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3185A - 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23185A CN102823185A CN2011800142717A CN201180014271A CN102823185A CN 102823185 A CN102823185 A CN 102823185A CN 2011800142717 A CN2011800142717 A CN 2011800142717A CN 201180014271 A CN201180014271 A CN 201180014271A CN 102823185 A CN102823185 A CN 1028231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frame
- switching
- message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7—Error correction, e.g. fault recovery or fault tolera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当第一通信设备在对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向第一线路发送所述帧的状态中经由第三线路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预定消息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将线路切换至第二线路,并继续发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接收所述帧,并对所述帧执行纠错,在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中存储已经执行了纠错的所述帧,当基于关于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的所述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线路切换时,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并且当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帧时,在读取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二缓冲器读取所述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经由多条线路相连以增强通信可靠性的传输系统,具体地,涉及切换要用于通信的线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G.8031)对1∶1保护方案进行了标准化。在该方案中,经由2条线路来连接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以增强通信可靠性,且在初始状态下,使用线路之一来执行通信,而在维护工作或故障的同时,使用另一条线路来执行通信。具体地,在ITU-T加以标准化的1∶1保护中,可以基于用户的切换请求,通过VLAN业务的单元将线路切换到另一条线路。
在ITU-T建议G.8031所标准化的1∶1保护中,将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线路切换部分彼此同步,以切换线路。同时,还提出了另一种方案,其中,接收设备规律地从2条线路上都接收帧,且通过仅切换发送设备侧的线路来实现1∶1保护(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关于1+1保护方案而非1∶1保护,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基于线路的纠错状态来执行用于预防性维护的线路切换的技术。具体地,发送侧向路径输入用于在接收侧检测现用系统和备用系统之间的传输延迟差的多帧模式,以产生多路复用的SONET/SDH帧,将SONET/SDH帧封装在针对FEC(前向纠错)的帧中,并将结果向现用系统线路和备用系统线路发送。在现用系统和备用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中,接收侧包括:FEC功能帧再生部分,该部分从接收的FEC帧中提取SONET/SDH帧,通过FEC功能执行纠错处理,然后传送纠错信息;多路分解部分,终止来自所产生的SONET/SDH帧的路径并建立在发送侧添加的多帧的同步;B3检错部分,对于来自多路分解部分的帧,将每一个路径的奇偶校验运算结果与下一个路径的B3字节进行比较,以检测B3错误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B3错误,其中写入来自B3检错部分的数据以偏移现用系统和备用系统之间的传输路径延迟差,该B3错误在从多帧同步中被提取的时间被读取。此外,接收侧包括切换控制部分,该部分基于B3错误和纠错信息,在现用系统和备用系统之间切换来自延迟存储器的数据。
应当注意到,在本说明书中,将以太网(注册商标)的帧简单地称为帧或分组。
专利文献1:JP 10-145374A
专利文献2:JP2005-260820A
在由ITU-T所标准化的1∶1保护中,如果切换目标线路是与切换源线路相比具有较小延迟量的高速线路,则存在当切换线路时引起分组丢失的问题。例如,当发送设备向切换源线路以分组1、分组2、分组3和分组4的顺序发送这些分组,然后向切换目标线路以分组5、分组6、分组7和分组8的顺序发送这些后续分组时,如果切换目标线路相比于切换源线路是更高速度的线路,则分组5和6在分组3和4到达设备之前到达接收设备,如图9所示。这样,如果在从切换源线路接收到分组2之后立刻执行线路切换,则分组3和4将丢失。相对地,如果在从切换源线路接收到分组4之后立刻执行线路切换,则分组5和6将丢失。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案中,由于接收设备不仅能够接收分组1至4,还能够接收分组5至8,因此可以避免分组丢失。然而,可能引起在分组3和4之前接收到分组5和6的状态。这样,存在分组顺序将改变的问题。
此外,尽管在如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1+1保护方案中基于接收帧的纠错状态来执行用于预防性维护的线路切换,但还没有出现将该技术应用于1∶1保护方案的情况。理由如下:由于接收帧的纠错状态仅由接收侧来检测,难以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中在发送侧执行路径切换的1∶1保护;而且,由于当两条线路之间存在任何延迟差时会导致分组丢失或分组顺序的改变(如上文所述),因而不能实现预防性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传输系统,能够解决以下问题:在1∶1保护中,当2条线路之间存在延迟差而导致分组丢失或分组顺序改变时,不能执行用于预防性维护的线路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传输系统被配置为使得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经由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彼此相连,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用于从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的发送,第三线路用于从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的发送,其中
当第一通信设备在对业务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向第一线路发送所述帧的状态中从第三线路接收到预定消息时,第一通信设备在向第一线路发送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从而在对业务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帧向第二线路发送,以及
第二通信设备从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接收帧,并对所述帧执行纠错,在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中存储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帧,当基于关于从第一线路接收的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从第一线路到第二线路的线路切换时,向第三线路发送预定消息,而且当从第一线路接收切换后消息帧时,在读取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第二缓冲器读取所述帧。
由于本发明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置,因此能够基于接收帧的纠错状态来执行针对预防性维护的线路切换,即使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之间存在任何延迟差,也不会造成分组丢失或分组顺序改变。这样,在对FEC的纠错进行补偿期间能够执行切换,从而错误不会导致帧丢失,这实现了无损伤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发送/接收设备的控制部分的状态转移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发送/接收设备的发送部分切换顺序的图表。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另一个发送/接收设备的接收部分切换顺序的图表。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另一个发送/接收设备的发送部分切换顺序的图表。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发送/接收设备的接收部分切换顺序的图表。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了要由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
第一示例实施例
参考图8,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传输系统被配置为使得通信设备810和通信设备820经由线路831、线路832和线路833彼此相连,线路831和线路832用于从通信设备810向通信设备820的发送,线路833用于从通信设备820向通信设备810的发送。
通信设备810具有如下功能:当在对业务帧840(例如用户业务)执行纠错编码同时向线路831发送所述帧的状态中从线路833接收到预定消息时,在向线路831发送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开始对业务帧840执行纠错编码的处理并将业务帧向线路832发送。
通信设备820具有如下功能:从线路831和线路832接收所述帧并执行纠错,在缓冲器885和缓冲器886中存储已经执行了纠错的帧,并且当基于关于从线路831接收的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线路切换时,向线路833发送预定消息。通信设备820还具有如下功能:当从线路831接收切换后消息帧时,在读取缓冲器885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后开始从缓冲器886读取所述帧。
由于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置,即使线路831和线路832之间存在任何延迟差,也能够基于线路831的纠错状态将线路从线路831切换至正常线路832以进行预防性维护,而不会造成分组丢失或分组顺序改变。
例如,假定通信设备810在向线路831按照顺序发送分组1、分组2、分组3和分组4之后从线路833接收到预定消息。在该情况下,在向线路831发送切换后消息之后,通信设备810将线路切换至线路832,并向线路832按照顺序发送后续分组,即分组5、分组6、分组7和分组8。由于线路832比线路831具有更高的速度,即使分组5和6比分组3和4更早到达通信设备820,切换后消息还未到达通信设备820。这样,分组5和6保持被存储在缓冲器886中。当分组3和4比分组5和6晚到达通信设备820时,首先将分组3和4存储在缓冲器885中。这样,当通信设备820经由线路831接收切换后消息时,通信设备820执行线路切换。由此,存储在缓冲器885中的分组3和4首先被读取并向外部输出,然后读取存储在缓冲器886中的分组5和6。结果,从通信设备820向外部按照顺序输出分组1、2、3、4、5、6、7和8,从而不会导致分组丢失或分组顺序改变。
虽然上文描述了本实施例的基本配置,能够进行各种添加和修改。例如,通信设备810可以在开始向线路832发送帧之前向线路832发送切换前消息帧。
此外,如图8中所示,通信设备810可以包括与线路831和832相连的发送部分850、与线路833相连的接收部分852、以及控制部分851。此外,发送部分850可以包括切换部分871、消息处理部分872和873、与线路831相连的FEC帧产生部分874、以及与线路832相连的FEC帧产生部分875。这些部分具有以下功能。
控制部分851具有如下功能:当从线路833接收到预定消息时,向消息处理部分873输出切换前消息发送命令信号,以及在向切换部分871输出切换命令信号之后,在切换部分871完成切换时,向消息处理部分872输出切换后消息发送命令信号。
切换部分871在初始状态中向消息处理部分872输出业务帧,并且当接收到切换命令信号时向消息处理部分873输出业务帧。消息处理部分873基于切换前消息发送命令向FEC帧产生部分875发送切换前消息帧,然后将从切换部分871输入的业务帧向FEC帧产生部分875输出。FEC帧产生部分875将输入帧封装在FEC帧中,并将其向线路832输出。
消息处理部分872将从切换部分871输入的业务帧向FEC帧产生部分874输出,并基于切换后消息发送命令向FEC帧产生部分874输出切换后消息帧。FEC帧产生部分874将输入帧封装在FEC帧中,并将其向线路831输出。
此外,通信设备820可以包括与线路831和832相连的接收部分861,与线路833相连的发送部分863、以及控制部分862。接收部分861可以包括与线路831相连的帧再现部分881、与线路832相连的帧再现部分882、消息处理部分883和884、缓冲器885和886、FEC状态确定部分888以及切换部分889。这些部分可以具有以下功能。
帧再现部分881具有以下功能:对从线路831接收的FEC帧执行纠错处理以再现封装的帧,以及将其向消息处理部分883输出,并还向FEC状态确定部分888通知纠错信息。纠错信息可以包括诸如以下的信息:FEC错误出现的存在或不存在、FEC错误的大小、FEC纠错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FEC纠错的量值。帧再现部分882具有以下功能:对从线路832接收的FEC帧执行纠错处理以再现封装的帧,以及将其向消息处理部分884输出,并还向FEC状态确定部分888通知纠错信息。
消息处理部分883在输入帧是业务帧的情况下向缓冲器885输出该输入帧,而在输入帧是切换后消息帧的情况下向控制部分862输出该输入帧。消息处理部分884在输入帧是业务帧的情况下向缓冲器886输出该输入帧,而在输入帧是切换前消息帧的情况下向控制部分862输出该输入帧。
FEC状态确定部分888基于所通知的纠错信息来确定从线路831向线路832的线路切换的必要性,并向控制部分862输出切换请求信号。当控制部分862接收到切换前消息时,控制部分862通知缓冲器886开始对业务进行缓冲。此外,当控制部分862接收到切换后消息时,控制部分862向切换部分889输出切换命令信号,并且当接收到切换请求信号时,借助于发送部分863向线路833发送预定消息。
可以使用切换前消息、切换后消息或任意其他消息作为预定消息。
第二示例实施例
(配置的描述)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传输系统包括发送/接收设备104和105以及连接设备104和105的4条线路200、201、202和203。
线路200和201中的每一条可以由一条通信线路或一个传输路径来形成,或可以由经由中继设备连接的多条通信线路或传输路径来形成。此外,在线路200和201中,从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的分组直到其到达发送/接收设备105的延迟时间可以几乎相同或不同。
线路202和203中的每一条可以由一条通信线路或一个传输路径来形成,或可以由经由中继设备连接的多条通信线路或传输路径来形成。此外,在线路202和203中,从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的分组直到其到达发送/接收设备104的延迟时间可以几乎相同或不同。
发送/接收设备104包括发送部分100,该发送部分100对外部输入的用户业务108执行纠错编码,并使用线路200或线路201将其向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4包括接收部分102,该接收部分102对从线路202或线路203接收的用户业务108执行纠错,并将其向外部输出。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4包括控制部分1,该控制部分1控制对发送部分100和接收部分102所使用的线路的切换。
发送/接收设备105包括发送部分103,该发送部分103对外部输入的用户业务108执行纠错编码,并使用线路202或线路203将其向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5包括接收部分101,该接收部分101对从线路200或线路201接收的用户业务108执行纠错,并将其向外输出。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5包括控制部分18,该控制部分18控制发送部分103和接收部分101使用的线路的切换。
在初始状态,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使用线路200从发送/接收设备104向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用户业务108,并使用线路202从发送/接收设备105向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用户业务108。当发送/接收设备105基于经由线路200接收的业务的纠错状态确定线路200的状态发生劣化时,为了请求发送/接收设备104切换线路,发送/接收设备105故意将用于从发送/接收设备105向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业务的线路从线路202切换至线路203。当发送/接收设备104检测到发送/接收设备104将用于发送的线路从线路202切换至线路203时,发送/接收设备104将用于接收的线路从线路202切换至线路203,并将用于从发送/接收设备104向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业务的线路从线路200切换至线路201。由此,使用线路201而不是状态发生劣化的线路200把用户业务108从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至发送/接收设备105。
此外,在初始状态中,当发送/接收设备104基于经由线路202接收的业务的纠错状态确定线路202的状态发生劣化时,为了请求发送/接收设备105切换线路,发送/接收设备104故意将用于从发送/接收设备104向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业务的线路从线路200切换至线路201。当发送/接收设备105检测到发送/接收设备105将用于发送的线路从线路200切换至线路201时,发送/接收设备105将用于接收业务的线路从线路200切换至线路201,并将用于从发送/接收设备105向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业务的线路从线路202切换至线路203。由此,使用线路203而不是状态发生劣化的线路202把用户业务108从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至发送/接收设备104。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构成发送/接收设备105的接收部分101、发送部分103以及控制部分18。
接收部分101包括检错部分7和8、纠错部分9和10、FEC解封装部分11和12、消息处理部分13和14、缓冲器15和16、切换部分17以及FEC状态确定部分106。这些部分分别具有如下功能。
检错部分7检测从线路200接收的FEC业务中的FEC错误,并向纠错部分9发送FEC业务。此外,检错部分7在检测到FEC错误时向FEC状态确定部分106发送FEC检错信号。
检错部分8检测从线路201接收的FEC业务中的FEC错误,并向纠错部分10发送FEC业务。此外,检错部分8在检测到FEC错误时向FEC状态确定部分106发送FEC错误检测信号。
纠错部分9向FEC解封装部分11发送来自检错部分7的FEC业务。当检错部分7检测到FEC错误时,纠错部分9纠正该FEC错误,并将其向FEC解封装部分11发送。
纠错部分10向FEC解封装部分12发送来自检错部分8的FEC业务。当检错部分8检测到FEC错误时,纠错部分10纠正该FEC错误,并将其向FEC解封装部分12发送。
FEC解封装部分11把来自纠错部分9的FEC业务解封装为多个以太网帧。然后,FEC解封装部分11向消息处理部分13发送解封装后的以太网帧。
FEC解封装部分12把来自纠错部分10的FEC业务解封装为多个以太网帧。然后,FEC解封装部分12向消息处理部分14发送解封装后的以太网帧。
消息处理部分13把用户业务和事件消息与从FEC解封装部分11接收的业务相分离,向缓冲器15发送用户业务,并向控制部分18发送事件消息。
消息处理部分14把用户业务和事件消息与从FEC解封装部分12接收的业务相分离,向缓冲器16发送用户业务,并向控制部分18发送事件消息。
缓冲器15能够临时存储来自消息处理部分13的用户业务,并根据来自切换部分17的读出请求,向切换部分17发送用户业务。将读出的用户业务从缓冲器15删除。
缓冲器16能够临时存储来自消息处理部分14的用户业务,并根据来自切换部分17的读出请求,向切换部分17发送用户业务。将读出的用户业务从缓冲器16删除。
在使用线路200的初始状态中,切换部分17从缓冲器15读取用户业务并将其向外部发送。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8的切换命令信号,切换部分17将从中读取用户业务的缓冲器从缓冲器15切换至缓冲器16。
FEC状态确定部分106根据检错部分7的检错信号,记录与线路200有关的FEC错误的出现时间和出现次数。此外,FEC状态确定部分106根据检错部分8的检错信号,记录与线路201有关的FEC错误的出现时间和出现次数。这样,在使用线路200的初始状态中,如果FEC状态确定部分106确定线路200的FEC状态劣化到需要线路切换的程度(产生了突发和多个FEC错误),FEC状态确定部分106向控制部分18发送线路200的切换请求信号。
下文将更加详细地描述FEC状态确定部分106发送切换请求信号的情况(这也适用于下文描述的FEC状态确定部分107)。例如,FEC状态确定部分106记录每当出现FEC错误时该FEC错误的出现时间。由于FEC错误由后级中的纠错部分来纠正,记录每当出现FEC错误时的出现时间等同于记录每当纠正FEC错误时的纠正时间。每当FEC状态确定部分106进行新的记录时,FEC状态确定部分106把此时之前的每单位时间的记录个数(即,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这样,如果每单位时间的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不超过阈值,则FEC状态确定部分106确定线路200中错误(不能通过FEC纠正)出现的可能性较低。相反,如果每单位时间的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超过阈值,则FEC状态确定部分106确定线路状态已经劣化从而线路200中很可能出现错误(不能通过FEC纠正),因而发送切换请求信号,以在能够通过FEC补偿所有错误的时间内执行线路切换。
要通过FEC状态确定部分106与阈值进行比较的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可以是1比特或更大的FEC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或者是2比特或更大的FEC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此外,不仅可使用FEC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还可以使用错误的大小(纠正的比特数的大小)来执行该确定。例如,可以获得评估值,当每单位时间的FEC错误出现(纠错)的次数增大以及当错误(纠错)的比特数增大时,该评估值变大,以及将该评估值与阈值相比较,从而确定切换的必要性。
发送部分103包括切换部分19、消息处理部分20和21以及FEC封装部分22和23。这些部分分别具有如下功能。
在初始状态,切换部分19向消息处理部分20发送用户业务108。切换部分19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8的切换命令信号,将用户业务的发送方向从消息处理部分20切换至消息处理部分21。
消息处理部分20把来自切换部分19的用户业务向FEC封装部分22发送。此外,消息处理部分20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8的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产生事件消息,将其与用户业务相组合,并将结果向FEC封装部分22发送。
消息处理部分21把来自切换部分19的用户业务向FEC封装部分23发送。此外,消息处理部分21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8的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产生事件消息,将其与用户业务相组合,并将结果向FEC封装部分23发送。
FEC封装部分22能够把来自消息处理部分20的用户业务临时存储在内部缓冲器中,并把多个以太网帧封装到一个FEC帧中。FEC封装部分22从内部缓冲器中删除已经封装的以太网帧,并将所产生的FEC帧向线路202发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把多个以太网帧封装在一个FEC帧中,不必向每一个帧应用无用的首部,从而能够有效地使用频带。
FEC封装部分23能够把来自消息处理部分21的用户业务临时存储在内部缓冲器中,并把多个以太网帧封装到一个FEC帧中。FEC封装部分23从内部缓冲器中删除已经封装的以太网帧,并将所产生的FEC帧向线路203发送。
控制部分18根据图2中所示的状态转移图来控制对发送部分103和接收部分101所使用的线路的切换。在初始状态中,控制部分18执行正常操作模式下的操作(图2中的状态35)。在正常操作模式下(状态35),当由于FEC状态确定部分106已经检测到FEC状态劣化而使得控制部分18从FEC状态确定部分106接收到线路200的切换请求信号时,控制部分18执行发送部分切换(状态36),并允许控制部分18的状态改变为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状态37)。在状态36中的发送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8向消息处理部分21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并向切换部分19发送切换命令信号。然后,在完成切换时,控制部分18向消息处理部分20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在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37中,当消息处理部分13向控制部分18通知已经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控制部分18执行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8)。在接收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8向切换部分17发送切换命令信号。然后,控制部分18回到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
另一方面,在正常操作模式中(状态35),当控制部分18从消息处理部分13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控制部分18执行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9),并且还执行发送部分切换(状态40),并回到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在状态39中的接收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8向切换部分17发送切换命令信号。此外,在状态40中的发送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8向消息处理部分21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并向切换部分19发送切换命令信号。此外,在完成切换时,控制部分18向消息处理部分20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构成发送/接收设备104的接收部分102、发送部分100以及控制部分1。
接收部分102包括检错部分24和25、纠错部分26和27、FEC解封装部分28和29、消息处理部分30和31、缓冲器32和33、切换部分34以及FEC状态确定部分107。这些部分分别具有如下功能。
检错部分24检测从线路202接收的FEC业务中的FEC错误,并向纠错部分26发送FEC业务。此外,检错部分24在检测到FEC错误时向FEC状态确定部分107发送FEC检错信号。
检错部分25检测从线路203接收的FEC业务中的FEC错误,并向纠错部分27发送FEC业务。此外,检错部分25在检测到FEC错误时向FEC状态确定部分107发送FEC检错信号。
纠错部分26向FEC解封装部分28发送来自检错部分24的FEC业务。此外,当检错部分24检测到FEC错误时,纠错部分26纠正该FEC错误,并将结果向FEC解封装部分28发送。
纠错部分27向FEC解封装部分29发送来自检错部分25的FEC业务。此外,当检错部分25检测到FEC错误时,纠错部分27纠正该FEC错误,并将结果向FEC解封装部分29发送。
FEC解封装部分28把来自纠错部分26的FEC业务解封装为多个以太网帧。然后,FEC解封装部分28向消息处理部分30发送解封装后的以太网帧。
FEC解封装部分29把来自纠错部分27的FEC业务解封装为多个以太网帧。然后,FEC解封装部分29向消息处理部分31发送解封装后的以太网帧。
消息处理部分30把用户业务和事件消息与从FEC解封装部分28接收的业务相分离,向缓冲器32发送用户业务,并向控制部分1发送事件消息。
消息处理部分31把用户业务和事件消息与从FEC解封装部分29接收的业务相分离,向缓冲器33发送用户业务,并向控制部分1发送事件消息。
缓冲器32能够临时存储来自消息处理部分30的用户业务,并根据来自切换部分34的读出请求,向切换部分34发送用户业务。将读出的用户业务从缓冲器删除。
缓冲器33能够临时存储来自消息处理部分31的用户业务,并根据来自切换部分34的读出请求,向切换部分34发送用户业务。将读出的用户业务从缓冲器删除。
在初始状态中,切换部分34从缓冲器32读取用户业务,并将其向外部发送。此外,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的切换命令信号,切换部分34将从中读取用户业务的缓冲器从缓冲器32切换至缓冲器33。
FEC状态确定部分107根据检错部分24的检错信号,记录与线路202有关的FEC错误的出现时间和出现次数。此外,FEC状态确定部分107根据检错部分25的检错信号,记录与线路203有关的FEC错误的出现时间和出现次数。这样,在使用线路202的初始状态中,如果FEC状态确定部分107确定线路202的FEC状态劣化到需要线路切换的程度(产生了突发和多个FEC错误),FEC状态确定部分107向控制部分1发送线路202的切换请求信号。
发送部分100包括切换部分2、消息处理部分3和4以及FEC封装部分5和6。这些部分分别具有如下功能。
消息处理部分3把来自切换部分2的用户业务向FEC封装部分5发送。此外,消息处理部分3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的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产生事件消息,将其与用户业务相组合,并将结果向FEC封装部分5发送。
消息处理部分4把来自切换部分2的用户业务向FEC封装部分6发送。此外,消息处理部分4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的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产生事件消息,将其与用户业务相组合,并将结果向FEC封装部分6发送。
在初始状态,切换部分2向消息处理部分3发送用户业务108。然后,切换部分2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的切换命令信号,将用户业务108的发送方向从消息处理部分3切换至消息处理部分4。
FEC封装部分5能够把来自消息处理部分3的用户业务临时存储在内部缓冲器中,并把多个以太网帧封装到一个FEC帧中。FEC封装部分5从内部缓冲器中删除已经封装的以太网帧,并将FEC帧向线路200发送。
FEC封装部分6能够把来自消息处理部分4的用户业务临时存储在内部缓冲器中,并把多个以太网帧封装到一个FEC帧中。FEC封装部分6从内部缓冲器中删除已经封装的以太网帧,并将FEC帧向线路201发送。
控制部分1根据图2中所示的状态转移图来控制对发送部分100和接收部分102所使用的线路的切换。在初始状态中,控制部分1执行正常操作模式下的操作(图2中的状态35)。在正常操作模式下(状态35),当由于FEC状态确定部分106已经检测到FEC状态劣化而使得控制部分1从FEC状态确定部分106接收到线路202的切换请求信号时,控制部分1执行发送部分切换(状态36),并允许控制部分1的状态改变为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状态37)。在状态36中的发送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向消息处理部分4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并向切换部分2发送切换命令信号。在完成切换时,控制部分1向消息处理部分3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在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37中,当向控制部分1通知已经从消息处理部分30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控制部分1执行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8)。在接收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向切换部分34发送切换命令信号。然后,控制部分1回到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
另一方面,在正常操作模式中(状态35),当控制部分1从消息处理部分30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控制部分1执行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9),并且还执行发送部分切换(状态40),并回到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在状态39中的接收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向切换部分34发送切换命令信号。此外,在状态40中的发送部分切换中,控制部分1向消息处理部分4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并向切换部分2发送切换命令信号。此外,在完成切换时,控制部分1向消息处理部分3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
在图1中,切换部分2、切换部分17、切换部分19和切换部分34能够通过以太网线性保护(ITU-T建议G.8031)的1∶1方案中的切换部分的块来实现。控制部分1、消息处理部分3、消息处理部分4、消息处理部分30、消息处理部分31、控制部分18、消息处理部分13、消息处理部分14、消息处理部分20和消息处理部分21能够通过基于以太网线性保护的1∶1方案中的类似功能块添加功能来实现。此外,消息处理部分3、消息处理部分4、消息处理部分20和消息处理部分21产生的切换前事件消息和切换后事件消息可通过以太网OAM(ITU-T建议Y.1731)中定义的VSM(特定厂商OAM消息)来实现。用作切换前事件消息的VSM和用作切换后事件消息的VSM可根据例如在以太网OAM帧中向操作码(OpCode)设置的值来彼此区分。
(操作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考图3至6来描述本实施例的操作。图3至6示出了在初始状态的操作期间由于线路200的状态劣化到需要线路切换的程度而将线路从线路200切换至线路201的线路切换的序列。首先将描述该操作的概况。
在初始状态,传输系统处于以下状态。发送/接收设备104经由线路200向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用户业务,而发送/接收设备105经由线路200接收业务。这样,切换部分2在消息处理部分3的方向上发送用户业务,而切换部分17从缓冲器15读取用户业务。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5经由线路202向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用户业务,而发送/接收设备104经由线路202接收业务。这样,切换部分19在消息处理部分20的方向上发送用户业务,而切换部分34从缓冲器32读取用户业务。
在如上所述的初始状态中,当发送/接收设备105的接收部分101检测到线路200的FEC状态中的劣化时,将执行以下操作。
首先,发送/接收设备105执行图3所示的切换序列,并向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和切换后事件消息。然后,根据来自发送/接收设备105的切换前事件消息和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接收设备104执行图4所示的接收部分102的切换序列。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4与接收部分102的切换序列并行地执行图5所示的发送部分100的切换序列,并向发送/接收设备105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和切换后事件消息。最后,发送/接收设备105根据来自发送/接收设备104的切换前事件消息和切换后事件消息,执行图6中所示的接收设备101的切换序列。以下将描述这些序列的细节。
首先,将参考图3的序列图来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送/接收设备105中的发送部分103的切换操作。
在图1中,当检错部分7从切换源线路200接收到包括FEC错误的业务时(图3中的步骤S12),检错部分7检测该FEC错误,并向FEC状态确定部分106发送FEC检错信号(步骤S13)。当FEC状态确定部分16在接收到FEC检错信号时确定切换源线路200劣化到需要切换的程度时,FEC状态确定部分16向控制部分18发送切换请求信号(步骤S14)。
当控制部分18在正常操作模式中已经接收到切换请求信号时,控制部分18向消息处理部分21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步骤S15)。在从控制部分18接收到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时,消息处理部分21向切换目标线路203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步骤S16)。然后,控制部分18向切换部分19输出切换命令信号(步骤S17)。切换部分19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8的切换命令信号执行线路切换,并把用户业务的发送方向从消息处理部分20的方向改变为消息处理部分21的方向(步骤S18)。在切换完成时,控制部分18向消息处理部分20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步骤S19)。然后,控制部分18的状态改变为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在从控制部分18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时,消息处理部分20向切换源线路202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步骤S20)。
接下来,将参考图4的序列来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送/接收设备104中的接收部分102的切换操作。
在图1中,当消息处理部分31从切换目标线路203接收到切换前事件消息时(图4中的步骤S21),消息处理部分31向控制部分1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步骤S22)。根据来自消息处理部分31的切换前事件消息,控制部分1指示缓冲器33开始对用户业务108进行缓冲。缓冲器33存储来自消息处理部分31的切换前事件消息之后的用户业务(步骤S23)。应当注意,缓冲器33可以适于一直缓冲消息处理部分31接收的用户业务。
当消息处理部分30从切换源线路202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步骤S24),消息处理部分30向控制部分1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步骤S25)。当把来自消息处理部分30的切换后事件消息提供给控制部分1时,由于控制部分1已经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控制部分1向切换部分34发送切换命令信号,以执行接收部分切换(步骤S26)。此外,在从消息处理部分30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控制部分1根据下文描述的图5中所示的切换序列执行对发送部分100的切换(步骤S29)。在该步骤之后,并行地执行发送部分100的切换执行序列和接收部分102的切换执行序列。应当注意,在从消息处理部分31接收到切换前事件消息时,控制部分1可以根据下文描述的图5中所示的切换序列执行对发送部分100的切换。
当切换部分34从控制部分1接收到切换命令信号时,切换部分34执行线路切换,以将从中读取用户业务的缓冲器从缓冲器32切换至缓冲器33(步骤S27)。在切换完成时,切换部分34读取缓冲器33中存储的用户业务,并将其向外部发送(步骤S28)。缓冲器33删除读出的用户业务。
接下来,将参考图5的序列来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送/接收设备104中的发送部分100的切换操作。
在图1中,控制部分1执行接收部分102的切换(步骤S30),然后向消息处理部分4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步骤S31)。当消息处理部分4从控制部分1接收到切换前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时,消息处理部分4向切换目标线路201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步骤S32)。然后,控制部分1向切换部分2发送切换命令信号(步骤S33)。当切换部分2从控制部分1接收到切换命令信号时,切换部分2执行线路切换,将用户业务的发送方向从消息处理部分3的方向切换至消息处理部分4的方向(步骤S34)。在切换完成时,控制部分1向消息处理部分3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步骤S35)。然后,控制部分1回到正常操作模式。在消息处理部分3从控制部分1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时,消息处理部分3向切换源线路200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步骤S36)。
接下来,将参考图6的序列来描述图1中所示的发送/接收设备105中的接收部分101的切换操作。
在图1中,当消息处理部分14从切换目标线路201接收到切换前事件消息时(图6中的步骤S37),消息处理部分14向控制部分18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步骤S38)。根据来自消息处理部分14的切换前事件消息,控制部分18指示缓冲器16开始对用户业务进行缓冲。缓冲器16在缓冲器中存储来自消息处理部分14的切换前事件消息之后的用户业务(步骤S39)。
当消息处理部分13从切换源线路200接收到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步骤S40),消息处理部分13向控制部分18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步骤S41)。当把来自消息处理部分13的切换后事件消息提供给控制部分18时,由于控制部分18处于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控制部分18向切换部分17发送切换命令信号,以执行接收部分切换(步骤S42)。当把来自控制部分18的切换命令信号提供给切换部分17时,切换部分16执行线路切换以将从中读取用户业务的缓冲器从缓冲器15切换至缓冲器16(步骤S43)。在切换完成时,切换部分17读取缓冲器16中存储的用户业务,并将其向外部发送(步骤S44)。缓冲器16删除读出的用户业务。
因此,发送/接收设备104和发送/接收设备105已经分别执行了对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切换,该切换由线路200的状态中的劣化所触发,由此执行了从切换源线路200和切换源线路202向切换目标线路201和切换目标线路203的双向切换。
在上文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在初始状态期间线路200的状态劣化到需要线路切换的程度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发送/接收设备105的状态根据图2中的状态移变图,按照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发送部分切换(状态36)、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37)、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8)和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的顺序改变。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4的状态根据图2中的状态转移图,按照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9)、发送部分切换(状态40)和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的顺序改变。
另一方面,甚至在初始状态的操作期间线路202的状态劣化到需要线路切换的程度时,发送/接收设备104和发送/接收设备105分别执行对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切换,该切换由线路202的状态中的劣化所触发,由此执行从切换源线路200和切换源线路202向切换目标线路201和切换目标线路203的双向切换。然而,在该情况下,发送/接收设备104首先执行对发送部分100的切换,然后发送/接收设备105执行对接收部分101和发送部分103的切换,并且最终发送/接收设备104切换接收部分102。这样,发送/接收设备104的状态根据图2中的状态转移图,按照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发送部分切换(状态36)、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37)、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8)和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的顺序改变。此外,发送/接收设备105的状态根据图2中的状态转移图,按照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9)、发送部分切换(状态40)和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的顺序改变。
类似的,甚至在初始状态的操作期间线路200和线路202的状态劣化到同时需要线路切换的程度时,发送/接收设备104和发送/接收设备105分别执行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切换,该切换由线路200和202的状态中的劣化所触发,由此执行从切换源线路200和切换源线路202向切换目标线路201和切换目标线路203的双向切换。然而,在该情况下,发送/接收设备104和发送/接收设备105的状态根据图2中的状态转移图,按照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发送部分切换(状态36)、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37)、接收部分切换(状态38)和正常操作模式(状态35)的顺序改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甚至在切换源线路200和202以及切换目标线路201和203之间存在延迟差时,也能够基于线路的纠错状态执行针对预防性维护的线路切换,而且不会发生分组丢失或分组顺序改变。
例如,假定在发送部分100向线路200按照顺序发送用户业务的分组1、分组2、分组3和分组4后,发送部分100将线路切换至线路201,并向线路201按照顺序发送用户业务的后续分组,即分组5、分组6、分组7和分组8。在该情况下,发送部分100在发送分组5之前向线路201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并在发送分组4之后向线路200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由于线路201比线路200具有更高的速度,即使分组5和6比分组3和4更早到达接收部分101,切换后事件消息还未到达接收部分101。这样,分组5和6保持被存储在缓冲器16中。当分组3和4比分组5和6晚到达接收部分101时,首先将分组3和4存储在缓冲器15中。这样,当接收部分101经由线路200接收切换后事件消息时,接收部分101执行线路切换。由此,存储在缓冲器15中的分组3和4首先被读取并向外部输出,然后读取存储在缓冲器16中的分组5和6。结果,从切换部分17按照顺序向外部输出分组1、2、3、4、5、6、7和8,从而不会导致分组丢失或分组顺序改变。
第三示例实施例
尽管上文描述的第二示例实施例被配置为使得由切换源线路200和202中一条或两条线路的线路状态的劣化来触发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切换线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单个方向上执行线路切换。具体地,在图1中,在发送/接收设备105的FEC状态确定部分106接收到切换请求信号时(图3中的步骤S14),控制部分18向消息处理部分20发送切换通知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8的切换通知消息发送命令信号,消息处理部分20使用以太网OAM的VSM将切换通知消息与用户业务相组合,并将结果经由切换源线路202向发送/接收设备104发送。消息处理部分30根据来自消息源线路202的切换通知消息,把业务分为用户业务和切换通知消息,并向控制部分1发送切换命令信号。当控制部分1接收切换命令信号时,控制部分1按照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的方式来执行对发送部分100的切换。由此,随后按照与第二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的方式来执行对接收部分101的切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执行单个方向上的线路切换,该切换由切换源线路200和202之一的线路状态中的劣化来触发。
第四示例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中,其基本配置与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中相同,但是事件消息有所不同。图7示出了第四示例实施例的配置。在图7中,消息处理部分在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时制作切换后事件消息的拷贝,并连续发送切换后事件消息的多个拷贝。
按照这种方式,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将切换后事件消息发送多次,即使切换后事件消息的任何拷贝由于某些原因而被破坏,本实施例也能够实现如下有利效果:只要切换后事件消息的至少一个拷贝是正常的,就能正常进行线路切换处理。
虽然上文描述了切换后事件消息,还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连续发送切换前事件消息的多个拷贝。
其他示例实施例
在上文的示例实施例中,尽管切换的执行被限制为用户业务,可以基于VLAN来划分用户业务,并通过VLAN业务单元来执行线路切换。通过VLAN业务单元来执行线路切换,可以优先于具有较高优先级的业务执行切换。
尽管已经描述了其中将本发明应用于1∶1保护的示例实施例,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实施1∶1保护和1+1保护两者的通信设备。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切换前消息作为开始1+1保护中的切换目标线路的缓冲的指令,可以防止在1+1保护中切换线路时产生帧重叠。
本发明基于并要求2010年4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9025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针对预防性维护的线路切换,具体可应用于具有延迟差的线路之间的切换。
附图标记列表
1 控制部分
2 切换部分
3 消息处理部分
4 消息处理部分
5 FEC封装部分
6 FEC封装部分
7 检错部分
8 检错部分
9 纠错部分
10 纠错部分
11 FEC解封装部分
12 FEC解封装部分
13 消息处理部分
14 消息处理部分
15 缓冲器
16 缓冲器
17 切换部分
18 控制部分
19 切换部分
20 消息处理部分
21 消息处理部分
22 FEC封装部分
23 FEC封装部分
24 检错部分
25 检错部分
26 纠错部分
27 纠错部分
28 FEC解封装部分
29 FEC解封装部分
30 消息处理部分
31 消息处理部分
32 缓冲器
33 缓冲器
34 切换部分
Claims (13)
1.一种传输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由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彼此相连,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用于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发送,所述第三线路用于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发送,其中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对业务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向第一线路发送所述帧的状态中、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预定消息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从而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二线路发送,以及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接收所述帧,并对所述帧执行纠错,在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中存储已经执行了纠错的所述帧,当基于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的所述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从所述第一线路到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切换时,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并且当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帧时,在读取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二缓冲器读取所述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在向所述第二线路发送所述帧之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线路发送切换前消息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第一发送部分、与所述第三线路相连的第一接收部分、以及第一控制部分,
所述第一发送部分包括:第一切换部分、第一消息处理部分、与所述第一线路相连的第一FEC帧产生部分、第二消息处理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第二FEC帧产生部分,
当所述第一控制部分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预定消息时,所述第一控制部分向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输出切换前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切换部分输出切换命令信号,然后在所述第一切换部分完成切换时,向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输出切换后消息发送命令信号,
在初始状态中,所述第一切换部分向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业务帧,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切换信号时,向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业务帧,
在基于所述切换前消息发送命令向所述第二FEC帧产生部分发送切换前消息帧之后,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切换部分输入的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二FEC帧产生部分输出,
所述第二FEC帧产生部分把多个输入帧封装到FEC帧中,并向所述第二线路输出所述FEC帧,
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切换部分输入的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一FEC帧产生部分输出,并基于所述切换后消息发送命令向所述第一FEC帧产生部分输出切换后消息帧,以及
所述第一FEC帧产生部分把多个输入帧封装到FEC帧中,并向所述第一线路输出所述FEC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第二接收部分、与所述第三线路相连的第二发送部分、以及第二控制部分,
所述第二接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线路相连的第一帧再现部分、第三消息处理部分、第一缓冲器、与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第二帧再现部分、第四消息处理部分、第二缓冲器、第一FEC状态确定部分、以及第二切换部分,
所述第一帧再现部分对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的FEC帧执行纠错处理以再现封装的帧,向所述第三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帧,并向所述第一FEC状态确定部分通知纠错信息,
所述第二帧再现部分对从所述第二线路接收的FEC帧执行纠错处理以再现封装的帧,向所述第四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帧,并向所述第一FEC状态确定部分通知纠错信息,
所述第三消息处理部分在输入帧是业务帧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缓冲器输出该输入帧,而在输入帧是切换后消息帧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控制部分输出该输入帧,
所述第四消息处理部分在输入帧是业务帧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缓冲器输出该输入帧,而在输入帧是切换前消息帧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控制部分输出该输入帧,
所述第一FEC状态确定部分基于所通知的纠错信息来确定从所述第一线路向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切换的必要性,并向所述第二控制部分输出切换请求信号,以及
所述第二控制部分在输入切换前消息时通知所述第二缓冲器开始对业务进行缓冲,在输入切换后消息时向所述第二切换部分输出切换命令信号,并在输入所述切换请求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部分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5.一种传输系统,其中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接收部分和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发送部分还经由第四线路彼此相连,所述第四线路用于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发送,其中
当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对业务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帧的状态中、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到预定消息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并开始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四线路发送,以及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三线路和所述第四线路接收所述帧,并对所述帧执行纠错,在第三缓冲器和第四缓冲器中存储已经执行了纠错的所述帧,当基于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的所述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从所述第三线路到所述第四线路的线路切换时,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并且当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帧时,在读取所述第三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四缓冲器读取所述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适于:
在正常操作状态中,当基于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的所述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从所述第一线路到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切换时,执行发送部分切换,然后允许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状态改变为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在所述发送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并开始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向所述第四线路发送业务帧的处理;当在所述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中、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时,执行接收部分切换,然后允许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状态改变为所述正常操作状态,在所述接收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读取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二缓冲器读取所述帧,以及
在正常操作状态中,当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时,执行接收部分切换,并执行发送部分切换,并且允许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状态改变为所述正常操作状态,在所述接收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读取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二缓冲器读取所述帧,在所述发送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并开始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四线路发送,以及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适于:
在正常操作状态中,当基于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的所述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从所述第三线路到所述第四线路的线路切换时,执行发送部分切换,然后允许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状态改变为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在所述发送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所述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并开始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四线路发送;当在所述切换后事件消息接收等待状态中、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时,执行接收部分切换,然后允许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状态改变为所述正常操作状态,在所述接收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读取所述第三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四缓冲器读取所述帧,以及
在正常操作状态中,当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时,执行接收部分切换,并执行发送部分切换,并且允许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状态改变为所述正常操作状态,在所述接收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读取所述第三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四缓冲器读取所述帧,在所述发送部分切换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所述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并开始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二线路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使用厂商特定OAM消息帧作为所述切换后消息帧和所述预定消息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中
连续发送多个切换后消息帧。
9.一种传输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在所述传输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经由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彼此相连,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用于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发送,所述第三线路用于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发送,所述方法包括:
当在对业务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所述帧的状态中、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预定消息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从而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二线路发送,以及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接收所述帧,并对所述帧执行纠错,在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中存储已经执行了纠错的所述帧,当基于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的所述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从所述第一线路到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切换时,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预定消息,并且当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到所述切换后消息帧时,在读取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二缓冲器读取所述帧。
10.一种通信设备,经由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与另一通信设备相连,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用于发送,而所述第三线路用于接收,其中
当所述通信设备在对业务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所述帧的状态中、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预定消息时,所述通信设备在向所述第一线路发送切换后消息帧之后,切换线路,从而在对所述帧执行纠错编码的同时,将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二线路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发送部分、与所述第三线路相连的接收部分、以及控制部分,
所述发送部分包括:切换部分、第一消息处理部分、与所述第一线路相连的第一FEC帧产生部分、第二消息处理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第二FEC帧产生部分,
当所述控制部分从所述第三线路接收到预定消息时,所述控制部分向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输出切换前消息发送命令信号,并向所述切换部分输出切换命令信号,然后在所述切换部分完成切换时,向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输出切换后消息发送命令信号,
在初始状态中,所述切换部分向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业务帧,并且当接收到所述切换信号时,向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业务帧,
在基于所述切换前消息发送命令向所述第二FEC帧产生部分发送切换前消息帧之后,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将从所述切换部分输入的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二FEC帧产生部分输出,
所述第二FEC帧产生部分把多个输入帧封装到FEC帧中,并向所述第二线路输出所述FEC帧,
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将从所述切换部分输入的所述业务帧向所述第一FEC帧产生部分输出,并基于所述切换后消息发送命令向所述第一FEC帧产生部分输出所述切换后消息帧,以及
所述第一FEC帧产生部分把多个输入帧封装到FEC帧中,并向所述第一线路输出所述FEC帧。
12.一种通信设备,经由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与另一通信设备相连,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用于接收,而所述第三线路用于发送,其中
所述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接收帧,并对所述帧执行纠错,在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中存储已经执行了纠错的所述帧,当基于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的所述帧的纠错状态、确定需要执行从所述第一线路到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切换时,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预定消息,并且当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到切换后消息帧时,在读取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所有所述帧之后,开始从所述第二缓冲器读取所述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接收部分、与所述第三线路相连的发送部分、以及控制部分,
所述接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线路相连的第一帧再现部分、第一消息处理部分、第一缓冲器、与所述第二线路相连的第二帧再现部分、第二消息处理部分、第二缓冲器、FEC状态确定部分、以及切换部分,
所述第一帧再现部分对从所述第一线路接收的FEC帧执行纠错处理以再现封装的帧,向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帧,并向所述FEC状态确定部分通知纠错信息,
所述第二帧再现部分对从所述第二线路接收的FEC帧执行纠错处理以再现封装的帧,向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输出所述帧,并向所述FEC状态确定部分通知纠错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处理部分在输入帧是业务帧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缓冲器输出该输入帧,而在输入帧是切换后消息帧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部分输出该输入帧,
所述第二消息处理部分在输入帧是业务帧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缓冲器输出该输入帧,而在输入帧是切换前消息帧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部分输出该输入帧,
所述FEC状态确定部分基于所通知的纠错信息来确定从所述第一线路向所述第二线路的线路切换的必要性,并向所述控制部分输出切换请求信号,以及
所述控制部分在输入切换前消息时通知所述第二缓冲器开始对业务进行缓冲,在输入切换后消息时向所述切换部分输出切换命令信号,并且在输入所述切换请求信号时通过所述发送部分向所述第三线路发送所述预定消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90257 | 2010-04-09 | ||
JP2010-090257 | 2010-04-09 | ||
PCT/JP2011/001317 WO2011125285A1 (ja) | 2010-04-09 | 2011-03-07 | 伝送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23185A true CN102823185A (zh) | 2012-12-12 |
CN102823185B CN102823185B (zh) | 2015-08-26 |
Family
ID=4476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4271.7A Active CN102823185B (zh) | 2010-04-09 | 2011-03-07 | 传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88914B2 (zh) |
EP (1) | EP2557726B1 (zh) |
JP (1) | JP5700038B2 (zh) |
CN (1) | CN102823185B (zh) |
HK (1) | HK1177847A1 (zh) |
WO (1) | WO20111252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27332A (ja) * | 2012-07-24 | 2014-02-06 | Fujitsu Ltd | 伝送装置 |
JP2018191166A (ja) * | 2017-05-09 | 2018-11-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
JP7323226B1 (ja) | 2022-06-09 | 2023-08-08 |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終端装置、分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65422A (ja) * | 1995-03-28 | 1996-10-11 | N Ii C Terenetsuto Works Kk | 回線切替方法 |
CN1826821A (zh) * | 2003-06-10 | 2006-08-3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图像数据通信系统和图像数据通信方法 |
CN101552650A (zh) * | 2009-04-29 | 2009-10-07 | 北京亿兆未来宽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无损切换功能的光接口方法及其系统 |
US20100020690A1 (en) * | 2008-07-25 | 2010-01-28 | Kenta Komiya |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68609B2 (ja) | 1990-11-09 | 1999-03-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経路切替方式 |
JPH06164557A (ja) * | 1992-11-17 | 1994-06-10 | Fujitsu Ltd | 無線回線の回線切替方式 |
JP2546507B2 (ja) | 1993-07-05 | 1996-10-2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二重化回線系切り替え方式 |
FI95637C (fi) | 1994-02-28 | 1996-02-26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pakettimuotoisen datayhteyden reitin vaihtamiseksi |
JP2576793B2 (ja) * | 1994-07-15 | 1997-01-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瞬断パス切換方式 |
EP0696111B1 (en) * | 1994-07-18 | 2004-04-28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A hitless path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H10145374A (ja) | 1996-11-11 | 1998-05-29 | Hitachi Ltd | パケットコネクションの系切替方法及び非同期転送モード通信装置 |
JP4300720B2 (ja) | 2001-06-29 | 2009-07-22 | Kddi株式会社 | 光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回線切り替え方法 |
JP4411111B2 (ja) | 2004-03-15 | 2010-02-10 | Nec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無瞬断切替装置 |
JP5806797B2 (ja) | 2008-10-07 | 2015-11-10 |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 潤滑油基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潤滑油組成物 |
-
2011
- 2011-03-07 EP EP11765187.7A patent/EP2557726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3-07 US US13/639,675 patent/US8788914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07 JP JP2012509290A patent/JP57000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3-07 WO PCT/JP2011/001317 patent/WO201112528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07 CN CN201180014271.7A patent/CN102823185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23 HK HK13104924.8A patent/HK1177847A1/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65422A (ja) * | 1995-03-28 | 1996-10-11 | N Ii C Terenetsuto Works Kk | 回線切替方法 |
CN1826821A (zh) * | 2003-06-10 | 2006-08-3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图像数据通信系统和图像数据通信方法 |
US20100020690A1 (en) * | 2008-07-25 | 2010-01-28 | Kenta Komiya |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
CN101552650A (zh) * | 2009-04-29 | 2009-10-07 | 北京亿兆未来宽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无损切换功能的光接口方法及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125285A1 (ja) | 2011-10-13 |
US8788914B2 (en) | 2014-07-22 |
CN102823185B (zh) | 2015-08-26 |
JPWO2011125285A1 (ja) | 2013-07-08 |
EP2557726B1 (en) | 2021-04-28 |
US20130024750A1 (en) | 2013-01-24 |
EP2557726A1 (en) | 2013-02-13 |
JP5700038B2 (ja) | 2015-04-15 |
HK1177847A1 (zh) | 2013-08-30 |
EP2557726A4 (en) | 2017-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278820C (en)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or high spee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
US20100238936A1 (en) |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dundancy switching method | |
CN102823185A (zh) | 传输系统 | |
US8854950B2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JP4793117B2 (ja) | 通信装置、ラインプロテクション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ラインプロテクション制御方法 | |
JP2996364B2 (ja) | 伝送方式 | |
JP4045415B2 (ja) | イーサネット通信装置 | |
JP2762873B2 (ja) | 通話路系切り替え監視方式 | |
US2012014061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protection switching | |
JP2007067887A (ja)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回線制御方法 | |
JP4679090B2 (ja) | 送端切替方法およびセット予備端局装置 | |
JP2761034B2 (ja) | ディジタル通信回線の監視方式 | |
JP3577008B2 (ja) | ホットスタンバイ方式無線装置のデータ保証回路及びデータ保証方法 | |
JP4760397B2 (ja) |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無線伝送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無線伝送方法 | |
JP2009246678A (ja) | 光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瞬断切替方法および無瞬断切替システム | |
JP2003032234A (ja) | フレーム同期方式 | |
US20040027261A1 (en) | Centrally synchronized distributed switch | |
Schneider et al. | A N+ 2 protection switching system for synchronous STM-1 signals and plesiochronous 140 Mbit/s signals by using two carrier technique | |
JP3187303B2 (ja)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 |
JP2003008597A (ja) | クロックパス切替方法 | |
JPH04243335A (ja) | 無瞬断回線切替回路 | |
JPH10154972A (ja) | 無瞬断切替方式 | |
JP3485993B2 (ja) | 無線装置及び無線装置における切替え方法 | |
JP4506452B2 (ja) | 回線切替装置および回線切替方法 | |
JPS6350221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8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8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