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8828A -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8828A
CN102778828A CN2012101379849A CN201210137984A CN102778828A CN 102778828 A CN102778828 A CN 102778828A CN 2012101379849 A CN2012101379849 A CN 2012101379849A CN 201210137984 A CN201210137984 A CN 201210137984A CN 102778828 A CN102778828 A CN 102778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quantity
offset data
relative importance
importance value
quantity off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79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8828B (zh
Inventor
土屋文纪
驹井邦敬
宫寺达也
林将之
山口晃典
白崎吉德
高桥基容
池田博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78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8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8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88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成像装置以及成像方法,其目的在于在无需加宽曝光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带域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曝光装置的光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画质下降。本发明的成像装置构成为,具备发光二极管头,该发光二极管的光量补偿数据被送往曝光控制部,补偿该发光二极管头的光量,而且还包括:优先度决定单元(321),用于根据预定的分割方式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在分割后的光量补偿数据之间设定送信优先度;以及,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根据该决定的送信优先度,按顺序依次向曝光控制部发送经过分割的光量补偿数据,而且以检测到成像开始时刻为条件,中断该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并开始实行成像。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曝光装置的成像装置,该曝光装置中设有发光二极管(LED)阵列等写入光源,进而,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阵列例如可用于作为成像装置的写入光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光二极管阵列会出现以下问题,如长期使用或者机器设备设置环境所造成的发射光量减少,以及机器设备的高温设置环境所造成的发射光量变动等问题。进而,这些问题的发生还将引起光量分布偏差,从而致使图像质量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JP特开平9-309223号公报)提出,从中央处理器(CPU)向发光二极管(LED)头的控制电路发送光量补偿数据,改变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光量补偿值。
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均设有光量补偿数据,为此,发光二极管数量较多时数据容量庞大。而在发光二极管头的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带域中,出于各种原因,如连接接口的时钟低脉冲较低、无法直接访问存储器、以及中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较低等,难以保证提供充分的通信量。
例如,在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主扫描宽度为300mm、最大分辨率为1200dpi、四色打印的例子中,光补偿数据最大约为60kbyte。而发光二极管阵列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通常为CPU)之间的带域仅2kbyte/sec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大约需要30min才能完成送信。即成像开始时间大约要推迟30min。为此,非常不利于用户使用性能。
上述问题虽然可以通过确保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之间具有足够宽的带域(光量补偿数据送信带域)来得以解决,但这样会使得成本上升,引起有碍产品售价降低等其他问题的发生。
对此,专利文献2(JP特开昭62-20096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方案对构成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中除光学特性有明显不同的少数以外的其他发光二极管元件进行补偿。
然而,上述方案是针对构成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几千个发光二极管元件中仅存在少数发光二极管的光学特性与其他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的情况,换言之,上述方案必须以排除少数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补偿不会对图像发生不良影响为前提。
其结果,该方案依然需要对大多数发光二极管元件进行补偿,因而并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在不增大送往曝光控制电路的光量补偿数据的通信带域的情况下尽可能抑制曝光装置的光量分布偏差。
本发明具体提供以下方案。
(1)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具备包括曝光装置在内的成像部,该曝光装置的光量补偿数据被送往曝光控制部,用以补偿曝光装置的光量,该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单元,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预定的分割方式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在分割后的光量补偿数据之间设定送信优先度;以及,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根据该决定的送信优先度,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曝光控制部发送经过分割的所述光量补偿数据,而且以检测到成像开始时刻为条件,中断该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并开始实行成像。
(2)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图像数据的打印色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的图像数据的打印色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3)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所述曝光装置在各个所述成像部中的曝光开始顺序,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的所述曝光开始顺序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4)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中每种颜色的像素数量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每种颜色的像素数量大小来决定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5)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所述曝光装置中主扫描方向上的曝光位置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所述曝光装置中主扫描方向上的曝光位置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6)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是否是预定发光元件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是否是预定发光元件的分割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7)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成像颜色的瞩目性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成像颜色的瞩目性大小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8)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光量补偿数据的排列形态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的排列形态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9)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曝光装置为具备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发光二极管头。
(10)其次,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成像装置的成像方法,该成像装置中具备包括曝光装置在内的成像部,该曝光装置的光量补偿数据被送往曝光控制部,用以补偿曝光装置的光量,该成像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优先度决定工序,根据预定的分割方式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在分割后的光量补偿数据之间设定送信优先度;以及,送信及打印控制工序,根据该决定的送信优先度,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曝光控制部发送经过分割的所述光量补偿数据,而且以检测到成像开始时刻为终端条件,中断该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并开始实行成像。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可以在不增大送往曝光控制电路的光量补偿数据的通信带域的情况下,将曝光装置的光量分布偏差抑制到最小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4是第一、二、四、六、七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的控制部实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第三、五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的控制部实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光量补偿数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来分割该光量补偿数据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预定发光元件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送信优先度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光量补偿数据的排列形态来决送信优先度的示意图。
标记说明:1供纸盘,2供纸辊,3分离辊,4记录纸,5输送带,5a中间转印带,6BK、6M、6C、6Y成像部(电子照相处理部),7驱动辊,8从动辊,9BK、9M、9C、9Y感光鼓,10BK、10M、10C、10Y充电器,12BK、12M、12C、12Y显影器,13BK、13M、13C、13Y消电器,15BK、15M、15C、15Y转印器,16定影器,22次级转印辊,24计算机接口部,26打印件管理部,27制像处理部,28定影部,29操作部,30线存储部,35非易失性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保持现有曝光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阵列)的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带域宽度为前提,将曝光装置的光量分布偏差抑制到最小程度,而不需要增加曝光装置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画质影响程度大小来设定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优先度,对画质影响程度较大的数据设定较高的送信优先度。这样即便因受到时间限制而未能完成所有数据的发送,也能够在受到一定约制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光量补偿所带来的画质改善效果。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5表示输送带,用于输送由供纸辊2提供并以分离辊3分离的记录纸4。本成像装置以所谓的串接方式构成,即沿着该输送带5的输送方向从上游向下游依次排设多个成像部(电子照相处理部)6BK、6M、6C、6Y。
在此,成像部6BK、6M、6C、6Y分别形成黑色、红色、青色、黄色图像。这些成像部虽然形成上述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但其内部结构相同。
为此,在以下以6BK为例具体说明成像部的内部结构。对于其他成像部6M、6C、6Y中的各项结构只须将表示成像部6BK的各项结构的标记BK改换成M、C、Y以作区别便可。
输送带5为环形带,卷绕进行驱动转动的驱动辊7以及从动辊8上。驱动辊7受未图示驱动电机驱动。该驱动电机和驱动辊7以及从动辊8构成环形移动装置即输送带5的驱动装置。
在成像时,从放置在供纸盘1中的最上一页记录纸4开始依次输出,被输出的记录纸4受静电吸附作用被吸附在输送带5上输送,到达排在最前面的成像部6BK,受到黑色调色剂图像的转印。
成像部6BK包括感光鼓9BK以及设置在感光鼓9BK周围的充电器10BK、发光二极管阵列(LEDA)头(LEDA)_BK、显影器12BK、感光体清洁器(未图示)、消电器13BK等。发光二极管阵列头用于各成像部6BK、6M、6C、6Y的曝光。
成像时感光鼓9BK在黑暗中受到充电器10BK充电,使其表面均匀带电后,发光二极管阵列头发射对应黑色图像的照射光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器12BK用黑色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可视图像化,从而在感光鼓9BK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9B和输送带5以及记录纸4相接触的位置(转印位置)上,转印器15BK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4上,在记录纸4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转印结束后,感光体清洁器擦去感光鼓9BK外周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并由消电器13Bk消电后,等待下一次成像。
另一方面,在成像部6BK经过黑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记录纸4被输送带5送往下一个成像部6M。在成像部6M中实行与成像部6BK相同的处理,在感光鼓6M上形成红色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纸4上与黑色调色剂图像重叠。进而,记录纸4被送往下一个成像部6C、6Y,实行相同的处理,在感光鼓9C上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而后在感光鼓9Y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这些图像均重叠转印。
经过上述处理后,记录纸4上形成全彩色图像。印有全彩色重叠图像的记录纸4从输送带5剥离,并被送往定影器16,在定影器16中,该图像受到定影,而后记录纸5被排出成像装置。
图2是搭载发光二极管阵列头的另一例电子照相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中设置中间转印带5a,用以取代图1中的输送带5,除此之外的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基本相同。中间转印带5a是环形带,卷绕在驱动辊7和从动辊8上,各色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9BK、9M、9C、9Y与中间转印带5a相接触的位置
(初级转印位置)上受到转印器15BK、15M、15C、15Y的作用,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a上。经过转印后,中间转印带5a上形成各色调色剂图像重叠构成的全彩色图像。
成像时,从放置在供纸盘1中的位于最上面的记录纸4开始依次输出记录纸,该记录纸4被送到中间转印带5a上。在中间转印带5a和记录纸相接触的位置(次级转印位置21)上,全彩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纸4上。次级转印位置21上设有次级转印辊22,该次级转印辊22将记录纸4压向中间转印带5a以提高转印效率。次级转印辊22紧贴中间转印带5a,未设离合机构。
图3是本成像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如图3所示,本成像装置具备计算机接口部24、打印件管理部26、制像处理部27、定影部28、操作部29、存储部30、读取部31、写入部33、线存储部34、非易失性存储部35。这些功能部分别与控制部32连接。
在此,计算机接口部24起到通信部作用,与向成像装置提出打印要求的主机算机通信。
打印件管理部26管理成像装置打印件的打印顺序。
制像处理部27基于保存在存储部30中的图像,用电子照相方式制作调色剂图像,进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同时,在检测到打印时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还实行补偿。
定影部28对经过制像处理部27转印调色剂图像后的记录纸加热并施加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固定在记录纸上。
操作部29为键盘或触摸键,显示成像装置的状态,同时还用于接受成像装置的输入。
存储部30为用于保存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如硬盘驱动器(HDD)等。
读取部31用于将记录纸上的打印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如进行扫描。
控制部32是用于控制上述功能模块一系列动作的计算机,其中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控制部32按照程序实现各种功能。其中包括将在以下叙述的优先度决定单元321和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优先度决定单元321用于以预定的分割方式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之间的送信优先度。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用于控制经过分割的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以及打印。
写入部33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光的信号,并使发光二极管阵列点灯。
线存储部34用于将图像数据暂时保存到缓冲器中,并通过图像处理来调整歪斜量。
非易失性存储器35用于保证控制部32所执行的程序的动作,此外还用于保存适用于各种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
在此,设定控制部32和写入部33之间的通信带域与现有技术相同,需要用一定时间来发送光量补偿数据(几十秒~几分钟)。
此外,控制部32可同时实行多项任务,例如构成为搭载操作系统并为多核结构。
以下说明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像装置的控制部32中实行的光量补偿数据优先送信处理。
<第一实施方式:按照打印色信息设定优先度>
图4是以下将要说明的第一、二、四、六、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装置的控制部32实行的处理流程图。
首先利用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上述成像装置收到主机算及的打印要求等后,启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的优先送信处理的程序,开始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送信。
首先在步骤S101中,读取打印参数(存在多个打印要求时,读取最初打印的打印件的参数。以下相同)。
本实施方式读取的打印参数为打印色信息。
打印色信息是指所要制作的单色图像的颜色。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实行黑白打印时仅指黑色,而在实行彩色打印时则指黑色、青色、红色、黄色四种颜色。当然也可以是二色或三色的组合。
其次,在步骤S102中,优先度决定单元321根据读取的打印色信息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基于该分割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例如打印色信息只有黑色时,将发光二极管阵列_BK的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度设为高于其他打印色的发光二极管阵列用的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度。由于打印色仅为黑色,为此相距其他颜色的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开始发光时刻有一定的时间宽裕。
而后,进入步骤S103,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例如根据内部时钟判断是否到达打印开始时刻。如果还未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否),则实行步骤S104,继续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该送信一直持续到打印开始时刻为止。打印开始时刻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来定义,在一般情况下,打印开始时刻是指将所有需要打印的图像数据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并且定影部28达到能够进行加热定影状态的时刻。本实施方式采用此种方法定义的打印时刻。但是打印开始时刻是指实际开始打印的时刻,可以任意设定。
在步骤S104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从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光量补偿数据中选择适用于机器环境等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送往写入部33。在此,基于在步骤S102中决定的优先度,优先发送发光二极管阵列_BK的所述光量补偿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03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判断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是),则进入步骤S105,中止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开始打印。
对于中止光量补偿数据送信时光量补偿数据收信还未完全结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可根据默认值或前一个值的补偿数据来进行发光。
本实施方式通过按照打印色设定优先度顺序,并根据优先度发送光量补偿数据,据此,有望在开始打印时刻之前完成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改善图像画质。
<第二实施方式:根据打印色的时序的曝光开始顺序设定优先度>
以下利用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也是在成像装置收到主机算及的打印要求等后,启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的优先送信处理的程序,开始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送信。
首先在步骤S101中读取打印参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读取打印色信息。此时,在图1和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实行黑白打印时仅指黑色,而在实行彩色打印时则指黑色、青色红色、黄色四种颜色。当然也可以是二色或三色的组合。
其次,在步骤S102中用优先度决定单元321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例如设定打印色为红色、青色、黄色。此时在图1和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中,发光二极管阵列根据曝光时序,按照打印色的发光二极管_红色、发光二极管_青色、发光二极管_黄色的曝光顺序,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即将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顺序设为发光二极管_红色的光量补偿数据、发光二极管_青色的光量补偿数据、发光二极管_黄色的光量补偿数据。这是因为按照打印色的发光二极管_红色、发光二极管_青色、发光二极管_黄色的顺序,不会有时间空余。
[0031]
而后,进入步骤S103,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例如根据内部时钟判断是否到达打印开始时刻。如果还未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否),则实行步骤S104,继续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该送信一直持续到打印开始时刻为止。
在步骤S104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从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光量补偿数据中选择适用于机器环境等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送往写入部33。在此,基于在步骤S102中决定的优先度,按照开始曝光的时序依次发送发光二极管_红色、发光二极管_青色、发光二极管_黄色的光量补偿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03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判断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是),则进入步骤S105,中止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开始打印。对于中止光量补偿数据送信时光量补偿数据收信还未完全结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可根据默认值或前一个值的补偿数据来进行发光。
本实施方式通过按照打印色的开始曝光时序来设定优先度顺序,并根据优先度发送光量补偿数据,据此,有望在开始各色曝光之前完成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改善图像画质。
<第三实施方式:根据像素数量来设定优先度>
图5是第三、五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2的处理流程图。
以下利用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也是在成像装置收到主机算及的打印要求等后,启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的优先送信处理的程序,开始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送信。
首先在步骤S201中读取打印参数,而后在步骤S202中读取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图像数据。在读取图像数据之后,计测每个图像数据的打印像素数量。计测时,以无发光为0,除此之外为1。如果一个像素有多个值,则可总和每个像素的浓度信息。
其次,在步骤S102中用优先度决定单元321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即在步骤S203用步骤S202计测得打印像素数量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从打印像素数量多个数据开始按顺序设定优先度。而后,按照设定的优先度依次发送光量补偿数据。具体为,假定黄色打印像素数量>红色打印像素数量>青色打印像素数量>黑色打印像素数量,则光量补偿数据送信优先度依次为发光二极管_黄色、发光二极管_红色、发光二极管_青色、发光二极管_黑色的光量补偿数据。这是因为打印像素数量较少的颜色对画质的影响程度也较低,因此需要优先补偿打印像素数量较多的打印色的光量。
而后,进入步骤S204,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例如根据内部时钟判断是否到达打印开始时刻。如果还未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204的否),则实行步骤S205,继续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该送信一直持续到打印开始时刻为止。
在步骤S205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从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光量补偿数据中选择适用于机器环境等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送往写入部33。在此,按照步骤S203中决定的优先度,来发送发光二极管_黄色的光量补偿数据、发光二极管_红色的光量补偿数据、发光二极管_青色的光量补偿数据、发光二极管_黑色的光量补偿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204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判断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204的是),中止步骤S205的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则进入步骤S206,开始打印。
对于中止光量补偿数据送信时光量补偿数据收信还未完全结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可根据默认值或前一个值的补偿数据来进行发光。
本实施方式按照打印像素数量大小来设定优先度顺序,并根据优先度发送光量补偿数据,也就是先发送对画质影响较大的数据。为此,能够用有限的光量补偿数据来获得最大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根据光量补偿数据的主扫描位置来设定优先度>
以下利用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也是在成像装置收到主机算及的打印要求等后,启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的优先送信处理的程序,开始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送信。
首先在步骤S101中读取打印参数。本实施方式读取打印色信息。以下为了简化说明读取的打印色仅为黑色。
其次在步骤102中,优先度决定单元321沿着相当于主扫描方向的位置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图6是沿着相当于发光二极管阵列_BK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将整个光量补偿数据区域60分割为区域1~6的示意图。通常,打印图像中间部分相对醒目,画质要求较高,因此,从对应发光二极管阵列_BK的主扫描方向中间部分的光量补偿数据开始发送。在图6所示的例中主扫描方向上的优先度顺序为区域3、4、2、5、1、6。此外,分割时还可以以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或几个发光二极管为一个区域。
在步骤S101中,假定打印色信息为全彩色,在步骤S102中可以考虑各种优先度判断方法,在此结合第二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方法。
具体为针对每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阵列设沿主扫描方向的BK区域1、2...6M区域1、2...6C区域1、2...6Y区域1、2...6时,按照BK区域3、4、2、5、1、6M区域3、4、2、5、1、6C区域3、4、2、5、1、6Y区域3、4、2、5、1、6的顺序发送光量补偿数据.
这样,还可以结合其他实施方式来决定优先度,实行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在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结合,也可以结合其他实施方式。
而后,进入步骤S103,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例如根据内部时钟判断是否到达打印开始时刻。如果还未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否),则实行步骤S104,继续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该送信一直持续到打印开始时刻为止。
在步骤S104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从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光量补偿数据中选择适用于机器环境等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送往写入部33。在此,基于在步骤S102中决定的优先度,按照区域3、4、2、5、1、6的顺序发送光量补偿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03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判断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是),则进入步骤S105,中止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开始打印。对于中止光量补偿数据送信时光量补偿数据收信还未完全结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可根据默认值或前一个值的补偿数据来进行发光。
本实施方式按照以光量补偿数据进行补偿的发光二极管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来决定发送优先度,并根据该优先度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这样在未能完全发送所有光量补偿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将有此产生的影响限制到最小程度。
<第五实施方式:根据预定发光的发光二极管来设定优先度>
以下利用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也是在成像装置收到主机算及的打印要求等后,启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的优先送信处理的程序,开始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送信。
首先在步骤S201中读取打印参数,而后在步骤S202中读取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图像数据。
其次在步骤S203,用优先度决定单元321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在此,参考图7说明步骤S203中决定光量补偿数据优先度的方法。
假设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保存的图像数据为图7所示的图像数据40。此时,发光二极管阵列中预定的发光二极管(组)根据图像数据,将副扫描方向上发光的像素设为1,不发光的像素设为0,并取得每个像素的理论合计。在图7中对应图像数据40的涂黑部分即打印部分为发光部分。这样,预定发光像素(组)为图7的发光二极管头上的预定发光的发光二极管41。
此时,优先度决定单元321根据是否为预定发光像素(组)来分割对应的光量补偿数据,并根据该分割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在此,用标记42表示图像补偿数据的分割区域,其中区域2和3包含预定发光像素(组),因此该区域2和3的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被设定得较高,这些区域的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先于区域1的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这是因为不发光元件没有必要补偿,而优先发送需要补偿的发光元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将有利于画质的改善。
而后,进入步骤S204,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例如根据内部时钟判断是否到达打印开始时刻。如果还未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204的否),则实行步骤S205,继续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该送信一直持续到打印开始时刻为止。
在步骤S205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从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光量补偿数据中选择适用于机器环境等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送往写入部33。在此,按照步骤S203中决定的优先度,优先发送发光二极管_BK的光量补偿数据中区域2和3的补偿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204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判断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204的是),则中止步骤S205的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进入步骤S206,开始打印。对于中止光量补偿数据送信时光量补偿数据收信还未完全结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可根据默认值或前一个值的补偿数据来进行发光。
本实施方式按照预定发光的发光二极管来设定优先度顺序,并根据优先度发送光量补偿数据。为此,能够用有限的光量补偿数据来获得最大的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根据瞩目性设定优先度>
以下利用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也是在成像装置收到主机算及的打印要求等后,启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的优先送信处理的程序,开始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送信。
首先在步骤S101中读取打印参数。本实施方式读取打印色信息。以下为了简化说明以全彩色(黑色、青色、红色、黄色)为例。
其次在步骤102中,用优先度决定单元321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具体为优先度决定单元231根据打印色的瞩目性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不同的调色剂颜色瞩目性会有若干不同,在通常情况下,瞩目性以黑色、红色、青色、黄色的顺序由大至小,以此顺序决定优先度。这样,本实施方式从引人注目的颜色开始依次补偿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光量。
而后,进入步骤S103,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例如根据内部时钟判断是否到达打印开始时刻。如果还未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否),则实行步骤S104,继续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该送信一直持续到打印开始时刻为止。
在步骤S104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从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光量补偿数据中选择适用于机器环境等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送往写入部33。在此,基于在步骤S102中决定的优先度,按照黑色、红色、青色、黄色的顺序发送光量补偿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03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判断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是),则进入步骤S105,中止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开始打印。
对于中止光量补偿数据送信时光量补偿数据收信还未完全结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可根据默认值或前一个值的补偿数据来进行发光。
这样,从瞩目性较大的打印色开始依次补偿光量,即便是在未能送完所有光量补偿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淡化颜色分布不均等问题,有望改善画质。
<第七实施方式:根据排列形态设定优先度>
以下利用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也是在成像装置收到主机算及的打印要求等后,启动本实施方式中实行的优先送信处理的程序,开始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送信。
首先在步骤S101中读取打印参数。本实施方式读取打印色信息。以下为了简化说明以打印色仅用黑色的情况为例。
其次在步骤102中,优先度决定单元321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在此利用图8说明光量补偿数据送信优先度的决定方法。当光量补偿数据的整个区域52相对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中的发光二极管位置被分割成方格形状时,优先度决定单元321分割例如每一个区域,并基于该区域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在图8所示的例中,以每隔一个区域设定一个优先区域的排列方式来决定优先顺序,也就是说,例如每隔一个像素实行一次补偿。这样,在整体上便不致于十分显目。当然也可以每隔两个像素实行一次补偿
本实施方式优选将区域设定得越小越好。
而后,进入步骤S103,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例如根据内部时钟判断是否到达打印开始时刻。如果还未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否),则实行步骤S104,继续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该送信一直持续到打印开始时刻为止。
在步骤S104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从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35中的光量补偿数据中选择适用于机器环境等条件的光量补偿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送往写入部33。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03中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322判断到达打印开始时刻(S103的是),则进入步骤S105,中止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开始打印。
对于中止光量补偿数据送信时光量补偿数据收信还未完全结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可根据默认值或前一个值的补偿数据来进行发光。
本实施方式按照以光量补偿数据确定的排列形态来决定发送优先度,并根据该优先度发送光量补偿数据,这样在未能完全发送所有光量补偿数据的情况下,使得画质下降在整体上不致过于醒目,有望改善画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归纳如下。
首先,光量补偿数据送信优先度的设定可以以下参数作为基准。
(1)打印色。例如,黑白打印时仅实行黑色光量补偿。
(2)时序中的曝光顺序。例如,以黑色为起点,按照黑色、红色、青色、黄色的顺序进行曝光时,从黑色的光量补偿数据开始送信。这是因为在时序中越往后越有可能赶上光量补偿。
(3)需要打印的每种颜色的像素数量。例如,像素数量较少时图像所占比例也较小,即便画质若干下降也不致引人注目。
(4)需要用光量补偿数据进行补偿的发光元件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例如,中间比较醒目,而两端则相对不明显。
(5)预定发光的发光二极管。例如对不发光的发光二极管不必光量补偿。
(6)颜色的瞩目性。例如黄色相对不引人注目,因此降低黄色的光量补偿数据的优先度。
(7)排列形态。例如每隔一个像素实行光量补偿。每隔一个像素实行补偿,在整体上不会过于醒目。
其次,本实施方式对光量补偿数据设定优先度,从优先度高的数据开始发送,从而具有以下作用。
(1)发送的光量补偿数据数量虽然受到限值,但却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画质改善。其结果,因不需要加宽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带域,因此有利于降低成像装置的制造成本。
(2)由于在成像开始之前输送光量补偿数据,不需要推迟开始成像的时间,因此,不会对用户使用性能发生不利影响。
以上所有实施方式均以多个成像部按规定间隔排设构成的所谓串接型成像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其中的第四、第五、第七实施方式并不受此限值,这些实施方式还可以适用于单一成像部结构的成像装置。

Claims (10)

1.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具备包括曝光装置在内的成像部,该曝光装置的光量补偿数据被送往曝光控制部,用以补偿曝光装置的光量,该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单元,
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预定的分割方式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在分割后的光量补偿数据之间设定送信优先度;以及,
送信及打印控制单元,根据该决定的送信优先度,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曝光控制部发送经过分割的所述光量补偿数据,而且以检测到成像开始时刻为条件,中断该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并开始实行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图像数据的打印色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的图像数据的打印色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所述曝光装置在各个所述成像部中的曝光开始顺序,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的所述曝光开始顺序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将要打印的图像数据中每种颜色的像素数量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每种颜色的像素数量大小来决定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所述曝光装置中主扫描方向上的曝光位置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所述曝光装置中主扫描方向上的曝光位置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是否是预定发光元件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是否是预定发光元件的分割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成像部,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成像颜色的瞩目性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成像颜色的瞩目性大小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度决定单元根据光量补偿数据的排列形态来分割所述光量补偿数据,并基于该分割后的排列形态来决定光量补偿数据的送信优先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装置为具备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发光二极管头。
10.一种用于成像装置的成像方法,该成像装置中具备包括曝光装置在内的成像部,该曝光装置的光量补偿数据被送往曝光控制部,用以补偿曝光装置的光量,该成像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优先度决定工序,根据预定的分割方式来分割光量补偿数据,并在分割后的光量补偿数据之间设定送信优先度;以及,
送信及打印控制工序,根据该决定的送信优先度,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曝光控制部发送经过分割的所述光量补偿数据,而且以检测到成像开始时刻为终端条件,中断该光量补偿数据的发送,并开始实行成像。
CN201210137984.9A 2011-05-11 2012-05-04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8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6727 2011-05-11
JP2011106727A JP5716526B2 (ja) 2011-05-11 2011-05-11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8828A true CN102778828A (zh) 2012-11-14
CN102778828B CN102778828B (zh) 2015-02-18

Family

ID=4712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798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8828B (zh) 2011-05-11 2012-05-04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16526B2 (zh)
CN (1) CN10277882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9808A (ja) * 1998-07-06 2000-01-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多色電子印刷機
JP2000194176A (ja) * 1998-12-25 2000-07-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302648A (ja) * 2007-06-11 2008-12-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0524A (ja) * 2007-10-05 2009-04-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レーザ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9223A (ja) * 1996-05-21 1997-12-02 Ricoh Co Ltd Led書き込み装置
JPH11314399A (ja) * 1998-05-07 1999-11-1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字回路
JP2003072146A (ja) * 2001-09-06 2003-03-12 Ricoh Co Ltd 画像書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46093A (ja) * 2002-02-26 2003-09-02 Kyocer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158568B2 (ja) * 2003-03-20 2008-10-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源制御装置
JP2008225305A (ja) * 2007-03-15 2008-09-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9808A (ja) * 1998-07-06 2000-01-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多色電子印刷機
JP2000194176A (ja) * 1998-12-25 2000-07-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302648A (ja) * 2007-06-11 2008-12-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0524A (ja) * 2007-10-05 2009-04-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レーザ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8828B (zh) 2015-02-18
JP2012236330A (ja) 2012-12-06
JP5716526B2 (ja)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2497B2 (en) Optical writ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tical writing device
CN103139420B (zh) 图像形成系统及其管理服务器
US8781343B2 (en) Toner consumption calcula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onsumption calculation method
US20130070040A1 (en) Exposure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US2015026112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mission control method
JP6035912B2 (ja) 光書き込み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書き込み制御方法
US9360792B2 (en) Optical writing controll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writing control method
CN100419585C (zh) 线形曝光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26083A (ja) ラインヘッド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ラインヘッド制御方法
JP20082253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81348B2 (ja) 光書込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光書込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778828B (zh)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JP20081372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052633B2 (en)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510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72375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2627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jetting of tone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JP4403744B2 (ja) 補正データ生成装置、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の光量補正方法
JP45392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2014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濃度調整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035784A (ja) Ledアレイ露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581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600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372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16037072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