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桥拱肋的吊装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拱桥是桥梁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目前在进行拱桥施工时,根据是否采用支架分为有支架施工方式和无支架施工方式。当需在深水、深谷或通航河道上架设拱桥进行拱肋施工时,多采用无支架的缆索吊装施工方法。而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分段悬拼采用双肋合龙法,即当第一条拱肋合龙并校正拱轴线,楔紧拱肋接头缝后,稍微放松连接在拱肋上的扣索和起重索后压紧接头缝,但不需将扣索和起重索从拱肋上卸掉;待第二条拱肋合龙后,将两条拱肋间的纵向接头,以及两条拱肋上各自的横向接头连接好并拉好风缆后,再同时松卸掉两条拱肋上的扣索和起重索。双肋合龙需两套主索、扣索、起重索及地锚。这种施工工艺方法成熟,建造的桥梁质量稳定,但该方法所需工期较长,所需的各种工作索和设备繁多,工序复杂,从而导致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方法,其针对上述缺陷在不降低桥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了设备数量,缩短了建设周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在本岸和对岸搭建塔架,在本岸建立的塔架和在对岸建立的塔架间架设主索,主索位于本岸一端的穿过本岸的塔架固定在本岸的主地锚上,主索位于对岸一端的穿过对岸的塔架固定在对岸的主地锚上,主索上设置跑车;
(2)跑车的前端连接第一牵引索的一端,第一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索卷扬机,跑车的后端连接第二牵引索的一端,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牵引索卷扬机;
(3)在跑车下方连接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包括:一个起重定滑轮和一个起重动滑轮,起重定滑轮悬吊在跑车下方,起重动滑轮位于起重定滑轮的下方,起重索穿过上方的起重定滑轮和下方的起重动滑轮,起重动滑轮上连接吊钩,起重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台起重卷扬机,这2台起重卷扬机一台位于本岸,另一台位于对岸;
(4)通过起吊装置将端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拱座处,对准拱座上的标记将端段拱肋放下,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扣索,端段的扣索的一端连接端段拱肋,端段的扣索的另一端连接在距端段拱肋最近的主地锚上,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
(5)通过起吊装置将中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已经吊装完成的前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对准已经吊装完成的前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段拱肋放下,在中段拱肋上连接中段的扣索,中段的扣索的一端连接中段拱肋,中段的扣索的另一端连接在距中段拱肋最近的主地锚上,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段拱肋吊装;
(6)直至本岸的中段拱肋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相距一块拱顶段拱肋,通过起吊装置将拱顶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与两侧中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将拱顶段拱肋吊装在本岸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
(7)依次放松端各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由两侧向跨中对称、均匀、缓慢进行,每次以各拱肋接头点动标高降低不超过1cm为限,在放松各段拱肋上扣索的同时,要均匀对称收紧各段的横向风缆,在各段拱肋接头处的顶板角钢之间继续塞填和嵌紧楔形钢板,以进一步减少扣索、吊索受力,逐渐使整片成拱,然后拧紧各接头处螺栓,焊接接头处钢板和底板角钢连接板;
(8)在一片拱肋单肋合龙及焊接完成后,立即封好各接头处的横隔板及安装横系梁钢筋,然后浇筑空心拱脚内混凝土及封闭拱座,同时用同标号混凝土由中间向两边依次对称浇筑各段间横系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接着卸除扣索和起重索。
所述的中段拱肋为1段以上。
所述的本岸和对岸的塔架下的交界墩间连接通风缆,通风缆共两根分别布与两交界墩顶的上、下游两侧,且通风缆的走向为顺桥向,两个通风缆分别通过两岸交界墩墩顶的锚环分别锚固于两岸各自设置的主地锚上。
所述步骤(8)后增加步骤(9),步骤(9)为并排或纵排重复步骤(4)至(8)进行另一片拱肋的吊装施工。
所述在端段拱肋和中段拱肋连接索扣后,在端段拱肋和中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横向风缆,对应段上的横向风缆连接对应的横向风缆地锚。
所述中述段拱肋为2段以上时,在端段拱肋和中段拱肋的起始段吊装就位后,在端段拱肋和中段拱肋的起始段上连接向下的拉索,中段拱肋的起始段为与端段拱肋连接的中段拱肋中的1段。
所述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端段拱肋时,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端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使端段拱肋的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端段拱肋连接的端段拱肋的扣索,而端段拱肋的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端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端段拱肋的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中段拱肋的扣索通过中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段拱肋时,将中段拱肋的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使中段拱肋的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段拱肋连接的中段拱肋的扣索,而中段拱肋的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段拱肋的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在吊装各段拱肋时,使吊装完成后的这段拱肋的悬挂端比设计标高高出20-40cm,这段拱肋的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
所述端段的扣索通过交界墩的墩顶连接在主地锚上,中段拱肋包括:中一段拱肋和中二段拱肋,中一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一段扣索,中一段扣索通过交界墩墩顶连接在主地锚上,中二段拱肋上连接的索扣为中二段扣索,中二段扣索通过塔架顶端连接在主地锚上,在端段拱肋在吊装就位后,端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端段的拉索,在中一段拱肋在吊装就位后,在中一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中一段的拉索。
所述本岸和对岸的塔架分别设置在两岸的交界墩的墩顶,且塔架的底部与交界墩铰接。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较现有的双肋合龙施工方法减少了一半数量的主索、扣索及地锚,提高各类设备的利用率,缩短了建设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单肋安全快速合龙,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利用了交界墩作为塔架基础,减少了塔架建设高度,缩短了塔架的建设周期,进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主索、扣索以及通风缆共用地锚,较少了地锚的施工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缆索系统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横向风缆及其地锚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牵引索缠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起重索缠绕示意图。
图中:1、塔架;2、主索;3、起重索;4、第一牵引索;5、端段扣索;6、地锚;7、端段;8、中一段;9、中二段;10、拱顶段;11、交界墩;12、普通桥墩;13、端段横向风缆;14、塔架侧向风缆;15、第一跑车;16、牵引索转向滑轮;17、第一牵引索卷扬机;18、起吊装置中的定起重滑轮;19、起重机转向滑轮;20、起重索卷扬机;21、第二牵引索;22、第二牵引索卷扬机;23、第二跑车;24、起吊装置中的动起重滑轮;25、中一段扣索;26、中一段横向风缆;27、中二段扣索;28、中二段横向风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至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进行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前,要结合桥址地形、地貌及施工工期确定拱肋的水平跨距、塔架高度、最大吊重、锚锭型式。本实施例为单跨、单片拱肋,且拱肋为对称7段结构,包括:端段,中一段,中二段、拱顶段。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即进入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阶段,其步骤如下:
(1)分别在本岸和对岸搭建塔架,位于本岸建设的塔架为本岸塔架,位于对岸建设的塔架为对岸塔架,本岸塔架设置在本岸交界墩的墩顶,对岸塔架设置在对岸交界墩的墩顶,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的底部与其各自下方的交界墩铰接在一起,所述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下的交界墩间连接通风缆,通风缆共两根分别布与两交界墩墩顶的上、下游两侧,且通风缆的走向为顺桥向,两个通风缆分别通过两岸交界墩墩顶的锚环分别锚固于两岸各自设置的主地锚上,通风缆用于抵消拱肋在连接扣索时所产生的竖直平面内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以确保交界墩的稳定与安全。在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间架设主索,主索的一端穿过本岸塔架固定在本岸的主地锚上,主索的另一端穿过对岸塔架固定在对岸的主地锚上,主索上设置跑车。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上各自连接有侧向风缆,侧向风缆是为了保持塔架的稳定性,降低塔架的侧向摆动幅度。
在主索架设前,首先在两岸的塔架间架设辅助工作索。辅助工作索是一组功能独立的子系统。它由其主索、起重索、牵引索、工作索跑车、吊点及工作索鞍组成,其本身就是一套独立的小型缆索吊装系统。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一端连接牵引卷扬机,另一端连接在辅助工作索上的单跑车上。通过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首先将主索放置在本岸塔架的索鞍上,然后在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的牵引下放置在对岸塔架的索鞍上,最后将到达对岸主索的一端用绳夹锚于对岸的地锚上,同时也需将本岸上主索的另一端也固定在本岸的地锚上,辅助工作索和主索共用地锚。主索一共为2组,每组4根。在每组主索上布置两部跑车,跑车通过辅助工作索吊至塔架顶组装后安装于主索上。跑车包括:前、后串联的2部,这2部跑车分别为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连接在一起,这2部跑车的运动方向一致。
(2)第一跑车的前端连接第一牵引索的一端,第一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第二跑车的后端连接第二牵引索的一端,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后退,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前进,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以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形成了闭合循环回路布置,由两台卷扬机共同牵引,以控制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的前进和倒退。
第一牵引索在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一跑车间穿过牵引索转向滑轮,牵引索转向滑轮作为辅助牵引装置以便于第一牵引索拉拽第一跑车,第二牵引索上也配有与第一牵引索结构相同的辅助牵引装置。
(3)在2部跑车下方分别连接1个起吊装置,这2部跑车上的起吊装置结构相同,该起吊装置包括:一个定起重滑轮和一个动起重滑轮,定起重滑轮悬吊在跑车下方,动起重滑轮位于定起重滑轮的下方,起重索穿过上方的定起重滑轮和下方的动起重滑轮,动起重滑轮上连接吊钩,起重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台起重卷扬机,这2台起重卷扬机一台位于本岸,另一台位于对岸,起重卷扬机用于牵引起重索,从而通过定起重滑轮和动起重滑轮提升建桥所需的预制构件。2部跑车共需4台起重卷扬机,2台位于本岸,2台位于对岸,本岸的1台和对岸的1台构成1组,一共2组。
起重索在起吊装置和起重卷扬机间穿过起重机转向滑轮,以便于吊装拱肋。
(4)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另一端,接着将桥下预制场内完成的端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拱座处,对准拱座上的标记将端段拱肋放下,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扣索,端段的扣索的一端连接端段拱肋,端段的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端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端段的横向风缆的另一端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地锚。
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的,当需要固定端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锁于主锚环上;当需要调整端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端段拱肋的扣索的绳卡使端段拱肋的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端段拱肋连接的端段拱肋的扣索,而端段拱肋的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端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绳卡固定在主地锚上。
端段拱肋的起吊采用边爬升边提升方法,爬升即水平位移,提升指竖向位移,即:在跑车起吊装置向上提升拱肋的同时前、后移动跑车以使拱肋对准安放位置,以减少跑车上牵引索的拉力。拱座上的标记为拱肋中轴线及水平线。在吊装中轴线对准后,适当放松拱脚端跑车的吊点,待拱脚端拱肋放稳后,再依次放松悬挂端跑车吊点,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扣索,多次反复使扣索受力到位,逐渐使吊点受力移交至端段扣索受力。端段的横向风缆为2根分别连接在端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端段的扣索和端段的横向风缆应对称缓慢收紧,端段的扣索控制拱肋的纵向受力保持拱肋与地面的垂直高度,端段的横向风缆控制拱肋的横向受力保持拱肋的扭曲程度。在吊装端段拱肋时,使端段的悬挂端比设计标高高出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m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
在所述端段拱肋吊装就位后,在端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拉索,既可增加拱肋稳定性,又可防止合龙时反对称变形。向下拉索固定于端段拱肋下方的临时地锚上。
(5)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一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一段拱肋的另一端,将中一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2部跑车拉至与端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对准与端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一段拱肋放下,在中一段拱肋上连接扣索,中一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一段扣索,中一段扣索的一端连接中一段拱肋,中一段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中一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中一段拱肋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1根中一段的横向风缆,中一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连接在中一段拱肋上,另一端连接在中一段的横向风缆地锚上,从而使中一段悬挂端的中轴线与已吊装完毕的端段拱肋的中轴线基本对中,反复调整拱肋位置,使中一段悬挂端高出设计标高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一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一段拱肋吊装。
中一段扣索通过中一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一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中一段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一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中一段扣索的绳卡使中一段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一段拱肋连接的中一段扣索,而中一段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一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一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一段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所述中一段拱肋吊装就位后,在中一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拉索,既可增加拱肋稳定性,又可防止合龙时反对称变形。向下拉索固定于中一段拱肋下方的临时地锚上。中一段拱肋即为中段拱肋的起始段。
为使拱肋在悬挂和合龙过程中受力较好,并利于调整标高,接头连接采取螺栓上松、下紧的连接方法,使接头处形成上开口。
中一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和端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可共用同一地锚,也可分别单独制作安装。
(6)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二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二段拱肋的另一端端,将中二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2部跑车拉至与中一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在对准与中一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二段拱肋放下,在中二段拱肋上连接扣索,中二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二段扣索,中二段扣索的一端连接中二段拱肋,中二段扣索的另一端通过塔架顶部的索鞍转向锚于与中二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中二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1根中二段的横向风缆的,中二段的横向风缆一端连接在中二段拱肋上,另一端连接在中二段的横向风缆的地锚上,调整使中二段悬挂端高出设计标高约40cm左右,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
中二段扣索通过中二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二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中二段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二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中二段扣索的绳卡使中二段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二段拱肋连接的中二段扣索,而中二段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二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二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二段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二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二段拱肋吊装。
(7)直至本岸的中段拱肋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相距一块拱顶段拱肋时,通过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另一端端,将拱顶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与两侧中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将拱顶段拱肋吊装在本岸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拱肋吊运过程中应保持水平,在拱顶段基本就位但不松吊索的情况下,通过依次放松中一段扣索和中二段扣索使中段拱肋向拱顶段拱肋两端靠拢的方法使拱顶段拱肋就位。
(8)通过各段拱肋上连接的各段扣索的卷扬机放绳长度按1:1:2的比例依次放松端段扣索、中一段扣索和中二段扣索,由两侧向跨中对称、均匀、缓慢进行,每次以各接头点动标高降低不超过1cm为限。在放松扣索的同时,要均匀对称收紧各段的横向风缆,以防止反对称变形。在各段拱肋接头处的顶板角钢之间继续塞填和嵌紧楔形钢板,以进一步减少扣索、吊索受力,逐渐使整片成拱,然后拧紧各接头处螺栓,焊接接头处钢板和底板角钢连接板。
(9)在一片拱肋单肋合龙及焊接完成后,立即封好各接头处的横隔板及安装横系梁钢筋,然后浇筑空心拱脚内混凝土及封闭拱座,同时用同标号混凝土由中间向两边依次对称浇筑各段间横系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接着卸除各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起重索以及横向风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拱肋为并列的4片组成,每片拱肋为对称的7段结构,包括:端段,中一段,中二段、拱顶段。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即进入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阶段,其步骤如下:
(1)分别在本岸和对岸搭建塔架,位于本岸建设的塔架为本岸塔架,位于对岸建设的塔架为对岸塔架,本岸塔架设置在本岸交界墩的墩顶,对岸塔架设置在对岸交界墩的墩顶,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的底部与其各自下方的交界墩铰接在一起,所述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下的交界墩间连接通风缆,通风缆共两根分别布与两交界墩墩顶的上、下游两侧,且通风缆的走向为顺桥向,两个通风缆分别通过两岸交界墩墩顶的锚环分别锚固于两岸各自设置的主地锚上,通风缆用于抵消拱肋在连接扣索时所产生的竖直平面内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以确保交界墩的稳定与安全。在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间架设主索,主索的一端穿过本岸塔架固定在本岸的主地锚上,主索的另一端穿过对岸塔架固定在对岸的主地锚上,主索上设置跑车。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上各自连接有侧向风缆,侧向风缆是为了保持塔架的稳定性,降低塔架的侧向摆动幅度。
在主索架设前,首先在两岸的塔架间架设辅助工作索。辅助工作索是一组功能独立的子系统。它由其主索、起重索、牵引索、工作索跑车、吊点及工作索鞍组成,其本身就是一套独立的小型缆索吊装系统。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一端连接牵引卷扬机,另一端连接在辅助工作索上的单跑车上。通过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首先将主索放置在本岸塔架的索鞍上,然后在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的牵引下放置在对岸塔架的索鞍上,最后将到达对岸主索的一端用绳夹锚于对岸的地锚上,同时也需将本岸上主索的另一端也固定在本岸的地锚上,辅助工作索和主索共用地锚。主索一共为2组,每组4根。在每组主索上布置两部跑车,跑车通过辅助工作索吊至塔架顶组装后安装于主索上。跑车包括:前、后串联的2部,这2部跑车分别为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连接在一起,这2部跑车的运动方向一致。
(2)第一跑车的前端连接第一牵引索的一端,第一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第二跑车的后端连接第二牵引索的一端,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后退,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前进,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以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形成了闭合循环回路布置,由两台卷扬机共同牵引,以控制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的前进和倒退。
第一牵引索在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一跑车间穿过牵引索转向滑轮,牵引索转向滑轮作为辅助牵引装置以便于第一牵引索拉拽第一跑车,第二牵引索上也配有与第一牵引索结构相同的辅助牵引装置。
(3)在2部跑车下方分别连接1个起吊装置,这2部跑车上的起吊装置结构相同,该起吊装置包括:一个定起重滑轮和一个动起重滑轮,定起重滑轮悬吊在跑车下方,动起重滑轮位于定起重滑轮的下方,起重索穿过上方的定起重滑轮和下方的动起重滑轮,动起重滑轮上连接吊钩,起重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台起重卷扬机,这2台起重卷扬机一台位于本岸,另一台位于对岸,起重卷扬机用于牵引起重索,从而通过定起重滑轮和动起重滑轮提升建桥所需的预制构件。2部跑车共需4台起重卷扬机,2台位于本岸,2台位于对岸,本岸的1台和对岸的1台构成1组,一共2组。
起重索在起吊装置和起重卷扬机间穿过起重机转向滑轮,以便于吊装拱肋。
(4)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另一端,接着将桥下预制场内完成的端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拱座处,对准拱座上的标记将端段拱肋放下,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扣索,端段的扣索的一端连接端段拱肋,端段的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端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端段的横向风缆的另一端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地锚。
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的,当需要固定端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锁于主锚环上;当需要调整端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端段拱肋的扣索的绳卡使端段拱肋的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端段拱肋连接的端段拱肋的扣索,而端段拱肋的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端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绳卡固定在主地锚上。端段拱肋的起吊采用边爬升边提升方法,爬升即水平位移,提升指竖向位移,即:在跑车起吊装置向上提升拱肋的同时前、后移动跑车以使拱肋对准安放位置,以减少跑车上牵引索的拉力。拱座上的标记为拱肋中轴线及水平线。在吊装中轴线对准后,适当放松拱脚端跑车的吊点,待拱脚端拱肋放稳后,再依次放松悬挂端跑车吊点,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扣索,多次反复使扣索受力到位,逐渐使吊点受力移交至端段扣索受力。端段的横向风缆为2根分别连接在端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端段的扣索和端段的横向风缆应对称缓慢收紧,端段的扣索控制拱肋的纵向受力保持拱肋与地面的垂直高度,端段的横向风缆控制拱肋的横向受力保持拱肋的扭曲程度。在吊装端段拱肋时,使端段的悬挂端比设计标高高出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m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
在所述端段拱肋吊装就位后,在端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拉索,既可增加拱肋稳定性,又可防止合龙时反对称变形。向下拉索固定于端段拱肋下方的临时地锚上。
(5)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一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一段拱肋的另一端,将中一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2部跑车拉至与端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对准与端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一段拱肋放下,在中一段拱肋上连接扣索,中一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一段扣索,中一段扣索的一端连接中一段拱肋,中一段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中一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中一段拱肋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1根中一段的横向风缆,中一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连接在中一段拱肋上,另一端连接在中一段的横向风缆地锚上,从而使中一段悬挂端的中轴线与已吊装完毕的端段拱肋的中轴线基本对中,反复调整拱肋位置,使中一段悬挂端高出设计标高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一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一段拱肋吊装。
中一段扣索通过中一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一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中一段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一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中一段扣索的绳卡使中一段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一段拱肋连接的中一段扣索,而中一段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一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一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一段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所述中一段拱肋吊装就位后,在中一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拉索,既可增加拱肋稳定性,又可防止合龙时反对称变形。向下拉索固定于中一段拱肋下方的临时地锚上。中一段拱肋即为中段拱肋的起始段。
为使拱肋在悬挂和合龙过程中受力较好,并利于调整标高,接头连接采取螺栓上松、下紧的连接方法,使接头处形成上开口。
中一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和端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可共用同一地锚,也可分别单独制作安装。
(6)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二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二段拱肋的另一端端,将中二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2部跑车拉至与中一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在对准与中一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二段拱肋放下,在中二段拱肋上连接扣索,中二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二段扣索,中二段扣索的一端连接中二段拱肋,中二段扣索的另一端通过塔架顶部的索鞍转向锚于与中二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中二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1根中二段的横向风缆的,中二段的横向风缆一端连接在中二段拱肋上,另一端连接在中二段的横向风缆的地锚上,调整使中二段悬挂端高出设计标高约40cm左右,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
中二段扣索通过中二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二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中二段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二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中二段扣索的绳卡使中二段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二段拱肋连接的中二段扣索,而中二段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二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二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二段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二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二段拱肋吊装。
(7)直至本岸的中段拱肋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相距一块拱顶段拱肋时,通过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另一端端,将拱顶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与两侧中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将拱顶段拱肋吊装在本岸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拱肋吊运过程中应保持水平,在拱顶段基本就位但不松吊索的情况下,通过依次放松中一段扣索和中二段扣索使中段拱肋向拱顶段拱肋两端靠拢的方法使拱顶段拱肋就位。
(8)通过各段拱肋上连接的各段扣索的卷扬机放绳长度按1:1:2的比例依次放松端段扣索、中一段扣索和中二段扣索,由两侧向跨中对称、均匀、缓慢进行,每次以各接头点动标高降低不超过1cm为限。在放松扣索的同时,要均匀对称收紧各段的横向风缆,以防止反对称变形。在各段拱肋接头处的顶板角钢之间继续塞填和嵌紧楔形钢板,以进一步减少扣索、吊索受力,逐渐使整片成拱,然后拧紧各接头处螺栓,焊接接头处钢板和底板角钢连接板。
(9)在一片拱肋单肋合龙及焊接完成后,立即封好各接头处的横隔板及安装横系梁钢筋,然后浇筑空心拱脚内混凝土及封闭拱座,同时用同标号混凝土由中间向两边依次对称浇筑各段间横系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卸除扣索、起重索,不卸除横向风缆。
(10)横向移动索鞍使主索中线与设计的另一片拱肋轴线重合,重复步骤(4)至(9)再并排进行另一片拱肋的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将先吊装的拱肋上的与后吊装的拱肋相对一侧的横向风缆卸除,在先吊装的拱肋和后吊装的拱肋间连接临时缆索,再在后吊装的拱肋外侧连接从先吊装的拱肋卸除的横向风缆,直至4片拱肋全部吊装完毕后,全桥拱肋合龙且所有横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拱肋上连接的所有横向风缆。这种并排安装拱肋的方式可增加桥面的承重能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拱肋为2跨,2跨均为单片拱肋,每片拱肋为对称的7段结构,包括:端段,中一段,中二段、拱顶段。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即进入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阶段,其步骤如下:
(1)分别在本岸和对岸搭建塔架,位于本岸建设的塔架为本岸塔架,位于对岸建设的塔架为对岸塔架,本岸塔架设置在本岸交界墩的墩顶,对岸塔架设置在对岸交界墩的墩顶,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的底部与其各自下方的交界墩铰接在一起,所述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下的交界墩间连接通风缆,通风缆共两根分别布与两交界墩墩顶的上、下游两侧,且通风缆的走向为顺桥向,两个通风缆分别通过两岸交界墩墩顶的锚环分别锚固于两岸各自设置的主地锚上,通风缆用于抵消拱肋在连接扣索时所产生的竖直平面内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以确保交界墩的稳定与安全。在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间架设主索,主索的一端穿过本岸塔架固定在本岸的主地锚上,主索的另一端穿过对岸塔架固定在对岸的主地锚上,主索上设置跑车。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上各自连接有侧向风缆,侧向风缆是为了保持塔架的稳定性,降低塔架的侧向摆动幅度。
在主索架设前,首先在两岸的塔架间架设辅助工作索。辅助工作索是一组功能独立的子系统。它由其主索、起重索、牵引索、工作索跑车、吊点及工作索鞍组成,其本身就是一套独立的小型缆索吊装系统。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一端连接牵引卷扬机,另一端连接在辅助工作索上的单跑车上。通过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首先将主索放置在本岸塔架的索鞍上,然后在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的牵引下放置在对岸塔架的索鞍上,最后将到达对岸主索的一端用绳夹锚于对岸的地锚上,同时也需将本岸上主索的另一端也固定在本岸的地锚上,辅助工作索和主索共用地锚。主索一共为2组,每组4根。在每组主索上布置两部跑车,跑车通过辅助工作索吊至塔架顶组装后安装于主索上。跑车包括:前、后串联的2部,这2部跑车分别为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连接在一起,这2部跑车的运动方向一致。
(2)第一跑车的前端连接第一牵引索的一端,第一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第二跑车的后端连接第二牵引索的一端,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后退,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前进,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以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形成了闭合循环回路布置,由两台卷扬机共同牵引,以控制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的前进和倒退。
第一牵引索在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一跑车间穿过牵引索转向滑轮,牵引索转向滑轮作为辅助牵引装置以便于第一牵引索拉拽第一跑车,第二牵引索上也配有与第一牵引索结构相同的辅助牵引装置。
(3)在2部跑车下方分别连接1个起吊装置,这2部跑车上的起吊装置结构相同,该起吊装置包括:一个定起重滑轮和一个动起重滑轮,定起重滑轮悬吊在跑车下方,动起重滑轮位于定起重滑轮的下方,起重索穿过上方的定起重滑轮和下方的动起重滑轮,动起重滑轮上连接吊钩,起重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台起重卷扬机,这2台起重卷扬机一台位于本岸,另一台位于对岸,起重卷扬机用于牵引起重索,从而通过定起重滑轮和动起重滑轮提升建桥所需的预制构件。2部跑车共需4台起重卷扬机,2台位于本岸,2台位于对岸,本岸的1台和对岸的1台构成1组,一共2组。
起重索在起吊装置和起重卷扬机间穿过起重机转向滑轮,以便于吊装拱肋。
(4)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另一端,接着将桥下预制场内完成的端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拱座处,对准拱座上的标记将端段拱肋放下,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扣索,端段的扣索的一端连接端段拱肋,端段的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端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端段的横向风缆的另一端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地锚。
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的,当需要固定端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锁于主锚环上;当需要调整端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端段拱肋的扣索的绳卡使端段拱肋的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端段拱肋连接的端段拱肋的扣索,而端段拱肋的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端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绳卡固定在主地锚上。端段拱肋的起吊采用边爬升边提升方法,爬升即水平位移,提升指竖向位移,即:在跑车起吊装置向上提升拱肋的同时前、后移动跑车以使拱肋对准安放位置,以减少跑车上牵引索的拉力。拱座上的标记为拱肋中轴线及水平线。在吊装中轴线对准后,适当放松拱脚端跑车的吊点,待拱脚端拱肋放稳后,再依次放松悬挂端跑车吊点,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扣索,多次反复使扣索受力到位,逐渐使吊点受力移交至端段扣索受力。端段的横向风缆为2根分别连接在端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端段的扣索和端段的横向风缆应对称缓慢收紧,端段的扣索控制拱肋的纵向受力保持拱肋与地面的垂直高度,端段的横向风缆控制拱肋的横向受力保持拱肋的扭曲程度。在吊装端段拱肋时,使端段的悬挂端比设计标高高出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m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
在所述端段拱肋吊装就位后,在端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拉索,既可增加拱肋稳定性,又可防止合龙时反对称变形。向下拉索固定于端段拱肋下方的临时地锚上。
(5)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一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一段拱肋的另一端,将中一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2部跑车拉至与端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对准与端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一段拱肋放下,在中一段拱肋上连接扣索,中一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一段扣索,中一段扣索的一端连接中一段拱肋,中一段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中一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中一段拱肋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1根中一段的横向风缆,中一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连接在中一段拱肋上,另一端连接在中一段的横向风缆地锚上,从而使中一段悬挂端的中轴线与已吊装完毕的端段拱肋的中轴线基本对中,反复调整拱肋位置,使中一段悬挂端高出设计标高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一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一段拱肋吊装。
中一段扣索通过中一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一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中一段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一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中一段扣索的绳卡使中一段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一段拱肋连接的中一段扣索,而中一段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一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一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一段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所述中一段拱肋吊装就位后,在中一段拱肋上连接向下的拉索,既可增加拱肋稳定性,又可防止合龙时反对称变形。向下拉索固定于中一段拱肋下方的临时地锚上。中一段拱肋即为中段拱肋的起始段。
为使拱肋在悬挂和合龙过程中受力较好,并利于调整标高,接头连接采取螺栓上松、下紧的连接方法,使接头处形成上开口。
中一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和端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可共用同一地锚,也可分别单独制作安装。
(6)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二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二段拱肋的另一端端,将中二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2部跑车拉至与中一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在对准与中一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二段拱肋放下,在中二段拱肋上连接扣索,中二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二段扣索,中二段扣索的一端连接中二段拱肋,中二段扣索的另一端通过塔架顶部的索鞍转向锚于与中二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中二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1根中二段的横向风缆的,中二段的横向风缆一端连接在中二段拱肋上,另一端连接在中二段的横向风缆的地锚上,调整使中二段悬挂端高出设计标高约40cm左右,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
中二段扣索通过中二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二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中二段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二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中二段扣索的绳卡使中二段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二段拱肋连接的中二段扣索,而中二段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二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二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二段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二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二段拱肋吊装。
(7)直至本岸的中段拱肋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相距一块拱顶段拱肋时,通过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另一端端,将拱顶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与两侧中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将拱顶段拱肋吊装在本岸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拱肋吊运过程中应保持水平,在拱顶段基本就位但不松吊索的情况下,通过依次放松中一段扣索和中二段扣索使中段拱肋向拱顶段拱肋两端靠拢的方法使拱顶段拱肋就位。
(8)通过各段拱肋上连接的各段扣索的卷扬机放绳长度按1:1:2的比例依次放松端段扣索、中一段扣索和中二段扣索,由两侧向跨中对称、均匀、缓慢进行,每次以各接头点动标高降低不超过1cm为限。在放松扣索的同时,要均匀对称收紧各段的横向风缆,以防止反对称变形。在各段拱肋接头处的顶板角钢之间继续塞填和嵌紧楔形钢板,以进一步减少扣索、吊索受力,逐渐使整片成拱,然后拧紧各接头处螺栓,焊接接头处钢板和底板角钢连接板。
(9)在一跨拱肋单肋合龙及焊接完成后,立即封好各接头处的横隔板及安装横系梁钢筋,然后浇筑空心拱脚内混凝土及封闭拱座,同时用同标号混凝土由中间向两边依次对称浇筑各段间横系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卸除扣索、起重索,不卸除横向风缆。
(10)重复步骤(4)至(9)纵排进行另一跨拱肋的吊装,即沿着桥梁延伸方向进行拱肋的吊装,待全桥拱肋合龙且所有横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所有拱肋上连接的横向风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拱肋为3跨,每跨4片,且每片拱肋为对称的5段结构,包括:端段,中段,拱顶段。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即进入单肋合龙缆索吊装施工阶段,其步骤如下:
(1)分别在本岸和对岸搭建塔架,位于本岸建设的塔架为本岸塔架,位于对岸建设的塔架为对岸塔架,本岸塔架设置在本岸交界墩的墩顶,对岸塔架设置在对岸交界墩的墩顶,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的底部与其各自下方的交界墩铰接在一起,所述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下的交界墩间连接通风缆,通风缆共两根分别布与两交界墩墩顶的上、下游两侧,且通风缆的走向为顺桥向,两个通风缆分别通过两岸交界墩墩顶的锚环分别锚固于两岸各自设置的主地锚上,通风缆用于抵消拱肋在连接扣索时所产生的竖直平面内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以确保交界墩的稳定与安全。在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间架设主索,主索的一端穿过本岸塔架固定在本岸的主地锚上,主索的另一端穿过对岸塔架固定在对岸的主地锚上,主索上设置跑车。本岸塔架和对岸塔架上各自连接有侧向风缆,侧向风缆是为了保持塔架的稳定性,降低塔架的侧向摆动幅度。
在主索架设前,首先在两岸的塔架间架设辅助工作索。辅助工作索是一组功能独立的子系统。它由其主索、起重索、牵引索、工作索跑车、吊点及工作索鞍组成,其本身就是一套独立的小型缆索吊装系统。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一端连接牵引卷扬机,另一端连接在辅助工作索上的单跑车上。通过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首先将主索放置在本岸塔架的索鞍上,然后在辅助工作索的牵引索的牵引下放置在对岸塔架的索鞍上,最后将到达对岸主索的一端用绳夹锚于对岸的地锚上,同时也需将本岸上主索的另一端也固定在本岸的地锚上,辅助工作索和主索共用地锚。主索一共为2组,每组4根。在每组主索上布置两部跑车,跑车通过辅助工作索吊至塔架顶组装后安装于主索上。跑车包括:前、后串联的2部,这2部跑车分别为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连接在一起,这2部跑车的运动方向一致。
(2)第一跑车的前端连接第一牵引索的一端,第一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第二跑车的后端连接第二牵引索的一端,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第一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后退,第二牵引索卷扬机牵引2部跑车共同前进,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以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形成了闭合循环回路布置,由两台卷扬机共同牵引,以控制第一跑车和第二跑车的前进和倒退。
第一牵引索在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一跑车间穿过牵引索转向滑轮,牵引索转向滑轮作为辅助牵引装置以便于第一牵引索拉拽第一跑车,第二牵引索上也配有与第一牵引索结构相同的辅助牵引装置。
(3)在2部跑车下方分别连接1个起吊装置,这2部跑车上的起吊装置结构相同,该起吊装置包括:一个定起重滑轮和一个动起重滑轮,定起重滑轮悬吊在跑车下方,动起重滑轮位于定起重滑轮的下方,起重索穿过上方的定起重滑轮和下方的动起重滑轮,动起重滑轮上连接吊钩,起重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台起重卷扬机,这2台起重卷扬机一台位于本岸,另一台位于对岸,起重卷扬机用于牵引起重索,从而通过定起重滑轮和动起重滑轮提升建桥所需的预制构件。2部跑车共需4台起重卷扬机,2台位于本岸,2台位于对岸,本岸的1台和对岸的1台构成1组,一共2组。
起重索在起吊装置和起重卷扬机间穿过起重机转向滑轮,以便于吊装拱肋。
(4)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端段拱肋的另一端,接着将桥下预制场内完成的端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拱座处,对准拱座上的标记将端段拱肋放下,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扣索,端段的扣索的一端连接端段拱肋,端段的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端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端段的横向风缆的另一端连接端段的横向风缆地锚。
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的,当需要固定端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锁于主锚环上;当需要调整端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端段拱肋的扣索的绳卡使端段拱肋的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端段拱肋连接的端段拱肋的扣索,而端段拱肋的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端段拱肋的扣索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端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端段拱肋的扣索通过绳卡固定在主地锚上。端段拱肋的起吊采用边爬升边提升方法,爬升即水平位移,提升指竖向位移,即:在跑车起吊装置向上提升拱肋的同时前、后移动跑车以使拱肋对准安放位置,以减少跑车上牵引索的拉力。拱座上的标记为拱肋中轴线及水平线。在吊装中轴线对准后,适当放松拱脚端跑车的吊点,待拱脚端拱肋放稳后,再依次放松悬挂端跑车吊点,在端段拱肋上连接端段扣索,多次反复使扣索受力到位,逐渐使吊点受力移交至端段扣索受力。端段的横向风缆为2根分别连接在端段拱肋的上、下游两侧,端段的扣索和端段的横向风缆应对称缓慢收紧,端段的扣索控制拱肋的纵向受力保持拱肋与地面的垂直高度,端段的横向风缆控制拱肋的横向受力保持拱肋的扭曲程度。在吊装端段拱肋时,使端段的悬挂端比设计标高高出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m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端段拱肋吊装。
(5)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中段拱肋的另一端,将中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2部跑车拉至与端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对准与端段拱肋接头处的标记将中段拱肋放下,在中段拱肋上连接扣索,中段拱肋上连接的扣索为中段扣索,中段扣索的一端连接中段拱肋,中段扣索的另一端穿过塔架的底部即交界墩顶的索鞍转向连接在与中段拱肋距离最近的主地锚上。在中段拱肋上、下游两侧分别连接1根中段的横向风缆,中段的横向风缆的一端连接在中段拱肋上,另一端连接在中段的横向风缆地锚上,从而使中段悬挂端的中轴线与已吊装完毕的端段拱肋的中轴线基本对中,反复调整拱肋位置,使中段悬挂端高出设计标高20cm,轴线偏位控制在跨径的1/6000以内,且不大于40mm。在本岸和对岸间相向依次进行本岸侧的中段拱肋吊装和对岸侧的中段拱肋吊装。
中段扣索通过中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连在主地锚上,当需要固定中段拱肋时,用短钢丝绳和绳卡将中段扣索锁于主地锚的锚环上;当需要调整中段拱肋的高度时,首先放开固定中段扣索的绳卡使中段扣索与主地锚脱离,然后收紧或放送与中段拱肋连接的中段扣索,而中段扣索的收紧或放松由中段扣索的收放卷扬机进行控制,在中段拱肋调整到位后,仍将中段扣索固定在主地锚上。
为使拱肋在悬挂和合龙过程中受力较好,并利于调整标高,接头连接采取螺栓上松、下紧的连接方法,使接头处形成上开口。
中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和端段拱肋的横向风缆地锚可共用同一地锚,也可分别单独制作安装。
(6)直至本岸的中段拱肋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相距一块拱顶段拱肋时,通过第一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一端,第二跑车的起吊装置悬吊拱顶段拱肋的另一端端,将拱顶段拱肋吊离地面,然后控制第一牵引索卷扬机和第二牵引索卷扬机将跑车拉至与两侧中段拱肋的连接位置,将拱顶段拱肋吊装在本岸和对岸的中段拱肋间。拱肋吊运过程中应保持水平,在拱顶段基本就位但不松吊索的情况下,通过放松中段扣索使中段拱肋向拱顶段拱肋两端靠拢的方法使拱顶段拱肋就位。
(7)通过各段拱肋上连接的各自扣索卷扬机放绳长度按1:2的比例依次放松端段的扣索和中段的扣索,由两侧向跨中对称、均匀、缓慢进行,每次以各接头点动标高降低不超过1cm为限。在放松扣索的同时,要均匀对称收紧各段的横向风缆,以防止反对称变形。在各接头顶板角钢之间继续塞填和嵌紧楔形钢板,以进一步减少扣索、吊索受力,逐渐使整片成拱,然后拧紧各接头处螺栓,焊接接头处钢板和底板角钢连接板。
(8)在一片拱肋单肋合龙及焊接完成后,立即封好各接头处的横隔板及安装横系梁钢筋,然后浇筑空心拱脚内混凝土及封闭拱座,同时用同标号混凝土由中间向两边依次对称浇筑各段间横系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再卸除扣索、起重索,不卸除横向风缆。
(9)横向移动索鞍使主索中线与设计的另一片拱肋轴线重合,重复步骤(4)至(9)再并排进行另一片拱肋的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将先吊装的拱肋上的与后吊装的拱肋相对一侧的横向风缆卸除,在先吊装的拱肋和后吊装的拱肋间连接临时缆索,再在后吊装的拱肋外侧连接从先吊装的拱肋卸除的横向风缆,直至4片拱肋全部吊装完毕后,这种并排安装拱肋的方式可增加桥面的承重能力。
(10)重复步骤(4)至(9)纵排进行另一跨拱肋的吊装,即沿着桥梁延伸方向进行拱肋的吊装,先完成中间跨的拱肋施工再向两侧延伸,直至3跨拱肋全部吊装施工完成,待全桥拱肋合龙且所有横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所有拱肋上连接的横向风缆。
作为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案,当拱肋为9段或11段时,其中段拱肋包括中一段拱肋、中二段拱肋、中三段拱肋,或中四段拱肋,在端段拱肋和中段拱肋的起始段吊装就位后,在端段拱肋和中段拱肋的起始段上连接向下的拉索,中段拱肋的起始段为与端段拱肋连接的中段拱肋中的1段,中段拱肋的起始段即为中一段拱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