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4434A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84434A CN102984434A CN2012103163779A CN201210316377A CN102984434A CN 102984434 A CN102984434 A CN 102984434A CN 2012103163779 A CN2012103163779 A CN 2012103163779A CN 201210316377 A CN201210316377 A CN 201210316377A CN 102984434 A CN102984434 A CN 1029844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outer peripheral
- value
- inward flange
- corrected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6—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30/168—Smoothing or thinning of the pattern; Skeletonis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55—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morphological op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9—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 H04N1/4092—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36—Morphological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20044—Skeletonization; Medial axis transfor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172—Image enhancement details
- G06T2207/20192—Edge enhancement; Edge preserv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与稀化相应的前端模糊的校正或者扫笼的校正。图像处理装置(10)包括:分析图像数据,检测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的轮廓检测部(1);对检测出的所述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并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的稀化处理部(2);根据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根据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而校正前端模糊的轮廓调整部(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子照相方式的印刷处理的打印机等中,有时在印刷到纸张的图像上产生就像调色剂被扫笼那样的浓度不均。这是字符和图形等图像的浓度在纸张的传送方向前端侧减少且在后端侧上升的现象。一般,前端侧的浓度减少的浓度不均被称为前端模糊(先端かすれ),后端侧的浓度上升的浓度不均被称为扫笼(掃き寄せ)。
针对扫笼的问题,以往公开了生成扫笼不易被察觉的校正对象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方法,根据对象的颜色、对象的轮廓线相对于纸张的传送方向的角度等,调整扫笼容易被察觉的区域的浓度。
一般,由于字符等图像被要求锐度,多数情况进行减少图像轮廓的像素值的稀化处理、强调字符的轮廓线的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即使进行稀化处理,如果产生扫笼,则字符的图像浓度也会在纸张的搬运方向的后端侧上升,因此无法得到稀化的效果。相反,如果产生前端模糊,除了通过稀化处理导致浓度减少之外,还由于前端模糊而导致浓度减少,因此被过渡稀化。如果原来的图像本身为细线,则通过过渡的稀化有时会导致线模糊或者消失。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8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89467号公报
如此,不仅是稀化处理,扫笼和前端模糊的校正也是将形成图像的轮廓线的像素作为对象而增减像素值的处理,因此以往难以兼顾稀化处理和扫笼等的校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进行与稀化相应的前端模糊的校正或者扫笼的校正。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轮廓检测部,该轮廓检测部分析图像数据,检测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部,该稀化处理部对检测出的所述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轮廓调整部,该轮廓调整部根据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根据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所述轮廓检测部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轮廓调整部,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内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外边缘的校正值,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轮廓检测部,该轮廓检测部分析图像数据,检测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部,该稀化处理部对检测出的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轮廓调整部,该轮廓调整部根据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并根据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扫笼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扫笼。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所述轮廓检测部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轮廓调整部,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内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从而校正扫笼。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当要相加校正值的像素值大于规定值d时,所述校正值为一定值tn,当该像素值为规定值d以下时,所述校正值是对tn/d乘以该像素值而获得的值。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或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所述轮廓调整部对所述内边缘的像素进行γ校正处理,调整其像素值。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或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包括:
连续色调处理部,该连续色调处理部对从所述轮廓调整部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色调处理;
网屏处理部,该网屏处理部对从所述稀化处理部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网屏处理;以及
选择部,该选择部关于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连续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关于不是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网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检测图像数据的各个像素中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步骤,对检测出的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调整步骤,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所述校正值与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在技术方案8的图像处理方法中,
所述检测步骤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调整步骤,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内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外边缘的校正值,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检测图像数据的各个像素中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步骤,对检测出的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调整步骤,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并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扫笼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扫笼。
根据技术方案11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的图像处理方法中,
所述检测步骤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调整步骤,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内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从而校正扫笼。
根据技术方案1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8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
当要相加校正值的像素值大于规定值d时,所述校正值为一定值tn,当该像素值为规定值d以下时,所述校正值是对tn/d乘以该像素值而获得的值。
根据技术方案1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9或1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
所述调整步骤对所述内边缘的像素进行γ校正处理,调整其像素值。
根据技术方案1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9或1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包括:
连续色调处理步骤,对由所述调整步骤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色调处理;
网屏处理步骤,对由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网屏处理;
以及
选择步骤,关于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连续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关于不是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网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通过相加前端模糊的校正值,能够进行前端模糊的校正。根据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像素值的比例来减小校正值,因此能够在外边缘中体现稀化的效果,能够实现与稀化相应的前端模糊的校正。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相加扫笼的校正值,能够进行扫笼的校正。根据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像素值的比例来减小校正值,因此能够防止外边缘中的过度稀化,能够实现与稀化相应的扫笼的校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5×5像素的图。
图3(a)、图3(b)是表示外边缘的边缘方向的判定例的图。
图4是表示内边缘的边缘方向的判定例的图。
图5是表示了边缘方向的像素的图。
图6是表示不同的多个校正值的例子的图。
图7(a)是表示在外边缘的像素的γ校正处理中使用的校正函数的图,图7(b)是表示在内边缘的像素的γ校正处理中使用的校正函数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图。
标号说明
10图像处理装置
1轮廓检测部
2稀化处理部
3轮廓调整部
31边缘方向处理部
32边缘分类处理部
4连续色调处理部
5网屏处理部
6选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
图像处理装置10对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稀化处理、网屏(screen)处理而输出。在打印机或复印机、MFPs(多功能外围设备)等进行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中能够搭载图像处理装置10。图像处理装置10还能够进行根据印刷装置的印刷特性而产生的前端模糊、扫笼的校正处理。
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包括轮廓检测部1、稀化处理部2、轮廓调整部3、连续色调处理部4、网屏处理部5、选择部6。
轮廓检测部1分析图像数据,检测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以及边缘分类。边缘方向是从像素值小的像素指向像素值大的像素的方向。边缘有外边缘和内边缘的边缘分类,外边缘是形成图像的轮廓的边缘,内边缘是形成比外边缘向内侧1像素的轮廓的边缘。边缘方向以及边缘分类的判定结果与图像数据一起被输出到稀化处理部2。
轮廓检测部1以5×5像素单位来输入图像数据从而关注其中心。
图2表示5×5像素。在图2中,对各个像素附上的数字表示各个像素的识别号。轮廓检测部1判定位于5×5像素的中心的、识别号12的关注像素是否为边缘,如果是边缘则进一步判定边缘方向以及边缘分类。
以下,具体说明判定方法。
首先,轮廓检测部1分别算出关注像素与在关注像素的上下左右相邻的周边像素的像素值的差分SP、关注像素与在关注像素的上下左右中从关注像素距离两个像素的周边像素的像素值的差分SF。
计算式如下。C表示由[]内的识别号所示的各个像素的像素值。
SP[u]=C[12]-C[7]
SP[l]=C[12]-C[11]
SP[r]=C[12]-C[13]
SP[d]=C[12]-C[17]
SF[u]=C[12]-C[2]
SF[l]=C[12]-C[10]
SF[r]=C[12]-C[14]
SF[d]=C[12]-C[22]
接着,轮廓检测部1根据SP[r]和SP[l]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关注像素在主扫描方向中的边缘方向Px,根据SP[u]和SP[d]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在副扫描方向中的边缘方向Py。Px、Py能够取值0或者±1的值。0表示没有边缘,1表示有边缘。正负符号表示边缘方向,在主扫描方向中用-表示左方向,用+表示右方向。此外,在副扫描方向中用+表示上方向,用-表示下方向。
例如,如果SP[l]<SP[r],则如图3(a)所示那样,在关注像素的左右相邻的周边像素中右侧像素的像素值小。因此,轮廓检测部1将主扫描方向中的边缘方向判定为左方向,并输出Px=-1。另一方面,如果SP[l]>SP[r],则如图3(b)所示那样,关注像素的左右的周边像素中左侧像素的像素值小。因此,轮廓检测部1将主扫描方向中的边缘方向判定为右方向,并输出Px=+1。如果SP[l]=SP[r],则轮廓检测部1输出Px=0,如果SP[u]=SP[d],则输出Py=0。
在边缘方向Px或者边缘方向Py中的任一个为+1或者-1时,以关注像素为边界在其上下左右相邻的周边像素之间产生像素值之差。因此,当边缘方向Px或者边缘方向Py中的任一个为+1或者-1时,轮廓检测部1将关注像素判定为是边缘,将其分类为外边缘。
接着,轮廓检测部1根据主扫描方向的边缘方向Px和副扫描方向的边缘方向Py的组合,如下决定作为外边缘的关注像素的综合的边缘方向P(P=0~7),并作为关注像素的边缘方向P输出。
Px=+1且Py=-1时,P=4
Px=+1且Py=0时,P=2
Px=+1且Py=+1时,P=7
Px=0且Py=-1时,P=0
Px=0且Py=+1时,P=1
Px=-1且Py=-1时,P=6
Px=-1且Py=0时,P=3
Px=-1且Py=+1时,P=5
下述表格表示边缘方向P的值与边缘方向的对应关系。边缘方向P为上下左右的4个方向加上斜向方向的4个方向的合计8个方向。
[表格1]
另一方面,当Px=Py=0时,在与关注像素相邻的周边像素之间不会产生像素值之差,因此关注像素不是外边缘,但有可能是内边缘。因此,轮廓检测部1对根据从关注像素在上下左右距离两个像素的周边像素求得的SF[r]和SF[l]、SF[u]和SF[d]分别进行比较。
当SF[r]=SF[l]或者SF[u]=SF[d]时,即便是与关注像素距离两个像素的周边像素之间也没有像素值之差,因此轮廓检测部1判定为关注像素不是内边缘。由此,可得到关注像素既不是外边缘也不是内边缘,即不是边缘的判定结果。
如果在SF[r]和SF[l]、SF[u]和SF[d]的比较中存在差,则轮廓检测部1判定为关注像素是内边缘。这时,轮廓检测部1与上述的外边缘的情况同样地,根据SF[r]和SF[l]的大小关系求主扫描方向的边缘方向Px,根据SF[u]和SF[d]的大小关系求副扫描方向的边缘方向Py。例如,如图4所示,SP[l]=SP[r],但是SF[l]<SF[r]的情况下,轮廓检测部1判定为关注像素是内边缘并且主扫描方向的边缘方向Px为左方向,从而输出Px=-1。最终,轮廓检测部1根据边缘方向Px、Py的组合,与上述同样地求出内边缘的综合的边缘方向P。
稀化处理部2对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稀化处理,减小由轮廓检测部1判定为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稀化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与边缘的判定结果即边缘方向、边缘分类一起被输出到轮廓调整部3。此外,稀化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还被输出到网屏处理部5。
以下,说明根据边缘方向P减小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的例子,但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减小方法不特别限定。可以设为仅减小规定值,也可以根据外边缘的像素值而减小。
在稀化处理时,稀化处理部2对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和在该像素的边缘方向P的反方向相邻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插补,从而算出外边缘的像素的稀化处理后的像素值。计算式如下。
C[OEs]=C[OE]×f/100+C[PA]×(100-f)/100
在上述式中,C[OEs]表示外边缘的像素的稀化处理后的像素值,C[OE]表示外边缘的像素的原来的像素值,C[PA]表示在边缘方向P的反方向相邻的像素的像素值。
f是表示稀化强度(%)的系数,f=0~100。f可以适当设定。可以进行设定使得在想要加大稀化的程度时为70%,想要减小稀化的程度时为30%。
例如,在图2中识别号码12的像素是外边缘,边缘方向P为表示右方向的P=2时,与边缘方向在反方向相邻的像素为识别号码11的像素。当稀化强度被设定为30%时,f=30被输入到上述式中,识别号码12的像素的像素值的30%和识别号码11的像素的像素值的70%相加,并作为识别号码12的像素的稀化处理后的像素值输出。这样,通过将与边缘方向P在反方向相邻的像素、即像素值比外边缘小的背景的像素值导入前景的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中,从而能够减小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
如图1所示,轮廓调整部3包括边缘方向处理部31、边缘分类处理部32。
边缘方向处理部31在稀化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各个像素中被判定为是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前端模糊的校正值或者扫笼的校正值,从而进行前端模糊或者扫笼的校正。另外,只要是边缘就成为校正的对象,而与外边缘或者内边缘的分类无关。边缘方向处理部31根据外边缘的像素值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前端模糊的校正值或者扫笼的校正值。
图5中示出关于某一图像判定的边缘方向。
如图5中例示的那样,容易产生前端模糊的纸张的搬运方向前端侧的像素,该边缘方向P与纸张的搬运方向相比为反方向,或者是接近反方向的斜向方向。此外,容易产生扫笼的纸张的搬运方向后端侧的像素,该边缘方向P与纸张的搬运方向为相同的方向,或者是接近搬运方向的斜向方向。
从而,边缘方向处理部31根据对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和边缘方向P,决定前端模糊或者扫笼的校正对象及其校正值。
边缘方向处理部31将前端模糊的校正对象设为边缘方向P为P=2、4、7的外边缘或者内边缘的像素,作为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决定为正的校正值。通过相加正的校正值,补偿因产生前端模糊而减少的图像的浓度值。
此外,边缘方向处理部31将扫笼的校正对象设为边缘方向P为P=3、5、6的外边缘或者内边缘的像素,作为扫笼的校正值,决定为负的校正值。通过相加负的校正值,抵消因产生扫笼而上升的图像的浓度值。
具体地说,边缘方向处理部31具有不同的多个校正值作为前端模糊以及扫笼的校正值,并从其中决定为与纸张的搬运方向和被判定为是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P相应的校正值。前端模糊以及扫笼导致的图像的浓度变化具有在纸张的搬运方向和边缘方向P越接近时越突显的倾向。因此,不是对前端模糊和扫笼分别使用一个校正值,而是如图6所示那样切换使用改变了大小的校正值,从而与前端模糊以及扫笼导致的浓度变化的大小对应地,校正的程度也会切换。
图6表示校正值的一例。
如图6所示,有大小两个正的校正值T1、T2和大小两个负的校正值T3、T4的合计4个校正值Tn(n=1~4)。校正值T1、T2预先确定因经过印刷处理产生的前端模糊而减少的图像的浓度值,并通过实验或者经验求出用于补偿其减少量的校正值即可。同样地,校正值T1、T2预先确定因扫笼而上升的浓度值,并通过实验或者经验求出能够抵消其上升量的校正值即可。
如图6所示,在要相加校正值Tn的像素值大于规定值d时,各个校正值Tn为一定值tn(n=1~4),但在该像素值处于0以上且规定值d以下的低浓度区域时,各个校正值Tn是可通过分别对斜率tn/d乘以该像素值而获得的值。
在低浓度区域中通过将校正值Tn设为从一定值tn减小的值,从而能够防止校正导致画质变差。校正值Tn被相加到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但在低浓度区域中像素值的急剧的变化容易在视觉上引人注目。因此,在低浓度区域中不是利用一定值tn,而是利用根据像素值减小的校正值,从而缓和校正值Tn的相加导致的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变化,防止因校正导致画质变差。
如果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P为P=2,则边缘方向处理部31作为对于该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决定为校正程度最大的正的校正值T1。此外,如果边缘方向P为P=4或者P=7,则边缘方向处理部31作为对于该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决定为校正程度次大的正的校正值T2。
如果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P为P=3,则边缘方向处理部31作为对于该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决定为校正程度最大的负的校正值T4。此外,如果边缘方向P为P=5或者P=6,则边缘方向处理部31作为对于该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决定为校正程度次大的负的校正值T3。
对于边缘方向P为P=0或者P=1的像素,边缘方向处理部31决定为校正值0。即,具有与搬运方向垂直的边缘方向P的像素在校正对象之外。
若决定与边缘方向P相应的校正值Tn,则边缘方向处理部31根据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对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Tn。可以只是与比例成比例地减小校正值Tn,比例越大越减小校正值Tn,但也可以通过将外边缘的校正值Tn分配给外边缘和内边缘的两个像素,从而减小外边缘的校正值Tn。这时,根据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像素值的比例,分割对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Tn,并分别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和在该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由于内边缘的像素不是稀化处理的对象,因此经过稀化处理后残存的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的比例为100%。如果将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设为x%,则经过稀化处理后残存的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的比例为(100-x)。边缘方向处理部31将对外边缘决定的校正值Tn分割为Tn×(100-x)/{100+(100-x)}和Tn×100/{100+(100-x)}。边缘方向处理部31将分割后的校正值中Tn×(100-x)/{100+(100-x)}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将Tn×100/{100+(100-x)}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
由此,如果x=0%,则由于内边缘、外边缘都没有进行稀化,因此对内边缘、外边缘的像素分别均等地分配校正值1/2Tn。在x=50%时,内边缘被分配校正值2/3Tn,外边缘被分配校正值1/3Tn。在x=100%时,外边缘的像素被稀化后像素值为0,因此对内边缘分配全部的校正值Tn。
边缘方向处理部31在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校正值Tn×(100-x)/{100+(100-x)}。此外,边缘方向处理部31在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决定的校正值Tn和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外边缘的校正值Tn×100/{100+(100-x)}。
分割校正值Tn,并将其中一个分配给外边缘,从而能够减小在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的校正值Tn。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像素值的比例越大,则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值的校正值Tn越小,因此能够与稀化的强度成比例地减小校正的程度。由此,能够兼顾稀化处理与前端模糊或者扫笼的校正的双方。
具体地说,如果在稀化处理后进行前端模糊的校正,则会通过前端模糊的校正而相加正的校正值T1或者T2,因此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像素值因前端模糊的校正而增大。因此,有时无法充分获得稀化的效果。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稀化的强度越大则外边缘的像素上相加的正的校正值T1或者T2越小,因此能够一边进行前端模糊的校正,一边还获得稀化的效果。
此外,关于扫笼的校正,如果在稀化处理后进行扫笼的校正,则会通过扫笼的校正而相加负的校正值T3或者T4,因此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像素值因扫笼的校正而进一步减小。因此,有时会过度地进行稀化。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稀化的强度越大则外边缘的像素上相加的负的校正值T3或者T4越小,因此能够一边进行扫笼的校正,一边防止过度的稀化。
进而,将分割的外边缘的像素的校正值Tn的另一个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从而能够在内边缘和外边缘的两个像素中体现校正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前端模糊的情况下,如果尽管外边缘的像素值通过细化处理已大幅减小,但若为了前端模糊的校正而增大像素值,则无法充分获得稀化的效果。因此,通过由内边缘来负担正的校正值T1或者T2的一部分,增加内边缘的像素值,从而能够在外边缘体现稀化的效果,并且通过外边缘和内边缘的两个像素体现前端模糊的校正效果。
此外,在扫笼的情况下,如果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细化处理已经大幅减小,则为了校正扫笼而要减小的像素值不足,因此难以体现校正的效果。但是,通过由内边缘来负担负的校正值的一部分,减小内边缘的像素值,从而能够在外边缘体现稀化的效果,并且通过外边缘和内边缘的两个像素体现扫笼的校正效果。
边缘分类处理部32根据外边缘或者内边缘的边缘分类,对通过边缘方向处理部31进行了前端模糊或者扫笼的校正的图像数据进行γ校正处理。γ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连续色调处理部4。
边缘分类处理部32将分类为外边缘的像素作为对象,通过图7(a)所示那样的校正函数F1进行γ校正处理。图7(a)所示的校正函数F1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为1:1。即,输入的像素值原样输出。
另一方面,作为内边缘用的校正函数,准备了图7(b)所示那样的三个校正函数F21~F23。边缘分类处理部32将分类为内边缘的像素作为对象,利用三个中的一个校正函数F21~F23进行γ校正处理。关于要利用哪一个可以适当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设定。
由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组成的轮廓通过后面的连续色调处理而被强调。为了在连续色调处理后也保留稀化的效果,针对外边缘,不通过γ校正处理来调整像素值,而是原样输出。
另一方面,针对内边缘,能够切换校正函数F21~F23来调整像素值。如果外边缘的像素通过稀化处理使像素值接近0,则视觉上内边缘成为最外围的轮廓。因此,准备了多个校正函数F21~F23,以便能够通过内边缘来调整轮廓的强调程度。轮廓强调的程度大小顺序为校正函数F21>校正函数F22>校正函数F23,因此根据想要强调什么程度来切换使用要利用的校正函数F21~F23即可。
连续色调处理部4对从轮廓调整部3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色调处理,并输出到选择部6。连续色调处理是原样输出图像数据的处理。
网屏处理部5对从稀化处理部2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网屏处理。网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选择部6。
选择部6基于轮廓检测部1的判定结果,针对是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从连续色调处理部4输入的图像数据,针对不是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并输出从网屏处理部5输出的图像数据。
网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点的集合来表现灰度,因此有时图像的轮廓因点时有时无而导致轮廓线不鲜明。相对地,由于连续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中各个像素的像素值原样反映在点上,因此通过对边缘的像素选择连续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从而能够相比其他的网屏处理后的区域而强调图像的轮廓线。
图8表示通过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校正了前端模糊以及扫笼的处理结果的例子。
图像数据G1是比较例,图像G2是图像数据G1通过印刷处理印刷到纸张上的图像。图像数据G1是在不通过轮廓调整部3进行前端模糊以及扫笼的校正,将稀化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分别输出到连续色调处理部4、网屏处理部5的结果,从选择部6获得。
图像数据G3是实施例,图像G4是图像数据G3通过印刷处理印刷到纸张上的图像。图像数据G3是将稀化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轮廓调整部3进行前端模糊以及扫笼的校正后输出到连续色调处理部4,同时还输出到网屏处理部5的结果,从选择部6获得的图像数据。
如图8所示,图像数据G1、G3都通过连续色调处理强调了字符的图像的轮廓线。但是,在图像数据G1被印刷处理时,图像G2的字符的浓度在纸张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侧减少,产生了前端模糊。因此,字符的轮廓线的一部分消失,损失了字符的锐度。另一方面,在搬运方向的后端侧浓度上升,产生了扫笼。
相对地,实施例的图像数据G3与比较例的图像数据G1相比,字符的图像的像素值在纸张的搬运方向的前端侧增加,在后端侧减少。其结果,经过印刷处理后的图像G4在搬运方向的前端侧和后端侧都没有浓度不均,消除了前端模糊以及扫笼。此外,字符的轮廓的浓度整体上均匀地减少,还体现了稀化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包括:分析图像数据,检测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的轮廓检测部1;对检测出的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并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的稀化处理部2;根据对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和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根据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而校正前端模糊的轮廓调整部3。
由此,能够消除前端模糊。由于前端模糊的校正值根据稀化处理后的像素值的减小比例而减小,因此能够在外边缘中体现稀化的效果。因此,能够实现与稀化相应的前端模糊的校正。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轮廓调整部3根据对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和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并根据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扫笼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而校正扫笼。
由此,能够消除扫笼。由于扫笼的校正值根据稀化处理后的像素值的减小比例而减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外边缘中的过度稀化。因此,能够实现与稀化相应的扫笼的校正。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先的一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校正扫笼和前端模糊的双方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仅校正其中一方的结构。
此外,将边缘方向分类为8个方向,但也可以更细致地分类,增加按每个边缘方向切换的校正值。由此,能够实现精度更高的校正。
此外,在根据边缘方向决定校正值Tn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与外边缘或内边缘的边缘分类无关地仅根据边缘方向决定校正值Tn的例子,但也可以根据边缘方向和边缘分类的组合来决定校正值Tn。在前端模糊引起的浓度减少或者扫笼引起的浓度上升方面,外边缘比内边缘更大,因此通过根据是外边缘还是内边缘来切换校正值Tn,从而能够调整校正的程度,校正的精度提高。
例如,作为前端模糊的校正值,边缘方向处理部31在是外边缘且边缘方向P与纸张的搬运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决定为校正程度大的正的校正值T1。此外,边缘方向处理部31在是外边缘且边缘方向P为接近纸张的搬运方向的斜向方向的情况下、是内边缘且边缘方向P与纸张的搬运方向为相同的方向或者接近搬运方向的斜向方向的情况下,决定为校正程度次大的正的校正值T2。
另外,也可以增加校正值Tn的数目,扩大根据边缘方向P和边缘分类来切换校正值的幅度。由此,校正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也可以将上述图像处理装置10的各部分的动作编程,通过由CPU(中央处理单元)等硬件读取程序,从而进行稀化处理、前端模糊以及扫笼的校正处理、γ校正处理、网屏处理等一连串的图像处理。作为这时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能够应用ROM、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此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提供程序的数据的介质,还应用载波。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
轮廓检测部,该轮廓检测部分析图像数据,检测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部,该稀化处理部对检测出的所述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轮廓调整部,该轮廓调整部根据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根据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轮廓检测部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轮廓调整部,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内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外边缘的校正值,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3.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
轮廓检测部,该轮廓检测部分析图像数据,检测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部,该稀化处理部对检测出的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轮廓调整部,该轮廓调整部根据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并根据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扫笼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扫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轮廓检测部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轮廓调整部,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内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从而校正扫笼。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当要相加校正值的像素值大于规定值d时,所述校正值为一定值tn,当该像素值为规定值d以下时,所述校正值是对tn/d乘以该像素值而获得的值。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轮廓调整部对所述内边缘的像素进行γ校正处理,调整其像素值。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连续色调处理部,该连续色调处理部对从所述轮廓调整部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色调处理;
网屏处理部,该网屏处理部对从所述稀化处理部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网屏处理;以及
选择部,该选择部关于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连续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关于不是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网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8.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检测图像数据的各个像素中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步骤,对检测出的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调整步骤,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前端模糊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所述校正值与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检测步骤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调整步骤,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内边缘的像素的前端模糊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外边缘的校正值,从而校正前端模糊。
10.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检测图像数据的各个像素中用于形成图像的轮廓的外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稀化处理步骤,对检测出的外边缘的像素进行稀化处理,减小该像素的像素值;以及
调整步骤,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的印刷处理时的纸张的搬运方向、以及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该外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并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减小所述扫笼的校正值,并将减小后的校正值与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加从而校正扫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检测步骤检测用于形成比所述外边缘向内侧一个像素的轮廓的内边缘的像素,并判定该边缘方向,
所述调整步骤,
根据所述纸张的搬运方向和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边缘方向,决定对于内边缘的像素的扫笼的校正值,
根据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通过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而减小的比例,分割对所述外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校正值,从而分配给该外边缘的像素和与该外边缘的像素在边缘方向上相邻的内边缘的像素,
所述外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被分割且分配给外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并且所述内边缘的像素的像素值上相加对内边缘的像素所决定的所述校正值、以及被分割且分配给内边缘的像素的所述校正值,从而校正扫笼。
12.如权利要求8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当要相加校正值的像素值大于规定值d时,所述校正值为一定值tn,当该像素值为规定值d以下时,所述校正值是对tn/d乘以该像素值而获得的值。
13.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调整步骤对所述内边缘的像素进行γ校正处理,调整其像素值。
14.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连续色调处理步骤,对由所述调整步骤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连续色调处理;
网屏处理步骤,对由所述稀化处理步骤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网屏处理;
以及
选择步骤,关于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连续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关于不是外边缘以及内边缘的像素,选择输出网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92491 | 2011-09-05 | ||
JP2011192491 | 2011-09-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84434A true CN102984434A (zh) | 2013-03-20 |
CN102984434B CN102984434B (zh) | 2015-03-04 |
Family
ID=47752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16377.9A Active CN102984434B (zh) | 2011-09-05 | 2012-08-30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17634B2 (zh) |
JP (1) | JP5895734B2 (zh) |
CN (1) | CN102984434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091009A (ja) * | 2014-10-31 | 2016-05-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CN106057167A (zh) * | 2016-07-21 | 2016-10-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文字边缘暗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086055A (zh) * | 2011-12-05 | 2017-08-22 | 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 | 用于产生医用同位素的设备和方法 |
CN107786772A (zh) * | 2016-08-30 | 2018-03-09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08401084A (zh) * | 2017-02-06 | 2018-08-14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14974137A (zh) * | 2021-02-26 | 2022-08-30 | 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18742B2 (ja) * | 2014-01-21 | 2018-11-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65617B2 (ja) * | 2014-10-31 | 2019-02-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115545B2 (ja) * | 2014-11-11 | 2017-04-1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EP3416132B1 (en) * | 2016-02-08 | 2021-06-16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object recognition device,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JP6696361B2 (ja) | 2016-08-31 | 2020-05-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9047212A (ja) * | 2017-08-30 | 2019-03-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818779B2 (ja) * | 2019-01-10 | 2021-0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16916080A (zh) * | 2019-05-17 | 2023-10-20 |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83949A (en) * | 1989-03-03 | 1996-12-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image processing |
US20030053689A1 (en) * | 2001-08-27 | 2003-03-20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s |
US20080219506A1 (en) * | 2003-07-18 | 2008-09-11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object identification |
US20100040291A1 (en) * | 2008-08-13 | 2010-02-18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d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
CN102138329A (zh) * | 2009-07-07 | 2011-07-27 | 索尼公司 |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94878A (ja) * | 1997-04-17 | 1998-11-04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 |
JP4189467B2 (ja) | 2004-05-27 | 2008-12-0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JP4135714B2 (ja) * | 2005-01-13 | 2008-08-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4890915B2 (ja) * | 2006-03-31 | 2012-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4410219B2 (ja) * | 2006-06-05 | 2010-02-0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9058765A (ja) | 2007-08-31 | 2009-03-1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手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JP2010062610A (ja) * | 2008-09-01 | 2010-03-18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JP5212294B2 (ja) * | 2009-07-21 | 2013-06-19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JP5499981B2 (ja) * | 2010-08-02 | 2014-05-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
2012
- 2012-06-25 JP JP2012141528A patent/JP58957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8-15 US US13/586,121 patent/US87176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8-30 CN CN201210316377.9A patent/CN1029844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83949A (en) * | 1989-03-03 | 1996-12-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image processing |
US20030053689A1 (en) * | 2001-08-27 | 2003-03-20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s |
US20080219506A1 (en) * | 2003-07-18 | 2008-09-11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object identification |
US20100040291A1 (en) * | 2008-08-13 | 2010-02-18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d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
CN102138329A (zh) * | 2009-07-07 | 2011-07-27 | 索尼公司 |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86055A (zh) * | 2011-12-05 | 2017-08-22 | 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 | 用于产生医用同位素的设备和方法 |
JP2016091009A (ja) * | 2014-10-31 | 2016-05-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CN106057167A (zh) * | 2016-07-21 | 2016-10-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文字边缘暗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057167B (zh) * | 2016-07-21 | 2019-04-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文字边缘暗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786772A (zh) * | 2016-08-30 | 2018-03-09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07786772B (zh) * | 2016-08-30 | 2019-05-28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08401084A (zh) * | 2017-02-06 | 2018-08-14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CN114974137A (zh) * | 2021-02-26 | 2022-08-30 | 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
US11978412B2 (en) | 2021-02-26 | 2024-05-07 | E Ink Holdings Inc. |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TWI843044B (zh) * | 2021-02-26 | 2024-05-21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及影像處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717634B2 (en) | 2014-05-06 |
JP2013070359A (ja) | 2013-04-18 |
JP5895734B2 (ja) | 2016-03-30 |
CN102984434B (zh) | 2015-03-04 |
US20130057924A1 (en) | 2013-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84434A (zh)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
US9361557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erforming screen processing | |
US7889395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JP201223787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補正方法 | |
US824866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
JP5863001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7315398B2 (en) | Multi-level error diffusion with color image data | |
KR101330665B1 (ko) | 하프토닝 이미지의 보정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를 이용한화상형성장치 | |
JP2007151075A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印刷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US8565548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hich performs anti-aliasing on input image data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 |
US7295347B2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generating multi-level data | |
JP200614266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5218768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822814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16312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13240952A (ja) | 階調補正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6842267B1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JP2002300388A (ja) | 万線判定装置、像域分離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
JP201027339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708179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8926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素の属性の判定方法 | |
JP2006261976A (ja) | 階調補正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42814A (ja) | 画像評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5033527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11217195A (ja) | 画像処理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