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2953A -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2953A
CN102782953A CN2011800083719A CN201180008371A CN102782953A CN 102782953 A CN102782953 A CN 102782953A CN 2011800083719 A CN2011800083719 A CN 2011800083719A CN 201180008371 A CN201180008371 A CN 201180008371A CN 102782953 A CN102782953 A CN 102782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sticking department
body portion
anchor clam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83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2953B (zh
Inventor
长坂尚一
大下修
鹤田哲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82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2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9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1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1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crew or scre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轻量化并具有简化的结构的连接器。连接器(7)包括:第一连接器(3),该第一连接器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本体部(41),从所述第一连接器本体部的上表面突出的多个第一端子,从所述第一连接器本体部的上表面突出从而包围所述第一端子的筒状部(29),以及设置成突出到所述筒状部的外部的第一突起(43);以及第二连接器(5),该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连接器本体部(35),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本体部的底表面并且使第一端子能够分别插入其中的多个第二端子,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器本体部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47)。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以及其中阳连接器的多个端子可拆开地装接到阴连接器的多个端子的连接器和用于上述装接和拆开的连接器用夹具。
背景技术
图23是示出普通连接器400的大致结构的透视图(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在普通连接器(嵌合式连接器)400中,具有大直径的螺孔的第一螺母404设置在一个连接器402中。通孔406形成在该第一螺母404的垂直方向上。在第一螺母404和第一螺母404的后部中,对接部414相对于轴环形止挡器部410和用于将连接器嵌合的小直径螺栓408的头部412形成。
此外,在另一连接器416中,设置具有小直径螺孔的第二螺母418。其直径小于第一螺母404的螺孔的用于嵌合连接器的小直径螺栓408插入第一螺母404中并拧到第二螺母418上,从而连接器402和416都可彼此嵌合。用于拆开连接器的大直径螺栓(附图中未示出)拧到第一螺母404上,从而通过用于拆开连接器的大直径螺栓的前端可将另一连接器416推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32851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普通连接器400中,由于为每个连接器都设置螺栓或螺母,所以出现连接器的质量增大(连接器较重)并且连接器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通过考虑上述问题,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并具有简化结构的连接器以及用于装接和拆开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用夹具。
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连接器主体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的多个第一端子;筒状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从而包围所述第一端子;以及设置成突出到所述筒状部的外部的第一突起;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连接器主体部;多个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的底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插入该多个第二端子;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
第二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第一发明的连接器的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筒状部中,第二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中,在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并且弹性变形;而当所述第一端子完全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时,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复原,从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使得防止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端子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时,通过对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施加预定的外力而使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二端子完全从所述第一端子拆离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离并且复原。
第三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端子,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的多个第二端子,其中,以使连接器用夹具的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接合部接合的方式,使各连接器彼此连接,并且在使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推入部能够对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被对接部上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推入部来推动所述第二连接器,以便使所述第二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器,并且,以使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对接部能够对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对接部上的方式,使各连接器彼此拆开,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拉出,以便使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拆开。
第四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第三发明的连接器的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第二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中,在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并且弹性变形,并且,当所述第一端子完全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复原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使得防止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端子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时,通过对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施加预定的外力而使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弹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二端子完全从所述第一端子拆离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离并且复原。
第五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用夹具,在将第一连接器连接到第二连接器时以及在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拆开时使用该连接器用夹具。该连接器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部,该夹具主体部具有对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对接部上的对接部;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接合部接合的接合部,并且被所述夹具主体部支撑;以及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支撑对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被对接部上的推入部件,或者支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被接合部接合的拉出部件,并且该移动部件与所述夹具主体部接合以在预定方向上移动。
第六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第五发明的连接器用夹具的连接器用夹具,其中,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时,所述推入部件被所述移动部件支撑,所述接合部件的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被接合部接合,并且使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侧,使得所述推入部件能够对接在所述阴连接器的被对接部上,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侧,并且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彼此拆开时,所述拉出部件被所述移动部件支撑,使所述夹具主体部的对接部对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被对接部上,所述拉出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被接合部接合,并且使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拆开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拆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可拆开装接的连接器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该可拆开装接的连接器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连接器用夹具的夹具主体部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连接器用夹具的推入部件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连接器用夹具的钩子部件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处于临时连接状态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视图。
图9(a)是示出沿着图7中的线IX-IX截取的视图。图9(b)是图9(a)中IX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0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上之前的状态的视图。
图11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上之前的状态的视图。
图12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半途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上的状态的视图。
图13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半途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上的状态的视图。
图14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完全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上的状态的视图。
图15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完全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上的状态的视图。
图16是示出阳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用夹具实际连接到阴连接器的状态的视图。
图17是示出阳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用夹具实际连接到阴连接器的状态的视图。
图18是图17中XVIII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9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件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图20是该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件的正视图。
图21(a)是该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件的接合操作之前的正视图。图21(b)是该拉出部件的接合操作期间的正视图。
图22是示出该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件的修改例子的视图。
图23是示出常规连接器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3    第一连接器(阳连接器)
5    第二连接器(阴连接器)
7    连接器
9    连接器用夹具
11    第二端子
13    接合部
15    第一被接合部
17    推入部
19    第二被对接部
21    对接部
23    第一被对接部
25    拉出部
27    第二被接合部
29    筒状部
31    第一连接器锁定部
35    第二连接器主体部
37    第二连接器锁定部
41    第一连接器主体部
43    第一突起
47    第二突起
53    接合部件
55    移动部件(螺栓)
57    推入部件
59    夹具主体部
61    拉出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可拆开装接的连接器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该可拆开装接的连接器系统1的示意性结构的侧视图。
该可拆开装接的连接器系统1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器(例如,阳连接器)3和第二连接器(例如,阴连接器)5的连接器7,和作为与该连接器7单独的部件的连接器用夹具9。该阴连接器5是与阳连接器3单独的部件。该阳连接器3可拆开地装接(自由地连接到其上和与之拆开)阴连接器5。而且,通过使用连接器用夹具9来执行上述装接和拆开操作。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为了解释的方便,一个预定方向可以偶然地设置为纵向,与该纵向正交的方向可以设置为横向,并且与该纵向和横向正交的方向可以设置为装接和拆开方向(高度方向)。
阳连接器3包括多个第一端子(附图中未示出)。该阴连接器5包括多个第二端子11。该多个第一端子分别连接(实际地连接)到该多个第二端子11上。将在下面描述该实际连接的细节。
当连接器3和5连接于彼此(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连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上,该第二端子分别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分离)时,连接器用夹具9的接合部13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接合部15初始接合,并且使得连接器用夹具9的推入部17能够对接在阴连接器5的第二被对接部19上。
随后,在实现上述接合和对接的状态下,阴连接器5被连接器用夹具9的推入部17推动,使得阴连接器5可以靠近阳连接器3(该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可以插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中)。
另一方面,当连接器3和5彼此拆开(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分别从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拆开,该第二端子连接到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上)时,使得连接器用夹具9的对接部21初始能够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对接部23上,并且连接器用夹具9的拉出部25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接合部27接合。
随后,在达到上述对接和上述接合的状态下,通过连接器用夹具9的拉出部25将该阴连接器5拉出,使得阴连接器5可以从阳连接器3拆开(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可以滑出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
而且,在阳连接器3(例如,阳连接器3的筒状部29)中,设置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和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该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和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彼此分离。
在阴连接器5(例如,该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中,设置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和第二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9。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和第二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9彼此分离并单独地设置。
尽管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连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上,但是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与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接合(例如,与之接触)并弹性变形。
而且,当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完全连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完成)时(当第一端子完全连接到第二端子11上时;当阳连接器3完全连接到阴连接器5上时),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复原。根据该复原,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与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接合,使得可防止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分离。
而且,当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连接(完全连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上时,通过施加预定的外力(通过接受预定的外力),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弹性变形,使得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从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脱离接合。即,取消了防止第二端子11从第一端子拆开,使得阴连接器5可从阳连接器3拆开。
而且,尽管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从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拆开,但是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与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接合(例如,与之接触)并弹性变形。当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完全从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拆开时,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从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脱离接合并复原。
当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连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上时,第二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9与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接合,以将阳连接器3(例如,筒状部29)临时连接到阴连接器5(例如,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上。下面将描述临时连接的细节。
该阳连接器3包括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上述多个第一端子(附图中未示出)、筒状部29和第一突起43。该第一端子为由金属制成并形成例如针形的阳端子。除了第一端子之外,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筒状部29和第一突起43的树脂部分通过例如成型而整体形成。
该多个第一端子从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上表面突出。该筒状部29从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上表面突出,从而环绕该多个第一端子(将第一端子容纳在内部)。第一突起43设置成在筒状部29的端(上端)部侧(例如,端部)中从筒状部29的外周壁突出到该筒状部29外部(在与筒状部29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和与筒状部29的中心分离的侧面中),并且相对于筒状部29的中心对称(将在下面描述“对称”的细节)。
然后,例如,第一突起43形成上述第一被接合部15和上述第一被对接部23。
从阳连接器3的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底表面延伸与该多个第一端子相对应的多个布线(例如具有柔性的电线;附图中未示出)。
该阴连接器5包括上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多个第二端子11和第二突起47。该第二端子11是嵌合于针形阳端子(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的由金属制成的阴端子,并且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底表面中,从而从底表面朝上表面侧凹陷。在有插入阻力(插入期间的反作用力)的情况下,该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插入到第二端子11中,使得该多个第一端子分别电连接到多个第二端子11上。
第二突起47在上表面的大致中心部分处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上表面突出。例如,第二突起47的一部分形成上述第二被对接部19,并且第二突起47的另一部分形成上述第二被接合部27。
除了第二端子11之外,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和第二突起47的树脂部分通过例如模制整体形成。此外,从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上表面延伸与该多个第二端子11相对应的多个布线(例如,具有柔性的电线;附图中未示出)。
在阳连接器3的筒状部29中,从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上表面延伸的肋板49设置成避开该第一端子。而且,在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底表面上,设置凹槽51,当阴连接器5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第一端子连接到第二端子11上)上时,该凹槽与肋板49接合(例如,嵌合到其上)。
然后,当阴连接器5连接到阳连接器3上时,凹槽51与肋板49接合(例如,形成滑动对而与之接合),或者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侧表面与筒状部29的内壁接合(例如,通过形成滑动对而与之接合),或者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侧表面与筒状部29的内壁接合,并且凹槽51与肋板49接合。于是,阴连接器5被引导,从而在相对于阳连接器3装接和拆开的方向上移动。
此处,临时连接的状态表示阴连接器5连接到阳连接器3的过程中的一个状态。在临时连接的状态下,阴连接器被上述肋板49等引导,并且阳连接器3的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临时接合部接合。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分离并且不连接到该第二端子。
为了将彼此分别分离的(拆开的)连接器3和5临时连接,不需要大的力。例如,阴连接器5(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可以徒手插入并嵌合到阳连接器3(筒状部29)中。在临时连接状态下,阳连接器3的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9接合。于是,可以保持临时已连接状态。
为了将临时已连接状态改变到完全连接状态(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完全连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的状态),需要用大的力(徒手无法提供的水平的力)将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推入到阳连接器3的筒状部29中。
需要具备这么大的力的原因在于,多个端子11分别设置在连接器3和5中。即,当只有一个第一端子设置在阳端子3中并且这一个端子插入并连接到阴连接器5的一个端子11中时,连接期间的阻力(端子的力)较低。于是,各端子可以利用徒手提供的小的力彼此连接。
然而,多个(大量)端子设置在阳连接器3中,并且多个(大量)端子也设置在阴连接器5中。而且,在连接器7中,由于同时连接多个端子(多极端子连接在一起),所以用于连接的阻力高。因此,需要较大的力将阳连接器完全连接到阴连接器。
于是,为了将临时连接状态改变到完全连接状态,需要连接器用夹具9。为了通过使用连接器用夹具9从临时连接状态获得完全连接状态,当预定的大的力分别施加到连接器3和5上时,连接器的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和39的接合状态分别初始接触。然后,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插入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中,以获得完全连接状态。在该完全连接状态下,连接器7安装并使用在如机动车之类的车辆上。
而且,如上所述,在完全连接状态下,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与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接合,从而防止了第二端子11从第一端子拆开(阴连接器5从阳连接器3拆开)。
即使在不设置连接器锁定部31和37的结构中,一旦彼此连接(彼此完全连接)的连接器3和5也不会很容易地彼此拆开。然而,当没有分别设置连接器锁定部31和37时,则担心连接器3和5的连接可能由于振动松开,或者连接器3和5可能分别彼此脱离接合(拆开)。于是,分别设置该连接器锁定部31和37,以防止连接器3和5由于振动而松开。
当分别连接于彼此(完全连接于彼此)的连接器3和5彼此拆开时,由于与连接器3和5彼此连接时类似地需要大的力,所以需要连接器用夹具9。在完全连接状态下,由于通过连接器锁定部31和37防止了阴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11从第一端子(阳连接器3的端子)拆开,所以即使通过使用连接器用夹具9,也不能使彼此完全连接的连接器3和5彼此分开。当彼此完全连接的连接器3和5彼此拆开时,外力单独施加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上,以使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弹性变形。于是,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从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脱离接合。然后,需要通过使用连接器用夹具9将阴连接器5从阳连接器3拉出。
在连接器7中,阳连接器3的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可以弹性变形,代替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阴连接器5的第一突起43(第一被接合部15)和第二突起47(第二被对接部19,第二被接合部27),该第一突起设置成相对于阳连接器3的筒状部29的中心对称地突出。
例如,设置多个第一突起43。当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临时连接或彼此完全连接时,如果分别从连接器3和5的高度方向(装接和拆开方向)观察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则阴连接器5的第二突起47位于内接该多个第一突起43的多边形内或内接该多个第一突起43(例如,中心的位置)的轮廓(包围多个第一突起43的轮廓)内。
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例如,设置三个第一突起43(突起43A、43B、43C)。分别被该第一突起43A、43B和43C内接的多边形为矩形(将点P1、P2、P3和P4连接在一起的矩形)。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突起47位于该矩形的对角线的交叉点处。
然后,为了通过使用连接器用夹具9将连接器3和5彼此完全连接,连接器用夹具9的多个接合部件53的接合部13分别与多个第一突起43接合,并且设置在连接器用夹具9的移动部件(例如,螺栓)55中的推入部件57与第二突起47接合。因此,当连接器3和5彼此完全连接时,在阴连接器5中几乎不会产生力矩(在横向上延伸的轴上的转动力矩,和在纵向上延伸的轴上的转动力矩)。于是,阴连接器5顺利地相对于阳连接器3移动(该阴连接器5顺利地嵌合到阳连接器3)。
而且,为了通过使用连接器用夹具9将连接器3和5彼此拆开,使得设置在连接器用夹具9的夹具主体部59中的多个对接部21能够分别对接在多个第一突起43的上表面(前端面45)上,并且设置在连接器用夹具9的螺栓55中的拉出部件61与第二突起47接合。于是,当连接器3和5彼此拆开时,在阴连接器5中几乎不产生力矩,使得阴连接器5可顺利地从阳连接器3拆开。
现在,下面将详细描述连接器用夹具9。
如上所述,连接器用夹具9是当使彼此分离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连接时或者使彼此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拆开时使用的夹具。该连接器用夹具9包括夹具主体部59、一对接合部件53(第一接合部件)53(53A、53B)和移动部件(例如,螺栓)55。
在夹具主体部59中设置预定的切除部63和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对接部23(前端面45)上的对接部21。
该接合部件53包括预定的切除部65和与阳连接器3的被接合部(第一被接合部)15接合的接合部13。而且,接合部件53由夹具主体部59支撑,从而自由地转动。由于接合部件53被支撑而自由地转动,所以当连接器用夹具9分别设置在连接器3和5上时,接合部件53的接合部13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接合部15上,并且接合部件53转动(参见图12或图13)。于是,连接器用夹具9分别容易地设置在连接器3和5上。
螺栓55支撑对接在阴连接器5的第二被对接部19上的推入部件(具有推入部17的推入部件)57,或者支撑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接合部27接合的拉出部件(具有拉出部25的拉出部件)61。而且,螺栓55与夹具主体部59接合(例如,拧紧到其上),以在预定方向(高度方向)上移动。而且,推入部件57或拉出部件61很容易可拆开地装接到螺栓55上。
当使彼此拆开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连接时,推入部件57由螺栓55初始支撑。然后,在阳连接器3临时连接到阴连接器5上的状态下,接合部件53的接合部13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接合部15接合。然后,螺栓55在用于将阴连接器5推到阳连接器3的方向(推入方向)上转动和移动,以使得推入部件57的推入部17能够对接在阴连接器5的第二被对接部19上。于是,通过移动螺栓55,将该阴连接器5朝阳连接器3侧推动。
另一方面,当使彼此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拆开时,拉出部件61由螺栓55初始支撑。然后,使得夹具主体部59的对接部21能够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对接部23(前端面45)上,以将拉出部件61的拉出部25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接合部27接合。随后,外力施加到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上,以将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脱离接合。然后,通过移动螺栓55,使阴连接器5从阳连接器拉出,从而从阳连接器拆开。然后,阴连接器5与阳连接器3分离。
如上所述,在阳连接器3中,设置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在阴连接器5中,设置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由于切除部63和65设置在夹具主体部59和接合部件53中,所以当使彼此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拆开时,预定的外力可施加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上。即,该力通过手指直接或使用工具经夹具主体部59的切除部63和接合部件53的切除部65施加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上(参见图18中的箭头标记AR),以将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弹性变形。于是,解除了用于防止阴连接器5从阳连接器3拆开的功能。
现在,将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连接器7(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和连接器用夹具9。图3是示出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在图3中,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拆开。参照图1和图3,阳连接器3、阴连接器5和连接器用夹具9相对于通过连接器7或连接器用夹具9的中心并正交于横向的平面(在高度方向和纵向上扩展的平面)基本对称地形成。而且,阳连接器3、阴连接器5和连接器用夹具9相对于通过连接器7或连接器用夹具9的中心并正交于纵向的平面(在高度方向和横向上扩展的平面)基本对称地形成。
最初,将在下面描述阳连接器3。阳连接器3的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形成位长方体的形状。在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上表面上,多个第一端子(图中未示出)设置成向上突出。该端子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成矩阵形式。筒状部29也形成矩形,并从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上表面突出。筒状部29的侧表面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侧表面的延长面中。即,当从图1和3中高度方向观察阳连接器3时,阳连接器3(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筒状部29)的外形为矩形。
筒状部29从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的延伸高度大于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的延伸高度。因此,当在横向上从侧表面观察阳连接器3时,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隐藏在筒状部29中。
作为形成第一被接合部15的第一突起43,如图3中所示或如上所述,设置三个第一突起。突起43A、43B和43C形成矩形板的形状。
突起43A在纵向(纵向)上的尺寸小于筒状部29在纵向上的尺寸。突起43A在高度方向(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远小于筒状部29在纵向上的尺寸,等于筒状部29的厚度或略大于筒状部29的厚度。突起43A在横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等于突起43A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或略大于突起43A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突起43A的纵向与筒状部29的纵向一致。突起43A的厚度方向与筒状部29的高度方向一致。突起43A的宽度方向与筒状部29的横向一致。而且,在筒状部29纵向上的中间部分和筒状部29的上端部分处,突起43A沿横向从筒状部29的一个侧表面突出,并与筒状部29整体设置。该突起43A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表面45)与筒状部29的上表面位于一个平面上(正交于高度方向的平面)。而且,突起43A的上表面45形成第一被对接部23。
突起43B和突起43C形成为具有基本相同的图形。突起43B在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基本与突起43A的尺寸相同。另一方面,突起43B在纵向上的尺寸小于突起43A在纵向上的尺寸。而且,突起43B在纵向上的尺寸与突起43C在纵向上的尺寸之和小于突起43A在纵向上的尺寸。
突起43B和43C沿横向从筒状部29的另一侧表面突出,并像突起43A那样与筒状部29整体设置。在进一步解释中,突起43B和43C分别在筒状部29的纵向上以预定间隔(通过切除部69而彼此分离)设置。而且,如果在突起43B和43C之间不分别设置空间并且突起43B和43C像突起43A那样彼此连接,则想象的连接的突起具有和突起43A相同的形态。
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形成有与筒状部29整体形成的突起67(例如,参见作为图17中XVIII部分的放大视图的图18)。该突起67整体形成在筒状部的一个板状侧壁(分别设置有突起43B和43C的侧壁)上。该突起67设置在筒状部29(阴连接器5)的纵向的中央部分(突起43B和43C之间)中,并在筒状部29沿高度方向上的端部(筒状部29的设置了切除部69的部分中的上端部分)附近。而且,该突起67从筒状部29的内壁突出到筒状部29的内部(到中心)。
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形成有与筒状部29整体形成的突起71(例如,参见附图9(b),附图9(b)作为附图9(a)的IX部分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沿着附图7中的线IX-IX剖示的截面)。该突起71分别设置在筒状部29的两个板状侧壁中(位于阳连接器3的纵向上的两端部分处的一对侧壁)。而且,该突起71沿筒状部29的纵向设置在筒状部29的下侧(第一连接器主体部41侧)中,并且沿筒状部29的横向上设置在该筒状部29的中间部分中。而且,突起71从筒状部29的内壁突出到筒状部29的内部(到中心)。
在突起71的后侧(外侧)的筒状部29的部分中,设置凹陷部73。从而,当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与第二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9接合时,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容易地弹性变形。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阴连接器5。
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形成为如图3所示的长方体形状。多个第二端子11设置在底表面(下表面)中,从而向上凹陷。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相对应地,该端子11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成矩阵形式。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在纵向上的尺寸基本等于筒状部29的纵向上的内表面(内壁)之间的尺寸。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在横向上的尺寸基本等于筒状部29的横向上的内表面(内壁)之间的尺寸。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基本等于筒状部29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8中所示,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包括具有柔性的杆状部75。设置在该杆状部75的纵向的中间部分(例如,末端部分侧)中的突出部(突起)77与形成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的突起67接合,以防止完全连接的连接器7(阳连接器3、阴连接器5)的拆开。
该杆状部75通过整体成型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中。该杆状部75的基端部连接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上,并且该杆状部75的纵向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阴连接器5)的高度方向一致。该杆状部75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略微间隔开,并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下端向上延伸。而且,该杆状部75的基端部在纵向上位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中心部分中,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下侧中,并且在横向上位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横向上的一个平面中。
在将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连接的过程中,该杆状部75(例如,突起部77)对接在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上,使得该杆状部75可以弹性变形并弯曲(在图18中箭头标记A8所示的方向上),从而减小杆状部75和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之间的空间。而且,当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的连接完成时,该杆状部75复原(在图18中箭头标记A9所示方向上复原)。于是,如图18所示,该杆状部75的突出部77位于设置在阳连接器3的筒状部29中的突起67的下侧中,使得突出部77对接在突起67上,并且阴连接器5不从阳连接器3中滑出(防止连接器3和5分别拆开)。而且,在连接器3和5分别彼此完全连接的状态下,当外力(图18中箭头标记AR所示的力)施加到杆状部75的末端部分上时,杆状部75(突出部77)从阴连接器5的突起67脱离接合,以分别解除对连接器3和5拆开的防止(连接器3和5可分别彼此拆开)。
该阴连接器5的第二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9形成有在阴连接器5的高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突起79(参见图9(b))。该突起79从伸长的凹槽81的底部突出。该凹槽81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侧表面(纵向上位于末端部分中的侧表面)中,从而在阴连接器5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突起79的高度基本等于凹槽81的深度。该凹槽81的深度基本等于形成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的突起71的高度。该凹槽81的宽度(正交于附图9(b)的纸面方向上的尺寸)基本等于突起71和79的宽度。
于是,当阴连接器5连接到阳连接器3上时,突起71与凹槽81通过形成滑动对而接合,从而代替或着除了上述肋板49和凹槽51的接合之外,阴连接器5在装接和拆开方向(高度方向)上被引导并移动到阳连接器3。
而且,当阴连接器5临时连接到阳连接器3上时,如图9(b)中所示,形成第一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的突起71进入彼此相邻的两个突起79之间,从而可以保持阴连接器5与阳连接器3的临时连接状态。
在阴连接器5和阳连接器3中,凹槽81不仅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中,也可以设置在阳连接器3的筒状部29中。分别在一对连接器临时接合部33和39中,突起71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两个,并且突起79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一个,并且在临时连接状态下,突起79可以插入两个突起71之间。
阴连接器5的第二突起47包括竖立部83和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整体形成的一对突出部85。该竖立部83形成为如方形极柱之类的极柱形状并形成第二被对接部19。连接器用夹具9的推入部17对接在竖立部83的上表面上。而且,该竖立部83在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中心部分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上表面突出。
该突出部85形成为如圆柱体之类的极柱的形状,以形成第二接合部27。而且,该突出部85以其高度方向(轴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器主体部35的横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竖立部83中。于是,第二突起47形成为“十字”形。当临时连接在一起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不需要彼此拆开时,可以删除突出部85。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连接器用夹具9。
如图2中所示,该连接器用夹具9包括例如推动部件(例如压缩盘簧)87,该推动部件推动接合部件53在预定方向(在作为中心的轴C1和C2上由箭头标记A1和A2所示的方向)上转动,以及还包括上述夹具主体部59、螺栓55、所述一对接合部件53、推入部件57和拉出部件61。
如图4(示出夹具主体部59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中所示,该夹具主体部59包括矩形平板状基部89、第一矩形平板状侧部91以及形成为与第一侧部91相同形状的第二侧部93,并由例如金属形成。当从高度方向观察以此方式形成的夹具主体部59时,夹具主体部59具有作为基部89的形状的矩形。而且,当从纵向观察夹具主体部59时,该夹具主体部59具有“U”形。而且,夹具主体部59的侧部91和93的伸长的、矩形且平坦的前端面(与基部89相对的表面)分别形成了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对接部23上的对接部21。
在基部89的中心部分中,设置移动部件接合部95,移动部件55与该移动部件接合部95接合。该移动部件接合部95由贯穿基部89的高度方向(夹具主体部59的高度方向)的内螺纹形成。螺栓55的螺纹部(接合到夹具主体部上的接合部)拧到该内螺纹95上。在拧到内螺纹95上的螺栓55中,如图2中所示,螺栓55的头部在夹具主体部59(连接器用夹具9)的高度方向上分别位于与侧部91和93相对的侧面中。螺栓55的外螺纹的末端部分侧分别位于侧部91和93的附近。该螺栓55的外螺纹的末端部分侧在横向上位于侧部91和93之间。而且,通过转动螺栓55,螺栓55获得推力,以在夹具主体部59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于该夹具主体部59移动。
而且,在夹具主体部59的第一侧部91中,设置切除部63和一对第一接合部件支撑部97。该切除部63形成为矩形,并在夹具主体部59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侧部91的末端部分(下端部分)中,并且在夹具主体部59的纵向上设置在第一侧部91的中间部分中。
所述一对接合部件支撑部97的一个接合部件支撑部97在中心部分形成为具有圆形通孔99的小板的形状,并与第一侧部91整体设置,使得该板的厚度方向和通孔99的通过方向与夹具主体59的纵向一致。
而且,所述一对接合部件支撑部97的一个接合部件支撑部97在夹具主体部59的横向上从第一侧部91突出到外侧(朝着与第二侧部93分离的侧面),在夹具主体部59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侧部91的中间部分中,并在夹具主体部59的纵向上位于第一侧部91的一侧中。
所述一对接合部件支撑部97的另一接合部件支撑部97相对于通过第一侧部91的中心的平面(通过第一侧部91的中心并正交于夹具主体部59的纵向的平面)与所述一个接合部件支撑部97对称地设置。
该夹具主体部59的第二侧部93以及设置在该第二侧部93中的一对接合部件支撑部97和切除部63相对于通过夹具主体部59的中心的平面(通过夹具主体部59的中心并正交于夹具主体部59的横向的平面)与第一侧部91、切除部63或接合部件支撑部97对称地设置。
在螺栓55的末端部分(与六角棱柱状头部相对的部分)中,设置例如环形凹槽(缩口)101,如图2中所示。设置缩口101的部分形成第二接合部件支撑部103,该第二接合部件支撑部与推入部件57或拉出部件61接合并支撑它们。
所述一对接合部件53(53A,53B)由例如金属形成,并且分别与侧部91和93的情况同样地,相对于通过连接器用夹具9的中心并正交于横向的平面对称地设置。由于接合部件53A和53B分别形成相同形状,所以这里将描述所述一个接合部件53A的形状。
如图6中所示,该接合部件53A形成为具有预定厚度的大致矩形板的形状。而且,在接合部件53A中,切除部65、接合部13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接合,并且一对支撑部105与夹具主体部59的接合部件支撑部97接合。
该切除部65形成为矩形形状,并在接合部件53A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接合部件按53A的末端部分(下部)中,并且在接合部件53A的纵向上设置在接合部件53A的中间部分中。
该接合部13形成有具有倾斜表面106的突起。该突起在接合部件53A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在接合部件53A的末端部分(下部)中,以及在接合部件53A纵向上设置在除了切除部65设置在其中的部分之外的整个长度上,并在接合部件53A的横向(厚度方向)上从一个前端面(当接合部件53安装在夹具主体部59中时靠近第一侧部91的表面)突出。
所述一对支撑部105的一个支撑部105形成圆柱形,该圆柱形具有与设置在夹具主体部59的接合部件支撑部97中的通孔99的内径基本相等的外径。然后,所述一个支撑部105在接合部件53A的高度方向和横向(厚度方向)上设置在接合部件53A的中间部分中,并在接合部件53A的纵向上从一个前端面突出。所述一对支撑部105的另一支撑部105相对于接合部件53A的中心表面(通过接合部件53A的中心并正交于接合部件53A的纵向的平面)与一个支撑部105对称地设置。
矩形夹具主体部59的纵向尺寸基本等于设置在夹具主体部59的第一侧部91(第二侧部93)中的接合部件支撑部97之间的尺寸。而且,在接合部件53A中,设置倾斜的表面部107。该倾斜的表面部107设置在接合部件53A的上端侧面中和接合部13所设置的侧面中。在倾斜表面107设置的部分中,随着接合部件53A的厚度朝着其上端部分前进,该接合部件53A的厚度越小。
然后,当使得接合部件53的支撑部105能够嵌合到夹具主体部59的接合部件支撑部97上,以将该一个接合部件53A设置在第一侧部91中,并将另一接合部件53B设置在第二侧部93中时,所述一对接合部件53在夹具主体部59的横向上位于夹具主体部59外侧,如例如图2中所示。此时,所述一对接合部13位于夹具主体部59下方,并突出到夹具主体部59内部。
而且,由于接合部件53在普通状态(图2中所示的状态;其中任何外力都不施加到连接器用夹具9上的状态)下由压缩盘簧87推动,所以接合部件53的厚度方向与侧部91和93的厚度方向一致。
而且,在普通状态下,所述一对接合部13的末端部分之间的距离L1在横向上基本等于阳连接器3的筒状部29的外部形式的尺寸L2。另一方面,所述一对接合部13的基端部分之间的距离L3基本等于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A与第一突起43B(43C)之间的距离L4(与图2一起参见图3)。
当连接器用夹具9嵌合在分别临时设置的连接器3和5上时,所述一对接合部件53在由图2中箭头标记A1和A2所示的方向上转动(参见图13),从而连接器用夹具9可以很容易地嵌合。即,如图13中所示,接合部件53的倾斜表面106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上,从而接合部件53A和53B分别具有“^”形状,以增大接合部13之间的距离。于是,连接器用夹具9很容易地嵌合在分别临时设置的连接器3和5上。而且,接合部件53A和53B的倾斜表面部107分别设置成防止接合部件53A和53B在接合部件53A和53B分别如图13中那样转动时干扰夹具主体部59。
推入部件57形成矩形量斗形状,如图5中所示。在与该形状的开口部分相邻的一个侧壁部分中,形成“U”形切除部109。该切除部109的部分与螺栓55的缩口101接合,从而推入部件57可拆开地连接到螺栓55上,如图2中所示。该量斗状推入部件57的另一侧壁部分(与形成“U”形切除部109的侧壁部分相对的侧壁部分)形成对接在阴连接器5的第二被对接部19上的推入部17。
现在,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拉出部件61。
图19是示出该拉出部件61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图20和图21是该拉出部件61的正视图。图20示出了一状态,其中拉出部件61连接到螺栓55上并且该拉出部件61的拉出部25与第二连接器5的被接合部27接合,从而可以拉出第二连接器5。图21(a)示出了在拉出部25与第二连接器5的被接合部27接合之前,拉出部件61设置在螺栓55中的状态。图21(b)示出了拉出部件61的拉出部25与第二连接器5的被接合部27接合的过程中,拉出部件61设置在螺栓55中的状态。
拉出部件61包括基部件111、爪部件113和推动部件(例如,压缩盘簧)115。在基部件111中,设置切除部117。该切除部117的部分与螺栓55的缩口101接合,从而拉出部件61可拆开地连接到螺栓55上。
该爪部件113设置在基部件111中,从而在图20中所示作为转动中心的轴C3上从图20中所示的状态(普通状态)沿箭头标记A10所示方向转动。而且,倾斜表面119和121设置在该爪部件113上。该倾斜表面119是形成拉出部25的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121是用于在爪部件113与第二连接器5的被接合部27(突出部85)接合时克服压缩盘簧115的推动力转动爪部件113(拉出部25)的倾斜表面(参见图21(b))。
在图20或图21(a)和21(b)中,只设置一个爪部件113,然而,如图22(示出拉出部件的修改例子的图)中所示,一对爪部件113A和113B可以设置在基部件111a中,并且所述一对爪部件113A和113B可以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接合部27(突出部85)接合。在此情况下,一个爪部件113A在作为转动中心的轴C5上从普通状态沿箭头标记A13所示方向转动。另一爪部件113B在作为转动中心的轴C4上从普通状态沿箭头标记A12所示方向转动。
在连接器用夹具9中,推入部件57或拉出部件61可拆开地连接到螺栓55上和/或推入部件57或拉出部件61连接到螺栓55上。然而,该螺栓55可以与推入部件57整体形成,或者螺栓55可以与拉出部件整体形成。而且,当阴连接器5推入阳连接器3中时,不使用图5中所示的推入部件57,并且允许螺栓55直接对接在阴连接器5的第二被对接部19上。
现在,将参照图7至图18来描述当彼此拆开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连接时的操作。
图7是示出处于临时连接状态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图9(a)是示出沿着图7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图9(b)是图9(a)中IX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0和图11是示出在连接器用夹具9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上之前的状态的图。图12和图13是示出连接器用夹具9半途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上的状态的视图。图14和图15示出连接器用夹具9完全设置在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上的状态的视图。图16和图17是示出阳连接器3通过连接器用夹具9完全连接到阴连接器5上的状态的视图。图18是图17中XVIII部分的放大视图。
最初,执行连接操作的操作人员通过例如徒手在图3中箭头标记A3所示方向上移动阴连接器5,以将阳连接器3临时连接到阴连接器5上(参见图7至图9)。
随后,如图10至图15中所示,装接于推入部件57的连接器用夹具9设置在彼此临时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上。即,如图10中所示,连接器用夹具9位于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上方,并且连接器用夹具9在图10和图11中箭头标记A4所示方向上(向下)移动。根据该移动,接合部件53的倾斜表面106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上,从而接合部件53转动,以加宽所述一对接合部13之间的空间(参见图12、图13)。连接器用夹具9从图12或图13中所示状态在箭头标记A5所示方向上(向下)进一步移动。
随着该移动,接合部件53的倾斜表面106从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脱离接合,并且接合部件53通过压缩盘簧87的推动力返回初始转动角度(图10和图11中所示位置)。于是,连接器用夹具9完全设置在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上(参见图14和图15)。在图14和图15中所示状态下,夹具主体部59的对接部21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的上表面上。而且,在连接器用夹具9的接合部件53的接合部13和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
随后,在图14或图15中所示状态下,当螺栓55如箭头标记A6所示转动时,螺栓55下降,从而推入部件57推入阴连接器5(第二被对接部19)。由于该推入操作,反作用力(向上的力)将连接器用夹具9整体略微提升。于是,在夹具主体部59的对接部21和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连接器用夹具9的接合部件53的接合部13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接触,并且接合部13受到来自第一突起43的挤压力(向下的力)。
当螺栓55进一步如箭头标记A6所示转动时,螺栓55进一步降低,阴连接器5向下(图14或图15中箭头标记A7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阴连接器5推入阳连接器3中,以将阴连接器5完全连接到阳连接器3上(参见图16、图17)。
当阴连接器完全连接到阳连接器上时,如图18中所示,形成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的突出部77对接在形成第一连接器锁定部31的突起67上,以防止阴连接器5(第二端子11)从阳连接器3(第一端子)拆开。即,在图18中所示状态下,由于突出部77在突起67下方对接在突起67上,所以即使当阴连接器5试图相对于阳连接器3向上移动时,突出部77也与突起67接合,从而阴连接器无法向上移动。
在临时连接状态转移到完全连接状态的半途状态下,阴连接器5最初位于阳连接器3上方,并且突出部77在突起67的上部中与突起67分开,这不同于图18中所示的状态。当阴连接器5从此状态相对于阳连接器3向下移动时,突出部77对接在突起67上,并且杆状部75在图18中箭头标记A8所示方向上弹性变形和弯曲。根据该弯曲移动,阴连接器5可相对于阳连接器3进一步向下移动,并且突出部77越过突起67。当突出部77完全越过突起67时,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完全彼此连接,杆状部75在箭头标记A8所示方向上复原,以获得图18中所示状态。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用于在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完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将阴连接器5与阳连接器3拆开的操作。
最初,如图16或17中所示,连接器用夹具9设置在彼此完全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上。在图16或图17中,推入部件57连接到连接器用夹具9的螺栓55上,然而当阴连接器5与阳连接器3拆开时,图19中所示的拉出部件61连接到推入部件57的板上。而且,当连接器用夹具9顺序如图21(a)、图21(b)和图20中设置时,拉出部件61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接合部27接合。
随后,在图18中所示状态下,当图18中箭头标记AR所示的力通过夹具主体部59的切除部63和接合部件53的切除部65施加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杆状部75)上,以在箭头标记A8所示方向上弹性变形和弯曲杆状部75,以将突出部77从突起67脱离接合(释放对接)。
当不允许突出部77以此方式对接在突起67上并且螺栓55逆时针(在与图14中箭头标记A6所示方向相对方向上)转动时,螺栓55提升。根据螺栓55的该提升操作,阴连接器5相对于阳连接器3向上拉出,从而阳连接器3临时连接到阴连接器5上。当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彼此临时连接时,突出部77从突起67分开并与附图18中所示状态不同地位于突起67上方,并且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杆状部75)复原。而且,当在阴连接器临时连接到阳连接器上之前拉出阴连接器5时,螺栓55接受向下的力并且对接在阳连接器3的第一突起43上的夹具主体部59的对接部21接受向上的力。
在连接器7中,由于螺栓或螺母不像常规连接器400那样设置在每个连接器3和5上,所以减轻了连接器7,简化了连接器7的结构,简化了连接器7的生产过程,并且可以降低连接器7的生产成本。
如已经理解的那样,由于螺栓或螺母不像常规连接器400那样设置,所以按如下的方式将连接器3和5彼此连接,即,连接器用夹具9的接合部13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接合部15接合,并且允许连接器用夹具9的推入部17对接在阴连接器5的第二被对接部19上,以通过连接器用夹具9的推入部17推动阴连接器5。
而且,如已经理解的那样,由于螺栓或螺母不像常规连接器400那样设置,所以按如下的方式将连接器3和5彼此拆开,即,连接器用夹具9的对接部21与阳连接器3的第一被对接部23接合,并且连接器用夹具9的拉出部与阴连接器5的第二接合部27接合,以通过连接器用夹具9的接合部27拉出阴连接器5。
而且,在连接器7中,由于连接器锁定部31和37分别设置,所以防止了分别彼此连接(完全连接)的连接器3和5的拆开。当彼此连接的连接器3和5彼此拆开时,外力需要特别施加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上。于是,在使用彼此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的状态下,防止了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彼此拆开。另一方面,当彼此连接的阳连接器3和阴连接器5彼此拆开时,外力可以特别地施加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37上,在维修的情况下,彼此连接的连接器3和5可根据操作人员的意图很容易地彼此拆开。
而且,在连接器7中,使用连接器用夹具9,从而多极柱连接器可以很容易地彼此连接或分开。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实例性实施例,并且可适当地修改和改进。另外,在能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组成元件的材料、形式、尺寸、数值、模式、数量、设置位置等是任意的并且不受限制。
参照特定实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A-2010-022144),并且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合并进来。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获得较轻的并具有简化结构的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和拆开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用夹具。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连接器主体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的多个第一端子;筒状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从而包围所述第一端子;以及设置成突出到所述筒状部的外部的第一突起;以及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连接器主体部;多个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的底表面上,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插入该多个第二端子;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筒状部中,第二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部中,在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并且弹性变形;而当所述第一端子完全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时,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复原,从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使得防止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端子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时,通过对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施加预定的外力而使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二端子完全从所述第一端子拆离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离并且复原。
3.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端子;以及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的多个第二端子;其中,以使连接器用夹具的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接合部接合的方式,使各连接器彼此连接;并且在使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推入部能够对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被对接部上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推入部来推动所述第二连接器,以便使所述第二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器;并且,以使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对接部能够对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对接部上的方式,使各连接器彼此拆开;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连接器用夹具的拉出部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拉出,以便使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拆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第二连接器锁定部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中,在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并且弹性变形;并且,当所述第一端子完全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复原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接合,使得防止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端子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时,通过对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施加预定的外力而使该第二连接器锁定部弹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拆开;并且,当所述第二端子完全从所述第一端子拆离时,所述第二连接器锁定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锁定部离并且复原。
5.一种连接器用夹具,在将第一连接器连接到第二连接器时以及在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拆开时使用该连接器用夹具,该连接器用夹具包括:
夹具主体部,该夹具主体部具有对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对接部上的对接部;
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被接合部接合的接合部,并且被所述夹具主体部支撑;以及
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支撑对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被对接部上的推入部件,或者支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被接合部接合的拉出部件,并且该移动部件与所述夹具主体部接合以在预定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用夹具,其中,
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时,所述推入部件被所述移动部件支撑,所述接合部件的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被接合部接合,并且使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侧,使得所述推入部件能够对接在所述阴连接器的被对接部上,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侧,并且
当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彼此拆开时,所述拉出部件被所述移动部件支撑,使所述夹具主体部的对接部对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被对接部上,所述拉出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被接合部接合,并且使所述移动部件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拆开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分离。
CN201180008371.9A 2010-02-03 2011-02-01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2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22144A JP5723534B2 (ja) 2010-02-03 2010-02-03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用治具
JP2010-022144 2010-02-03
PCT/JP2011/052066 WO2011096406A1 (ja) 2010-02-03 2011-02-01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用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2953A true CN102782953A (zh) 2012-11-14
CN102782953B CN102782953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35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83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2953B (zh) 2010-02-03 2011-02-01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78850B2 (zh)
JP (1) JP5723534B2 (zh)
KR (1) KR101303490B1 (zh)
CN (1) CN102782953B (zh)
BR (1) BR112012019393A2 (zh)
DE (1) DE112011100430T5 (zh)
WO (1) WO201109640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069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插拔夹具
CN108808373A (zh) * 2017-04-27 2018-11-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杆嵌合式连接器
CN109217072A (zh) * 2017-07-07 2019-01-15 雷迪埃 用于分离连接组件、特别是具有多触头连接器的连接组件的液压工具
CN110911891A (zh) * 2018-08-28 2020-03-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结构
CN111033906A (zh) * 2017-08-30 2020-04-17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的保持结构
CN111217130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机及下料方法及相应的治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2207B2 (ja) * 2011-03-15 2015-01-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補助治具
JP5662211B2 (ja) * 2011-03-16 2015-01-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補助治具
JP5662209B2 (ja) * 2011-03-16 2015-01-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治具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5662210B2 (ja) 2011-03-16 2015-01-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治具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5662208B2 (ja) * 2011-03-16 2015-01-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治具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5680005B2 (ja) * 2012-02-24 2015-03-04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ネクタの嵌合状態を検査する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並びにコネクタを有する電気機器の組立方法
US9525257B1 (en) * 2015-06-05 2016-12-20 Acertara Acoustic Laboratories Llc Universal adapter for ultrasonic probe connectors
CN106992422A (zh) * 2017-03-28 2017-07-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拆装线缆的装置
US10673179B1 (en) * 2017-05-15 2020-06-02 RyDeas, LLC Breakaway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O2020199154A1 (en) * 2019-04-03 2020-10-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ethered connector assembly
JP7407389B2 (ja) * 2019-08-02 2024-01-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セット並びにコネクタセットの抜去方法
JP6971512B1 (ja) * 2021-06-24 2021-11-24 イメージニクス株式会社 プラグ抜け防止構造
JP7025814B1 (ja) 2021-06-24 2022-02-25 イメージニクス株式会社 プラグ抜け防止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9899A (ja) * 1990-11-29 1992-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挿入形icパッケージの抜き取り装置
JPH05182739A (ja) * 1991-12-27 1993-07-23 Fujikura Ltd 強制挿入離脱形コネクタ
US5230635A (en) * 1991-06-25 1993-07-27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lever
JP2004362832A (ja) * 2003-06-02 2004-12-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US7217161B1 (en) * 2006-03-31 2007-05-1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anti-snag feature
CN101488608A (zh) * 2007-10-24 2009-07-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5119A (ja) 1990-03-31 1991-12-16 Mazda Motor Corp 燃料タンクにおける残量燃料警報装置
JP2582411Y2 (ja) * 1990-09-21 1998-10-08 株式会社東電通 Pat接続コネクタの嵌合・分離工具
JP3285119B2 (ja) * 1996-03-08 2002-05-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ねじ嵌合式コネクタ
JP2002184522A (ja) * 2000-12-12 2002-06-28 Jst Mfg Co Ltd ロック機構付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ー
US7201599B2 (en) * 2004-03-23 2007-04-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latch
EP2053702B1 (en) * 2007-10-24 2012-06-2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connector device and locking structure
JP2010022144A (ja) 2008-07-11 2010-01-2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配線設備
US7955098B1 (en) * 2009-11-25 2011-06-0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n ejector assisting a memory card inserted therei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9899A (ja) * 1990-11-29 1992-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挿入形icパッケージの抜き取り装置
US5230635A (en) * 1991-06-25 1993-07-27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lever
JPH05182739A (ja) * 1991-12-27 1993-07-23 Fujikura Ltd 強制挿入離脱形コネクタ
JP2004362832A (ja) * 2003-06-02 2004-12-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US7217161B1 (en) * 2006-03-31 2007-05-1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anti-snag feature
CN101488608A (zh) * 2007-10-24 2009-07-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069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插拔夹具
CN108808373A (zh) * 2017-04-27 2018-11-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杆嵌合式连接器
CN108808373B (zh) * 2017-04-27 2019-12-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杆嵌合式连接器
CN109217072A (zh) * 2017-07-07 2019-01-15 雷迪埃 用于分离连接组件、特别是具有多触头连接器的连接组件的液压工具
CN111033906A (zh) * 2017-08-30 2020-04-17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的保持结构
CN111033906B (zh) * 2017-08-30 2021-03-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的保持结构
CN110911891A (zh) * 2018-08-28 2020-03-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结构
CN110911891B (zh) * 2018-08-28 2021-04-0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结构
CN111217130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机及下料方法及相应的治具
CN111217130B (zh) * 2018-11-23 2021-11-3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自动下料机及下料方法及相应的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03490B1 (ko) 2013-09-03
JP2011159574A (ja) 2011-08-18
US20120295470A1 (en) 2012-11-22
KR20120120284A (ko) 2012-11-01
CN102782953B (zh) 2015-11-25
DE112011100430T5 (de) 2012-12-06
JP5723534B2 (ja) 2015-05-27
BR112012019393A2 (pt) 2016-05-03
WO2011096406A1 (ja) 2011-08-11
US8678850B2 (en) 2014-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953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CN103782455B (zh) 连接器的锁定结构
CN1266809C (zh) 压焊式接头
CN101409400B (zh) 一种连接器
EP2432079B1 (en) Terminal fitting,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n electric contact of a terminal fitting
US8628359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unit
US20100248559A1 (en) Crimp contact device
CN101420084B (zh) 带有钩搭部件的连接器外壳、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CN101931149B (zh) 推拉式电插塞连接装置
CN2582210Y (zh) 电连接器
CN101784419B (zh) 护环
CN103733446A (zh) 用于插拔式电连接器装置的接触元件
CN102763284A (zh) 快速连接电池端子
CN102280764A (zh) 一种具有自锁支撑功能分离电连接器
KR200257876Y1 (ko) 쐐기형 인장 클램프
CN201466307U (zh) 电连接器
CN103608981A (zh) 连接器嵌合用杠杆机构和连接器
US8900003B2 (en) Connector
JP6048342B2 (ja) コネクタ
CN203386981U (zh) 一种工业插头座
CN201444510U (zh) 一种分体式插头
CN203983679U (zh) 一种插销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103430399A (zh) 连接器嵌合夹具和低插入力连接器
CN103669982B (zh) 帐篷
CN102810803B (zh) 布线管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