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497A - 煤球机 - Google Patents

煤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2497A
CN103052497A CN2011800378062A CN201180037806A CN103052497A CN 103052497 A CN103052497 A CN 103052497A CN 2011800378062 A CN2011800378062 A CN 2011800378062A CN 201180037806 A CN201180037806 A CN 201180037806A CN 103052497 A CN103052497 A CN 103052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otation
spiral feeder
accumulator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78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2497B (zh
Inventor
日野武彦
西村龙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okogi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52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2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16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using pocketed rollers, e.g. two co-operating pocketed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005Control arrangements
    • B30B11/006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oller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0Feeding material to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0Feeding material to presses
    • B30B15/302Feeding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to moulding presses
    • B30B15/308Feeding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to moulding presses in a continuous manner, e.g. for roller presses, screw extrusion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3/00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otary pressing members, e.g. rollers, rings, discs
    • B30B3/04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otary pressing members, e.g. rollers, rings, discs co-operating with one another, e.g. with co-operating con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煤球机用来保证煤球的质量,并且提高使环的外表面上的凹部相匹配的效率。本发明的煤球机10包括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该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均为环形。第一辊和第二辊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并且每个辊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凹部28、30,由此,原料在第一辊的凹部与第二辊的凹部之间被压缩。煤球机10另外包括产生用于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单元16、将用于驱动单元的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辊的第一联接构件18、与第二辊一体旋转的辊侧旋转构件64、通过驱动单元旋转的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用于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沿着辊侧旋转构件64的旋转方向调节辊侧旋转构件的位置的机构86、以及将用于驱动单元的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二辊的第二联接构件20。

Description

煤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煤球的煤球机。
背景技术
常规地,包括通过压缩从储料器供给的原料而使原料固化的一对辊并形成煤球的煤球机是已知的(例如见专利文献1和2)。
相关技术的描述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H09-192896
专利文献2:JPH06-5529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种煤球机具有以下问题。即,如果在辊的各个外表面上形成的凹部不匹配,那么该机器生产的煤球可能具有失准或毛刺,这降低了煤球的质量。
使一个辊上的凹部能够与另一辊上的凹部匹配的一种方法是通过重新设定辊的位置。但是,辊通常设置在围绕辊的框架内。因此,重新设定辊的位置将需要降低了重新设定辊的位置的效率的操作。
鉴于该问题,本发明要提供一种煤球机,其能够保持煤球的质量,同时能够提高使一个辊的凹部与另一辊的凹部相匹配的工作的效率。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煤球机包括:均为环形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具有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第一辊旋转轴线和第二辊旋转轴线,并且每个所述辊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凹部,由此,原料在所述第一辊的凹部与所述第二辊的凹部之间被压缩;产生用于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单元;将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辊的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辊一体旋转的辊侧旋转构件;通过所述驱动单元旋转的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所述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用于相对于所述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沿着所述辊侧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调节所述辊侧旋转构件的位置;以及将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辊的第二联接构件(以下为第一发明)。
如果第一辊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凹部与第二辊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凹部不匹配,那么,通过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沿着辊侧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对辊侧旋转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具有第一发明的结构的煤球机能够使第一辊的凹部与第二辊的凹部相匹配。这种位置调节通过设置在第二联接构件上的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执行。因此,本发明的煤球机能够通过第一辊的凹部和第二辊的凹部的协调的工作-两组凹部相互匹配--而对原料进行压缩。因此,保持了煤球的质量。
另外,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通常露出在框架的上方。因此,通过将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安装在第二联接构件的上方,能够提高使凹部匹配的效率。
将根据第一发明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所述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设置在从所述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中心看靠近径向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所述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成使得所述螺母的轴线与所述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切向方向或径向方向平行;拧入所述螺母中的螺栓;以及形成在所述辊侧旋转构件上的被压部,其中所述螺栓的末端接触所述辊侧旋转构件,其中,当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母中时,所述螺栓的末端沿着所述辊侧旋转构件的切向方向或径向方向施加压紧力(以下为第二发明)。
在该煤球机中,如果辊的侧部的凹部不匹配,那么,使两组凹部相匹配的操作能够通过以下过程来执行,即,首先,获得螺栓的旋转与辊侧旋转构件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旋转之间的数字相关性。接下来,基于从由第一辊和第二辊形成的煤球获得的凹部的失准量的数据以及如上所述获得的数字相关性,计算出螺栓的必要旋转度数。如果通过使螺栓旋转由此计算出的旋转度数而将螺栓拧入螺母中,那么被压部被螺栓的端部沿着辊侧旋转构件的切向方向挤压。然后,辊侧旋转构件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进行旋转,使得两侧上的凹部相匹配。通过该方式,与通过检查依靠挤压原料形成的煤球来执行凹部的匹配相比,提高了使两组凹部相匹配的操作的效率。这是因为本发明的使凹部匹配的操作不要求对煤球进行检查。
将根据第二发明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设置成靠近辊侧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以及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以下为第三发明)。
对于该煤球机,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设置成靠近辊侧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以及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因此,当辊侧旋转构件和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旋转时,防止了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与布置在辊侧旋转构件和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外侧的物体发生接触。
将根据第一、第二和第三发明中的任一个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该煤球机包括:
固定侧轴承单元,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支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上并且能够与所述辊一体旋转的轴构件;
可动侧轴承单元,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支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辊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另一个辊一体旋转的轴构件,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半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能够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接触或者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缩回;
用于调节间隙的间隔部,所述间隔部设置在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与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之间,并且所述间隔部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形成间隙;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在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相反的一侧,其中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设置在所述油压缸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之间,所述液压缸设置成使得所述液压缸的轴线位于与所述第一辊的半径和所述第二辊的半径公共的线的方向上,各个半径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辊的旋转轴线垂直,并且所述液压缸具有缸杆,所述缸杆在一端具有用于调节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构件;
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缸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之间,并且,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缸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之间的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驱动所述螺旋给送器的可变速控制马达;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与由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压力的增大或减小相一致地减小或增大。
对于该煤球机,例如,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缸杆的另一端与可动侧轴承单元之间的压力的增大和减小而减小或增大。如果挤压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的原料的力基于从储料器供给的原料的密度或流动性而波动,则上述压力会增大或减小。通过该方式,能够控制挤压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的原料的力。因此,能够使得煤球的厚度和重量的分布均匀。
将根据第一、第二和第三发明中的任一个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该煤球机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一个沿着其半径方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能够沿着其半径方向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接触或者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缩回;
液压缸,如果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被施加力,使得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缩回,则所述液压缸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施加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使所述螺旋给送器旋转的可变速控制马达;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螺旋给送器将所述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所用的压力;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值而减小或增大(以下为第五发明)。
对于该煤球机,例如,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螺旋给送器将原料向下推挤到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所用的压力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如果挤压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的原料的力基于从储料器供给的原料的密度或流动性而波动,则上述压力会增大或减小。
通过该方式,能够控制挤压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的原料的力的波动。因此,能够使得煤球的厚度和重量的分布均匀。
将根据第五发明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检测器是压力检测器(以下为第六发明)。
因为与通过电流值检测压力的检测器相比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压力,因此该煤球机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控制。
将根据第一、第二和第三发明中的任一个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该煤球机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一个沿着其半径方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能够沿着其半径方向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接触或者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缩回;
液压缸,如果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被施加力,使得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缩回,则所述液压缸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施加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使所述螺旋给送器旋转的可变速控制马达;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设置在驱动单元处的驱动马达的驱动电流;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值而减小或增大(以下为第七发明)。
对于该煤球机,例如,如果在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挤压原料的力基于从储料器供给的原料的密度或流动性而波动,则螺旋给送器的旋转与设置在驱动单元处的驱动马达的驱动电流的增大或减小相一致地减小或增大。
通过该方式,能够控制挤压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的原料的力的波动。因此,能够使得煤球的厚度和重量的分布均匀。
将根据第七发明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检测器是电流检测器(第八发明)。
该煤球机比使用压力检测器的煤球机低廉。
将根据第一、第二和第三发明中的任一个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该煤球机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一个沿着其半径方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能够沿着其半径方向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接触或者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缩回;
液压缸,如果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被施加力,使得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缩回,则所述液压缸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施加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使所述螺旋给送器旋转的可变速控制马达;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设置在驱动单元处的驱动马达的功耗;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值而减小或增大(以下为第九发明)。
对于该煤球机,例如,螺旋给送器的旋转与设置在驱动单元处的驱动马达的功耗的增大或减小相一致地减小或增大。如果在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挤压原料的力取决于从储料器供给的原料的密度或流动性而波动,则功率损失增大或减小。
通过该方式,能够控制挤压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的原料的力的波动。因此,能够使得煤球的厚度和重量的分布均匀。
将根据第九发明的所述的煤球机改型成如下的煤球机,其中,检测器是功率测量计(以下为第十发明)。
该煤球机比使用压力检测器的煤球机低廉。另外,因为功耗检测器不受电压的影响,因此,与电流检测器相比,功耗检测器能够执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因此,利用本发明的煤球机,能够保持煤球的质量,同时,能够提高使凹部匹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煤球机的前视图。
图2是图1的煤球机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煤球机的平面视图。
图4是图1的煤球机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煤球机的储料器和螺旋给送器的截面图。
图6是图1的煤球机的第一辊及其周围区域的截面图。
图7是图1的煤球机的第二联接构件及其周围区域的截面图。
图8是沿F方向看到的第二联接构件的视图。
图9是与图1示出的煤球机不同的煤球机的固定辊和可动辊及其周围部分的平面图。
图10是在图9中示出的固定辊和可动辊及其周围部分的前视图,包括其中每一个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由控制单元执行的操作序列的图表。
图12是图1的煤球机的第一替代示例。
图13是图1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4是图1的煤球机的第二替代示例。
图15是图1的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的替代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在图1、图2和图3中看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煤球机10包括第一辊12、第二辊14、驱动单元16、第一联接构件18、第二联接构件20、储料器22、螺旋给送器24和可变速控制马达26。
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布置在框架27中。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均形成为环形,并且布置成使得其旋转轴线L1、L2相互平行。如图4所示,在第一辊12的外表面12A和第二辊14的外表面14A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凹部28和凹部30。在第一辊12上的多个凹部28和在第二辊14上的多个凹部30以如下方式分别在外表面12A和外表面14A的多个位置形成,即两组凹部沿着辊的环形的圆周相互匹配。
如图2和图3示出的,驱动单元16包括驱动马达32和减速器34。减速器34包括相互平行地设置的一对输出轴36、38。第一联接构件18将其中一个输出轴36连接到第一辊12。第二联接构件20将其中另一个输出轴38连接到第二辊14。
如图5中示出的,储料器22设置在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上方。螺旋给送器24设置在储料器22内。从动机构39安装在螺旋给送器24的上方。
当驱动单元16被驱动时,通过经由第一联接构件18和第二联接构件20将驱动单元16的旋转驱动力分别传递至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煤球机10使得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沿着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然后,如果可变速控制马达26旋转,那么其旋转力经由从动机构39传递到螺旋给送器24,由此使螺旋给送器24旋转,并且储料器22中的原料被向下推挤至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原料通过凹部28与凹部30的协调操作而被压缩并且之后固化,从而由原料生成煤球。
更具体地,如在图6中示出的,第一辊12通过固定构件42固定到旋转轴构件40的外表面40A上。在第一辊12的在辊的轴线方向上的每一侧,在旋转轴构件40上形成有轴构件44。该轴构件44具有与第一辊12相同的轴线。每一对轴构件44由在可动侧轴承单元46支承。
另外,在设置为比第一辊12更靠近第一联接构件18的一个轴构件44上形成有辊侧连接单元48,辊侧连接单元48具有与所述一个轴构件44的轴线相同的轴线。
如图6中的括号内的标记所示出的,与第一辊12类似,第二辊14通过固定构件52固定到旋转轴构件50的外表面50A上。在第二辊14的在辊的轴线方向上的每一侧,在每个旋转轴构件50上形成有轴构件54,该轴构件54具有与第二辊14相同的轴线。所述一对轴构件54中的每一个由在固定侧轴承单元56支承。另外,在设置为比第二辊14更靠近第二联接构件20的一个轴构件54上形成有辊侧连接单元58。
如图7中示出的,更具体地,第二联接构件20包括辊侧固定构件62、辊侧旋转构件64、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驱动单元侧固定构件68和套筒67、69。这些构件被布置成使得这些构件具有公共的轴线或者具有相互平行的不同轴线。
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被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即,使得该旋转构件具有与辊侧连接单元58公共的轴线或者具有不同的轴线,即,与辊侧连接单元58的轴线平行的轴线。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能够相对于辊侧连接单元58旋转。
辊侧固定构件62被固定,使得其能够与辊侧连接单元58一体旋转。辊侧旋转构件64利用螺栓70和螺母72固定到与辊侧固定构件62接合的套筒67上,并且能够与套筒67一体旋转。辊侧旋转构件64能够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使得辊侧旋转构件64能够设置在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位置移位的位置。
驱动单元侧固定构件68固定到驱动单元16的输出轴38,并且能够与驱动单元16一体旋转。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利用螺栓74和螺母76固定到与驱动单元侧固定构件68接合的套筒69,并且能够与套筒69一体旋转。
辊侧旋转构件64和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通过螺栓78和螺母80固定在一起并且能够一体旋转。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被螺栓78穿过的孔82是圆的,而辊侧旋转构件64的被螺栓78穿过的孔84是如图8所示的沿着辊侧旋转构件64的圆周延伸的长孔。因此,当螺栓78与螺母80之间的紧固松开时,辊侧旋转构件64能够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顺时针或逆时针地旋转,以致螺栓78能够在沿着辊侧旋转构件64的圆周延伸的长孔内移动。因此,辊侧旋转构件64能够设置在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位置移位的位置。
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被布置在第二联接构件20上,并且位于辊侧旋转构件64和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相应的外表面64A和66A的径向方向的内侧。如图7和图8所示,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包括螺母88、螺栓90和被压部92。
如图8所示,辊侧旋转构件64具有在外表面上敞开的凹部94,并且在凹部内具有螺母88和螺栓90。如图7所示,螺母88具有沿着第二联接构件20的轴线形成的一对固定销96、98。
一个固定销96与形成在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上的接合孔100接合,并且另一个固定销98与形成在套筒67的法兰101上的接合孔102接合。因此,螺母88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和套筒67固定。并且,螺母88设置在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其轴线位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切向方向上。螺栓90与螺母88接合。
如图8所示,被压部92由凹部94的内侧壁形成,并且被压部92是凹部94的一部分。被压部92沿着辊侧旋转构件64的径向方向延伸。被压部92使螺栓90的端部压在其上。
对于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当螺栓90被拧入螺母88中时,与螺栓90的前进量成比例地产生在螺栓90的端部的、沿着辊侧旋转构件64的切向方向的压紧力F。因此,当松开螺母78与螺栓90之间的紧固时,并且,如果螺栓90被拧入螺母88中,则能够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位置调节辊侧旋转构件64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9所示,可动侧轴承单元46能够相对于固定侧轴承单元56在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的径向方向(X方向)上移动。因此,可动侧轴承单元46能够接触固定侧轴承单元56或者从固定侧轴承单元56缩回。用于调节间隙的间隔部104设置在固定侧轴承单元56与可动侧轴承单元46之间,用于提供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的间隙。该间隙通过用于调节间隙的间隔部104的宽度进行调节。
液压缸106设置在与固定侧轴承单元56相反的一侧,可动侧轴承单元46被布置在液压缸106与固定侧轴承单元56之间。液压缸106设置成使得其轴线定位在与第一辊12的半径和第二辊14的半径公共的线的方向上,其中各个半径与第一辊12的旋转轴线和第二辊14的旋转轴线垂直。
液压缸106包括缸体108和缸杆110。缸体108固定到包括固定侧轴承单元56、可动侧轴承单元46、第一辊12、第二辊14等的壳体112的侧部上。缸杆110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具有活塞构件114,其中活塞构件114被容置在缸体108中。
在缸杆110的一端上形成有拧入调节螺母118中的螺旋构件116。调节螺母118接触缸体108的与壳体112相对的壁。螺旋构件116和调节螺母118构成位置调节构件120,其中缸杆110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通过控制螺旋构件116进入到调节螺母118中的量进行调节。
压力检测器124固定在可动侧轴承单元46的侧壁上,该壁与固定侧轴承单元56相对。该压力检测器124设置在缸杆110的另一端与可动侧轴承单元46之间,其中缸杆110的另一端与压力检测器124接触。在缸杆110的另一端与可动侧轴承单元46之间产生的压力由压力检测器124来检测。来自压力检测器124的输出信号经由加法器和放大器进入控制单元126。
如此构成的煤球机10具有在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的间隙,在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没有产生压力载荷的情况下,该间隙由调节间隙的间隔部104来设定。同时,将缸杆110的另一端的位置调节为与压力检测器124进行接触。此时没有输出信号从压力检测器124发出。随后,通过将液压油注入到缸体108的活塞构件114的一侧中来固定缸杆110的位置。
如果原料被供给到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并且,如果在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上开始产生压力,那么在缸杆110的另一端与可动侧轴承单元46之间产生的压力由压力检测器124进行检测。与压力对应的信号经由加法器和扩大器进入控制单元126(未示出)(图11的步骤S1)。
控制单元126判断压力检测器124检测到的值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图11的S2)。如果检测到的值在预定范围内,则维持螺旋给送器24的旋转。
如果控制单元126判定压力检测器124检测到的值比预定值大(图11的S3),则对可变速控制马达26进行控制,使得螺旋给送器24的旋转降低(图11的S4)。如果检测到的值比预定值小,则对可变速控制马达26进行控制,使得螺旋给送器24的旋转增大(图11的S5)。
如果例如由于混入在原料中的一些外界物质插入在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而导致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之间产生任何异常的过度压力,则由过度压力产生的冲击经由可动侧轴承单元46、衬垫122和压力检测器124传递至缸杆110。随后,缸杆110抵抗液压油的阻力移动,并且吸收该冲击。
接下来,将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获得的效果。
如果分别在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的外表面12A和14A上形成的凹部28和凹部30不匹配,那么,通过利用设置在第二联接构件20上的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对辊侧旋转构件64的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进行调节,煤球机10能够使凹部28和凹部30相互匹配。因此,煤球机10能够通过利用相互匹配的凹部28和凹部30挤压原料而形成煤球,从而保持煤球的质量。
另外,第一联接构件18和第二联接构件20通常露出在框架27之外。因此,通过在第二联接构件20上安装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提高了使凹部28和凹部30匹配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煤球机10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凹部28和凹部30不匹配,那么,能够应用例如以下程序,以使凹部28和凹部30能够匹配。即,首先,获得(1)螺栓90的旋转与(2)辊侧旋转构件64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旋转之间的数字相关性。接下来,从由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生产的煤球所获得的凹部28与凹部30之间的失准量以及获得的所述数字相关性来计算所需要的螺栓90的旋转度数。通过使螺栓90旋转并且以所计算出的旋转度数将其拧入螺母88中,在螺栓90的端部处的压紧力F沿着辊侧旋转构件64的切向方向施加在被压部92上,由此使辊侧旋转构件64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旋转,从而导致凹部28和凹部30相互匹配。通过该方式,基于生产的煤球,能够在不实际确定凹部28和凹部30是否匹配的情况下使得凹部28和凹部30相互匹配。因此,提高了使凹部28和凹部30相互匹配的工作效率。
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设置在分别靠近辊侧旋转构件64的外表面64A的内侧以及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外表面66A的内侧的位置处。因此,当辊侧旋转构件64和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旋转时,防止了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与布置在辊侧旋转构件64和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外侧的任何物体发生接触。
另外,如果缸杆110的另一端与可动侧轴承单元46之间产生的压力与压缩保持在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的原料的力的变化相一致地变化——其中该压缩力根据由储料器22供给的原料的密度和流动性而变化,那么该压力的变化增大或减小螺旋给送器24的旋转度数。因此,能够抑制压缩保持在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的原料的力的变化,由此能够保持煤球的厚度和重量的分布的均匀性。
另外,用作检测器的压力检测器124能够比使用电流的检测器更加准确地检测压力。因此,该压力检测器124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控制。
接下来,将说明一个替代的实施方式。
在上文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螺纹给送器24的旋转被控制为取决于缸杆110的另一端与可动侧轴承单元46之间的压力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但是也能够使用具有如下结构的煤球机。
也就是说,如示出了更改的实施方式的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辊12能够沿着径向方向接触第二辊14以及从第二辊14缩回。另外,如果产生使得第二辊14从第一辊缩回的力,那么第一辊12通过被液压缸128加压而移动。在储料器22的底端设置有压力检测器130,当原料利用螺旋给送器24被向下推挤到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时,该压力检测器130检测压力。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变速控制马达26由控制单元126进行控制,使得螺旋给送器24的旋转与由压力检测器130检测到的值的增大或减小相一致地减小或增大。
利用这样构造的替代实施方式的煤球机,如果螺旋给送器24将原料向下挤压到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之间所用的压力与对保持在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的原料进行压缩的力的变化一致地变化——其中该压缩力根据由储料器22供给的原料的密度和流动性而变化,那么该压力的这种变化减小或增大螺旋给送器24的旋转度数。因此,能够抑制压缩保持在第一辊12与第二辊14之间的原料的力的变化,由此能够保持煤球的厚度和重量的分布的均匀性。
如图14所示,检测驱动马达32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器132或者检测驱动马达32的功耗的电功率检测器133能够用作连接于控制单元126和驱动马达32两者并且定位在控制单元126与驱动马达32之间的检测器。可变速控制马达26能够由控制单元126控制,使得螺旋给送器24的旋转与由电流检测器132或电功率检测器133检测的值的增大或减小相一致地减小或增大。
如果电流检测器132用作检测器,那么与当使用压力检测器时的费用相比,使用电流检测器132将降低费用。如果使用电功率检测器133,那么与当使用压力检测器时的费用相比,使用电功率检测器133将降低费用。不受电压影响的电功率检测器133能够实现比电流检测器132更加精确的控制。
如图8所示,在上文提到的实施方式中,螺母88设置成使其轴线在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切向方向上延伸。被压部92在辊侧旋转构件64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然而,如图15所示,螺母88能够定位成使其轴线在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的径向方向上延伸。被压部92能够定位成相对于辊侧旋转构件64的径向方向和切向方向倾斜。
即使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以该方式构成,通过使螺栓90旋转之前计算出的旋转度数并且将其拧入螺母88中,也获得了在螺栓90的端部处的抵靠被压部92产生的压紧力的分力F,其中分力F在辊侧旋转构件64的切向方向上产生。因此,分力F能够使辊侧旋转构件64相对于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66旋转,由此能够使凹部28和凹部30相互匹配。
在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到具有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的第二联接构件20的辊,使用位于固定侧轴承单元56这一侧的第二辊14。但是,也能够使用设置在连接到第一辊12的第一联接构件上的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86,其中第一辊12位于可动侧轴承单元46上。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多种的其他变化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意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覆盖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变型。
在2011年2月28日提交的基本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42973在此处通过参引的方式被整体结合到本申请中。通过本说明书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将被更加充分地理解。然而,详细的描述和特定的实施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理想实施方式,并且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描述的。基于详细的描述,各种可能的变化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人无意向公众宣告任何公开的实施方式。从等同原则的意义上来说,在公开的变化和变型中,在字面上不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那些变化和变型因此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一”和“该”的使用以及类似的表述应理解为覆盖单数和复数,除非另有说明或者与上下文明确地相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此处提供的任何及所有示例或者示例性用语(如“例如”)的使用仅仅意于更好地说明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产生限制。
10煤球机
12第一辊
14第二辊
16驱动单元
18第一联接构件
20第二联接构件
22储料器
24螺旋给送器
28,30凹部
32驱动马达
44,54轴
46可动侧轴承单元
56固定侧轴承单元
64辊侧旋转构件
66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
86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
88螺母
90螺栓
92被压部
104用于调节间隙的间隔部
106液压缸
110缸杆
120位置调节构件
124压力检测器
126控制单元
128液压缸
130压力检测器(检测器)
132电流检测器(检测器)

Claims (10)

1.一种煤球机,包括:
均为环形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具有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第一辊旋转轴线和第二辊旋转轴线,并且每个所述辊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凹部,由此,原料在所述第一辊的凹部与所述第二辊的凹部之间被压缩;
产生用于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单元;
将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辊的第一联接构件;
与所述第二辊一体旋转的辊侧旋转构件;
通过所述驱动单元旋转的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
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所述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用于相对于所述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沿着所述辊侧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调节所述辊侧旋转构件的位置;以及
将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辊的第二联接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设置在从所述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中心看靠近径向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所述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包括:
螺母,所述螺母设置成使得所述螺母的轴线与所述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切向方向或径向方向平行;
拧入所述螺母中的螺栓;以及
形成在所述辊侧旋转构件上的被压部,其中所述螺栓的末端接触所述辊侧旋转构件,其中,当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母中时,所述螺栓的末端沿着所述辊侧旋转构件的切向方向或径向方向施加压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用于调节位置的机构设置为靠近所述辊侧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以及所述驱动单元侧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煤球机包括:
固定侧轴承单元,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支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上并且能够与所述辊一体旋转的轴构件;
可动侧轴承单元,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支承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辊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另一个辊一体旋转的轴构件,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半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能够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接触或者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缩回;
用于调节间隙的间隔部,所述间隔部设置在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与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之间,并且所述间隔部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形成间隙;
油压缸,所述油压缸设置在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相反的一侧,其中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设置在所述油压缸与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之间,所述油压缸设置成使得所述油压缸的轴线位于与所述第一辊的半径和所述第二辊的半径公共的线的方向上,各个半径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辊的旋转轴线垂直,并且所述油压缸具有缸杆,所述缸杆在一端具有用于调节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构件;
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缸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之间,并且,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缸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之间的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驱动所述螺旋给送器的可变速控制马达;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与由所述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压力的增大或减小相一致地减小或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煤球机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一个沿着其半径方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能够沿着其半径方向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接触或者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缩回;
液压缸,如果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被施加力,使得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缩回,则所述液压缸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施加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使所述螺旋给送器旋转的可变速控制马达;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螺旋给送器将所述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所用的压力;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值而减小或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检测器是压力检测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煤球机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一个沿着其半径方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能够沿着其半径方向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接触或者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缩回;
液压缸,如果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被施加力,使得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缩回,则所述液压缸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施加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使所述螺旋给送器旋转的可变速控制马达;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设置在驱动单元处的驱动马达的驱动电流;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值而减小或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检测器是电流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煤球机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一个沿着其半径方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另一个能够沿着其半径方向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接触或者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缩回;
液压缸,如果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被施加力,使得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一个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缩回,则所述液压缸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中的所述另一个上施加压力;
储料器,所述储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储料器内的螺旋给送器,所述螺旋给送器通过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将所述储料器内的原料向下推挤到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
使所述螺旋给送器旋转的可变速控制马达;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设置在驱动单元处的驱动马达的功耗;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可变速控制马达,使得所述螺旋给送器的旋转根据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值而减小或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球机,其中,所述检测器是功率测量计。
CN201180037806.2A 2011-02-28 2011-08-29 煤球机 Active CN103052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2973A JP2014050844A (ja) 2011-02-28 2011-02-28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JP2011-042973 2011-02-28
PCT/JP2011/004791 WO2012117458A1 (en) 2011-02-28 2011-08-29 Briquette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2497A true CN103052497A (zh) 2013-04-17
CN103052497B CN103052497B (zh) 2016-10-12

Family

ID=44736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7806.2A Active CN103052497B (zh) 2011-02-28 2011-08-29 煤球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50844A (zh)
KR (1) KR101804539B1 (zh)
CN (1) CN103052497B (zh)
AU (1) AU2011361270B2 (zh)
BR (1) BR112013013562A2 (zh)
TW (1) TWI541126B (zh)
WO (1) WO20121174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2686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孟如苗 一种煤球挤压机
CN105392624A (zh) * 2014-06-23 2016-03-0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悬臂式压块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6473B2 (ja) * 2013-08-20 2018-01-10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WO2015198902A1 (ja) * 2014-06-23 2015-12-30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EP3575001B3 (de) 2018-05-28 2022-09-14 Bühler AG Walzenpakete für vermahlungsvorrichtungen, vermahlungs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9274A (en) * 1974-02-19 1975-08-12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Adjustable stop block for timing spindle
US4111626A (en) * 1975-02-27 1978-09-05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wder compacting machine
JPS58128136A (ja) * 1982-01-27 1983-07-30 Hitachi Ltd 造粒機の制御方法
JPS61136431A (ja) * 1984-12-07 1986-06-24 Hitachi Ltd 造粒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372315A (en) * 1992-08-07 1994-12-13 Kloeckner-Humboldt-Deutz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pressure treatment of granular material
US5547357A (en) * 1993-12-08 1996-08-20 Maschinenfabrik Koppern Gmbh & Co. Kg Apparatus for hot-briquetting iron sponge
JPH10128100A (ja) * 1996-10-25 1998-05-19 Shin Meiwa Ind Co Ltd 造粒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644362A (zh) * 2001-11-26 2005-07-27 日本国际成套设备株式会社 煤球的成型机
CN2787419Y (zh) * 2004-06-25 2006-06-14 陈依双 煤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77634A (en) * 1959-01-28 1963-02-19 Komarek Greaves And Company Briquetting roll structure with mold inserts
JP3097883B2 (ja) 1992-08-07 2000-10-10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JPH09192896A (ja) 1996-01-19 1997-07-29 Sintokogio Ltd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US6513424B1 (en) * 1998-04-09 2003-02-04 Freund Industrial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owder and granular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9274A (en) * 1974-02-19 1975-08-12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Adjustable stop block for timing spindle
US4111626A (en) * 1975-02-27 1978-09-05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wder compacting machine
JPS58128136A (ja) * 1982-01-27 1983-07-30 Hitachi Ltd 造粒機の制御方法
JPS61136431A (ja) * 1984-12-07 1986-06-24 Hitachi Ltd 造粒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372315A (en) * 1992-08-07 1994-12-13 Kloeckner-Humboldt-Deutz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pressure treatment of granular material
US5547357A (en) * 1993-12-08 1996-08-20 Maschinenfabrik Koppern Gmbh & Co. Kg Apparatus for hot-briquetting iron sponge
JPH10128100A (ja) * 1996-10-25 1998-05-19 Shin Meiwa Ind Co Ltd 造粒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644362A (zh) * 2001-11-26 2005-07-27 日本国际成套设备株式会社 煤球的成型机
CN2787419Y (zh) * 2004-06-25 2006-06-14 陈依双 煤球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2624A (zh) * 2014-06-23 2016-03-0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悬臂式压块机
CN105392624B (zh) * 2014-06-23 2018-10-26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悬臂式压块机
CN104972686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孟如苗 一种煤球挤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0844A (ja) 2014-03-20
CN103052497B (zh) 2016-10-12
KR101804539B1 (ko) 2017-12-04
KR20130138717A (ko) 2013-12-19
TW201235202A (en) 2012-09-01
TWI541126B (zh) 2016-07-11
AU2011361270A1 (en) 2013-05-02
BR112013013562A2 (pt) 2016-10-11
WO2012117458A1 (en) 2012-09-07
AU2011361270B2 (en)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497A (zh) 煤球机
JP2014050845A (ja)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CN1259144C (zh) 卧碾磨
CN201309294Y (zh) 复合胶辊径向间隙限位及调压装置
CN102009096B (zh) 机器人弹性滚边工具
CN103498830B (zh) 卷耳机曲轴初始和旋转角度可调整驱动装置
CN112547799A (zh) 一种金属极板辊压专用机
CN103721783A (zh) 一种无壳体式对辊挤压机
AU2014314392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molded bodies from a granular material, and corresponding roller press
CN106736432A (zh) 轴承辅助安装装置及轴承安装方法
JP4998818B2 (ja) 造粒物の圧縮成型装置
CN104325673A (zh) 用于由粉末状材料制造压制品的压力机
CN211117054U (zh) 一种液压螺母
CN1827251A (zh) 用于轧制杆形或管形轧件的轧机机架
CN203027074U (zh) 电动缸
CN103722017B (zh) 松棒机转角调整装置
CN207621187U (zh) 一种关节轴承游隙调整装置
CN105392624A (zh) 悬臂式压块机
CN205112442U (zh) 成型机接头装置及成型机
CN202555593U (zh) 压下式agc缸的安装与固定装置
CN105392623A (zh) 压块机
CN213802182U (zh) 一种滚筒覆膜设备的滚筒限位结构
CN214961197U (zh) 一种油缸架的固定装置
CN210003599U (zh) 柱塞式卷取机卷筒用旋转油缸
US8999437B2 (en) Powder-rolling device and powder-roll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