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5980B -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5980B
CN102875980B CN201210371790.5A CN201210371790A CN102875980B CN 102875980 B CN102875980 B CN 102875980B CN 201210371790 A CN201210371790 A CN 201210371790A CN 102875980 B CN102875980 B CN 102875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heat
hindered phenol
film
sulf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17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5980A (zh
Inventor
张世明
罗春明
胡俊祥
周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FANG INSULAT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17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5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5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5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5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5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含羟基硫酚化合物的制备、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聚酯合成、以及薄膜加工;本发明采用4-羟基苄苯硫酚钠、1,3,5-三氯苯、1,3,5-三溴苯、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合成了含羟基硫酚化合物为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再与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合成制得A、B两型反应性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将其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合成制得了耐热氧聚酯树脂,从而制得性能较好的耐热氧聚酯薄膜。

Description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制得的耐热氧聚酯薄膜可应用于高温环境或长期超负荷运行等中的电机、电器产品,以及建筑物母线槽绝缘等领域。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即PET聚酯薄膜)使用过程中,在热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逐渐使材料机械性能变差,从而导致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为了抑制PET聚酯薄膜热氧老化反应的发生,一般需加入能延缓物质热氧老化的抗氧剂,使材料具有耐热氧性能,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目前,现有的耐热氧PET聚酯薄膜所用耐热氧PET聚酯切片的生产方式分为两种:
(一)原位聚合法:在PET聚酯切片原位聚合过程中,酯交换结束后,将抗氧剂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作为第三组份进行缩聚,合成耐热氧PET聚酯切片,采用此切片所生产的PET聚酯薄膜具有耐热氧的性能(冯宝荣,宁德生,添加抗氧剂对PET耐热氧化性能的研究,化学世界,1995年第11期,595-597页)。此种方式将抗氧剂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接枝到PET聚酯切片中,可形成较稳定的耐热氧PET聚酯切片。当切片中的受阻酚类抗氧剂捕捉自由基后不能再生,要达到长期稳定耐热氧效果,接枝到PET聚酯切片中的受阻酚类抗氧剂的量就必须较大,一般达到5000ppm左右。使用较大量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后,在长时间的高温缩聚条件下,部分受阻酚类抗氧剂会氧化形成醌类物质,严重影响PET切片色值。
(二)母料法:中国专利CN102093673将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助抗氧剂和硫酯类热稳定剂等与PET聚酯切片共混,通过双螺杆挤出制成耐热氧PET聚酯母料。虽然通过此种方式加工简单,制得的耐热氧PET聚酯母料也有一定的耐热氧性能,但在耐热氧PET聚酯母料加工过程中,由于挤出机加工温度高(达280℃以上),这些抗氧剂在高温下出现部分分解,因而造成抗氧剂有效含量的降低,但更重要的是抗氧剂在母料中分散均匀性较差,直接影响薄膜耐热氧性能均匀性。所以母料法制备的耐热氧PET聚酯切片,由于上述的小分子结构的抗氧剂、助抗氧剂、热稳定剂与PET聚酯切片相容性较差,常常会发生迁移析出,影响了耐热氧PET聚酯薄膜长期的耐热氧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在PET聚酯合成过程中的缩聚阶段,将自制的含硫受阻酚抗氧剂与聚酯PET链段发生酯交换反应,从而得到了耐热氧PET聚酯切片,该切片由于分子链上同时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受阻酚羟基和硫类助抗氧剂中的硫元素,比受阻酚类抗氧剂和含磷助抗氧剂通过简单混合添加到PET聚酯中制得的耐热氧PET聚酯切片具有更好的耐热氧化性能效果,从而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含羟基硫酚化合物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又称为4-羟甲基苯硫醇钠盐或4-羟甲基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即DMF)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苯环;R1为苯环;X同时为Br或同时为Cl;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1,3,5-三氯苯、1,3,5-三溴苯中任一种;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的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苯环;R1为苯环;R2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即:
所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为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苯、1,3-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5-一(4-羟基苄苯硫基)苯、1-一(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3,5-二(4-羟基苄苯硫基)苯和少量残留含羟基硫酚化合物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的混合物;
c、聚酯合成
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即PTA)、392~449质量份乙二醇(即EG)、0.25~0.35质量份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1~0.2质量份稳定剂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250℃、理论量出水量为50%~60%时,再加入步骤b得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0.1~3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d、薄膜加工
将步骤c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2℃~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9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5秒钟冷却至15℃~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40℃、二区为200℃~240℃、三区为160℃~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1~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80℃温度、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耐热氧聚酯薄膜;
所述原料4-羟基苄苯硫酚钠、1,3,5-三氯苯、1,3,5-三溴苯、2,4,6-三氯-1,3,5-三嗪、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等都是市售产品。
本发明的内容还可以是: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含羟基硫酚化合物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苯环;R1为三嗪环;X同时为Br或同时为Cl;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2,4,6-三氯-1,3,5-三嗪;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苯环;R1为三嗪环;R2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即:
所述的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1,3,5-三嗪、2,4-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6-一(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2-一(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苄苯硫基)-4,6-二(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和少量残留含羟基硫酚化合物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的混合物;
c、聚酯合成
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即PTA)、392~449质量份乙二醇(即EG)、0.25~0.35质量份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1~0.2质量份稳定剂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250℃、理论量出水量为50%~60%时,再加入步骤b得到的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0.1~3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d、薄膜加工
将步骤c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2℃~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9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5秒钟冷却至15℃~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40℃、二区为200℃~240℃、三区为160℃~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1~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80℃、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耐热氧聚酯薄膜;
所述原料4-羟基苄苯硫酚钠、1,3,5三氯苯、1,3,5三溴苯、2,4,6三氯-1,3,5三嗪、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等都是市售产品。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c中所述的出水量优选为理论量的51%、52%、53%、54%、55%、56%、57%、58%或59%。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c中所述的树脂粘度优选为0.70dL/g、0.75dL/g或0.80dL/g。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c中所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或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可以替换为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和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任意比例的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合成反应型的自制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并将其分子的部分片段分别接枝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链上,制得了特性黏度为0.60dL/g至0.85dL/g且有含硫受阻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耐热氧聚酯切片,从而提高了所制得的以PET聚酯为主体结构的聚酯薄膜的耐热氧性能;
(2)采用本发明,可将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分子中的含有“酚羟基和硫”(或“酚羟基”、“硫”)的部分片段,通过酯交换或缩聚方式接枝到PET聚酯分子链段中或端头上,在所得到的耐热氧聚酯链段中既含有抗氧基团受阻酚羟基又含有助抗氧基团硫醚键;
(3)采用本发明制得的耐热氧PET聚酯切片,其特点是:
一是,从耐热氧PET聚酯的分子结构上看,在大分子链中或端头分别接枝有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分子中的含有“酚羟基和硫”(或“酚羟基”、“硫”)的部分片段,具有了复合协同抗热氧化的反应基团和功能;
二是,在耐热氧聚酯合成过程中,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分子中的含有“酚羟基和硫”(或“酚羟基”、“硫”)的部分片段接枝到耐热氧聚酯分子中,且在耐热氧聚酯树脂中分散很均匀,可更好地实现耐热氧PET聚酯协同抗热氧化的作用,提高其薄膜的抗热氧化性能;
三是,从实施例对比的结果看,耐热氧老化的效果也更佳。相对其它方法,本发明制造的耐热氧聚酯薄膜具有以下优点:①耐温性较高:同样质量的薄膜热分解温度高3℃~5℃;②粘度降更低:在同样加工条件下,产品粘度降低0.03dL/g左右;③机械性能较优:断裂伸长率大20%左右。
(4)本发明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工序简便,容易操作,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部分含羟基硫酚化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1
将22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1,3,5-三氯苯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6质量份醋酸钯,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50质量份异丙醇1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实施例1-2
将23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10质量份1,3,5-三氯苯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10质量份醋酸铁,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60质量份异丙醇1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实施例1-3
将25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1,3,5-三氯苯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8质量份醋酸钴,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80质量份异丙醇分2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实施例1-4
将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1,3,5-三氯苯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7质量份(醋酸钯:醋酸铁=1:1),,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100质量份异丙醇分3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实施例1-5
将22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1,3,5-三溴苯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9质量份(醋酸铁:醋酸钴=1:2),,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50质量份异丙醇分2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实施例1-6
将24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1,3,5-三溴苯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10质量份(醋酸钯:醋酸钴=3:1),,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90质量份异丙醇分3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实施例1-7
将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1,3,5-三溴苯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7质量份(醋酸钯:醋酸铁=1:4),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100质量份异丙醇分3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实施例1-8
将22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2,4,6-三氯-1,3,5-三嗪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6质量份(醋酸铁:醋酸钴=1:5),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100质量份异丙醇分2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
实施例1-9
将23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2,4,6-三氯-1,3,5-三嗪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8质量份(醋酸钯:醋酸钴=2:3),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70质量份异丙醇1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
实施例1-10
将24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2,4,6-三氯-1,3,5-三嗪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09质量份(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1:1:1),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80质量份异丙醇分2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
实施例1-11
将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2,4,6-三氯-1,3,5-三嗪溶于80~100质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入催化剂0.10质量份(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1:3:2),于90℃~95℃下反应1.5hr~2hr,反应完成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DMF,再用100质量份异丙醇1次萃取已除去DMF的反应物;然后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
第二部分自制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以下实施例2-1~2-11采用上述第一部分实施例所得到的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和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为原料之一。
实施例2-1
将(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0质量份与30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10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2
将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1质量份与36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18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3
将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2质量份与41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11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4
将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3质量份与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22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5
将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4质量份与33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30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6
将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5质量份与39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26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7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3质量份与40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13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8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2质量份与38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15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9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4质量份与42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10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10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5质量份与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19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11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1质量份与30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28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实施例2-12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0质量份与34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催化剂0.30质量份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之间维持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第三部分本发明耐热氧PET聚酯切片合成与薄膜加工
以下实施例3-1~3-20采用上述第二部分实施例所得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和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为原料之一。
实施例3-1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92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7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0%时,再加入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0.1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温度下挤出,再经15℃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5℃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秒钟冷却至1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二区为200℃,三区为160℃,薄膜热定型用时0.3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0.7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89.5℃。
实施例3-2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1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9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3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1%时,再加入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0.2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70℃温度下挤出,再经17℃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8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3秒钟冷却至20℃,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20℃,三区为170℃,薄膜热定型用时0.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0℃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0.9℃。
实施例3-3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23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0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7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5%时,再加入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0.5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PET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温度下挤出,再经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9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4秒钟冷却至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30℃,三区为180℃,薄膜热定型用时1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80℃0.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2.8℃。
实施例3-4
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49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5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2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3%时,再加入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1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5℃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85℃℃温度下挤出,再经12℃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5秒钟冷却至23℃,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30℃,二区为230℃,三区为190℃,薄膜热定型用时0.1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5℃0.5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3.9℃。
实施例3-5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35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6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9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5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2%时,再加入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2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PET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温度下挤出,再经12℃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5秒钟冷却至19℃,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40℃,三区为190℃,薄膜热定型用时1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5℃0.6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5.9℃。
实施例3-6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0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1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1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4%时,再加入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3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5℃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75℃温度下挤出,再经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5℃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5秒钟冷却至16℃,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40℃,二区为230℃,三区为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80℃0.3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7.8℃。
实施例3-7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05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5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8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60%时,再加入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2.5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8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70℃温度下挤出,再经17℃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85℃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3秒钟冷却至18℃,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40℃,二区为220℃,三区为200℃,薄膜热定型用时2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5℃0.6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7.0℃。
实施例3-8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15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8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2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8%时,再加入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1.5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8℃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8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4秒钟冷却至20℃,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二区为200,三区为160℃,薄膜热定型用时3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0℃0.8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4,8℃。
实施例3-9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2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2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4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50℃,当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7%时,再加入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1.8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70℃温度下挤出,再经14℃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5℃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秒钟冷却至17℃,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40℃,二区为230℃,三区为170℃,薄膜热定型用时4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5℃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5,4℃。
实施例3-10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3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3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6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3%时,再加入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2.8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4℃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3秒钟冷却至21℃,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40℃,二区为240℃,三区为190℃,薄膜热定型用时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80℃0.8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7.6℃。
实施例3-11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0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5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2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0%~60%时,再加入2.2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1:3),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85℃温度下挤出,再经17℃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3秒钟冷却至22℃,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20℃,三区为160℃,薄膜热定型用时0.4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6.2℃。
实施例3-12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1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0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0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2%时,再加入3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1:1),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5℃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75℃温度下挤出,再经15℃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4秒钟冷却至1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二区为220℃,三区为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8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0℃0.3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8.5℃。
实施例3-13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92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8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5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3%时,再加入1.6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1:7),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6℃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秒钟冷却至24℃,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二区为200℃,三区为170℃,薄膜热定型用时0.2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5℃0.5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4.2℃。
实施例3-14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4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1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2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4%时,再加入0.8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1:4),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8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70℃温度下挤出,再经13℃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秒钟冷却至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30℃,二区为230℃,三区为180℃,薄膜热定型用时2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80℃0.5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3.1℃。
实施例3-15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95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5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7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7%时,再加入0.5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3:1),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6℃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85℃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4秒钟冷却至18℃,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二区为220℃,三区为160℃,薄膜热定型用时0.9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5℃0.9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2.7℃。
实施例3-16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49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7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1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5℃,出水量为理论量的60%时,再加入0.1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5:3),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5℃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85℃温度下挤出,再经19℃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8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4秒钟冷却至20℃,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20,三区为180℃,薄膜热定型用时0.6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0.7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0.1℃。
实施例3-17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05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4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0.2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5%时,再加入0.3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6:1),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75℃温度下挤出,再经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8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3秒钟冷却至17℃,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20℃,三区为160℃,薄膜热定型用时0.2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0℃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2.4℃。
实施例3-18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35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9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4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5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6%时,再加入1.0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8:1),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7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80℃温度下挤出,再经18℃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秒钟冷却至16℃,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30℃,二区为230℃,三区为200℃,薄膜热定型用时4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5℃0.2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4.3℃。
实施例3-19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15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33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8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9%时,再加入1.3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7:2),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5℃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5℃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5秒钟冷却至21℃,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30℃,二区为220℃,三区为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4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80℃0.4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4℃。
实施例3-20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20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6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5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5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8%时,再加入2质量份抗氧剂(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3:1),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80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5℃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温度下挤出,再经12℃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5秒钟冷却至24℃,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10℃,三区为190℃,薄膜热定型用时0.9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75℃0.7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薄膜5%热失重温度396.5℃。
第四部分本发明制得的薄膜与其他方法制得的薄膜的性能对比
实施例4-1
第一步: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402质量份乙二醇、催化剂0.26质量份三氧化二锑、稳定剂0.1质量份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40℃,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3%时,再加入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混合物0.1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6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经挤出机在285℃温度下挤出,再经15℃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80℃下进行纵向拉伸3.0倍,然后经3秒钟冷却至18℃,再在125℃下进行横向拉伸3.0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20℃,二区为220℃,三区为180℃,薄膜热定型用时0.8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进入60℃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得到成品——耐热氧聚酯薄膜。
实施例4-2
将实施例4-1中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混合物加入量替换为0.5质量份,其他同实施例4-1。
实施例4-3
将实施例4-1中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混合物加入量替换为1质量份,且热定型区温度替换为一区:225℃,二区:225℃,三区:180℃。其他同实施例4-1。
实施例4-4
将实施例4-1中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混合物加入量替换为2质量份,且热定型区温度替换为一区:230℃,二区:230℃,三区:180℃。其他同实施例4-1。
实施例4-5
将实施例4-1中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混合物加入量替换为3质量份,且热定型区温度替换为一区:232℃,二区:232℃,三区:180℃。其他同实施例4-1。
对比例1
第一步参照实施例4-1第一步,除无本发明中的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外,其他相同。
第二步同实施例4-1。
对比例2
第一步参照实施例4-1第一步,除无本发明中的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外,其他相同。
第二步参照实施例4-1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替换为“采用对比例1方法得到的99.5质量份PET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和0.5质量份Irganox B225/IRGAFOS PS800混合物一起”,其他相同。
对比例3
第一步参照实施例4-1第一步,除无发明中的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外,其他相同。
第二步参照实施例4-1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替换为“采用对比例1方法得到的99质量份PET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和1质量份Irganox B225/IRGAFOS PS800混合物一起”,其他相同。
对比例4
第一步参照实施例4-1第一步,除无本发明中的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外,其他相同。
第二步参照实施例4-1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替换为“采用对比例1方法得到的98质量份PET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和2质量份Irganox B225/IRGAFOS PS800混合物一起”,其他相同。
对比例5
第一步参照实施例4-1第一步,除无本发明中的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外,其他相同。
第二步参照实施例4-1第二步,“将上第一步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替换为“采用对比例1方法得到的97质量份PET聚酯切片在175℃下干燥3hr后和3质量份Irganox B225/IRGAFOS PS800混合物一起”,其他相同。
表1本发明耐热氧聚酯薄膜与对比产品采用抗氧剂及热处理后物化性能的对比
注:①薄膜热初始粘度0.68dL/g;②初始断裂伸长率120%;③Irganox B225为汽巴精化公司的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的复合物抗氧剂产品;Irganox IRGAFOS PS800为汽巴精化公司的含硫辅助抗氧剂产品。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百分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重量(质量)百分比例;所述重量份可以均是克或千克。
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浓度等)和各组分用量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8)

1.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含羟基硫酚化合物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1,3,5-三氯苯、1,3,5-三溴苯中任一种;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的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c、聚酯合成
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92~449质量份乙二醇、0.25~0.35质量份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1~0.2质量份稳定剂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250℃、理论量出水量为50%~60%时,再加入步骤b得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0.1~3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d、薄膜加工
将步骤c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2℃~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9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5秒钟冷却至15℃~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40℃、二区为200℃~240℃、三区为160℃~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1~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80℃温度、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耐热氧聚酯薄膜。
2.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含羟基硫酚化合物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2,4,6-三氯-1,3,5-三嗪;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c、聚酯合成
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92~449质量份乙二醇、0.25~0.35质量份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1~0.2质量份稳定剂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250℃、理论量出水量为50%~60%时,再加入步骤b得到的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0.1~3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d、薄膜加工
将步骤c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2℃~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9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5秒钟冷却至15℃~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40℃、二区为200℃~240℃、三区为160℃~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1~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80℃、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耐热氧聚酯薄膜。
3.按权利要求1所述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的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1%、52%、53%、54%、55%、56%、57%、58%或59%。
4.按权利要求2所述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的出水量为理论量的51%、52%、53%、54%、55%、56%、57%、58%或59%。
5.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的树脂粘度为0.70dL/g、0.75dL/g或0.80dL/g。
6.按权利要求2或4所述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的树脂粘度为0.70dL/g、0.75dL/g或0.80dL/g。
7.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将步骤a得到的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的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1,3,5-三氯苯、1,3,5-三溴苯中任一种;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2,4,6-三氯-1,3,5-三嗪;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c、聚酯合成
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92~449质量份乙二醇、0.25~0.35质量份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1~0.2质量份稳定剂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250℃、理论量出水量为50%~60%时,再加入步骤a和b得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和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混合物0.1~3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所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和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组合物为任意比例;
d、薄膜加工
将步骤c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2℃~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9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5秒钟冷却至15℃~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40℃、二区为200℃~240℃、三区为160℃~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1~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80℃温度、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耐热氧聚酯薄膜。
8.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
将步骤a得到的1,3,5-三(4-羟基苄苯硫基)苯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的白色晶体混合物——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1,3,5-三氯苯、1,3,5-三溴苯中任一种;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制备
将22~26质量份4-羟基苄苯硫酚钠与8质量份三卤代环化合物溶于80~100质量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06~0.10质量份催化剂醋酸盐,于90℃~95℃温度下反应1.5hr~2hr,然后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再用50~100质量份异丙醇分1~3次萃取已除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物;收集萃取液,在0.08~0.10MPa下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得到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
将2,4,6-三(4-羟基苄苯硫基)-1,3,5-三嗪液体20~25质量份与30~45质量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加入0.10~0.30质量份催化剂二辛基氧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于130℃~135℃温度下反应3hr~3.5hr,然后冷却至60℃~65℃,结晶1hr~3hr后抽滤,固体物即得到白色晶体混合物——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
所述的三卤代环化合物为2,4,6-三氯-1,3,5-三嗪;
所述的醋酸盐为醋酸钯、醋酸铁、醋酸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c、聚酯合成
将100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92~449质量份乙二醇、0.25~0.35质量份催化剂三氧化二锑、0.1~0.2质量份稳定剂磷酸三苯酯加入反应器中,加压0.2MPa进行反应,当反应器内温度升至230℃~250℃、理论量出水量为51%、52%、53%、54%、55%、56%、57%、58%或59%时,再加入步骤a和b得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和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混合物0.1~3质量份,搅拌15~20分钟,升温至275℃~280℃进行缩聚,并开始缓慢抽真空2hr~3hr,至反应器内余压60~80Pa、树脂粘度为0.60~0.85dL/g时,充入氮气出料,即得到耐热氧聚酯切片;
所述的A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和B型含硫受阻酚抗氧剂的组合物为任意比例;
d、薄膜加工
将步骤c得到的耐热氧聚酯切片在160℃~180℃下干燥2.5hr~4hr后,经挤出机在265℃~290℃温度下挤出,再经12℃~20℃冷鼓制成铸片,铸片先在70℃~90℃下进行纵向拉伸3.0±0.5倍,然后经2~5秒钟冷却至15℃~25℃,再在125℃±20℃下进行横向拉伸3.0±0.5倍,经双向拉伸的薄膜进入电热通道热定型区,其中一区为200℃~240℃、二区为200℃~240℃、三区为160℃~200℃,薄膜热定型用时0.1~5分钟,经过热定型区的薄膜再经60℃~80℃温度、0.1~1分钟和在室温下两个阶段的冷却后,收卷,即制得耐热氧聚酯薄膜。
CN201210371790.5A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75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1790.5A CN102875980B (zh)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1790.5A CN102875980B (zh)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5980A CN102875980A (zh) 2013-01-16
CN102875980B true CN102875980B (zh) 2014-07-23

Family

ID=4747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1790.5A Active CN102875980B (zh)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5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0237B (zh) * 2013-09-29 2016-01-27 桐城市福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收缩聚酯薄膜的生产工艺
CN111763409B (zh) * 2020-06-29 2022-04-29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白色pet相纸基膜感光涂料粘着力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2080025B (zh) * 2020-08-31 2023-04-28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紫外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4578A (en) * 1972-11-24 1975-09-09 Teijin Ltd Stabilized polyest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polyester
CN1824703A (zh) * 2005-02-23 2006-08-30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阻隔性改性聚酯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4578A (en) * 1972-11-24 1975-09-09 Teijin Ltd Stabilized polyest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polyester
CN1824703A (zh) * 2005-02-23 2006-08-30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阻隔性改性聚酯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世明等.抗紫外线聚酯薄膜的研究.《绝缘材料》.2010,第43卷(第5期),3-6.
抗紫外线聚酯薄膜的研究;张世明等;《绝缘材料》;20101231;第43卷(第5期);3-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5980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8819B (zh) 含高效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聚甲醛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255B (zh) 一种光学膜级聚酯切片的制造方法
CN102875980B (zh) 一种耐热氧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JP2008507593A5 (zh)
CN102153738A (zh) 一种聚酯型液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7325498B (zh) 一种pet基铕络合杂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4368A (zh) 一种机器人线缆专用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088409A (zh) 一种利用回收聚酯瓶片生产阻燃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607213A (zh) 一种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77171B (zh) 一种辐照交联敏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07186553A (ja) 樹脂組成物、成形品、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9776780A (zh) 一种含磷阻燃ptt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898192B2 (ja) 自動車用内外装部材
CN106626640B (zh) 一种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3997A (zh) 一种脂肪族超支化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478A (zh) 一种4,4’-联苯二酚的合成方法
CN104497444A (zh) 一种pvc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品和用途
CN114409960B (zh) 一种阻燃/抗氧协同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回收pet中的应用
CN106589276B (zh) 聚碳化二亚胺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196126B (zh) 一种聚4-甲基-1-戊烯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33184B (zh) 一种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11234470B (zh) 一种耐热老化pe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673A (zh) 抗静电pet/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223254B2 (ja) レーザー溶着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CN102617995A (zh) 纳米膨润土复合增强阻燃pbt工程塑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