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2003B -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2003B
CN102822003B CN201180015733.7A CN201180015733A CN102822003B CN 102822003 B CN102822003 B CN 102822003B CN 201180015733 A CN201180015733 A CN 201180015733A CN 102822003 B CN102822003 B CN 102822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shaft
control apparatus
reinforcing element
gear box
box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7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2003A (zh
Inventor
I·斯塔尼奇
O·孔茨
C·斯图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 Laubb Hanmerstein & Co 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48613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82200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 Laubb Hanmerstein & Co KG GmbH filed Critical C Laubb Hanmerstein & Co 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822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2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2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2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4Linear actuator, e.g. screw mechanism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尤其是高度或纵向调节装置,其包括在一端处可旋转安装于齿轮箱壳体内以及在另一端处可旋转安装于接收单元内的螺纹轴,所述接收单元具有适于螺纹轴的内螺纹。调节装置还包括可操作性地连接到螺纹轴的电机单元。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和用于具有所述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调节装置将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传递到所需程度。实现上述的原因在于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从而所述加强元件适于承受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尤其是高度或纵向调节装置,其具有:
-螺纹轴,其安装成使得一端在齿轮箱壳体内旋转,而另一端在接收单元内旋转,该接收单元具有与螺纹轴相匹配的内螺纹;以及
-电机单元,其与螺纹轴成可操作性的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具有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
背景技术
用于现代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具有多种可能的设置以允许对于相应的人员而言使得机动车辆座椅得到最佳调节。为了增加调节机动车辆座椅时的便利性,越来越多地使用最初命名类型的电机驱动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通过适当的操作控制器来致动。为了相对于彼此调节座椅的各个区域或相应的座椅结构,优选使用螺纹轴,其处于接收单元内,该接收单元具有根据螺母-主轴机构类型的内螺纹,允许相对于彼此来调节座椅结构。为此目的,调节装置在一侧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结构,且在另一侧连接到另一座椅结构,例如连接到座椅上部轨道,待调节的座椅结构抵靠该上部轨道而可移动,并允许支撑该调节机构。
与具有所谓的集成安全带扣的机动车辆座椅的设计(也就是说,安全带扣直接设置于机动车辆座椅上而不是直接设置于车辆底盘上)相结合,存在依赖于特定构造的需求,即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力经由调节装置(尤其是经由高度调节装置)来传递。这意味着在发生上述碰撞的情况下,螺纹轴、齿轮箱壳体和接收单元经受增加的拉伸力和压缩力。在此有必要消除调节装置的故障,以便防止人就座于其上的机动车辆座椅垮塌,其原因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座椅的稳定性尤其可用于保护乘员。对于碰撞的参考以及后续的参考适用于车辆正面撞击或相应的后面撞击。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提供一个单独的碰撞锁,在调节装置受到威胁或发生垮塌情况下,该碰撞锁将各座椅结构相对于彼此进行稳定,各座椅结构通过碰撞锁而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碰撞锁具有由于额外的组件使得它们会导致机动车辆座椅的净重增加以及增加机动车辆座椅生产成本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以及用于具有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述调节装置传递所产生的力到所需程度。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和一种座椅基座框架来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独特特征在于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从而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其适于吸收在螺纹轴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
本发明基于下述的认识,即调节装置的损坏是由于以下事实造成的:即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在为集成安全带扣的情况下,调节装置的拉伸载荷增加,上述会导致相对于齿轮箱壳体将螺纹轴拉出。要消除的正是螺纹轴和齿轮箱壳体之间的这种连接断开,因而将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中,从而该加强元件传递螺纹轴和加强构件之间所产生的力以及加强元件和齿轮箱壳体之间所产生的力。加强元件通过一方面与螺纹轴的足够大的接触表面以及另一方面与齿轮箱壳体的足够大的接触表面而达到该目的,其与两者的接触表面必须单独确定。使用加强元件的独特特征尤其在于由于通过加强元件导致的齿轮箱壳体和螺纹轴之间的特别优良的力传递,可避免螺纹轴以及尤其是齿轮箱壳体的进一步增强(其可被视为是关键性的),从而整个调节装置的净重相对于已知的调节装置几乎不增加,且已知的调节装置不适于传递撞击力。
如果其保证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在齿轮箱壳体和螺纹轴之间传递,则调节装置在原则上可以任何方式在齿轮箱壳体内进行布置。因此,尤其可以选择这种设计,其仅适于传递在发生车辆正面撞击的情况下作用于螺纹轴上的拉伸力。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结构设计成适于吸收在纵轴方向上作用于螺纹轴上的拉伸力和/或压缩力。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拉伸力以及压缩力均可通过加强元件有效地传递,以补足的方式增加了调节装置的稳定性,且确保即使在不是正面撞击的撞击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调节装置的垮塌。
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只要其确保在发生碰撞时加强元件仍然可操作地连接到螺纹轴,从而产生的载荷则可有效地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传递,则可以对螺纹轴和加强构件之间的连接进行自由地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在正常操作期间,也就是在车辆座椅的正常调节期间以及在调节后的位置,加强元件设置成与螺纹轴不接触,从而仅仅在发生碰撞时后者(即螺纹轴)才与加强元件相接触。根据本发明的这种进一步改进,加强元件和螺纹轴,或在发生碰撞时螺纹轴和加强元件的相互作用的相应接触面彼此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从而只有在发生碰撞时它们才相互接触。这种设计具有下述优势,即在正常操作期间,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没有摩擦。因此消除了在正常操作中由加强元件和螺纹轴之间的接触导致的磨削噪声或摩擦噪声。由此,根据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生产成本可附带地降低,同时仍保持相应的功能。
假设加强元件的一种适当设计,后者(即加强元件)在齿轮箱壳体内与螺纹轴相对相反的配置已经大体允许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经由加强元件和螺纹轴之间的预定接触表面来可靠地从加强元件传递到齿轮箱壳体。齿轮箱壳体又设计成使得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也可靠地在齿轮箱壳体和待调节的座位单元之间传递。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中,从而其一方面适于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而另一方面用于吸收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设计,加强元件不仅用于将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在加强元件和螺纹轴之间可靠地传递,且除此之外,还适于在待调节的座椅单元和加强元件之间传递力。本发明的这种设计使得可以独立于在正常操作中存在的力或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或只考虑在正常操作中产生的载荷来定制齿轮箱壳体的尺寸。在正常情况下和/或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所有力均能可靠地传递到加强元件。这使得有可能将齿轮箱壳体设计成特别小的和成本有效的,上述附带地降低调节装置的生产成本。
特别有利的是,用于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的加强元件具有用于设置连接装置的接收开口。这使得有可能以已知的方式将调节装置经由加强元件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从而可以省却座椅单元到加强元件的单独连接。诸如连接螺栓的连接装置例如可理想地延伸穿过齿轮箱壳体和加强元件,以及延伸穿过在待调节座椅单元中适当形成的接收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元件设置成在正常操作期间,连接装置可设置成与接收开口间隔开一定的距离。本发明的这种设计使得能够避免对加强元件的接收开口的特殊设计,因为在正常操作期间这些接收开口与连接装置(例如连接螺栓)不相接触。在该方面,在调节装置的设计过程中,连接装置和接收开口之间的摩擦载荷可以忽略不计。本发明的这种设计提供下述:例如在正常操作期间,只有齿轮箱壳体与连接螺栓相接触,以及仅仅在发生碰撞时,后者(即连接螺栓)才与加强元件的接收开口相接触。
加强元件的设计和螺纹轴的相应设计在原则上可以自由地选择以便传递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产生的力。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元件为此目的具有啮合槽,其用于接纳螺纹轴的具有周向凹陷部分的部分,其中在正常操作期间,加强元件优选设置成与凹陷部分间隔开一定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这种设计,加强元件在一端上具有开放沟槽,其中沟槽的宽度与螺纹轴的凹陷部分相匹配,在安装状态下该凹陷部分设置于沟槽内。在此,在螺纹轴的纵轴方向上,至少在齿轮箱壳体的方向上,螺纹轴具有大于啮合槽的较大直径的相继部分。在发生碰撞时,该区域与加强元件的围绕啮合槽的区域相接触,从而通过上述,力可有效地在加强元件和螺纹轴之间传递。
在正常操作过程中,螺纹轴设置成距离加强元件一定的距离,从而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没有摩擦,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将需要避免断裂和/或摩擦噪声的一种设计。除此之外,具有在一侧上是开放的啮合槽的加强元件的设计允许对调节装置进行特别简单的安装,其中,具有周向凹陷部分的螺纹轴只需要被插入到啮合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加强元件具有U形形状,其中自由分支设有用于连接装置的接收开口,并且在分支之间延伸的部分具有啮合槽。本发明这种设计的独特特征在于加强元件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生产,且可易于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自由分支经由接收开口允许利用连接装置附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所述连接分支的部分可使得螺纹轴被接纳于啮合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连接装置和/或接收开口具有滑动性能,且具体的,连接装置和/或接收开口至少在一些部分中用塑料包覆模制。根据本发明的这种设计,在正常操作期间在连接装置和接收开口之间存在接触的情况下,要确保无中断的操作,因为不会产生阻碍或产生降低舒适性的干扰噪声。通过连接装置或接收开口的合适选择材料选择或涂层可以获得上述滑动性能。特别有利的是由塑料来包覆模制接触表面,由此用于确保无中断的操作。
作为一种有利的设计,尤其是在经由在分支之间延伸的部分中的啮合槽而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形成连接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所述在两个分支之间延伸的部分,优选是该部分的围绕啮合槽设置的区域,尤其是该部分的设置于啮合槽下方的区域具有大于自由分支的更大材料厚度,其中围绕啮合槽的区域的更大材料厚度还可由一种加强元件来实现,该加强元件不具有用于连接到待调节座椅单元的分支。本发明的相应设计确保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以特别可靠的方式传递。此外,围绕啮合槽的该区域的加强防止了啮合槽弯曲或劈开,上述弯曲或劈开可能会导致螺纹轴与加强元件脱离开。
正如已经描述的那样,该齿轮箱壳体可设计成用于将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在加强元件和齿轮箱壳体之间传递。采用加强元件具有用于连接到待调节座椅单元的接收开口的合适设计,用于只承受在正常操作下所产生的力的一种设计也是可能的,因为连接元件在正常操作下尽可能设置成距离接收开口一定的距离。然而如果连接装置在正常操作期间与加强元件的接收开口接触的话,齿轮箱壳体也可以设计成不考虑在正常操作期间所产生的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齿轮箱壳体由塑料材料制成,具体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根据本发明的该进一步改进的齿轮箱壳体的独特特征在于它的重量特别轻,且其非常可靠地传递所发生的力。具体地,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的独特特征在于即使在使用不适于将齿轮箱壳体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的加强元件的情况下,产生的所有力可以被吸收且可以传递到座椅单元。
加强元件可以任何方式在齿轮箱壳体内进行布置。可以设想将齿轮箱壳体设计成使得加强元件被简单地插入到齿轮箱壳体中到相应凹部内,然后由壳体盖或第二半壳体封闭。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齿轮箱壳体通过围绕加强元件的塑料包覆模制而形成。本发明的这种设计的独特特征在于在齿轮箱壳体和加强元件之间可形成无游隙的尤其良好的连接。同时,可以很容易和成本有效地制造齿轮箱壳体。
可以仅考虑在发生碰撞时所传递的力来选择加强元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加强元件设计成冲弯的部件。其独特的特征在于其可以简单且廉价地制造,因此,可以特定的方式确保调节装置的成本效益的生产。
在原则上,所有类型的驱动单元都可用于操作调节装置。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进一步改进,电机单元由电动马达形成,其中,设置于电动马达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元件(具体是蜗杆)与在齿轮箱壳体的区域中设置于螺纹轴上的第二齿轮元件(具体是蜗轮)在齿轮箱壳体中啮合,用于驱动螺纹轴。本发明的这种设计的独特特征在于下述事实:电动马达和螺纹轴之间的力传递被封装于齿轮箱壳体内而发生,在齿轮箱壳体中连接受到保护以免受外部的影响。这有效地防止对第一和第二齿轮元件之间的可操作性连接的干扰,由此可以补充的方式增加调节装置的可靠性。使用蜗轮以及蜗杆的独特特征在于其特定的方式,因为其允许特别可靠和安静地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具有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的特征是接收单元的背离齿轮箱壳体的端部连接到第一座椅结构,且齿轮箱壳体连接到第二座椅结构,其中调节装置连接可相对于彼此进行调节的第一和第二座椅结构。这确保调节装置将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在第一和第二座椅结构之间传递。由于调节装置的具体设计,以特定的方式确保调节装置不会断裂,由于调节装置断裂,相对于落座于座椅内的人员而言将会丧失座椅的支撑功能。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附图示出:
图1是机动车辆座椅的其上设置有调节装置的部分区域的侧视图草图;
图2是示出齿轮箱壳体的透视分解视图,其中螺纹轴的一部分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
图3是螺纹轴与加强元件接合的透视图;
图4是加强元件的透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调节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电机单元处于安装状态下;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调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螺纹轴、加强元件和齿轮箱壳体的分解视图;
图7是与加强元件相互作用的螺纹轴的透视图;以及
图8是齿轮箱壳体的透视图,其中根据调节装置第三实施例的螺纹轴设置于其内。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机动车辆座椅的其上设置有调节装置1的部分区域的示意图。调节装置1在座椅单元5和座椅上部轨道18之间延伸,座椅上部轨道的一部分可移动地安装在座椅下部导轨17处,座椅下部导轨17可设置于车辆地板上。
在图5中以透视图示出的允许调节座椅高度的调节装置1在一端部具有以铰接方式连接到座椅单元5的齿轮箱壳体3,以及在另一端部在与齿轮箱壳体3相反定位的端部处,具有为撑管形状的接收单元4,其经由连接螺栓19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上部轨道18。调节装置1通过借助于设置于齿轮箱壳体3处的电机单元22来转动螺纹轴2而允许对座椅单元5相对于座椅下部轨道17或相对于座椅上部轨道18进行高度调节。通过相对于撑管转动螺纹轴2而导致发生调节装置1的长度变化这一过程来使座椅单元5的座椅高度得到调节,所述撑管具有与螺纹轴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转动螺纹轴2,连接螺栓19和齿轮箱壳体3之间的距离改变。由于座椅单元5经由两个联杆20、21铰接连接到座椅上部轨道18,调节装置1长度上的变化导致座椅单元5的高度变化。因此,调节装置1允许由座椅下部导轨17和座椅上部导轨18形成的第一座椅结构6相对于由座椅单元5形成的第二座椅结构7进行相对的调节。
为了将螺纹轴2连接到电机单元22,为蜗轮16形状的齿轮元件设置于螺纹轴2上,该齿轮元件在调节装置1的安装状态下与电机单元22的齿轮元件啮合。螺纹轴2安装成其可在齿轮箱壳体3内旋转,从而蜗轮16在齿轮箱壳体3内与电机单元2的齿轮元件相互作用(参见图2)。
齿轮箱壳体3具有插入到齿轮箱壳体3的凹部11中的加强元件8。当发生碰撞时,加强元件8将作用于座椅结构7上的力直接传递到螺纹轴2上,并由此传递到第一座椅结构6上。加强元件8设计成具有用于将第二座椅结构7连接到螺纹轴2的U形形状,且在其每个自由分支上具有接收开口9,且在连接自由分支15的在分支15之间延伸的部分中具有在一侧上开放的啮合槽12。在调节装置1的安装状态下以及在待调节的座椅单元5处,连接螺栓10延伸通过齿轮箱壳体3以及延伸通过接收开口9,且螺纹轴2设置成使得周向凹陷部分13位于加强元件8的啮合槽12内。邻近凹陷部分13且在齿轮箱壳体3的方向上延伸的螺纹轴头26具有大于啮合槽12的更大直径。当发生碰撞时,螺纹轴头26与加强元件8存在相互作用,从而不会将螺纹轴2从齿轮箱壳体3中拉出。
力传递通过螺纹轴头26和加强元件8的彼此面对的两侧进行,上述两侧仅仅作为碰撞载荷的结果而彼此相接触,因为在正常操作期间,它们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设置以避免产生摩擦噪声。
在安装状态下延伸穿过齿轮箱壳体3以及还延伸穿过加强元件8的接收开口9的紧固螺栓10用于将齿轮箱壳体3连接到座椅单元5且用于传递发生事故时产生的作用力。因此,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可直接经由加强元件8从座椅单元5传递到螺纹轴2。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对齿轮箱壳体3的施载,对齿轮箱壳体3的施载可导致其受到损坏或相应导致螺纹轴2从齿轮箱壳体3脱离开。
图3示出加强元件8,用于示出其与螺纹轴2相互作用的功能,其中螺纹轴2的凹部13设置于加强元件8的啮合槽12内。加强元件8在啮合槽12的下方具有变宽的材料部分,其使得加强元件8的稳定性增加,以防止形成为金属片材冲压部分的组件弯曲(参见图4)。
图5中以透视图示出的调节装置1(连同在安装状态下附接的电机单元22以及封闭齿轮箱壳体3的壳体盖23)与下述所示的调节装置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接收单元4由撑管形成,其在与齿轮箱壳体3相反的一端部上在平坦区域中具有用于容纳紧固装置的开口25,调节装置1通过其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到座椅上部轨道18。
撑管在朝向齿轮箱壳体3、3a的一端具有内螺纹,撑管通过内螺纹与螺纹轴2、2a的外螺纹接合。由于螺纹轴2、2a的端部具有蜗轮16且与撑管相反定位,螺纹轴安装成可在齿轮箱壳体3、3a内旋转,其中螺纹轴2、2a延伸穿过齿轮箱壳体3、3a的凹部14。
在图6和图7中示出的调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调节装置1的不同之处具体在于加强元件8a的不同形状。该元件不具有用于连接到待调节座椅单元的任何分支15,而是形成为U形盘,其中自由分支形成啮合槽12a,其用于位于螺纹轴2a上的周向凹陷部分13a。
加强元件8a设置于齿轮箱壳体3a的凹部11a内,且在螺纹轴2a的轴向上紧固。螺纹轴2a的一部分可在轴向上经由凹陷部分13a的表面可操作地连接到加强元件8a。加强元件8a和齿轮箱壳体3a的凹部11a之间的接触表面以及螺纹轴2a和加强元件8a之间的接触表面可定尺寸为使得当发生碰撞时对调节装置产生的施载会可靠地从齿轮箱壳体3a经由加强元件8a传递到螺纹轴2a,而不会导致螺纹轴2a垮塌。在发生事故时,力经由待调节的座椅单元5传递到适当地设计的齿轮箱壳体3a。用于连接到座椅单元5的齿轮箱壳体3a具有用于接纳连接装置诸如紧固螺栓10的接收开口24。
图8示出了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的螺纹轴2a在齿轮箱壳体3a内的可能布置。与图6和图7中所示的调节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比较,螺纹轴2a在齿轮箱壳体3a内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U形加强元件27设置于蜗轮16和齿轮箱壳体3a的具有凹部14的部分之间。该加强元件在一侧上抵接齿轮箱壳体3a的围绕凹部14的区域,而在另一侧上位于蜗轮16上,其中,也可以选择这样一种布置:其中仅在发生碰撞时使得第二加强元件27与蜗轮16和/或齿轮箱壳体3a接触。
通过补充地增大接触表面的第二加强元件27在因碰撞而产生载荷的情况下会抵抗螺纹轴2a的垮塌。为了增加可靠性,蜗轮16可设置于螺纹轴2a的周向台肩上,这在发生碰撞时提供对加强元件27的改进的支撑。

Claims (19)

1.使用于车辆中的调节装置,其具有:
-螺纹轴,其安装成使得一端在齿轮箱壳体内旋转,而另一端在接收单元内旋转,所述接收单元具有与螺纹轴相匹配的内螺纹;以及
-电机单元,其与螺纹轴成可操作性的连接;
其特征在于:
加强元件(8)设置于齿轮箱壳体(3)内,从而其适于吸收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2)的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
所述加强元件(8)具有啮合槽(12),其用于接纳螺纹轴(2)的具有周向凹陷部分(13)的部分,其中在正常操作期间加强元件(8)设置成距离该凹陷部分(13)一定的距离;
电机单元(22)由电动马达形成,其中,设置于电动马达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元件与在齿轮箱壳体(3)区域中设置于螺纹轴(2)上的第二齿轮元件在齿轮箱壳体(3)中啮合,用于驱动螺纹轴(2),所述第一齿轮元件是蜗杆,所述第二齿轮元件是蜗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元件(8)设计成用于承受在纵轴方向上作用于螺纹轴(2)上的拉伸力和压缩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正常操作期间加强元件(8)设置成相对于螺纹轴(2)没有接触,从而只有在发生碰撞时螺纹轴(2)才与加强元件(8)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元件(8)设置于齿轮箱壳体(3)内,从而一方面其适于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5),而另一方面用于吸收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2)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元件(8)具有用于设置连接装置(10)的接收开口(9),所述连接装置(10)用于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元件(8)设置成使得在正常操作期间所述连接装置(10)能设置成距离所述接收开口(9)一定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元件(8)设计成U形,其中所述U形的两个自由分支(15)设有用于连接装置(10)的接收开口(9),且在两个自由分支(15)之间延伸的部分具有所述啮合槽(12),所述连接装置(10)用于连接至座椅单元(5)。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和/或接收开口(9)具有滑动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和/或接收开口(9)至少在一些部分中用塑料包覆模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个自由分支(15)之间延伸的部分具有大于所述两个自由分支(15)的更大材料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个自由分支(15)之间延伸的部分的围绕啮合槽(12)设置的区域具有大于所述两个自由分支(15)的更大材料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个自由分支(15)之间延伸的部分的设置于啮合槽(12)下方的区域具有大于所述两个自由分支(15)的更大材料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3)由塑料材料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3)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3)通过塑料包覆模制围绕加强元件(8)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元件(8)形成为冲弯的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7、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高度或纵向调节装置。
19.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所述座椅基座框架具有能相对于彼此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接收单元(4)的背离齿轮箱壳体(3)的端部连接到第一座椅结构(6),而齿轮箱壳体(3)连接到第二座椅结构(7)。
CN201180015733.7A 2010-03-17 2011-03-08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Active CN102822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02964.5 2010-03-17
DE102010002964A DE102010002964A1 (de) 2010-03-17 2010-03-17 Verstell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Höhen- oder Längs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PCT/EP2011/053462 WO2011113725A2 (de) 2010-03-17 2011-03-08 Verstell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höhen- oder längs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2003A CN102822003A (zh) 2012-12-12
CN102822003B true CN102822003B (zh) 2016-04-20

Family

ID=4448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733.7A Active CN102822003B (zh) 2010-03-17 2011-03-08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628B2 (zh)
EP (1) EP2547547B2 (zh)
JP (1) JP5663608B2 (zh)
KR (1) KR101435545B1 (zh)
CN (1) CN102822003B (zh)
DE (1) DE102010002964A1 (zh)
PL (1) PL2547547T5 (zh)
WO (1) WO201111372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43012B4 (de) 2010-10-27 2022-01-27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Sitzuntergestell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DE102014201742A1 (de) * 2014-01-31 2015-08-06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 Co. KG Stell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CN104015639B (zh) * 2014-06-11 2017-01-11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协同调节座椅坐垫与靠背碰撞安全的调节系统
DE202015105851U1 (de) 2015-11-03 2015-11-10 Innotec Motion GmbH Sitzmöbelchassis
DE202015105865U1 (de) * 2015-11-04 2015-11-11 Innotec Motion GmbH Sitzmöbelchassis
CN105383335B (zh) * 2015-12-21 2019-03-19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及其升降驱动装置
US10829009B2 (en) 2018-06-27 2020-11-10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Vehicle seat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983A (en) * 1992-04-30 1994-04-19 Itt Corporation Rotatable seat belt buckle mounting bracket for vehicle seat adjuster
DE29513272U1 (de) * 1995-08-18 1997-01-02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eines Sitz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3656432B2 (ja) 1998-09-17 2005-06-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ワーシートのスライドレール構造
FR2798184B1 (fr) * 1999-09-07 2001-11-23 Guy Fontanille Carter de dispositif de renvoi d'angle de moteur de propulsion pour bateau
JP3522627B2 (ja) * 2000-02-28 2004-04-26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DE10230514B4 (de) * 2002-07-06 2004-10-14 Keiper Gmbh & Co. Kg Längs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JP4661316B2 (ja) * 2005-04-08 2011-03-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4428282B2 (ja) * 2005-04-22 2010-03-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06335153A (ja) * 2005-05-31 2006-12-14 Fuji Kiko Co Ltd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FR2891211B1 (fr) * 2005-09-26 2009-05-01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Ensemble motoverin renforce, en particulier pour siege automobile.
DE102006020174A1 (de) * 2006-05-02 2007-11-08 Robert Bosch Gmbh Getriebeeinheit mit einem Trägerrohr
DE102007049864B4 (de) * 2007-01-31 2017-08-03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Sitzgestell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mit einem Sitzträger, der zwei Seitenteile hat
DE102007058523A1 (de) * 2007-12-05 2009-06-10 Robert Bosch Gmbh Adapterelement sowie Verstellantrieb mit Adapterelement
CN101509540B (zh) * 2008-02-14 2011-06-1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动力传输装置
US8061756B2 (en) * 2008-03-31 2011-11-22 Fuji Kiko Co., Ltd. Electrically operated seat slide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547547T3 (pl) 2015-07-31
DE102010002964A1 (de) 2011-09-22
KR101435545B1 (ko) 2014-09-02
CN102822003A (zh) 2012-12-12
PL2547547T5 (pl) 2019-10-31
US8960628B2 (en) 2015-02-24
KR20120138811A (ko) 2012-12-26
WO2011113725A2 (de) 2011-09-22
EP2547547B1 (de) 2015-03-04
JP5663608B2 (ja) 2015-02-04
WO2011113725A3 (de) 2012-03-15
US20130200665A1 (en) 2013-08-08
EP2547547A2 (de) 2013-01-23
EP2547547B2 (de) 2018-03-21
JP2013522103A (ja) 201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2003B (zh)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CN203592965U (zh) 可伸缩式安全带带扣组件
CN101932782B (zh) 机动车锁
CN207063743U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5658471B (zh) 电操作型靠背调节器和具有这种靠背调节器的车辆座椅
US8661731B2 (en) Electric door-locking system using a cam
EP2279898B1 (en) Speed reduction device for power seat
CN101772435A (zh) 用于车门的门模块及安装方法
CN103347768A (zh) 机动车的转向柱
US8915533B2 (en) Modular door drive
EP3112208B1 (en) Power seat with complete walk-in system
US20200308892A1 (en) Spindle drive assembly and vehicle flap with a spindle drive assembly
CN103813934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装配系统
CN104936833A (zh) 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安全带扣锁提送装置
JP6144512B2 (ja) 車両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04010874A (zh) 用于座椅导轨的锁定器件的释放装置
CN102373844A (zh) 汽车锁
CN204715938U (zh) 车用门锁装置
CN105041065B (zh) 一种房门锁体
US8677851B2 (en) Energy absorbing shift lever assembly with reusable latching mechanism
KR100821098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트랙 레버
CN107091018B (zh) 一种电动机械锁芯
CN108138519B (zh) 具有儿童安全锁机构的门闩设备和儿童安全锁机构的装配方法
CN112208400A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装置
JP2009228275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lingen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Solingen

Patentee before: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K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7

Address after: Luxembourg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GmbH

Address before: Solingen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 Co.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Address after: 451 dieqiao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Kaibo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Luxembourg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