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8238A - 体脂肪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体脂肪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8238A
CN102858238A CN2011800158999A CN201180015899A CN102858238A CN 102858238 A CN102858238 A CN 102858238A CN 2011800158999 A CN2011800158999 A CN 2011800158999A CN 201180015899 A CN201180015899 A CN 201180015899A CN 102858238 A CN102858238 A CN 102858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asured
measuring device
dress
body f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8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8238B (zh
Inventor
家老广道
滨口刚宏
田部一久
村川宁章
井尻知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8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8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8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8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61B5/0537Measuring body composition by impedance, e.g. tissue hydration or fat cont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9Determining body composition
    • A61B5/4872Body f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G01G19/5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having additional measuring devices, e.g. for heigh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体脂肪测定装置(1A)具有:手用电极(HR、HL),接触双手;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接触躯干部的后背一侧的表面;脚用电极(FR、FL),接触双脚;生体阻抗测定部,采用这些电极来测定被测者的身体的生体阻抗;体脂肪量计算部,基于生体阻抗测定部测定得到的生体阻抗来计算体脂肪量。接触两脚的脚用电极(FR、FL)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台单元(200),接触两手的手用电极(HR、HL)及接触躯干部的后背一侧的表面的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都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装戴单元(100A)。

Description

体脂肪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测定生体(身体)阻抗来计算被测者的体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尤其涉及即使在家庭等中也能够容易地测定内脏脂肪量和/或皮下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体脂肪量作为了解被测者的健康状态的一个指标而受到注目。特别是,内脏脂肪量作为用于判断是否为内脏脂肪型肥胖的指标而受到注目。这种内脏脂肪型肥胖会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症、高血脂症等的易于引起动脉硬化的生活习惯病,因此从预防这些疾病的观点来看,上述指标的运用备受期待。在此,内脏脂肪是指在腹肌及背肌的内侧积累在内脏的周围的脂肪,与位于躯干部的表层的皮下脂肪不同。此外,通常采用在躯干部的与肚脐位置对应的部分的截面上内脏脂肪所占的面积(下面,称为内脏脂肪截面积),作为表示内脏脂肪量的指标。
通常,采用图像分析法来测定内脏脂肪量,其中,图像分析法利用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者MRI(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等。在该图像分析法中,根据利用X射线CT或者MRI等所获取的躯干部的断层图像来几何计算出内脏脂肪截面积。然而,为了采用这种测定方法,需要使用X射线CT或MRI等设置在医疗设施的大型的设备,因此,日常生活中,很难利用该测定方法来测定内脏脂肪量。另外,在利用X射线CT的情况下,还存在遭受辐射的问题,因此图像分析法并不一定是优选的测定方法。
另外,考虑应用生体阻抗法来取代上述测定方法。生体阻抗法是广泛应用于家庭用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的体脂肪量的测定方法,在该测定方法中,通过将电极配置成与四肢接触,利用这些电极来测定生体阻抗,进而基于测定的生体阻抗来计算体脂肪量。上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能够正确地测定全身或者四肢、躯干部等身体的按部位的体脂肪的积累程度。
然而,采用了生体阻抗法的现有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用于以上述那样测定全身、四肢或者躯干部等身体的按部位的体脂肪的积累程度,而不能个别地提取并且正确地测定内脏脂肪的积累程度或皮下脂肪的积累程度。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现有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仅在四肢上安装电极,因此不能够区别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以进行个别地高精度地测定。
在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通过使电极直接接触躯干部,并且利用该电极测定生体阻抗,来基于此个别且高精度地计算内脏脂肪量和皮下脂肪量。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69806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在带构件的内周面上设置电极,通过将该带构件卷绕并固定在被测者的躯干部,来将电极配置成与躯干部接触。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5-288023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8-237571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在装戴在被测者的腹部上的装戴单元的表面设置电极,通过将该装戴单元按压于腹部上,来将电极配置成与腹部接触。
而且,在日本特开2007-14664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将装置分开构成为装戴在被测者的腹部上的装戴单元和用于被测者登上的台单元,在上述装戴单元的表面设置腹部用电极,并且通过在该装戴单元上设置把手部来在把手部上设置手用电极,另外还在上述台单元上设置脚用电极,通过用手把持上述装戴单元的把手来将手用电极配置成与手掌接触,通过用把持该把手的手将装戴单元按压于被测者的腹部,来将腹部用电极配置成与腹部接触,并且通过被测者登上上述台单元,来将脚用电极配置成与脚底接触。
另外,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装置结构,但在日本特开2008-228890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通过不将电极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腹部接触,而是将电极配置成与后背接触,并且将电极配置成与手及脚接触,来测定生体阻抗,而且,基于该测定的生体阻抗来计算出内脏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测定内脏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98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88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37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466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2288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为了实现一种即使在家庭等中应用生体阻抗法也能够方便且高精度地计算内脏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满足以下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简便地进行测定;二是被测者自己能够独立进行测定,而不需要得到辅助者的帮助。在考虑这些的情况下,在测定时,被测者采取仰卧姿势或俯卧姿势很不实际,优选将装置构成为能够使被测者采取起立姿势或者就座姿势来进行测定。因此,采用在上述日本特开2002-36980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7-14664号公报中公开的测定姿势,有利于实现家庭用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然而,如上述日本特开2008-228890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为了更高精度地计算内脏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需要将电极配置成与后背接触并且将电极配置成与手及脚接触,而不是将电极配置成与腹部接触。以这种方式配置电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与背部一侧积累的皮下脂肪的厚度相比,在腹部一侧积累的皮下脂肪的厚度相对比较薄,所以在将电极配置成与腹部接触的情况下,供给的电流会流过脂肪以外的部分,易于产生误差。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02-369806号公报公开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没有考虑到将电极配置成与手及脚接触的方式,另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7-14664号公报公开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没有考虑到将电极配置成与后背接触的方式。因此,为了实现即使在家庭等中也能够采用上述日本特开2008-228890号公报公开的测定方式来方便且高精度地计算内脏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家庭等中也能够方便且高精度地测定内脏脂肪量等的体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基于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具有:多个电极、生体阻抗测定部、体脂肪量计算部、装戴单元。上述多个电极用于接触被测者的身体的表面的规定部位,至少包括:背部用电极,用于接触被测者的躯干部的后背一侧的部分即背部的表面,上肢用电极,用于接触被测者的上肢的表面。上述生体阻抗测定部是采用上述多个电极来测定被测者的身体的生体阻抗的部位。上述体脂肪量计算部是基于上述生体阻抗测定部测定得到的生体阻抗来计算体脂肪量的部位。上述装戴单元,在装戴状态下,使上述背部用电极以按压于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的状态接触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上述背部用电极及上述上肢用电极都以露出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装戴单元的表面。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装戴单元包括在上述装戴状态下能够配置成包围被测者的躯干部的框体,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上述背部用电极及上述上肢用电极以露出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框体的表面。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背部用电极,以使在上述装戴状态下,上述背部用电极的与背部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朝向前方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框体的后部,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上述上肢用电极至少设置在上述框体的除了上述后部以外的前部、右侧部及左侧部的任一部位。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框体的设置有上述上肢用电极的部分,形成为被测者在上述装戴状态下能够用手把持的形状。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装戴单元包括在上述装戴状态下能够卷绕在被测者的躯干部上的带构件,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上述背部用电极及上述上肢用电极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带构件的表面。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背部用电极,以在上述装戴状态下,上述背部用电极的与背部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朝向前方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框体的后部的内周面,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上述上肢用电极,以在上述装戴状态下,上述上肢用电极的与上肢接触的接触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带构件的除了上述后部以外的从两侧部到前部的外周面上的任意位置,。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带构件的设置有上述上肢用电极的部分形成为平面状或者曲面状的形状,从而在上述装戴状态下,使被测者的手掌紧贴上述带构件,不用把持,就能够使手掌接触上述上肢用电极。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多个电极还包括用于接触被测者的下肢的表面的下肢用电极。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还具有台单元,通过被测者登上该台单元来使上述下肢用电极接触被测者的脚底,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上述下肢用电极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台单元的上表面。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上述台单元还包括测定被测者的体重的体重测定部。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多个电极还包括用于接触被测者的下肢或者臀部的表面的下肢臀部用电极。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上述装戴单元具有引出单元部,通过将从该装戴单元经由连接线引出该引出单元部,使上述下肢臀部用电极接触下肢或者臀部的表面,优选地,上述下肢臀部用电极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引出单元部的表面。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优选地,上述体脂肪量计算部至少包括计算被测者的内脏脂肪量的内脏脂肪量计算部及计算被测者的皮下脂肪量的皮下脂肪量计算部中的任一个。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家庭等中也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测定内脏脂肪量等的体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图。
图1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在非收纳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在收纳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装戴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被测者需要进行的顺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被测者需要进行的顺序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被测者需要进行的顺序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装戴单元的装戴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装戴单元的装戴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的图。
图1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装戴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状态的图。
图18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下面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同一或者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个附图标记,并且不逐个重复说明。
首先,在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之前,先对表示身体的部位的用语进行定义。“躯干部”是指除了身体的头部、颈部及四肢以外的部位,相当于所谓的身体躯干(body trunk)。“背部”是指上述躯干部中的位于后背一侧的部分,相当于上述躯干部中的除了腹部一侧的部分及胸部一侧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背部的表面”是指上述背部的体表面整体,表示在从后背一侧观察被测者的情况下能够看到的部分的躯干部表面的整体。另外,“体轴”是指位于沿着躯干部的延伸方向的轴,即表示沿着与被测者的躯干部的横截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轴。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及图1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的图。在此,图1A是表示在获得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的情况下的电极配置的图,图1B是表示在获得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的情况下的电极配置的图。首先,参照图1A及图1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此外,图1A及图1B都表示从后背一侧观测被测者的情况。
如图1A所示,为了获得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在被测者的左手的表面及右手的表面分别安装电极EIaA1、EIaA2。另外,在被测者的左脚的表面及右脚的表面也分别安装电极EIbA1、EIbA2。然后,在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沿着体轴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电极,沿着躯干部的宽度(Width)方向安装有四组。即,以如图所示的方式,在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安装电极EVaA1、EVbA1、EVaA2、EVbA2、EVaA3、EVbA3、EVaA4、EVbA4合计八个电极。
在该状态下,使用分别安装于两手及两脚的电极EIaA1、EIaA2、EIbA1、EIbA2,向被测者施加流经躯干部的恒定电流IA。并且,在施加该恒定电流IA的状态下,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1、EVbA1检测电位差VA1,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2、EVbA2检测电位差VA2,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3、EVbA3检测电位差VA3,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4、EVbA4检测电位差VA4
基于以上述方式检测出的电位差VA1、VA2、VA3、VA4计算出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Zt。此外,此时,若通过计算出所检测出的上述四个电位差VA1、VA2、VA3、VA4的平均值来求得生体阻抗Zt,则能够减小躯干部的内部的脂肪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在此,在上述状态下,由于恒定电流IA在位于与躯干部分离的两手及两脚之间流过,所以所施加的恒定电流IA的大部分流经电阻小的部分,即流经脂肪以外的部分。因此,基于利用上述恒定电流IA测定的电位差VA1、VA2、VA3、VA4来计算出的上述生体阻抗Zt,受到来自躯干部内部的脂肪以外(内脏、肌肉及骨格)的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基于上述生体阻抗Zt,能够推断出在躯干部的与肚脐位置对应的部分的截面上脂肪以外的部分所占的面积(下面,称为除脂肪截面积)Sa。
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为了获得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在被测者的背部表面上,沿着体轴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电极,沿着躯干部的宽度方向安装有四组。即,如图所示,在被测者的背部表面安装有电极EIaB1、EIbB1、EVaB1、EVbB1、EVaB2、EVbB2、EIaB2、EIbB2合计八个电极。
在该状态下,使用一对电极EIaB1、EIbB1,向被测定者施加局部流经背部的恒定电流IB1,使用一对电极EIaB2、EIbB2,向被测定者施加局部流经背部的恒定电流IB2。并且,在施加该恒定电流IB1、IB2的状态下,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B1、EVbB1检测电位差VB1,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B2、EVbB2检测电位差VB2。在此,向被测者施加的两个恒定电流IB1、IB2的电流值相同。
基于以上述方式检测出的电位差VB1、VB2来计算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Zs。此外,此时若通过计算所检测出的上述两个电位差VB1、VB2的平均值来求得生体阻抗Zs,则能够减小躯干部的背部的表层部分的脂肪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此外,通过以将被施加了电流的电极作为用于检测电位差的电极,并且将检测出电位差的电极作为用于施加电流的电极的方式切换电路,能够测定四处的电位差。通过使用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皮下脂肪不均匀等的影响。
在此,在上述状态下,由于向躯干部的背部局部施加恒定电流IB1、IB2,所以所施加的恒定电流IB1、IB2的大部分都流经背部的表层部分。因此,基于利用上述恒定电流IB1、IB2测定的电位差VB1、VB2所计算出的上述生体阻抗Zs,受到皮下脂肪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基于上述生体阻抗Zs,能够推定在躯干部的包含肚脐位置的截面处的皮下脂肪的截面积(下面,称为皮下脂肪截面积)Sb。
接着,说明利用以上述方式获得的上述生体阻抗Zt及Zs来计算内脏脂肪量的运算处理的一个例子。
假设躯干部的与肚脐位置对应的部分的截面整体的面积(下面,称为躯干部截面积)为St,则能够通过下面的公式(1),使用躯干部截面积St、上述的除脂肪截面积Sa及皮下脂肪截面积Sb计算出内脏脂肪截面积Sx。
Sx=St-Sa-Sb……公式(1)
在此,能够使用躯干部周长(所谓的腰围)、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Depth)计算出躯干部截面积St。例如,在使用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计算躯干部截面积St的情况下,假设躯干部的宽度为2a,躯干部的长度为2b,由于躯干部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所以能够通过下面的公式(2)近似得到躯干部截面积St。
St=π×a×b……公式(2)
但是,由于通过上述公式(2)近似得到的躯干部截面积St包含大的误差的可能性很高,所以优选通过将上述公式(2)乘以用于减小误差的系数α来求得更加准确的躯干部截面积St。该系数α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即,基于多个通过X射线CT得到的图像抽样,并根据从该图像抽样得到的躯干部截面积St’与上述a、b的关系来求得满足St’=α×π×a×b的α的最佳值。
因此,通过使用系数α,能够由下面的公式(3)以进一步减小了误差的状态来近似上述公式(2)。
St=α×π×a×b……公式(3)
此外,优选按照被测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下面,将这些信息统称为被测者信息)来使为了进行上述补正相乘的系数α最佳化。即,通过按照该被测者信息来改变上述系数α的值,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近似出躯干部截面积St。
另外,如上所述,能够基于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Zt计算出除脂肪截面积Sa。但是,仅使用该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Zt不能准确地计算出除脂肪截面积Sa。即,除脂肪截面积Sa具有与躯干部的大小成正例的趋势,为了计算出除脂肪截面积Sa,需要对根据生体阻抗Zt得到的值进一步进行换算。因此,除脂肪截面积Sa能够通过例如下面的公式(4)表示。
Sa=β×a×(1/Zt)……公式(4)
在此,上述a是上述躯干部的宽度的一半的值,是与躯干部的大小有关的值。作为与该躯干部的大小有关的值,不限于上述a,例如可以使用a×b来反映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也可以使用躯干部截面积St,还可以使用躯干部周长。
另一方面,上述β是用于将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Zt换算成除脂肪截面积Sa的系数,与求得上述系数α的情况相同,例如能够基于多个通过X射线CT得到的图像抽样来求得最佳值。即,根据多个X射线CT得到的图像抽样得到的除脂肪截面积Sa’、作为该X射线CT的拍摄对象的被测者的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Zt、上述a之间的关系,来求得满足Sa’=β×a×(1/Zt)的最佳值。
此外,与上述系数α的情况相同,优选地,按照被测者信息来使上述系数β适当地最佳化。即,通过按照该被测者信息来改变上述系数β的值,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近似出除脂肪截面积Sa。
此外,如上所述,能够基于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Zs来计算皮下脂肪截面积Sb。但是,仅使用该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Zs,不能准确地计算出皮下脂肪截面积Sb。即,由于皮下脂肪截面积Sb具有与躯干部的大小成正例的趋势,所以为了计算皮下脂肪截面积Sb,需要对根据生体阻抗Zs得到的值进一步进行换算。因此,皮下脂肪截面积Sb例如能够通过下面的公式(5)表示。
Sb=γ×a×Zs……公式(5)
在此,上述a是上述躯干部的宽度的一半的值,是与躯干部的大小有关的值。作为与该躯干部的大小有关的值,不限于上述a,例如可以使用a×b来反映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也可以使用躯干部截面积St,还可以使用躯干部周长。
另一方面,上述γ是用于将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Zs换算成皮下脂肪截面积Sb的系数,与求得上述系数α或者系数β的情况相同,例如能够基于多个通过X射线CT得到的图像抽样来求得最佳值。即,根据多个X射线CT的图像抽样得到的皮下脂肪截面积Sb’、作为该X射线CT的拍摄对象的被测者的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Zs、上述a之间的关系,来求得满足Sb’=γ×A×Zs的γ的最佳值。
此外,与上述系数α及系数β的情况相同,优选地,按照被测者信息来适当地使上述系数γ最佳化。即,通过按照该被测者信息来改变上述系数γ的值,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近似出皮下脂肪截面积Sb。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中,基于上述公式(1),根据躯干部截面积St、除脂肪截面积Sa和皮下脂肪截面积Sb,计算内脏脂肪截面积Sx,其中,除脂肪截面积Sa是基于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Zt计算出的,皮下脂肪截面积Sb是基于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Zs计算出的,更加详细来说,基于将上述公式(3)至公式(5)代入到上述公式(1)得到下面的公式(6),计算内脏脂肪截面积Sx。
Sx=α×π×a×b-β×a×(1/Zt)-γ×a×Zs……公式(6)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块的图。接着,参照该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块的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主要具有控制部10、恒定电流生成部21、端子切换部22、电位差检测部23、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显示部26、操作部27、电源部28、存储部29、装戴在被测者的身体上的多个电极HR、HL、BU1~BU4、BL1~BL4、FR、FL。控制部10包括运算处理部11,该运算处理部11包括生体阻抗测定部12、体形信息测定部13、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
控制部10由例如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器)构成,是用于控制体脂肪测定装置1A的整体的部位。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上述各功能框输出指令,或者接收来自上述各功能框的各种信息的输入,或者基于所接收的各种信息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其中,各种运算处理由设置在上述控制部10的运算处理部11执行。
上述多个电极包括:作为配置成与被测者的上肢的表面接触的上肢用电极的手用电极HR、HL;作为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的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作为配置成与被测者的下肢的表面接触的下肢用电极的脚用电极FR、FL。其中,手用电极HR、HL配置成与被测者的手掌接触,脚用电极FR、FL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脚底接触。另外,如图1A及图1B所示,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排列的状态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此外,手用电极HR、HL、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及脚用电极FR、FL都与上述端子切换部22电连接。
端子切换部22例如由继电器电路构成,基于从控制部10输入的指令,将从上述多个电极中选择的特定的电极与恒定电流生成部21电连接,并且将从上述多个电极中选择的特定的电极与电位差检测部23电连接。由此,通过端子切换部22与恒定电流生成部21电连接的电极起到恒定电流施加电极的功能,并且通过端子切换部22与电位差检测部23电连接的电极起到电位差检测电极的功能。即,通过使端子切换部22基于从控制部10输入的指令动作,使上述多个电极HR、HL、BU1~BU4、BL1~BL4、FR、FL分别起到图1A所示的各电极EIaA1、EIaA2、EIbA1、EIbA2、EVaA1、EVbA1、EVaA2、EVbA2、EVaA3、EVbA3、EVaA4、EVbA4及图1B所示的电极EIaB1、EIbB1、EVaB1、EVbB1、EVaB2、EVbB2、EIaB2、EIbB2的功能。
恒定电流生成部21基于从控制部10输入的指令生成恒定电流,生成的恒定电流经由端子切换部22供给上述的恒定电流施加电极。作为在恒定电流生成部21中生成的恒定电流,选择适用于测定体组成信息的高频电流(例如,50kHz、500μA)。由此,经由恒定电流施加电极将恒定电流施加于被测者。
电位差检测部23检测出通过端子切换部22与电位差检测部23电连接的电极(即电位差检测电极)间的电位差,并将检测出的电位差输出至控制部10。由此,检测出上述恒定电流施加于被测者的状态下的电位差检测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是以非接触的方式测定被测者的躯干部的宽度的检测部位,例如由光传感器等测距传感器构成。另外,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是用于以非接触的方式测定被测者的躯干部的长度的检测部位,例如由光传感器等测距传感器构成。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及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向体形信息测定部13输出与检测值相对应的信号。此外,除了上述光传感器以外,还能够采用利用超声波或电磁波(激光、包含可视光线等各种波长范围的光、电波、磁性、电场等)的各种非接触式测距传感器,或者采用接触式的测距传感器,来作为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及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
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是获得通过运算处理部11进行的运算处理中利用的与被测者相关的信息的部位,例如由被测者能够按下的键等构成。在此,被测者信息至少包含上述的被测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的信息中的一个。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接收被测者信息的输入,并将所接收的被测者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此外,在本发明中,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不是必须的结构,按照在通过运算处理部11进行的运算处理中是否需要利用该被测者信息,来决定是否设置该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另外,不设置上述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及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来实际测定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取而代之,能够经由该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输入躯干部周长等,从而利用输入的信息通过运算处理部进行运算。
如上所述,运算处理部11包括生体阻抗测定部12、体形信息测定部13、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另外,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包括内脏脂肪量计算部14a、皮下脂肪量计算部14b。生体阻抗测定部12基于从电位差检测部23输入的信号来计算出生体阻抗,并且将计算出的生体阻抗输出至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体形信息测定部13基于从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及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输入的信号来计算出被测者的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并将计算出的被测者的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输出至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基于从生体阻抗测定部12输入的生体阻抗、从体形信息测定部13输入的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以及根据情况另外附加的被测者信息,计算获取体组成信息,其中,根据情况另外附加的被测者信息从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输入。更详细地说,在内脏脂肪量计算部14a中计算内脏脂肪量,在皮下脂肪量计算部14b中计算出皮下脂肪量。
显示部26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其显示在上述的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中计算出的体组成信息。更具体来说,基于从控制部10输出的信号,在该显示部26上显示在内脏脂肪量计算部14a中计算出的内脏脂肪量及在皮下脂肪量计算部14b中计算出的皮下脂肪量。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中,例如用内脏脂肪截面积来显示内脏脂肪量,例如用皮下脂肪截面积来显示皮下脂肪量。
操作部27是被测者向体脂肪测定装置1A输入命令的部位,例如由被测者能够按下的按钮等构成。此外,在操作部27中包括例如电源按钮、测定按钮等各种操作按钮。
电源部28是用于向控制部10供给电力的部位,利用电池等内部电源或商用电源等外部电源等。
存储部29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构成,是用于存储与体脂肪测定装置1A相关的各种数据和程序等的部位。存储部29存储有:例如上述的被测者信息和计算出的体组成信息;后述的用于执行体组成信息的测定处理的体组成信息测定程序等。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在非收纳状态下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收纳状态下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图3及图4中所示的装戴单元的俯视图。接着,参照图3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具有装戴单元100A和台单元200。装戴单元100A具有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能够配置成包围被测者的躯干部的框状的形状。另一方面,台单元200具有能够使被测者登上的台状的形状。此外,装戴单元100A与台单元200通过连接电缆40连接,该连接电缆40用于电连接设置在装戴单元100A和台单元200的内部的电路。
如图3至图5所示,装戴单元100A包括:框体110,包括棒状的后部框状部111、棒状的右侧部框状部112、棒状的左侧部框状部113及棒状的前部框状部114;电极支撑体120,安装在框体110的后部框状部111上;显示用单元部130,安装在框体110的前部框状部114上。
框体110具有俯视大致为矩形的框缘状的外形,并且具有能够使被测者进入到内部(即插入躯干部)的中空开口部。该中空开口部由上述的后部框状部111、右侧部框状部112、左侧部框状部113及前部框状部114规定。此外,左侧部框状部113和前部框状部114不连续,在前部框状部114的与该不连续部分相邻的端部上安装有上述的显示用单元部130。
在框体110的后部框状部111的大致中央部配置有电极支撑体120,且该电极支撑体120朝向内侧突出。电极支撑体120由弯曲板构成,该弯曲板以其两端部位于前方且中央部位于后方的方式弯曲。上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上,优选地,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从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稍向前突出。在此,上述电极支撑体120,以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的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的接触面朝向前方的方式,定位安装在后部框状部111的前表面上。
另外,如图5所示,电极支撑体120经由例如包括球形接头等的连接部115安装于框体110的后部框状部111。由此,电极支撑体120由后部框状部111支撑为能够摆动的状态。此外,优选电极支撑体120的摆动方向被限制为能够仅使电极支撑体120在如下方向上摆动,即,在水平面内左右摆动的方向。根据这种结构,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能够使使设置在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的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适当的按压力与被测者的背部可靠地接触。
另外,通过使连接部115具备弹簧等弹性体,还可以通过后部框状部111弹性支撑电极支撑体120。根据这种结构,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能够使设置在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的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更加适当的按压力与被测者的背部更加可靠地接触。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框体110的右侧部框状部112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上述手用电极HR。手用电极HR以露出的方式位于框体110的右侧部框状部112的表面。另外,通过将框体110的设置有手用电极HR的部分的右侧部框状部112形成为棒状,形成为能够用右手把持的形状。在此,优选地,手用电极HR与被测者的右手的手掌接触的接触面配置成主要朝向框体110的外侧。
另外,在框体110的右侧部框状部112的大致中央部的内部埋设有作为上述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的光传感器,并且在右侧部框状部112的埋设有该光传感器的部分的内侧部分设置有检测用窗部24A1。该检测用窗部24A1由使从光传感器射出的光透过的构件构成。
此外,在框体110的右侧部框状部112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测定按钮27a。优选地,将该测定按钮27a设置在与手用电极HR相邻的位置。因此,由于在测定时被测者不需要移动右手,所以能够实现好的操作性。
在框体110的左侧部框状部113的大致中央部上设置有上述手用电极HL。手用电极HL以露出的方式位于框体110的左侧部框状部113的表面。另外,通过使框体110的设置有手用电极HL的部分的左侧部框状部113形成为棒状,所以形成为能够用左手把持的形状。在此,优选地,将手用电极HL的与被测者的左手的手掌接触的接触面配置成主要朝向框体110的外侧。
另外,如图5所示,在框体110的左侧部框状部113的大致中央部的内部埋设有作为上述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的光传感器,并且在左侧部框状部113的埋设有该光传感器的部分的内侧部分上设置有检测用窗部24A2。该检测用窗部24A2由使从光传感器射出的光透过的构件构成。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框体110的前部框状部114上安装有上述的显示用单元部130。在该显示用单元部130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部26,并且,在显示用单元部130的与该显示部26相邻的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部27的除了测定按钮27a以外的其它构件和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此外,优选地,将显示用单元部130配置在装戴状态下的被测者的正面,因此,该显示用单元部130配置在上述电极支撑体120的前方(即框体110在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
另外,如图5所示,在显示用单元部130的内部埋设有作为上述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的光传感器,并且在显示用单元部130的埋设有该光传感器的部分的后表面侧部分上设置有检测用窗部24B1。该检测用窗部24B1由使从光传感器射出的光透过的构件构成。
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台单元200具有箱状的台部210和支撑部220,该支撑部220从该台部210的前表面、后表面、右侧面及左侧面的规定位置分别朝向台部210的外侧突出。
台部210具有使被测者登上的上表面211,在该上表面211的规定位置分别设置有上述脚用电极FR、FL。脚用电极FR、FL以露出的方式位于台部210的上表面。在此,该脚用电极FR、FL的与被测者的右脚的脚底及左脚的脚底接触的接触面都朝向上方。
如图4所示,支撑部220是用于在收纳状态下支撑并容置装戴单元100A的部位,该支撑部220具有能够分别收入并支撑框体110的后部框状部111、右侧部框状部112、左侧部框状部113及前部框状部114的形状。如图所示,在收纳状态下,装戴单元100A的框体110配置成包围台单元200的台部210。此外,在该收纳状态下,优选地,连接装戴单元100A与台单元200的连接电缆40容置在台单元200内。为了实现这样的结构,只需在台单元200的内部设置能够卷取连接电缆40的卷轴体即可。
可以将上述图2所示的控制部10、恒定电流生成部21、端子切换部22、电位差检测部23、存储部29等设置在装戴单元100A的内部,也可以将这些装置设置在台部210的内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中,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显示部26及操作部27设置在装戴单元100A上,还可以将这些部分设置在台单元200上。
图6至图8是用于说明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被测者需要进行的顺序的图。另外,图9及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装戴单元的装戴状态的图。接着,参照这些图6至图10,说明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被测者需要进行的顺序及装戴单元的装戴状态。
如图6所示,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进行体脂肪量的测定的情况下,首先,被测者300登上处于收纳状态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的台单元200。此时,被测者300使右脚301的脚底与设置在台单元200上的脚用电极FR接触,并且使左脚302的脚底与设置在台单元200上的脚用电极FL接触。
接着,如图7所示,被测者300采取弯曲上体蹲下的姿势,用右手303把持装戴单元100A的右侧部框状部112,并且用左手304把持装戴单元100A的左侧部框状部113。此时,被测者300的右手303的手掌与设置于装戴单元100A的手用电极HR接触,并且左手304的手掌与设置于装戴单元100A的手用电极HL接触。
接着,如图8所示,被测者300一边维持把持有装戴单元100A的状态一边立起上体而成为起立姿势。此时,被测者300不改变脚踏位置,维持右脚301的脚底与脚用电极FR接触且左脚302的脚底与脚用电极FL接触的状态。在此,通过被测者300立起上身,装戴单元100A被抬起,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位于装戴单元100A的中空开口部中,处于被框体110包围的状态。此外,通过抬起装戴单元100A,从台单元200中引出连接电缆40。
接着,被测者300在保持把持装戴单元100A的状态下通过使装戴单元100A向图中箭头C方向移动来调整装戴单元100A的位置,以使设置于装戴单元100A的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按压在背部表面(更具体来说,后背一侧的腰的表面)。此外,此时,被测者300注意将装戴单元100A的框体110配置成水平状态。
因此,能够实现图9及图10示出的装戴单元100A的装戴状态,并且能够开始测定体脂肪量。在此,为了开始测定体脂肪量,被测者300只需用右手303的拇指按下测定按钮27a即可。此外,虽然上面省略了说明,但要求被测者300在适当的时间点按下电源按钮。对按下该电源按钮的时间点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在被测者300采取蹲下姿势并且把持装戴单元100A之前的时间点按下电源按钮。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被测者300装戴了装戴单元100A的装戴状态下,作为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的光传感器和作为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的光传感器位于包含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包括肚脐位置的周围。因此,从作为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的一对光传感器射出的光,能够分别经由检测用窗部24A1、24A2照射到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右侧面(即右腋下腹部表面)及躯干部305的左侧面(即左腋下腹部表面),从作为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的光传感器射出的光,能够经由检测用窗部24B1照射到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前表面(即腹部的肚脐位置附近)。
在此,如图10所示,能够使用通过作为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的一对光传感器所检测出的距离A1(即,右侧部框状部112与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及距离A2(即,左侧部框状部113与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预先规定的距离A(即,右侧部框状部112与左侧部框状部113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出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宽度2a。另外,同理,能够使用通过作为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的光传感器所检测出的距离B1(即,显示用单元部130的后表面与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前表面之间的距离)和预先规定的距离B(即,显示用单元部130的后表面与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的水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出被测者300的躯干部305的长度2b。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接着,参照该图11,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一系列的处理。此外,预先将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作为程序存储在存储部29内,通过包含运算处理部11的控制部10读取并执行该程序,来使控制部10实现内脏脂肪截面积的测定处理和皮下脂肪截面积的测定处理。
如图11所示,首先,控制部10接受被测者信息的输入(步骤S1)。在此接受的被测者信息例如暂时保存在存储部29内。
接着,控制部10判断是否有测定开始的指示(步骤S2)。控制部10待机到有测定开始的指示为止(步骤S2中判断结果为“否”),在检测到测定开始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中判断结果为“是”),进行下面的处理。此外,测定开始的指示是通过被测者按下测定按钮27a来下达的。
接着,控制部10测定躯干部的宽度及长度(步骤S3)。具体来说,控制部10基于从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A及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B输入的信号,在体形信息测定部13获取被测者的躯干部的宽度2a及长度2b。将获取的被测者的躯干部的宽度2a及长度2b暂时保存到存储部29内。
接着,控制部10进行电极的设定(步骤S4)。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端子切换部22输出指令来切换电极,端子切换部22基于该指令,以图1A各电极那样设定多个电极HR、HL、BU1~BU4、BL1~BL4、FR、FL。
接着,控制部10向恒定电流施加电极之间施加恒定电流(步骤S5)。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恒定电流生成部21输出指令来生成恒定电流,恒定电流生成部21基于该指令,向图1A示出的恒定电流施加电极之间施加所生成的恒定电流IA
接着,控制部10检测电位差检测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步骤S6)。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电位差检测部23输出指令来检测电位差,电位差检测部23基于该指令,检测出图1A示出的电位差检测电极之间的电位差VA1、VA2、VA3、VA4,并向生体阻抗测定部12输出检测出的电位差。
接着,控制部10计算出生体阻抗Zt(步骤S7)。具体来说,控制部10基于从电位差检测部23输入的信号,在生体阻抗测定部12中计算出生体阻抗Zt。将计算出的生体阻抗Zt暂时保存到存储部29内。
接着,控制部10重新设定电极(步骤S8)。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端子切换部22输出指令来切换电极,端子切换部22基于该指令,以图1B所示的各电极那样设定多个电极HR、HL、BU1~BU4、BL1~BL4、FR、FL。
接着,控制部10向恒定电流施加电极之间施加恒定电流(步骤S9)。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恒定电流生成部21输出指令来生成恒定电流,恒定电流生成部21基于该指令,分别向图1B示出的恒定电流施加电极之间施加所生成的恒定电流IB1、IB2
接着,控制部10检测出电位差检测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步骤S10)。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电位差检测部23输出指令来检测电位差,电位差检测部23基于该指令,检测出图1B示出的电位差检测电极之间的电位差VB1、VB2,并向生体阻抗测定部12输出检测出的电位差。
接着,控制部10计算生体阻抗Zs(步骤S11)。具体来说,控制部10基于从电位差检测部23输入的信号,在生体阻抗测定部12中计算出生体阻抗Zs。计算出的生体阻抗Zs暂时保存到存储部29内。
接着,控制部10分别计算出内脏脂肪截面积及皮下脂肪截面积(步骤S12)。具体来说,控制部10基于在步骤S3中检测出的躯干部的宽度2a及长度2b、在步骤S7中计算出的生体阻抗Zt和在步骤S11中计算出的生体阻抗Zs,在内脏脂肪量计算部14a中计算出作为内脏脂肪量的内脏脂肪截面积Sx,并且在皮下脂肪量计算部14b中计算出作为皮下脂肪量的皮下脂肪截面积Sb。此外,将计算出的内脏脂肪截面积Sx及皮下脂肪截面积Sb暂时保存到存储部29内。
然后,控制部10显示测定结果(步骤S13)。具体来说,控制部10向显示部26输出指令来显示在步骤S12中计算出的内脏脂肪截面积Sx及皮下脂肪截面积Sb,显示部26基于该指令显示该测定结果。
由此,体脂肪测定装置1A结束内脏脂肪截面积的测定处理及皮下脂肪截面积的测定处理。此外,生体阻抗Zt的典型值约5Ω左右,生体阻抗Zs的典型值约80Ω左右。
在上面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中,在用于使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按压于被测者的背部的状态接触该被测者的背部的装戴单元100A上,以露出的方式设置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并且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作为上肢用电极的手用电极HR、HL。即,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手用电极HR、HL一体设置在构成为单独的单元的装戴单元100A上。
另外,更详细来说,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都设置于装戴单元100A的框体110的后部,手用电极HR、HL设置于装戴单元100A的框体110的除了后部以外的右侧部及左侧部。即,手用电极HR、HL与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具有距离地设置在与框体110的设置有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的部分连续延伸的部分上,更具体来说,手用电极HR、HL设置于在装戴状态下框体110的位于被测者左右的部分。
因此,通过用右手及左手把持装戴单元100A,能够使手用电极HR、HL分别配置成与右手的手掌及左手的手掌接触,并且能够一边维持用右手及左手把持该装戴单元100A的状态,一边将设置于该装戴单元100A的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配置成以按压于背部的表面的状态接触该背部的表面。
在此,在不采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的结构,使电极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接触的情况下,难以维持背部电极与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稳定地接触,因此,通常为了使该接触稳定,被测者需要采取仰卧姿势或者俯卧姿势。然而,在构成为这种装置的情况下,若不得到辅助者的帮助,则被测者自己很难独立地进行测定,结果该体脂肪测定装置不能应用于家庭等中。
然而,如上所述,就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而言,由于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手用电极HR、HL一体设置在构成为单独的单元的装戴单元100A上,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处于起立姿势的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稳定地接触,另外,能够在测定动作中维持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稳定接触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中,不仅能够简化在测定体脂肪量时要求被测者所进行的操作而通过简单的操作容易地测定体脂肪量,还能够使被测者自己独立进行测定,而不需要得到辅助者的帮助。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而言,由于能够测定在使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等体脂肪量,所以不是向皮下脂肪的厚度相对较薄的腹部局部地施加电流,而能够向皮下脂肪的厚度相对较厚的背部局部地施加电流,从而能够更加高精度地测定体脂肪量。
因此,通过实现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能够实现即使在家庭等中也能够方便地且高精度地测定内脏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等的体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因此,通过利用该体脂肪测定装置1A,能够获得用于日常的健康管理的指标。
(第二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接着,参照该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具体结构。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及由控制部执行的运算处理,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2所示,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B具有装戴单元100B,该装戴单元100B具有在装戴状态下能够配置成包围被测者的躯干部的框状的形状。然而,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不同,取代被测者能够登上的台状的台单元,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B具有作为引出单元部的电极垫125A、125B,该作为引出单元部的电极垫125A、125B从装戴单元100B引出。
电极垫125A、125B具有大致平板状的形状,在该电极垫125A、125B的主面上以露出的方式分别设置有作为与下肢或者臀部的表面接触的下肢臀部用电极的脚部臀部用电极FL’、FR’。连接电缆126A、126B的一端连接在电极垫125A、125B的上部上,连接电缆126A、126B的另一端固定在设置于电极支撑体120的内部的卷轴体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装戴单元100B中,将电极支撑体120构成为块状的构件以能够将上述卷轴体配置于电极支撑体120的内部,并且将该电极支撑体120安装在框体110的后部框状部111的大致中央部。
由此,通过使作为连接线的连接电缆126A、126B沿着图中示出的箭头D1、D2方向进出,能够向装戴单元100B的下方引出电极垫125A、125B。即,通过调节连接电缆126A、126B的引出量,能够将电极垫125A、125B安装在被测者的下肢或者臀部的任意的位置。
通过实现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B,能够获得与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就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B而言,由于除了能够采取起立姿势进行测定,还能够采取就座姿势进行测定,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测定体脂肪量。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B不具有台单元,所以能够使装置结构简化并且使装置小型化。
此外,作为电极垫125A、125B,能够采用吸附固定在被测者的身体上的构件、粘贴固定在被测者的身体上的构件或者使用某种卷绕构件来卷绕固定在被测者的身体上的构件等,还能够采用不固定,而是通过夹入固定在被测者的身体与座席面、地面之间的构件等。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A及图1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的图。在此,图13A是表示在获得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的情况下的电极配置的图,图13B是表示在获得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的情况的电极配置的图。首先,参照图13A及图13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此外,图13A及图13B都表示从后背一侧观测被测者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也与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测定原理基本相同。然而,在获得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时所使用的电极的配置位置,与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电极的配置位置稍有不同。
具体来说,如图13A所示,为了获得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在被测者的左手的表面及右手的表面分别安装电极EIaA1、EIaA2。另外,在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沿着体轴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电极,沿着躯干部的宽度方向安装有四组,并且在背部的比接触配置该4组电极对的背部表面更靠靠近臀部的表面,沿着躯干部的宽度方向排列安装有4个电极。即,如图所示,在被测者的背部表面安装有电极EVaA1、EVbA1、EVaA2、EVbA2、EVaA3、EVbA3、EVaA4、EVbA4、EIbA1、EIbA2、EIbA3、EIbA4合计12个电极。
在该状态下,使用分别安装在两手及背部的靠近臀部的部分上的电极EIaA1、EIaA2、EIbA1、EIbA2、EIbA3、EIbA4,向被测者施加流经躯干部的恒定电流IA。然后,在施加该恒定电流IA的状态下,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1、EVbA1检测出电位差VA1,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2、EVbA2检测出电位差VA2,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3、EVbA3检测出电位差VA3,使用安装于背部表面的一对电极EVaA4、EVbA4检测出电位差VA4
就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而言,基于以上述方式检测出的电位差VA1、VA2、VA3、VA4计算出躯干部整体的生体阻抗Zt。此外,如图13B所示,用于获得躯干部中的背部一侧的表层部分的生体阻抗Zs的电极配置、恒定电流的供给状态及电位差的检测状态都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接着,参照该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功能块的结构。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具有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近似的结构,但与端子切换部22连接的多个电极的结构稍有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具有作为多个电极的电极HR、HL、BU1~BU4、BL1~BL4、BA1~BA4。
上述多个电极包括:作为配置成与被测者的上肢的表面接触的上肢用电极的手用电极HR、HL;作为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的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BA1~BA4。其中,手用电极HR、HL配置成与被测者的手掌接触。另外,如图13A及图13B所示,在将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BA1~BA4以排列的状态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此外,这些手用电极HR、HL及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BA1~BA4都与上述端子切换部22电连接。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接着,参照该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15所示,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具有装戴单元100C,该装戴单元100C具有在装戴状态下能够配置成包围被测者的躯干部的框状的形状。然而,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不同,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不具有使被测者能够登上的台状的台单元。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中,在安装于框体110的电极支撑体120上追加配置有背部用电极BA1~BA4。
具体来说,由弯曲的弯曲板构成的电极支撑体120比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支撑体更向下方延长,在电极支撑体120的该延长的部分的前表面121上设置有背部用电极BA1~BA4。在此,背部用电极BA1~BA4都是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优选地,该背部用电极BA1~BA4都从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稍突出。由此,与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相同,在装戴状态下,背部用电极BA1~BA4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
通过实现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能够获得与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就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而言,由于除了能够采取起立姿势进行测定,还能够采取就座姿势进行测定,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测定体脂肪量。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不具有台单元,所以能够使装置结构简化并且使装置小型化。
(第四实施方式)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接着,参照该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具体结构。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测定原理及由控制部执行的运算处理,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6所示,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具有装戴单元和台单元。然而,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A的不同点在于装戴单元的结构。
具体来说,如图16所示,装戴单元100D具有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能够卷绕在被测者的躯干部上的带状的形状。装戴单元100D包括带构件140和带扣部151、152,带扣部151、152分别安装于带构件14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带扣部151、152是通过卡止带构件140的两端部来将带构件140固定成环状的形态的构件。另外,在一方的带扣部151的表前面上设置有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5、显示部26及包含电源按钮的操作部27。
在带构件140的后部的大致中央部配置有电极支撑体120,该电极支撑体120朝向内侧突出。电极支撑体120由弯曲板构成,该弯曲板以其两端部位于前方并且其中央部位于后方的方式弯曲。上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优选地,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从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稍突出。在此,上述电极支撑体120,以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的接触被测者的背部表面的接触面朝向前方的方式定位安装在带构件140的后部的内周面上。
另外,在带构件140的右前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手用电极HR。手用电极HR以露出的方式位于带构件140的外周面上,优选地,该手用电极HR从带构件140的外周面稍突出。在此,带构件140的设置有手用电极HR的部分形成为如下的光滑的弯曲面,即,通过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将被测者的右手的手掌紧贴带构件140,来使该手掌与手用电极HR接触,而不需要把持带构件140。
在带构件140的设置有该手用电极HR的部分设置有扩宽部141,该扩宽部141与其它的部分相比宽度扩大,上述手用电极HR配置于该扩宽部141的大致中央部。此外,该扩宽部141用于防止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被测者的右手的手掌与腹部接触而在该部分发生短路的情况。
另外,在带构件140的左前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手用电极HL。手用电极HL以露出的方式位于带构件140的外周面上,优选地,该手用电极HR从带构件140的外周面稍突出。在此,带构件140的设置有手用电极HL的部分形成为如下的光滑的弯曲面,即,通过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将被测者的左手的手掌紧贴带构件140,来使该手掌与手用电极HL接触,而不用把持带构件140。
在带构件140的设置有该手用电极HL的部分上设置有扩宽部141,该扩宽部141与其它的部分相比宽度扩大,上述手用电极HL配置于该扩宽部141的大致中央部。此外,该扩宽部141用于防止在后述的装戴状态下被测者的左手的手掌与腹部接触而在该部分发生短路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在装戴单元100D上设置卷绕长度调节机构。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带构件140调节到与被测者的躯干部周长相匹配的适当的卷绕长度,来将装戴单元100D卷绕在被测者的躯干部上。另外,在将该卷绕长度调节机构设置于带构件140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卷绕长度检测机构。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际测定被测者的躯干部周长,并且能够将测定的结果作为测定体脂肪量时的被测者信息来利用。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装戴单元的装戴状态的图。接着,参照图1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装戴单元的装戴状态。
如图17所示,在利用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进行体脂肪量的测定的情况下,被测者300形成沿着躯干部305的周向卷绕装戴单元100D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登上台单元200。此时,被测者300调整装戴单元100D的卷绕位置,以便于将设置于装戴单元100D的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按压在背部表面(更具体来说,后背一侧的腰的表面)上,并且,使右脚301的脚底与设置于台单元200的脚用电极FR接触,使左脚302的脚底与设置于台单元200的脚用电极FL接触。
接着,被测者300分别将右手303的手掌及左手304的手掌紧贴在位于装戴单元100D的右前部及左前部的手用电极HR、HL上。此时,被测者300使右手303的手掌与设置于装戴单元100D的手用电极HR接触,并且使左手304的手掌与设置于装戴单元100D的手用电极HL接触。
由此,能够实现如图17所示的装戴单元100D的装戴状态,从而能够开始测定体脂肪量。在此,为了开始测定体脂肪量,被测者300用右手303的拇指按下设置于带扣部151的测定按钮。
在上面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中,在用于使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按压于被测者的背部的状态接触该被测者的背部的装戴单元100D上,以露出的方式设置有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并且以露出的方式设置有作为上肢用电极的手用电极HR、HL。即,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手用电极HR、HL一体设置在构成为单独的单元的装戴单元100A上。
另外,更详细来说,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都设置于装戴单元100D的带构件140的后部,手用电极HR、HL设置于装戴单元100D的带构件140的除了后部以外的右前部及左前部。即,手用电极HR、HL,以与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保持距离地设置在与带构件140的设置有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的部分连续延伸的部分上,更具体来说,手用电极HR、HL设置于在装戴状态下带构件140的位于被测者左右的部分。
因此,通过将装戴单元100D卷绕在躯干部上,能够使设置于该装戴单元100D的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按压于背部的表面的状态配置成与该被测者的背部接触,并且,通过将右手及左手紧贴在装戴单元100D的规定位置上,能够分别将右手的手掌及左手的手掌配置成与设置在该装戴单元100D上的手用电极HR、HL接触,而不需要任何把持。
在此,在不采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的结构来构成为将电极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的情况下,难以维持背部电极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稳定地接触,因此,通常,为了使该接触稳定,被测者需要采取仰卧姿势或者俯卧姿势。然而,在构成为这种装置的情况下,若不得到辅助者的帮助,则被测者自己很难独立地进行测定,结果不能实现应用于家庭等中的体脂肪测定装置。
然而,如上所述,就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而言,由于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手用电极HR、HL一体设置在构成为单独的单元的装戴单元100D上,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处于起立姿势的被测者的背部表面稳定地接触,另外,能够在测定动作中维持该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与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稳定接触的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不仅能够简化在测定体脂肪量时要求被测者所进行的操作来通过简单的操作容易进行测定体脂肪量,还能够使被测者自己独立进行测定,而不需要得到辅助者的帮助。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而言,由于能够测定在将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配置成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等体脂肪量,所以不向皮下脂肪的厚度相对较薄的腹部局部地施加电流,而向皮下脂肪的厚度相对较厚的背部局部地施加电流,从而能够更加高精度地测定体脂肪量。
因此,通过实现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能够实现即使在家庭等中也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测定内脏脂肪量及皮下脂肪量等体脂肪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因此,通过利用该体脂肪测定装置1D,能够获得用于日常健康管理的指标。
图18及图19是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立体图。接着,参照这些图18及图19,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的具体的结构。
如图18所示,第一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E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具备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B所具备的作为引出单元部的电极垫125A、125B,来废除台单元。具体来说,经由连接电缆126A、126B,将电极垫125A、125B能够引出地连接到安装在装戴单元100E的带构件140的后部上的块状的电极支撑体120上,在电极垫125A、125B各自的主面上以露出的方式分别设置有作为用于与下肢或者臀部的表面接触的下肢臀部用电极的脚部臀部用电极FL’、FR’。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在上述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通过实现本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E,除了能够以起立姿势进行测定,还能够以就座姿势进行测定,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测定体脂肪量。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E不具有台单元,所以能够使装置结构简化并且使装置小型化。
如图19所示,第二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F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D具备如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C所具备那样的电极支撑体,来废除台单元。具体来说,通过在由安装在装戴单元100F的带构件140的后部上的弯曲板构成的电极支撑体120的前表面121,以露出的方式设置背部用电极BA1~BA4,能够与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相同,将该背部用电极BA1~BA4配置成在装戴状态下与被测者的背部表面接触。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在上述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通过实现本变形例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F,除了能够以起立姿势进行测定,还能够以就座姿势进行测定,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测定体脂肪量。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体脂肪测定装置1F不具有台单元,所以能够使装置结构简化并且使装置小型化。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例示说明了将手用电极HR、HL分别设置在装戴单元100A~100C的框体110的右侧部框状部112及左侧部框状部113上的情况,但是,还可以将该手用电极HR、HL设置在框体110的前部框状部114上。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装戴单元100A~100C的框体110的一部分不连续的情况,但是还可以将该不连续的部分构成为连续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将装戴单元100A~100C的框体110构成为从俯视来看具有大致矩形的框缘状的外形的情况,但是,该框体110还可以构成为其它的形状,例如环状、U字状、C字状等。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说明了分别将手用电极HR、HL设置在装戴单元100D~100F的带构件140的右前部及左前部的外周面上的情况,但是,还可以将该手用电极HR、HL只要是从带构件140的两侧部(即右侧部及左侧部)到前部的外周面上的某一位置即可,可以设置在任意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说明了装戴单元100D~100F的带构件140的设置有手用电极HR、HL的部分由光滑的弯曲面构成而弯曲的情况,但是,该部分的形状,只要是不需要把持而通过将右手及左手紧贴,能够使右手的手掌及左手的手掌与手用电极HR、HL接触的形状即可,可以形成为平面状等任意的形状。
另外,由于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采用具备台单元200的结构,所以还可以使该台单元200具备体重测定功能。即,还可以在台单元200上设置作为检测负载的体重测定部的测力计等,从而能够通过该体重测定部测定登上了台单元200的被测者的体重。在该情况下,若构成为将由设置于台单元200的体重测定部所测定的体重信息输入至控制部10,则能够利用实际测定的被测者的体重作为被测者信息来进行各种的运算处理。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说明了构成为计算出作为内脏脂肪量的内脏脂肪截面积并计算出作为皮下脂肪量的皮下脂肪截面积的运算处理的情况,但是,还可以构成如下的运算处理:通过内脏脂肪截面积以外的指标即内脏脂肪体积、内脏脂肪重量、内脏脂肪等级等来计算内脏脂肪量,并且通过皮下脂肪截面积以外的指标即皮下脂肪体积、皮下脂肪重量、皮下脂肪等级等来计算皮下脂肪量。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说明了计算并显示内脏脂肪截面积及皮下脂肪截面积的情况,但是,还可以仅显示出这些中的某一个,还可以仅计算并显示皮下脂肪截面积。另外,还可以计算并显示内脏脂肪截面积及皮下脂肪截面积以外的各种体组成信息(例如体脂肪量、按部位的脂肪量、脂肪以外的部分的量等)。
如上所述,本次公开的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所有方面只是例示,而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划定,并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等同的意思以及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文字说明
1A~1F体脂肪测定装置、10控制部、11运算处理部、12生体阻抗测定部、13体形信息测定部、14体组成信息获取部、14a内脏脂肪量计算部、
14b皮下脂肪量计算部、21恒定电流生成部、22端子切换部、23电位差检测部、24A躯干部宽度检测部、24B躯干部长度检测部、24A1、24A2、24B1检测用窗部、25被测者信息输入部、26显示部、27操作部、27a测定按钮、28电源部、29存储部、40连接电缆、100A~100F装戴单元、110框体、111后部框状部、112右侧部框状部、113左侧部框状部、114前部框状部、115连接部、120电极支撑体、121前面、125A、125B电极垫、
126A、126B连接电缆、130显示用单元部、140带构件、141、142扩宽部、151、152带扣部、200台单元、210台部、211上表面、220支撑部、300被测者、301右脚、302左脚、303右手、304左手、305躯干部、HR、HL手用电极、BU1~BU4、BL1~BL4、BA1~BA4背部用电极、FR、FL脚用电极、FL’、FR’脚部臀部用电极。

Claims (11)

1.一种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多个电极,用于接触被测者的身体表面的规定部位,
生体阻抗测定部(12),采用所述多个电极来测定被测者的身体的生体阻抗,
体脂肪量计算部(14),基于所述生体阻抗测定部(12)测定得到的生体阻抗来计算体脂肪量;
所述多个电极至少包括:
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用于接触被测者的躯干部的后背一侧的部分即背部的表面,
上肢用电极(HR、HL),用于接触被测者的上肢的表面;
所述体脂肪测定装置还具有装戴单元,在装戴状态下,该装戴单元使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按压于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的状态接触被测者的背部的表面,
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及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都以露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装戴单元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戴单元包括在所述装戴状态下能够配置成包围被测者的躯干部的框体(110),
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及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以露出的方式设置所述框体(110)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在所述装戴状态下,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的与背部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朝向前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体(110)的后部,
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至少设置在所述框体(110)的除了所述后部以外的前部、右侧部及左侧部中的任一部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10)的设置有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的部分,形成为被测者在所述装戴状态下能够用手把持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戴单元还包括在所述装戴状态下能够卷绕在被测者的躯干部上的带构件(140),
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及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以露出的方式设置所述带构件(140)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以在所述装戴状态下,所述背部用电极(BU1~BU4、BL1~BL4)的与背部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朝向前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带构件(140)的后部的内周面,
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以在所述装戴状态下,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的与上肢接触的接触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带构件(140)的除了所述后部以外的从两侧部到前部的外周面上的任意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构件(140)的设置有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的部分形成为平面状或者曲面状的形成,从而通过在所述装戴状态下,使被测者的手掌紧贴于所述带构件(140),不用把持,就能够使手掌接触所述上肢用电极(HR、H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极还包括用于接触被测者的下肢的表面的下肢用电极(FR、FL),
所述体脂肪测定装置还具有台单元(200),通过被测者登上该台单元(200),使所述下肢用电极(FR、FL)接触被测者的脚底,
所述下肢用电极(FR、FL)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台单元(200)的上表面(2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单元(200)包括测定被测者的体重的体重测定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极还包括用于接触被测者的下肢或者臀部的表面的下肢臀部用电极(FR’、FL’),
所述装戴单元具有引出单元部(125A、125B),通过将从该装戴单元经由连接线(126A、126B)引出该引出单元部(125A、125B),使所述下肢臀部用电极(FR’、FL’)接触下肢或者臀部的表面,
所述下肢臀部用电极(FR’、FL’)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引出单元部(125A、125B)的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脂肪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脂肪量计算部(14)至少包括计算被测者的内脏脂肪量的内脏脂肪量计算部(14a)及计算被测者的皮下脂肪量的皮下脂肪量计算部(14b)中的某一个。
CN201180015899.9A 2010-03-25 2011-02-09 体脂肪测定装置 Active CN102858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0373 2010-03-25
JP2010070373A JP5593767B2 (ja) 2010-03-25 2010-03-25 体脂肪測定装置
PCT/JP2011/052761 WO2011118276A1 (ja) 2010-03-25 2011-02-09 体脂肪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8238A true CN102858238A (zh) 2013-01-02
CN102858238B CN102858238B (zh) 2015-08-19

Family

ID=4467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899.9A Active CN102858238B (zh) 2010-03-25 2011-02-09 体脂肪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98687B2 (zh)
JP (1) JP5593767B2 (zh)
CN (1) CN102858238B (zh)
DE (1) DE112011101048B4 (zh)
WO (1) WO20111182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057A (zh) * 2018-12-10 2019-02-19 广州瘦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体脂肪测定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8237B (zh) * 2010-03-25 2015-04-01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体脂肪测定装置
JP5589480B2 (ja) * 2010-03-25 2014-09-17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体脂肪測定装置
JP5601065B2 (ja) * 2010-07-22 2014-10-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体脂肪測定装置
WO2012149471A2 (en) * 2011-04-28 2012-11-01 Convergence Medical Device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issue
US9861293B2 (en) 2011-04-28 2018-01-09 Myolex Inc. Sensors, including disposabl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issue
DE102013106690A1 (de) * 2013-06-26 2014-12-31 Jörg Tomczak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ioelektrischen lmpedanz-Messung (BIA) des Körpers einer Person
USD796681S1 (en) 2015-11-03 2017-09-05 Impeto Medical Electrode
JP6521345B1 (ja) * 2018-12-04 2019-05-29 株式会社エム・クーパーズ 測定ベルト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8871A (ja) * 2001-02-22 2002-08-27 Kao Corp 体脂肪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050222516A1 (en) * 2004-04-05 2005-10-06 Tanita Corporation Body fat measurement apparatus
US20060025701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Tanita Corporation Body composition meter
JP2007159702A (ja) * 2005-12-12 2007-06-28 Tanita Corp 体幹部内臓及び/又は皮下脂肪の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CN101299961A (zh) * 2005-10-31 2008-11-0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身体组成测定装置
US20090024053A1 (en) * 2007-07-19 2009-01-22 Tanita Corporation Body com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CN101641046A (zh) * 2007-03-19 2010-02-03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内脏脂肪测定装置
CN101677779A (zh) * 2007-06-01 2010-03-24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生体阻抗测定用躯体部装戴单元以及体脂肪测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5665A (en) * 1994-04-28 1998-07-28 Soejima; Noboru Body axes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ation of body axis
US5810742A (en) * 1994-10-24 1998-09-22 Transc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Tissue characterization based on impedance images and on impedance measurements
JP2001252258A (ja) * 2000-03-09 2001-09-18 Casio Comput Co Ltd 体脂肪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身長表示制御装置
JP3396677B2 (ja) * 2001-04-13 2003-04-14 花王株式会社 体脂肪測定装置
WO2002065900A2 (en) * 2001-02-22 2002-08-29 Kao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ody fat
JP4105472B2 (ja) * 2002-04-12 2008-06-25 株式会社フィジオン 身体組成測定装置
DE602006018816D1 (de) * 2005-04-13 2011-01-27 Tanita Seisakusho Kk Gerät und Methode zur Messung von Eingeweidenfett
DE602006003273D1 (de) * 2005-07-07 2008-12-04 Tanita Seisakusho Kk Viszerales/subkutanes Fettmessverfahren am Rumpf und Gerät dafür
JP2007014664A (ja) * 2005-07-11 2007-01-25 Tanita Corp 体幹部皮下脂肪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体幹部内臓脂肪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413938B2 (ja) * 2007-03-06 2010-02-10 株式会社タニタ 腹部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装置および体組成測定装置
JP4413943B2 (ja) * 2007-03-27 2010-02-10 株式会社タニタ 腹部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装置
JP2010057543A (ja) * 2008-09-01 2010-03-18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体組成計
JP5239999B2 (ja) 2009-03-27 2013-07-17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体組成計、測定結果出力方法および測定結果出力プログラム
CN109350057A (zh) 2018-12-10 2019-02-19 广州瘦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体脂肪测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8871A (ja) * 2001-02-22 2002-08-27 Kao Corp 体脂肪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050222516A1 (en) * 2004-04-05 2005-10-06 Tanita Corporation Body fat measurement apparatus
US20060025701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Tanita Corporation Body composition meter
CN101299961A (zh) * 2005-10-31 2008-11-0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身体组成测定装置
JP2007159702A (ja) * 2005-12-12 2007-06-28 Tanita Corp 体幹部内臓及び/又は皮下脂肪の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41046A (zh) * 2007-03-19 2010-02-03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内脏脂肪测定装置
CN101677779A (zh) * 2007-06-01 2010-03-24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 生体阻抗测定用躯体部装戴单元以及体脂肪测定装置
US20090024053A1 (en) * 2007-07-19 2009-01-22 Tanita Corporation Body composi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057A (zh) * 2018-12-10 2019-02-19 广州瘦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体脂肪测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1101048B4 (de) 2023-09-28
DE112011101048T5 (de) 2013-01-03
JP2011200419A (ja) 2011-10-13
JP5593767B2 (ja) 2014-09-24
WO2011118276A1 (ja) 2011-09-29
US8498687B2 (en) 2013-07-30
CN102858238B (zh) 2015-08-19
US20120310068A1 (en) 201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8238A (zh) 体脂肪测定装置
CN102858237B (zh) 体脂肪测定装置
CN100403979C (zh) 身体组成测定方法及身体组成测定装置
CN103025235B (zh) 体脂肪测定装置
US9259169B2 (en) Visceral fat measurement device
JP3698633B2 (ja) 体型判定装置
CN102821682B (zh) 体脂肪测定装置
US20130032413A1 (en) Bodyweight distribution and posture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393492B2 (ja) 立位型身体組成測定装置
JP2023512987A (ja) 患者の脊椎、平衡、歩行、又は姿勢を監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068303B (zh) 体脂肪测定装置
JP5732775B2 (ja) 体脂肪測定装置
CN205322327U (zh) 一种基于生物电阻抗可测量人体成分的可穿戴脚环
JP2005000565A (ja) 生体情報取得装置
CN103402427B (zh) 躯干部宽度测定装置及体脂肪测定装置
CN207561906U (zh) 一种足部传感检测设备
JPH119569A (ja) 分離型脂肪計
JP2001091346A (ja) 測定モード切替式体重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