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8727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8727A
CN102848727A CN2012102262334A CN201210226233A CN102848727A CN 102848727 A CN102848727 A CN 102848727A CN 2012102262334 A CN2012102262334 A CN 2012102262334A CN 201210226233 A CN201210226233 A CN 201210226233A CN 102848727 A CN102848727 A CN 102848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ink
recording apparatus
jet recording
recor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62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8727B (zh
Inventor
高野弘良
内山千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48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8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8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8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加热记录头的情况下不发生墨不能喷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30),喷墨记录装置(30)包括:记录头(32),其用于向介质(31)喷出墨;加热部(46),其用于加热记录头(32);墨容纳部(12),其预先保留向记录头(32)供给的墨;以及负压调整部(40),其以使墨容纳部(12)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在关闭喷墨记录装置(30)时,关闭由加热部(46)进行的对记录头(32)的加热,并且,不关闭负压调整部(40)而维持墨容纳部(12)内的负压,之后,关闭负压调整部(40)。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控制用于向记录头供给墨的副墨盒内的压力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使墨从记录头向介质喷出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记录头上形成有多个微小的开口部,使墨从该开口部喷出。
此时,若记录头内部的压力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则存在因向记录头送入的墨的压力导致墨一点点地从记录头的开口部漏出这样的问题。
因此,以往,公知有以下结构,即,为了事先将记录头内部的压力设为较弱的负压,设置小容量的墨的副墨盒,将该副墨盒内的压力调整为较弱的负压而从副墨盒向记录头供给墨,从而防止墨从记录头漏出。
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知有如下结构,即,关于墨从记录头的喷出,为了使喷出的墨量稳定而使记录浓度保持恒定,将记录温度加热至预定温度以上。
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结构,即,其具有用于将记录头的温度保持于第1温度范围的记录头加热用加热器和对从记录头完成喷墨的时间起进行计时的计时器,在计时器计时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记录头的温度保持在低于第1温度范围的第2温度范围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37247号公报
采用上述以往的喷墨记录装置,由于记录头始终被加热,因此,例如,即使在使用了UV墨等高粘度的墨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墨的粘度而良好地喷出墨。
另外,能够在从墨喷出完成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降低记录头的温度,从而几乎不发生墨水分的蒸发,防止因喷嘴阻塞等原因导致的墨不能喷出。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即使在从墨喷出完成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降低了记录头的温度,也存在发生墨不能喷出的情况。因此,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反复的认真研究,其结果,能够查明其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加热记录头的情况下不发生墨不能喷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墨;加热部,其用于加热该记录头;墨容纳部,其预先保留向上述记录头供给的墨;以及负压调整部,其以使该墨容纳部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在关闭上述喷墨记录装置时,关闭由上述加热部进行的对记录头的加热,并且,不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而维持上述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之后,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
采用该方法的作用如下所述。
即,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同时关闭记录头的加热与墨容纳部的负压调整的情况下,在下次启动时的打印过程中会发生喷嘴缺失,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知道了由于加热记录头而使墨容纳部内的墨的温度较高,发现在同时关闭记录头的加热与墨容纳部的负压调整的情况下,之后墨容纳部内的墨温度降低而使墨容纳部内的空气的体积收缩,使墨容纳部内的(墨以外的空气部分的压力)负压变大。并且想到,当墨容纳部内的负压变大时,由于空气从记录头的作为墨喷出部分的开口部流入到墨容纳部内,换言之,由于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因此,在下次启动时,难以将墨再次导入到墨容纳部与外部相连通的部位,这可能是导致喷嘴缺失的原因。
因此,通过采用上述控制方法,能够在关闭加热部而减低温度的期间内执行负压调整,使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不会基于记录头的温度减低来到达使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
根据图7和图8来说明该点。
图7是表示以往的副墨盒(在技术方案中称为墨容纳部,以下相同)内的负压变化与副墨盒侧表面温度变化的图表。
如该图7所示,在首先关闭电源时,大约34℃的副墨盒侧表面温度相对于电源关闭后的经过时间呈反比例地减少,与此相伴,副墨盒内负压也与上述经过时间呈反比例地增大。并且,本发明人获得如下见解,即,副墨盒内的负压在电源关闭后经过大约1.4小时后,增大至大约-5kPa,之后在大约50秒的期间内减少至大约-2.6kPa。本发明人在进行认真研究之后,确认了该现象是副墨盒内与外部相连通的结果。并且,发现了如下方法,即,将大于大约-4.1kPa的负压设为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通过以不使上述副墨盒内的负压到达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方式对该副墨盒内的负压进行负压调整,从而能够不使副墨盒内与外部相连通。
另一方面,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副墨盒(在技术方案中称为墨容纳部,以下相同)内的负压变化与副墨盒侧表面温度变化的图表。
根据该图表,在首先仅关闭记录头的加热之后的大约两小时后,副墨盒侧表面温度减低了大约10℃。该期间,由于负压调整部一直接通,因此将副墨盒内负压维持为初始值-2.3kPa。
然后,在关闭记录头的加热之后的大约两小时后,关闭负压调整部。于是,副墨盒内的负压呈反比例地增大,但是,与图7的情况不同,由于预先减低了副墨盒的温度,因此副墨盒内的负压没有急剧地增大,在关闭负压调整部之后的大约6.6小时后,该负压达到恒定(大约-3.5kPa)。这样,在图8的情况下,副墨盒内的负压在大约-3.5kPa处达到恒定,不会到达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副墨盒内负压距达到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余量为大约0.6kPa左右。这样,在关闭加热部而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负压调整部,从而能够不使副墨盒内的负压到达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而不使副墨盒内与外部相连通。
采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墨;加热部,其用于加热该记录头;墨容纳部,其预先保留向上述记录头供给的墨;以及负压调整部,其以使该墨容纳部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在关闭上述喷墨记录装置时,关闭由上述加热部进行的对记录头的加热,并且,作为以预定的周期反复启动的休眠模式来控制上述负压调整部。
采用该方法的作用如下所述。
如上所述,发现了在同时关闭记录头的加热与墨容纳部的负压调整的情况下,在下次启动时的打印过程中会发生喷嘴缺失,为了解决该问题,只要以即使加热部的加热完成后也不使墨容纳部内的负压变大的方式、即以不使墨容纳部内的负压到达使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可。因此,通过使负压调整部以预定的周期反复进行启动来调整负压,能够使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不会基于记录头的温度而到达使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
采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墨;加热部,其用于加热该记录头;墨容纳部,其预先保留向上述记录头供给的墨;负压调整部,其以使该墨容纳部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在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内没有操作喷墨记录装置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加热部,并且,不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而维持上述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之后,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
采用该方法,若存在未进行操作的时间,则能够在该期间预先关闭加热部,因此,能够缩短直至整个装置关闭为止所需的时间,另外,在关闭加热部而减低温度的期间,执行负压调整,能够使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不会基于记录头的温度降低而到达使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
另外,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优选上述负压调整部以不使上述墨容纳部内的负压到达使该墨容纳部内的空气与形成于上述记录头的供墨喷出的多个开口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方式进行负压调整。
采用该方法,只要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不到达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墨容纳部内的空气与记录头的开口部就不会连通,从而能够不发生下次启动时的喷嘴缺失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优选在关闭上述加热部时,上述负压调整部预先使负压减小到在墨容纳部内不发生墨的滴落的程度。
采用该方法,对于用于防止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使墨容纳部内的负压变大这样的本申请发明的课题,通过预先使负压减小至不发生墨的滴落的程度,从而即使负压变大,也能够防止墨容纳部内的负压成为使墨容纳部内的空气与记录头的开口部相连通那样的较大负压。
采用本发明,不会发生基于墨容纳部内的压力变大而使墨不能喷出这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时序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框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副墨盒内的压力变化的图表。
图8是表示实施了本发明的情况下的副墨盒内的压力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图1中表示向喷墨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头供给墨的概略图。
喷墨记录装置30是利用喷墨来对介质31实施印刷的装置,其包括向介质31喷出墨的记录头32与存储向记录头32供给的墨的副墨盒(在技术方案中称为墨容纳部)12。
墨盒33借助墨供给管34与副墨盒12相连接。在墨供给管34的中途部设有压送泵35,利用压送泵35的驱动来将墨盒33内的墨供给到副墨盒12内。
在副墨盒12处设有负压调整部40。负压调整部40具有与作为副墨盒12的上部的空气积存部分相连接的气体流路43、与气体流路43相连接的调压泵41、用于检测气体流路43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44、以及控制阀42。
负压调整部40以使副墨盒12内的、墨上方的空气积存部分的压力成为较弱的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避免墨从记录头32的喷嘴孔的喷出口滴落(后述)。
若不如上所述地利用负压调整部40将副墨盒12内的空气积存部分的压力调整为较弱的负压,则例如在副墨盒12内压为大气压以上的情况下,会产生墨被从记录头32挤出的所谓的“滴落”的问题。因此,利用负压调整部40来进行调整,以使副墨盒12内的空气积存部分的压力成为略微小于大气压的负压(-2.5kPa~-2.3kPa)。
在记录头32处设有加热部46。为了将温水引绕至记录头32的周围,加热部46以使温水在温水流通管47中流通的方式设置。加热部46包括用于加热水的加热器48和用于使由加热器48加热的温水循环的循环泵49。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加热部46来将记录头32加热至48℃左右。只要加热至该大小的温度,即使在喷出UV墨等高粘度的墨的情况下,由于墨的粘度降低,也能够良好地喷出墨。
接下来,在图2中表示关于喷墨记录装置的负压调整和记录头的加热的控制机构的框图。
负压调整部40和记录头32的加热部46的控制是利用控制部50来进行的。控制部50具有CPU等微型处理器及由ROM和RAM构成的存储器,其能够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来执行预先决定的动作。
操作面板52与控制部50相连接。用户能够通过对操作面板52进行操作来控制喷墨记录装置的动作。
在控制部50中输入由压力传感器44检测出的压力数据,能够基于由压力传感器44检测出的副墨盒12内的压力来控制调压泵41和控制阀42而将副墨盒12内的压力维持为预定的负压。
另外,加热部46与控制部50相连接,能够利用来自控制部50的控制信号,控制加热部46的加热器48的接通/关闭和循环泵49的接通/关闭。
在图3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在用户欲关闭喷墨记录装置30时,通过对操作面板52进行操作来关闭喷墨记录装置30。在操作面板52处设有“关闭”开关,通过操作“关闭”开关来使控制部50执行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的动作。
当按下“关闭”开关时,控制部50首先关闭加热部46。具体而言,首先仅关闭加热器48,使循环泵49仍保持接通。这样的话,使逐渐冷却的水在加热部46内循环,从而能够逐渐降低记录头32的温度。
接下来,控制部50在关闭加热器48而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循环泵49。由此,控制部50的动作完全关闭。
另外,虽然控制部50关闭了加热部46,但是,其并不关闭负压调整部40而使负压调整部40继续进行动作。
控制部50在关闭加热部46的加热器48之后,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后,关闭负压调整部40。从而,即使在由加热部46的关闭导致副墨盒12的温度降低且副墨盒12内的墨的容积减少的情况下,副墨盒12内的空气积存部分的压力也不会成为较大的负压,能够维持恒定的压力。在此,对于预定时间,在进行实验性测量后,其结果发现副墨盒12内的温度要达到大致恒定需要大约两小时,因此,预定时间优选为两小时左右。
另外,负压调整部40以不使副墨盒12内的负压到达使副墨盒12内的空气与记录头32的开口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方式执行负压调整。如此,由于能够防止副墨盒12内与大气经由记录头32相连通,因此,能够不引起在下次启动时的喷嘴缺失这样的问题。
当负压调整部40关闭时,整个喷墨记录装置30的动作关闭。
并且,即使在下次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由于在整个喷墨记录装置30的动作关闭时,不使副墨盒12内的压力到达使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那样的负压,副墨盒12内不与外部相连通,因此,不会发生喷嘴缺失,能够良好地喷出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周围温度来对在关闭加热部46之后到关闭负压调整部40为止的时间进行增减。
即,在喷墨记录装置30处设置室温检测传感器55,在由室温检测传感器55检测出的室温较低时,控制部50以使关闭加热部46的加热器48之后到关闭负压调整部40为止的时间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缩短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缩短直至全部电源关闭的时间。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另外,由于关于向喷墨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头供给墨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参照图1即可,在此省略说明。
在图4中表示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负压调整和记录头的加热的控制机构的框图。此外,对于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包括能够执行休眠模式的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本实施方式中的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是以如下方式编程而成的程序,即,在利用操作面板52进行了电源关闭的操作的情况下,同时关闭加热部46与负压调整部40,之后,使负压调整部40隔着预定间隔进行启动。
在图5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在用户欲关闭喷墨记录装置30时,对操作面板52进行操作来关闭喷墨记录装置30。在操作面板52处设有“关闭”开关,通过操作“关闭”开关来使控制部50执行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的动作。
当按下“关闭”开关时,控制部50关闭加热部46和负压调整部40。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对于加热部46的关闭,只要首先仅关闭加热器48,使循环泵49仍保持接通,在关闭加热器48而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循环泵49即可。于是,使逐渐冷却的水在加热部46内循环,从而能够逐渐降低记录头32的温度。
接下来,控制部50的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在关闭加热器48之后,隔着预定间隔对负压调整部40进行接通/关闭。例如,能够使负压调整部40以5分钟的间隔进行启动,防止基于由墨的温度降低导致的容积减少而使副墨盒12内的负压增大。
并且,在关闭加热部46而经过预定时间后(实验中,当经过两小时左右时,副墨盒12内温度达到恒定,因此优选大约两小时左右),对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进行控制以停止负压调整部40的接通/关闭。
另外,也可以在经过了使副墨盒12内的温度达到大致恒定的两小时之后,也使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执行负压调整部40的隔着预定间隔的接通/关闭。该情况下,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以比在副墨盒12内的温度达到恒定之前对负压调整部40进行接通/关闭的间隔长的间隔(例如,间隔20分钟左右)对负压调整部40进行接通/关闭控制即可。
受到接通/关闭控制的负压调整部40以不使副墨盒12内的负压到达使副墨盒12内的空气与记录头32的开口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方式执行负压调整。由此,由于能够防止副墨盒12内与大气经由记录头32相连通,因此能够不引起在下次启动时的喷嘴缺失这样的问题。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另外,由于关于向喷墨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头供给墨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并且控制框图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该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是以在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没有操作喷墨记录装置30的情况下使喷墨记录装置30自动地进入休眠模式的方式编程得到的控制程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定时间(例如1小时)内没有操作喷墨记录装置30的情况下,利用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的控制来使喷墨记录装置30进入休眠模式。
在图6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在用户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操作喷墨记录装置30的情况下,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首先关闭加热部46。具体而言,首先仅关闭加热器48,而使循环泵49仍保持接通。于是,使逐渐冷却的水在加热部46内循环,从而能够逐渐降低记录头32的温度。
接下来,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在关闭加热器48而经过预定时间后,关闭循环泵49。由此,控制部50的动作完全关闭。
另外,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关闭加热部46,但不会关闭负压调整部40而仍使其动作。
在休眠模式控制部件56关闭加热部46的加热器48之后,在经过了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后,关闭负压调整部40。因而,即使在由加热部46的关闭导致副墨盒12的温度降低且副墨盒12内的墨的容积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副墨盒12内的空气积存部分的压力设为未到达使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那样的负压,能够维持恒定的压力。在此,对于预定时间,在进行实验性测量后,其结果发现副墨盒12内的温度要达到大致恒定需要大约两小时,因此,预定时间优选为两小时左右。
当负压调整部40关闭时,整个喷墨记录装置30的动作关闭。
并且,即使在下次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由于在喷墨记录装置30关闭时,将副墨盒12内的压力设为未到达使墨容纳部内与外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那样的负压,使副墨盒12内不与外部相连通,因此,不会发生喷嘴缺失而能够良好地喷出墨。
另外,负压调整部40以不使副墨盒12内的负压到达使副墨盒12内的空气与记录头32的开口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方式执行负压调整。由此,由于能够防止副墨盒12内与大气经由记录头32相连通,因此,能够不引起在下次启动时的喷嘴缺失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关闭加热部46时,负压调整部40只要预先使在副墨盒12内的负压减小到不发生墨的滴落的程度即可。例如,通常时的负压为-2.5kPa~-2.3kPa,但是,通过将其减小(提高压力)到-1.0kPa左右,即使伴随着温度降低而使副墨盒12内的负压变大,只要预先将负压设定得较小,就能够尽可能不使副墨盒12内的负压到达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
附图标记说明
12、副墨盒;30、喷墨记录装置;31、介质;32、记录头;33、墨盒;34、墨供给管;35、压送泵;40、负压调整部;41、调压泵;42、控制阀;43、气体流路;44、压力传感器;46、加热部;47、温水流通管;48、加热器;49、循环泵;50、控制部;52、操作面板;55、室温检测传感器;56、休眠模式控制部件。

Claims (5)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
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墨;
加热部,其用于加热上述记录头;
墨容纳部,其预先保留向上述记录头供给的墨;以及
负压调整部,其以使该墨容纳部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
在关闭上述喷墨记录装置时,关闭由上述加热部进行的对记录头的加热,并且,不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而维持上述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之后,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
2.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
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墨;
加热部,其用于加热上述记录头;
墨容纳部,其预先保留向上述记录头供给的墨;以及
负压调整部,其以使该墨容纳部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
在关闭上述喷墨记录装置时,关闭由上述加热部进行的对记录头的加热,并且,作为以预定的周期反复启动的休眠模式来控制上述负压调整部。
3.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
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墨;
加热部,其用于加热该记录头;
墨容纳部,其预先保留向上述记录头供给的墨;
负压调整部,其以使该墨容纳部内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进行调整,
在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内没有操作喷墨记录装置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加热部,并且,不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而维持上述墨容纳部内的负压,之后,关闭上述负压调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负压调整部以不使上述墨容纳部内的负压到达使该墨容纳部内的空气与形成于上述记录头的供墨喷出的多个开口部相连通的记录头极限负压区域的方式进行负压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关闭上述加热部时,上述负压调整部预先使负压减小到在墨容纳部内不发生墨的滴落的程度。
CN201210226233.4A 2011-06-30 2012-06-29 喷墨记录装置 Active CN102848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5545 2011-06-30
JP2011145545A JP5777421B2 (ja) 2011-06-30 2011-06-30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8727A true CN102848727A (zh) 2013-01-02
CN102848727B CN102848727B (zh) 2015-05-27

Family

ID=46319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6233.4A Active CN102848727B (zh) 2011-06-30 2012-06-29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28160B2 (zh)
EP (1) EP2540510B1 (zh)
JP (1) JP5777421B2 (zh)
CN (1) CN1028487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5188A (zh) * 2017-03-16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用墨组合物以及记录方法
CN112208211A (zh) * 2020-10-23 2021-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喷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4678B2 (en) 2017-04-06 2023-05-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ozzle characteristics
EP3554842B1 (en) 2017-04-06 2023-05-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supply control
DE102017118443A1 (de) * 2017-08-14 2019-02-14 Océ Holding B.V. Verfahren und Steuereinheit zur Vermeidung des Auslaufens von Tinte aus einem Druckkopf
JP7115174B2 (ja) * 2018-09-19 2022-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9726Y (zh) * 2002-01-08 2002-11-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压力调节装置及利用此压力调节装置的喷墨印头
US20060209146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Xerox Corporation Ink jet apparatus
JP2006326855A (ja) * 2005-05-23 2006-12-07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02879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Masahito Katad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EP2072266A1 (en) * 2007-12-19 2009-06-24 Canon Finetech Inc. Ink supply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head, ink supply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CN101695883A (zh) * 2009-09-29 2010-04-21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负压系统及其负压控制方法
US20110050793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38805B2 (ja) * 1993-09-30 200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162892B2 (ja) 1993-11-15 2001-05-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ヘッド温度制御方法
JPH08281935A (ja) * 1995-04-14 1996-10-29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10193628A (ja) * 1997-01-09 1998-07-2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874656B2 (en) * 2004-12-10 2011-01-25 Canon Finetech Inc. Ink-feeding device and pressure-generating method
JP2006168236A (ja) * 2004-12-17 2006-06-29 Ricoh Co Ltd 液体供給体、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42533B2 (ja) * 2005-04-08 2011-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の記録制御方法
JP5365170B2 (ja) * 2007-12-18 2013-12-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0012637A (ja) * 2008-07-01 2010-01-21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8562117B2 (en) * 2011-02-07 2013-10-22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Pressure pulses to reduce bubbles and voids in phase change in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9726Y (zh) * 2002-01-08 2002-11-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压力调节装置及利用此压力调节装置的喷墨印头
US20060209146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Xerox Corporation Ink jet apparatus
JP2006326855A (ja) * 2005-05-23 2006-12-07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02879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Masahito Katad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EP2072266A1 (en) * 2007-12-19 2009-06-24 Canon Finetech Inc. Ink supply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head, ink supply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US20110050793A1 (en) * 2009-08-31 2011-03-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695883A (zh) * 2009-09-29 2010-04-21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负压系统及其负压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5188A (zh) * 2017-03-16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用墨组合物以及记录方法
CN108625188B (zh) * 2017-03-16 2021-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用墨组合物以及记录方法
CN112208211A (zh) * 2020-10-23 2021-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喷头
CN112208211B (zh) * 2020-10-23 2021-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喷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0510A2 (en) 2013-01-02
US8628160B2 (en) 2014-01-14
EP2540510B1 (en) 2015-04-29
CN102848727B (zh) 2015-05-27
JP5777421B2 (ja) 2015-09-09
EP2540510A3 (en) 2013-07-10
JP2013010313A (ja) 2013-01-17
US20130002748A1 (en) 201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8727A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20100245495A1 (en) Droplet ejection device
US5548308A (en) Liquid dischar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preparatory emission
US20190246698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program
US9421780B2 (en) Ink circulation type inkjet printer
CN101391524B (zh) 喷墨装置以及校正方法
US5339098A (en) Liquid dischar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preparatory emission
JP2008284776A5 (zh)
JP557573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10442209B2 (en)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KR20190099339A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와,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EP3426493A1 (en) Printhead calibration
US20160089896A1 (en) Ink circulation type inkjet printer
US20150022572A1 (en) Inkjet printer
JP6795269B2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並びに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092039A (ko) 프린터 및 프린터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JP516786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74328B2 (ja) 試料温度調整装置
WO20010920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urrent density in thermal printheads
JPS61146556A (ja)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US20170113468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KR20070050623A (ko) 잉크의 동결을 방지하는 잉크젯 프린터 및 그 구동방법
JPS61146550A (ja)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JPS61146548A (ja)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TWI689260B (zh) 霧氣生成裝置及霧氣生成裝置之控制方法與程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