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9012A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9012A CN102889012A CN2012104125740A CN201210412574A CN102889012A CN 102889012 A CN102889012 A CN 102889012A CN 2012104125740 A CN2012104125740 A CN 2012104125740A CN 201210412574 A CN201210412574 A CN 201210412574A CN 102889012 A CN102889012 A CN 1028890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driving lever
- quadra
- oil cylinder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在方形框架左、右两侧底部之间装有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其左、右主动杆前端部与左、右从动杆前端部之间设有第2平台,在左、右主动杆与相应的方形框架底部之间分别装有油缸,在方形框架底部设有第1平台,该第1平台通过位于其后方的油缸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导轨作前后运动,在方形框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弧齿条,与分别装在左、右主动杆中部的弹性销座组成安全锁定装置,在第2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安全挡板能自动转换成踏板状态。本升举架结构简单、能耗低、噪音小、运行可靠、占地面积很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移位及停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多,汽车维修保养及停放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有一种双层汽车维修停放设备是机械链条传动升降平台,其占地面积约为所停放汽车投影面积的三倍,占地面积大,且结构复杂,能耗大,易发生机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运行可靠,占地面积很少的叠式汽车升举架。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所述叠式汽车升举架由方形框架1、防护架2、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安全锁定装置4、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和液压驱动机构6组成,防护架2固定在方形框架1前端部,在方形框架1左、右两侧底部之间装有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该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前端部与左、右从动杆前端部之间设有第2平台,所述左、右主动杆和左、右从动杆的长度相等,在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与相应的方形框架底部之间分别装有油缸,在方形框架1底部设有第1平台,该第1平台通过位于其后方的油缸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导轨作前后运动,在方形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弧齿条,与分别装在所述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中部的弹性销座组成安全锁定装置4,在所述第2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安全挡板能自动转换成踏板状态。
所述方形框架1由上方架1-1、左下横梁1-2、右下横梁1-3、后下横梁1-4以及四根立柱1-5焊接而成,上方架1-1内对角线上设有加强杆,在左、右下横梁1-2、1-3内侧分别设有导轨1-6,在后下横梁1-4和两导轨1-6之间设有第1平台1-7,所述方形框架1前端部焊有防护架2,该防护架2由左短梁2-1、右短梁2-2和左弧形柱2-3、右弧形柱2-4焊接而成。
所述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由左主动杆3-1、左从动杆3-2、右主动杆3-3、右从动杆3-4、第2平台3-5、左油缸3-6、右油缸3-7组成,左、右主动杆3-1、3-3的中后部呈倒V形,左、右主动杆3-1、3-3的后端部分别与左下横梁1-2的中部和右下横梁1-3的中部铰接,其铰点为A,左、右从动杆3-2、3-4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弧形柱2-3底部和右弧形柱2-4底部铰接,左、右主动杆3-1、3-3的前端部和左、右从动杆3-2、3-4的前端部分别与第2平台3-5相应的四个角部铰接,左、右油缸3-6、3-7底部分别与左、右短梁2-1、2-2铰接,左、右油缸3-6、3-7的活塞外端部分别与左、右主动杆3-1、3-3的倒V形后段铰接。
所述左、右主动杆3-1、3-3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右下横梁1-2、1-3中部铰接的铰点A的位置由下式确定:
L1=B+L2-H/0.9
式中:H为立柱1-5的高度;B为左、右下横梁1-2、1-3的长度;L1为后立柱1-5与A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2为前立柱1-5与处于初始状态的右主动杆3-3前端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所述安全锁定装置4由左圆弧齿条4-1、右圆弧齿条4-2、左、右弹性销座4-3、4-4组成,左、右弹性销座4-3、4-4结构相同,均由固定座4-5、压力弹簧4-6和定位销4-7组成,左、右圆弧齿条4-1、4-2分别固定在左侧前、后立柱1-5之间和右侧前、后立柱1-5之间,左、右弹性销座4-3、4-4分别安装在左、右主动杆3-1、3-3中部内侧,与相应的左、右圆弧齿条4-1、4-2对应。
所述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由支承座5-1、滑动轴5-2、弹簧5-3、齿条5-4、安全挡板5-5组成,支承座5-1垂直安装在第2平台3-5侧面,滑动轴5-2下端设有轴肩,支承座5-1套在滑动轴5-2上,在轴肩与支承座5-1上底部之间的滑动轴5-2上装有弹簧5-3,滑动轴5-2上中部设有直齿条5-4,安全挡板5-5后部与第2平台3-5铰接,安全挡板5-5后端部设有扇形齿5-5-1,与所述直齿条5-4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采用了液压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使把汽车移上第二层停放的操作十分方便可靠,当第二层没有车停放时,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的第二平台可以停放在方形框架上面,所以整个叠式汽车升举架的占地面积约为所停汽车的投影面积的1.5倍,占地面积特别少;
(2)由于本叠式汽车升举架采用了框架结构、第二平台的安全锁定装置和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所以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汽车停放安全;
(3)本叠式汽车升举架由于采用了全液压传动机构,故操作时噪音很小,而且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二平台的安全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的安全挡板转换成停车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C向局部视图,图中去掉油缸3-7和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
图中,1、方形框架;1-1、上方架;1-2、左下横梁;1-3、右下横梁;1-4、后下横梁;1-5、立柱;1-6、导轨;1-7、第1平台;2、防护架;2-1、左短梁;2-2、右短梁;2-3、左弧形柱;2-4、右弧形柱;3、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1、左主动杆;3-2、左从动杆;3-3、右主动杆;3-4、右从动杆;3-5、第2平台;3-6、左油缸;3-7、右油缸;4、安全锁定装置;4-1、左圆弧齿条;4-2、右圆弧齿条;4-3、左弹性销座;4-4、右弹性销座;4-5、固定座;4-6、压力弹簧;4-7、定位销;5、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1、支承座;5-2、滑动轴;5-3、弹簧;5-4、齿条;5-5、安全挡板;5-5-1、扇形齿;6、液压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5所示,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由方形框架1、防护架2、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安全锁定装置4、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和液压驱动机构6组成。防护架2焊接固定在方形框架1前端部,在方形框架1左、右两侧底部之间装有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该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3-1、3-3前端部与左、右从动杆3-2、3-4前端部之间设有第2平台3-5,所述左、右主动杆3-1、3-3和左、右从动杆3-2、3-4的长度相等,在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3-1、3-3与相应的方形框架1底部之间分别装有左、右油缸3-6、3-7,在方形框架1底部设有第1平台1-7,该第1平台1-7通过位于其后方的油缸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导轨1-6作前后运动,在方形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弧齿条4-1、4-2,与分别装在所述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3-1、3-3中部的左、右弹性销座4-3、4-4组成安全锁定装置4,在所述第2平台3-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安全挡板能自动转换成踏板状态。
所述方形框架1由上方架1-1、左下横梁1-2、右下横梁1-3、后下横梁1-4以及四根立柱1-5焊接而成,上方架1-1内对角线上设有加强杆,在左、右下横梁1-2、1-3内侧分别设有导轨1-6,在后下横梁1-4和两导轨1-6之间设有第1平台1-7,所述方形框架1前端部焊有防护架2,该防护架2由左短梁2-1、右短梁2-2和左弧形柱2-3、右弧形柱2-4焊接而成。
所述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由左主动杆3-1、左从动杆3-2、右主动杆3-3、右从动杆3-4、第2平台3-5、左油缸3-6、右油缸3-7组成,左、右主动杆3-1、3-3的中后部呈倒V形,左、右主动杆3-1、3-3的后端部分别与左下横梁1-2的中部和右下横梁1-3的中部铰接,其铰点为A,左、右从动杆3-2、3-4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弧形柱2-3底部和右弧形柱2-4底部铰接,左、右主动杆3-1、3-3的前端部和左、右从动杆3-2、3-4的前端部分别与第2平台3-5相应的四个角部铰接,左、右油缸3-6、3-7底部分别与左、右短梁2-1、2-2铰接,左、右油缸3-6、3-7的活塞外端部分别与左、右下横梁1-2、1-3的倒V形后段铰接。
所述左、右主动杆3-1、3-3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右主动杆3-1、3-3中部铰接的铰点A的位置由下式确定:
L1=B+L2-H/0.9
式中:H为立柱1-5的高度;B为左、右下横梁1-2、1-3的长度;L1为后立柱1-5与A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2为前立柱1-5与处于初始状态的右主动杆3-3前端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铰点A确定后,第2平台3-5从地面移动到方形框架1顶部的过程中,该第2平台3-5及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所有活动部件都不会碰到防护架2和方形框架1。
所述安全锁定装置4由左圆弧齿条4-1、右圆弧齿条4-2、左、右弹性销座4-3、4-4组成,左、右弹性销座4-3、4-4结构相同,均由固定座4-5、压力弹簧4-6和定位销4-7组成,左、右圆弧齿条4-1、4-2分别固定在左侧前、后立柱1-5之间和右侧前、后立柱1-5之间,左、右弹性销座4-3、4-4分别安装在左、右主动杆3-1、3-3中部内侧,与相应的左、右圆弧齿条4-1、4-2对应。
所述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由支承座5-1、滑动轴5-2、弹簧5-3、齿条5-4、安全挡板5-5组成,支承座5-1垂直安装在第2平台3-5侧面,滑动轴5-2下端设有轴肩,支承座5-1套在滑动轴5-2上,在轴肩与支承座5-1上底部之间的滑动轴5-2上装有弹簧5-3,滑动轴5-2上中部设有直齿条5-4,安全挡板5-5后部与第2平台3-5铰接,安全挡板5-5后端部设有扇形齿5-5-1,与所述直齿条5-4啮合。
本叠式汽车升举架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1)下层汽车的进入或移出:启动液压驱动机构6,第1平台1-7通过设在其后方的油缸和设在左、右下横梁1-2、1-3内侧的导轨1-6向前移动至防护架2前方,汽车开上第1平台1-7,操纵油缸使第1平台1-7向后移动至起始位置,汽车就停放在方形框架1底层。同理亦可实现汽车的移出;
(2)上层汽车的停放或下移:启动液压驱动机构6,此时,停放在路面上的第2平台3-5左、右两侧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的安全挡板5-5放下触到路面,汽车驶上第2平台3-5。左、右油缸3-6、3-7动作,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动作,第2平台3-5平移上升,此时,滑动轴5-2在弹簧5-3的弹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齿条5-4带动扇形齿5-5-1顺时针转动,使安全挡板5-5绕铰轴向上摆动,至接近垂直位置即挡在汽车的前、后方,起到安全保障作用。之后,第2平台3-5连续平移上升至方形框架1上面,当第2平台3-5在平移上升过程中遇到油缸失压等意外情况时,在压力弹簧4-6作用下,定位销4-7末端插入对应的左、右圆弧齿条4-1、4-2的齿内,对第2平台3-5进行安全锁定。同理,亦可将汽车安全地从方形框架1上面向下平移到路面,当第2平台3-5接近路面时,滑动轴5-2的轴肩触及路面且沿支承座5-1内壁向上运动,此时,齿条5-4带动扇形齿5-5-1逆时针转动,安全挡板5-5绕铰轴逆时针转动,其板外端触及路面,则安全挡板5-5变成汽车进、出第2平台3-5的踏板了。此时,汽车就可以平稳地进、出第2平台3-5。
Claims (6)
1.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式汽车升举架由方形框架(1)、防护架(2)、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安全锁定装置(4)、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和液压驱动机构(6)组成,防护架(2)固定在方形框架(1)前端部,在方形框架(1)左、右两侧底部之间装有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该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前端部与左、右从动杆前端部之间设有第2平台,所述左、右主动杆和左、右从动杆的长度相等,在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与相应的方形框架底部之间分别装有油缸,在方形框架(1)底部设有第1平台,该第1平台通过位于其后方的油缸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导轨作前后运动,在方形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弧齿条,与分别装在所述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的左、右主动杆中部的弹性销座组成安全锁定装置(4),在所述第2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安全挡板能自动转换成踏板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式汽车升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由上方架(1-1)、左下横梁(1-2)、右下横梁(1-3)、后下横梁(1-4)以及四根立柱(1-5)焊接而成,上方架(1-1)内对角线上设有加强杆,在左、右下横梁(1-2、1-3)内侧分别设有导轨(1-6),在后下横梁(1-4)和两导轨(1-6)之间设有第1平台(1-7),所述方形框架(1)前端部焊有防护架(2),该防护架(2)由左短梁(2-1)、右短梁(2-2)和左弧形柱(2-3)、右弧形柱(2-4)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式汽车升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连杆运动机构(3)由左主动杆(3-1)、左从动杆(3-2)、右主动杆(3-3)、右从动杆(3-4)、第2平台(3-5)、左油缸(3-6)、右油缸(3-7)组成,左、右主动杆(3-1、3-3)的中后部呈倒V形,左、右主动杆(3-1、3-3)的后端部分别与左下横梁(1-2)的中部和右下横梁(1-3)的中部铰接,其铰点为A,左、右从动杆(3-2、3-4)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弧形柱(2-3)底部和右弧形柱(2-4)底部铰接,左、右主动杆(3-1、3-3)的前端部和左、右从动杆(3-2、3-4)的前端部分别与第2平台(3-5)相应的四个角部铰接,左、右油缸(3-6、3-7)底部分别与左、右短梁(2-1、2-2)铰接,左、右油缸(3-6、3-7)的活塞外端部分别与左、右主动杆(3-1、3-3)的倒V形后段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式汽车升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主动杆(3-1、3-3)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右下横梁(1-2、1-3)中部铰接的铰点A的位置由下式确定:
L1=B+L2-H/0.9
式中:H为立柱(1-5)的高度;B为左、右下横梁(1-2、1-3)的长度;L1为后立柱(1-5)与A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2为前立柱(1-5)与处于初始状态的右主动杆(3-3)前端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式汽车升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定装置(4)由左圆弧齿条(4-1)、右圆弧齿条(4-2)、左、右弹性销座(4-3、4-4)组成,左、右弹性销座(4-3、4-4)结构相同,均由固定座(4-5)、压力弹簧(4-6)和定位销(4-7)组成,左、右圆弧齿条(4-1、4-2)分别固定在左侧前、后立柱(1-5)之间和右侧前、后立柱(1-5)之间,左、右弹性销座(4-3、4-4)分别安装在左、右主动杆(3-1、3-3)中部内侧,与相应的左、右圆弧齿条(4-1、4-2)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式汽车升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挡板自动转换装置(5)由支承座(5-1)、滑动轴(5-2)、压力弹簧(5-3)、齿条(5-4)、安全挡板(5-5)组成,支承座(5-1)垂直安装在第2平台(3-5)侧面,滑动轴(5-2)下端设有轴肩,支承座(5-1)套在滑动轴(5-2)上,在轴肩与支承座(5-1)上底部之间的滑动轴(5-2)上装有压力弹簧(5-3),滑动轴(5-2)上中部设有直齿条(5-4),安全挡板(5-5)后部与第2平台(3-5)铰接,安全挡板(5-5)后端部设有扇形齿(5-5-1),与所述直齿条(5-4)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2574.0A CN102889012B (zh) | 2012-10-25 | 2012-10-25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2574.0A CN102889012B (zh) | 2012-10-25 | 2012-10-25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9012A true CN102889012A (zh) | 2013-01-23 |
CN102889012B CN102889012B (zh) | 2014-07-23 |
Family
ID=4753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1257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9012B (zh) | 2012-10-25 | 2012-10-25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89012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4678A (zh) * | 2014-12-24 | 2015-05-06 | 广西大学 | 无避让式定轨道立体车库 |
CN106854945A (zh) * | 2015-12-08 | 2017-06-16 | 张庆发 | 垂直循环类智能立体车库联动机构 |
CN108798110A (zh) * | 2018-07-17 | 2018-11-13 | 太原理工大学 | 弧线轨迹式剪叉机构及应用其的双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
CN110005233A (zh) * | 2019-04-19 | 2019-07-12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小型立体停车库 |
CN111410151A (zh) * | 2020-05-13 | 2020-07-14 | 晋江市创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车辆维修的地沟专用运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576956A (zh) * | 2020-05-21 | 2020-08-25 | 安徽充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停车位安装的滑动升降式机械车库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40004908B1 (ko) * | 1991-05-15 | 1994-06-04 | 이명규 | 간이 이중 주차대 |
CN2177764Y (zh) * | 1993-12-06 | 1994-09-21 | 谭灼雄 | 电动液压升降泊车装置 |
JPH07224555A (ja) * | 1994-02-10 | 1995-08-22 | Uemoto Shoji Kk | 二段式駐車装置 |
CN1116491C (zh) * | 1999-09-29 | 2003-07-30 | 吕跃龙 | 移动式双层泊车架 |
CN1504622A (zh) * | 2002-12-03 | 2004-06-16 | 李来友 | 车辆停放移位装置 |
CN200964708Y (zh) * | 2006-10-18 | 2007-10-24 | 周建新 | 立体车位 |
CN101235680A (zh) * | 2008-02-02 | 2008-08-06 | 胡森 | 一种立体双层停车位 |
CN201141216Y (zh) * | 2007-11-08 | 2008-10-29 | 季均儒 | 立体停车库 |
CN201835562U (zh) * | 2010-11-04 | 2011-05-18 | 张铁军 | 简易斜拉升降机械停车设备 |
CN202831717U (zh) * | 2012-10-25 | 2013-03-27 | 黄伍柔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
2012
- 2012-10-25 CN CN201210412574.0A patent/CN10288901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40004908B1 (ko) * | 1991-05-15 | 1994-06-04 | 이명규 | 간이 이중 주차대 |
CN2177764Y (zh) * | 1993-12-06 | 1994-09-21 | 谭灼雄 | 电动液压升降泊车装置 |
JPH07224555A (ja) * | 1994-02-10 | 1995-08-22 | Uemoto Shoji Kk | 二段式駐車装置 |
CN1116491C (zh) * | 1999-09-29 | 2003-07-30 | 吕跃龙 | 移动式双层泊车架 |
CN1504622A (zh) * | 2002-12-03 | 2004-06-16 | 李来友 | 车辆停放移位装置 |
CN200964708Y (zh) * | 2006-10-18 | 2007-10-24 | 周建新 | 立体车位 |
CN201141216Y (zh) * | 2007-11-08 | 2008-10-29 | 季均儒 | 立体停车库 |
CN101235680A (zh) * | 2008-02-02 | 2008-08-06 | 胡森 | 一种立体双层停车位 |
CN201835562U (zh) * | 2010-11-04 | 2011-05-18 | 张铁军 | 简易斜拉升降机械停车设备 |
CN202831717U (zh) * | 2012-10-25 | 2013-03-27 | 黄伍柔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4678A (zh) * | 2014-12-24 | 2015-05-06 | 广西大学 | 无避让式定轨道立体车库 |
CN106854945A (zh) * | 2015-12-08 | 2017-06-16 | 张庆发 | 垂直循环类智能立体车库联动机构 |
CN108798110A (zh) * | 2018-07-17 | 2018-11-13 | 太原理工大学 | 弧线轨迹式剪叉机构及应用其的双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
CN108798110B (zh) * | 2018-07-17 | 2019-1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弧线轨迹式剪叉机构及应用其的双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
CN110005233A (zh) * | 2019-04-19 | 2019-07-12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小型立体停车库 |
CN111410151A (zh) * | 2020-05-13 | 2020-07-14 | 晋江市创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车辆维修的地沟专用运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410151B (zh) * | 2020-05-13 | 2021-12-10 | 浙江智卓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车辆维修的地沟专用运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576956A (zh) * | 2020-05-21 | 2020-08-25 | 安徽充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停车位安装的滑动升降式机械车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9012B (zh) | 201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9012B (zh)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
CN202899694U (zh) | 前驱型双层立体车库 | |
CN201148756Y (zh) | 垂直升降回缩式路边停车架 | |
CN203239017U (zh) | 一种框架式两轮助力车吊装停放车位 | |
CN102877433A (zh) | 除雪车的前置组合式除雪装置 | |
CN204754394U (zh) | 一种立体机械停车设备用挡车器 | |
CN105201250B (zh) | 具有充电功能的固定式斜停车架 | |
CN104806055B (zh) | 一种公共自行车系统 | |
CN104153613A (zh) | 一种家庭立体停车库 | |
CN202831717U (zh) | 一种叠式汽车升举架 | |
CN110424789B (zh) | 一种双层立体侧停车库设备 | |
CN202896547U (zh) | 便携式移车器 | |
CN105386621A (zh) | 旋臂式停车装置 | |
CN102155103A (zh) | 一种从车库顶部进出汽车的深井式立体车库 | |
CN101704488A (zh) | 一种移动式轨道车辆举升机 | |
CN111653415A (zh) | 一种电力设备支撑固定装置 | |
CN2455849Y (zh) | 轨道式进退升降活动舞台 | |
CN204492284U (zh) | 错列式双层停车架 | |
CN107119943A (zh) | 一种前导升降式立体停车装置 | |
CN109653574B (zh) | 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库 | |
CN201687233U (zh) | 升降式立体车库 | |
CN106013876A (zh) | 一种两立柱简易智能升降停车库 | |
CN102747849B (zh) | 六油缸联动侧升式单体立体车库 | |
CN102926565A (zh) | 新型密集停车系统 | |
CN202755699U (zh) | 一种六油缸联动侧升式单体立体车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