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2709A - 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22709A CN102922709A CN201210450285XA CN201210450285A CN102922709A CN 102922709 A CN102922709 A CN 102922709A CN 201210450285X A CN201210450285X A CN 201210450285XA CN 201210450285 A CN201210450285 A CN 201210450285A CN 102922709 A CN102922709 A CN 1029227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injection
- plastic injection
- district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所述框类注塑产品包括面框大面和设置在面框大面上的筋板,筋板的壁厚是面框大面壁厚的1/2以下,按以下方法设定注塑压力曲线,在注塑末段,注塑压力维持在注射区的最低压力;在产品刚好填充满时由注射区切换至保压区;在保压区,先低压后高压,其低压压力不高于注射区的最低压力,当筋板固化达到1/2至完全固化期间将保压压力由低压切换至高压。本发明主要通过调整压力使筋板的收缩增大,大面的收缩减小从而减小内凹变形程度,甚至可以调整出外凸变形,可有效控制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问题,主要用于框类零件注塑工艺调整时参考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成型问题处理的工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框类零件内凹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电视使用注塑面框,结构为窄边框形零件,产品内侧面上往往设置有筋板,筋板的结构厚度为产品大面壁厚的1/3—1/2,产品成型过程中因筋板等部位完成冷却收缩后大面部分还会继续收缩,造成注塑面框存在明显内凹变形问题,即注塑零件中部向内部筋板一侧变形,导致面框大面呈现凹曲。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经常因产品变形程度过大造成装配困难或零部件损坏,特别是现在平板电视推行极窄边框和一体化模组整机对产品的变形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平板电视注塑面框内凹变形控制成为产品生产制造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对于易发生内凹变形的设置有筋板的面框类产品,目前所采用的注塑压力曲线由两部分组成,即注射区和保压区,随注塑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注塑压力,产品保压压力自然过渡,注射区切换至保压区的切换位置相对自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常规注塑工艺生产带筋板的框类零件时易出现内凹变形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所述框类注塑产品包括面框大面和设置在面框大面上的筋板,筋板的壁厚是面框大面壁厚的1/2以下,按以下方法设定注塑压力曲线,在注塑末段,注塑压力维持在注射区的最低压力;在产品刚好填充满时由注射区切换至保压区;在保压区,先低压后高压,其低压压力不高于注射区的最低压力。
当筋板固化达到1/2至完全固化期间将保压压力由低压切换至高压。
在注塑末段,注塑压力维持在保压区的最低压力。
在注塑末段,注射速度维持在注射区的最低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主要通过调整压力使筋板的收缩增大,大面的收缩减小从而减小内凹变形程度,甚至可以调整出外凸变形,可有效控制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问题,主要用于框类零件注塑工艺调整时参考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框类零件的示意图。
图2是面框大面上设置筋板的示意图。
图3是是常规采用的注塑压力曲线。
图4是本发明采用的注塑压力曲线。
图中标记为,1-面框大面,2-筋板。
图3和图4中,Z区表示注射区,W区表示保压区,A区表示主要注塑过程,B区表示注塑末段,C区表示保压一段,D区表示保压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框类注塑零件结构,其面框大面1的壁厚和内部的筋板2的厚度差异较大。当产品按常规产品调试方法进行调整时,其注塑压力曲线如图3所示,产品保压压力自然过渡,切换位置相对自由,按现有产品结构会造成明显内凹变形。
如图4所示,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按以下方法设定注塑压力曲线,以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注射区即Z区,主要注塑过程即A区的参数保持为按原有产品特点设定的注塑参数,在注塑末段即B区,注塑压力维持在Z区的最低压力;在产品刚好填充满时由Z区切换至保压区即W区;保压区即W区,先低压后高压,其低压压力不高于注射区的最低压力,根据试验,通常在当筋板2固化达到1/2至完全固化期间将保压压力由低压切换至高压,能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本发明采用先低压后高压的方式,让产品内部筋板在低压情况下冷却固化,然后再通过高压保压将大面填充紧实,从而改变窄边框型产品成型时筋板和大面收缩量分布,达到减小产品内凹变形的目的,效果明显。
当框类注塑零件出现内凹变形时可按如下参数设置方法进行调整:
第一,主要注塑过程即A区的参数可按原有产品特点设定注塑参数,例如,A区为两段,随注塑进行经两次降压调整后进入到注塑末段,或者,A区为三段,经三次降压调整后进入到注塑末段;
第二,A区与注塑末段即B区的切换位置设定在产品即将填充满的位置;
第三,B区采用低速低压注塑;
第四,保压区切换位置设定为产品刚好填充满的位置;
第五,C区即保压第一段采用极低压保压,“极低压”的意思是“不得高于,最好是低于注塑末段的压力”,从而使型腔内部压力较低,固化部分材料后收缩相对较大;
第六,估计在筋板2已经部分或全部固化后,由C区切换到D区,进行高压保压,对开始未固化的面框大面1进行高压压缩,以减小后续面框大面1固化冷却时的收缩量。通过上述参数调整方式,可使筋板2收缩增大,面框大面1收缩减小从而减小内凹变形。
通过控制保压二段即D区的压力大小、持续时间及保压一段与保压二段的压力差大小,可以改变产品变形程度,甚至可以调整出外凸变形,从而有效控制产品内凹变形问题。通过控制保压一段持续时间及平均压力大小,可以调整产品尺寸,避免尺寸不合格。
本发明调整方法的与现有常规调整或控制方法的关键区别在于:首先、A区与B区的切换位置要比较准确,切换过早会造成产品局部缺料,切换过晚高速填充会使筋板2填充得过于紧密,造成筋板2后收缩小,无法起到减小内凹变形的作用;其次,B区、C区的压力要尽可能低,以降低筋板2的填充压力,增加筋板2后收缩,以减小内凹变形;最后,D区的压力与C区的压力应存在明显的梯度变化,以改变筋板2和面框大面1的收缩差,从而改变内凹变形。
如果在注塑末段,注塑压力维持在保压区的最低压力,相当于取消C区,也即使用末段注塑代替第一段保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建议在在注塑末段B,注射速度维持在注射区Z的最低速度,以便更准确的控制A区-B区的切换位置。此外,可在本发明的指导下,将保压切换方式改为依据实际工艺过程的时间控制方式,也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实施例:
在注塑生产某一款29吋平板电视的窄边框面框时,发现面框内凹变形超过15mm,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后矫形处理,费工又费时且校正后变形仍在5mm左右,且一致性不高。
按本发明方法进行分析调试,注塑区前段的参数保持和原有参数不变,产品在注射到材料剩约1/4量时,降速降压使螺杆停留并保压,降压至注塑机额定压力的20%,以降低筋板部位的填充压力,增加筋板的收缩量,在产品填充满并保持约3.0S后,升压至注塑机额定压力的80%,将残量压送完毕,将面框大面填充紧实。通过在注塑末段降速降压并用末段注塑代替第一段保压,保证由注射区切换到保压区绝对是在刚好填充满的时候,内凹变形量可以控制在2.0mm以内,效果非常明显。
在注塑生产其它产品时,比如32、37、39、42吋平板电视的窄边框面框时,也使用该方法调整内凹变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内凹变形均明显减小,大部分产品可不经过后矫形直接满足要求。
Claims (4)
1.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所述框类注塑产品包括面框大面(1)和设置在面框大面(1)上的筋板(2),筋板(2)的壁厚是面框大面(1)壁厚的1/2以下,其特征是:按以下方法设定注塑压力曲线,在注塑末段(B),注塑压力维持在注射区(Z)的最低压力;在产品刚好填充满时由注射区(Z)切换至保压区(W);在保压区(W),先低压后高压,其低压压力不高于注射区(Z)的最低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其特征是:当筋板(2)固化达到1/2至完全固化期间将保压压力由低压切换至高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注塑末段(B),注塑压力维持在保压区(W)的最低压力。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注塑末段(B),注射速度维持在注射区(Z)的最低速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50285.XA CN102922709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50285.XA CN102922709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22709A true CN102922709A (zh) | 2013-02-13 |
CN102922709B CN102922709B (zh) | 2014-11-26 |
Family
ID=4763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502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2709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2270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2440A (zh) * | 2018-04-24 | 2018-07-24 | 惠州市泰信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模具的制备方法、手机触摸屏框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22702A (ja) * | 2002-10-07 | 2004-04-22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射出成形機の制御方法 |
JP2005199475A (ja) * | 2004-01-13 | 2005-07-28 | Tokai Rika Co Ltd | 射出成形機の射出圧力制御装置 |
JP2007083685A (ja) * | 2005-09-26 | 2007-04-05 | Toyota Motor Corp | 射出成形方法 |
JP2008119878A (ja) * | 2006-11-09 | 2008-05-29 | Tanabe Kinzoku Kogyosho:Kk | 合成樹脂製中空体の製造方法 |
JP4206094B2 (ja) * | 2005-11-07 | 2009-01-07 | 三菱重工プラスチ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電動射出成形機及び電動射出成形機による射出成形方法 |
CN101746021A (zh) * | 2008-12-04 | 2010-06-23 | 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机或显示屏前框壳体的注塑成型方法 |
JP5199639B2 (ja) * | 2007-10-16 | 2013-05-15 |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 |
-
2012
- 2012-11-12 CN CN201210450285.XA patent/CN10292270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22702A (ja) * | 2002-10-07 | 2004-04-22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射出成形機の制御方法 |
JP2005199475A (ja) * | 2004-01-13 | 2005-07-28 | Tokai Rika Co Ltd | 射出成形機の射出圧力制御装置 |
JP2007083685A (ja) * | 2005-09-26 | 2007-04-05 | Toyota Motor Corp | 射出成形方法 |
JP4206094B2 (ja) * | 2005-11-07 | 2009-01-07 | 三菱重工プラスチ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電動射出成形機及び電動射出成形機による射出成形方法 |
JP2008119878A (ja) * | 2006-11-09 | 2008-05-29 | Tanabe Kinzoku Kogyosho:Kk | 合成樹脂製中空体の製造方法 |
JP5199639B2 (ja) * | 2007-10-16 | 2013-05-15 |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 |
CN101746021A (zh) * | 2008-12-04 | 2010-06-23 | 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机或显示屏前框壳体的注塑成型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2440A (zh) * | 2018-04-24 | 2018-07-24 | 惠州市泰信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模具的制备方法、手机触摸屏框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22709B (zh) | 2014-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49273B (zh) | 多角度滑块叠加二次抽芯机构的模具 | |
CN103862614B (zh) | 薄壁注塑模具及薄壁塑胶件的制备方法 | |
CN102922709B (zh) | 调整框类注塑产品内凹变形的方法 | |
CN201538022U (zh) | 一种模腔温度控制保压过程的装置 | |
CN102049841A (zh) | 制造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的方法及其模具型腔 | |
CN105014888B (zh) | 一种带有补压补缩功能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EP3950262A1 (en) |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and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 |
CN201597163U (zh) | 超薄塑料眼镜框架成型模具 | |
CN101698350A (zh) | 一种根据熔体温度作为注塑机保压控制的工艺 | |
CN204869511U (zh) | 一种带有补压补缩功能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 | |
CN103192500A (zh) | 注塑成型电视面壳的模具 | |
CN203805254U (zh) | 可排气推杆 | |
CN206475375U (zh) | 一种新型双注塑口注塑机 | |
CN105058781A (zh) | 一种废橡胶颗粒降噪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204997946U (zh) | 一种具有侧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202507456U (zh) | 一种具有连体内仁的rb、cmeva鞋底模具 | |
CN209504817U (zh) | 一种汽车精密零件注塑加工台 | |
CN202428621U (zh) | 一种注塑模具中的防产品变形结构 | |
CN107471608B (zh) | 基于型胚曲线精准控制的中空机吹塑生产设备及工艺 | |
CN207224474U (zh) | 改进的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 |
CN211074577U (zh) | 一种注塑机全自动锁模装置 | |
CN204367285U (zh) | 一种注塑机 | |
CN204977268U (zh) | 一种小型化的注塑模具结构 | |
CN205112296U (zh) | 一种精密塑件模具的高效顶出装置 | |
CN205705166U (zh) | 一种高精度卧式计算机键盘注塑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