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8133B - 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8133B
CN102948133B CN201180029296.4A CN201180029296A CN102948133B CN 102948133 B CN102948133 B CN 102948133B CN 201180029296 A CN201180029296 A CN 201180029296A CN 102948133 B CN102948133 B CN 102948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section
use location
intermediate plate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92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8133A (zh
Inventor
光井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Mitsubishi Steel KK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Steel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Steel KK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Steel KK
Publication of CN102948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8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具备:基板,具有一对侧缘;中间板,具有对所述一对侧缘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可滑动地挟持的一对挟持部,并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侧缘外侧的一对外侧缘;滑动板,具有对所述一对外侧缘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进行可滑动地挟持的一对外侧挟持部;中间收藏位置限定部,从所述外侧缘的前端部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对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中间收藏位置进行限定;中间使用位置限定部,从所述外侧缘的后端部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对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中间使用位置进行限定;收藏位置限定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前部向表里方向的表侧方向突出,对所述中间板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收藏位置进行限定;以及使用位置限定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后部向所述表侧方向突出,对所述中间板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使用位置进行限定。

Description

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具有主体部和副体部,副体部可相对于主体部进行滑动。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使用于便携式电话、便携式终端等电子机器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用于构成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终端的熟知的电子机器,具有:主体部,其具有数字键或麦克风等;副体(附体)部,其具有液晶显示装置或扬声器;以及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可使副体部相对于主体部进行滑动。
在这样的电子机器中,例如在便携式电话中,通过使由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连接的副体部相对于主体部滑动,可使扬声器位于使用者的耳部,并可使麦克风位于使用者的嘴部或颚部附近。另外,在便携式终端中,还可以在不使用时使数字键隐藏,使用时使数字键露出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前面。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电子机器。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中,主体部的基板上具有引导部和轨道,固定于副体部的滑板与之滑动接续。另外,滑板经由弹簧连接于基板,据此,在打开方向上,滑动的前一半是对使用者的操作赋予反力,而滑动的后一半是对使用者的操作赋予辅助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30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中,尤其是在整体形状为底面是长条形长方形的长方体形状,滑动方向为纵方向,并使副体部沿纵方向相对于主体部进行滑动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的问题。
在使副体部相对于主体部滑动并伸长的状态下,需要使副体部和主体部在滑动方向上的重叠(overlap)量尽可能的小,并使随着副体部的打开方向的滑动而露出的主体部的露出面尽可能的大。尤其是在主体部上设置了数字键和键盘等输入装置的情况下,从确保使用者的便利性的观点来看,更需要增大露出面。
但是,在伸长状态下,因为还需要确保使用者操作时的副体部的稳定性、及包括引导部和轨道等有助于滑动的部分的坚固性,所以需要适当地增加引导部和轨道之间的抱入量即重叠量,这就导致了必须要确保副体部和主体部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量。
即,在伸长状态下,尽可能地增大主体部的面向使用者的露出面的面积之作法会受到限制。换言之,在伸长状态下,存在未必可以很容易地提高商品性的问题,即,“确保主体部的露出面积具有想要的面积以确保使用者的便利性”和“确保副体部的稳定性以确保操作性”这两者难以同时成立。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便利性和操作性并存、并可提高商品性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具有一对侧缘;中间板,具有对所述一对侧缘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可滑动地挟持的一对挟持部,并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侧缘外侧的一对外侧缘;滑动板,具有对所述一对外侧缘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进行可滑动地挟持的一对外侧挟持部;中间收藏位置限定部,从所述外侧缘的前端部突出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对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中间收藏位置进行限定;中间使用位置限定部,从所述外侧缘的后端部突出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对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中间使用位置进行限定;收藏位置限定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前部沿表里方向的表侧方向突出,对所述中间板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收藏位置进行限定;以及使用位置限定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后部沿所述表侧方向突出,对所述中间板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使用位置进行限定。该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具有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主体部、及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副体部,该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具有对所述滑动板及所述中间板的从所述主体部露出的部分进行遮盖的遮盖单元,所述遮盖单元具有系合部,该系合部与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切口部能够自由滑动地系合,并且,所述遮盖单元还具有付加施力单元,该付加施力单元对所述遮盖单元施加朝向所述前后方向的前侧方向的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可使便利性和操作性并存、并可提高商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和表示的模式图。
图2是对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的电子机器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和表示的模式图。
图3是使用与表里方向垂直的截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的阻挡部的抵接面的形态进行表示的模式图。
图4是在装配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的状态下,从表侧方向倾斜地对滑板向前侧方向滑动至闭状态的形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
图5是在装配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的状态下,从表侧方向倾斜地对滑板向前侧方向滑动至闭状态的形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从里侧方向对除去了盖部的电子机器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该电子机器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图7是表示从除去了主体部里侧框体的里侧方向对与电子机器的盖部基板的系合(卡合)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该电子机器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图8是表示从除去了主体部里侧框体的里侧方向对电子机器的闭状态下的盖部动作形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该电子机器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图9是表示从除去了主体部里侧框体的里侧方向对电子机器的开状态下的盖部动作形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该电子机器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图10是表示从里侧方向对电子机器的开状态下的盖部动作形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该电子机器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图11是表示从右侧方向对电子机器的开闭状态下的盖部动作形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该电子机器具有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在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的图1~图11中,F指前后方向的前侧方向,U指表里方向的表侧方向,R指宽度方向中的右侧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具有:基板(base plate)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轨道(rail)1a(侧缘),该一对轨道1a在宽度方向上互相隔离;以及滑板3(中间板),具有沿前后方向可对左右一对轨道1a分别进行滑动挟持的左右一对引导部2(挟持部),并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轨道1a的外侧的一对外侧轨道3a(外侧缘)。
基板1是通过对金属制板材进行压力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处具有凹向里侧方向的凹部1b,而轨道1a则是通过先使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凹部1b还往外侧的部分(即,板材的左右边缘部分)向里侧方向垂直弯曲,然后,在该弯曲部分的向里侧方向的高度大约为板厚的位置处,使其下的部分再向宽度方向的外侧进行弯曲的方式而形成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轨道1a被形成为,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约为凹部1b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的二倍左右,并向前侧方向延伸。
滑板3是通过对金属制板材进行压力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其中间部分(包含了宽度方向的中央的部分)是与基板1平行的平面,并沿表侧方向相对于基板1具有预定的差(高度差),而外侧轨道3a则是通过先使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中间部分还往外侧的部分(即,板材的左右边缘部分)向里侧方向垂直弯曲以形成里侧方向延伸部,该里侧方向延伸部的高度大约为引导部2的表里方向的厚度,然后,再使位于该里侧方向延伸部以下的部分弯曲为与中间部分平行的方式而形成的。
基于上述弯曲而形成的中间部分和里侧方向延伸部形成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角部,而引导部2则系合(卡合)并固定于该角部,可采用插入(insert)成形等适当的方式来进行结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角部及外侧轨道3a被形成为,其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约为中间部分沿前后方向的长度的二倍左右,并向后侧方向延伸。另外,为了相对于上述轨道1a具有良好的滑动性,引导部2例如可由氟树脂等形成。
另外,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具有:滑板5(滑动板),具有由左右一对把持部5b所分别把持的左右一对引导部4(外侧挟持部),该左右一对引导部4(外侧挟持部)可对左右一对外侧轨道3a(外侧缘)沿前后方向进行滑动挟持;以及阻挡板6,具有阻挡部6a(中间收藏位置限定部),该阻挡部6a从外侧轨道3a的前端部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通过对滑板5的相对于滑板3的前侧方向的最大位移进行限制,以对中间收藏位置进行限定。另外,为了相对于上述轨道3a具有良好的滑动性,引导部4例如可由氟树脂等形成。
滑板5也是通过对金属制板材进行压力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的,该金属制板材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方向的长度。滑板5的中间平面部分(包含了宽度方向的中央的部分)是与滑板3的中间部分平行的平面,并沿表侧方向相对于滑板3的中间部分具有预定的差(高度差)。
把持部5b则是通过先使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板材的中间平面部分还往外侧的部分(即,板材的左右边缘部分)向里侧方向垂直弯曲以形成具有预定高度的脚部5a,再使脚部5a以下的部分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弯曲以与中间部分平行,然后再使其向里侧方向弯曲的方式而形成的。
另外,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具有阻挡部3b(中间使用位置限定部),其从外侧轨道3a的后端部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通过对滑板5的相对于滑板3的后侧方向的最大位移进行限制,以对中间使用位置进行限定。
另外,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还具有阻挡部7(收藏位置限定单元),其在基板1的前部从表里方向的表侧方向突出,通过对滑板3的相对于基板1的前侧方向的最大位移进行限制,以对滑板3的相对于基板1的收藏位置进行限定。同样,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还具有阻挡部8(使用位置限定单元),其在基板1的后部从表侧方向突出,通过对滑板3的相对于基板1的后侧方向的最大位移进行限制,以对使用位置进行限定。
阻挡部7及阻挡部8由具有缓冲功能的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其中心部分由丝锥(tap)形成孔部,每个孔部内插入阻挡栓9,通过铆接(swage)的方式将阻挡部7及阻挡部8固定于基板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操作是在将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安装至电子机器102的时候(timing)被执行的,在该操作中,基板1也被固定于主体部11的主体部里侧框体11b。另外,通过将图1中的滑板5的中间平面部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部上设置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的孔部与图中未示的销栓进行铆接,滑板5被固定于副体部12的副体部表侧框体12a。
这里,图1及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中的前侧方向是指从使用位置面向收藏位置的方向,在具有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的电子机器102被使用者所使用的情况下,是面对使用者的方向。
另外,如图1所示,引导部4的前端部具有切口形状的前端容纳部4a,用于在滑板5的相对于滑板3的上述中间收藏位置,与阻挡部6a(中间收藏位置限定部)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重叠(overlap)以对其进行容纳。与引导部4具有前端容纳部4a相对应地,把持部5b的前端部也具有前端容纳部对应部5c,其具有与前端容纳部4a同样的切口形状。
同样,引导部4的后端部具有切口形状的后端容纳部4b,用于在滑板5的相对于滑板3的中间使用位置,与阻挡部3b(中间使用位置限定部)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重叠以对其进行容纳。与引导部4具有后端容纳部4b相对应地,把持部5b的后端部也具有后端容纳部对应部5d,其具有与后端容纳部4b同样的切口形状。
再有,如图1所示,滑板3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前端部具有前端收容部3c,其具有正方形的切口形状,用于在收藏位置与正方形柱状的阻挡部7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重叠以对其进行收容。
同样,如图2所示,滑板3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后端部具有后端收容部3d,其具有角部形状,用于在使用位置与正方形柱状的阻挡部8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重叠以对其进行收容。
在该实施形态中,阻挡部6a是由与外侧轨道3a不同的部件即阻挡板6形成的。将滑板3的外侧轨道3a从前侧方向一侧插入图2所示的滑板5的引导部4后,在外侧轨道3a的里侧方向的面上,例如通过溶接等对阻挡板6进行结合固定,形成图1中左侧所示的子组装件(sub ASSY)。
通过将基板1的轨道1a从前侧方向一侧插入该子组装件的引导部2,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被组装。也就是说,通过将阻挡板6设计成与外侧轨道3a不同的部件,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操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在使滑板5相对于滑板3向前侧方向滑动了最大位移时的中间收藏位置,阻挡部6a与前端容纳部4a及前端容纳部对应部5c的前后方向上的抵接面P1如图3(a)所示,是阻挡部6a后侧的除了从阻挡板6沿宽度方向突出的根部的R形状之外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即,阻挡部6a后侧的具有根部R形状的那一面的除了根部R形状之外的部分,该部分与前后方向垂直),这里,图3(a)是包含抵接面P1的与表里方向垂直的截面。
同样,在使滑板5相对于滑板3向后侧方向滑动最大位移时的中间使用位置,阻挡部3b与后端容纳部4b及后端容纳部对应部5d的前后方向上的抵接面P2如图3(b)所示,是阻挡部3b前侧的除了从外侧轨道3a沿宽度方向突出的根部的R形状之外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即,阻挡部3b前侧的具有根部R形状的那一面的除了根部R形状之外的部分,该部分与前后方向垂直),这里,图3(b)是包含抵接面P2的与表里方向垂直的截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3(a)、(b)仅例示了从前侧方向观察时位于左侧的抵接面的形态,但是右侧也同样。
本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具有弹簧10(施力单元),其对滑板5、和、从滑板5的把持部5b的前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图2所示的突出部5e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被包含于电子机器102。电子机器102具有固定于基板1的主体部11、及固定于滑板5的副体部12。主体部11由主体部表侧框体11a和主体部里侧框体11b构成,如上所述,主体部里侧框体11b固定于基板1。
由主体部表侧框体11a和主体部里侧框体11b构成的主体部11的内部空间具有滑板3沿前后方向进行滑动时所需的空间。主体部表侧框体11a的表侧方向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左右一对狭缝(slit)11aa,滑板5的脚部5a可自由滑动地插通(插入和通过)其间。同样,副体部里侧框体12b的里侧方向一侧的面的前部也形成有左右一对狭缝12ba,滑板5的脚部5a插通其间。
这里,如图4及图5所示,在滑板5沿后侧方向滑动至离基板1最远位置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滑板5及滑板3的位于后侧方向的部分从后侧方向露出于主体部11。这里,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7及图2所示,还具有左右一对盖部13。
如图7所示,盖部13是用于对滑板5和滑板3的从后侧方向露处于主体部11的部分进行遮盖的遮盖单元。左右一对盖部13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呈线对称,具有于前侧方向开口的大致为箱形的形态,并具有突条形的系合(卡合)部13a,其可与设置在基板1上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狭缝1c(切口部)自由滑动地进行系合。另外,盖部13具有盖部弹簧14(付加施力单元),对盖部13本身施加朝向前后方向的前侧方向的力。
另外,盖部13具有在滑板5向前后方向的后侧方向移动时,与滑板5的后端相抵接的、箱形的后侧方向一侧的底面(被抵接于把持部5b的被抵接面13b),还具有小箱部13c(包覆部分),对盖部弹簧14进行包覆和支持,并从箱形的主体部向前侧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
盖部弹簧14的前方侧的端部被小箱部13c(包覆部分)的前侧端面在所约束,盖部弹簧14的后方侧的端部被主体部里侧框体11b的后方侧的内壁面所约束,这样,盖部弹簧14总是对盖部13施加朝向前侧方向的力。
这里,在狭缝1c的前后方向的前侧方向端的位置,系合部13a的前侧方向端抵接时,如图8所示,盖部13的后端部被设定为与主体部12的后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也就是说,使系合部13a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狭缝1c(切口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盖部13的除去小箱部13c(包覆部分)后的部分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一致。
也就是说,在电子机器102的副体部12相对于主体部11向后侧方向被滑动的情况下,从图8所示的状态开始,如图9及图10所示,通过滑板5的后侧方向的后端的作用,盖部13从主体部里侧框体11b的后侧方向的壁面的开口部突出;然后,在副体部12向前侧方向被滑动的情况下,通过盖部弹簧14所施加的力,如图8所示,盖部13又被收藏至主体部里侧框体11b内。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及具有该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的电子机器102,可以得到如下作用和效果。即,在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中,在相对于基板1使滑板5沿前后方向的后侧方向进行最大限度的移动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基板1与滑板5的前后方向的重叠量。
据此,在电子机器102中,在相对于主体部11使副体部12沿后侧方向进行最大限度的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增大主体部11的露出面的面积,这样,就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尤其是在露出面上设置了数字键和小型键盘等输入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使每个键尽可能的大,并可以使配置键时的限制尽可能的小,这样,就可以确保使用者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另外,还可以将轨道1a和引导部2的前后方向的重叠量、以及外侧轨道3a和引导部4的前后方向的重叠量都设定为尽可能大的数值。据此,在电子机器102中,可以尽可能地对相对于的主体部11的副体部12的相对位移和相对旋转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将轨道1a和外侧轨道3a构成为处于同一平面上,可以将滑板3设计为在表里方向上是较薄的形态,所以,主体部11内的用于使滑板3移动的空间可以尽可能的小。即,不仅可以提高上述使用者的便利性,而且还可以实现电子机器102整体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轨道1a和引导部2的前后方向的重叠量、以及外侧轨道3a和引导部4的前后方向的重叠量都可被确保的同时,通过使阻挡部6a和阻挡部3b的突出方向为宽度方向的外侧,使阻挡部7及阻挡部8的突出方向为表侧方向,即,通过使两者具有相互垂直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阻挡部的结构,在滑板5随着副体部12的操作相对于基板1以表里方向或宽度方向为中心发生了相对旋转的情况下,针对以表里方向为中心的相对旋转,阻挡部7或阻挡部8可与滑板3的前端收容部3c或后端收容部3d抵接,而针对以宽度方向为中心的相对旋转,阻挡部6a或阻挡部3b可与引导部4的前端容纳部4a和滑板5的前端容纳部对应部5c、或后端容纳部4b和后端容纳部对应部5d抵接。
针对使用者使用电子机器102时的异常方向的相对旋转,通过对电子机器102及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本来就有的构成要素的突出方向的组合进行限定,除了轨道1a和引导部2、以及外侧轨道3a和引导部4的干涉之外,再使构成要素间的干涉部位数增加以增大拘束力,可以尽可能地对上述相对旋转进行控制。据此,固定于滑板5的副体部12的上述相对旋转可被控制,操作性可被提高。
另外,通过具有上述盖部13,在使副体部12朝向后侧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100的内部机构不能露出于外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商品性。在本实施形态中,因为基板1具有凹向里侧方向的凹部1b,所以可以更容易地进行主体部11和副体部12的电气连接,即,可以更容易地进行配线部件的配置及设计。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如图3(a)、(b)所示,抵接面P1、P2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形态为垂直。但是,也可为图3(c)、(d)所示的实施形态,也就是说,中间收藏位置的阻挡部6a和前端容纳部4a及前端容纳部对应部5c的前后方向上存在的左右一对抵接面P1可被构成为如图3(c)所示的实施形态,这里,图3(c)是包含抵接面P1的与表里方向垂直的截面,该实施形态(同时参考图1)具体如下:在从阻挡板6沿宽度方向突出的阻挡部6a的具有根部R形状的后侧方向的面上,除了该根部R形状之外的部分形成左右一对抵接面P1,两者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左右对称,并在前后方向上倾斜,并且抵接面P1的法线指向后侧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内侧。
同样,中间使用位置的阻挡部3b和后端容纳部4b及后端容纳部对应部5d的宽度方向上存在的一对前后方向的抵接面P2可被构成为如图3(d)所示的实施形态,这里,图3(d)是包含抵接面P2的与表里方向垂直的截面,该实施形态(同时参考图1)具体如下:在从外侧轨道3a沿宽度方向突出的阻挡部3b的具有根部R形状的前侧方向的面上,除了该根部R形状之外的部分形成左右一对抵接面P2,两者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左右对称,并在前后方向上倾斜,并且抵接面P2的法线指向后侧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外侧。
根据该实施形态的抵接面P1、P2,因为可使作用于左右一对抵接面上的力具有宽度方向的成分(分量),所以,尤其是在以表里方向为中心的力矩和宽度方向的力作用于副体部12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发生以表里方向为中心的副体部12的相对于主体部11的旋转和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移。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变更。
本国际申请主张2010年6月1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136343号的优先权,并引用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因为可使便利性和操作性并存、并可提高商品性,所以,可以应用于具有相对于主体部可沿某移动方向进行移动的副体部的各种电子机器。

Claims (6)

1.一种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板,具有一对侧缘,
中间板,具有对所述一对侧缘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可滑动地挟持的一对挟持部,并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侧缘外侧的一对外侧缘,
滑动板,具有对所述一对外侧缘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进行可滑动地挟持的一对外侧挟持部,
中间收藏位置限定部,从所述外侧缘的前端部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对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中间收藏位置进行限定,
中间使用位置限定部,从所述外侧缘的后端部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对所述滑动板的相对于所述中间板的中间使用位置进行限定,
收藏位置限定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前部向表里方向的表侧方向突出,对所述中间板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收藏位置进行限定,以及
使用位置限定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后部向所述表侧方向突出,对所述中间板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使用位置进行限定;
该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具有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主体部、及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副体部,
该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具有对所述滑动板及所述中间板的从所述主体部露出的部分进行遮盖的遮盖单元,
所述遮盖单元具有系合部,该系合部与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切口部能够自由滑动地系合,并且,所述遮盖单元还具有付加施力单元,该付加施力单元对所述遮盖单元施加朝向所述前后方向的前侧方向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方向中的前侧方向是从所述使用位置面对所述收藏位置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挟持部的前端部具有前端容纳部,该前端容纳部在所述中间收藏位置容纳所述中间收藏位置限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挟持部的后端部具有后端容纳部,该后端容纳部在所述中间使用位置容纳所述中间使用位置限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板的前端部具有前端收容部,该前端收容部在所述收藏位置收容所述收藏位置限定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板的后端部具有后端收容部,该后端收容部在所述使用位置收容所述使用位置限定单元。
CN201180029296.4A 2010-06-15 2011-06-13 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Active CN102948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6343A JP5693055B2 (ja) 2010-06-15 2010-06-15 電子機器用スライド装置
JP2010-136343 2010-06-15
PCT/JP2011/063502 WO2011158788A1 (ja) 2010-06-15 2011-06-13 電子機器用スラ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8133A CN102948133A (zh) 2013-02-27
CN102948133B true CN102948133B (zh) 2015-07-01

Family

ID=4534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9296.4A Active CN102948133B (zh) 2010-06-15 2011-06-13 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62753B2 (zh)
EP (1) EP2584765B1 (zh)
JP (1) JP5693055B2 (zh)
KR (2) KR20130029411A (zh)
CN (1) CN102948133B (zh)
WO (1) WO2011158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97469U (zh) * 2011-07-29 2012-04-1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板铰链
US10268245B2 (en) 2017-01-26 2019-04-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9773A (en) * 1983-10-07 1985-10-29 Standard Precision, Inc. Ball bearing slide with removable and lockable inner slide member
JP2003125053A (ja) * 2001-10-18 2003-04-25 Bosu & K Consulting Kk 携帯電話
JP4193411B2 (ja) 2002-04-26 2008-1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2004350118A (ja) * 2003-05-23 2004-12-09 Kyocera Corp 携帯電話機
JP2005142728A (ja) * 2003-11-05 2005-06-02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型電子機器
KR100617690B1 (ko) * 2003-11-10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
KR100663542B1 (ko) * 2004-07-30 2007-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장치용 슬라이딩 스윙 장치
CN101106876A (zh) * 2006-07-14 2008-01-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JP4845029B2 (ja) 2006-10-27 2011-12-28 エイチティーシ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スライド機構及びチルト機構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並びに関連する方法
KR20070000599U (ko) * 2007-04-23 2007-05-23 신종철 슬라이드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폰
JP4842223B2 (ja) * 2007-07-27 2011-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スライドモジュール
US8073510B2 (en) * 2007-09-10 2011-12-06 Samkwang Ind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1453853B (zh) * 2007-12-07 2012-03-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动机构
CN101460033A (zh) * 2007-12-11 2009-06-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动机构
KR100971624B1 (ko) * 2008-03-17 2010-07-22 (주)엘티엠에이피 슬라이딩 및 틸팅구동이 가능한 휴대단말기
CN101605439B (zh) * 2008-06-10 2012-03-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动机构
US7809415B2 (en) * 2008-09-08 2010-10-05 Chin-Fu Horng Coupling structure of sliding type
US8265721B2 (en) * 2008-12-15 2012-09-11 Nokia Corporation Bias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29411A (ko) 2013-03-22
CN102948133A (zh) 2013-02-27
WO2011158788A1 (ja) 2011-12-22
EP2584765A1 (en) 2013-04-24
US20130077902A1 (en) 2013-03-28
JP5693055B2 (ja) 2015-04-01
EP2584765B1 (en) 2017-05-17
EP2584765A4 (en) 2016-06-08
KR101526322B1 (ko) 2015-06-11
KR20150020730A (ko) 2015-02-26
US8662753B2 (en) 2014-03-04
JP2012004735A (ja) 201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35106A1 (en) Display equipment and display unit
CN102948133B (zh) 电子机器用滑动装置
US1026578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profiles
JP4976003B2 (ja) ガラスの支持構造
EP1840308A3 (en) Door hinge template
CN102934416B (zh) 滑动单元机构
EP2913192A1 (en) Paper guide mechanism of printer
US7529573B2 (en) Slide apparatus of slide-type portable terminal
JP5684495B2 (ja) 自動車のドア外板の補強構造
KR101487470B1 (ko) 전자기기용 슬라이드 장치
JP3159545U (ja) 電子機器用のスライド式ばね機構
JP6265023B2 (ja) 車両用ドアの窓におけるウインドウ開閉装置
JP6731330B2 (ja) ドアチャンネル
CN103038149B (zh) 卷筒纸设置构造
CN203974260U (zh) 打印装置
JP2005269566A (ja) 携帯情報端末
JP4604839B2 (ja) 目地材の遮蔽取付け構造
US10207459B2 (en) Working method for end portion of plate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late member, working apparatus for end portion of plate member, and plate member
JP3102351U (ja) サッシ戸
JP6569402B2 (ja) ケース
JP3105480U (ja) 保護シートを装着したファイリング用具
CN103737759A (zh) 汽车内饰件模具
JP5610553B2 (ja) 表示デバイスを収納した表示筐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JP2008285058A (ja) 車両用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JP2010068314A (ja) スライド式携帯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