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9252A -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9252A
CN109019252A CN201810736131.4A CN201810736131A CN109019252A CN 109019252 A CN109019252 A CN 109019252A CN 201810736131 A CN201810736131 A CN 201810736131A CN 109019252 A CN109019252 A CN 109019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evel gear
regulating device
gear wheel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61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国华
张云长
朱真才
王可
彭维红
花纯利
汤裕
刘善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18107361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92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6894 priority patent/WO20200068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9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9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10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equalising rope or cable 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40Control devices
    • B66D1/48Control devices automatic
    • B66D1/52Control devices automatic for varying rope or cable tension, e.g. when recovering craft from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左端调节装置Ⅰ、若干个中间调节装置Ⅰ及右端调节装置Ⅰ,左端调节装置Ⅰ和右端调节装置Ⅰ主要由支撑轴Ⅰ、端部轴承座Ⅰ、内部轴承座Ⅰ、大锥齿轮Ⅰ、小锥齿轮Ⅰ、滚筒Ⅰ和提升钢丝绳Ⅰ组成,中间调节装置Ⅰ主要由支撑轴Ⅰ、内部轴承座Ⅰ、大锥齿轮Ⅰ、小锥齿轮Ⅰ、滚筒Ⅰ和提升钢丝绳Ⅰ组成,中间调节装置Ⅰ之间以及中间调节装置Ⅰ与左端调节装置Ⅰ和右端调节装置Ⅰ之间均通过内部轴承座Ⅰ的中间旋转环Ⅰ连接在一起;每个滚筒Ⅰ上缠绕一根提升钢丝绳Ⅰ,相邻滚筒Ⅰ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本发明能够使并行承载的多根钢丝绳张力能够自动调节,调节范围大,调节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尤其适用于多根钢丝绳之间的张力自动平衡,可广泛应用于超高建筑内高速电梯以及超深立井的多绳提升系统升降。
背景技术
在超深立井以及超高建筑内高速电梯的提升中,有单绳提升系统和多绳提升系统,单绳提升适用于载重较小的场合,多绳提升适用于载重较大的工况,但多绳提升中存在多根绳之间的张力不平衡的现象,容易造成断绳、钢丝绳寿命缩短等损坏,因此多根钢丝绳之间的张力平衡对于矿井的安全、高效提升至关重要。
目前,多根钢丝绳之间的张力平衡装置有通过钢丝绳端部连接液压连通器进行调节或通过天轮支撑下的液压缸进行调节,这两种方法都存在调节的钢丝绳长度小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能多根钢丝绳张力同时自动调节,钢丝绳调节长度大,调节范围大,调节速度快。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Ⅰ、若干个中间调节装置Ⅰ以及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Ⅰ,所述的左端调节装置Ⅰ和右端调节装置Ⅰ主要由支撑轴Ⅰ、端部轴承座Ⅰ、内部轴承座Ⅰ、大锥齿轮Ⅰ、小锥齿轮Ⅰ、滚筒Ⅰ和提升钢丝绳Ⅰ组成,支撑轴Ⅰ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端部轴承座Ⅰ、内部轴承座Ⅰ、大锥齿轮Ⅰ及滚筒Ⅰ,滚筒Ⅰ位于支撑轴Ⅰ的中间位置,滚筒Ⅰ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Ⅰ,滚筒Ⅰ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Ⅰ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Ⅰ,位于外侧的端部轴承座Ⅰ及位于内侧的内部轴承座Ⅰ分别与两个大锥齿轮Ⅰ固定相连,且端部轴承座Ⅰ和内部轴承座Ⅰ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Ⅰ上;所述的中间调节装置Ⅰ主要由支撑轴Ⅰ、内部轴承座Ⅰ、大锥齿轮Ⅰ、小锥齿轮Ⅰ、滚筒Ⅰ和提升钢丝绳Ⅰ组成,支撑轴Ⅰ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内部轴承座Ⅰ、大锥齿轮Ⅰ及滚筒Ⅰ,滚筒Ⅰ位于支撑轴Ⅰ的中间位置,滚筒Ⅰ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滚筒Ⅰ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Ⅰ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Ⅰ,两个大锥齿轮Ⅰ的外侧分别是一个内部轴承座Ⅰ,内部轴承座Ⅰ上有中间旋转环Ⅰ,大锥齿轮Ⅰ固定于中间旋转环Ⅰ上,内部轴承座Ⅰ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Ⅰ上;中间调节装置Ⅰ之间以及中间调节装置Ⅰ与左端调节装置Ⅰ和右端调节装置Ⅰ之间均通过内部轴承座Ⅰ的中间旋转环Ⅰ连接在一起;每个滚筒Ⅰ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Ⅰ,相邻调节装置的滚筒Ⅰ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另外三种替代方案分别是: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Ⅱ、若干个中间调节装置Ⅱ以及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Ⅱ,所述的左端调节装置Ⅱ和右端调节装置Ⅱ主要由支撑轴Ⅱ、端部轴承座Ⅱ、转动环、大锥齿轮Ⅱ、小锥齿轮Ⅱ、滚筒Ⅱ和提升钢丝绳Ⅱ组成,支撑轴Ⅱ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端部轴承座Ⅱ、大锥齿轮Ⅱ及滚筒Ⅱ,滚筒Ⅱ位于支撑轴Ⅱ的中间位置,滚筒Ⅱ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Ⅱ,滚筒Ⅱ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Ⅱ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Ⅱ,位于外侧的端部轴承座Ⅱ及位于内侧固定在支撑轴Ⅱ上的转动环分别与两个大锥齿轮Ⅱ固定相连,端部轴承座Ⅱ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Ⅱ上;所述的中间调节装置Ⅱ主要由支撑轴Ⅱ、转动环、大锥齿轮Ⅱ、小锥齿轮Ⅱ、滚筒Ⅱ和提升钢丝绳Ⅱ组成,支撑轴Ⅱ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Ⅱ及滚筒Ⅱ,滚筒Ⅱ位于支撑轴Ⅱ的中间位置,滚筒Ⅱ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Ⅱ,滚筒Ⅱ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Ⅱ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Ⅱ,两个大锥齿轮Ⅱ的外侧分别是一个固定在支撑轴Ⅱ上的转动环,大锥齿轮Ⅱ通过长键Ⅱ固定于转动环上;中间调节装置Ⅱ之间以及中间调节装置Ⅱ与左端调节装置Ⅱ和右端调节装置Ⅱ之间的两个转动环均通过长键Ⅱ连接在一起;每个滚筒Ⅱ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Ⅱ,相邻调节装置的滚筒Ⅱ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调节装置Ⅰ,每个调节装置Ⅰ主要由支撑轴Ⅲ、大锥齿轮Ⅲ、小锥齿轮Ⅲ、滚筒Ⅲ和提升钢丝绳Ⅲ组成,支撑轴Ⅲ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Ⅲ及滚筒Ⅲ,滚筒Ⅲ位于支撑轴Ⅲ的中间位置,滚筒Ⅲ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Ⅱ,滚筒Ⅲ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Ⅲ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Ⅲ;调节装置Ⅰ之间通过一个内部轴承座Ⅱ相连,内部轴承座Ⅱ上设有中间旋转环Ⅱ,相邻调节装置Ⅰ之间的大锥齿轮Ⅲ通过长键Ⅲ固定于中间旋转环Ⅱ两侧,位于两端的调节装置Ⅰ通过长键Ⅲ固定在端部轴承座Ⅲ上,内部轴承座Ⅱ和端部轴承座Ⅲ的下端均固定在容器Ⅲ上;每个滚筒Ⅲ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Ⅲ,相邻调节装置Ⅰ的滚筒Ⅲ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调节装置Ⅱ,每个调节装置Ⅱ主要由支撑轴Ⅳ、大锥齿轮Ⅳ、小锥齿轮Ⅳ、滚筒Ⅳ和提升钢丝绳Ⅳ组成,支撑轴Ⅳ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Ⅳ及滚筒Ⅳ,滚筒Ⅳ位于支撑轴Ⅳ的中间位置,滚筒Ⅳ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Ⅳ,滚筒Ⅳ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Ⅳ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Ⅳ;相邻调节装置Ⅱ之间的大锥齿轮Ⅳ通过长键Ⅳ固定在一起,位于两端的调节装置Ⅱ通过长键Ⅳ固定在端部轴承座Ⅳ上,端部轴承座Ⅳ的下端固定在容器Ⅳ上;每个滚筒Ⅳ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Ⅳ,相邻调节装置Ⅱ的滚筒Ⅳ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运用了力矩平衡原理,采样锥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了多根钢丝绳的张力自动均衡;采用具有储绳的滚筒作为旋转部件,相对于液压联通的调节方式,有效增加了调节绳长;通过多种调节装置若干模块的组合,能够实现多根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均衡,为超深的矿山立井多绳提升系统钢丝绳张力平衡提供了方法,也适用于超高距离的电梯拽引绳的张力调节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根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调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时本发明的两根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调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图5分别是本发明的四根、五根、六根的提升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调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图8是本发明演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左端调节装置Ⅰ,02、中间调节装置Ⅰ,03、右端调节装置Ⅰ,04、容器Ⅰ,1、支撑轴Ⅰ,2、端部轴承座Ⅰ,3、滚筒Ⅰ,4、内部轴承座Ⅰ,4-1、中间旋转环Ⅰ,5、小锥齿轮Ⅰ,6、提升钢丝绳Ⅰ,7、大锥齿轮Ⅰ,8、长键Ⅰ;011、左端调节装置Ⅱ,012、中间调节装置Ⅱ,013、右端调节装置Ⅱ,014、容器Ⅱ,11、支撑轴Ⅱ,12、端部轴承座Ⅱ,13、滚筒Ⅱ,14、转动环,15、小锥齿轮Ⅱ,16、提升钢丝绳Ⅱ,17、大锥齿轮Ⅱ,18、长键Ⅱ;021、调节装置Ⅰ,024、容器Ⅲ,21、支撑轴Ⅲ,22、端部轴承座Ⅲ;23、滚筒Ⅲ,24、内部轴承座Ⅱ,24-1、中间旋转环Ⅱ,25、小锥齿轮Ⅲ,26、提升钢丝绳Ⅲ,27、大锥齿轮Ⅲ,28、长键Ⅲ;031、调节装置Ⅱ,034、容器Ⅳ,31、支撑轴Ⅳ,32、端部轴承座Ⅳ,33、滚筒Ⅳ, 35小锥齿轮Ⅳ,36、提升钢丝绳Ⅳ,37、大锥齿轮Ⅳ,38、长键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Ⅰ01、若干个中间调节装置Ⅰ02以及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Ⅰ03,所述的左端调节装置Ⅰ01和右端调节装置Ⅰ03主要由支撑轴Ⅰ1、端部轴承座Ⅰ2、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小锥齿轮Ⅰ5、滚筒Ⅰ3和提升钢丝绳Ⅰ6组成,支撑轴Ⅰ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端部轴承座Ⅰ2、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及滚筒Ⅰ3,滚筒Ⅰ3位于支撑轴Ⅰ1的中间位置,滚筒Ⅰ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Ⅰ7,滚筒Ⅰ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Ⅰ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Ⅰ5,位于外侧的端部轴承座Ⅰ2及位于内侧的内部轴承座Ⅰ4分别与两个大锥齿轮Ⅰ7固定相连,且端部轴承座Ⅰ2和内部轴承座Ⅰ4 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Ⅰ04上;所述的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主要由支撑轴Ⅰ1、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小锥齿轮Ⅰ5、滚筒Ⅰ3和提升钢丝绳Ⅰ6组成,支撑轴Ⅰ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及滚筒Ⅰ3,滚筒Ⅰ3位于支撑轴Ⅰ1的中间位置,滚筒Ⅰ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Ⅰ7,滚筒Ⅰ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Ⅰ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Ⅰ5,两个大锥齿轮Ⅰ7的外侧分别是一个内部轴承座Ⅰ4,内部轴承座Ⅰ4上有中间旋转环Ⅰ4-1,大锥齿轮Ⅰ7固定于中间旋转环Ⅰ4-1上,内部轴承座Ⅰ4 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Ⅰ04上;中间调节装置Ⅰ02之间以及中间调节装置Ⅰ02 与左端调节装置Ⅰ01和右端调节装置Ⅰ03之间均通过内部轴承座Ⅰ4的中间旋转环Ⅰ4-1连接在一起;每个滚筒Ⅰ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Ⅰ6,相邻调节装置的滚筒Ⅰ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端部轴承座Ⅰ2、内部轴承座Ⅰ4及滚筒Ⅰ都通过滑动轴承安装支撑轴Ⅰ1上,大锥齿轮Ⅰ7通过滑动轴承或者滚动轴承与支撑轴Ⅰ1连接;所述支撑轴Ⅰ1的两端在端部轴承座Ⅰ2上安装有轴承盖,轴承座安装时必须保证内孔的同轴度,且中间轴承座安装时应该保滑动环在轴承座孔内可以自由滑动不被卡死。所述的端部轴承座Ⅰ2上均布有多个与大锥齿轮Ⅰ7固定的键槽,装置两端的两个大锥齿轮Ⅰ7通过长键Ⅰ8与端部轴承座Ⅰ2连接在一起;内部轴承座Ⅰ4的中间旋转环Ⅰ4-1上均布有多个键槽和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大锥齿轮Ⅰ7固定在中间旋转环Ⅰ4-1上,通过键将两个中间旋转环Ⅰ4-1连接起来。所述的滚筒Ⅰ3由外圈、内圈和内嵌于内外圈之间的滚筒板组成,在滚筒板上内嵌有多个齿轮轴,齿轮轴上安装有小锥齿轮Ⅰ5。每个所述滚筒Ⅰ3内小锥齿轮Ⅰ5的个数为3-4个,均布在滚筒板内。所述提升钢丝绳Ⅰ6的一端固定在滚筒Ⅰ3内部,提升钢丝绳Ⅰ6 在滚筒Ⅰ3上缠绕的长度为滚筒Ⅰ3表面积的一半,以便于张力调节过程中提升钢丝绳Ⅰ6的释放或缠绕,所有滚筒Ⅰ3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位于滚筒Ⅰ3的同一侧。所述的容器Ⅰ04是箕斗或者轿厢。以上对结构细节的设计均适用于其他实施例的相同结构。
图1示出了由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Ⅰ01、一个中间调节装置Ⅰ02加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Ⅰ03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组成的自动平衡装置,用于三根提升钢丝绳Ⅰ6的情况。而图2则是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Ⅰ01和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Ⅰ03构成的两根提升钢丝绳Ⅰ6的自动平衡装置。参见图3,当需要平衡四根提升钢丝绳Ⅰ6时,将两个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串联在左端调节装置Ⅰ01和右端调节装置Ⅰ03之间即可,连起来时,要保证两根支撑轴Ⅰ1同轴心,且相连接处的两个大锥齿轮Ⅰ7用长键Ⅰ8连接在一起,保证其可以同步绕支撑轴Ⅰ1转动。参见图4和图5,将三个或四个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串联在左端调节装置Ⅰ01和右端调节装置Ⅰ03之间时,即可满足平衡五根和六根提升钢丝绳Ⅰ6的需求。如需平衡七根、八根或更多的提升钢丝绳Ⅰ6的话,则增加相应数量的中间调节装置Ⅰ02的个数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当串联的调节装置比较多时,多个调节装置也可以共用一根通长的支撑轴。
工作原理:
当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张力比其他滚筒Ⅰ3上提升钢丝绳Ⅰ6的张力大时,则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上的小锥齿轮Ⅰ5配合的两组大锥齿轮Ⅰ7由于张力差受到一个不平衡的力矩使其向下转动,中间滚筒Ⅰ3 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被释放,由于中间的大锥齿轮Ⅰ7的转动通过与两侧小锥齿轮Ⅰ5的啮合又带动两侧的滚筒Ⅰ3向下转动,由于相邻的滚筒Ⅰ3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的缠绕方向相反,故两侧的滚筒Ⅰ3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将被缠绕,直到各个滚筒Ⅰ3上钢丝绳的张力达到平衡时,各个滚筒Ⅰ3所受的力矩才达到平衡。
当左端调节装置Ⅰ01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张力比其他滚筒Ⅰ3上提升钢丝绳Ⅰ6的张力大时,则左端调节装置Ⅰ01与中间调节装置Ⅰ02之间的一对大锥齿轮Ⅰ7受到一个不平衡力矩使其向上转动,左端调节装置Ⅰ01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被释放,则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上的滚筒Ⅰ3通过齿轮啮合向上转动,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被缠绕,右端调节装置Ⅰ03上的滚筒Ⅰ3则也由于力矩不平衡而向下转动,右端调节装置Ⅰ03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被缠绕,直到各个滚筒Ⅰ3上提升钢丝绳Ⅰ6的张力达到平衡时,各个滚筒Ⅰ3所受的力矩才达到平衡。
对于两根提升钢丝绳Ⅰ6的张力平衡调节装置,当两根提升钢丝绳Ⅰ6 之间张力不平衡时,则中间一对大锥齿轮Ⅰ7将受到一个不平衡的力矩这将导致两个大锥齿轮Ⅰ7的力矩不平衡,大锥齿轮Ⅰ7将分别反向转动以自动调节之间的张力不平衡。更多根钢丝绳之间张力不平衡时的调节原理和上面所述的原理类似,不再累述。
在图6-图8给出了上述实施例结构的演变后另外三种实施例,在图6 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Ⅱ011、若干个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以及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Ⅱ013,所述的左端调节装置Ⅱ011和右端调节装置Ⅱ013主要由支撑轴Ⅱ11、端部轴承座Ⅱ12、转动环14、大锥齿轮Ⅱ17、小锥齿轮Ⅱ15、滚筒Ⅱ13和提升钢丝绳Ⅱ16组成,支撑轴Ⅱ1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端部轴承座Ⅱ12、大锥齿轮Ⅱ17及滚筒Ⅱ13,滚筒Ⅱ13位于支撑轴Ⅱ11的中间位置,滚筒Ⅱ1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Ⅱ17,滚筒Ⅱ1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Ⅱ1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Ⅱ15,位于外侧的端部轴承座Ⅱ12 及位于内侧固定在支撑轴Ⅱ11上的转动环14分别与两个大锥齿轮Ⅱ17固定相连,端部轴承座Ⅱ12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Ⅱ014上;所述的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主要由支撑轴Ⅱ11、转动环14、大锥齿轮Ⅱ17、小锥齿轮Ⅱ15、滚筒Ⅱ13和提升钢丝绳Ⅱ16组成,支撑轴Ⅱ1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Ⅱ17 及滚筒Ⅱ13,滚筒Ⅱ13位于支撑轴Ⅱ11的中间位置,滚筒Ⅱ1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Ⅱ17,滚筒Ⅱ1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Ⅱ17 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Ⅱ15,两个大锥齿轮Ⅱ17的外侧分别是一个转动环14,大锥齿轮Ⅱ17通过长键Ⅱ18固定于转动环14上,转动环14直接嵌套在支撑轴Ⅱ11上以滑动方式转动或者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轴Ⅱ11上配合转动;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之间以及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与左端调节装置Ⅱ011和右端调节装置Ⅱ013之间的两个转动环14均通过长键Ⅱ18连接在一起;每个滚筒Ⅱ1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Ⅱ16,相邻调节装置的滚筒Ⅱ1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调节装置Ⅰ021,每个调节装置Ⅰ021主要由支撑轴Ⅲ21、大锥齿轮Ⅲ27、小锥齿轮Ⅲ25、滚筒Ⅲ23和提升钢丝绳Ⅲ26组成,支撑轴Ⅲ2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Ⅲ27及滚筒Ⅲ23,滚筒Ⅲ23位于支撑轴Ⅲ21的中间位置,滚筒Ⅲ2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Ⅲ27,滚筒Ⅲ2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Ⅲ2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Ⅲ25;调节装置Ⅰ021之间通过一个内部轴承座Ⅱ24相连,内部轴承座Ⅱ24上设有中间旋转环Ⅱ24-1,相邻调节装置Ⅰ021之间的大锥齿轮Ⅲ27通过长键Ⅲ28固定于中间旋转环Ⅱ24-1两侧,位于两端的调节装置Ⅰ021通过长键Ⅲ28固定在端部轴承座Ⅲ22上,内部轴承座Ⅱ24和端部轴承座Ⅲ22的下端均固定在容器Ⅲ024上;每个滚筒Ⅲ2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Ⅲ26,相邻调节装置Ⅰ021的滚筒Ⅲ2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调节装置Ⅱ031,每个调节装置Ⅱ031主要由支撑轴Ⅳ31、大锥齿轮Ⅳ37、小锥齿轮Ⅳ35、滚筒Ⅳ33和提升钢丝绳Ⅳ36组成,支撑轴Ⅳ3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Ⅳ37及滚筒Ⅳ33,滚筒Ⅳ33位于支撑轴Ⅳ31的中间位置,滚筒Ⅳ3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Ⅳ37,滚筒Ⅳ3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Ⅳ3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Ⅳ35;相邻调节装置Ⅱ031之间的大锥齿轮Ⅳ37通过长键Ⅳ38固定在一起,位于两端的调节装置Ⅱ031通过长键Ⅳ38固定在端部轴承座Ⅳ32上,端部轴承座Ⅳ32 的下端固定在容器Ⅳ034上;每个滚筒Ⅳ3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Ⅳ36,相邻调节装置Ⅱ031的滚筒Ⅳ3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工作原理:无论按照图6中的两个大锥齿轮Ⅱ27通过转动环14连接,还是按照图7中通过一个位于内部轴承座Ⅱ24中的中间旋转环Ⅱ24-1连接,还是按照图8中两个大锥齿轮Ⅳ37直接通过长键Ⅳ38相连接,当两个滚筒之间的齿轮组所受的力矩不平衡时,则滚筒将在力矩不平衡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其达到平衡,当最左端的提升钢丝绳发生松弛时,最左端与其紧邻的滚筒之间的齿轮组上将受到一个不平衡的力矩,导致最左端的滚筒缠绕,其相邻的滚筒释放提升钢丝绳,相邻的滚筒释放提升钢丝绳又导致其与右侧的滚筒之间产生一个不平衡的力矩,同样使其转动以达到平衡,故最终各根提升钢丝绳之间的力将达到平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出任何简单修改和同等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Ⅰ(01)、若干个中间调节装置Ⅰ(02)以及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Ⅰ(03),
所述的左端调节装置Ⅰ(01)和右端调节装置Ⅰ(03)主要由支撑轴Ⅰ(1)、端部轴承座Ⅰ(2)、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小锥齿轮Ⅰ(5)、滚筒Ⅰ(3)和提升钢丝绳Ⅰ(6)组成,支撑轴Ⅰ(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端部轴承座Ⅰ(2)、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及滚筒Ⅰ(3),滚筒Ⅰ(3)位于支撑轴Ⅰ(1)的中间位置,滚筒Ⅰ(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Ⅰ(7),滚筒Ⅰ(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Ⅰ(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Ⅰ(5),位于外侧的端部轴承座Ⅰ(2)及位于内侧的内部轴承座Ⅰ(4)分别与两个大锥齿轮Ⅰ(7)固定相连,且端部轴承座Ⅰ(2)和内部轴承座Ⅰ(4)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Ⅰ(04)上;
所述的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主要由支撑轴Ⅰ(1)、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小锥齿轮Ⅰ(5)、滚筒Ⅰ(3)和提升钢丝绳Ⅰ(6)组成,支撑轴Ⅰ(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内部轴承座Ⅰ(4)、大锥齿轮Ⅰ(7)及滚筒Ⅰ(3),滚筒Ⅰ(3)位于支撑轴Ⅰ(1)的中间位置,滚筒Ⅰ(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Ⅰ(7),滚筒Ⅰ(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Ⅰ(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Ⅰ(5),两个大锥齿轮Ⅰ(7)的外侧分别是一个内部轴承座Ⅰ(4),内部轴承座Ⅰ(4)上有中间旋转环Ⅰ(4-1),大锥齿轮Ⅰ(7)固定于中间旋转环Ⅰ(4-1)上,内部轴承座Ⅰ(4)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Ⅰ(04)上;
中间调节装置Ⅰ(02)之间以及中间调节装置Ⅰ(02)与左端调节装置Ⅰ(01)和右端调节装置Ⅰ(03)之间均通过内部轴承座Ⅰ(4)的中间旋转环Ⅰ(4-1)连接在一起;
每个滚筒Ⅰ(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Ⅰ(6),相邻调节装置的滚筒Ⅰ(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端部轴承座Ⅰ(2)、内部轴承座Ⅰ(4)及滚筒Ⅰ(3)都通过滑动轴承安装支撑轴Ⅰ(1)上,大锥齿轮Ⅰ(7)通过滑动轴承或者滚动轴承与支撑轴Ⅰ(1)连接;所述支撑轴Ⅰ(1)的两端在端部轴承座Ⅰ(2)上安装有轴承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端部轴承座Ⅰ(2)上均布有多个与大锥齿轮Ⅰ(7)固定的键槽,装置两端的两个大锥齿轮Ⅰ(7)通过长键Ⅰ(8)与端部轴承座Ⅰ(2)连接在一起;内部轴承座Ⅰ(4)的中间旋转环Ⅰ(4-1)上均布有多个键槽和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大锥齿轮Ⅰ(7)固定在中间旋转环Ⅰ(4-1)上,通过键将两个旋转环连接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滚筒Ⅰ(3)由外圈、内圈和内嵌于内外圈之间的滚筒板组成,在滚筒板上内嵌有多个齿轮轴,齿轮轴上安装有小锥齿轮Ⅰ(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滚筒Ⅰ(3)内小锥齿轮Ⅰ(5)的个数为3-4个,均布在滚筒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升钢丝绳Ⅰ(6)的一端固定在滚筒Ⅰ(3)内部,提升钢丝绳Ⅰ(6)在滚筒Ⅰ(3)上缠绕的长度为滚筒Ⅰ(3)表面积的一半,所有滚筒Ⅰ(3)上的提升钢丝绳Ⅰ(6)位于滚筒Ⅰ(3)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容器Ⅰ(04)是箕斗或者轿厢。
8.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一个左端调节装置Ⅱ(011)、若干个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以及一个右端调节装置Ⅱ(013),
所述的左端调节装置Ⅱ(011)和右端调节装置Ⅱ(013)主要由支撑轴Ⅱ(11)、端部轴承座Ⅱ(12)、转动环(14)、大锥齿轮Ⅱ(17)、小锥齿轮Ⅱ(15)、滚筒Ⅱ(13)和提升钢丝绳Ⅰ(6)组成,支撑轴Ⅱ(1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端部轴承座Ⅱ(12)、大锥齿轮Ⅱ(17)及滚筒Ⅱ(13),滚筒Ⅱ(13)位于支撑轴Ⅱ(11)的中间位置,滚筒Ⅱ(1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Ⅱ(17),滚筒Ⅱ(1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Ⅱ(1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Ⅱ(15),转动环(14)直接嵌套在支撑轴Ⅱ(11)上以滑动方式转动或者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轴Ⅱ(11)上配合转动,位于外侧的端部轴承座Ⅱ(12)及位于内侧转动环(14)分别与两个大锥齿轮Ⅱ(17)固定相连,端部轴承座Ⅱ(12)的下端固定于容器Ⅱ(014)上;
所述的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主要由支撑轴Ⅱ(11)、转动环(14)、大锥齿轮Ⅱ(17)、小锥齿轮Ⅱ(15)、滚筒Ⅱ(13)和提升钢丝绳Ⅱ(16)组成,支撑轴Ⅱ(1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Ⅱ(17)及滚筒Ⅱ(13),滚筒Ⅱ(13)位于支撑轴Ⅱ(11)的中间位置,滚筒Ⅱ(1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Ⅱ(17),滚筒Ⅱ(1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Ⅱ(1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Ⅱ(15),两个大锥齿轮Ⅱ(17)的外侧分别是一个固定在支撑轴Ⅱ(11)上的转动环(14),大锥齿轮Ⅱ(17)通过长键Ⅱ(18)固定于转动环(14)上;
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之间以及中间调节装置Ⅱ(012)与左端调节装置Ⅱ(011)和右端调节装置Ⅱ(013)之间的两个转动环(14)均通过长键Ⅱ(18)连接在一起;
每个滚筒Ⅱ(1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Ⅱ(16),相邻调节装置的滚筒Ⅱ(1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9.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多个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调节装置Ⅰ(021),
每个调节装置Ⅰ(021)主要由支撑轴Ⅲ(21)、大锥齿轮Ⅲ(27)、小锥齿轮Ⅲ(25)、滚筒Ⅲ和提升钢丝绳Ⅲ(26)组成,支撑轴Ⅲ(2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Ⅲ(27)及滚筒Ⅲ(23),滚筒Ⅲ(23)位于支撑轴Ⅲ(21)的中间位置,滚筒Ⅲ(2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Ⅲ(27),滚筒Ⅲ(2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Ⅲ(2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Ⅲ(25);
调节装置Ⅰ(021)之间通过一个内部轴承座Ⅱ(24)相连,内部轴承座Ⅱ(24)上设有中间旋转环Ⅱ(24-1),相邻调节装置Ⅰ(021)之间的大锥齿轮Ⅲ(27)通过长键Ⅲ(28)固定于中间旋转环Ⅱ(24-1)两侧,位于两端的调节装置Ⅰ(021)通过长键Ⅲ(28)固定在端部轴承座Ⅲ(22)上,内部轴承座Ⅱ(24)和端部轴承座Ⅲ(22)的下端均固定在容器Ⅲ(024)上;
每个滚筒Ⅲ(2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Ⅲ(26),相邻调节装置Ⅰ(021)的滚筒Ⅲ(2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10.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多个依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调节装置Ⅱ(031),
每个调节装置Ⅱ(031)主要由支撑轴Ⅳ(31)、大锥齿轮Ⅳ(37)、小锥齿轮Ⅳ(35)、滚筒Ⅳ(33)和提升钢丝绳Ⅳ(36)组成,支撑轴Ⅳ(3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大锥齿轮Ⅳ(37)及滚筒Ⅳ(33),滚筒Ⅳ(33)位于支撑轴Ⅳ(31)的中间位置,滚筒Ⅳ(3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大锥齿轮Ⅳ(37),滚筒Ⅳ(33)内部两端周向均布多个与大锥齿轮Ⅳ(37)相啮合的小锥齿轮Ⅳ(35);
相邻调节装置Ⅱ(031)之间的大锥齿轮Ⅳ(37)通过长键Ⅳ(38)固定在一起,位于两端的调节装置Ⅱ(031)通过长键Ⅳ(38)固定在端部轴承座Ⅳ(32)上,端部轴承座Ⅳ(32)的下端固定在容器Ⅳ(034)上;
每个滚筒Ⅳ(33)上缠绕有一根提升钢丝绳Ⅳ(36),相邻调节装置Ⅱ(031)的滚筒Ⅳ(33)上的钢丝绳的提升缠绕方向相反。
CN201810736131.4A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Pending CN109019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6131.4A CN109019252A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PCT/CN2018/106894 WO2020006889A1 (zh) 2018-07-06 2018-09-21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6131.4A CN109019252A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9252A true CN109019252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41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6131.4A Pending CN109019252A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9252A (zh)
WO (1) WO20200068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6363A (zh) * 2019-08-12 2019-11-12 集美大学 一种多轴拉拽线缆结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1692A (zh) * 2009-05-12 2012-04-18 全秉寿 电梯钢丝绳张力均匀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9056B (fi) * 2004-03-22 2008-07-15 Kone Corp Hissi, menetelmä hissin muodostamiseksi ja hissin tasauslaitteessa aikaansaadun lisävoiman käyttö
CN2892781Y (zh) * 2006-04-24 2007-04-25 邹晓明 电梯曳引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
KR101023580B1 (ko) * 2010-07-15 2011-03-21 전병수 승강기 와이어로프 장력 자동 균등화 장치
CN203820210U (zh) * 2014-04-21 2014-09-1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超深矿井提升机多绳协同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1692A (zh) * 2009-05-12 2012-04-18 全秉寿 电梯钢丝绳张力均匀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6363A (zh) * 2019-08-12 2019-11-12 集美大学 一种多轴拉拽线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06889A1 (zh)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9251A (zh) 一种超深提升系统多根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
CN106829690B (zh) 一种新型齿轮传动张力平衡多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
CN106946120B (zh) 一种超深立井提升容器端钢丝绳张力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6865384A (zh) 超深立井双绳提升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系统及方法
CN106946122B (zh) 一种三绳缠绕式矿山提升机钢丝绳张力复合锥齿轮平衡装置
CN112357724B (zh) 一种超深立井多绳提升系统及其导向方法
CN108861962A (zh) 一种大距离调绳的钢丝绳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CN112357725B (zh) 一种多绳张力均衡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09019252A (zh) 一种并行承载钢丝绳张力的自动平衡装置
CN108892019A (zh) 一种平面内任意位置多点作用力系统自适应张力平衡装置
CN111776972B (zh) 双卷筒同步提升系统
CN108996366A (zh) 一种多点作用力系统均衡调节装置
CN105836644B (zh) 减速机及卷扬机
CN102561277A (zh) 中大型表孔弧门固定卷扬启闭机
CN208544981U (zh) 一种平面内任意位置多点作用力系统自适应张力平衡装置
CN205709627U (zh) 减速机及卷扬机
CN201729624U (zh) 电动攀登器及其应用设备
CN208544982U (zh) 一种大距离调绳的钢丝绳张力自动均衡装置
CN106586862B (zh) 一种具有张力收线及限矩功能的双辊筒机动绞磨机
CN206417800U (zh) 一种具有张力收线及限矩功能的双辊筒机动绞磨机
CN202785424U (zh) 工程钻机的双筒卷扬同步机构
CN206806861U (zh) 一种输电线路高空作业提升工具
CN213265508U (zh) 一种双卷筒同步提升系统
CN112960509B (zh) 一种大距离多绳牵引提升系统及提升方法
CN204474224U (zh) 具有微平衡功能的钢丝绳双头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