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7252A -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7252A
CN102807252A CN2012102952452A CN201210295245A CN102807252A CN 102807252 A CN102807252 A CN 102807252A CN 2012102952452 A CN2012102952452 A CN 2012102952452A CN 201210295245 A CN201210295245 A CN 201210295245A CN 102807252 A CN102807252 A CN 102807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oporous
cerium zirconium
zirconium sosoloid
composite oxide
oxide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52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7252B (zh
Inventor
沈绍典
吴玉昭
李瑜婷
俞俊
毛东森
卢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2952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07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07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7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7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72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即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有机硅源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有机前驱体,无机锆源和无机铈源作无机前驱体,通过蒸发诱导多元共组装的方法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物,然后在700-1100℃下碳化形成介孔二氧化硅/碳/锆铈固溶体复合氧化物;进一步在空气中400-500℃将碳氧化形成介孔二氧化硅/锆铈固溶体复合氧化物;最后通过碱溶液处理除去复合物中的二氧化硅模板剂,即得到高比表面积和高孔体积的大孔径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材料,可以承受700-1100℃高温,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重复性好,易于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介孔材料主要是指孔径大小在2-50nm之间,且孔道结构规整均一、排列长程有序、具有特定空间对称性的新型多孔材料。自1992年MCM-41系列介孔氧化硅材料被首次报道以来,介孔材料因其高比表面,孔道形貌排列多样化、孔径尺寸可调以及孔容较大等特点,引起了研究者浓厚的兴趣。
CeO2具有独特的、由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储氧和释氧的能力, 可以调节氧含量的微波动,是净化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TWC)的一个重要的组分。但在850℃以上, CeO容易发生烧结,并且还会和Al2O3相互作用形成CeAlO3,影响了它在三效催化剂中的助催化作用,使其储氧能力降低。研究发现,在CeO2中掺杂ZrO2形成固溶体,能有效地阻止CeO2的烧结,储氧能力和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纯CeO2。同时Ce-Zr固溶体的高储氧能力可以减少TWC中贵金属的用量,从而降低TWC的成本。将铈锆固溶体制备成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径以及大孔体积的多孔纳米材料有利于增加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目前,制备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制备铈锆固溶体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用沉淀剂将可溶性的组分转化为难溶化合物,再经分离、洗涤、干燥、焙烧等工序得到相应的化合物。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用液体化学试剂或溶胶为原料,反应物在液相下均匀混合并进行反应,生成物是稳定的溶胶体系,经放置一定时间转变为凝胶,其中含有大量液相,需借助蒸发除去液体介质,而不是机械脱水。
3.  表面活性剂模板法: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将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基团的表面活性剂模板引入到基材中,随后将模板剂除去来制备具有“模板识别部位”的基材的一种手段。 
4.  水热合成法:水热法是指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以水为溶剂,在温度从100-400℃压力从大于0.1MPa直至几十到几百MPa的条件下,使前驱物(即原料)反应和结晶。
彭新林等以廉价的碳酸铈、碳酸锆为原料,采用硝酸共沉淀法制备了大比表面积Ce0.8Zr0.2O2复合氧化物纳米粉末。所得的铈锆固溶体纳米材料均一性好,能够承受900℃的高温;但是其在900℃高温陈化6h后,其比表面积只有44m2/g,直接影响其储氧能力(彭新林,龙志奇,崔梅生,崔大立,张顺利,李红卫,张国成. 共沉淀法合成铈锆复合氧化物[J].中国稀土学报, 2002,20(20):104-107)。
古映莹等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了CexZr1-xO2复合氧化物。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合成的样品在500℃煅烧2h后,生成了立方相的Ce0.75Zr0.25O2和四方相的Ce0.5Zr0.5O2固溶体,比表面积只达到62.1m2/g;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剂,乙二胺为助模板剂合成的样品在500℃煅烧2h后,生成了纯四方相Ce0.5Zr0.5O2固溶体,比表面积可达180m2/g。结果表明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为模板剂,可以合成高比表面积且具有介孔结构的Ce0.5Zr0.5O2复合氧化物; 加入乙二胺作为助模板剂可明显的提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但是其煅烧温度仅达到500℃,说明其在空气中耐高温性能较差(古映莹,冯圣生,李金林,宋丰轩,秦利平.高比表面CexZr1-xO2 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2006,22(9):1623-1627)。
Akinori Muto等以四氯化锆和硝酸铈为原料,把木屑沉浸其溶液中,经过先碳化后高温煅烧驱除碳元素的方法分别得到了立方晶系的CeO2、ZrO2和CeO2–ZrO2 (1:1)。其中所得的碳化过程在氮气中经过700℃高温煅烧2h后,其比表面积高达320m2/g,说明其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但是碳化产物分别在450℃2%的O2–N2环境中和在700℃空气中高温煅烧除去碳元素后,其介孔结构坍塌,比表面积仅达到80 m2/g和43 m2/g,说明其在空气中耐高温性能差及比表面积较小(A. MutoT. BhaskarY. KaneshiroY. SakataY. Kusano, and K. Murakami,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eO2–ZrO2 Catalysts by Dry Method: Effect of Oxidizing Conditions,”Appl. Catal. A General275173–81 (2004).)。
俞小源等用共沉淀法把铈溶胶和锆溶胶混合后加到氨水中,最终得到了能够承受1000℃高温的铈锆固溶体,其固溶体粒度小、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但其比表面积仅达到22.3 m2/g ,严重限制了其储氧能力(俞小源,马勇,柯阳,达建文,陈璠,王庆杰.一种基于氧化铈、氧化锆的复合氧化物固溶体的制备工艺:中国,CN1387943A [P].2003-01-1)。
马新胜等将铈稀土溶液和锆溶液混合后加入有机酸、高分子单体、引发剂及表面活性剂,经过干燥、焙烧得到Ce/Zr比至少小于1的稀土铈-锆固溶体氧化物。其铈锆固溶体氧化物能够承受900℃高温,但缺点是比表面积小,储氧量少,其储氧量才达到5.71ml/g,很难用于实际的催化反应中(马胜新,张馥鼎,吴秋方,高玮,轩邵峰,陈刚,陈雪梅.基于氧化铈、氧化锆的复合氧化物固溶体及制备方法:中国,CN101200371A [P].2008-06-18)。。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合成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但其共同的缺点是介孔的热稳定性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小、储氧能力差。因此探索一种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还原温度低、还原能力强、热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储氧能力强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热稳定性差,比表面积小,空隙小,孔径分布无规律等问题而提出一种介孔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廉,合成途径简单可控,适合大规模生产。所得产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及较高的孔体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CexZr(1-x)O2,x=0.1                                                
Figure 494107DEST_PATH_IMAGE001
0.9)的制备方法,即首先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有机硅源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有机前驱体,利用无机锆源、无机铈源作无机前驱体,通过蒸发诱导多元共组装的方法合成有机/无机复合物;
对上述所合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在氮气气氛下控制温度在700-1100℃之间进行高温焙烧,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然后将上述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在空气中控制温度为300-700℃进行焙烧以除去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中的碳材料,形成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最后将上述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与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混合、搅拌、离心分离、所得的沉淀干燥后,以除去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硅后,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
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EO20PO70EO20、EO106PO70EO106、EO132PO60EO13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硅源为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丙酯、正硅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蔗糖、酚醛树脂、糠醇树脂,呋喃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机锆源为氧氯化锆、四氯化锆、硝酸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机铈源为硫酸高铈、氯化亚铈、硝酸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有机硅源、无机锆源和溶剂按质量比计算,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硅源:锆源:铈源:溶剂为1:0.5-50:0.1-8:0.0612-0.4:0.0772-0.43:5-100,通过搅拌溶解得到均相溶液;
将得到的均相溶液放入结晶皿中,在50-150℃下静置,直至溶剂完全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的干燥薄膜;
上述所述的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甲醇、正己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2)、将步骤(1)所得的有机/无机复合物的干燥薄膜置于在氮气气氛中控制升温速率为1℃/min升温至700-1100℃进行高温焙烧,时间为6-2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即介孔CexZr1-xO2/SiO2/C复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即介孔CexZr1-xO2/SiO2/C复合物升高温度至300-700℃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时间为2-1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即介孔CexZr1-xO2/SiO2复合物;
(4)、将步骤(3)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即介孔CexZr1-xO2/SiO2复合物与碱溶液即优选的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质量体积比计算,即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为1g:5-20ml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在20-50℃下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并将所得的沉淀干燥,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结构式为CexZr(1-x)O2,其中x为0.1
Figure 246162DEST_PATH_IMAGE001
0.9。
上述的所得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孔道结构,其孔径为2.0-8.0nm,孔体积0.2-1.0cm3/g,比表面积在195-500m2/g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制备过程中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有机硅源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有机前驱体,利用无机锆源和无机铈源作无机前驱体,通过蒸发诱导多元共组装的方法合成,所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干燥薄膜在氮气条件下于700-1100℃高温下煅烧,因此有利于铈锆复合氧化物晶化,从而得到晶体墙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制备过程中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在400-500℃低温下将碳氧化,因此不会引起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孔道坍塌,从而得到高比表面积和高孔体积的大孔径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材料,可以承受700-1100℃高温,并具有有序的孔道结构、较高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及较高的孔体积。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所用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且合成途径简单可控,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小角XRD图谱;
图2、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小角XRD图谱;
图3、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小角XRD图谱;
图4、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广角XRD图谱;
图5、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
图6、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孔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用的仪器或设备的型号及生产厂家的信息如下:
鼓风干燥箱,型号DHG-9920A,生产厂家:上海一恒;
管式炉,型号SL1700Ⅱ型,生产厂家:上海升利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马弗炉,型号DC-B8/11型,生产厂家:北京独创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5g的EO106PO70EO106分散于5g的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5min,然后加入0.085g氧氯化锆(ZrOCl·8H2O,分子量:322.25)和0.115g硝酸铈(Ce(NO3)3·6H2O,分子量:434.25),于室温下搅拌5min,再依次加入0.05g正硅酸四乙酯和0.25g酚醛树脂,室温下继续搅拌20min至成均相透明溶液;
将上述所得的均相透明溶液放入结晶皿中后置于通风橱里过夜后,再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50℃,时间24h,得有机/无机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
(2)、将步骤(1)所得的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放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700℃,在该温度下焙烧2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即介孔Ce0.5Zr0.5O2/SiO2/C复合物;
上述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X'pert Pro MRD型 荷兰PANalytical公司)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小角XRD图谱,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2theta为1-2处有一个衍射峰,证明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有有序的介孔结构;
(3)、将步骤(2)所得的介孔Ce0.5Zr0.5O2/SiO2/C复合物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缓慢升温至300℃,并在该温度下焙烧1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即介孔Ce0.5Zr0.5O2/SiO2复合物;
通过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上述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即介孔Ce0.5Zr0.5O2/SiO2复合物的小角XRD图谱,结果见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在2theta为1-2处有一个明显的衍射峰,证明样品具有有序的介孔结构,说明除去碳后,介孔结构没有坍塌;
(4)、将2.5g步骤(3)所得的介孔Ce0.5Zr0.5O2/SiO2复合物放入50ml 20%(wt%)NaOH溶液中20℃下搅拌15min后离心以除去二氧化硅,所得的沉淀用去离子水继续洗涤直至溶液的pH呈现中性后放入100℃烘箱中干燥24h,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结构式为Ce0.5Zr0.5O2
通过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X'pert Pro MRD型,荷兰PANalytical公司)上述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小角XRD图谱,结果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在2theta为1-2处有一个明显的衍射峰,证明上述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有序的介孔结构;
通过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X'pert Pro MRD型 荷兰PANalytical公司)上述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广角XRD图谱,结果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衍射峰尖锐,强度大,说明上述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为具有晶体墙结构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孔材料。
上述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以及孔径分布图如图5及图6所示,从图5及图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32m2/g、较大的孔径2.0 nm和孔容0.82cm3/g。
实施例2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5g的EO20PO70EO20分散于25g的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搅拌5min,再加入0.1g四氯化锆(ZrCl分子量:233.2)和0.0193 g硫酸高铈(Ce(SO4)2.4H2O 分子量:404.284),室温下搅拌5min,再依次加入2g正硅酸四甲酯和12.5g蔗糖,室温下搅拌20min至成均相透明溶液;
将上述所得的均相透明溶液放入结晶皿中后置于通风橱里过夜后,再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150℃,时间24h,得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
(2)、将步骤(1)所得的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放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100℃,在该温度下焙烧6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介孔Ce0.1Zr0.9O2/SiO2/C复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介孔Ce0Zr1O2/SiO2/C复合物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缓慢升温至500℃,并在该温度下焙烧6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白色的介孔Ce0.1Zr0.9O2/SiO2复合物;
(4)、将2g步骤(3)所得的白色的介孔Ce0.1Zr0.9O2/SiO2复合物放入20ml 20%(wt%)NaOH溶液中50℃下搅拌15min后离心,所得的沉定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放入100℃烘箱中干燥24h,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Ce0.1Zr0.9O2)
上述所得的介孔氧化铈锆固溶体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为195 m2/g,孔体积为0.2cm3/g,孔径为8.0 nm。
实施例3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5g的EO132PO60EO132分散于6g的甲醇中,在室温下搅拌5min,再加入0.0153g硝酸锆(Zr(NO3)4.5H2O 分子量:339.24)和0.1g氯化亚铈(CeCl3, 分子量:246.48),室温下搅拌5min,再依次加入0.05g正硅酸四丙酯和1.25g糠醇树脂,室温下搅拌30min至成均相透明溶液;
将上述所得的均相透明溶液放入结晶皿中后置于通风橱里过夜后,再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60℃,时间为24h,得有机/无机二氧化锆固溶体复合物的干燥薄膜;
(2)、将步骤(1)所得的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放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800℃,在该温度下焙烧6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介孔Ce0.9Zr0.1O2/SiO2/C复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黑色介孔Ce0.9Zr0.1O2/SiO2/C复合物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缓慢升温至700℃,并在该温度下焙烧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白色的介孔Ce0.9Zr0.1O2/SiO2复合物;
(4)、将1g步骤(3)所得的白色的介孔Ce0.9Zr0.1O2/SiO2复合物放入到5ml 20% (wt%)NaOH溶液中50℃,下搅拌20min后离心,所得的沉定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放入100℃烘箱中干燥24h,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Ce0.9Zr0.1O2
上述所得的介孔Ce0.9Zr0.1O2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为500m2/g,孔体积为1.0 cm3/g,孔径为3.5 nm。
实施例4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2g的EO106PO70EO106分散于20g的正己烷中,在室温下搅拌5min,再依次加入0.125g正硅酸四丁酯,0.625 g呋喃甲醇和0.0151g氧氯化锆(ZrOCl2.8H2O, 分子量:322.25)和0.0845g硝酸铈(Ce(NO3)3·6H2O,分子量:434.25),室温下搅拌30min至成均相透明溶液;
将上述所得的均相透明溶液放入结晶皿中后置于通风橱里过夜后,再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60℃,时间为24h,得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
(2)、将步骤(1)所得的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放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700℃,在该温度下焙烧1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介孔Ce0.8Zr0.2O2/SiO2/C复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介孔Ce0.8Zr0.2O2/SiO2/C复合物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缓慢升温至700℃,并在该温度下焙烧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介孔Ce0.8Zr0.2O2/SiO2复合物;
(4)、将10g步骤(3)所得的介孔Ce0.8Zr0.2O2/SiO2复合物放入到50ml 20%(wt%)NaOH溶液中40℃下搅拌10min后离心,所得的沉定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放入100℃烘箱中干燥24h,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即介孔Ce0.8Zr0.2O2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结构式为Ce0.8Zr0.2O2
上述所得到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为470 m2/g,孔体积为0.80 cm3/g,孔径为3.2 nm。
实施例5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4g的EO20PO70EO20分散于2g的甲醇中,在室温下搅拌5min,再依次加入0.6g正硅酸四乙酯,5.0g酚醛树脂和0.067g四氯化锆(ZrCl分子量:233.2)和0.172g氯化亚铈(CeCl3, 分子量:246.48),室温下搅拌30min至成均相透明溶液;
将上述所得的均相透明溶液放入结晶皿中后置于通风橱里过夜后,再放入烘箱中控制温度为60℃,时间24h后,得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
(2)、将步骤(1)所得的有机/无机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的干燥薄膜放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700℃,在该温度下焙烧2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介孔Ce0.7Zr0.3O2/SiO2/C复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黑色介孔Ce0.7Zr0.3O2/SiO2 /C复合物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缓慢升温至600℃,并在该温度下焙烧1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白色的介孔Ce0.7Zr0.3O2/SiO2复合物;
(4)、将3g步骤(3)所得的白色的介孔Ce0.7Zr0.3O2/SiO2复合物放入到15ml 20%(wt%)NaOH溶液中30℃下搅拌10min后离心,所得沉定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放入100℃烘箱中干燥24h,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介孔Ce0.7Zr0.3O2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结构式为Ce0.7Zr0.3O2
上述所得的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为380 m2/g,孔体积为0.6 cm3/g,孔径为3.6 n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举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有机硅源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有机前驱体,利用无机锆源/无机铈源作无机前驱体,通过蒸发诱导多元共组装的方法合成有机/无机复合物;
其中,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EO20PO70EO20、EO106PO70EO106、EO132PO60EO13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硅源为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丙酯、正硅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蔗糖、酚醛树脂、糠醇树脂、呋喃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机锆源为氧氯化锆、四氯化锆、硝酸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无机铈源为硫酸高铈、氯化亚铈、硝酸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对上述所合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在氮气气氛下控制温度在700-1100℃之间进行高温焙烧除去模板剂,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碳/氧化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然后,将上述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在空气中控制温度为300-700℃进行焙烧以除去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中的碳材料,形成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最后,将上述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与碱溶液进行混合、搅拌、离心分离、所得的沉淀干燥后,以除去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硅后,即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有机硅源、无机锆源、无机铈源和溶剂按质量比计算,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硅源:锆源:铈源:溶剂为1:0.5-50:0.1-8:0.0612-0.4:0.0772-0.43:5-100,通过搅拌溶解得到均相溶液;
将得到的均相溶液放入结晶皿中,在50-150℃下静置,直至溶剂完全挥发,得到干燥薄膜;
上述所述的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甲醇、正己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2)、将步骤(1)所得的干燥薄膜置于在氮气气氛中控制升温速率为1℃/min升温至700-1100℃进行高温焙烧,时间为6-20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3)、将步骤(2)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升高温度至300-700℃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时间为2-1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4)、将步骤(3)所得的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与碱溶液即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质量体积比计算,即介孔二氧化硅/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 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为1g:5-20ml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在20-50℃下搅拌,然后离心分离除去二氧化硅,并将所得的沉淀干燥,即可得到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CexZr(1-x)O2,其中x为0.1                                               0.9,比表面积为195-500m2/g,孔径为2.0-8.0nm,孔容为0.2-1.0cm3/g。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Ce0.5Zr0.5O2,比表面积232m2/g、孔径2.0 nm、孔容0.82 cm3/g。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Ce0.8Zr0.2O2,比表面积为470 m2/g,孔体积为0.8 cm3/g,孔径为3.2 n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Ce0.7Zr0.3O2,比表面积为380 m2/g,孔体积为0.6 cm3/g,孔径为3.6 n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Ce0.1Zr0.9O2,比表面积为195 m2/g,孔体积为0.2cm3/g,孔径为8.0n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Ce0.9Zr0.1O2,比表面积为500m2/g,孔体积为1.0 cm3/g,孔径为3.5 nm。
CN201210295245.2A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7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5245.2A CN102807252B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5245.2A CN102807252B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7252A true CN102807252A (zh) 2012-12-05
CN102807252B CN10280725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723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524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7252B (zh) 2012-08-20 2012-08-20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0725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446A (zh) * 2014-07-01 2014-11-19 胡敏刚 一种以介孔泡沫氧化硅为基体制备多元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CN106745169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大比表面积介孔氧化铈锆固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8142A (zh) * 2019-06-21 2020-12-22 四川大学 一种具有较大孔半径的介孔铈锆储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58584A (zh) * 2021-03-29 2021-07-02 吉林大学 高稳定缺陷态铈锆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的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9814A (en) * 1997-11-10 2000-10-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hermally stable, high-surface-area metal oxides made by organic templating
CN1821182A (zh) * 2006-01-26 2006-08-23 复旦大学 一种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070165A (zh) * 2007-06-20 2007-11-14 天津神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表面介孔Ce0.8Zr0.2O2固溶体的制备
CN101172639A (zh) * 2007-11-21 2008-05-07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介孔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318708A (zh) * 2008-07-23 2008-12-10 黑龙江大学 以介孔二氧化硅为模板合成高比表面积纳米铁酸镧的方法
CN101585529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有机模板法原位制备有序介孔炭/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180508A (zh) * 2011-02-21 2011-09-14 武汉理工大学 高结晶的有序介孔氧化钆掺杂氧化铈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9814A (en) * 1997-11-10 2000-10-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hermally stable, high-surface-area metal oxides made by organic templating
CN1821182A (zh) * 2006-01-26 2006-08-23 复旦大学 一种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070165A (zh) * 2007-06-20 2007-11-14 天津神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表面介孔Ce0.8Zr0.2O2固溶体的制备
CN101172639A (zh) * 2007-11-21 2008-05-07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介孔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585529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有机模板法原位制备有序介孔炭/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1318708A (zh) * 2008-07-23 2008-12-10 黑龙江大学 以介孔二氧化硅为模板合成高比表面积纳米铁酸镧的方法
CN102180508A (zh) * 2011-02-21 2011-09-14 武汉理工大学 高结晶的有序介孔氧化钆掺杂氧化铈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446A (zh) * 2014-07-01 2014-11-19 胡敏刚 一种以介孔泡沫氧化硅为基体制备多元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CN106745169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大比表面积介孔氧化铈锆固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8142A (zh) * 2019-06-21 2020-12-22 四川大学 一种具有较大孔半径的介孔铈锆储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58584A (zh) * 2021-03-29 2021-07-02 吉林大学 高稳定缺陷态铈锆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的应用
CN113058584B (zh) * 2021-03-29 2022-03-18 吉林大学 高稳定缺陷态铈锆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7252B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5818B (zh) 一种介孔氧化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3587B (zh) 一种纳米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96034B (zh) 一种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锆固溶体的制备方法
CN102718205B (zh) 一种3维层次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CN102807252B (zh) 一种介孔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9976B (zh) 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
Liu et al. Synergistic catalysis over hollow CeO2-CaO-ZrO2 nanostructure for polycarbonate methanolysis with methanol
CN102942206A (zh) 一种二氧化铈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Guodong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S2O82−/ZrO2-CeO2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CN1837053A (zh) 一种制备介孔二氧化铈的方法
CN108080000A (zh) 一种中空多孔微球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降解no应用
CN104944458B (zh) 一种水溶性铈前驱体制备多孔铈基氧化物方法
CN103274482A (zh) 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晶化孔壁的介孔Co3O4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21351A (zh) 一种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制备方法
Dumont et al. Use of a design-of-experiments approach for preparing ceria–zirconia–alumina samples by sol–gel process
CN108273488B (zh) 一种纳米片状二氧化铈/多孔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60351B (zh) 一种微/介孔四价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51669A (zh) 一种微波辅助尿素水解制备CeO2 纳米实心球的方法
CN102631944A (zh) 一种以介孔分子筛sba-16为载体的合成气转油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2683A (zh) 一种介孔结构铈锆铝复合氧化物固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4886B (zh) 一种介孔氧化锆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96722C (zh) 一锅合成的超强酸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33018B (zh) 一种CeO2/γ-Al2O3多级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111278B (zh) 一种“蛋壳型”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204A (zh) 一种二氧化铈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