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0887B - 手套 - Google Patents

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0887B
CN102970887B CN201180033080.5A CN201180033080A CN102970887B CN 102970887 B CN102970887 B CN 102970887B CN 201180033080 A CN201180033080 A CN 201180033080A CN 102970887 B CN102970887 B CN 102970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s
mentioned
passage
overlay film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30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0887A (zh
Inventor
田中恒夫
土持由希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wa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wa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245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30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998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0462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wa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Towa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0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0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0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0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15Protective gloves
    • A41D19/01547Protective gloves with grip improving means
    • A41D19/01558Protective gloves with grip improving means using a layer of grip improving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055Plastic or rubber gloves
    • A41D19/0058Three-dimensional gloves
    • A41D19/0065Three-dimensional gloves with a textile layer undern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2Arrangements for cutting-out, or shapes of, glove bla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0Impermeable to liquids, e.g. waterproof; Liquid-repellent
    • A41D31/102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套。该手套能够实现把持力、使用感、作业性和透气性,并且能够减轻使用时的闷热感。本发明的手套(1)包括:纤维制的基体(2a、2b),其具有手的形状,并且具有伸缩性;覆膜(3a、3b),其形成在基体(2a、2b)的表面且至少形成在手掌的表面;多个通气孔(4a、4b),其形成于覆膜(3a、3b),手套(1)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b)的开口面积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a)的开口面积大。

Description

手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套,特别是涉及一种即使具有覆膜也能防止由覆膜导致的手掌的闷热的手套,上述覆膜使手套易于抓握对象物且使对象物不易滑落,或者用于谋求防水。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工厂中的制造作业、农作业、园艺、轻体力劳动和施工作业等那样的各种场合,使用各种手套。手套用于保护作业人员的手,并且使作业高效化。这里,手套有如下两种:像劳动用手套那样由纤维编织成的手套和将防水性作为主要目标而使用了橡胶、树脂的手套。
劳动用手套那样的纤维编织成的手套在透气性、作业性(日文:作業性)方面优异,但在把持对象物时存在容易打滑,容易被水分润湿的问题。另一方面,防水性强的手套存在透气性、作业性差的问题。
在该种情况下,有人提出了在纤维编织成的基体的表面的一部分、即手掌部分设置树脂等的覆膜的手套,以能实现作业性、透气性、防闷热和防滑等性能。由覆膜覆盖的部分具有一定的防水性,未被覆膜覆盖的部分发挥透气性。而且,覆膜部分的原材料是树脂、橡胶等,所以也具有防滑效果,能提高把持性。这是因为覆膜的原材料、覆膜提高了摩擦力,所以易于可靠地抓住所把持的对象物。
但是,在戴着该种手套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实际上有如下倾向:作业人员在施加有覆膜的手掌部分比在未施加覆膜的手背部分出汗多、容易感到闷热。在该情况下,由于手掌部分被覆膜覆盖,所以很难将手掌产生的汗、水分排出。结果,在手套的内部产生容易闷热的状况,使作业人员感到不舒服。
另外,在手套的表面,利用覆膜把持的对象物不易打滑,但在手套的内表面,出现手掌的水分使手和手套之间容易打滑,或者相反不容易脱下手套的问题。结果,在手掌施加有覆膜的手套存在令使用感、作业性变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该种在手掌、表面的一部分设有覆膜的手套在各种场合被使用。当在各种场合使用该种手套时,优选能够实现如下三种性能:(1)把持对象物时的防滑性能、(2)把持对象物时防止水分从外部进入的可期待的一定的防水性、(3)非使用时可期待的一定的防水性。在能实现上述性能的基础上,谋求可提高使用感、作业性的构造。
出于上述这种目的,有人提出了虽然设有覆膜但却能确保透气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或者在形成覆膜时在手套上形成通气孔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此外,还有人提出了通过使气泡破裂而形成通气孔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9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849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53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31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昭63–58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9–527658号公报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手套,在形成了溶胶状树脂层后,使粉粒体附着于树脂层,然后在去除该粉粒体时在树脂层上形成孔,由此确保透气性。即,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手套既能确保由树脂层获得的防滑性能、一定的防水性,又能确保透气性。
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手套是以在树脂层穿有孔的状态提供给作业人员的。在以该种状态提供给作业人员的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在除使用时以外的情况下,水分自树脂层的孔进入而润湿手套的内部。另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手套有如下问题:不能使手套内部的闷热程度的防止和透气性的确保最佳化,无法确保作业人员戴着手套作业的情况下的作业性、透气性及使用感。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手套,该手套在缝纫加工、编织而成的纤维制针织手套(日文:原手)上以设置微小凸起的状态用树脂覆盖,从而确保了透气性。
但是,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手套未公开通气孔的具体结构等。此外,与专利文献1的手套同样,也未考虑在除使用时以外的情况下的一定的防水性。而且,有如下问题:不能使手套内部的闷热程度的防止和透气性的确保最佳化,无法确保作业人员戴着手套作业的情况下的作业性、透气性及使用感。
另外,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公开了通过使发泡性树脂覆膜的气泡破裂而在手套表面形成通气孔的技术。但是,这些以往技术并未公开随着使用者戴上手套而使通气孔开口的事项。因此,专利文献3、4中公开的手套不能兼顾在非使用时可期待的一定的防水性及使用时的透气性。
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公开了利用破裂的气泡实现通气的技术。但是,专利文献4、5的技术并未公开随着使用者戴上手套而使通气孔开口,以及在手套未被戴上时通气孔的开口较小的事项。
如上所述,以往技术的手套虽然公开了通过形成通气孔而确保透气性的技术,但存在不能实现如下这样的三点效果的问题:(1)在非使用时可期待的一定的防水性和使用时的透气性,(2)手套内部的闷热程度的防止和透气性的确保的最佳化,(3)手套的使用感的确保。
特别是在使用了手套的作业中,例如将不戴时的手套放置在工作台等,所以存在在手套被放置时水分混入手套内部的问题。当水分混入手套内部时,在使用者戴上手套时,产生由混入的水分引发的不适感。在戴着手套的过程中,产生由以手掌为中心所出的汗引发的不适感。鉴于手套的使用状态,不影响手套的作业性地确保透气性和由此获得的使用感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把持力、使用感、作业性和透气性,并且能够减轻使用时的闷热感的手套。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手套包括:纤维制的基体,其具有手的形状,并且具有伸缩性;覆膜,其形成在基体的表面且至少形成在手掌的表面;多个通气孔,其形成于覆膜,该手套被戴上时的通气孔的开口面积比该手套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的开口面积大,基体具有多个编织孔(日文:編目),在戴上手套而使通气孔开口的情况下,编织孔与通气孔相连通。
本发明的手套在包含手掌在内的一部分上形成有覆膜层,从而能够提高对象物的把持力,并且能够利用形成于覆膜层的通气孔确保透气性。此外,由于通气孔在手套被戴上时扩张,所以在手套未被戴上时,水分不易进入手套内部,能够在戴上手套时确保透气性。结果,能够消除在戴上手套时自外部混入的水分带来的不适感,在戴着手套的过程中,减轻由手掌产生的汗等水分引发的不适感。即,对于手套被戴上前、戴上时可能产生的不适感的原因,均能进行应对。
另外,在戴上手套时,在手套内部较容易出汗的部位是手掌或指根,本发明的手套在这些部位增大了通气孔的密度、面积。结果,能够减轻在戴上手套时及作业时的闷热感,减小手套内部的把持力与外部的把持力的差,使手套不易脱落。
另外,根据手套的部位的不同而不一样地形成通气孔,从而能够应对因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的透气性,并且能够维持手套的耐久性。此外,通过对形成覆膜的部位进行设计,能够减轻闷热感、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覆膜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的基体与通气孔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通气孔扩张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手套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通气孔4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手套包括:纤维制的基体,其具有手的形状,并且具有伸缩性;覆膜,其形成在基体的表面且至少形成在手掌的表面;多个通气孔,其形成于覆膜,该手套被戴上时的通气孔的开口面积比该手套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的开口面积大。
采用该结构,能够确保手套的由覆膜获得的高耐久性、把持性和一定的防水性,并且也能使手套兼具由通气孔获得的透气性。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基体具有多个编织孔,在手套被戴上而使通气孔开口的情况下,编织孔与通气孔相连通。
采用该结构,通气孔能够实现手的表面与外部的通气、排气。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多个通气孔的在开口的情况下的总开口面积大。
采用该结构,由于靠近汗、湿气多的手的表面的开口增大,所以能够充分地排出手的表面的汗、湿气。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2技术方案或第3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编织孔中的一个编织孔的开口面积比多个通气孔中的一个通气孔的在开口的情况下的开口面积大。
采用该结构,由于靠近汗、湿气多的手的表面的开口增大,所以能够充分地排出手的表面的汗、湿气。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2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手掌处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手套的手背处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大。
采用该结构,能够充分地排出手的表面的湿气。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基体的大致整个表面形成覆膜,或者在基体的表面,至少在基体的手掌、手指及指根的部位形成覆膜。
采用该结构,覆膜能够提高手套的把持性、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手套的不同部位,多个通气孔的每单位面积内的个数(以下称为“单位个数”)和多个通气孔的每单位面积内的总开口面积(以下称为“单位开口面积”)中的至少一方不一样。
采用该结构,通气孔能够优先提高容易存积汗、湿气的部位的通气、排气。而且,不会使手套的耐久性下降。
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7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指根处的单位个数比手套的手掌处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手套的指根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的手掌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
采用该结构,通气孔能够使容易存积汗、湿气的指根优先通气、排气。而且,不会使手套的耐久性下降。
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7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手指处的单位个数比手套的手掌处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手套的手指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的手掌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
采用该结构,通气孔能够使形成为复杂形状的手指部分优先通气、排气。而且,不会使手套的耐久性下降。
本发明的第10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9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制造手套的母模的手指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母模的手掌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
采用该结构,能够使手指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处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使手指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
本发明的第11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7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手指处的单位个数比手套的手掌处的单位个数少、并且/或者手套的手指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的手掌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小。
采用该结构,能够使表面积大的手掌的透气性、排气性优先得到体现。当然,不会使手套的耐久性下降。
本发明的第12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制造手套的母模的手指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母模的手掌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
采用该结构,能够使手掌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指处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使手掌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指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
本发明的第13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12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使覆膜所含有的气泡破裂的方法和使颗粒附着于覆膜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形成通气孔。
采用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形成通气孔。
本发明的第14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1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手指在手套未被戴上时向手掌侧弯曲。
采用该结构,易于使手指处的通气孔的开口比手掌的通气孔的开口大。
本发明的第15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2技术方案~第1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通气孔中的至少一个通气孔在手套被戴上时与多个编织孔相连通。
采用该结构,能够提高手套的由通气孔获得的透气性的程度。
本发明的第16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2技术方案~第1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编织孔中的至少一个编织孔在手套被戴上时与多个通气孔相连通。
采用该结构,能够确保手套的透气性,并且针对由通气孔的扩张而引发的覆膜的劣化的情况,能够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17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2技术方案~第1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编织伸缩性小的标准纱线和具有伸缩性的纱线,形成编织孔。
采用该结构,易于维持编织孔的开口。结果,能够提高与通气孔相连通而产生的透气性。
本发明的第18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7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标准纱线含有竹纤维。
采用该结构,能够降低标准纱线的伸缩性。
本发明的第19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18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手套的指部的除指部的根部及指部的关节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及手掌处的表面形成覆膜。
采用该结构,能够提高容易存积汗、水分且在把持性方面问题较少的部位的透气性。
本发明的第20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19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指根及指部的关节处的覆膜的厚度比手套的指部及手掌处的覆膜的厚度薄。
采用该结构,能够提高容易存积汗、水分且在把持性方面问题较少的部位的透气性。
本发明的第21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19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指部的覆膜的厚度比手掌处的覆膜的厚度薄。
采用该结构,能用更加简便的方法使担心发生汗、水分的存积的指部的透气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第22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19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手套的指尖处的覆膜的厚度比指部及手掌中的至少一方的覆膜的厚度厚。
采用该结构,能够提高手套的指尖的把持力。
本发明的第23技术方案的手套在第1技术方案~第22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基体的色度包含比覆膜的色度浓的部分。
采用该结构,使用者能够间接地把握手套的通气孔的存在通气孔的开口。
实施方式1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1。
整体概述
首先,使用图1~图4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的概略结构。实施方式1的手套具有与人的手的形状相符的形状,供一般人的使用者戴在手上使用。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的立体图。图1表示从手掌侧观察手套1的状态。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的立体图。图2是从作为图1的相反侧的手背观察手套1的状态。
手套1包括基体2、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的覆膜3和形成于覆膜3的多个通气孔4。基体2具有手的形状,并且由具有伸缩性的纤维制成。覆膜3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且至少形成在手掌5的表面。优选的是,覆膜3采用树脂、合成皮革等具有防水性的材料。在图1和图2中辨认不出多个通气孔4,这些通气孔4设于覆膜3。手套1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覆膜的局部放大图。图3的(a)表示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覆膜3的状态(即,表示覆膜3未伸长的状态),图3的(b)表示手套1被戴上时的覆膜3的状态(即,表示覆膜3因手套1被戴上而伸长的状态)。覆膜3具有多个通气孔4。该通气孔4的形状不一样,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在图3的(a)中,由于手套1未被戴上,所以形成手套1的基体2和覆膜3均为未伸长的状态。因此,覆膜3所具有的多个通气孔4均闭合或稍稍开口。相对于此,在图3的(b)中,由于手套1被戴上,所以形成手套1的基体2和覆膜3均与戴上手套1的手相应地伸长。随着该伸长动作的进行,覆膜3所具有的多个通气孔4均增大开口面积。可清楚看到:图3的(b)所示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图3的(a)所示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
这样,通过将使用者的手插入手套1的内部,使具有伸缩性的基体2扩展。由于覆膜3附着在基体2的表面,所以覆膜3也不得不与基体2的扩展相应地扩展。利用覆膜3的该扩展动作即伸长动作使覆膜3所具有的多个通气孔4的各开口面积扩大。
通过用树脂、合成皮革等具有防水性的原材料形成覆膜3,能够减少水分自手掌5渗漏。另外,通过利用树脂、合成皮革等形成覆膜3,能够实现在使用者使用手套1处理对象物时的防滑性能,或者提高把持力。
另外,覆膜3具有多个通气孔4,在手套1被戴上时多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多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因此,在使用者戴上手套1时,随着覆膜3的伸长,多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扩大,通过扩大了的该通气孔4获得透气性。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该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手套1被戴上时的开口面积小,且有时未充分开口,所以也能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防止不必要的水分自手掌进入手套1的内部。
这样,实施方式1的手套1能够兼具在非使用时可期待的一定的防水性和使用时的把持力及透气性。
基体2由纤维制成,所以具有利用纤维织成的多个编织孔。编织孔是由纤维彼此形成的开口空间。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的基体与通气孔的关系的主视图。基体2由纤维21编织而成。因此,利用横竖的纤维21彼此的组合,形成作为开口空间的编织孔22。由于基体2由多条纤维21横竖编织而成,所以基体2具有多个编织孔22。即,基体2成为由多个编织孔22形成的那种状态。
覆膜3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所以覆膜3形成在编织孔22的表面。通气孔4设于该覆膜3,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因手套1被戴上而增大。因此,通过戴上手套1而使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增大,使通气孔4与基体2的编织孔22相连通。编织孔22当然与手的表面通气,所以手的表面、编织孔22、通气孔4及外界连通。结果,能够利用通气孔4将手的表面的湿气、水分排放到外部,提高手套1的透气性。当然,也能促进手套1内部的温度下降,也能减轻闷热感。接下来,详细说明各部分。
基体
基体2是用纤维编织而成的具有手套的外形形状的手套1的基础部分。通过编织棉、麻等天然原材料、尼龙、涤纶等合成纤维而制造基体2。特别优选使用进行了仿毛整理(日文:ウ一リ一加工)的纤维。此时,利用编织布(日文:編布)和纺织布(日文:織布)制造基体2。另外,通过使用棉、麻等纤维素纤维,能够使基体2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另一方面,从抗菌性、皮肤接触舒服度、排湿性和易干度的方面出发,也优选使用竹纤维。在日本特开2008–101291号公报中公开了该竹纤维的制造方法。另外,在2006年第1期的东京都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详细公开了竹纤维的鉴别及消耗性能。
总之,基体2都是由纤维制的原材料制造的,所以具有伸缩性。在使用者戴上手套1的情况下,利用基体2的该伸缩性使手套1伸长。当然,在使用者脱下手套1时,手套1从伸长状态中解放出来而返回为原来的大小。
使用具有人手形状的母模(日文:原型)制造手套1。手套1的形状、大小由该母模的形状、大小决定。因此,当改换母模时,能够改变所获得的手套1的形状、大小。例如,通过改换用于制造手套1的母模,能够改换儿童用、成人用、男性用、女性用和老人用或S尺寸、M尺寸和L尺寸等形状、大小。
基体2由于由纤维制的原材料制造,所以具有多个编织孔。该多个编织孔相对于插入手套的手产生透气性。多个通气孔4与该编织孔相连通,从而实现插入手套的手与外部的透气性。因此,能够利用基体2所具有的多个编织孔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加强、减弱手套1的透气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基体2包括手掌5、手指6、手腕7和手背8。用于制造手套1的母模包括上述手掌5、手指6、手腕7和手背8的要素,通过依据该母模编织纤维,使基体2具有包括上述要素的形状。上述手掌5、手指6、手腕7和手背8的要素不仅与使用者的手的形状相对应,而且与通气的必要性的轻重有关。因此,上述要素使利用通气孔4确保的透气性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覆膜
覆膜3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通过将制成的基体2浸渍在作为覆膜3的原料的树脂液等液态原材料中,在基体2的表面形成覆膜3。
覆膜3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覆膜3可以形成在基体2的整个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基体2的至少手掌5的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基体2的至少手掌5及手指6的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基体2的手掌5、手指6及手背8的表面上(在形成在基体2的手掌5、手指6及手背8的表面上的情况下,是在除手腕7以外的表面形成有覆膜3的状态)。覆膜3的目的在于,在使用者戴上手套1进行作业时,确保防滑、把持力的强化、简便的防水及安全性中的至少一项。因此,根据上述目的在基体2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覆膜3。
通常,在手掌5和手指6的表面形成覆膜3。图1和图2表示该状态。如图1所示,在手掌5和手指6的靠手掌5侧的部分形成有覆膜3。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手背8未形成覆膜3。这样,通过不在手背8侧形成覆膜3,插入手套1的手不会整体被覆膜3覆盖。结果,在未形成有覆膜3的部分(在图2中例如是手腕7、手背8等),基体2的编织孔能够确保透气性。
能利用胶乳、树脂乳胶等原材料形成覆膜3。作为胶乳,能使用天然胶乳、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以下称作“NBR”)、苯乙烯–丁二烯(以下称作“SBR”)等合成胶乳。另外,作为树脂乳胶,能使用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等。
上述这些原材料均具有防水性、较强的把持性和保护性,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的覆膜3能够提供使用者使用手套1时的、各种功能。在形成有覆膜3的部分,若忽视通气孔4的存在,则利用覆膜3所用的原材料的特性产生防水性。
通过将基体2浸渍在用于形成覆膜3的胶乳、树脂乳胶等处于液态化了的状态的原材料中,在基体2的表面形成覆膜3。例如将作为液态的胶乳、树脂乳胶等原材料贮存在容器中,使基体2落入该容器。例如只将基体2的手掌5浸渍在作为液态的原材料中。通过浸渍规定时间,使上述原材料渗入构成基体2的纤维。渗入的液态的原材料在被干燥时固化。利用该固化处理在基体2的表面形成覆膜3。
另外,也可以在基体2套在母模上的状态下,将基体2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从而在防止了基体2的变形的基础上形成覆膜3。此时,首先将基体2浸渍在凝固剂中,接着将基体2浸渍于在胶乳、树脂乳胶中混合有所需的混合剂而成的液态原材料中。这是因为,通过预先将基体2浸渍在凝固剂中,能使所浸渍的液态原材料容易地凝固在基体2的表面。当液态原材料凝固时,在基体2的表面形成覆膜3。
另外,依据需要,在用于形成覆膜3的液态的原材料中添加稳定剂、交联剂、交联分散体(日文:架橋分散体)、老化防止剂、增粘剂、增塑剂和消泡剂等。将基体2浸渍于添加了这些制剂的状态的液态原材料,在基体2的表面形成覆膜3。
除了硫黄、过氧化物等交联剂以外,还将BZ、TT、CZ、PZ等交联促进剂、氧化锌等交联促进剂、或老化防止剂等固体物分散在水中,从而获得交联分散体。主要在液态原材料是胶乳的情况下使用交联分散体。通过在胶乳的液态原材料中添加交联分散体,使橡胶分子呈编织孔状结合,提高树脂覆膜的强度等物性。
如上所述,通过将基体2的表面浸渍在胶乳、树脂乳胶等液态原材料中,在基体2的表面形成覆膜3。特别是通过将基体2的表面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能在基体2上的期望的各部位形成覆膜3。覆膜3不仅能提高手套1的把持性、处理性,还能形成后述那样的与透气性的平衡,所以优选按照期望决定覆膜3的形成部位。
通气孔
接下来,说明通气孔4。
通气孔4形成于覆膜3,手套1被戴上的情况下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通过将手套1戴在使用者的手上,使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结果,能够确保手套1的使用者的透气性。
图3表示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因手套1被戴上而扩大的状态。在表示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图3的(a)中,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较小,在表示手套1被戴上时的图3的(b)中,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增大。基体2具有伸缩性,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的覆膜3也具有伸缩性。通气孔4形成于覆膜3,换言之通气孔4是形成在覆膜3的多处的裂口、裂缝、孔和裂纹那样的结构。
覆膜3因手套1被戴上而伸长,所以上述裂口、裂缝、孔和裂纹扩大。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因该种扩大动作而像图3的(b)那样扩大。随着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的扩大,通气孔4与基体2的编织孔所具有的开口相连通,连通人的手的表面与外部而形成空气的通路。利用该空气的通路将在人的手的表面产生的湿气、蒸汽(由汗等引起)排出到外部,所以能够令使用手套1的使用者的舒适性得到维持。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通气孔扩大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表示手套的局部的侧面,表示形成于覆膜3的多个通气孔4与使用者将手套1戴在手上的动作相对应地扩大的状态。
图5的(a)表示手套1未被戴上的情况下的手套1的局部的侧面。在基体2a的表面形成有覆膜3a。基体2a具有编织孔,在手套1未被戴上的状态下,基体2a和覆膜3a未伸长。因此,形成于覆膜3a的通气孔4a的开口面积仍较小(未充分地张开)。图5中的用圆形圈起来的部分表示手套1侧面的放大图。如图5的(a)中的放大图所示,在手套1未被戴上的状态下,通气孔4a闭合或未充分张开。
图5的(b)表示手套1为被戴上的状态的情况下的手套1的局部的侧面。用圆形圈起来的部分表示该侧面的局部放大图。基体2b具有编织孔,在该基体2b的表面形成有覆膜3b。该覆膜3b具有多个通气孔4b,通过戴上手套1,基体2b和覆膜3b伸长。通气孔4b随着该伸长动作而扩大。这可从用圆形圈起来的放大图中清楚看到。通气孔4b扩大,通气孔4b的开口与基体2的编织孔相连通。利用该连通将手的表面的湿气等排出到外部。
通气孔4的开口
手套1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的情况包含各种状态。
作为一例,包含如下状态: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通气孔4虽然开口但开口状态不充分,其开口面积较小,在手套1被戴上时通气孔4充分地开口,开口面积增大。即,是如下状态:与手套1被戴上时、未被戴上时的差别无关,通气孔4均开口,但在手套1被戴上时,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扩大。
另外,作为另一例,包含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通气孔4关闭(闭合)、在手套1被戴上时通气孔4开口的状态。即,包含之前未开口的通气孔4开口的状态。
另外,覆膜3具有多个通气孔4,通气孔4是产生于覆膜3的裂缝、裂口、孔、裂纹等。因此,可以在多个通气孔4中,混合存在自闭合状态开口的通气孔4、自开口状态更大幅地开口的通气孔4。例如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多个通气孔4中的一部分通气孔4闭合,其余的通气孔4开口。在手套1被戴上时,闭合的通气孔4开口,已开口的通气孔4更大幅地开口。
或者也有如下情况:即使手套1被戴上,多个通气孔4中的一部分通气孔4仍然保持闭合或保持开口面积不增大。相反,也可以存在当手套1被戴上时开口面积根据基体2、覆膜3的伸长程度而减小的通气孔4。例如随着手套1被戴上,手掌5容易伸长,但该伸长动作有时反而压迫手指6的根部、手掌5的侧面。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手掌5的通气孔4的开口扩大,但手指6的根部、手掌5的侧面的通气孔4的开口可能因被压迫而缩小或不扩大。
覆膜3具有多个(许多个)通气孔4,所以存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1)闭合的通气孔4、(2)稍微开口的通气孔4、(3)开口的通气孔4等各种通气孔4,在手套1被戴上时(1)由闭合而开放的通气孔4、(2)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开口面积大的通气孔4、(3)与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开口面积一样的通气孔4、(4)比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开口面积小的通气孔4等各种通气孔4。即使混合存在,大部分的通气孔4也与手套1的伸长动作相对应地扩大开口面积。结果,确保了覆膜3的透气性。
另外,通气孔4沿手套1的纵向开口或沿横向开口或沿倾斜方向开口或沿各种方向开口。这取决于通气孔4的形成位置、形状。
可以是与手套1未被戴上时相比,在手套1被戴上时多个通气孔4中的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增大的形态,也可以是与手套1未被戴上时相比,在手套1被戴上时多个通气孔4的总开口面积增大的形态。即,在着眼于多个通气孔4中的一个通气孔4的情况下,由于该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在手套1被戴上时增大,所以该通气孔4的存在部位的通气性提高。另一方面,在着眼于多个通气孔4的整体的情况下,由于通气孔4的总开口面积增大,所以整个手套1的通气性提高。
实施方式1的手套1的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的结构包含各种各样的形态,并不排出在多个通气孔4中的一部分通气孔4有不同的形态的情况。另外,既可以通过增大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而提高透气性,又可以通过增大通气孔4整体的总开口面积而提高透气性。
通气孔与基体的关系
接下来,说明通气孔4与基体2的连通形态。使用图4进行说明,通气孔4与编织孔22相连通的形态如上所述。
基体2具有纤维制的构造,所以基体2具有多个编织孔。通过使通气孔4与该编织孔相连通而使手的表面与外部通气。编织孔是在基体2上扩展且编织孔的上方被覆膜3覆盖的状态。因此,当设于覆膜3的通气孔4开口时,本来开口的编织孔(该编织孔因手套1被戴上而进一步增大开口面积)与通气孔4的开口部相连通,所以能使手的表面与外部通气。因此,通气形态根据编织孔的开口与通气孔4的开口的关系的不同而变化。
例如手套1被戴上时的多个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多个通气孔4的总开口面积大。编织孔设于基体2,所以编织孔与手的表面直接接触。另一方面,通气孔4与手的表面间接接触。手套1的通气具有空气从外部进入手套1的内部的进入方向和湿气等自手的表面被排出到外部的排出方向这2种方向。这2种方向中,为了维持手套1的令使用者感到舒适的舒适性,排出方向上的排出能力较重要。
距手的表面较近的编织孔的开口面积比距手的表面较远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从而,起初,编织孔的开口自手的表面吸上来许多湿气、蒸汽,接着通气孔4的开口将自编织孔传来的湿气、蒸汽排出到外部。当使通气孔4开口太大时,会导致覆膜3裂开或破裂,所以使通气孔4开口太大的做法是不理想的。使手套的耐久性下降。另一方面,当使编织孔的开口减小为与通气孔4的开口大小相同时,从手的表面向外部的排出方向的透气性变差。这样,由于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通气孔4的总开口面积大,所以不会使手套1的耐久性下降,能够提高从手的表面向外部的排出方向上的通气能力。
另外,编织孔的开口与通气孔4的开口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可以根据总开口面积来判断,也可以根据多个编织孔中的一个编织孔与多个通气孔4中的一个通气孔4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例如多个编织孔中的一个编织孔的开口面积比多个通气孔4中的一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当然,关于多个编织孔的开口面积与多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彼此的关系,可能在某一编织孔和某一通气孔4是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大的情况,也可能在某一编织孔和某一通气孔4是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小的情况。本实施方式是指在着眼于某一编织孔和通气孔4的情况下,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大。
这样,由于多个编织孔中的一个编织孔的开口面积比多个通气孔4中的一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所以与总开口面积的情况相同,能够提高从手的表面向外部的排出方向上的透气性。结果,提高在使用手套1时的舒适性。
手套1由具有编织孔的基体2和具有通气孔4的覆膜3构成,所以基于编织孔与通气孔4的相互关系的形态关系到透气性的改良、提高。如上所述,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通气孔4的总开口面积大,或某一编织孔的开口面积比某一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大,所以能够提高在透气性方面较重要的排出方向的透气性。另外,与手的表面相接触的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大的结构还能提供如下优点:在吸收了来自比外部的温度高的手的表面的热气后,易于将该热气排出到外部。
另外,也优选基体2的手掌5处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基体2的手背8处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大。
如图2所示,覆膜3设于手掌5而不设于手背8的情况较多。因此,手背8的基体2暴露在外,即使基体2的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小,也能确保透气性。另外,当手背8处的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过大时,也有手套1的构造维持力减弱的问题。
另一方面,手掌5多被覆膜3覆盖,所以确保透气性较重要。覆膜3具有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开口面积扩大的通气孔4,通过使通气孔4与编织孔相连通,能够确保手掌5的透气性。因此,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大对透气性的提高(特别是从手的表面向外部的排出方向上的透气性的提高)是重要的。在手掌5上,从透气性的方面出发,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大是有效的。当然,需要维持能使作为手套1的构造维持力得到发挥的限界。但是,手掌5由于被覆膜3覆盖,所以即使在基体2的编织孔的开口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发挥构造维持力。
这样,通过使手掌5上的基体2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手背8上的基体2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大,能够保持手套的构造维持力,并且能够实现手套1整体上的平衡较佳的透气性。
另外,手掌5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与手背8的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的不同,可以根据编织孔的数量的多少来判断,也可以根据各编织孔的开口面积来判断,也可以利用编织孔的数量与编织孔的开口面积的乘法来判断。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手套1通过使设于覆膜3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扩大,能不影响手套1的把持力、操作性,还能实现透气性。
实施方式2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手套1的部位与通气孔4的关系。
手套1当然戴在人的手上。本发明的手套1利用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开口面积扩大的通气孔4来确保透气性。这里,人的手在戴上手套进行作业的情况下,汗、湿气滞留的场所根据手的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另外,不仅汗、湿气的滞留场所根据手的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因汗、湿气而感到不舒服的程度也根据手的部位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手指6的根部,容易在构造上形成凹陷部,汗、水分容易滞留在该凹陷部。
这样,也需要根据手的部位(手套1的部位)而设计透气性的强弱。优选的是,利用多个通气孔4的数量、开口面积、总开口面积和/或多个编织孔的数量、开口面积和总开口面积等各种参数,使透气性的强弱不同。
因此,也优选多个通气孔4的每单位面积内的个数(以下称为“单位个数”)和多个通气孔4的每单位面积内的总开口面积(以下称为“单位开口面积”)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手套1的部位的不同而不一样。基于该不一样,根据手套1的部位(即,人的手的部位)的不同而出现透气性的强弱。透气性的强弱能够最佳地应对使用者感受到的不适感。
实施方式2中的手套1的多个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手套的部位的不同而不一样,从而产生透气性的不均匀,透气性的不均匀依据使用者的感觉、使用形态而不同。因此,以下列举几个例子。
例1指根比手掌的透气性好
手套1的手指6的根部61处的单位个数比手套1的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多。或者,手套1的手指6的根部61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1的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可以是单位个数多或者单位开口面积大,也可以是单位个数多且者单位开口面积大。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手套的主视图。在图6中,为了易懂地表示通气孔4的分布状态而以比本来的尺寸大的方式表示通气孔4。图6的覆膜3的表面所表示的圆形标记全是示意性地表示通气孔4。
如图6所示,手指6的根部61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多。在使用者的手上,容易在指根处形成凹陷部,汗、湿气必定易于滞留在该凹陷部。而且,指根与相邻的手指接触,所以汗、湿气的滞留对使用者来说,令使用者感到不舒服。另一方面,手掌的面积较大,所以即使单位个数少,也不易使汗、湿气滞留。
由此,优选的是,手套1的手指6的与使用者的指根相对应的根部61处的单位个数比手套1的与使用者的手掌相对应的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多。这是因为:通过使单位个数较多,能够更加容易地将来自手指6的汗、湿气容易滞留的根部61的蒸汽、湿气排出。
另外,在图6中表示了单位个数的差异,单位开口面积的差异也是同样的。即,使手指6的根部61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从而进一步提高汗、湿气容易滞留的指根部的透气性。结果,令使用手套1的使用者的高舒适性得到维持。
当然,在手指6的根部61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少情况下,只要使手指6的根部61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而使在手指6的根部61的透气性比在手掌5的透气性强即可;或者在手指6的根部61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小情况下,只要使手指6的根部61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多而使在手指6的根部61的透气性比在手掌5的透气性强即可。当然,在着眼于多个通气孔4中的任一个通气孔4的情况下,即使有时手指6的根部61处的通气孔4中的一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通气孔4中的一个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小,在整体上使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中的至少一方存在差异即可。对于使用者的舒适感来说,优选利用该种差异使手指6的根部61的透气性比手掌5的透气性强。
这样,比较了手套1的手指6的根部61与手掌5,这里例示的是形成于覆膜3的通气孔4中与手套1的手指6的根部61和手掌5相对应的位置上的通气孔4的形态的比较。
例2手指处的通气比手掌处的通气好的情况
手套1的手指6的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比手套1的手掌5的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手套1的手指6的通气孔4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1的手掌5的通气孔4的单位开口面积大。即,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个数多。或者,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或者,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均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多或大。
即,手套1的手指6的通气孔4根据数量、开口面积,具有比手套1的手掌5的通气孔4强的通气能力。通气孔4在手套1被戴上时增大开口面积。通气孔4利用该开口面积的增大而实现手的表面与外部的通气。因此,通过使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较大,能使手指6的通气孔4的通气能力比手掌5的通气孔4的通气能力强。
由于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多,所以在手指6处的手的表面与外部的空气的通路的数量比手掌5处的手的表面与外部的空气的通路的数量多。由于该通路的数量多,所以手指6的透气性与手掌5的透气性相比,相对较高。这在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对于人的手,手指具有复杂的形状,并且具有多个关节。因此,手指因其关节、复杂的形状而容易存积汗、湿气。此时,如上所述,手指6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手指6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从而能够将容易存积在手指的汗、湿气更加有效地排出。结果,能够维持使用者的舒适感。另外,通过使手掌5的单位个数相对少、单位开口面积相对小,也能防止覆膜3的损伤。
另外,单位个数表示在规定的单位面积(例如1cm2等)内的通气孔4的个数、单位开口面积表示在规定的单位面积(例如1cm2等)内的通气孔4的总开口面积,规定的单位面积可以适当灵活地设定。另外,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的差异只要能被认可其倾向即可,并不要求甚至能严密地证实个数、单位开口面积的差分。例如即使因改变作为单位面积的区域,而混合存在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少的区域和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多的区域,作为倾向,只要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多,则认为单位个数较多。这在单位开口面积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另外,也可以是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多,但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小的情况。相反,也可以是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但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少的情况。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以通气孔4的形状、个数、开口面积和总开口面积为基准,显现出手指6处的通气能力比手掌5处的通气能力强的形态即可。
制造方法
利用在覆膜3中形成气泡、附着颗粒等各种方法形成通气孔4。因此,对于在例2中说明的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多的手套1,能够通过使覆膜3中的气泡的数量和所附着的颗粒的数量在手指6处比在手掌5处多,而制造该手套1。
另一方面,对于在例2中说明的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的手套1,能够通过使各气泡的大小和所附着的颗粒的大小在手指6处比在手掌5处大,而制造该手套1。
另外,并非基于用于形成通气孔4的气泡、颗粒这样的不易在制造过程中控制的要素,来实现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的形态,而是能够利用用于制造手套1的母模的设计,来实现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的形态。
在制造手套1的母模(手模)中,手指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手掌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例如母模的手指的大小为S尺寸,手掌的大小采用M尺寸。当然,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组合。母模中的手指的大小小于标准,手掌的大小为标准以上,从而所制造的手套1的手指6的大小相对于手掌5的大小而言比较小。
当手套1被戴上时,手指6的大小与手掌5的大小相比,相对较小,所以手指6比手掌5更大程度地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伸长。通气孔4与手套1(基体2)的伸长相对应地增加开口面积。因此,在手指6的伸长程度比手掌5的伸长程度大的状态下,手指6处的通气孔4比手掌5处的通气孔4更大幅地开口。结果,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容易变得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着眼于在手套1被戴上的情况下在手套1的内部插入有手,预先以不平衡的状态制造手套1,从而调整了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
这样,通过使制造手套1的母模在手指和手掌处不平衡,能使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
例3手掌通气比手指通气好的情况
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个数少、并且/或者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小。即,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个数少。或者,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小。或者,手套1的手指6的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均比手套1的手掌5的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少或小。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手套的主视图。图7表示在手套1上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少的形态。
即,手套1的手掌5的通气孔4根据数量、开口面积,具有比手套1的手指6的通气孔4强的通气能力。通气孔4在手套1被戴上时增大开口面积。通气孔4利用该开口面积的增大而实现手的表面与外部的通气。因此,通过使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较大,能使手掌5的通气孔4的通气能力比手指6的通气孔4的通气能力强。
由于手掌5的单位个数比手指6的单位个数多,所以在手掌5处的手的表面与外部的空气的通路的数量比手指6处的手的表面与外部的空气的通路的数量多。由于该通路的数量多,所以手掌5的透气性与手指6的透气性相比,相对较高。这在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一般认为,对于人的手,在手掌出汗最多。这是因为:手掌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进行弯曲、把持等动作或者与所把持的物体进行热接触。另外,在把持物体时,手掌处于被折弯的状态,所以产生的汗容易留在手掌表面。此外,被把持的物体成为掩盖物,使滞留在手掌的表面的汗、湿气不易排出到外部。为了应对该种问题,可以像例3那样使手指6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少、并且/或者手指6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小,从而将容易滞留在手掌的表面的汗、湿气高效地排出到外部。
这里,由于手指6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与手掌5相比,相对少或小,所以不会使覆膜3整体的由通气孔4形成的开口过度增大。结果,不会对覆膜3的耐久性、强度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可以在手指6和手掌5的各自的任意区域进行比较,只要在整体上能够看出手指6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少、并且/或者手指6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小的倾向即可。即,当在某一区域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有时手指6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手指6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大。即使检测到该种相反形态,只要在整体上认可是手指6处的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和单位开口面积少或小的倾向,则可以判断成手指6处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处的单位个数少、并且/或者手指6处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处的单位开口面积小的形态。即,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的差异只要能被认可其倾向即可,并不要求甚至能严密地证实个数、单位开口面积的差分。
另外,也可以是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少,但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的形态。相反,也可以是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小,但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多的形态。
无论是哪种形态,只要以通气孔4的形状、个数、开口面积和总开口面积为基准,显现出手掌5处的通气能力比手指6处的通气能力强的形态即可。
另外,例1、例2和例3中说明的单位开口面积基本上以手套1被戴上的状态下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为基准,但容许手套1被戴上的状态依据穿戴者而可能发生变动。另外,也不排除以手套1未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为基准的情况。
制造方法
接下来,说明与例3的形态相符的手套1的制造方法。
利用在覆膜3中形成气泡、附着颗粒等各种方法形成通气孔4。因此,对于在例3中说明的手指6的单位个数比手掌5的单位个数少的手套1,能通过使覆膜3中的气泡的数量和所附着的颗粒的数量在手指6处比在手掌5处少,而制造该手套1。
另一方面,对于在例3中说明的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小的手套1,能够通过使各气泡的大小和所附着的颗粒的大小在手指6处比在手掌5处小,而制造该手套1。
另外,并非基于形成通气孔4的气泡、颗粒这样的不易在制造过程中控制的要素,来实现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小的形态,而是能够利用制造手套1的母模的设计,来实现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小的形态。
在制造手套1的母模(手模)中,手指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手掌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例如母模的手指的大小为M尺寸,手掌的大小采用S尺寸。当然,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组合。母模中的手指的大小为标准以上,手掌的大小小于标准,从而所制造的手套1的手指6的大小相对于手掌5的大小而言比较大。
作为一例,在以L尺寸为基准的母模中,采用下述尺寸。
标准:中指的周围=68mm手掌的周围=220mm
实施例:中指的周围=68mm手掌的周围=180mm
如同从该实施例可知的那样,手指的大小比较结果为68mm/68mm=1.0,手掌的大小比较结果为180mm/220mm=0.8。这样,手指的大小为标准以上,手掌的大小小于标准。这里,标准是发明人基于根据许多个测量例算得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尺寸。
当手套1被戴上时,手掌5的大小与手指6的大小相比,相对较小,所以手掌5比手指6更大程度地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伸长。通气孔4与手套1(基体2)的伸长相对应地增加开口面积。因此,在手掌5的伸长程度比手指6的伸长程度大的状态下,手掌5处的通气孔4比手指6处的通气孔4更大幅地开口。结果,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容易变得比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大。着眼于在手套1被戴上的情况下在手套1的内部插入有手,预先以不平衡的状态制造手套1,从而调整了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
这样,通过使制造手套1的母模在手指和手掌处不平衡,能使手掌5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指6的单位开口面积大。
通气孔4的个数、开口面积越大,当然透气性越强。但是,通气孔4形成于覆膜3,通气孔4是贯穿覆膜3的裂口和裂缝。因此,当太大地增加通气孔4的个数、开口面积时,覆膜3破裂或损伤,手套1本身也不再能用。
如在实施方式2中所述,依据手套1的部位而使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不一样,从而既能防止覆膜3损伤,又能确保不同的部位所需的透气性。人的手根据其部位的不同而需要不同强弱的透气性,所以优选像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考虑兼顾覆膜3的损伤的防止地使透气性不均匀。
实施方式3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3。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使通气孔4更加容易地开口的设计。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手套的侧视图。图8的(a)表示未被戴上时的手套1的侧面,图8的(b)表示被戴上后的手套1的侧面。
如图8的(a)所示,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手套1的手指6向手掌5侧弯曲。通过像这样使手指6在手套1未被戴上时向手掌5侧弯曲地制造手套1,覆膜3也向手掌5侧弯曲。即,覆膜3处于向手掌5侧收缩的状态。当覆膜3是向手掌5侧收缩的状态时,形成于覆膜3的通气孔4是开口面积较小的状态。
相对于此,如图8的(b)所示,在手套1被戴上时,手指6笔直地延伸,手指6从向手掌5侧弯曲的状态变成与手背8侧近似平行的状态。结果,形成于手掌5侧的覆膜3以翻翘的方式伸长。形成于手掌5侧的覆膜3的通气孔4能够利用该伸长动作而充分地开口。在通气孔4充分开口、特别是在手掌5侧的通气孔4充分开口时,能够提高汗、湿气容易滞留的手掌表面的排气性能和通气性能。这是因为:一般认为,手掌比手背容易出汗且容易使汗滞留。
如图8所示,在制造阶段使手指6向手掌5侧弯曲,从而在手套1被戴上时,手掌5、手指6的手掌5侧部分当然容易伸长。从防水性和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使通气孔4从手套1未被戴上时就开始大幅开口的做法是不理想的,但很难利用通气孔4的形状的设计来增大手套1被戴上时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针对这一问题,当手掌5处的覆膜3易于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伸长时,不会对覆膜3、通气孔4施加多余的应力(当然也不会使使用者在穿戴手套1时费工夫、对使用者施加应力)就能使通气孔4充分开口。
相对于此,当在制造阶段未使手指6向手掌5侧弯曲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想象图8的(b)的状态),即使使用者戴上手套1,手掌5侧的覆膜3也很难伸长。结果,手掌5侧的通气孔4也不会大幅开口。结果,汗、湿气容易滞留的手掌的通气不充分。
如图8所示,不仅可以使手指6向手掌5侧弯曲,也可以使手掌5为向内侧蜷曲的状态,也可以使各手指6呈不同的弯曲状态。这是因为:通过戴上手套1,能使手掌5、手指6处的覆膜3自然伸长,结果使通气孔4扩大。当然,在想要提高手背8侧的通气的情况下,与图8相反地以手指6向手背8侧弯曲的方式制造手套1即可。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3中的手套1在制造阶段形成为预先弯曲的形态,从而能使通气孔4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扩大。结果,能够实现透气性、排气性强的手套1。
实施方式4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通气孔4的制造方法。
通气孔4形成于覆膜3。虽然像通气孔4那样将要素特定为“孔”,但通气孔不仅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的孔,也广泛包含裂缝、裂口这样的非恒定形状的贯穿部。因此,通气孔4的开口形状包含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棒状形状、直线形状和虚线形状等各种各样的形态。
由于通气孔4形成于覆膜3,所以采用在覆膜3的制造阶段中的各种方法形成该通气孔4。
由于通过将基体2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而形成覆膜3,所以利用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时的处理或浸渍前后的处理,形成通气孔4。
利用发泡进行的制造
覆膜3是通过发泡性的液态原材料、即在浸渍后渗入基体2的液态原材料干燥后,气泡破裂,从而形成通气孔4的。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通气孔4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9表示从侧面观察基体2和覆膜3的状态。
覆膜3是采用液态原材料、浸渍于基体2的表面而形成的。该液态原材料具有发泡性,具有多个气泡4A。气泡4A在覆膜3为液态的期间内能被保持,但在浸渍后随着干燥而破裂。图9中的下半部分所示的状态表示气泡4A破裂了的状态。气泡4A破裂后形成的痕迹成为连接外部与基体2的通气孔4。当然,根据气泡4A的破裂状态的不同,也可能未到达至基体2,但在该情况下,有时通过使用手套也能使通气孔4裂开至到达基体2。
通过将基体2浸渍在预先发泡了的液态原材料中,形成含有气泡4A的覆膜3,利用该气泡4A的破裂而形成通气孔4。通过利用该种气泡4A,能够容易地形成通气孔4。
为了使液态原材料含有气泡,采用现有的机械式方法、化学方法。在机械式方法中,一边搅拌液态原材料,一边将空气送入液态原材料中,当空气到达了规定的体积后,停止吹送空气,进行搅拌直到气泡稳定。
覆膜3所含的气泡的量优选小于覆膜3的单位体积的15vol%。更优选为5vol%~10vol%。在气泡量大于10vol%的情况下,虽然提高了透气性,但耐磨损性下降。相反,在气泡量小于5vol%的情况下,透气性变差,但能耐磨损性提高。因而,优选气泡的量为5vol%~10vol%。
按照下述次序测量气泡的量。首先,向重量已知的量筒中投入500ml的液态原材料,测量该液态原材料的重量。液态原材料的比重大概为值“1”,所以利用“气泡的容量=(500–液态原材料的重量)/500”这一式能求出气泡的量。
利用颗粒进行的制造
另外,作为覆膜3的原料的液态原材料含有颗粒,通过将基体2浸渍在作为覆膜3的含有颗粒的该液态原材料中,使含有颗粒的液态原材料渗入基体2。在浸渍后的液态原材料干燥而形成为覆膜3的过程中,该颗粒脱落或使覆膜3产生裂纹,从而形成通气孔4。这是因为:利用颗粒的脱落、裂纹贯穿覆膜3而连接基体2和外部。
或者,也可以在将基体2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后,使颗粒附着于表面。附着的颗粒脱落或使覆膜3产生裂纹,从而形成通气孔4,该处理与上述相同。另外,也优选在液态原材料干燥的过程中,将颗粒强制性去除或使颗粒在覆膜3上移动,从而强制性地在覆膜3形成通气孔4。
如上所述,利用将基体2浸渍在用于形成覆膜3的液态原材料中时的处理、浸渍后的处理,形成通气孔4。
当然,在通气孔4的形成方法中,上述工序只是一例,也可以利用针状的器具形成通气孔4。
实施方式5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5。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实际的手套的制造工序。
基体的制造
首先,制造基体2。
利用棉等天然纤维、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形成编织布、纺织布,从而制造基体2。此时,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等原材料优选进行了仿毛整理。另外,如在实施方式3中所述,在母模中,可以使手指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使手掌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或者,也可以使手指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使手掌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在上述各情况下,可以使手指6的通气孔4与手掌5的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不一样。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述,也优选使用竹纤维。
作为覆膜的液态原材料的制造
通过将基体2浸渍在树脂等液态原材料中而形成覆膜3。
液态原材料优选使用胶乳、树脂乳胶。胶乳包括天然胶乳、NBR和SBR等合成胶乳。树脂乳胶包括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等。
依据需要,在上述胶乳、树脂乳胶中添加稳定剂、交联剂、交联分散体、老化防止剂、增粘剂、增塑剂和消泡剂等,制造液态原材料。将基体2浸渍在这样制成的液态原材料中,从而在基体2的表面形成覆膜3。设置覆膜3不仅为了防水性,而且为了提高手套1的把持性。
该覆膜3具有通气孔4,利用覆膜3的裂口、裂缝和裂纹等形成通气孔4。详细而言,利用基体2被戴上(可以是人的手,也可以是用于制造的母模(手模))时的压力,使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的覆膜3产生裂口、裂缝和裂纹,这些裂口、裂缝和裂纹可以是通气孔4。因此,优选覆膜3是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的状态。
为了使覆膜3如上所述地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在液态原材料本身的制造工序、覆膜3的制造工序中,实施下述那样的设计。
例1
在胶乳等主要原料中混合稳定剂等添加物,从而制造液态原材料。该液态原材料经过规定时间后熟化(日文:熟成)。通过使该熟化时间比通常情况长,可使液态原材料过度熟化。过度熟化了的液态原材料能够形成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的覆膜3。
例2
也优选在液态原材料中混合大量填充剂,从而降低橡胶的纯度。通过使橡胶的纯度下降,液态原材料能够形成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的覆膜3。
例3
也优选像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那样,使液态原材料预先发泡。可以通过搅拌液态原材料(特别是一边送入空气一边进行的搅拌)来形成发泡状态。利用通过发泡而获得的气泡的连通、破裂,易于形成通气孔4。另外,当然,含有由发泡获得的气泡的液态原材料能够形成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的覆膜3。另外,也优选随着将覆膜3浸渍在溶剂中的工序(使覆膜3膨润)的进行,使气泡破裂。
例4
也优选在液态原材料中混合颗粒、粉状体。通过混合颗粒、粉状体,形成为在覆膜3上也附着有颗粒、粉状体的状态。应力集中在该颗粒、粉状体的周围而容易使覆膜3破裂。即,该种液态原材料能够形成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的覆膜3。另外,也可以随着将覆膜3浸渍在溶剂中的工序(使覆膜3膨润)的进行而使颗粒附着。
例5
也优选减小覆膜3的厚度。这是因为:当覆膜3的厚度较薄时,覆膜3当然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例如根据基体2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的时间、液态原材料的粘度等调整覆膜3的厚度。
例6
在将基体2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后,将覆膜3浸渍在SP值接近的溶剂中。结果,覆膜3膨润。随后,当覆膜3干燥时,覆膜3收缩而产生凹凸。即,在覆膜3的表面产生非常微小的波浪状形状。覆膜3由于该种凹凸而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
如上所述,利用例1~例6的任一种方法形成的覆膜3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易于形成通气孔4。
另外,也可以根据手套1的手指6、根部61和手掌5等部位,采用例1~例6的任一种处理将上述部位浸渍在不同的液态原材料中。例如在想要增加手指6的通气孔4的数量、总开口面积的情况下,采用例1至例6的任一种处理,制造供手指6浸渍的液态原材料,不对供手掌5浸渍的液态原材料进行例1至例6的任一种处理。相反,在与手指6相比想要增加手掌5的通气孔4的数量、总开口面积的情况下,采用例1至例6的任一种处理,制造供手掌5浸渍的液态原材料,也不对供手指6浸渍的液态原材料进行例1至例6的任一种处理。
另外,也优选使液态原材料经历熟化工序。在树脂中混合各种物质而成的液态原材料在30℃的状态下经任意的时间而熟化。经历了熟化工序的该种液态树脂影响所形成的覆膜3。
覆膜3的形成
将基体2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
首先,将基体2戴在母模上,调整温度。随后,将基体2浸渍在凝固剂中。然后再将基体2浸渍在液态原材料中。在进行了浸渍后,将基体2提起而使其经历干燥等,形成覆膜3。
在使液态原材料凝固时,采用盐凝固法(日文:塩凝固法)、感热凝固法(日文:感熱凝固法)和直接凝固法(日文:ストレ一ト法)等。盐凝固法是利用盐使液态原材料凝胶化的方法。感热凝固法是预先在液态原材料中添加感热剂,利用温度使该液态原材料凝胶化的方法。直接凝固法是不使用凝固剂、感热剂,通过干燥使液态原材料凝胶化的方法。盐凝固法所用的凝固剂是硝酸钙和氯化钙等。
干燥处理有时使用热风,有时将液态原材料放置于室温。
通气孔4的形成
在液态树脂干燥而形成了覆膜3后,利用戴上手套1的方法等在覆膜3形成通气孔4。由于利用覆膜3的裂缝、裂口和裂纹等形成通气孔4,所以有在手套1出厂时形成的通气孔4和通过使用手套1而形成的通气孔4。因此,通气孔4的数量、开口面积可能变化。如例1~例6中所述,制成为使覆膜3容易裂开或容易破裂的液态树脂形成覆膜3(覆膜3的一部分或全部),从而通过戴上手套1而容易地形成通气孔4。
如上所述,利用覆膜3的因部位的不同而产生的强弱的不均,形成手套1的根据部位而产生的通气孔4的数量、总开口面积(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
接下来,说明用于使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等发生变化的各种实施例、比较例。
在实施例中,说明容易地形成通气孔4,或根据手套1的部位的不同而使通气孔4的个数、总开口面积不同的手套1。在比较例中,说明与实施例不同,难以形成通气孔4或不能使通气孔4不一样的情况。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手套1使用经历了规定时间的熟化工序的液态原材料形成覆膜3。制造手套1的母模将手指的周围的比(所用的母模与标准尺寸的比)设为1.0,将手掌的周围的比(所用的母模与标准尺寸的比)设为0.8。利用毛涤纶(日文:ウ一リ一ポリエステル)制造基体2。将型温调整(日文:型温調整)为60℃,将基体2浸渍在凝固剂(氯化钙1%/甲醇溶液)中,然后将基体2浸渍在以30℃的条件进行了24小时的熟化处理的液态原材料中。随后,将基体2浸渍在溶剂(甲苯)中,接着,以110℃的条件进行30分钟的干燥硫化处理,从而制成手套。
在该实施例1中,手掌5的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比手指6的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手掌5的通气孔4的单位开口面积比手指6的通气孔4的单位开口面积大。利用制造手套1的母模的各部分为非正常比例和液态原材料的熟化,实现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的不一样。
实施例2
利用以下工序制造实施例2的手套1。首先,将套在母模上的基体2(毛涤纶100%)浸渍在凝固剂(氯化钙1%/甲醇溶液)中,接着将基体2浸渍在进行了熟化处理的液态原材料中。然后,使基体2干燥并浸渍在溶剂(甲苯溶液)中,使成为覆膜3的、被浸渍的液态原材料膨润,以110℃的条件干燥30分钟。
这样制成的实施例2的手套1在覆膜3上形成凹凸,所以只将手套1戴上就能容易地形成通气孔4。
另外,也优选预先制造熟化时间不同的多种液态原材料,根据手套1的部位而浸渍在熟化时间不同的液态原材料中。这是因为:结果能在手套1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凹凸,根据手套1的部位的不同使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不一样。
实施例3
将基体2浸渍在含有10vol%的气泡的液态原材料中而制造实施例3的手套1。当然,也可以在浸渍后使基体2干燥。
这种由实施例3制成的手套1能够利用气泡的破裂而容易地形成通气孔4。另外,也优选预先制造气泡多的液态原材料和气泡少的液态原材料这2种液态原材料,根据手套1的部位而浸渍在气泡的量不同的液态原材料中。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部位的不同而使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不一样。
实施例4
经将基体2浸渍在含有5%的天然橡胶粉的液态原材料中的工序,制造实施例4的手套1。当然,也可以在浸渍后使基体2干燥。
由实施例4制成的手套1能够利用天然橡胶粉的应力而容易地形成通气孔4。另外,也优选预先制造天然橡胶粉的混合率高的液态原材料和天然橡胶粉的混合率低的液态原材料的多种液态原材料,根据手套1的部位的不同而浸渍在混合率不同的液态原材料中。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根据部位的不同能使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不一样。
如上所述,实施例1~实施例4的手套1能够容易地形成通气孔4,或者能够根据手套1的部位的不同而使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不一样。
另外,说明相对于该实施例1~实施例4的比较例。比较例1~比较例4表示不能形成通气孔4、或即使形成了通气孔4但也不充分、或难以形成不一样的通气孔的任一种结果。
比较例1
在省略了液态原材料的熟化工序的基础上制造比较例1。
利用省略了液态原材料的熟化工序的比较例1制成的手套1不能形成通气孔4。
比较例2
比较例2制造如下的手套1,即,在制造手套1的母模中将手指的周围的比(所用的母模与标准尺寸的比)设为0.8,将手掌的周围的比(所用的母模与标准尺寸的比)设为0.8,由该母模制成的手套1。
在利用比较例2制成的手套1中,手指6的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与手掌5的通气孔4的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相同。这是因为:在基体2上不存在因部位的不同而产生的大小的不一样,所以不会发生单位个数、单位开口面积方面的不一样。
比较例3
在比较例3的手套1中,利用没有伸缩性的纤维(例如棉)制造基体2。除此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造工序制造手套。
由于基体2不具有伸缩性,所以即使比较例3的手套1被戴上,覆膜3也不会伸长,不能形成通气孔4。
比较例4
比较例4制造如下的手套1,即,在制造手套1的母模中将手指的周围的比(所用的母模与标准尺寸的比)设为1.0,将手掌的周围的比(所用的母模与标准尺寸的比)设为1.0,由该母模制成的手套1。
比较例4的手套1即使被戴上,手指6和手掌5也不会伸长,所以不能形成通气孔4。
如上所述,比较例1~比较例4存在不能形成通气孔4、或即使形成了通气孔4但也不充分、或不能形成不一样的通气孔4的这样的问题。
实施方式6
通气孔与编织孔的连通
在通过戴上手套1而使通气孔4开口的情况下,开口的通气孔4与基体2的编织孔22相连通,从而使手的表面与外界通气。
这里,通气孔4和编织孔22以各种各样的关系连通。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图10表示从形成有覆膜3的手掌侧看去的状态。图10的手套1在手掌的表面具有覆膜3,覆膜3具有通气孔4。用圆圈画的部分表示将通气孔4及其周围放大后的状态。
覆膜3具有多个通气孔4。此时,也可以是,多个通气孔4中的至少一个通气孔4与多个编织孔22相连通。图10表示一个通气孔4像这样地与多个编织孔22相连通的状态。通过使一个通气孔4与多个编织孔22相连通,提高透气性。这是因为:手的表面与外界的透气性由通气孔4实现,通过使一个通气孔4与多个编织孔22相连通,能够提高通气能力。
一个通气孔4与多个编织孔22通气,从而各通气孔4的通气量增加。这样,一个通气孔4与多个编织孔22相连通的结构产生使通气能力提高的优点。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图11所示的手套1与图10的手套1不同,多个编织孔22中的至少一个编织孔22与多个通气孔4相连通。图11的用圆圈画的部分是通气孔4周边的放大图
如放大图所示,多个通气孔4与一个编织孔22相连通。这通过缩小通气孔4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扩大编织孔22来实现。手套1的透气性利用通气孔4与编织孔22的连通来实现,但最终由通气孔4的开口控制通气能力。因此,在使多个通气孔4与一个编织孔22相连通的情况下,一个通气孔4的通气能力较低。但是,由于存在许多个细小的通气部分,所以具有手套1整体能确保一样的透气性的优点。或者,由于通气孔4的开口时的大小相对较小,所以也有提高覆膜3的耐久性的优点。
通过像这样使通气孔4与编织孔22以各种各样的变化相连通,能够获得透气性和耐久性等的平衡。另外,图10和图11均表示了在手套1被戴上时通气孔4开口而与编织孔22相连通的状态。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一个手套1上混合存在与多个编织孔22相连通的通气孔4和与一个编织孔相连通的多个通气孔4。通过在一个手套1上以各种方式混合存在上述结构,手套1能够以良好的平衡维持透气性和耐久性。
编织孔的形成
通过用纤维编织基体2而形成编织孔22。通过编织纤维而使被纤维彼此围成的区域成为编织孔22。由于基体2需要具有伸缩性,所以优选形成基体2的纤维也具有伸缩性。
这里,也优选通过编织伸缩性小的标准纱线(日文:基準糸)和具有伸缩性的纱线而形成基体2。标准纱线的伸缩性小,编织于该标准纱线的纱线具有伸缩性,从而使伸缩性小的线与伸缩性大的线交叉。例如在横纱是标准纱线而竖纱是纱线的情况下,伸缩方向容易沿纵向汇集。结果,在基体2伸缩的情况下,编织孔22以标准纱线为基础而容易地扩张。另外,由于存在伸缩性小的标准纱线,所以只是具有伸缩性的纱线扩张,不易使形成的编织孔22变形。当编织孔22不易变形时,可靠地确保编织孔22与通气孔4相连通时的通气区域。
标准纱线可以用作基体2的横纱,也可以用作竖纱。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将具有伸缩性的纱线编织于伸缩性小的标准纱线,则能以标准纱线为基础形成不易变形的编织孔22。
标准纱线使用伸缩性小的原材料较好,例如可以使用竹纤维。或者使用木纤维、伸缩性小的化学纤维。
覆膜的形成位置
覆膜3形成在手套1的至少手掌的表面。覆膜3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防水性,但却能提高把持性。这是因为:覆膜3的摩擦力大,具有防滑的功能。但是,如本说明书中所述,覆膜3妨碍透气性,所以设置覆膜3能获得把持性,但相反会影响透气性、舒适性。覆膜3所具有的通气孔4维持该透气性和舒适性。
这里,被手套1覆盖的手因汗、水分而有不适感,在手的表面,容易出汗、产生水分的场所也是各种各样的。这是因为:通常,当手指被手套覆盖时,由于每根手指的空间体积小,所以湿度、水分容易困在狭窄空间里(相对于此,手掌、手背的被覆盖的空间体积大,所以也会产生空气的气流,湿度、水分被困住的情况较少)。
因此,也优选不在像这样容易滞留汗、水分的部位形成覆膜3。另一方面,为了维持把持性,在必要部位的覆膜3是重要的。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图12所示的手套1在除指根以外的指部和手掌表面形成有覆膜3。指部如上所述,逐一被手套1覆盖,所以汗、水分必定容易被困住。特别是,由于手指产生的汗落下来而滞留在指根,所以指根是容易滞留汗、水分的部位。
另一方面,在使用手套1的使用者把持对象物时,不必在指根进行防滑。因此,即使在指根没有覆膜3,也不会在把持性方面出现问题。因此,也优选在除指根以外的指部(和手掌)形成覆膜3。即,基体2在指根露出。通过不在指根形成覆膜3,即使汗、水分滞留在指根,由于基体2露出,所以也能自基体2的编织孔22有效地通气而排出汗、水分。因此,能够减轻使用者的由容易滞留在指根的汗、水分产生的不适感。
当然,手掌、指部等被覆膜3覆盖的部位能够利用通气孔4与编织孔22的连通而确保透气性。
或者,如图13所示,也优选是在除了指根及手指的关节以外的指部(和手掌)形成有覆膜3的手套1。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
与指根同样,手指的关节也容易使汗、水分滞留。当容易滞留汗、水分时,不适感增加。针对该问题,如图13所示,当不在手指的关节形成覆膜3(使基体2露出)时,能够确保较强的透气性。利用该较强的透气性也能易于将产生在手指的关节的汗、水分排放到外部,提高舒适性。
手指的关节具有把持方面的作用,但与指尖、手掌相比,手指关节的在把持方面的影响较小。因此,即使不在手指关节形成覆膜3,手套1整体的对把持力的影响也较小。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手指的关节的透气性较强的结构能够提高手套1的舒适性。即,图13所示的手套1具有把持性与舒适性的平衡。
当然,也可以是在除指根和手指关节以外的指部形成有覆膜3的手套1,也可以是只在指根未形成覆膜3的手套1和只在手指关节未形成覆膜3的手套1中的任一种。这可以根据手套1的规格而定。
另外,为了去除指根、手指的关节等处的覆膜3,可以不将指根、手指的关节等浸渍在形成覆膜3的液态原材料中,或者在形成了覆膜3后将覆膜3去除。
通过像图12和图13那样不在汗、水分特别容易滞留的部位且把持性不太被影响的场所设置覆膜3(使基体2露出),能够与通气孔4的功能互起作用,实现兼顾把持性和透气性的手套1。
另外,在图12和图13中说明了在汗、水分容易滞留的指根、手指的关节处未形成有覆膜3的手套1,但也优选是这些部位的覆膜3的厚度较薄的手套1。即,指根及关节处的覆膜3的厚度比手指、手掌处的覆膜3的厚度薄。
这是因为:当覆膜3较薄时,通气孔4因手套1被使用而更大幅地开口,透气性提高。当然,通过使覆膜3较薄,也有减轻闷热感的优点。
这样,即使不在指根、关节处形成覆膜3,通过使覆膜3的厚度比其他部位的覆膜3的厚度薄,也能提高使用感、舒适感。
另外,在指部,汗、水分容易滞留在指根、关节(如上所述,这是因为:在手指产生的汗、水分滴落而滞留或间接地滞留在作为凹陷部的根部)。虽然也优选像图12和图13那样不在指根、关节处形成覆膜3,或减小覆膜3的厚度,但制造工序较复杂。
因此,也优选指部的覆膜3的厚度比手掌处的覆膜3的厚度薄。指部为了提高把持性而需要设置覆膜3。这里,覆膜3确保由通气孔4获得的透气性。此时,当指部的覆膜3的厚度较薄时,指部的通气孔4容易变大而提高透气性。当然,覆膜3较薄也使闷热感减轻。
另外,作为制造工序,也容易使指部整体的覆膜3的厚度比其他部位的覆膜3的厚度薄。这是因为:不必在指部根据部位的不同而改变覆膜3的厚度。
这样,通过着眼于指部的汗、水分的滞留容易度,设计指部的覆膜3,能够使把持性与透气性的平衡最佳化。
把持性的提高
手套1利用覆膜3提高把持性。因此,覆膜3是能够调整把持力的要素。在使用手套1时,虽然也有用手掌抓握物品的情况,但多用指尖抓住物品。因此,也优选指尖处的覆膜3的厚度比指部、手掌处的覆膜3的厚度厚。
通过使覆膜3的厚度较厚,能够提高指尖的作用于把持物的压力。当然,通过使覆膜3较厚,也能提高耐久性。当耐久性提高时,使用者在用指尖抓住把持物时,也能大胆地用力。结果,指尖的把持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指尖的覆膜3的厚度较厚的结构和指尖的覆膜3的厚度比其他部分的覆膜3的厚度厚的结构,对把持力的提高有用。
当然,在指尖的覆膜3也形成有通气孔4,也能确保透气性。指尖的覆膜3呈凸状扩展,所以通气孔4容易扩大。因此,透气性也是充分的。另外,也优选不只使指尖的覆膜3较厚,还在指尖形成由覆膜3产生的凹凸等。这是因为:能够利用凹凸产生防滑的功能。
通气孔的开口的确认
通气孔4在手套1被戴上时增加开口面积。手套1能够利用该通气孔4的开口而确保透气性。但是,通气孔4不是能简单辨认到的大小,而是非常小的尺寸。因此,使用者有时也无法简单地辨认通气孔4是否规矩地设置、在手套1被戴上时通气孔4是否充分地开口这样的情况。当然,即使无法辨认,作为实际的成品的性能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顾客来说,能够辨认也具有提高成品的可靠性的优点。
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用目视的方式容易地确认通气孔4的开口,但能够看出通气孔4开放。
在把握通气孔4的开口的方面,优选基体2的色度包含比覆膜3的色度浓的部分。通气孔4形成于覆膜3。覆膜3形成在基体2的表面,但形成有通气孔4,而且当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增大时,能够借助该通气孔4透过覆膜3辨认到基体2的配色。这是因为:在基体2的色度比覆膜3的色度浓的情况下,利用覆膜3所具有的许多个通气孔4,能够透过覆膜3看到基体2的配色。即,透过覆膜3透视到基体2的配色。
若排除覆膜3非常薄的情况,则只要不在覆膜3形成通气孔4,覆膜3就不会使基体2的配色可被看到。另一方面,在覆膜3具有许多个通气孔4的情况下,覆膜3使基体2的配色可被看到。特别在基体2的色度比覆膜3的色度浓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可靠地透视到基体2的配色。色度浓是指例如在覆膜3是肤色或白色的情况下,基体2具有黑色、茶色等的配色的情况。特别在手套1被戴上而通气孔4开口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经由覆膜3透视到基体2的配色。
这样,经由覆膜3透视到基体2的配色能够告知使用者手套1形成有通气孔4。当然,当在手套1被戴上前和被戴上后确认到经由覆膜3的、基体2的配色的透明程度增强的情况下,能使使用者确切感受到通过戴上手套1而增加通气孔4的开口面积。
如上所述,通过使基体2的色度比覆膜3的色度浓,覆膜3能够利用通气孔4使基体2的配色可被看到。通过以这种方式透视基体2的配色,使用者能够把握手套1形成有通气孔4以及通气孔4随着手套1被戴上而开口的事项。能够把握通气孔4,对于使用者来说可放心使用手套1,对于提供者来说能形成可靠性。
另外,也优选不仅使基体2的色度比覆膜3的色度浓,而且使基体2具有比覆膜3的色度浓的色度的花样。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手套的主视图。图14的手套1的覆膜3使基体2的花样可被看到而处于可视状态。在通气孔4设于覆膜3的情况下,覆膜3利用该通气孔4的存在和通气孔4的开口使基体2的花样可被看到。其理由同上。即,这是因为:可利用通气孔4看到一部分色度浓的花样,整体上是透过覆膜3可被使用者看到的状态。在图14中,经由覆膜3能透视到设于基体2的圆点花样28。覆膜3具有多个通气孔4,从而产生该种透明程度。
在覆膜3只与基体2的配色不同,花样能透过覆膜3看到的情况下也能容易地辨认。另外,经由覆膜3看到基体2的花样,对于使用者来说也有使使用者开心的优点。另外,透明程度越来越高表示通气孔4在使用过程中扩大或覆膜3被磨得越来越薄。因此,使用者也能根据透明程度把握手套1的更换时间。
这样,对于使用者来说,能够利用基体2的色度、花样与覆膜3的色度的对比,间接地把握通气孔4的存在、开口。通过能够把握通气孔4的存在、开口,也具有提高对手套1的可靠性的优点。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6的手套1利用各种各样的设计,能够提高使用感或提高可用性。
以上,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手套只是说明本发明的主旨的一例,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的变形、改造。
附图标记说明
1、手套;2、基体;21、纤维;22、编织孔;28、圆点花样;3、覆膜;4、通气孔;5、掌;6、指;61、根部;7、手腕;8、手背。

Claims (24)

1.一种手套,其特征在于,
该手套包括:
纤维制的基体,其具有手的形状,并且具有伸缩性;
覆膜,其形成在上述基体的表面且至少形成在手掌的表面;
多个通气孔,其形成于上述覆膜,
该手套未被戴上时的上述通气孔关闭或是开口状态不充分,在该手套被戴上时,上述通气孔的开口面积扩大至能确保透气性的程度,
该手套被戴上时的上述通气孔的开口面积比该手套未被戴上时的上述通气孔的开口面积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基体具有多个编织孔,在上述手套被戴上而使上述通气孔开口的情况下,上述编织孔与上述通气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多个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上述多个通气孔的在开口的情况下的总开口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多个编织孔中的一个编织孔的开口面积比上述多个通气孔中的一个通气孔的在开口的情况下的开口面积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手掌处的上述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比上述手套的手背处的上述编织孔的总开口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在上述基体的大致整个表面形成上述覆膜,或者在上述基体的表面,至少在上述基体的手掌、手指及指根的部位形成上述覆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在上述手套的不同部位,上述多个通气孔的每单位面积内的个数、即单位个数和上述多个通气孔的每单位面积内的总开口面积、即单位开口面积中的至少一方不一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指根处的上述单位个数比上述手套的手掌处的上述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上述手套的指根处的上述单位开口面积比上述手套的手掌处的上述单位开口面积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手指处的上述单位个数比上述手套的手掌处的上述单位个数多、并且/或者上述手套的手指处的上述单位开口面积比上述手套的手掌处的上述单位开口面积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套,其中,
制造上述手套的母模的手指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上述母模的手掌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手指处的上述单位个数比上述手套的手掌处的上述单位个数少、并且/或者上述手套的手指处的上述单位开口面积比上述手套的手掌处的上述单位开口面积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套,其中,
制造上述手套的母模的手指的大小为标准尺寸以上,上述母模的手掌的大小小于标准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采用随着将上述覆膜浸渍在溶剂中的工序的进行、使上述覆膜所含有的气泡破裂的方法和使颗粒附着于上述覆膜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形成上述通气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手指在上述手套未被戴上时向手掌侧弯曲。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多个通气孔中的至少一个通气孔在上述手套被戴上时与多个上述编织孔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多个编织孔中的至少一个编织孔在上述手套被戴上时与多个上述通气孔相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中,
通过编织伸缩性小的标准纱线和具有伸缩性的纱线,形成上述编织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标准纱线含有竹纤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在上述手套的指部的除指部的根部及上述指部的关节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及手掌处的表面形成上述覆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指根及上述指部的关节处的上述覆膜的厚度比上述手套的指部的其他部分及手掌处的上述覆膜的厚度薄。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指部的上述覆膜的厚度比上述手掌处的上述覆膜的厚度薄。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手套的指尖处的上述覆膜的厚度比上述指部及上述手掌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覆膜的厚度厚。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
上述基体的色度包含比上述覆膜的色度浓的部分。
24.一种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手套是权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套,
在该手套的制造方法中,
将具有手套的外形形状且具有伸缩性的纤维制的基体的表面且至少手掌部分的表面浸渍在凝固剂中,
将上述基体的表面中的至少手掌处的表面浸渍在含有气泡和颗粒中的至少一方的混合液中,
将上述覆膜浸渍在溶剂中而使该覆膜膨润,
使上述覆膜干燥。
CN201180033080.5A 2010-10-04 2011-09-21 手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0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4526A JP5643050B2 (ja) 2010-10-04 2010-10-04 手袋
JP2010-224526 2010-10-04
JP2011199826A JP6004621B2 (ja) 2011-09-13 2011-09-13 手袋
JP2011-199826 2011-09-13
PCT/JP2011/071469 WO2012046572A1 (ja) 2010-10-04 2011-09-21 手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0887A CN102970887A (zh) 2013-03-13
CN102970887B true CN102970887B (zh) 2015-04-01

Family

ID=4592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308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0887B (zh) 2010-10-04 2011-09-21 手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91618A1 (zh)
EP (1) EP2612566B1 (zh)
CN (1) CN102970887B (zh)
WO (1) WO20120465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43379A1 (en) * 2013-07-22 2016-05-26 Summit Glove Inc. Glove having a widened cuff and with finger regions that include a flexible hinge region
US9380794B2 (en) * 2013-07-22 2016-07-05 Summit Glov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glove failure
US9730477B2 (en) 2013-12-13 2017-08-15 Covco Ltd. Ambidextrous fish scale-textured glove
US11241051B2 (en) * 2014-07-08 2022-02-08 Covco (H.K.) Limited Ambidextrous fish scale-textured glove
USD739993S1 (en) 2014-10-14 2015-10-06 Ansell Limited Striped glove
USD775779S1 (en) * 2015-04-24 2017-01-10 Richard Luque Glove
USD780380S1 (en) * 2015-05-05 2017-02-28 Randi V. Daniels Glove with plurality of grip elements
JP6144794B2 (ja) * 2015-05-25 2017-06-07 株式会社東和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手袋用基体および手袋
USD893111S1 (en) 2015-05-28 2020-08-11 Handson Equine, Llc Animal bathing and grooming glove
WO2016208694A1 (ja) * 2015-06-24 2016-12-29 ミドリ安全株式会社 滑り止め付き編み手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156421A1 (en) * 2015-12-07 2017-06-08 East Leading Chemical Co., Ltd. Water repellent glove
USD893129S1 (en) 2016-05-25 2020-08-18 Summit Glove Inc. Patterned glove with a flared cuff
USD895228S1 (en) 2016-05-25 2020-09-08 Summit Glove Inc. Patterned glove with a straight cuff
WO2017209784A1 (en) * 2016-06-02 2017-12-07 Pamell Tevian Heat glove
JP1621321S (zh) * 2017-02-20 2019-01-07
WO2018165525A1 (en) * 2017-03-10 2018-09-13 Brighton-Best International, Inc. Molded finger covers
USD858906S1 (en) * 2018-03-12 2019-09-03 Jay Michaelson Animal bathing and grooming glove
USD883582S1 (en) * 2018-07-11 2020-05-05 Dang Bui Animal grooming glove
USD912928S1 (en) 2018-07-19 2021-03-16 Showa Glove Co. Glove
JP6744676B1 (ja) * 2019-11-01 2020-08-19 ショーワ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手袋
US11800906B2 (en) * 2020-08-03 2023-10-31 Matthew Furstenburg Athletic glove with high-grip surfa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7072A (en) * 1981-11-24 1985-02-05 Towa Glove Co., Ltd. Porous coated glove
US5708979A (en) * 1996-11-01 1998-01-20 Acushnet Company Glove with elastic back
JPH1053908A (ja) * 1996-08-02 1998-02-24 Chubu Bussan Boeki Kk 作業用手袋
JPH11140714A (ja) * 1997-11-07 1999-05-25 Shinei Sangyo Kk 作業用手袋
JP2002129418A (ja) * 2000-10-23 2002-05-09 Noosu Kasei Kogyo Kk 通気性滑り止め手袋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4635A (en) * 1962-12-31 1964-07-22 E V Hawti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gloves
JPS59163403A (ja) * 1983-03-06 1984-09-14 東和グロ−ブ株式会社 表面に滑り止め突起を有する手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598429A (en) * 1984-11-14 1986-07-08 R. Neumann & Co. Partially detackified leather and glove
GB2181691B (en) * 1985-10-21 1990-05-23 Porvair Ltd Gloves
JPH0722135B2 (ja) 1986-08-29 1995-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気相成長方法
JPH0724926U (ja) * 1993-10-06 1995-05-12 ニッポー株式会社 収縮性手袋
US5682613A (en) * 1994-07-25 1997-11-04 Gates-Mills, Inc. Waterproof breathable gloves
US5869193A (en) * 1994-11-16 1999-02-09 Kappler Safety Group Breathable polyvinyl alcohol protection wear
US5625900A (en) * 1995-03-08 1997-05-06 Specialty Sports Limited High grip glove
US5993972A (en) * 1996-08-26 1999-11-30 Tyndale Plains-Hunter, Ltd.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polyether polyurethanes and uses therefor
JP2001131813A (ja) 1999-10-29 2001-05-15 Mie Kagaku Kogyo Kk 網目状滑り止め付き作業用手袋の製法
JP3950457B2 (ja) * 2004-07-28 2007-08-01 憲一朗 伊東 手袋の製造方法
JP4242338B2 (ja) * 2004-12-17 2009-03-25 ショーワ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滑止め手袋
US7378043B2 (en) * 2005-01-12 2008-05-27 Ansell Healthcare Products Llc Latex gloves and articles with geometrically defined surface texture providing enhanced grip and method for in-line processing thereof
JP4509902B2 (ja) 2005-09-26 2010-07-21 憲一朗 伊東 手袋の製造方法
US7814571B2 (en) * 2006-02-23 2010-10-19 Ansell Healthcare Products Llc Lightweight thin flexible polymer coated glove and a method therefor
JP2008101291A (ja) 2006-10-18 2008-05-01 Unitika Textiles Ltd 竹繊維織物の製造方法
US8001809B2 (en) * 2007-09-04 2011-08-23 Ansell Healthcare Products Llc Lightweight robust thin flexible polymer coated glove
US7975634B1 (en) * 2007-10-02 2011-07-12 Kirsten Dugan Baby legging with knee pad and patch
EP2173206B2 (en) * 2008-01-22 2015-01-14 Li & Fung (B.V.I.) Ltd Coated glove with multiple material layers
JP2011001662A (ja) * 2009-06-19 2011-01-06 Towa Corp:Kk 手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448265B2 (en) * 2010-04-21 2013-05-28 Frank S. DuPont Glove having micropor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7072A (en) * 1981-11-24 1985-02-05 Towa Glove Co., Ltd. Porous coated glove
JPH1053908A (ja) * 1996-08-02 1998-02-24 Chubu Bussan Boeki Kk 作業用手袋
US5708979A (en) * 1996-11-01 1998-01-20 Acushnet Company Glove with elastic back
JPH11140714A (ja) * 1997-11-07 1999-05-25 Shinei Sangyo Kk 作業用手袋
JP2002129418A (ja) * 2000-10-23 2002-05-09 Noosu Kasei Kogyo Kk 通気性滑り止め手袋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0887A (zh) 2013-03-13
WO2012046572A1 (ja) 2012-04-12
EP2612566A4 (en) 2014-03-19
EP2612566B1 (en) 2015-11-18
US20130091618A1 (en) 2013-04-18
EP2612566A1 (en)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0887B (zh) 手套
US10349691B2 (en) Glove
US9622526B2 (en) Glov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8137606B2 (en) Lightweight thin flexible polymer coated glove and a method therefor
US8001809B2 (en) Lightweight robust thin flexible polymer coated glove
US20100275342A1 (en) Knitted gloves having a single layer with a plurality of yarns
US20070249250A1 (en) Textile Based on a Mixture of Abrasion Resistant Technical Fibers
JP6004621B2 (ja) 手袋
CN108367196A (zh) 用于控制单元的可拆卸罩
CN113564935A (zh) 一种针织手套芯、包含其的浸胶防护针织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181727B1 (ko) 안전화용 경편직물과 그를 이용한 안전화
JP5643050B2 (ja) 手袋
KR101621415B1 (ko) 고강도 폴리에스테르 권축가연가공사와 아라미드를 이용한 투습방수가 가능한 기능성 원단
CN201541750U (zh) 新型活性炭纤维防护服
CN207767560U (zh) 一种具有透气褶的衣服
CN217937331U (zh) 一种运动防护手套
CN213307726U (zh) 一种穿刺加强头盔
CN211558910U (zh) 一种新型防滑机修手套
US11723427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upporting glove
JP2008248439A (ja) 作業用手袋と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