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3356A - 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3356A
CN102903356A CN2012103217764A CN201210321776A CN102903356A CN 102903356 A CN102903356 A CN 102903356A CN 2012103217764 A CN2012103217764 A CN 2012103217764A CN 201210321776 A CN201210321776 A CN 201210321776A CN 102903356 A CN102903356 A CN 102903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key
pronunciation
constantly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17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3356B (zh
Inventor
岩濑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03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3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3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3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tone frequencies, e.g. attack or decay; Means for producing special musical effects, e.g. vibratos or glissandos
    • G10H1/06Circuits for establishing the harmonic content of tones, or other 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the tone colou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5/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means of electronic generators
    • G10H5/0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means of electronic generators using generation of basic tones
    • G10H5/06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means of electronic generators using generation of basic tones tones generated by frequency multiplication or division of a basic t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乐音发生装置。在步骤SA3中,产生与按键速度相对应的波形种类/音量的咔嗒声,并且按照根据按键速度而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发生偏差,使要加法合成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不一致。在步骤SA4中,产生与放键速度相对应的波形种类/音量的咔嗒声,并且按照根据放键速度而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1,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发生偏差,使应消音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不一致。结果,在具有发音最初(或消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的拉杆音中混合咔嗒声,形成与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机理相符合的独特的拉杆音。

Description

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本发明基于申请日为2011年7月27日、申请号为2011-164299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要求其优先权并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拉杆(drawbar)方式的电子风琴(electronic organ)的发音机理的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背景技术
在拉杆(drawbar)方式的电子风琴(以下简称为拉杆风琴(drawbarorgan))中,对应于不同英尺(フイ一ト(feet))的9种(「16’(’是英尺的省略符号)」、「5 1/3’」、「8’」、「4’」、「2 2/3’」、「2’」、「1 3/5’」、「1 1/3’」、「1’」)拉杆的操作而将音高(pitch)不同的9种正弦波任意地组合及合成,从而形成所希望的音色的乐音。
另外,在以拉杆的「16’」为基音的情况下,「5 1/3’」是基音的loct+5th上的音,「8’」是基音的loct上的音(2倍音(second harmonic)),「4’」是基音的2oct上的音(4倍音),「2 2/3’」是基音的2oct+5th上的音,「2’」是基音的3oct上的音(8倍音),「1 3/5’」是相对于基音3oct+3rd上的音,「1 1/3’」是相对于基音3oct+5th上的音,「1’」是基音的4oct上的音(16倍音)。
近年来,还公知有这样的电子乐器,其按照采用波形数据读出方式的音源的正弦波加法合成算法,产生拉杆风琴这样的音色的乐音,关于这种技术,在例如日本特开2000-259157号公报中公开。
发明内容
但是,在拉杆风琴中,对键盘的各键设置对每个英尺的发音消音进行控制的开关,通过对应于按放键操作而接通(on)断开(off)的每个英尺的开关的动作,形成被称为所谓的拉杆音的独特的演奏音。但是,在日本特开2000-259157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仅将对应于拉杆操作而生成的基音和多次的倍音进行正弦波合成,因此具有无法生成与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机理相符合的独特的拉杆音的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与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机理相符合的独特的拉杆音的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乐音发生装置,具备:音源,分别发出乐音的基音和多个倍音;发音时刻生成部,对应于按键操作,分别生成由上述音源发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发音时刻;发音指示部,根据由上述发音时刻生成部生成的各个发音时刻,对上述音源指示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发音;放键速度取得部,对应于放键操作,取得放键速度;消音时刻变更部,对应于由上述放键速度取得部取得的放键速度,使由上述音源发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消音时刻不同;以及消音指示部,根据通过上述消音时刻变更部而不同的各个消音时刻,对上述音源指示基音及多个倍音的消音。
本发明的另一形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涉及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乐音发生装置的乐音发生方法。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内容和下面给出的具体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乐音发生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拉杆11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音源15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主程序(main routine)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按键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WAIT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放键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发明的概要
在拉杆风琴中,键盘的各键具有对每个英尺的发音·消音进行控制的开关。每个英尺的开关不是对应于按键而全部同时接通,而是接通的时刻分别不同。换言之,被加法合成的基音和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有偏差,由此产生发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的变化。按键时产生的音色变化依赖于按键速度。即,若按键速度快则基音和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的偏差减小而音色变化减小,另一方面,若按键速度慢则基音和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的偏差增加而音色变化增大。
这样的音色变化在放键时同样存在。即,每个英尺的开关对应于放键而断开的时刻有偏差,从而被加法合成的基音和各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不一致,这将导致消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的变化。该音色变化根据放键速度而不同。即,若快速地放键则各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的偏差减小而音色变化减小,相反,若缓慢地放键则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的偏差增加而音色变化增大。
另外,在实际的拉杆风琴中,由于对键盘的各键所设置的每个英尺的开关构成多列触点(multiple row contacts),因此,按键时每个英尺的开关接通的顺序与放键时每个英尺的开关断开的顺序不同。因此,在按键时和在放键时,音色变化不同。此外,对应于按放键操作,每个英尺的开关被接通或断开,由此产生振动噪音(chattering noise),其作为咔嗒(click)声(电键咔嗒声(key click))而与发生乐音混合。根据本发明,通过CPU动作(后述的按键处理及放键处理),对基于上述一系列的观点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机理进行模拟,由此能够形成符合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机理的独特的拉杆音。
B.结构
下面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乐音发生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乐音发生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拉杆11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音源15的结构的框图。首先,在图1中,键盘10发生包含与演奏操作(按放键操作)相应的导通/切断(keyon/key off)事件(event)、键号以及速度(按键速度或放键速度)的演奏信息。
如图2所示的一例那样,拉杆11由滑动变阻器(スライドボリユ一ム(slide volume))11a-1~11a-9与A/D转换器11b构成,该滑动变阻器11a-1~11a-9调整基音和各倍音成分的音量,该A/D转换器11b将由这些滑动变阻器11a-1~11a-9分别进行了电平(level)控制的音量信号调入到输入通道ch1~ch9中,在CPU12的控制下,对供给到各输入通道ch1~ch9的音量信号进行A/D转换,作为拉杆输出Ddr(ch1)~Ddr(ch9)而输出。拉杆输出Ddr(ch1)~Ddr(ch9)在CPU12的控制下,被暂时存储于RAM14的工作区。
另外,对滑动变阻器11a-1~11a-9分别分配基音的「16’」(’表示英尺的省略记号)、基音的loct+5th上的「51/3’」、基音的loct上(2倍音)的「8’」、基音的2oct上(4倍音)的「4’」、基音的2oct+5th上的「22/3’」、基音的3oct上(8倍音)的「2’」、基音的3oct+3rd上的「13/5’」、基音的3oct+5th上的「11/3’」以及基音的4oct上(16倍音)的「1’」。
CPU12执行在ROM 13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根据与键盘10的按放键操作(演奏操作)相应地产生的演奏信息对音源15进行控制而形成乐音。关于本发明的主旨的CPU12的特征性处理动作在后面进行描述。在ROM13中,存储有被加载于CPU12中的各种程序。各种程序包含后述的主程序、按键处理和放键处理。RAM14具备工作区和数据区。
在RAM14的工作区中,暂时存储用于CPU12的处理的各种寄存器·标志(flag)数据。具体而言,在CPU12的控制下,暂时存储由拉杆11产生的拉杆输出Ddr(ch1)~Ddr(ch9)。在RAM14的数据区,例如存储与各种速度相对应的多种咔嗒声音量Cv。由CPU12读出该多种咔嗒声音量Cv中的与按键时(或放键时)的速度VEL相对应的咔嗒声音量Cv。
如图3所示,音源15由振荡器15a-1~15a-10、系数乘法器15b-1~15b-10、加法器15c和旋转音效器(rotary effector)15d构成。在音源15中,通过使这些构成要素进行分时动作,能够实现复调(polyphonic)发音。振荡器15a-1~15a-9存储分别与拉杆11的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和多个倍音的正弦波形数据,以与被按压的键的键号(音高)相应的读出速度读出该正弦波形数据的公知的波形数据读出方式构成。另外,为了模仿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声音,使分别存储于振荡器15a-1~15a-9中的基音和多个倍音的正弦波形数据稍稍失真。
振荡器15a-10产生相当于由按放键操作产生的振动噪音的咔嗒声波形数据。具体而言,存储与各种速度相对应的多种咔嗒声波形数据,再现并输出CPU12对应于按键时(或放键时)的速度从其中选择的波形种类的咔嗒声波形数据。另外,除了这样的波形数据读出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对噪音波形和脉冲波形进行滤波处理而形成咔嗒声波形数据的方式。
系数乘法器15b-1~15b-9将从振荡器15a-1~15a-9输出的正弦波数据分别与相对应的拉杆输出Ddr(ch1)~Ddr(ch9)相乘,分别输出进行了电平控制的基音和多个倍音的正弦波数据。作为乘法系数的拉杆输出Ddr(ch1)~Ddr(ch9)通过CPU12被从RAM14的工作区读出。系数乘法器15b-10将咔嗒声音量Cv与振荡器15a-10的输出相乘,输出进行了电平控制的咔嗒声波形数据。作为乘法系数的咔嗒声音量Cv,由CPU12根据按键时(或放键时)的速度而从RAM14的数据区中选择并读出。
加法器15c对从系数乘法器15b-1~15b-9输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正弦波数据进行加法合成,并且加上从系数乘法器15b-10输出的进行了电平控制的咔嗒声波形数据,由此产生混合有咔嗒声的正弦波合成波形数据。旋转音效器15d将模仿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声音的旋转效果(rotaryeffect)、即旋转的转子(rotor)和圆号(horn)这两个扬声器所发出的独特的调制效果(modulation effect),附加于混合有咔嗒声的正弦波合成波形数据,产生乐音波形数据wave。音响系统16在将从音源16输出的乐音波形数据wave变换为模拟信号形式之后,进行不需要的噪音的去除、电平放大后从扬声器发出声音。
C.动作
下面参照图4~图7,对上述结构的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下面,对CPU12执行的主程序、按键处理及放键处理的各动作进行说明。
(1)主程序的动作
若乐音发生装置100的电源被接通,则CPU12进行图4所示的步骤SA1,在进行对装置各部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之后,进行步骤SA2。在步骤SA2中,进行将根据滑动变阻器11a-1~11a-9的操作而生成的拉杆输出Ddr(ch1)~Ddr(ch9)存储到RAM14的数据区中的拉杆处理。
接着,在步骤SA3中进行按键处理。如后述的那样,在按键处理中,按照与按键速度相应地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发生偏差,使应进行加法合成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不一致。结果,模拟按键速度高则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的偏差降低而音色变化减小、按键速度慢则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的偏差增大而音色变化增大这样的、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另外,生成与按键速度VEL相对应的波形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与具有发音时的微妙的音色变化的拉杆音混合。
接着,在步骤SA4中,进行放键处理。如后述的那样,在放键处理中,按照与放键速度相应地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1,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发生偏差,使应消音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不-致。结果,模拟放键速度快则各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的偏差降低而音色变化减小、或放键速度慢则各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的偏差增大而音色变化增大这样的、实际的拉杆风琴的消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另外,生成与放键速度VEL1相对应的波形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与具有消音时的微妙的音色变化的拉杆音混合。
接着,若步骤SA4的放键处理完成,则将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A2,然后,在到切断电源的期间,反复进行上述步骤SA2~SA4,生成符合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机理的独特的拉杆音。
(2)按键处理的动作
下面参照图5~图6,对按键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如果经由上述主程序的步骤SA3(参照图4)进行本处理,则CPU12进行图5所示的步骤SB1,判断导通事件的有无,即判断是否按压了键盘10中的任意键。如果没有被按压的键,则判断结果为“否”,结束本处理。如果有被按压的键,则判断结果为“是”,前进至步骤SB2,将与按键操作相应地从键盘10输出的演奏信息中的速度存储于寄存器VEL中。下面,将寄存器VEL的内容称为按键速度VEL。
接着,在步骤SB3中,对音源15的振荡器15a-10进行指示以便对与按键速度VEL相应的种类的咔嗒声波形数据进行再现,并且将根据按键速度VEL而从RAM14的数据区读出的咔嗒声音量Cv作为乘法系数提供给系数乘法器15b-10。由此,生成与按键速度VEL相对应的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
然后,当前进至步骤SB4时,将与1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16倍音)的正弦波形数据的发音指示给音源15。由此,生成将以与被按压的键的键号(音高)相应的读出速度从振荡器15a-9读出的正弦波数据、与拉杆输出Ddr(ch9)相乘而得到的与1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16倍音)的正弦波数据。
接着,通过步骤SB5,进行图6所示的WAIT处理。当进行WAIT处理时,CPU12前进至步骤SC1,将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计算为等待时间TIME(单位:msec),在下一步骤SC2中,进行等待,直至经过计算出的等待时间TIME。因此,如果进行快的按键,则等待时间TIME短,如果慢慢地按键,则等待时间TIME长。
接着,当经过等待时间TIME时,进行步骤SB6,将与1 1/3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形数据的发音指示给音源15。由此,生成将以与被按压的键的键号(音高)相应的读出速度从振荡器15a-8读出的正弦波形数据、与拉杆输出Ddr(ch8)相乘而得到的与1 1/3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然后,进行步骤SB7的WAIT处理,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而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
然后,与上述情况相同,在步骤SB8~SB9中,在生成与根据拉杆输出Ddr(ch7)而进行了电平控制的1 3/5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后,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而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接着,在步骤SB10~SB11中,在生成与根据拉杆输出Ddr(ch6)而进行了电平控制的2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8倍音)的正弦波数据后,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而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
接着,在步骤SB12~SB13中,在生成与根据拉杆输出Ddr(ch5)而进行了电平控制的2 2/3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后,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而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接着,在步骤SB14~SB15中,在生成与乘以拉杆输出Ddr(ch4)而进行了电平控制的4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4倍音)的正弦波数据后,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而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
接着,在步骤SB16~SB17中,在生成与根据拉杆输出Ddr(ch3)而进行了电平控制的8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2倍音)的正弦波数据后,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而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接着,在步骤SB18~SB19中,在生成与根据拉杆输出Ddr(ch2)而进行了电平控制的51/3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后,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按键速度VEL的倒数而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然后,进行步骤SB20,生成与根据拉杆输出Ddr(ch1)而进行了电平控制的16英尺相对应的基音的正弦波数据,结束本处理。
这样,在按键处理中,按照根据按键速度而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发生偏差,应进行加法合成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不一致,因此,能够模拟按键速度快则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的偏差降低而音色变化减小、或按键速度慢则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的偏差增大而音色变化增大这样的、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另外,由于生成与按键速度VEL相对应的波形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并与具有发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的拉杆音混合,因此能够实现与实际的拉杆风琴更接近的演奏表现力。
(3)放键处理的动作
下面参照图7,对放键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当通过上述主程序的步骤SA4(参照图4)进行本处理时,CPU12进行图7所示的步骤SD1,判断切断事件的有无,即判断键盘10中的任意键是否被放开。如果没有被放开的键,则判断结果为“否”,结束本处理,如果有被放开的键,则判断结果为“是”,进行步骤SD2,将与放键操作相应地从键盘10输出的演奏信息中的速度存储于寄存器VEL1中。下面,将寄存器VEL1的内容称为放键速度VEL1。
接着,在步骤SD3中,对音源15的振荡器15a-10进行指示以便再现与放键速度VEL1相应的种类的咔嗒声波形数据,并且将根据放键速度VEL1而从RAM14的数据区读出的咔嗒声音量Cv作为乘法系数提供给系数乘法器15b-10。由此,生成与放键速度VEL1相对应的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
接着,当进行步骤SD4时,将与16英尺相对应的基音的正弦波数据的消音指示给音源15,停止振荡器15a-1的波形输出。接着,通过步骤SD5进行图6所示的WAIT处理。当进行WAIT处理时,CPU12进行步骤SC1,将按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为等待时间TIME1(单位:msec),在下一步骤SC2中,进行等待,直至经过计算出的等待时间TIME1。因此,如果快速地放键则等待时间TIME1短,如果慢慢地放键则等待时间TIME1长。
接着,当经过等待时间TIME1时,进行步骤SD6,将与51/3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形数据的发音指示给音源15,停止振荡器15a-2的波形输出,在下一步骤SD7中,进行WAIT处理,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放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1。
然后,与上述情况相同,在步骤SD8~SD9中,停止与8英尺相对应的2倍音的正弦波数据的波形输出,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放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1。接着,在步骤S10~SD11中,停止与4英尺相对应的4倍音的正弦波数据的波形输出,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放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1。然后,在步骤SD12~SD13中,停止与22/3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的波形输出,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放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1。
之后,在步骤SD14~SD15中,停止与2英尺相对应的8倍音的正弦波数据的波形输出,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放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1。然后,在步骤SD16~SD17中,停止与13/5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的波形输出,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放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1。接着,在步骤SD18~SD19中,停止与11/3英尺相对应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的波形输出,进行等待,直至经过根据放键速度VEL1的倒数计算的等待时间TIME1。接着,进行步骤SD20,停止与1英尺相对应的16倍音的正弦波数据的波形输出,结束本处理。
这样,在放键处理中,按照与放键速度相应地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1,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发生偏差,应消音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不一致,因此模拟放键速度快则应消音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的偏差降低而音色变化变小、或放键速度慢则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的偏差增加而音色变化增大这样的、实际的拉杆风琴的消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另外,由于生成与放键速度VEL1相对应的波形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并与具有消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的拉杆音混合,因此能够实现与实际的拉杆风琴更接近的演奏表现力。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与按键操作相对应的按键速度,产生与检测出的按键速度相对应的波形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并且按照与按键速度相应地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发生偏差,使应加法合成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不一致。或者,检测与放键操作相对应的放键速度,产生与检测出的放键速度相对应的波形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并且按照与放键速度相应地变化的等待时间TIME1,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倍音成分的停止时刻发生偏差,使应消音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正弦波数据不一致。因此,将咔嗒声与具有发音最初(或消音最初)的微妙的音色变化的拉杆音混合,发出具有与实际的拉杆风琴相同的演奏表现力的拉杆音。即,能够生成与实际的拉杆风琴的发音机理相符的独特的拉杆音。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照被计算为按键速度的倒数1/VEL(或1/VEL1)的一定的等待时间TIME,依次使与各英尺相对应的基音及各倍音成分的发生时刻(或停止时刻)发生偏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每当经过随机变化的等待时间时,随机指定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发生而使它们的发生时刻发生偏差。这样,每当进行按放键操作时产生的按键时(或放键时)的微妙的音色变化能够每逢进行按放键操作而不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产生与按键速度(或放键速度)相对应的波形种类及音量的咔嗒声。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根据按键速度(或放键速度),随机地使咔嗒声的波形种类及音量不同。这样,能够产生更逼真的拉杆音。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包含在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乐音发生装置,具备:
音源,分别发出乐音的基音和多个倍音;
发音时刻生成部,对应于按键操作,分别生成由上述音源发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发音时刻;
发音指示部,根据由上述发音时刻生成部生成的各个发音时刻,对上述音源指示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发音;
放键速度取得部,对应于放键操作,取得放键速度;
消音时刻变更部,对应于由上述放键速度取得部取得的放键速度,使由上述音源发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消音时刻不同;以及
消音指示部,根据通过上述消音时刻变更部而不同的各个消音时刻,对上述音源指示基音及多个倍音的消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乐音发生装置还具备按键速度取得部,该按键速度取得部对应于上述按键操作取得按键速度;
上述发音时刻生成部包含发音时刻变更部,该发音时刻变更部对应于由上述按键速度取得部取得的按键速度,使由上述音源发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发音时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发音时刻变更部具备用于产生与上述按键速度相应的第一等待时间的第一等待时间产生部,每当经过该第一等待时间,则依次指示上述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发音,从而使这些发音时刻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第一等待时间产生部根据上述按键速度的倒数计算第一等待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消音时刻变更部具备用于产生与上述放键速度相应的第二等待时间的第二等待时间产生部,每当经过该第二等待时间,则依次指示所发出的上述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消音,从而使这些消音时刻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第二等待时间产生部根据上述放键速度的倒数计算第二等待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通过上述发音时刻变更部而使上述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发音时刻不同的顺序、和通过上述消音时刻变更部而使上述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消音时刻不同的顺序是不同的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发音时刻变更部随机指定上述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发音,从而使这些发音时刻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乐音发生装置还具有按键咔嗒声发音部,该按键咔嗒声发音部对应于上述按键操作发出按键咔嗒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乐音发生装置还具有按键速度取得部,该按键速度取得部对应于上述按键操作取得按键速度;
对应于上述按键速度,上述按键咔嗒声的波形种类及音量中的至少一种随机地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上述乐音发生装置还具有放键咔嗒声发音部,该放键咔嗒声发音部对应于上述放键操作发出放键咔嗒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乐音发生装置,
对应于上述放键速度,上述放键咔嗒声的波形种类及音量中的至少一种随机地变化。
13.一种乐音发生方法,用于乐音发生装置,该乐音发生装置具有对应于放键操作取得放键速度的放键速度取得部和分别发出乐音的基音和多个倍音的音源,该乐音发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发音时刻生成步骤,对应于按键操作,分别生成由上述音源发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发音时刻;
发音指示步骤,根据由上述发音时刻生成步骤生成的各个发音时刻,对上述音源指示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发音;
消音时刻变更步骤,对应于由上述放键速度取得部取得的放键速度,使由上述音源发出的基音及多个倍音的各自的消音时刻不同;以及
消音指示步骤,根据通过上述消音时刻变更步骤而不同的各个消音时刻,对上述音源指示基音及多个倍音的消音。
CN201210321776.4A 2011-07-27 2012-07-27 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Active CN102903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4299A JP5532446B2 (ja) 2011-07-27 2011-07-27 楽音発生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164299/2011 2011-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3356A true CN102903356A (zh) 2013-01-30
CN102903356B CN102903356B (zh) 2015-02-18

Family

ID=4757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1776.4A Active CN102903356B (zh) 2011-07-27 2012-07-27 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79272B2 (zh)
JP (1) JP5532446B2 (zh)
CN (1) CN1029033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230A (zh) * 2018-10-05 2020-04-14 雅马哈株式会社 声音信号产生装置、声音信号产生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4170B1 (en) * 2013-03-14 2015-05-05 Analog Outfitters, Inc. MIDI controller circuit for drawbar-type organ interfaces
JP6524742B2 (ja) * 2015-03-23 2019-06-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楽音発生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149754A1 (ja) * 2016-03-04 2017-09-08 株式会社鈴木楽器製作所 仮想多列接点を備えた電子楽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39A (zh) * 1990-01-01 1991-07-17 刘志文 电子手风琴
JP2000259157A (ja) * 1999-03-08 2000-09-22 Casio Comput Co Ltd 楽音制御装置及び楽音制御方法
JP2004053938A (ja) * 2002-07-19 2004-02-19 Roland Corp 電子楽器
CN1641746A (zh) * 2004-01-14 2005-07-20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乐器
JP2009042483A (ja) * 2007-08-08 2009-02-26 Suzuki Gakki Seisakusho:Kk 電子鍵盤楽器におけるキークリック音発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5464A (en) * 1978-01-03 1979-11-27 Kawai Musical Instrument Mfg. Co. Ltd. Musical tone generator with time variant overtones
KR970006173B1 (ko) * 1993-06-03 1997-04-24 야마하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소음용 캐쳐스토퍼를 갖는 건반악기
JP3303713B2 (ja) * 1997-02-21 2002-07-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自動演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39A (zh) * 1990-01-01 1991-07-17 刘志文 电子手风琴
JP2000259157A (ja) * 1999-03-08 2000-09-22 Casio Comput Co Ltd 楽音制御装置及び楽音制御方法
JP2004053938A (ja) * 2002-07-19 2004-02-19 Roland Corp 電子楽器
CN1641746A (zh) * 2004-01-14 2005-07-20 雅马哈株式会社 键盘乐器
JP2009042483A (ja) * 2007-08-08 2009-02-26 Suzuki Gakki Seisakusho:Kk 電子鍵盤楽器におけるキークリック音発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230A (zh) * 2018-10-05 2020-04-14 雅马哈株式会社 声音信号产生装置、声音信号产生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1009230B (zh) * 2018-10-05 2023-07-18 雅马哈株式会社 声音信号产生装置、声音信号产生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3356B (zh) 2015-02-18
US8779272B2 (en) 2014-07-15
JP2013029584A (ja) 2013-02-07
US20130025436A1 (en) 2013-01-31
JP5532446B2 (ja)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146876A (ja) 電子楽器、発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903356B (zh) 乐音发生装置及乐音发生方法
CN104282297A (zh) 乐音产生装置、电子乐器以及乐音产生方法
JP2010139592A (ja) 楽音発生装置および楽音発生プログラム
JP2705395B2 (ja) 電子楽器
CN112447159B (zh) 共鸣音信号发生方法、共鸣音信号发生装置、记录介质及电子音乐装置
JP6805060B2 (ja) 共鳴音制御装置及び共鳴音の定位制御方法
EP031122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riving and replicating complex musical tones
JP2888712B2 (ja) 楽音発生装置
JP2015179229A (ja) 楽音発生装置、電子楽器、楽音発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4984496A (en) Apparatus for deriving and replicating complex musical tones
JPS6040620B2 (ja) 電子楽器に於ける楽音発生制御装置
JP5912269B2 (ja) 電子楽器
JP3804498B2 (ja) コンテンツ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38807B2 (ja) 音源用波形データの決定装置
JPH03269493A (ja) 電子楽器
JP2000187490A (ja) 音声処理装置
JP3565065B2 (ja) カラオケ装置
JP202313865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49945B2 (ja) 効果付与装置
JP2016045254A (ja) サウンドプレビュー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30019B2 (ja) 電子楽器及び電子楽器に適用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JPH0863154A (ja) 定位移動感再現機能を有する電子楽器
JP2012220861A (ja) 楽音発生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01989A (ja) 楽音出力装置、電子楽器、楽音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