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2930B - 集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2930B
CN103042930B CN201210383596.9A CN201210383596A CN103042930B CN 103042930 B CN103042930 B CN 103042930B CN 201210383596 A CN201210383596 A CN 201210383596A CN 103042930 B CN103042930 B CN 103042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power collector
supporters
mounted member
suppo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35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2930A (zh
Inventor
仁藤智也
松信幸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42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2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2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2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4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rollers or sliding shoe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08Structure of the sliding shoes or their carry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4Wound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18Lea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集电装置具备:安装于移动设备的被安装部件;臂;以及臂保持部。所述臂具有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臂以使所述臂的所述长边方向位于与规定方向相一致的基准位置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端部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所述第二端部用于将集电器安装到所述臂上。所述臂保持部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件。所述臂保持部构成为,通过所述臂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部位对所述臂进行保持,以使得在所述臂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臂不从所述基准位置位移。

Description

集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电装置,特别涉及从架空导线(trolley wire)向移动设备的集电所使用的集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文献1(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第2010-252495号)公开了从架空导线向搬运机或起重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集电的集电装置。该集电装置具备:安装于移动设备的被安装部件;从侧方与架空导线的导体相接的集电器;以及一端部与集电器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与被安装部件连结的连结臂。
然而,所述连结臂由于集电器及与集电器连接的电缆的重量等,导致连结臂的集电器侧的端部下垂,由此,集电器与覆盖架空导线的护套之间摩擦,有可能会产生护套屑或在集电器中产生偏磨损。
在此,在文献1中,为了防止所述臂的下垂,在被安装部件上设置对臂的安装部件侧的端部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但是,在与臂连结的集电器为大型的情况下等,通过所述支撑部件无法完全支撑臂,可能产生臂的下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课题在于,更可靠地防止臂的下垂。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集电装置具备:被安装部件,安装于移动设备;臂;以及臂保持部。所述臂具有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臂以位于使所述臂的所述长边方向与规定方向一致的基准位置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端部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所述第二端部用于将集电器安装在所述臂上。所述臂保持部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所述臂保持部在所述臂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部位对所述臂进行保持,以使得在所述臂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臂不从所述基准位置位移。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一方式,所述臂保持部具备臂支撑体。所述臂支撑体配置为,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臂的两个面中的一方对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二方式,所述臂支撑体为板簧。所述臂支撑体以第一端与所述臂弹性接触的方式,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二方式,所述臂支撑体为盘簧。所述臂支撑体通过第一端安装在所述臂上,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一方式,所述臂保持部具备2个臂支撑体。所述2个臂支撑体配置为,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臂的两个面分别对置。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五方式,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为板簧。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以第一端与所述臂弹性接触的方式,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一方式,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为盘簧。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通过第一端安装在所述臂上,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五~第七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述2个臂支撑体配置为,在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2个臂支撑体具有相同的弹簧常数。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六方式,所述2个臂支撑体配置为,在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所述臂以能够绕着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所述臂保持部具备引导机构,以使所述臂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方式,向所述2个臂支撑体间的空间引导所述臂。所述引导机构具备2个引导部,在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以及所述规定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上,分别形成于所述2个臂支撑体的一端。所述2个引导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基准位置而变大。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六或第九方式,所述臂支撑体配置为,从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与所述规定方向以锐角交叉。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二~第十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述臂支撑体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在比所述臂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安装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本发明的十二方式的集电装置基于第一~第十一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还具备所述集电器。所述集电器以在所述臂的厚度方向上与架空导线接触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的仰视图。
图2是表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的施工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臂支撑件,(a)为俯视图,(b)为左视图,(c)为右视图,(d)为后视图。
图5是表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架空导线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被设置于搬运机、起重机等未图示的移动设备,用于进行从绝缘架空导线2向移动设备的集电。
绝缘架空导线2固定在墙壁、设置于移动设备的导轨、设置于墙壁或顶棚的悬吊装置等上,沿着移动设备的移动路线而水平地设置。
如图5所示,绝缘架空导线2在形成为剖面槽形且作为绝缘体的护套3中收纳有作为导体的架空导线4,以使护套3的槽开口朝向侧方、使从护套3的槽开口露出的架空导线4的面(后述的侧面28)朝向侧方的状态设置。
换言之,绝缘架空导线2具备架空导线4和覆盖架空导线4的护套3。护套3具有使架空导线4的一个面(接触面)28露出的狭缝(槽开口)60。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架空导线2以使接触面28朝向水平方向(图5中的左右方向)的方式设置。另外,绝缘架空导线2也可以设置成使接触面28朝向水平方向以外的方向。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进行说明。以下,如果没有特别的记载,使用以施工状态下的集电装置1为基准的方向来说明集电装置1。具体地说,将绝缘架空导线2的长边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定义为集电装置1的前后方向,并且将俯视(水平面)时与绝缘架空导线2的长边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中的、从集电装置1观看时的绝缘架空导线2侧(图1中的左侧)定义为集电元件1的右侧。另外,由于图1为仰视图,所以纸面左侧为集电装置1的右侧。此外,集电装置1的上下方向是与图1中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即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
如图1所示,集电装置1具备:被安装部件6,安装于移动设备;集电器7,从侧方与架空导线4相接(参照图3);以及臂8,一端部24与被安装部件6连结,并且另一端部25与集电器7连结。另外,以下将集电装置1的前后方向中的从集电装置1观看时的被安装部件6侧(图1中的下侧)作为集电装置1的后侧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被安装部件6具备与臂8的一端部24连结的基座12。
基座12是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的,如图1所示,在基座12上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水平剖面槽形的臂连结部14。在臂连结部14的左右的片部15、16之间,以绕着左右轴相对于臂连结部14转动自如的方式架设有横轴17。在此,绕着左右轴是指,转动轴方向与左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平行。另外,所述臂8的以横轴17为中心的上下转动,被限制在臂8从横轴17朝向前侧突出的范围内。
在横轴17的中间部,经由纵轴18以绕着上下轴(与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平行的旋转轴)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有臂8的一端部24。换句话说,臂8相对于基座12绕着上下轴以及左右轴转动自如。
臂8形成为棒状。臂8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向侧方开口的槽形,如图1所示,在使一端部24侧与集电装置1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弯曲为另一端部25比一端部24更靠近集电装置1右侧。在臂8的另一端部25以绕着左右轴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有朝向集电装置1的右侧突出的保持体20。
在保持体20的前端部(图1中的左端部)保持有用于保持集电器7的集电器支架21,该集电器支架21绕着上下轴转动自如。换句话说,集电器支架21相对于臂8绕着上下轴以及左右轴转动自如。
这样,臂8具有长边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的一端部(第一端部)24和另一端部(第二端部)25。臂8以使臂8的长边方向位于与规定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一致的基准位置(图1中的臂8的位置)的方式,通过第一端部24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臂8的第二端部25用于将集电器7安装在臂8上。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臂8通过长边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的第一端部(一端部)24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在长边方向的第二端部(另一端部)25上具备保持集电器7的集电器保持部(集电器支架)21。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集电器支架21的上下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有朝向集电装置1的右侧(图1中的左侧)突出的引导片部22。在两引导片部22中,靠上的引导片部22沿着绝缘架空导线2的护套3上侧的外表面而配置,靠下的引导片部22沿着护套3下侧的外表面而配置。
如图3所示,集电器7形成为与两引导片部22平行的板状,并设置在两引导片部22之间,并配置于在如上所述那样使两引导片部22沿着护套3的上下的外表面时与架空导线4(的接触面28)接触的位置。
在移动设备的移动时,使两引导片部22沿着护套3的上下的外表面的集电器支架21相对于臂8绕着上下轴以及左右轴转动,以维持集电器7与架空导线4的平行状态,保持集电器7与架空导线4的接触状态。
集电器7经由图1所示的电缆23与移动设备电连接。集电器7向集电装置1的右侧突出,其前端部从侧方(图5中的右侧)插入护套3内,而与从护套3露出的架空导线4的侧面(接触面)28接触。由此,从架空导线4经由集电器7以及电缆23向移动设备供给电力。另外,如图1所示,电缆23的中途被设置于被安装部件6的保持部50保持。
如图1所示,在基座12的右侧(图1中的左侧)的片部15上设有向前方(图1中的上方)突出的弹簧连结部13,弹簧连结部13的前端部(图1中的上端部)与臂8的另一端部25通过弹簧19连结。
弹簧19是拉伸盘簧,对构成从基座12向前侧(图1中的上侧)突出的臂8的前端部(图1中的上端部)的另一端部25,向接近基座12侧的方向(后方;图1中的下方)施加弹簧力,由此,臂8被向以纵轴18为中心向右侧(图1中的左侧)转动的方向施力。
因此,设置于臂8的另一端部25的集电器7被向架空导线4侧按压,由此,集电器7一边保持着与架空导线4的接触状态,一边沿着架空导线4的侧面28移动。
此外,臂8以横轴17为中心上下转动自如(绕着左右轴转动自如),因此,在移动设备的移动时,绝缘架空导线2相对于移动设备在上下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偏移被臂8的上下转动吸收。
被安装部件6安装在设置于移动设备的图2所示的柱状的安装部9上。被安装部件6具备配置于臂连结部14的后侧(图1中的下侧)的夹持体10。夹持体10是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的,如图3所示,夹持体10形成有向前方(图3中的右方)开口的侧剖面大致C字状的夹持体侧夹持部29。
此外,在臂连结部14的后表面部(图3中的左表面部),在与夹持体侧夹持部29的上下的片部30、31分别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向后方(图3中的左方)突出的片部32、33,由臂连结部14的后表面部(图3中的左表面部)和两片部32、33来构成向后方开口的侧剖面大致C字状的基座侧夹持部34。
在夹持体侧夹持部29的后表面部(图3中的左表面部),从后侧穿设有多个螺钉11,通过将各螺钉11的前端侧旋入臂连结部14的后表面部(图3中的左表面部),将夹持体10安装到基座12上。基座侧夹持部34与位于其后方的夹持体侧夹持部29之间的间隔,能够通过变更在臂连结部14的后表面部旋入的各螺钉11的旋入量来进行调节。
在将被安装部件6安装到安装部9上时,在基座侧夹持部34和与其对置的夹持体侧夹持部29之间穿过柱状的安装部9,之后拧紧各螺钉11,通过基座侧夹持部34的片部32、33和夹持体侧夹持部29的片部30、31来夹住安装部9。
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不仅在如上述那样在右侧具有绝缘架空导线2的情况下使用,在左侧具有绝缘架空导线2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即,通过在使图1所示的集电装置1上下反转的反转状态下将被安装部件6安装在安装部9上,能够将集电器7上下反转地配置在左侧,由此,能够使集电器7从侧方与位于集电装置1左侧的架空导线4接触。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具备由2个臂支撑体35、36构成的臂保持部。臂保持部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臂保持部构成为通过臂8的第二端部25侧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臂8的中央部)来保持臂8,以使得在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臂8不从基准位置(图3中的臂8的位置)位移。
即,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被安装部件6上设有臂支撑体35,该臂支撑体35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突出,通过其前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来支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
臂支撑体35设置于图4所示的臂支撑件45。臂支撑件45具有固定于基座12的被固定体38和安装于被固定体38的臂支撑体35、36。
被固定体38形成有向右侧方(图1中的左侧方)开口的浅槽形的固定部39。被固定体38如图1所示,在使槽形的固定部3从左侧覆盖臂连结部14的左侧(图1中的右侧)的片部16的状态下,通过螺钉37将固定部39固接在片部16上,由此,将该被固定体38固定在基座12上。如图4(b)、图4(d)所示,在被固定体38上形成有用于螺钉37穿过的孔26和用于横轴17穿过的孔27。
如图4所示,在固定部39的前端部(图4(b)中的左端部)的上下(图4(b)中的上下)成有板安装部42,该板安装部42是使槽形的固定部39的上下(图4(b)中的上下)的突出部41向前方(图4(b)中的左方)延伸突出而形成的。
各板安装部42上重叠有朝向成为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的前侧突出的支撑板43、44的后端部(图4(b)中的右端部),支撑板43、44通过螺钉46被安装在板安装部42上。
各支撑板43、44由具有弹性的板簧材料构成,两支撑板43、44相对于臂8上下对称地配置。
两支撑板43、44之中,配置在臂8的下侧的支撑板43构成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的臂支撑体35,配置在臂8的上侧的支撑板44构成在使集电装置1上下反转的反转状态下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的另一个臂支撑体36。
即,臂保持部具备2个臂支撑体35、36。2个臂支撑体35、36配置成与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的臂8的两个面分别对置。
2个臂支撑体35、36分别为板簧(支撑板43、44)。2个臂支撑体35、36分别以第一端(图3中的右端)与臂8弹性接触的方式通过第二端(图3中的左端)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臂支撑体35、36配置为在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臂支撑体35、36配置成,在臂8的宽度方向上,2个臂支撑体35、36的第一端相互对置,并且2个臂支撑体35、36的第二端相互对置。换句话说,臂支撑体35、36配置成以臂8的长边方向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呈线对称。
各支撑板43、44形成为在俯视时越靠前侧则左右宽度(图1中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越窄的台形状。比安装于板安装部42的后端部(图3中的左端部)靠前方(图3中的右方)的部分,以越靠前侧则两支撑板43、44的间隔越变窄的方式倾斜。
在该对置的上下的两支撑板43、44之间,通过使臂8以纵轴18为中心向左侧(图1中的右侧)转动,而如图1以及图3所示那样插入臂8的中间部。
若这样插入臂8,则从被安装部件6向前侧(图3中的右侧)突出的靠下的支撑板43,仅其前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与臂8的靠近另一端部25的中途部的下表面(图3中的下表面)弹性接触(弹力地接触)。
由此,臂8通过支撑板43、即臂支撑体35的前端部而被水平地支撑,并且,在臂8以横轴17为中心向下方转动时,臂8由于靠下的支撑板43的弹力而复原成水平状态。
此外,从被安装部件6向前侧(图3中的右侧)突出的靠上的支撑板44,仅其前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与臂8的靠近另一端部25的中途部的上表面(图3中的上表面)弹性接触。
由此,臂8在以横轴17为中心向上方转动时,由于靠上的支撑板44的弹力而复原成水平状态。而且,靠上的支撑板44、即另一个臂支撑体36在如上所述那样以使集电装置1上下反转的方式来使用时,其前端部与臂8的靠近另一端部25的中途部的下表面弹性接触,由此,对臂8进行支撑。
如图4(a)~(d)所示,各支撑板43、44的右侧的侧边缘部(图4(a)中的上侧的侧边缘部)成为以随着朝向最外侧(图4(a)中的上方)而两支撑板43、44的间隔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引导部48、48。
即,靠下的支撑板43的引导部48以越靠右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靠上的支撑板44的引导部48以越靠右侧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这些引导部48在各支撑板43、44中从后部(图4(a)中的右部)遍及至前端(图4(a)中的左端)形成,此外,形成为越靠近容易与臂8接触的前侧而引导部48的左右宽度越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支撑板43、44的右侧的侧边缘部作为以随着朝向最外侧而两支撑板43、44的间隔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引导部48。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8的一端部24相对于被安装部件6以绕着上下轴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作为臂支撑体35,设有从被安装部件6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突出且其前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与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的一个面(图3中的下表面)弹性接触的支撑板43。将该支撑板43的侧边缘部作为以越朝向最外侧而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引导部48。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2个臂支撑体35、36配置为在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臂8以能够绕着与臂8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安装部件6上。臂保持部具备以使臂8位于基准位置的方式向2个臂支撑体35、36间的空间引导臂8的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在与臂8的宽度方向以及规定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位于基准位置的臂8的厚度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具备分别形成于2个臂支撑体35、36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的2个引导部48、48。2个引导部48、48间的距离随着远离基准位置而变大。
因此,在使臂8以纵轴18为中心向左侧转动而将臂8插入两支撑板43、44之间时,能够防止臂8与引导部48的右侧缘(图1中的左侧缘)碰撞。此外,通过两支撑板43、44的引导部48,能够将臂8顺畅地插入两支撑板43、44之间。
此外,各支撑板43、44的前边缘部(图3中的右边缘部)朝向远离另一个支撑板的方向弯曲,成为以随着朝向前方(图3中的右方)而两支撑板43、44的间隔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49。严格来讲,各支撑板43、44的成为倾斜部49与后方部分(图3中的左方部分)的边界线的弯曲部分与臂8弹性接触,各支撑板43、44与臂8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臂8能够以纵轴18为中心顺滑地转动。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具备:安装于移动设备的被安装部件6;从侧方与架空导线4相接的集电器7;以及一端部24与被安装部件6连结并且另一端部25与集电器7连结的臂8。在被安装部件6上设有臂支撑体35,该臂支撑体35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突出,通过其前端部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具备:安装于移动设备的被安装部件6、臂8、以及臂保持部。臂8具有长边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的第一端部(一端部)24和第二端部(另一端部)25。臂8以使臂8的长边方向位于与规定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一致的基准位置(图3中的臂8的位置)的方式,通过第一端部24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第二端部25用于将集电器7安装到臂8上。臂保持部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臂保持部构成为,以在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臂8不从基准位置位移的方式,通过臂8的第二端部25侧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臂8的中央部)对臂8进行保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保持部具备臂支撑体35(36)。臂支撑体35(36)配置为在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与臂8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对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还具备集电器7。集电器7以使在臂8的厚度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集电器7与架空导线4接触的方式,安装在臂8的第二端部25上。
以上说明的集电装置1在被安装部件6上设有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图1中的上侧)突出的臂支撑体35(图3中的靠下的支撑板43),通过该臂支撑体35的前端部(图1中的上端部)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
这样,通过臂支撑体35的前端部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因此,能够通过臂支撑体35牢固地支撑臂8,由此,能够防止施工状态下的臂8的另一端部25由于集电器7、集电器支架21、以及与集电器7连接的电缆23的重量而垂下。
因此,能够防止集电器7与覆盖架空导线4的护套3摩擦而产生护套屑或在集电器7中产生偏磨损。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臂8的下垂。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是能够以上下反转的反转状态来使用的集电装置。被安装部件6中,与臂支撑体35分体地设置有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突出的另一个臂支撑体36。在反转状态下,用另一个臂支撑体36的前端部(图1中的上端部)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保持部具备2个臂支撑体35、36。2个臂支撑体35、36配置成与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的臂8的两个面(图3中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分别对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能够以上下反转的反转状态来使用,并且,在被安装部件6中,与臂支撑体35分体地设置有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突出的另一个臂支撑体36,在所述反转状态下,通过该另一个臂支撑体36的前端部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这样,即使在反转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另一个臂支撑体36的前端部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因此,不管是在集电装置1的左右哪侧配置架空导线4,都能够使用相同的集电装置1进行集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臂支撑体35,设有从被安装部件6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突出且其前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与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的一个面(图3中的下表面)弹性接触的支撑板43。此外,作为另一个臂支撑体36,设有从被安装部件6朝向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突出且其前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与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的另一面(图3中的上表面)弹性接触的另一个支撑板44。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支撑体35(36)为板簧(支撑板)43(44)。臂支撑体35(36)以第一端(图3中的右端)与臂8弹性接触的方式,通过第二端(图3中的左端)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保持部具备2个臂支撑体35、36。2个臂支撑体配置成与臂8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的臂8的两个面分别对置。
并且,2个臂支撑体35、36分别为板簧(支撑板)43、44。2个臂支撑体35、36分别以第一端(图3中的右端)与臂8弹性接触的方式,通过第二端(图3中的左端)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
通过该结构,能够在用两支撑板43、44的前端部上下夹着臂8的另一端部25侧的部位的状态下,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进行支撑。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2个臂支撑体35、36配置成在臂8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2个臂支撑体35、36具有相同的弹簧常数。由此,能够更正确地使臂8位于基准位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臂8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2个臂支撑体35、36的弹簧力相互平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支撑体35、36配置成,从第二端(图3中的左端)朝向第一端(图3中的右端)的方向(臂支撑体35、36的长边方向)与规定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以锐角交叉。由此,能够更正确地使臂8位于基准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支撑体35(36)在规定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比臂8与被安装部件6的安装位置靠近第二端部(另一端部)25的位置,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由此,能够更正确地使臂8位于基准位置。
例如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臂支撑体35(36)在比臂8的第一端部(一端部)24更靠近臂8的第二端部(另一端部)25侧的位置,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
另外,臂支撑体35(36)可以由1个板簧43(44)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板簧构成。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不同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不设置臂支撑件45,臂支撑体35、36由弹性体53、54构成。
基座12形成有向一侧(图6中的上方)突出的上连结部51和向另一侧(图6中的下方)突出的下连结部52。
上连结部51与臂8的靠近另一端部25的中途部(中央部)上侧、以及下连结部52与臂8的靠近另一端部25的中途部(中央部)下侧,分别通过作为弹簧(盘簧)的弹性体53、54连结。
各弹性体53、54用于对臂8的另一端部25侧向接近基座12侧的方向施加弹簧力。即,靠上的弹性体53构成将臂8的另一端部25侧上拉而进行支撑的臂支撑体35,靠下的弹性体54在将集电装置1以上下反转的方式使用的情况下,构成将臂8的另一端部25侧上拉而进行支撑的另一个臂支撑体3。
在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支撑体35(36)为盘簧。臂支撑体35(36)通过一端(图6中的右端)固定在臂8上,通过另一端(图6中的左端)固定在被安装部件6上。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臂保持部具备2个臂支撑体35、36。2个臂支撑体35、36配置成与臂8的宽度方向(图6中的上下方向)的臂的两个面分别对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装置1中,2个臂支撑体35、36分别为盘簧(弹性体)53、54。2个臂支撑体35、36分别通过一端(图6中的右端)安装在臂8上,通过另一端(图6中的左端)安装在被安装部件6上。
在这样由弹性体53、54构成臂支撑体35、36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臂支撑体35对臂8的靠近另一端部25的中途部进行支撑,但是也可以是对臂8的另一端部25进行支撑。
此外,臂支撑体35(36)可以由1个盘簧53(54)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盘簧构成。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设有在以反转状态使用集电装置1时用于支撑臂8的臂支撑体36,但是也可以省略该臂支撑体36。
即,臂保持部可以具备1个臂支撑体35。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臂支撑体35配置成与臂8的宽度方向上的臂8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图3中的下表面)对置。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臂支撑体35配置成与臂8的宽度方向上的臂8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图6中的上表面)21对置。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设计变形。

Claims (12)

1.一种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被安装部件,安装于移动设备;
臂;以及
臂保持部;
所述臂具有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臂以位于使所述臂的所述长边方向与规定方向一致的基准位置的方式,通过所述第一端部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所述第二端部用于将集电器安装在所述臂上;
所述臂保持部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所述臂保持部在所述臂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部位对所述臂进行保持,以使得在所述臂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臂不从所述基准位置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保持部具备臂支撑体;
所述臂支撑体配置为,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臂的两个面中的一方对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支撑体为板簧;
所述臂支撑体以第一端与所述臂弹性接触的方式,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支撑体为盘簧,
所述臂支撑体通过第一端安装在所述臂上,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保持部具备2个臂支撑体;
所述2个臂支撑体配置为,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臂的两个面分别对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为板簧;
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以第一端与所述臂弹性接触的方式,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为盘簧;
所述2个臂支撑体分别通过第一端安装在所述臂上,通过第二端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臂支撑体配置为,在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
所述2个臂支撑体具有相同的弹簧常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臂支撑体配置为,在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对置;
所述臂以能够绕着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所述臂保持部具备引导机构,以使所述臂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方式,向所述2个臂支撑体间的空间引导所述臂;
所述引导机构具备2个引导部,在与所述臂的所述宽度方向以及所述规定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上,分别形成于所述2个臂支撑体的一端;
所述2个引导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基准位置而变大。
10.如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支撑体配置为,从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与所述规定方向以锐角交叉。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支撑体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在比所述臂与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安装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安装在所述被安装部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所述集电器;
所述集电器以在所述臂的厚度方向上与架空导线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上。
CN201210383596.9A 2011-10-14 2012-10-11 集电装置 Active CN103042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6952 2011-10-14
JP2011226952A JP5899512B2 (ja) 2011-10-14 2011-10-14 集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2930A CN103042930A (zh) 2013-04-17
CN103042930B true CN103042930B (zh) 2015-06-24

Family

ID=4805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3596.9A Active CN103042930B (zh) 2011-10-14 2012-10-11 集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99512B2 (zh)
KR (1) KR101380703B1 (zh)
CN (1) CN103042930B (zh)
TW (1) TWI4745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902B (zh) * 2015-09-18 2016-08-17 江苏金秋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触线的定点离合拨杆机构
CN111585135B (zh) * 2020-05-18 2022-03-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挂轨机器人用集电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5971C1 (en) * 1989-02-25 1990-04-05 Paul Vahle Gmbh & Co Kg, 4708 Kamen, De Testing device for collector wires (contact conductors)
FR2699748A1 (fr) * 1992-12-22 1994-06-24 Peugeot Support mobile et réglable des contacts électriques d'alimentation d'un matériel de manutention et de convoyage aérien.
CN2819541Y (zh) * 2005-08-22 2006-09-20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滑触线用集电器
CN1994850A (zh) * 2006-09-10 2007-07-11 无锡市永大滑导电器有限公司 无轨港口门式起重机定向作业时的移动滑接馈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123U (ja) * 1991-09-30 1993-04-23 昭和電線電纜株式会社 端子付ボードインコネクタ
JPH0946806A (ja) * 1995-07-27 1997-02-14 Hitachi Cable Ltd トロリー線用横向き集電装置
KR100381343B1 (ko) 2000-05-18 2003-04-26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경량전철용 횡방향형 제3궤조 집전장치
JP2007168887A (ja) * 2005-12-26 2007-07-05 Sasaki Corporation 穀類搬送用コンテナのスタンド
JP4593576B2 (ja) * 2007-02-14 2010-12-0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トロリー線の集電子
JP4989314B2 (ja) * 2007-05-29 2012-08-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絶縁トロリー線集電装置
JP4468459B2 (ja) * 2008-02-18 2010-05-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集電用接触部材
KR101009589B1 (ko) 2008-12-17 2011-01-20 주식회사 스타파워 전동차용 판토그라프
DE102009010122B3 (de) * 2009-02-24 2010-09-23 Conductix-Wampfler Ag Stromabnehmer und Energieübertragungssystem
JP5368863B2 (ja) * 2009-04-14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集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5971C1 (en) * 1989-02-25 1990-04-05 Paul Vahle Gmbh & Co Kg, 4708 Kamen, De Testing device for collector wires (contact conductors)
FR2699748A1 (fr) * 1992-12-22 1994-06-24 Peugeot Support mobile et réglable des contacts électriques d'alimentation d'un matériel de manutention et de convoyage aérien.
CN2819541Y (zh) * 2005-08-22 2006-09-20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滑触线用集电器
CN1994850A (zh) * 2006-09-10 2007-07-11 无锡市永大滑导电器有限公司 无轨港口门式起重机定向作业时的移动滑接馈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2930A (zh) 2013-04-17
TWI474568B (zh) 2015-02-21
JP5899512B2 (ja) 2016-04-06
JP2013090385A (ja) 2013-05-13
TW201334329A (zh) 2013-08-16
KR101380703B1 (ko) 2014-04-02
KR20130040703A (ko)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5732B (zh) 线束布线结构
CN103042930B (zh) 集电装置
CN105619278B (zh) 夹持装置
US8152423B2 (en) 3-dimensional variable-axis machine
JP5368863B2 (ja) 集電装置
CN206588494U (zh) 一种管材激光切割治具
CN210083789U (zh) 一种pcb板插板架装置
CN215103637U (zh) 电镀挂架及电镀设备
CN111006796A (zh) 一种用于物联网桥梁支座的传感器
CN201185294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2712502U (zh) 线端连接器
US8650924B2 (en) Bearing block assembly and roll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bearing block assemblies
CN204786198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8397512A (zh) 一种vr设备弹性支撑机构
CN209675385U (zh) 电池模组用连接系统
CN209023805U (zh) 一种堆垛机滑触取电器
CN208116459U (zh) 引出线自动折弯装置
CN213411729U (zh) 一种用于动态聚焦旋光模组移动装置
CN218828910U (zh) 一种网络综合布线用布线槽
CN217355888U (zh) 一种用于辅助机电安装的支吊架装置
CN217733324U (zh) 一种线路板薄板挂具夹子用的板体保护结构
CN219294415U (zh) 一种石墨板夹持结构
CN214720873U (zh) 一种管道坡口机
CN215707929U (zh) 一种多功能电池固定座
CN207801048U (zh) 一种用于固定电话接头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09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