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3700A - 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3700A
CN103003700A CN2011800370713A CN201180037071A CN103003700A CN 103003700 A CN103003700 A CN 103003700A CN 2011800370713 A CN2011800370713 A CN 2011800370713A CN 201180037071 A CN201180037071 A CN 201180037071A CN 103003700 A CN103003700 A CN 103003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apparatus
sample processing
data
sample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70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3700B (zh
Inventor
山本纯三
金盛繁夫
井上二三夫
竹中郁也
広田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03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3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871Communications between instruments or with remote termina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data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alysis, e.g. patient specimen analysi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e.g. scheduling maintenance or upgr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内容,不论各个样本处理装置的个体差异如何,都能够准确且轻松地对各个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调整。当样本分析装置出现异常时,样本分析装置要求管理服务器同意自动调整。管理服务器决定是否允许进行自动调整,在决定允许进行自动调整时通知样本分析装置同意自动调整。在收到自动调整的同意通知后,样本分析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Description

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血液和尿液等临床样本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处理样本的样本处理装置有血细胞计数装置、血液凝固测定装置、免疫测定装置、基因扩增测定装置、尿定性分析装置、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以及血液涂布标本制备装置等。这些样本处理装置出现异常时,有时需要负责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当自动分析装置出现异常时,制作报告用电子邮件,并将该报告用电子邮件发送至管理者。此自动分析装置发送的电子邮件中包括分析中的数据以及分析条件等信息,上述信息以信息或附件的形式包含在邮件中。管理者通过电脑、手机或形态信息终端等读取此电子邮件,掌握自动分析装置的状态、以及所出现的故障的情况等,并针对所述报告用电子邮件发送回复邮件,该回复邮件中包括让自动分析装置进行应对故障的作业的命令。自动分析装置1从收到的回复邮件中调取命令,并执行命令,以此实施上述应对故障的作业。专利文献1中列举的应对故障的作业有再次开始分析、分析条件稳定后再次从头开始分析、清洗柱状物(カラム)、去除气泡、以及前处理等。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日本专利公开)2004-2866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管理者需要研究应对故障的办法,并用电子邮件发送应对作业的命令,这会给管理者造成很大负担。而且,自动分析装置存在着个体差异,各个自动分析装置最适宜的设定值有所不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身在远处的管理者很难指定该发生故障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固有设定值,因为出现故障时需要将各个自动分析装置调整为各不相同的设定值,很难使自动分析装置脱离故障。
本发明有鉴于此,其主要目的在于:无论各个样本处理装置有何个体差异,都能够提供一种正确轻松地调整各个样本处理装置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以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种形态中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用于处理样本的样本处理装置和与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了可通信连接的管理装置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具有用于进行自调整的自调整部分、以及在所述自调整部分进行自调整之前发送要求对自调整进行同意的同意要求数据的第一通信部件,所述管理装置具有决定部分及第二通信部件,其中,所述决定部分在从所述样本处理装置收到要求同意的数据时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所述第二通信部件在所述决定部分决定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时发送表示同意自调整的同意数据,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从所述管理装置收到同意数据后由所述自调整部分进行自调整。
在此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事件检测部分,该事件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出开始所述自调整部分的自调整的事件,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在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所述事件时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
在此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出样本处理装置的异常的异常检测部件,所述事件检测部分将所述异常检测部件检测到异常这一事项作为所述事件检测出来。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用于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的种类辨别部分,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一种类时,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是与所述第一种类不同的第二种类时,所述第一通信部件不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在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一种类时,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在从所述管理装置收到同意数据后由所述自调整部分进行自调整,在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二种类时,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在不接收所述同意数据的情况下由所述自调整部分进行自调整。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用于生成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调整值的调整值生成部分,所述自调整部分将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自调整到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调整值。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测定样本的测定部件、存储用于校正测定结果的校正信息的存储部件、以及根据所述存储部件存储的校正信息转换所述测定部件的测定结果的转换部分,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根据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校正信息制作用试样所获得的测定结果生成校正信息并将其作为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调整值,所述自调整部分将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校正信息存入所述存储部件,以此对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能够调整进行样本测定的相关作业的位置的作业构件,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所述作业构件的位置调整量并将其作为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调整值,所述自调整部分根据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位置调整量进行所述作业构件的位置调整,以此对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作业构件能够向用于测定样本的特定的位置移动,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用于将所述作业构件定位于所述特定的位置的所述位置调整量。
在上述形态中,所述作业构件也可以是下述分装构件:移动到用于吸移样本或试剂的吸移位置并吸移样本或试剂,移动到用于排出样本或试剂的排出位置并排出样本或试剂的分装构件。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发送包含用于识别使用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在内的要求同意的数据,所述决定部分根据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中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发送包含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调整值在内的要求同意的数据,所述决定部分根据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中所包含的调整值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的样本处理装置也可以是一种与管理装置进行了可通信连接的用于处理样本的样本处理装置,其具有进行自调整的自调整部分、以及在所述自调整部分进行自调整前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要求同意自调整的要求同意的数据的通信部件,在从所述管理装置收到表示同意自调整的同意数据后,由所述自调整部分进行自调整。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的管理装置是与用于处理样本的样本处理装置进行了可通信连接的管理装置,其具有决定部分以及通信部件,其中所述决定部分从所述样本处理装置收到要求同意自调整的要求同意的数据后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所述通信部件在所述决定部分决定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时发送表示同意自调整的同意数据。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的管理方法是用样本处理装置和管理装置管理样本处理装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发送步骤,也就是在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调整前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要求同意自动调整的要求同意的数据的步骤;第一接收步骤,也就是所述管理装置接收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的步骤;第二发送步骤,也就是在所述管理装置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时,向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发送表示同意自动调整的同意数据的步骤;第二接收步骤,也就是所述样本处理装置接收所述同意数据的步骤;自动调整步骤,也就是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的步骤。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还具有事件检测步骤,也就是检测出用于使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开始自动调整的事件的步骤,在检测出所述事件时所述第一发送步骤发送要求同意的数据。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事件检测步骤包括下述步骤:检测出样本处理装置的异常并将其作为所述事件的步骤。
在上述形态中,也可以是下述结构:还具有辨别步骤,也就是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辨别所述事件检测步骤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的步骤,当所述事件的种类是不等待同意就进行自动调整这一类型的事件时,所述自动调整步骤不等待同意就进行自动调整。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不论各个样本处理装置的个体差异如何,都能够比过去更准确、更轻松地调整各个样本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中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一中的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斜视图;
图3为从上俯视测定单元内部时的简要结构平面图;
图4为第一试剂分装单元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臂部件中的一部分的结构斜视图;
图6为测定单元的线路结构框图;
图7为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8为管理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9为实施方式一中的管理系统中的校正作业的流程图;
图10为实施方式一中的管理系统中的吸移管的位置调整作业的流程图;
图11为调整量检测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2为吸移管未发生位置偏离时的反应杯图像的示意图;
图13为吸移管发生位置偏离时的反应杯图像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方式二中的样本处理装置中的自动调整作业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管理系统的结构]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理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管理系统1具有下述部分:设置在医院或检查中心等用户机构中的样本分析装置2、2、……、以及设置在维护样本分析装置2的样本分析装置2的厂商等提供维修服务的机构中的管理服务器5。样本分析装置2、2、……和管理服务器5通过因特网或专用线路等通信网络进行了连接且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管理服务器5、以及提供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所使用的数个客户端装置6通过LAN进行了连接且能够进行数据通信。
〈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
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分析装置2的结构斜视图。样本分析装置2包括下述部分:光学测定临床样本(血液)中所含有的成分的测定单元3、以及分析测定单元3的测定数据并向测定单元3下达操作指示的信息处理单元4。
图3为从上俯视测定单元3内部时的简要结构平面图。测定单元3包括测定部件10、检测部件40和运送部件50。
测定部件10具有:第一试剂台11、第二试剂台12、第一容器架13、第二容器架14、反应杯台15、加热台16、台罩17、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第一抓取单元26、第二抓取单元27、第三抓取单元28、试剂条形码读码器31、反应杯运送器32、稀释液运送器33、反应杯口34、废弃口35和36。
第一试剂台11、第二试剂台12、反应杯台15、加热台16是圆形的台子,分别单独地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旋转驱动。分别由配置在下面内侧的复数个步进电机(无图示)进行上述台子的旋转驱动。
第一试剂台11和第二试剂台12的上面如图所示,分别可拆装地配置有五个第一容器架13和五个第二容器架14。第一容器架13和第二容器架14上形成有用于安放试剂容器的安放部件。第一试剂台11和第二试剂台12上安放的试剂容器分别贴有条形码标签,该条形码标签上面印有记录着试剂的种类、批号、使用期限等试剂信息的条形码。这些试剂容器的条形码由条形码读码器31读取。
反应杯台15和加热台16如图所示,分别沿圆周设置有复数个反应杯安放孔15a、16a。反应杯放置到反应杯安放孔15a、16a后,这些反应杯便分别随着反应杯台15和加热台16的旋转而在圆周位置上移动。加热台16将安放在安放孔16a中的反应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图4为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结构侧视图。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如图所示,具有驱动部件23a、臂23b、吸移管23c。驱动部件23a具有旋转用电机231、升降用电机232、以及将旋转用电机231和升降用电机232的动力传递到轴233的传动构件234。传动构件234包括以下部分:使旋转用电机231的旋转动力减速并传递到轴233的带传动构件或齿轮构件等、将升降用电机232的旋转动力转换为上下方向的直线动力并传递到轴233的带传动构件或齿条齿轮构件等。旋转用电机231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由旋转编码器235检测出来,升降用电机23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即吸移管23c上下移动的方向和移动量)由旋转编码器236检测出来。
图5为臂部件23b中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斜视图。此图中显示的是取下上部罩(用双点划线表示)并露出内部结构时的臂部件23b。吸移管P被臂部件23b支撑着且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滑动),且向下的移动受到一定限制。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的施力部分171对吸移管P施加向下的力量。臂部件23b上设有能够与吸移管P一同上下移动的底座172,此底座172上安装有检出部分173。臂部件23b上竖立设置着线路基板174,此线路基板174上安装有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
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主要由具有射光部件和光接受部件的透射型传感器构成。检出部分173中设有遮光板173a,该遮光板173a配置在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的射光部件和光接受部件之间。正常情况下,遮光板173a对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遮光,使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处于关闭(OFF)状态。当吸移管P下降并碰撞障碍物时,吸移管P相对于臂部件23b上升,遮光板173a也通过底座172上升,于是,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的遮光被解除。以此,当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转为工作(ON)状态时,通过测定控制部件140检测出吸移管P碰撞了障碍物这一事项。
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中有具有CCD等摄像元件的照相机23d。照相机23d安装在臂部件23b的顶端,能够拍摄包括下方的吸移管P在内的区域。照相机23d固定在臂部件23b上,因此,即使臂部件23b移动,照相机23d与吸移管P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不会变化,一直能够拍摄包括吸移管P的前端在内的区域。
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和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的结构与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相关说明。
返回图3,第一抓取单元26包括下述部分:用于支撑臂26b的支撑部件26a、能够伸缩的臂26b、以及抓持部件26c。支撑部件26a由配置在下面内侧的步进电机(无图示)旋转驱动。抓持部件26c安装在臂26b的前端,能够抓持反应杯。第二抓取单元27与第一抓取单元26的结构相同,且由步进电机(无图示)旋转驱动。
第三抓取单元28如图所示,包括下述部分:用于支撑臂28b的支撑部件28a、能够伸缩的臂28b、以及安装在臂28b前端的抓持部件28c。支撑部件28a沿着左右方向配置的轨道驱动。抓持部件28c能够抓持反应杯。
反应杯运送器32和稀释液运送器33在轨道上沿着左右方向驱动。反应杯运送器32和稀释液运送器33上分别设有用于安放反应杯和稀释液容器的孔。
总是有新的反应杯供应到反应杯口34。新反应杯被第一抓取单元26和第二抓取单元27放置到反应杯运送器32中用于安放反应杯的孔、以及反应杯台15的反应杯安放孔15a中。废弃口35、36是用于废弃完成了分析且不再需要的反应杯的孔。
检测部件40的上面设置有用于收纳反应杯的20个安放孔41,下面内侧配置有检测部件(无图示)。当反应杯放置到安放孔41后,检测部件从反应杯中的测定试样检测出光学信息。
运送部件50具有运送通道51和样本条形码读码器52。运送通道51的底面的右侧有分析前架安放区、中央有运送区,左侧有分析后架安放区,形成了コ字形。样本条形码读码器52读取在运送区运送的样架60所安放的样本容器61上贴的条形码标签的条形码。
图6为测定单元3的线路结构框图。
测定单元3具有控制部件300、试剂条形码读码器31、样本条形码读码器52、试剂台步进电机部件311、分装单元步进电机部件312、反应杯台步进电机313、加热台步进电机314、抓取单元步进电机部件315、试剂台旋转编码器部件321、分装单元旋转编码器部件322、碰撞检测用传感器部件323、试剂台原点传感器部件331、分装单元原点传感器部件332、以及摄像部件324。控制部件300具有CPU301、ROM302、RAM303、硬盘304、通信接口305、以及I/O接口306。
CPU301执行ROM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303的计算机程序。RAM303读取ROM302和硬盘3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RAM303还作为CPU301的工作空间使用。硬盘304中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3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使用的数据。即,此硬盘304中安装有CPU301控制测定单元3的各个部分所使用的控制程序。通过通信接口305能够与信息处理单元4传输数据。
CPU301通过I/O接口控制试剂条形码读码器31、样本条形码读码器52、试剂台步进电机部件311、分装单元步进电机部件312、试剂台旋转编码器部件321、分装单元旋转编码器部件322、碰撞检测用传感器部件323、试剂台原点传感器部件331、以及分装单元原点传感器部件332。
试剂台步进电机部件311分别包括单独旋转驱动第一试剂台11第二试剂台12的复数个步进电机。分装单元步进电机部件312包括所述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旋转用电机231和升降用电机232以及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各自的旋转用电机和升降用电机。这些旋转用电机和升降用电机为步进电机。
反应杯台步进电机313由用于旋转驱动反应杯台15的步进电机构成。加热台步进电机314由用于旋转驱动加热台16的步进电机构成。抓取单元步进电机部件315包括分别旋转第一抓取单元26和第二抓取单元27的复数个步进电机。
试剂台旋转编码器部件321包括以下部分:能够分别检测出试剂台步进电机部件311所含有的复数个步进电机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的复数个旋转编码器。试剂台原点传感器部件331包括以下部分:分别检测出试剂台步进电机部件311所含有的复数个步进电机的旋转位置在原点位置这一事项的复数个原点传感器。CPU301接受此试剂台旋转编码器部件321和试剂台原点传感器部件331的输出信号以此就能够得知第一试剂台11和第二试剂台12分别从原点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几度。
分装单元旋转编码器部件322包括下述部分:所述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旋转编码器235、236以及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和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各自的旋转编码器。即,分装单元旋转编码器部件322由能够分别检测出分装单元步进电机部件312中所含有的复数个步进电机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的复数个旋转编码器构成。分装单元原点传感器部件332包括下述部分:分别检测出分装单元步进电机部件312中所含有的复数个步进电机的旋转位置处于原点位置这一事项的复数个原点传感器。CPU301接受此分装单元旋转编码器部件322和分装单元原点传感器部件332的输出信号,以此就能够得知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的臂21b、22b、23b、24b、25b分别从旋转方向的原点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几度、以及从高度方向的原点位置(标准高度)向上或向下移动了多少。
碰撞检测用传感器部件323包括以下部分:所述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和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和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各自的碰撞检测用传感器。CPU301接受此碰撞检测用传感器部件323的输出信号,以此就能够得知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的各个吸移管21c、22c、23c、24c、25c是否碰到障碍物。
摄像部件324包括下述部分:所述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照相机23d和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和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的各个照相机。CPU301能够接受此摄像部件324中所包括的各个照相机的输出信号(图像信号)。
图7为信息处理单元4的结构框图。
信息处理单元4由电脑构成,包括主机400、输入部件408和显示部件409。主机400具有CPU401、ROM402、RAM403、硬盘404、读取装置405、输出输入接口406、图像输出接口407、通信接口410。
CPU401执行ROM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402的计算机程序。RAM403用于读取ROM402和硬盘4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RAM403还作为CPU401的工作空间使用。
硬盘404中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4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需要的数据。即,该硬盘404中安装有使计算机发挥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硬盘404中还按照测定项目分别存储着用于校正后述样本测定数据的标准曲线。
读取装置405由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等构成,能够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及数据。输出输入接口406上连接着由键盘和鼠标等构成的输入部件408,用户用输入部件408向信息处理单元4输入数据。图像输出接口407连接着由CRT或液晶屏等构成的显示部件409,向显示部件409输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影像信号。显示部件409以输入的影像信号为基础显示图像。信息处理单元4还能够通过通信接口410与测定单元3、管理服务器5和客户端装置6传输数据。
〈管理服务器的结构〉
图8为管理服务器5的结构框图。
管理服务器5由电脑构成,包括主机500、输入部件508和显示部件509。主机500包括CPU501、ROM502、RAM503、硬盘504、读取装置505、输出输入接口506、图像输出接口507和通信接口510。
CPU501执行ROM5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502的计算机程序。RAM503用于读取ROM502和硬盘5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RAM503还作为CPU501的工作空间使用。
硬盘504中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5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需要的数据。即,此硬盘504中安装有使计算机发挥本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读取装置505由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等构成,能够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及数据。输出输入接口506上连接着由键盘和鼠标等构成的输入部件508,用户用输入部件508向管理服务器5输入数据。图像输出接口507连接着由CRT或液晶屏等构成的显示部件509,向显示部件509输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影像信号。显示部件509以输入的影像信号为基础显示图像。另外,管理服务器5能够通过通信接口510与样本分析装置2和客户端装置6传输数据。
〈客户端装置的结构〉
客户端装置6由电脑构成。关于客户端装置6的结构,其硬盘中安装的计算机程序不是使计算机发挥信息处理单元4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而是使计算机充当下述装置并发挥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访问管理服务器,连接并用于进行样本分析装置2的维修管理工作的客户端装置。除此之外的其他结构与上述信息处理单元4的结构相同,故省略相关说明。
[管理系统的作业]
下面就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理系统的作业进行说明。
〈各个样本的分析步骤〉
首先,就样本分析装置2分析样本的步骤进行说明。样本的分析步骤因样本测定项目(PT、APTT等)而不同。样本测定项目由测定指令指定。在样本分析装置2中,用户能够登录测定指令,还能从无图示的主计算机接受测定指令。即,用户登录测定指令时,用户操作信息处理单元4的输入部件408,以此向样本分析装置2输入测定指令。当从主计算机接收测定指令时,用户预先向主计算机登录测定指令。
收纳有复数个样本容器61的样架60由用户放入运送通道51的分析前架安放区。样架60在分析前架安放区中向后移动,然后,在运送区向左移动。此时,样本容器61上所贴有的条形码标签被样本条形码读码器52读取。样本容器61的条形码上记录有样本ID,信息处理单元4以读取的样本ID为关键词,从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的无图示的主计算机获取该样本的测定指令。
接着,样架60被放置在运送区的一定位置。在运送区完成样本吸移后,样架60便在运送区向左移动,之后再在分析后架安放区向前移动。
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吸移被放置在运送通道51的运送区的一定样本吸移位置53的样本容器61中的样本。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吸移的样本排入被置于反应杯台15的前方位置的样本排出位置18的反应杯安放孔15a中的反应杯内。
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吸移样本吸移位置19上的反应杯中所装有的样本、或者是被放置到运送通道51的运送区的一定样本吸移位置54的样本容器61中的样本。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吸移的样本排出到反应杯运送器32中放置的反应杯内。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能够吸入放在稀释液运送器33上的稀释液。在这种情况下,样本分装单元22在吸移样本前先在稀释液吸移位置37吸移稀释液,然后,再在样本吸移位置19或54吸移样本。
当获取的一个样本的测定指令中包含复数个测定项目时,从反应杯台15的反应杯安放孔15a中放置的反应杯中与测定项目的数目相等个数的反应杯中分配样本。各个反应杯分别对应着一个测定项目,分配到反应杯中的样本用于该反应杯相应的测定项目的测定。
当样本排出到(分配)到反应杯运送器32所收纳的反应杯后,反应杯运送器32在一定的时间点沿着轨道向右驱动。然后,第一抓取单元26抓持反应杯运送器32中放置的装有样本的反应杯,并将其放置到加热台16的反应杯安放孔16a中。反应杯中的样本在加热台16加热与测定项目相应的时间。比如,当测定项目为PT时,样本加热3分钟,测定项目为APTT时,样本加热1分钟。
样本加热后,在样本中混入试剂。根据测定项目的不同,与试剂混合的样本或是由检测部件40进行测定或是再度加热。比如,当测定项目为PT时,向装有加热后的样本的反应杯中分装PT剂,然后在检测部件40进行光学测定。
此时,加热台16的反应杯安放孔16a中放置的反应杯由第三抓取单元28抓取,并移动到试剂排出位置39a或39b。在此,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或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吸移第一试剂台11或第二试剂台12上配置的一定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在试剂排出位置39a或39b排出试剂。如此排出试剂后,第三抓取单元28将被排入试剂的反应杯放置到检测部件40的安放孔41。然后,在检测部件40中,从反应杯中装有的测定试样中检测出光学信息。
关于在已加热的样本中混入试剂后再次进行加热的情况,下面进行说明。当测定项目需要如上所述对样本进行两次加热时,样本在加热台16加热一定时间后,第二抓取单元27抓取安放孔16a中放置的装有该样本的反应杯,并将其移动到试剂排出位置38。在此,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吸移第一试剂台11或第二试剂台12中所配置的一定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并在试剂排出位置38排出试剂。如此排出试剂后,第二抓取单元27搅拌该反应杯,并将其再次放置到加热台的反应杯安放孔16a中。
接下来,加热台16的反应杯安放孔16a中安放的反应杯被第三抓取单元28抓取并放置到试剂排出位置39a或39b。在此,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或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吸移第一试剂台11或第二试剂台12上所配置的一定的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并在试剂排出位置39a或39b排出试剂。如此排出试剂后,第三抓取单元28将被排入试剂的反应杯放置到检测部件40的安放孔41。然后,在检测部件40中,从反应杯中所装有的测定试样中检测出光学信息。
检测部件40获取的测定数据(光学信息)传送至信息处理单元4。信息处理单元4从硬盘404读取相应测定项目的标准曲线数据,用标准曲线转换测定数据。转换后的测定数据将会被作为最终测定结果,并且与样本ID等样本信息相对应地存入硬盘404中所设置的测定结果数据库(无图示)。测定结果显示在显示部件409。
检测部件40完成了检测且不再需要的反应杯由第三抓取单元28抓持着并移动到废弃口35正上方,废弃至废弃口35。反应杯台15的反应杯安放孔15a中安放的反应杯也同样地,当分析结束且不再需要时,反应杯台15旋转,反应杯被放置到第二抓取单元27附近。第二抓取单元27抓取反应杯安放孔15a中安放的不再需要的反应杯,并废弃到废弃口36。
〈样本分析装置的校正作业〉
下面就样本分析装置2的校正作业进行说明。图9为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系统中的样本分析装置的校正作业的流程图。样本分析装置2在精度管理中测定精度管理用物质,当测定结果在精度管理的界限范围以外时,将其作为异常情况检测出来,并将CPU401检测出该异常检测事件作为开始自动调整的触发点(trigger,下同)。如此,样本分析装置2检测出异常时(步骤S101),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向管理服务器5发送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102),该数据包括硬盘404中存储的该样本分析装置2的认证ID、以及所发生的异常的相关异常信息。此异常信息中包括异常发生日期和时间、异常种类(上述情况下为测定结果的连续异常)、异常相关数据(如测定结果)、以及与该异常同时发生的错误的信息等。
管理服务器5接收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103)。管理服务器5的CPU501根据收到的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判断能否进行自动调整(步骤S104)。判断收到的认证ID是不是不当的,或者是确认用户签约的维修服务中是否包含样本分析装置的自动调整,以此来进行能否进行自动调整的判断处理。如果不允许进行自动调整(在步骤S104为否),则CPU501向客户端装置6发送通知数据,该通知数据包含用于确定发生该异常的样本分析装置的信息(装置ID、机型名称、机构名称等)、以及表示异常种类的信息、或者是表示发生了不当访问的信息等。以此通知技术人员发生了异常或发生了不当访问(步骤S105)。由此,当有发生异常的通知时,技术人员可以给用户打电话或是访问机构,以此进行解除异常的处理。当有发生不当访问的通知时,技术人员联系提供维修服务的提供商的安全部门等,以此对不当访问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步骤S104,如果允许进行自动调整(在步骤S104为是),则CPU501向样本分析装置2发送表示允许进行自动调整的自动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106)。此自动调整许可数据包括自动调整的种类、也就是表示制作标准曲线的信息、以及表示制作标准曲线的测定项目的信息等实施自动调整作业所必需的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判断是否收到了自动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107),如果没有收到自动调整许可数据(在步骤S107为否),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收到了自动调整许可数据(在步骤S107为是),则CPU401实施标准曲线制作处理(步骤S108)。
在此就标准曲线制作处理进行说明。信息处理单元4能够在显示部件420上显示用于说明标准曲线制作步骤的指南信息。在标准曲线制作处理中,CPU401在显示部件420上显示此指南信息。用户按照此指南信息的指示进行标准曲线制作作业。
首先,指南信息指示用户准备校准品。校准品是已知要制作标准曲线的对象测定项目的测定值为已知的标准物质。以下将校准品拥有的已知测定值称为“校正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制作标准曲线时使用的是校正值各不相同的五个校准品。用户准备五个校准品,按照指南信息将五个装有各校准品的样本容器61安放到样架60中,将该样架60放置到运送通道51的分析前架安放区中。在此状态下,用户向信息处理单元4下达测定校准品的指示。
此校准品的测定指示传达到样本分析装置2后,与上述样本分析步骤同样地,对在自动调整许可数据中被指示制作标准曲线的测定项目,由测定单元3对各校准品进行测定。检测部件40测得的测定数据(光学信息)传送至信息处理单元4。
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制作标准曲线,该标准曲线用于将测定单元40发送的各校准品的测定值转换成各校准品的校正值。CPU401将包括认证ID、各校准品的测定值、校正值以及制作的标准曲线在内的标准曲线转换的要求同意的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5(步骤S109)。
管理服务器5接收标准曲线转换的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110)。管理服务器5的CPU501根据所接收的标准曲线转换的要求同意的数据判断能否进行标准曲线转换(步骤S111)。除了判断所收到的认证ID是否不当、确认用户所签定的维修服务合同是否包含样本分析装置的自动调整以外,判断标准曲线转换的要求数据中所包含的校准品的测定值是否在根据该校准品的校正值所定的允许范围之内,以此进行能否进行该标准曲线转换的判断处理。即,如果测定值在允许范围之内,则允许进行标准曲线转换,如果测定值脱离了允许范围,则不允许标准曲线转换。
如果不允许进行标准曲线转换(步骤S111为否),则CPU501向客户端装置6发送通知数据,该通知数据中包括判断发生异常的样本分析装置的信息(装置ID、机型名称、机构名称等)以及表示异常的种类的信息、或是表示发生不当访问的信息等。以此通知技术人员发生了异常或发生了不当访问(步骤S105)。据此,在有发生异常的通知时,技术人员给用户打电话或访问机构,以此进行消除异常的处理。当有发生不当访问的通知时,技术人员联系提供维修服务的维修商的安全部门等,以此对不当访问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步骤S111,如果允许进行标准曲线转换(步骤S111为是),则CPU501向样本分析装置2发送表示允许进行标准曲线转换的标准曲线转换许可数据(步骤S112),然后结束处理。
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判断是否收到了标准曲线转换许可数据(步骤S113),如果没有收到标准曲线转换许可数据(步骤S113为否),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收到了标准曲线转换许可数据(步骤S113为是),则CPU401将硬盘404中存储的标准曲线转换为步骤S108中制作的标准曲线(步骤S114),并结束处理。至此,样本分析装置2的自动调整(制作标准曲线)完成。
〈吸移管的位置调整作业〉
下面说明样本分析装置2中的吸移管的位置调整作业。图10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理系统中的吸移管的位置调整作业的流程图。在此,说明的是调整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吸移管位置时的情况,第一样本分装单元21、第二样本分装单元22、第二试剂分装单元24和第三试剂分装单元25的吸移管位置调整作业也以同样的步骤进行。
样本分析装置2通过碰撞检测用传感器部件324就能够检测出吸移管碰触了反应杯的壁等障碍物。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吸移管P向位于试剂排出位置38的反应杯分装试剂时,从试剂容器吸移了试剂的吸移管P升高后,驱动部件23a旋转臂23b,吸移管P定位于试剂排出位置38。接着,吸移管P向下移动,吸移管P的前端插入反应杯内。在此,如果吸移管P随时间推移出现了位置偏离等并导致吸移管P不能准确定位于试剂排出位置38,吸移管P在下降过程中,吸移管P会碰触反应杯的壁等。吸移管P如此碰撞障碍物就会被碰撞检测用传感器170检测出来。
如此,当样本分析装置2检测出异常时(步骤S201),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向管理服务器5发送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202),该数据中包括存储在硬盘404中的该样本分析装置2的认证ID以及发生的异常的相关异常信息。此异常信息中包括异常发生日期和时间、异常种类(上述情况下为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吸移管的停止位置异常)、异常相关数据(如检测出异常时照相机32d拍摄的图像)、以及与该异常同时发生的错误信息等。
管理服务器5接收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203)。管理服务器5的CPU501根据收到的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判断能否进行自动调整(步骤S204)。判断收到的认证ID是否不当,检查用户签约的维修服务中是否包含样本分析装置的自动调整,以此进行能否进行自动调整的判断处理。如果不允许进行自动调整(步骤S204为否),则CPU501向客户端装置6发送通知数据,以通知技术人员发生了异常或发生了不当访问(步骤S205),此通知数据中包含判断发生该异常的样本分析装置的信息(装置ID、机型名称、设施名称等)、以及表示异常种类的信息或表示发生了不当访问的信息等。据此,在有异常发生通知时,技术管理人员给用户打电话或访问机构,以便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此外,如果有发生了不当访问的通知时,技术人员联系提供维修服务的提供商的安全部门等,以此对不当访问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步骤S204中,如果允许进行自动调整(在步骤S204为是),则CPU501向样本分析装置2发送表示允许进行自动调整的自动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206)。此自动调整许可数据中包括自动调整种类、即表示调整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吸移管位置的信息等进行自动调整作业所必需的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判断是否收到了自动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207),如果没有收到自动调整许可数据(在步骤S207为否),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收到了自动调整许可数据(在步骤S207为是),则CPU401实施调整量检测处理(步骤S208)。
在此就调整量检测处理进行说明。图11为调整量检测处理的步骤流程图。首先,CPU401控制第一试剂分装单元23的驱动部件23a,使吸移管P上升到上限位置之后,再旋转臂23b,使吸移管P移动到试剂排出位置38(步骤S301)。将此试剂排出位置38的位置信息作为从臂23b的原点位置到试剂排出位置38的移动量(旋转用电机231的脉冲数)并存储在硬盘404。即,在步骤S301中,使臂23b旋转且其移动量等于设定的距离原点位置的移动量,以此将吸移管P移动到试剂排出位置38。另外,如果要进行位置调整的位置不是试剂排出位置38而是用于从试剂容器吸移试剂的位置,则将吸移管P定位于该位置。
接下来,CPU401用照相机23d拍摄位于试剂排出位置38的反应杯,获取反应杯图像(步骤S302)。此时,如果反应杯不在试剂排出位置38上,则驱动第二抓取单元27,将反应杯放到试剂排出位置38。
图12为吸移管未发生位置偏离时的反应杯图像的示意图,图13为吸移管发生位置偏离时的反应杯图像的一例的示意图。照相机23d安装在臂部件23b上,以便使吸移管P总是位于拍摄区域的左右方向的中间。如图12所示,如果没有发生吸移管的位置偏离,反应杯宽度方向的中心C1与图像左右方向的中心C0一致。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当吸移管发生了位置偏离时,反应杯宽度方向的中心C1与图像左右方向的中心C0不一致。即,吸移管P发生了位置偏离且其偏离量等于中心C0与中心C1的距离D。图像的中心C0也是吸移管P的中心位置。因此,只要以距离D为调整量从中心C0向中心C1方向调整吸移管位置即可。
CPU401通过图像处理检测出反应杯的宽度方向的中心C1(步骤S303)。具体而言,关于灰度图像,也就是照相机23d的图像(以下称“反应杯图像”)中横向相连接的一定像素列,CPU401对其进行像素数据(辉度值)微分。反应杯壁部分的辉度高于背景。因此,如果从左向右进行微分,则在背景与反应杯左侧壁的边界处的微分值急剧升高,反应杯右侧壁与背景的边界处的微分值急剧降低。CPU401通过一定正值的第一阈值检测出背景与反应杯左侧壁边界处的微分值峰值(peak),再通过一定负值的第二阈值检测出背景与反应杯右侧壁边界处的微分值峰值(peak)。然后,CPU401求出检测出的两个峰值位置的中间位置,并将此位置作为反应杯宽度方向的中心C1。
为求出反应杯宽度方向的中心C1的位置而进行的图像处理不限于上述方法,也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检测:对反应杯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binarize process)并由此检测出反应杯壁的位置,或者是通过模式匹配检测出反应杯的位置。
然后,CPU401根据检测出的中心C1和反应杯图像的中心C0计算出吸移管位置的调整方向和调整量(步骤S304)。具体而言,在CPU401中,如果从中心C0向中心C1的方向为右方向时,在臂23b的旋转方向中以顺时针方向为调整方向,如果从中心C0向中心C1的方向为左方向时,在臂23b的旋转方向中以逆时针方向为调整方向。硬盘404中存储有距离D与旋转用电机231的脉冲数的关系,CPU401根据中心C0与在步骤S303检测出的中心C1的距离D导出相应的脉冲数并将其作为调整量。
进行了步骤S304的处理后,CPU401使处理返回到主程序中调整量检测处理的调出地址。
调整量检测处理结束后,CPU401向管理服务器5发送包括认证ID和检测出的调整方向及调整量在内的吸移管位置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209)。
管理服务器5接收吸移管位置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210)。管理服务器5的CPU501根据所接收的吸移管位置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判断能否调整吸移管位置(步骤S211)。除了判断所收到的认证ID是否不当、检查用户所签维修服务中是否包含样本分析装置的自动调整以外,判断吸移管位置调整要求数据中所包含的调整量是否在一定的允许范围之内,由此进行能否调整吸移管位置的判断处理。即,如果调整量在允许范围之内,则允许调整吸移管位置,如果调整量超出了允许范围,则不允许调整吸移管位置。
如果不允许调整吸移管位置(步骤S211为否),则CPU501向客户端装置6发送通知数据,该通知数据中包括判断发生异常的样本分析装置的信息(装置ID、机型名称、机构名称等)以及表示异常种类的信息或表示表示发生不当访问的信息等,由此通知技术人员发生了异常或不当访问(步骤S205)。据此,如果有发生异常的通知,则技术人员给用户打电话或访问机构,以进行消除异常的处理。当有发生不当访问的通知时,技术人员联系提供维修服务的提供商的安全部门等,以便对不当访问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步骤S211中,如果允许调整吸移管位置(步骤S211为是),则CPU501向样本分析装置2发送表示允许调整吸移管位置的吸移管位置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212),然后结束处理。
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判断是否收到了吸移管位置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213),如果没有收到吸移管位置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213为否),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收到了吸移管位置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213为是),则CPU401将吸移管位置调整到在步骤S208检测出的调整方向及调整量(步骤S214),结束处理。在步骤S214中,根据在步骤S208检测出的调整方向及调整量更新硬盘404中存储的试剂排出位置38的位置信息,以此调整吸移管位置。即,如果从臂23b的原点位置到试剂排出位置38的旋转用电机231的旋转方向和调整方向一致,则在硬盘404中存储的位置信息(旋转用电机231的脉冲数)上加上调整量,如果从臂23b的原点位置到试剂排出位置38的旋转用电机231的旋转方向和调整方向相反,则从硬盘404中存储的位置信息减去调整量,以此来进行吸移管的位置调整。以此完成样本分析装置2的自动调整(吸移管位置调整)。
通过上述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系统中,不需要由技术人员决定用于远距离操作样本分析装置2的命令并将其发送至样本分析装置2等,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技术人员的负担比以往小。此外,还能够自动检测出样本分析装置2个体差异的相应调整量,并根据此调整量进行样本分析装置2的自动调整,因此,能够对各个样本分析装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样本分析装置2根据样本分析装置2的判断随便进行自动调整的话,不管调整是否妥当,都不能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在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系统中,不得到管理服务器5的同意,样本分析装置2就不能进行自动调整,因此,只有在样本分析装置2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才进行自动调整,不会影响样本分析装置2的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理系统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一中的管理系统1的结构相同,因此相同结构要素使用相同的编号,省略其说明。
下面就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系统的作业进行说明。
图14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分析装置的自动调整作业的流程图。样本分析装置2检测出异常,检测出异常这一事件被CPU401检测出来,这成为了自动调整作业的触发点。异常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精度管理异常及吸移管驱动异常等。
如此,如果在样本分析装置2检测出了异常(步骤S401),则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辨别所检测出的异常的种类(步骤S402)。样本分析装置2中发生的异常包括对样本分析结果影响很大的异常、以及对样本分析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异常。比如,精度管理结果异常的话,有时就必须重新制作标准曲线,这会直接影响样本的分析结果。而吸移管驱动不良、条形码读取异常、抓取驱动异常等关于机械配置和驱动的异常几乎不会影响样本的分析结果。在步骤S402的处理中,判断步骤S401检测出的异常是对样本分析结果影响很大的异常(以下称“第一种类的异常”)还是对样本分析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异常(以下称“第二种类的异常”)。具体而言,在硬盘404中,对于每次异常,分别相对应地存储各个错误编码及表示第一种类的异常或第二种类的异常的信息,当检测出异常时,与硬盘404中的上述信息对照,区分检测出的异常的错误编码对应于第一种类的异常还是第二种类的异常。
在步骤S402,如果判断检测出的异常的种类是第一种类(步骤S402为“第一种类”),则CPU401向管理服务器5发送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403)。管理服务器5接收该自动调整要求同意的数据,判断是否允许自动调整。如果允许自动调整,则管理装置5向样本分析装置2发送自动调整许可数据,如果不允许自动调整,则通知技术人员发生了异常或发生了不当访问。管理服务器5的作业与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管理服务器5的作业相同,故在此省略相关详述。
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判断是否收到了自动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404),如果没有收到自动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404为否),则结束处理。而如果收到了自动调整许可数据(步骤S404为是),则CPU401实施自动调整处理(步骤S405)。该自动调整处理就是求出用于消除上述第一种类的异常的调整值的处理,比如有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制作标准曲线的处理。
完成自动调整处理后,CPU401向管理服务器5发送包括认证ID及自动调整处理中得到的调整值在内的转换要求同意的数据(步骤S406)。管理服务器5接收该转换要求同意的数据,并判断是否允许将样本分析装置2中设定的调整值转换为新的调整值。如果允许转换调整值,则管理装置5向样本分析装置2发送转换许可数据,如果不允许转换调整值,则通知技术人员发生了异常或发生了不当访问。
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判断是否收到了转换许可数据(步骤S407),如果没有收到转换许可数据(步骤S407为否),则结束处理。而如果收到了转换许可数据(步骤S407为是),则将硬盘中存储的调整值转换为步骤S405的自动调整处理中所获取的调整值(步骤S409),结束处理。
下面说明检测出的异常为第二种类的异常时的情况。在步骤S402中,如果判断检测出的异常的种类为第二种类(在步骤S402为“第二种类”),则CPU401在不要求管理服务器5同意自动调整的情况下进行自动调整处理(步骤S408)。该自动调整处理也就是求出用于消除上述第二种类的异常的调整值的处理,比如在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检测吸移管位置的调整量的处理。如果步骤S401检测出的异常为条形码读取异常,则在自动调整处理中检测出条形码读码器31的位置调整量,如果步骤S401检测出的异常为抓取驱动异常,则检测出发生异常的抓取单元的抓持部件等的位置调整量。
通过自动调整处理获取了调整值后,CPU401将硬盘中所存储的调整值转换为步骤S405的自动调整处理中获取的调整值(步骤S409),结束处理。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系统中,对样本分析结果影响大的自动调整需要获得管理服务器5的同意,因此能够谨慎地进行自动调整。而对样本分析结果影响小的自动调整则无需得到管理服务器5的同意,能够轻松地进行自动调整。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具有自动调整功能的样本分析装置2用作了血液凝固测定装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血细胞计数装置、免疫分析装置、基因扩增测定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尿定性分析装置、尿中有形成份分析装置或血液涂布标本制备装置等对样本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检测出异常这一事件作为触发点开始自动调整,但不限于此。具体而言,也可以是下述结构:操作者手动输入样本分析装置的一定的命令键(command key),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检测出上述输入命令的事件,以此下达开始自动调整的指示。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在样本分析装置满足一定条件这一事件发生时(如样本分析装置的分析作业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工作时间达到一定时间时、或距离上一次自动调整起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时等等),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检测出该事件后开始自动调整。也可以是下述结构:管理服务器等连接着样本分析装置的装置向样本分析装置发送指示开始自动调整的命令,信息处理单元4的CPU401接收到该命令这一事件被检测出来后就开始自动调整。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样本分析装置2的自动调整功能指的是制作标准曲线、调整用于分装试剂或样本的吸移管的位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其他构件进行自动调整。比如,也可以是下述结构:照相机安装到第一抓取单元~第三抓取单元的臂的前端且能够拍摄抓持部件,当抓持部件出现反应杯抓持不良时,该照相机拍摄发生了反应杯抓持不良的抓持部件,并进行抓持部件的位置调整。此外,还可以是下述结构:在条形码读码器31上设置步进电机等传动装置以使其能够调整位置,当发生条形码读码器读码不良时,对条形码读码器的位置进行自动调整。
如果具有自动调整功能的样本分析装置为血细胞计数装置或尿中有形成份分析装置等用一组校正值和测定值转换测定数据的装置,而不是制作标准曲线的装置时,也可以制作其转换常数并由此进行自动调整。
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校正中,管理服务器5自动同意自动调整,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下述结构:管理服务器5向客户端装置6发送要求同意样本分析装置2的自动调整的数据,客户端装置6要求负责维护的技术人员同意自动调整,得到技术人员的同意后,客户端装置6向样本分析装置2发送自动调整的许可数据,让样本分析装置2进行自动调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可用作对血液和尿液等样本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等。
符号说明
1    管理系统
2    样本分析装置
3    测定单元
23   第一试剂分装单元
23a  驱动部件
23b  臂
23c  吸移管
23d  照相机
4    信息处理单元
401   CPU
402  ROM
403  RAM
404  硬盘
410  通信接口
5    管理服务器
501  CPU
502  ROM
503  RAM
504  硬盘
510  通信接口
6   客户端装置

Claims (20)

1. 一种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处理样本的样本处理装置,
与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了可通信连接的管理装置;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具有:
用于进行自动调整的自动调整部分,
在所述自动调整部分进行自动调整之前发送要求同意自动调整的要求同意的数据的第一通信部件;
所述管理装置具有:从所述样本处理装置收到要求同意的数据后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的决定部分,当所述决定部分决定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时发送表示同意自动调整的同意数据的第二通信部件;
其中,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从所述管理装置收到同意数据后让所述自动调整部分进行自动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事件检测部分,所述事件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出使所述自动调整部分开始自动调整的事件;
当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所述事件时,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用于检测出样本处理装置的异常的异常检测部件;
所述事件检测部分将所述异常检测部件检测出异常这一事项检测出来并将其作为所述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用于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的种类辨别部分;
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一种类时,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是不同于所述第一种类的第二种类时,所述第一通信部件不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
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一种类时,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在从所述管理装置收到同意数据后让所述自动调整部分进行自动调整,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二种类时,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在不接收所述同意数据的情况下就让所述自动调整部分进行自动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用于生成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调整值的调整值生成部分;
所述自动调整部分将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自动调整到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调整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
测定样本的测定部件,
存储用于校正测定结果的校正信息的存储部件,
根据所述存储部件存储的校正信息转换所述测定部件的测定结果的转换部分;
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根据所述测定部件通过测定校正信息制作用试样所获得的测定结果生成校正信息并将其作为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调整值;
所述自动调整部分将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校正信息存入所述存储部件,以此对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能够调整进行样本测定的相关作业的位置的作业构件;
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所述作业构件的位置调整量并将其作为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调整值;
所述自动调整部分根据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位置调整量进行所述作业构件的位置调整,以此对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构件能够向用于测定样本的特定的位置移动; 
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用于将所述作业构件定位于所述特定的位置的所述位置调整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构件是移动到用于吸移样本或试剂的吸移位置并吸移样本或试剂,以及移动到用于排出样本或试剂的排出位置并排出样本或试剂的分装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发送包含用于识别使用所述样本处理装置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在内的要求同意的数据;
所述决定部分根据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中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发送包含所述调整值生成部分生成的调整值在内的要求同意的数据;
所述决定部分根据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发送的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中所包含的调整值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12.一种与管理装置进行了可通信连接且用于处理样本的样本处理装置,包括:
进行自动调整的自动调整部分;
在所述自动调整部分进行自动调整前,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要求同意自动调整的要求同意的数据的通信部件;
其中,当从所述管理装置收到了表示同意自动调整的同意数据时,用所述自动调整部分进行自动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检测出开始所述自动调整部分的自动调整的事件的事件检测部分;
当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所述事件时,所述通信部件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检测出样本处理装置的异常的异常检测部件;
所述事件检测部分将所述异常检测部件检测出异常这一事项检测出来并将其作为所述事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还具有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的种类辨别部分;
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一种类时,所述通信部件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不同于所述第一种类的第二种类时,所述通信部件不发送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
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一种类时,在从所述管理装置收到同意数据后,进行所述自动调整部分的自动调整,当所述种类辨别部分辨别所述事件检测部分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为第二种类时,在不接收所述同意数据的情况下就进行所述自动调整部分的自动调整。
16.一种与处理样本的样本处理装置进行了可通信连接的管理装置,包括:
决定部分,所述决定部分从所述样本处理装置收到要求同意自动调整的要求同意的数据后决定是否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在所述决定部分决定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后发送表示同意自动调整的同意数据。
17.一种用样本处理装置和管理装置管理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发送步骤,在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前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要求同意自动调整的要求同意的数据;
第一接收步骤,所述管理装置接收所述要求同意的数据;
第二发送步骤,在所述管理装置允许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时向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发送表示同意自动调整的同意数据;
第二接收步骤,所述样本处理装置接收所述同意数据;
自动调整步骤,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进行自动调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方法还具有事件检测步骤,检测出使所述样本处理装置开始自动调整的事件;
所述第一发送步骤在检测出所述事件时发送要求同意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件检测步骤包括检测出样本处理装置的异常并将其作为所述事件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辨别步骤,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辨别所述事件检测步骤检测出的事件的种类;
当所述事件的种类是在不等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自动调整的种类的事件时,所述自动调整步骤在不等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自动调整。
CN201180037071.3A 2010-07-30 2011-07-25 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Active CN103003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958 2010-07-30
JP2010172958A JP5371905B2 (ja) 2010-07-30 2010-07-30 検体処理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検体処理装置及び管理装置ならびに管理方法
PCT/JP2011/004176 WO2012014432A1 (ja) 2010-07-30 2011-07-25 検体処理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検体処理装置及び管理装置ならびに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700A true CN103003700A (zh) 2013-03-27
CN103003700B CN103003700B (zh) 2014-12-24

Family

ID=4552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7071.3A Active CN103003700B (zh) 2010-07-30 2011-07-25 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494610B2 (zh)
EP (2) EP3800475A1 (zh)
JP (1) JP5371905B2 (zh)
CN (1) CN103003700B (zh)
WO (1) WO201201443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059A (zh) * 2015-01-22 2015-04-29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医用划板机自动控制系统
CN105917237A (zh) * 2014-01-16 2016-08-31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分析装置
CN108335724A (zh) * 2018-02-07 2018-07-27 深圳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管理、实验室流程、质量控制与报告自动化生成系统
CN110376392A (zh) * 2019-07-09 2019-10-25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废弃反应杯调度方法和装置、分析仪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75086A (zh) * 2018-09-04 2020-03-1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方法、样本分析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15907A (zh) * 2018-12-28 2021-06-2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其维护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1905B2 (ja) * 2010-07-30 2013-12-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検体処理装置及び管理装置ならびに管理方法
WO2013122013A1 (ja) 2012-02-16 2013-08-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の調整システム、及び自動分析装置の調整方法
EP2705929B1 (de) * 2012-09-06 2021-04-14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Justagesystem für ein Transfersystem in einem in vitro-Diagnostiksystem
WO2015019880A1 (ja) * 2013-08-09 2015-02-1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211391B2 (ja) * 2013-10-31 2017-10-1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619928B2 (ja) * 2013-11-06 2019-12-11 日立化成ダイアグノスティックス・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把持装置、搬送装置、及び分析装置
FR3013131B1 (fr) 2013-11-08 2017-02-03 Essilor Int Procede de controle de la qualite de mesures d'optometrie
JP6385062B2 (ja) * 2014-01-17 2018-09-05 株式会社 堀場アドバンスドテクノ 水質計測システム
EP3202066B1 (en) 2014-09-30 2023-05-17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LLLP Field device with self-recovery
JP6588554B2 (ja) * 2015-09-04 2019-10-0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933297B2 (ja) * 2018-04-23 2021-09-0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オートサンプラ
CN114761781A (zh) 2019-12-16 2022-07-15 美国西门子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诊断分析仪和质量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650A (zh) * 2003-04-16 2005-01-2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8046095A (ja) * 2006-08-21 2008-02-28 Olympu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とその遺伝子情報管理方法
JP2008072418A (ja) * 2006-09-14 2008-03-27 Shimadzu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型分析装置制御システム
CN101520463A (zh) * 2008-02-29 2009-09-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及从异常重新开始测定的方法
CN101526545A (zh) * 2008-03-07 2009-09-0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仪、用于分析仪的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JP2010164432A (ja) * 2009-01-15 2010-07-29 Beckman Coulter Inc 自動分析装置とその異常停止回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6860B2 (ja) * 1994-03-18 2000-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JP3727481B2 (ja) * 1999-02-04 2005-1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275207A (ja) * 1999-03-24 2000-10-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臨床用電解質測定方法
JP4471420B2 (ja) * 1999-08-31 2010-06-0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臨床検査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6644136B1 (en) * 2001-01-26 2003-11-11 Ta Instruments-Waters, Llc Sample tray for automatic sampler
JP2004286663A (ja) 2003-03-24 2004-10-14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7488451B2 (en) * 2003-09-15 2009-02-10 Millipore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particle manipulation
DE102004002874A1 (de) * 2004-01-20 2005-08-11 Roche Diagnostics Gmbh Analysegerät zur Analyse von Blutproben
JP4969293B2 (ja) * 2007-03-30 2012-07-0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US8417311B2 (en) * 2008-09-12 2013-04-09 Optiscan Biomedical Corporation Fluid component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uco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JP5377866B2 (ja) * 2008-03-04 2013-12-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JP5171368B2 (ja) * 2008-04-17 2013-03-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4951595B2 (ja) * 2008-07-31 2012-06-1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臨床検査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分析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
JP2009104674A (ja) * 2009-02-17 2009-05-14 Sysmex Corp 臨床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71905B2 (ja) * 2010-07-30 2013-12-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検体処理装置及び管理装置ならびに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650A (zh) * 2003-04-16 2005-01-2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8046095A (ja) * 2006-08-21 2008-02-28 Olympu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とその遺伝子情報管理方法
JP2008072418A (ja) * 2006-09-14 2008-03-27 Shimadzu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型分析装置制御システム
CN101520463A (zh) * 2008-02-29 2009-09-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及从异常重新开始测定的方法
CN101526545A (zh) * 2008-03-07 2009-09-0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仪、用于分析仪的标本运送方法及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JP2010164432A (ja) * 2009-01-15 2010-07-29 Beckman Coulter Inc 自動分析装置とその異常停止回復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7237A (zh) * 2014-01-16 2016-08-31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分析装置
CN104571059A (zh) * 2015-01-22 2015-04-29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医用划板机自动控制系统
CN108335724A (zh) * 2018-02-07 2018-07-27 深圳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管理、实验室流程、质量控制与报告自动化生成系统
CN108335724B (zh) * 2018-02-07 2022-02-11 深圳市一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管理、实验室流程、质量控制与报告自动化生成系统
CN110875086A (zh) * 2018-09-04 2020-03-1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方法、样本分析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75086B (zh) * 2018-09-04 2024-04-1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方法、样本分析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15907A (zh) * 2018-12-28 2021-06-2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其维护系统和方法
CN113015907B (zh) * 2018-12-28 2023-12-0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其维护系统和方法
CN110376392A (zh) * 2019-07-09 2019-10-25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废弃反应杯调度方法和装置、分析仪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32309A (ja) 2012-02-16
CN103003700B (zh) 2014-12-24
WO2012014432A1 (ja) 2012-02-02
US20200124629A1 (en) 2020-04-23
US20130139616A1 (en) 2013-06-06
US20230136424A1 (en) 2023-05-04
EP2600157A1 (en) 2013-06-05
EP2600157A4 (en) 2018-01-03
US9494610B2 (en) 2016-11-15
EP3800475A1 (en) 2021-04-07
EP2600157B1 (en) 2020-11-25
JP5371905B2 (ja) 2013-12-18
US20170059598A1 (en) 2017-03-02
US11536735B2 (en) 2022-12-27
EP3800475A8 (en) 2021-05-19
US10545159B2 (en) 202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3700A (zh) 样本处理装置的管理系统、样本处理装置及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EP1760471B1 (en) Automatic analyzer
US11280733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US8524153B2 (e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CN101526542B (zh) 标本分析仪及其控制系统
JP4103910B2 (ja) 分析結果管理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781281B2 (ja) 検体処理装置
US8180573B2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outputting processing result by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3760806B2 (ja) 分析結果管理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00105143A1 (en) Sample analyzer,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285379B2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sample testing apparatus that permit functions based upon operator attributes
CN104105970A (zh) 自动分析装置的调整系统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的调整方法
WO2016017291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104196B2 (ja) 分析結果管理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224153B2 (ja) 外部精度管理方法
JP5519200B2 (ja) 検体検査装置
EP4357785A1 (en) Laboratory instrument
WO2021176867A1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依頼方法
CN114910655A (zh)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14139584A (ja) 検体検査装置
JP2007322393A (ja) 自動分析装置、自動分析装置の精度管理方法、および精度管理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