内容。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而实施的各种变形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的构成的全部不限于是本发明的必须构成。
1.油墨组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具备:含有颜料的水系的喷墨油墨的着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含有树脂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含有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且酸价是50~100mgKOH/g的聚氨酯树脂。
在使用含有颜料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存在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不良的技术问题。这种技术问题可以认为是颜料普遍不具有接合性而导致其发生。特别而言,作为着色油墨组合物,使用了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的记录物具有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及耐擦性更不良的倾向,其中层压剥离强度特别容易变差。在白色油墨中,颜料的含量多、颜料的平均粒径大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另外,在含有非白色颜料的非白色油墨中,也具有层压剥离强度,特别是耐粘连性不良的倾向。
另外,在为了得到充分的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使油墨所包含的树脂的添加量增加的情况下,油墨的粘度上升,存在喷墨头的喷嘴的堵塞恢复性降低的情况,并不简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特征在于,具有树脂液组合物,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含有具有特定的结构及特定范围内的酸价的聚氨酯树脂(以下也称为“特定的树脂”。)。根据这种油墨组,能够实现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堵塞恢复性优异的兼顾,所述油墨组具备:含有特定的树脂的树脂液组合物以及含有颜料的着色油墨组合物。
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通过使树脂液组合物含有特定的树脂,使其与着色油墨组合物分开地附着于记录介质,能够使特定的树脂集中于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表面、即记录介质与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表面及着色油墨组合物层与气层的表面。由此,能够减少存在于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表面的颜料,因此可以推测能够防止颜料的存在而引起的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树脂液组合物,而是使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特定的树脂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充分的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即在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表面使充分量的特定的树脂集中,相对于着色油墨组合物有必要使用大量的特定的树脂。如此,在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大量的树脂时,具有油墨的粘度变高的倾向。另外,为了降低粘度上升,有必要减少能够含有的有机溶剂的量,不能充分地得到基于有机溶剂的保湿效果。进而能够推测,由于大量地含有特定的树脂,在特定的树脂及颜料的二者中,分散稳定性变成容易降低的状态也是一个原因。因此,在使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特定的树脂的情况下,不能兼顾印刷画质、堵塞恢复性等喷出可靠性。特别而言,着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时,该技术问题变得显著。这是由于白色油墨中的颜料的含量比非白色油墨多,在添加大量的树脂的情况下,变得具有更高粘度,堵塞恢复性容易降低。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在着色油墨组合物、特别是在白色油墨中,也能够将其粘度保持为合适粘度,能够实现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与印刷画质、堵塞恢复性等喷出可靠性优异的兼顾。
需要说明的是,油墨组是指油墨组所具备的油墨成组用于记录。即,将成组用于记录的两种以上的油墨称为油墨组。油墨组所具备的油墨可以分别收纳于独立的油墨收纳物。作为油墨收纳物,可以列举包、塑料瓶、玻璃瓶等。也可以是能够安装于打印机的墨盒。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油墨组的树脂液组合物及着色油墨组合物、以及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记录物进行说明。
1.1.树脂液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含有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且酸价是50~100mgKOH/g的聚氨酯树脂。以下对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1.1.1.聚氨酯树脂
聚氨酯树脂是使用聚异氰酸酯而聚合的树脂,至少使用聚异氰酸酯、多元醇和/或多胺而聚合。特别是使用聚异氰酸酯以及多元醇而聚合。另外,根据需要,进而使用作为交联剂、链延长剂的多元醇、多胺而聚合。
聚氨酯树脂是包含从异氰酸酯基和羟基反应而成的尿烷键(尿烷基)、及通过异氰酸酯基和氨基的反应而产生的脲(尿素)键(脲基)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基的聚氨酯,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
进而聚氨酯一词还包括无论是否具有交联结构,都具有热塑性的物质、及形成交联结构且完全不显示或仅稍显示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熔点的物质。
用于形成尿烷键的异氰酸酯基由包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供给。另外,用于形成尿烷键的羟基(氢氧基)由包含羟基的化合物供给。然后,为了进行高分子化,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选择具有两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物质,具有羟基的化合物选择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的物质而聚合。
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具有两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称为聚异氰酸酯,将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的化合物称为多元醇。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有时将具有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称为二异氰酸酯,另外,有时将具有两个羟基的化合物称为二元醇。
另外,聚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之间的分子链和多元醇的羟基之间的分子链及多胺的氨基之间的分子链成为在形成聚氨酯的情况下的尿烷键或脲键以外的部分。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形成聚氨酯的情况下的尿烷键或脲键以外的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称为骨架。骨架能够是直链状、支链状。
另外,聚氨酯可以包含尿烷键及脲键以外的键,作为这种键,可以列举通过多个异氰酸酯键与水反应而产生的脲键、通过脲键与异氰酸酯基反应而产生的缩二脲键、通过尿烷键与异氰酸酯基反应而产生的脲基甲酸酯(アルファネート)键、基于异氰酸酯基的二聚体化的脲二酮键、以及基于异氰酸酯基的三聚体化的异氰脲酸酯键(三聚异氰酸酯键)等。这些键能够通过反应温度等而有意使其产生或有意使其不产生。因此,例如在反应系中聚异氰酸酯、多元醇和多胺共存时,能够生成包含除了尿烷键及脲键之外的这些键(基)的聚氨酯。通过具有脲基甲酸酯结构、缩二脲结构、脲二酮结构及异氰脲酸酯结构,存在对记录介质的密合性增加、膜强度增高、耐擦性变好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关于多胺,将具有两个以上的氨基的化合物称为多胺,与上述聚异氰酸酯及多元醇的称呼相同。
聚氨酯树脂是聚异氰酸酯和活性氢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使用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因此,能够使用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的成分并聚合而得到。特别而言,至少优选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的聚异氰酸酯及多元醇进行聚合而得到。进而可以使用多胺而聚合,进而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作为交联剂、链延长剂的多元醇、多胺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多元醇、多胺作为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的成分。以下对聚氨酯树脂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1.1.1.1.聚异氰酸酯
作为聚异氰酸酯,例如存在聚异氰酸酯单体和/或聚异氰酸酯衍生物等。作为聚异氰酸酯单体,可以列举芳香族聚异氰酸酯、脂环族聚异氰酸酯或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等。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因此作为聚异氰酸酯单体优选从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及脂环族聚异氰酸酯选择至少一种使用。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时,特别是具有对由聚烯烃系的非极性材料形成的记录介质的濡湿性提高的倾向,能够将树脂液组合物均匀地涂布。由此,特别是能够减少存在于着色油墨组合物层和记录介质表面的颜料,能够防止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降低。
作为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可以列举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TDI)、间-、对-苯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NDI)、4,4’-、2,4’-或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其混合物(MDI)、4,4’-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1,3-或1,4-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或其混合物(XDI)、1,3-或1,4-双(异氰酸根合丙基)苯或其混合物(TMXDI)、ω,ω’-二异氰酸酯-1,4-二乙基苯等。
作为脂环族聚异氰酸酯,可以列举1,3-环戊烷二异氰酸酯、1,3-环戊烯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2,4’-或2,2’-二环己基甲烷异氰酸酯、甲基-2,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2,6-环己烷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各种异构体或其混合物)(NBDI)、1,3-或1,4-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或其混合物(H6XDI)等。
作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可以列举亚乙基二异氰酸酯、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丙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丁基二异氰酸酯、2,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5-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
这些聚异氰酸酯单体能够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并用。
作为聚异氰酸酯衍生物,例如可以列举上述聚异氰酸酯单体的多聚体、脲基甲酸酯改性体、多元醇改性体、缩二脲改性体、脲改性体、噁嗪三酮改性体、碳二亚胺改性体、脲二酮改性体、脲酮亚胺改性体等。
进而,作为聚异氰酸酯衍生物,可以列举聚亚甲基聚亚苯基聚异氰酸酯(也被称为多聚合MDI或粗MDI)等。
对于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优选在这些聚异氰酸酯中,将从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间-双(异氰酸根合丙基)苯及间-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选择的一种以上用作构成成分。需要说明的是,“用作构成成分”是指,将聚氨酯树脂用作合成的原料,聚氨酯树脂具有由此产生的结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将这些聚异氰酸酯用作构成成分时,特别是具有对由聚烯烃系的非极性材料形成的记录介质的濡湿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因此,能够将树脂液组合物更均匀地涂布,结果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倾向。
另外,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可以是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2,2’-二异氰酸酯及二环己基甲烷2,4’-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以及各自的单独物质。进而也可以用作由这些的任意组合的二聚体以上形成的多官能团异氰酸酯。多官能团聚异氰酸酯具有由2分子以上的聚异氰酸酯形成的结构,为了与多元醇、多胺等的OH基、NH2基反应,在分子的末端具有两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在这些多官能团聚异氰酸酯中可以包含从由脲基甲酸酯结构、脲二酮结构、异氰脲酸酯结构及缩二脲结构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种。
多官能团聚异氰酸酯是指由单聚合的二异氰酸酯、多聚合的2分子以上的聚异氰酸酯形成的结构,在分子中可以具有多个分支。具有由这种多官能团聚异氰酸酯形成的结构的高分子成为分子立体且复杂地交织的结构以及尿烷键密集的状态。因此,即使酸价较低,也能够稳定地在树脂液组合物中分散。通过使用这些聚异氰酸酯,存在能够提高与所形成的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密合性的情况。
另外,聚异氰酸酯可以指由2分子以上的聚异氰酸酯形成的结构。由2分子以上的聚异氰酸酯形成的结构是例如脲二酮结构、异氰脲酸酯结构。如果选择这种聚异氰酸酯,聚氨酯成为立体且复杂地交织的结构以及尿烷键密集的状态。因此,例如即使酸价较低,也能够稳定地在树脂液组合物中分散。
本说明书中,聚氨酯的骨架是指官能团间的分子链。因此,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具有来自于聚异氰酸酯、多元醇、多胺等原料的分子链的骨架。作为其他的骨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取代或非取代的饱和、不饱和或者芳香族系的链,在该链可以具有碳酸酯键、酯键、酰胺键等。另外,该骨架中的取代基的种类、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包含烷基、羟基、羧基、氨基、磺酰基、膦酰基等。
1.1.1.2.多元醇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能够将多元醇作为原料而得到。作为多元醇,只要是二官能团以上、即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多元醇,可以列举亚烷基二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等。
作为亚烷基二醇,可以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三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己二醇、四亚甲基二醇、新戊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2-环己烷二醇、1,4-环己烷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4,4-二羟基苯基丙烷、4,4-二羟基苯基甲烷、丙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2,5-己烷三醇、1,2,6-己烷三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三聚氰胺、聚氧化丙烯三醇、二甲基-1,3-戊二醇、二乙基-1,3-戊二醇、三丙基-1,3-戊二醇、二丁基-1,3-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等。需要说明的是,聚四亚甲基二醇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有三菱化学制PTMG250、PTMG2000、PTMG3000、PTMG4000、保土谷化学制PTG、PTMG-L等。
其中,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优选将聚四亚甲基二醇用作构成成分。在聚氨酯的原料中使用聚四亚甲基二醇时,通过聚四亚甲基二醇向在聚氨酯中形成的三维网孔结构侵入而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尿烷键,具有能够得到强度和柔软性的平衡更优良的聚氨酯树脂的倾向。由此具有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另外,在作为聚氨酯的原料使用聚四亚甲基二醇的情况下,其数均分子量优选是200以上且4000以下,进而优选是500以上且3000以下,特别优选是1000以上且2500以下。只要数均分子量是500以上,聚氨酯中的尿烷键的密度不会变得过高,能够抑制来自于聚四亚甲基二醇的分子链的刚性。由此存在聚氨酯的柔软性提高,层压剥离强度提高的情况。另外,只要与聚异氰酸酯反应的聚四亚甲基二醇的数均分子量是3000以下,聚氨酯中的尿烷键的密度不会变得过小,来自于聚四亚甲基二醇的分子链的扩张性不会过度增大,能够抑制聚氨酯的柔软性,因此粘合性不易产生,存在耐粘连性提高的情况。因此,通过聚四亚甲基二醇的数均分子量是500以上且3000以下,由聚氨酯形成的膜(图像)的强度和柔软性的平衡变得良好,因此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数均分子量”是指将聚合物的总重量除以构成聚合物的总分子数的值,能够通过GPC法测定。
作为聚酯多元醇,可以列举酸酯等。作为构成酸酯的酸成分,可以列举丙二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烷基琥珀酸、亚麻酸、马来酸、富马酸、甲基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等脂肪族二元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甲酸、四氢邻苯二甲酸、芳香族的氢化物等脂环族二元酸等。这些酸成分的酸酐、盐、烷基酯、酰卤等也能够用作酸成分。另外,作为构成酸酯的醇成分,没有特别限定,能够示例上述的二元醇化合物。
作为聚醚多元醇,可以列举环氧烷烃的加合聚合物及(聚)亚烷基二醇等多元醇类缩合聚合物。作为环氧烷烃,可以列举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α-氧化烯烃等。然后,作为(聚)亚烷基二醇,可以列举聚乙二醇(聚氧乙二醇)、聚丙二醇(聚氧丙二醇)、聚丁二醇等。其中,使用聚氧丙二醇时,具有聚氨酯的柔软性提高且能够使耐擦性、印刷至膜时的光泽性提高的倾向。聚氧丙二醇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有旭硝子株式会社制EXCENOL系列、三洋化成株式会社制NEWPOL PP系列或日油株式会社制UNIOL D系列等。
聚碳酸酯二醇包含两个羟基和具有碳酸酯键的分子链。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用作多元醇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聚碳酸酯二醇的例子,可以列举碳酸亚烷基酯、碳酸二烯丙基酯、碳酸二烷基酯等碳酸酯成分、光气及使脂肪族多元醇成分反应而能够得到的聚碳酸酯二醇,进而可以列举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等烷二醇系聚碳酸酯二醇。通过在聚氨酯将聚碳酸酯二醇用作起始物质,具有生成的聚氨酯的耐热性及耐水解性变得良好的倾向。
通过将聚碳酸酯二醇用作聚醚,聚氨酯变得具有来自于聚碳酸酯二醇的骨架,因此具有能够使得到的图像的耐擦性进一步良好的倾向。
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的原料而优选的聚碳酸酯二醇,一般在分子中具有两个羟基,能够通过二元醇化合物和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而得到。作为该二元醇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1,4-丁二醇、1,3-丁二醇、1,2-丁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1,6-己二醇、1,5-己二醇、1,2-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2-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新戊二醇、4-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甲基-1,8-辛二醇、2-异丙基-1,4-丁二醇、2-乙基-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3-丁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醇、1,4-环己烷二醇等。能够使用这些一种或二种以上并用。另外,在上述的二元醇中更优选难以发生结晶化的新戊二醇、4-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甲基-1,8-辛二醇、2-异丙基-1,4-丁二醇、2-乙基-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
作为在聚碳酸酯二醇的制造中能够使用的碳酸酯,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限定,可以列举碳酸二烷基酯、碳酸二烯丙基酯或碳酸亚烷基酯。其中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碳酸二烯丙基酯。作为碳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苯基酯、碳酸亚乙酯等,更优选碳酸二苯酯。
作为聚碳酸酯二醇的市售品,例如有三菱化学的BENEBiOL系列的NL1010DB、NL2010DB、NL3010DB、NL1010B、NL2010B、NL3010B、NL1050DB、NL2050DB、NL3050DB、旭化成CHEMICALS的DURANOL系列、东曹的NIPPOLAN系列、可乐丽的聚己二醇碳酸酯、大赛璐化学工业制的PLACCEL系列、CDCD205PL、宇部兴产制的ETERNACOLL系列等。
在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的原料使用多元醇的情况下,更优选在多元醇的分子中存在酸基。作为含有酸基的二元醇,可以列举二羟甲基乙酸、二羟甲基丙酸(DMPA)、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丁酸等。其中进而优选是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树脂液组合物是水系的,因此聚氨酯更优选以这种含有酸基的二元醇为原料而聚合的物质。
使用这种成分而聚合的聚氨酯树脂主要由硬段和软段两种段构成。硬段由聚异氰酸酯、短链的多元醇、多胺及交联剂、链延长剂等构成,主要有助于聚氨酯的强度。另一方面,软段由长链多元醇等构成,主要有助于树脂的柔软性。而且,树脂液组合物附着于记录介质,这些硬段及软段采用微相分离结构,因此由该聚氨酯形成的皮膜兼具强度和柔软性,成为具有高弹性的物质。这种皮膜的特性有助于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提高。
1.1.1.3.聚氨酯树脂的其他成分
<多胺>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的原料中可以包含多胺。作为多胺,只要是具有二官能团以上的氨基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多胺,可以列举乙二胺、丙二胺、2,2-二甲基-1,3-丙二胺、2-甲基-1,5-戊二胺、三甲基己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等脂肪族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亚己基二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异弗尔酮二胺、苯二甲胺、二苯基甲烷二胺、氢化二苯基甲烷二胺、肼、聚酰胺多胺、聚乙烯聚亚胺、1-氨基-3-氨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双环庚烷二甲胺、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异丙叉基环己基-4,4’-二胺、1,4-二氨基环己烷、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多胺而普遍使用的化合物大多具有与短链多元醇同等程度的分子量,基本而言,是成为作为聚氨酯的硬段的脲基、缩二脲基的物质。通过在形成的高分子包含脲基,高分子能够称为脲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多胺能够用作与多官能团聚异氰酸酯发生反应的成分、链延长剂、交联剂等,但异氰酸酯基和氨基反应时能够形成脲键。因此,在使用多胺的情况下,为了使脲基/尿烷基的比率是所需的比率而决定其在聚氨酯中的使用量,也能够控制聚氨酯的物性。
<交联剂及链延长剂>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也可以包含交联剂和/或链延长剂。
在预聚物的合成时使用交联剂,在预聚物的合成后进行链延长反应时使用链延长剂。作为交联剂、链延长剂,根据交联、链延长等用途,能够从上述的聚异氰酸酯、多元醇、多胺等适宜地选择而使用。
作为链延长剂,例如是上述的聚异氰酸酯中,未形成尿烷键但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化合物。作为能够用作链延长剂的化合物,可以列举上述多元醇、多胺等。另外,作为链延长剂,也能够使用使聚氨酯交联的物质。作为能够用作链延长剂的化合物,可以列举数均分子量小于500的低分子量多元醇类、多胺类等。
另外,作为交联剂,聚异氰酸酯、多元醇、多胺中,可以列举三官能团以上的物质。作为三官能团以上的多官能团聚异氰酸酯,可以列举具有异氰脲酸酯结构的聚异氰酸酯、具有脲基甲酸酯或缩二脲结构的聚异氰酸酯。作为多元醇,能够使用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聚氧化丙烯三醇等。作为三官能团以上的多胺,可以列举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等三元醇胺、二亚乙基三胺、四亚乙基五胺等具有三官能团以上的氨基的胺类等。
需要说明的是,聚氨酯的交联的有无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不使具有交联结构的聚氨酯溶解于溶剂,利用润胀现象,计算凝胶部分和溶胶部分的比率而算出的凝胶部分率。凝胶部分率是根据固化的聚氨酯的溶解性测定的交联度的指标,交联度越高,越具有凝胶部分率变高的倾向。
1.1.1.4.聚氨酯树脂的合成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可以是树脂粒子。如此,树脂是粒子状、即树脂粒子时,随着树脂液组合物的干燥,树脂粒子相互融合而粘附,因此具有记录物的图像部分的定影性提高的倾向,存在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情况。而且,由聚氨酯树脂形成的树脂粒子能够利用已知的方法而得到。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将聚异氰酸酯及与其反应的化合物(多元醇及根据需要的多胺等)以使异氰酸酯基变多的使用量发生反应,将在分子的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聚合。此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甲基乙基酮、丙酮、四氢呋喃等的沸点100℃以下的不具有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基的有机溶剂。这是一般被称为预聚物法的方法。
在作为原料使用含有酸基的二元醇的情况下,使用N,N-二甲基乙醇胺、N,N-二乙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三甲基胺、三乙基胺等有机盐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等无机盐基等成为抗衡离子的物质来中和预聚物的酸基。通过优选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包含碱金属的中和剂,聚氨酯的分散稳定性提高。相对于预聚物具有的酸性基1摩尔,这些中和剂优选使用0.5~1.0摩尔、更优选使用0.8~1.0摩尔,从而粘度上升难以发生,作业性提高。
之后,在包含链延长剂、交联剂的液体中添加预聚物,进行链延长反应、交联反应。接着,在使用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使用蒸发器等除去,得到聚氨酯树脂的树脂粒子的分散体。
作为聚氨酯的聚合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钛催化剂、铝催化剂、锆催化剂、锑催化剂、锗催化剂、铋催化剂及金属络合物系催化剂是良好的。特别而言,详细而言,钛催化剂优选四丁基钛酸盐、四甲基钛酸盐等四烷基钛酸盐、草酸钛钾等草酸金属盐等。另外,作为其他的催化剂,只要是公知的催化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等锡化合物等。作为非重金属催化剂,很久以前就已知钛、铁、铜、锆、镍、钴、锰等过渡金属的乙酰丙酮络合物具有尿烷化活性。近年,随着环境意识的增高,需要能够代替毒性高的重金属催化剂的低毒性的催化剂,其中开始利用钛/锆化合物的高尿烷化活性。特别而言,在软包装领域,塑料膜在食品用途的占比多,因此不能使用毒性高的金属催化剂的可能性高。
1.1.1.5.聚氨酯树脂的酸价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的酸价是50mgKOH/g以上且100mgKOH/g以下,优选是60mgKOH/g以上且95mgKOH/g以下,更优选是65mgKOH/g以上且90mgKOH/g以下,进而优选是70mgKOH/g以上且85mgKOH/g以下,特别优选是75mgKOH/g以上且85mgKOH/g以下。聚氨酯树脂的酸价小于50mgKOH/g时,具有层压剥离强度不良的倾向。这可以推测为是由于基于酸基的密合性提高的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即使在聚氨酯树脂的酸价比100mgKOH/g高的情况下,具有层压剥离强度不良的倾向。这可以推测为是由于酸价高时易于发生水的吸收、吸湿,聚氨酯树脂因水而润胀。另外,从耐粘连性的观点出发,聚氨酯树脂的酸价高时易于变得不良,酸价越低越优选。因此,通过聚氨酯树脂的酸价是50mgKOH/g以上且100mgKOH/g以下,能够实现优异的层压剥离强度和耐粘连性的兼顾。
另外,聚氨酯的酸价能够通过滴定法测定。酸价是作为滴定装置,例如使用京都电子工业公司制的“AT610”进行测定,将数值代入以下的式(1)而算出。
酸价(mg/g)=(EP1-BL1)×FA1×C1×K1/SIZE…(1)
(上述式(1)中,EP1表示滴定量(mL),BL1表示空白值(0.0mL),FA1表示滴定液的因数(1.00),C1表示浓度换算值(5.611mg/mL)(0.1mo1/L KOH 1mL的氢氧化钾相当量)、K1表示系数(1),SIZE表示试样采集量(g)。)
然后,例如能够按照JIS K0070进行测定,作为此时的滴定试剂,能够使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
聚氨酯的酸价例如能够通过调节来自于含有羧基的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等含有酸基的多元醇)的骨架的含量而变化。为了使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能够更易分散于水,优选含有羧基的二元醇、具有羧基的聚氨酯。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可以包含多种由上述的聚氨酯(聚氨酯树脂)、聚脲(脲树脂)形成的树脂。另外,聚氨酯可以以乳浊液的方式添加。
1.1.1.6.树脂的含量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可以包含多种上述的树脂。而且,树脂液组合物中的聚氨酯树脂的含量作为固体成分优选是1质量%以上。另外优选是1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更优选是2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进而,特别优选是3质量%以上且7质量%以下。树脂液组合物中的树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保持树脂液组合物的适当的粘度的同时,具有能够发挥良好的层压剥离强度和耐粘连性的倾向。
1.1.2.水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含有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水系的”是指将水作为主要的溶剂之一。水是树脂液组合物的主要的介质,是通过干燥蒸发飞散的成分。水优选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超纯水之类的尽可能去除了离子型杂质的水。另外,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而灭菌后的水时,在长期保存树脂液组合物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霉菌及细菌的产生,故优选。
树脂液组合物中的水的含量优选是40质量%以上,进而优选是45质量%以上,更优选是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是60质量%以上。上限优选是99质量%以下。
1.1.3.有机溶剂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可以包含有机溶剂。通过包含有机溶剂,使基于树脂液组合物的喷墨法的喷出稳定性优异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基于长期保存时的从记录头的水分蒸发。
作为树脂液组合物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优选是水溶性有机溶剂。通过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树脂液组合物的干燥性变得更加良好,能够得到画质和耐擦性优异的图像。
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烷烃二醇类、多元醇类、含氮溶剂、酯类、二醇醚类、环状酯类等。
作为烷烃二醇类,例如可以列举作为1,2-烷烃二醇类的1,2-戊二醇、1,2-己二醇、1,2-辛二醇等、1,6-己二醇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烷烃二醇类在提高树脂液组合物对记录介质的濡湿性、均匀润湿的作用是优异的。其中,特别而言,优选1,2-烷烃二醇类。作为烷烃二醇类,优选可以列举碳原子数5以上的烷烃的二元醇。优选烷烃的碳原子数是5~9,可以是直链型也可以是支链型。烷烃二醇类的树脂液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是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更优选是1.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2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作为多元醇类,例如可以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2-丙二醇、1,2-丁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3-丁二醇、2-乙基-1,3-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戊烷-2,4-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等。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多元醇类作为保湿剂的作用优异。作为多元醇类,优选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碳原子数4以下的烷烃,可以列举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的碳原子数4以下的烷烃的羟互相形成分子间缩合的物质。缩合物优选缩合数是2~4。在此,多元醇类是指在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羟基数优选是2或3。多元醇类的树脂液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是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更优选是2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作为含氮溶剂,例如可以列举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等吡咯烷酮类。这些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含氮溶剂作为树脂的良好的溶解剂而发挥作用,具有能够得到耐擦性优异的记录物的倾向。
作为含氮溶剂,也能够列举烷氧基烷基酰胺类,例如能够示例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甲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甲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酰胺、3-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乙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乙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酰胺、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正丁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正丁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酰胺、3-正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正丙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正丙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酰胺、3-异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异丙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异丙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酰胺、3-叔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叔丁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叔丁氧基-N,N-甲基乙基丙酰胺等。
作为含氮溶剂也可以列举酰胺系溶剂。作为酰胺系溶剂,优选环状酰胺系溶剂、非环状酰胺系溶剂。作为环状酰胺系溶剂可以列举上述的吡咯烷酮类等。作为非环状酰胺系溶剂可以列举上述的烷氧基烷基酰胺类。
在树脂液组合物包含含氮溶剂的情况下,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含量,含氮溶剂优选是1质量%以上,更优选是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是10质量%以上。
另一方面,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含量,含氮溶剂优选不含有超过30质量%(即是30质量%以下),优选不含有超过20质量%,优选不含有超过10质量%,更优选不含有超过5质量%,进而优选不含有超过1质量%,特别优选不含有含氮溶剂。有机溶剂含有含氮溶剂时,在记录介质上能够得到树脂液涂膜的良好的造膜性,另一方面,在喷墨头内,也是树脂溶解、熔接的原因,特别而言,在不包含丙三醇等高沸点溶剂的树脂液组合物的情况下,水易蒸发的树脂变得易于溶解、熔接。因此,相对于含氮溶剂的树脂液组合物的含量是上述范围内时,具有能够得到良好的堵塞恢复性的倾向。
作为酯类,可以列举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甲氧基丁基乙酸酯等二醇单乙酸酯类、乙二醇二乙酸酯、二乙二醇二乙酸酯、丙二醇二乙酸酯、二丙二醇二乙酸酯、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等二醇二酯类。
作为二醇醚类,只要是亚烷基二醇的单醚或二醚即可,优选烷基醚。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三乙二醇单乙基醚、三乙二醇单丁基醚、四乙二醇单甲基醚、四乙二醇单乙基醚、四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乙基醚、二丙二醇单丙基醚、二丙二醇单丁基醚、三丙二醇单丁基醚等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类、及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丁基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二乙基醚、三乙二醇二丁基醚、三乙二醇甲基丁基醚、四乙二醇二甲基醚、四乙二醇二乙基醚、四乙二醇二丁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乙基醚、三丙二醇二甲基醚等亚烷基二醇二烷基醚类。这些能够控制对树脂液组合物的记录介质的濡湿性等。
另外,就上述的二醇醚类而言,比起单醚,二醚更具有易于使树脂液组合物中的树脂溶解或润胀的倾向,在使形成的图像的耐擦性提高的方面更优选。另一方面,单醚的润湿扩展更优异而优选。另外,二醇醚类的树脂液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是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更优选是2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作为环状酯类,能够列举β-丙内酯、γ-丁内酯、δ-戊内酯、ε-己内酯、β-丁内酯、β-戊内酯、γ-戊内酯、β-己内酯、γ-己内酯、δ-己内酯、β-庚内酯、γ-庚内酯、δ-庚内酯、ε-庚内酯、γ-辛内酯、δ-辛内酯、ε-辛内酯、δ-壬内酯、ε-壬内酯、ε-癸内酯等环状酯类(内酯类)、以及它们的与羰基相邻的亚甲基的氢被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总质量,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是1质量%以上,优选是3质量%以上,更优选是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是1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是15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总质量,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是40质量%以下,更优选是3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30质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是2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是23质量%以下。在有机溶剂的含量是所述范围的情况下,树脂液组合物的堵塞恢复性、耐擦性更优异而优选。
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优选是160℃以上,更优选是180℃以上,进而优选是200℃以上。另外,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优选是280℃以下,更优选是270℃以下,进而优选是250℃以下。在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是所述范围的情况下,树脂液组合物的堵塞恢复性、耐擦性更优异而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三乙二醇、丙三醇等标准沸点超过280℃的多元醇系有机溶剂作为保湿剂而发挥功能,因此在含有时,抑制喷墨头的干燥,堵塞恢复性优异。另一方面,标准沸点超过280℃的多元醇系有机溶剂吸收树脂液组合物的水分,存在使喷墨头附近的树脂液组合物增粘、或在附着于记录介质时树脂液组合物的干燥性降低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就树脂液组合物而言,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总质量,标准沸点超过280℃的多元醇系有机溶剂优选不含有超过1.0质量%,更优选不含有超过0.8质量%,特别优选不含有超过0.1质量%。在该情况下,记录介质上的树脂液组合物的干燥性变高,因此特别而言,成为适于向难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记录,能够得到耐擦性优异的图像。进而根据能够得到耐擦性优异的图像的方面,不限于多元醇类,更优选标准沸点超过280℃的有机溶剂的含量是上述范围。
1.1.4.表面活性剂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及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优选含有其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含有其中的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通过树脂液组合物含有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降低树脂液组合物的动态表面张力,具有使堵塞恢复性提高的倾向。
作为乙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SURFINOL 104、104E、104H、104A、104BC、104DPM、104PA、104PG-50、104S、420、440、465、485、SE、SE-F、504、61、DF37、CT111、CT121、CT131、CT136、TG、GA、DF110D(以上均为商品名,Air Product日本株式会社制)、OLFINE B、Y、P、A、STG、SPC、E1004、E1010、PD-001、PD-002W、PD-003、PD-004、EXP.4001、EXP.4036、EXP.4051、AF-103、AF-104、AK-02、SK-14、AE-3(以上均为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CETYLENOL E00、E00P、E40、E100(以上均为商品名,川研精细化工株式会社制)。
作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可以列举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作为该聚硅氧烷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作为该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BYK-306、BYK-307、BYK-333、BYK-341、BYK-345、BYK-346、BYK-348(以上为商品名,BYK-Chemie日本株式会社制)、KF-351A、KF-352A、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0、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以上为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SILFACE SAG503A、SILFACE SAG014(以上为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氟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使用氟改性聚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BYK-340(商品名,BYK-Chemie日本株式会社制)。
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总质量,其含量优选是0.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
1.1.5.pH调节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液组合物优选因调节pH的目的而含有pH调节剂。作为pH调节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酸、碱、弱酸、弱碱、它们的适宜组合,例如可以列举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等叔烷醇酰胺等。在添加pH调节剂的情况下,例如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总量优选是合计0.01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更优选是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0.2质量%以上且0.5质量%以下。
1.1.6.螯合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除去树脂液组合物中的不需要的离子的目的可以在树脂液组合物添加适量的螯合剂。作为螯合剂,例如可以列举乙二胺四乙酸二氢二钠盐或乙二胺的次氮基三乙酸盐、六偏磷酸盐、焦磷酸盐或正磷酸盐等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盐类等。在添加螯合剂的情况下,相对于树脂液组合物的总量能够是0.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
1.1.7.防腐剂、防霉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树脂液组合物适宜添加防腐剂、防霉剂。作为防腐剂、防霉剂,例如可以列举苯甲酸钠、五氯酚钠、2-巯基吡啶-1-氧化钠、山梨酸钠、去水乙酸钠、LONZA日本株式会社销售的PROXEL CRL、BDN、GXL、XL-2、TN、LV等1,2-苯并异噻唑-3-酮、Bayer Holding株式会社销售的Preventol(注册商标)CMK等4-氯-3-甲基酚等。
1.1.8.树脂液组合物的其他成分
树脂液组合物可以含有进而作为上述以外的成分,例如,苯并三唑等防锈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吸收剂、溶解助剂等、在喷墨用的油墨中通常能够使用的添加剂。
树脂液组合物不是如后述的油墨组合物那样用于将记录介质着色的组合物。因此,树脂液组合物的颜料等色材的含量优选是0.2质量%以下,更优选是0.1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0.0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是0.01质量%以下,也可以是0质量%。
1.1.9.树脂液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如以下进行制造:将树脂粒子的分散体或树脂溶液与上述的各树脂液组合物的成分以任意的顺序混合,根据需要进行过滤等除去杂质从而能够制造。作为各成分的混合方法,优选使用向具备机械搅拌器、磁力搅拌器等搅拌装置的容器依次添加材料而搅拌混合的方法。
1.1.10.树脂液组合物的物性
从图像品质和作为喷墨记录用的油墨的可靠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的20℃时的表面张力优选是20mN/m以上且40mN/m,更优选是20mN/m以上且35mN/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张力的测定能够通过例如使用自动表面张力计CBVP-Z(商品名,协和表面科学株式会社制)确认在20℃的环境下将铂盘用树脂液组合物湿润时的表面张力来测定。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的20℃时的粘度优选是1.5mPa·s以上且5.0mPa·s以下,更优选是1.5mPa·s以上且3.6mPa·s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粘度的测定能够例如使用粘弹性试验机MCR-300(商品名,Pysica公司制)测定在20℃的环境下的粘度。
1.2.着色油墨组合物
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水系的喷墨油墨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颜料。
着色油墨组合物除了包含颜料,并且可以不一定含有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且酸价是50~100mgKOH/g的聚氨酯树脂以外,可以为包含与树脂液组合物同样的成分的组合物,其含量等也可以相同。
作为颜料,能够使用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的任意者。着色油墨组合物所包含的颜料没有限定,能够使用白色系的白色颜料或非白色系的非白色颜料(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等)的任意色的颜料。
如此,着色油墨组合物中可以使用任意色的颜料,因此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具备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以及含有非白色颜料的非白色油墨。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即使在这样兼具白色油墨和非白色油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与堵塞恢复性优异的兼顾。
另一方面,如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颜料是白色颜料时,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及堵塞恢复性变得特别不良。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即使是这种白色油墨,能够实现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与堵塞恢复性优异的兼顾,从能够更加享有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着色油墨组合物更优选是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
以下将着色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各成分分成白色油墨和非白色油墨来进行说明。
1.2.1.白色油墨
白色油墨含有白色颜料。以下对白色油墨所含有的成分进行说明。
1.2.1.1.白色颜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白色油墨用的白色颜料,例如可以列举作为碱性碳酸铅的C.I.颜料白1、由氧化锌形成的C.I.颜料白4、由硫化锌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形成的C.I.颜料白5、由二氧化钛形成的C.I.颜料白6、含有其他金属氧化物的由二氧化钛形成的C.I.颜料白6:1、由硫化锌形成的C.I.颜料白7、由碳酸钙形成的C.I.颜料白18、由黏土形成的C.I.颜料白19、由云母钛形成的C.I.颜料白20、由硫酸钡形成的C.I.颜料白21、由石膏形成的C.I.颜料白22、由氧化镁-二氧化硅形成的C.I.颜料白26、由二氧化硅形成的C.I.颜料白27、由无水硅酸钙形成的C.I.颜料白28等。其中,优选使用显色性、遮盖性等优异的C.I.颜料白6。
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优选是10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更优选是50μm以上且450μm以下,进而优选是200μm以上且400μm以下。通过使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是该范围,具有能够确保来自于喷墨头的喷出稳定性的倾向。另外,具有能够使遮盖性提高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平均粒径”是指作为累积分布50vol%时的粒径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平均粒径的测定能够通过JIS Z8825所述的动态光散射法、激光衍射光法来测定。具体而言,能够采用以动态光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计(例如,“MICROTRAC UPA”日机装株式会社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称呼白色油墨、白色颜料等时的“白色”一词,并非仅指完全的白色,只要是能够视觉识别为白色的范围,也包括有彩色、无彩色、轻微着色的颜色、带有光泽的颜色。例如,优选CIELAB中L*是80以上、a*及b*分别是±10以下的颜色。进而优选L*是90以上、a*及b*分别是±50以下的颜色。
相对于白色油墨的总质量,白色油墨中的白色颜料的含量(固体成分)是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优选是7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更优选是9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12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只要白色颜料的含量是上述范围内,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嘴堵塞等难以发生,能够充分满足白色度等的遮盖性。
1.2.1.2.分散剂
白色颜料优选能够在水中稳定地分散,因此可以使用分散剂使其分散。作为分散剂,可以是表面活性剂、树脂分散剂等的任意者,能够从能够使白色油墨中的白色颜料的分散稳定性良好的物质选择。另外,白色颜料也可以通过例如臭氧、次氯酸、发烟硫酸等将颜料表面氧化或者磺化而对颜料粒子的表面进行修饰从而用作自分散型颜料,。
作为树脂分散剂,可以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聚(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甲基)丙烯酸树脂及其盐;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苯乙烯系树脂及其盐;有无交联结构均可的聚氨酯类树脂及其盐、其为包含异氰酸酯基和羟基反应而成的尿烷键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且可以为直链状及/或支链状;聚乙烯醇类;乙烯基萘-马来酸共聚物及其盐;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酯共聚物及其盐;以及乙酸乙烯酯-巴豆酸共聚物及其盐等水溶性树脂。其中,优选具有疏水性官能团的单体与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的共聚物、由兼具疏水性官能团与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构成的聚合物。作为共聚物的形式,能够以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中的任意形式使用。
作为苯乙烯系树脂分散剂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X-200、X-1、X-205、X-220、X-228(星光PMC公司制)、NOPCOSPERSE(注册商标)6100、6110(SANNOPCO株式会社制)、JONCRYL67、586、611、678、680、682、819(BASF公司制)、DISPERBYK-190(BYK-Chemie日本株式会社制)、N-EA137、N-EA157、N-EA167、N-EA177、N-EA197D、N-EA207D、E-EN10(第一工业制药制)等。
另外,作为丙烯酸树脂分散剂的市售品,可以列举BYK-187、BYK-190、BYK-191、BYK-194N、BYK-199(BYK-Chemie株式会社制)、ARON A-210、A6114、AS-1100、AS-1800、A-30SL、A-7250、CL-2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等。
进而,作为聚氨酯系树脂分散剂的市售品,可以列举BYK-182、BYK-183、BYK-184、BYK-185(BYK-Chemie株式会社制)、TEGO Disperse710(Evonic Tego Chemi公司制)、Borchi(注册商标)Gen1350(OMG Borschers公司制)等。
分散剂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并用。相对于白色颜料60质量份,分散剂的合计含量优选是0.1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是0.5质量份以上且25质量份以下,进而更优选是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更进一步优选是1.5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通过分散剂的含量是上述范围以上,能够进一步提高白色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另外,只要分散剂的含量是上述范围以下,就能够使得到的分散体的粘度小。
上述示例的分散剂中,特别而言,树脂分散剂进而优选是从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系树脂、及聚氨酯系树脂选择至少一种。另外在该情况下,分散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进而优选是500以上。通过作为分散剂使用这种树脂分散剂,臭气少,能够使白色颜料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良好。
1.2.1.3.水
白色油墨含有水。水与树脂液组合物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1.2.1.4.树脂
白色油墨可以含有上述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通过白色油墨含有树脂,能够使基于附着于记录介质的白色油墨的图像的密合性提高,存在提高耐粘连性的情况。
作为上述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由聚氨酯系树脂、丙烯酸树脂、芴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松香改性树脂、萜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环氧基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等形成的树脂。这些树脂多以乳浊液形式处理,但也可以为粉体的性状。另外,树脂能够使用单独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聚氨酯系树脂是具有尿烷键的树脂的总称。聚氨酯系树脂可以使用除尿烷键以外,主链上还包含醚键的聚醚型聚氨酯树脂、主链还包含酯键的聚酯型聚氨酯树脂、主链还包含碳酸酯键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树脂等。作为聚氨酯系树脂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从SUPERFLEX 460、460s、840、E-4000(商品名,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RESAMINE D-1060、D-2020、D-4080、D-4200、D-6300、D-6455(商品名,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TAKERAKU WS-6021、W-512-A-6(商品名,三井化学聚氨酯株式会社制)、SANCURE 2710(商品名,LUBRIZOL公司制)、PERMARIN UA-150(商品名,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等市售品中选择使用。
丙烯酸树脂是将至少(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单成分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的总称,例如可以列举从丙烯酸类单体得到的树脂、丙烯酸类单体与除此之外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例如可以列举丙烯酸类单体与乙烯基类单体的共聚物的丙烯酸-乙烯基类树脂等。进而例如可以列举与苯乙烯等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丙烯酸类单体也能够使用丙烯酰胺、丙烯腈等。在以丙烯酸树脂为原料的树脂乳浊液中,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从FK-854(商品名,中央理科工业公司制)、MOVNYL952B、718A(商品名,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Nipol LX852、LX874(商品名,日本瑞翁公司制)等中选择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丙烯酸树脂可以是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的表述表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者。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是由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类单体得到的共聚物,可以列举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等。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中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从JONCRYL 62J、7100、390、711、511、7001、632、741、450、840、74J、HRC-1645J、734、852、7600、775、537J、1535、PDX-7630A、352J、352D、PDX-7145、538J、7640、7641、631、790、780、7610(商品名,BASF公司制)、MOVNYL 966A、975N(商品名,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VINYBLAN 2586(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等中选择使用。
聚烯烃系树脂在结构骨架具有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能够适宜选择使用公知的物质。作为烯烃树脂能够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从ARROBASE CB-1200、CD-1200(商品名,尤尼吉可株式会社制)等中选择使用。
这些树脂中,白色油墨优选含有丙烯酸树脂。通过白色油墨含有丙烯酸树脂,具有能够使基于附着于记录介质的油墨的图像的密合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具有耐粘连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另外,树脂可以以乳浊液的形式供给,作为这种树脂乳浊液的市售品的例子,可以从MICROGEL E-1002、E-5002(日本涂料公司制,商品名,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乳浊液)、BONCOAT 4001(DIC公司制,商品名,丙烯酸树脂乳浊液)、BONCOAT 5454(DIC公司制,商品名,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乳浊液)、POLYSOL AM-710、AM-920、AM-2300、AP-4735、AT-860、PSASE-4210E(丙烯酸树脂乳浊液)、POLYSOL AP-7020(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乳浊液)、POLYSOL SH-502(乙酸乙烯酯树脂乳浊液)、POLYSOL AD-13、AD-2、AD-10、AD-96、AD-17、AD-70(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乳浊液)、POLYSOL PSASE-6010(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乳浊液)(昭和电工公司制,商品名)、POLYSOL SAE1014(商品名,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乳浊液,日本瑞翁公司制)、CYBINOL SK-200(商品名,丙烯酸树脂乳浊液,SAIDEN化学公司制)、AE-120A(JSR公司制,商品名,丙烯酸树脂乳浊液)、AE373D(E-TEC公司制,商品名,羧基改性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乳浊液)、SEIKADYNE 1900W(大日精化工业公司制,商品名,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乳浊液)、VINYBLAN 2682(丙烯酸树脂乳浊液)、VINYBLAN 2886(乙酸乙烯酯-丙烯酸树脂乳浊液)、VINYBLAN 5202(乙酸丙烯酸树脂乳浊液)(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ELITEL KA-5071S、KT-8803、KT-9204、KT-8701、KT-8904、KT-0507(尤尼吉可公司制,商品名,聚酯树脂乳浊液)、HITEC SN-2002(东邦化学公司制,商品名,聚酯树脂乳浊液)、TAKERAKUW-6020、W-635、W-6061、W-605、W-635、W-6021(三井化学聚氨酯公司制,商品名,聚氨酯系树脂乳浊液)、SUPERFLEX 870、800、150、420、460、470、610、700(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商品名,聚氨酯系树脂乳浊液)、PERMARIN UA-15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聚氨酯系树脂乳浊液)、SANCURE 2710(日本LUBRIZOL公司制,聚氨酯系树脂乳浊液)、NeoRez R-9660、R-9637、R-940(楠本化成株式会社制,聚氨酯系树脂乳浊液)、ADEKA BONTIGHTERHUX-380、290K(株式会社ADEKA制,聚氨酯系树脂乳浊液)、MOVNYL 966A、MOVNYL 7320(日本合成化学株式会社制)、JONCRYL 7100、390、711、511、7001、632、741、450、840、74J、HRC-1645J、734、852、7600、775、537J、1535、PDX-7630A、352J、352D、PDX-7145、538J、7640、7641、631、790、780、7610(以上,BASF公司制)、NK Binder R-5HN(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HYDRAN WLS-210(非交联性聚氨酯:DIC株式会社制)、JONCRYL 7610(BASF公司制)等中选择使用。
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是-50.0℃以上且200.0℃以下,更优选是0.0℃以上且150.0℃以下,进而优选是50.0℃以上且100.0℃以下。通过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上述范围内,具有耐久性及耐粘连性更优异的倾向。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能够例如使用株式会社日立High-Tech Science公司制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7000”,按照JISK7121(塑料的转变温度测定方法)进行。
另外,树脂的Tg能够通过在树脂聚合时,着眼于使用的各单体各自的Tg,通过调节单体的种类和组成比来调节。由此,树脂的树脂整体的Tg的调节是可能的。另外,调节单体的种类、组成比,能够主要调节树脂的酸价,由此能够调节树脂和记录介质的密合性。而且考虑到树脂、白色颜料、颜料分散剂等各物质的凝聚性、相互之间的凝聚性,能够调节白色油墨的凝聚性。
使白色油墨中含有树脂的情况下的含量,相对于白色油墨的总质量,作为固体成分,是0.1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优选是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更优选是2.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1.2.1.5.白色油墨的其他成分
白色油墨可以含有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螯合剂、防腐剂·防霉剂、防锈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吸收剂、溶解助剂等其他添加剂等成分。这些成分与树脂液组合物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1.2.1.6.白色油墨的制造方法及物性
白色油墨的制造方法与树脂液组合物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从进一步使堵塞恢复性提高的观点出发,白色油墨的粘度在20℃时优选是1.5mPa·s以上且15.0mPa·s以下,更优选是1.5mPa·s以上且5.0mPa·s以下,更优选是1.5mPa·s以上且3.6mPa·s以下。
白色油墨的25.0℃时的表面张力是40.0mN/m以下,优选是38.0mN/m以下,更优选是35.0mN/m以下,进而优选是30.0mN/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张力的测定能够通过使用自动表面张力计CBVP-Z(协和表面科学公司制)确认在25.0℃时的环境下用组合物将铂盘润湿时的表面张力来测定。
1.2.2.非白色油墨
非白色油墨含有非白色颜料。以下对非白色油墨所含有的成分进行说明。
1.2.2.1.非白色颜料
非白色油墨所含有的非白色颜料是指前述的白色颜料以外的颜料。非白色颜料例如优选是青色、黄色、品红色、黑色等彩色颜料。颜料的耐光性、耐候性、耐气体性等保存稳定性优异,进而从该观点出发优选是有机颜料。
具体而言,颜料能够使用不溶性偶氮颜料、缩合偶氮颜料、偶氮色淀、螯合偶氮颜料等偶氮颜料、酞菁颜料、苝及芘酮颜料、蒽醌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噁烷颜料、硫靛颜料、异吲哚酮颜料、喹诺酞酮颜料等多环式颜料、染料螯合物、染色色淀、硝基颜料、亚硝基颜料、苯胺黑、日光荧光颜料、炭黑等。上述颜料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进而作为非白色颜料,可以使用闪光颜料。
作为颜料的具体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以下物质。
作为黑色颜料,例如可以列举No.2300、No.900、MCF88、No.33、No.40、No.45、No.52、MA7、MA8、MA100、No.2200B等(以上,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Corporation)制)、Raven 5750、Raven 5250、Raven 5000、Raven 3500、Raven 1255、Raven700等(以上,哥伦比亚碳素(Carbon Columbia)公司制)、Rega1 400R、Rega1 330R、Rega1660R、Mogul L、Monarch 700、Monarch 800、Monarch 880、Monarch 900、Monarch 1000、Monarch 1100、Monarch 1300、Monarch 1400等(卡博特公司(CABOT JAPAN K.K.)制)、Color Black FW1、Color Black FW2、Color Black FW2V、Color Black FW18、Color BlackFW200、Color B1ack S150、Color Black S160、Color Black S170、Printex 35、PrintexU、Printex V、Printex 140U、Special Black 6、Special Black 5、Special Black 4A、Special Black 4(以上,德固赛(Degussa)公司制)等碳黑类。
作为黄色颜料,例如可以列举C.I.颜料黄1、2、3、4、5、6、7、10、11、12、13、14、16、17、24、34、35、37、53、55、65、73、74、75、81、83、93、94、95、97、98、99、108、109、110、113、114、117、120、124、128、129、133、138、139、147、151、153、154、167、172、180。
作为品红色颜料,例如可以列举C.I.颜料红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40、41、42、48(Ca)、48(Mn)、57(Ca)、57:1、88、112、114、122、123、144、146、149、150、166、168、170、171、175、176、177、178、179、184、185、187、202、209、219、224、245、或C.I.颜料紫19、23、32、33、36、38、43、50。
作为青色颜料,例如可以列举C.I.颜料蓝1、2、3、15、15:1、15:2、15:3、15:34、15:4、16、18、22、25、60、65、66、C.I.蝙蝠蓝4、60。
另外,作为品红色、青色及黄色以外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C.I.颜料绿7、10、C.I.颜料棕3、5、25、26、C.I.颜料橙1、2、5、7、13、14、15、16、24、34、36、38、40、43、63。
作为珠光颜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二氧化钛覆盖云母、鱼鳞箔、氯氧化铋等具有珍珠光泽、干涉光泽的颜料。
作为金属颜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铝、银、金、铂、镍、铬、锡、锌、铟、钛、铜等的单质或合金构成的粒子。
非白色颜料优选能够在水中稳定地分散或溶解,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分散剂使其分散。作为分散剂,能够列举与用于使上述的白色油墨的白色颜料的分散性提高的物质同样的分散剂。
相对于非白色油墨的总质量,非白色颜料的含量优选是0.3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更优选是0.5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是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是2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非白色油墨所包含的非白色颜料的凝聚性可高可低,但在耐渗出性等更加优异的方面,优选较高的物质。
非白色颜料的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是10.0nm以上且200.0nm以下,更优选是30.0nm以上且200.0nm以下,进而优选是5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特别优选是70.0nm以上且120.0nm以下。在平均粒径是上述范围的情况下,从易于取得所需的颜料的方面、易于使颜料的特性等优选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1.2.2.2.树脂
非白色油墨可以包含上述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通过非白色油墨含有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能够使基于附着于记录介质的油墨的图像的密合性提高,存在耐粘连性提高的情况。另外,非白色油墨可以含有上述的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
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与前述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1.2.2.3.非白色油墨的其他成分
非白色油墨除了非白色颜料之外,还含有水,还可以含有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螯合剂、防腐剂/防霉剂、防锈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吸收剂、溶解助剂等其他添加剂等成分。这些成分与树脂液组合物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1.2.2.4.非白色油墨的制造方法及物性
非白色油墨的制造方法与树脂液组合物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从进一步使堵塞恢复性提高的观点出发,非白色油墨的粘度在20℃优选是1.5mPa·s以上且15.0mPa·s以下,更优选是1.5mPa·s以上且5.0mPa·s以下,更优选是1.5mPa·s以上且3.6mPa·s以下。
从使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扩展性适当的观点出发,非白色油墨在25.0℃时的表面张力是40.0mN/m以下,优选是38.0mN/m以下,更优选是35.0mN/m以下,进而优选是30.0mN/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张力的测定能够与白色油墨同样地进行。
1.3.使用油墨组的记录物
通过后述的记录方法,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能够优选地用于向记录介质的记录。
作为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是吸收性记录介质、低吸收记录介质或非吸收记录介质。作为吸收性记录介质可以列举吸收性的纸、布等。
其中优选是低吸收记录介质或非吸收记录介质。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即使对于这种低吸收记录介质或非吸收记录介质,也具有能够得到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的记录物的倾向。
在本发明中,低吸收记录介质或非吸收记录介质是指具有不全部吸收或几乎不吸收树脂液组合物及着色油墨组合物(以下有时将二者统称为“油墨”)的性质的记录介质。定量而言,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记录介质是指“布里斯托(Bristow)法中从接触开始至30msec1/2为止的水吸收量为10mL/m2以下的记录介质”。该布里斯托法是最为普及的短时间内的液体吸收量的测定方法,日本纸浆技术协会(JAPAN TAPPI)也采用该方法。试验方法的详细内容记载于“JAPAN TAPPI纸浆试验方法2000年版”的标准No.51“纸及纸板-液体吸收性试验方法-布里斯托法”。作为具备这种非吸收性的性质的记录介质,可以列举记录面不具备具有油墨吸收性的油墨接受层的记录介质、记录面具备油墨吸收性较小的涂布层的记录介质。
作为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不具有油墨吸收层的塑料膜、纸等基材上涂布有塑料的物品、及粘结有塑料膜的物质。作为在此所称的塑料,可以列举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
作为低吸收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表面设有用于接受油性油墨的涂覆层的涂覆纸。作为涂覆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美术纸、铜版纸、哑光纸等印刷纸张。
在这些记录介质中,以聚烯烃(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主成分的非吸收记录介质具有耐擦性、层压剥离强度易于恶化的倾向,特别而言以聚烯烃为主成分的非吸收记录介质易于恶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即使对于这种记录介质,也能够得到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的记录物,从能够更加享有本申请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这些记录介质。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而言,从能够更加享有本申请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使用该油墨组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物优选在记录面施加密封膜处理而使用。
在本发明中“密封膜处理”是指在记录介质形成图像后,在该记录介质的至少形成图像的部分使薄片密合的处理。在密封膜处理中使用的薄片在本说明书中有时称为“层压用薄片”或简称为“薄片”。薄片例如具有基材及密合层。薄片也可以在基材及密合层之外具有发挥其他功能的层。另外,层压用薄片可以设置于记录介质的两面,根据该操作,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记录介质及图像的作用。
一般的薄片在热层压用的情况下,密合层(有时也存在被称为糊层、密封层等的情况)由热塑性树脂构成,是通过加热使热塑性树脂软化/溶融成为糊状而压合于覆盖物的物质。作为该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聚丙烯、低密度聚苯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苯乙烯、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离子交联聚合物树脂(IO)、苯乙烯·α-烯烃共聚物、无定形聚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及它们的改性体等。密合层的厚度例如能够是1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热塑性树脂可以涂布于记录物的记录面。
另外,层压用薄片可以使用市售的物质,例如能够使用一般所使用的串联挤压层压、夹层挤压层压、干式层压等手法,形成基材和密合层而制造。该情况下的加工温度优选是150~300℃,更优选是200~280℃。另外,在这种加工中,例如可以追加在基材和密合层之间施加臭氧处理等操作。
2.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具备:使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喷墨法向记录介质附着的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以及使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向所述记录介质附着的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是将构成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及树脂液组合物从喷墨方式的记录头喷出而在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的方法。根据这种记录方法,能够实现喷嘴的堵塞恢复性优异,与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优异的兼顾。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一例以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方法、记录方法的各工序的顺序进行说明。
2.1.喷墨记录装置
一边参考附图一边对实施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周边的构成的一例的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喷墨头2、IR加热器3、压板加热器4、加热加热器5、冷却风扇6、预加热器7、通气风扇8、滑架9、压板11、滑架移动机构13、作为输送设备的电机14以及控制部CONT。喷墨记录装置1通过图2所示的控制部CONT,而被控制喷墨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
喷墨头2是通过使油墨从喷嘴(参考图3)喷出而附着来进行在记录介质10的记录的手段。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2的从喷嘴喷出的油墨是指将上述的树脂液组合物及着色油墨组合物(以下也统称为“油墨”。)总称的物质。喷墨头2可以是行式的喷墨头(以下也称为“行式头”)、或串行式的喷墨头(以下也称为“串行头”)的任意者。在行式头的情况下,固定头,使记录介质10沿副扫描方向(图2的T1-T2方向)移动,与该移动连动,从行式头的喷嘴使油墨滴喷出,从而能够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另外,在串行头的情况下,使串行头沿主扫描方向(图2的S1-S2方向)移动,与该移动连动,从串行头的喷嘴使油墨滴喷出,从而能够在记录介质10上记录图像。将此称为主扫描、或简称为扫描、或路径。在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墨头2使用串行头。喷墨头2搭载于图2所示的滑架9。喷墨头2通过使滑架9沿记录介质10的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移动机构13的动作,能够对记录介质10相对地沿主扫描方向进行多次扫描。
在此,主扫描方向(以下也称为“MS”)是搭载喷墨头2的滑架9的移动方向。在图1中,是与由箭头X所示的作为记录介质10的输送方向的副扫描方向(以下也称为“SS”)交叉的方向。在图2中,记录介质10的宽度方向、即S1-S2的方向是主扫描方向,T1-T2的方向是副扫描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次的扫描中沿主扫描方向、即喷墨记录装置1的左右方向的任一方的方向进行扫描。然后,通过喷墨头2的主扫描与作为记录介质10的输送的副扫描交替重复进行,对记录介质10进行记录。需要说明的是,也将向副扫描方向的记录介质10的输送称为副扫描。
喷墨头2的油墨的喷出方式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方式。例如,能够使用:利用基于压电元件的机械变形的油墨收纳部的容积变化,喷出油墨的方式;使用发热电阻等电热变换元件,使油墨中产生气泡而喷出的方式等。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通过压电元件的机械变形喷出油墨的方式。喷墨头2及滑架9的周边的构成的详细在后述。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用于在来自于喷墨头2的油墨喷出时加热记录介质10、即一次加热用的IR加热器3及压板加热器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及着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加热记录介质10时,只要使用IR加热器3或压板加热器4的至少一者即可。
使用IR加热器3时,能够从喷墨头2侧加热记录介质10。由此,也能够同时加热喷墨头2,与压板加热器4等的从记录介质10的背面加热的情况相比,能够不受记录介质10厚度的影响而升温。另外,在加热记录介质10时使用压板加热器4时,能够从喷墨头2侧的相对侧加热记录介质10。由此,喷墨头2变得较难以加热。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使用IR加热器3或压板加热器4加热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称为一次加热温度。
基于IR加热器3或压板加热器4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上限优选是50℃以下,更优选是45℃以下,进而优选是40℃以下,特别优选是38℃以下。另外,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下限优选是25℃以上,更优选是28℃以上,进而优选是30℃以上,特别优选是32℃以上。进而优选是35℃以上,更优选是40℃以上。
由此,从IR加热器3及压板加热器4受到的辐射热少或变得不接受,因此能够抑制喷墨头2内的油墨的干燥及组成变动,能够抑制油墨、树脂对喷墨头2的内壁的熔接。另外,能够将油墨在早期进行固定,能够使画质提高。
加热加热器5使附着于记录介质10的油墨干燥及固化、即是二次加热用的加热器。加热加热器5通过加热被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10,油墨中所包含的水分等更快速地蒸发飞散,通过油墨中所包含的树脂形成油墨膜。如此操作,油墨膜在记录介质10上牢固地定影或接合而成为造膜性优异的物质,能够在短时间得到高画质且耐擦性高的图像。基于加热加热器5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上限优选是120℃以下,更优选是100℃以下,进而优选是90℃以下。另外,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下限优选是60℃以上,更优选是70℃以上,进而优选是80℃以上。通过温度在所述范围,能够在短时间得到高画质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使用加热加热器5加热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称为二次加热温度。
喷墨记录装置1可以具有冷却风扇6。将被记录于记录介质10的油墨干燥后,通过冷却风扇6将记录介质10上的油墨冷却,从而在记录介质10上能够形成密合性良好的油墨涂膜。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可以具备在对记录介质10附着油墨之前,将记录介质10预先加热的预加热器7。进而,喷墨记录装置1也可以具备使附着于记录介质10的油墨更有效地干燥的通气风扇8。
在滑架9的下方具备输送记录介质10的压板11、使滑架9相对于记录介质10相对移动的滑架移动机构13、将记录介质10向副扫描方向输送的辊以及作为驱动辊的输送设备的电机14。滑架移动机构13和电机14的动作由控制部CONT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2通过滑架9的移动一边移动,一边在记录介质10上喷出油墨使其附着。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喷墨头2对记录介质10相对地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多次扫描来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喷墨头2供给油墨的墨盒12由独立的多个墨盒组成。墨盒12相对于搭载了喷墨头2的滑架9可拆装地安装。在多个墨盒12中分别填充不同种类的油墨,从墨盒12向各喷嘴供给油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墨盒12被安装于滑架9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设置于滑架9以外的位置,通过供给管(未图示)供给至各喷嘴的形式。
图3是示意性示出喷墨头的喷嘴面的喷嘴组的排列的一例的简要俯视图。如图3所示,喷墨头2具有包括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的喷嘴面2a。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喷墨头2的喷嘴面2a具有: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喷嘴沿副扫描方向(图3的SS方向)多个排列的多个着色油墨喷嘴组15a、15b、15c、15d,以及喷出树脂液组合物的树脂液喷嘴组16。在图3中,多个着色油墨喷嘴组15a、15b、15c、15d和树脂液喷嘴组16分别由对于副扫描方向各偏移半节距的2列喷嘴列构成,但不限定于此。多个着色油墨喷嘴组15a、15b、15c、15d中仅使用一部分也没有问题,另外也可以是从多个着色油墨喷嘴组15a、15b、15c、15d中的一部分喷出白色油墨、非白色油墨(例如黑色油墨、青色油墨、品红色油墨、黄色油墨等着色油墨组合物)的构成。树脂液喷嘴组16可以有多个。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树脂液喷嘴组16是1个。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着色油墨喷嘴组15a、15b、15c、15d和树脂液喷嘴组16在主扫描方向(图3的MS方向)隔开间隔而并排配置。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3所示的喷嘴组的排列的一例中,树脂液喷嘴组16表示在图的主扫描方向的左端的例子,也可以是在与主扫描方向的左端相反的右端配置树脂液喷嘴组16的排列。另外,可以是在图3的主扫描方向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配置树脂液喷嘴组16的排列。另外,可以是在图3的着色油墨喷嘴组15a、15b、15c、15d之间配置树脂液喷嘴组16的排列。
2.2.喷墨记录方法
喷墨头可以使用行式头、串行头的任意者。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是使用具备上述的喷墨头2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串行式的记录方法,喷墨头2一边沿记录介质10的主扫描方向相对地移动,通过交替重复地进行一边喷出油墨使其向记录介质10附着的主扫描和作为记录介质10的输送的副扫描来进行记录(参考图2)。
在串行式的记录方法的情况下,将相对于记录介质10的记录位置,与用于记录的特定的油墨的喷嘴组对置而通过的主扫描的次数称为该油墨的主扫描数。主扫描数由每喷嘴组决定。例如,在图3的一个喷嘴组充填油墨,在将该喷嘴组用于记录的情况下,在一次副扫描的距离是该喷嘴组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的二分之一的距离的情况下,该油墨的主扫描数是2。主扫描数能够通过将一次副扫描的距离缩短而变多,能够通过将该距离延长而变少。主扫描数越多,因能够使附着的油墨的合计的附着量变多、能够将油墨通过多次主扫描而分开附着的方面而优选。另一方面,在主扫描数少的情况下,因记录速度快的方面而优选。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主扫描数称为路径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主扫描的最大距离优选是50cm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一次主扫描的最大距离”是指在一次主扫描中,在从记录介质10的主扫描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临时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喷墨头2的一点与记录介质10对置的距离。该距离优选是50~500cm,更优选是50~400cm,进而优选是55~300cm,更进一步优选是60~200cm。另外特别优选是70~190cm,更特别优选是100~180cm,进而特别优选是130~170cm。通过该距离是50cm以上,能够作为对表示用等有用的记录物。该距离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喷墨记录装置1的构成的观点出发优选是500c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记录时,可以根据应记录的图像进行比上述的一次主扫描的最大距离短的距离的扫描。
记录介质10更优选使用记录介质10的主扫描的宽度是上述的最大距离范围的物质。在该情况下,因能够使一次主扫描的最大距离为上述内容而优选。
2.3.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
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是将构成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树脂液组合物向记录介质附着的工序。树脂液组合物的附着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喷墨记录装置1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喷墨法从喷墨头2使树脂液组合物喷出。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中,与后述的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分开地,通过具备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能够在记录介质直接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而成为衬底层(底涂层),或者,能够从记录介质附着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更上面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而成为外涂层。如此操作时,能够在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表面使树脂液组合物集中,减少在表面存在的颜料,具有能够防止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降低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将树脂液组合物作为底涂层的情况下,树脂液组合物向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气层表面移动。另外,即使在将树脂液组合物作为外涂层的情况下,树脂液组合物向与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记录介质的表面移行。需要说明的是,能够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附着量分开地对树脂液组合物的附着量独立地进行控制,易于调节二者的附着量。
作为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是低吸收记录介质或非吸收记录介质,特别优选是非吸收记录介质。记录介质与上述油墨组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可以在后述的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前进行,也可以在之后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在图3所示的喷嘴组的排列中,通过树脂液组合物使用树脂液喷嘴组的全部喷嘴,着色油墨组合物仅使用着色油墨喷嘴组的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的喷嘴,能够使树脂液组合物在着色油墨组合物之前或同时附着。另外,例如,通过树脂液组合物仅使用树脂液喷嘴组的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的喷嘴,着色油墨组合物仅使用着色油墨喷嘴组的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的喷嘴,能够使树脂液组合物在着色油墨组合物之前附着。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中,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更优选在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前进行。通过使用这种顺序,能够直接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于记录介质。如此操作时,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特别是在与记录介质的表面使树脂液组合物集中,具有能够更加减少存在于该表面的颜料的倾向,存在能够更加防止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降低的情况。另外,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是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的物质,特别而言具有对由聚烯烃系的非极性材料形成的记录介质的濡湿性提高的倾向。因此,采用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在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前进行的顺序时,即使是在记录介质使用聚烯烃系的非极性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地涂布树脂液组合物。由此,在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特别是与记录介质的表面使树脂液组合物集中,具有能够减少存在于该表面的颜料的倾向,存在能够更加防止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降低的情况。
优选在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之间通过图1所示的预加热器7加热录介质10,或在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时通过图1所示的IR加热器3或压板加热器4加热录介质10。通过在被加热的记录介质10上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喷出于记录介质10上的树脂液组合物变得易于在记录介质10上或后述的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附着的着色油墨组合物上涂布扩展,能够将树脂液组合物均匀涂布。如此操作时,能够减少在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表面存在的颜料,存在能够更加防止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降低的情况。
在此,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能够与使后述的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优选范围的温度独立而设定。例如,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优选是50℃以下,更优选是45℃以下,进而优选是38℃以下。另外,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下限值优选是25℃以上,更优选是28℃以上。进而优选是30℃以上,更优选是35℃以上,更优选是40℃以上。在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在所述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将树脂液组合物均匀地涂布于记录介质10,能够使耐擦性、画质提高。另外,能够抑制热对喷墨头2的影响。
2.4.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
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是使构成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着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喷墨法向记录介质附着的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可以在前述的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前进行,也可以在之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同时进行。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优选使着色油墨组合物和树脂液组合物在记录介质重叠而附着。如此,通过使其重叠而附着,在着色油墨组合物层的表面使树脂液组合物集中,能够减少在表面存在的颜料,存在能够更加防止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的降低的情况。
为了与赋予了树脂液组合物的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使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于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只要与赋予了树脂液组合物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地附着着色油墨组合物即可。具体而言,优选使着色油墨组合物与赋予了树脂液组合物的区域的50%以上重叠地附着,更优选与60%以上重叠地附着,进而优选与70%以上重叠地附着。
另外,为了与附着了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于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只要与赋予了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地附着树脂液组合物即可。具体而言,优选使树脂液组合物与附着了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区域的50%以上重叠地附着,更优选与60%以上重叠地附着,进而优选与70%以上重叠地附着。
在本说明书中,“区域”是指,使向该区域附着的油墨的附着量大致一定的、占记录介质上的一定面积的部分。一个区域是视觉上认为是相同颜色的区域,例如,具有1mm2以上的面积。另外,附着量大致一定是指,例如在占空比(Duty)低的情况下,在使油墨点着落的位置和不着落的位置,严格地说油墨的附着量不同,但区域意味着比1点的面积大的宏观(macro)的范围,在宏观上,在区域内的油墨的附着量是一定的,忽略油墨点附着的有无导致附着量的不均匀。
另外,在占空比低的情况下,即使是附着了树脂液组合物和着色油墨组合物二者的区域,在微观上,在例如喷墨法的液滴(着落的点)的尺寸,也能够存在树脂液点和着色油墨点未重叠的部位,但是视为宏观上观察到的油墨的层叠,忽略存在在以点为单位观察的情况下的点未重叠的部位。因此,在此附着区域认为是作为该区域整体的层叠有树脂液组合物和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区域。
本说明书中,“占空比”是指由下述式(1)算出的值。
占空比(%)={实际印字点数/(纵分辨率×横分辨率)}×100…(1)(式中,“实际印字点数”是每单位面积的实际印字点数,“纵分辨率”及“横分辨率”分别是每单位面积的分辨率。)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中,在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作为着色油墨组合物使用含有非白色颜料的非白色油墨和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可以使非白色油墨和白色油墨重叠附着。需要说明的是,“重叠附着”与上述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即使是这种形式,喷嘴的堵塞恢复性优异的同时,能够兼顾记录物的层压剥离强度、耐粘连性优异。
作为这种使非白色油墨和白色油墨重叠附着的形式,可以列举在白色油墨的附着后进行非白色油墨的附着、在非白色油墨的附着后进行白色油墨的附着。
其中,在非白色油墨的附着后进行白色油墨的附着从能够更加享有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而特别优选。这种记录方法被称为背面印刷,一般在透明介质进行记录,从记录面的背面目视使用记录物。
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可以具备在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前或与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的同时,通过IR加热器3、压板加热器4加热记录介质10的加热工序(以下,也称为“一次加热工序”),优选对通过一次加热工序进行了加热的记录介质10进行。通过一次加热工序,能够使着色油墨组合物在记录介质10上迅速地干燥,渗出被抑制,能够形成画质优异的图像。
基于一次加热工序的着色油墨组合物在记录介质10附着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上限优选是50℃以下,更优选是45℃以下,进而优选是40℃以下。通过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在所述范围,抑制基于热对喷墨头2的影响,能够防止喷墨头2、喷嘴的堵塞。另外,喷墨记录时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下限优选是比常温高的温度,优选是28℃以上,更优选是30℃以上,进而优选是32℃以上。通过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是上述的范围,能够使记录介质10上的着色油墨组合物迅速地干燥而在早期进行固定,渗出被抑制,能够形成画质优异的图像。
2.5.干燥工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可以在上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或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后具备将附着的油墨干燥的工序。干燥可以在常温进行,也可以加热油墨附着的记录介质10而进行。加热在以下也称为“二次加热工序”,例如可以作为通过图1所示的加热加热器5加热油墨附着的记录介质10的干燥工序。
作为加热的手段,例如能够通过IR加热器之类的放射向记录介质10发热的放射线的放射式、从与记录介质10接触的部件将热向记录介质10传导的传送式、向记录介质10送温风的送风式等而进行。由此,记录介质10上的油墨所包含的树脂等溶融而形成油墨膜,在记录介质10上油墨膜牢固地定影而成为造膜性优异的物质,能够在短时间得到耐擦性优异的高画质的图像而优选。
基于干燥的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上限优选是120℃以下,更优选是110℃以下,更优选是100℃以下。另外,记录介质10的表面温度的下限优选是60℃以上,更优选是70℃以上,更优选是80℃以上。通过温度在所述范围,确保堵塞恢复性的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得到耐擦性优异的高画质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干燥工序之后具有通过图1所示的冷却风扇6,冷却记录介质10上的油墨的工序。
2.6.其他工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可以具备通过喷出油墨用于记录的压力发生手段以外的手段、即通过不是喷墨头2具备的为了记录而用于喷出油墨的机构的其他机构,使油墨排出的清洁工序。
作为喷墨头2具备的为了记录而用于喷出油墨的机构,可以列举压力室(未图示)所具备的向油墨赋予压力的压电元件、加热器元件。该清洁工序可以作为在喷墨头2从外部赋予压力,使油墨从喷嘴排出的工序。通过具备该工序,即使树脂可能在喷墨头2的内壁熔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抑制,使喷出稳定性进一步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的清洁工序的其他机构,可以列举负压的赋予、从喷墨头2的上游赋予正压的机构。这些不是基于喷墨头2自身的功能的油墨排出、即冲洗。即不是在记录时,使用使油墨从喷墨头2喷出的功能的排出。
3.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例子。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表示质量基准。
3.1.聚氨酯树脂的合成
按如下操作进行各聚氨酯树脂乳浊液的制备。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的制备>
在氮气流下向插入了搅拌机、环流冷却管及温度计的反应容器加入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220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40g及甲基乙基酮(MEK:bp79.6℃)130g,加热至65℃使DMPA溶解。加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CHDI)330g、尿烷化催化剂XK-614(楠本化成制)0.26g,加热至75℃,进行5小时尿烷化反应,得到了异氰酸酯末端氨酯预聚物。
接着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70℃,从向其中添加并混合了三乙醇胺40g的物质中取出800g,在强搅拌下加入至水540g及三乙醇胺40g的混合溶液中。接着加入冰160g,加入35重量%的双环庚烷二甲胺(BCHDMA)水溶液28g进行链延长反应,将甲基乙基酮及水的一部分馏去,以使固体成分浓度成为30%,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0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的制造中,代替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CHDI)330g而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80g,使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为260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138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0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3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的制造中,代替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0g而使用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BIMCH)235g,使PTMG2000为275g、DMPA为130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3(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0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4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造中,代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80g而使用间-双(异氰酸根合丙基)苯(BICPB)300g,使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为200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130g、双环庚烷二甲胺(BCHDMA)水溶液为55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4(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0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5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的制造中,代替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CHDI)280g而使用间-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BICMB)208g,使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为157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125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5(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0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6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造中,代替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260g而使用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3000:数均分子量3000)194g,添加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50:数均分子量250)16g,使聚四亚甲基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50而使用,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醚系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6(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0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7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造中,代替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260g而使用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4000:数均分子量4000)520g,使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117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的操作得到了聚醚系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7(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55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8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造中,使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260g为聚氧丙二醇(PPG2000:数均分子量2000)253g,添加三羟甲基丙烷(TMP)1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醚系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8(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0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9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造中,代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80g而使用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HDDI)210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9(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89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0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造中,使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38g为115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80g为210g、聚四亚甲基二醇(三菱化学制PTMG2000:数均分子量2000)260g为125g、35重量%的双环庚烷二甲胺(BCHDMA)水溶液为7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0(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102mgKOH/g)。
<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1的制备>
在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2的制造中,使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38g为4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80g为100g、双环庚烷二甲胺(BCHDMA)水溶液为7g,除此以外,按照同样操作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1(聚氨酯树脂成分30%、水70%、酸价49mgKOH/g)。
将上述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A11总结至下表1。需要说明的是,下表1所示的添加量的单位是g。
[表1]
Figure BDA0003375037200000521
3.2.树脂液组合物及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将下表2所示的各成分混合,充分搅拌后,在孔径5.0μm的微过滤器(Millipore制)进行减压过滤,制备各树脂液组合物。另外,将各成分混合、搅拌,以成为下表3所示的配方比例,在孔径10μm的膜过滤器过滤,使用真空泵进行脱气处理,得到各着色油墨组合物。将各树脂液组合物及各着色油墨组合物的组成示于下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下表2中所示的树脂液组合物及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含量的单位是质量%,颜料及聚氨酯树脂乳浊液的含量表示固体成分换算量。另外,使离子交换水为剩余量是指添加了使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质量%的量。
需要说明的是,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所使用的颜料(P.B.15:3及P.W.6)是事先将颜料分散液按照下述制备并将其用于着色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白色颜料分散液的制备>
首先,向使30%氨水溶液(中和剂)0.1质量份溶解的离子交换水155质量份加入作为树脂分散剂的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重量平均分子量:25,000、酸价:18)4质量份并使其溶解。向其中作为白色颜料加入二氧化钛(C.I.颜料白6)40质量份,在利用氧化锆珠的球磨机进行了10小时的分散处理。之后,进行利用离心分离机的离心过滤,除去粗大粒子、废料等杂质,调节至白色颜料的浓度是20质量%,得到了白色颜料分散液。白色颜料的粒径是平均粒径350nm。
<非白色颜料分散液的制备>
首先,向使30%氨水溶液(中和剂)2质量份溶解的离子交换水160.5质量份加入作为树脂分散剂的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重量平均分子量:25,000、酸价:180)7.5质量份并使其溶解。向其中作为青色颜料加入30质量份的C.I.颜料蓝15:3,在利用氧化锆珠的球磨机进行了10小时的分散处理。之后,进行利用离心分离机的离心过滤,除去粗大粒子、废料等杂质,调节至青色颜料浓度是15质量%,得到非白色颜料(青色颜料)分散液。此时的青色颜料的粒径是平均粒径100nm。
[表2]
Figure BDA0003375037200000551
上表2中的成分的详细信息如下。
<颜料>
·P.B.15:3(C.I.颜料蓝15:3,非白色颜料)
·P.W.6(C.I.颜料白6,白色颜料)
<其他>
·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商品名“JONCRYL 62J”,BASF日本公司制)
·1,2-HD(1,2-己二醇)
·PG(丙二醇)
·2P(2-吡咯烷酮,含氮溶剂)
·SAG503A(商品名“SILFACE SAG503A”,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
·TiPA(三异丙醇胺,pH调节剂)
·EDTA(乙烯二胺4乙酸2钠盐,螯合剂)
3.3.评价用记录物的制作
将在上述得到的各着色油墨组合物及各树脂液组合物分别填充至油墨墨盒,搭载于喷墨打印机。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喷墨打印机,将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喷墨打印机(商品名“PX-G930”)改造而使用(“PX-G930”改造机)。在压板部安装加热器,成为能够在印刷中加热记录介质的构成。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及树脂液组合物印刷至记录介质的顺序、使用的油墨为下表3~下表5所述的条件,使压板区域的记录介质表面温度为45℃。以1440dpi×1440dpi的点密度使记录占空比为100%地进行印刷。需要说明的是,“记录占空比为100%”是指在1/1440英寸×1/1440英寸的单位区域,以将每1滴的质量是14ng±10%的油墨滴赋予1滴的条件进行记录的实心图像的记录占空比。作为记录介质,使用了电晕处理PET膜(FUTAMURA化学制,商品名“FE-2001”,厚50μm)。印刷时的打印机周边的环境是温度23℃、相对湿度55%。在油墨等附着结束后将记录介质在烘箱以记录介质表面温度75℃加热3分钟而干燥,得到记录物。
需要说明的是,下表3~下表5中“树脂液(底涂层)”是指在油墨附着前,在记录介质印刷树脂液组合物的条件。下表3~下表5中“第一层油墨”是指作为油墨第一个附着的油墨,在“树脂液(底涂层)”中附着树脂液组合物的情况下,重叠于树脂液组合物,使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而印刷的条件。下表3~下表5中“第二层油墨”是指作为油墨第二个附着的油墨,重叠于“第一层油墨”中附着的着色油墨组合物,使第2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而印刷的条件。下表3~下表5中“树脂液(外涂层)”是指重叠于“第一层油墨”或“第二层油墨”中附着的着色油墨组合物,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而印刷的条件。
[表3]
Figure BDA0003375037200000571
[表4]
Figure BDA0003375037200000572
[表5]
Figure BDA0003375037200000581
3.4.评价方法
3.4.1.层压剥离强度试验
将东洋MORTON制的脂肪族酯系TM-569(主剂)和CAT-10L(硬化剂)使用测试层压机(武藏野机械(株)制)以涂布量为2.5g(不挥发部分)/m2,涂布于上述得到的各记录物,使用吹风机使稀释溶剂挥发干燥。
将涂布了接合剂组合物的各记录物的接合剂面和密封膜(PE膜,三井东cello制,商品名“TUX-HCE”,厚60μm)进行了层压。接着,通过将该层压化膜进行40℃×3天的老化,使接合剂组合物硬化,得到了层压化膜薄片。
将各层压化膜的样品切断为宽15mm,使用株式会社A&D制的拉伸试验机“TENSILONRTG1250”,进行了剥离强度试验。使用50N的称重传感器以5mm/s的速度进行。将样品翻折180°,从试验板剥离25mm,固定于夹具,无视测定后的最初的25mm,之后每次测定三次50mm的长度的测定值,将其平均值通过以下的评价基准判定层压剥离强度。
(评价基准)
A:3次测定的平均值是3N/15mm以上。
B:3次测定的平均值是1N/15mm以上且小于3N/15mm。
C:3次测定的平均值是0.5N/15mm以上且小于1N/15mm。
D:3次测定的平均值是小于0.5N/15mm。
3.4.2.堵塞恢复性试验
将着色油墨组合物及树脂液组合物填充至上述喷墨打印机,确认了从喷嘴列的全部喷嘴喷出。之后,在温度40℃、相对湿度20%的环境下放置2天。放置后,从全部喷嘴喷出着色油墨组合物及树脂液组合物,反复实施清洁,计测此时的清洁次数。基于清洁的次数,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堵塞恢复性。
(评价基准)
A:通过一次至两次清洁,能够从全部的喷嘴喷出油墨。
B:通过三次至四次清洁,能够从全部的喷嘴喷出油墨。
C:存在即使通过四次清洁,也不能喷出的喷嘴。
3.4.3.耐粘连性评价试验
准备了在上述“3.3.评价用记录物的制作”得到的记录物的印刷面和记录物的非印刷面(非电晕未处理)重叠的样品。使用该样品,在TESTER产业株式会社制的“BLOCKINGTESTER CO-201”以5Kgf/cm2
Figure BDA0003375037200000591
、50℃放置24小时。放置后剥离重叠的膜,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评价耐粘连性。
(评价基准)
A:完全未转印。
B:轻微转印。
C:明显转印。
3.5.评价结果
将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上表2~上表5。
通过上述的评价结果,在各实施例中,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优异。另一方面,在各比较例中,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均不良。
更详细而言,通过实施例1、15,在着色油墨组合物是白色油墨的情况下层压剥离强度稍微降低,在着色油墨组合物是非白色油墨的情况下耐粘连性稍微降低。
通过实施例1、10,树脂液组合物中含有含氮溶剂时,层压剥离强度提高,但堵塞恢复性稍微降低。
通过实施例1、11,即使在使用白色油墨的情况下,在树脂液组合物上直接重叠的油墨组合物是非白色油墨时,层压剥离强度提高。
通过实施例11、12,在记录介质未直接使树脂液组合物附着的情况下,层压剥离强度降低。
通过实施例12、13,在非白色油墨中包含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的情况下,层压剥离强度提高。
通过实施例4、14,白色油墨中含有丙烯酸树脂时,耐粘连性提高,但层压剥离强度降低。
实施例19中,层压强度、耐粘连性优异。需要说明的是,白色油墨含有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时,堵塞恢复性降低。
与此相对,比较例1~2中,由于未使用含有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族结构的聚氨酯树脂的树脂液组合物,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均是不良的结果。
比较例3~8中,由于树脂液组合物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的酸价未在规定的范围内,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均是不良的结果。
通过比较例9可知,未使用树脂液组合物,即使使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聚氨酯树脂乳浊液A1,也不能得到层压剥离强度及耐粘连性提高的效果。
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导出以下内容。
油墨组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油墨组,具备:
着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颜料并作为水系的喷墨油墨;以及
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含有树脂,
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含有聚氨酯树脂,所述聚氨酯树脂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且酸价是50~100mgKOH/g。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聚氨酯树脂可以将从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间-双(异氰酸根合丙基)苯及间-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选择的一种以上用作构成成分。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作为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具备:
白色油墨,含有白色颜料;以及
非白色油墨,含有非白色颜料。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是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白色油墨的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可以是5~20质量%。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聚氨酯树脂可以将聚四亚甲基二醇用作构成成分。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聚四亚甲基二醇的数均分子量可以是500~3000。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含有所述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含有丙烯酸树脂。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树脂液组合物的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含量可以是1~15质量%。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聚氨酯树脂可以是树脂粒子。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可以是不含有超过10质量%的含氮溶剂的物质。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可以用于向低吸收记录介质或非吸收记录介质的记录。
上述油墨组的方式中,
使用上述方式的油墨组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物可以是在记录面施加密封膜处理而使用的记录物。
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具备:
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喷墨法向记录介质附着;以及
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向所述记录介质附着。
上述记录方法的方式中,
可以使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和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在所述记录介质重叠而附着。
上述记录方法的方式中,
可以使所述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在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前进行。
上述记录方法的方式中,
在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可以是,作为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使用含有非白色颜料的非白色油墨和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使该非白色油墨和该白色油墨重叠而附着。
上述记录方法的方式中,
在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可以在所述非白色油墨的附着后进行所述白色油墨的附着。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实质相同的构成,例如功能、方法及结果相同的构成、或目的及效果相同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非本质的部分置换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的构成或能够达成相同目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括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追加公知技术的构成。

Claims (19)

1.一种油墨组,其特征在于,具备:
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颜料,为水系的喷墨油墨;以及
水系的树脂液组合物,含有树脂,
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含有聚氨酯树脂,所述聚氨酯树脂具有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且酸价是50~100mgKOH/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树脂将从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间-双(异氰酸根合丙基)苯及间-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选择的一种以上用作构成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具备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以及含有非白色颜料的非白色油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色油墨的所述白色颜料的含量是5~20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树脂将聚四亚甲基二醇用作构成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四亚甲基二醇的数均分子量是500~3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所述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丙烯酸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液组合物的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含量是1~15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树脂是树脂粒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液组合物不含有超过10质量%的含氮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用于向低吸收记录介质或非吸收记录介质的记录。
14.一种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物是在记录面施加密封膜处理而使用的记录物。
15.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喷墨法向记录介质附着;以及
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使所述树脂液组合物向所述记录介质附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介质,使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和所述树脂液组合物重叠而附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树脂液组合物附着工序在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之前进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作为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使用含有非白色颜料的非白色油墨和含有白色颜料的白色油墨,使所述非白色油墨和所述白色油墨重叠而附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着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在所述非白色油墨的附着后进行所述白色油墨的附着。
CN202111415303.6A 2020-11-27 2021-11-25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Pending CN1145611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7279 2020-11-27
JP2020197279A JP2022085539A (ja) 2020-11-27 2020-11-27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1122A true CN114561122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5303.6A Pending CN114561122A (zh) 2020-11-27 2021-11-25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69882A1 (zh)
JP (1) JP2022085539A (zh)
CN (1) CN114561122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1841A (ja) * 2003-05-08 2004-11-25 Toyo Ink Mfg Co Ltd 表刷り用グラビア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JP2006070123A (ja) * 2004-09-01 2006-03-1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像
JP2010221670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02371761A (zh) * 2010-08-11 2012-03-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油墨组以及记录物
CN102886989A (zh) * 2011-07-22 2013-0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4943408A (zh) * 2014-03-28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
CN105462362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5922777A (zh) * 2015-02-27 2016-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JP2017206625A (ja) * 2016-05-19 2017-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用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粒子、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9210374A (ja) * 2018-06-05 2019-1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水性インク用樹脂エマルション、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WO2020054348A1 (ja) * 2018-09-10 2020-03-19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
JP2020084013A (ja) * 2018-11-22 2020-06-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46865B2 (en) * 2010-03-31 2014-06-10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344557B2 (ja) * 2014-06-18 2018-06-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
US10000084B2 (en) * 2015-12-14 2018-06-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18123255A (ja) * 2017-02-02 2018-08-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7052208B2 (ja) * 2017-03-28 2022-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前処理液、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US20210198503A1 (en) * 2019-12-25 2021-07-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Ink Composition Producing Method, Recorded Product,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2021187095A (ja) * 2020-06-02 2021-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白色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記録方法
JP2023009389A (ja) * 2021-07-07 2023-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1841A (ja) * 2003-05-08 2004-11-25 Toyo Ink Mfg Co Ltd 表刷り用グラビア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JP2006070123A (ja) * 2004-09-01 2006-03-1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像
JP2010221670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02371761A (zh) * 2010-08-11 2012-03-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油墨组以及记录物
CN102886989A (zh) * 2011-07-22 2013-0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4943408A (zh) * 2014-03-28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
CN105462362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油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5922777A (zh) * 2015-02-27 2016-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
JP2017206625A (ja) * 2016-05-19 2017-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用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粒子、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9210374A (ja) * 2018-06-05 2019-1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水性インク用樹脂エマルション、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WO2020054348A1 (ja) * 2018-09-10 2020-03-19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
JP2020084013A (ja) * 2018-11-22 2020-06-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69882A1 (en) 2022-06-02
JP2022085539A (ja) 2022-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6625B2 (en) Ink jet resin ink composi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ed matter
CN110293781B (zh)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US10190011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set
US10000084B2 (en)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JP589610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コート液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3363644B1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51831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WO2018142892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2013001755A (ja) ラミネート加工用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82151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1775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白色系インク、記録装置
US20210198503A1 (en)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Ink Composition Producing Method, Recorded Product,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2017109485A (ja)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方法
US20230023979A1 (en)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US11485871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2884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CN114058213B (zh) 白色油墨组合物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14561122A (zh)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JP610328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コート液
JP202001201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15595017B (zh) 喷墨油墨组合物以及记录方法
JP734720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組成物の製造方法、記録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14697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物
JP202214619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2021109904A (ja) 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