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2230B -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2230B
CN102762230B CN201180007272.9A CN201180007272A CN102762230B CN 102762230 B CN102762230 B CN 102762230B CN 201180007272 A CN201180007272 A CN 201180007272A CN 102762230 B CN102762230 B CN 102762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cell
conjugate
radioimmunity
radionuc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72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2230A (zh
Inventor
罗伊·H·拉森
约斯泰因·达勒
奥伊温德·S·布吕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dic Nanovector AS
Original Assignee
Nordic Nanovector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dic Nanovector AS filed Critical Nordic Nanovector AS
Priority to CN2014103530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38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2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2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2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51/0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 A61K5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i.e. characterised by the agent or material covalently linked or complexing the radioactive nucleus
    • A61K51/04Organic compounds
    • A61K51/08Peptides, e.g. proteins, carriers being peptides, polyamino acids, proteins
    • A61K51/10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 A61K51/1027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against receptors, cell-surface antigens or cell-surface determin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51/0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 A61K5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i.e. characterised by the agent or material covalently linked or complexing the radioactive nucleus
    • A61K51/04Organic compounds
    • A61K51/08Peptides, e.g. proteins, carriers being peptides, polyamino acids, proteins
    • A61K51/10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 A61K51/1045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against animal or human tumor cells or tumor cell determinants
    • A61K51/1069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against animal or human tumor cells or tumor cell determinants the tumor cell being from blood cells, e.g. the cancer being a myelom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51/0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 A61K5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i.e. characterised by the agent or material covalently linked or complexing the radioactive nucleus
    • A61K51/04Organic compounds
    • A61K51/08Peptides, e.g. proteins, carriers being peptides, polyamino acids, proteins
    • A61K51/10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 A61K51/1093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conjugates with carriers be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51/0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 A61K5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i.e. characterised by the agent or material covalently linked or complexing the radioactive nucleus
    • A61K51/04Organic compounds
    • A61K51/08Peptides, e.g. proteins, carriers being peptides, polyamino acids, proteins
    • A61K51/10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 A61K51/1093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conjugates with carriers being antibodies
    • A61K51/1096Antibodies or immunoglobulins; Fragments thereof, the carrier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 camelised human single domain antibody or the Fc fragment of an antibody conjugates with carriers being antibodies radioimmunotoxins, i.e. conjugates being structurally as defined in A61K51/1093, and including a radioactive nucleus for use in radio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9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molecules with a "CD"-designation,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4Stability, e.g. half-life, pH, temperature or enzyme-resist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nc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人类CD37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用于治疗癌症,特别是B细胞恶性肿瘤的多种药物组合物和其多种用途是本发明涉及的方面。

Description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癌症的放射免疫疗法,该放射免疫疗法是利用一种细胞毒性极高的经过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来进行。
发明背景
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已采用了一种利用经过放射性标记的抗体进行的疗法,并且该疗法是一种目前已获得批准的方法。市场上有两种产品,即,ZevalinTM和BexxarTM,并且这两种产品都以CD20抗原为目标(Jacene等人,2007)。
免疫治疗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uxanTM/MabtheraTM)也以CD20抗原为目标。针对同一目标的治疗方法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可能在病程期间发生免疫表型漂移(immunophenotypic drift)(Ngo等人,2009),当在利妥昔单抗疗法中随时间重复CD20疗法时,或者如果在长期的利妥昔单抗疗法后给予基于CD20的放射免疫疗法(radioimmunotherapy,RIT),该免疫表型漂移会引起CD20疗法的作用减弱。
很多接受了针对CD20的疗法的患者最终将会出现复发(Buchegger等人,2006;Gordon等人,2004)。因此,对于一种在NHL患者体内以除CD20外的另一种抗原为目标的放射免疫疗法(RIT)存在。
在RIT的早期开发过程中,对CD37和CD20两种抗原作为目标进行了评估(Press等人,2001)。由此得出结论,以CD20为目标的RIT更为适合,并且因此放弃了针对CD37的RIT的开发。因而,在所属领域中已知多种单克隆抗体适用于针对淋巴瘤的RIT中,但以CD20为目标的放射免疫偶联物(radioimmunoconjugate,RIC)优于以CD37为目标的RIC(Press等人,2001)。
近年来,CD37已引起了一些新的关注(Heider等人,2009;Grosmaire,2007),它主要是作为使用嵌合或人源化抗体构建体的免疫疗法的目标。这些研究提出,不要使用常规的鼠类IgG单克隆抗体,因为这些鼠类抗体会诱导患者体内产生人类抗小鼠的抗体(HAMA),这可能会引起不适,并且降低免疫疗法的功效。
在RIT中,常规的鼠类单克隆抗体仍被认为是值得关注的,因为所用蛋白质剂量总体而言较低,而且无需如同免疫疗法同样程度地重复进行治疗。鼠类IgG的清除总体而言也比鼠类IgG的人源化或嵌合型式略快,这一点至少在某些背景下从RIT的全身辐射暴露来讲可能更恰当。应注意的是,Bexxar和Zevalin两者都是基于鼠类抗体。
在先前一项旨在评估HH1是否适于制备放射免疫偶联物的研究中,曾将CHX-A-DTPA与HH1偶联,并且用205,206Bi标记该偶联物,来达到建立体外模型的目的(Henriksen等人,1997)。
对铋与HH1或与抗生蛋白链菌素(streptavidin)的偶联物在细胞系Raji中的摄取情况进行了比较。在铋与抗生蛋白链菌素的偶联物的情形中,细胞曾用生物素化的HH1预先饱和。
已发现,当用212Bi或213Bi进行标记时,确保功能性RIC所需的螯合剂数目是一个限制性因素。因此,提出了使用生物素化的HH1来代替基于HH1的RIC。一旦结合于细胞,该生物素化的HH1因而就可以作为经过放射性标记的抗生蛋白链菌素的目标。
因此,该项研究提出,由于用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HH1在认为HH1可耐受的螯合剂浓度下的比活性不足以保持足够的结合能力,故该HH1不太有用。
该论文还指出,与α-发射体相比较,β-发射体将更不适合构建功能性RIC(Henriksen等人,1997),因为其作者指出,由于交叉放射(cross-fire)对于获得足够的效应至关重要,故利用β-发射体的靶向性放射疗法弥散性疾病较差。
因此,上文列举的研究提出,在放射免疫疗法中不要使用直接螯合的HH1,而且在基于β-发射体的RIC中也不要使用HH1。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抗CD37的鼠类抗体HH1作为放射性同位素的载体。产生该鼠类抗CD37抗体HH1的首个杂交瘤克隆体是在1980年代开发出来的(Smeland等人,1985),并且数年来,该HH1抗体一直在进行销售,在体外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
对于HH1在放射免疫疗法中的生物分布以及细胞的细胞毒性,先前未作评估。因此,当前的研究是着手对HH1在放射免疫疗法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先前利用抗CD37的RIC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使用了氯胺T/Iodogen法用131I直接对多个酪氨酸残基进行放射性标记,相比之下,HH1是使用金属放射性核素代替卤素,通过螯合剂进行放射性标记。
使用一种已通过螯合剂-连接子进行标记的金属放射性核素可为有利的,因为标记有131I的抗体的使用会使得甲状腺暴露于由RIC释放的不同量的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人类CD37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包含鼠类单克隆抗体HH1、一个连接子以及一种放射性核素,该放射性核素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即:211At、213Bi、212Bi、212Pb、225Ac、227Th、90Y、186Re、188Re、199Au、194Ir、166Ho、159Gd、153Sm、149Pm、142Pr、111Ag、109Pd、77As、67Cu、47Sc以及177Lu。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连接子是一种螯合性连接子,并且该放射性核素是177Lu。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一种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和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抗体或放射免疫偶联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抗体或放射免疫偶联物以CD20为目标。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对表达CD37抗原的B细胞恶性细胞进行治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药物组合物是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的用途,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的使用,该放射免疫偶联物是组合或连同另一种疗法一起给予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疗法选自预治疗、化学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手术、放射疗法和/或光动力疗法。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疗法包含先使用抗CD20和/或抗CD37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预治疗,然后用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进行治疗。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对选自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一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的试剂盒,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小瓶,其中一个小瓶含有一种偶联物,该偶联物包含与一种鼠类单克隆抗体HH1连接的一种螯合剂;并且一个第二小瓶含有一种放射性核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本发明的试剂盒,其中这些小瓶中一个或数个的内含物是经过冻干的或呈一种溶液的形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放射免疫偶联物是通过对该两个小瓶的内含物进行混合而产生。
附图简要说明
图1
在Raji、Rael以及Daudi细胞与111In-HH1、111In-利妥昔单抗、125I-HH1以及125I-利妥昔单抗一起培养时在洗涤后立即(A)和96小时(B)得到的结合细胞的抗体。
图2
在与177Lu-HH1或177Lu-利妥昔单抗一起培养2小时(A)和18小时(B)后结合于Daudi细胞的活性。阻断的细胞是用100μg/ml未经过标记的抗体阻断的。
图3
在洗涤前与177Lu-HH1(A)或177Lu-利妥昔单抗(B)一起培养2小时的Daudi细胞的生长情况。
图4
在洗涤前与177Lu-HH1(A)或177Lu-利妥昔单抗(B)一起培养18小时的Daudi细胞的生长情况。
图5
在带有Daudi异种移植物的小鼠中通过螯合剂标记111In的HH1的生物分布。
图6
未经过标记的Daudi细胞、仅用二次抗体标记的Daudi细胞、或者用HH1、ON.108、IPO.24或6D263标记的Daudi细胞的FITC柱形图。
图7
在带有Daudi肿瘤的雌性裸小鼠中177Lu-的生物分布。
图8
对小鼠静脉内(iv)注射Daudi细胞的疗法。利用50和100MBq/kg177Lu-HH1、冷的HH1、冷的利妥昔单抗以及NaCl治疗的小鼠的存活率。
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抗体HH1在放射免疫疗法中的使用。
一种金属放射性核素、连接子与抗CD37的单克隆抗体的组合出人意料地显示,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在一个异种移植物/裸小鼠模型中具有一种相关的生物分布和肿瘤摄取。
这个重要信息表明了在放射免疫疗法中的适用性。
放射免疫偶联物
本发明出人意料地显示,放射免疫偶联物177Lu-HH1对弥散性肿瘤细胞展现出一种显著的细胞毒性,并且在给定剂量下,177Lu-HH1针对这些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高于177Lu-利妥昔单抗。
这一发现是出乎意料的,因为每一细胞结合更多的放射物,并且结合的放射性核素的保留度类似于或优于177Lu-利妥昔单抗。
该传授内容与本领域中的常识相反,本领域的常识是:对于放射免疫疗法而言,抗CD20抗体优于抗CD37抗体。
此外,本研究与先前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β-发射体,无法在弥散性细胞中获得的交叉放射对于获得足够的作用将至关重要(Henriksen等人,1997)。
出现所观察的效应的原因尚不清楚。由利用不同剂量的未经过标记的HH1和利妥昔单抗进行的实验得到的数据在所用生长检验中并未指示由这些未经过标记的抗体所产生的任何作用。
一个可能的解释可以是,CD37与CD20相比较,具有极低抗原密度的细胞更少,即使平均起来,CD20在所用细胞上具有更为强烈的表达。
保留度数据因CD37的内化而无法呈现更好的保留度,这将是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因为据报导,关于CD37抗原存在一些内化现象(Press等人,2001)。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人类CD37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包含鼠类单克隆抗体HH1、一个连接子以及一种放射性核素,该放射性核素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即:211At、213Bi、212Bi、212Pb、225Ac、227Th、90Y、186Re、188Re、199Au、194Ir、166Ho、159Gd、153Sm、149Pm、142Pr、111Ag、109Pd、77As、67Cu、47Sc以及177Lu。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连接子是一种螯合性连接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放射性核素是177Lu。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放射性核素是另一种β-发射体或是一种α-发射体。
根据体外数据,本发明提出,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与CD37抗原的结合比经过放射性标记的利妥昔单抗与CD20抗原的结合更有效,即,该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用更少的循环抗体就达到与该抗原的最大结合(表2,图2)。
它达到最大结合所需的时间也更少(图2)。这些也将是重要的体内特征,因为这意味着肿瘤细胞甚至在较低的循环抗体浓度下也能截留RIC,而循环抗体浓度较低的情形可能在较不易达到的实体肿瘤区域以及位于正常组织的远端区域中的多个单一肿瘤细胞和微转移中出现。
这一点与先前数据明显不同,先前的数据曾指出,利用另一种抗CD37抗体使抗原饱和并且获得有利的生物分布所需的抗体浓度高于HH1(Bernstein等人,1990),也高于一种抗CD20抗体(Press等人,1993)。
此外,本发明还显示,与一组三种不同的抗CD37抗体相比较,HH1具有一些不同的抗原结合特性,不过所有这些抗体实质上都结合于同一表位。
阻断实验(即,使用以未经过标记的抗体预先饱和的细胞进行的实验)显示,HH1将阻止活细胞上的CD37结合于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实质上优于其他三种抗CD37抗体。
在对多种经过放射性标记的抗体进行比较的一项细胞检验中,HH1显示的免疫活性分数比其他三种抗体高得多。免疫活性分数是指在存在无限制的过量抗原的情况下能结合抗原的抗体的分数。不同的抗体在经历标记程序后,可以具有不同的保持免疫活性的能力。实例6实验IV的表5中的结果显示,HH1所保持的免疫活性高于三种可商购抗体的免疫活性。
另一方面,多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这三种抗体使由经过石蜡包埋的固定的肿瘤样品得到的组织切片染色,而HH1未能如此。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差异无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来检测。
HH1与这三种其他抗CD37抗体的流式细胞术柱形图是相似的(图6)。总体来说,这些数据显示,HH1具有一种重要的个体性抗原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在几个方面上无法由利用其他抗CD37抗体的研究预测出来。
这里描述的具有强细胞毒性特性的新颖抗CD37放射免疫偶联物由鼠类单克隆抗体HH1、一种螯合性连接子以及β-发射体177Lu组成。
该放射性核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附接到抗体:首先使一种双官能螯合剂,例如p-SCN-bn-DOTA(Macrocyclics,Tx,USA),与该抗体反应,随后进行纯化以除去未偶联的螯合剂,接着使螯合剂抗体偶联物与该放射性核素反应,随后进行纯化以除去任何未偶联的放射性核素。
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先将螯合剂与放射性核素组合,随后与抗体偶联。
螯合性连接子(例如,如p-SCN-bn-DOTA)可用于使其他金属放射性核素按与关于177Lu所述类似的方式与HH1偶联。
具有足够的络合能力以及允许与一种蛋白质或肽直接或间接偶联的一个官能团的任何类型的连接子都可以使用。
这些连接子的实例描述于文献中(例如,Brechbiel,2008;Liu,2008)。一些有用的实例是双官能的环状螯合剂,如p-SCN-bn-DOTA、DOTA-NHS-酯;双官能的线性螯合剂,如p-SCN-Bn-DTPA和CHX-A''-DTPA。
本发明中的多种放射性核素将优选通过使用双官能螯合剂与一个目标分子偶联。
这些双官能螯合剂可以是环状、线性或分支状螯合剂。特别应提到的是聚氨基聚酸螯合剂,这些螯合剂包含一个线性、环状或分支状聚氮杂烷烃主链,其中有多个酸性(例如,羧基烷基)基团附接在该主链氮上。
适合的螯合剂的实例包括DOTA衍生物,如对异硫氰酸基苯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p-SCN-Bz-DOTA)和DTPA衍生物,如对异硫氰酸基苯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p-SCN-Bz-DTPA),前者是环状螯合剂,后者是线性螯合剂。
络合部分的金属化可以在该络合部分与目标部分偶联之前或之后进行。
如果螯合剂是在进行放射性标记之前与抗体偶联,则进行放射性标记的程序在所用时间等方面一般将更适宜。
使用与抗体附接的螯合剂来制备经过放射性标记的偶联物的原理在(例如)Liu,2008中有更为全面的描述。
因此,可以使用HH1来制备多种放射免疫偶联物,这些放射免疫偶联物具有不同的辐射特性和有效半衰期。
举例来说,可以制备由鼠类单克隆抗体HH1、一个螯合性连接子以及一种发射β粒子或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核素(包括但不限于177Lu、211At、213Bi、212Bi、212Pb、225Ac、227Th、90Y、186Re、188Re、199Au、194Ir、166Ho、159Gd、153Sm、149Pm、142Pr、111Ag、109Pd、77As、67Cu、47Sc)组成的抗CD37放射免疫偶联物,并且使用这种放射免疫偶联物来制备多种药物制剂,并用于多种治疗应用中。
药物组合物
基于HH1的一种放射免疫治疗产品典型地将会以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形式提供,该药物组合物是由根据以上描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通过一种螯合剂与溶解于一种缓冲溶液中的鼠类单克隆抗体HH1连接而组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放射免疫偶联物的化学完整性,并且将其输注到患者体内在生理学上是可接受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一种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以及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可接受的药物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无毒缓冲剂、填充剂、等渗溶液等。更具体地说,该药物载体可以是(但不限于)生理盐水(0.9%)、二分之一生理盐水(half-normal saline)、林格氏乳酸盐(Ringer’s lactate)、5%右旋糖、3.3%右旋糖/0.3%盐水。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含有一种放射分解性稳定剂,例如抗坏血酸,这种稳定剂能在储存和运输期间保持放射性药物的完整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包含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和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抗体或放射免疫偶联物。抗体包括但不限于利妥昔单抗、依帕珠单抗(Epratuzumab)、L19、F8、F16、加利昔单抗(Galiximab)、托利珠单抗(Toralizumab)、阿来组单抗(Alemtuzumab)、奥法木单抗(Ofatumumab)、维妥珠单抗(Veltuzumab)、阿托珠单抗(Afutuzumab)、托西莫单抗(Tositumomab)、利图斯(Reditux)以及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放射免疫偶联物包括但不限于Zevalin和Bexxar。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抗体或放射免疫偶联物以CD20为目标。抗体包括但不限于利妥昔单抗、维妥珠单抗、奥法木单抗、阿托珠单抗、托西莫单抗、利图斯以及替伊莫单抗。放射免疫偶联物包括但不限于Zevalin和Bexxar。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对表达CD37抗原的B细胞恶性细胞进行治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药物组合物是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
序列一致性
与一般定义一样,“一致性”在这里定义为分别在核苷酸或氨基酸水平上的多个基因或多种蛋白质之间的序列一致性。
因此,在本文中,“序列一致性”是在氨基酸水平上多种蛋白质之间一致性的一种量度,以及在核苷酸水平上多个核酸之间的一致性的一种量度。
蛋白质序列一致性可以通过在比对多个序列时比较每一序列中某一指定位置的氨基酸序列来确定。
类似地,核酸序列一致性可以通过在比对多个序列时比较每一序列中某一指定位置的核苷酸序列来测定。
为了测定两个核酸序列或两个氨基酸的一致性百分比,出于进行最佳比较的目的,对这些序列进行比对(例如,可以在第一个氨基酸序列或核酸序列中引入多个空隙,以便与第二个氨基酸或核酸序列达到最佳比对)。接着对多个相应氨基酸位置或核苷酸位置的氨基酸残基或核苷酸进行比较。
当占据第一个序列中某一位置的氨基酸残基或核苷酸与第二个序列中相应位置的氨基酸残基或核苷酸相同时,则这些分子在该位置是一致的。两个序列之间的一致性百分比会随这些序列所共有的一致位置的数目而变化(即,一致性%=一致位置的数目/位置(例如重叠的位置)的总数×1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两个序列具有相同长度。
可以手动比对这些序列,并且计算出一致核酸或氨基酸的数目。作为替代方案,可以使用一种数学算法比对两个序列,以测定一致性百分比。此种算法被并入NBLAST和XBLAST程序中。BLAST核苷酸检索可以用NBLAST程序进行,总分=100,字长=12,由此获得与本发明的核酸分子同源的多个核苷酸序列。BLAST蛋白质检索可以用XBLAST程序进行,总分=50,字长=3,由此获得与本发明的蛋白质分子同源的多个氨基酸序列。
为了进行带空隙的比对以达到比较的目的,可以利用Gapped BLAST。作为替代方案,可以使用PSI-Blast来进行一种迭代检索法,检测多个分子之间的远缘关系。当利用NBLAST、XBLAST以及Gapped BLAST程序时,可以使用相应程序的默认参数。参见http://www.ncbi.nlm.nih.gov。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在对多个序列进行比对之后,例如通过BLAST程序在EMBL数据库中来计算序列一致性(www.ncbi.nlm.gov/cgi-bin/BLAST)。
总体来说,可以使用有关(例如)“计分矩阵”和“空隙罚分”的默认设置来进行比对。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BLASTN和PSI BLAST的默认设置可为有益的。
两个序列之间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以在允许有空隙或不允许有空隙的情况下,使用与上文所述类似的技术测定。在计算一致性百分比时,只对精确匹配计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包含与HH1抗体的VH序列(SEQ ID NO:1)和/或VL序列(SEQ ID NO:3)共有80%序列一致性的一个序列。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包含一个序列,该序列带有HH1抗体的VH序列(SEQ ID NO:1)和/或VL序列(SEQ ID NO: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分离的核酸包含与HH1抗体的VH序列(SEQ ID NO:1)和/或VL序列(SEQ ID NO:3)共有至少90%序列一致性,如90%一致性、91%一致性、92%一致性、93%一致性、94%一致性、95%一致性、96%一致性、97%一致性、98%一致性或99%一致性的一个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抗体,包含与HH1抗体的VH序列(SEQ ID NO:2)和/或VL序列(SEQ ID NO:4)共有80%序列一致性的一个多肽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抗体,包含一个多肽序列,该多肽序列带有HH1抗体的VH序列(SEQ ID NO:2)和/或VL序列(SEQ ID NO:4)。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抗体包含与HH1抗体的VH序列(SEQ ID NO:2)和/或VL序列(SEQ ID NO:4)共有至少90%序列一致性,如90%一致性、91%一致性、92%一致性、93%一致性、94%一致性、95%一致性、96%一致性、97%一致性、98%一致性或99%一致性的一个序列。
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由基因中核苷酸的碱基次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这种变化使这些基因发生突变,随后使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发生突变。
这些突变可以是有义突变或错义突变,或者是取代。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HH1单克隆抗体的VH链(SEQ ID NO:1)和/或VL链(SEQ ID NO:3)的分离的核酸序列,该分离的核酸序列包含至少50个,如20个,如10个,如5个,如4个,如3个,如2个,如1个有义突变。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HH1单克隆抗体的VH链(SEQ ID NO:1)和/或VL链(SEQ ID NO:3)的分离的核酸序列,该分离的核酸序列包含0到50个,如1到50个,如0到20个,如1到20个,如0到10个,如1到10个,如0到5个,如1到5个,如3个,如1个有义突变。
错义突变(一类非同义突变)是一种点突变,在这种突变中,单一核苷酸发生改变,产生一种编码不同氨基酸的密码子(将一种氨基酸变为一个终止密码子的突变被认为是无义突变,而不是错义突变)。错义突变可以使所得到的蛋白质没有功能性。
然而,并非所有的错义突变都导致可观的蛋白质变化。一个氨基酸可以用化学特性极为相似的一个氨基酸替代,在这种情况下,蛋白质仍能够正常起作用;这被称为中性、“安静(quiet)”或保守突变。
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在蛋白质的一个区域中进行氨基酸取代,这种取代不会明显影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或功能。当一个氨基酸可能由多于一个密码子编码(所谓的“简并编码”)时,密码子中的突变可能不会在翻译中产生任何变化;这种突变将是一种同义突变(一种沉默突变形式),而不是一种错义突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抗体,包含HH1单克隆抗体的VH链(SEQ ID NO:1)和/或VL链(SEQ ID NO:3)的一个多肽序列,该多肽序列包含至少50个,如20个、如10个、如5个、如4个、如3个、如2个、如1个错义突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抗体,包含HH1单克隆抗体的VH链(SEQ ID NO:1)和/或VL链(SEQ ID NO:3)的一个多肽序列,该多肽序列包含0到50个,如1到50个,如0到20个,如1到20个,如0到10个,如1到10个,如0到5个,如1到5个,如3个,如1个错义突变。
保守取代是用具有大体上类似特性的一个氨基酸取代另一个氨基酸,以致整体功能性很可能不受明显影响的一种取代。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是错义突变、保守突变或取代。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分离的核酸序列或一种多肽序列,与HH1的可变重链(SEQ ID NO:2)和/或可变轻链(SEQ ID NO:4)序列具有80%序列一致性,其中序列变异是保守取代。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序列一致性是80%一致性,如90%一致性、91%一致性、92%一致性、93%一致性、94%一致性、95%一致性、96%一致性、97%一致性、98%一致性或99%一致性,并且序列变异是保守取代。
为了对放射性标记的步骤进行改进,宜将额外的赖氨酸引入(例如)HH1的Fc部分中。此举可以减小将结合赖氨酸的螯合剂附接到该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中的几率,由此降低在进行放射性标记期间损害免疫活性的风险。
用于将赖氨酸引入(例如)HH1的Fc部分中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例如由Hemminki等人,1995获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该放射免疫偶联物已在HH1的Fc部分中用10个Lys(如8个Lys、如6个Lys、如5个Lys、如4个Lys、如3个Lys、如2个Lys、如1个Lys)进行了修饰。
治疗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溶液的治疗应用可以是对表达CD37抗原的恶性细胞进行治疗,包括但不限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其他应用可以是治疗自体免疫疾病和治疗移植相关性反应。该疗法可以基于(但不限于)β-粒子的辐射或α-粒子的辐射,或者这两者的一个组合。
该疗法可以作为单药疗法给予,或者与其他疗法,优选标准治疗方法组合来给予。这些其他疗法可以是预治疗、手术、化学疗法、免疫疗法、光动力疗法、放射免疫疗法,或者这些疗法中两种或多种的一个组合。给予是指静脉内输注或静脉内注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可以通过连接到一个滴注器的一个周边导管直接给予到一条静脉中,该滴注器以防止空气栓塞,并且允许对流入患者体内的速率进行估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放射免疫偶联物可以按一种重复的方式给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放射免疫偶联物可以按一种重复的方式,但用多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给予,例如,可以在β-放射免疫疗法之后进行α-放射免疫疗法,或反之亦然。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的用途,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的使用,该放射免疫偶联物是组合或连同其他疗法一起给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他疗法选自预治疗、化学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手术、放射疗法和/或光动力疗法。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他疗法是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和/或疗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含先使用抗CD20和/或抗CD37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性预治疗,然后用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进行治疗。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对选自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的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抗体剂量是每位患者1到1000mg,更优选每位患者5到50mg,并且177Lu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到200MBq,更优选为每公斤体重10到100MBq。
试剂盒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本发明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的试剂盒,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小瓶,其中一个小瓶含有一种偶联物,该偶联物包含与一种鼠类单克隆抗体HH1连接的一种螯合剂;并且一个第二小瓶含有一种放射性核素。
一个试剂盒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程序,例如在输注前进行放射性标记和/或纯化。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本发明的试剂盒,其中一个或数个小瓶的内含物是经过冻干的或是呈一种溶液的形式。
通过将两个小瓶的内含物混合以产生放射免疫偶联物,将得到最终产物。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放射免疫偶联物是通过将两个小瓶的内含物混合来产生。
此产物可能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纯化。
实例
实例1-对HH1进行放射性标记
碘化:根据制造商的描述,使用预先涂有IODOGEN的碘化管(Pierce,Rockford,IL),通过间接碘化法,利用125I对抗体进行标记。
111In和177Lu进行标记:首先,使抗体与一种螯合剂(p-SCN-Bn-DTPA或p-SCN-Bn-DOTA)反应。
将DTPA或DOTA螯合剂按5:1的比率溶解于0.05M HCl中,随后加入该抗体中,通过用碳酸盐缓冲液洗涤,将其pH调到约8。接着再次检查pH,并且在必要时加以调整。在室温下,将该溶液振荡60分钟,随后通过加入50μl 200mM甘氨酸溶液(每毫克抗体)来终止反应。为了除去游离的螯合剂,用PBS(PAA)将经过偶联的抗体洗涤4到5次,接着通过用乙酸铵洗涤,将调到pH5。然后,将111In或177Lu(Perkin Elmer,Boston,Ma,USA)加到0.5mg DOTA-Ab中,并在42°C下振荡1小时。最后,通过在一个凝胶过滤柱(例如Sephadex G-25 PD10,来自GE health;或类似凝胶柱)上洗脱来纯化产物。总标记产率在17%到63%间变动。
使用淋巴瘤细胞和一种经过改进的Lindmo法来测量放射免疫偶联物的品质。使用每毫升达108个细胞的细胞浓度来补偿111In-偶联物的最适度的比活性。对于125I-偶联物(具有更高的比活性),使用每毫升达4×107个细胞的细胞浓度就已足够。
这些放射免疫偶联物的免疫活性和比活性可以参见表1。
实例2-结合参数
利用一步曲线拟合方法(Dahle等人2007),测定缔合速率常数ka、平衡解离常数Kd以及结合位点的平均数目Bmax。对HH1和利妥昔单抗针对Raji、Rael以及Daudi细胞三种不同的淋巴瘤细胞系的结合参数进行测量(表2)。随时间和抗体浓度的变化来测量特异性结合,并且使用缔合速率常数ka、平衡解离常数Kd以及结合位点的平均数目Bmax作为参数,将描述抗原-抗体络合物的净形成速率的差分方程的解与实验数据点相拟合。使用每毫升五百万个细胞、4种浓度的标记有125I的抗体(100ng/ml、1000ng/ml、5000ng/ml以及10000ng/ml)以及7个培养时间点(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1.5小时以及2小时)。培养后,用PBS将细胞洗涤两次,随后在一个γ计数器中进行计数。
实例3-结合细胞的抗体的保留度
在将Raji、Rael和Daudi细胞与111In-HH1、111In-利妥昔单抗、125I-HH1和125I-利妥昔单抗一起孵育后,对洗涤后立即和洗涤后96小时的时候与细胞结合的抗体的保留度进行测量(图1)。
在含有10%胎牛血清、1%L-谷氨酰胺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1mlRPMI 1640培养基中,将一百万个细胞与1μg/ml标记有125I或标记有111In的HH1或利妥昔单抗一起孵育1小时,用培养基洗涤两次,并且再孵育4天。在洗涤后立即(图1A)以及在培养4天后(图1B)对结合细胞的活性进行测定,该测定是通过测量细胞数目(Vi细胞活力分析仪(Vi CellViability Analyzer),Beckman Coulter,Fullerton,CA,USA),并且利用一种经过校准的γ检测器(Cobra II自动γ检测器,Packard Instrument Company,Meriden,CT,USA)测量放射物的量来进行。
实例4-在体外用177Lu-HH1或177Lu-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细胞
实验I:177Lu-HH1结合于Daudi细胞
将1ml的Daudi细胞悬浮液(一百万个细胞/ml)播种于24个管中,并且用100μg/ml的HH1或利妥昔单抗阻断半数的管,并在37°C下孵育30分钟。随后,向每一个管中加入177Lu-HH1或177Lu-利妥昔单抗,达到0、1、2.5、5、10或20μg/ml的最终浓度,并且再在37°C下进行孵育。177Lu-HH1的比活性为91.6kBq/μg,并且177Lu-利妥昔单抗的比活性为136.6kBq/μg。
在孵育期间,利用一种γ检测器(Cobra II自动γ检测器,PackardInstrument Company)测量增加的活性量。2小时后,对半数的细胞进行洗涤,并且对结合细胞的活性进行测量(图2A),同时将另外一半的细胞孵育过夜(18小时),之后进行洗涤以及结合细胞的活性的测量。
在2小时的孵育后,与HH1一起孵育的细胞和与利妥昔单抗一起孵育的细胞之间没有差异,而在18小时的孵育后,与利妥昔单抗一起孵育的细胞的结合细胞的活性是与HH1一起孵育的细胞的两倍(图2)。
表3和表4指出,与利妥昔单抗相比较,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使抗原饱和更快并且抗体浓度更低。这两种放射免疫偶联物(RIC)的非特异性结合看起来类似,并且该非特异性结合随着培养基中RI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利妥昔单抗特异性结合177Lu的最大数目是HH1的大约两倍。然而,在1μg/ml剂量下,特异性结合的放射性原子的数目几乎没有差异。
实验II:与177Lu-IgG一起孵育2小时:细胞生长数据
如同实验I,将Daudi细胞与放射免疫偶联物一起孵育(图2A)。
通过将来自每一个管的50,000个细胞播种于六个12孔板中的三个孔中,来测量在与177Lu-HH1或177Lu-利妥昔单抗一起孵育2小时后Daudi细胞的生长情况。使用自动成像系统(Clone Select Imager,Gentix Ltd,Hampshire,UK)测量在接下来14天中数个时间点的细胞量。
未经过标记的抗体单独对细胞生长没有影响。然而,用177Lu-抗体处理过的阻断的细胞的生长明显不如未处理过的对照细胞快,这表明未结合的177Lu-抗体或未特异性结合的177Lu-抗体对细胞具有影响(图3)。
177Lu-抗体处理未被阻断的细胞使得用10μg/ml 177Lu-HH1处理的细胞的生长延迟出现44%的增加(图3A),并且使得用10μg/ml 177Lu-利妥昔单抗处理的细胞的生长延迟出现31%的增加(图3B)。
对于用20μg/ml进行处理,这两种抗体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大,因为用177Lu-HH1处理过的细胞不存在再生长。这一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因为这些细胞都是用相同量的抗体进行标记的(图2A)。
实验III:与177Lu-IgG一起孵育18小时:细胞生长数据:
如同实验I,将Daudi细胞与放射免疫偶联物一起孵育(图2B)。通过将来自每一个管的50,000个细胞播种于六个12孔板中的三个孔中,来测量在与177Lu-HH1或177Lu-利妥昔单抗一起孵育18小时后Daudi细胞的生长情况。
使用自动成像系统(Clone Select Imager,Gentix Ltd,Hampshire,UK),测量在接下来14天中的数个时间点的细胞量。未经过标记的抗体单独对细胞生长没有影响。
由于与放射免疫偶联物在培养基中孵育的时间增加了16小时,本实验(图4)中对用177Lu-抗体处理过的阻断的细胞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大于实验II中的情形(图3)。
177Lu-抗体处理未阻断的细胞使得用2.5μg/ml 177Lu-HH1处理过的细胞的生长延迟出现了107%的增加(图4A),并且使得用2.5μg/ml 177Lu-利妥昔单抗处理过的细胞的生长延迟出现了52%的增加(图4B)。这一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因为在18小时的孵育后,标记有177Lu-利妥昔单抗的细胞的结合细胞的活性是标记有177Lu-HH1的细胞的两倍(图2B)。
实例5-HH1的生物分布
用在研究开始时带有32-256mm3尺寸的Daudi异种移植物的BALB/c-裸(nu/nu)小鼠来研究经过111In标记的HH1的生物分布。
使用pSCN-Bz-DOTA作为一种双官能螯合剂,与放射性核素络合,并且将该放射性核素附接到抗体,由此进行放射性标记(参见实例1)。通过对每只动物的尾静脉注射100μl溶液来给予这些制剂。
在每只动物中注射120kBq的活性物。每一时间点使用五只动物。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在实施颈椎脱臼法后进行尸体解剖。测定各组织样品的重量,并且借助一个经过校准的γ检测器(Cobra II自动γ检测器,PackardInstrumentCompany,Meriden,CT,USA)来测量111In。在这些测量程序中,使用注射物的样品作为参照物。
带有Daudi异种移植物的小鼠在注射后24小时的111In-HH1摄取情况以及在正常组织中的生物分布提供于图5中。经过放射性标记的抗体具有一种相关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分布。螯合剂-偶联物111In-HH1在体内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实例6-HH1与三种其他抗CD37的抗体的比较
实验I:抗CD37的抗体针对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的抗原阻断能力
为了测试HH1抗原相互作用是否能被其他抗CD37的抗体阻断,通过将Daudi细胞与HH1、O.N.108、IPO-24或6D263抗体一起预孵育来进行阻断。将Daudi细胞(二百万个/毫升)与HH1、O.N.108、IPO-24或6D263(20μg/ml)一起孵育15分钟,并且加入经过125I标记的HH1抗体,并且孵育1小时。
之后,对这些细胞进行离心,并且洗涤3次,并使用一个X射线/γ计数器对上清液中的活性物以及对细胞团进行计数。与被HH1阻断的细胞相比较,标记有125I的HH1的结合分数分别比被O.N.108、IPO-24或6D263阻断的细胞高48%、44%和51%。
因此,用HH1实现的125I-HH1对抗原结合的阻断作用优于这三种其他抗体,这表明抗原相互作用存在某些差异。总之,与一组三种其他抗CD37的单克隆抗体相比较,HH1具有明显不同的抗原结合特性。
实验II:抗体结合于用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样品
为了对HH1与三种可商购的CD37抗体结合于经过固定的淋巴瘤样品的能力进行比较,将来自多位淋巴瘤患者的活体检查样品固定于福尔马林(formalin)中,用石蜡包埋,并且切割成多个10μm的切片,安放到物镜上。
用抗体HH1、IPO.24、ON.108和6D263对这些样品进行标记,并且使用兔抗小鼠多克隆抗体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来检测所进行的标记的程度。
抗体IPO.24和ON.108对这些淋巴瘤样品进行的标记最强。6D263抗体标记的样品略弱。HH1抗体对这些切片的标记不明显。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由于HH1不结合,而三种其他抗CD37的抗体进行结合,故HH1具有一种明显不同的抗原相互作用。
实验III:用HH1、IPO.24、ON.108和6D263抗体进行的流式细胞术
为了调查通过不同CD37抗体对比通过HH1检测的抗原表达的差异,用含有5%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洗涤Daudi细胞两次,并且在冰上,在含有10% FCS的0.2ml培养基中用10μg/ml的一次抗体HH1、IPO.24、ON.108以及6D363进行标记,持续0.5小时。
随后,用含0.25% FCS的PBS将这些细胞洗涤两次,并且在冰上,用标记有FITC的多克隆兔抗小鼠IgG Fab`2(按1:20稀释)进行标记(图6),持续0.5小时。通过在流式细胞仪中用488nm激光激发,来检测FITC标记发出的荧光。
使用前向散射、侧向散射和碘化丙啶信号排除死亡的细胞和双联体(doublet)。各种CD37抗体的不同FITC柱形图间没有明显变化(图6)。
总之,HH1与三种其他抗CD37的抗体IPO.24、ON.108以及6D363产生相似的流式细胞术柱形图。
实验IV:HH1以及三种可商购抗CD37的抗体的结合分数
为了对HH1的结合分数与O.N.108、IPO-24或6D263抗体的结合分数进行比较(Santa Cruz,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使用Daudi细胞。用HH1、O.N.108、IPO-24或6D263抗体(500μg/ml)阻断细胞悬浮液(表明抗原大量过量),持续15分钟,以引起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这些细胞悬浮液是由六千万个Daudi细胞于含有5%胎牛血清的0.2ml RPMI 1640培养基中组成的。其他平行实验未被阻断。
随后,加入经过125I标记的HH1、O.N.108、IPO-24或6D263抗体(5-10ng/ml),并且在轻微振荡下,在4°C下将这些细胞孵育2小时。之后,对这些细胞进行离心,并且用含1% FCS的PBS洗涤2次。将细胞团转移到多个洁净的管中,并且使用一个γ计数器进行计数。
测定的结合分数是未被阻断的小瓶和阻断的小瓶的活性与增加的活性的差异。HH1显示出的结合分数比其他CD37抗体的结合分数高得多(表5)。总之,当按类似方式对抗体进行放射性标记时,HH1所显示的针对活细胞的免疫活性比IPO.24、ON.108以及6D363高得多。这一结果表明,HH1具有与这三种其他抗体不同的抗原相互作用。
实例7–低链和重链可变区的DNA和氨基酸序列
HH1抗CD37抗体的可变区的基因和蛋白质序列如下:
VHαCD37的基因序列对应于SEQ ID NO:1并且VHαCD37的蛋白质序列对应于SEQ ID NO:2。.
VHαCD37
gagatccagctgcagcagtctggacctgagctggtgaagcctggggcttcagtgaaggta
E I Q L Q Q S G P E L V K P G A S V KV
tcctgcaaggcttctggttactcattcactgactacaacatgtactgggtgaagcagagc
S C K A S G Y S F T D Y N M Y W V KQ S
catggaaagagccttgagtggattggatatattgatccttacaatggtgatactacctac
H G K S L E W I G Y I D P Y N G D TT Y
aaccagaagttcaagggcaaggccacattgactgttgacaagtcctccagcacagccttc
N Q K F K G K A T L T V D K S S S TA F
atccatctcaacagcctgacatctgaggactctgcagtctattactgtgcaagatcccct
I H L N S L T S E D S A V Y Y C A RS P
tatggtcactatgctatggactactggggtcaaggaacctcagtcaccgtctcctca
Y G H Y A M D Y W G Q G T S V T VS S
VLαCD37的基因序列对应于SEQ ID NO:3,并且VLαCD37的蛋白质序列对应于SEQ ID NO:4。
VLαCD37
gacattgtgatgacccagtctcacaaactcttgtccacatcagtaggagacagggtcagc
D I V M T Q S H K L L S T S V G D RV S
atcacctgcaaggccagtcaggatgtgagtactgctgtagactggtatcaacagaaacca
I T C K A S Q D V S T A V D W Y Q QK P
ggacaatctcctaaactactgattaactgggcatccacccggcacactggagtccctgat
G Q S P K L L I N W A S T R H T G VP D
cgcttcacaggcagtggatctgggacagattatactctcaccatcagcagtatgcaggct
R F T G S G S G T D Y T L T I S S MQ A
gaagacctggcactttattactgtcgacaacattatagcactccattcacgttcggctcg
E D L A L Y Y C R Q H Y S T P F T FG S
gggacaaagttggaaataaaa
G T K L E I K
该氨基酸序列明显不同于结合CD37的抗体A0的氨基酸序列(Heider等人,2009)。HH1的与A0的可变轻链之间的重叠部分达到56%,而可变重链之间的重叠部分是82%。
实例8-将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结合到用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饱和的细胞上。
背景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常接受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标准疗法。如果能够对这些患者使用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那么即使他们正在经历利妥昔单抗疗法,也将是有益的。表达CD20和CD37两种抗原的Daudi淋巴瘤细胞被用作一种模型。
方法
用过量(100μg/ml)的利妥昔单抗对Daudi淋巴瘤细胞(3,300,000个/0.5ml)进行预处理和共同处理,持续五分钟,之后加入1μg标记有125I的HH1,或在未进行利妥昔单抗预处理情况下加入给定的标记有125I的HH1。为了测定125I-HH1的非特异性结合,使用与上文相同的配置,但利用未经过标记的HH1(使用了10μg/ml)进行预处理。室温下,在PBS中将这些细胞孵育两小时,并且在一个γ计数器中进行计数,在1mlPBS中洗涤三次,之后离心,最后对细胞所结合的放射物进行再计数。
结果
在用利妥昔单抗进行预处理/共同处理的情况下,加入的125I-HH1中有26.0%(总结合27.4%-非特异性结合1.4%)特异性结合于细胞。
在不用利妥昔单抗进行预处理/共同处理的情况下,25.5%(26.9–1.4)特异性结合(所有数字都表示三次平行实验的平均值)。也就是说,由于存在利妥昔单抗,使得125I-HH1的结合无明显差异。
结论
用过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预处理和共同处理不会改变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的细胞结合能力,并且因此,不会阻止与CD37抗原的接近。
这表明,用经过放射性标记的HH1进行的放射免疫疗法可以适合于接受了或正在接受用抗CD20的抗体进行的免疫疗法的患者以及未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过的患者。
实例9-使用177Lu-HH1治疗经静脉内接种了Daudi淋巴瘤细胞的SCID小鼠。
背景
用当前针对CD20的放射免疫疗法来治疗淋巴瘤患者可能会因抗原漂移以及可能发生的CD抗原阻断而为先前曾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过的患者带来问题。因此,以其他抗原为目标的放射免疫疗法可能更有效。通过对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t,SCID)小鼠静脉内注射人类淋巴瘤细胞,建立一个静脉内肿瘤模型。当对SCID小鼠静脉内接种Daudi淋巴瘤细胞时,这些小鼠将会因Daudi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发生后肢瘫痪。
实验
在给予50或100MBq/kg 177Lu-HH1、50μgHH1、50μg利妥昔单抗或NaCl的前一周,对SCID小鼠静脉内注射一千万个Daudi细胞。每隔一周监测小鼠的后肢瘫痪情况和体重损失,以及WBS计数。使用无症状存活期中断作为终点。为了制备经过放射性标记的抗体,首先用p-SCN-Bn-DOTA对HH1进行标记,并且将其纯化。更换缓冲液后,将177Lu(Perkin Elmer,Boston,Ma,USA)加入DOTA-HH1中,并且在40°C下振荡40分钟。终产物的比活性为约3200MBq/mkg。将每一制剂溶解于等渗盐水中,达到每只动物100μl的总注射体积。
结果
中值无症状存活期对于盐水为26天(在21到33天的范围内),对于HH1为40天(在23到44天的范围内),并且对于利妥昔单抗为40天(在33到44天的范围内)(图8)。对于50kBq/kg 177Lu-HH1,在79天后有80%的动物仍存活。在100kBq/g组中有两只小鼠死亡于盐水组中任一动物之前,并且血细胞计数指示存在放射毒性。该100kBq/g组中三分之一的动物在第49天时死亡。其他动物(70%)在第79天时仍存活。用177Lu-HH1治疗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用NaCl、HH1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小鼠的存活率(p<0.005,Mann Whitney时序测试)。
结论
数据显示,接受每克体重(b.w.)50或100kBq剂量177Lu-HH1的各组的存活率明显优于接受盐水或者用HH1或利妥昔单抗进行的免疫疗法的组的存活率。毒性数据表明,活性应该保持每克体重小于100kBq。这些数据表明,177Lu-HH1具有相关的体内放射免疫疗法的特性。
实例10-177Lu-HH1在带有表达CD37的肿瘤异种移植物的裸小鼠中的生物分布。
背景
对经过镥-177标记的HH1抗体的体内组织分布和肿瘤靶向性进行评估。
实验程序
用放射性核素对抗体进行标记
首先用螯合剂p-SCN-Bn-DOTA对抗体进行标记。将DOTA溶解于0.05M HCl中,将其按5:1的比率加入该抗体中,并且通过使用30kDa截留分子量的Amicon离心过滤管(Millipore,USA),用碳酸盐缓冲液洗涤,将pH调到8-9。
随后再次检查pH,并且在必要时加以调整。室温下,将该溶液振荡60分钟,随后通过加入50μl 200mM甘氨酸溶液(每毫克抗体)终止反应。为了除去游离的螯合剂,用PBS(PAA)(使用Amicon和离心法)将偶联的抗体洗涤4到5次,随后通过用乙酸铵洗涤调到pH5。接着,将177Lu(Perkin Elmer,Boston,Ma,USA)与0.5mg DOTA-HH1合并于一个2ml的聚丙烯管(Eppendorf,Germany)中,并且在40°C下振荡1小时。177Lu-偶联物的比活性通常为25-120MBq/kg。
免疫活性
使用淋巴瘤细胞和一种经过改进的Lindmo法来测量放射免疫偶联物的品质。所用细胞浓度为每毫升最多108个细胞。这些实验中使用的偶联物的免疫活性高于50%。
放射免疫偶联物的生物分布
对三周前植入了1·1·1mm Daudi肿瘤异种移植物的雄性BALB/c裸(nu/nu)小鼠中177Lu-HH1的生物分布进行测定。通过对每只动物的尾静脉注射100μl溶液来给予这些制剂。对于177Lu-HH1,每只小鼠的平均活性为500kBq。每一时间点使用四到五只动物。在注射后各个时间点,在实施颈椎脱臼法后进行尸体解剖。测定每一组织样品的重量,并且利用一种经过校准的γ检测器(Cobra II自动γ检测器,Packard Instrument Company,Meriden,CT,USA)测量177Lu。在这些测量程序中,使用注射物样品作为参照物。
结果与讨论
在带有Daudi异种移植物的BALB/c-裸(nu/nu)雌性小鼠的正常组织中标记有177Lu的HH1的摄取和保留度于图7中呈现。在放射免疫偶联物的初始摄取之后来自任何器官/加到任何器官的核素没有发生再分布的迹象,这表明这些放射免疫偶联物是稳定的。
在带有肿瘤的裸小鼠中注射177Lu-HH1显示,在骨骼中存在较少摄取。已知游离的177Lu积聚于骨骼中,因此这一结果表明,该放射免疫偶联物在体内是稳定的。在稍后时间点时,肿瘤中的摄取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中的摄取。
这表明,对于使用HH1抗体的放射免疫疗法,177Lu具有相关的半衰期。
在表达CD37的肿瘤异种移植物中177Lu-HH1的生物分布数据显示出一种相关的正常组织摄取和清除以及显著的保留度。
HH1抗体看起来特别适合放射免疫疗法。177Lu-HH1偶联物看起来特别适合,因为在大部分放射性核素衰变前,获得了有利的肿瘤与正常组织之比。
表格
表1
多种放射免疫偶联物的免疫活性和比活性。
表2
对于抗体利妥昔单抗和HH1,Raji、Rael和Daudi细胞上抗原的平均数目(Bmax)、平衡解离常数(Kd)和缔合速率常数(ka)。
表3
孵育2小时后每个Daudi细胞所结合的177Lu原子数目。
a对照样品的不同计数是对计数器背景辐射变化的指示)。
表4
孵育18小时后每个Daudi细胞所结合的177Lu原子数目。
表5
四种抗CD37的抗体的结合分数。
参考文献
Bernstein ID,Eary JF,Badger CC,Press OW,Appelbaum FR,Martin PJ,Krohn KA,Nelp WB,Porter B,Fisher D,Miller R,Brown S,Levy R,DonnallThomas E.用于淋巴瘤的高剂量放射性标记的抗体的疗法(High doseradiolabelled antibody therapy of lymphoma).癌症研究(Cancer Res.)1990,50(增刊3),1017s-1021s。
Brechbiel MW.用于金属核素的双官能螯合剂(Bifunctional chelates formetal nuclides).核医学与分子成像季刊(Q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08,52(2),166-173。
Buchegger F,Antonescu C,Delaloye AB,Helg C,Kovacsovics T,Kosinski M,Mach JP,Ketterer N.在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131I-托西莫单抗疗法后的长期完全反应(Long-term completeresponses after131I-tositumomab therapy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indolentnon-Hodgkin's lymphoma).英国癌症杂志(Br J Cancer.)2006,94(12),1770-6。
Dahle,J.,Krogh,C.,Melhus,K.B.,Kaalhus,O.,Larsen,R.H.和Stokke,T.用于测定经结合的抗体的最大数目以及抗体结合的亲和力和缔合速率常数的一步方法(A one-step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number ofbound antibodies,and the affinity and association rate constant of antibodybinding.)核医学杂志(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2007,28,742-747。
Gordon LI,Molina A,Witzig T,Emmanouilides C,Raubtischek A,DarifM,Schilder RJ,Wiseman G,White CA.在用于CD20+B细胞淋巴瘤的替伊莫单抗放射免疫疗法后的持久反应(Durable responses after ibritumomabtiuxetan radioimmunotherapy for CD20+B-cell lymphoma):1/2期研究的长期随访(long-term follow-up of a phase 1/2 study.)血液学(Blood).2004,103(12),4429-31。
Grosmaire LS,Hayden-Ledbetter MS,Ledbetter JA,Thompson PA,Simon SA,Brady W.使用特异性结合CD37和特异性结合CD20的分子减少B细胞(B-cell reduction using CD37-specific and CD20-specific bindingmolecules.)US 2007/0059306 A1
Heather A.Jacene,Ross Filice,Wayne Kasecamp和Richard L.Wahl.在临床实践中90Y-替伊莫单抗与131I-托西莫单抗的比较(Comparison of90Y-Ibritumomab Tiuxetan and 131I-Tositumomab in Clinical Practice.)核医学杂志(J Nucl Med.)2007,48,1767–1776。
Heider KH,Borges E,Ostermann E.抗CD37的抗体(Anti CD37antibodies.)WO 2009/019312。
Henriksen G,Funderud S,Hoff P.标记有Bi的抗体和标记有Bi的抗生蛋白链菌素(Bi-labelled antibody and Bi-labelled streptavidin.)在体外一种淋巴瘤细胞系中的靶向性功效的比较(Comparison of targeting efficiacy of alymphoma cell line in vitro).经过标记的化合物与放射药物杂志(J LabelledCompds Radiopharm.)1997,34(12),1039-1046。
Hemminki A.,Hoffrén A-M.,Takkinen K.,M.,M-L.,Pettersson K.,Teleman O.,H.,Teeri T.T..在轻链恒定域上引入赖氨酸残基改善重组Fab片段的标记特性(Introduction of lysine residues onthe light chain constant domain improves the labeling properties of arecombinant Fab fragment.)蛋白质工程,第8卷,第2期(Protein Engineering.Vol.8,No.2),第185-191页,1995。
LiuS.用于对生物分子进行放射性标记并且目标特异性递送金属放射性核素的双官能偶合剂(Bifunctional coupling agents for radiolabeling ofbiomolecules and target-specific delivery of metallic radionuclides.)先进药物递送综述(Adv Drug Deliv Rev.)2008,60(12),1347-1370。
Ngo NT,Brodie C,Giles C,Horncastle D,Klammer M,Lampert IA,Rahemtulla A,Naresh KN.骨髓瘤中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的重要性和它对临床成果的影响(The significance of tumour cell immunophenotype in myelomaand its impact on clinical outcome.)临床病理学杂志(J Clin Pathol.)2009,62(11),1009-15。
Press OW,Eary JF,Appelbaum FR,Martin PJ,Badger CC,Nelp WB,Glenn S,Butchko G,Fisher D,Porter B,Matthews DC,Fisher LD和BernsteinID在自体骨髓支持下用经过放射标记的抗体进行的B细胞淋巴瘤疗法(Radiolabeled-antibody therapy of B-cell lymphoma with autologous bonemarrow suppor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1993,329(17),1219-24。
Press OW,Leonard JP,Coiffier B,Levy R,Timmerman J.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 of Non-Hodgkin's lymphomas.)血液学-美国血液学会机关刊物(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2001,221-40。
Smeland E,Funderud S,Ruud E,Kiil Blomhoff H,Godal T.两种鼠类单克隆抗体与人类B细胞的反应性的特性描述(Characterization of two murinemonoclonal antibodies reactive with human B cells.)这两种单克隆抗体于一种用于分离B细胞的高产率、高纯度方法中的用途以及这些细胞于针对B细胞刺激性因子的检验中的应用(Their use in a high-yield,high-puritymethod for isolation of B cells and utilization of such cells in an assay forB-cell stimulating factor.)斯堪的纳维亚免疫学杂志(Scand J Immunol.)1985,21(3),205-14。

Claims (15)

1.一种结合人类CD37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包含:
a)鼠类单克隆抗体HH1,
b)一个螯合性连接子,以及
c)一种放射性核素,该放射性核素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即:177Lu、225Ac、212Pb、227Th以及90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CD37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其中该放射性核素是177Lu。
3.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和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另外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抗体或放射免疫偶联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抗体或放射免疫偶联物以CD20为目标。
6.根据权利要求3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对表达该CD37抗原的B细胞恶性细胞进行治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在制备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中该放射免疫偶联物是组合或连同另一种疗法一起给予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疗法选自预治疗、化学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手术、放射疗法和/或光动力疗法。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疗法包含:在用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免疫偶联物进行治疗之前,使用抗CD20和/或抗CD37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预治疗。
12.根据权利要求3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对选自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药物中的用途。
13.一种结合人类CD37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在制备用于对选自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药物中的用途,该放射免疫偶联物包含:
a)鼠类单克隆抗体HH1,
b)一个螯合性连接子,以及
c)一种放射性核素,该放射性核素选自以下各项组成的组,即:177Lu、225Ac、227Th以及90Y。
14.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免疫偶联物的试剂盒,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小瓶,其中一个小瓶含有一种偶联物,该偶联物包含与一种鼠类单克隆抗体HH1连接的一种螯合剂;并且一个第二小瓶含有一种放射性核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试剂盒,其中这些小瓶中一个或数个的内含物是经过冻干的或呈一种溶液的形式。
CN201180007272.9A 2010-01-29 2011-01-28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2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3070.5A CN104338154B (zh) 2010-01-29 2011-01-28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952410P 2010-01-29 2010-01-29
US61/299,524 2010-01-29
NO20100143 2010-01-29
NO20100143A NO331080B1 (no) 2010-01-29 2010-01-29 Radioimmunkonjugater, farmasøytiske sammensetninger og kit omfattende det samme og anvendelse derav
PCT/EP2011/051231 WO2011092295A2 (en) 2010-01-29 2011-01-28 Novel radioimmunoconjugates and uses thereof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3070.5A Division CN104338154B (zh) 2010-01-29 2011-01-28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2230A CN102762230A (zh) 2012-10-31
CN102762230B true CN102762230B (zh) 2014-08-13

Family

ID=443199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27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2230B (zh) 2010-01-29 2011-01-28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CN201410353070.5A Active CN104338154B (zh) 2010-01-29 2011-01-28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3070.5A Active CN104338154B (zh) 2010-01-29 2011-01-28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26)

Country Link
US (2) US8628749B2 (zh)
EP (2) EP2528627B1 (zh)
JP (2) JP5646652B2 (zh)
KR (2) KR101758409B1 (zh)
CN (2) CN102762230B (zh)
AU (1) AU2011209441B2 (zh)
BR (1) BR112012018843B8 (zh)
CA (1) CA2786655C (zh)
DK (2) DK2528627T3 (zh)
ES (2) ES2469140T3 (zh)
HK (2) HK1179157A1 (zh)
HR (1) HRP20140538T1 (zh)
IL (2) IL221091A (zh)
MX (2) MX2012008695A (zh)
NO (1) NO331080B1 (zh)
NZ (1) NZ601055A (zh)
PH (1) PH12017501038A1 (zh)
PL (1) PL2528627T3 (zh)
PT (1) PT2528627E (zh)
RS (1) RS53346B (zh)
RU (2) RU2560587C9 (zh)
SG (1) SG182685A1 (zh)
SI (1) SI2528627T1 (zh)
UA (1) UA108631C2 (zh)
WO (1) WO2011092295A2 (zh)
ZA (1) ZA201205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58438C2 (ru) * 2011-12-13 2018-06-21 Нордик Нановектор Аса Химерное 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ое антитело нн1 против cd-37
KR20140143810A (ko) * 2012-03-30 2014-12-17 이뮤노젠 아이엔씨 Cd37 기반 치료의 효과를 증대시키는 방법
CN103933575B (zh) * 2013-01-23 2017-09-29 上海新理念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齿型连接子及其应用
ES2662964T3 (es) * 2013-06-07 2018-04-10 Nordic Nanovector Asa Terapia de combinación que comprende rituximab y el anticuerpo monoclonal HH1 radiomarcado
KR20160060634A (ko) * 2013-08-01 2016-05-30 어젠시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Cd37 단백질에 결합하는 항체 약물 컨쥬게이트(adc)
US10548989B2 (en) * 2015-04-07 2020-02-04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anoparticle immunoconjugates
GB201600328D0 (en) 2016-01-08 2016-02-24 Univ Oslo Hf Anti-CD37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and immune cells expressing them
JP2019529433A (ja) * 2016-09-16 2019-10-17 ノルディック ナノベクター アルメン アクスイェ セルスカプ リロトマブおよび177Lu‐リロトマブ・サテトラキセタンを用いた非ホジキンリンパ腫の治療方法
KR102406510B1 (ko) 2017-07-03 2022-06-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시스템용 수소 공급 방법
CN109550061A (zh) * 2017-09-26 2019-04-02 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的试剂盒及应用
CN111372613A (zh) * 2017-11-22 2020-07-03 诺帝克纳诺维科特公司 放射免疫缀合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WO2023057595A1 (en) 2021-10-06 2023-04-13 Nordic Nanovector Asa Humanized hh1 rew
WO2023057583A1 (en) 2021-10-06 2023-04-13 Nordic Nanovector Asa Humanized hh1
CN114081969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记的小分子抗体、及其标记方法和应用
CN117285631A (zh) * 2023-11-24 2023-12-26 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放射性免疫治疗的Lu-177标记MUC1抗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5721A (en) * 1993-09-16 1997-01-21 Coulter Pharmaceutical, Inc. Radioimmunotherapy of lymphoma using anti-CD20
US20020028178A1 (en) * 2000-07-12 2002-03-07 Nabil Hanna Treatment of B cell malignancies using combination of B cell depleting antibody and immune modulating antibody related applications
CN101130078A (zh) * 2000-04-25 2008-02-27 拜奥根Idec公司 瑞图希单抗的鞘内施用,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
EP1569690B1 (en) * 2002-12-13 2011-07-27 Mitra Medical Technology AB Antilymphoma targeting agents with effector and affinity functions linked by a trifunctional reagent
US7534427B2 (en) * 2002-12-31 2009-05-19 Immunomedics, Inc. Immunotherapy of B cell malignanci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using unconjugated antibodies and conjugated antibodies and antibody combinations and fusion proteins
JP4874090B2 (ja) * 2003-01-31 2012-02-08 イミューノメディ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治療薬および診断薬を投与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組成物
US7259249B2 (en) * 2003-12-01 2007-08-21 Immunomedics, Inc. Method for preparing conjugates of proteins and chelating agents
RS54088B1 (en) 2005-07-25 2015-10-30 Emergent Products Development Seattle Llc B-CELL REDUCTION BY USING CD37-SPECIFIC AND CD20-SPECIFIC BINDING MOLECULES
PE20120259A1 (es) * 2007-08-09 2012-04-04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Anticuerpos anti-cd37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labelled antibody and Bi-labelled streptavidin.Comparison of targeting efficacy of a lymphoma cell line in vitro;Gjermund Henriksen et al.;《Journal of Labelled Compounds and Radiopharmaceuticals》;19971231;第XXXIX卷(第12期);第1039-1046页 *
Gjermund Henriksen et al..Bi-labelled antibody and Bi-labelled streptavidin.Comparison of targeting efficacy of a lymphoma cell line in vitro.《Journal of Labelled Compounds and Radiopharmaceuticals》.1997,第XXXIX卷(第12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2018843A8 (pt) 2017-12-19
PL2528627T3 (pl) 2014-08-29
RU2560587C9 (ru) 2015-11-27
KR101893720B1 (ko) 2018-08-30
DK2528627T3 (da) 2014-05-12
CN102762230A (zh) 2012-10-31
KR20130028051A (ko) 2013-03-18
PT2528627E (pt) 2014-06-12
CN104338154A (zh) 2015-02-11
US20120301396A1 (en) 2012-11-29
EP2705857B1 (en) 2016-06-22
CA2786655C (en) 2016-12-13
DK2705857T3 (en) 2016-08-29
BR112012018843B8 (pt) 2020-12-22
IL221091A (en) 2015-03-31
IL221091A0 (en) 2012-09-24
MX342539B (es) 2016-10-04
EP2705857A2 (en) 2014-03-12
JP2015057415A (ja) 2015-03-26
CA2786655A1 (en) 2011-08-04
ES2469140T3 (es) 2014-06-17
ES2592402T3 (es) 2016-11-30
JP5855209B2 (ja) 2016-02-09
HRP20140538T1 (hr) 2014-07-18
EP2528627B1 (en) 2014-03-19
CN104338154B (zh) 2017-09-22
ZA201205007B (en) 2013-09-25
AU2011209441A1 (en) 2012-07-19
RU2012135430A (ru) 2014-03-10
HK1195736A1 (zh) 2014-11-21
KR20170084349A (ko) 2017-07-19
AU2011209441B2 (en) 2016-03-03
WO2011092295A2 (en) 2011-08-04
NO20100143A1 (no) 2011-08-01
NZ601055A (en) 2013-12-20
RU2560587C2 (ru) 2015-08-20
PH12017501038B1 (en) 2017-12-11
IL237507A0 (en) 2015-04-30
US20140147384A1 (en) 2014-05-29
BR112012018843B1 (pt) 2020-09-24
EP2528627A2 (en) 2012-12-05
PH12017501038A1 (en) 2017-12-11
HK1179157A1 (en) 2013-09-27
SI2528627T1 (sl) 2014-08-29
RU2664475C1 (ru) 2018-08-17
SG182685A1 (en) 2012-08-30
KR101758409B1 (ko) 2017-07-14
MX2012008695A (es) 2012-11-23
US8628749B2 (en) 2014-01-14
BR112012018843A2 (pt) 2017-10-17
JP5646652B2 (ja) 2014-12-24
NO331080B1 (no) 2011-09-26
WO2011092295A3 (en) 2011-11-24
EP2705857A3 (en) 2014-07-30
JP2013518086A (ja) 2013-05-20
UA108631C2 (xx) 2015-05-25
RS53346B (en) 2014-10-31
US9358309B2 (en) 2016-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2230B (zh) 放射免疫偶联物和其用途
Piramoon et al. Radiolabeled nanobodies for tumor targeting: From bioengineering to imaging and therapy
Hens et al. Labeling internalizing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III monoclonal antibody with 177Lu: in vitro comparison of acyclic and macrocyclic ligands
Goldenberg et al. Radioactive antibodies: a historical review of selective targeting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Chinn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tumor localization of 111In-labeled HuCC49ΔCH2 in BALB/c mice and athymic murine colon carcinoma xenograft
Karczmarczyk et al. Influence of DOTA chelators on radiochemical purity and biodistribution of 177Lu-and 90Y-Rituximab in xenografted mice
Takashima et al. Tumor Targeting of 211At-Labeled Antibody under Sodium Ascorbate Protection against Radiolysis
Rousseau et al. Radiolabeled Antibodies for Cancer Radioimmunotherapy
Vriesendorp et al. Tumour therapy with radiolabelled antibodies: optimisation of therapy
WO2022246183A1 (en) Trivalent radioisotope bio-targeted radiopharmaceutical,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Beckford Vera et al. 177 Lu/90 Y Intermediate-Affinity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ing EGFR and HER2/c-neu: Preparation and Preclinical Evaluation
Illidge et al. Therapy of lymphoma
Du Optimization of radioimmunotherapy for non-Hodgkin's lympho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slo

Patentee after: Nordic Nanovector A/S

Address before: Oslo

Patentee before: NORDIC NANOVECTOR A/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