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7124B -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7124B
CN102807124B CN201210283890.2A CN201210283890A CN102807124B CN 102807124 B CN102807124 B CN 102807124B CN 201210283890 A CN201210283890 A CN 201210283890A CN 102807124 B CN102807124 B CN 102807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re
folder
core folder
rubberizing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38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7124A (zh
Inventor
罗捷
王胜玲
王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838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07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07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7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7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7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包括电芯夹、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贴胶机构,电芯夹用于夹紧电芯的一部分,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于没有被电芯夹夹紧的电芯的另外一部分的表面后,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电芯夹旋转,使胶带卷绕在电芯表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电芯夹的旋转,从而使胶带缠绕在电芯表面,电芯被胶带贴的更结实,不容易出现松散和膨胀,电池松紧度较好。尤其当电芯夹旋转一圈后,电芯的待贴胶部位的表面被贴了一整圈胶带,电芯更不容易出现松散和膨胀;另外,通过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同步旋转,不仅防止电芯被卷绕而变形,也不会使电芯表面的贴的胶带出现褶皱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芯制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电芯的制作一般采用卷绕和叠片两种方式,大的方形动力电池一般采用叠片形式完成,随着动力电池需求量以及品质要求的提高,对叠片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叠片设备收尾贴胶一直是技术难点,一般采用收尾后在收尾隔膜的尾端贴胶,防止电芯在卷绕成型后开散,此种方式仅能起到隔膜尾端固定的作用。对电芯的限制作用小,电池易变形,尤其是大型号电池,变形率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以使贴胶后的电芯不容易变形。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贴胶方法。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包括电芯夹、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贴胶机构,所述电芯夹用于夹紧电芯的一部分,所述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于没有被所述电芯夹夹紧的电芯的另外一部分的表面后,所述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电芯夹旋转,使胶带卷绕在电芯表面。
优选地,所述电芯夹包括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所述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贴胶间隔,所述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用于夹紧电芯并使电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贴胶间隔处,所述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于所述贴胶间隔处的电芯的部分的表面后,同步驱动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沿相同方向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芯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芯夹上部和第一电芯夹下部,所述第一电芯夹上部和第一电芯夹下部由第一滑台气缸驱动而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电芯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芯夹上部和第二电芯夹下部,所述第二电芯夹上部和第二电芯夹下部由第二滑台气缸驱动而相互靠近或远离。
优选地,所述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第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且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带动第四同步带轮,所述第三同步带轮带动所述第一电芯夹转动,所述第四同步带轮带动所述第二电芯夹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电芯移动机构,所述电芯移动机构用于移动电芯并将电芯送入所述电芯夹内,使所述电芯夹每次夹在电芯的不同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芯夹靠近或远离贴胶工位和所述电芯移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电芯移动机构包括电芯移动电机、电芯移动导轨、电芯移动夹、电芯移动座、电芯移动丝杆,所述电芯移动导轨与电芯夹平行设置,所述电芯移动夹安装在电芯移动座上,所述电芯移动电机驱动所述电芯移动丝杆转动,所述电芯移动丝杆带动所述电芯移动座在所述电芯移动导轨移动;
所述第一电芯夹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夹槽且所述第一电芯夹下部设有相对应的夹槽;所述第二电芯夹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夹槽且所述第二电芯夹下部设有相对应的夹槽;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芯夹靠近所述电芯移动夹、且使所述电芯移动夹伸入夹槽以夹紧电芯。
优选地,所述电芯移动机构还包括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滑轨、支撑板,所述升降气缸、升降滑轨固定在所述电芯移动座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电芯移动夹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气缸、第二移动气缸、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气缸和第二移动气缸同步地分别驱动第一支撑件在第一导轨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二导轨运动;
所述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卷绕轴、第一轴承座、第二卷绕轴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卷绕轴一端穿过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同步带轮固定,所述第二卷绕轴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与第二滑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同步带轮固定。
一种采用所述的电芯的贴胶装置的贴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夹着电芯的电芯夹被移动组件驱动到达贴胶工位,且电芯的一部分处于贴胶间隔内;
2)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在处于贴胶间隔内的电芯的表面;
3)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被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同步旋转,使胶带卷绕在电芯表面;
4)贴胶机构将胶带切断,胶带的终止端贴在电芯表面。
优选地,采用所述的电芯的贴胶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
5)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靠近电芯移动夹,使电芯移动夹伸入所述电芯夹的夹槽内并夹住电芯,电芯夹松开电芯;
6)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远离电芯移动夹,直至电芯移动夹离开所述电芯夹的夹槽;
7)所述电芯移动机构驱动电芯移动夹沿着与电芯夹平行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8)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靠近电芯移动夹,使电芯移动夹伸入所述电芯夹的夹槽内,所述电芯夹夹住电芯的与步骤5)不同的位置,且电芯的一部分位于贴胶间隔内,电芯移动夹松开电芯;
9)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远离电芯移动夹,直至电芯移动夹离开所述电芯夹的夹槽;
10)重复步骤1)至步骤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电芯夹的旋转,从而使胶带缠绕在电芯表面,电芯被胶带贴的更结实,不容易出现松散和膨胀,电池松紧度较好。尤其当电芯夹旋转一圈后,电芯的待贴胶部位的表面被贴了一整圈胶带,电芯更不容易出现松散和膨胀;另外,通过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同步旋转,不仅防止电芯被卷绕而变形,也不会使电芯表面的贴的胶带出现褶皱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电芯的贴胶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电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电芯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电芯的贴胶装置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卷绕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电芯移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实施例的电芯的贴胶装置,包括第一电芯夹27(或者第二电芯夹28)、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2、贴胶机构1,第一电芯夹27(或第二电芯夹28)夹在电芯5的被夹部位51处,贴胶机构1将胶带11的起始端贴于没有被第一电芯夹27(或第二电芯夹28)夹紧的电芯5的另外一部分即待贴胶部位52的表面后,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2驱动第一电芯夹27(或第二电芯夹28)旋转,从而使胶带11卷绕在电芯1的待贴胶部位52的表面。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胶带只是贴在局部的方法,电芯1被胶带11贴的更结实,不容易出现松散和膨胀。尤其当第一电芯夹27(或第二电芯夹28)旋转一圈后,电芯11的待贴胶部位52的表面被贴了一整圈胶带11,电芯5更不容易出现松散和膨胀。
当仅有一个电芯夹时(第一电芯夹27或第二电芯夹28),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2可以是直接与电芯夹连接的驱动电机。
实施例2
如图1至6所示,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包括卷绕机构、贴胶机构1和电芯移动机构4,其中,卷绕机构用于辅助贴胶机构1将胶带11卷绕在电芯5的表面从而实现贴胶,卷绕机构包括电芯夹、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2和移动组件3,电芯移动机构4用于移动电芯5并将电芯5送入电芯夹内,使电芯夹每次夹在电芯5的不同位置,以实现在电芯5的多个不同位置进行贴胶。
移动组件3包括第一移动气缸31、第一导轨32、第一支撑件33、第二移动气缸34、第二导轨35、第二支撑件36、连接件37和缓冲器,第一支撑件33与第二支撑件34通过连接件37连接从而三者组成移动支撑件,第一移动气缸31驱动第一支撑件33在第一导轨32上运动,第二移动气缸34同步地驱动第二支撑件36在第二导轨35上运动,由于有连接件37,即使第一移动气缸31和第二移动气缸34的步调不太一致,第一支撑件33和第二支撑件36也会较为同步的运动,缓冲器用于限定第一支撑件33和第二支撑件36在各自导轨运动的极限位置。
卷绕机构固定在移动支撑件上。
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第一电芯夹27的相关部件:第一驱动电机21、第一同步带轮22、第一同步带(图中未示出)、第三同步带轮22、第一定位轴承223、第一定位槽轮222、第一支撑螺钉332、第一张紧座333、第一张紧轴331、第一卷绕轴235、第一滑台气缸232、第一旋转限位器234、第一连接块233、第一回转接头2331、轴承座231,还包括驱动第二电芯夹28的相关部件:第二同步带轮24、第四同步带轮25、第二同步带241、连接轴26、第二定位轴承243、第二定位槽轮242、第二支撑螺钉362、第二张紧座、第二张紧轴361、第二卷绕轴255、第二滑台气缸252、第二旋转限位器254、第二连接块253、第二回转接头2531、轴承座251。
第一驱动电机21、轴承座231、第一张紧座333固定在第一支撑件33上,第一张紧轴331安装在第一张紧座333上,其中第一支撑件33上设有多个螺孔安装位,第一张紧座333通过第一支撑螺钉332可以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对第一同步带的松紧进行调节,第一回转接头2331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支撑件33上;
连接轴2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位槽轮222和第一同步带轮22与第一驱动电机21的转轴211连接,且第一定位槽轮222和第一同步带轮22都固定在连接轴26上,连接轴26的另一端依次固定第二定位槽轮242和第二同步带轮24,第一卷绕轴235的一端穿过轴承座231与第一滑台气缸232固定,另一端穿过第三同步带轮23通过第一连接块233与第一回转接头2331连接,且第三同步带轮23固定在第一卷绕轴235上,第一回转接头2331和第一卷绕轴235轴向设有气接头连接孔,气管依次通过第一回转接头2331和第一卷绕轴235的气接头连接孔接入到第一滑台气缸232,第一同步带经过第一张紧轴331套设在第一同步带轮22和第三同步带轮23之间,第一同步带轮22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三同步带轮23转动,使第一卷绕轴23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台气缸232和第一电芯夹27转动;第一旋转限位器234固定在轴承座231上,检测第一电芯夹27旋转的角度;第一定位轴承223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件33上,另一端卡入第一定位槽轮222内,这样,第一定位槽轮222能随连接轴26转动但不能沿着连接轴26的轴向移动。
类似的,轴承座251、第二张紧座固定在第二支撑件36上,第二张紧轴361安装在第二张紧座上,其中第二支撑件36上设有多个螺孔安装位,第二张紧座通过第二支撑螺钉362可以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对第二同步带241的松紧进行调节,第二回转接头2531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支撑件36上;
第二卷绕轴255的一端穿过轴承座251与第二滑台气缸252固定,另一端穿过第四同步带轮25通过第二连接块253与第二回转接头2531连接,且第四同步带轮25固定在第二卷绕轴255上,第二回转接头2531和第二卷绕轴255轴向设有气接头连接孔,气管依次通过第二回转接头2531和第二卷绕轴255的气接头连接孔接入到第二滑台气缸252,第二同步带241经过第二张紧轴361套设在第二同步带轮24和第四同步带轮25之间,第二同步带轮24通过第二同步带241带动第四同步带轮25转动,使第二卷绕轴25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台气缸252和第二电芯夹28转动;第二旋转限位器254固定在轴承座251上,检测第二电芯夹28旋转的角度;第二定位轴承243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件36上,另一端卡入第二定位槽轮242内,这样,第二定位槽轮242能随连接轴26转动但不能沿着连接轴26的轴向移动。
连接轴26优选为花键轴,其包括两段花键轴,两段花键轴通过联轴器261连接,从而第二同步带轮24可以从第一驱动电机21中获得更好的传动效果。
电芯夹包括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贴胶间隔29,第一电芯夹27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芯夹下部271和第一电芯夹上部272,第一电芯夹下部271和第一电芯夹上部272由第一滑台气缸231驱动而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电芯1的夹紧或松开,第一电芯夹上部272设有至少一个夹槽273,第一电芯夹下部271设有相对应的夹槽273,当第一电芯夹下部271和第一电芯夹上部272贴近时,两者的夹槽形成一个夹槽。对于第二电芯夹28,其结构可以与第一电芯夹27相似或相同,第二电芯夹28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芯夹上部282和第二电芯夹下部281,第二电芯夹上部282和第二电芯夹下部281由第二滑台气缸251驱动而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电芯1的夹紧或松开,第二电芯夹上部282设有至少一个夹槽283,且第二电芯夹下部281设有相对应的夹槽,当第二电芯夹下部281和第二电芯夹上部282贴近时,两者的夹槽形成一个夹槽。
电芯移动机构4包括移动单元41、升降单元43、旋转单元44和夹紧单元42。
移动单元41包括电芯移动电机410、移动同步轮411、移动同步带412、张紧组件413、电芯移动丝杆414、电芯移动导轨415、限位元件4151、丝杆螺母4142、电芯移动座420、丝杆支撑座4141,电芯移动导轨415与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移动同步轮411与电芯移动电机4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移动同步带412与移动同步轮411配合,张紧组件413与移动同步带412接触,控制移动同步带412在移动同步轮411上的松紧度,电芯移动丝杆414通过丝杆支撑座4141旋转固定在支撑底板上,电芯移动丝杆414的一端穿过丝杆支撑座4141与移动同步轮411连接,被移动同步轮411带动旋转,丝杆螺母4142固定在电芯移动座420上,电芯移动丝杆414穿过与其配合的丝杆螺母4142,随着电芯移动丝杆414的旋转,丝杆螺母4142沿着电芯移动丝杆414轴向移动,从而带动电芯移动座420沿着电芯移动导轨415运动,而限位元件4151限制电芯移动座420移动的极限位置。
旋转单元44固定在电芯移动座420上,旋转单元44包括旋转气缸440、旋转支撑座441和限位气缸443,旋转气缸440固定在电芯移动座420上,旋转支撑座441与旋转气缸44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限位气缸443固定在电芯移动座420上,当其输出轴442伸出,旋转支撑座441旋转到相应位置时即被输出轴442挡住,从而限定旋转气缸440旋转的位置,进而控制夹紧单元42和升降单元43旋转的位置。
升降单元43固定在旋转支撑座441上,包括升降气缸430、水平支撑板431、竖直支撑板434、升降滑轨433、导杆432,升降气缸430和导杆432固定在旋转支撑座441上,水平支撑板431固定在升降气缸430的输出轴上并且穿过导轨432,水平支撑板431与竖直支撑板434固定,竖直支撑板434可沿升降滑轨433运动,水平支撑板431起到水平支撑板431上下运动时的限位作用。
夹紧单元42固定在竖直支撑板434上,夹紧单元42包括电芯移动夹4211、夹紧气缸421,夹紧气缸421固定在竖直支撑板434上,夹紧气缸421用于驱动电芯移动夹4211张开和关紧。
升降气缸430驱动水平支撑板431上下运动,带动夹紧气缸421的上下运动,从而调节电芯移动夹4211的竖直位置,以夹紧不同厚度的电芯。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的贴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移动组件3的第一移动气缸31和第二移动气缸34共同驱动移动支撑件(第一支撑件33、第二支撑件34和连接件37)沿着第一导轨32和第二导轨35运动,到达贴胶机构1的贴胶工位。待贴胶的电芯5可以事先被放入到电芯夹内,或者在到达贴胶工位后再将电芯5放到电芯夹内,电芯5可以同时被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夹住,也可以被第一电芯夹27或第二电芯夹28夹住,但应该保证电芯5的待贴胶部分52处于贴胶间隔29内;
2)贴胶机构1将胶带11的起始端贴在处于贴胶间隔29内的电芯5的待贴胶部分52的表面的贴胶起始位置54;
3)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2的第一驱动电机21开始旋转,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被驱动同步旋转,从而,胶带11卷绕在电芯5的待贴胶部分52的表面;
4)当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旋转了设定的圈数,第一旋转限位器234和第二旋转限位器254动作使第一驱动电机21停止旋转,胶带11的终止端贴在终止位置53处,同时贴胶机构1将胶带11切断;至此,完成了电芯5的一个贴胶位置的贴胶;
5)接着,与步骤1)类似,移动组件3驱动电芯夹靠近电芯移动夹4211,使电芯移动夹4211伸入第一电芯夹27的夹槽273(和/或第二电芯夹28的夹槽283)内,同时夹紧气缸421驱动电芯移动夹4211动作夹住电芯5,接着,第一滑台气缸231和第二滑台气缸251分别驱动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动作从而松开电芯5;若此时电芯移动夹4211的高度不合适,升降气缸430可以驱动电芯移动夹4211上下运动从而进行调节。
6)移动组件3驱动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远离电芯移动夹4211,直至电芯移动夹4211离开第一电芯夹27的夹槽273(和/或第二电芯夹28的夹槽283);
7)电芯移动机构4的电芯移动电机410动作,驱动电芯移动座420沿电芯移动导轨415运动,从而带动电芯移动夹4211沿着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的长度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8)与步骤1)类似,移动组件3驱动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靠近电芯移动夹4211,再次使电芯移动夹4211伸入第一电芯夹27的夹槽273(和/或第二电芯夹28的夹槽283),第一滑台气缸231和第二滑台气缸251分别驱动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动作从而夹紧电芯5,这样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夹住电芯5的与步骤5)不同的位置,且要使电芯5的未贴胶部分位于贴胶间隔29内,夹紧气缸421驱动电芯移动夹4211动作松开电芯5;
9)与步骤6)类似,移动组件3驱动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远离电芯移动夹4211,直至电芯移动夹4211离开第一电芯夹27的夹槽273(和/或第二电芯夹28的夹槽283);
10)重复步骤1)至步骤4)后,即完成了电芯5的第二次不同贴胶位置的贴胶,若还需要进行其他位置的贴胶,则重复步骤1)至步骤10),直至完成电芯所有待贴胶位置的贴胶。
电芯移动机构4的旋转单元44还可以完成电芯5的取料和下料,即旋转单元44的旋转气缸440从而使电芯移动夹4211旋转(比如旋转90°)到存放未贴胶的电芯5的料箱,必要时升降单元43动作以使电芯移动夹4211能夹住电芯5,电芯移动夹4211夹住电芯5后,旋转气缸440沿反向旋转使电芯移动夹4211与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的方向垂直,与步骤8)类似,当移动组件3驱动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靠近,使电芯移动夹4211伸入第一电芯夹27的夹槽273(和/或第二电芯夹28的夹槽283),随后即能完成将电芯5转移到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上。与前述步骤正好相反,当电芯5完成贴胶后,电芯移动机构4可以将电芯5从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28夹出,旋转单元44旋转一定角度(比如旋转90°)即可以到达存放完成贴胶的电芯5的料箱,然后电芯移动夹4211松开,完成下料。
第一电芯夹27和第二电芯夹用于夹紧电芯并使电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贴胶间隔处,所述贴胶机构将胶带贴于所述贴胶间隔处的电芯的部分的表面后,同步驱动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沿相同方向旋转。

Claims (6)

1.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芯夹、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贴胶机构、电芯移动机构和移动组件,所述电芯夹用于夹紧电芯的一部分,所述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于没有被所述电芯夹夹紧的电芯的另外一部分的表面后,所述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电芯夹旋转,使胶带卷绕在电芯表面;所述电芯夹包括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所述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贴胶间隔,所述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用于夹紧电芯并使电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贴胶间隔处,所述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于所述贴胶间隔处的电芯的部分的表面后,同步驱动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沿相同方向旋转;所述电芯移动机构用于移动电芯并将电芯送入所述电芯夹内,使所述电芯夹每次夹在电芯的不同位置;所述电芯移动机构包括电芯移动电机、电芯移动导轨、电芯移动夹、电芯移动座、电芯移动丝杆,所述电芯移动导轨与电芯夹平行设置,所述电芯移动夹安装在电芯移动座上,所述电芯移动电机驱动所述电芯移动丝杆转动,所述电芯移动丝杆带动所述电芯移动座在所述电芯移动导轨移动;所述第一电芯夹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夹槽且所述第一电芯夹下部设有相对应的夹槽;所述第二电芯夹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夹槽且所述第二电芯夹下部设有相对应的夹槽;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芯夹靠近所述电芯移动夹、且使所述电芯移动夹伸入夹槽以夹紧电芯,以用于驱动所述电芯夹靠近或远离贴胶工位和所述电芯移动机构;
所述电芯夹包括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所述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贴胶间隔,所述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用于夹紧电芯并使电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贴胶间隔处,所述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于所述贴胶间隔处的电芯的部分的表面后,同步驱动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沿相同方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贴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芯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芯夹上部和第一电芯夹下部,所述第一电芯夹上部和第一电芯夹下部由第一滑台气缸驱动而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电芯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电芯夹上部和第二电芯夹下部,所述第二电芯夹上部和第二电芯夹下部由第二滑台气缸驱动而相互靠近或远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贴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第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且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带动第四同步带轮,所述第三同步带轮带动所述第一电芯夹转动,所述第四同步带轮带动所述第二电芯夹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贴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芯移动机构还包括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滑轨、支撑板,所述升降气缸、升降滑轨固定在所述电芯移动座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电芯移动夹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贴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气缸、第二移动气缸、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气缸和第二移动气缸同步地分别驱动第一支撑件在第一导轨和第二支撑件在第二导轨运动;
所述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卷绕轴、第一轴承座、第二卷绕轴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卷绕轴一端穿过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一滑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同步带轮固定,所述第二卷绕轴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与第二滑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同步带轮固定。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贴胶装置的贴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夹着电芯的电芯夹被移动组件驱动到达贴胶工位,且电芯的一部分处于贴胶间隔内;
2)贴胶机构将胶带的起始端贴在处于贴胶间隔内的电芯的表面;
3)第一电芯夹和第二电芯夹被电芯夹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同步旋转,使胶带卷绕在电芯表面;
4)贴胶机构将胶带切断,胶带的终止端贴在电芯表面;
5)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靠近电芯移动夹,使电芯移动夹伸入所述电芯夹的夹槽内并夹住电芯,电芯夹松开电芯;
6)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远离电芯移动夹,直至电芯移动夹离开所述电芯夹的夹槽;
7)所述电芯移动机构驱动电芯移动夹沿着与电芯夹平行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8)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靠近电芯移动夹,使电芯移动夹伸入所述电芯夹的夹槽内,所述电芯夹夹住电芯的与步骤5)不同的位置,且电芯的一部分位于贴胶间隔内,电芯移动夹松开电芯;
9)移动组件驱动电芯夹远离电芯移动夹,直至电芯移动夹离开所述电芯夹的夹槽;
10)重复步骤1)至步骤4)。
CN201210283890.2A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Active CN102807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3890.2A CN102807124B (zh)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3890.2A CN102807124B (zh)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7124A CN102807124A (zh) 2012-12-05
CN102807124B true CN102807124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231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3890.2A Active CN102807124B (zh) 2012-08-10 2012-08-10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07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5978B (zh) * 2013-11-15 2015-12-30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布帘上贴合双面胶的装置
CN103682456B (zh) * 2013-12-06 2016-01-13 珠海市广浩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高速锂离子电池电芯自动包胶机
CN105129146A (zh) * 2014-05-29 2015-12-09 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缠绕装置
CN107039672B (zh) * 2017-03-21 2023-11-17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贴胶生产线
CN110364769A (zh) * 2019-07-31 2019-10-22 瑞浦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电芯及电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5593A (ja) * 2004-01-19 2004-06-03 Toshiba Corp 粘着性テ−プ片の貼着装置
CN101399360A (zh) * 2007-09-28 2009-04-01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入壳夹具
CN101707259A (zh) * 2009-11-03 2010-05-12 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
CN101834314A (zh) * 2010-01-27 2010-09-15 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芯卷绕装置
CN201829573U (zh) * 2010-06-25 2011-05-11 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电芯外包装置
CN201966256U (zh) * 2011-03-25 2011-09-07 深圳市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外壳包胶机
CN202071997U (zh) * 2011-03-25 2011-12-14 深圳市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芯包胶带机
CN102514976A (zh) * 2011-12-31 2012-06-27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片电芯侧面贴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5593A (ja) * 2004-01-19 2004-06-03 Toshiba Corp 粘着性テ−プ片の貼着装置
CN101399360A (zh) * 2007-09-28 2009-04-01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入壳夹具
CN101707259A (zh) * 2009-11-03 2010-05-12 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
CN101834314A (zh) * 2010-01-27 2010-09-15 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芯卷绕装置
CN201829573U (zh) * 2010-06-25 2011-05-11 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电芯外包装置
CN201966256U (zh) * 2011-03-25 2011-09-07 深圳市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外壳包胶机
CN202071997U (zh) * 2011-03-25 2011-12-14 深圳市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芯包胶带机
CN102514976A (zh) * 2011-12-31 2012-06-27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片电芯侧面贴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7124A (zh)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7124B (zh) 一种电芯的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CN104009249B (zh) 一种卷绕机
CN102315477B (zh) 电池卷绕机
CN104261184B (zh) 一种自动粘贴双面胶带设备
CN202805759U (zh) 滤芯贴边装置
CN102751538A (zh) 卷绕式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
CN206401446U (zh) 一种自动贴胶装置
CN103078234A (zh) 三芯线全自动压端子机用送线机构
CN202167581U (zh) 电池卷绕机的贴胶机构
CN109250563B (zh) 一种防火门防火条自动化安装装置
CN112158403B (zh) 一种自动封箱机及使用方法
CN207917923U (zh) 一种自动翻转设备
CN204688536U (zh) 液晶面板塑胶条自动贴胶机
CN109411831B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208485364U (zh) 一种家用膜生产用送膜机构
CN21899679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缠胶机构用夹具
CN202189867U (zh) 电池卷绕机
CN204946720U (zh) 自动化包胶单元的联动机构
CN207628938U (zh) 汇流条折弯装置及汇流条整形系统
CN209230841U (zh) 电动窗帘测试装置
CN209578670U (zh) 一种上料台机构
CN215923918U (zh) 一种便于拿取的收卷装置
CN105539918A (zh) 一种自动进行木板贴膜的装置及方法
CN208478387U (zh) 电芯包膜机
CN217622876U (zh) 用于书芯的贴纱布、头布带和背纸条的一体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