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7003A -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7003A
CN103007003A CN2012104950574A CN201210495057A CN103007003A CN 103007003 A CN103007003 A CN 103007003A CN 2012104950574 A CN2012104950574 A CN 2012104950574A CN 201210495057 A CN201210495057 A CN 201210495057A CN 103007003 A CN103007003 A CN 103007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bus allii
fructus trichosanthis
allii macrostemonis
drop pill
fil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50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海燕
邹纯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nan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2104950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70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7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7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滴丸包括瓜蒌薤白提取物和药用载体,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占滴丸总重量的10~8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剂型体积和剂量小,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具有速效的作用,便于急用;具有长效的作用,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副作用小,在生产上不产尘,使用辅料少,生产过程短,质量稳定可控,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瓜蒌薤白提取物为主要药用成分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个全球性疾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下降。这些疾病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发病急而且危险性大;二是病程长,需长期治疗。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出,2010-2030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血管的发生数将额外增长23%。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还是以药物为主,因此寻找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制剂成为当务之急。
瓜蒌为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宽胸、理气、散结、化痰之功效。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白的地下干燥鳞茎,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功效。瓜蒌薤白白酒汤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是我国中医用于治疗胸痹症的代表方剂,也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方剂之一,疗效确切,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古方。
为更好地发挥瓜蒌薤白的疗效,医药工作者对该制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主要剂型有汤剂、酒剂、颗粒剂、口服液,用于临床的是瓜蒌薤白汤剂。但上述汤剂生物利用度较低,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不易控制,患者用药不便等方面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1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的瓜蒌薤白滴丸。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2个技术问题是上述滴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瓜蒌薤白滴丸,包括瓜蒌薤白提取物和药用载体,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占滴丸总重量的10~80%。
优选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占滴丸总重量的20~70%。
更优选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占滴丸总重量的30~50%。
所述的基质为分子量为2000~20000的聚乙二醇以及该类物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规格、聚山梨酯(20-80)、硬脂酸的任何配比混合。
优选的基质为分子量为2000~20000的聚乙二醇以及该类物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规格的任何配比混合;
所述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6000、9300。
更优选的聚乙二醇配比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1:1~1:3。
所述的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瓜蒌薤白提取物制备工序、滴丸的制备工序。
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制备工序为:
a:乙醇提取方法:
取瓜蒌薤白药材(由全瓜蒌与薤白按1:1配比混合)粗粉,加8-10倍量60%乙醇(体积浓度),浸泡0.5 -1h,回流1.5h,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及滤渣;滤渣再加入6-8倍量的60%乙醇,回流1h,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滤渣再加入4-6倍量的60%乙醇,回流1h,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6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g/cm3)的浸膏,即可。
b:微波提取方法:
取瓜蒌薤白药材(由全瓜蒌与薤白按1:1配比混合)粗粉,加入8-10倍量的60%乙醇溶液浸泡1-1.5h,微波(微波输出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处理6-8min,过滤;滤渣再加入6-8倍量的60%乙醇,微波处理6-8min,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滤渣再加入4-6倍量的60%乙醇,微波处理6-8min,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6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
为了提高瓜蒌薤白中活性物质的提取,优选的瓜蒌薤白提取物的制备工序为:
c、超声提取方法
取瓜蒌薤白药材(由全瓜蒌与薤白按1:1配比混合)粗粉,加入8-10倍量的60%乙醇溶液浸泡1-1.5h,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25-30min,过滤;滤渣再加入6-8倍量的60%乙醇,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25-30min,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滤渣再加入4-6倍量的60%乙醇,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25-30min,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6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
所述的滴丸制备工序为:
将基质在温度为70-80℃的水浴加热使熔融,再将药材提取物加入熔融基质中,继续在温度为70-80℃水浴上加热搅拌至混合均匀,倒入滴丸机的储料罐中,油浴保温80-90℃,调整滴丸机的管口温度为35-45℃、滴盘温度为80-90℃、冷却液温度在6~15℃,滴距6~8cm,滴速为每分钟20-25滴即可。
所述的冷却液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运用60%乙醇超声提取、60%乙醇回流提取或60%乙醇微波提取瓜蒌薤白提取物,再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瓜蒌薤白提取物均匀分散在熔融的水溶性高分子载体材料中,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当基质溶解时,药物以微细结晶、无定型微粒或分子形式释出,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剂量。可以克服大多数中药制剂用量多、服用难、粗粉制剂溶出速度慢等缺点,改善药物吸收,而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剂型体积和剂量小,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具有速效的作用,便于急用;具有长效的作用,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副作用小,在生产上不产尘,使用辅料少,生产过程短,质量稳定可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瓜蒌薤白及槲皮素标准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图(1-显色后的槲皮素的光谱图;2-未显色的槲皮素的光谱图;3-未显色的瓜蒌薤白乙酸乙酯提取液的光谱图;4-显色后的瓜蒌薤白乙酸乙酯提取液的光谱图)
图2实施例1制的瓜蒌薤白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S1-槲皮素;S2-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图3实施例2制的瓜蒌薤白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S1-槲皮素;S2-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图4实施例3制的瓜蒌薤白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S1-槲皮素;S2-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瓜蒌薤白提取物的制备:
超声提取法
取瓜蒌薤白药材(由全瓜蒌与薤白按1:1比例混合)粗粉,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溶液浸泡1-1.5h,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30min,过滤;残渣加入6倍量的60%乙醇溶液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30min,过滤;残渣加入4倍量的60%乙醇溶液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20min,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在5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
2、滴丸的制备:
按下列配比称取物料:瓜蒌薤白提取物100g,基质(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1:3)100g。将基质置于一容器中,水浴加热使熔融,再将药材提取物加入熔融基质中,继续在水浴上加热搅拌至混合均匀,倒入滴丸机的储料罐中,油浴保温85℃。然后根据丸重大小要求,选择适宜的滴头,调整好滴丸机的管口温度、滴盘温度、冷却液温度在8~10℃,滴距6~8cm,调整滴速即可正常制备滴丸。
所述的冷却液是甲基硅油。
实施例2:
1、瓜蒌薤白提取物的制备:
乙醇提取法
取瓜蒌薤白药材(由全瓜蒌与薤白按1:1比例混合)粗粉,加10倍量60%乙醇,浸泡0.5 h,回流1.5h,提取物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及滤渣,将滤渣加入8倍量的60%乙醇,回流1h,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将滤渣加入6倍量的60%乙醇,回流1h,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
2、滴丸的制备:
按下列配比称取物料:瓜蒌薤白提取物100g,基质(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1:3)100g 。将基质置于一容器中,水浴加热使熔融,再将药材提取物加入熔融基质中,继续在水浴上加热搅拌至混合均匀,倒入滴丸机的储料罐中,油浴保温85℃。然后根据丸重大小要求,选择适宜的滴头,调整好滴丸机的管口温度、滴盘温度、冷却液温度在8~10℃,滴距6~8cm,调整滴速即可正常制备滴丸。
所述的冷却液是二甲基硅油。
实施例3:
微波提取法
除瓜蒌薤白提取物的制备为下述方法,其余与实施例2相同。
取瓜蒌薤白药材(由全瓜蒌与薤白按1:1配比混合)粗粉,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溶液浸泡1-1.5h,微波(微波输出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处理8min,过滤;滤渣再加入6倍量的60%乙醇,微波处理8min,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滤渣再加入4倍量的60%乙醇,微波处理6min,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6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
实施例4:
实施例1、2、3的外观为棕色小丸,平均丸重0.0255g,丸重差异符合规定,室温下质硬,圆整均匀,色泽一致,表面无冷凝液黏附。。
实施例1的溶散时限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XⅡA滴丸剂项下规定,随机选取制得的滴丸 6 粒,按照规定方法,放入吊篮的玻璃管中进行检查,30min内应全部溶散。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0248181401
实施例2的溶散时限测定:
表2:
Figure BDA0000248181402
实施例3的溶散时限测定:
表3:
Figure BDA0000248181403
实施例5:
实施例1、2、3的检测方法为采用三铝化铝比色法,在443nm波长处测定显色后前的吸光度差值ΔA,以槲皮素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计算瓜蒌薤白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其结果如下:4.95%,3.86%,2.97%。
实施例1、2、3中瓜蒌薤白提取物的检测方法为指纹图谱方法,结果见图2-图4。结果显示:使用超声波提取的瓜蒌薤白提取液,其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受热不稳定)的含量(0.150%)明显高于回流提取法(0.126%)和微波提取法(0.0980%),可较好地保护瓜蒌薤白提取物中受热不稳定的成分,提取效率及效果最好,能够提高瓜蒌薤白提取物的生物利用度。

Claims (10)

1.瓜蒌薤白滴丸,其特征在于:包括瓜蒌薤白提取物和药用载体,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占滴丸总重量的1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占滴丸总重量的2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占滴丸总重量的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分子量为2000~20000的聚乙二醇、聚山梨酯(20-80)、硬脂酸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基质为分子量为2000~20000的聚乙二醇以及该类物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规格的任何配比混合。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瓜蒌薤白提取物制备工序、滴丸制备工序:
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制备工序为:
取瓜蒌薤白药材全瓜蒌与薤白按1:1粗粉,加入8-10倍量的60%乙醇溶液浸泡1-1.5h,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25-30min,过滤;滤渣再加入6-8倍量的60%乙醇,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25-30min,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滤渣再加入4-6倍量的60%乙醇,在250W,250-300Hz超声处理25-30min,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6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全瓜蒌与薤白的重量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制备工序为以下工序:
取瓜蒌薤白药材粗粉,加8-10倍量60%乙醇,浸泡0.5 -1h,回流1.5h,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及滤渣;滤渣再加入6-8倍量的60%乙醇,回流1h,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滤渣再加入4-6倍量的60%乙醇,回流1h,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6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全瓜蒌与薤白的重量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瓜蒌薤白提取物制备工序为以下工序:
取瓜蒌薤白药材粗粉,加入8-10倍量的60%乙醇溶液浸泡1-1.5h,微波(微波输出功率为7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处理6-8min,过滤;滤渣再加入6-8倍量的60%乙醇,微波处理6-8min,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滤渣再加入4-6倍量的60%乙醇,微波处理6-8min,过滤,得到第三次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在55-65℃、真空度为0.08-0.1MPa,浓缩至密度为1.35-1.60的浸膏,即可,全瓜蒌与薤白的重量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丸制备工序为:
将基质在温度为70-80℃的水浴加热使熔融,再将药材提取物加入熔融基质中,继续在温度为70-80℃水浴上加热搅拌至混合均匀,倒入滴丸机的储料罐中,油浴保温80-90℃,调整滴丸机的管口温度为35-45℃、滴盘温度为80-90℃、冷却液温度在6~15℃,滴距6~8cm,滴速为每分钟20-25滴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瓜蒌薤白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为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CN2012104950574A 2012-11-28 2012-11-28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0070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50574A CN103007003A (zh) 2012-11-28 2012-11-28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50574A CN103007003A (zh) 2012-11-28 2012-11-28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7003A true CN103007003A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56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50574A Pending CN103007003A (zh) 2012-11-28 2012-11-28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700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7329A (zh) * 2006-09-11 2007-03-14 天津大学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731A (zh) * 2007-08-28 2008-02-27 邓世明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的复方及其制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7329A (zh) * 2006-09-11 2007-03-14 天津大学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731A (zh) * 2007-08-28 2008-02-27 邓世明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的复方及其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永芳等: "瓜蒌薤白汤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筛选", 《江苏中医药》, vol. 41, no. 7,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pages 80 - 81 *
丁永芳等: "瓜蒌薤白汤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筛选( Ⅱ)", 《中药材》, vol. 33, no. 9, 30 September 2010 (2010-09-30), pages 1466 - 146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2855C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口服滴丸
CN105616680A (zh) 一种以桃红四物汤为源的桃红四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8958A (zh) 肺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719A (zh) 一种羚羊感冒胶囊制备过程中挥发油的添加方法
CN101579394B (zh) 瓜蒌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4944B (zh) 香荷油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2727630B (zh) 一种植物提取物滴丸
CN105125637A (zh) 一种花类中药材免煎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47056A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外用脐部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0528A (zh)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003A (zh) 瓜蒌薤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5502B (zh) 一种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2217696B (zh) 莪术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RU2430734C1 (ru) Гранулы с растительным экстрактом для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лечения язвенной болезни желудка
CN106188083B (zh) 一种从艾叶中提取1,8-桉叶素挥发油的方法
CN1315463C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冠心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072A (zh) 一种炙淫羊藿及其药酒的制备方法
CN109908091A (zh) 一种无糖银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9660B (zh) 一种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保健食品
CN104306764B (zh) 一种用于治鼻炎的中药复方喷剂
CN102526387A (zh) 一种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186821A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64301A (zh) 一种制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新工艺
CN107890519A (zh) 一种铁皮石斛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67C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清肝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