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2623A - 压块机 - Google Patents

压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2623A
CN105392623A CN201580000957.9A CN201580000957A CN105392623A CN 105392623 A CN105392623 A CN 105392623A CN 201580000957 A CN201580000957 A CN 201580000957A CN 105392623 A CN105392623 A CN 105392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load cell
cuber
bearing unit
sid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09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2623B (zh
Inventor
清水正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okogi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92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2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3/00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otary pressing members, e.g. rollers, rings,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18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using profiled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块机的负载传感器,通过简化固定方法并减少部件数量来减少设置工时和减小设置空间。压块机(01)的负载传感器(32)的特征在于,其位于将压块压缩成型的一对辊中的对固定第二辊(12)的第二辊轴(14)进行轴支承的可动侧轴承单元(17)与液压缸(31)的活塞杆(51)之间,并且负载传感器(32)的中心与活塞杆(51)的轴心位于同一轴上。

Description

压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压块的压块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压块机中,为了向用于形成压块的一对辊施加压力,会使用液压缸,为了测定液压缸对一对辊施加的压力而使用负载传感器(按压测定器)。而且,公知有负载传感器相对于液压缸而配置于一对辊的相反的一侧的压块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126674
然而,专利文献1的压块机中的负载传感器是通过固定于压块机主体的负载传感器安装工具而进行连结的,所以导致负载传感器的设置空间增大。另外,负载传感器整体的重量也会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负载传感器的压块机,该压块机能够简化固定方法并减少部件个数,由此减少设置工时以及减小设置空间。
第一发明的压块机具备:第一辊,其固定于第一辊轴;第二辊,其固定于第二辊轴,以平行于上述第一辊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第一辊协同工作来加压固化原料,从而将压块压缩成型;驱动部,其在上述第一辊轴和上述第二辊轴产生旋转驱动力;固定侧轴承单元,其对上述第一辊轴进行轴支承;可动侧轴承单元,其对上述第二辊轴进行轴支承,并且能够沿与上述第一辊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接近以及远离上述固定侧轴承单元;负载传感器,其检测在上述第一辊与上述第二辊之间产生的压力;液压缸,其以上述第二辊的旋转中心的正交方向为活塞杆的轴向,并对上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产生按压力;料斗,其配置于上述第一辊和上述第二辊的附近的上方;螺旋供料器,其设置于上述料斗内,并在上述第一辊和上述第二辊的接近部上方旋转,从而将上述料斗内的原料向上述第一辊与上述第二辊之间供给;带减速机的马达,其使上述螺旋供料器旋转;以及供料控制部,其以如下方式控制上述带减速机的马达,即:根据由上述负载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检测值的增减来减增上述螺旋供料器的转速,上述压块机的特征在于,上述负载传感器位于上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与上述活塞杆之间,上述负载传感器的中心与上述活塞杆的轴心处于同一轴上。
根据该压块机,负载传感器位于以往不使用的空间,即位于可动侧轴承单元与液压缸的气缸盖之间,所以能够减小设置空间。另外,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负载传感器安装工具比较,安装所需的部件是简易的部件,所以能够减轻负载传感器整体的重量。
第二发明的压块机在第一发明的压块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负载传感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缸架,其中,该缸架设置在上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与上述液压缸之间。
第三发明的压块机在第二发明的压块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块机具备:固定用部件,其固定于上述负载传感器的一侧的端面;以及负载传感器罩,其设置于上述缸架,并形成有能够配置上述固定用部件的框,将上述固定用部件以与上述负载传感器罩之间空开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使上述负载传感器罩具有可动性。
根据该压块机,能够通过简便的构造以廉价的方式将负载传感器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缸架沿水平方向移动。
第四发明的压块机在第三发明的压块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块机具备高度调整机构,该高度调整机构设置于上述缸架,调整上述负载传感器相对于上述缸架的高度,使上述负载传感器与上述高度调整机构抵接,从而使上述负载传感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缸架。
第五发明的压块机在第一发明的压块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块机具备控制上述驱动部和上述带减速机的马达的控制盘。
第六发明的压块机在第五发明的压块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盘具备触摸面板,通过操作上述触摸面板,从而对上述驱动部和上述带减速机的马达进行控制。
根据该压块机,在对驱动部和带减速机的马达进行操作时,通过触摸面板能够在视觉上对各种设定以及异常等信息进行辨识,从而容易操作,因此作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压块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压块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罩内部、驱动部、第一辊、第二辊的沿A-A线的向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辊、第二辊、固定侧轴承单元、可动侧轴承单元、液压缸、以及负载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盘的盘面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使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压缸工作的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发明的压块机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作为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上下左右方向是指图中的方向。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进行改变。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压块机01具备第一辊11、第二辊12、驱动部15、料斗18以及螺旋供料器19。
如图3所示,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分别形成为轮状,以各自的旋转轴线L1以及L2平行的方式配置。另外,在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各自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多个凹状的凹部(未图示)。而且形成于第一辊11的凹部和形成于第二辊12的凹部形成在各外周面中的沿周向整合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驱动部15设置有输出轴24。另外,在输出轴24的一端以同轴一体的方式连结有直径比输出轴24大的第一辊轴13。
第一辊轴13从驱动部15侧按顺序具有直径分别不同的台阶部13a、台阶部13b、台阶部13c以及台阶部13d。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13a和台阶部13c的直径比台阶部13b的直径小。另外,台阶部13d的直径比台阶部13c的直径小。
第二辊轴14的结构与第一辊轴13相同,同样是从驱动部15侧按顺序具有直径分别不同的台阶部14a、台阶部14b、台阶部14c以及台阶部14d。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14a和台阶部14c的直径比台阶部14b的直径小。另外,台阶部14d的直径比台阶部14c的直径小。
如图3所示,第一辊11以其端面同台阶部13c与台阶部13d的交界接触的方式而组装于第一辊轴13的台阶部13d。
第二辊12形成为与第一辊11相同的结构,同样以第二辊12的端面同台阶部14c与台阶部14d的交界接触的方式而组装于第二辊轴14的台阶部14d。
如图2所示,压块机01具备罩21,罩21构成压块机01的外框。在罩2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侧轴承单元16,该固定侧轴承单元16具备一对第一轴承25,该一对第一轴承25对第一辊轴13进行支承。两个第一轴承25中的一个设置于台阶部13a,另一个以第一轴承25的端面同台阶部13b与台阶部13c的交界接触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罩21的内侧设置有可动侧轴承单元17,该可动侧轴承单元17具备一对第二轴承26,该一对第二轴承26对第二辊轴14进行支承。两个第二轴承26中的一个设置于台阶部14a,另一个以第二轴承26的端面同台阶部14b与台阶部14c的交界接触的方式设置。
如图3所示,可动侧轴承单元17以能够沿正交于第一辊11的旋转轴的方向接近以及远离固定侧轴承单元16的方式设置。在固定侧轴承单元16与可动侧轴承单元17之间设置有间隙调整用隔离物(未图示)。由此,在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之间形成间隙。
如图1所示,料斗18配置于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的上方,螺旋供料器19设置于料斗18内。另外,在螺旋供料器19的上部设置有带减速机的马达23。带减速机的马达23与螺旋供料器19通过未图示的连结机构连结,由此将带减速机的马达23所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螺旋供料器19。
在第一辊轴13的台阶部13a设置有第一齿轮29。第一齿轮29的端面同台阶部13a与台阶部13b的交界接触。另外,在第二辊轴14的台阶部14a设置有第二齿轮30。第二齿轮30的端面同台阶部14a与台阶部14b的交界接触。而且,第一齿轮29与第二齿轮30两者的齿部相互卡合。
如图4所示,在相对于可动侧轴承单元17而位于与固定侧轴承单元16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液压缸31。并且,液压缸31以第二辊12的旋转中心的正交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配置,且具有活塞杆51。此外,在可动侧轴承单元17与活塞杆51之间配置有负载传感器32。负载传感器32的中心与活塞杆的轴心位于同一轴上。通过使活塞杆51动作,从而将可动侧轴承单元17向固定侧轴承单元16侧按压,由此在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之间作用有压力。此时,能够利用负载传感器32检测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之间的压力。另外,来自负载传感器32的输出信号经由加法器(未图示)以及增幅器(未图示),向控制盘20(图5)的供料控制部(未图示)输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用部件56固定于负载传感器32的一侧的端面。
如图4所示,在可动侧轴承单元17与液压缸31之间设置有缸架54,负载传感器32以能够沿活塞杆51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缸架54。负载传感器32的靠液压缸31侧的面形成为活塞杆51以能够直接与负载传感器32接触以及分离的方式与负载传感器32抵接。另外,在负载传感器32的靠可动侧轴承单元17侧的面具有固定用部件56,可动侧轴承单元17以能够与固定用部件56接触以及分离的方式与固定用部件56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负载传感器罩55设置于缸架54,负载传感器罩55形成能够配置固定用部件56的框。此外,高度调整机构57设置于缸架54,高度调整机构57调整负载传感器32相对于缸架54的高度。将固定用部件56以与负载传感器罩55之间空开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使上述负载传感器罩55具有可动性,由此能够将负载传感器32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缸架54沿水平方向移动。
如图6所示,在液压缸31连接有阀36,阀36通过阀开度等来决定工作油的供给量。另外,阀36通过管路52连接于手动液压泵35,手动液压泵35储藏有工作油。在本实施方式中,阀36与管路5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而且,手动液压泵35具备手柄37,并具有如下构成,即:通过手动使手柄37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向液压缸31供给工作油。
控制盘20具备驱动控制部(未图示)和供料控制部(未图示)。驱动控制部与驱动部15电连接,供料控制部与带减速机的马达23电连接。
另外,控制盘20具备多个控制按钮33和触摸面板34。控制按钮33和触摸面板34与驱动控制部和供料控制部电连接。通过操作控制按钮33和触摸面板34,由此能够控制驱动部15和带减速机的马达23。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压块机01中,若驱动部15被驱动,则驱动部15的旋转驱动力首先会传递至第一辊轴13。然后由于设置于第一辊轴13的第一齿轮29与设置于第二辊轴14的第二齿轮30卡合,因此第一辊轴13的旋转驱动力会传递至第二辊轴14,并朝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在该状态下,若带减速机的马达23旋转,则带减速机的马达23所产生的旋转力向螺旋供料器19传递而使螺旋供料器19旋转,料斗18内的原料从螺旋供料器19被压入到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之间。然后,形成于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各自的外周面的凹部协同工作对原料进行加压固化,从而压缩形成压块。
液压缸31利用从手动液压泵35供给的工作油而进行工作。为了将可动侧轴承单元17向液压缸31的活塞杆51按压而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如图6所示,利用作为管路52的管连接手动液压泵35与阀36。接下来,打开阀36,通过手动使手柄37上下往复移动。通过以上操作,储藏于手动液压泵35内的工作油被送入至液压缸31,从而活塞杆51向可动侧轴承单元17侧方向移动。由此,活塞杆51经由负载传感器32按压可动侧轴承单元17。这里,即使关闭阀36并取下手动液压泵35以及管,也能够通过液压维持活塞杆51按压可动侧轴承单元17的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压块机01工作时,将手动液压泵35以及作为管路52的管从阀36取下。
为了释放液压缸31的活塞杆51按压可动侧轴承单元17的力而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如图6所示,利用作为管路52的管连接手动液压泵35与阀36。接下来,打开阀36。通过以上操作,被送入液压缸31的工作油返回到手动液压泵35内,由此能够释放活塞杆51按压可动侧轴承单元17的力。
若向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之间供给原料而使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间作用有按压力,则作用于活塞杆51与可动侧轴承单元17之间的压力通过负载传感器32进行检测。与该压力对应的信号经由加法器以及增幅器而输入到控制盘20的供料控制部。
在供料控制部中,判断通过负载传感器32检测出的压力检测值是否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在压力检测值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维持螺旋供料器19的转速不变。
另一方面,在压力检测值处于预先规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在供料控制部中,判断压力检测值是大于还是小于预先规定的范围。然后,在压力检测值大于预先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控制带减速机的马达23以使螺旋供料器19的转速减小。另一方面,在压力检测值小于预先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控制带减速机的马达23以使螺旋供料器19的转速增加。
此外,假如,当异物混入到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之间而在第一辊11以及第二辊12之间作用有异常的按压力的情况下,该冲击通过可动侧轴承单元17以及负载传感器32向活塞杆51传递。而且,活塞杆51克服液压所产生的阻力而移动,由此使得该冲击被吸收。
驱动部15和带减速机的马达23的操作能够通过控制盘20所具备的触摸面板34进行。触摸面板34的操作为手动运转。这里,手动运转是指作业者通过触摸面板34进行后述的对驱动部15以及带减速机的马达23的各种操作。
驱动部15的操作能够通过与驱动控制部电连接的触摸面板34进行。具体而言,驱动部15的操作是起动、停止以及旋转速度的增减等。
带减速机的马达23的操作能够通过与供料控制部电连接的触摸面板34进行。具体而言,带减速机的马达的操作是起动、停止以及旋转速度的增减等。
另外,驱动部15和带减速机的马达23的操作也可以通过控制按钮33进行。控制按钮33的操作为自动运转。这里,自动运转是指利用触摸面板34预先对驱动部15和带减速机的马达23进行上述操作项目的设定,并基于该设定进行起动或者停止。通过按下控制按钮33的起动按钮(未图示),从而如上述设定的那样使驱动部15和带减速机的马达23起动,通过按下控制按钮33的停止按钮(未图示),从而如上述设定那样使驱动部15和带减速机的马达23停止。
并且,设定为在通过控制盘20操作的上述设备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使设备自动停止。同时,在触摸面板34显示设备产生异常以及使设备自动停止的情况。
根据该压块机01,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小负载传感器32的设置空间。在将负载传感器32与压块机01连结时不需要安装工具,所以能够减轻压块机01的总重量。
另外,根据该压块机01,在操作驱动部15和带减速机的马达23时,能够利用控制按钮33和触摸面板34,对起动、停止以及各种设定等进行操作。特别是触摸面板34在视觉上对各种设定以及异常等信息进行辨识,并容易操作,因此作业性显著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加以实施。
本申请是基于在日本于2014年6月23日提出的特愿2014-127880号公报,将其内容作为本申请的内容而形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另外,能够通过上述详细的说明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然而,详细的说明以及特定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记载。根据该详细的说明进行各种变更或改变,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申请人无意奉献给公众任何所记载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修改、代替方案中在用语方面不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是在等同原则下的本发明的一部分。
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名词以及同样的指示语的使用只要没有特别指示,或者按照脉络不被明确否定,应解释为包含单数以及多数两个方面。本说明书中提供的任意例示或者例示性用语(例如,“等”)的使用也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只要权利要求书中没有特别记载,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压块机;11…第一辊;12…第二辊;13…第一辊轴;14…第二辊轴;15…驱动部;16…固定侧轴承单元;17…可动侧轴承单元;18…料斗;19…螺旋供料器;20…控制盘;21…罩;23…带减速机的马达;24…输出轴;25…第一轴承;26…第二轴承;29…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液压缸;32…负载传感器;33…控制按钮;34…触摸面板;35…手动液压泵;36…阀;37…手柄;51…活塞杆;52…管路;54…缸架;55…负载传感器罩;56…固定用部件;57…高度调整机构。

Claims (6)

1.一种压块机,具备:
第一辊,其固定于第一辊轴;
第二辊,其固定于第二辊轴,以平行于所述第一辊的方式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辊协同工作来加压固化原料,从而将压块压缩成型;
驱动部,其在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产生旋转驱动力;
固定侧轴承单元,其对所述第一辊轴进行轴支承;
可动侧轴承单元,其对所述第二辊轴进行轴支承,并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接近以及远离所述固定侧轴承单元;
负载传感器,其检测在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产生的压力;
液压缸,其以所述第二辊的旋转中心的正交方向为活塞杆的轴向,并对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产生按压力;
料斗,其配置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附近的上方;
螺旋供料器,其设置于所述料斗内,并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接近部上方旋转,从而将所述料斗内的原料向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供给;
带减速机的马达,其使所述螺旋供料器旋转;以及
供料控制部,其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带减速机的马达,即:根据由所述负载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检测值的增减来减增所述螺旋供料器的转速,
所述压块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传感器位于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与所述活塞杆之间,所述负载传感器的中心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心处于同一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传感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缸架,其中,该缸架设置在所述可动侧轴承单元与所述液压缸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机具备:固定用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负载传感器的一侧的端面;以及
负载传感器罩,其设置于所述缸架,并形成有能够配置所述固定用部件的框,
将所述固定用部件以与所述负载传感器罩之间空开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使所述负载传感器罩具有可动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机具备高度调整机构,该高度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缸架,调整所述负载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缸架的高度,
使所述负载传感器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抵接,从而使所述负载传感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缸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机具备控制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带减速机的马达的控制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盘具备触摸面板,通过操作所述触摸面板,从而对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带减速机的马达进行控制。
CN201580000957.9A 2014-06-23 2015-06-15 压块机 Active CN105392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7880 2014-06-23
JP2014-127880 2014-06-23
PCT/JP2015/067193 WO2015198903A1 (ja) 2014-06-23 2015-06-15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623A true CN105392623A (zh) 2016-03-09
CN105392623B CN105392623B (zh) 2018-06-26

Family

ID=5493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0957.9A Active CN105392623B (zh) 2014-06-23 2015-06-15 压块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55513B2 (zh)
CN (1) CN105392623B (zh)
WO (1) WO20151989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2905A (zh) * 2016-01-14 2018-08-31 株式会社Ihi 轧制装置和轧制装置的改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19208C1 (ru) * 2019-12-06 2020-04-17 Игорь Феликсович Шлегель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рикетирования порошкообраз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6799A (ja) * 2000-08-17 2002-03-05 Applied Power Japan Kk プレス装置
CN2524915Y (zh) * 2002-02-05 2002-12-11 尤晓栋 造粒机压实智能控制装置
JP2014050845A (ja) * 2011-02-28 2014-03-20 Sintokogio Ltd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07572A (ja) * 1975-03-17 1976-09-24 Shinto Baauindo Kk Katamochishikidabururoorugataburiketsutomashin
JPS54126674A (en) * 1978-03-22 1979-10-02 Kubota Ltd Automatic controller for granula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6799A (ja) * 2000-08-17 2002-03-05 Applied Power Japan Kk プレス装置
CN2524915Y (zh) * 2002-02-05 2002-12-11 尤晓栋 造粒机压实智能控制装置
JP2014050845A (ja) * 2011-02-28 2014-03-20 Sintokogio Ltd ブリケットマシ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2905A (zh) * 2016-01-14 2018-08-31 株式会社Ihi 轧制装置和轧制装置的改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98903A1 (ja) 2017-04-27
CN105392623B (zh) 2018-06-26
JP6455513B2 (ja) 2019-01-23
WO2015198903A1 (ja)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00669U (zh) 双工位同时收卷装置
CN102009096B (zh) 机器人弹性滚边工具
CN101837901B (zh) 平移式收卷机构
CN105392623A (zh) 压块机
CN101773969A (zh) 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
CN204471234U (zh) 一种自动调压的钢带对中装置
CN207188500U (zh) 复合合金材料的直线拉钢机的开卷装置
KR101804539B1 (ko) 브리켓 장치
CN201579342U (zh) 一种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
CN201711593U (zh) 切管机的输送装置
CN101439355A (zh) 一种用于三辊连轧管机的主传动接轴
CN107006616A (zh) 豆干压制机
CN205256777U (zh) 纵封机的滚压装置
CN202461124U (zh) 一种辊缝调整机构
CN203752576U (zh) 一种辊压机杠杆式双进料装置
CN201024295Y (zh) 一种缝纫机机台
CN202010716U (zh) 机器人弹性滚边工具
CN201703896U (zh) 平移式收卷机构
CN204369233U (zh) 非织造布成卷机
CN205798865U (zh) 汽车传动系统的皮带张紧轮压机
CN202316697U (zh) 一种三辊卷板机上辊快速调节装置
CN206882671U (zh) 一种适用于薄壁圆筒工件辊压加工的悬臂式辊压装置
CN105818199B (zh) 一种膜切机的膜切传动装置
CN105478487B (zh) 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
CN102601121A (zh) 新型辊缝同步调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