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9793B - 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所制得的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所制得的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9793B
CN102899793B CN201210262753.0A CN201210262753A CN102899793B CN 102899793 B CN102899793 B CN 102899793B CN 201210262753 A CN201210262753 A CN 201210262753A CN 102899793 B CN102899793 B CN 102899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needle
yarn
fagot
knitted fabric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27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9793A (zh
Inventor
L.菲尔斯特
R.延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 ltd
H Stoll GmbH and Co KG
Karl Mayer R&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 Stoll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 Stoll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H Stoll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899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9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9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9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横机上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a.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形成线圈;b.使用第二织针(F-J、L-P)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分别形成线圈,且略过第一织针(K);c.借助一个或多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插入集圈线圈(10.2、10.5);d.重复步骤b。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所制得的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横机上制造带有装饰线迹(Zierstich)的针织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特别是带有装饰线迹的嵌花针织物和带有装饰线迹的单色的平针织物。在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时,以前通过一个或多个织针斜对角式地牵拉用于装饰线迹的纱线,下面将其称为装饰线迹纱线。这会导致该纱线随后被用来编织基底针织物(Grundgestrick)的纱线缠住,进而产生编织错误。此外,装饰线迹纱线作为浮纱纱线飘向装饰线迹的边缘。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在背面开放。在正面产生方向变换的不均匀的外观。
为了在横机上制造花式单面针织物,按照现有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提花技术和嵌花技术。
在提花技术中,利用基底纱线(基底针织物纱线)形成线圈的织针或织针组,与利用花式纱线(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线圈的织针或织针组在同一针床上交替。这导致在每个编织横列中,基底纱线作为浮纱纱线位于利用花式纱线已形成的线圈之后,而花式纱线作为浮纱纱线位于利用基底纱线已形成的线圈之后。这些浮纱纱线减小了针织物特有的横向弹性,进而也降低了穿戴舒适性。此外,对于基底纱线和每个花式纱线来说,需要单独的导纱器和单独的编织三角。如果编织横列例如由三个不同的纱线构成,则需要三个编织三角,以便能够形成编织横列。
采用嵌花技术也能形成单面针织物,其具有利用不同纱线制得的线圈组。针织物的利用不同纱线形成的饰条在边缘处相互连接。但为此需要特殊的嵌花导纱器,可以对这些嵌花导纱器进行控制,使得它们仅给选定的织针区域供应纱线。
由EP 1 829 994 A1已知一种用于在横机上制造具有编织横列的花式针织物的方法,编织横列的线圈由基底纱线和至少一个花式纱线构成,其中至少一个花式纱线作为集圈线圈插入到对面的针床的空闲的织针中,集圈线圈在所希望的位置移圈,并与位于接圈织针中的线圈收针(abstricken)。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编织方法,其中能更好地把装饰线迹纱线编入到基底针织物中,从而使基底针织物外观均匀,且尽可能避免编织错误。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横机上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得以实现,该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
a. 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织针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线圈;
b. 使用第二织针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分别形成线圈,且略过第一织针;
c. 借助一个或多个第一织针利用装饰线迹纱线插入集圈线圈;
d. 重复步骤b。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更好地把装饰线迹纱线编入到基底针织物中。针织物由此更加均匀。在特别是菱形花纹的边界区域中,装饰线迹的走势显得更为美观。装饰线迹纱线的固定点始终都位于刚刚编织过的织针的正确的一侧,而与编织方向无关。结果,即使在任意上升的情况下也能使得导纱器仅以一个正确值被定位。装饰线迹纱线以衬垫粗线(Stehfaden)的形式始终都位于相对于摆动的导纱器垂直的位置,随后在该区域上方飘浮地交织底色物(Grundfarbe)(基底针织物)。由此使得衬垫粗线不会因后续的织针动作而被缠住。另外,这种编织技术做法即使在编织速度很高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可靠地编织。在这里,集圈线圈在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的线圈的上面或下面始终都位于相同的织针上。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因而能保证可靠地喂纱。能以很高的速度进行编织。还在编织技术上产生利落的轮廓,以及在织物两侧产生怡人的外观。使用者仅通过一次导纱器矫正就能织针精确地且相对于导纱器保持恒定地既调节增加的装饰线迹又调节减少的装饰线迹。编织技术无需附加的编织系统。集圈线圈可以直接置于线圈上。无需转移或接圈到其它织针上。可以使用嵌花导纱器或常规导纱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导纱器来实施。此外,无需移圈到不同的针床上。该方法可以在一个针床上实施。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对导纱器占用情况进行选择,使得底色物(基底针织物)布置到前面的导纱器导轨上,装饰线迹布置到后面的导纱器导轨上,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就不用再这样了。无论底色物还是装饰线迹,都可以布置到前面的或后面的导纱器导轨上。
本发明意义下的装饰线迹纱线是一种与用来编织针织物的主要部分因而被称为基底针织物纱线的纱线不同的纱线。这种不同可以是在外观、功能或结构上与基底针织物纱线不同。例如,基底针织物纱线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它可以由不同于基底针织物纱线的材料构成,更硬、更薄、更厚、更蓬松,等等。
本发明的方法的各方法步骤可以按上述顺序执行。替代地也可以考虑把步骤b和c交换的顺序或者把步骤a和b交换的顺序。
按照一种方法变型可以规定,在步骤d之后,在相对于第一织针的织针位置错开的织针位置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线圈。由此可以产生斜置的装饰线迹横列或菱形花纹。不同于传统的方法,这里并未预先给定特别是用于带有装饰线迹的单独的编织横列的错开方向。既可以向左错开,又可以向右错开。
优选在此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在错开一个织针位置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但作为其替代方案也可以考虑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在错开一个以上的织针位置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然而由此延长了浮纱纱线的长度。装饰线迹错开的织针位置数量因而不应选得过大。
按照一种方法变型,可以在集圈线圈中调节线圈长度。由此可以调节线圈织物的外观,即针织物和装饰线迹的外观。特别是可以实现相比于现有技术更为怡人且形象的外观。
另外可以规定,在步骤a之前编织至少一个编织横列,在该编织横列中还使用第一织针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形成线圈。由此可以实现把装饰线迹编入到基底针织物中。装饰线迹不必开始于基底针织物的边缘。
根据该方法的一种设计,可以在相邻的织针位置利用相同的装饰线迹纱线形成多个装饰线迹。因此,装饰线迹的编入不局限于线圈宽度,而是也可以利用相同的装饰线迹纱线编织多个并排的线圈。在下一个编织横列中织针位置错开对于利用相同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的相邻的全部线圈而言都应在同一方向上进行。
另外可以考虑在一个编织横列中利用不同的装饰线迹纱线形成多个装饰线迹。在利用不同的装饰线迹纱线形成装饰线迹时,在后续编织横列中装饰线迹纱线错开对于每个装饰线迹纱线而言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使用者由此可以得到各种各样设计的针织物。
此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针织物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主要细节,下面借助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该说明、权利要求书可知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各个特征可以分别单独地在本发明的变型中实现,或者多个特征任意组合地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下面对照附图对其予以详述。其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在引入装饰线迹时的纱线走势;
图2示出在采用本发明的编织方法时装饰线迹纱线的纱线走势;
图3a-3l示出本发明的编织方法的编织技术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在采用公知的编织方法时用来形成装饰线迹的花式纱线1的走势。首先形成编织横列,其中沿箭头方向2.1进行编织。利用花式纱线1形成线圈1.1。沿编织方向2.2对随后的编织横列进行编织。花式纱线1的一个节段1.2在此作为浮纱纱线被斜对角地被牵拉到基底针织物上方。现在沿相反的编织方向2.3在错开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1.3。在此,花式纱线可能会在节段1.2、1.4中被待编织的底色物缠住。因而会产生编织错误。用箭头2.1-2.3示出的编织方向在这种做法中是预先给定的。
图2示出在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编织时装饰线迹纱线10的纱线走势。首先沿第一编织方向11.1进行编织。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线圈10.1。接下来按编织方向11.2插入集圈线圈10.2,由此产生笔直的装饰线迹纱线节段10.3。然后沿编织方向11.3又编织一个线圈10.4。当沿编织方向11.4再次插入一个集圈线圈10.5之后,沿相同的编织方向11.5又编织一个新的线圈10.6。由此可知,编织方向11.1-11.5可任意改变。而在现有技术中,编织方向被待一同牵引的纱线固定住了。装饰线迹纱线10的区域10.3恰好位于针织物中,由此使得它不会飘向一侧。此外,产生编织错误的风险减小了。
图3a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编织流程的第一步骤。据此,在横机的前针床V的织针F-P上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产生基底针织物,其方式为,使用织针F-P来形成线圈。这意味着,使用用于针织物或者用于针织物一个区域的全部织针F-P相同的纱线来形成线圈。
在图3b所示的下一个线圈横列中,使用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21来形成线圈。余下的织针并不形成线圈。
然后按照图3c在织针F-J以及L-P上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各形成一个线圈。织针K被略过。图3c中未示出的花式纱线21被作为浮纱纱线予以牵拉。在随后的根据图3d的编织步骤中,在织针K处插入集圈线圈,这意味着,插入装饰线迹纱线,而不将线圈收针。根据图3c和3d的方法步骤的顺序也可以交换。
在图3e中示出了下一个方法步骤。这里也使用织针F-J以及L-P,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来形成线圈。织针K同样被略过。通过织针K来牵拉浮纱纱线,该织针将装饰线迹线圈保持住。
在根据图3f的下一个线圈横列中,在相对于织针K错开的织针J上利用装饰线迹纱线21来编织装饰线迹线圈。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装饰线迹线圈相比于以前的线圈横列向左错开了一个织针位置。但也可以考虑使得装饰线迹线圈向右错开一个位置到达织针L上。也可以考虑错开两个织针位置,即例如到达织针I或织针M上。
根据图3g的方法步骤基本上相应于方法步骤3c,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当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来形成线圈时并不略过织针K,而是略过织针J,在以前的方法步骤中在该织针上已形成过装饰线迹线圈。
在根据图3h的方法步骤中,在织针J上插入集圈线圈。在根据图3i的方法步骤中,同样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来形成线圈,其中织针J被略过。
在根据图3j的方法步骤中,在织针I上,也就是说,在织针位置向左再错开一个位置之后编织装饰线迹。
相应地,在根据图3k的随后的编织步骤中,在织针F、G、H以及织针J-P上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来形成线圈。织针I被略过,在以前的步骤中已在该织针上形成过装饰线迹。在根据图3e的方法步骤中,在织针I处插入集圈线圈。
可以重复根据图3a-3e的步骤来编织其它装饰线迹。在这里,装饰线迹的方向过程可以改变。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
a. 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形成线圈;
b. 使用第二织针(F-J、L-P)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分别形成线圈,且略过第一织针(K);
c. 借助一个或多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插入集圈线圈(10.2、10.5);
d. 重复步骤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顺序执行,或者把步骤b和c交换,或者把步骤a和b交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之后,在相对于第一织针(K)的织针位置错开的织针位置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形成线圈(10.1、10.4、10.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在相对于第一织针(K)的织针位置错开一个织针位置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在相对于第一织针(K)的织针位置错开一个以上的织针位置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集圈线圈(10.2、10.5)中调节线圈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前编织至少一个编织横列,在该编织横列中还使用第一织针(K)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形成线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织针的相邻的织针位置利用相同的装饰线迹纱线(10、21)形成多个装饰线迹。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编织横列中利用不同的装饰线迹纱线(10、21)形成多个装饰线迹。
10.一种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制得。
CN201210262753.0A 2011-07-27 2012-07-27 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所制得的针织物 Active CN102899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08702.1A DE102011108702B4 (de) 2011-07-27 2011-07-27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stricks mit Zierstichen sowie Gestrick
DE102011108702.1 2011-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9793A CN102899793A (zh) 2013-01-30
CN102899793B true CN102899793B (zh) 2014-09-10

Family

ID=4622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2753.0A Active CN102899793B (zh) 2011-07-27 2012-07-27 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所制得的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551392B1 (zh)
CN (1) CN102899793B (zh)
DE (1) DE10201110870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74836A (ja) * 2013-10-04 2015-04-2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
KR102290139B1 (ko) * 2013-10-14 2021-08-19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 알.엘. 다중 탄성 실을 갖는 신축성 서큘러 니트 패브릭
CN114000251B (zh) * 2021-11-05 2023-01-13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侧缝仿手缝装饰线的编织方法及其组织和织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9048A (en) * 1988-04-22 1990-03-20 H. Stoll Gmbh & Co. Method for producing intarsia knitted goods and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DE4306554A1 (de) * 1993-03-03 1994-09-08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Strickverfahren
DE19835174A1 (de) * 1998-08-04 2000-02-10 Stoll & Co 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Jaquard-Gestricks
TW200304512A (en) * 2002-03-26 2003-10-01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A jacquard spacer fabric and a knitting method thereof
CN1529776A (zh) * 2001-05-25 2004-09-15 ��ʽ���絺����������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CN1932109A (zh) * 2005-09-16 2007-03-21 江南大学 一种形成薄透大网孔效果的纬编织物的方法
EP1829994A1 (de) * 2006-03-01 2007-09-05 H. Stol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musterten Gestricks
EP2134892B1 (de) * 2008-01-25 2011-06-01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Abstandsgestrick sowie verfahren und strickmaschine zu seiner herstel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45965A (de) * 1954-07-06 1960-04-30 Nebel Max Maschenware
US2996903A (en) * 1958-06-05 1961-08-22 Levin Nathan Four yarn cross color overplaid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knitting
JP5032872B2 (ja) * 2007-03-29 2012-09-2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横編された編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9048A (en) * 1988-04-22 1990-03-20 H. Stoll Gmbh & Co. Method for producing intarsia knitted goods and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DE4306554A1 (de) * 1993-03-03 1994-09-08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Strickverfahren
DE19835174A1 (de) * 1998-08-04 2000-02-10 Stoll & Co 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Jaquard-Gestricks
CN1529776A (zh) * 2001-05-25 2004-09-15 ��ʽ���絺����������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TW200304512A (en) * 2002-03-26 2003-10-01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A jacquard spacer fabric and a knitting method thereof
CN1932109A (zh) * 2005-09-16 2007-03-21 江南大学 一种形成薄透大网孔效果的纬编织物的方法
EP1829994A1 (de) * 2006-03-01 2007-09-05 H. Stol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musterten Gestricks
EP2134892B1 (de) * 2008-01-25 2011-06-01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Abstandsgestrick sowie verfahren und strickmaschine zu seiner herstellu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248414A 2008.10.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9793A (zh) 2013-01-30
EP2551392A2 (de) 2013-01-30
DE102011108702B4 (de) 2014-05-15
DE102011108702A1 (de) 2013-01-31
EP2551392A3 (de) 2015-03-25
EP2551392B1 (de)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166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3789917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264962B (zh)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及针织物
CN102859057B (zh) 相邻的针织物部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692999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418226B (zh) 用于制造圆筒形针织物的方法
CN103882613B (zh)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
CN10451407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534980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3422243A (zh) 用于利用至少一个浮线制造针织物的方法
CN102899793B (zh) 用于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所制得的针织物
CN102747520A (zh) 一种横编机挑孔的编织方法
CN104452061B (zh) 降低破裂的织物、其编织方法及利用该编织方法的图案花纹设计系统
KR101492932B1 (ko) 환편기를 이용한 질감 형성 원단의 제조방법
CN110042541B (zh) 针织物的微浮雕视错竖纹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TW201002889A (en) Spacer fabric and also method and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1029427B (zh) 生产带花纹的针织物的方法
CN102995258A (zh) 针织物的起口方法
CN105839279B (zh) 针织物的起底方法
CN102619008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9082761A (zh) 一种横机编织双鱼鳞织物的方法
CN108866791A (zh) 一种提花编织带的织造方法
CN110565248B (zh) 一种两色浮线提花的编织方法
CN10474622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3361863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eutlingen

Patentee after: H. Stoll AG & Co. KG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GmbH & Co.KG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AG & Co.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