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344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3441A
CN102833441A CN2012101895931A CN201210189593A CN102833441A CN 102833441 A CN102833441 A CN 102833441A CN 2012101895931 A CN2012101895931 A CN 2012101895931A CN 201210189593 A CN201210189593 A CN 201210189593A CN 102833441 A CN102833441 A CN 102833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image forming
forming part
sheet feed
fe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95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3441B (zh
Inventor
仓桥秀幸
冈田修
永岛照夫
鹤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33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3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3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3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2Reducing apparatus footprint, e.g. wall-mounted or vertically arrang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04N1/00527Discharge tray at least partially sandwiched between image generating and reproducing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Removing sheets from a stack or inputting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206Original medium
    • G03G2215/00219Paper
    • G03G2215/00232Non-standard format
    • G03G2215/00236Large sized, e.g. technical pl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整个寿命周期减轻环境负荷的图像形成装置。本申请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供纸部(7),该供纸部(7)供给记录材料(P);图像形成部(6),该图像形成部(6)在记录材料(P)印刷与图像数据相应的调色剂像。使上述图像形成部(6)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被收纳于所述供纸部(7)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P)的长边尺寸(L)对应。将所述图像形成部(6)以使得所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P)从该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开始进入所述图像形成部(6)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供纸部(7)的上方。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含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综合地具备上述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之类的各种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供给记录材料的供纸部;以及在记录材料印刷与图像数据相应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作为利用图像形成部进行印刷的印刷方式,一般利用公知的电子照相方式将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从供纸部供给的记录材料,而后将转印后的记录材料输送至定影部,对记录材料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材料。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印刷的图像的宽度尺寸由图像形成部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最大值)决定。因此,鉴于抑制制造成本的观点,通常采用如下结构:使图像形成部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被收纳于供纸部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短边尺寸一致,将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从短边侧送入图像形成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2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83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15084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对地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不仅要求考虑工厂中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要求在工业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减轻环境负荷。但是,上述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仅着眼于抑制制造成本,没有特别考虑到环境负荷。并且,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在对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进行印刷的过程中,由于每一张记录材料都需要耗费将该记录材料输送与其长边尺寸相应的距离所需的时间,因此,存在单位时间内的印刷页数减少的倾向。对于这一点,虽然能够加快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速度,但如果这样做,与加快处理速度的量相应地,因使用电力而导致的能量消耗量增加,同时噪声也增大,会导致环境负荷增大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改善上述的现状,提供能够在整个寿命周期降低环境负荷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方案1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供纸部,该供纸部供给记录材料;以及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被收纳于上述供纸部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长边尺寸对应,且上述图像形成部以使得上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从该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开始进入上述图像形成部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供纸部的上方。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图像形成部配置在与上述供纸部中的上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一方的长边侧对应的长边一侧部的上方。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图像读取部,该图像读取部以使得载置于稿台的最大尺寸的原稿的长边方向与上述图像形成部的通纸宽度方向以及上述供纸部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方;以及排纸贮存部,该排纸贮存部配置在上述图像读取部与上述图像形成部之间,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被排出至上述排纸贮存部。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输入操作用的操作部,该操作部以相对于与上述供纸部中的上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一方的短边侧对应的短边一侧部的外侧面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图像读取部的附近。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4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向上述各部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与对上述各部的所有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中的至少一方配置在隔着上述供纸部与上述图像形成部相反一侧。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5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供纸部具备能够装卸的供纸盒,上述记录材料被收纳在上述供纸盒的框架内,并且,上述框架的沿着上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尺寸小于上述框架的沿着与上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图像形成部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被收纳于上述供纸部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长边尺寸对应,且上述图像形成部以使得上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从该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开始进入上述图像形成部的方式配置在供纸部的上方,因此,在对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进行印刷的过程中,上述记录材料沿着其短边方向被输送。因此,与将记录材料沿着长边方向输送的现有情况相比较,如果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速度相同,则驱动上述图像形成部等的时间大幅变短,能够抑制因电力的使用而导致的能量消耗量,并且能够减少噪声,能够减轻环境负荷。并且,如果处理速度相同,则印刷处理时间为与输送短边尺寸的输送时间相应的输送时间即可,因此增加了单位时间的印刷页数。另一方面,如果消耗电力与以往相同,则能够获得更高的处理速度,能够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处理能力。因而,如果处理速度与以往相同,则能够在整个寿命周期实现环境负荷的减轻,如果消耗电力与以往相同,则能够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处理能力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MFP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省略了ADF后的状态的MFP的俯视图。
图3是MFP的右侧视图。
图4是示出装置主体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剖视图。
标号说明:
1:MFP(图像形成装置);2:装置主体;5:图像读取部;6:图像形成部;7:供纸部;8:排纸贮存部;9:操作面板(操作部);28:定影器;31:供纸盒;41:电源装置;42: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申请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在根据需要而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位置的词语(例如“左右”、“上下”等)的情况下,将图4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作为主视视角,以该方向作为基准。上述词语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使用的,并不限定本申请发明的技术范围。
首先,参照图1~图3,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多功能一体机1(以下称作MFP)的概要进行说明。MFP 1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等多种功能,例如能够进行经由LAN、电话线路之类的网络(通信网)的数据发送、接收。即,MFP 1能够经由网络将从原稿读取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其他计算机,或者经由网络从其他计算机输入图像数据并基于该图像数据执行印刷,或者进行FAX数据的发送、接收。
在MFP 1的装置主体2的上部,设置有由扫描部3和自动原稿输送部4(以下称作ADF)构成的图像读取部5。图像读取部5构成为:使扫描部3与ADF 4同步工作,通过从放置于ADF 4的原稿一张一张地以光学方式读取图像而获得图像数据。即,构成为:ADF 4朝扫描部3一张一张地输送原稿,扫描部3在原稿通过规定的读取位置之际读取图像,从而取得图像数据。
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设置有收纳记录材料P的供纸部7。在装置主体2中的图像读取部5与供纸部7之间设置有图像形成部6,该图像形成部6利用公知的电子照相方式在记录材料P印刷与图像数据相应的调色剂像。即,图像形成部6位于供纸部7的上方,图像读取部5位于图像形成部6的上方。供纸部7将记录材料P一张一张地供给至图像形成部6,图像形成部6构成为:基于经由图像读取部5、网络取得的图像数据在记录材料P上印刷调色剂像。装置主体2中的位于图像读取部5与图像形成部6之间的凹陷空间是排纸贮存部8。利用图像形成部6印刷有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P被排出到排纸贮存部8。
在装置主体2的正面侧(前面侧)设置有具有多个按键(按钮)的作为操作部的操作面板9。用户一边观察操作面板9的显示屏等一边进行按键操作,由此,能够对从MFP 1的各种功能中选择出的功能进行设定操作,或指示MFP 1执行操作。
MFP 1是所谓的A4对应设备,在供纸部7中,能够将最大为A4尺寸的记录材料P以该记录材料P从该记录材料P的长边侧开始进入图像形成部6的横向输送姿态进行收纳。如图2以及图3所示,供纸部7具备可装卸的供纸盒31,并且,记录材料P被收纳在供纸盒31的框架31a内。并且,供纸盒31配置成,框架31a的沿着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的尺寸小于框架31a的沿着与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在该情况下,横向放置的A4记录材料P的长边尺寸L(宽度尺寸)为297mm,短边尺寸N(输送方向尺寸)为210mm。
其次,参照图4等对装置主体2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位于装置主体2的上部的图像读取部5中的扫描部3具备:稿台11,该稿台11在上表面侧具有稿台玻璃12(参照图2);光源装置13,该光源装置13对原稿D照射光;图像传感器14,该图像传感器14对来自原稿D的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将其转换为图像数据;成像透镜15,该成像透镜15使反射光成像在图像传感器14上;以及反射镜组16,该反射镜组16使来自原稿D的反射光依次反射而入射至成像透镜15。光源装置13、图像传感器14、成像透镜15以及反射镜组16设置在稿台11的内部。
在读取稿台玻璃12上的原稿D的情况下,从光源装置13向原稿D照射光。从原稿D反射的反射光在反射镜组16依次被反射而入射至成像透镜15,并成像在图像传感器14上。图像传感器14根据入射光的强度对每个像素执行光电转换,生成与原稿D的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RGB信号),并输出至后述的控制装置42。
ADF 4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在稿台11的上表面侧。ADF 4还具有通过覆盖稿台玻璃12上的原稿D而使原稿D与稿台玻璃12紧贴的功能。ADF 4具备原稿载置托盘17与原稿排出托盘18。在读取载置于原稿载置托盘17的原稿D的情况下,该原稿D由以多个辊等构成的原稿输送机构19输送至读取位置。此时,从光源装置13向原稿D的读取位置部分照射光,该光的反射光经由反射镜组16以及成像透镜15而成像在图像传感器14上。进而,图像传感器14将其转换为与原稿D的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RGB信号),并将该图像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42。然后,原稿D被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18。
在利用图像读取部5读取A4尺寸的原稿D之际,从装置主体2的正面侧观察,将原稿D设置成其长边方向沿着装置主体2的左右方向。即,以长边方向与图像形成部6的通纸宽度方向(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式设置原稿D。ADF 4的原稿载置托盘17上的原稿D以从短边侧开始纵向输送的姿态沿着装置主体2的左右方向被输送。从该情况可知,图像读取部5的长边方向沿着装置主体2的左右方向,短边方向沿着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部6在利用公知的电子照相方式将形成于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材料P之后,将转印后的记录材料P输送至定影器28而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材料P。在感光鼓21的周围,沿着其旋转方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依次配置有带电器22、曝光器23、显影器24、转印辊25、分离器26以及清洁器27。
带电器22使感光鼓2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器23在感光鼓2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器24将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可视像)。转印辊25使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材料P。感光鼓21与转印辊25的抵接部分为转印位置。分离器26使感光鼓21与记录材料P分离。清洁器27除去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另外,感光鼓21、转印辊25等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尺寸的最大值)比横向放置的A4记录材料P的长边尺寸L(=297mm)略长,以便能够转印至横向放置的A4记录材料P。
定影器28具备内置有卤素灯等定影加热器的定影辊、以及与定影辊对置的加压辊。定影辊与加压辊的抵接部分为定影位置。利用控制装置42对朝定影加热器的通电进行控制,使得定影加热器被维持在定影所需要的温度。另外,定影器28的最大通纸宽度也比横向放置的A4记录材料P的长边尺寸L(=297mm)略长,以便能够对横向放置的A4记录材料P进行加热以及加压。根据感光鼓21、转印辊25等的最大通纸宽度,以及定影器28的最大通纸宽度的关系可知,在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部6的最大通纸宽度设定成能够在横向放置的A4记录材料P进行印刷的长度。
如图4所示,供纸部7具备:多层的供纸盒31,该供纸盒31收纳记录材料P;输出辊32,该输出辊32将各个供纸盒31内的记录材料P从最上层开始输出;分离辊对33,该分离辊对33将所输出的记录材料P一张一张地分离;以及定位辊对34,该定位辊对34设置将所输出的记录材料P送出至转印位置的时刻;等等。借助对应的输出辊32以及分离辊对33的旋转驱动,各个供纸盒31内的记录材料P从最上层的记录材料P开始一张一张地经由供给路R1被朝主输送路R0送出。主输送路R0是经过图像形成(印刷)的工序的记录材料P的主要通道。针对每个供纸盒31设置有供给路R1。各个供给路R1在定位辊对34的输送上游侧与主输送路R0汇合。
如图2所示,供纸盒31的长边方向沿着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对于A4尺寸的记录材料P,在记录材料P被收纳于供纸盒31的状态下,该记录材料P的长边方向沿着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因而,A4尺寸的记录材料P从长边侧开始以横向输送的姿态进入图像形成部6。
并且,根据图2可知,形成为供纸盒31的长边方向与图像读取部5的长边方向正交的位置关系。从这点也可知,在装置主体2中,构成图像读取部5的上半部的前后尺寸比内置有供纸盒31等的下半部的前后尺寸短,在俯视图中,在上述上半部的前后,因与上述下半部的外形之间的关系而形成有空余空间S。在实施方式中,在图像读取部5的附近、且是在前侧的空余空间S,作为操作部的操作面板9配置为,相比供纸部7中的沿着装置主体2的左右方向的短边一侧部(在实施方式中为前表面部)的外侧面不向外侧突出(参照图3)。供纸部7的短边一侧部是与A4尺寸的记录材料P的一方的短边侧对应的部分。操作面板9的前端侧位于比装置主体2(供纸部7)的前表面靠内侧的位置,操作面板9整体被收纳于前侧的空余空间S内。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部6配置在供纸部7的上方,排纸辊对36配置在图像形成部6的上方。主输送路R0构成为,沿着从下向上的纵向输送记录材料P。在该情况下,图像形成部6配置于供纸盒31中的在装置主体2的前后方向较长的长边一侧部(在实施方式中为长边右侧部)的上方。供纸盒31的长边一侧部是与A4尺寸的记录材料P的一方的长边侧对应的部分。因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都6偏靠装置主体2内的右方配置。不仅是图像形成部6,主输送路R0、排纸辊对36以及循环输送部37也偏靠装置主体2内的右方配置。
如图4所示,作为副供纸部使用的手动供纸部7a具备能够收纳记录材料P的手动供纸托盘35。即,在装置主体2的左右方向的一侧部(在实施方式中为右侧部),设置有能够从外部供给规定尺寸的记录材料P的手动供纸托盘35。手动供纸托盘35是除了位于装置主体2内的普通的供纸部7之外辅助性地设置的托盘,且安装成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的左右方向的一侧部转动而开闭。通过驱动搓纸辊等旋转,手动供纸托盘35上的记录材料P从最上层的记录材料P开始一张一张地经由手动供纸路R1’而被送出至主输送路R0。
另外,由于MFP 1的图像形成部6的最大通纸宽度与横向放置的A4记录材料P的长边尺寸L对应,因此能够从手动供纸托盘35纵向输送A3尺寸的记录材料而进行印刷。
并且,在手动供纸部7a中,在将载置记录材料P的部分定义为“载置部分”的情况下,手动供纸部7a形成为满足以下条件。即,载置部分的沿着与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即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成,与供纸盒31的框架31a的沿着同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相同。
在主输送路R0中的相比定影器28靠下游侧的位置,配置有排出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P的排纸辊对36。通过驱动排纸辊对36旋转,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P被排出到排纸贮存部8。
在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2内设置有循环输送部37,该循环输送部37用于使单面印刷后的记录材料P表里反转而进行双面印刷。循环输送部37具备使单面印刷后的记录材料P表里反转的反转辊对、以及多组双面输送辊对38。在循环输送部37,使单面印刷后的记录材料P表里反转,并经由循环输送路R2再次输送至定位辊对34。在该情况下,通过将排纸辊对36构成为能够进行正反旋转,使排纸辊对36兼具作为反转辊对的功能。通过排纸辊对36的正反旋转,能够将记录材料P排出到MFP 1外,或者使记录材料P改变方向(反向输送)而返回MFP 1内。循环输送路R2的上游侧从主输送路R0中的定影器28与排纸辊对36之间分支。循环输送路R2的下游侧与定位辊对34的上游侧汇合。
隔着供纸部7,在与图像形成部6相反一侧配置有向装置主体2的各部(例如图像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6以及供纸部7等)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41、以及执行对上述各部的所有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42中的至少一方。在实施方式中,电源装置41隔着供纸部7位于图像形成部6的相反一侧(装置主体2内的左侧)。控制装置42位于最上层的供纸盒31的上方。另外,电源装置41与控制装置42也可以采用与实施方式相反的配置关系,例如,也可以隔着供纸部7在图像形成部6的相反一侧(装置主体2内的右侧),沿前后排列配置电源装置41和控制装置42。
简单地对由MFP 1进行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MFP 1接收开始信号、图像信号等而开始印刷动作。在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从供纸部7(供纸盒31或者手动供纸托盘35)输出的记录材料P沿着主输送路R0被输送至图像形成部6。在图像形成部6,根据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到达转印位置的时刻,利用定位辊对34将记录材料P输送至转印位置,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由清洁器27刮取,并被从感光鼓21上去除。在单面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P在通过定影器28的定影位置之际被加热以及加压,对未定影调色剂像进行定影。调色剂像定影后(单面印刷后)的记录材料P被排出到排纸贮存部8。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将单面印刷后的记录材料P输送到双面印刷用的循环输送路R2而使其表里反转,并再次返回主输送路R0,由此,将调色剂像转印以及定影在记录材料P的另一面。
根据以上结构,由于使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调色剂像印刷于记录材料P的图像形成部6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被收纳于供纸部7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P的长边尺寸L对应,且图像形成部6以使得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P从该记录材料P的长边侧开始进入图像形成部6的方式配置在供纸部7的上方,因此,在对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P进行印刷的过程中,记录材料P沿着其短边方向被输送。因此,与将记录材料P沿着长边方向输送的现有情况相比较,如果MFP 1的处理速度相同,则驱动图像形成部6等的时间大幅变短,能够抑制因电力的使用而导致的能量消耗量,并且能够减少噪声,能够减轻环境负荷。并且,如果处理速度相同,则印刷处理时间为与输送短边尺寸N的输送时间相应的输送时间即可,因此增加了单位时间的印刷页数。另一方面,如果消耗电力与以往相同,则能够获得更高的处理速度,能够提高MFP 1的印刷处理能力。因而,如果处理速度与以往相同,则能够在整个寿命周期实现环境负荷的减轻,如果消耗电力与以往相同,则能够实现MFP 1的印刷处理能力的提高。
并且,由于图像读取部5以使得载置于稿台11的最大尺寸的原稿D的长边方向与图像形成部6的通纸宽度方向以及供纸部7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在图像形成部6的上方,且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P所被排出的排纸贮存部8配置在图像读取部5与图像形成部6之间,因此,在图像读取部5的短边方向的前后,因与供纸部7的长边方向的关系而形成有空余空间S。因此,利用图像读取部5遮盖上述排纸贮存部8的范围较少即可,易于目视确认在上述排纸贮存部8上是否存在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P。
此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能够进行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面板9,操作面板9以相对于与供纸部7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P的一方的短边侧对应的短边一侧部的外侧面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在图像读取部5的附近,因此,能够有效利用上述空余空间S配置操作面板9,并且,在通过MFP 1周围时等,操作面板9的存在不会成为障碍。
并且,由于向装置主体2内的各部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41、与对装置主体2内的各部5~8的所有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42中的至少一方配置在隔着供纸部7与图像形成部6相反一侧,因此,由于将记录材料P从该记录材料P的长边侧开始进行输送的关系,能够有效利用隔着供纸部7形成在与图像形成部6相反一侧的空余空间来收纳电源装置41、控制装置42。结果,能够减少MFP 1内部的浪费空间,实现了MFP1整体的小型化。
本申请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具体化为各种实施方式。例如,虽然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以MFP 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打印机等。此外,各部分的结构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供纸部,该供纸部供给记录材料;以及
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的最大通纸宽度与被收纳于所述供纸部的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长边尺寸对应,且所述图像形成部以使得所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从该记录材料的长边侧开始进入所述图像形成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供纸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配置在与所述供纸部中的所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一方的长边侧对应的长边一侧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图像读取部,该图像读取部以使得载置于稿台的最大尺寸的原稿的长边方向与所述图像形成部的通纸宽度方向以及所述供纸部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方;以及
排纸贮存部,该排纸贮存部配置在所述图像读取部与所述图像形成部之间,印刷完毕的记录材料被排出至所述排纸贮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输入操作用的操作部,该操作部以相对于与所述供纸部中的所述最大尺寸的记录材料的一方的短边侧对应的短边一侧部的外侧面不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图像读取部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各部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与对所述各部的所有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中的至少一方配置在隔着所述供纸部与所述图像形成部相反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部具备能够装卸的供纸盒,
所述记录材料被收纳在所述供纸盒的框架内,并且,
所述框架的沿着所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框架的沿着与所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
CN201210189593.1A 2011-06-16 2012-06-08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833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4527 2011-06-16
JP2011134527A JP5447877B2 (ja) 2011-06-16 2011-06-1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3441A true CN102833441A (zh) 2012-12-19
CN102833441B CN102833441B (zh) 2015-04-01

Family

ID=4733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9593.1A Active CN102833441B (zh) 2011-06-16 2012-06-0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46855B2 (zh)
JP (1) JP5447877B2 (zh)
CN (1) CN1028334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72082B2 (en) 2012-05-15 2018-09-1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5007B2 (ja) * 2018-09-19 2022-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5470A (zh) * 2003-10-08 2005-04-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672943A (zh) * 2004-03-23 2005-09-28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机与打印方法
CN1838059A (zh) * 2005-03-23 2006-09-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器、显示方法和存储显示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4534A (ja) * 1993-11-12 1995-05-23 Minolta Co Ltd 作像装置
JPH07146596A (ja) * 1993-11-24 1995-06-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150875B2 (ja) 1995-05-31 2001-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515021B2 (ja) * 1999-03-12 2004-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JP2005031550A (ja) 2003-07-10 2005-02-03 Sharp Corp 定着装置の通紙制御方法
JP2007134534A (ja) 2005-11-11 2007-05-31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46596A (ja) 2005-11-30 2007-06-14 Kyocera Corp 太陽光利用機器の支持装置
JP2008176187A (ja) * 2007-01-22 2008-07-3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5470A (zh) * 2003-10-08 2005-04-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672943A (zh) * 2004-03-23 2005-09-28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机与打印方法
CN1838059A (zh) * 2005-03-23 2006-09-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器、显示方法和存储显示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72082B2 (en) 2012-05-15 2018-09-1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138299B2 (en) 2012-05-15 2018-11-27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266594B1 (en) 2012-05-15 2019-04-2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266596B1 (en) 2012-05-15 2019-04-2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266595B2 (en) 2012-05-15 2019-04-2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308714B2 (en) 2012-05-15 2019-06-0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316091B2 (en) 2012-05-15 2019-06-1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316090B2 (en) 2012-05-15 2019-06-1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323092B2 (en) 2012-05-15 2019-06-1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323093B2 (en) 2012-05-15 2019-06-1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577423B2 (en) 2012-05-15 2020-03-0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584170B2 (en) 2012-05-15 2020-03-10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US10604575B2 (en) 2012-05-15 2020-03-3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ancer immunotherapy by disrupting PD-1/PD-L1 signa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03355A (ja) 2013-01-07
CN102833441B (zh) 2015-04-01
US9046855B2 (en) 2015-06-02
JP5447877B2 (ja) 2014-03-19
US20120320387A1 (en) 201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76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US6185010B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having separate printer unit and scanner unit, the printer unit including a power supply for both the printer and scanner units
US707978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381037A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方法、原稿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42771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riving carriage to a retreat position
US91049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inuous paper feeding,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531775B2 (ja) 多機能型画像形成装置
CN10283344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572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833439A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使用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后处理方法
US820372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83344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3344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2605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264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JP60808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US87556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3338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95560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210123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04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929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99576A (ja) 多機能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131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59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