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8069A - 插拔夹具 - Google Patents

插拔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8069A
CN104348069A CN201410363324.1A CN201410363324A CN104348069A CN 104348069 A CN104348069 A CN 104348069A CN 201410363324 A CN201410363324 A CN 201410363324A CN 104348069 A CN104348069 A CN 104348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holding section
socket
flange
l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33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8069B (zh
Inventor
常门陸宏
剱崎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48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8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拔夹具。插销(20)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圆筒体(26);以及凸缘(28a)以及(28b),其以从X轴方向观察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描绘出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两条直线的方式向所述圆筒体(26)的外侧突出。镊子型的插拔夹具(10)是用于相对于插座(40)插拔上述插销(20)的夹具。一对前端内侧面上,与所述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与凸缘(28a)以及(28b)卡合的槽(GRa)以及(GRb),且还形成与圆筒体(26)卡合的缺口(NTa)以及(NTb)。因此,能够可靠地夹持插销(20),且能够容易地相对插座40插拔插销(20)。

Description

插拔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拔夹具,特别是用于相对插座插拔插销的插拔夹具。
背景技术
这种夹具的一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根据该背景技术,L型同轴连接器通过向上侧拉拽夹具而被从插座上拆下。详细而言,形成夹具的基板按压部从上侧与供插座安装的柔性印制电路板接触。形成夹具的拉拔部能够相对于基板按压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使拉拔部从下侧与L型同轴连接器接触,在此状态下,向上侧拉拔拉拔部时L型同轴连接器相对于插座被向上侧拉拔。由此,L型同轴连接器被可靠地从插座拆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3359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夹具是用于从插座拔掉连接器的夹具,而采用该夹具不能够向插座插入连接器。此外,专利文献1的夹具中,由于需要采用基板按压部按压柔性印制基板,并使拉拔部从下侧与L型同轴连接器接触,且向上侧拉拔拉拔部的繁杂工序,因此连接器的拉拔需要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容易插拔插销的插拔夹具。
本发明所涉及的插拔夹具(10: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附图标记,下同)是相对插座(40)插拔插销(20)的镊子型的夹具(10),其中插销(20)具有沿插拔方向延伸的圆筒体(26);以及凸缘(28a,28b),上述凸缘以从插拔方向观察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描绘出彼此平行地延伸的2条直线(La、Lb)的方式向所述圆筒体的外侧突出,插拔夹具具有一对前端,在各个前端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卡合部(GRa、GRb)以及与圆筒体卡合的第二卡合部(NTa、NTb),第一卡合部(GRa、GRb)在与2条直线相对应的位置处与凸缘卡合。
优选,第一卡合部是具有与凸缘的厚度相对应的宽度的槽。
在一个侧面,槽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V字形。
在另一个侧面,槽具有与内侧面连续的前端面以及形成壁部的一方侧面,第二卡合部具有沿圆筒体的外周面弯曲的弯曲面且为形成于壁部的缺口。
还优选,形成壁部的一部分的内侧面是向一方侧面所朝向的方向倾斜的锥面。
优选,插销具有在相对插座插拔时与插座对置的对置面,在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卡合部分别与凸缘以及圆筒体卡合的状态下,一对前端停留在比对置面远离插座的位置。
通过设置第一卡合部来决定在圆筒体的周向上的插拔夹具的相对位置。此外,通过设置第二卡合部来决定在形成凸缘的轮廓的直线的长度方向上的插拔夹具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夹持插销,进而能够容易地相对插座插拔插销。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从参照附图进行的下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能够更加明了。
附图说明
图1中,(A)图是示出该实施例的插拔夹具的俯视图,(B)图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的前端部分处于立体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中,(A)图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的前端部分的侧视图,(B)图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的前端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从斜前上方观察被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插拔的插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中,(A)图是示出从斜后上方观察被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插拔的插销的状态的立体图,(B)图是示出从斜后下方观察被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插拔的插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中,(A)图是示出从上方观察被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插拔的插销的状态的俯视图,(B)图是示出从下方观察被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插拔的插销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7中,(A)图是示出利用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向插座插入插销的工序的一部分的图解图,(B)图是示出利用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向插座插入插销的工序的另一部分的图解图。
图8中,(A)图是示出利用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向插座插入插销的工序的另一部分的图解图,(B)图是示出利用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向插座插入插销的工序的其他一部分的图解图。
图9中,(A)图是示出其他实施例的插拔夹具的前端部分的侧视图,(B)图是示出其他实施例的插拔夹具的前端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插拔夹具;12a、12b…板状体;GRa、GRb…槽;NTa、NTb…缺口;20…插销;24…连接器;26、42…圆筒体;28a、28b…凸缘;30、44…导电体;40…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的(A)图以及(B)图,本实施例的插拔夹具10是镊子型的夹具,具有细长的一对板状体12a以及12b。板状体12a以及12b是不锈钢材质且彼此为相同形状。即考虑到手指的操作性以及把持性,使板状体12a以及12b的长度方向中央处设为宽幅,另一方面,考虑到图4所示的插销20(详细后述)的尺寸使长度方向一侧端部设为窄幅。具有上述形状的板状体12a以及12b,以各自的一侧主面彼此对置的姿势在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彼此结合。
因此,板状体12a以及12b的一侧主面是镊子的内侧面,板状体12a以及12b的另一侧主面是镊子的外侧面,并且板状体12a以及12b的长度方向一侧端部是镊子的前端。此外,由于板状体12a以及12b是不锈钢制,因此按压各外侧面时镊子向彼此背离的方向表现出弹簧特性。
另外,由图1的(B)图可知,板状体12a以及12b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以前端部分的内侧面彼此面对的方式在长度方向的大至中央处向内侧略微弯曲。
以下,为说明方便,将沿板状体12a以及12b的长度方向指定为X轴,将沿板状体12a以及12b的宽度方向指定为为Y轴,并且将沿板状体12a以及12b的厚度方向指定为Z轴。这样,板状体12a的前端部分的内侧面朝向Z轴的负方向侧,另一方面,板状体12b的前端部分的内侧面朝向Z轴的正方向侧。
进一步参照放大前端部分后的图2、图3的(A)图以及(B)图,在板状体12a的内侧面形成有沿Y轴延伸的槽GRa,在前端部分的板状体12b的内侧面也形成有沿Y轴延伸的槽GRb。其中,槽GRa以及GRb的位置在X轴方向上彼此一致。由于前端部分的内侧面彼此面对,因此槽GRa以及GRb也彼此面对。
槽GRa由侧面SD1a以及SD2a和底面BTa形成,槽GRb由侧面SD1b以及SD2b和底面BTb形成。侧面SD1a以及SD1b设置于前端侧,侧面SD2a以及SD2b设置于前端的相反侧。
此外,槽GRa中,底面BTa相对于板状体12a的内侧面以及外侧面平行地扩展,槽GRb中,底面BTb也相对于板状体12b的内侧面以及外侧面平行地扩展。
其中,槽GRa以及GRb的各自的剖面形状为大致V字形,即,侧面SD1a朝向X轴正方向侧,且稍微向Z轴负方向侧倾斜,从而与Z轴具有角度。此外,侧面SD2a朝向X轴负方向侧,且稍微向Z轴负方向侧倾斜,从而与Z轴具有角度。侧面SD1b朝向X轴正方向侧,且稍微向Z轴正方向侧倾斜,从而与Z轴具有角度。此外,侧面SD2b朝向X轴负方向侧,且稍微向Z轴正方向侧倾斜,从而与Z轴具有角度。结果,槽GRa的宽度随槽GRa变深而缩小,槽Grb的宽度也随槽GRb变深而缩小。
另外,以下将板状体12a的前端面(=朝X轴的负方向侧的面)定义为“FTa”,板状体12b的前端面(=朝X轴的负方向侧的面)定义为“FTb”,进而,前端面FTa和侧面SD1a形成的壁部定义为“WLa”,前端面FTb和侧面SD1b形成的壁部定义为“WLb”。
板状体12a的内侧面中形成壁部WLa的一部分的内侧面朝向Z轴的负方向侧,且稍微向X轴的正方向侧倾斜。即,形成壁部WLa的一部分的内侧面形成锥面,壁部WLa的高度从前端面FTa向侧面SD1a以规定的斜度降低。此外,板状体12b的内侧面中形成壁部WLb的一部分的内侧面朝向Z轴的正方向侧,且稍微向X轴的正方向侧倾斜。即,形成壁部WLb的一部分的内侧面也形成锥面,壁部WLb的高度也从前端面FTb向侧面SD1b以规定的斜度降低。
壁部WLa上形成有缺口NTa,壁部WLb上形成有缺口NTb。缺口NTa以及NTb均具有沿设置于图4所示的插销20的圆筒体26的外周面弯曲的弯曲面。但是,形成缺口NTa的弯曲面的曲率随着接近槽GRa而增大,形成缺口NTb的弯曲面的曲率也随着接近槽GRb而增大。
即,缺口NTa的曲率在与前端面FTa连接的位置与圆筒体26的曲率一致,而在与侧面SD1a连接的位置低于圆筒体26的曲率。同样地,缺口NTb的曲率在与前端面FTb连接的位置与圆筒体26的曲率一致,而在与侧面SD1b连接的位置低于圆筒体26的曲率。结果,缺口NTa的深度随着开口位置从前端面FTa朝向侧面SD1a而逐渐增大,缺口NTb的深度也随着开口位置从前端面FTb向侧面SD1b而逐渐增大,
参照图4、图5的(A)图和(B)图、图6的(A)图和(B)图,插销20由同轴电缆22和设置于同轴电缆前端的连接器24形成。此外,连接器24由在插拔方向延伸的圆筒体26和罩28形成,其中,罩28包覆圆筒体26的一侧端部以及同轴电缆22的前端。另外,导体30在圆筒体26的另一侧端部露出。
考虑到对插拔夹具10指定的XYZ轴之间的一致性,插销20中,沿圆筒体26的长度方向指定为X轴,沿同轴电缆22的长度方向指定为Y轴,并且沿同轴电缆22的宽度方向指定为Z轴。
此时,罩28的一部分向Z轴的正方向侧突出,罩28的另一部分向Z轴的负方向侧突出。此外,各个突出部的前端向X轴的负方向侧弯曲。以下,将包含从弯曲部分到前端的部分的正侧的突出部定义为“凸缘28a”,将包含从弯曲部分到前端的部分的负侧的突出部定义为“凸缘28b”。
如图6的(A)图以及(B)图所示,从X轴方向观察连接器24时,凸缘28a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描绘出沿Y轴延伸的直线La,凸缘28b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描绘出沿Y轴延伸的直线Lb。该2条直线La以及Lb具有相同的长度,且从Z轴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叠。进而,从弯曲部分到前端的X轴方向的距离在凸缘28a以及28b之间一致。此外,该距离与形成上述的槽GRa以及GRb的底面BTa以及BTb的各自的宽度大体一致。
此外,将从凸缘28a以及28b的各自的下表面(=朝X轴负方向侧的面)到圆筒体26的另一端侧的距离设为“X2”(参照图5的(B)图),将从设置于插拔夹具10的侧面SD1a或SD1b到前端面FTa或FTb的最大距离设为“X1”(参照图3的(A)图),使距离X1比距离X2短。
采用插拔夹具10并利用图7的(A)图和(B)图、图8的(A)图和(B)图所示的方法相对于插座40插拔插销20。另外,插座40被安装于未图示的基板。
插入时,首先,形成插销20的连接器24如图7的(A)图所示配置于插座40的上方。此时,设置于插销20的圆筒体26的轴与设置于插座40的圆筒体42的轴重合,且以设置于插座20的导体30与设置于插座40的导体44对置的方式,来决定插销20和插座40的相对位置。
此外,插拔夹具10以一对前端夹持连接器24的方式被配置于连接器24的上方。此时,对插拔夹具10指定的XYZ轴与对插销20指定的XYZ轴一致,从而设置于插拔夹具10的槽GRa以及GRb与设置于插销20的凸缘28a以及28b对置。
接着,对形成插拔夹具10的板状体12a以及12b的外侧面施加外力。由此,如图7的(B)图所示,槽GRa以及GRb与凸缘28a以及28b卡合,缺口NTa以及NTb分别与圆筒体26卡合。
此时形成槽GRa的底面BTa与形成凸缘28a且朝向Z轴正方向侧的端面抵接,形成槽GRb的底面BTb与形成凸缘28b且与朝向Z轴负方向侧的端面抵接。此外,分别形成缺口NTa以及NTb的弯曲面与圆筒体26的外表面部分抵接。由于图3的(A)图所表示的距离X1比图5的(B)图所表示的距离X2短,因此前端面FTa以及FTb停留在比圆筒体26的另一端侧靠X轴正方向侧的位置。
若在此状态下使插拔夹具10下降,则形成插销20的圆筒体26与形成插座40的圆筒体42嵌合(参照图8的(A)图),由此,插销20侧的导体30与插座40侧的导体44电连接。由此,插销20被装配于插座40。装配完成时,解除作用于形成插拔夹具10的板状体12a以及12b的外侧面的外力(参照图8的(B)图)。由此,向插座40插入插销20的操作完成。另外,从插座40拔掉插销20的操作以与上述相反的工序进行。
从以上说明可知,插销20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圆筒体26,还具有凸缘部28a以及28b,上述凸缘部28a以及28b以从X轴方向观察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描绘出相互平行地延伸的2条直线La以及Lb的方式向圆筒体26的外侧突出。镊子型的插拔夹具10是用于相对插座40插拔上述的插销20的夹具。在一对前端的内侧面形成有在与上述2条直线相应的位置与凸缘28a以及28b卡合的槽GRa以及GRb,还形成有与圆筒体26卡合的缺口NTa以及NTb。
通过形成槽GRa以及GRb,能够决定插拔夹具10在圆筒体26的周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此外,通过形成缺口NTa以及NTb,能够决定插拔夹具10在形成凸缘28a以及28b的轮廓的直线La以及Lb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夹持插销20,进而能够容易地相对插座40插拔插销20。
此外,由于槽GRa以及GRb的各自的剖面形状大致形成为V字形,因此利用插拔夹具10夹持插销20时,能够容易地向槽GRa的底面BTa以及槽GRb的底面BTb引导凸缘28a以及28b。进而,形成壁部WLa的内侧面是朝向Z轴负方向侧且稍微向X轴正方向侧倾斜的锥面,形成壁部WLb的内侧面也朝向Z轴正方向侧且稍微向X轴正方向侧倾斜的锥面,因此即使夹持插销20时错误地使壁部WLa和WLb与凸缘28a以及28b抵接时,也能够容易地向槽GRa以及GRb引导凸缘28a以及28b。
另外,本实施例中,槽GRa以及GRb的各自的剖面形成为大致V字形,形成壁部WLa的内侧面是朝向Z轴负方向侧且稍微向X轴正方向侧倾斜的锥面。并且形成壁部WLb的内侧面是朝向Z轴正方向侧且稍微向X轴正方向侧倾斜的锥面。但是,如图9的(A)图所示可以使槽GRa以及GRb的各自的剖面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此外如图9的(B)图所示可以使形成壁部WLa以及WLb的各自的内侧面与Z轴垂直相交。
进而,本实施例中,虽然板状体12a以及12b为不锈钢制,但也可以利用铜合金制作板状体12a以及12b。此外,对于能够替换前端部分的结构的镊子,前端部分的材质也可以是陶瓷或树脂等。

Claims (6)

1.一种插拔夹具,
是相对于插座插拔插销的镊子型的夹具,所述插销具有:沿插拔方向延伸的圆筒体;以及凸缘,该凸缘以从所述插拔方向观察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描绘出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两条直线的方式向所述圆筒体的外侧突出,
所述插拔夹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插拔夹具具有一对前端,所述一对前端在各自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在与所述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位置处与所述凸缘卡合,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圆筒体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是具有与所述凸缘的厚度相对应的宽度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拔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V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拔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具有与所述内侧面连续的前端面一起形成壁部的一方侧面,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沿所述圆筒体的外表面弯曲的弯曲面且为形成于所述壁部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拔夹具,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壁部的一部分的内侧面是向所述一方侧面所朝向的方向倾斜的锥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插拔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销具有在相对所述插座插拔时与所述插座对置的对置面,
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与所述凸缘以及所述圆筒体卡合的状态下,所述一对前端停留在比所述对置面远离所述插座的位置。
CN201410363324.1A 2013-07-30 2014-07-28 插拔夹具 Active CN104348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8214A JP5787189B2 (ja) 2013-07-30 2013-07-30 挿抜治具
JP2013-158214 2013-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069A true CN104348069A (zh) 2015-02-11
CN104348069B CN104348069B (zh) 2016-09-28

Family

ID=5249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3324.1A Active CN104348069B (zh) 2013-07-30 2014-07-28 插拔夹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87189B2 (zh)
CN (1) CN104348069B (zh)
TW (1) TW2015052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271A (zh) * 2017-12-18 2020-07-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夹具
CN111628391A (zh) * 2020-05-15 2020-09-04 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拔除治具
US11229149B2 (en) 2019-03-15 2022-01-18 Honda Motor Co., Ltd. Electronic coupler removal too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2688B2 (ja) 2021-06-25 2023-12-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ネクタセッ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50393U (zh) * 1973-09-05 1975-05-16
JP2004022181A (ja) * 2002-06-12 2004-01-22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挿抜用治具
CN102782953A (zh) * 2010-02-03 2012-11-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1161U (en) * 2009-01-06 2009-07-11 Wistron Corp Plug-unplug auxiliary fix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50393U (zh) * 1973-09-05 1975-05-16
JP2004022181A (ja) * 2002-06-12 2004-01-22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挿抜用治具
CN102782953A (zh) * 2010-02-03 2012-11-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用夹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271A (zh) * 2017-12-18 2020-07-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夹具
CN111480271B (zh) * 2017-12-18 2021-08-3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夹具
US11229149B2 (en) 2019-03-15 2022-01-18 Honda Motor Co., Ltd. Electronic coupler removal tool
CN111628391A (zh) * 2020-05-15 2020-09-04 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拔除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8883A (ja) 2015-02-12
TWI562483B (zh) 2016-12-11
TW201505299A (zh) 2015-02-01
JP5787189B2 (ja) 2015-09-30
CN104348069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8069A (zh) 插拔夹具
CN203721935U (zh) 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端子
CN105322336A (zh) 连接器
CN105633719B (zh) 连接器的支承构造和适配器
JP6652583B2 (ja) 端子付き電線
CN106856279A (zh) 连接器装置
TW201031056A (en)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921262B2 (ja) ケーブル組立体
CN108140999A (zh) 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压接治具以及带端子的电线
EP349965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03721910U (zh) 用于连接导线的电连接器
JP2009037970A (ja) ソケ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EP2551708A1 (en) Clamp terminal comprising adaptor and kit for assembling clamp terminal comprising adaptor
JP2012129012A (ja) 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JP6642343B2 (ja) 雌端子
TWI556513B (zh) 夾鉗接點及含夾鉗接點之電氣連接器裝置
TWI530037B (zh) Fixture
JP6222039B2 (ja) 雌端子
JP2016207253A (ja) コネクタと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JP5763447B2 (ja) コネクタ
JP6133706B2 (ja) コネクタ構造
CN102456962A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KR101346093B1 (ko) 리셉터클 터미널
WO2013179919A1 (ja) 雌端子
US20200067222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