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6673B -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6673B
CN102906673B CN201180024992.6A CN201180024992A CN102906673B CN 102906673 B CN102906673 B CN 102906673B CN 201180024992 A CN201180024992 A CN 201180024992A CN 102906673 B CN102906673 B CN 102906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mass
input media
matrix
detecting electrod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4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6673A (zh
Inventor
永田康成
横山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06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6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6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6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该输入装置具备基体、设置在基体上的检测电极以及使基体振动的振动体,振动体在与基体对置的对置面之中位于远离检测电极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基板电连接的第1电极端子。另外,该输入装置还具备设置在基体上且与检测电极电连接的检测电极用布线,基板设置有第2电极端子,优选振动体的第1电极端子和基板的第2电极端子经由导电部件而被电连接。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知以下触觉传递技术,即:在使用者对输入装置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对进行操作的使用者传递按压感、模拟感、肌肤接触感等各种触感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作为输入装置例如可以列举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
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捕捉手指与检测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输入位置。在该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中采用了触觉传递技术的情况下,需要将具有电极端子的振动体安装到设有检测电极的基体上。然而,根据振动体在基体上的安装位置的不同,振动体的电极端子和基体的检测电极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成为起因,在输入装置中存在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118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的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一个形态具备:基体、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检测电极以及使所述基体振动的振动体,所述振动体在与所述基体对置的对置面之中位于远离所述检测电极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基板电连接的第1电极端子。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形态具备:本发明涉及的输入装置;以及与所述输入装置对置配置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设备的一个形态在设备用框体内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示意构成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切断线I-I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切断线II-II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切断线III-III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振动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示出的切断线IV-IV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输入装置的另一例子的图,是表示与图4相同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输入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构成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终端的示意构成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1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示意构成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2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示意构成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3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示意构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其中,在以下参照的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件之中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所需的主要部件简化之后示出。因此,本发明涉及的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能具备本说明书参照的各图中未示出的任意构成部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入装置X1是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具有使用者能够利用手指进行操作而输入信息的输入区域EI、和位于输入区域EI的外侧的外侧区域EO
再有,如图1~图4所示,输入装置X1具备基体2。
基体2是在输入区域EI内起到支承后述的第1检测电极3a、第1连接电极3b、第2检测电极4a、及第2连接电极4b的作用、并且在外侧区域EO内起到支承后述的检测电极用布线7的作用的部件。基体2具有操作面2a、及位于操作面2a的相反侧的背面2b。即,与输入区域EI对应的基体2的操作面2a是使用者能够利用手指F1进行操作而输入信息的面。另外,也可以在基体2的操作面2a上设置保护薄膜。
基体2构成为能够使光适当地透过与操作面2a及背面2b交叉的方向,并且采取具有绝缘性的构成。作为基体2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玻璃或塑料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其中从视觉辨认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玻璃。此外,本说明书中,透光性指的是具有与可见光对应的透过性。
如图1~图3所示,在与输入区域EI对应的基体2的背面2b上设置有第1检测电极3a、第1连接电极3b、第2检测电极4a、第2连接电极4b、及绝缘体5。
第1检测电极3a具有对已靠近输入区域EI的使用者的手指F1在X方向上的输入位置进行检测的作用,具有与手指F1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的功能。即,第1检测电极3a沿着Y方向并空出规定的间隔地设置在基体2的背面2b上。
第1连接电极3b是起到对相邻的第1检测电极3a进行电连接的作用的部件。第1连接电极3b设置在基体2的背面2b上。
第2检测电极4a具有对已靠近输入区域EI的使用者的手指F1在Y方向上的输入位置进行检测的作用,具有与手指F1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的功能。即,第2检测电极4a沿着X方向并空出规定的间隔地设置在基体2的背面2b上。
第2连接电极4b是起到对相邻的第2检测电极4a进行电连接的作用的部件。第2连接电极4b设置在绝缘体5上。因而,第2连接电极4b和第1连接电极3b电绝缘。在此,绝缘体5按照覆盖第1连接电极3b的方式设置在基体2的背面2b上。作为绝缘体5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等树脂。
作为上述的第1检测电极3a、第1连接电极3b、第2检测电极4a、及第2连接电极4b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ITO(IndiumTinOxide)、IZO(IndiumZincOxide)、ATO(AntimonyTinOxide)、AZO(Al-DopedZincOxide)、氧化锡、氧化锌、或导电性高分子。
再有,在与输入区域EI对应的基体2的背面2b上设置有保护薄膜6。保护薄膜6是起到保护第1检测电极3a、第1连接电极3b、第2检测电极4a、第2连接电极4b、及绝缘体5的作用的部件。作为保护薄膜6,例如可以列举出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其中,也可以取代保护薄膜6而使用将厚度形成得较薄的玻璃、塑料等部件。
还有,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与外侧区域EO对应的基体2的背面2b上设置有检测电极用布线7、绝缘部件8、及振动体9。
检测电极用布线7是起到用于对第1检测电极3a及第2检测电极4a施加电压的作用的部件。检测电极用布线7,其一端部和第1检测电极3a及第2检测电极4a电连接、另一端部位于外部导通区域G1。外部导通区域G1电连接着基板。检测电极用布线7例如为了得到硬质且较高的形状稳定性而由金属薄膜构成。作为该金属薄膜,例如可以列举出铝膜、铝合金膜、铬膜与铝膜的层叠膜、铬膜与铝合金膜的层叠膜、银膜、银合金膜、或金合金膜。其中,作为形成上述金属薄膜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溅射法、蒸镀法、或化学气相生长法。
绝缘部件8是起到保护检测电极用布线7的作用的部件。因而,绝缘部件8按照覆盖检测电极用布线7的方式设置在基体2的背面2b上。本实施方式中,绝缘部件8按照覆盖检测电极用布线7的方式设置在整个外侧区域EO内。作为绝缘部件8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等树脂。
振动体9是起到在探测到使用者的规定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使基体2振动的作用的部件。本实施方式中,振动体9通过粘接部件10而设置在绝缘部件8上。作为粘接部件10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系粘合材料、硅酮系粘合材料、橡胶系粘合材料、或聚氨酯系粘合材料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振动体9是基于被施加的电压而振动的压电元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电磁式振动体、弹簧、电动机等。
图5是表示振动体9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振动体9具有:与基体2的背面2b对置的表面(对置面)9a、位于表面9a的相反侧的背面(对置面)9b、及位于表面9a与背面9b之间的端面9c。即,振动体9的表面9a成为位于靠近检测电极3a、4a一侧的面。再有,振动体9的背面9b成为位于远离检测电极3a,4a一侧的面。还有,在振动体9的背面9b上设置有2个第1电极端子91。一个(图5中为近前侧)第1电极端子91是被施加正的电压的部件,另一个(图5中为里侧)第1电极端子91是被施加负的电压的部件。另外,在背面9b设置第1电极端子91而不是振动体9的表面9a的理由后述。再有,从振动体9的背面9b并横跨端面9c,设置有与第1电极端子91连接的端面电极92。本实施方式中,端面电极92与2个第1电极端子91对应而设置有2个。
图6是沿着图5中示出的切断线IV-IV切断后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振动体9中设置有:与端面电极92连接的多个内部电极93、位于内部电极93之间的多个活性层94、及位于基体2的背面2b侧的非活性层95。活性层94由被极化处理过的压电材料构成。作为压电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钛酸锆酸铅等压电陶瓷。非活性层95由未被极化处理的压电材料、金属材料、绝缘材料构成。
此外,在图1中,针对在基体2的背面2b的对置的长边附近,沿着每条长边配置2个振动体9的例子进行了图示,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基体2的背面2b的对置的短边附近,沿着每条短边配置2个振动体9。再有,也可以在基体2的操作面2a配置振动体9而不是在基体2的背面2b。即,关于振动体9的配置位置、个数等,并未特别限定。
为了向振动体9的第1电极端子91、端面电极92、及内部电极93施加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设置有基板11。基板11具有挠性,例如是刚性基板、柔性基板、刚性柔性基板等。在基板11上设置有第2电极端子111。第2电极端子111例如通过对设置于基板11上的绝缘性薄膜进行切割而形成在基板11上。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振动体9位于外部导通区域G1附近,从而利用物理性质相同的基板来构成与外部导通区域G1电连接的基板以及与振动体9电连接的基板11。这样,通过共用基板,可以削减零件件数。
设置于振动体9的背面9b上的第1电极端子91和设置于基板11上的第2电极端子111,经由导电性粘接部件12而电连接在一起。导电性粘接部件12是将起到固定粘接作用的树脂和起到导电作用的金属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是兼具通电性质和对物质彼此之间进行固定粘接的性质的部件。此外,也可以取代导电性粘接部件12而采用焊锡等导电部件。因为振动体9的第1电极端子91和基板11的第2电极端子111经由导电性粘接部件12而电连接,因此能够经由基板11的第2电极端子111、振动体9的第1电极端子91、端面电极92、及内部电极93而向振动体9的活性层94施加电压。若对振动体9的活性层94施加电压,则振动体9振动。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基板11具有挠性,因此可容许某种程度的变形。因而,即便经由导电性粘接部件12而将振动体9的第1电极端子91和基板11的第2电极端子111电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降低振动体9的振动下降的可能性,能够向基体2传递振动。
如上所述,在输入装置X1中,在振动体9的背面9b设置有第1电极端子91。再有,振动体9的第1电极端子91和基板11的第2电极端子111经由导电性粘接部件12而电连接在一起。由此,能够经由基板11的第2电极端子111及振动体9的第1电极端子91而向振动体9施加电压。
在此,考虑假设与上述的输入装置X1相反而在振动体的表面上设置第1电极端子的情况。该情况下,与上述的输入装置X1相比,第1电极端子与检测电极之间、及第1电极端子与检测电极用布线之间的距离变短。因而,第1电极端子与检测电极之间、及第1电极端子与检测电极用布线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成为起因,从而在输入装置中存在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在输入装置X1中,第1电极端子91设置在振动体9的背面9b上,振动体9经由基板11的第2电极端子111及振动体9第1电极端子91而被施加电压。因而,输入装置X1中,第1电极端子91与检测电极3a、4a之间、及第1电极端子91与检测电极用布线7之间的距离增长。因而,可以降低第1电极端子91与检测电极3a、4a之间、及第1电极端子91与检测电极用布线7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结果即便在将振动体9安装到基体2的情况下,输入装置X1也可以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
还有,以上虽然对通过粘接部件10而将振动体9设置在绝缘部件8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振动体9也可以直接设置在与外侧区域EO对应的基体2的背面2b上,而不是绝缘部件8上。其中,在该构成中为了将振动体9安装到基体2而需要增大外侧区域EO。即,输入装置X1在横向上大型化。因而,从输入装置X1的小型化的观点来看,优选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粘接部件10而将振动体9设置在绝缘部件8上。
接着,参照图8对上述的输入装置X1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虽然针对向使用者传递触觉传递之中的按压感时输入装置X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但输入装置X1当然也可以应用于传递按压感以外的例如模拟感、肌肤接触感等各种触感的情况。
如图8所示,在使用者按压了与输入区域EI对应的基体2的操作面2a的情况下,振动体9检测对基体2的按压载荷(Op1)。在此,对振动体9的载荷检测功能进行说明。即,若使用者按压与输入区域EI对应的基体2的操作面2a,则基体2挠曲。随着基体2的挠曲,振动体9也会挠曲。也就是说,根据对基体2的按压载荷,振动体9的挠曲量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体9是压电元件,因此可以变换为与挠曲量相对应的电压。结果,可以通过振动体9来检测基体2的按压载荷。其中,上述虽然对由振动体9来实现载荷检测功能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变形传感器等载荷传感器来实现。
而且,在使用者对基体2的操作面2a的按压操作是针对被显示于显示画面上的输入对象的按压操作的情况下,未图示的触觉传递驱动器判定通过Op1检测到的按压载荷是否在阈值以上(Op2)。在此,触觉传递驱动器与基板11电连接即可,其配置位置并未特别限定。
并且,若触觉传递驱动器判定为通过Op1检测到的按压载荷在阈值以上(Op2中是),则使振动体9振动(Op3)。而且,由于通过Op3而振动的振动体9,基体2发生振动。由此,可向按压了基体2的使用者传递按压感。另一方面,在触觉传递驱动器判定为通过Op1检测到的按压载荷低于阈值(Op2中否),则结束图8的处理。
如上所述,上述的输入装置X1能够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
接下来,参照图9对具备输入装置X1的显示装置Y1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Y1具备输入装置X1、及与输入装置X1对置配置的液晶显示装置Z1。
液晶显示装置Z1具备液晶显示面板51、背光灯52、及显示用框体53。
液晶显示面板51是为了显示而利用了液晶组成物的显示面板。另外,取代液晶显示面板51,也可以是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的显示面板。背光灯52具备光源52a、及导光板52b。光源52a是起到朝向导光板52b射出光的作用的部件,例如由LED(LightEmittingDiode)构成。此外,取代LED,也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卤素灯、氙灯、EL(Electro-Luminescence)。导光板52b是起到用于将来自光源52a的光大致均衡地引导至液晶显示面板51的整个下表面的作用的部件。
显示用框体53起到收纳液晶显示面板51及背光灯52的作用,构成为包括上侧框体53a及下侧框体53b。作为显示用框体53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碳酸酯等树脂、或不锈钢、铝等金属。
在此,输入装置X1由支承部54支承在显示用框体53上。即,支承部54是起到在显示用框体53上以能够振动的方式支承输入装置X1的作用的部件。因而,输入装置X1与液晶显示面板51隔着空间而对置配置。作为支承部54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硅酮橡胶、聚氨酯橡胶、发泡聚氨酯、其他橡胶类、或塑料。
显示装置Y1由于具备输入装置X1,因此可以对使用者传递触感,并且可以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
接着,参照图10对具备显示装置Y1的便携终端P1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便携终端P1例如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PDA等设备,具备显示装置Y1、声音输入部61、声音输出部62、按键输入部63和设备用框体64。
声音输入部61例如由麦克风等构成,可输入使用者的声音等。声音输出部62由扬声器等构成,可输出来自对方的声音等。按键输入部63例如由机械式按键构成。其中,按键输入部63也可以是被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操作按键。设备用框体64是起到收纳显示装置Y1、声音输入部61、声音输出部62、及按键输入部63的作用的部件。
此外,便携终端P1根据所需要的功能,有时也具备数码相机功能部、单波段(ONESEG)广播用调谐器、红外线通信功能部等近距离无线通信部、及各种接口等,省略关于这些部件的详细图示及说明。
便携终端P1由于具备显示装置Y1,因此可以向使用者传递触感,并且可以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
另外,上述虽然对便携终端P1具备声音输入部6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定于此。即,便携终端P1中也可以不具备声音输入部61。
在此,也可取代上述的便携终端P1,而在工业用途中使用的可编程显示器、电子账本、个人计算机、复印机、游戏用的终端装置、电视机、数码相机等各种设备中具备显示装置Y1。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示出几个主要的变形例。
[变形例1]
图11是表示变形例1涉及的输入装置X2的示意构成的剖视图。其中,图11是表示与图4相同的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1中,对于具有与图4同样的功能的构成,附记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输入装置X2中,绝缘部件8在设置有粘接部件10的面上设置了多个凹部81。再有,粘接部件10被嵌入多个凹部81中。由于将粘接部件10嵌入到多个凹部81中,因此绝缘部件8与粘接部件10接触的面积增加。由于绝缘部件8与粘接部件10接触的面积增加,因此可以提高绝缘部件8与振动体9的粘接强度。因而,即便在振动体9产生了振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降低振动体9自绝缘部件8剥离的可能性。结果,输入装置X2可以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并且可靠性提高。
[变形例2]
图12是表示变形例2涉及的输入装置X3的示意构成的剖视图。其中,图12是表示与图4相同的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2中对于具有与图4同样的功能的构成附记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输入装置X3中,在振动体9的表面9a上具备导电膜71。再有,导电膜71经由布线导体73而与设置在基体2的背面2b上的接地端子72电连接。另外,布线导体73被埋设在绝缘部件8中。因而,导电膜71被设定为接地(0V)。因而,能够利用导电膜71来遮蔽来自振动体9的电场,可以降低从振动体9产生的电场对检测电极3a、4a及检测电极用布线7的影响。此外,作为导电膜71及布线导体73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银、铜、金、钯、钨、钼、或锰等金属材料。
这样,由于在振动体9的表面9a上设置有导电膜71,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振动体9与检测电极用布线7、及振动体9与检测电极3a、4a之间的杂散电容。因而,在输入装置X3中,与输入装置X1、X2相比,即便在将振动体9安装到基体2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
再有,上述对将导电膜71设定为接地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定于此。只要可以利用导电膜71遮蔽来自振动体9的电场,也可以将导电膜71设定为接地以外的基准电位。
再有,如图13所示,导电膜71还可以设置在位于检测电极3a、4a侧的振动体9的端面9c上。具体是,按照覆盖设置在振动体9的端面9c上的端面电极92的方式,进一步在位于检测电极3a、4a侧的振动体9的端面9c上设置导电膜71。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振动体9的端面电极92与检测电极用布线7、及振动体9的端面电极92与检测电极3a、4a之间的杂散电容。
此外,也可以取代在振动体9的表面9a及端面9c上设置导电膜71而使粘接部件10含有导电材料,或者在振动体9的表面9a及端面9c上设置导电膜71的基础上使粘接部件10含有导电材料。这样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振动体9与检测电极用布线7、及振动体9与检测电极3a、4a之间的杂散电容。
[变形例3]
另外,上述对输入装置是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定于此。即,只要可以降低输入位置的检测灵敏度下降的可能性,也可以是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表面弹性波方式的触摸面板、红外线方式的触摸面板、或电磁感应方式的触摸面板。
[变形例4]
再有,虽然对具备输入装置X1的显示装置Y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取代输入装置X1而采用输入装置X2或X3中的任一种。还有,也可以采用设备用框体内具备采用了输入装置X2或X3的任一种的显示装置的设备。
此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
符号说明
X1~X3输入装置
Y1显示装置
P1便携终端(设备)
2基体
3a第1检测电极(检测电极)
4a第2检测电极(检测电极)
7检测电极用布线
8绝缘部件
81绝缘部件的凹部
9振动体
9a振动体的表面(振动体的对置面)
9b振动体的背面(振动体的对置面)
9c振动体的端面
91第1电极端子
10粘接部件
11基板
111第2电极端子
12导电性粘接部件(导电部件)
51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
64设备用框体
71导电膜

Claims (11)

1.一种输入装置,具备:
具有操作面以及位于操作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基体;
设置在所述基体的背面上的检测电极;
设置在所述基体的背面上且与所述检测电极电连接的检测电极用布线;
按照覆盖所述检测电极用布线的方式而设置在所述基体的背面上的绝缘部件;和
使所述基体振动的振动体,
所述振动体通过粘接部件而被设置在所述绝缘部件上,
所述振动体在与所述基体对置的对置面之中位于远离所述检测电极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基板电连接的第1电极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基板设置有第2电极端子,
所述振动体的所述第1电极端子和所述基板的所述第2电极端子经由导电部件而被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嵌入了所述粘接部件的多个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粘接部件含有导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体是基于被施加的电压而振动的压电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挠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体被设置为夹着所述绝缘部件而与所述检测电极用布线对置。
8.一种输入装置,具备:
具有操作面以及位于操作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的基体;
设置在所述基体的背面上的检测电极;和
使所述基体振动的振动体,
所述振动体在与所述基体对置的对置面之中位于远离所述检测电极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基板电连接的第1电极端子,
在所述振动体的所述对置面之中位于靠近所述检测电极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导电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振动体具有位于所述对置面之间的端面,
所述导电膜设置在位于所述检测电极侧的所述振动体的所述端面上。
10.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和
与所述输入装置对置配置的显示面板。
11.一种电子设备,在设备用框体内具备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180024992.6A 2010-07-29 2011-07-20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29066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0733 2010-07-29
JP2010170733 2010-07-29
JP2010284735 2010-12-21
JP2010-284735 2010-12-21
PCT/JP2011/066443 WO2012014745A1 (ja) 2010-07-29 2011-07-20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6673A CN102906673A (zh) 2013-01-30
CN102906673B true CN102906673B (zh) 2016-02-24

Family

ID=4552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4992.6A Active CN102906673B (zh) 2010-07-29 2011-07-20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57501A1 (zh)
EP (1) EP2600228B1 (zh)
JP (1) JP5352009B2 (zh)
CN (1) CN102906673B (zh)
WO (1) WO20120147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0063B1 (en) * 2011-09-28 2018-06-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s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s
JP6014055B2 (ja) * 2012-01-18 2016-10-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908969B2 (ja) * 2012-02-27 2016-04-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50062458A1 (en) * 2012-03-29 2015-03-05 Kyocera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918040B2 (ja) * 2012-06-19 2016-05-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振動装置、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01369B2 (ja) * 2012-07-26 2016-10-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圧電装置、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578499B2 (en) * 2013-02-17 2020-03-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iezo-actuated virtual buttons for touch surfaces
US9223424B2 (en) * 2013-04-08 2015-12-2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signal routing structures with conductive adhesive
KR20160014633A (ko) * 2013-05-07 2016-02-11 더 트러스티즈 오브 프린스턴 유니버시티 사람 손의 3d 위치와 제스처 센싱
US9740353B2 (en) * 2013-05-07 2017-08-22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3D position and gesture sensing of human hand
JP5686445B2 (ja) * 2013-07-01 2015-03-1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相互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US9448631B2 (en) 2013-12-31 2016-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haptics and pressure sensing
TWI832717B (zh) * 2014-04-25 2024-02-1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FR3026270B1 (fr) * 2014-09-22 2016-12-02 Thales Sa Dispositif de visualisation a surface tactile, notamment haptique, comportant un blindage electrique souple
CN105892734A (zh) * 2014-12-11 2016-08-24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WO2018056165A1 (ja) * 2016-09-21 2018-03-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センサ、タッチ式入力装置
JP7268477B2 (ja) * 2019-05-20 2023-05-08 Tdk株式会社 音響デバイス
KR102236099B1 (ko) * 2019-10-25 2021-04-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멀티 터치의 위치 식별이 가능한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13448458A (zh) * 2020-03-25 2021-09-28 昇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感测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978A (zh) * 2002-08-29 2005-10-0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以及使用输入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271497C (zh) * 2002-09-30 2006-08-23 Smk株式会社 触控式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8287B2 (ja) * 2001-10-10 2006-07-19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JP3880888B2 (ja) * 2002-06-18 2007-02-14 Smk株式会社 タブレット装置
JP4815753B2 (ja) * 2004-04-09 2011-1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配線方法及び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JP5151399B2 (ja) * 2007-10-30 2013-0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JP5161305B2 (ja) * 2008-06-05 2013-03-13 北陸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及び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978A (zh) * 2002-08-29 2005-10-0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以及使用输入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271497C (zh) * 2002-09-30 2006-08-23 Smk株式会社 触控式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14745A1 (ja) 2012-02-02
EP2600228A4 (en) 2016-07-13
JPWO2012014745A1 (ja) 2013-09-12
EP2600228B1 (en) 2018-06-13
US20130057501A1 (en) 2013-03-07
CN102906673A (zh) 2013-01-30
JP5352009B2 (ja) 2013-11-27
EP2600228A1 (en)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6673B (zh)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设备
CN103416043B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KR101661160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장치
CN206619112U (zh) 振动装置
WO2013057940A1 (ja) 電子機器
CN105378613A (zh) 振动器件和使用它的电子设备
US20100117809A1 (en) Display module with piezoelectric haptics
CN111276062B (zh) 显示设备
US90604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3128769A1 (ja)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477308A (zh) 带有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3145464A1 (ja)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667694B (zh)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及便携终端
JP6133619B2 (ja) 振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端末
US20110273405A1 (en) Touch screen device
KR100980463B1 (ko) 터치 패널
JP6022967B2 (ja) 振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端末
JP6001482B2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01369B2 (ja) 圧電装置、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2043362A (ja) 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6050133B2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3045956A (ja) 配線基板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13238941A (ja) 圧電装置、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6419135A (zh) 振动装置、包括该振动装置的装置和用于振动的装置
CN116168603A (zh)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