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0781B -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0781B
CN103030781B CN201110291216.4A CN201110291216A CN103030781B CN 103030781 B CN103030781 B CN 103030781B CN 201110291216 A CN201110291216 A CN 201110291216A CN 103030781 B CN103030781 B CN 1030307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ed constituent
polyurethane elastomer
isocyanate prepolymers
polyurethan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12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0781A (zh
Inventor
徐建锋
张跃冬
赵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 Polymer (china) Cosmo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 Polymer (china) Cosmos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 Polymer (china) Cosmo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 Polymer (china) Cosmo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12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0781B/zh
Priority to PCT/EP2012/068799 priority patent/WO2013045405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030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0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0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07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为包括下列成分(a)‑(c)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a)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预聚体(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c)一种或多种发泡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为包括下列(a1)和(a2)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和(a2)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Description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具体涉及一种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由密度小于400kg/m3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制备的鞋底通常被归类为低密度鞋底。低密度鞋底不仅能够降低材料成本,而且最终制品鞋重量更轻,具有更好的穿着舒适性。
目前,本领域中通常通过增加聚氨酯配方中发泡剂的量来降低所得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密度,但是,随着微孔弹性体密度降低到400kg/m3以下,所得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物性和表皮品质也变差,而且尺寸稳定性变差。
另外,本领域中熟知将聚醚多元醇添加入聚酯多元醇配方体系可改善低密度聚氨酯弹性体的尺寸稳定性。例如,US3902959公开了一种由聚酯型异氰酸酯预聚体与聚醚多元醇反应所得的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EP0358328公开了一种异氰酸酯预聚体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这些方法所得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虽然具有较低的密度和很好的尺寸稳定性,但是其物性和表皮品质仍然不理想。
US2007/0179208A1公开了基于聚合物聚酯多元醇的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然而,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尺寸稳定性不理想,并且,聚合物聚酯多元醇的粘度很高(例如,Synthesia公司生产的Hoopol PM245粘度高达5000cps@60deg C),不利于操作。
CN20101020480公开了一种密度约为500kg/m3的聚氨酯弹性体,该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含有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加入多元醇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反应制得,但是制得的弹性体的物性和表皮品质仍然不理想。
聚氨酯泡沫开孔剂也可以用于制备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但是,该方法制得的弹性体同样不具有理想的物性和表皮品质。
因此,目前仍然需要既具有较低的密度,又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物性和表皮性质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
发明概述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弹性体,为包括下列成分(a)-(c)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预聚体,为包括下列(a1)和(a2)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和
(a2)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
(c)一种或多种发泡剂,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反应成分或所述反应成分(b)中的至少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聚酯多元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成分(a2)的含量为10%-35%,以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为100%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成分(a)的NCO的含量为10%-25%,以反应成分(a)的重量为100%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成分(a2)中聚合物固体含量为20%-45%,以所述反应成分(a2)的重量为100%计,羟值为20-50mgKOH/g。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1000-3000,官能度为2.0-3.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为120kg/m3-400kg/m3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包括下列成分(a)-(c)的反应成分反应的步骤:
(a)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预聚体,为包括下列(a1)和(a2)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和
(a2)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
(c)一种或多种发泡剂,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反应成分或所述反应成分(b)中的至少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聚酯多元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成分(a2)的含量为10%-35%,以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为100%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成分(a)的NCO的含量为10%-25%,以所述反应成分(a)的重量为100%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成分(a2)中聚合物固体含量为20%-45%,以所述反应成分(a2)的重量为100%计,羟值为20-50mg KOH/g。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1000-3000,官能度为2.0-3.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为120kg/m3-400kg/m3
本发明还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用于制备鞋底、地毯、滚筒、密封条、涂料、轮胎、雨刮器、方向盘或垫圈的用途。
本发明还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鞋底,所述鞋底由上述聚氨酯弹性体制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践中,申请人意外地发现将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添加到异氰酸酯预聚体反应成分中,所制得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同时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物性和表皮品质。
在本发明中,低密度聚氨酯弹性体是指密度为120kg/m3-400kg/m3的聚氨酯弹性体。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
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为包括下列成分(a)-(c)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预聚体,为包括下列(a1)和(a2)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和
(a2)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
(c)一种或多种发泡剂,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反应成分或所述反应成分(b)中的至少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聚酯多元醇。即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反应成分中包含聚酯多元醇,或者(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中包含聚酯多元醇,或者两者都包含聚酯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NCO的含量为10%-25%,以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为100%计。
本发明所述的(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5。
所述异氰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乙烯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1,4-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HDI)、十二烷基-1,2-二异氰酸酯、环丁烷-1,3-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3-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异氰酸酯基-3,3,5-三甲基-5-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六氢甲苯-2,4-二异氰酸酯、六氢苯基-1,3-二异氰酸酯、六氢苯基-1,4-二异氰酸酯、全氢化二苯甲烷-2,4-二异氰酸酯、全氢化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亚苯基-1,3-二异氰酸酯、亚苯基-1,4-二异氰酸酯、杜烯-1,4-二异氰酸酯、均二苯乙烯-1,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甲苯-2,6-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2,4’-二异氰酸酯(MDI)、二苯甲烷-2,2’-二异氰酸酯(MDI)、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亚萘基-1,5-二异氰酸酯(NDI)、它们的混合物、它们的异构体、或它们与它们的异构体的混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还包括用碳化亚胺、脲基甲酸酯、或异氰酸酯改性所得的多异氰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亚胺改性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它们的混合物、它们的异构体、或它们与它们的异构体的混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还可以是异氰酸酯预聚体。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 NCO含量,优选但不限于5-30wt.%,特别优选10-25wt.%,以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聚合物聚醚多元醇为聚合物改性的聚醚多元醇,优选接枝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分散体。所述接枝聚醚多元醇,优选基于苯乙烯和/或丙烯腈的接枝聚醚多元醇;所述苯乙烯和/或丙烯腈可以由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与丙烯腈的混合物原位聚合而成;所述苯乙烯与丙烯腈的混合物中,苯乙烯与丙烯腈的比为90∶10-10∶90,优选70∶30-30∶70。所述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分散体包括分散相,例如,无基填料、聚脲、聚酰肼、含有键合形式叔氨基基团和/或三聚氰胺的聚氨酯。所述分散相的量为1-50wt.%,优选1-45wt.%,以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重量按100wt.%计。优选地聚合物聚醚多元醇中聚合物固体含量为20%-45%,以所述聚合物聚醚重量为100%计,羟值为20-50mgKOH/g。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羟值的测量方法,例如在Houben 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vol.XIV/2Makromolekulare Stoffe,p.17,Georg Thieme Verlag;Stuttgart 1963中所公开的。将该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合并入本文中。优选地,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含量为10%-35%,以异氰酸酯重量为100%计。
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二元羧酸或二元羧酸酐与多元醇反应制得。所述的二元羧酸,优选但不限于含2-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羧酸,所述含2-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羧酸,优选但不限于丁二酸、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基羧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邻苯二甲酸、异酞酸、对苯二酸、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二元羧酸酐,优选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酐、四氯苯酐、马来酸酐、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与二元羧酸或二元羧酸酐反应的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乙二醇、二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1,3-甲基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10-癸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聚酯多元醇,还包括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醇。所述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ε-己内酯。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官能度为2.0-3.0。
所述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聚酯多元醇如上所定义。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可以通过已知的工艺过程制备,例如,在催化剂存在下,由烯烃氧化物与起始剂反应制得。所述的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碱性氢氧化物、碱性醇盐、五氯化锑、氟化硼合乙醚、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烯烃氧化物,优选但不限于四氢呋喃、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氧化苯乙烯、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起始剂,优选但不限于多羟基化合物,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优选但不限于水、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聚碳酸酯二醇,可以由二醇与二烃基碳酸酯或二芳基碳酸酯或光气反应制得。所述的二醇,优选但不限于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二甘醇、三聚甲醛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二烃基碳酸酯或二芳基碳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二苯基碳酸酯。
本发明所述的发泡剂可以选用各种物理发泡剂或化学发泡剂,优选但不限于水、卤代烃、烃类化合物、气体。所述卤代烃,优选但不限于一氯二氟代甲烷、二氯一氟代甲烷、二氯氟代甲烷、三氯氟代甲烷、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烃类化合物,优选但不限于丁烷、戊烷、环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气体,优选但不限于空气、C02、或N2。所述发泡剂,特别优选水。所述发泡剂的用量由所述聚氨酯所期望达到的密度决定。
视实际的需要,本发明的配方中还可以包含扩链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颜料或填料。
本发明所述的扩链剂,通常选用分子量小于800的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优选分子量为18-400的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优选但不限于烷基二醇、二亚烃基二元醇、聚烷基多元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聚亚氧烷基乙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也可以包括其它接枝或不饱和的烷基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丁烯-1,4-二醇、2-丁炔-1,4-二醇、链烷醇胺、 N-烷基二链烷醇胺;所述的N-烷基二链烷醇胺,优选但不限于乙醇胺、2-丙醇胺、3-氨基-2,2-二甲基丙醇、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还可以包括脂肪族胺、芳香族胺、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脂肪族胺、芳香族胺,优选但不限于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1,4-环己二胺、N,N’-二乙基-苯基二胺、2,4-二氨基甲苯、2,6-二氨基甲苯、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扩链剂的用量为1-50wt.%,以反应体系中多元醇和扩链剂的用量之和按100wt.%计。
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胺类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三乙基胺、三丁基胺、三亚乙基二胺、N-乙基吗啉、N,N,N’,N’-四甲基-乙二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N,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机金属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有机锡类化合物,例如:乙酸锡(II)、辛酸锡(II)、乙基己酸锡、月桂酸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二丁基二乙酸锡、二丁基马来酸锡、二辛基二乙酸锡、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0.001-10wt.%,以反应体系中多元醇用量之和按100wt.%计。
本发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但不限于硅氧烷的氧化乙烯衍生物。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0.01-8wt.%,以反应体系中多元醇和扩链剂的用量之和按100wt.%计。
本发明所述的颜料和/或填料,优选但不限于碳酸钙、石墨、碳黑、二氧化钛、氧化铁、三水氧化铝、硅灰石、玻璃纤维、聚酯纤维、聚合物纤维。
按照本发明中配方和方法所得的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密度为120kg/m3至400kg/m3,同时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物性和表皮品质。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包括下列成分(a)-(c)的反应成分反应的步骤:
(a)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预聚体,为包括下列(a1)和(a2)的反应成分反 应所得的产物;
(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和
(a2)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
(c)一种或多种发泡剂,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反应成分或所述反应成分(b)中的至少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聚酯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中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含量为10%-35%,以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为100%计
将除异氰酸酯或者异氰酸酯预聚体以外的反应成分通过搅拌器混合均匀,制得共混物。
所述共混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与异氰酸酯或者异氰酸酯预聚体混合反应。第一种方式将共混物与异氰酸酯或者异氰酸酯预聚体通过搅拌器混合反应。第二种方式将所述共混物与异氰酸酯或者异氰酸酯预聚体通过双组分或多组分聚氨酯混合设备混合反应。所使用的混合设备可以是高压混合设备或低压混合设备,优选低压混合设备。该混合过程可以是双流混合,也可以通过多流混合。例如,颜料可以以第三流的方式加入,以快速改变混合物的颜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关聚氨酯成型技术以及设备是众所周知的,可参见Saunders和Fish所著《聚氨酯化学与工艺》(第二部分)以及Oertel所著《聚氨酯手册》等学术文献。
在本发明中,异氰酸酯指数X按照如下所定义:
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弹性体可以用于制备鞋底、地毯、滚筒、密封条、涂料、轮胎、雨刮器、方向盘或垫圈。特别可用于制备鞋底。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低密度聚氨酯弹性体制备的鞋底,该鞋底不仅轻便,而且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
实施例
下列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下列实施例中所披露的技术代表了发明人所发现的、在本发明实践中运作良好的技术,因此可以被认为是在实践中构成了优选的模式。但是,在本公开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离开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同时,可对所公开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作出许多改变并得到相似的结果。
上下文中提及的原料说明如下:
Polyol 1(Arcol polyol 24-32):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羟值32mg KOH/g,聚合物固体含量20%,从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Polyol 2(Bayflex FW30 FXl01):线性聚酯多元醇,羟值56mgKOH/g,从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EG:乙二醇
TEOA:三乙醇胺
Dabco EG:胺类催化剂,从空气化学公司购得;
Niax L1500:硅类表面活性剂,从迈图公司购得;
水:用作发泡剂;
ISO 1(Desmodur 0926):聚酯多元醇型异氰酸酯预聚体,异氰酸酯含量19.0wt.%,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ISO 2:由MDI,聚酯多元醇Polyol 2和15%(以异氰酸酯预聚体重量为100%计)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lyol 1反应所得的异氰酸酯预聚体,NCO%为19.5;以下表1为ISO2的具体配方:
ISO 3:由MDI,聚酯多元醇Polyol 1和30%(以异氰酸酯预聚体重量为100%计)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lyol 2反应所得的异氰酸酯预聚体,NCO%为19.2。以下表2为ISO3的具体配方:
*.Desmodur 44C:异氰酸酯含量33.6wt.%,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CD-C:异氰酸酯含量29.2wt.%,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实施例中选用由PENDRAULIK公司购得的PENDRAULIK搅拌器作为混合设备。
测试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的密度根据DIN EN ISO 845测试。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的硬度根据DIN 53505测试。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的拉伸强度根据DIN 53504测试。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的断裂伸长率根据DIN 53504测试。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的裤型撕裂强度根据DIN ISO 34测试。
表1:聚氨酯微孔弹性体配方以及物理性能
**:目测
对比实施例1:聚酯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型异氰酸酯预聚体反应所得的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该微孔弹性体收缩变形。
对比实施例2:聚酯多元醇和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与聚酯多元醇型异氰酸酯预聚体反应所得的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该微孔弹性体物性和表皮品质不理想。
实施例1和2:聚酯多元醇与含有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异氰酸酯预聚体反应所得的低密度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该微孔弹性体无收缩,同时具有良好的物性和表皮品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易知,本发明不仅限于前述的具体细节,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性的前提下,本发明可实施为其他特定形式。因此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应将所述实施例视作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从而由权利要求书而非前述说明来指出本发明的范围;且因此任何改变,只要其属于权利要求等效物的含义和范围中,都应视作属于本发明。

Claims (12)

1.一种聚氨酯弹性体,为包括下列成分(a)-(c)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预聚体,为包括下列(a1)和(a2)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和
(a2)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
(c)一种或多种发泡剂,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反应成分或所述反应成分(b)中的至少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聚酯多元醇,其中所述反应成分(a2)的含量为10%-35%,以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为100%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其中所述反应成分(a)的NCO的含量为10%-25%,以所述反应成分(a)的重量为100%计。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其中所述反应成分(a2)中聚合物固体含量为20%-45%,以所述反应成分(a2)重量为100%计,羟值为20-50mgKOH/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其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1000-3000,官能度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其中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为120kg/m3-400kg/m3
6.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包括下列成分(a)-(c)的反应成分反应的步骤:
(a)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预聚体,为包括下列(a1)和(a2)的反应成分反应所得的产物;
(a1)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和
(a2)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
(c)一种或多种发泡剂,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反应成分或所述反应成分(b)中的至少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聚酯多元醇,其中所述反应成分(a2)的含量为10%-35%,以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为100%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成分(a)的NCO的含量为10%-25%,以所述反应成分(a)的重量为100%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成分(a2)中聚合物固体含量为20%-45%,以所述反应成分(a2)重量为100%计,羟值为20-50mgKOH/g。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1000-3000,官能度为2.0-3.0。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密度为120kg/m3-400kg/m3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用于制备鞋底、地毯、滚筒、密封条、涂料、轮胎、雨刮器、方向盘或垫圈的用途。
12.一种鞋底,由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得。
CN201110291216.4A 2011-09-29 2011-09-29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0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1216.4A CN103030781B (zh) 2011-09-29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CT/EP2012/068799 WO2013045405A1 (en) 2011-09-29 2012-09-24 Polyurethane microcellular elastome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us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1216.4A CN103030781B (zh) 2011-09-29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0781A CN103030781A (zh) 2013-04-10
CN103030781B true CN103030781B (zh) 2016-12-14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9366A (en) * 1984-03-29 1985-12-17 Jaquelyn P. Pirri Preparation of microcellular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CN1083821A (zh) * 1992-08-05 1994-03-16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生产发泡弹性体的反应体系
CN1880356A (zh) * 2005-05-27 2006-12-20 拜尔材料科学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发泡的低密度挠性微孔聚氨酯弹性体
CN101679578A (zh) * 2007-04-11 2010-03-24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具有增强的耐水解性的聚氨酯弹性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9366A (en) * 1984-03-29 1985-12-17 Jaquelyn P. Pirri Preparation of microcellular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CN1083821A (zh) * 1992-08-05 1994-03-16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生产发泡弹性体的反应体系
CN1880356A (zh) * 2005-05-27 2006-12-20 拜尔材料科学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发泡的低密度挠性微孔聚氨酯弹性体
CN101679578A (zh) * 2007-04-11 2010-03-24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具有增强的耐水解性的聚氨酯弹性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4541B (zh) 具有改进耐磨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57670B (zh)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327721B1 (ko) 이산화탄소 발포 저밀도, 신축성 마이크로셀형 폴리우레탄엘라스토머
JP4897082B2 (ja) 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及び研磨パッド
CA2367077C (en) Carbon dioxide blown low density, flexible microcellular elastomers suitable for preparing shoe components
CN1961016B (zh) 低密度聚氨酯泡沫材料及其在鞋底中的用途
CA2344378C (en) Improved cellular plastic material
CN111690360B (zh) 一种反应型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0775B (zh) 具有改进耐磨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522741A (zh) 异氰酸酯封端的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物
CN102648223A (zh) 共聚酯多元醇、预聚物以及由其形成的聚氨酯弹性体和制备它们的方法
JPH05506688A (ja) イソシアネート末端ポリ(オキシテトラメ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プレポリマーより製造された微孔質ポリウレタンポリマー
CN103509168A (zh) 微孔聚氨酯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30781B (zh) 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965427B (zh) 具有长期耐水解性的聚酯型聚氨酯材料
WO2013045405A1 (en) Polyurethane microcellular elastome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use thereof
CN101544818A (zh) 异氰酸酯封端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044648B (zh) 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H01315414A (ja) モジュラス改良脂肪族熱可塑性ポリウレタン
CN115636918A (zh) 一种环保型微孔发泡聚氨酯组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MXPA06005972A (en) Carbon dioxide blown low density, flexible microcellular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CN106279623A (zh) 异氰酸酯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备的聚氨酯硬泡
WO2016162353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polyols and polyuretha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507 Shanghai Caojing Chemical Industry Zone of Shanghai Muhua Road No. 82

Applicant after: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Address before: 201507 Shanghai Caojing Chemical Industry Zone of Shanghai Muhua Road No. 82

Applicant before: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4

Address after: Leverk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Address before: 201507 No. 82, Mu Hua Road,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zone, Caojing,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