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0655A -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0655A
CN114910655A CN202110172007.1A CN202110172007A CN114910655A CN 114910655 A CN114910655 A CN 114910655A CN 202110172007 A CN202110172007 A CN 202110172007A CN 114910655 A CN114910655 A CN 114910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sample analyzer
project
test
analy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20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积新
黄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20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0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0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0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如果是,则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从而高效且科学地更新相关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

Description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医疗水平的提高,检验设备和检验项目也逐渐增多或趋于完备,医院的检验科室中通常配备有多台检验设备(例如用于对血液细胞分类统计的细胞分析仪、用于检验生化分析项目的生化分析仪和用于检验免疫分析项目的免疫分析仪),每类分析仪能够检测多个检验项目,例如生化分析仪可以检验胆红素类、胆固醇类、甘油三酯、微量元素等检验项目,免疫分析仪可以检验性腺、甲状腺、糖代谢、肾功能、肝纤维化、肿瘤标志物、骨代谢、产前筛查、免疫球蛋白、心血管及心肌标志物、炎症监测、贫血、传染病、内分泌激素等检验项目。虽然一台分析仪可以检验很多项目,但通常不会将一台分析仪对其所能够检测的所有检验项目开放,因为一旦对某个检验项目开放后,就意味着可能随时有该检验项目会在这台分析仪上进行检测,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对开放的检验项目进行定标,定标操作需要采用特定的定标液做出定标曲线,然后每天采用质控试剂进行质控测试,查看曲线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就需要重新进行定标。通常定标所需要的定标液比较昂贵,定标次数的增多意味着检验成本的增加。因此,为了降低检验成本,一台分析仪可能只对其所能够检测的部分检验项目开放,但具体对哪些项目开放,需要操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配置。尤其是当一个检验科室拥有多台同类型的分析仪时,同类型的分析仪之间如何通过分工和协作,使得检验时间同步且检验成本低廉就更依赖于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对检验项目的开放进行配置。
但对开放的检验项目进行配置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用户新装机或者由单机升级为M2机型(多模块机型,包括两台相同生化模块或者免疫模块的机器型号)时,都会面临重新进行项目配置的问题。目前的方式都是由科室老师或者厂家工程师先根据经验给出一个初始的项目配置方案,然后经过几个月的不断尝试,慢慢稳定下来,最终确定下来一个比较稳定的项目选配方案。
目前的解决方案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但是存在几个问题:
(1)目前的方案对于厂家的工程师和仪器使用的老师依赖比较强,更多依赖经验,没有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能明确描述用户工作流。
(2)装机初期,如果项目配置方案不合理,容易使用户产生信任危机,丧失对产品的信赖,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
(3)在项目配置方案没有确定之前,需要工程师和科室老师多次沟通,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才能确定出比较有效果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管理方法及样本分析仪,对样本分析仪的开放功能提供配置指导。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样本检验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用于对分配的样本进行检验项目测试,以获得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输出样本的数据;
主机,与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通信连接,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实时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如果是,则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
测定部件,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
样本部件,用于递送待测试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测定部件;
试剂部件,用于承载试剂,将预定试剂提供给测定部件;
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样本信息和检验项目确定测试方案,根据测试方案控制样本部件、试剂部件和测定部件的动作,并接收测定部件输出的测试信息,对所述测试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进行以下操作:
记录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
将历史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以便其它设备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或接收其它样本分析仪发送的历史数据,对所有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实时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如果是,则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
测定部件,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
样本部件,用于递送待测试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测定部件;
试剂部件,用于承载试剂,将预定试剂提供给测定部件;
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样本信息和检验项目确定测试方案,根据测试方案控制样本部件、试剂部件和测定部件的动作,并接收测定部件输出的测试信息,对所述测试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记录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该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根据第四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
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
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如果是,则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根据第五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
统计单元,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所述统计结果中至少包括样本数量以及各检验项目的分类统计;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
配置方案制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根据第六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通过历史数据得到统计结果,至少以统计结果为依据更新项目配置方案,更新方式更科学、系统且合理,有助于产品的推广,并且,在更新项目配置方案中降低了对经验的依赖,解放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样本检验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样本检验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样本检验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统计结果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有项目配置表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有调整试剂瓶位置的信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在医疗机构开展体外诊断项目检验时,每天所检验的各种项目的数量不同,例如每天检验A项目的数量大约在500-600个,检验B项目的数量大约在200-300个,检验C项目的数量不超过100个。而每种项目所需要的检验时间也不同,当一个检验科室拥有多台同类型的样本分析仪(以下也简称分析仪)时,由于这些同类型的分析仪都可以检验A、B、C三种项目,因此需要对每一台分析仪的开放项目进行配置,使多台分析仪能够协同工作,避免有的分析仪相对于其它分析仪工作时间过长,或有的分析仪相对于其它分析仪工作时间过短。
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是指在分析仪能够检测的项目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作为允许该分析仪开展检测的项目。当A检验项目被设置为某一台分析仪的开放项目时,系统可以将需要进行A检验项目的样本调度到该台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当A检验项目没有被设置为该台分析仪的开放项目时,系统不会将需要进行A检验项目的样本调度到该台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通过开放项目的自动配置,使同类型的样本分析仪之间形成分工和协作,使得所有在用的分析仪对当天分配检验项目的检验时间能够尽量相同,从而使得各分析仪能够尽量同步结束当天的检验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在日常检验时,收集各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同时实时监测是否需要对分析仪的开放项目的配置进行调整,当需要进行调整时,根据对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制定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或者根据对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和各样本分析仪的当前情况制定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从而对分析仪的开放项目进行调整。
以下以多台样本分析仪构成一个样本检验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样本检验系统包括主机C、调度装置D和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假设包括三台分析仪S1、S2、S3,三台分析仪的类型可以相同,例如三台分析仪都是生化分析仪或免疫分析仪;三台分析仪的类型也可以不同,例如一台生化分析仪S3和两台免疫分析仪S1、S2。所有分析仪都与主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以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生化分析仪S3和两台免疫分析仪S1、S2直接与主机相连,在有的实施例中,部分分析仪可以通过另外的分析仪和主机相连,如图2所示,生化分析仪S3和免疫分析仪S1直接与主机C相连,免疫分析仪S2通过免疫分析仪S1和主机C相连。
生化分析仪用于对生化项目进行检验,例如生化分析仪可以检验胆红素类、胆固醇类、甘油三酯、微量元素等检验项目。当系统中只有一台生化分析仪时,检验科室所涉及到的所有生化类检验项目都将在该台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验,因此在该生化分析仪上将检验科室所涉及到的所有生化类检验项目都设置为开放项目。当主机录入的样本需要进行生化项目检验时,主机C将控制调度模块D将样本输送到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验。
免疫分析仪用于对免疫分析项目进行检验,例如免疫分析仪可以检验性腺、甲状腺、糖代谢、肾功能、肝纤维化、肿瘤标志物、骨代谢、产前筛查、免疫球蛋白、心血管及心肌标志物、炎症监测、贫血、传染病、内分泌激素等检验项目。当系统中有两台免疫分析仪时,就需要合理分配两台免疫分析仪的检验项目,当主机录入的样本需要进行的免疫项目属于免疫分析仪S1开放项目时,主机将控制调度模块将样本输送到免疫分析仪S1进行检验;当主机录入的样本需要进行的免疫项目属于免疫分析仪S2的开放项目时,主机将控制调度模块D将样本输送到免疫分析仪S2上进行检验;当主机录入的样本需要进行的免疫项目既属于免疫分析仪S1开放项目也属于免疫分析仪S2的开放项目时,主机将根据测试方案控制调度模块D将样本输送到分配的免疫分析仪上进行检验。从而使两台免疫分析仪能够协同工作,尽量同步完成或以尽量小的结束工作时间差完成所分配给各自的检验项目。
本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包括生化分析仪和免疫分析仪,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生化分析仪,或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免疫分析仪。每个样本分析仪可以是只包括一个样本分析模块的单机,也可以是包括多个样本分析模块的M2机型。
样本分析仪可以包括样本部件10、试剂部件20、测定部件30、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40;有的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还可以包括信号处理电路60、液路系统70,有的还包括显示部件50。下面具体说明。
样本部件10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测定部件30。请参照图3,一些实施例中样本部件10可以包括样本承载部件11和样本分注机构12。样本承载部件11用于承载样本。一些例子中样本承载部件11可以包括样本分配模块(SDM,Sample DeliveryModule)及前端进样轨道,通过前端进样轨道将样本管转运到预定位置(样本位),以供样本分注机构12吸取样本;另一些例子中(例如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样本承载部件11也可以是样本吸样位,样本管通过样本运输轨道被转运到吸样位,吸样位可位于样本运输轨道上,或者位于由样本运输轨道通向样本分析仪的前端进样轨道上,样本分注机构在吸样位从样本管中吸取预定量的样本。在有的实施例中样本承载部件11也可以是样本盘,样本盘包括多个可以放置诸如样本管的样本位,样本盘通过转动其盘式结构,可以将样本调度到预定位置,例如供样本分注机构12吸取样本的位置。样本分注机构12用于吸取样本并排放到待加样的反应容器(例如可移动的反应杯或不可移动的反应池)中。样本分注机构12可以包括样本针和针移动机构,样本针通过二维或三维的针移动机构在空间上进行二维或三维的运动,从而样本针可以移动去吸取样本承载部件11所承载的样本,以及移动到待加样的反应容器所在的位置,并向反应容器中排放样本。
试剂部件20用于承载试剂,吸取试剂后提供给测定部件30。一些实施例中试剂部件20可以包括试剂承载部件13和试剂分注机构14。试剂承载部件13用于承载试剂。在一实施例中,试剂承载部件13可以为试剂盘,如图4所示,试剂盘呈圆盘状结构设置,具有多个用于承载试剂容器的位置,试剂承载部件13能够转动并带动其承载的试剂容器转动,用于将试剂容器转动到特定的位置,例如被试剂分注机构14吸取试剂的位置。试剂承载部件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试剂分注机构14用于吸取试剂并排放到待加试剂的反应杯中。在一实施例中,试剂分注机构14可以包括试剂针和针移动机构,试剂针通过二维或三维的针移动机构在空间上进行二维或三维的运动,从而试剂针可以移动去吸取试剂承载部件13所承载的试剂,以及移动到待加试剂的反应杯,并向反应杯排放试剂。在另一实施例中,试剂分注机构14不通过试剂针的方式添加试剂,而是通过专用管路将试剂管中的试剂添加到反应池中。这种实施例中,只有样本针,没有试剂针。
测定部件30则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项目的测试信息。一些实施例中测定部件30可以包括反应机构15和测定机构16。反应机构15具有至少一个放置位,放置位用于放置反应杯并孵育反应杯中的反应液。例如,反应机构15可以为反应盘,例如图4所示,其呈圆盘状结构设置,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反应杯的放置位,反应盘能够转动并带动其放置位中的反应杯转动,用于在反应盘内调度反应杯以及孵育反应杯中的反应液。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应机构也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反应杯放置位,反应杯放置在该位置上预定时间以完成孵育和/或其它操作(例如混匀)。测定机构16用于对孵育完成的反应液进行测定,得到样本的反应数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测定机构16可以是光测定机构,通过光测定机构对经待测反应液作用后的光信号进行检测,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40根据收集的光信号计算样本中待测成分的种类和/或浓度等。在一实施例中,光测部件16分离设置于反应部件15的外面。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测定机构16还可以是电测定机构(例如阻抗测定机构)或其它原理的测定机构(例如成像测定机构)。测定部件30将测得的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或直接测得的电信号作为测试信息输出。
信号处理电路60用于对测定部件30输出的测试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A/D转换等。对于需要采样针进行吸排样本或试剂的样本分析仪,信号处理电路60还包括液面检测电路,检测采样针是否接触液面,并在接触液面时输出液面信号以供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40作为控制策略的一个因素。
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40一方面用于根据设定的时序控制样本部件10/试剂部件20采集和排出样本/试剂,另一方面,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40用于对测定部件30输出的信号或数据进行转换、统计、分析和/或计算,最终得出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可以是可视化的数值或各种图形、表格、波形等。为防止不同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控制及数据控制模块40还根据设定的时序控制液路系统70提供清洗液以清洗样本/试剂接触的管路和容器。
显示部件50用于显示各种检测结果和/或测试状态,显示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显示器,也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器,不限制显示器的数量。此外,显示器在显示图文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给用户进行人机交互的图形界面。
在有的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也可以不设置显示部件,而是各个样本分析仪共用主机的显示器。
主机C包括输入模块C1、处理器C2、存储器C3和显示器C4,如图1所示,处理器C2分别和输入模块C1、存储器C3和显示器C4通过总线连接。各样本分析仪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和主机通信连接。
输入模块C1用于输入样本信息和/或用户的指令,输入模块C1可以包括键盘、触控屏、扫描仪、读卡器中的至少一个。
存储器C3中存储有和主机相连的各样本分析仪的配置文件,其中包括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列表。
调度装置D用于将待检测的样本输送到预定的样本分析仪上进行分配项目的检验,以及将检验完成的样本输送到回收区。如图1所示,调度装置D包括样本放置区D1、转运单元D2和样本运输轨道D3,样本放置区D1包括样本放入区和样本回收区,转运单元D2用于将样本放入区的待检测样本转运到样本运输轨道上,并通过样本运输轨道进一步转运到预定的样本分析仪的吸样位,以供样本分注机构在吸样位从样本管中吸取预定量的样本。样本检测完成后,转运单元D2再将检测完的样本输送到样本回收区。
上述样本检验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基于输入的样本信息,生成测试列表。用户通过输入模块C1输入样本的信息,例如通过扫描试管上的条形码输入样本信息,样本信息包括被测者的身份信息和检验项目,输入的样本信息可以呈现在显示器C4的显示界面上,形成测试列表。当有新的样本信息输入时,则更新测试列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以不显示测试列表。
步骤110,对需要测试的项目分配分析仪。当有新的样本信息输入时,处理器C2读取各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各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可以从各样本分析仪中获取,也可以从存储器中获取,各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定义了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然后处理器C2根据样本需要检测的检验项目和各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开放项目确定测试方案和调度策略,以便控制转运单元D2将样本调度到相应的分析仪上进行检验。
步骤120,样本分析仪对分配的样本进行检验。样本分析仪对分配的样本进行检验项目测试,以获得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输出样本数据给主机。一种实施例中,样本数据包括样本信息和测试信息,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的结果和测试用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分析仪输出的样本数据可以不包括样本信息,主机通过步骤100中输入的样本信息列表中读取与该测试信息关联的样本信息。
步骤130,主机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后输出的样本数据,每测试一个样本,分析仪就向主机输出一组样本数据,这些样本数据形成历史数据。
步骤140,主机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主机对样本数据的处理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主机对测试信息按照检验项目的算法进行处理,得出检验结果,并输出检验结果及其关联的样本信息,例如将样本信息和检验结果在显示器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或者将样本信息和检验结果上传到指定的应用,由被测者通过客户端登录指定的应用进行查看;或者将样本信息和检验结果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第二方面,主机对测试信息中的检验项目和测试用时进行分类统计,得到统计结果。统计结果可以如图6所示,统计栏目包括检验项目、日平均检测次数和平均检验用时。该统计结果可以是一个实时更新的统计结果,例如当新接收到一个样本数据时,将该新的样本数据和历史数据一起统计,更新原来的统计结果。
步骤150,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触发配置调整的情况可以是以下情况的任一种或多种:
第一,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发生变化。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是指同时可检验项目的数量,例如,新增加或减少了一个在用样本分析仪,再例如,一个样本分析仪可以包括一个样本分析模块或多个样本分析模块,将只包括一个样本分析模块的单机版样本分析仪调整为包括多个样本分析模块的M2型样本分析仪,例如将上述的生化分析仪S1调整为包括多个样本分析模块的M2型样本分析仪,这些都会使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发生变化。当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发生变化时,认为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执行步骤160。
第二,样本分析仪之间的工作时长之差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每天工作时长,判断样本分析仪之间的工作时长之差是否超出预设阈值,如果是则认为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执行步骤160。例如,当天的样本分析仪之间的工作时长之差超出预设阈值,则触发配置调整操作,更新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第二天的检验采用新的项目配置方案。再例如,样本分析仪之间的工作时长之差连续若干天超出预设阈值,则触发配置调整操作,更新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
触发配置调整的情况还可以是其他条件,例如用户输入调整项目配置方案的指令。
如果不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则继续执行步骤150,继续监控样本分析仪是否符合触发配置调整操作的条件,例如继续监控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是否发生变化,或者样本分析仪之间的工作时长之差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步骤160,当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时,则更新相关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例如重新制定、修改或调整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
对于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的更新,可以是增加某个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也可以是减少某个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还可以是变更某个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一种实施例中,更新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时,可以根据对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也可以根据统计结果和项目测试安排策略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也可以根据统计结果和当前样本调度策略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还可以根据统计结果、项目测试安排策略和当前样本调度策略来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
上述项目测试安排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当前各检验项目间的检测顺序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关系。例如,在下面情形中,可将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之间定义存在相互污染关系: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在同一台样本分析仪上作为开放项目,在其中一个检验项目完成加样后,需要对采样针进行强化清洗(至少时间上比通常清洗耗时更长)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检验项目。如果一个样本要进行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的测试,而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又配置到同一个样本分析仪上,则因强化清洗步骤的存在,该样本的总加样时间会延长。基于上述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的相互污染关系,在根据统计结果和项目测试安排策略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时,可以尽可能将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配置到不同的样本分析仪上,以减少样本的总的加样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之间存在单方面污染,则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也可以配置在同一个样本分析仪上,例如,A检验项目会对B检验项目产生污染,但是B检验项目不会对A检验项目产生污染,那么样本在检测顺序上,可以先进行B检验项目的测试,再进行B检验项目的测试,以此避免强化清洗步骤。
上述样本调度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当前项目配置方案所定的样本调度顺序或样本调度时间。需要进行测试的样本在前端轨道上经过各样本分析仪,并在开放有对应检验项目的样本分析仪处完成测试。根据统计结果和当前样本调度策略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的一个实例可以是:一个样本检验系统的样本分析仪S1、S2均具有能够完成A检验项目和B检验项目的模块,当前样本分析仪S1的开放项目为B检验项目,样本分析仪S2的开放项目为A检验项目,且样本分析仪S1较样本分析仪S2更靠近前端轨道的样本进口端。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五的样本需进行A检验项目的测试,其余百分之二十五的样本需进行B检验项目的测试,而且样本分析仪S1的工作时长略小于样本分析仪S2的工作时长,为了平衡样本分析仪S1和样本分析仪S2的工作时长,更新的项目配置策略可将A检验项目作为样本分析仪S1的开放项目,B检验项目作为样本分析仪S2的开放项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例略去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是为了便于理解所做的简化理想示例,并且将样本自调度开始至得到对应检测结果的时间作为测试该样本的样本分析仪的工作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配置调整的不一定是所有样本分析仪,因此对项目配置方案进行更新时,可以只更新触发配置调整的样本分析仪,或者可以更新所有的样本分析仪。
当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更新后,当有新的样本输入需要检验时,处理器根据新的项目配置方案确定样本的测试方案。
在较优的实施例中,还将建议的项目配置方案显示在显示器的显示界面上,以便用户查看和/或调整。该实施例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包括以下步骤,请继续参考图5。
步骤170,在显示界面上展示项目配置方案和/或项目配置表。当更新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后,可以将更新的项目配置方案在显示界面上展示,或者将更新的项目配置方案以项目配置表的方式在显示界面上展示。例如7所示,更新前两个样本分析仪S1、S2各自开放的检验项目(也就是各自的开放项目配置方案)如图7左侧图所示,两个样本分析仪S1、S2的项目配置方案根据上述方案进行自动更新后,可以将自动更新后的项目配置方案展示在显示界面上,如图7右侧图所示,系统将分析仪S1的原开放项目HIV删除,增加了TSH项目,而将分析仪S2的原开放项目TSH删除,增加了HIV项目,也就是说图7右侧图是系统自动更新后的项目配置方案,用户可同时查看更新前后的项目配置方案。另外,显示界面上设置有允许用户增减的调整键“《”、“》”,用户可通过操作调整键“《”、“》”对选中的项目进行增加或删除,当用户确定项目配置方案后,可通过点击“保存”按键,保存手动调整后的项目配置方案,而在调整方案的过程(还未保存)中,当用户通过点击“推荐配置”按键输入调整配置指令时,系统会撤销用户对项目配置方案的手动调整,恢复在手动调整前在图7右侧图中的项目配置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各检验项目的名称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知晓的通用缩写术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调整项目配置方案的方式不是唯一的,例如还可以通过拖动检验项目名称所在框的方式改变项目配置表。
上述是一种调整项目配置表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显示界面上展示项目配置方案之后,主机还可以接受用户对项目配置的其他方式的调整,修改项目配置方案,以便根据修改后的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在根据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之后,还生成指导用户进行操作的指导信息。该实施例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包括以下步骤,请继续参考图5。
步骤180,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各样本分析仪需要手动调整位置的试剂瓶的信息。
当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改变后,被删除的检验项目所使用的试剂可能还未用完,仍然放置在原分析仪的试剂盘上,因此需要对这些试剂瓶进行移位。例如对于原来在分析仪S1上进行检验的项目HIV更新后移到在分析仪S2上进行检验,而原来在分析仪S2上进行检验的项目TSH更新后移到在分析仪S1上进行检验,系统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相应的指导信息。例如,图8中以拟物图标的方式结合文字信息直观地指示用户需要进行调整位置的试剂瓶,其中,图8左侧为分析仪S1试剂盘的拟物图标,图8右侧为分析仪S2试剂盘的拟物图标,并且,试剂盘上的可用空位、待调整试剂瓶所在位置、待调整试剂瓶的目标位置以及已被其他试剂瓶占有位置分别以不同的标记(例如颜色)进行区分。图8中左侧试剂盘的拟物图标的中央显示有文字“6号位置试剂瓶可切换至S1试剂盘20号位置”的操作指示信息,图8中右侧试剂盘的拟物图标的中央显示有文字“10号位置试剂瓶可切换至S2试剂盘18号位置”,上述位置的号码指的是试剂盘的拟物图标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标记的阿拉伯数字。用户可根据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图8进行试剂瓶的位置调整。
上述各实施例,由主机进行历史数据的统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专门设置主机,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样本检验系统包括调度装置D和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假设包括三台分析仪S1、S2、S3,其中两台样本分析仪均与另一台样本分析仪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连,假定样本分析仪S1、S2均与样本分析仪S3相连,由样本分析仪S3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主机对于数据收集与处理步骤,并由样本分析仪S3进行各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的更新,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S3具有上述各实施例中主机的更新项目配置方案的作用。又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制定自身的项目配置方案,以样本分析仪S3为例,样本分析仪S3可以记录自身检验样本的历史数据,得到统计结果,根据该统计结果制定自身的项目配置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并进行项目配置方案的更新,则在样本检验系统包括主机的实施例中,该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可以安装在主机内,例如作为可执行的程序存储在主机的存储器中,另外,样本检验系统不包括主机的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则可安装在起到主机作用的样本分析仪中。在另一些样本分析仪制定自身的项目配置方案的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则还可以安装在各样本分析仪内。
上述实施例对项目配置方案的更新方式更科学、系统且合理,有助于产品的推广,在以统计结果为更新依据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样本调度策略和项目测试安排策略,使得更新方式更加全面,而且在更新项目配置方案中降低了对经验的依赖,解放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光盘、硬盘等,通过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将程序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程序,即可实现上述全部或部分功能。另外,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另一计算机、磁盘、光盘、闪存盘或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通过下载或复制保存到本地设备的存储器中,或对本地设备的系统进行版本更新,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时,即可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4)

1.一种样本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用于对分配的样本进行检验项目测试,以获得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输出样本的数据;
主机,与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通信连接,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实时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如果是,则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更新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用于获取各样本分析仪的项目测试安排策略和当前样本调度策略中的至少一个,并至少根据所述样本调度策略和项目测试安排策略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统计结果制定所述项目配置方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用于根据制定的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以确定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和/或,在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项目配置方案和/或项目配置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在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项目配置方案之后还接受用户对项目配置的调整,修改项目配置方案,以便根据修改后的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和/或,
所述主机在展示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的显示界面上还生成用于触发生成修改项目配置表指令的图标,并接受用户触发所述图标产生的修改项目配置表指令,基于所述指令根据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在根据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之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各样本分析仪需要手动调整位置的试剂瓶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根据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
判断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是否有变化,当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发生变化时,认为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是指同时可检验项目的数量;
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每天工作时长,判断样本分析仪之间的工作时长之差是否超出预设阈值,如果是则认为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
7.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定部件,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
样本部件,用于递送待测试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测定部件;
试剂部件,用于承载试剂,将预定试剂提供给测定部件;
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样本信息和检验项目确定测试方案,根据测试方案控制样本部件、试剂部件和测定部件的动作,并接收测定部件输出的测试信息,对所述测试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进行以下操作:
记录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
将历史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以便其它设备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或接收其它样本分析仪发送的历史数据,对所有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实时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如果是,则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8.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定部件,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
样本部件,用于递送待测试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测定部件;
试剂部件,用于承载试剂,将预定试剂提供给测定部件;
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样本信息和检验项目确定测试方案,根据测试方案控制样本部件、试剂部件和测定部件的动作,并接收测定部件输出的测试信息,对所述测试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与预定检验项目相关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记录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该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9.一种样本分析仪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
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
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如果是,则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各样本分析仪的项目测试安排策略和当前样本调度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包括:根据所述样本调度策略和项目测试安排策略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统计结果制定所述项目配置方案,所述统计结果中至少包括样本数量以及各检验项目的分类统计。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之后还包括:
根据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以确定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和/或
在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项目配置方案和/或项目配置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项目配置方案修改对应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表之后还包括: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各样本分析仪需要手动调整位置的试剂瓶。
13.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包括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判断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是否有变化,当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发生变化时,认为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所述样本分析仪的检验容量是指同时可检验项目的数量;
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每天工作时长,判断样本分析仪之间的工作时长之差是否超出预设阈值,如果是则认为需要触发配置调整操作。
14.一种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获取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检验的历史样本的数据,得到历史数据;
统计单元,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所述统计结果中至少包括样本数量以及各检验项目的分类统计;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触发配置调整操作;
配置方案制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统计结果制定至少一个样本分析仪的项目配置方案,所述项目配置方案用以设定预定工作的各样本分析仪的开放项目。
CN202110172007.1A 2021-02-08 2021-02-08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910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2007.1A CN114910655A (zh) 2021-02-08 2021-02-08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2007.1A CN114910655A (zh) 2021-02-08 2021-02-08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0655A true CN114910655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6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2007.1A Pending CN114910655A (zh) 2021-02-08 2021-02-08 样本检验系统、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06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78859B2 (ja)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
CN108700603B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6579717B1 (en) Specific solution handling method for calib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by automatic analytical apparatus
JP4558017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使用方法
CN101542263B (zh) 用于自动调整样品的细菌培养液水平的设备
EP1887356B1 (en) Automatic analyzer
CN102121941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387303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924950B2 (ja) 試料分析装置
JP5727219B2 (ja) 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EP2068153A2 (en) Automatic analyzer
CN115144603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JP2005106506A (ja) 臨床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臨床検査装置
US20100105143A1 (en) Sample analyzer,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11174844A (ja) 臨床検査情報管理装置、臨床検査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70183926A1 (en) Sample measuring apparatus
EP3779461A1 (en) Automated analysis device
JPWO2017043196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0325864A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11624356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样本调度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1191204A (ja) 臨床検査装置、臨床検査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788108B2 (en) Cross-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system and automatic analyzer which equip for it
JP5123859B2 (ja) 異常特定方法、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
JP2005037132A (ja) 分析システム
WO2016017291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