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2231B - 在现场构建包括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夹心墙的方法和装备 - Google Patents

在现场构建包括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夹心墙的方法和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2231B
CN102782231B CN201180011990.3A CN201180011990A CN102782231B CN 102782231 B CN102782231 B CN 102782231B CN 201180011990 A CN201180011990 A CN 201180011990A CN 102782231 B CN102782231 B CN 102782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sion board
tubular spacer
bolt
axle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19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2231A (zh
Inventor
吉勒·博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 B E
G B E 公司
Original Assignee
G B 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 B E filed Critical G B E
Publication of CN102782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2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2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08Forms, which are completely dismantled after setting of the concrete and re-built for next pouring
    • E04G11/18Forms, which are completely dismantled after setting of the concrete and re-built for next pouring for double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04G17/0651One-piece elements
    • E04G17/0652One-piece elements fully recover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建包括两个混凝土墙的墙的方法,在所述两个混凝土墙之间夹有至少一个隔离板(4),通过在隔离板(4)与内模板(6)、外模板(7)之间浇注混凝土而同时地建造两个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对每个隔离板(4)进行定位之前,在每个隔离板上安装定位系统(13),每个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成角度定向的钩部;在内模板(6)的内侧安装内加强件(9);定位每个隔离板(4),使得定位系统(13)延伸通过内加强件(7);安装每个组装装置(14),在定位外模板之前,对延伸穿过隔离板(4)的管形间隔件进行安装,拉紧杆(41)穿过管形间隔件并朝向模板的外部延伸,以便在每端处接纳拉紧构件(42)。

Description

在现场构建包括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夹心墙的方法和装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构建建筑物或工厂的墙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在现场(in situ)同时地建造被隔热板分开的基本上平行的两个竖向混凝土墙。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领域中,关于建造包括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夹心墙的各种优点、尤其是关于隔热的优点是公知的。现有技术的情况是提出了在现场建造这种结合有隔热功能的夹心墙的各种技术方案。
例如,欧洲专利申请0073553描述了一种建造墙的方法,所述墙包括两个平行的竖向混凝土墙及夹在它们之间的隔离板。两个混凝土墙通过在隔离板与两个平行的模板(form panel)之间浇注混凝土而同时地或基本同时地制成。在浇注混凝土之前,使用穿过隔离板并支承在两个模板的内表面上的定位系统使隔离板位于模板之间的中心。使用位于待建造的墙以外的组装装置将模板保持就位。因此在混凝土变硬之后移除组装装置,同时定位系统保持嵌入在由此建造的墙中。
实施这项技术的一个主要缺陷在于,在现场浇注混凝土操作期间会出现隔离板升起现象。另一个缺陷在于,如果建造的墙必须具有良好的强度或机械方面特性,则混凝土墙中需结合结构加强件,在此期间难以实施该方法。
与此相同,文献US 2005/010-8985描述了一种建造墙的方法,所述墙包括其间插入有隔离板的两个平行的竖向混凝土墙。在浇注混凝土之前,使用对隔离板进行定位以及对模板进行组装的系统使隔离板维持在两个模板之间。每个定位及组装系统包括穿过隔离板的杆,使得杆的每个螺纹端被设计成接纳带内螺纹的衬套(tapped bush),从而确保对模板的组装。每个模板的内表面支承在被插入衬套的环上,并支承在隔离板上或插入在隔离板与模板之间的结构加强件上。
这种方法的主要难点在于定位及组装系统的各种构件的放置。此外,该方法需要隔离板与结构加强件之间的邻接组件。最后,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墙不可能具有良好的机械方面特性以及从一个墙保持到下一个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在现场建造具有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竖向夹心墙的新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的情况的缺陷,这种建造方法允许在混凝土墙中结合结构加强件,同时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操作期间隔离板保持在原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建造夹心墙的方法,使其可以获得良好的机械方面的特性,特别是通过一个墙保持另一个墙。
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发明的主题涉及一种用于构建墙的方法,所述墙包括大体竖向且基本平行的两个混凝土墙,在所述两个混凝土墙之间夹有至少一个隔离板,通过在所述隔离板与内模板、外模板之间浇注混凝土而同时地或基本同时地建造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任一侧的两个墙,在浇注混凝土之前,使用穿过所述隔离板并支承在所述模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定位系统使所述隔离板保持在两个模板之间,所述两个模板使用组装装置保持就位。
根据本发明,本方法包括:
-在对每个隔离板进行定位之前,在每个隔离板上安装定位系统,每个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成角度定向的钩部,所述钩部从所述定位系统的自由端延伸撤回,
-在所述内模板的内侧上安装内加强件,
-安装每个隔离板,使得所述定位系统延伸通过所述内加强件,所述系统的可能旋转用于使钩部及其组件通过所述内结构加强件,
-安装每个组装装置,在定位所述外模板之前,管形间隔件延伸穿过所述隔离板,在定位所述外模板之后,所述管形间隔件可密封地支承在所述模板的内表面上,拉紧杆穿过每个管形间隔件并朝向所述模板的外部延伸,以便在每端处接纳拉紧构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附加特征的组合:
-通过滑移剑身部(blade)的轴直到支承止挡件,在每个隔离板上安装所述定位系统,当螺栓所支撑的反向推力支承部支承于所述隔离板时,设有钩部的所述螺栓被组装在伸出所述隔离板的所述轴上,
-通过确保在所述剑身部上滑动直到使所述反向推力支承部支承在所述隔离板中,并使其旋转以将由所述剑身部支撑的至少一个凸耳接合在所述螺栓上形成的壳体中,而将所述螺栓组装在所述剑身部上,
-将所述剑身部的所述轴的一部分长度切去,以使其适合所述混凝土墙的厚度,
-通过使用旋转运动而将所述管形间隔件安装在所述隔离板(4)中,从而使用在外部装备于所述管形间隔件的切割元件切割所述隔离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构建方法的新工具。
实施该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包括:
-用于将所述隔离板定位在所述模板之间的多个系统,每个系统均包括至少一个可成角度定向的钩部,所述钩部从定位系统的自由端延伸撤回,
-使所述模板互相组装的多个装置,每个装置均包括管形间隔件,在每一端均设有抓握构件的抓握轴穿过所述管形间隔件的内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以下附加特征的组合:
-每个定位系统一方面包括具有设有支承止挡件的轴的剑身部,另一方面包括设有钩部和反向推力支承部的螺栓,所述螺栓和所述剑身部均包括位于所述螺栓与所述剑身部之间的组装用具,
-所述组装用具包括至少一个凸耳,所述凸耳在所述剑身部的所述轴上形成,并在旋转之后与所述螺栓上形成的壳体协作,
-位于所述螺栓与所述剑身部之间的所述组装用具是不可逆型,
-所述剑身部包括位于所述轴的端部与所述支承止挡件之间的抓握盘,
-所述定位系统一方面包括螺纹杆,在所述螺纹杆上螺接设有抓握盘和支承止挡件的衬套,另一方面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设有所述钩部和反向推力支承部,
-所述管形间隔件的下游端包括帮助穿透的齿,上游端包括可变形的密封凸缘,
-所述管形间隔件在外部设有切割元件,用以在所述管形间隔件旋转期间切割所述隔离板,
-在所述管形间隔件的上游端以及在所述管形间隔件的孔内,所述管形间隔件包括与螺接工具协作的棱形部,
-所述管形间隔件的每一端均设有可移除的环。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呈现各种其它特征,所述附图示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本发明的主题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建造的根据本发明的墙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在临浇注混凝土之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步骤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隔离板处于未组装位置的定位系统的立体图。
图4和图5是分别示出处于组装位置和锁定位置的定位系统的两个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组装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7和图8是分别示出定位隔离板的系统的组件在被安装到隔离板(insulation panel)上之前和穿过隔离板插入之后的立体图。
图9示出靠近内模板放置内结构加强件的构建方法的步骤。
图10示出涉及隔离板相对于图9所示的内模板进行组装的方法的随后步骤。
图11至图13是示出将模板组装到彼此的安装组装装置的三个连续步骤的立体图,其跟随在图10所示的构建步骤之后。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系统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更精确所示,本发明的主题涉及一种构建墙1的方法,所述墙1具有大体竖向且基本平行的两个混凝土墙2、3,这两个混凝土墙之间夹有至少一个隔离板4。因此墙1包括相对于待建造的建筑物的内侧和外侧而言的所谓的内混凝土墙2和所谓的外混凝土墙3。隔离板4由诸如聚苯乙烯等任意隔热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通过在现场对隔离板4与相对于墙的内侧和外侧而言的两个所谓的内平行模板6和外平行模板7之间浇注混凝土,同时地或基本同时地建造墙2、3。内模板6平行于隔离板4的内表面41延伸,而且与后者相距对应于内墙2厚度的预定距离,而外模板7平行于隔离板4的外表面42延伸,并与后者相距对应于外墙3的厚度的预定距离。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特征,内墙2包括本身公知的任意类型的内结构加强件9。内结构加强件9可由在隔离板4与内模板6之间浇注混凝土之前放置的一个或多个栅网或框架制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特征,外墙3也包括任意公知类型的外结构加强件11,所述外结构加强件在隔离板与外模板7之间浇注混凝土之前放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工具来实现的,所述适配工具包括定位系统13,所述定位系统13可以使隔离板4维持在模板6、7与将模板6、7组装到彼此的组装装置14之间,所述组装装置14独立于定位系统13。
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示例中,每个定位系统13包括诸如剑身部15等第一零件,诸如螺栓16等第二零件准备被组装到第一零件15上。剑身部15包括设计成从外表面42穿过隔离板4而插入的轴18。轴18包括相对于其插入隔离板4的方向的、与上游端182相对而延伸的下游端181。轴18被设计成通过其端部181、182支承在模板6、7的内表面。轴18的长度等于所建造的墙1的厚度。根据一个优选的可选实施例,轴18的一端、优选两端具有预制的或预先限定的可分段部,从而可以将轴18的长度调整到待建造的墙1的厚度。根据另一可选实施例,还能够制造包括不同长度的轴18的一系列剑身部15,由此可以建造不同厚度的墙。
轴(杆)18设有靠近上游端182安置的支承止挡件20,以接触隔离板4的外表面42。例如,支承止挡件20被制成相对于轴18沿横向延伸的圆盘形式。该支承止挡件20相距轴18的上游端182对应外墙3的厚度的距离。从上游端182调整轴18的长度可以适应于外墙3的厚度。
轴18的上游端182与隔离板4的外表面42之间的宽度能够使用从下游端181滑移到轴18上的一个或多个垫片来调整,直到它们接触到支承止挡件20。放置这些垫片可以使对隔离板4的支承处相对于上游端182有一定距离。优选地,轴18从支承止挡件20处开始具有在杆的周边上形成的直到下游端181的纵向凹槽,所述下游端181具有斜角形状以便于穿过隔离板4。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特征,剑身部15还包括例如圆盘的抓握构件,即抓握盘22,所述抓握构件位于轴的上游端182与支承止挡件20之间,沿相对于轴的横向延伸。优选,抓握盘(抓握构件)22的周边包括凹口,以便于其操纵,特别是便于其插入隔离板4。
螺栓16采取管形套筒23的形式,所述管形套筒被设计成从轴18的下游端181滑移到轴18上。该管形套筒23设有反向推力支承部24,所述反向推力支承部被设计成支承在隔离板4的内表面41。在所示的示例中,反向推力支承部24采取从管形套筒23的近端沿横向或沿径向延伸的圆盘形式。
螺栓16还包括适于抓住内结构加强件9的钩部26。钩部26因此从管形套筒23的远端沿径向延伸。在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钩部26采取大致矩形板的形式,被限制成约10°左右的角度。
螺栓16和剑身部15包括可以沿轴18将螺栓16拉紧在轴18上的固定位置的组装用具,使得支承止挡件20和反向推力支承部24分别支承在隔离板4的表面41、42。在图3至图5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组装用具包括至少一个凸耳28,所述凸耳28由轴18支撑并被设计成与管形套筒23上形成的至少一个互补壳体29协作。壳体29对管形套筒23上形成的凹槽30侧向开口直到管形套筒23的近端。换言之,凹槽30形成在壳体29中,以成角度偏离的方式具有与凸耳28互补的形状,以确保沿轴18的轴线移动锁定。
凸耳28位于轴18上,使得在该位置与螺栓16的壳体29接合,支承止挡件20与反向推力支承部24之间的距离对应于隔离板4的厚度(图4)。根据一个优选的可选实施例,组装用具适合使其可以调整支承止挡件20与反向推力支承部24之间的距离。根据这个可选实施例,轴18设有在轴18的整个长度上分布的一组凸耳28,以便对应各种传统厚度的隔离板4。这些凸耳28也在轴18的周向规则分布,以便每一个均能够穿过螺栓16上形成的对应凹槽30。因此,螺栓16包括与凸耳28相同数量的凹槽30和壳体29,所述凹槽30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偏离的值等于轴18上的凸耳的成角度偏离的值。通过选择凸耳与对应的壳体配合,该剑身部15和该螺栓16可用于各种厚度的隔离板4。
在实践中,通过从轴的远端181接合管形套筒23的近端,同时使每个凹槽30与凸耳28成角度吻合,使螺栓16在轴18上接合。螺栓16滑动靠近于支承止挡件20,直到其支承于隔离板4的内表面41。在该位置,至少一个凸耳28在壳体29中呈现(图4),从而螺栓16与轴18之间的相对旋转导致锁定凸耳28和互补的壳体29,由此阻止螺栓16在轴18上进行任何平移或滑动运动(图5)。在该位置,隔离板4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系统13。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特征,螺栓16与剑身部15之间的组装用具28、29、30是不可逆型。在所示的示例中,在螺栓16与剑身部15之间组装后,所得到的随后的螺栓16与轴18之间沿图4所示的给定方向相对旋转,不可逆用具31禁止螺栓16与轴18之间沿反方向相对旋转。不可逆用具31允许将螺栓16与轴18之间有效锁定就位。例如,不可逆用具31由可弹性变形的指状物制成,在凸耳被带入壳体29的旋转运动期间,所述不可逆用具适于因凸耳28而变形。当可变形的指状物31不再受到凸耳28挤压时,指状物31返回其初始位置,从而确保凸耳28锁定在壳体29内,防止它们沿引导其离开壳体29的方向旋转。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组装装置14的示例实施例,其包括在内部限定内孔34的管形间隔件33。该管形间隔件33被设计成从外表面42穿过隔离板4,并支承于模板6、7的内表面。管形间隔件33相对于其穿过隔离板4的方向具有下游端331和上游端332。管形间隔件33在外部设有尖锐或切割元件36,该元件适于在通过管形间隔件33的旋转运动将管形间隔件33安装到隔离板4期间切割隔离板4。例如,切割元件36以螺旋线分布,或根据便于沿其下游端331穿入所接合的隔离板4的螺距分布。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特征,管形间隔件33的下游端331包括齿38,齿38有助于穿透,从而可以为隔离板4的切割操作做准备。有利地,齿38适合挤入内模板6的内表面,从而有助于内模板6与管形间隔件33之间的密封。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特征,管形间隔件33的上游端332包括具有可变形属性的周向凸缘40,所述周向凸缘被设计成通过拉紧来进行挤压,以便确保外模板7与管形间隔件33之间的密封。
有利地,管形间隔件33的内孔34从其下游端332包括棱形部,从而使得可以与便于穿入隔离板4的操作的装卸或螺接用具协作。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管形间隔件33的每一端均包括可移除的环。这样,可移除端部之一包括齿38,同时另一可移除环包括周向凸缘40和棱形装卸部。这些环例如以咬合的形式安装在管形间隔件33的每端。这些环具有锥形外形,从而允许它们在形成混凝土墙2、3之后相对于间隔件和混凝土墙2、3移除。
如图2所示,组装装置14还包括穿过内孔34的内部并穿过模板6、7的拉紧杆41。该拉紧杆41伸出模板6、7的任一侧,以允许旋紧诸如螺母等拉紧构件42。
建造墙1的方法直接由前述描述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为隔离板4配备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系统13。
如图7更明确所示,该方法包括通过轴18的端部181将轴18接合在隔离板4中,直到支承止挡件20直接或借助一个或多个增加的垫片接触隔离板4的外表面42。在图8所示的这个位置,轴18伸出隔离板4的内表面41。因此发现凸耳28位于隔离板4的内表面41的一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接下来包括,在延伸伸出隔离板4的表面41的轴18上安装螺栓16。螺栓16的管形套筒23从下游端181滑移到轴18上。如图4更明确所示,螺栓16平移,使得反向推力套筒24支承隔离板4的内表面41。在该平移期间,螺栓16被成角度定向,使得凸耳28在互补的凹槽30中滑动。当反向推力支承部24支承在隔离板4的内表面41上时,螺栓16相对轴18成角度转动,以便使凸耳28进入互补壳体29,从而允许将螺栓16锁定在轴18(图5)上的固定位置。在该旋转运动期间,凸耳28在穿过壳体29之前使指状物31变形。在该旋转运动结束后,凸耳28被指状物31锁定,从而阻止其反方向旋转。在安装操作结束后,剑身部15和螺栓16通过完全连接而组装。
与在隔离板4上安装实施工具13、14无关地,建造墙的方法包括在现场安装内模板6以构建墙1。当然,模板6传统地使用任意公知的支撑装备或工具来进行安装,说明书的剩余部分将不再特别描述。同样地,随后的说明内容描述的是使用两个模板6、7来构建墙,但是应清楚,传统地,这些墙需要建造尤其分别以一组内模板和外模板来实施的内移动式沟槽支撑(internal trench box)和外移动式沟槽支撑(external trench box),所述内移动式沟槽支撑和外移动式沟槽支撑根据待构建的墙的高度在一个底层(base)或两个叠加的底层并列安装。该安装技术没有再特别描述,因为其使用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施工技术。传统地,每个模板6、7分别包括供拉紧杆41穿过的通孔61、71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相对于内模板6安装内结构加强件9。该内结构加强件9的安装没有再特别描述,因为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同样地,在安装内结构加强件9之前,在内模板上安装用于设置在面板上的开口或侧柱的备用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接下来包括,相对于内模板6定位隔离板4,在此之前定位内结构加固件9。如图10所示,隔离板4被定位成允许轴18的上游端181邻接地支承于内模板6的内表面。在这个定位装置13被内结构加强件9阻挡的情况下,使用抓握盘(操纵把手)22转动轴18,以允许钩部26穿过内加强结构件9,由此使其安置在内模板6与内结构加强件9之间。因此,通过使用钩部26,定位系统13确保隔离板4相对于内结构加强件9的组装以及相对于内模板6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接下来包括,安装模板6、7的组装装置14。在外结构加强件11被纳入外墙3的情况下,加强件13被放置在隔离板4的外表面42的一侧(图11)。因此,外结构加强件11优选被安置在抓握盘(把手)22处,其提供了与外结构加强件11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接下来包括,安装被设计成安置在两个模板6、7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管形间隔件33。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放置每个管形间隔件33,使其与内模板6上形成的孔61对齐。根据一个有利的可选实施例,可以考虑通过孔61和隔离板4来穿过隔离板4的外表面42的一侧上形成的针,以便与内模板6的孔61的轴线一致。于是管形间隔件33在从隔离板4的外表面42伸出的针的端部上滑移,从而其下游端38接触隔离板4。由于存在切割元件36,管形间隔件33的旋转导致其穿入隔离板4内。在经过隔离板4之后,管形间隔件33的下游端331邻接内模板6的内表面(图12)。在该位置,在移除预先定位的针之后,拉紧杆41滑移通过模板6的孔61和管形间隔件33的内孔34,由此在隔离板4的由管形间隔件33制成的插孔中驱动(图13)。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安装外模板7以邻接管形间隔件33的上游端332。在该操作期间,拉紧杆41接合在外模板7上形成的通道孔71内(图2)。在该位置,拉紧杆41完全穿过模板6、7和隔离板4,在模板6、7的任一侧延伸。于是,拉紧杆41用于安装诸如螺母42等拉紧构件,从而可以使模板6、7相对于彼此锁定就位。应注意,在该操作期间,螺母42的拉紧可以确保管形间隔件33的下游端331和上游端332的局部变形,从而确保管形间隔件33与模板6、7的密封。
由于建造内移动式沟槽支撑和外移动式沟槽支撑,所以可以考虑这样的混凝土浇注操作,所述混凝土浇注操作的目的在于确保在隔离板4与模板6、7之间同时地或基本同时地注入混凝土,从而同时建造内壁6和外壁7。混凝土可从模板的上部浇注,或优选地,从内移动式沟槽支撑和外移动式沟槽支撑的下部浇注。例如,注入喷嘴放置在面向彼此安置的该对内模板6与外模板7的下部,以便允许从模板的下部浇注混凝土。假定一方面放置定位系统13,另一方面放置组件系统14,在浇注混凝土的同时,隔离板4和结构加强件9、11会保持就位。具体地,在模板6、7与隔离板4之间同时地浇注混凝土的操作期间,隔离板4不会升起。
在混凝土变硬以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接下来包括,通过松开螺母42来移除拉紧杆41并移除模板6、7。应注意,在管形间隔件33的两端设有可移除环的情况下,移除所述可移除环,使得保持就位的管形间隔件不再与墙2、3的外表面齐平。这样建造的墙1将彼此独立安装的组装装置14和定位系统13合并组合,由此确保外墙3相对于内墙2的机械保持。因此建造的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特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现场相对容易地建造夹心墙,所述夹心墙在同时制成的两个混凝土墙之间直接并入隔热件。
在之前的描述中,定位系统13由诸如聚合物等塑料制成。根据该可选实施例,剑身部15和螺栓16通过模制制成。同样地,管形间隔件33由诸如聚合物等塑料制成。
图14示出由金属制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定位系统13的另一可选实施例。根据该可选实施例,定位系统13包括螺纹轴18,螺纹轴18被设计成接纳带内螺纹的衬套45,所述带内螺纹的衬套一方面设有支承止挡件20,另一方面设有抓握盘(操纵构件)22。安装在螺纹轴18上的该带内螺纹的衬套45共同形成剑身部15。轴18被设计成在设有带内螺纹的衬套45相对的端部接纳螺栓16,所述螺栓包括带内螺纹的管形套筒23,并配备有反向推力支承部24和钩部26。根据该可选实施例,螺纹轴18、带内螺纹的环和螺栓16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在未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型。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构建墙(1)的方法,所述墙包括大体竖向且基本平行的两个混凝土墙(2、3),在所述两个混凝土墙之间夹有至少一个隔离板(4),通过在所述隔离板(4)与内模板(6)、外模板(7)之间浇注混凝土而同时地或基本同时地建造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任一侧的两个混凝土墙(2、3),在浇注混凝土之前,使用穿过所述隔离板(4)并支承在所述内模板(6)和所述外模板(7)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定位系统(13)使所述隔离板(4)保持在两个模板之间,所述两个模板使用组装装置(14)保持就位,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对每个隔离板(4)进行定位之前,在每个隔离板上安装定位系统(13),每个所述定位系统(13)包括至少一个可成角度定向的钩部(26),所述钩部从所述定位系统的自由端(181)延伸撤回;
-在所述内模板(6)的内侧上安装内结构加强件(9);
-安装每个隔离板(4),使得所述定位系统(13)延伸通过所述内结构加强件(9),所述定位系统的旋转用于使钩部(26)穿过所述内结构加强件(9);
-安装每个组装装置(14),在定位所述外模板(7)之前,管形间隔件(33)延伸穿过所述隔离板(4),在定位所述外模板(7)之后,所述管形间隔件可密封地支承在所述内模板(6)和所述外模板(7)的内表面上,拉紧杆(41)穿过每个管形间隔件(33)并朝向所述内模板(6)和所述外模板(7)的外部延伸,以便在每端处接纳拉紧构件(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滑移剑身部(15)的轴(18)直到支承止挡件(20),在每个隔离板(4)上安装所述定位系统(13),当螺栓(16)所支撑的反向推力支承部(24)支承于所述隔离板(4)时,设有钩部(26)的所述螺栓(16)被组装在伸出所述隔离板(4)的所述轴(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确保在所述剑身部上滑动直到使所述反向推力支承部(24)支承在所述隔离板(4)中,并使其旋转以将由所述剑身部支撑的至少一个凸耳(28)接合在所述螺 栓上形成的壳体(29)中,而将所述螺栓(16)组装在所述剑身部(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所述剑身部的所述轴(18)的一部分长度切去,以使其适合所述两个混凝土墙(2,3)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旋转运动而将所述管形间隔件(33)安装在所述隔离板(4)中,从而使用在外部装备于所述管形间隔件的切割元件(36)切割所述隔离板。
6.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构建墙(1)的方法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包括:
-用于将所述隔离板(4)定位在所述内模板(6)和所述外模板(7)之间的多个定位系统(13),每个定位系统均包括至少一个可成角度定向的钩部(26),所述钩部从所述定位系统的自由端(181)延伸撤回,
-使所述内模板(6)和所述外模板(7)互相组装的多个组装装置(14),每个组装装置均包括管形间隔件(33),在每一端均设有拉紧构件(42)的拉紧杆(41)穿过所述管形间隔件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系统(13)一方面包括具有设有支承止挡件(20)的轴(18)的剑身部(15),另一方面包括设有钩部(26)和反向推力支承部(24)的螺栓(16),所述螺栓(16)和所述剑身部(15)均包括位于所述螺栓与所述剑身部之间的组装用具(28,29,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用具包括至少一个凸耳(28),所述凸耳在所述剑身部的所述轴(18)上形成,并在旋转之后与所述螺栓(16)上形成的壳体(29)协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螺栓(16)与所述剑身部(15)之间的所述组装用具(28,29,30)是不可逆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剑身部包括位于所述轴的端部与所述支承止挡件(20)之间的抓握盘(22)。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13)一方面包括轴(18),所述轴(18)为螺纹轴,在所述螺纹轴上螺接设有抓握盘(22)和支承止挡件(20)的衬套(45),另一方面包括螺栓(16),所 述螺栓设有所述钩部(26)和反向推力支承部(24)。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间隔件(33)的下游端包括帮助穿透的齿(38),上游端包括可变形的密封凸缘(4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间隔件(33)在外部设有切割元件(36),用以在所述管形间隔件旋转期间切割所述隔离板(4)。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形间隔件的上游端(332)以及在所述管形间隔件的孔(34)内,所述管形间隔件(33)包括与螺接工具协作的棱形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间隔件(33)的每一端均设有可移除的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间隔件(33)的每一端均设有可移除的环。
CN201180011990.3A 2010-03-01 2011-02-25 在现场构建包括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夹心墙的方法和装备 Active CN102782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51467 2010-03-01
FR1051467A FR2956871B1 (fr) 2010-03-01 2010-03-01 Procede et outillage pour la realisation in situ d'un mur sandwich comportant deux parois en beton separees par un panneau isolant
PCT/FR2011/050396 WO2011107696A1 (fr) 2010-03-01 2011-02-25 Procede et outillage pour la realisation in situ d'un mur sandwich comportant deux parois en beton separees par un panneau isol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2231A CN102782231A (zh) 2012-11-14
CN102782231B true CN102782231B (zh) 2015-07-22

Family

ID=4324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1990.3A Active CN102782231B (zh) 2010-03-01 2011-02-25 在现场构建包括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夹心墙的方法和装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2542739B1 (zh)
CN (1) CN102782231B (zh)
ES (1) ES2538084T3 (zh)
FR (1) FR2956871B1 (zh)
PL (1) PL2542739T3 (zh)
PT (1) PT2542739E (zh)
RS (1) RS54097B1 (zh)
RU (1) RU2553698C2 (zh)
WO (1) WO20111076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9569A1 (fr) * 2013-08-08 2015-02-13 Hubert Delachatr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mur comprenant une etape de constitution d'une ossature realisee a partir d'un panneau isolant, et ossature correspondante
CN103615109B (zh) * 2013-11-29 2015-10-21 四川省晟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对拉螺杆
ES2771105T3 (es) * 2017-04-06 2020-07-06 Ulma C Y E S Coop Conjunto de anclaje para un encofrado vertical y encofrado vertical
FR3072701B1 (fr) * 2017-10-19 2020-11-06 G B E Outillage pour la realisation in situ d'un mur sandwich et procede en faisant application
CN111502083B (zh) * 2020-01-21 2023-06-30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cl板移位的方法
CN113006311A (zh) * 2021-02-26 2021-06-22 阳翼 一种建筑物墙面保温隔热系统
CN114482344A (zh) * 2022-03-01 2022-05-13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施工效率的现浇混凝土夹芯外墙施工方法
CN115324255B (zh) * 2022-09-01 2023-08-11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体育场馆混合型钢空腹夹层板楼盖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31100A (en) * 1945-01-16 1949-10-27 Ernest Walter Rose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buildings and like structures
GB638910A (en) * 1947-02-19 1950-06-21 Alan Cromarty Rei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uttering for use in the casting in situ of concretecavity walls
US2645929A (en) * 1948-12-09 1953-07-21 Cable B Jones Tie bar for insulated concrete walls
US3822860A (en) * 1972-03-07 1974-07-09 P Lovisa Reusable tie assembly for concrete forms
WO1982003884A1 (en) * 1981-04-30 1982-11-11 Housing Ltd Int Insulated wall construction apparatus
FR2759106A1 (fr) * 1997-01-31 1998-08-07 Sols Et Fondations Procede de realisation simultanee de deux parois en beton separees par un espace vide
FR2776319A1 (fr) * 1998-03-17 1999-09-24 Sols Et Fondations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realisation simultanee de deux parois en beton separees par un espace vide
MX2007016566A (es) * 2007-12-19 2009-06-19 Fernando Javier Humphrey Hoyos Mejora a sistema de construcción con cimbras de contacto.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4693B2 (en) * 2003-11-25 2011-05-03 Bravinski Leonid G Formwork for erec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including concrete walls with textured surfaces
RU2256754C1 (ru) * 2004-01-22 2005-07-20 Краснов Григо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изолированных монолитных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RU2006138009A (ru) * 2006-10-27 2008-05-10 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Соколов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монолитных стен зданий и сооружений в несъемной опалубке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31100A (en) * 1945-01-16 1949-10-27 Ernest Walter Rose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buildings and like structures
GB638910A (en) * 1947-02-19 1950-06-21 Alan Cromarty Rei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uttering for use in the casting in situ of concretecavity walls
US2645929A (en) * 1948-12-09 1953-07-21 Cable B Jones Tie bar for insulated concrete walls
US3822860A (en) * 1972-03-07 1974-07-09 P Lovisa Reusable tie assembly for concrete forms
WO1982003884A1 (en) * 1981-04-30 1982-11-11 Housing Ltd Int Insulated wall construction apparatus
FR2759106A1 (fr) * 1997-01-31 1998-08-07 Sols Et Fondations Procede de realisation simultanee de deux parois en beton separees par un espace vide
FR2776319A1 (fr) * 1998-03-17 1999-09-24 Sols Et Fondations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realisation simultanee de deux parois en beton separees par un espace vide
MX2007016566A (es) * 2007-12-19 2009-06-19 Fernando Javier Humphrey Hoyos Mejora a sistema de construcción con cimbras de contacto.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用滑升模板浇筑双层现浇墙体;邱玉琛;《建筑技术》;19800530;第115-1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538084T3 (es) 2015-06-17
PT2542739E (pt) 2015-07-07
RS54097B1 (en) 2015-10-30
WO2011107696A1 (fr) 2011-09-09
PL2542739T3 (pl) 2015-08-31
RU2553698C2 (ru) 2015-06-20
EP2542739A1 (fr) 2013-01-09
CN102782231A (zh) 2012-11-14
RU2012140410A (ru) 2014-04-10
EP2542739B1 (fr) 2015-03-04
FR2956871A1 (fr) 2011-09-02
FR2956871B1 (fr) 201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231B (zh) 在现场构建包括被隔离板分开的两个混凝土墙的夹心墙的方法和装备
KR101409418B1 (ko) 강관 소켓 및 이를 이용한 강관 말뚝과 강관 기둥의 연결 방법
US7475466B2 (en) Alignment of body and frame of vehicle
KR101658738B1 (ko) 지하구조물의 라이닝 보수를 위한 보강공법
KR101641339B1 (ko) 거푸집의 간격유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 시공 방법
US11555315B2 (en) Tool for the in situ construction of a sandwich wall, and method applying same
KR101937684B1 (ko) 맨홀 보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맨홀 보수방법
DE102017010982B4 (de) Verfahren zum Abdichten einer Leitung gegen eine Gebäudewand
JP4058702B1 (ja) 断熱基礎
KR101424606B1 (ko) 강관 소켓 및 이를 이용한 강관 말뚝과 강관 기둥의 연결 방법
KR101053705B1 (ko) 메탈패널 연결구조
CN103182732A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锁扣装置
KR102062147B1 (ko) 갱폼을 이용한 외단열 벽체 시공장치 및 시공방법
KR101646526B1 (ko) 보와 기둥의 용이한 볼트 체결을 위하여 기둥플레이트와 보플레이트의 볼트구멍이 일치되는 철골-콘크리트 하이브리드 라멘 pc보 제작을 위한 보거푸집템플레이트 및 철골-콘크리트 하이브리드 라멘 pc기둥 제작을 위한 기둥거푸집템플레이트
KR101807675B1 (ko) 반도체 장비 셋업 보조 구조물
JP5455943B2 (ja) 可動ホーム柵装置の基礎構造、及び可動ホーム柵装置の基礎工事方法
CN112809880A (zh) 一种水泥预制件成型方法
JP2008274651A (ja) Alc埋設アンカー金具、alcパネルおよびalc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KR101639311B1 (ko) 맨홀철개 높이조절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맨홀 보수공법
KR100765055B1 (ko) 공동주택 최상층 천정의 전기박스 설치장치 및 설치방법
JPH08260501A (ja) せん断型基礎ボルトの設置工法
JP6501558B2 (ja) 免震改修方法
JP5485339B2 (ja) ハンドホールのケーブル支持管接続工法及びケーブル支持管接続構造
CN111188498B (zh) 疏散平台的施工方法
AU20173474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one-piece production of a room module having three side elements and a floor element and/or a ceiling element, and room module of this ty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