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2894B - 环型无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环型无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2894B
CN102762894B CN201280000051.3A CN201280000051A CN102762894B CN 102762894 B CN102762894 B CN 102762894B CN 201280000051 A CN201280000051 A CN 201280000051A CN 102762894 B CN102762894 B CN 102762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uter ring
gudgeon
outlet side
inpu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00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2894A (zh
Inventor
野地祥子
井上智博
西井大树
山口智巳
丰田俊郎
岸田宽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212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5918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397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32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422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229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149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9658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62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2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8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5/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5/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5/04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 F16H15/06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in which a member A of uniform effective diameter mounted on a shaft may co-operate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a member B
    • F16H15/32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in which a member A of uniform effective diameter mounted on a shaft may co-operate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a member B in which the member B has a curved friction surface formed as a surface of a body of revolution generated by a curve which is neither a circular arc centered on its axis of revolution nor a straight line
    • F16H15/36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in which a member A of uniform effective diameter mounted on a shaft may co-operate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a member B in which the member B has a curved friction surface formed as a surface of a body of revolution generated by a curve which is neither a circular arc centered on its axis of revolution nor a straight line with concave friction surface, e.g. a hollow toroid surface
    • F16H15/38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in which a member A of uniform effective diameter mounted on a shaft may co-operate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a member B in which the member B has a curved friction surface formed as a surface of a body of revolution generated by a curve which is neither a circular arc centered on its axis of revolution nor a straight line with concave friction surface, e.g. a hollow toroid surface with two members B having hollow toroid surface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member or members A being adjustably mounted between the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4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06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 F16H63/065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hydraulic actu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其实现零件制作、零件管理、组装操作都变容易,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化,而且使变速动作稳定。该环型无级变速器具备:形成于各个外圈(16f)的一部分的截面圆形的保持孔(28),在以过盈配合内嵌固定到保持孔(28)的状态下,使一部分从外圈(16f)的凹部(23e)的内面突出的圆柱状的锚定销(26)和在各个耳轴(7f)的支承梁部(9f)的圆筒状凸面(22e),在该圆筒状凸面(22e)的周向形成的锚定槽(27),使锚定销(26)的一部分与锚定槽(27)卡合,由这些卡合部能支承伴随着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2、5)的转动而施加到动力辊(6a)的扭矩。

Description

环型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自动变速器而使用的半环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半环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已经作为例如机动车用的变速装置而被使用,关于该结构,记载在日本特开2003-2145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31559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258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275088号公报等中。另外,关于组合环型无级变速器和行星齿轮机构而使变速比的调整宽度变宽的结构,也记载在日本特开2004-16971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3074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83800号公报等中,是众所周知的。图28及图29表示以往结构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第1例。在该环型无级变速器中,1对输入侧圆盘2,在使各自为环曲面的内侧面彼此相互相向的状态下,以与输入转动轴1同步的转动自由的方式被支承在输入转动轴1的靠两端部分的周围。输出筒3以相对于输入转动轴1的转动自由的方式被支承在该输入转动轴1的中间部周围。在该输出筒3的外周面,在轴向中央部固定设有输出齿轮4,并且1对输出侧圆盘5通过花键卡合以与输出齿轮4同步的转动自由的方式被支承在轴向两端部。另外,在该状态下,使各自为环曲面的、各自的输出侧圆盘5的内侧面与输入侧圆盘2的任意的内侧面相向。
在输入侧圆盘2和输出侧圆盘5之间,夹持将各个周面设置为球状凸面的多个动力辊(パワーローラ)6。这些动力辊6分别转动自由地被支承在耳轴7,这些耳轴7分别以倾转轴8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摆动位移自由地相对于支承板10被支承,该倾转轴8的中心轴处于相对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即,这些耳轴7具备相互同心地设置在耳轴7的两端部的倾转轴8和存在于这些倾转轴8彼此之间的支承梁部9,这些倾转轴8相对于支承板10借助径向滚针轴承11被枢轴支承。
各个动力辊6借助基半部和前半部相互偏心的支承轴12和多个滚动轴承,以绕支承轴12的前半部的转动及以支承轴12的基半部为中心的若干的摆动位移自由的方式被支承在耳轴7的支承梁部9的内侧面。在各个动力辊6的外侧面和耳轴7的支承梁部9的内侧面之间,从动力辊6一侧依次地设有构成多个滚动轴承的推力滚珠轴承13和推力滚针轴承14。推力滚珠轴承13支承施加到动力辊6的推力方向的负荷,并且,允许动力辊6的转动。在推力滚珠轴承13中,在形成于动力辊6的外侧面的内圈轨道15和形成于外圈16的内侧面的外圈轨道17之间滚动自由地设有多个滚珠18。另一方面,推力滚针轴承14,支承从动力辊6施加到推力滚珠轴承13的外圈16的推力负荷,并且,允许外圈16及支承轴12的前半部以支承轴12的基半部为中心地摆动。另外,构成推力滚珠轴承13的外圈16和支承轴12作为分体形成,但也可以将它们一体地形成。
在该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通过驱动轴19,一方(图28的左方)的输入侧圆盘2借助承载凸轮(ローディングカム)式的推压装置20被转动驱动。其结果,被支承在输入转动轴1的两端部的1对输入侧圆盘2被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并且同步地转动。而且,该转动借助动力辊6传达到输出侧圆盘5,从输出齿轮4取出。在改变输入转动轴1和输出齿轮4之间的变速比的情况下,通过液压式的促动器21使耳轴7在倾转轴8的轴向上位移。其结果,作用在动力辊6的周面和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内侧面之间的滚动接触部(牵引部)的、切线方向的力的朝向变化(在滚动接触部产生侧滑)。而且,伴随着该力的朝向变化,耳轴7以自身的倾转轴8为中心地摆动,动力辊6的周面和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内侧面之间的接触位置变化。若使动力辊6的周面与输入侧圆盘2的内侧面的径方向靠外部分和输出侧圆盘5的内侧面的径方向靠内部分滚动接触,则输入转动轴1和输出齿轮4之间的变速比成为增速侧。与此相对,若使动力辊6的周面与输入侧圆盘2的内侧面的径方向靠内部分和输出侧圆盘5的内侧面的径方向靠外部分滚动接触,则输入转动轴1和输出齿轮4之间的变速比成为减速侧。
即使在环型无级变速器作为单体使用的情况下,在装入了与行星齿轮机构组合的无级变速装置中的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关于变速比的调节,一般如上所述,通过液压式的促动器21使耳轴7在倾转轴8的轴向位移而进行。用于将该变速比调节到期望的值,并保持到调节后的值的机构记载在日本特开2006-283800号公报中。该机构,如图30所示那样地由变速比控制阀46、步进马达47、处理凸轮(プリセスカム)48构成。变速比控制阀46能进行轴向的相对位移地组合了线轴49和套筒50,基于线轴49和套筒50的相对位移,切换液压源51和促动器21的液压室52a、52b的供排状态。线轴49和套筒50通过耳轴7之中的任1个耳轴7的运动和步进马达47,进行相对位移。
向设置在每个耳轴7的促动器21的压力油的供排并不是与每个促动器21独立地进行控制,而是通过所述的任1个耳轴7的运动进行控制。即,借助通过杆53与倾转轴8结合的、处理凸轮48及连接臂(リンク腕)54,向线轴49传递该耳轴7的倾转轴8的轴向的位移及以倾转轴8为中心的摆动位移。进而,使线轴49在轴向位移,通过步进马达47使套筒50在轴向位移。而且,通过单一的变速比控制阀46进行向促动器21的液压室52a、52b的压力油的供排。
在调节环型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时,通过步进马达47使套筒50位移到规定位置,使变速比控制阀46向规定方向打开。据此,相对于附属于耳轴7的促动器21的液压室52a、52b,向规定方向供排压力油,通过这些促动器21耳轴7分别向倾转轴8的轴向位移。其结果,有关被支承在这些耳轴7的动力辊6的各个牵引部从中立位置错位,变速比开始变化。这样在各个牵引部从中立位置错位变速比开始变化的瞬间,伴随着耳轴7的轴向位移,变速比控制阀46的开闭状态切换到规定方向的反方向。从而,耳轴7从为了变速而开始了摆动位移的瞬间,开始在轴向上朝向中立位置移动(返回)。而且,在变速比成为了期望的值的状态下,牵引部返回到中立位置的同时,变速比控制阀46被关闭。其结果,环型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被保持为期望的值(被反馈控制)。
这样,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之间的变速比有联系的、耳轴7的倾转角的同步通过液压式的促动器21进行。即使在耳轴7的倾转角多少错位了的情况下,通过作用到牵引部的力,即,通过在对这些牵引部起作用的、切线方向的力为最小的方向上耳轴7倾转,其他的耳轴7的倾转角追随于安装有处理凸轮48的耳轴7的倾转角。进而,还广为公知为了安全在这些耳轴7彼此之间架设同步线缆55(参照图29),使这些耳轴7的倾转角机械地同步。
在这样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被供给于动力的传递的构成部件,即,输入侧圆盘2、输出侧圆盘5和动力辊6基于推压装置20产生的推压力而弹性变形。而且,伴随着该弹性变形,输入侧圆盘5和输出侧圆盘5在轴向上位移。另外,通过环型无级变速器传递的扭矩越大,推压装置20产生的推压力越大,随之输入侧圆盘2、输出侧圆盘5及动力辊6的各个弹性变形量也变多。从而,为了与扭矩的变动无关地适当地维持输入侧圆盘2和输出侧圆盘5的内侧面和动力辊6的周面的接触状态,需要使动力辊6相对于耳轴7,在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轴向位移的机构。在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情况下,通过使支承了动力辊6的支承轴12的前半部,以支承轴12的基半部为中心摆动位移,从而使动力辊6在轴向上位移。
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情况,不能避免用于使动力辊6在轴向上位移的结构复杂,零件制作、零件管理、组装操作都很麻烦,成本提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8-25821号公报中记载了图31~图36所示那样的结构。构成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耳轴7a具备相互同心地设置在两端部的1对倾转轴8a、8b和存在于这些倾转轴8a、8b彼此之间,使至少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径方向(图32、图35及图36的上下方向)的内侧(图32、图35及图36的上侧)的侧面为圆筒状凸面22的、支承梁部9a。倾转轴8a、8b借助各个径向滚针轴承11a能摆动地被支承在支承板10(参照图29)。
圆筒状凸面22的中心轴A,如图32及图35所示那样地,与倾转轴8a、8b的中心轴B平行,存在于比这些倾转轴8a、8b的中心轴B更靠在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径方向的外侧(图32、图35及图36的下侧)。另外,在构成在支承梁部9a和动力辊6a的外侧面之间设置的推力滚珠轴承13a的外圈16a的外侧面,以向径方向横切该外侧面的方式设置局部圆筒面状的凹部23。而且,使凹部23和支承梁部9a的圆筒状凸面22卡合,能进行在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轴向上的摆动位移地相对于耳轴7a支承外圈16a。
使支承轴12a与外圈16a一体地固定设置在外圈16a的内侧面中央部,借助径向滚针轴承25转动自由地将动力辊6a支承在支承轴12a的周围。进而,在耳轴7a的内侧面之中、支承梁部9a的两端部和1对倾转轴8a、8b的连续部,设置相互相向的1对台阶面25。而且,使这些台阶面25和构成推力滚珠轴承13a的外圈16a的外周面抵接或接近并相向,由任意的台阶面25能支承从动力辊6a施加到外圈16a的牵引力。
根据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使动力辊6a在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轴向上位移,与构成部件的弹性变形量的变化无关地,能够简单并且低成本地构成能适当地维持动力辊6a的周面和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接触状态的结构。即,若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基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动力辊6a等的弹性变形,需要产生使动力辊6a在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轴向上位移,则转动自由地支承动力辊6a的推力滚珠轴承13a的外圈16a,使设置于外侧面的局部圆筒面状的凹部23和支承梁部9a的圆筒状凸面22的抵接面滑动,并且,以圆筒状凸面22的中心轴A为中心摆动位移。基于该摆动位移,在动力辊6a的周面之内,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轴向单侧面滚动接触的部分,在这些圆盘2、5的轴向上位移,适当地维持该接触状态。
圆筒状凸面22的中心轴A,比在变速动作时成为耳轴7a的摆动中心的倾转轴8a、8b的中心轴B更靠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径方向的外侧地存在。从而,以圆筒状凸面22的中心轴A为中心的摆动位移的半径比变速动作时的摆动半径大,给输入侧圆盘2和输出侧圆盘5之间的变速比的变动带来的影响能够无视或留在能够容易地进行修正的范围内。
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情况,与以往结构的第1例相比,零件制作、零件管理、组装操作都变得容易,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化,但从使变速动作稳定的方面来看,有改良的余地。其理由在于,由于能顺利地进行以支承梁部9a为中心的外圈16a的摆动位移,因此,使得在这些支承梁部9a的两端部分各设置1对的台阶面25彼此的间隔D,比外圈16a的外径d稍大(D>d)。外圈16a及与外圈16a同心地被支承了的动力辊6a,能以间隔D和外径的差(D-d)的量,在支承梁部9a的轴向上位移。
另一方面,在搭载有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运转时,在动力辊6a施加来自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与加速时和减速时(发动机制动工作时)反方向的力(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领域中被称为“2Ft”)。而且,通过该力2Ft,动力辊6a与外圈16a一起在支承梁部9a的轴向位移。该位移的方向与促动器21的耳轴7(参照图29)的位移方向相同,即使位移量为0.1mm左右,也产生开始变速动作的可能性。而且,在因这样的原因变速动作开始的情况下,成为不与运转动作直接关联的变速动作,即使进行任何修正,都给驾驶者带来不适感。特别是,若在环型无级变速器传递的扭矩低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的驾驶者没有想到的变速,则容易使给驾驶者带来的不适感增大。
为了抑制产生与这样的运转动作不直接关联的变速动作,考虑到将间隔D和外径d的差(D-d)抑制为极小(例如数十μm左右)。其中,在半环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通过从牵引部借助动力辊6a、外圈16a施加到支承梁部9a的推力负荷,耳轴7a如图37中夸张地表示地那样,设有外圈16a的一侧向成为凹的方向弹性变形。而且,该弹性变形的结果,缩短在每个耳轴7a各设有1对的台阶面25彼此的间隔。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为了避免使这些台阶面25彼此的间隔D成为外圈16a的外径d以下,需要将在通常状态(耳轴7a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的、间隔D和外径d的差确保在某种程度。其结果,在特别容易增大不适感的以低扭矩运转时,容易产生上述那样的不与运转动作直接关联的变速动作。
另外,在上述那样地构成耳轴7a的支承梁部9a,在其内侧面成为凹面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了的情况下,从支承梁部9a的内侧面向外圈16a施加图38(B)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的力矩M。如图38(A)所示那样地,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情况,外圈16形成为整体地板厚的变化少的、大致平板状,相对于外圈16的力矩M的弯曲刚性变低。由此,外圈16,通过施加该力矩M,在与支承梁部9的内侧面对齐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从而,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支承梁部9的内侧面和外圈16的外侧面在图39(A)(B)中用斜格子标注表示那样的宽范围内,借助推力滚针轴承14,成为相互按压的状态。其结果,能够将施加到支承梁部9的内侧面和外圈16的外侧面的面压力(面圧)抑制得较低,容易确保支承梁部9及外圈16的耐久性。
与此相对,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情况,对于外圈16a,凹部23的弯曲方向(图32、图35、图38(B)的表背方向,图36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的壁厚与凹部23的弯曲方向中央部分的壁厚相比,具有充分变大了的形状。从而,外圈16a的、相对于力矩M的弯曲刚性充分地变高。由此,外圈16a即使在施加了该力矩M的情况下,在与支承梁部9a的内侧面对齐的方向,不太弹性变形。从而,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设置于支承梁部9a的内侧面的圆筒状凸面22和设置于外圈16a的外侧面的凹部23在图40(A)(B)中用斜格子标注表示那样的、仅在凹部23的外周缘部分对应的环状的狭小的范围内,成为相互按压的状态。其结果,施加到圆筒状凸面22和凹部23的接触部的面压力变高,这成为难以确保支承梁部9a和外圈16a的耐久性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8-25821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结构,通过使卡定在设置于支承梁部侧的圆筒状凸面的一部分的锚定片和形成于外圈侧的凹部的内面的锚定槽卡合,从而支承力2Ft。另外,还记载了如下结构,在形成于圆筒状凸面和凹部的相互对准的部分的、各个为截面圆弧形的滚动槽彼此之间架设多个滚珠,支承力2Ft。其中,在前者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确保能够支承力2Ft的程度的强度及刚性地将锚定片支承固定在支承梁部,难以实现低成本化和足够的可靠性确保。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若力2Ft变大,各个滚珠的滚动面和滚动槽的滚动接触部的面压力上升,则有在这些滚动槽的内面形成压痕,在相对于耳轴内圈摆动位移时产生振动的可能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4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15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5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27508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16971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3074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6-2838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使设置于构成耳轴的支承梁部的内侧面的圆筒状凸面和设置于构成推力滚动轴承的外圈的外侧面的凹部卡合,从而能进行在输入侧圆盘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的动力辊的摆动位移,与这种结构相关地,使支承梁部及外圈的耐久性提高,目的在于实现能实现扩大运转时的圆筒状凸面和凹部的接触范围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以实现如下结构为目的:零件制作、零件管理、组装操作都变得容易,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化,而且使变速动作稳定。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具备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多个耳轴、多个动力辊和多个推力滚动轴承,
该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由至少1对圆盘构成,该至少1对圆盘分别具有作为截面圆弧形的环曲面的轴向单侧面,在使相互的轴向单侧侧面彼此相向的状态下,相对转动自由地且相互同心地被支承,
该多个耳轴分别具备:1对倾转轴,该1对倾转轴相互同心地设置在耳轴的两端部,并具有设置在相对于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的中心轴;和支承梁部,该支承梁部在这些倾转轴之间伸长,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具备侧面,该侧面成为具有与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平行、并存在于比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更靠外侧的中心轴的圆筒状凸面,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设置于这些圆盘之间,并且,自由地进行以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摆动位移,
该多个动力辊,在使作为球状凸面的周面与上述轴向单侧面抵接的状态下,夹持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之间,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的外侧设有内圈轨道的侧面,
该多个推力滚动轴承具备外圈和多个滚动体,该外圈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外侧设有能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的凹部,并且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设有外圈轨道的侧面,该多个滚动体具备滚动自由地配置在该外圈的外圈轨道和上述动力辊的内圈轨道之间。
通过使上述凹部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从而相对于上述耳轴,能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的摆动位移地支承各个上述推力滚动轴承,借助上述推力滚动轴承,在上述耳轴的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转动自由地支承各个上述动力辊。
特别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特征为,对上述圆筒状凸面和上述凹部之中的至少一方的面实施凸面加工。
优选对上述圆筒状凸面和上述凹部之中的至少一方的面的整体实施凸面加工。也可以代替地,仅对上述圆筒状凸面和上述凹部之中的至少一方的面的轴向两端部实施凸面加工。
优选使得在与上述圆筒状凸面的轴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的、该圆筒状凸面的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比在与上述凹部的轴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的、该凹部的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小。
特别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特征为,其具备:截面圆形的保持孔,该截面圆形的保持孔形成于各个上述外圈的一部分;圆柱状的锚定销,该圆柱状的锚定销在以过盈配合被内嵌固定在该保持孔的状态下,使一部分从上述外圈的凹部的内面突出;和锚定槽,该锚定槽在各个上述耳轴的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在该圆筒状凸面的周向上形成,使上述锚定销的一部分和该锚定槽卡合,由这些锚定销和锚定槽的卡合部,能支承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动力辊的扭矩。
优选,在相对于上述凹部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并且,在相对于该中心轴的方向成直角方向上形成上述保持孔,使其中间部向上述凹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开口,
上述锚定销,在以过盈配合将轴向靠两端部分内嵌固定到上述保持孔的状态下,使轴向中间部露出于上述凹部的一部分,
上述锚定槽是不晃荡地卡合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的截面圆弧形,
在上述耳轴的支承梁部的轴向上,使上述外圈的两端部外周面和上述耳轴的一部分分离,并且,由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和上述锚定槽的卡合部,能支承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动力辊的扭矩。
此时,优选,在上述外圈的内侧面的中心部,使得与上述外圈轨道同心的支承轴与上述外圈一体地设置,借助径向滚针轴承转动自由地将上述动力辊设置在该支承轴的周围,从设置于上述耳轴的支承梁部的上游侧润滑油流路能向设置于该支承轴的中心部的下游侧润滑油流路送入润滑油,在从上述支承轴的中心向上述支承梁部的轴向离开的位置形成上述保持孔及上述锚定槽,使得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存在于从上述下游侧润滑油流路和上游侧润滑油流路的连通部离开的部分。
优选代替地,上述锚定销由1对锚定销构成,在上述凹部的宽度方向2处位置,在与该凹部的中心轴的轴向上的位置相互一致的部分形成上述保持孔,在各个锚定销的端部从上述凹部的内周面突出的状态下将上述1对锚定销压入固定到各个保持孔内。
特别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特征为,
使作为设置于外侧面的圆筒状凹面的凹部与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并且,使上述外圈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和在上述耳轴的一部分设置于夹着上述圆筒状凸面的位置的台阶面卡合,据此,能相对于上述耳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的摆动位移,并且,能支承伴随着这些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动力辊的扭矩地支撑上述外圈,在该结构中,
使得在各个上述耳轴上各设置有1对的上述台阶面彼此的间隔,比上述外圈的外径大,并且,在上述台阶面之中的一方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局部地设置弹性部件,通过该弹性部件向另一方的台阶面推压上述外圈。
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得上述弹性部件为使弹性金属板弯曲成局部圆弧状的板簧,在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中与上述一方的台阶面相向的部分设置,比在圆周向相邻的部分更向径方向凹下去的、比上述板簧的在自由状态下的厚度浅、比上述弹性金属板的厚度深的保持凹部,并将上述板簧设置在该保持凹部内。
能够代替地,使得上述弹性部件是使弹性金属板弯曲成局部圆弧状的板簧,并且,具备在单面具有与上述板簧的在自由状态下的厚度相比浅、与上述弹性金属板的厚度相比深的保持凹部的弹簧支架,在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中与上述一方的台阶面相向的部分形成向该部分的切线方向扩大的平坦面,使上述弹簧支架的另一面与该平坦面抵接,将上述板簧设置在上述保持凹部内。
此时,优选,对于上述平坦面,该平坦面和上述一方的台阶面的间隔,向随着朝向上述支承梁部的一侧变宽的方向倾斜。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代替地,将推压片设置在至少上述一方的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通过上述弹性部件将该推压片向该外圈推压。
进而,优选,在上述台阶面之中的另一方的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设置具有与上述推压片相同形状的锚定片,
在上述各个耳轴中,在各个上述台阶面设置相互同心的保持孔,
将上述推压片及上述锚定片分别构成为具备配置于上述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主部和在该主部之中突出设置于上述动力辊的相反面的凸部,
将上述推压片及上述锚定片的上述凸部,分别与上述保持孔嵌合,通过安装在上述保持孔之中的一方的保持孔内的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外圈的外周面按压上述推压片,向上述锚定片按压上述外圈。
优选,使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耳轴的、上述推压片和上述锚定片的设置位置,在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耳轴的力的作用方向上相互相同。
优选,上述推压片和上述锚定片为低摩擦材料制造的。
特别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特征为,
通过设置于每个上述耳轴的促动器,使上述耳轴在上述倾转轴的轴向位移,使上述耳轴以上述倾转轴为中心摆动位移,据此进行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之间的变速比的调节,在该结构中,
通过控制向上述促动器的压力油的供排的变速比控制阀控制与上述变速比有关联的、以上述倾转轴为中心的上述耳轴的倾斜角度,并且,通过将上述多个耳轴之中的任1个耳轴的位移传递到上述变速比控制阀的构成部件,进行该变速比控制阀的开闭状态的调节,进而,
使得在上述耳轴的上述支承梁部的轴向两端部,在每个上述耳轴各设置了1对的台阶面彼此的间隔,比上述外圈的相同方向的尺寸变大,在该结构中,
仅在上述任1个耳轴和能摆动位移地支承于该耳轴的上述外圈之间,允许该外圈和上述支承梁部的摆动位移,但该外圈设有阻止在该支承梁部的轴向位移,并支承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施加到动力辊的扭矩的扭矩支承部,上述动力辊被支撑于上述任1个耳轴。
能够通过第2实施方式中的、上述锚定销和与上述锚定销的一部分卡合的锚定槽构成仅设置于上述任1个耳轴的上述扭矩支承部。
另外,还能够在上述任1个耳轴的上述台阶面之中的一方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设置推压片及弹性部件,通过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外圈推压上述推压片,并且使得上述扭矩支承部为上述台阶面之中的另一方或设置于该另一方的台阶面的部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还能够设置锚定片,在各个上述台阶面设置相互同心的保持孔,由上述主部和上述凸部构成上述推压片及上述锚定片,使该凸部分别与上述保持孔嵌合,将上述外圈的外周面和上述锚定片的抵接部作为上述扭矩支承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情况下,若基于在运转时从输入侧圆盘及输出侧圆盘施加到各个动力辊的推力负荷,构成耳轴的支承梁部弹性变形,则设置于这些支承梁部的内侧面的圆筒状凸面,成为相对于设置于构成推力滚动轴承的外圈的外侧面的凹部一致的倾向,即,成为在足够宽的范围内接触的倾向。由此,能够在运转时将施加到上述圆筒状凸面和上述凹部的接触部的面压力抑制得较低,能够使上述各支承梁部和上述各外圈的耐久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零件制作、零件管理、组装操作都变得容易,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化,而且使变速动作稳定的结构。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于设置于外圈侧的锚定销的一部分和设置于耳轴侧的锚定槽的卡合,通过防止上述外圈相对于该耳轴,在支承梁部的轴向位移而实现变速动作的稳定化。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弹性部件将外圈向另一方的台阶面推压,该外圈相对于耳轴,难以在支承梁部的轴向位移而实现变速动作的稳定化。在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仅在用于反馈控制变速比控制阀的耳轴设置支承这样的扭矩的结构,从而能抑制成本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以相互组合以前的状态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耳轴和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承用外圈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与图1同样的图。
图3是表示圆筒状凸面的母线形状的另一例(第2例)的耳轴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凹部的母线形状的另一例(第2例)的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承用的外圈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圆筒状凸面的母线形状的另一例(第3例)的耳轴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凹部的母线形状的另一例(第3例)的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承用的外圈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有关与圆筒状凸面的轴向正交的假想平面的、该圆筒状凸面的截面形状的另一例的耳轴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有关与凹部的轴向正交的假想平面的、该凹部的截面形状的另一例的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承用的外圈的剖视图。
图9是用点划线夸张地表示运转时的凹部的弹性变形状态的、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承用的外圈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取出耳轴和外圈,而从圆盘的周向所看到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1是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组合耳轴和外圈的中途的状态的、与图10同样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与图10同样的图。
图14是图13的b-b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与图29的左侧对应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5(A)及与右侧对应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5(B)。
图16是省略一部分的部件地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与图15(B)对应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6的A部放大剖视图。
图19是以取出外圈并从图17的相反侧所看到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图19(A)和放大板簧并从与图19(A)相同方向所看到的立体图图19(B)。
图20是以组合外圈和板簧并与图19同方向所看到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与图16同样的图。
图22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与图17同样的图。
图23是图21的b部放大图。
图24是以取出外圈并从图22的相反侧所看到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图24(A)和放大弹簧支架并从与图24(A)相同方向所看到的立体图图24(B)。
图25是以组合外圈和弹簧支架和板簧并从与图24同方向所看到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与图23同样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1例的、与图29的左侧对应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7(A)及与右侧对应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7(B)。
图28是表示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剖视图。
图29是相当于图28的a-a截面的图。
图30是表示以往结构中的、用于变速比控制的液压控制装置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31是表示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从输出侧及输入侧圆盘的径方向外侧看借助推力滚珠轴承支承动力辊的耳轴的立体图。
图32是以从圆盘的周向看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状态表示的主视图。
图33是从图32的上方所看到的俯视图。
图34是从图32的右方所看到的侧面图。
图35是图33的d-d剖视图。
图36是图32的e-e剖视图。
图37是关于以往结构的第1例及第2例,夸张地表示基于从动力辊施加的推力负荷而使耳轴弹性变形了的状态的、与图35同方向所看到的剖视图。
图38是表示运转时对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承用的外圈作用的力矩M的方向的、图38(A)是有关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剖视图、图38(B)是有关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剖视图。
图39是构成以往结构的第1例的、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用的外圈的半部切断立体图图39(A)及耳轴的半部剖切立体图图39(B)。
图40是构成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与支承轴一体地制造的推力滚珠轴用的外圈的半部剖切立体图图40(A)及耳轴的半部剖切立体图图40(B)。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另外,本例的特征为设置于构成耳轴7b的支承梁部9b的内侧面(图1中的上侧面)的圆筒状凸面22a的形状。其他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情况同样,因此对同等部分标注相同标记,重复的图示以及说明省略或简略,下面,以本例的特征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例的情况,圆筒状凸面22a不是简单的圆筒状凸面,在该圆筒状凸面22a的整体,实施在图1中夸张地表示的那样的凸面加工。具体地说,将作为实施了该凸面加工的部分的圆筒状凸面22a的整体的母线形状设置为在图1中夸张地表示的那样的、中央部向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参照图28)的径方向内侧(图1的上侧)最突出的单一圆弧形状。另外,本例的情况下,相对于圆筒状凸面22a的轴向尺寸L22a为60~70mm左右,将圆筒状凸面22a的母线形状(单一圆弧形状)的曲率半径R1设置为2000mm。另一方面,本例的情况,在设置于构成推力滚珠轴承的外圈16a的外侧面(图1中的下侧面)的凹部23并不特别地实施凸面加工。即,该凹部23与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情况同样,成为简单的圆筒状凹面,该凹部23的母线形状成为简单的直线形状。另外,在本例中,作为推力滚动轴承使用推力滚珠轴承。
在构成的本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基于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向动力辊6a(参照图35及图36)施加的推力负荷,构成耳轴7b的支承梁部9b,如在图1中夸张地表示那样,使其中立线在从直线α成为曲线β的方向上弹性变形。而且,伴随着该弹性变形,在支承梁部9b的内侧面设置的圆筒状凸面22a的母线形状(单一圆弧形状),与在外圈16a的外侧面设置的凹部23的母线形状(直线形状,或该直线形状基于外圈16a的弹性变形而微小地变化了的形状)一致的方向上变化。其结果,圆筒状凸面22a成为相对于凹部23相吻合的倾向,即,成为在足够宽广的范围内接触的倾向。由此,能够将在运转时施加到这些圆筒状凸面22a和凹部23的接触部的面压力抑制得较低,能够使支承梁部9b和外圈16a的耐久性提高。
[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另外,本例的特征为,在构成用于支承施加到动力辊6a(参照图35及图36)的推力负荷的推力滚珠轴承的外圈16b的外侧面(图2中的下侧面)设置的凹部23a的形状。其他的部分的基本结构及作用与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情况是同样的。
本例的情况,凹部23a不是简单的圆筒状凹面,在该凹部23a的整体实施在图2中夸张地表示那样的凸面加工。具体地说,将作为实施了该凸面加工的部分的凹部23a的整体的母线形状设置成在图2中夸张地表示那样的、中央部向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参照图28)的径方向外侧(图2的下侧)最突出了的单一圆弧形状。另外,本例的情况,相对于凹部23a的轴向尺寸L23a为55~65mm左右,将凹部23a的母线形状(单一圆弧形状)的曲率半径R2设置成2000mm。另一方面,本例的情况,在构成耳轴7a的支承梁部9a的内侧面(图2中的上侧面)设置的圆筒状凸面22,并不特别地实施凸面加工。即,该圆筒状凸面22与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情况同样,成为简单的圆筒状凸面,该圆筒状凸面22的母线形状成为简单的直线形状。
在本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基于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施加到动力辊6a的推力负荷,构成耳轴7a的支承梁部9a在图2中夸张地表示的那样,在使其中立线从直线α成为曲线β的方向上弹性变形。而且,伴随着该弹性变形,在支承梁部9a的内侧面设置的圆筒状凸面22的母线形状(直线形状)在与设置于外圈16b的外侧面的凹部23a的母线形状(单一圆弧形状,或该单一圆弧形状基于外圈16b的弹性变形而微小地变化了的形状)相一致的方向上变化。其结果,圆筒状凸面22成为相对于凹部23a相吻合的倾向,即,成为在足够宽广的范围内接触的倾向。由此,能够将在运转时施加到圆筒状凸面22和凹部23a的接触部的面压力抑制得较低,使支承梁部9a和外圈16b的耐久性提高。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第1例及第2例那样,在圆筒状凸面的整体或在凹部的整体实施凸面加工的情况下,如图3或图4夸张地表示地那样,能够将圆筒状凸面22b的整体的母线形状,或凹部23b的整体的母线形状分别设置成中间部的曲率半径R1、R2比较大,两端部的曲率半径R3、R4比较小的(例如,第1例及第2例的大小,R1、R2为2000mm左右,R3、R4为1000mm左右)复合曲线形状。
另外,在图5中夸张地表示地那样,仅在圆筒状凸面22c的轴向两端部,或在图6中夸张地表示地那样,仅在凹部23c的轴向两端部,施加凸面加工,能够仅将圆筒状凸面22c或凹部23c的轴向两端部的母线形状设置成圆弧形状(例如,第1例及第2例的大小,将这些圆弧形状的曲率半径R3、R4设置为1000mm左右)。
进而,在第1例及第2例中,虽然采用仅在圆筒状凸面和凹部之中的任一方的面实施凸面加工的构成,但是代替地,也能够采用在圆筒状凸面和凹部的两方的面实施凸面加工的构成。在采用任意的构成的情况,对成为对象的面(圆筒状凸面或凹部)实施什么样的凸面加工进行确定,使得能够充分地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伴随着在运转时产生的弹性变形,圆筒状凸面和凹部的接触范围充分地变宽,这样,使构成耳轴的支承梁部和构成推力滚动轴承的外圈的耐久性提高的目的)。优选,对凸面加工的形状及尺寸,在运转时对动力辊施加的推力负荷成为最大的(向输入侧圆盘的输入扭矩成为最大的)状态,或成为最长时间作用的大小的状态下,以圆筒状凸面和凹部的接触面积成为最大的方式进行设定。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还能够采用在图7及图8中夸张地表示那样的构成。即,将有关与圆筒状凸面22d的轴向正交的假想平面的、在该圆筒状凸面22d的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R22d设置得比有关与凹部23d的轴向正交的假想平面的、在该凹部23d的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R23d稍微小(R22d<R23d)。若采用该构成,则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及效果。
即,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若基于施加到动力辊的推力负荷,外圈16e弹性变形,则随之凹部23d的曲率半径R23d成为稍微变小的倾向。具体地说,该凹部23d的截面形状成为从在图9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变化到在图9中用点划线夸张地表示的状态的倾向。进而换言之,凹部23d的圆周向中央部成为在从圆筒状凸面22d退避的方向上微小地弹性变形的倾向。其结果,有成为仅凹部23d的圆周向两端部与圆筒状凸面22d接触的倾向,凹部23d和圆筒状凸面22d的接触面压力变得过大的可能性。由此,除了在圆筒状凸面22d和凹部23d之中的至少一方的面实施凸面加工之外,若采用上述那样的尺寸关系(在自由状态下R22d<R23d),则伴随着在运转时产生的弹性变形,凹部23d的曲率半径R23d成为与圆筒状凸面22d的曲率半径R22d一致的(R23d=R22d)倾向。从而,能够相对于圆筒状凸面22d使凹部23d在更宽的范围内接触。其结果,能够将在运转时施加到这些圆筒状凸面22d和凹部23d的接触部的面压力抑制得更低,能够使支承梁部9e和外圈16e的耐久性更加提高。
另外,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代替单一圆弧形状,将圆筒状凸面和凹部中至少一方的面的截面形状设置成复合圆弧形状。总之,圆筒状凸面及凹部的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形状及曲率半径,为了能够充分地达成采用该构成的目的(伴随着在运转时产生的弹性变形而更增宽卡合突部和卡合凹部的接触范围)地进行确定。优选,将圆筒状凸面及凹部的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形状及曲率半径,在成为在运转时施加到动力辊的推力负荷成为最大的状态,或成为最长时间作用的大小的状态下,以圆筒状凸面和凹部的接触面积成为最大的方式设定。
[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
图10~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另外,本例的特征为以下结构,为了使变速动作稳定,相对于耳轴7f的支承梁部9f,能进行相对于这些支承梁部9f的摆动位移地支承构成推力滚珠轴承13a的外圈16f,并且,不在这些支承梁部9f的轴向上位移。其他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以往结构的第2例同样。
本例的结构的情况,将支承固定在外圈16f侧的锚定销26和形成于支承梁部9f的圆筒状凸面22e的锚定槽27卡合。在耳轴7f的一部分,设置于支承梁部9f的两端部的1对台阶面25彼此的间隔D与外圈16f的外径d(参照图35)相比足够大。
为了支承固定锚定销26,在外圈16f的一部分在离开了该外圈16f的中心的部分,在相对于在该外圈16f的外侧面形成了的凹部23e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并且,在相对于该中心轴的方向的直角方向上,以两端部在外圈16f的外周面开口的状态形成截面圆形的保持孔28。即,在外圈16f的内侧面的中心部使支承轴12a与外圈轨道17同心地,与该外圈16f一体地设置,借助径向滚针轴承24转动自由地将动力辊6a支承在该支承轴12a的周围(参照图35及图36)。另外,能够从设置于支承梁部9a的上游侧润滑油流路30(参照图35及图36)将润滑油送入到设置于支承轴12a的中心部的下游侧润滑油流路29。保持孔28及锚定槽27,避开下游侧润滑油流路29及上游侧润滑油流路30地形成在从支承轴12a的中心向支承梁部9f的轴向离开的位置。保持孔28的方向相对于在外圈16f的外侧面形成的凹部23e的方向(与该凹部23e卡合的支承梁部9f的中心轴的方向)设置成直角方向。另外,在保持孔28的轴向中间部之内,使截面的一半左右或一半以下的部分在凹部23e的一部分开口。
锚定销26由轴承钢、高速度钢等硬质金属制造,整体为圆柱状,并且,在轴向两端面的外周缘部形成截面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弧形的倒角部。在各自为自由状态的保持孔28的内径比锚定销26的外径稍微小,锚定销26通过压入到保持孔28内,将轴向两端部相对于外圈16f以过盈配合被内嵌固定。在该状态下,作为锚定销26的中间部的径方向单半部的、半圆柱状部分成为从凹部23e的中间部突出了的状态。
锚定槽27,在支承梁部9f的圆筒状凸面22e的中间部,以组合了外圈16f和耳轴7f的状态,形成在与锚定销26的中间部对准的部分。另外,锚定槽27为能不晃荡地卡合锚定销26的轴向中间部的截面圆弧形,在支承梁部9f的圆筒状凸面22e,形成在圆筒状凸面22e的周向。锚定槽27的截面形状的曲率半径与锚定销26的外径的1/2相同,或比其稍微大。在限制锚定槽27的形成位置而使该锚定槽27和锚定销26卡合了的状态下,外圈16f的外周面和1对台阶面25充分地分离,与图37所示那样的弹性变形无关地不相抵接。
本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使耳轴7f和外圈16f从图12所示的状态到图10所示的状态相互接近,以使得锚定槽27和锚定销26卡合了的状态进行组合。若在该状态下运转环型无级变速器,则由锚定销26的轴向中间部和锚定槽27的卡合部支承施加到耳轴7f的力2Ft。在伴随着传递的扭矩的变动,外圈16f相对于耳轴7f进行摆动位移时,锚定销26和锚定槽27相对位移,在锚定槽27之中锚定销26的中间部卡合的部分的周向位置变化。由于锚定销26为圆柱状,因此,能顺利地进行锚定销26的中间部和锚定槽27的相对位移。
本例的结构,为了将圆柱状的锚定销26支承固定在外圈16f,只要在外圈16f形成截面圆形的保持孔28就足够了。以规定的尺寸精度制造圆柱状的锚定销26,以规定的尺寸精度制造截面圆形的保持孔28都是容易的。另外,将锚定销26支承固定在保持孔28的操作也仅将锚定销26直线状地压入保持孔28就足够了。而且,在压入后,成为锚定销26在两端部相对于外圈16f被支承固定,力2Ft施加到锚定销26的中间部的、所谓的两端支承梁(两持ち梁)的结构,相对于该力2Ft的刚性变大。通过这些,本例的结构,即使在用传递大的扭矩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实施了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能够确保足够的耐久性及可靠性的结构。
[第2实施方式的第2例]
图13及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例。本例的情况,在形成于外圈16g的外侧面的凹部23f的宽度方向两端部2处位置形成各自为截面圆形并有底的保持孔28a。形成这些保持孔28a的位置,为有关凹部23f的中心轴的轴向的位置相互一致的部分(相同圆周上位置)。另外,这些保持孔28a的方向与设置于外圈16g的内侧面的支承轴12a的中心轴的方向相同(平行)。而且,在各个保持孔28a,将锚定销26a的基半部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入,而将这些锚定销26a相对于外圈16g固定。而且,在这些锚定销26a的前半部使从凹部23f的内周面突出了的部分与形成于构成支承梁部9f的外周面的圆筒状凸面22e的锚定槽27卡合,该支承梁部9f构成耳轴7f。
本例的结构的情况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保持孔28a及锚定销26a的加工及组合。另外,通过这些锚定销26a,能够支承大的力2Ft。其他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同样。
[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
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另外,本例的特征为以下结构,为了使变速动作稳定,相对于耳轴7g的支承梁部9g,用于使构成推力滚珠轴承13a的外圈16h,在这些支承梁部9g的轴向以轻的力不位移的结构。其他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以往结构的第2例同样。
本例的结构的情况,将各个外圈16h的外径(或者,在这些外圈16h的径方向相反侧2处位置形成的、相互平行的1对平坦面彼此的间隔)d0,与对每个耳轴7g各设有1对的台阶面25彼此的间隔D相比,以与设置于台阶面25和外圈16h的外周面之间的推压片31和锚定片32的主部33的2个量的厚度相比更大的尺寸的量充分地减小。推压片31和锚定片32以从径方向相反侧夹着外圈16h的状态,对每个耳轴7g分别各配置1对。
推压片31和锚定片32具有相互相同形状,各自具有主部33和凸部34。主部33配置在台阶面25和外圈16h的外周面之间,将与台阶面25抵接的面作为静止侧平坦面35,将与外圈16h的外周面抵接的面作为滑动侧平坦面36。该滑动侧平坦面36,在外圈16h以支承梁部9g为中心摆动位移时,与外圈16h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滑接。另外,将在主部33之中与支承梁部9g的外周面相向的面作为具有沿着支承梁部9g的外周面的形状的凹曲面37。进而,凸部34为圆柱状,在设有主部33之中的静止侧平坦面35一侧,并且,从比该静止侧平坦面35更靠动力辊6a的一侧向外圈16h的相反侧突出设置。有关外圈16h的周向的、凸部34的形成位置为主部33的中央位置。
在相互同心地设置于耳轴7g的两端部的倾转轴8a、8b的中心部分别形成有保持孔38a、38b。在这些保持孔38a、38b之中的、在设置了用于通过促动器21(参照图29)进行推拉的杆39的一侧的倾转轴8a形成了的保持孔38a为仅在该倾转轴8a的内端面(与外圈16h相向的面)开口的、有底的圆孔。与此相对,在反侧的倾转轴8b形成了的保持孔38b为在该倾转轴8b的两端面开口的、截面圆形的贯通孔。该理由是由于通过钻床等一般的机床,能进行这些保持孔38a、38b的加工。而且,在作为贯通孔的保持孔38b的外半部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内嵌固定圆柱状的塞子40,有关该保持孔38b实质上也是有底的圆孔。
推压片31及锚定片32,在保持孔38a、38b的内端面侧开口部不使各个凸部34晃荡,但能进行这些保持孔38a、38b的轴向的位移地被内嵌。另外,在构成推压片31的凸部34的前端面和保持孔38a的内端面或塞子40的内端面之间设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压缩螺旋弹簧41a、41b。而且,通过这些压缩螺旋弹簧41a、41b的弹力,将推压片31的主部33向外圈16h的外周面推压。
通过推压片31推压外圈16h的外周面的方向与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借助动力辊6a施加到外圈16h的力2Ft的作用方向相同。即,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在各个外圈16h从牵引部施加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转动方向相关地相同方向的力2Ft。在图15的结构中,输入侧圆盘2向如箭头α所示那样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输出侧圆盘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且,在从引擎向驱动轮传递动力的状态下,在图15(A)所示的一方的外圈16h施加图15中向上的力2Ft,在图15(B)所示的另一方的外圈16b施加图15中向下的力2Ft。在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之间配置了的1对耳轴7g的设置方向为与转动方向相关地相互反向,因此有关一方的耳轴7g,将推压片28及压缩螺旋弹簧41a安装在有底的保持孔38a部分。与此相对,有关另一方的耳轴7g,将推压片28及压缩螺旋弹簧41b组装在作为贯通孔的保持孔38b之中的、不由塞子40堵塞的内半部分。
在将压缩螺旋弹簧41b设置在上侧的情况下,在将外圈16h的外周面的径方向另一端部向另一方的台阶面25按压的方向作用的力为牵引力(2Ft)和与耳轴7g及外圈16h等的重量相当的力的和。与此相对,在将压缩螺旋弹簧41a设置在下侧的情况下,该压缩螺旋弹簧41a支撑耳轴7g及外圈16h等的重量,因此,在将外圈的外周面的径方向另一端部向另一方的台阶面按压的方向作用的力为牵引力和与耳轴7g及外圈16h等的重量相当的力的差。从而,将压缩螺旋弹簧41a设置在下侧的情况与将压缩螺旋弹簧41b设置在上侧的情况相比,优选使用具有该重量的2倍量大的弹力的情况。在将耳轴7g配置在上下方向的情况下,若在左右的板簧41a、41b的弹力中设有重量的2倍量的差,则推压左右的耳轴7g的力几乎均等,成为在平衡方面优良的设计。
另外,作为推压片31及锚定片32,使用相互同种类的(具有相同的形状及尺寸)零件。锚定片32在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支承力2Ft。进而,在外圈16h以支承梁部9g为中心进行摆动位移时,与外圈16h的外周面滑接。锚定片32在需要支承力2Ft的基础上,由屈服应力大、耐压缩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制造。另外,为了顺利地进行摆动位移,优选由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制造。若考虑到这些情况,则优选锚定片32及推压片31由含油金属那样的低摩擦材料制造。
进而,锚定片32的滑动侧平坦面36和外圈16h的外周面的滑动部,在施加了力2Ft的状态下,需要允许以支承梁部9g为中心的、外圈16h的摆动位移。从而,为了将滑动部的面压力抑制得较低,优选在外圈16h的径方向相反侧2处位置形成相互平行的1对平坦面,使这些平坦面和滑动侧平坦面36滑接。
本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运转时,在从引擎向驱动轮传递动力的状态下,相对于外圈16h的力的作用方向与力2Ft和压缩螺旋弹簧41a、41b一致。由此,唯一地确定有关支承梁部9g的轴向的、耳轴7g和外圈16h之间的位置关系。换言之,与外径(或者间隔)d0及推压片31及锚定片32的主部33的厚度t的合计与间隔D的差(D-d0-2t)无关地,外圈16h相对于耳轴7g不向支承梁部9g的轴向位移。由此,能够防止产生不与运转动作直接关联的变速动作,实现变速动作的稳定化。另外,即使在充分地确保差(D-d0-2t)地传递大的扭矩时,也能够使外圈16h相对于耳轴7g顺利地进行摆动位移。
另外,在制动时(在发动机制动工作时),力2Ft的作用方向和压缩螺旋弹簧41a、41b的弹力的作用方向变反过来。其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若预先某种程度地增大压缩螺旋弹簧41a、41b的弹力,则在保持将锚定片32的滑动侧平坦面36和外圈16h的外周面抵接了的状态,能够实现变速动作的稳定化。若在制动时施加的力2Ft变大,则有产生不与运转动作直接关联的变速动作的可能性,但在该情况下,通过环型无级变速器的扭矩增大,而且是在制动时,因此该给驾驶者带来的不适感不太成为问题。
[第3实施方式的第2例]
图16~图20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2例。本例的情况,作为弹性部件将板簧42a、42b(仅42b图示)直接设置在设于耳轴7a的1对台阶面25之中的一方(图16的上方)的台阶面25和在外圈16i的外周面之中的径方向一端部之间。另外,使另一方(图16的下方)的台阶面和外圈16i的外周面的径方向另一端部直接抵接。在本例中,都没有设置推压片及锚定片。
板簧42a、42b使弹簧钢等带状的弹性金属板弯曲形成局部圆弧状而形成。由于设置板簧42a、42b,因此在外圈16i的外周面之中的径方向一端部与一方的台阶面25相向的部分形成保持凹部43。保持凹部43是通过削掉外圈16i的一部分,比在圆周向相邻的部分更向径方向内方凹下去了的结构,将底面作为平坦面。另外,有关保持凹部43的径方向的深度H(参照图18)比板簧42a、42b的自由状态下的厚度T浅,比构成板簧42a、42b的弹性金属板的厚度t(参照图19(B))深(T>H>t)。
从而,若使两端部与保持凹部43的底面抵接了的状态下,将板簧42a、42b设置在保持凹部43内,则在板簧42a、42b的自由状态中,板簧42a、42b的中央部(凸弯曲面)与外圈16i的外周面相比向径方向外方,比台阶面25彼此的间隔和外圈16i的外径之差大地充分地突出。而且,在该状态下,使外圈16i的外周面的径方向另一端部和另一方的台阶面25无间隙地抵接。另外,图16表现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中的、与图15(B)对应的部分,因此,将板簧42b设置在外圈16i的上侧,将该外圈16i向下方推压。与此相对,关于与图15(A)对应的部分,将板簧42a(未图示)设置在外圈16i的下侧,将外圈16i向上方推压。另外,在将耳轴7a配置在上下方向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对左右的板簧42a、42b的弹力设有重量的2倍量的差,而使推压左右的耳轴7a的力几乎均等的方面,与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压缩螺旋弹簧41a、41b的情况同样。
本例的情况,由于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转动方向和由板簧42a、42b所产生的外圈16i的推压方向之间的关系也与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同样,因此,能够防止产生不与运转动作直接关联的变速动作,而实现变速动作的稳定化。本例的情况,与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相比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另外,如强劲的发动机制动工作的情况那样地,外圈16i在板簧42a、42b的弹力的给予方向的反方向上因大的力产生了位移的情况下,板簧42a、42b的挠曲量(弹性的压缩量)变大。即使在此时,由保持凹部43的深度D和弹性金属板的厚度t之间的关系,不会完全地压坏板簧42a、42b。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板簧42a、42b的耐久性。即,公知有若板簧等金属弹簧反复被完全地压坏的状态,则在比较早期永久变形,弹力就会降低,而本例的结构,能够防止因这样的原因而产生的永久变形(へたり)。
[第3实施方式的第3例]
图21~图25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3例。本例的情况,作为弹性部件,也使用将弹性金属板弯曲成了局部圆弧状的板簧42a、42b。特别是,本例的情况,在外圈16j的外周面之中在与一方的台阶面25相向的部分借助弹簧支架44地设置板簧42a、42b。该弹簧支架44具有烧结金属制的含油金属那样的、优良的耐压缩性及耐磨损性,并且由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制造。在这样的弹簧支架44中形成具有与在第3实施方式的第2例中在外圈16i的外周面形成的保持凹部43(参照图19及图20)同样的形状及尺寸的保持凹部43a。另外,在弹簧支架44之中、形成了保持凹部43a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为平坦面。
为了设置弹簧支架44,在本例的情况中,在外圈16j的外周面之中在与一方的台阶面25相向的部分与该一方的台阶面25平行地形成平坦面45。而且,在平坦面45和台阶面25之间从该平坦面45一侧依次配置弹簧支架44和板簧42a、42b。而且,通过板簧42a、42b的弹力向另一方的台阶面25弹性地推压外圈16j。另外,在弹簧支架44和外圈16j或耳轴7a之间设有用于阻止弹簧支架44从平坦面45和台阶面25之间脱出的制动器机构(省略图示)。
在本例的情况中,与外圈16j独立地设置弹簧支架44,因此,与在轴承钢那样的硬质金属制的外圈16j形成直接保持凹部43(参照图16~图20)的情况相比,从小型化及轻型化的方面来看,多少不利,但除了加工变得容易之外,设置板簧的部分的材质选择的自由度也变高。
[第3实施方式的第4例]
图26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第4例。本例的情况,为了设置弹簧支架44a,在外圈16k的外周面形成了的平坦面45a相对于外圈16k的轴向倾斜。具体地说,平坦面45a,在相对于外圈16k的外周面的切线方向上形成,但是向平坦面45a和形成在耳轴7a的一方的台阶面25之间的间隔随着朝向支承梁部9a一侧变宽的方向倾斜。而且,有关在平坦面45a和台阶面25之间设置的弹簧支架44a的单面,也向同方向倾斜。根据本例的结构,能防止从平坦面45a和台阶面25之间支架44a向远离支承梁部9a的方向脱出。其他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第3实施方式的第3例同样。
[第4实施方式的1例]
图27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1例。包括本例,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特征为以下方面,与以往结构的第2例的结构相关联,构成用于相对于在耳轴7a、7g设置的支承梁部9a、9g转动自由地支承动力辊6a的推力滚珠轴承13a的外圈16a、16h,仅在向变速比的反馈控制供给的耳轴7g设置用于抑制向支承梁部9a、9g的轴向位移的扭矩支承部。
外圈16h设有用于抑制在支承梁部9g的轴向位移的扭矩支承部,与成本增大相联系,但通过仅在用于反馈控制变速比控制阀的耳轴设置该扭矩支承部,从而使抑制成本的增大成为可能。即,在本例中,将与变速比有关联的、以倾转轴8a、8b的中心轴为中心的耳轴7a、7g的倾斜角度,通过用于控制向促动器21的压力油的供排的变速比控制阀46(参照图30)进行控制,并且,通过将多个耳轴7a、7g之中的1个耳轴7g的位移传递到变速比控制阀46的构成部件而进行该变速比控制阀46的开闭状态的调节。而且,在该耳轴7g中,将设置于该耳轴7g的支承梁部9g的轴向两端部的台阶面25彼此的间隔设置得比外圈16h的相同方向中的尺寸大,仅在该耳轴7g设置扭矩支承部。
此时,有关不在与外圈16a之间设置扭矩支承部的耳轴7a,有动力辊6a在输入侧圆盘2及输出侧圆盘5的转动方向稍微错位的可能性。其中,未设有扭矩支承部的耳轴7a,不使用于变速比控制,另外,由于错位的量是微小的,因此追随着设有扭矩支承部的耳轴7g的倾转角,全部的耳轴7a、7g的倾转角一致。
另外,作为该扭矩支承部的具体的构成,使形成于支承梁部侧的突条和形成于外圈侧的凹槽卡合的结构、使在支承梁部侧卡定的锚定片和外圈侧的锚定槽卡合的结构、在形成于支承梁部侧的圆筒状凸面和外圈侧的凹部的相互对准的部分的滚动槽彼此之间架设多个滚珠的结构,都记载在日本特开2008-275088号公报中。
然而,优选在本例的结构中,采用图27(A)所示那样地,在第3实施方式的第1例中表示的结构(参照图15(A)))。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代替地或追加地,也能够由第2实施方式中的、锚定销26、26a,和与锚定销26、26a的一部分卡合的锚定槽27构成仅设置于耳轴7g的扭矩支承部。
在本发明中,不仅第4实施方式和第2及第3实施方式的关系,而且从第1实施方式到第4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例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就能相互代替地或追加地,相互适用。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半环型的环型无级变速器,能作为包括机动车的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建设机械用的自动变速器,在包括固定机翼、转动机翼、飞艇的航空机中使用的发电机用的自动变速器,用于调节泵等各种工业机械的运转速度的自动变速器,而被广泛利用,对本发明的关联工业做出大的贡献。另外,本发明的环型无级变速器,还能够以单体使用,但也能适用于组合了行星齿轮机构的无级变速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输入转动轴
2输入侧圆盘
3输出筒
4输出齿轮
5输出侧圆盘
6、6a动力辊
7、7a、7b、7c、7d、7e、7f、7g耳轴
8、8a、8b倾转轴
9、9a、9b、9c、9d、9e、9f、9g支承梁部
10支承板
11、11a径向滚针轴承
12、12a支承轴
13、13a推力滚珠轴承
14推力滚针轴承
15内圈轨道
16、16a、16b、16c、16d、16e、16f、16g、16h、16i、16j、16k外圈
17外圈轨道
18滚珠
19驱动轴
20推压装置
21促动器
22、22a、22b、22c、22d、22e圆筒状凸面
23、23a、23b、23c、23d、23e、23f凹部
24径向滚针轴承
25台阶面
26、26a锚定销
27锚定槽
28、28a保持孔
29下游侧润滑油流路
30上游侧润滑油流路
31推压片
32锚定片
33主部
34凸部
35静止侧平坦面
36摆动侧平坦面
37凹曲面
38a、38b保持孔
39杆
40塞子
41a、41b压缩螺旋弹簧
42a、42b板簧
43、43a保持凹部
44、44a弹簧支架
45、45a平坦面
46变速比控制阀
47步进马达
48处理凸轮
49线轴
50套筒
51液压源
52a、52b液压室
53杆
54连接臂
55同步线缆

Claims (20)

1.一种环型无级变速器,其具备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多个耳轴、多个动力辊和多个推力滚动轴承,
该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相对转动自由地且相互同心地被支撑,
该多个耳轴分别具备:1对倾转轴,该1对倾转轴相互同心地设置在耳轴的两端部,并具有设置在相对于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的中心轴;和支承梁部,该支承梁部在这些倾转轴之间伸长,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具备侧面,该侧面成为具有与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平行、并比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更靠外侧存在的中心轴的圆筒状凸面,所述多个耳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设置于这些圆盘之间,并且,自由地进行以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摆动位移,
该多个动力辊夹持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之间,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的外侧设有内圈轨道的侧面,
该多个推力滚动轴承具备外圈和多个滚动体,该外圈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外侧设有能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的凹部,并且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设有外圈轨道的侧面,该多个滚动体滚动自由地配置在该外圈的外圈轨道和上述动力辊的内圈轨道之间,
通过使上述凹部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从而相对于上述耳轴,能进行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的摆动位移地支承各个上述推力滚动轴承,借助上述推力滚动轴承,在上述耳轴的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转动自由地支承各个上述动力辊,
所述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该环型无级变速器具备:截面圆形的保持孔,该截面圆形的保持孔形成于各个上述外圈的一部分;圆柱状的锚定销,该圆柱状的锚定销在以过盈配合被内嵌固定在该保持孔的状态下,使一部分从上述外圈的凹部的内面突出;和锚定槽,该锚定槽在各个上述耳轴的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在该圆筒状凸面的周向上形成,使上述锚定销的一部分和该锚定槽卡合,由这些锚定销和锚定槽的卡合部,能支承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动力辊的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孔,在相对于上述凹部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并且,在相对于该中心轴的方向成直角方向上形成,使其中间部向上述凹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开口,
上述锚定销,在以过盈配合将轴向靠两端部分内嵌固定到上述保持孔的状态下,使轴向中间部露出到上述凹部的一部分,
上述锚定槽,是不晃荡地卡合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的截面圆弧形,
在上述耳轴的支承梁部的轴向上,使上述外圈的两端部外周面和上述耳轴的一部分分离,并且,由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和上述锚定槽的卡合部,能支承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动力辊的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圈的内侧面的中心部与上述外圈轨道同心的支承轴与上述外圈一体地设置,上述动力辊借助径向滚针轴承转动自由地被设置在该支承轴的周围,从设置于上述耳轴的支承梁部的上游侧润滑油流路能向设置于该支承轴的中心部的下游侧润滑油流路送入润滑油,在从上述支承轴的中心向上述支承梁部的轴向离开的位置形成上述保持孔及上述锚定槽,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存在于从上述下游侧润滑油流路和上游侧润滑油流路的连通部离开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凹部的宽度方向2处位置,在与该凹部的中心轴的轴向上的位置相互一致的部分形成上述保持孔,在各个上述锚定销的端部从上述凹部的内周面突出的状态下将上述锚定销压入固定到各个保持孔内。
5.一种环型无级变速器,其具备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多个耳轴、多个动力辊和多个推力滚动轴承,
该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相对转动自由地且相互同心地被支撑,
该多个耳轴分别具备:1对倾转轴,该1对倾转轴相互同心地设置在耳轴的两端部,并具有设置在相对于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的中心轴;和支承梁部,该支承梁部在这些倾转轴之间伸长,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具备侧面,该侧面成为具有与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平行、并比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更靠外侧存在的中心轴的圆筒状凸面,所述多个耳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设置于这些圆盘之间,并且,自由地进行以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摆动位移,
该多个动力辊夹持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之间,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的外侧设有内圈轨道的侧面,
该多个推力滚动轴承具备外圈和多个滚动体,该外圈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外侧设有能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的凹部,并且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设有外圈轨道的侧面,该多个滚动体滚动自由地配置在该外圈的外圈轨道和上述动力辊的内圈轨道之间,
所述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各个上述动力辊,借助上述推力滚动轴承,在上述耳轴的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转动自由地被支撑,通过使上述凹部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并且,使上述外圈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和在上述耳轴的一部分设置于夹着上述圆筒状凸面的位置的台阶面卡合,由此,相对于上述耳轴,能进行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的摆动位移地,并且,能支承伴随着这些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动力辊的扭矩地支撑各个上述推力滚动轴承,以及
在各个上述耳轴上各设置1对的上述台阶面彼此的间隔,比上述外圈的外径大,在上述台阶面之中的一方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局部地设置弹性部件,通过该弹性部件向另一方的台阶面推压上述外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为使弹性金属板弯曲成局部圆弧状的板簧,在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中与上述一方的台阶面相向的部分,设置比在圆周方向相邻的部分更向径方向凹下去的、比上述板簧的在自由状态下的厚度浅、比上述弹性金属板的厚度深的保持凹部,并将上述板簧设置在该保持凹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是使弹性金属板弯曲成局部圆弧状的板簧,该弹性部件具备在单面具有与上述板簧的在自由状态下的厚度相比浅、与上述弹性金属板的厚度相比深的保持凹部的弹簧支架,在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中与上述一方的台阶面相向的部分形成向该部分的切线方向扩大的平坦面,使上述弹簧支架的另一面与该平坦面抵接,将上述板簧设置在上述保持凹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平坦面,该平坦面和上述一方的台阶面的间隔,向随着朝向上述支承梁部的一侧变宽的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将推压片设置在至少上述一方的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通过上述弹性部件将该推压片向该外圈推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台阶面之中的另一方的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设置具有与上述推压片相同形状的锚定片,
在上述各个耳轴中,在各个上述台阶面设置相互同心的保持孔,
上述推压片及上述锚定片分别具备配置于上述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主部和在该主部之中突出设置于上述动力辊的相反面的凸部,
上述推压片及上述锚定片的上述凸部,分别与上述保持孔嵌合,通过安装在上述保持孔之中的一方的保持孔内的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外圈的外周面按压上述推压片,向上述锚定片按压上述外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使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耳轴的、上述推压片和上述锚定片的设置位置,在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而施加到上述耳轴的力的作用方向上,相互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片和上述锚定片是低摩擦材料制造的。
13.一种环型无级变速器,其具备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多个耳轴、多个动力辊和多个推力滚动轴承,
该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相对转动自由地且相互同心地被支撑,
该多个耳轴分别具备:1对倾转轴,该1对倾转轴相互同心地设置在耳轴的两端部,并具有设置在相对于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的中心轴;和支承梁部,该支承梁部在这些倾转轴之间伸长,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具备侧面,该侧面成为具有与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平行、并比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更靠外侧存在的中心轴的圆筒状凸面,所述多个耳轴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设置于这些圆盘之间,并且,自由地进行以上述倾转轴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摆动位移,
该多个动力辊夹持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之间,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的外侧设有内圈轨道的侧面,
该多个推力滚动轴承具备外圈和多个滚动体,该外圈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外侧设有能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的凹部,并且具备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设有外圈轨道的侧面,该多个滚动体滚动自由地配置在该外圈的外圈轨道和上述动力辊的内圈轨道之间,
通过使上述凹部与上述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卡合,从而相对于上述耳轴,能进行在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轴向上的摆动位移地支承各个上述推力滚动轴承,借助上述推力滚动轴承,在上述耳轴的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径方向上的内侧转动自由地支承各个上述动力辊,
所述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于每个上述耳轴的促动器,使上述耳轴在上述倾转轴的轴向位移,使上述耳轴以上述倾转轴为中心摆动位移,据此进行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之间的变速比的调节,
通过控制向上述促动器的压力油的供排的变速比控制阀控制与上述变速比有关联的、以上述倾转轴为中心的上述耳轴的倾斜角度,并且,通过将上述多个耳轴之中的任1个耳轴的位移传递到上述变速比控制阀的构成部件,从而进行该变速比控制阀的开闭状态的调节,
在上述耳轴的上述支承梁部的轴向两端部,在每个上述耳轴上各设置了1对的台阶面彼此的间隔,比上述外圈的相同方向的尺寸大,以及
仅在上述任1个耳轴和能摆动位移地支承在该耳轴的上述外圈之间,允许该外圈和上述支承梁部的摆动位移,但该外圈设有阻止在该支承梁部的轴向位移,并支承伴随着上述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的转动施加到动力辊的扭矩的扭矩支承部,上述动力辊被支撑在上述任1个耳轴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任1个耳轴中,在上述台阶面之中的一方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设置推压片及弹性部件,上述扭矩支承部是设置在上述台阶面之中的另一方或该另一方的台阶面的部件,通过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外圈推压上述推压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任1个耳轴中,作为设置在上述另一方的台阶面的部件,在该另一方的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设置具有与上述推压片相同形状的锚定片,
在各个上述台阶面设置相互同心的保持孔,
上述推压片及上述锚定片分别具有配置于上述台阶面和上述外圈的外周面之间的主部和在该主部之中在上述动力辊的相反面突出设置的凸部,
上述推压片及上述锚定片的上述凸部分别与上述保持孔嵌合,通过安装在上述保持孔之中的一方的保持孔内的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外圈的外周面按压上述推压片,向上述锚定片推压上述外圈,
上述外圈的外周面和上述锚定片的抵接部构成上述扭矩支承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片和上述锚定片是低摩擦材料制造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扭矩支承部由形成于上述外圈的一部分的截面圆形的保持孔、在以过盈配合被内嵌固定到该保持孔的状态下,使一部分从上述外圈的凹部的内面突出的圆柱状的锚定销、和在上述任1个耳轴的支承梁部的上述圆筒状凸面,在该圆筒状凸面的周向形成,与上述锚定销的一部分卡合的锚定槽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孔,在相对于上述凹部的中心轴扭转的位置,并且,在相对于该中心轴的方向在成直角方向上形成,使其中间部向上述凹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开口,
上述锚定销,在以过盈配合将轴向靠两端部分内嵌固定到上述保持孔的状态下,使轴向中间部向上述凹部的一部分露出,
上述锚定槽是不晃荡地卡合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的截面圆弧形,
在上述耳轴的支承梁部的轴向上,使上述外圈的两端部外周面和上述耳轴的一部分分离,并且,将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和上述锚定槽的卡合部作为上述扭矩支承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圈的内侧面的中心部,与上述外圈轨道同心的支承轴与上述外圈一体地设置,上述动力辊借助径向滚针轴承转动自由地设置在该支承轴的周围,从设置于上述耳轴的支承梁部的上游侧润滑油流路能向设置于该支承轴的中心部的下游侧润滑油流路送入润滑油,上述保持孔及上述锚定槽形成在从上述支承轴的中心向上述支承梁部的轴向离开的位置,上述锚定销的轴向中间部存在于从上述下游侧润滑油流路和上游侧润滑油流路的连通部离开的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孔,在上述凹部的宽度方向2处位置,在该凹部的中心轴的轴向上的位置相互一致的部分形成,以各个上述锚定销的端部从上述凹部的内周面突出的状态将上述锚定销压入固定到各个保持孔中。
CN201280000051.3A 2011-02-03 2012-02-02 环型无级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2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1299 2011-02-03
JP2011021299A JP2012159186A (ja) 2011-02-03 2011-02-03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11039749 2011-02-25
JP2011-039748 2011-02-25
JP2011039748A JP5673205B2 (ja) 2011-02-25 2011-02-25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11-039749 2011-02-25
JP2011042238A JP5742297B2 (ja) 2011-02-28 2011-02-28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11-042238 2011-02-28
JP2011114912A JP5696586B2 (ja) 2011-02-25 2011-05-23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11-114912 2011-05-23
PCT/JP2012/052432 WO2012105663A1 (ja) 2011-02-03 2012-02-02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2894A CN102762894A (zh) 2012-10-31
CN102762894B true CN102762894B (zh) 2016-05-04

Family

ID=47627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0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2894B (zh) 2011-02-03 2012-02-02 环型无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35200A1 (zh)
EP (1) EP2677198B1 (zh)
CN (1) CN102762894B (zh)
WO (1) WO2012105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1600B2 (en) 2003-02-28 2006-03-14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06041718A2 (en) 2004-10-05 2006-04-20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KR101577354B1 (ko) 2005-10-28 2015-12-16 폴브룩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컴퍼니 엘엘씨 전동 드라이브
WO2007061993A2 (en) 2005-11-22 2007-05-31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7959533B2 (en) 2005-12-09 2011-06-14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P1811202A1 (en) 2005-12-30 2007-07-25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gear transmission
US7882762B2 (en) 2006-01-30 2011-02-08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manipulat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8480529B2 (en) 2006-06-26 2013-07-09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08057507A1 (en) 2006-11-08 2008-05-15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lamping force generator
US8738255B2 (en) 2007-02-01 2014-05-27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and/or prime mover
CN101657653B (zh) 2007-02-12 2014-07-16 福博科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动装置
US8313404B2 (en) 2007-02-16 2012-11-20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methods, assemblies, sub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CN101720397B (zh) 2007-04-24 2013-01-02 福博科技术公司 电力牵引传动装置
US8641577B2 (en) * 2007-06-11 2014-02-04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KR101589675B1 (ko) 2007-07-05 2016-02-01 폴브룩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컴퍼니 엘엘씨 연속 가변 변속기
WO2009065055A2 (en) 2007-11-16 2009-05-22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er for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2317146B (zh) 2007-12-21 2015-11-25 福博科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传动装置及用于其的方法
US8313405B2 (en) 2008-02-29 2012-11-20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and/or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8317651B2 (en) * 2008-05-07 2012-11-27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clamping force generation
US8535199B2 (en) 2008-06-06 2013-09-17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methods, assemblies, sub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WO2009157920A1 (en) 2008-06-23 2009-12-30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A2732668C (en) 2008-08-05 2017-11-14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for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and prime mover
US8469856B2 (en) 2008-08-26 2013-06-25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8167759B2 (en) 2008-10-14 2012-05-01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KR101820351B1 (ko) 2009-04-16 2018-02-28 폴브룩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컴퍼니 엘엘씨 무단 변속기를 위한 고정자 조립체 및 시프팅 장치
US8512195B2 (en) 2010-03-03 2013-08-20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methods, assemblies, sub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US8888643B2 (en) 2010-11-10 2014-11-18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U2012240435B2 (en) 2011-04-04 2016-04-28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Auxiliary power unit hav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13112408A1 (en) 2012-01-23 2013-08-01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methods, assemblies, sub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KR102433297B1 (ko) 2013-04-19 2022-08-16 폴브룩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컴퍼니 엘엘씨 무단 변속기
CN106104080B (zh) * 2014-04-02 2018-09-2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环形无级变速器
JP6505477B2 (ja) * 2015-03-13 2019-04-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発電システム
US10047861B2 (en) 2016-01-15 2018-08-14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ollback i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EP3430287B1 (en) 2016-03-18 2020-12-23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23266B2 (en) 2016-05-11 2018-07-17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and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and bicycles having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JP6748558B2 (ja) * 2016-10-27 2020-09-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無段変速機
WO2018174099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無段変速機用押圧装置
US11215268B2 (en) 2018-11-06 2022-01-04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synchronous shifting, twin countershaft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of same
US11174922B2 (en) 2019-02-26 2021-11-16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Reversible variable driv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in forward and reverse direc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841A (zh) * 2004-07-06 2007-07-1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环型无级变速器
CN101479503A (zh) * 2006-06-30 2009-07-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环形无级变速传动单元和无级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37373B2 (ja) * 1994-03-11 2001-12-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装置
JP3698048B2 (ja) * 1999-12-09 2005-09-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03214516A (ja) 2002-01-24 2003-07-30 Honda Motor Co Ltd トロイダル変速機構
JP2004169719A (ja) 2002-11-15 2004-06-17 Nsk Ltd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及び無段変速装置
JP2006283800A (ja) 2005-03-31 2006-10-19 Nsk Ltd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及び無段変速装置
JP4831427B2 (ja) 2006-04-28 2011-12-0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4905012B2 (ja) * 2006-06-02 2012-03-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5142313B2 (ja) 2007-03-05 2013-02-13 テルモ株式会社 ポリサルコシン誘導体及びこれを膜構成成分とする薬物担体
JP5007600B2 (ja) 2007-05-01 2012-08-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08276088A (ja) 2007-05-07 2008-11-13 Seiko Epson Corp 駆動信号設定方法
JP4930249B2 (ja) 2007-07-30 2012-05-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装置
JP2009080749A (ja) 2007-09-27 2009-04-16 Kooa Giken Kk 紙幣計数機
JP5895463B2 (ja) * 2011-11-16 2016-03-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841A (zh) * 2004-07-06 2007-07-1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环型无级变速器
CN101479503A (zh) * 2006-06-30 2009-07-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环形无级变速传动单元和无级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77198B1 (en) 2018-04-04
CN102762894A (zh) 2012-10-31
US20130035200A1 (en) 2013-02-07
WO2012105663A1 (ja) 2012-08-09
EP2677198A1 (en) 2013-12-25
EP2677198A4 (en)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2894B (zh) 环型无级变速器
CN102782364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4887941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03186146U (zh) 脚垫装置
CN101903620B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US8235193B2 (en) Annularly mounted multiple friction member synchronizing and engaging clutch
JP2007078186A (ja) 真空バルブに対するバルブ機構
US20160069400A1 (en) Variable Two-Way Over-Running Clutch
JP5569724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WO2021054480A1 (ja)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CN101940405B (zh) 可动式桌台
Wu et al. Disk cam mechanisms with a translating follower having symmetrical double rollers
JP5742297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CN104806658B (zh) 单向离合器和曲柄式无级变速器
US9719565B2 (en) Shift device with synchronizer
JP6048394B2 (ja) トロイダル式無段変速機
JP5939673B2 (ja) トロイダル型変速機構の変速制御装置
CN105041999A (zh) 一种基于摩擦传动的大行程的凸轮机构
CN209115624U (zh) 旋转轴的回转定位机构
RU2461745C1 (ru) Трехъярусный самоустанавливающийся радиальный подшипник качения
JP5678611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6799352B2 (ja) ロッカーアーム及びロッカーアームの製造法、並びに、バルブ開閉力伝達具及びバルブ開閉力伝達具の製造方法
JP2013024362A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5673205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4442236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