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0385A - 煞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煞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0385A
CN103010385A CN2012100835558A CN201210083555A CN103010385A CN 103010385 A CN103010385 A CN 103010385A CN 2012100835558 A CN2012100835558 A CN 2012100835558A CN 201210083555 A CN201210083555 A CN 201210083555A CN 103010385 A CN103010385 A CN 103010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rake unit
unit
piston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35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文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LLCHILDREN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LLCHILDREN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CHILDREN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WELLCHILDREN TECH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10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0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煞车装置,包括:一左煞车单元;一右煞车单元;一后煞车单元,可由左煞车单元或右煞车单元直接带动,该后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后煞车器;一前煞车单元,其以差动方式分别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该前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前煞车器;一支撑座体,以便左煞车单元、右煞车单元、前煞车单元及后煞车单元于其上平滑运作。本发明适用于二轮车辆,当车子在行进中,无论骑乘者使用左手或是右手先煞车,或是虽然左右手同时煞车但是施力不平均时,本煞车系统均可提供车辆后轮先煞车前轮后煞车的效果。

Description

煞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煞车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自行车或是机车等二轮轻型车辆煞车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过去一般自行车或是机车等二轮轻型车辆所使用的煞车系统,通常使用两个分别设置于左右把手的煞车握把分别牵引两条钢索,其中一条钢索牵引车辆前轮的煞车器,另一条钢索牵引后轮的煞车器,借以摩擦车轮或是其附属物,以产生车辆的减速动作。此时由于前后轮煞车分别操作,所以骑乘者可单独煞前轮或是后轮,也可以前后轮同时煞车。
一般熟练的骑乘者都知道,通常当这类车辆要减速或是停止时,最好是先煞后轮、再煞前轮,车辆就能在良好的操控中减速或停止。然而当新手上路、或是紧急情况发生时,再加上车辆快速前进、或是处于下坡路段时,如果骑乘者想减速,不小心单独使用前轮煞车时,很容易因为车辆的惯性作用与前轮死锁,造成车辆失控,甚至于导致翻车的意外。因此避免发生此种危险的煞车系统对于行车安全是相当重要的。
针对这个问题,许多人设计了同步煞车系统,可以借由单独一个煞车把手或是两个煞车把手同时且同步地控制前后轮的煞车装置,使前后轮同时减速或是停止,以避免前述的问题。然而过去的同步煞车装置实际上并无法精确地达到同步煞车的功效。有些同步煞车装置设计不良,单手使用时会使得煞车装置的钢索位移不足,必须要两手同时使用,才能达到减速与停止车辆的功效;而有些同步煞车装置虽然单手操作时,就能让车辆减速或是停止,但是此时单手必须承担原先需要双手所作的功,如果骑乘者握力不足的话,使用起来会相当吃力。此类同步煞车系统的操控性不佳,是市场无法普及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煞车装置,无论使用左手或是右手先煞车,只要单手煞车,此系统就能提供充分的后轮煞车。如果单手煞车后,再加上另一只手煞车时,此系统就能在后轮煞车中,再提供前轮煞车,此装置的差动方式即可达到先煞后轮再煞前轮的目的。如果两手同时煞车时,此煞车系统仍然可提供先煞后轮再煞前轮或是同时煞前后轮的效果。即使将此煞车系统改成用双脚操控,也能达到同要的效果。所以本发明可称为一种安全的煞车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煞车单元;一右煞车单元;一后煞车单元,可由左煞车单元或右煞车单元直接带动,该后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后煞车器;一前煞车单元,其以差动方式分别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该前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前煞车器;一支撑座体,以便左煞车单元、右煞车单元、前煞车单元及后煞车单元于其上平滑运作。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前煞车单元包含一动齿轮及一连结块。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左煞车单元是一齿条,与所述前煞车单元的动齿轮契合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右煞车单元是一齿条,与所述前煞车单元的动齿轮契合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后煞车单元包含一滑块,所述滑块可通过一煞车线动作一外部的所述后煞车器。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前煞车单元包含一前煞车活塞及一前煞车滑块。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左煞车单元包含一活塞,与所述前煞车活塞通过液压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右煞车单元包含一活塞,与所述前煞车活塞通过液压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后煞车单元包含一滑块,所述滑块可通过一煞车线动作一外部的所述后煞车器。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支撑座体包含一液压缸。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前煞车线连结;一具有突出部位的左齿条与左煞车线连结,并与该齿轮契合;一具有突出部位的右齿条与右煞车线连结,并与所述齿轮契合;以及,一滑块,该滑块与后煞车线连结,可被左齿条或右齿条的突出部位带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仍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压缸;一前煞车活塞;一左活塞;一右活塞;以及,一滑块,该滑块与后煞车线连结,可被左活塞或右活塞的突出部位带动;其中,该左活塞与该右活塞内径相等,分别与左、右煞车线连结,并各有有一突出部位,前煞车活塞则与前煞车线连结。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前煞车活塞与至少一可固定活塞构成一活塞组。
所述一种煞车装置,其中,更包含一活动卡榫,用以固定所述可固定活塞。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煞车单元;一右煞车单元;一前煞车单元;一后煞车单元;一后煞车连动机构,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并带动后煞车单元;一前煞车连动机构,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并带动前煞车单元,其包含:一液压缸,该液压缸内有三活塞,该活塞分别连结前煞车单元、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
本发明是以安全为首要考虑的煞车装置,可让骑乘者无论使用左手先煞车或是右手先煞车,经过煞车系统的作用之后,就会是后轮先煞车,前轮后煞车;如果两手同时煞车的话,而且力量并不平均时,也会是后轮先煞车,前轮后煞车;如果两手的力量平均时,则前后轮可同步煞车。
本发明主要包含一左煞车单元、一右煞车单元、一前煞车单元与一后煞车单元。左煞车把手的煞车线,可经过左煞车单元,同时带动前煞车单元与后煞车单元;而右煞车把手的煞车线,可经过右煞车单元,同时带动前煞车单元与后煞车单元。然而因为前煞车单元通过动齿轮或是液压齿作用,而后煞车单元则是直接传导,所以当只有单手使用煞车时,或是左右手虽同时使用但是施力不均时,前煞车器的位移程度必然小于后煞车器的位移程度,使得前轮不会被先煞住,产生前煞车死锁的危险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论使用左手或是右手先煞车,只要单手煞车,此系统就能提供充分的后轮煞车。如果单手煞车后,再加上另一只手煞车时,此系统就能在后轮煞车中,再提供前轮煞车,此装置的差动方式即可达到先煞后轮再煞前轮的目的。如果两手同时煞车时,此煞车系统仍然可提供先煞后轮再煞前轮或是同时煞前后轮的效果。即使将此煞车系统改成用双脚操控,也能达到同要的效果。所以本发明可称为一种安全的煞车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煞车系统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煞车装置拆解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核心煞车装置拆解后的立体主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核心煞车装置拆解后的立体背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核心煞车装置拆解后的立体正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核心煞车装置拆解后的立体背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左煞车线
11左煞车线固定螺丝
12左齿条
13左活塞
14左煞车滑块
20右煞车线
21右煞车线固定螺丝
22右齿条
23右活塞
24右煞车滑块
30前煞车线
31前煞车线端件
32动齿轮
33连结块
34液压缸
35前煞车活塞
36前煞车滑块
37可固定活塞
38活动卡榫
39前煞车器
40后煞车线
41后煞车线端件
42后煞车滑块
49后煞车器
60煞车装置外壳
61煞车装置外壳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煞车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实施例):
一左煞车单元;
一右煞车单元;
一后煞车单元,可由左煞车单元或右煞车单元直接带动,该后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后煞车器49;
一前煞车单元,其以差动方式分别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该前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前煞车器39;
一支撑座体,以便左煞车单元、右煞车单元、前煞车单元及后煞车单元于其上平滑运作。
其中,该前煞车单元包含一动齿轮32及一连结块33。
该左煞车单元为一齿条(可为一左齿条12),与该前煞车单元的动齿轮32契合连动,并可直接带动后煞车单元。
该右煞车单元为一齿条(可为一右齿条22),与该前煞车单元的动齿轮32契合连动,并可直接带动后煞车单元。
该后煞车单元包含一滑块(可为一后煞车滑块42),该滑块可通过一煞车线(可为一后煞车线40)动作一外部的后煞车器49。
该前煞车单元包含一前煞车活塞35及一前煞车滑块36(参阅图3及图4)。
该左煞车单元包含一活塞(参阅图5,可为一左活塞13),与该前煞车活塞35通过液压连动,并可直接带动后煞车单元。
该右煞车单元包含一活塞(可为一右活塞23),与该前煞车活塞35通过液压连动,并可直接带动后煞车单元。
本发明又包括一支撑座体,其包含一液压缸34,以便左煞车单元、右煞车单元、前煞车单元及后煞车单元于其上平滑运作。
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该齿轮(可为该动齿轮32)与前煞车线连结30;具有突出部位的该左齿条12与左煞车线10连结,并与该齿轮契合;具有突出部位的该右齿条22与右煞车线20连结,并与该齿轮契合;以及,该滑块与后煞车线40连结,可被左齿条12或右齿条22的突出部位带动。
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包括该液压缸34;该前煞车活塞35;该左活塞13;该右活塞23;以及,该滑块,该滑块与后煞车线40连结,可被左活塞13或右活塞23的突出部位带动;其中,该左活塞13与该右活塞23内径相等,分别与左、右煞车线10与20连结,并各有一突出部位,前煞车活塞35则与前煞车线30连结。
该至少一前煞车活塞35与至少一可固定活塞37构成一活塞组。
该前煞车活塞35,其中更包含一活动卡榫,用以固定该可固定活塞。
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包括:
该左煞车单元;
该右煞车单元;
该前煞车单元;
该后煞车单元;
一煞车连动机构,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并带动后煞车单元;
一前煞车连动机构,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并带动前煞车单元,其包含:该液压缸34,该液压缸34内有三活塞,该活塞分别连结前煞车单元、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
其装设方式请参考图1与图2,通常可将此煞车器先围定在车辆的龙头前杆或是在横杆上,然后将左煞车线10与右煞车线20分别使用左煞车线固定螺丝11与右煞车线固定螺丝21固定在左齿条12与右齿条22上,之后再将前煞车线30穿过连结块33上的孔,以前煞车线端件31固定在连结块33上,并且将后煞车线端件41放进后煞车滑块42上,让后煞车线40穿出来,最后将以上各零件放进煞车装置外壳60内,然后让左煞车线10、右煞车线20、前煞车线30与后煞车线40从煞车装置外壳60里穿出来,并盖上煞车装置外壳盖61,即安装完成。
煞车装置的构造与功能如图2所示。其中左煞车线10由左煞车线固定螺丝11固定在左齿条12上,可拉左齿条12在煞车装置内上下滑动;右煞车线20由右煞车线固定螺丝21固定在有齿条22上,可拉右齿条22在煞车装置内上下滑动。
当单手煞车,例如左手先煞车时,左煞车线10即立刻位移,带动左齿条12移动;左齿条12移动时,会同时带动后煞车滑块42与动齿轮32的移动;而后煞车滑块42则立刻带动后煞车线40的移动,而其移动程度与左煞车线10相同;但是因为右齿条22不动,因此动齿轮32的移动距离仅为左齿条12的一半,所以动齿轮32经过连结块33带动前煞车线30的移动程度刚好是左煞车线10的一半。此即所谓同相不同步的位移方式。
当左手使用煞车完成后,再用右手煞车时,右煞车线20即立刻位移,带动右齿条22移动,同时带动动齿轮32的移动;因为左齿条12不动,因此动齿轮32的移动距离仅为右齿条22的一半,所以动齿轮32经过连结块33带动前煞车线30的移动程度刚好是左煞车线10的一半。然而因为后煞车滑块42已经移动到脱离右齿条22接触的位置,所以右齿条22此时并无法带动后煞车滑块42的移动,所以此时后煞车线40并不再移动。
前面所述是先使用左手煞车再使用右手煞车的操作情况,其实改成先使用右手煞车再使用左手煞车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如果使用双手同时煞车的话,当左右手位移不同时,例如左煞车线10位移1公分,右煞车线20位移0.5公分,因为左煞车线10与右煞车线20必须经过动齿轮32的作用才能带动前煞车线30,所以理论上前煞车线30位移动程度为(1+0.5)/2公分,即等于0.75公分;然而因为左煞车线10或是右煞车线20可经过左齿条12或是右齿条22直接带动后煞车线40,所以后煞车线40的位移为max(1,0.5)公分,也就是左、右煞车线10与20中,位移较大者决定后煞车线40的位移程度,在此例中即为1公分。
当如果使用双手同时煞车的话,当左右手位移相同时,则左煞车线10、右煞车线20、前煞车线30、与后煞车线40的位移程度均相同。
其实由前面的实施例可得知,此煞车系统可提供一种煞车结果,就是后煞车线40的位移程度与左煞车线10或是右煞车线20中位移较大者相同,而前煞车线30的位移则为左煞车线10与右煞车线20位移程度的平均值,所以后煞车线40的位移程度必定大于或是等于前煞车线30,如此即可达成此发明的目标。
另一个实施例可参见图3与图4所示,由液压缸34与口径不相同活塞取代了前面实施例的齿条与动齿轮。其中左活塞13与右活塞23的口径相同,而且都为前煞车活塞35口径的一半,所以能达到与前一实施例中动齿轮相同的效果。例如当单手煞车,例如左手先煞车时,左煞车线10即立刻位移,带动左煞车滑块14移动;左煞车滑块14移动时,可同时带动后煞车滑块42与左活塞13的移动;而煞车滑块42则立刻带动后煞车线40的移动,而其移动程度与左煞车线10相同;但是因为右煞车滑块24与右活塞23不动,而且左活塞13的口径是前煞车活塞35的一半,因此前煞车活塞35与前煞车滑块36的移动距离仅为左煞车滑块14的一半,所以前煞车滑块36带动前煞车线30的移动程度刚好是左煞车线10的一半。从前面的说明可知,无论是先使用左手或是右手单手煞车,或是两手同时煞车,其结果与第一个实施例是相同的。
本实施例如果搭配不同煞车行程或是不同形式的前煞车器39与后煞车器49时,则液压缸34内的前煞车活塞35与左、右活塞13与23的口径比例则可以不是2∶1,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例如自行车的前煞车器39调整成前煞车线30移动1公分就开始煞车,而后煞车器49调整成后煞车线40移动2公分才开始煞车,此时如果搭配前煞车活塞35与左、右活塞13与23的口径比例是4∶1的液压缸34时,当左煞车线10位移2公分,右煞车线20位移1公分,因为左煞车线10与右煞车线20必须经过液压缸34的作用才能带动前煞车线30,所以理论上前煞车线30位移动程度为(2+1)/4公分,即等于0.75公分;然而因为左煞车线10或是右煞车线20可经过左煞车滑块14或是右煞车滑块24直接带动后煞车线40,所以后煞车线40的位移为max(2,1)公分,也就是左、右煞车线10与20中,位移较大者决定后煞车线40的位移程度,在此例中即为2公分。又因为后煞车器49的位移已达到煞车作用程度,但是前煞车器39仍未达到煞车作用程度,所以此系统仍可达到本发明应有的功能。
另一个实施例可参见图5与图6所示,其由两个前煞车活塞35与两个可固定活塞37(构成一活塞组)取代了前一个实施例中的单一前煞车活塞35。其中左活塞13、右活塞23、前煞车活塞35与可固定活塞37的口径相同,而可固定活塞37并不与前煞车滑块36连结,而是可以分离的。当两个活动卡榫38都将可固定活塞37固定住时,如果此时仅用单手煞车,例如用右手煞车,当右煞车滑块24移动1公分时,前煞车滑块36则会移动0.5公分,此时输出比例相当于2∶1。但是当两个活动卡榫38都打开,不将可固定活塞37固定住时,如果此时仅用单手煞车,例如用右手煞车,当右煞车滑块24移动1公分时,前煞车滑块36则会移动0.25公分,此时输出比例相当于4∶1。此实施例的好处是可让骑乘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手感,以及自行车的其它煞车零件的现况,简单去调整煞车装置的输出比例。而且如果前煞车活塞35与可固定活塞37的口径不相同时,则煞车器在调整活动卡榫38时,会有不同的效果。可固定活塞37的数目未必是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数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左煞车单元;
一右煞车单元;
一后煞车单元,可由左煞车单元或右煞车单元直接带动,该后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后煞车器;
一前煞车单元,其以差动方式分别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该前煞车单元可驱动外部的前煞车器;
一支撑座体,以便左煞车单元、右煞车单元、前煞车单元及后煞车单元于其上平滑运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煞车单元包含一动齿轮及一连结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煞车单元是一齿条,与所述前煞车单元的动齿轮契合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煞车单元是一齿条,与所述前煞车单元的动齿轮契合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煞车单元包含一滑块,所述滑块可通过一煞车线动作一外部的所述后煞车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煞车单元包含一前煞车活塞及一前煞车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煞车单元包含一活塞,与所述前煞车活塞通过液压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煞车单元包含一活塞,与所述前煞车活塞通过液压连动,并可直接带动所述后煞车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煞车单元包含一滑块,所述滑块可通过一煞车线动作一外部的所述后煞车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体包含一液压缸。
11.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前煞车线连结;一具有突出部位的左齿条与左煞车线连结,并与该齿轮契合;一具有突出部位的右齿条与右煞车线连结,并与所述齿轮契合;以及,一滑块,该滑块与后煞车线连结,可被左齿条或右齿条的突出部位带动。
12.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压缸;一前煞车活塞;一左活塞;一右活塞;以及,一滑块,该滑块与后煞车线连结,可被左活塞或右活塞的突出部位带动;其中,该左活塞与该右活塞内径相等,分别与左、右煞车线连结,并各有有一突出部位,前煞车活塞则与前煞车线连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前煞车活塞与至少一可固定活塞构成一活塞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活动卡榫,用以固定所述可固定活塞。
15.一种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左煞车单元:
一右煞车单元;
一前煞车单元;
一后煞车单元;
一后煞车连动机构,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并带动后煞车单元;
一前煞车连动机构,与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连结并带动前煞车单元,其包含:一液压缸,该液压缸内有三活塞,该活塞分别连结前煞车单元、左煞车单元和右煞车单元。
CN2012100835558A 2011-09-23 2012-03-27 煞车装置 Pending CN1030103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4463A TW201313541A (zh) 2011-09-23 2011-09-23 安全煞車裝置
TW100134463 2011-09-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0385A true CN103010385A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5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35558A Pending CN103010385A (zh) 2011-09-23 2012-03-27 煞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0385A (zh)
TW (1) TW20131354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691A (zh) * 2016-02-22 2016-06-08 东莞市成茂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型煞车装置
CN107804413A (zh) * 2017-11-07 2018-03-16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制动装置和车辆
CN110035948A (zh) * 2016-11-24 2019-07-19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同步制动系统的两轮车辆
AU2016405416B2 (en) * 2016-05-04 2020-05-14 Ginda New-Tech Co., Ltd. Hydraulic-type time-difference brake apparatus and assembly thereof
CN113631474A (zh) * 2019-03-25 2021-11-09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同步制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4212B (zh) * 2015-10-26 2017-01-01 Jui-Lung Chang 油壓式時差煞車裝置
TWI607906B (zh) * 2016-04-22 2017-12-11 張瑞龍 油壓式時差煞車裝置(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973U (zh) * 1990-05-10 1992-01-24
JPH047972U (zh) * 1990-05-10 1992-01-24
CN1935590A (zh) * 2005-09-22 2007-03-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制动装置
TW201033081A (en) * 2009-03-10 2010-09-16 Wen-Chih Tseng Safety brak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973U (zh) * 1990-05-10 1992-01-24
JPH047972U (zh) * 1990-05-10 1992-01-24
CN1935590A (zh) * 2005-09-22 2007-03-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制动装置
TW201033081A (en) * 2009-03-10 2010-09-16 Wen-Chih Tseng Safety brak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691A (zh) * 2016-02-22 2016-06-08 东莞市成茂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型煞车装置
AU2016405416B2 (en) * 2016-05-04 2020-05-14 Ginda New-Tech Co., Ltd. Hydraulic-type time-difference brake apparatus and assembly thereof
CN110035948A (zh) * 2016-11-24 2019-07-19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同步制动系统的两轮车辆
CN110035948B (zh) * 2016-11-24 2021-07-06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同步制动系统的两轮车辆
CN107804413A (zh) * 2017-11-07 2018-03-16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制动装置和车辆
CN113631474A (zh) * 2019-03-25 2021-11-09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同步制动系统
CN113631474B (zh) * 2019-03-25 2023-02-28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同步制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3541A (zh) 201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385A (zh) 煞车装置
CN109099079B (zh) 一种汽车制动装置
JP2009012660A (ja) 安全制動器
CN102499829B (zh) 一种手摇轮椅车刹车装置
CN202765204U (zh) 二轮电动车液压盘形制动系统
CN110254464B (zh) 一种列车刹车装置
CN202193067U (zh) 一种拖拉机前轮行车制动装置
CN203473163U (zh) 儿童用自行车刹车装置
CN2863626Y (zh) 双主缸同步制动装置
CN103754721B (zh) 电梯轿箱人工刹车制动装置
CN203580922U (zh) 多功能踏板系统
CN101624046B (zh) 机动车辅助制动系统
CN114575788A (zh) 一种抽油机液压刹车系统
CN203511955U (zh) 一体式刹车系统连接装置
CN2286703Y (zh) 液压机械双保险制动装置
CN201405837Y (zh) 前移式叉车的制动装置
CN202413751U (zh) 折叠式刹车器
CN203332032U (zh) 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
CN203921108U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CN202574187U (zh) 窄轨电机车用液压盘式制动装置
CN206255147U (zh) 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
CN202063123U (zh) 一种折叠式刹车器
CN216636452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制动装置
CN201980205U (zh) 汽车紧急刹车装置
CN205639400U (zh) 一种新型液压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