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586A - 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2586A
CN103052586A CN2011800350230A CN201180035023A CN103052586A CN 103052586 A CN103052586 A CN 103052586A CN 2011800350230 A CN2011800350230 A CN 2011800350230A CN 201180035023 A CN201180035023 A CN 201180035023A CN 103052586 A CN103052586 A CN 103052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corporated
planetary wheel
pulley
plect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50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2586B (zh
Inventor
全秉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2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2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two central gears coupled by intermeshing orbital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10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equalising rope or cable t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当升降机钢索出现长度差时,能够立即消除不均衡,使张力均衡,因而能够提高安全性,提高耐久性及可靠性。本发明包括:主体(100),其在内侧形成有容纳空间;张力调节装置,其与升降机钢索(R1~R4)连接,安装于所述主体(100)内;主轴(200),其贯通所述张力调节装置,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0);第1至第4引导轮(B1~B4),其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0)内,以便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升降机钢索(R1~R4)外切。

Description

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在多根钢索悬垂驱动的钢索中,借助于滑轮(pulley)悬垂的多条钢索,因诸如弯曲和展开的往复机械式运动而发生各个钢索的长度变形,从而导致发生长度差异时,能够立即对变动的长度进行补正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借助于悬垂的各个独立的钢索而往复移送轿厢的过程中,多根独立的钢索间发生张力的不均衡。
对这种张力的不均衡周期性地进行管理,即使如此进行周期性检查和管理,根据升降机安装现场的温度和升降机运转次数,该变化实时发生,因此不均衡将持续至下次检查时。
这种不均衡的持续将使滑轮发生偏磨损,发生滑轮的圆周率差,圆周率的差异使独立的钢索发生移动距离差,滑轮驱动时,在钢索上发生滑动,造成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成为在轿厢中发生振动的直接原因。
另外,因此还会附带地形成升降机故障的原因,发生降低轿厢的寿命与乘坐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消除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借助于滑轮(pulley)而悬垂的多条升降机钢索,因诸如弯曲和展开的往复机械性运动而发生各个钢索的长度差异,这导致在一个负重下多条钢索受力不均衡,当发生钢索相互间张力不均时,能够立即消除这种不均衡,使张力均衡。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借助于以下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达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其在内侧形成有容纳空间;张力调节装置,其与第1至第4钢索连接,安装于所述主体内;主轴,其贯通所述张力调节装置,以能水平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0的内侧;第1至第4引导轮,其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内,以便与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第1至第4钢索外切,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第1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第2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2钢索,与所述第1旋转装置联动,向相同方向旋转;第3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3钢索,与所述第2旋转装置联动,向相反方向旋转;第4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4钢索,与所述第3旋转装置联动,向相反方向旋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旋转装置包括:第1滑轮,其结合于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在内侧形成圆板;第1齿圈,其在内周面上形成第1内轮齿,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的一侧内周面;第1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1行星齿轮和多个第2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1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的圆板前面的,所述第2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后面且轮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只结合一半;第1外部齿圈,其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的另一侧,在内周面上形成内轮齿,以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的其余轮齿结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旋转装置包括:第2滑轮,其形成结合于主轴的圆板,在外面上卷绕第2钢索,供第1齿圈的其余部分插入结合;第2齿圈,其在内周面上形成第2内轮齿,只有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的一侧内周面;第2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3行星齿轮和多个第4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3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的圆板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内轮齿结合,所述第4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的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3行星齿轮结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旋转装置包括:第3滑轮,其形成结合于主轴的圆板,在外面上卷绕第3钢索,供第2齿圈的其余部分插入结合;第3齿圈,其在内周面上形成第3内轮齿,只有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的一侧内周面;第3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5行星齿轮和多个第6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5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内轮齿结合,所述第6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5行星齿轮结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旋转装置包括:第4滑轮,其形成结合于主轴的圆板,在外面上卷绕第4钢索,供第3齿圈的其余部分插入结合;第4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7行星齿轮和多个第8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7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4滑轮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3内轮齿结合,所述第8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7行星齿轮结合;第2外部齿圈,其结合于所述第1齿圈的另一侧内周面,在内周面上形成内轮齿,以便与所述第8行星齿轮的其余轮齿结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至第4滑轮包括:轮缘构件,其在外周面形成供所述第1至第4钢索插入的索槽;和圆板,其在所述轮缘构件的内侧形成,与主轴结合;而且,在圆板的前、后面以既定深度形成环形槽,以便在所述圆板的外周部与轮缘构件的内周部之间,使第1至第3齿圈只能插入一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升降机钢索发生长度差时,能够立即消除不均衡,实时自动地使张力均衡,能够提高稳定性,具有能够提高耐久性及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图3及图4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正剖面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中的“第1旋转装置”的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中的“第1旋转装置”的其他形态的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结合的局部正剖面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图12a及图12b是从所述图11中截取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及组装的正剖面图,
图13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正剖面图,
图14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图15是显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
图16是显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结合的正剖面图,
图17是显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图18是显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
图19及图20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为基础,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下面根据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图3及图4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正剖面图,图5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中的“第1旋转装置”的图,图6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中的“第1旋转装置”的其他形态的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A1包括:主体100,其在内侧形成有容纳空间;张力调节装置,其与升降机钢索R1~R4连接,安装于所述主体100内;主轴200,其贯通所述张力调节装置,以能水平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0的内侧;第1至第4引导轮B1~B4,其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0,以便与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升降机钢索R1~R4外切。
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第1旋转装置1,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R1;第2旋转装置2,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2钢索R2,与所述第1旋转装置1联动旋转;第3旋转装置3,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3钢索R3,与所述第2旋转装置2联动旋转;第4旋转装置4,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4钢索R4,与所述第3旋转装置3联动旋转。
第1旋转装置1包括:第1滑轮11,其结合于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R1,在内侧形成圆板;第1齿圈L1,其在内周面上形成第1内轮齿L11,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11的一侧内周面;第1行星齿轮部10,其由多个第1行星齿轮101和多个第2行星齿轮102构成,其中,所述第1行星齿轮101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11的圆板的前面,所述第2行星齿轮102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轮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101只结合一半;第1外部齿圈L5,其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11的另一侧,在内周面上形成内轮齿L50,以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101的其余轮齿结合。
所述圆板在前、后面上形成齿轮结合槽H5,以便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分别埋设,在各齿轮结合槽H5中形成轴销,以便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
所述齿轮结合槽H5在圆板的前、后面形成多个,相互交错地形成,使结合于各齿轮结合槽H5的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能够部分地啮合。
而且,在圆板的外面,为使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不脱离而附着有盖板114。
在以下说明的第2至第4旋转装置2~4中涉及的圆板也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如上所述,所述第1行星齿轮101与第2行星齿轮102以在其外周面的轮齿各啮合一半的方式结合。
另外,第2行星齿轮102的外周面的轮齿与第1行星齿轮101结合一半,与此同时,其余一半轮齿与第1齿圈L1的第1内轮齿L11结合。
而且,第1行星齿轮101外周面的轮齿的一半与第2行星齿轮102结合,轮齿其余一半与第1外部齿圈L5的内轮齿L50结合。
第2旋转装置2包括:第2滑轮22,其形成结合于主轴200的圆板,在外面上卷绕第2钢索R2,供第1齿圈L1的其余部分插入结合;第2齿圈L2,其在内周面上形成第2内轮齿L22,只有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22的一侧内周面;第2行星齿轮部20,其由多个第3行星齿轮203和多个第4行星齿轮204构成,其中,第3行星齿轮203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22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内轮齿L11结合,第4行星齿轮204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与所述第3行星齿轮203及第2齿圈L2进行轮齿结合。
第3旋转装置3包括:第3滑轮33,其形成结合于主轴200的圆板,在外面卷绕第3钢索R3,供第2齿圈L2的其余部分插入结合;第3齿圈L3,其在内周面上形成第3内轮齿L33,只有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33的一侧内周面;第3行星齿轮部30,其由多个第5行星齿轮305和多个第6行星齿轮306构成,其中,第5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33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第2内轮齿L22结合,第6行星齿轮306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与所述第5行星齿轮305及第3齿圈L3进行轮齿结合。
第4旋转装置4包括:第4滑轮14,其形成结合于主轴200圆板,在外面卷绕第4钢索40,供第3齿圈L3的其余部分插入结合;第4行星齿轮部40,其由多个第7行星齿轮407和多个第8行星齿轮408构成,其中,第7行星齿轮407结合于所述第4滑轮44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3内轮齿L33结合,第8行星齿轮408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7行星齿轮407结合;第2外部齿圈L6,其结合于所述第1齿圈L1的另一侧内周面,在内周面形成内轮齿L60,以便与所述第8行星齿轮408的其余轮齿结合。
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包括:轮缘构件116,其在外周面上形成供所述第1钢索R1插入的索槽118;圆板112,其形成于所述轮缘构件116的内侧,与所述主轴200结合。
另外,在所述圆板112的外周部与轮缘构件116的内周部之间,在前、后面向内侧凹陷以既定深度形成环形槽H,以便能够结合第1至第3齿圈L1~L3。
优选所述环形槽H的深度设置得使第1至第3齿圈L1~L3只能插入一半。
结合于第1滑轮11的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结合于第2滑轮22的第3及第4行星齿轮203,204、结合第3滑轮33的第5及第6行星齿轮305,306、结合第4滑轮44的第7及第8行星齿轮407,408插入结合于分别在各滑轮的圆板的前、后面上形成的齿轮结合槽H5,盖板114附着于圆板的外面。
另外,所述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第3及第4行星齿轮203,204、第5及第6行星齿轮305,306、第7及第8行星齿轮407,408的轮齿的一部分向圆板的外侧凸出,结合得向环形槽H凸出,从而能够与结合于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的环形槽H的第1至第3齿圈L1,L2,L3的内轮齿L11,L22,L33结合。
而且,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结合于与主轴200结合的轴承7,以便能够与主轴200另行地自由旋转。
另一方面,所述第1及第3钢索R1,R3与第2及第4钢索R2,R4相反地卷绕。
即,如图1及图2所示,第1及第3钢索R1,R3在挂接件50固定于在第1及第3滑轮11,33的外周面前方形成的固定孔40后,向逆时针方向卷绕,然后在被挂于上部的第1及第3引导轮B1,B3的状态下朝向上方,第1及第3钢索R1,R3的上端与主钢索500连接。
第2及第4钢索R2,R4在挂接件50固定于在第2及第4滑轮22,44的外周面的后方形成的固定孔40后,向顺时针方向卷绕,然后在被挂于上部的第2及第4引导轮B2,B4的状态下朝向上方,第2及第4钢索R2,R4的上端与主钢索500连接。
第1至第4钢索R1~R4的上端与主钢索500的连接借助于螺丝结合式的连接件C实现。因此,借助于连接件C的连结,第1至第4钢索R1~R4能够与主钢索500结合及分离。
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在形成于外周面的索槽118的一个部位形成固定孔40,以便第1钢索R1的端部能够固定,在第1钢索R1的端部,形成挂接于所述固定孔40的挂接件50。
固定孔40的入口直径大,出口减小,呈锥形地形成,以便第1钢索R1插入。
所述挂接件50附着于第1钢索R1的末端,呈锥形形状,以便插入所述固定孔40。
所述固定孔40及挂接件50也共同应用于第2至第4滑轮22,33,44及第2至第4钢索R2~R4,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也可以由两列形成,以便在外周面上形成的索槽118能够卷绕钢索两圈。
当然,还可以由两列以上的多列形成,通过如此把钢索卷绕成多列,能够充分应对高升程升降机中的钢索间较多的变率。
而且,第1至第8行星齿轮101,102,203,204,305,306,407,408以具有既定厚度的正齿轮(spur gear)形成。
特别是如图3所示,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在其外面上形成的轮齿只结合一半。
同理,第3及第4行星齿轮203,204、第5及第6行星齿轮305,306、第7及第8行星齿轮407,408也各自构成一对,在其各个的外面上形成的轮齿设置成只相互结合一半。
第1至第3齿圈L1~L3为了能够以能旋转的方式与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结合,在第1至第3齿圈L1~L3的外周面与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的内周面之间,分别安装滚针轴承6。
另外,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也在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的外周面与第1及第4滑轮11,44的内周面之间分别安装滚针轴承6,以便能够以能旋转的方式与第1及第4滑轮11,44结合。
所述第1至第3齿圈L1~L3具有既定长度的宽度,在内周面上形成第1至第3内轮齿L11,L22,L33,以便第2、第4、第6行星齿轮203,204,306结合。
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也在内周面上形成内轮齿L50,L60,与第1及第8行星齿轮101,408结合,利用螺栓8与主体100结合,从而在第1及第8行星齿轮101,408公转时,不受此影响,或起到使与第1及第8行星齿轮101,408结合的第2及第7行星齿轮102,407的旋转进一步增加的作用。
下面参照图2,对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A1的运转关系进行说明。
当第1至第4钢索R1~R4中的某一个首先运转时,与其结合的第1至第4旋转装置1~4中的某一个将首先运转,此外其余旋转装置也以齿轮连接在一起,因而借助于力的传递而依次运转。
在以下说明中,说明第1钢索R1被向上方拉动、第1旋转装置1与其联动并运转的实施例,以箭头显示出各构成要素的旋转方向,把附图上的左侧定为前方。
首先,对第1实施例A1的第1旋转装置1的运转进行说明。
第1钢索R1被拉向上方后,第1滑轮1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结合于第1滑轮11的第1行星齿轮101和第2行星齿轮102同时向逆时针方向公转。
此时,第1行星齿轮101与处于固定状态的第1外部齿圈L5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公转的同时,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自转。
与第1行星齿轮101结合的第2行星齿轮102向逆时针方向自转。
结合于所述第2行星齿轮102的第1齿圈L1与第2行星齿轮102的逆时针方向的自转联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时,第1齿圈L1通过叠加第1行星齿轮101的公转与第2行星齿轮102的自转,旋转速度进一步加快。
接下来,对第1实施例A1的第2旋转装置2的运转进行说明。
由于所述第1齿圈L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所以,与其结合的第3行星齿轮203也向逆时针方向进行自转及公转,与第3行星齿轮203的公转同步,第2滑轮2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第2钢索R2下降。
即,第2钢索R2由于其末端固定于第2滑轮22的后方,所以,如果第2滑轮2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那么,第2钢索R2在缠绕的同时被拉动下降。
另一方面,与第3行星齿轮203结合的第4行星齿轮204虽然向与第2滑轮22的旋转方向相同的逆时针方向公转,但自转方向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此时,第4行星齿轮204的自转速度比第2滑轮22的公转速度快,因而使第2齿圈L2向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
接下来,对第1实施例A1的第3旋转装置3的运转进行说明。
由于第2齿圈L2向顺时针方向高速旋转,因而第5行星齿轮305也在向顺时针方向公转的同时,还向顺时针方向自转。
与第5行星齿轮305的公转同步,第3滑轮3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第3钢索R3下降。
第3钢索R3由于末端固定于第3滑轮33的前方,因而如果第3滑轮3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第3钢索R3在缠绕的同时下降。
另一方面,与第5行星齿轮305结合的第6行星齿轮306虽然向与第3滑轮33的旋转方向相同的顺时针方向公转,但自转方向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时,第6行星齿轮306的自转速度比第3滑轮33的公转速度快,因而使第3齿圈L3向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
接下来,对第1实施例A1的第4旋转装置4的运转进行说明。
由于第3齿圈L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与其结合的第7行星齿轮407向逆时针方向进行公转及自转。
结合于第7行星齿轮407的第8行星齿轮408虽然向逆时针方向公转,但还向顺时针方向自转。
第8行星齿轮408虽然与第2外部齿圈L6结合在一起,但第2外部齿圈L6处于以螺栓连结方式与主体100固定的状态,因而使第4滑轮44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结果,向缠绕第4滑轮44上缠绕的第4钢索R4的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图8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A1-2使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能够与主轴200同步旋转。
即,通过使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处于不与主体100固定、而与主轴200结合的状态,从而使其与第1及第8行星齿轮101,408的旋转联动并旋转。
主轴200与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的固定通过通常的键K结合实现。
即,在主轴200形成槽,在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的中央通孔的内周面上也形成槽后,使键K过盈配合于所述2个槽来固定。
于是,与主轴200的旋转同步,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也能够旋转,借助于这种第1及第2外部齿圈L1,L6的旋转,能够加快联动至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的机械运转时间,即,加速诱导式响应速度。
下面以图9至图11为基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第2实施例除去齿圈,应用恒星齿轮。
图9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图10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结合的局部正剖面图,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图12a及图12b是从所述图11中截取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及组装的正剖面图。
如图9至图12b所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A2包括:主体100,其在内侧形成有容纳空间;张力调节装置,其与升降机钢索R1~R4连接,安装于所述主体100内;主轴200,其贯通所述张力调节装置,以能水平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0的内侧;第1至第4引导轮B1~B4,其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100内,以便使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升降机钢索R1~R4外切。
张力调节装置包括:第1旋转装置1,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R1;第2旋转装置2,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2钢索R2,与所述第1旋转装置1联动,向相同或相反方向旋转;第3旋转装置3,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3钢索R3,与所述第2旋转装置2联动,向相反方向或相同方向旋转;第4旋转装置4,其结合于所述主轴200,在外周面上卷绕第4钢索R4,与所述第3旋转装置3联动,向相反方向或相同方向旋转。
第1旋转装置1包括:第1滑轮11,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R1,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H31的圆板112;第1行星齿轮部10,其由多个第1行星齿轮101和多个第2行星齿轮102构成,其中,第1行星齿轮101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11的圆板112的前面,第2行星齿轮102结合于所述圆板112的后面,外周面的轮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101只结合一半;第1恒星齿轮S1,其结合于安装部T的外部,插入所述贯通孔H31,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102结合,其中,所述安装部T在内部结合主轴200,形成于所述第1滑轮11的中心部;第1外部恒星齿轮S5,其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主轴200,插入所述贯通孔H31,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101的其余轮齿结合。
第2旋转装置2包括:第2滑轮22,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2钢索R2,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H32的圆板112;第2行星齿轮部20,其由多个第3行星齿轮203和多个第4行星齿轮204构成,其中,第3行星齿轮203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22的圆板112的前面,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恒星齿轮S1结合,第4行星齿轮204结合于所述圆板112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3行星齿轮203结合;第2恒星齿轮S2,其结合于安装部T的外部,插入所述贯通孔H32,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4行星齿轮203,204结合,其中,所述安装部T在内部结合主轴200,形成于所述第2滑轮22的中心部。
第3旋转装置3包括:第3滑轮33,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3钢索R3,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H33的圆板112;第3行星齿轮部30,其由多个第5行星齿轮305和多个第6行星齿轮306构成,其中,第5行星齿轮305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33的圆板112的前面,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恒星齿轮S2结合,第6行星齿轮306结合于所述圆板112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5行星齿轮305结合;第3恒星齿轮S3,其结合于安装部T的外部,插入所述贯通孔H33,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6行星齿轮305,306结合,其中,所述安装部T在内部结合主轴200,形成于所述第3滑轮33的中心部。
参照图12a及图12b,对所述第3恒星齿轮S3的结合关系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安装部T是在所述第3滑轮33的中心部形成的圆筒形状的凸出部,在内侧的通孔的内周面安装有轴承TB,主轴200结合于所述轴承TB。
另外,在安装部T的外周面结合滚针轴承6,在所述滚针轴承6结合第3恒星齿轮S3。
所述第1及第2恒星齿轮S1,S2及后述的第4恒星齿轮S4也与所述第3恒星齿轮S3的结合结构相同,因而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第4旋转装置4包括:第4滑轮44,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4钢索R4,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H34的圆板112;第4行星齿轮部40,其由多个第7行星齿轮407和多个第8行星齿轮408构成,其中,第7行星齿轮407结合于所述第4滑轮44的圆板112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3恒星齿轮S3结合,所述第8行星齿轮408结合于所述圆板112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7行星齿轮407结合;第2外部恒星齿轮S6,其结合于安装部T的外部,插入所述贯通孔H34,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8行星齿轮408结合,其中,所述安装部T在内部结合主轴200,形成于所述第4滑轮44的中心部。
下面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A2的运转关系。
在下述说明中,以箭头表示旋转方向。
首先对第2实施例A2的第1旋转装置1的运转进行说明。
第1钢索R1如果被拉向上方,则第1滑轮1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其内部的圆板112上安装的第1及第2行星齿轮101,102向逆时针方向公转。
第1行星齿轮101沿着固定于主体100的第1外部恒星齿轮S5的外周,在公转的同时,向逆时针方向进行自转。
以轮齿与第1行星齿轮101啮合的第2行星齿轮102向顺时针方向自转,以轮齿与第2行星齿轮102啮合的第1恒星齿轮S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时,第1恒星齿轮S1的旋转速度比第1滑轮11的旋转速度快2倍。
接下来,对第2实施例A2的第2旋转装置2的运转进行说明。
之后,借助于所述第1恒星齿轮S1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第3行星齿轮203在向顺时针方向自转的同时,向逆时针方向公转。
之后,以轮齿与第3行星齿轮203啮合的第4行星齿轮204在向逆时针方向自转的同时,还进行逆时针方向公转,与第4行星齿轮204的公转同步,第2滑轮2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2钢索R2下降。
即,第2钢索R2由于其末端固定于第2滑轮22的后方,所以,如果第2滑轮2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那么,第2钢索R2在卷绕的同时被拉动下降。
另一方面,以轮齿与第4行星齿轮204啮合的第2恒星齿轮S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比第2滑轮22的公转速度更快地旋转。
接下来,对第2实施例A2的第3旋转装置3的运转进行说明。
以轮齿与所述第2恒星齿轮S2啮合的第5行星齿轮305在向逆时针方向自转的同时,向顺时针方向公转,以轮齿与所述第5行星齿轮305啮合的第6行星齿轮306在向顺时针方向自转的同时,向顺时针方向公转,第3滑轮3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第3钢索R3被拉向下方。
第3钢索R3由于末端固定于第3滑轮33的前方,所以,如果第3滑轮3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第3钢索R3在卷绕的同时被拉动下降。
另一方面,与第5行星齿轮305结合的第6行星齿轮306向与第3滑轮33的旋转方向相同的顺时针方向进行公转及自转。
此时,第6行星齿轮306的自转速度比第3滑轮33的公转速度快,因而使第3恒星齿轮3向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
接下来,对第2实施例A2的第4旋转装置4的运转进行说明。
第3恒星齿轮S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与其结合的第7行星齿轮407在向顺时针方向自转的同时,向逆时针方向公转,与第7行星齿轮407结合的第8行星齿轮408向逆时针方向进行自转及公转。
因此,借助于第8行星齿轮408的逆时针方向公转,第4滑轮44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第4钢索R4被向下方拉动。
在上述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A2中,所述第1及第2外部恒星齿轮S5,S6以螺栓8连结固定于主体100。
但是,第1及第2外部恒星齿轮S5,S6也可以不与主体100固定,而是固定于主轴200。
图13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正剖面图,图14是显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另一实施例A2-2与第2实施例A2相同,但差异在于,主轴200与第1及第2外部恒星齿轮S5,S6的固定通过通常的键K结合实现。
即,所述差异,是指在主轴200上形成键槽K2,在第1及第2外部恒星齿轮S5,S6的中央通孔的内周面上也形成键槽K3后,使键K1过盈配合于所述2个键槽K2,K3来固定。
于是,关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A2-2的运转关系与第2实施例A2大同小异,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不过,由于所述差异,第1及第2外部恒星齿轮S5,S6能够使其各自上结合的主轴200旋转。
因此,具有第2至第4滑轮22~44能够对第1滑轮11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点。
下面参照图15至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所述第3实施例是圆板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恒星齿轮中间的结构。
图15是显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图16是显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结合的正剖面图,图17是显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分解立体图。
如图15至图17所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A3的构成与上述第2实施例A2大同小异,因此省略关于各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不过,第3实施例A3与第2实施例A2的差异在于第1至第3恒星齿轮S1a,S2a,S3a的形状不同。
即,第1至第3恒星齿轮S1a,S2a,S3a在外周面的中间部位形成光滑的旋转面S103a,S203a,S303a,在所述旋转面S103a,S203a,S303a的两侧分别形成第1轮齿S101a,S201a,S301a及第2轮齿S102a,S202a,S302a。
所述第1及第2轮齿S101a,S201a,S301aS102a,S202a,S302a与各个行星齿轮的轮齿啮合。
即,第1恒星齿轮S1a的第1轮齿S101a结合第2行星齿轮102,在第2轮齿S102a上结合第3行星齿轮203。
在第2恒星齿轮S2a的第1轮齿S201a上结合第4行星齿轮204,在第2轮齿S202a上结合第5行星齿轮305。
在第3恒星齿轮S3a的第1轮齿S301a上结合第6行星齿轮306,在第2轮齿S302a上结合第7行星齿轮407。
而且,在所述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的盖板114,224,334,444的中心孔结合轴承Ba,在所述轴承Ba的内侧结合第1至第3恒星齿轮S1a,S2a,S3a及第1及第2外部恒星齿轮S5a,S6a。
特别是轴承Ba结合于表面光滑的旋转面S103a,S203a,S303a及旋转面S503a,S603a,第1至第3恒星齿轮S1a,S2a,S3a以及第1及第2外部恒星齿轮S5a,S6a能够顺利地旋转。
下面以图18为基础,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
图18是显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半剖面组装立体图。
上述第1至第3实施例A1~A3,A1-2,A2-2中所示的第1至第8行星齿轮101,102,203,204,305,306,407,408以正齿轮形状构成。
但是,并非必须只限定于正齿轮,如图16所示,也可以以直径相异的2重结构的正齿轮形状变形实施。
如图17所示,第1至第8行星齿轮101,102,203,204,305,306,407,408由直径大的大齿轮LR和直径小的小齿轮SR重叠并一体形成,以具有段差的双重正齿轮形成。
另外,第1行星齿轮101与第2行星齿轮102的轮齿的啮合,通过第1行星齿轮101的小齿轮SR与第2行星齿轮102的小齿轮SR间的结合而实现。
同理,第3及第4行星齿轮203,204、第5及第6行星齿轮305,306、第7及第8行星齿轮407,408的结合关系也是各个小齿轮SR间结合。
当然,各行星齿轮对的大齿轮LR之间也能够结合。
因此,借助于这种第1至第8行星齿轮101,102,203,204,305,306,407,408的小齿轮SR间的结合或大齿轮LR间的结合,能够诱发旋转速度的变化,借助于这种旋转速度的变化,能够给第1至第4滑轮11,22,33,44的卷绕速度带来变化。
作为上述的本发明第1至第4实施例的说明的前提条件,虽然说明了具备4条钢索和分别与其结合的4个旋转装置的4个旋转装置,但需要指出的是,钢索的条数及从属于其的旋转装置个数并非必须限定为4个,可以由更多个数的单数或双数构成。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在说明多个旋转装置间的诱导式运转关系时,虽然说明的是第1钢索率先运转,与之从动,第2至第4钢索进行运转,但最先运转顺序并非既定,可随机选择,与之从动的各旋转装置的运转大同小异,因而不逐一说明这种运转示例。
另一方面,图19及图20是显示图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的剖面图。
如图19所示,2条升降机钢索Ra,Rb通过在主体100的上部形成的通孔120引入后,与滑轮11外切,然后末端分别固定于下部,因而呈无引导轮的状态。
如图20所示,2条升降机钢索Ra,Rb通过在主体100的上部形成的通孔120引入后,与滑轮11外切,然后末端分别固定于下部,因而呈每条升降机钢索Ra,Rb均安装了引导轮B的形态。
因此,引导轮B既可以没有,也可以安装1个或其以上的多个。
本发明就所述提及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超出发明要旨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多种修改及变形,这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认识的,不言而喻,这种变更及修改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在内侧形成有容纳空间;
张力调节装置,其与第1至第4钢索连接,安装于所述主体内;
主轴,其贯通所述张力调节装置,以能水平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的内侧,
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
第1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
第2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2钢索,与所述第1旋转装置联动旋转;
第3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3钢索,与所述第2旋转装置联动旋转;
第4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4钢索,与所述第3旋转装置联动旋转,
所述第1旋转装置包括:
第1滑轮,其由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卷绕第1钢索的索槽的轮缘构件和圆板构成,其中,所述圆板形成于所述轮缘构件的内侧,与主轴结合,在前、后面分别形成有环形槽,以便供第1外部齿圈及第1齿圈部分地插入;
第1齿圈,其在内周面上形成有第1内轮齿,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的一侧内周面;
第1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1行星齿轮和多个第2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1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的圆板前面,所述第2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后面且轮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只结合一半;
第1外部齿圈,其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的圆板的前面环形槽,在内周面上形成内轮齿,以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的轮齿结合,
所述第1及第2行星齿轮由具有既定厚度的正齿轮或直径大的大齿轮与直径小的小齿轮一体形成的双重正齿轮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装置包括:
第2滑轮,其由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卷绕第2钢索的索槽的轮缘构件和圆板构成,其中,所述圆板形成于所述轮缘构件的内侧,与主轴结合,在前、后面分别形成供第1齿圈及第2齿圈部分地插入的环形槽;
第2齿圈,其在内周面上形成有第2内轮齿,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的一侧内周面;
第2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3行星齿轮和多个第4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3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的圆板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第1内轮齿结合,所述第4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的圆板的后面,与所述第3行星齿轮及第2齿圈进行轮齿结合,
所述第3及第4行星齿轮由具有既定厚度的正齿轮或由直径大的大齿轮与直径小的小齿轮一体形成的双重正齿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旋转装置包括:
第3滑轮,其由在外周面上形成有供第3钢索插入的索槽的轮缘构件和圆板构成,其中,所述圆板形成于所述轮缘构件的内侧,与主轴结合,在前、后面分别形成供第2齿圈及第3齿圈部分地插入的环形槽;
第3齿圈,其在内周面上形成第3内轮齿,只有一部分插入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的一侧内周面;
第3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5行星齿轮和多个第6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5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第2内轮齿结合,所述第6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的圆板的后面,与所述多个第5行星齿轮及第3齿圈进行轮齿结合,
所述第5及第6行星齿轮由具有既定厚度的正齿轮或由直径大的大齿轮与直径小的小齿轮一体形成的双重正齿轮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旋转装置包括:
第4滑轮,其由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卷绕第4钢索的索槽的轮缘构件和圆板构成,其中,所述圆板形成于所述轮缘构件的内侧,与主轴结合,在前、后面分别形成供第3齿圈及第2外部齿圈部分地插入的环形槽;
第4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7行星齿轮和多个第8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7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4滑轮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第3齿圈的第3内轮齿结合,所述第8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4滑轮的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7行星齿轮结合;
第2外部齿圈,其结合于所述第4滑轮的圆板的后面环形槽,在内周面上形成内轮齿,以便与所述第8行星齿轮的其余轮齿结合,
所述第7及第8行星齿轮由具有既定厚度的正齿轮或由直径大的大齿轮与直径小的小齿轮一体形成的双重正齿轮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索槽的一个部位形成固定孔,以便第1至第4钢索的端部能够固定,
在所述第1至第4钢索的端部形成挂接件,以便挂接于所述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孔以锥形形成,入口直径大,出口变小,
所述挂接件为锥形形状,以便结合于所述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及第2钢索相互相反地卷绕,
所述第3及第4钢索相互相反地卷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外部齿圈结合于主体或结合于主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部齿圈结合于主体或结合于主轴。
10.一种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在内侧形成有容纳空间;
张力调节装置,其与第1至第4钢索连接,安装于所述主体内;
主轴,其贯通所述张力调节装置,以能水平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的内侧,
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
第1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
第2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2钢索,与所述第1旋转装置联动旋转;
第3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3钢索,与所述第2旋转装置联动旋转;
第4旋转装置,其结合于所述主轴,在外周面上卷绕第4钢索,与所述第3旋转装置联动旋转,
所述第1旋转装置包括:
第1滑轮,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1钢索,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的圆板;
第1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1行星齿轮和多个第2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1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1滑轮的圆板前面,所述第2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后面且轮齿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只结合一半;
第1恒星齿轮,其结合于安装部的外部,插入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多个第2行星齿轮结合,其中,所述安装部在内部结合主轴,形成于所述第1滑轮的中心部;
第1外部恒星齿轮,其插入所述第1滑轮的贯通孔,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旋转装置包括:
第2滑轮,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2钢索,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的圆板;
第2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3行星齿轮和多个第4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3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2滑轮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第1恒星齿轮结合,所述第4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3行星齿轮结合;
第2恒星齿轮,其结合于安装部的外部,插入所述贯通孔,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4行星齿轮结合,其中,所述安装部在内部结合主轴,形成于所述第2滑轮的中心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旋转装置包括:
第3滑轮,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3钢索,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的圆板;
第3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5行星齿轮和多个第6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5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3滑轮的圆板的前面,轮齿的一部分与第2恒星齿轮结合,所述第6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5行星齿轮结合;
第3恒星齿轮,其结合于安装部的外部,插入所述贯通孔,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6行星齿轮结合,其中,所述安装部在内部结合主轴,形成于所述第3滑轮的中心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旋转装置包括:
第4滑轮,其在外周面上卷绕第4钢索,在内侧形成有具有贯通孔的圆板;
第4行星齿轮部,其由多个第7行星齿轮和多个第8行星齿轮构成,其中,所述第7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第4滑轮的圆板的前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第3恒星齿轮结合,所述第8行星齿轮结合于所述圆板的后面,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7行星齿轮结合;
第2外部恒星齿轮,其插入所述第4滑轮的贯通孔,只有轮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8行星齿轮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外部恒星齿轮与主体结合或结合于主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部恒星齿轮与主体结合或结合于主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恒星齿轮在外周面的中间部位形成光滑的旋转面,在所述旋转面的两侧分别形成第1轮齿及第2轮齿。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恒星齿轮在外周面的中间部位形成光滑的旋转面,在所述旋转面的两侧分别形成第1轮齿及第2轮齿。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恒星齿轮在外周面的中间部位形成光滑的旋转面,在所述旋转面的两侧分别形成第1轮齿及第2轮齿。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外部恒星齿轮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轮齿,其余部分形成光滑的旋转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部恒星齿轮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轮齿,其余部分形成光滑的旋转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1至第4引导轮,其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主体内,以便连接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第1至第4钢索外切。
CN201180035023.0A 2010-07-15 2011-07-14 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Active CN103052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68489A KR101023580B1 (ko) 2010-07-15 2010-07-15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자동 균등화 장치
KR10-2010-0068489 2010-07-15
PCT/KR2011/005193 WO2012008778A2 (ko) 2010-07-15 2011-07-14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자동 균등화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2586A true CN103052586A (zh) 2013-04-17
CN103052586B CN103052586B (zh) 2015-06-24

Family

ID=4393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5023.0A Active CN103052586B (zh) 2010-07-15 2011-07-14 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194460B2 (zh)
EP (1) EP2594520B1 (zh)
JP (1) JP5903741B2 (zh)
KR (1) KR101023580B1 (zh)
CN (1) CN103052586B (zh)
HK (1) HK1184425A1 (zh)
WO (1) WO2012008778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2019A (zh) * 2018-07-06 2018-11-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平面内任意位置多点作用力系统自适应张力平衡装置
CN108996366A (zh) * 2018-07-06 2018-12-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点作用力系统均衡调节装置
CN109052203A (zh) * 2018-07-06 2018-12-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
CN115231422A (zh) * 2022-09-23 2022-10-25 南通中超欣和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提升设备中钢缆长度的修正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6217B1 (ko) * 2009-05-12 2012-12-26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균등화 장치
KR101023580B1 (ko) * 2010-07-15 2011-03-21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자동 균등화 장치
WO2013036738A1 (en) * 2011-09-07 2013-03-14 Wilkins Stephen P Gear reduction assembly and winch including gear reduction assembly
CN104230922B (zh) 2013-06-19 2016-12-28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一类五元杂环并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P3403980B1 (en) * 2017-05-16 2022-01-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for tensioning of a load bearing member of an elevator system
CN109693990B (zh) 2017-10-20 2021-06-08 奥的斯电梯公司 提拉绳索绳头固定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升降机系统
CN109019252A (zh) * 2018-07-06 2018-12-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CN109019251A (zh) * 2018-07-06 2018-12-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超深提升系统多根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
CN108861962A (zh) * 2018-07-06 2018-11-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大距离调绳的钢丝绳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US11286138B2 (en) * 2019-11-07 2022-03-29 Zhejiang Runva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Winch and brake unit with sliding blocks
CN113772511B (zh) * 2021-08-25 2024-05-24 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自动调节绳头系统及电梯
KR102548512B1 (ko) * 2022-03-31 2023-06-28 주식회사 세인인터내셔널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자동 균등화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1282Y1 (ko) * 2003-01-30 2003-04-21 최정두 승강기의 로우프 장력을 균등화시키는 장치
CN1204033C (zh) * 1999-11-08 2005-06-01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系统及其缆索导向装置
CN1738761A (zh) * 2003-01-11 2006-02-22 催正斗 用于平衡电梯的主绳拉力的装置
KR20070065968A (ko) * 2005-12-21 2007-06-27 김경근 회전동력기기등에 결합하여 회전력을 증대시키는 장치
KR20080012082A (ko) * 2006-08-02 2008-02-11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균등화 장치
KR101023580B1 (ko) * 2010-07-15 2011-03-21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자동 균등화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42795A (en) * 1923-01-23 Albert e
US616744A (en) * 1898-12-27 Bicycle gear
US3265362A (en) * 1964-03-02 1966-08-09 Warren E Moody Hoisting devices
GB1066104A (en) * 1965-02-25 1967-04-19 Bristol Siddeley Engines Lt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otary motion
ES322388A1 (es) * 1966-01-28 1966-09-01 Matut Archanco Jose Luis Sistema mecanico de transmisiën continua, automatica y mandable
US4446757A (en) * 1982-06-11 1984-05-0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Directional gear ratio transmissions
US4862009A (en) * 1988-03-22 1989-08-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bined electric starter and alternator system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JPH04338087A (ja) * 1991-05-13 1992-11-25 Toshiba Corp 昇降装置
US5800302A (en) * 1996-11-01 1998-09-01 Werre; Roger L. Planetary gear drive assembly
KR100251014B1 (ko) * 1997-05-06 2000-04-15 김경주 승강기
JP4423716B2 (ja) * 1999-10-08 2010-03-03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プラネタリキャリア
AU7897200A (en) * 1999-11-23 2001-06-04 Plumettaz S.A. Load balancing for a winch with two pull wires and winch equipped with same
BR0317418A (pt) * 2003-01-11 2005-11-08 Jeong-Du Choi Aparelho para equilibrar a tensão de cabos principais de elevador
WO2009121188A1 (en) * 2008-04-04 2009-10-08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Auto-selecting two-ratio transmission
KR101216217B1 (ko) * 2009-05-12 2012-12-26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균등화 장치
CN102020161B (zh) * 2010-12-03 2012-08-2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用电梯曳引绳连接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033C (zh) * 1999-11-08 2005-06-01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系统及其缆索导向装置
CN1738761A (zh) * 2003-01-11 2006-02-22 催正斗 用于平衡电梯的主绳拉力的装置
KR200311282Y1 (ko) * 2003-01-30 2003-04-21 최정두 승강기의 로우프 장력을 균등화시키는 장치
KR20070065968A (ko) * 2005-12-21 2007-06-27 김경근 회전동력기기등에 결합하여 회전력을 증대시키는 장치
KR20080012082A (ko) * 2006-08-02 2008-02-11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균등화 장치
KR101023580B1 (ko) * 2010-07-15 2011-03-21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자동 균등화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家俊,等: "多绳提升钢丝绳张力均衡的研究", 《煤矿机械》, no. 4, 31 December 1986 (1986-12-31), pages 4 - 6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2019A (zh) * 2018-07-06 2018-11-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平面内任意位置多点作用力系统自适应张力平衡装置
CN108996366A (zh) * 2018-07-06 2018-12-1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点作用力系统均衡调节装置
CN109052203A (zh) * 2018-07-06 2018-12-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
CN109052203B (zh) * 2018-07-06 2020-09-1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
CN108892019B (zh) * 2018-07-06 2024-01-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平面内任意位置多点作用力系统自适应张力平衡装置
CN115231422A (zh) * 2022-09-23 2022-10-25 南通中超欣和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提升设备中钢缆长度的修正设备
CN115231422B (zh) * 2022-09-23 2022-12-23 南通中超欣和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提升设备中钢缆长度的修正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02436B2 (en) 2017-07-11
US20130112508A1 (en) 2013-05-09
HK1184425A1 (zh) 2014-01-24
EP2594520A2 (en) 2013-05-22
US20150291393A1 (en) 2015-10-15
WO2012008778A3 (ko) 2012-05-18
JP2013534500A (ja) 2013-09-05
EP2594520B1 (en) 2018-03-28
CN103052586B (zh) 2015-06-24
US9194460B2 (en) 2015-11-24
WO2012008778A2 (ko) 2012-01-19
JP5903741B2 (ja) 2016-04-13
EP2594520A4 (en) 2016-02-10
KR101023580B1 (ko) 2011-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586B (zh) 升降机钢索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JP566380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ワイヤロープ張力均等化装置
CN103413618B (zh) 一种hdmi线缆的立式绞线机
FI62268C (fi) Draganordning med flera trummor
US3128857A (en) Reel device
JP5014545B2 (ja) 2つの牽引ケーブル(tractioncable)を有する巻上装置(hoist)用力バランス装置及びかかる装置を装着した巻上装置
CN101723277A (zh) 升降装置
WO2011104887A1 (ja) ワイヤロープ製造装置
WO2020006887A1 (zh) 一种超深提升系统多根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
CN106638069A (zh) 一种笼绞机及其退扭系统
US1690373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wisting strands
US20140080615A1 (en) Drive unit for at least one traction means
CN208570208U (zh) 一种笼绞链轮退扭成缆机构
CN202265355U (zh) 一种新型双滚筒舞台吊机
CN108996366B (zh) 一种多点作用力系统均衡调节装置
KR20080012082A (ko)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균등화 장치
CN103523245B (zh) 一种软线缆伸杆装置
KR100955535B1 (ko) 연선기용 보빈의 선풀기 장치
CN107572312B (zh) 张力机放线用导向装置
US477784A (en) Machine for making wire cords and cables
KR20130003208A (ko) 지관 제작용 스파이럴 와인딩 머신
US1543924A (en) Rope-untwisting machinery
CN217029855U (zh) 一种差速器
KR101569873B1 (ko) 연사기의 백트위스트장치
CN217440703U (zh) 阻力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4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44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