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5993B -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5993B
CN102755993B CN201210256772.2A CN201210256772A CN102755993B CN 102755993 B CN102755993 B CN 102755993B CN 201210256772 A CN201210256772 A CN 201210256772A CN 102755993 B CN102755993 B CN 102755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roller
way
punch
roll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67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5993A (zh
Inventor
张良夫
秦臻
王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567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5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5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5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5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5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具有形成于支架的轧线,形成轧线的设备组包括辊道、定心辊、顶杆支座和移送机构,在穿孔完成后将毛管及顶杆沿横向快速拨离轧制线,进入顶杆循环系统,后面在脱管线使毛管与顶杆分离,并将毛管横向运出穿孔区进入连轧区,使顶杆在脱管线向前运输到顶杆冷却站进行循环冷却,冷却好的顶杆向后运输返回,重新进入轧制线,进入下一个轧制循环。本发明给出的机构使两次穿孔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很短。因本发明相关辅助设备都布置在轧线的一侧,所以当停工或检修时,沿轧线布置的机构距离更近,这样就减少了检修时的工作量。同时,为了易于检查毛管的输出辊道,上方的回料支架等设备都可以整体方便地吊走。

Description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管机械,特别涉及到一种无缝钢管生产中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生产中,穿孔机用顶杆将加热后的实心坯料穿出一个孔,形成所谓的毛管。此后,需要将顶杆与毛管分离,毛管被移送到轧机前进一步轧制,顶杆需返回穿孔机前以备进行下次穿孔。
现行的穿孔工艺,一般是固定使用一根项杆,顶杆必须在同一工位上穿进、拔出以及冷却,不仅占用生产时间,影响毛管的产量,而且容易使顶杆冷却不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当然,现有技术中也研制有部分节点的顶杆自动输送设备,如申请号为200610102135.4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穿孔机出口台顶杆的移送机构,主要特点是由曲柄连杆机构与曲柄滑块机构并排组成,即包括接料机构和托料机构;如此专利的图4所示,主要有将顶杆自动装入轧线的接料臂以及将加工后毛管及顶杆自动横向拨出轧线的托料体。
还有如申请号为200910074431.1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穿孔机顶杆的脱出装置,包括:夹送装置和挡板,所述夹送装置是由传动装置、夹紧辊机构组成。它主要可使穿孔完成后的顶杆由毛管中脱出。
然而,上述现有的装入拨出顶杆的设备或脱顶杆设备,仅是单个节点上来实现自动化的设备,其余工序仍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生产效率并未实质提高,现在还没有顶杆冷却后再循环的完整的自动化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可以在穿孔完成后将毛管及顶杆沿横向快速拨离轧制线,使顶杆在脱管线向前运输到顶杆冷却站进行循环冷却,冷却好的顶杆向后运输返回,重新进入轧制线,进入下一个轧制循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所述穿孔机出料侧具有安装于支架的轧线,所述轧线包括辊道、多组定心辊、顶杆支座和移送机构;所述辊道能支托加工中从穿孔机出来的毛管及顶杆;所述定心辊关闭时定位加工中的毛管及顶杆,所述定心辊打开时便能移出加工好的毛管及顶杆,或者装入准备进行作业的顶杆;所述顶杆支座安装于所述轧线相反于所述穿孔机的顶端,所述顶杆支座固定顶杆并承受来自穿孔机穿孔时的轴向力;所述移送机构具有多个安装于所述轧线上侧的摆臂及多个安装于所述轧线下侧的转动拨杆,所述摆臂能将准备进行作业的顶杆装入所述轧线,所述转动拨杆能将加工好的毛管及顶杆从所述轧线横向移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辊道,平行于前述辊道以将顶杆向第二辊道后部的冷却站输送,所述第二辊道前端与所述穿孔机后端对齐,所述第二辊道后端与所述冷却站后端对齐,所述转动拨杆将加工好的毛管及顶杆横向移至此第二辊道;脱顶杆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辊道中部,将第二辊道上的顶杆顺前进方向从毛管中脱出;多个毛管拨料钩,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二辊道前部的外侧,将脱顶杆后毛管横向移至外侧的毛管输送带进行毛管的下一步工艺;冷却站,设置于所述第二辊道后部的外侧,下部配置多个将顶杆从所述第二辊道拨入所述冷却站的拨料钩,冷却后顶杆在所述冷却站的进料处同侧的上部排出;多个平行支架,安装于所述冷却站内侧上部,承接在所述冷却站上部排出的顶杆;第三辊道,设于所述第二辊道上方并平行于所述第二辊道,所述第三辊道输送顶杆的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辊道,所述平行支架下来的顶杆置入所述第三辊道;拨回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三辊道前部与所述摆臂之间,将所述第三辊道输送回来的顶杆送至所述摆臂。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转动拨杆还具有多个与其错位适配的斜台架,所述斜台架呈板状,垂直于所述轧线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支架,每个斜台架顶面都为从所述转动拨杆的拨出位至所述第二辊道的导斜面,所述转动拨杆拨出位的毛管及顶杆通过所述导斜面横向滚动至所述第二辊道。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第三辊道及拨回装置安装在高于所述第二辊道的回料机架上。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冷却站为星形轮式冷却槽,所述冷却站包括间隔固定于转轴的星形轮片及截面为半圆形的水槽,所述星形轮片下半部容置于水槽中,且每个星形轮片沿外周都设有多个对齐的料槽,顶杆从所述星形轮片一侧中部滑入星形轮片的料槽从而进入所述水槽,经转动近一周后在同侧的上部排出所述星形轮片料槽。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多个平行支架间隔的错位适配于所述星形轮片,每个平行支架接料端插入相邻星形轮片之间,每个平行支架另一端的放料端连接到所述第三辊道,所述放料端位置低于所述接料端,且所述放料端及所述接料端之间是供顶杆滚动的导引面。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第三辊道与所述平行支架之间设有液压传动的挡料钩,所述挡料钩通过钩部减缓顶杆滚落时的冲力后再将顶杆向下放到所述第三辊道。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拨回装置具有多个在所述第三辊道中拨出顶杆的拨料钩,还具有多个与这些拨料钩错位适配的斜架,所述斜架呈板状,垂直于所述第三辊道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回料机架,每个斜架顶面都为从所述拨料钩的拨出位至所述摆臂接料部位的斜面,所述拨料钩拨出位的顶杆通过所述斜面横向滚动至所述摆臂接料部位。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摆臂前端接料部位为开口向上的V型槽,中部由枢接在所述支架的支杆约束,后端则固定于电机传动的曲柄轴,所述电机转动使所述摆臂后端绕曲柄轴转动,而所述摆臂V型槽将顶杆经圆弧形运动曲线放在所述辊道上。
根据上述构思,所述斜架与所述摆臂V型槽之间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板状转盘,所述转盘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仅能放一个顶杆的凹槽,所述转盘均由摆动缸带动使其绕轴转动,所述转盘转动使凹槽运动在与所述斜架对齐的接料位以及与所述V型槽对齐的出料位之间,所述斜架出料一端高于与之对齐的凹槽,而凹槽高于与其对齐的所述V型槽。
一种穿孔机的顶杆循环方法,所述穿孔机出料侧具有安装于支架的轧线,所述轧线包括辊道、多组定心辊、顶杆支座和移送机构,出料步骤包括:
一、在穿孔完成后将毛管及顶杆沿横向拨离轧线;
二、毛管及顶杆进入顶杆循环系统;
三、在顶杆循环系统中以脱顶杆装置使毛管与顶杆分离;
四、将分离后毛管横向运出穿孔区进入连轧区;
五、使分离出的顶杆在脱顶杆装置向前运输到顶杆冷却站进行循环冷却;
六、冷却好的顶杆向后运输返回,重新进入轧制线,进入下一个轧制循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给出的出料结构的所有动作都是自动化和同步的,可以在穿孔完成后将毛管及顶杆沿横向快速拨离轧制线,进入顶杆循环系统,后面在脱管线使毛管与顶杆分离,并将毛管横向运出穿孔区进入连轧区,使顶杆在脱管线向前运输到顶杆冷却站进行循环冷却,冷却好的顶杆向后运输返回,重新进入轧制线,进入下一个轧制循环。本发明给出的机构使两次穿孔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很短。因本发明相关辅助设备都布置在轧线的一侧,所以当停工或检修时,沿轧线布置的机构距离更近,这样就减少了检修时的工作量。同时,为了易于检查毛管的输出辊道,上方的回料支架等设备都可以整体方便地吊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轧线与冷却站配合的整体工艺流程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详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毛管、2顶杆、3穿孔机、4辊道、5顶杆支座、6导辊、7电机、8辊子、9定心辊、10机架、11轧线、12转动拨杆、13支架、131回料机架、14斜台架、141导斜面、15第二辊道、16辊子、17挡板机构、18脱顶杆装置、19冷却站、191星形轮片、192料槽、20毛管拨料钩、21毛管输送带、22电动机、23拨料钩、24转轴、25水槽、26第三辊道、27挡料钩、271钩部、272液压杆、280拨回装置、28拨料钩、281斜架、282斜面、29转盘、291凹槽、30摆动缸、31轴、32摆臂、33支杆、34电机、35曲柄轴、36电机、37平行支架、371接料端、372放料端、A设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应用在穿孔机3的出料侧,如图1、图2所示,穿孔机3出料侧具有安装在支架13(见图3、图4)上的轧线11,构成轧线11的设备组A一般包括辊道4、多组定心辊9、顶杆支座5和移送机构。
如图1、图2所示,辊道4优选由多个用电机7传动的辊子8所组成,这些辊子8间隔排布在轧线11下侧,主要用以支托加工中从穿孔机3出来的毛管1及顶杆2,而穿孔加工中的顶杆2穿在毛管1中。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定心辊9一般是由三个可移动位置的导辊6组成,用于引导从穿孔机出来的旋转毛管1,安装在机架10上的每组定心辊布置在辊道4的辊子8之间,定心辊9的上面一个辊子可沿轧线11的垂直方向向外旋转打开,以便毛管1能从定心辊9中拨出。定心辊9关闭时,便可定位加工中的毛管1及顶杆2;定心辊9打开时,便能移出加工好的毛管1及顶杆2,或者装入准备进行作业的顶杆2。这一部分采用现有成熟技术,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0820106043.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给出的定心辊,因不是本发明重点,所以辊道4和定心辊9部分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的顶杆支座5安装于轧线11相反于穿孔机3的另一顶端,这里顶杆支座5主要用于固定顶杆2并承受来自穿孔机3穿孔时的轴向力,较佳选用可快速固定或松开顶杆2的顶杆支座5。并且出料时,顶杆支座5较佳还能使从穿孔机3出来顶杆2可在轴向作短距离的移动,从而使后续工艺中顶杆2易于脱开毛管1。一般现有技术中还称顶杆支座5为顶杆止推座或顶杆小车。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移送机构具有多个安装于轧线11上侧的摆臂32及多个安装于轧线11下侧的转动拨杆12,在定心辊9打开的状态下,摆臂32能将准备进行作业的顶杆2装入轧线11,转动拨杆12能将加工好的毛管1及顶杆2从轧线11横向移出(图3中虚线示出了转动拨杆12拨出顶杆2的位置)。这些摆臂32前端接料部位为开口向上的V型槽321,中部由枢接在支架13的支杆33约束,后端则固定于电机34传动的曲柄轴35,电机34转动使摆臂32后端绕曲柄轴35转动,而摆臂32的V型槽321将顶杆2经圆弧形运动曲线(见图4)放在辊道4上(详细结构还可参见申请号为200610102135.4的中国发明专利)。这些结构能避免摆臂32与辊道4与定心辊9以及与转动拨杆12之间的相互干涉,提高自动化效率。
为实现顶杆的循环,本发明的出料机构还包括:第二辊道15、脱顶杆装置18、毛管拨料钩20、冷却站19、平行支架37、第三辊道26及拨回装置280;这里的第二辊道15、冷却站19、平行支架37、第三辊道26及拨回装置280便组成了自动化的顶杆循环系统,而脱顶杆装置18及毛管拨料钩20便组成了毛管出料系统。
如图1、图2所示,第二辊道15较佳平行于前述辊道4,可以将顶杆2向第二辊道15后部的冷却站19输送,最好是,第二辊道15前端与穿孔机3的后端对齐,第二辊道15后端与冷却站19后端对齐,第二辊道15优选由辊子16组成,平行于前述轧线11。如图3、图4所示,可以选择由转动拨杆12将加工好的毛管1及顶杆2横向移至第二辊道15,不过也可以选择转动拨杆12再设多个与其错位适配的斜台架14,斜台架14呈板状,垂直于轧线11方向间隔安装于支架13,每个斜台架14顶面都为从转动拨杆12的拨出位至第二辊道15的导斜面141,被转动拨杆12拨出位的毛管1及顶杆2可通过导斜面141横向滚动至第二辊道15。以此,转动拨杆12仅以较小行程将毛管1及顶杆2拨出轧线11即可,导斜面141接在轧线11外,来完成向第二辊道的输送,能节约能源,还可以在辊道4和第二辊道15之间提供足够的组装空间。
如图1、2所示,脱顶杆装置18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为:在第二辊道15的中部设有毛管挡板机构17,用以挡住毛管,顶杆2使用脱顶杆装置18从毛管1中抽出,脱顶杆装置18将第二辊道15上的顶杆2顺前进方向从毛管1中脱出(此一实例详细结构可见申请号为200910074431.1中国发明专利);将其应用于本发明的机构中,可实现穿孔加工后的顶杆2从毛管中脱出,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循环使用。
如图3所示,多个毛管拨料钩20间隔安装于第二辊道15前部的外侧,将脱顶杆2后的毛管1横向移至外侧的毛管输送带21进行毛管1的下一步工艺,毛管输送带21较佳选用运输链床。
如图1、图4所示,冷却站19设置于第二辊道15后部的外侧,下部配置多个将顶杆2从第二辊道15拨入冷却站19的拨料钩23,拨料钩23配置在由电动机22传动的辊子16之间,并且冷却后顶杆2可在冷却站19的进料处同侧的上部排出。本发明冷却站19优选为星形轮式冷却槽,冷却站19包括间隔固定于转轴24的星形轮片191及内槽截面为半圆形的水槽25,星形轮片191下半部容置于水槽25中,以便冷却放在星形轮上的顶杆2。且每个星形轮片191沿外周都设有多个对齐的料槽192,顶杆2从星形轮片191一侧中部滑入星形轮片191的料槽192从而进入水槽25,经转动近一周后在同侧的上部从星形轮片191的料槽192排出。液压传动的拨料钩23把顶杆2拨到冷却站19的料槽192内,由电机36传动的星形轮片191平行于轧线11的转轴24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且为了更好容装顶杆2,料槽192的一侧较佳向与星形轮片191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使得料槽192开口处的宽度小于槽底处的宽度。该倾斜侧的倾斜角度定义为该倾斜侧的边线与该边线顶点的法线的夹角,可不大于10度,但最好别小于5度。
如图4所示,多个平行支架37安装于冷却站19内侧上部,承接在冷却站19上部排出的顶杆2;多个平行支架37间隔的错位适配于星形轮片191,每个平行支架37的接料端371插入相邻星形轮片191之间,每个平行支架37另一端的放料端372连接到第三辊道26,放料端372位置低于接料端371,且放料端372及接料端371之间是供顶杆滚动的导引面373,导引面373顶面有弧度且弧顶位于接近接料端371的位置,以控制星形轮片191上的顶杆2通过弧顶后只会向第三辊道26方向滚动。如图4所示,在星形轮片191旋转尚不到一周,每一根顶杆2通过最高点之后,便自动滚落到平行支架37上,然后滚到第三辊道26上。最好在第三辊道26与平行支架37之间设有液压传动的挡料钩27,挡料钩27错位适配于平行支架37,且与平行支架37的放料端372平滑过渡,挡料钩27的钩部271与第三辊道26对齐,正常情况下,挡料钩27的钩部271受液压杆272推着向上抬起,当有顶杆2压于挡料钩27后,挡料钩27的钩部271才受压放下,以液压杆272提供一定的阻力,通过钩部271减缓顶杆2滚落时的冲力后再将顶杆2向下放到第三辊道26上。
如图3、4所示,第三辊道26设于第二辊道15上方并平行于第二辊道15,同样第三辊道26优选由电机带动的辊子组成,第三辊道26输送顶杆2的方向相反于第二辊道15,第三辊道26及拨回装置280较佳安装在高于第二辊道15的回料机架131上,回料机架131长度与第二辊道15相当,且回料机架131可不连接支架13而独立支撑,以便于检修中整体吊离。实施中,从平行支架37下来的顶杆2经挡料钩27置入第三辊道26,然后利用第三辊道26完成顶杆的返回输送。这样的位置排布不仅能节省设备占用地面空间,还可有效利用冷却站19,使顶杆2停留时间加长,以保证冷却完全。且这样的设置可提高资源利用率,不用等顶杆2返回后再次举高。
如图3、图4所示,拨回装置280安装于第三辊道26前部与摆臂32之间,以将第三辊道26输送回来的顶杆2送至摆臂32。拨回装置280具有多个在第三辊道26中拨出顶杆2的拨料钩28,还具有多个与这些拨料钩28错位适配的斜架281,同时,斜架281与摆臂32的V型槽321之间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板状转盘29。如图3,斜架281最好呈板状,垂直于第三辊道26的方向间隔安装于回料机架131,每个斜架281顶面都为从拨料钩28的拨出位至摆臂32接料部位的斜面282,被拨料钩28拨出位的顶杆2通过斜面282横向滚动至摆臂32接料部位。如图3、图4所示,转盘29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仅能放一个顶杆2的凹槽291,转盘29均由摆动缸30带动使其绕轴31转动,转盘29转动使凹槽291运动在与斜架281对齐的接料位以及与V型槽321对齐的出料位之间,图中虚线绘示的转盘29为其另一运动位置。当然,要注意凹槽291不会运动到开口向下的情况,以防顶杆掉落。本发明中,斜架281出料一端优选高于与之对齐的凹槽291,而凹槽291优选高于与其对齐的V型槽321,利用这个高度差,配合转盘29转动,可将顶杆2逐个从斜架281运送至V型槽321。
如图4所示,转盘29转动后便将顶杆2放在摆臂32的V型槽上,摆臂32在通向穿孔机3出料侧辊道4的上方,并由支杆33约束和电机34传动使其绕曲柄轴35转动,将顶杆2经圆弧曲线平稳地放在辊道4上。
当摆臂32处于图4所示位置时,摆臂下方拨出毛管1和顶杆2的通道是通的,顶杆2和“毛管1加顶杆2”的拨出和放入是同步进行的,由于运行的路径和长短不同,而运行的时间一样,因而二者设计的正好能交错开。新顶杆2落在辊道4上,顶杆2的末端将稳定地固定在顶杆支座5上并处于工作位置,进行下次穿孔,由此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运行。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发明的穿孔机出料以及顶杆的循环步骤主要包括:
一、在轧线11穿孔完成后转动拨杆12将毛管1及顶杆2沿横向拨离轧线11,顶杆2被移至第二辊道15;
二、到第二辊道15,毛管1及顶杆2也就进入了顶杆循环系统;
三、在顶杆循环系统中以脱顶杆装置18使毛管1与顶杆2分离;
四、将分离后的毛管1横向运出穿孔区进入连轧区;
五、使分离出的顶杆2在脱顶杆装置18向前运输到顶杆冷却站19进行循环冷却;
六、冷却好的顶杆2向后运输返回,重新进入轧线11,进入下一个轧制循环。
本发明给出的出料结构的所有动作都是自动化和同步的,可以在穿孔完成后将毛管及顶杆沿横向快速拨离轧制线,进入顶杆循环系统,后面在脱管线使毛管与顶杆分离,并将毛管横向运出穿孔区进入连轧区,使顶杆在脱管线向前运输到顶杆冷却站进行循环冷却,冷却好的顶杆向后运输返回,重新进入轧制线,进入下一个轧制循环。本发明给出的机构使两次穿孔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很短。因本发明相关辅助设备都布置在轧线的一侧,所以当停工或检修时,沿轧线布置的机构距离更近,这样就减少了检修时的工作量。同时,为了易于检查毛管的输出辊道,上方的回料支架等设备都可以整体方便地吊走。
虽然已参照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所述穿孔机出料侧具有安装于支架的轧线,构成所述轧线的设备组包括辊道、多组定心辊、顶杆支座和移送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具有多个安装于所述轧线上侧的摆臂及多个安装于所述轧线下侧的转动拨杆,所述摆臂能将准备进行作业的顶杆装入所述轧线,所述转动拨杆能将加工好的毛管及顶杆从所述轧线横向移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辊道,平行于前述辊道以将顶杆向第二辊道后部的冷却站输送,所述第二辊道前端与所述穿孔机后端对齐,第二辊道后端与所述冷却站后端对齐,所述转动拨杆将加工好的毛管及顶杆横向移至此第二辊道;
脱顶杆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辊道中部,将第二辊道上的顶杆顺前进方向从毛管中脱出;
冷却站,设置于所述第二辊道后部的外侧,下部配置多个将顶杆从所述第二辊道拨入所述冷却站的拨料钩,冷却后顶杆在所述冷却站的进料处同侧的上部排出;
多个平行支架,安装于所述冷却站内侧上部,承接在所述冷却站上部排出的顶杆;
第三辊道,设于所述第二辊道上方并平行于所述第二辊道,所述第三辊道输送顶杆的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二辊道,所述平行支架下来的顶杆置入所述第三辊道;
拨回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三辊道前部与所述摆臂之间,将所述第三辊道输送回来的顶杆送至所述摆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拨杆还具有多个与其错位适配的斜台架,所述斜台架呈板状,垂直于所述轧线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支架,每个斜台架顶面都为从所述转动拨杆的拨出位至所述第二辊道的导斜面,所述转动拨杆拨出位的毛管及顶杆通过所述导斜面横向滚动至所述第二辊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辊道及拨回装置安装在高于所述第二辊道的回料机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站为星形轮式冷却槽,所述冷却站包括间隔固定于转轴的星形轮片及内槽截面为半圆形的水槽,所述星形轮片下半部容置于水槽中,且每个星形轮片沿外周都设有多个对齐的料槽,顶杆从所述星形轮片一侧中部滑入星形轮片的料槽从而进入所述水槽,经转动近一周后在同侧的上部排出所述星形轮片料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平行支架间隔的错位适配于所述星形轮片,每个平行支架接料端插入相邻星形轮片之间,每个平行支架另一端的放料端连接到所述第三辊道,所述放料端位置低于所述接料端,且所述放料端及所述接料端之间是供顶杆滚动的导引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辊道与所述平行支架之间设有液压传动的挡料钩,所述挡料钩通过钩部减缓顶杆滚落时的冲力后再将顶杆向下放到所述第三辊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回装置具有多个在所述第三辊道中拨出顶杆的拨料钩,还具有多个与这些拨料钩错位适配的斜架,所述斜架呈板状,垂直于所述第三辊道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回料机架,每个斜架顶面都为从所述拨料钩的拨出位至所述摆臂接料部位的斜面,所述拨料钩拨出位的顶杆通过所述斜面横向滚动至所述摆臂接料部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前端接料部位为开口向上的V型槽,中部由枢接在所述支架的支杆约束,后端则固定于电机传动的曲柄轴,所述电机转动使所述摆臂后端绕曲柄轴转动,而所述摆臂V型槽将顶杆经圆弧形运动曲线放在所述辊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架与所述摆臂V型槽之间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板状转盘,所述转盘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仅能放一个顶杆的凹槽,所述转盘均由摆动缸带动使其绕轴转动,所述转盘转动使凹槽运动在与所述斜架对齐的接料位以及与所述V型槽对齐的出料位之间,所述斜架出料一端高于与之对齐的凹槽,而凹槽高于与其对齐的所述V型槽。
CN201210256772.2A 2012-07-24 2012-07-24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Active CN102755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6772.2A CN102755993B (zh) 2012-07-24 2012-07-24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6772.2A CN102755993B (zh) 2012-07-24 2012-07-24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5993A CN102755993A (zh) 2012-10-31
CN102755993B true CN102755993B (zh) 2014-10-15

Family

ID=47050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6772.2A Active CN102755993B (zh) 2012-07-24 2012-07-24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59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872B (zh) * 2013-04-28 2018-01-09 朱贤华 双曲线气门输送机
CN104148389B (zh) * 2014-08-19 2016-09-07 浙江中星钢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下料装置的无缝钢管穿孔机
CN104942003A (zh) * 2015-07-02 2015-09-30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出料机构
CN107971346B (zh) * 2016-10-25 2020-03-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定径机终轧后控冷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7497855A (zh) * 2017-09-20 2017-12-22 张家港市圣鼎源制管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穿孔机
CN107716555B (zh) * 2017-09-22 2020-04-17 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穿孔机芯杆自动循环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6588B2 (ja) * 1991-11-21 1998-03-11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継目無鋼管穿孔プラグの潤滑方法
JP3297999B2 (ja) * 1998-05-12 2002-07-02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マンドレルミル圧延設備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圧延方法
CN100467149C (zh) * 2006-11-08 2009-03-11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孔机出口台顶杆循环的移送机构
CN201275545Y (zh) * 2008-09-23 2009-07-22 太原市通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轧制钢管的抱芯装置
CN101559448B (zh) * 2009-05-20 2011-03-23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孔机顶杆的脱出装置
CN201505665U (zh) * 2009-09-15 2010-06-16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更换装置
CN101716598B (zh) * 2009-12-24 2011-12-28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顶杆循环的大口径钢管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5993A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5993B (zh) 穿孔机的顶杆循环装置
CN204606980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
CN111037630A (zh) 一种用于切割结构壁管材的切割机
CN104384192B (zh) 拉管机和无缝管轧制方法
CN210907429U (zh) 三线拉拔机
CN211660749U (zh) 一种冷轧管机短距离自动上料装置
CN206088381U (zh) 一种集成型钢自动码垛线
CN203767416U (zh) 洗油桶传送带
CN103878337B (zh) 多工位热模法离心机生产系统
CN203638668U (zh) 用于型钢转运的成排台架
CN105665446A (zh) 一种连轧管机的双芯棒冷却、润滑装置
CN111071803A (zh) 一种自动码料装置
CN203638669U (zh) 用于型钢转运的链条输送机构
CN203044492U (zh) 一种穿孔机顶杆立体循环装置
CN210702211U (zh) 一种轮辋扩张精整装置
CN210824474U (zh) 钢板堆垛装置
CN205555417U (zh) 一种箱式物料高速斜轮分拣机
CN210847682U (zh) 一种冷拔机自动下料装置
CN211005536U (zh) 一种高速钢轧辊生产用淬火冷却装置
CN207563437U (zh) 一种夹送辊及轧机生产线
CN104942003A (zh) 一种轧机出料机构
JP2696659B2 (ja) 熱交換器の搬送装置
CN202137286U (zh) 棒材输送装置
CN110293196B (zh) 轮圈冷滚二次成型设备
CN111618169A (zh) 一种布水管自动送料预打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