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0904A -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00904A CN102800904A CN2012101566900A CN201210156690A CN102800904A CN 102800904 A CN102800904 A CN 102800904A CN 2012101566900 A CN2012101566900 A CN 2012101566900A CN 201210156690 A CN201210156690 A CN 201210156690A CN 102800904 A CN102800904 A CN 1028009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attery unit
- distance piece
- power
- battery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与多个电池单元(10)分别对应地在冷却板(96)上沿X方向并排地配置多个间隔件(S1)。对应于第奇数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与对应于第偶数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在X方向被相互反向配置。在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上配置对应的电池单元(10)。在该情况下,各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或另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各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块、具备它的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等移动体或储存电力的电源装置中,使用包含可以充放电的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此种电池模块中,为了抑制各电池单元的温度上升而将各电池单元冷却。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电池冷却系统具备多个电池单元、侧板以及冷板。各电池单元具有将电池要素用外包装膜包覆的结构。将置多个电池单元分别配置成使外包装膜的折回部分在冷板的上表面接地。在该状态下利用侧板将多个电池单元固定于冷板上。在冷板内流动有冷却水等制冷剂。这样,就可以将与冷板接触的各电池单元冷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944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构成为仅各电池单元的一边与冷板接触,因此各电池单元与冷板的接触面积小。由此,无法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的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具备:冷却构件,其具有吸收热量的冷却面;多个电池单元,其具有配置于所述冷却构件的所述冷却面上的第一面,并且具 有与所述第一面形成角度的第二面;热传导构件,其具有第一热传导板及与该第一热传导板形成角度的第二热传导板,所述热传导构件配置成所述第一热传导板与所述冷却构件的所述冷却面直接或间接接触且所述第二热传导板与所述一个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这里,所谓第一热传导板与冷却构件的冷却面直接接触是指,第一热传导板不夹隔夹设构件地与冷却构件的冷却面接触,所谓第一热传导板与冷却构件的冷却面间接接触是指,第一热传导板夹隔着夹设构件与冷却构件的冷却面接触。而且,作为夹设构件,使用热传导性橡胶或用于将电池单元粘结在冷却构件的冷却面上的热传导性的粘结剂等。
该电池模块中,在冷却构件的冷却面上分别配置多个电池单元的第一面。热传导构件配置成第一热传导板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冷却构件的冷却面且第二热传导板接触一个电池单元的第二面。电池单元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由上述一个电池单元产生的热量从第二面经由第二热传导板及第一热传导板由冷却构件的冷却面吸收。在该情况下,由于电池单元的第二面与热传导构件的第二热传导板接触,因此电池单元与热传导构件的接触面积大。由此,热量容易从电池单元向热传导构件传递。另外,由于热传导构件的第一热传导板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冷却构件的冷却面,因此热量容易从热传导构件向冷却构件的冷却面传递。所以,能够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
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元分别具有与第一面及第二面不同的第三面,热传导构件配置成第二热传导板还接触与一个电池单元相邻的另一电池单元的第三面。
在这种情况下,热传导构件的第二热传导板分别与一个电池单元的第二面及另一电池单元的第三面接触。由此,在抑制热传导构件所占的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将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有效冷却。
也可以是,第一热传导板具有以向第二热传导板的一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以向第二热传导板的另一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第二部分,热传导构件配置成第一部分位于冷却构件的冷却面与一个电池单元的第一面之间。
在该情况下,热传导构件的第二热传导板接触一个电池单元的第二面,并且热传导构件的第一热传导板的第一部分配置于冷却构件的冷却面与一个电池单元的第一面之间。由此,热量更容易从电池单元向热传导构件传递。另外,由于第一热传导板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冷却构件的冷却面,因此热量更容易从热传导构件向冷却构件的冷却面传递。由此,可以更为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
也可以是,电池模块还具备配置于相邻的电池单元间且具有比热传导构件低的热传导性的绝热板。
在该情况下,即使相邻的电池单元中的一方的电池单元的温度上升,也可以利用绝热板抑制热量从一方的电池单元向另一方的电池单元传递。由此,可以防止多个电池单元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
也可以是,将绝热板配置成与热传导构件的第二热传导板接触。
在该情况下,由于绝热板的热量经由热传导构件由冷却构件的冷却面吸收,因此绝热板的温度上升得到抑制。由此,就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多个电池单元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
也可以是,将绝热板配置成不与热传导构件的第二热传导板接触。
在该情况下,就不会出现绝热板妨碍热传导构件的第二热传导板与其他的电池单元接触的情况。由此,可以在防止多个电池单元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的同时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
本发明的电池系统具备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是上述的发明的电池模块。
在该电池系统中,由于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是上述的电池模块,因此可以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这样,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具备:上述发明的电池系统、由电池系统的电力驱动的电机、和利用电机的旋转力旋转的驱动轮。
在该电动车辆中,利用来自上述的电池系统的电力来驱动电机。通过利用电机的旋转力来旋转驱动轮,从而电动车辆移动。
在该情况下,由于使用上述的电池系统,因此可以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由此,电动车辆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移动体具备:上述的发明的电池系统、移动主体部、将来自电池系统的电力转换为动力的动力源、和利用由动力源转换的动力使移动主体部移动的驱动部。
在该移动体中,来自上述的电池系统的电力通过动力源转换为动力,驱动部利用该动力使移动主体部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用上述的电池系统,所以能够有效地将各电池单元冷却。因此,移动体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电力储存装置具备:上述的发明的电池系统、和对电池系统的多个电池单元的放电或充电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在该电力储存装置中,利用控制部对多个电池单元的充电或放电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防止多个电池单元的劣化、过放电及过充电。另外,由于使用上述的电池系统,因此可以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所以,电力储存装置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电源装置能够与外部连接,其具备:上述的发明的电力储存装置、和由电力储存装置的控制部控制而在电力储存装置的电池系统与外部之间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装置。
在该电源装置中,在多个电池单元与外部之间利用电力转换装置进行电力转换。通过利用电力储存装置的控制部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而对多个电池单元的充电或放电进行控制。由此,就可以防止多个电池单元的劣化、过放电及过充电。另外,由于使用上述的电池系统,因此可以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所以,电源装置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各电池单元有效地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池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间隔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间隔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表示间隔件的第一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表示间隔件的第二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表示间隔件的第三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表示间隔件的第四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是表示间隔件的第五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是表示间隔件的第六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1是表示间隔件的其他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间隔件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冷却板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汇流条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安装于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状态的汇流条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汇流条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各电池单元的正极及负极的其他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9是用于对电池系统的制冷剂的循环系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符号说明
10电池单元
40汇流条
50FPC基板
96冷却板
97制冷剂通路
100电池模块
500电池系统
600电动汽车
602电机
603驱动轮
610车体
700电源装置
710电力储存装置
712控制器
720电力转换装置
S1、S2间隔件
S1a、S2a侧面部
S1b、S1c底面部
S2b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进行说明。
(1-1)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池模块100的俯视图。在图1、图2以及后述的图5~图10、图12、图13、图15及图17中,如箭头X、Y、Z所示,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定义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而且,在本例中,X方向及Y方向是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Z方向是与水平面正交的方向。另外,箭头Z所朝向的方向是上方。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电池模块100中,将多个(本例中是18个)电池单元10沿X方向并排地配置。对电池单元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具有梯形、平行四边形或楔形等纵剖面的电池单元10。另外,也可以使用圆柱形或层叠型的电池单元10。在本例中,使用具有扁平的近似长方体形状的电池单元10。一对端板92具有近似板形状,且与YZ平面平行地配置。一对上端框93及一对下端框94配置成沿X方向延伸。
在一对端板92的四角,形成有用于将一对上端框93及一对下端框94连接的连接部。在一对端板92之间配置有多个电池单元10的状态下,在一对端板92的上侧的连接部安装一对上端框93,在一对端板92的下侧的连接部安装一对下端框94。这样,就可以将多个电池单元10以沿X 方向并排地配置的状态一体化地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电池单元10之间配置间隔件S1、S2(后述的图3及图4)中的至少一方。间隔件S1是热传导构件的例子,间隔件S2是绝热板的例子。对于间隔件S1、S2的结构及配置将在后面叙述。
在一方的端板92上安装有刚性印制电路板(以下简记为印制电路板。)21。另外,在端板92上安装具有一对侧面部及底面部的保护构件95,以便保护印制电路板21的两个端部及下部。印制电路板21由保护构件95保护。在印制电路板21上安装有检测电路20及通信电路24。
多个电池单元10配置于冷却板96上。冷却板96具有制冷剂流入口96a及制冷剂流出口96b。在冷却板96的内部形成有与制冷剂流入口96a及制冷剂流出口96b相连的制冷剂通路97(参照后述的图5)。当冷却水等制冷剂流入到制冷剂流入口96a时,制冷剂就会穿过冷却板96内部的制冷剂通路97而从制冷剂流出口96b流出。这样,冷却板96得到冷却。冷却板96是冷却构件的例子,冷却板96的上表面为冷却面的例子。多个电池单元10的热量经由后述的间隔件S1由冷却板96的上表面吸收。
多个电池单元10在Y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及另一个端部侧的任意一个的上表面部分具有正极10a,在其相反一侧的上表面部分具有负极10b。各电极10a、10b被设置成向上方突出。
另外,在各电池单元10的上表面中央设有排气阀10v。在电池单元10内部的压力上升到给定值的情况下,电池单元10内部的气体就从排气阀10v排出。这样,就可以防止电池单元10内部的压力的上升。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与一方的端板92(未安装印制电路板21的端板92)相邻的电池单元10到与另一方的端板92(安装有印制电路板21的端板92)相邻的电池单元10称作第一个到第M个电池单元10。M是2以上的自然数,图1及图2的例子中为18。
如图2所示,各电池单元10配置成在相邻的电池单元10之间使Y方向的正极10a及负极10b的位置关系彼此相反。这样,在相邻的各两个电池单元10之间,一方的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与另一方的电池单元10的负极10b邻近,一方的电池单元10的负极10b与另一方的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邻近。在该状态下,在邻近的两个电极10a、10b中安装由 金属板制成的汇流条40。这样,就将多个电池单元10串联起来。
具体来说,对第一个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b和第二个电池单元10的负极10a安装共用的汇流条40。另外,对第二个电池单元10的负极10b和第三个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安装共用的汇流条40。
同样,对各第奇数个电池单元10的负极10b和与之相邻的第偶数个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安装共用的汇流条40。对各第偶数个电池单元10的负极10b和与之相邻的第奇数个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安装共用的汇流条40。
另一方面,对第一个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及第M个电池单元10的负极10b中分别安装用于从外部连接电力线D1~D6(参照后述的图12)的汇流条40。
于是,在多个电池单元10上沿着X方向成2列地排列有多个汇流条40。在2列汇流条40的内侧配置沿X方向延伸的长条的2片柔性印制电路板(以下简记为FPC基板。)50。
一方的FPC基板50以不与多个电池单元10的排气阀10v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多个电池单元10的排气阀10v与一方的1列多个汇流条40之间。同样地,另一方的FPC基板50以不与多个电池单元10的排气阀10v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多个电池单元10的排气阀10v与另一方的1列多个汇流条40之间。
一方的FPC基板50与一方的1列多个汇流条40共通地连接。同样,另一方的FPC基板50与另一方的1列多个汇流条40共通地连接。各FPC基板50在一方的端板92的上端部分朝向下方折回而与印制电路板21连接。借由2片FPC基板50将多个汇流条40与印制电路板21分别电连接。利用印制电路板21上的检测电路20来检测各电池单元10的端子电压。
(1-2)间隔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电池单元10之间配置间隔件S1、S2中的至少一方。下面,对间隔件S1、S2的详情进行说明。图3是间隔件S1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间隔件S2的外观立体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电池单元10的与YZ平面平行的一对面分别称作侧面。特别是,将各电池单元10的一对侧面中的、靠近未安装印制 电路板21的端板92的侧面称作一侧面,将靠近安装有印制电路板21的端板92的侧面称作另一侧面。一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和与该电池单元10相邻的另一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相面对。另外,将各电池单元10的与XY平面平行的一对面分别称作上表面及底面。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为第一面的例子,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是第二面及第三面的例子。另外,根据需要,将第奇数个电池单元10称作第(2k-1)个电池单元10,将第偶数个电池单元10称作第2k个电池单元10。k是1以上的任意的自然数。
如图3所示,间隔件S1具有矩形板状的侧面部S1a,从侧面部S1a的下端以与侧面部S1a形成角度且向侧面部S1a的一面侧以一定宽度突出的方式一体化地设有底面部S1b。在本例中,将底面部S1b相对于侧面部S1a垂直设置。底面部S1b是第一热传导板的例子,侧面部S1a是第二热传导板的例子。侧面部S1a的面积与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的面积大致相等。间隔件S1例如由铝或铜等热传导性高的材料形成。另外,为了确保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电极10a、10b间以外的电绝缘性,间隔件S1优选具有电绝缘性。例如,通过对间隔件S1的表面实施铝阳极化处理,从而间隔件S1具有电绝缘性。如果对各电池单元10的表面实施了电绝缘处理,则间隔件S1也可以不具有电绝缘性。
如图4所示,间隔件S2具有矩形板状的侧面部S2a,从侧面部S2a的上端以与侧面部S2a形成角度且向侧面部S2a的一面侧及另一面侧分别突出的方式一体化地设有一对突出部S2b。本例中,将突出部S2b相对于侧面部S2a垂直设置。而且,为了不使电池单元10的电极10a、10b及排气阀10v以及汇流条40被突出部S2b遮盖,也可以在突出部S2b中设置孔、槽或切口等。侧面部S2a的面积与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的面积大致相等。侧面部S2a的厚度既可以与侧面部S1a的厚度相同,也可以不同。间隔件S2例如由树脂等热传导性低的材料形成。间隔件S2与间隔件S1相比热传导性低。与间隔件S1相同,间隔件S2优选具有电绝缘性。如果对各电池单元10的表面实施了电绝缘处理,则间隔件S2也可以不具有电绝缘性。
图5是表示间隔件S1、S2的第一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在图5、 后述的图6~图10、图12及图13中,省略了对端板92、上端框93及一对下端框94等的图示。在图5的例子中,与多个电池单元10分别对应地将多个间隔件S1沿X方向并排地配置在冷却板96上。各间隔件S1配置成底面部S1b叠重于冷却板96的上表面。对应于第奇数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与对应于第偶数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配置成在X方向上相互反向。
在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上配置对应的电池单元10。在该情况下,在冷却板96的上表面与各电池单元10的底面之间配置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与各电池单元10的底面接触且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与电池单元10的底面之间以及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之间的至少一方上配置热传导性橡胶或者用于将电池单元10粘结在冷却板96上的热传导性的粘结剂等夹设构件。
在本例中,彼此相邻的第(2k-1)个及第2k个的两个电池单元10构成电池单元对。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
在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与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之间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各间隔件S2的突出部S2b配置成叠加在各电池单元对的两个电池单元10的上表面。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接触,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接触。
(1-3)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中,与各电池单元10对应地配置具有高热传导性的间隔件S1。从各电池单元10中产生的热量经由间隔件S1向冷却板96传递,而由流过冷却板96的制冷剂通路97的制冷剂吸收。在该情况下,各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或另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各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接触。这样,各电池单元10与各间隔件S1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各电 池单元10的热量容易向间隔件S1传递。另外,由于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发生面接触,因此很容易将热量从间隔件S1向冷却板96传递。其结果是,可以将各电池单元10有效地冷却。
另外,在各电池单元对的两个电池单元10之间配置具有低热传导性的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由此,可以利用间隔件S2抑制各电池单元对的两个电池单元10之间的热传导。这样,即使在各电池单元对的一方的电池单元10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热量从一方的电池单元10向另一方的电池单元10传导。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多个电池单元10之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
(1-4)间隔件的其他配置例
(1-4-1)第二配置例
图6是表示间隔件S1、S2的第二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对于图6的例子,说明与图5的例子的不同点。在图6的例子中,所有的间隔件S1以相同的朝向配置。在该情况下,各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
另外,在与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与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之间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这样,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与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接触。另外,除去第一个电池单元10以外,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与对应于相邻的第(2k-2)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
在本例中,各电池单元对的一方的电池单元10的两方的侧面与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由此,各电池单元对的一方的电池单元10得到充分冷却。另外,在各电池单元对的一方及另一方的电池单元10之间,以与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的方式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由此,就可以利用间隔件S2抑制各电池单元对的两个电池单元10之间的热传导,并且利用间隔件S1抑制间隔件S2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可以更为有效地抑制多个电池单元10之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
(1-4-2)第三配置例
图7是表示间隔件S1、S2的第三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对于图7 的例子,说明与图5的例子的不同点。在图7的例子中,在图5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在对应于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与对应于相邻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之间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
在本例中,在相邻的电池单元对之间,以由两个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夹持的方式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这样,可以利用间隔件S2抑制相邻的电池单元对间的热传导,并且可以利用间隔件S1抑制相邻的电池单元对间的间隔件S2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可以更为有效地抑制多个电池单元10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
(1-4-3)第四配置例
图8是表示间隔件S1、S2的第四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对于图8的例子,说明与图6的例子的不同点。在图8的例子中,在图6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在对应于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与相邻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之间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
在本例中,在相邻的电池单元对间,以与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的方式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这样,可以利用间隔件S2抑制相邻的电池单元对间的热传导,并且可以利用间隔件S1抑制相邻的电池单元对间的间隔件S2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多个电池单元10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
(1-4-4)第五配置例
图9是表示间隔件S1、S2的第五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对于图9的例子,说明与图5的例子的不同点。在图9的例子中,没有设置对应于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
在本例中,与上述图5的例子相同,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热量也经由对应的间隔件S1而由冷却板96吸收。另一方面,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与对应于相邻的第(2k-2)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另外,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与冷却板96接触。这样,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热量经由对应于第(2k-2)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而由冷却板96吸收, 并且从其底面直接由冷却板96吸收。所以,能够在削减间隔件S1的数目的同时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其结果是,可以降低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成本。
(1-4-5)第六配置例
在图5~图9的例子中,所有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配置于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之间,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针对至少一部分的间隔件S1,将底面部S1b配置在并非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之间的冷却板96上的位置,将侧面部S1a与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或另一侧面接触配置。
图10是表示间隔件S1、S2的第六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对于图10的例子,说明与图5的例子的不同点。在图10的例子中,针对分别对应于第一个及第M个电池单元10的间隔件S1,使底面部S1b朝向电池单元10的相反侧,配置于并非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之间的冷却板96上的位置。这些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例如配置于一方及另一方的端板92(图1)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之间。
在该情况下也是,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分别接触第一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及第M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由此,电池单元10的热量容易向间隔件S1传递。另外,由于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叠加在冷却板6的上表面,因此很容易将热量从间隔件S1向冷却板96传递。其结果是,可以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
(1-5)间隔件的其他例子
(1-5-1)
图11是表示间隔件S1的其他例子的外观立体图。对于图11的间隔件S1而言,除了从侧面部S1a的下端部向侧面部S1a的另一面侧垂直地以一定宽度突出地设置底面部S1c这一点以外,具有与图3的间隔件S1相同的结构。侧面部S1b是第一热传导板的第一部分的例子,底面部S1c是第一热传导板的第二部分的例子。
图12是表示图11的间隔件S1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2的例子中也是,彼此相邻的第(2k-1)个及第2k个这两个电池单元10构成电池单元对。与多个电池单元对分别对应地配置多个间隔件S1。各电池 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配置于对应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c上,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配置于对应的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上。
在该情况下,在冷却板96的上表面与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底面之间配置底面部S1c,在冷却板96的上表面与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底面之间配置底面部S1b。这样,底面部S1c接触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底面并且接触冷却板96的上表面,底面部S1b接触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底面并且接触冷却板96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S1c与电池单元10的底面之间以及间隔件S1的底面部S1b、S1c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之间的至少一方配置热传导性橡胶或用于将电池单元10粘结于冷却板96上的热传导性的粘结剂等夹设构件。
另外,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与对应的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接触。
在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与相邻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之间配置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各电池单元对的第2k个电池单元10的另一侧面及相邻的第(2k+1)个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与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接触。
在本例中也是,各电池单元10与各间隔件S1的接触面积变大。所以,各电池单元10的热量容易向间隔件S1传递。其结果是,可以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另外,由于可以利用间隔件S2抑制相邻的电池单元对间的热传导,因此可以防止多个电池单元10间的连锁性的热传导。
此外,由于与两个电池单元10对应地使用一个间隔件S1,因此与图5~图8的例子相比,可以减少间隔件S1的数目。这样,电池模块100的装配就会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例中,也可以针对至少一部分的间隔件S1将底面部S1b、S1c中的一方配置在并非电池单元10的底面与冷却板96的上表面之间的冷却板96上的位置。
另外,虽然在图5~图10的例子中使用图3的间隔件S1,在图12的 例子中使用图11的间隔件S1,然而也可以使用图3的间隔件S1和图11的间隔件S1这双方。
(1-5-2)
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为了抑制相邻的电池单元10间的热传导而使用间隔件S2,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了电池单元10的冷却而使用间隔件S2。在该情况下,间隔件S2由与间隔件S1相同的热传导性高的材料形成。通过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接触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或另一侧面,从而从电池单元10向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传递热量。另外,通过突出部S2b与冷却用的气体接触,从电池单元10传递到侧面部S2a的热量就从突出部2b由气体吸收。这样,就可以将与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接触的电池单元10冷却。
于是,通过为了电池单元10的冷却而使用间隔件S2,不仅可以获得借助间隔件S1得到的电池单元10的冷却效果,而且可以获得借助间隔件S2得到的电池单元10的冷却效果。这样,就可以更为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
另外,也可以单纯地为了相邻的电池单元10间的电绝缘而使用间隔件S2。在该情况下,使用具有电绝缘性的间隔件S2。
(1-5-3)
在图3的间隔件S1中,以从侧面部S1a的下端部的一端一体化地延伸到另一端的方式设置底面部S1b,在图11的间隔件S1中,以从侧面部S1a的下端部的一端一体化地延伸到另一端的方式设置底面部S1b、S1c,然而底面部S1b、S1c的形成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可以确保底面部S1b、S1c与冷却板96之间的热传导性,例如也可以与图4的间隔件S2的突出部S2b同样地设置成将底面部S1b、S1c分别分离成多个部分。
另外,在图4的间隔件S2中,虽然在侧面部S2a的上端部设置一对突出部S2b,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以从侧面部S2a的上端部的一端一体化地延伸到另一端的方式设置突出部S2b。即,间隔件S2也可以具有使图11的间隔件S1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颠倒的形状。同样,间隔件S2也可以具有使图3的间隔件S1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颠倒的形状。在为了电池单元10的冷却而使用间隔件S2的情况下,以从侧面部S2a 的上端部的一端一体化地延伸到另一端的方式设置突出部S2b,由此能够从突出部S2b更为有效地放出热量,从而电池单元10的冷却效果得到提高。而且,也可以在间隔件S2的突出部S2b的上表面设置作为冷却翅片的多个突起(参照后述的图13的突起96c)。另外,为了不使电池单元10的电极10a、10b及排气阀10v以及汇流条40被突出部S2b遮盖,也可以在突出部S2b中设置孔、槽或切口等。另一方面,在出于电池单元10的冷却以外的目的使用间隔件S2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突出部S2b。
(1-6)电池模块的小型化
作为电池模块100的结构,也可以考虑构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全部的相邻的电池单元10之间配置2片热传导板(本例中为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以夹持在该2片热传导板间的方式配置绝热板(本例中是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但是,在此种结构中,电池模块100发生大型化。
对此,在上述的例子中,与一个电池单元10相对应而最多使用一个间隔件S1,与一个电池单元10相对应而最多使用一个间隔件S2。由此,不会出现在全部的相邻的电池单元10间配置两个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及一个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的情况。所以,可以抑制电池模块100的大型化。
特别是,在图9及图12的例子中,与两个电池单元10对应地使用一个间隔件S1。另外,在图5、图6、图9、图10、图12的例子中,与两个电池单元10相对应地使用一个间隔件S2。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抑制电池模块100的大型化。
(1-7)冷却板的其他例子
图13是表示冷却板96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性侧视图。对于图13的冷却板96,说明与图5~图10及图12的冷却板96的不同点。而且,虽然在图13中,与图5的例子同样地配置间隔件S1、S2,然而间隔件S1、S2也可以为上述其他的配置及结构。
在图13的冷却板96上未设置制冷剂流入口96a、制冷剂流出口96b及制冷剂通路97,在冷却板96的下表面设置多个突起96c。在该情况下,多个突起96c作为冷却翅片发挥作用,从各电池单元10传递到冷却板96 的热量从多个突起96c中放出。这样,各电池单元10得到冷却。
另外,优选以与多个突起96c接触的方式供给冷却用的气体。在该情况下,就可以从多个突起96c中更为有效地放出热量。这样,能够更为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
(1-8)汇流条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汇流条40的例子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安装于多个电池单元10中的状态下的汇流条40的示意性俯视图。
如图14所示,汇流条40具备矩形板状的基部41及安装片42。基部41具有区域41a、41b。区域41a例如由铝形成,区域41b例如由铜形成。在本例中,为了防止汇流条40与电池单元10的电极10a、10b之间电接触,而由两种材料形成基部41。只要可以防止汇流条40与电池单元10的电极10a、10b之间电接触,则也可以由单一的材料形成基部41。安装片42以从基部41的区域41b的长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基部41上形成正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3a及沿X方向(参照图15)延伸的长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3b。
如图15所示,例如利用钎焊将各汇流条40的安装片42安装于FPC基板50上。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应当彼此连接的正极10a及负极10b嵌入于汇流条40的电极连接孔43a、43b中。
这里,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间隔根据所配置的间隔件S1、S2的数目及种类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图5的例子中,在配置两个间隔件S1的侧面部S1a的部位和配置一个间隔件S2的侧面部S2a的部位,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间隔有所不同。若如此在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间隔存在偏差,则应当彼此连接的正极10a和负极10b的距离(以下称作电极间距离)会产生偏差。
所以,通过使用图14的汇流条40,则可以在形成为长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3b内的任意的位置配置应当彼此连接的正极10a及负极10b中的一方。所以,即使在电极间距离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共同的汇流条40。
图16是表示汇流条40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性俯视图。对于图16(a)的汇流条40而言,除了电极连接孔43a形成为沿Y方向(参照图15)延 伸的长圆形这一点以外,具有与图14的汇流条40相同的结构。有时会因制造误差或装配误差等造成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应当彼此连接的正极10a及负极10b的位置在Y方向错位。所以,在使用图16(a)的汇流条40的情况下,可以在向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及负极10b中嵌入汇流条40的状态下调整汇流条40的朝向。由此,即使在应当彼此连接的正极10a及负极10b在Y方向错位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汇流条40的朝向维持成固定。所以,可以防止多个汇流条40的朝向产生偏差。其结果是,可以防止FPC基板50产生变形。
对于图16(b)的汇流条40而言,除了取代长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3b而将一对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3c相互一体化地形成这一点以外,其具有与图14的汇流条40b相同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将应当彼此连接的正极10a和负极10b中的一方嵌入电极连接孔43a中,将另一方选择性地嵌入一对电极连接孔43c中的任意一个中。由此,即使在存在两种电极间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共同的汇流条40。
对于图16(c)的汇流条40而言,除了取代正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3a而将两个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3d相互一体化地形成这一点以外,其具有与图16(b)的汇流条40相同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将应当彼此连接的正极10a和负极10b中的一方选择性地嵌入一对电极连接孔43d的任意一方,将另一方选择性地嵌入一对电极连接孔43c的任意一方中。由此,即使在存在2~4种电极间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共同的汇流条40。
(1-9)正极及负极的其他配置例
图17是表示各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及负极10b的其他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在图17中,示出穿过各电池单元10的与X方向垂直的一面及另一面的中央的线(以下称作中央线)CL。在图17的例子中,以使相邻的电池单元10的间隔交替地为R1及R2的方式配置多个电池单元10。
在图17的例子中,各电池单元10的正极10a的轴心及负极10b的轴心以靠近各电池单元10的一侧面或另一侧面的方式相对于中央线C1偏 移距离t。
在此,在将各电池单元10的厚度设为D、将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间隔为R1的部位的电极间距离设为W1、将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间隔为R2的部位的电极间距离设为W2的情况下,下式(1)及下式(2)成立。
2(D/2-t)+R1=W1…(1)
2(D/2+t)+R2=W2…(2)
距离t被设置成使电极间距离W1与电极间距离W2相等。所以,以满足下式的方式设定距离t。
2(D/2-t)+R2=2(D/2+t)+R1
根据上式,距离t如下式所示。
t=(R2-R1)/4
在该情况下,电极间距离W1、W2相等。由此,在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间隔为R1的部位及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间隔为R2的部位这双方,可以使用以一定间隔形成有一对正圆形的电极连接孔45的单纯形状的汇流条40。
(2)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具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
(2-1)整体结构
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18所示,电池系统500包括:电池模块100a、100b、100c、100d、电池ECU101、接触器102、HV(High Voltage:高压)连接器520及维修插塞530。电池模块100a~100d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相同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既可以使用图3的间隔件S1,也可以使用图11的间隔件S1。间隔件S1、S2的配置可以是上述图5~图10及图12的配置例的任意一种。电池模块100a~100d的数目及配置并不限定于本例,可以适当地变更。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各个电池模块100a~100d中,将最高电位的正极10a称作高电位端子10A,将最低电位的负极10b称作低电位端子10B。另外,将设于各个电池模块100a~100d中的一对端板92中的安装有印制 电路板21的端板92称作端板92A,将没有安装印制电路板21的端板92称作端板92B。
电池模块100a~100d、电池ECU101、接触器102、HV连接器520及维修插塞530被收容于箱型的壳体550内。壳体550具有侧面部550a、550b、550c、550d。侧面部550a、550c相互平行,侧面部550b、550d相互平行并且与侧面部550a、550c垂直。
在壳体550内,沿着侧面部550a排成一列地配置电池模块100a、100b。在该情况下,以使电池模块100a的端板92B与电池模块100b的端板92A相互空出间隔地面对的方式配置电池模块100a、100b。电池模块100a的端板92A朝向侧面部550d,电池模块100b的端板92B朝向侧面部550b。
与电池模块100a、100b并列地排成一列地配置电池模块100c、100d。在该情况下,以使电池模块100c的端板92A与电池模块100d的端板92B相互空出间隔地面对的方式配置电池模块100c、100d。电池模块100c的端板92B朝向侧面部550d,电池模块100d的端板92A朝向侧面部550b。在电池模块100c、100d与侧面部550c之间的区域,以从侧面部550d向侧面部550b排列的方式依次配置有电池ECU101、维修插塞530、HV连接器520及接触器102。
安装于电池模块100a的低电位端子10B上的汇流条40与电力线D1的一端连接。安装于电池模块100b的高电位端子10A上的汇流条40与电力线D1的另一端连接。这样,电池模块100a的低电位端子10B与电池模块100b的高电位端子10A被相互电连接。作为电力线D1、D2及后述的电力线D3~D7,例如使用线束或引线等。另外,也可以取代电力线D1、D2,使用长条状的汇流条。
安装于电池模块100c的高电位端子10A上的汇流条40a处与电力线D2的一端连接。安装于电池模块100d的低电位端子10B上的汇流条40a与电力线D2的另一端连接。由此,电池模块100c的高电位端子10A与电池模块100d的低电位端子10B被相互电连接。
安装于电池模块100a的高电位端子10A上的汇流条40a与电力线D3的一端连接。安装于电池模块100c的低电位端子10B上的汇流条40a 与电力线D4的一端连接。电力线D3、D4的另一端与维修插塞530连接。
在维修插塞530被接通的状态下,电池模块100a、100b、100c、100d被串联连接。在该情况下,电池模块100d的高电位端子10A的电位最高,电池模块100b的低电位端子10B的电位最低。
维修插塞530例如在电池系统500维护时由作业者断开。在维修插塞530被断开的情况下,由电池模块100a、100b构成的串联电路与由电池模块100c、100d构成的串联电路被电分离。在该情况下,多个电池模块100a~100d之间的电流路径被切断。由此,可以确保维护时的安全性。
安装于电池模块100b的低电位端子10B上的汇流条40a与电力线D5的一端连接。安装于电池模块100d的高电位端子10A上的汇流条40a与电力线D6的一端连接。电力线D5、D6的另一端与接触器102连接。接触器102经由电力线D7、D8与HV连接器520连接。HV连接器520与外部负载连接。
在接触器102被接通的状态下,电池模块100b经由电力线D5、D7与HV连接器520连接,并且电池模块100d经由电力线D6、D8与HV连接器520连接。由此,可以从电池模块100a~100d向负载供给电力。另外,在接触器102被接通的状态下,进行电池模块100a~100d的充电。一旦接触器102被断开,则电池模块100b与HV连接器520的连接及电池模块100d与HV连接器520的连接被切断。
在电池系统500维护时,作业者不仅断开维修插塞530,而且还断开接触器102。在该情况下,多个电池模块100a~100d之间的电流路径被可靠地切断。这样,就可以充分地确保维护时的安全性。另外,在各电池模块100a~100d的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由电池模块100a、100b构成的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由电池模块100c、100d构成的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就会相等。由此,就可以防止在维护时在电池系统500内产生高电压。
电池模块100a的印制电路板21(参照图1)与电池模块100b的印制电路板21经由通信线P1相互连接。电池模块100a的印制电路板21与电池模块100c的印制电路板21经由通信线P2相互连接。电池模块100c的印制电路板21与电池模块100d的印制电路板21经由通信线P3相互连接。电池模块100d的印制电路板21经由通信线P4与电池ECU101连 接。利用通信线P1~P4构成总线。作为通信线P1~P4,例如使用线束。
经由通信线P1~P4,在电池模块100a~100d的通信电路24及电池ECU101之间进行通信。各通信电路24将有关各电池单元10的信息(端子电压、电流及温度等)提供给其他的通信电路24或电池ECU101。以下,将有关电池单元10的信息称作单元信息。
电池ECU101基于例如从电池模块100a~100d的通信电路24提供的单元信息,算出电池模块100a~100d的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基于该充电量进行电池模块100a~100d的充放电控制。另外,电池ECU101基于从电池模块100a~100d的通信电路24提供的单元信息,检测电池模块100a~100d的异常。所谓电池模块100a~100d的异常,例如是电池单元10的过放电、过充电或温度异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电池ECU101进行上述的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的算出以及各电池单元10的过放电、过充电及温度异常等的检测,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电池模块100a~100d的通信电路24进行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的算出及电池单元10的过放电、过充电或温度异常等的检测,其结果提供给电池ECU101。
(2-2)冷却板的连接
图19是用于针对电池系统500中的制冷剂的循环系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在壳体550中设有配管连接部CC1、CC2。以从配管连接部CC1、CC2向壳体550内延伸的方式设置供给配管C1及回收配管C2。供给配管C1经由配管C11与电池模块100a的制冷剂流入口96a连接,经由配管C12与电池模块100b的制冷剂流入口96a连接,经由配管C13与电池模块100c的制冷剂流入口96a连接,经由配管C14与电池模块100d的制冷剂流入口96a连接。回收配管C2经由配管C21与电池模块100a的制冷剂流出口96b连接,经由配管C22与电池模块100b的制冷剂流出口96b连接,经由配管C23与电池模块100c的制冷剂流出口96b连接,经由配管C24与电池模块100d的制冷剂流出口96b连接。
在壳体550的外部设有循环泵98及热交换器99。作为热交换器99例如使用散热器。热交换器99经由配管C31、C32与配管连接部CC1、 CC2连接。在配管连接部CC31中夹插有循环泵98。
利用循环泵98将通过热交换器99冷却后的制冷剂经由配管C31、供给配管C1及配管C11~C14向电池模块100a~100d的冷却板96输送。另外,在电池模块100a~100d中吸收了热量的制冷剂从电池模块100a~100d的冷却板96经由配管C21~C24、回收配管C2及配管C32向热交换器99输送。这样,在电池模块100a~100d的冷却板96及热交换器99之间使制冷剂循环。
(2-3)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中设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由此,可以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所以,电池系统500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3)第三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及移动体进行说明。电动车辆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PHEV)、以及纯电动车(EV)。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及移动体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作为电动车辆的一例对电动汽车进行说明。
(3-1)结构及动作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600具备车体610。在车体610中设有上述的电池系统500及电力转换部601、电机602、驱动轮603、加速装置604、制动装置605、转速传感器606及主控制部608。在电机602为交流(AC)电机的情况下,电力转换部601包含倒相电路。
电池系统500经由电力转换部601与电机602连接,并且与主控制部608连接。电池系统500的电池ECU101(图18)基于各电池单元10的端子电压算出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
从电池ECU101向主控制部608提供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另外,在主控制部608处连接加速装置604、制动装置605、转速传感器606及起动指示部607。主控制部608例如由CPU及存储器或微机构成。
加速装置604包括电动汽车600所具备的加速踏板604a、和检测加速踏板604a的操作量(踩下量)的加速检测部604b。当在起动指示部607 的点火开关接通的状态下用户操作加速踏板604a时,加速检测部604b以用户未操作的状态为基准而检测加速踏板604a的操作量。所检测出的加速踏板604a的操作量被提供给主控制部608。
制动装置605包括电动汽车600所具备的制动踏板605a、和检测用户对制动踏板605a的操作量(踩下量)的制动检测部605b。当在点火开关接通的状态下用户操作制动踏板605a时,可以利用制动检测部605b检测出其操作量。所检测出的制动踏板605a的操作量被提供给主控制部608。转速传感器606检测电机602的转速。所检测出的转速被提供给主控制部608。
如上所述,向主控制部608提供各电池单元的充电量、加速踏板604a的操作量、制动踏板605a的操作量、以及电机602的转速。主控制部608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多个电池单元10的充放电控制及电力转换部601的电力转换控制。例如,在基于加速操作的电动汽车600的起步时及加速时,从电池系统500向电力转换部601供给多个电池单元10的电力。
此外,在点火开关接通的状态下,主控制部608基于所被提供的加速踏板604a的操作量,算出应当向驱动轮603传递的旋转力(指令扭矩),将基于该指令扭矩的控制信号提供给电力转换部601。
接收到上述的控制信号的电力转换部601将从电池系统500供给的电力转换成将驱动轮603驱动所需的电力(驱动电力)。这样,就可以将由电力转换部601转换的驱动电力向电机602供给,将基于该驱动电力的电机602的旋转力向驱动轮603传递。
另一方面,在基于制动操作使电动汽车600减速时,电机602作为发电装置发挥作用。在该情况下,电力转换部601将由电机602产生的再生电力转换为适于多个电池单元10的充电的电力,提供给多个电池单元10。由此,多个电池单元10就被充电。
(3-2)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600中,使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由此,就可以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所以,电动汽车600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3-3)其他移动体
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也可以搭载于船、飞机、升降机或步行机器人等其他的移动体中。
搭载有电池系统500的船例如取代图20的车体610而具备船体,取代驱动轮603而具备螺旋桨,取代加速装置604而具备加速输入部,取代制动装置605而具备减速输入部。驾驶者在使船体加速时不是操作加速装置604,而是操作加速输入部,在使船体减速时不是操作制动装置605,而是操作减速输入部。在该情况下,船体相当于移动主体部,电机相当于动力源,螺旋桨相当于驱动部。需要说明的是,船也可以不具备减速输入部。在该情况下,通过驾驶者操作加速输入部来停止船体的加速,船体就会因水的阻力而减速。在此种结构中,电机接收来自电池系统500的电力而将该电力转换为动力,通过利用所转换的动力旋转螺旋桨来移动船体。
同样,搭载有电池系统500的飞机例如取代图20的车体610而具备机体,取代驱动轮603而具备推进器,取代加速装置604而具备加速输入部,取代制动装置605而具备减速输入部。在该情况下,机体相当于移动主体部,电机相当于动力源,推进器相当于驱动部。需要说明的是,飞机也可以不具备减速输入部。在该情况下,通过驾驶者操作加速输入部而停止加速,机体就会因空气阻力而减速。在此种结构中,电机接收来自电池系统500的电力而将该电力转换为动力,通过利用所转换的动力旋转推进器来移动船体。
搭载有电池系统500的升降机例如取代图20的车体610而具备吊笼,取代驱动轮603而具备安装于吊笼上的升降用绳索,取代加速装置604而具备加速输入部,取代制动装置605而具备减速输入部。在该情况下,吊笼相当于移动主体部,电机相当于动力源,升降用绳索相当于驱动部。在此种结构中,电机接收来自电池系统500的电力而将该电力转换为动力,通过利用所转换的动力卷起升降用绳索来升降吊笼。
搭载有电池系统500的步行机器人例如取代图20的车体610而具备躯体,取代驱动轮603而具备腿,取代加速装置604而具备加速输入部,取代制动装置605而具备减速输入部。在该情况下,躯体相当于移动主体部,电机相当于动力源,腿相当于驱动部。在此种结构中,电机接收来自电池系统500的电力而将该电力转换为动力,通过利用所转换的动力驱动 腿来移动躯体。
这样,在搭载有电池系统500的移动体中,动力源接收来自电池系统500的电力而将该电力转换为动力,驱动部利用由动力源转换的动力使移动主体部移动。
(3-4)其他移动体的效果
在此种各类移动体中,也可以通过使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所以,移动体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4)第四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
(4-1)结构及动作
图2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1所示,电源装置700具备电力储存装置710及电力转换装置720。电力储存装置710具备电池系统组711及控制器712。电池系统组711包含第三实施方式的多个电池系统500。在多个电池系统500间,多个电池单元10既可以被相互并联,也可以被相互串联。
控制器712是系统控制部的例子,例如由CPU及存储器、或微机构成。控制器712与各电池系统500的电池ECU101(图18)连接。各电池系统500的电池ECU101基于各电池单元10的端子电压算出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将所算出的充电量提供给控制器712。控制器712通过基于由各电池ECU101提供的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720,从而进行有关各电池系统500中所含的多个电池单元10的放电或充电的控制。
电力转换装置720包括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721及DC/AC(直流/交流)逆变器722。DC/DC转换器721具有输入输出端子721a、721b,DC/AC逆变器722具有输入输出端子722a、722b。DC/DC转换器721的输入输出端子721a与电力储存装置710的电池系统组711连接。DC/DC转换器721的输入输出端子721b及DC/AC逆变器722的输入输出端子722a相互连接,并且与电力输出部PU1连接。DC/AC逆变器722的输入输出端子722b与电力输出部PU2连接,并且与其他的电力系统连 接。电力输出部PU1、PU2例如包括插孔。在电力输出部PU1、PU2处例如连接各种负载。其他的电力系统例如包括商用电源或太阳能电池。电力输出部PU1、PU2及其他电力系统是与电源装置连接的外部的例子。
通过利用控制器712控制DC/DC转换器721及DC/AC逆变器722,从而进行电池系统组711中所含的多个电池单元10的放电及充电。
在电池系统组711放电时,从电池系统组711提供的电力由DC/DC转换器721进行DC/DC(直流/直流)转换,继而由DC/AC逆变器722进行DC/AC(直流/交流)转换。
由DC/DC转换器721进行了DC/DC转换的电力被向电力输出部PU1供给。由DC/AC逆变器722进行了DC/AC转换的电力被向电力输出部PU2供给。从电力输出部PU1向外部输出直流的电力,从电力输出部PU2向外部输出交流的电力。也可以将由DC/AC逆变器722转换为交流的电力向其他的电力系统供给。
作为有关各电池系统500中所含的多个电池单元10的放电的控制的一例,控制器712进行如下的控制。在电池系统组711放电时,控制器712基于从各电池ECU101(图18)提供的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判定是否停止放电,基于判定结果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720。具体来说,当电池系统组711中所含的多个电池单元10(图18)中的任意一个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比预先确定的阈值小时,控制器712会以停止放电或限制放电电流(或放电电力)的方式控制DC/DC转换器721及DC/AC逆变器722。这样,可以防止各电池单元10的过放电。
另一方面,在电池系统组711充电时,从其他电力系统提供的交流的电力由DC/AC逆变器722进行AC/DC(交流/直流)转换,继而由DC/DC转换器721进行DC/DC(直流/直流)转换。通过从DC/DC转换器721向电池系统组711提供电力,将电池系统组711中所含的多个电池单元10(图18)充电。
作为有关各电池系统500中所含的多个电池单元10的充电的控制的一例,控制器712进行如下的控制。在电池系统组711充电时,控制器712基于从各电池ECU101(图18)提供的各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判定是否停止充电,基于判定结果来控制电力转换装置720。具体来说,当电 池系统组711中所含的多个电池单元10中的任意一个电池单元10的充电量比预先确定的阈值大时,控制器712会以停止充电或者限制充电电流(或充电电力)的方式控制DC/DC转换器721及DC/AC逆变器722。这样,就可以防止各电池单元10的过充电。
(4-2)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700中,使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由此,就可以有效地冷却各电池单元10。所以,电源装置700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4-3)电源装置的变形例
在图21的电源装置700中,可以替代在各电池系统500中设置电池ECU101的方式,控制器712也可以具有与电池ECU101相同的功能。
若能够在电源装置700与外部之间相互供给电力,则电力转换装置720也可以仅具有DC/DC转换器721及DC/AC逆变器722中的任意一方。另外,若能够在电源装置700与外部之间相互供给电力,则也可以不设置电力转换装置720。
在图21的电源装置700中,虽然设有多个电池系统500,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电池系统500。
(5)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中,虽然使用间隔件S1、S2双方,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在多个电池单元10间的热传导不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间隔件S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中,虽然将全部的电池单元10串联,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的电池单元10并联。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系统500中,虽然将全部的电池模块100串联,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的电池模块100并联。另外,各电池模块100的电池单元10的数目可以任意地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冷却构件使用板状的冷却板96,然而冷却构件的形状并不限于板状,也可以是长方体状或锥台形状等其他形状。
(6)技术方案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部分的对应关系
下面,对技术方案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部分的对应的例子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的例子。
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100是电池模块的例子,冷却板96是冷却构件的例子,电池单元10是电池单元的例子,间隔件S1是热传导构件的例子,底面部S1b、S1c是第一热传导板的例子,侧面部S1a是第二热传导板的例子。
另外,底面部S1b是第一部分的例子,底面部S1c是第二部分的例子,间隔件S2是绝热板的例子。
另外,电池系统500是电池系统的例子,电动汽车600是电动车辆及移动体的例子,电机602是电机及动力源的例子,驱动轮603是驱动轮及驱动部的例子,车体610是移动主体部的例子,电力储存装置710是电力储存装置的例子,控制器712是控制部的例子,电源装置700是电源装置的例子,电力转换装置720是电力转换装置的例子。
作为技术方案的各构成要素,也可以使用具有技术方案中记载的结构或功能的其他各种要素。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有效地用于以电力作为驱动源的各种移动体、电力的储存装置或移动机器等中。
Claims (8)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
冷却构件,其具有吸收热量的冷却面;
多个电池单元,其具有配置于所述冷却构件的所述冷却面上的第一面,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面形成角度的第二面;
热传导构件,其具有第一热传导板及与该第一热传导板形成角度的第二热传导板,
所述热传导构件配置成所述第一热传导板与所述冷却构件的所述冷却面直接或间接接触且所述第二热传导板与所述一个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不同的第三面,
所述热传导构件配置成所述第二热传导板还接触与所述一个电池单元相邻的另一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传导板具有以向所述第二热传导板的一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以向所述第二热传导板的另一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第二部分,
所述热传导构件配置成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冷却构件的所述冷却面与所述一个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面之间。
4.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
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是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
5.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系统;
由所述电池系统的电力驱动的电机;
利用所述电机的旋转力旋转的驱动轮。
6.一种移动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系统;
移动主体部;
将来自所述电池系统的电力转换为动力的动力源;
利用由所述动力源转换的动力使所述移动主体部移动的驱动部。
7.一种电力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系统;
针所述电池系统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放电或充电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8.一种电源装置,能够与外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储存装置;
由所述电力储存装置的所述控制部控制而在所述电力储存装置的所述电池系统与所述外部之间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16669 | 2011-05-25 | ||
JP2011116669A JP2012248299A (ja) | 2011-05-25 | 2011-05-25 |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バッテリシステム、電動車両、移動体、電力貯蔵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00904A true CN102800904A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719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66900A Pending CN102800904A (zh) | 2011-05-25 | 2012-05-18 |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98433A1 (zh) |
JP (1) | JP2012248299A (zh) |
CN (1) | CN102800904A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0608A (zh) * | 2013-01-22 | 2013-09-04 | 江苏大学 | 一种包含双水冷板的电池模块 |
CN104037373A (zh) * | 2014-05-22 | 2014-09-10 |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池组及具有该电池组的电池模块 |
CN105173247A (zh) * | 2014-06-03 | 2015-12-23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电池单元收缩包装方法和装配设备 |
CN105591176A (zh) * | 2014-11-11 | 2016-05-18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磁力控制的牵引电池热板 |
CN106450073A (zh) * | 2015-08-12 | 2017-02-22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高压电池 |
CN107210388A (zh) * | 2015-01-05 | 2017-09-26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用于蓄电池模块的独立焊接平面 |
CN107431259A (zh) * | 2015-09-21 | 2017-12-01 | 株式会社Lg 化学 |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
CN108432033A (zh) * | 2016-03-03 | 2018-08-21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车辆 |
CN109891661A (zh) * | 2016-10-25 | 2019-06-14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温度感测元件的固定结构的电池模块 |
CN110707396A (zh) * | 2019-06-13 | 2020-01-17 | 赵耀华 | 一种干湿分离的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1092177A (zh) * | 2018-10-24 | 2020-05-01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蓄电池装置 |
CN111146368A (zh) * | 2018-11-06 | 2020-05-12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单池的壳体、电池单池和用于制造电池单池的方法 |
CN111742442A (zh) * | 2018-02-27 | 2020-10-0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 |
CN112002841A (zh) * | 2019-05-27 | 2020-11-27 |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US11127990B2 (en) | 2016-10-25 | 2021-09-21 | Samsung Sdi Co., Ltd. | Battery module having fixing structure for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14156B2 (ja) * | 2012-02-22 | 2015-11-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KR20140064487A (ko) * | 2012-11-20 | 2014-05-28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모듈 |
JP6064730B2 (ja) * | 2013-03-26 | 2017-01-25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冷却装置 |
JP5958420B2 (ja) * | 2013-05-29 | 2016-08-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乾燥装置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KR20140140791A (ko) * | 2013-05-30 | 2014-12-10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모듈 |
KR101589996B1 (ko) * | 2013-06-07 | 2016-01-29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액상 냉매 유출에 대한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
JP6015600B2 (ja) * | 2013-09-02 | 2016-10-2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US9455478B2 (en) | 2014-01-07 | 2016-09-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V battery pack with battery coo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
US9768431B2 (en) | 2014-02-17 | 2017-09-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ttery pack separator |
CN105009323B (zh) * | 2014-02-24 | 2019-04-26 | 波音公司 | 包括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缓解系统的飞机 |
US9172122B2 (en) * | 2014-02-25 | 2015-10-27 | Lg Chem, Ltd. | Battery module |
DE102014203765A1 (de) * | 2014-02-28 | 2015-09-03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augruppe aus einem Energiespeichermodul und einem Kühlelement und Baugruppe |
DE102014103095A1 (de) * | 2014-03-07 | 2015-09-10 |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 Energiespeichereinheit und Batteriesystem |
US9296310B2 (en) * | 2014-03-18 | 2016-03-2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ract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
US9853275B2 (en) | 2014-04-04 | 2017-12-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ttery pack array separator |
JP6392030B2 (ja) * | 2014-08-26 | 2018-09-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組電池の組立装置および組立方法 |
KR101865995B1 (ko) * | 2015-03-27 | 2018-06-08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모듈 |
KR101780037B1 (ko) * | 2015-04-22 | 2017-09-19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셀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
CN106785183B (zh) * | 2015-11-24 | 2020-08-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EP3196955B1 (en) * | 2016-01-20 | 2019-11-13 | Robert Bosch GmbH | Battery module |
US10756314B2 (en) * | 2016-03-14 | 2020-08-25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Composite sheet and battery pack using same |
GB2551997B (en) * | 2016-07-05 | 2019-01-23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Battery cell arrangement |
DE102016213142A1 (de) * | 2016-07-19 | 2018-01-25 | Robert Bosch Gmbh | Batteriezelle, Batteriemodu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
WO2018033880A2 (en) | 2016-08-17 | 2018-02-22 | Shape Corp. | Battery support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
CN110383526A (zh) | 2017-01-04 | 2019-10-25 | 形状集团 | 节点模块化的车辆电池托盘结构 |
WO2018128404A1 (ko) * | 2017-01-05 | 2018-07-12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차체 부품, 그 차체 부품과 통합되어 형성된 차량용 전지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통합 전지시스템 차량 |
WO2018213383A1 (en) | 2017-05-16 | 2018-11-22 | Shape Corp. | Vehicle battery tray with integrated battery retention and support features |
US10886513B2 (en) | 2017-05-16 | 2021-01-05 | Shape Corp. | Vehicle battery tray having tub-based integration |
US10483510B2 (en) | 2017-05-16 | 2019-11-19 | Shape Corp. | Polarized battery tray for a vehicle |
US11088412B2 (en) | 2017-09-13 | 2021-08-10 | Shape Corp. | Vehicle battery tray with tubular peripheral wall |
CN111201155A (zh) | 2017-10-04 | 2020-05-26 | 形状集团 |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托盘底板组件 |
CN207719292U (zh) * | 2018-01-19 | 2018-08-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监控单元用安装支架、电池包及汽车 |
KR102350971B1 (ko) * | 2018-02-07 | 2022-01-12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배터리 모듈의 온도를 조절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9169080A1 (en) | 2018-03-01 | 2019-09-06 | Shape Corp. | Cool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vehicle battery tray |
DE102018203375A1 (de) * | 2018-03-07 | 2019-09-12 | Audi Ag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ochvolt-Energiespeicher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Hochvolt-Energiespeich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11688910B2 (en) | 2018-03-15 | 2023-06-27 | Shape Corp. | Vehicle battery tray having tub-based component |
US10797279B2 (en) * | 2018-06-28 | 2020-10-06 | Caterpillar Inc. | Battery housing systems |
JP7348180B2 (ja) * | 2018-07-09 | 2023-09-20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と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を備える電動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
CN209496977U (zh) * | 2019-01-31 | 2019-10-15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组 |
JP2022062288A (ja) * | 2019-02-27 | 2022-04-20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2020145149A (ja) * | 2019-03-08 | 2020-09-10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CN111599955B (zh) * | 2019-03-22 | 2024-04-30 |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无模组类铝壳电池模组及铝壳电池 |
DE102019110613A1 (de) * | 2019-04-24 | 2020-10-29 |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 Batteriegehäuseanordnung mit Wärme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und Traktionsbatterie mit Batteriegehäuseanordnung |
JP6876744B2 (ja) * | 2019-05-16 | 2021-05-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
KR102693863B1 (ko) * | 2020-01-23 | 2024-08-12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내진동성이 향상된 배터리 팩 |
WO2021253334A1 (zh) * | 2020-06-18 | 2021-12-23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泄压结构的电池包 |
CN213752957U (zh) * | 2020-06-19 | 2021-07-20 | 凯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模组 |
JP7193520B2 (ja) * | 2020-12-21 | 2022-12-20 |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DE102021114360A1 (de) | 2021-06-02 | 2022-12-08 | Man Truck & Bus Se |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umfassend Kühlvorrichtung und Spannvorrichtung |
CN115149155A (zh) * | 2022-07-22 | 2022-10-04 | 岳阳耀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液冷板系统 |
CN115384666B (zh) * | 2022-08-23 | 2023-08-22 | 江苏金致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切换电源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56227A (en) * | 1994-11-18 | 1998-05-2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assembly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
JP2007012486A (ja) * | 2005-06-30 | 2007-01-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源装置 |
US20070018610A1 (en) * | 2005-07-06 | 2007-01-25 | Daimlerchrysler Ag | Prismatic battery made of multiple individual cells |
CN101378141A (zh) * | 2007-08-27 | 2009-03-04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蓄电池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09073A (en) * | 1991-10-21 | 1994-05-03 | Hitachi, Ltd. |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device |
JPH08321329A (ja) * | 1995-05-26 | 1996-12-0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組電池 |
JPH11354166A (ja) * | 1998-06-08 | 1999-12-24 | Sony Tektronix Corp | バッテリ温度制御装置 |
JP4701652B2 (ja) * | 2004-08-02 | 2011-06-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JP2009301877A (ja) * | 2008-06-13 | 2009-12-24 | Toyoda Gosei Co Ltd | 組電池装置 |
JP5131055B2 (ja) * | 2008-06-27 | 2013-01-30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組電池装置及び組電池装置用保持部材 |
JP5136296B2 (ja) * | 2008-08-28 | 2013-02-06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組電池装置 |
KR100944980B1 (ko) * | 2008-12-17 | 2010-03-0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냉각수단을 구비한 전지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
JP2010287491A (ja) * | 2009-06-12 | 2010-12-24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二次電池 |
KR101071537B1 (ko) * | 2009-09-17 | 2011-10-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신규한 구조의 방열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중대형 전지팩 |
US9196938B2 (en) * | 2010-07-06 | 2015-11-24 | Samsung Sdi Co., Ltd. | Battery module |
WO2012102496A2 (ko) * | 2011-01-26 | 2012-08-0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조립 생산성이 향상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
KR101293989B1 (ko) * | 2011-02-22 | 2013-08-0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
-
2011
- 2011-05-25 JP JP2011116669A patent/JP2012248299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5-18 CN CN2012101566900A patent/CN102800904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5-25 US US13/480,546 patent/US2012029843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56227A (en) * | 1994-11-18 | 1998-05-2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assembly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
JP2007012486A (ja) * | 2005-06-30 | 2007-01-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源装置 |
US20070018610A1 (en) * | 2005-07-06 | 2007-01-25 | Daimlerchrysler Ag | Prismatic battery made of multiple individual cells |
CN101378141A (zh) * | 2007-08-27 | 2009-03-04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蓄电池组件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0608A (zh) * | 2013-01-22 | 2013-09-04 | 江苏大学 | 一种包含双水冷板的电池模块 |
CN104037373A (zh) * | 2014-05-22 | 2014-09-10 |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池组及具有该电池组的电池模块 |
CN104037373B (zh) * | 2014-05-22 | 2016-06-01 |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池组及具有该电池组的电池模块 |
CN105173247A (zh) * | 2014-06-03 | 2015-12-23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电池单元收缩包装方法和装配设备 |
CN105173247B (zh) * | 2014-06-03 | 2020-07-24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电池单元收缩包装方法和装配设备 |
CN105591176B (zh) * | 2014-11-11 | 2020-04-2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磁力控制的牵引电池热板 |
CN105591176A (zh) * | 2014-11-11 | 2016-05-18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磁力控制的牵引电池热板 |
CN107210388A (zh) * | 2015-01-05 | 2017-09-26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用于蓄电池模块的独立焊接平面 |
US11978845B2 (en) | 2015-01-05 | 2024-05-07 |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Vent shield for a battery module |
CN107210388B (zh) * | 2015-01-05 | 2020-10-27 | Cps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模块的独立焊接平面 |
CN106450073A (zh) * | 2015-08-12 | 2017-02-22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高压电池 |
CN107431259B (zh) * | 2015-09-21 | 2020-06-05 | 株式会社Lg 化学 |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
CN107431259A (zh) * | 2015-09-21 | 2017-12-01 | 株式会社Lg 化学 | 包括具有不同厚度的冷却片的阵列的电池模块 |
CN108432033A (zh) * | 2016-03-03 | 2018-08-21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车辆 |
CN108432033B (zh) * | 2016-03-03 | 2021-05-07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车辆 |
CN109891661A (zh) * | 2016-10-25 | 2019-06-14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温度感测元件的固定结构的电池模块 |
US11127990B2 (en) | 2016-10-25 | 2021-09-21 | Samsung Sdi Co., Ltd. | Battery module having fixing structure for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CN109891661B (zh) * | 2016-10-25 | 2022-03-1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具有用于温度感测元件的固定结构的电池模块 |
CN111742442A (zh) * | 2018-02-27 | 2020-10-0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组 |
CN111092177A (zh) * | 2018-10-24 | 2020-05-01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蓄电池装置 |
CN111146368A (zh) * | 2018-11-06 | 2020-05-12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单池的壳体、电池单池和用于制造电池单池的方法 |
CN112002841A (zh) * | 2019-05-27 | 2020-11-27 |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CN110707396A (zh) * | 2019-06-13 | 2020-01-17 | 赵耀华 | 一种干湿分离的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98433A1 (en) | 2012-11-29 |
JP2012248299A (ja) | 2012-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00904A (zh) |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动车辆、移动体、电力储存装置及电源装置 | |
JP6012595B2 (ja) |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バッテリシステム、電動車両、移動体、電力貯蔵装置、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 |
CN107251262B (zh) | 用于电池模块的偏置特征 | |
CN107801422B (zh) | 用于将电池单元定位于电池组模块中的胶带 | |
KR101850413B1 (ko) | 전동 차량 | |
JP6240118B2 (ja) | 電動車両 | |
CN102646796B (zh) | 蓄电池模块 | |
CN105470421B (zh) | 牵引电池组件 | |
US8994300B2 (en) |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movable body, battery system,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EP3201039B1 (en) | Integrated connector having sense and switching conductors for a relay used in a battery module | |
CN109478618A (zh) | 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组装件 | |
US20160133906A1 (en) | Traction Battery Busbar Carriers for Pouch Battery Cells | |
CN109314198B (zh) | 电化学电池固定在电池模块的壳体内 | |
WO2013126443A1 (en) | Prismatic electrochemical cell | |
CN103904285A (zh) | 车用电池模块的安全装置 | |
CN107431155B (zh) | 电池组模块隔板 | |
WO2012147331A1 (ja) |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バッテリシステム、電動車両、移動体、電力貯蔵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 | |
EP4068468A1 (en) |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WO2012029319A1 (ja) |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バッテリシステム、電動車両、移動体、電力貯蔵装置、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 |
JP7512393B2 (ja) | 電池及び装置 | |
US12126041B1 (en) | Multi-density material for battery subassemblies | |
KR101492892B1 (ko) | 복합형 에너지저장장치에 적용되는 울트라커패시터 팩 | |
US9553288B2 (en) | Step configuration for traction battery housing | |
US20240222800A1 (en) | Current collector assemblies | |
US20240217327A1 (en) | Carriers for battery cel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