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2423B - 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2423B
CN102812423B CN201180014572.XA CN201180014572A CN102812423B CN 102812423 B CN102812423 B CN 102812423B CN 201180014572 A CN201180014572 A CN 201180014572A CN 102812423 B CN102812423 B CN 102812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ntioned
adhesive
contact panel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45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2423A (zh
Inventor
金章淳
宋玟锡
李勇勋
李亿炯
崔源九
韩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Keze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2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3Coating layer not in excess of 5 mils thick or equival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38Polymer of mono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本发明能够提供耐热性、光学特性、湿润性、抗剪性、耐弯曲性以及耐化学性优秀,且适用于触控面板时表现出优良的耐久性的粘结膜。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最近,手机或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HS)终端等移动式终端及掌上电脑(PDA)终端等移动通信终端正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移动通信终端所追求的技术目标可主要举出薄型化、轻量化、节电化、高分辨率化以及高亮度化等。
特别是,搭载触控面板或触摸屏作为输入设备的终端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出于实现轻量化以及防止裂痕的需要将透明传导性塑料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作为基材,在其一侧面具有通过粘结剂层将形成有ITO(Indium TinOxide,氧化铟锡)等导电性薄膜的膜层压于传导性玻璃、加固材料或装饰膜等上的结构。
在触摸屏或触控面板中,用于附着透明导电膜的粘结剂需要具备如下物理性质:可吸收装饰膜造成的印刷高度差的高度差吸收性;暴露于高温或高湿等恶劣环境时,可抑制卷曲(curl)或者气泡等的产生的耐久性;裁剪时能够抑制倾斜或按压的抗剪性;以及针对各种基材的优秀的粘附性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光学特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各种物理性质。
特别是,在制备触控面板或触摸屏时,用于使粘结剂组合物固化的工序于14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以上,并在组装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Board)时,粘附异方性导电箔(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oil)的工序也于约12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在此过程中,如果粘结剂组合物或粘结剂的耐热性降低,则存在粘结剂与粘附物(例如,透明导电膜等)之间出现气穴(airpocket)、气泡、翘起或者卷曲(Curl)的问题。
并且,在触控面板的窗口表面进行写入(Writing)时,如果位于窗口下部的粘结膜的耐久性较弱,则会发生粘结剂的翘起,并由于低弹性所导致的低恢复力而在写入之后留有印记的问题。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6-0043847号公开了作为用于触控面板的透明粘结剂的、包含重均分子量为50万~90万的高分子量丙烯酸聚合物及重均分子量为3000~6000的低分子量低聚物的粘结剂组合物。
但是,上述文献所公开的粘结剂由于其耐热性大幅降低,因而在适用于约100℃以上的高温工序时,存在粘结剂与粘附体之间易产生气穴或气泡或易发生面板弯曲、翘起、卷曲(curl)等的问题,而且,在触控面板的窗口表面进行写入时,由于粘结剂中所含的低分子量添加剂致使恢复力降低,因而在写入后留有印记,长期使用时还存在粘结剂翘起的隐患。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包含片状粘结剂层,并满足下述一般式1的条件。
(一般式1)
X≥10万
在上述一般式1中,X表示,于移动速度为60mm/s及负载为450gf的条件下,用0.8R笔针对上述粘结膜进行写入测试直到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为1Ω以上时的通过次数。
本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手段,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窗口膜;本发明的粘结膜,其附着于上述窗口膜的下部;以及导电性层压体,其附着于上述粘结膜的下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如同固化工序或印刷电路板的组装工序一样,在能够提供一种在触控面板制备过程中进行的高温工序中表现出优秀的耐热性的粘结膜。并且,本发明还能够提供针对粘附体具有优秀的湿润性、光学特性、抗剪性、可操作性以及耐久性,且不导致面板发生弯曲、翘起以及卷曲等的粘结膜。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进行本发明的写入测试而制成的试片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粘结膜的剖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的剖视图。
图4是在本发明中测定粘结剂层的动态剪切强度的示意图。
图5是在本发明中测定粘结剂层的静态剪切维持时间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粘结膜的剖视图。
图7是例示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构成的触控面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包含片状粘结剂层,并满足下述一般式1的条件。
(一般式1)
X≥10万
在上述一般式1中,X表示,于移动速度为60mm/s及负载为450gf的条件下,用0.8R笔针对上述粘结膜进行写入测试(Writing test)直到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为1Ω以上时的通过次数。
以下,对本发明的粘结膜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的粘结膜包含片状粘结剂层,在于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写入测试时,以正常状态通过的次数满足上述一般式1的条件。
在本发明中,上述写入测试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在本发明中,上述写入测试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在基材的双面形成本发明的粘结膜所包含的片状粘结剂层而制备出双面粘结片,并用此制备出电阻膜形式的触控面板之后,针对上述触控面板进行写入测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厚度为12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作为上述双面粘结片的基材,并将形成在其双面的片状粘结剂层的厚度设定为50μm。
图1是用于在本发明中进行写入测试的电阻膜形式的触控面板,即用于写入测试的试片10的剖视图。即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将通过在基材膜12b的双面形成本发明的粘结膜的片状粘结剂层12a而制备出的双面粘结片12适用于窗口膜11及导电性层压体的附着,从而构成电阻膜形式的触控面板10。上述导电性层压体具有如下结构:配置其一侧面形成有导电层13b、14b的两张塑料膜13a、14a,使上述导电层13b、14b对置,从而通过双面粘结带(DAT)15使两者附着在一起。并且,上述导电性层压体通过粘结膜17附着于聚碳酸酯板18上。用于构成本发明的试片的各结构的条件为如下。
<试片结构>
窗口膜11:厚度为188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
导电性塑料膜13、14:在一侧面形成有氧化铟锡层13b、14b的厚度为1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制备公司:韩诚公司)
DAT15:厚度为80μm的丙烯酸粘结剂(制备公司:乐金化学贸易有限公司;产品名称:FD8085)
粘结膜17:厚度为50μm的丙烯酸粘结剂(制备公司:乐金化学贸易有限公司;产品名称:OA9052T)
塑料基板18:厚度为1mm的聚碳酸酯板(制备公司:韩国爱卡公司)
在本发明中,使用上述各组件按照通常适用于电阻膜形式的触控面板的制备中的方式构成如图1所示的试片10。然后,于移动速度为60mm/s及负载为450gf的条件下,用0.8R笔(pen)针对上述试片10进行写入测试直到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为1Ω以上,并测定直到上述试片丧失触控面板功能为止的通过次数。在如上所述的写入测试中,笔的移动路径为沿着触控面板的边缘(edge)往复通过35mm距离。并且,上述“丧失触控面板功能的时间点”是指在写入(writing)时产生的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成为1Ω以上的时间点,该终端电阻值可利用常规的测定仪进行测定。在本发明中,可通过以下一般式4求出上述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
(一般式4)
X3=R2-R1
在上述一般式4中,X3表示触控面板的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R1表示在进行写入测试之前测定的触控面板的平均终端电阻,R2表示在进行写入测试之后测定的触控面板的平均终端电阻。
本发明的粘结膜在如上所述的写入测试中的通过次数可以达到10万次以上,优选为12万次以上,更优选为15万次以上。本发明的粘结膜呈现如上所述的通过次数,由此适用于触控面板时能够表现出优良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中,上述写入测试通过次数的上限值无特殊限制。即,在本发明中,写入测试时的通过次数越高,就能够提供耐久性优良的粘结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通过次数能够达到例如为70万以下,优选为50万以下,更优选为30万以下。
本发明的粘结膜除了片状粘结剂层之外,可以还包含基材膜,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片状粘结剂层可以直接附着于上述基材膜的双面。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粘结膜20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粘结膜20包含基材膜12b;以及直接附着于上述基材膜12b双面的粘结剂层12a。在本发明中,“直接附着在基材膜两面的粘结剂层”是指在基材膜与粘结剂层之间未形成硬涂层等其它层的情况。
即,本发明的粘结膜能够在电阻膜形式的触控面板用于附着窗口膜与导电性层压体。但是,如图3所示,用于这种用途的现有触控面板用粘结膜30通常为了确保耐压性而采用了基材膜12b与粘结剂层12a之间形成有硬涂层31的结构。
但是,本发明的粘结膜满足上述一般式1的条件的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即使未形成硬涂层也能够确保良好的耐压性等。由此,本发明的粘结膜在构成电阻膜形式的触控面板时,能够节约形成硬涂层时所需的原材料费用或工序费用等费用,并能够解决因硬涂层而导致的质量偏差等问题所造成的耐久性等物理性质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粘结膜所包含的基材膜的种类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一般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塑料膜。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基材膜,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四氟乙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氨酯膜、乙烯-醋酸乙烯膜、乙烯-丙烯共聚物膜、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膜、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膜或聚酰亚胺膜等。优选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上述基材膜的厚度可以为5μm~100μm,优选为10μm~50μm。在本发明中,将基材膜的厚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由此能够将触控面板或触摸屏制成薄型的同时,并使其表现出优秀的耐热性、光学特性、抗剪性、可操作性、湿润性以及耐久性等。
本发明的粘结膜所包含的粘结剂层还可满足以下一般式2。
(一般式2)
X1≥6Kg/cm2
在上述一般式2中,X1表示,将上述粘结剂层附着于氧化铟锡(IT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与玻璃基板之间,于140℃的温度下以0.8mm/sec的试验速度对上述粘结剂层进行测定的动态剪切强度。
即,于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动态剪切试验(dynamic shear test)中,本发明的粘结剂层的动态剪切强度(dynamic shear strength)能够满足上述一般式2的条件。在本发明中,上述X1优选为6.5Kg/cm2~15Kg/cm2,更优选为6.5Kg/cm2~10Kg/cm2
图4是示出针对本发明的粘结剂层测定动态剪切强度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测定动态剪切强度时,使本发明的粘结膜所包含的片状粘结剂层12a附着于基材膜12b的双面而制备出双面粘结片12之后,用此附着玻璃基板42与传导性塑料膜41。上述传导性塑料膜41具有层压有氧化铟锡层41b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41a的结构,上述片状粘结剂层12a能够附着于上述膜41的氧化铟锡41b面。
在上述试验中,双面粘结片的大小为2.5cm×2.5cm(长×宽),厚度为112μm。此时,在上述厚度中,基材膜12b的厚度为12μm,附着于双面的粘结剂层12a的厚度分别为50μm。在制备出如图4所示的试片之后,利用拉伸试验机以0.8mm/sec的试验速度向相反的方向(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拉伸玻璃基板42及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41,并能够在上述玻璃基板42或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41和粘结剂层12a发生剥离的时间点测定动态剪切强度。
在本发明中,将粘结剂层的动态剪切强度控制为6.0Kg/cm2以上,由此能够提供一种粘结剂,其针对各种粘附体的湿润性、光学特性、抗剪性、可操作性以及耐久性优秀,特别是由于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因而于高温条件下也不会发生弯曲、翘起以及卷曲(curl)等。
并且,本发明的粘结剂层还能够满足以下一般式3的条件。
(一般式3)
X2≥10分钟
在上述一般式3中,X2表示,将上述粘结剂层附着于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以及玻璃基板之间,于140℃的温度下向上述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施加2Kg的负载而测出的维持时间,即静态剪切维持时间(staticshear maintenance time)。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中测定粘结剂层的静态剪切维持时间的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中,上述静态剪切维持时间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测定:利用相同于测定上述动态剪切强度时所用的双面粘结片12,附着于玻璃基板42及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41上,并向上述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施加预定的负载而进行测定。
在如图5所示的试验方法中,粘结片12的厚度及大小、玻璃基板42及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41的结构与测定上述图4的动态剪切强度时相同。
制备出如图5所示的试片之后,于140℃的温度下,在上述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41上挂2Kg的砝码51来施加负载。之后,测出直到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41或玻璃基板42从粘结剂层分离的时间,从而能够测定静态剪切维持时间。
在本发明中,静态剪切维持时间(X2)为10分钟以上,优选为15分钟以上,更优选为20分钟以上。在本发明中,将粘结剂层的静态剪切维持时间控制为10分钟以上,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而不会于高温条件下发生弯曲、翘起以及卷曲等的粘结剂层。
在本发明中,上述静态剪切维持时间的上限值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在约80分钟以下,优选为6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50分钟以下的范围内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上述片状粘结剂层可以为包含丙烯酸类树脂及多官能交联剂的粘结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组合物所包含的丙烯酸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以达到100万以上。上述重均分子量是通过GPC(gel permeationchromatography,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就标准聚苯乙烯的换算数值。在本发明中,利用重均分子量达到100万以上的丙烯酸类树脂,能够提供一种表现出优良的耐热性以及优秀的耐久性,且在重新剥离时等不会因转移到粘附体而造成污染的粘结剂层。
在本发明中,丙烯酸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的上限值无特殊限制,但考虑到涂敷性等,可以控制在300万以下,优选为250万以下的范围内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中,丙烯酸类树脂可以为,例如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及交联性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
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种类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包含于单体的烷基过长,有如下忧虑:降低固化物的凝聚力、难以调节玻璃转移温度或粘结性,因而可使用具有碳数为1~14的,优选的使用碳数为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这种单体的例子,还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丁基、(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或(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等,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上述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包含于上述单体混合物的交联性单体是指在分子结构内同时包含共聚性官能团(例如,α,β-不饱和碳原子-碳原子双键)及交联性官能团的单体,上述单体可向树脂赋予可与多官能交联剂发生反应的交联性官能团。
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性单体的例子可以举出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或氮单体等,可以使用所述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在本发明中,特别是作为上述交联性单体优选使用含羧基单体,但不限于此。作为上述含羟基单体的例子,可举出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6-羟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8-羟基辛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或2-羟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含羧基单体的例子,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醋酸、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酸、4-(甲基)丙烯酰氧基丁酸、丙烯酸二聚物、衣康酸或马来酸等;作为含氮单体的例子可举出2-异氰酸酯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吡咯烷酮或N-乙烯己内酰胺等,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上述单体混合物可包含80~99.9重量份(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及0.1~20重量份交联性单体,优选为包含90~99.9重量份(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及0.1~20重量份交联性单体。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将单体混合物内的单体之间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如上所述的范围内,提供一种可靠性、处理性、耐久性以及再剥离性优秀,且能够有效抑制因初始粘附力减弱而造成剥离或翘起的现象的粘结膜。
只要本说明书没有另作特殊规定,单位“重量份”就是指“重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中,通过聚合包含上述各个成分的单体混合物来制备丙烯酸类树脂的方法无特殊限制。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例如溶液聚合、光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或乳化聚合等普通聚合方法。
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还包含多官能交联剂,根据上述多官能交联剂的用量能够调节固化物的凝聚力及粘结特性等物理特性。
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官能交联剂的种类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环氧类化合物、氮丙啶类化合物及金属螯合类化合物等普通交联剂。作为上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二甲苯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或者上述中一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化合物(例如三羟甲基丙烷)的反应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环氧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选自包含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N,N,N’,N’-四缩水甘油基乙二胺及丙二醇二环氧丙酯的组中的一种以上;作为氮丙啶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选自包含N,N’-甲苯-2,4-双(1-氮丙啶羧酰胺)、N,N’-二苯基甲烷-4,4’-双(1-氮丙啶羧酰胺)、三乙烯亚胺三嗪、双(异丙基邻苯二甲酰)-1-(2-甲基氮丙啶)及三(1-吖丙啶基)氧化膦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并且,作为上述金属螯合类化合物的例子,可使用铝、铁、铅、锡、钛、锑、镁和/或钒等多价金属与乙酰丙酮或乙酰乙酸乙酯等进行配位的化合物,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树脂,可包含0.01~10重量份的多官能交联剂,优选为包含0.01~5重量份的多官能交联剂。在本发明中,如果多官能交联剂的含量小于0.01重量份,固化物的凝聚力则会降低,由此在测定高温可靠性时会产生气泡;如果大于10重量份,粘结剂的固化度则会过高,致使粘附力及剥离力降低,由此耐久可靠性会降低,即,发生层间剥离或翘起现象等。
并且,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在上述成分内还包含硅烷偶联剂。这种偶联剂通过提高固化物及粘附体,特别是玻璃基板之间的紧密性及粘附稳定性,能够改善耐热性及耐湿性。并且,适当添加上述硅烷偶联剂时,不仅能够提高固化物的高温和/或高湿条件下的粘附可靠性,还能够提高后续的粘附力。
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的种类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乙酰乙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树脂,硅烷偶联剂可以以0.005~5重量份的含量包含在粘结剂组合物中。在本发明中,如果硅烷偶联剂的含量小于0.005重量份,添加偶联剂后起到的效果则会甚微;如果大于5重量份,耐久可靠性则会降低,即,因未参与到结合过程的偶联剂的残留物导致产生气泡或发生剥离现象等。
并且,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还包含符合于粘附体特性的粘结性赋予树脂,以调节粘结性能。
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粘结性赋予树脂的种类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烃类树脂或其加氢物、松香树脂或其加氢物、松香酯树脂或其加氢物、萜烯树脂或其加氢物、萜烯苯酚树脂或其加氢物、聚合松香树脂或聚合松香酯树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树脂,粘结性赋予树脂可以以1~100重量份的含量包含在粘结剂组合物中。如果上述含量小于1重量份,添加粘结性赋予树脂后起到的效果则会甚微;如果大于100重量份,兼容性或凝聚力的增强效果则会降低,由此导致可靠性降低或产生白色混浊现象。
并且,本发明的粘结剂组合物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包含选自包含环氧树脂、紫外线稳定剂、防氧化剂、调色剂、加固剂、填充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可塑剂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对粘结剂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制备上述粘结剂层的方法无特殊限制。在本发明中,例如通过使用刮棒涂布机等普通工具将上述粘结剂组合物或用此制备的涂敷液涂敷于适当的工序基材上进行固化的方法,来能够制备粘结剂层。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充分除去粘结剂组合物或包含在涂敷液内部的挥发成分或反应残留物等诱发气泡的成分之后进行上述固化过程。由此,能够防止出现粘结剂的交联密度或分子量等过低致使弹性率下降,且由于在高温状态下存在于粘结接口的气泡变大而导致在内部形成散乱体的问题等。
并且,对上述粘结剂组合物或涂敷液进行固化的方法无特殊限制,例如通过向涂敷层施加适当的热量或于预定的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aging)的工序能够完成固化工序。
本发明的粘结膜的如上所述形成的片状粘结剂层的厚度可以为15μm~100μm,优选为20μm~70μm。本发明将粘结剂层的厚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既能适用于薄型触控面板或触摸屏,又具有优秀的耐热性、光学特性、抗剪性、可操作性、湿润性以及耐久性等性能的粘结膜。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粘结膜还包含形成在上述粘结剂层的一侧面的离型膜。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粘结膜60的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粘结膜60还包含形成在上述粘结剂层12a的一侧面的离型膜61。
可在本发明使用的上述离型膜的具体种类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的普通塑料膜。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离型膜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四氟乙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氨酯膜、乙烯-醋酸乙烯膜、乙烯-丙烯共聚物膜、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膜、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膜或聚酰亚胺膜等。并且,还可以在本发明的上述离型膜的单面或双面进行适当的离型处理。用于离型处理的离型剂的例子可以举出醇酸类、硅类、氟类、不饱和酯类、聚烯烃类或蜡类等,其中,考虑其耐热性,优选使用醇酸类、硅类或氟类离型剂,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的离型膜的厚度无特殊限制,可根据所适用的用途进行适当选择。例如在本发明中,上述离型膜的厚度可以为20μm~80μm,优选为30μm~70μm左右。
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含窗口膜;本发明的粘结膜,其附着于上述窗口膜的下部;以及导电性层压体,其附着于上述粘结膜的下部。
在本发明中,触控面板的具体结构无特殊限制,只要包含用于附着窗口膜与导电性层压体的本发明的粘结膜即可。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70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70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从上部依次层压有窗口膜1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粘结膜12以及导电性层压体。
在本发明中,上述导电性层压体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隔开配置其一侧面形成有导电层13b、14b的透明塑料膜13a、14a,使各个导电层13b、14b对置。在这种情况下,包含上述导电层13b、14b及透明塑料膜13a、14a的传导膜13、14可以在其两个边缘部由适当的双面粘结带(DAT)15附着起来,以便在传导膜13、14之间形成间隔16。
在本发明中,构成上述触控面板70的各原料,即窗口膜或传导膜或双面粘结带等种类无特殊限制,可以无限采用本技术领域中公开的原料。
并且,本发明的触控面板还可以具有上述导电性层压体附着于适当的塑料基板上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触控面板的结构能够具有例如与图1中所示的用于进行写入测试的试片类似的结构。
(实施例)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本发明未涉及的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
制备例1.丙烯酸类树脂(A)的制备
向使氮气回流且为了易于调节温度而设有冷却装置的1L反应器加入了65重量份的乙基己基丙烯酸酯(EHA)、25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MA)及10重量份的丙烯酸(AA),并加入了100重量份的乙酸乙酯(EAc)作为溶剂。接着,净化一小时左右氮气以除去氧气,并于维持62℃温度的状态下均匀混合混合物后,加入在乙酸乙酯稀释到50%浓度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0.03重量份作为反应引发剂。接着,使上述混合物发生反应而制备出重均分子量为150万的丙烯酸类树脂(A)。
制备例2.丙烯酸类树脂(B)的制备
使用与制备例1相同的单体组份,并适当调节反应引发剂的含量等反应条件,制备出重均分子量为200万的丙烯酸类树脂(B)。
制备例3.丙烯酸类树脂(C)的制备
使用与制备例1相同的单体组份,并适当调节反应引发剂的含量等反应条件,制备出重均分子量为80万的丙烯酸类树脂(C)。
制备例4.丙烯酸低分子量体(D)的制备
作为单体混合物采用9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及10重量份的丙烯酸(AA)的混合物,采用适当变更后的制备例1的制备条件,制备出重均分子量为5000的丙烯酸低分子量体(D)。
实施例1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树脂(A)配制0.5重量份的作为多官能交联剂的双官能性氮丙啶类交联剂而制备出粘结剂组合物,并用此制备出涂敷液。接着,将所制备的涂敷液涂敷于经过离型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50μm)的离型处理面,以使干燥后的厚度约为50μm,并于适当条件下进行干燥及时效处理而形成厚度为50μm的粘结剂层。接着,将上述制备出的粘结剂层层压于厚度为12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双面,由此制备出双面粘结膜。
实施例2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树脂(B)配制0.5重量份的作为多官能交联剂的双官能性氮丙啶类交联剂而制备出粘结剂组合物,并用此制备出涂敷液。接着,将所制备的涂敷液涂敷于经过离型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50μm)的离型处理面,以使干燥后的厚度约为50μm,之后,于适当条件下进行干燥及时效处理而形成厚度为50μm的粘结剂层。接着,将上述制备出的粘结剂层层压于厚度为12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双面,由此制备出双面粘结膜。
比较例1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树脂(C)配制10重量份的制备例4中制备出的丙烯酸低分子量体(D)、0.5重量份的作为多官能交联剂的双官能性氮丙啶类交联剂,由此制备出粘结剂组合物,并用此制备出涂敷液。接着,将所制备的涂敷液涂敷于经过离型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50μm)的离型处理面,以使干燥后的厚度约为50μm,之后,于适当条件下进行干燥及时效处理而形成厚度为50μm的粘结剂层。接着,将上述制备出的粘结剂层层压于厚度为12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双面,由此制备出双面粘结膜。
按照以下方法对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备出的粘结膜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
1.写入测试(Writing test)
使用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备出的粘结膜,如附图1所示的制备试片,并于移动速度为60mm/s、重量为450gf的条件下用0.8R笔进行写入测试(Writingtest),测定直到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达到1Ω以上而上述试片的触控面板功能丧失为止的通过次数,并按照以下标准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评价。
<评价标准>
○:通过写入测试(Writing test)的次数高达10万次以上
×:通过写入测试(Writing test)的次数小于10万次。
上述物理性质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上表1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粘结膜,通过写入测试的次数高达15万次以上,由此实际适用于触控面板时能够表现出优秀的耐压性。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包含片状粘结剂层,并满足以下一般式1的条件,
(一般式1)
X≥10万
在上述一般式1中,X表示,在于移动速度为60mm/s及负载为450gf的条件下,用0.8R笔针对上述粘结膜进行写入测试直到平均终端电阻上升值为1Ω以上时的通过次数,
其中,粘结剂层满足以下一般式2的条件,
(一般式2)
X1≥6Kg/cm2
在上述一般式2中,X1表示,将上述粘结剂层附着于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与玻璃基板之间,于140℃的温度下以0.8mm/sec的试验速度针对上述粘结剂层测出的动态剪切强度;以及
粘结剂层满足以下一般式3的条件,
(一般式3)
X2≥10分钟
在上述一般式3中,X2表示,将上述粘结剂层附着于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与玻璃基板之间,于140℃的温度下向上述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施加2Kg的负载而测出的维持时间;以及
粘结剂层为粘结剂组合物的固化物,所述粘结剂组合物包含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上的丙烯酸类树脂及多官能交联剂;
丙烯酸类树脂为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及交联性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基材膜,粘结剂层直接附着于上述基材膜的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基材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基材膜的厚度为5μm~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交联性单体为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或含氮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多官能交联剂为选自包含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以及金属螯合化合物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类树脂,粘结剂组合物包含0.01~10重量份的多官能交联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其特征在于,粘结剂组合物还包含硅烷偶联剂。
9.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窗口膜;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膜,其附着于上述窗口膜的下部;以及
导电性层压体,其附着于上述粘结膜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导电性层压体包含
上部传导膜,在其一侧面形成有导电层;以及
下部传导膜,在其一侧面形成有导电层,该下部传导膜配置成使上述导电层与上述上部传导膜的导电层以相互隔离的状态对置。
CN201180014572.XA 2010-04-06 2011-04-05 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Active CN102812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31534A KR101591105B1 (ko) 2010-04-06 2010-04-06 터치 패널용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 패널
KR10-2010-0031534 2010-04-06
PCT/KR2011/002359 WO2011126265A2 (ko) 2010-04-06 2011-04-05 터치 패널용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 패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2423A CN102812423A (zh) 2012-12-05
CN102812423B true CN102812423B (zh) 2015-07-08

Family

ID=4476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4572.XA Active CN102812423B (zh) 2010-04-06 2011-04-05 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9135A1 (zh)
EP (1) EP2557486B1 (zh)
JP (1) JP2013523941A (zh)
KR (1) KR101591105B1 (zh)
CN (1) CN102812423B (zh)
TW (1) TWI445791B (zh)
WO (1) WO201112626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7363B (zh) * 2012-12-26 2015-08-21 G Tech Optoelectronics Corp 觸控結構及使用該觸控結構的觸控式電子產品
KR101640369B1 (ko) * 2013-07-19 2016-07-22 배인수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커버 시트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따라 제조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KR102064277B1 (ko) * 2013-08-12 2020-01-1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4423674B (zh) * 2013-09-10 2017-09-1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150059376A (ko) * 2013-11-22 2015-06-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5190499A1 (ja) * 2014-06-11 2015-12-1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湿気硬化型樹脂組成物、電子部品用接着剤、及び、表示素子用接着剤
JP6378977B2 (ja) * 2014-08-29 2018-08-2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体
KR101900529B1 (ko) 2014-09-16 2018-09-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광학용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WO2016043520A1 (ko) * 2014-09-16 2016-03-24 (주)엘지하우시스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광학용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6472040B2 (ja) * 2014-10-28 2019-02-20 フジコピアン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画面用の保護部材
KR101882563B1 (ko) * 2015-11-30 2018-07-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용 점착 필름, 이를 위한 편광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102021449B1 (ko) * 2016-01-05 2019-09-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광학 점착 필름
JP6623796B2 (ja) * 2016-01-29 2019-12-25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水性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07123370B (zh) 2016-02-25 2019-10-18 三星Sdi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
US10476037B2 (en) * 2016-04-22 2019-11-12 Samsung Sdi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KR102311310B1 (ko) * 2017-11-24 2021-10-1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45924A (en) * 2005-10-31 2007-12-16 Nitto Denko Corp Conductive laminated film, electrode plate for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adhesive for conductive laminated fil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6143A (ja) * 2001-07-25 2003-02-07 Sumitomo Chem Co Ltd インナータッチパネル
JP4515118B2 (ja) * 2004-03-12 2010-07-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両面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06056117A (ja) * 2004-08-19 2006-03-02 Sony Corp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US20080200587A1 (en) * 2007-02-16 2008-08-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ntaining acicular silica particles crosslinked with polyfunctional aziridines
JP5118880B2 (ja) * 2007-05-08 2013-01-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製品、ディスプレイ
JP5591477B2 (ja) * 2008-03-13 2014-09-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部材、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45924A (en) * 2005-10-31 2007-12-16 Nitto Denko Corp Conductive laminated film, electrode plate for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adhesive for conductive laminated fil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7486A4 (en) 2014-01-15
US20130029135A1 (en) 2013-01-31
KR101591105B1 (ko) 2016-02-02
KR20110112110A (ko) 2011-10-12
WO2011126265A3 (ko) 2012-01-26
TWI445791B (zh) 2014-07-21
WO2011126265A2 (ko) 2011-10-13
CN102812423A (zh) 2012-12-05
JP2013523941A (ja) 2013-06-17
EP2557486A2 (en) 2013-02-13
TW201144399A (en) 2011-12-16
EP2557486B1 (en)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423B (zh) 触控面板用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CN102822301B (zh) 触控面板用粘结剂组合物、粘结膜及触控面板
CN102906207B (zh) 粘结剂组合物、粘结片及触控面板
CN103237860B (zh) 触控面板用粘结剂组合物、粘结膜和触控面板
CN103237861B (zh) 触控面板用粘结剂组合物、粘结膜和触控面板
KR101768718B1 (ko) 터치패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필름 및 터치패널
CN103756600A (zh) 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KR20180113492A (ko) 점착 테이프, 전자 기기 부품 고정용 점착 테이프 및 광학용 투명 점착 테이프
CN110452620A (zh) 光学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光学胶
JP2008120864A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57922B2 (ja) 光学用粘着剤、光学用粘着テープ及び積層体
KR101647156B1 (ko) 터치패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필름 및 터치패널
KR101623771B1 (ko) 저유전율을 갖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점착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점착필름
KR101327584B1 (ko) 터치스크린용 수지 조성물,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스크린
JP2015040215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粘着テープ
KR101327684B1 (ko) 터치스크린용 수지 조성물,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스크린
JP6235346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テープ及び積層体
CN106103621B (zh)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及粘着片
CN116023864A (zh) 光学胶粘剂、粘着片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10433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점착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점착필름
TW201446914A (zh) 黏著劑組合物及光學用黏著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23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CHEM,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HAUSY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4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Korea Keze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