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020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020A
CN102957020A CN2012102827626A CN201210282762A CN102957020A CN 102957020 A CN102957020 A CN 102957020A CN 2012102827626 A CN2012102827626 A CN 2012102827626A CN 201210282762 A CN201210282762 A CN 201210282762A CN 102957020 A CN102957020 A CN 102957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imaginary line
connector
curls
connec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27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塚真一
添岛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w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w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w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w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7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coil spring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少的部件个数和省空间性这两者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是以基体部(10)的底面为接触面而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定义将基体部(10)与前端突出部(51)的中心彼此连结的假想线(5)。第一旋绕部(20)呈以假想线(5)为轴的圆弧状地绕着假想线(5)旋绕。第二旋绕部(30)呈以假想线(5)为轴的圆弧状地绕着假想线(5)旋绕。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的旋绕角度为约240度。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设置于印制基板并为了将该印制基板的基本图案、配线图案等导体图案与其他的印制基板的导体图案、屏蔽壳体相互电连接而使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32是将金属板折弯而得到弹性的以往的板簧类型的连接器的向基板的安装时的外观图(也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该连接器是以安装面813为接触面而通过软钎焊连接等搭载于电路基板2且接触点部814与屏蔽壳体等接触的结构,弹性变形部815的弹性力成为接触力。
图33是通过螺旋弹簧的压缩而得到弹性的以往的销连接器的向基板的安装时的外观图。该连接器是以安装面813为接触面而通过软钎焊连接等搭载于电路基板2且销804的前端与屏蔽壳体等接触的结构,弹簧806的弹性力成为接触力。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2962号公报
图32的板簧类型的连接器在能够最低由1个部件构成的方面上有利,但是要提高接触点位置时,在基板面积的占有增大的方面上不利。图33的销连接器与图32的板簧类型的连接器相比,在即使接触点位置高也不占有基板面积的方面上有利,另一方面除了螺旋弹簧及作为接触点的销之外,还需要对它们进行保持且用于向电路基板安装的管,因此至少由3个部件构成,在成本变高这一点上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认识到这种状況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少的部件个数和省空间性这两者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一形态是连接器。
该连接器具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绕着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的基准位置彼此连结的假想线旋绕小于一周的至少一个旋绕部、从所述旋绕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连接部、及从所述旋绕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连系部。
也可以是,所述旋绕部为多个,各个旋绕部在所述假想线的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相邻的旋绕部的端部彼此由连系部连结。
也可以是,由多个所述旋绕部旋绕所述假想线1周以上。
也可以是,从所述假想线的方向观察时,各个所述连系部相对于所述假想线的角度位置互不相同。
也可以是,从所述假想线的方向观察时,各个所述连系部相对于所述假想线以大致等角度间隔存在。
也可以是,所述旋绕部旋绕所述假想线半周以上。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部是一面成为安装面的基体部,从所述旋绕部的一端延伸的所述连接部将该旋绕部与所述基体部连结,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具有与所述安装面相反朝向的前端突出部的前端部,从所述旋绕部的另一端延伸的所述连接部将该旋绕部与所述前端部连结。
也可以是,具有从所述基体部立起而朝向所述前端部延伸的碰触部,在压缩时,所述碰触部与所述前端部的一面碰触。
也可以是,所述碰触部从所述基体部折弯而立起,在从所述假想线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旋绕部的内侧。
也可以是,从所述旋绕部的另一端延伸的所述连系部的宽度比从所述旋绕部的一端延伸的连系部的宽度宽。
也可以是,所述旋绕部存在于与所述假想线大致垂直的平面内,各个所述连系部与所述假想线大致平行地从所述旋绕部折弯而延伸。
也可以是,所述旋绕部呈以所述假想线为轴的圆弧状地绕着所述假想线旋绕。
也可以是,所述的连接器由1张导电性板材的折弯而形成。
也可以是,所述假想线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的中心、或与连接对象物的接触部分的最小包含圆的中心相互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的组合、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系统等之间进行变换所得的技术方案作为本发明的形态也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由最低1个部件构成,并且通过旋绕部确保充分的弹性而能够以少的安装面积形成充分的高度,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少的部件个数和省空间性这两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底面图。
图6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7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8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背视图。
图9是图7的X-X剖视图。
图10是图7的Y-Y剖视图。
图11是图7的Z-Z剖视图。
图12是将图1的连接器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5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8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1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4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7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
图29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30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1是图30的A向视侧视图。
图32是将金属板折弯而得到弹性的以往的板簧类型的连接器的向基板安装时的外观图。
图33是通过螺旋弹簧的压缩而得到弹性的以往的销连接器的向基板安装时的外观图。
【标号说明】
2电路基板
10基体部
15第一连系部
20第一旋绕部
25第二连系部
30第二旋绕部
35第三连系部
50前端部
51前端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结构要素、构件等标注同一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并未限定发明而只是例示,在实施方式中记述的全部的特征、其组合未必一定为发明的本质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底面图,图6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左侧视图,图7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右侧视图,图8是该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背视图。图9是图7的X-X剖视图,图10是图7的Y-Y剖视图,图11是图7的Z-Z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具备基体部10、第一连系部15、第一旋绕部20、第二连系部25、第二旋绕部30、第三连系部35、及前端部50,它们通过从1张例如磷青铜等的导电性板材(金属板)的冲压及折弯加工而形成。基体部10和前端部50成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两端的连接部,其他的部分为模拟弹簧结构部即作为弹性变形部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将连结基体部10的基准位置与前端部50的基准位置的直线定义为假想线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假想线5将基体部10的中心和前端突出部51的中心连结。各基准位置不限于中心。在此,基体部10的中心未考虑切口部11而决定,假想线5通过基体部10的安装面(底面)的最小包含圆的中心。需要说明的是,最小包含圆是指将基体部10的底面包含在内侧的圆中的最小的圆,若基体部10的底面的外形为圆,则其外形成为最小包含圆。在前端突出部51与对象物进行面接触时,同样地也可以确定假想线5通过前端部50的接触面的最小包含圆的中心。
基体部10是具有切口部11的大致圆板形状,且与假想线5大致垂直地设置。基体部10的底面如图12所示是向电路基板2的安装面。作为第一连系部15的长方形板从基体部10的缘部大致垂直地折弯,与假想线5大致平行且使一面朝向假想线5侧地立起。第一连系部15的上端大致垂直地折弯,第一旋绕部20从该折弯部延伸。换言之,第一连系部15从第一旋绕部20的一端向基体部10侧折弯而延伸。
第一旋绕部20是以假想线5为中心轴的圆弧状平板,从一端到后述的另一端绕着假想线5旋绕。旋绕角度从图10可知为约240度。第一旋绕部20所存在的平面与假想线5大致垂直(与基体部10大致平行)。作为第二连系部25的长方形板从第一旋绕部20的另一端大致垂直地折弯,与假想线5大致平行且使一面朝向假想线5侧而向前端部50侧延伸(立起)。第二连系部25的上端大致垂直地折弯,第二旋绕部30从该折弯部延伸。换言之,第二连系部25从第二旋绕部30的一端向基体部10侧折弯而延伸。
第二旋绕部30是以假想线5为中心轴的圆弧状平板,从一端到后述的另一端绕着假想线5旋绕。旋绕角度从图9、10可知为约240度。第二旋绕部30所存在的平面与假想线5大致垂直(与基体部10及第一旋绕部20大致平行)。作为第三连系部35的长方形板从第二旋绕部30的另一端大致垂直地折弯,与假想线5大致平行地向前端部50侧延伸(立起)。第三连系部35的上端大致垂直地折弯,前端部50从该折弯部延伸。第三连系部35形成得比第一连系部15及第二连系部25宽。
前端部50在大致圆板形状的中央部具有向基体部10的相反朝向突出的前端突出部51,前端突出部51的前端成为与对象物(例如另一印制基板的导体图案、屏蔽壳体)的接触部。需要说明的是,前端突出部51例如通过从背侧(基体部10侧)对前端部50进行冲裁而形成。
基体部、第一旋绕部20、第二旋绕部30及前端部50分别以自身所存在的平面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以第一连系部15、第二连系部25及第三连系部35在假想线5的方向上的位置相互不同且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间隔相同。
基体部10的底面作为接触面而搭载于电路基板,前端突出部51与对象物抵接,从而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如图2所示那样被压缩。在该压缩状态下,除了第一旋绕部20、第二旋绕部30、及前端部50的弯曲引起的应力之外,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的扭转引起的应力成为弹性力(要返回伸长状态的恢复力)而向前端突出部51施加与对象物的接触力(接触点压力)。即,作为弹性要素,不仅能得到主要利用集中施加于折弯部的弯曲的应力的作为薄板簧的特征,而且能得到主要利用扭转产生的应力的作为螺旋弹簧的特征,能够确保必要的弹性而作为稳定的电接触点发挥功能。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下述的效果。
(1)由第一连系部15、第一旋绕部20、第二连系部25、第二旋绕部30、第三连系部35构成的模拟弹簧结构部作为弹性变形部发挥功能,与以往的图32所示的板簧类型的连接器相比,能够不增大基板面积的占有地提高接触点位置,有利于省空间化。另外,具有与以往的图33所示的销连接器同等的功能(弹性和省空间性),并实现由以金属板为材料的一个部件构成的一体结构,部件个数少且在成本方面上有利。即,能够实现省空间/低成本这样的具有销连接器/板簧连接器这双方的优点的连接器。这样的连接器例如作为便携式电话等电子设备的信号接触点而使用时,能够实现低成本/省空间下的产品化。
(2)第一连系部15、第二连系部25、第三连系部35沿着以假想线5为轴的周向错开角度,因此在连接器压缩时,连系部彼此不干涉,作为连接器能够充分确保必要的缩动范围。另外,各连系部间的角度错动在从假想线的方向观察下为120度的等角度间隔,压缩时的平衡良好。
(3)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绕着假想线5呈圆弧状旋绕,因此压缩时的扭转产生的应力均等地分散而施加在圆弧状部分。因此,与应力集中的情况相比,耐久性高。
(4)第三连系部35比第一连系部15及第二连系部25的宽度宽,因此能够减小压缩时的前端部50的弯曲量,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前端突出部51比第三连系部35的上端靠下的情况。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5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以后,基体部10的切口部11不存在。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相比,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分别由形成三角形的2边的直线状的2边绕着假想线5旋绕,在这一方面上不同,在其他方面上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虽然扭转产生的应力容易集中在2边相交的角部分,但在其他的方面上能够发挥与实施方式1同等的效果。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8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相比,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分别由呈大致コ字型的直线状的3边绕着假想线5旋绕,在这一方面上不同,在其他的方面上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虽然扭转产生的应力容易集中在形成于3边中的相邻2边的2个角部分,但在其他的方面上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等的效果。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20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1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相比,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的旋绕角度成为180度,在这一方面上不同,在其他方面上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连系部15与第三连系部35在以假想线5的方向为轴的周向的角度上一致,在缩动范围确保的方面上,实施方式1更优异。另外,由于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的旋绕长度变短,因此扭转弹性的确保也可以说实施方式1更容易。然而,虽然在与图32、33的比较中存在程度差,但能够起到以实施方式1为标准的效果。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23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4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相比,在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的旋绕角度成为120度且具备第三旋绕部40及第四连系部45的方面上不同,而在其他的方面上一致。
第三旋绕部40从第三连系部35的上端的折弯部延长,与假想线5大致垂直地以旋绕角度120度绕着假想线5呈圆弧状地旋绕。第四连系部45从第三旋绕部40的另一端大致垂直地折弯,与假想线5大致平行地向前端部50侧延伸(立起)。第四连系部45的上端大致垂直地折弯,前端部50从该折弯部延伸。本实施方式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26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7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相比,在将基体部10改变为基端部12的方面上不同,而在其他的方面上一致。基端部12为与前端部50同样的形状,且具有基端侧突出部13。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是基端部12及前端部50均未固定而作为非固定接触点使用的两销类型。本实施方式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连接器的伸长状态的立体图。图29是该连接器的压缩状态的立体图。图30是该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1是图30的A向视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相比,在具有从基体部10大致垂直地立起而朝向前端部50延伸的碰触部70的方面上不同,在其他的方面上一致。碰触部70为长方形板且从基体部10大致垂直地折弯,与假想线5大致平行且使一面朝向假想线5侧立起,从上方观察时位于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的内侧且位于前端部50的下方(图30)。需要说明的是,基体部10的切口部11是碰触部70的立起起点(折弯起点),与碰触部70的立起位置对应而从实施方式1变更形状(或位置)。
如图29所示,碰触部70在连接器的压缩时与前端部50的下表面碰触(抵接)。因此,能够防止连接器压缩时的过度的变形。另外,由于碰触部70从基体部10大致垂直地立起,因此与倾斜立起的情况相比,即使高负载作用于碰触部70的前端,碰触部70也不会容易地折弯,因此能够应对更高的负载。另外,碰触部70的高度(立起状态下的高度)与第二旋绕部30的下表面大体一致(图31)。此外,碰触部70以在从上方观察时进入第一旋绕部20及第二旋绕部30的内侧且与前端部50的下表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因此,在设置碰触部70时无需使连接器大型化,维持省空间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碰触部70与前端部50下表面可靠地碰触,也可以将碰触部70的前端向假想线5侧且与前端部50平行地折弯,而增加与前端部50下表面的接触面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碰触部70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实施方式2~5。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各个旋绕部的旋绕角度并不局限于120度、180度及240度,也可以是小于1周(360度)的任意的角度。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多个旋绕部将假想线5的旋绕形成为总计1周以上。
各个旋绕部的旋绕角度也可以不相同。即,各个连系部的以假想线5的方向为中心轴的周向的角度并未限定为等角度间隔。
旋绕部的层数(个数)并不局限于2层或3层,也可以为其他的任意的个数。只要根据要求的高度等而适当决定旋绕部的层数即可。
并未限定为将各个旋绕部形成为同种类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将任一旋绕部形成为圆弧状,而将另一旋绕部形成为以2边或3边旋绕的形状。
也可以将实施方式2~5的基体部10置换为实施方式6的基端部12。

Claims (14)

1.一种连接器,具备:
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及
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绕着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的基准位置彼此连结的假想线旋绕小于一周的至少一个旋绕部、从所述旋绕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连系部、及从所述旋绕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连系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旋绕部为多个,各个旋绕部在所述假想线的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相邻的旋绕部的端部彼此由连系部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由多个所述旋绕部旋绕所述假想线1周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从所述假想线的方向观察时,各个所述连系部相对于所述假想线的角度位置互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从所述假想线的方向观察时,各个所述连系部相对于所述假想线以大致等角度间隔存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旋绕部旋绕所述假想线半周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是一面成为安装面的基体部,从所述旋绕部的一端延伸的所述连系部将该旋绕部与所述基体部连结,
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具有与所述安装面相反朝向的前端突出部的前端部,从所述旋绕部的另一端延伸的所述连系部将该旋绕部与所述前端部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具有从所述基体部立起而朝向所述前端部延伸的碰触部,在压缩时,所述碰触部与所述前端部的一面碰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碰触部从所述基体部折弯而立起,在从所述假想线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旋绕部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从所述旋绕部的另一端延伸的所述连系部的宽度比从所述旋绕部的一端延伸的连系部的宽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旋绕部存在于与所述假想线大致垂直的平面内,各个所述连系部与所述假想线大致平行地从所述旋绕部折弯而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旋绕部呈以所述假想线为轴的圆弧状地绕着所述假想线旋绕。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由1张导电性板材的折弯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假想线将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的中心、或与连接对象物的接触部分的最小包含圆的中心相互连结。
CN2012102827626A 2011-08-09 2012-08-09 连接器 Pending CN1029570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4150 2011-08-09
JP2011174150 2011-08-09
JP2012-108942 2012-05-10
JP2012108942A JP2013055035A (ja) 2011-08-09 2012-05-10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020A true CN102957020A (zh) 2013-03-06

Family

ID=4679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27626A Pending CN102957020A (zh) 2011-08-09 2012-08-0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40510A1 (zh)
EP (1) EP2557634A1 (zh)
JP (1) JP2013055035A (zh)
CN (1) CN10295702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9661A (zh) * 2014-09-29 2015-01-07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电路板装置
CN104795675A (zh) * 2015-04-27 2015-07-22 龙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垂直运动不偏摆的连接端子
CN105703119A (zh) * 2014-12-16 2016-06-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6229188A (zh) * 2015-06-02 2016-12-1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7017495A (zh) * 2015-11-13 2017-08-0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8054544A (zh) * 2014-05-23 2018-05-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8376854A (zh) * 2017-02-01 2018-08-07 Smk株式会社 连接件及连接器
CN108736210A (zh) * 2017-04-18 2018-11-02 安芬诺尔互连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插入器组件和方法
TWI649923B (zh) * 2016-06-17 2019-02-01 日商阿爾普士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Crimp type joi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1814B1 (fr) * 2014-08-08 2018-06-1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onnecteur pour la connexion en matrice entre un boitier et un support, comportant un corps principal plie
KR101644123B1 (ko) * 2014-10-07 2016-07-29 조인셋 주식회사 탄성 전기접촉단자
KR102057240B1 (ko) * 2018-05-24 2020-01-14 협진커넥터(주) 내구성이 향상된 표면 실장형 접속단자
KR102194620B1 (ko) * 2019-09-03 2020-12-23 주식회사 수콘 전자기기용 보드 접속 커넥터
KR102296243B1 (ko) * 2020-02-04 2021-09-01 주식회사 파인테크닉스 전자제품용 전기 접촉핀
EP4040606A1 (de) * 2021-02-08 2022-08-10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Elastische kontaktanordnung, elektrische kontaktierungsvorrichtung und elektrisches kontaktierungssystem
KR102267698B1 (ko) * 2021-03-09 2021-06-23 주식회사 지티지솔루션 전자기기용 보드 접속 커넥터
JP2024006296A (ja) * 2022-07-01 2024-01-17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8404A (en) * 1983-12-27 1988-10-18 Amp Incorporated Spring terminal
US5184962A (en) * 1991-12-05 1993-02-09 Burnd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pring contact
US5982187A (en) * 1993-07-01 1999-11-09 Alphatest Corporation Resilient connector having a tubular spring
AU702688B2 (en) * 1994-03-23 1999-03-04 Stanley Works Pty. Ltd., The Squeakless furniture spring anchor clip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296495B1 (en) * 1999-11-05 2001-10-0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and grid package connector
TW429652B (en) * 1999-12-23 2001-04-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EP1207588B1 (de) * 2000-11-20 2011-05-0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r Verbinder für flexible Flachkabel oder flexible Leiterplatten
US6626708B2 (en) * 2001-03-30 2003-09-3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ingle piece spring contact
US6572386B1 (en) * 2002-02-28 2003-06-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ocket having low wiping terminals
JP4098071B2 (ja) 2002-12-11 2008-06-11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コンタクト
US7625216B2 (en) * 2003-06-11 2009-12-01 Cinch Connector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253788B (en) * 2004-04-16 2006-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7046723A (ja) * 2005-08-10 2007-02-22 Olympus Corp 樹脂コイルば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コイルばね
JP2008046100A (ja) * 2006-08-10 2008-02-28 Leeno Industrial Inc 検査用探針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06506B1 (ko) * 2008-08-07 2012-01-20 박상량 평판 접이식 코일스프링, 이를 이용한 포고핀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0016663A2 (ko) * 2008-08-07 2010-02-11 Park Sangyang 평판 접이식 코일스프링, 이를 이용한 포고핀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391761U (en) * 2010-04-09 2010-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562359B2 (en) * 2011-01-18 2013-10-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for interconnect member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4544A (zh) * 2014-05-23 2018-05-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8054526B (zh) * 2014-05-23 2019-12-1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8054526A (zh) * 2014-05-23 2018-05-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4269661A (zh) * 2014-09-29 2015-01-07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电路板装置
CN105703119B (zh) * 2014-12-16 2018-08-2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5703119A (zh) * 2014-12-16 2016-06-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CN104795675B (zh) * 2015-04-27 2018-08-31 深圳龙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垂直运动不偏摆的连接端子
CN104795675A (zh) * 2015-04-27 2015-07-22 龙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垂直运动不偏摆的连接端子
TWI615866B (zh) * 2015-06-02 2018-02-21 Alps Electric Co Ltd 開關裝置及彈性接點之製造方法
CN106229188A (zh) * 2015-06-02 2016-12-1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6229188B (zh) * 2015-06-02 2018-10-0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7017495A (zh) * 2015-11-13 2017-08-0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接连接器
TWI649923B (zh) * 2016-06-17 2019-02-01 日商阿爾普士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Crimp type joi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376854A (zh) * 2017-02-01 2018-08-07 Smk株式会社 连接件及连接器
CN108376854B (zh) * 2017-02-01 2021-04-30 Smk株式会社 连接件及连接器
CN108736210A (zh) * 2017-04-18 2018-11-02 安芬诺尔互连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插入器组件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7634A1 (en) 2013-02-13
JP2013055035A (ja) 2013-03-21
US20130040510A1 (en) 201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7020A (zh) 连接器
US6812424B2 (en) Elastic sheet structure having an improved electrical continuity function,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CN102098867B (zh) 柔性布线基板
TWI305438B (en) Connector in which a mutual distance between contacts is adjusted at terminal portions thereof
TWI275218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US778045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inforced contacts arrangement
JP2721810B2 (ja) プリント回路カード
EP1075048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readily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parallel boards to each other
CN101841092B (zh) 一种金属簧片
US7097519B2 (en) Spring contact sheet and electrochemical battery with such a spring contact sheet
CN101877444B (zh) 接头
US2012022558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638399B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
US6893269B2 (en) Connector efficiently forming a standoff region
EP3414798A1 (en) Connecting element with a spring tab
US6482016B1 (en) Power connector
US7878867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having an upper contact with a thickened base portion
CN218730750U (zh) 接线端子和断路器
US6162070A (en) Grounding plate for a connector device
JP5845080B2 (ja) コネクタ
CN201556756U (zh) 导电端子
CN219350746U (zh) 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1606927U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0409494C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0641134U (zh) 一种挠性集成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