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5242A -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5242A
CN103075242A CN2011103281395A CN201110328139A CN103075242A CN 103075242 A CN103075242 A CN 103075242A CN 2011103281395 A CN2011103281395 A CN 2011103281395A CN 201110328139 A CN201110328139 A CN 201110328139A CN 103075242 A CN103075242 A CN 103075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pool
engine
radiator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81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5242B (zh
Inventor
刘金波
周新华
刘福萍
苏朝霞
郑传熹
彭海波
陈�胜
朱铎
田净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281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75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75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5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5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5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单向阀,包括阀体(13),该阀体内形成有输入腔(17)、输出腔(14)、以及中间腔(15),其中,所述中间腔内设有能够滑动的阀芯(16),该阀芯的一端在移动至输出腔时形成连通通道,并且该阀芯的相对端在滑动至输入腔(17)时与阀体形成密封性面接触或线接触。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有该单向阀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本发明的单向阀采用独特的单向控制结构,其能够有效地实现散热器除汽管内的蒸腾液汽的正向导通、逆向截止的单向控制功能,该单向阀能够可靠地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从而解决了发动机在低温时运行升温慢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动机功率,降低了油耗,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提高了暖风效果。

Description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向阀。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置有所述单向阀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具有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多采用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零部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得发动机适度冷却,从而使其保持在适宜的工作范围之内。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常规连接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地,参见图7所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1、液压泵11、冷却风扇22、节温器3以及形成在发动机缸盖和缸体内的水套,其中,散热器1、液压泵11、水套以及节温器3通过水管连接为冷却水强制循环路径,冷却风扇22一般邻近于散热器2安装以对散热器2强制通风,节温器3一般安装在发动机的水套出水口,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高低,自动改变冷却水的循环路线及流量,从而使得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下。现在汽车上大多采用蜡式节温器,其主要功能元件为蜡质感温元件,在冷却水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从发动机水套流出的冷却水直接返回液压泵11,从而不经由散热器2散热即继续参与循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称其为冷却水“小循环”。
典型地,如图7所示,冷却水(或称为“冷却液”)在液压泵11的作用下,通过发动机进水管12流经发动机缸盖和缸体内的水套而吸收热量,然后沿发动机出水管2流入散热器2。通过冷却风扇22的强制通风,使得空气流高速通过散热器2,从而不断地将流经散热器2的高温冷却水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而使冷却水温度下降。冷却后的冷却水流动到散热器底部后,通过液压泵11再次被泵入发动机缸盖和缸体内的水套中,此时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称的冷却水强制循环路径中的冷却水“大循环”。
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散热器2起到主水箱的作用,除此之外,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一般还设有通过管道连接于发动机进水管12的副水箱8,副水箱8的作用在于储存和随时补给冷却水,并在发动机工作时收集蒸腾液汽,蒸腾液汽中含有气态冷却水、液态冷却水雾滴以及空气,在其进入副水箱8后,其中含有的气态冷却水会逐渐冷凝成液态,有时蒸腾液汽较多而导致副水箱中压力过大时,蒸腾液汽会通过副水箱上部的阀门溢出泄压。
在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为了减少冷却水损失,增强冷却效果,副水箱8一般采用液汽分离型式,即将蒸腾液汽冷凝分离,使得蒸腾液汽中的液态冷却水流入液腔,空气等流入气腔并排出,以优化冷却系统压力。同时,为了保证结构紧凑,发动机除汽管4和散热器除汽管5接入副水箱8的同一腔室,即图7所示的连通腔7,然后在该连通腔7内再进行分离。
上述现有技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副水箱结构的问题在于,当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节温器3不工作从而切断发动机水套出水口通向散热器1的冷却水流动路径,发动机内部冷却水进行“小循环”,从而冷却水不流经散热器1,因此此时仅发动机除汽管4向副水箱8内喷涌蒸腾液汽,但是由于发动机除汽管4与散热器除汽管5均连接于副水箱8内的连通腔7,节温器3与散热器1之间不导通状态以及液压泵11的运转使得散热器1内产生负压,发动机除气管4内的蒸腾液汽进入连通腔7后,在压力作用下,部分蒸腾液汽以及冷却水会沿着散热器除汽管5回流进入散热器进行冷却,然后经过散热器1冷却后的温度极低的冷水进入发动机水套,这常常导致冬季发动机冷却过度,发动机升温慢、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并影响暖风效果等问题。具体地,参见图7所示,当冬季户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发动机10中用于控制冷却水是否流经散热器1的节温器3关闭,以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并且,暖风系统需要借助冷却水的温度升高以对车内空间增温。节温器3关闭后,发动机冷却系统开启“小循环”,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发动机出水管2中冷却水路径被阻断,散热器1被隔绝于冷却水循环路径之外。同时,液压泵11继续工作,仍通过发动机进水管12与散热器1内部联通,此时散热器1内部产生负压。发动机10运行时内部冷却水经过加热产生大量蒸腾液汽,该蒸腾液汽通过发动机除汽管4进入副水箱8内部的连通腔7内,连通腔7内具有一定正压。此时散热器1内为负压,在压力作用下,连通腔7内的蒸腾水汽流入散热器除汽管5中,并回流至散热器1。水汽冷凝后成为大量液态冷却水,通过散热器1后被强行冷却,最后经过发动机进水管12进入发动机10。
也就是说,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发动机为了保证正常运行温度而通过节温器3关闭了冷却水流经散热器1的“大循环”路径,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由于上述连接结构,实际上给冷却水的“大循环”开了“后门”,使得发动机冷却过度,发动机升温慢、功率下降、油耗上升,甚至熄火,并影响到暖风系统的暖风效果。
有鉴于现有技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上述缺陷,需要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阀,该单向阀能够可靠地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以在节温器将发动机出水管路切断时避免副水箱中的蒸腾液汽或冷却水回流到散热器内。
在上述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能够在节温器将发动机出水管路切断时避免副水箱中的蒸腾液汽或冷却水回流到散热器内,从而避免发动机冷却过度。
此外,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发动机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具有显著改善的动力性能,并且暖风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阀,包括阀体,该阀体内形成有输入腔、输出腔、以及该输入腔与输出腔之间的中间腔,其中,所述中间腔内设有能够相对于该中间腔的内周壁滑动的阀芯,该阀芯的一端在移动至所述输出腔时形成连通所述输入腔和输出腔的连通通道,并且该阀芯的相对端在滑动至所述输入腔时与所述阀体形成密封性面接触或线接触以分隔所述输入腔和输出腔。
优选地,所述阀芯的朝向所述输出腔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到所述阀体上的凸块,所述阀芯的与所述中间腔滑动配合的边缘区域形成有通气孔,所述阀芯的一端在移动至所述输出腔时,所述通气孔以及所述阀体与阀芯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
优选地,所述输入腔、中间腔以及输出腔分别为圆孔腔,以形成为相互连通的阶梯孔。
更优选地,所述阀芯包括弧形或锥形阀片,该阀片在滑动至所述输入腔时与所述中间腔和输入腔之间的阶梯突棱形成所述密封性线接触。
可选择地,所述阀芯包括平面形阀片,该阀片在滑动至所述输入腔时与所述中间腔和输入腔之间的阶梯面形成所述密封性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阀芯还包括与所述阀片一体的环周边缘,该环周周缘与所述中间腔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具体地,所述阀片的朝向所述输出腔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凸块,所述环周周缘上形成有所述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凸块和所述通气孔各自具有多个,该多个凸块和多个通气孔分别沿所述阀片的环周方向均匀布置。
在上述单向阀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连接在散热器的液汽接口与副水箱的连通腔之间的散热器除汽管以及连接在发动机的液汽接口与所述连通腔之间的发动机除汽管,其中,所述散热器除汽管上设有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单向阀,该单向阀的正向导通端接口与所述散热器连通,反向截止端接口与所述连通腔连通。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具有本发明的上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单向阀采用独特的单向控制结构,其能够有效地实现散热器除汽管内的蒸腾液汽的正向导通、逆向截止的单向控制功能,该单向阀能够可靠地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其不仅能够完成冷却水“大循环”时散热器内的蒸腾液汽的正常输送功能,而且在冷却水进行“小循环”时能够有效地阻断了连通腔内的液汽和冷却水的回流到散热器内,避免液汽回流至散热器中冷凝成冷却水进入发动机,从而解决了发动机在低温时运行升温慢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动机功率,降低了发动机油耗,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且提高了暖风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列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阀芯未进行剖视以清楚地显示阀芯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单向阀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导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截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设置有本发明的单向阀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管路上未设置单向阀。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器;                2发动机出水管;
3节温器;                4发动机除汽管;
5散热器除汽管;          6单向阀;
7连通腔;                8副水箱;
9补水管;                10发动机;
11液压泵;               12发动机进水管;
13阀体;                 14输出腔;
15中间腔;               16阀芯;
17输入腔;               18通气孔;
19凸块;                 20阀片;
21环周边缘               22冷却风扇;
23正向导通端接口;       24反向截止端接口;
25阶梯突棱;             26阶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结构与现有技术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是类似地,具体地,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1,该散热器1的进水口经由发动机出水管2连接于发动机水套出水口,该散热器1的出水口经由发动机进水管2连接于发动机水套进水口,冷却风扇22邻近于散热器2安装以对散热器2强制通风,在图6中,液压泵11和节温器3内置在发动机内部,其中液压泵11位于发动机水套进水口附近,节温器3位于发动机水套出水口附近,当然,液压泵11和节温器3也可以采用外置形式。无论具体的结构形式如何,散热器1、液压泵11、水套以及节温器3均需要通过管路连接为冷却水强制循环路径。在图6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设有副水箱8,该副水箱8通过补水管9连接于发动机进水管12,散热器1的液汽接口和发动机10的液汽接口分别经由散热器除汽管5和发动机除汽管4连接于副水箱8内的连通腔7。上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连接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器除汽管5上设置有单向阀6,该单向阀6的正向导通端接口23与散热器1连通,反向截止端接口24与副水箱8的连通腔7连通(参见图1)。
显然地,单向阀的作用在于控制流动介质的流动方向,使得流动介质只能单向流动,其具有两个接口,即正向导通端接口和反向截止端接口,当具有一定压力的流动介质从正向导通端接口流入单向阀时,该流动介质能够从反向截止端接口流出;但是,如果流动介质从反向截止端接口流入单向阀,即使流动介质的压力足够大,其也无法从正向导通端接口流出,从而实现控制流动介质单向流动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上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由于散热器除汽管5上设置有单向阀6,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节温器3将发动机出水管路关闭后,发动机冷却系统开启“小循环”,冷却水在发动机10内部循环。在此情形下,发动机10运行时内部冷却水经过加热产生大量蒸腾液汽,该蒸腾液汽通过发动机除汽管4进入副水箱8内部的连通腔7内,从而连通腔7内具有一定正压,尽管此时散热器1内还是存在负压,但是由于散热器除汽管5上设有单向阀6,因此蒸腾液汽从单项阀6的反向截止端接口24进入单向阀,其无法通过单向阀6进入到散热器内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蒸腾液汽回流到散热器1的内部,避免外界环境温度过低(例如冬季)发动机冷却过度,使得发动机升温迅速、功率优良、油耗降低,并改善了汽车的暖风效果。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单向阀的功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熟知的,但是公知的单向阀并不能有效地应用于本发明的上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除汽管5上,本发明的单向阀6必须采用具有独特结构的单向阀。具体地,公知的单向阀通过弹簧力将阀球压靠到锥形阀座上来实现单向阀阀口的常闭状态,正向导通端接口流入的流动介质必须克服弹簧力才能通过单向阀,而反向截止端接口流入的流动介质会与弹簧力共同将阀球更紧密地压靠到阀座上,因此流动介质无法反向流动。但是,如果将这种公知结构的单向阀安装到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上述散热器除汽管5显然是无法实现传输蒸腾液汽的正常功能,由于经由发动机除汽管4进入连通腔7内的蒸腾液汽也具有一定的压力,尽管经过发动机除汽管4以及连通腔7的膨胀扩散以及一定程度的冷凝作用,该部分蒸腾液汽的压力会比散热器除汽管5内的蒸腾液汽压力略小,但是该部分蒸腾液汽的压力加上弹簧力,往往大于从散热器1内经由散热器除汽管5到达单向阀正向导通端接口的液汽压力,因此如果使用公知的单向阀,在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正常的“大循环”时,散热器1内的蒸腾液汽将无法通过该公知的单向阀进入连通腔7。
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本发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具有独特结构的单向阀。以下参照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单向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单向阀6包括阀体13,阀体13内形成有与单向阀一端接口(即正向导通端接口23)连通的输入腔17、与单向阀另一端接口(反向截止端接口24)连通的输出腔14、以及位于输入腔17与输出腔14之间的中间腔15,中间腔15内设有能够相对于中间腔15的内周壁滑动配合的阀芯16,该阀芯的一端在移动至输出腔14时形成连通所述输入腔17和输出腔14的连通通道,并且阀芯16的相对端在滑动至所述输入腔17时与所述阀体13形成密封性面接触或线接触以分隔输入腔17和输出腔14。
具体地,参见图1,上述连通通道可以通过如下具体结构形成:阀芯16的朝向输出腔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到阀体13上的凸块19,阀芯16的与中间腔15滑动配合的边缘区域形成有通气孔18,阀芯16的一端在移动至输出腔时,通气孔18以及通过凸块19的止挡定位所形成的阀芯16与阀体13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当然,上述连通通道并不限于通过上述具体结构形成,例如凸块19也可以形成在阀体13上,其同样能够起到形成对阀芯16进行止挡定位并形成连通通道的作用。再如,在图1中,阀芯16也可以不设置该凸块10,而是在阀体13上形成与输出腔14连通的倾斜通道孔,当阀芯16移动到输出腔位置是,阀芯16上的通气孔18与所述倾斜通道孔对准连通,从而也能形成上述连通通道。也就是说,在图1至图3所示的具体技术构思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多种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连通通道,但是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
在上述单向阀6的基本技术构思范围内,阀芯16的相对端能够通过多种结构形式与阀体13形成密封性面接触或线接触。具体地,例如,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输入腔17、中间腔15和输出腔14均为圆孔腔并形成为相互连通的阶梯孔,显然地,如图1所示,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中间腔15的孔径大于进气腔17和输出腔14。阀芯16包括弧形阀片20以及与该弧形阀片20一体的环周边缘21,所述通气孔18形成在该环周边缘21,该环周边缘21与中间腔15的内周面滑动配合,从而使得阀体16能够在该中间腔15内滑动。阀芯16的朝向输出腔14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块19,阀芯16朝向输出腔14移动时,该凸块19支撑到阀体上,即支撑到中间腔15与输出腔14之间的阶梯面上。当阀芯16朝向输入腔17移动时,弧形阀片20的外表面与输入腔17和中间腔15之间的阶梯突棱25(该突棱25属于阀体13的一部分)形成密封性线接触。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阀芯16与阀体13形成密封性面接触或线接触并不局限于图1至图3所示的具体结构形式,例如,在图1,阀片20也可以形成为平面形阀片,在此情形下,阀片20可以与输入腔17和中间腔15之间的阶梯面26(该阶梯面26同样属于阀体13的一部分)形成密封性面接触。又如,阀片20也可以形成为其它形式,在图1中,阀片20也可以形成为锥形阀片,其同样能够与阶梯突棱25形成密封性线接触。此外,上述输入腔17、中间腔15和输出腔14并不限于形成为圆孔腔,其还可以形成为方孔腔、锥形腔等,当然,在此情形下,阀体需要根据中间腔15的形状进行相应地变型,以使得能够相对于中间腔15的内周壁滑动的阀芯16,阀体16朝向输入腔17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以形成密封性线接触或面接触,例如在图1中,当输入腔17形成为锥孔腔的情形下,阀片20可以形成为弧形阀片或与进气腔17配合的锥形阀片,当输入腔17形成为方孔腔的情形下,阀片20相配合的方锥阀片等等。总之,在本发明图1至图3的技术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多种简单变型方式,以实现阀芯16在朝向输入腔17滑动时压靠到阀体16上并与阀体16形成密封性面接触或线接触,这些简单变型方式均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凸块19形成相互间隔的多个,例如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凸块19可以沿阀片20的环周方向均匀分布。此外,通气孔18也由优选地形成有多个,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多个通气孔18沿所述阀片的环周方向均匀设置在环周边缘21上。
以下参照图4和图5描述图1至图3所示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工作过程。
图4显示本发明的单向阀6正向开启的导通原理图,当液汽从输入腔17流向输出腔14时,液汽推动阀芯16靠向输出腔14,凸块19支撑到中间腔15的阀体侧壁上从而止位,液汽从输入腔17通过通气孔18以及凸块19与阀体内壁之间的间隔进入输出腔14,由此形成液汽的正向开启流通。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单向阀6与公知技术的单向阀不同,液汽无需克服弹簧力来实现正向导通,在此情形下,当本发明的单向阀6安装到散热器除汽管5上时,散热器除汽管5中的来自于散热器1的蒸腾液汽只需要克服连通腔7内的来自于发动机除汽管4的蒸腾液汽,即可轻易地推动阀芯16移动到正向导通的位置,从而实现散热器1内的蒸汽输送功能。
图5显示本发明的单向阀6的逆向阻断原理图,当液汽从输出腔14流向输入腔17方向时,液汽推动阀芯16靠向输入腔17,阀片20的圆弧面与中间腔15与输入腔17的阶梯突棱25形成密封性线接触,液汽无法通过,从而形成液汽的逆向阻断。当本发明的单向阀6安装到散热器除汽管5上时,在节温器3由于外部环境温度较低而切断通向散热器1的出水管路时,连通腔7内的来自于发动机除汽管4的蒸腾液汽存在一定的压力,同时散热器1内由于液压泵11的运转存在负压,因此连通腔7内的蒸腾液汽能够容易地推动阀芯16,使得阀芯16的阀片20压靠到所述阶梯突棱25上形成密封性线接触,从而阻断蒸腾液汽的流动,避免连通腔7内的蒸腾液汽回流到散热器1内,实现逆向阻断功能。
在本发明的上述单向阀和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除汽管路上安装有上述单向阀6。显然地,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的上述优点,该汽车同样具有这些优点和技术效果。
由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单向阀6采用独特的单向控制结构,其能够有效地实现散热器除汽管5内的蒸腾液汽的正向导通、逆向截止的单向控制功能,该单向阀能够可靠地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其不仅能够完成冷却水“大循环”时散热器1内的蒸腾液汽的正常输送功能,而且在冷却水进行“小循环”时能够有效地阻断了连通腔7内的液汽和冷却水的回流到散热器内,避免液汽回流至散热器1中冷凝成冷却水进入发动机10,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在低温时运行升温慢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动机功率,降低了发动机油耗,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且提高了暖风效果。本发明的单向阀的结构设计以及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对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结构形成优化和性能提升,与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相比,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冷却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将图2所示的长孔形通气孔18改变为圆孔形通气孔18,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目的实现,通气孔18只要供蒸腾液汽通过即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单向阀,包括阀体(13),该阀体内形成有输入腔(17)、输出腔(14)、以及该输入腔与输出腔之间的中间腔(15),其中,所述中间腔(15)内设有能够相对于该中间腔的内周壁滑动的阀芯(16),该阀芯的一端在移动至所述输出腔时形成连通所述输入腔(17)和输出腔(14)的连通通道,并且该阀芯(16)的相对端在滑动至所述输入腔(17)时与所述阀体(13)形成密封性面接触或线接触以分隔所述输入腔(17)和输出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阀芯(16)的朝向所述输出腔(14)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到所述阀体(13)上的凸块(19),所述阀芯(16)的与所述中间腔(15)滑动配合的边缘区域形成有通气孔(18),所述阀芯的一端在移动至所述输出腔时,所述通气孔(18)以及所述阀体(13)与阀芯(16)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输入腔(17)、中间腔(15)以及输出腔(14)分别为圆孔腔,以形成为相互连通的阶梯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阀芯(16)包括弧形或锥形阀片(20),该阀片(20)在滑动至所述输入腔(17)时与所述中间腔(15)和输入腔(17)之间的阶梯突棱(25)形成所述密封性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阀芯(16)包括平面形阀片(20),该阀片(20)在滑动至所述输入腔(17)时与所述中间腔(15)和输入腔(17)之间的阶梯面(26)形成所述密封性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阀芯(16)还包括与所述阀片(20)一体的环周边缘(21),该环周周缘与所述中间腔(15)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阀片(20)的朝向所述输出腔(14)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凸块(19),所述环周周缘(21)上形成有所述通气孔(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阀,其中,所述凸块(19)和所述通气孔(18)各自具有多个,该多个凸块(19)和多个通气孔(18)分别沿所述阀片(20)的环周方向均匀布置。
9.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连接在散热器(1)的液汽接口与副水箱的连通腔(7)之间的散热器除汽管(5)以及连接在发动机(10)的液汽接口与所述连通腔(7)之间的发动机除汽管(4),其中,所述散热器除汽管(5)上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阀(6),该单向阀的正向导通端接口(23)与所述散热器(1)连通,反向截止端接口(24)与所述连通腔(7)连通。
10.汽车,其中,该汽车具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1110328139.5A 2011-10-25 2011-10-25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Active CN103075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8139.5A CN103075242B (zh) 2011-10-25 2011-10-25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8139.5A CN103075242B (zh) 2011-10-25 2011-10-25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5242A true CN103075242A (zh) 2013-05-01
CN103075242B CN103075242B (zh) 2016-08-03

Family

ID=48151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8139.5A Active CN103075242B (zh) 2011-10-25 2011-10-25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752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331A (zh) * 2021-01-12 2021-06-04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回路冷却液共用的加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5710A (en) * 1975-02-12 1977-02-01 Abbott Laboratories Parenteral apparatus with one-way valve
KR20030092268A (ko) * 2002-05-29 2003-12-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가압식 에어벤트 시스템
US20090255590A1 (en) * 2002-03-22 2009-10-15 Enerson Jon R Disc Check Valve
CN101761381A (zh) * 2010-03-01 2010-06-3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副水箱和发动机冷却系统
US20100200087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Pbm, Inc. Self-sealing check valve
CN202300625U (zh) * 2011-10-25 2012-07-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5710A (en) * 1975-02-12 1977-02-01 Abbott Laboratories Parenteral apparatus with one-way valve
US20090255590A1 (en) * 2002-03-22 2009-10-15 Enerson Jon R Disc Check Valve
KR20030092268A (ko) * 2002-05-29 2003-12-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가압식 에어벤트 시스템
US20100200087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Pbm, Inc. Self-sealing check valve
CN101761381A (zh) * 2010-03-01 2010-06-3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副水箱和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2300625U (zh) * 2011-10-25 2012-07-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331A (zh) * 2021-01-12 2021-06-04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回路冷却液共用的加注装置
CN112901331B (zh) * 2021-01-12 2022-04-22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回路冷却液共用的加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5242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969B (zh) 增程式电动巴士的循环系统
CN109057937A (zh) 一种冷却液循环系统
CN202300625U (zh)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CN108223097A (zh) 一种发动机高低温双循环冷却系统
CN20482763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3867285B (zh) 缓速器冷却系统
CN204572166U (zh) 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其的汽车
CN101196135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7339141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冷却系统
CN103419598A (zh) 一种使用燃油加热器的汽车加热与散热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3075242A (zh)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CN203822444U (zh) 缓速器冷却系统
CN103511053B (zh) 能够降低整车水温的冷却系统
CN203847234U (zh) 一种消防车辅助冷却用换热器
CN104088693A (zh) 发动机组件
CN204098987U (zh) 燃滑油散热器结构
CN103245142B (zh) 带有双向阀功能的膨胀阀
CN202718730U (zh) 汽车发动机曲轴箱通气防堵管路
CN204152622U (zh) 一种前置后驱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CN107975413B (zh) 具有加热锅炉的内燃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2483698U (zh) 一种改进型的汽车电子节温器
CN106150655B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控制阀
CN205172707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506407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4783230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