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5386A -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5386A
CN102755386A CN2012102531788A CN201210253178A CN102755386A CN 102755386 A CN102755386 A CN 102755386A CN 2012102531788 A CN2012102531788 A CN 2012102531788A CN 201210253178 A CN201210253178 A CN 201210253178A CN 102755386 A CN102755386 A CN 102755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ethanol
radix isatidis
prepara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31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5386B (zh
Inventor
方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ZBD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ZBD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ZBD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ZBD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531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5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5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5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5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5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含有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其中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10-18∶0.6-2∶0.3-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对禽流感病毒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药理研究对明确中药药效成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中药组合物的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芩、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是中国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其中:
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咖啡酸,绿原酸既是抗病毒、抗菌的有效成分,也是可疑的致敏原性物质,且绿原酸不稳定,易分解为咖啡酸。因此,制剂中应严格限定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含量;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凉血、泄肺火等作用,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表告依春是板蓝根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内毒素、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连翘苷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排脓等功效,主治温热、疮疡、瘰疬、丹毒、斑疹、流感等。
含有黄芩、金银花、连翘或板蓝根的药物组合物或制剂的相关报道很多,具体如下:
CN200510101989.6公开了大剂量黄芩苷在制备抗病毒或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每日应用黄芩苷的剂量为200-1000mg。
CN200610135841.9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菌、抗病毒以及解热镇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制成该药物组合物所含药效组分的原料药的组成为:板蓝根和黄芩苷,其重量份数为:板蓝根250-30000份、黄芩苷60-2000份。
CN03100880.1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其成分连翘、蒲公英、黄芩、金银花、板蓝根按照重量份比60-65:48-52:35-40:35-70通过煎煮、浓缩、干燥等步骤制得颗粒状药物。
CN200510104997.6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其含有金银花提取物1-97%、黄芩提取物3-99%、连翘提取物0-96%。
CN93100903.0公开了一种双黄连胶囊的原料组成及其制备方法。提取方法是将黄芩、连翘、金银花分别提取后混合,制成胶囊。
CN200610011589.0公开了一种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的重量份比为7:3:12:7,提取方法为将四种药材,加水煎煮1-3次,每次1-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0(75℃)的浸膏;加入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充分搅拌,静置18-36h,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制备成或加入适当的辅料制成制剂。
CN200910135789.0公开了一种复方芩兰口服液,该专利中采用碱溶酸沉法单独处理黄芩,具体为,将黄芩净选后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过滤,然后调节滤液的pH值至1.0-2.0(80±5℃),保温1h后静置12h,过滤得到沉淀,然后向上述沉淀中加入沉淀重量6-8倍量的水,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后加等体积量的乙醇,待沉淀溶解后滤去杂质,再将滤液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并于60℃保温30min,静置12h之后,过滤,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7.0,备用;将净选的金银花、连翘和板蓝根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并过滤,再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8(75℃)的清膏;然后向经过煎煮处理得到的清膏中加入占总体积量75%的乙醇,搅拌后静置24h,过滤并回收乙醇,再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5(75℃)的清膏,最后,向醇沉处理得到的清膏中加入清膏重量2-4倍量的水并搅拌,合并所有的提取物,最终制备的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为12-20mg/ml。
CN201010194759.X公开了一种双黄连药物组合物,并提供了提取方法,如下:金银花、连翘,水浸渍,煎煮,合并滤液,浓缩,醇沉,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黄芩加水煎煮,合并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静置,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最终得到的该组合物中包含黄芩苷6.5-8.5mg/ml、绿原酸与咖啡酸0.19-0.28mg/ml、连翘苷0.14-0.21mg/ml。
CN200710181108.5提供一种复方黄芩微乳制剂,它是由黄芩,连翘,金银花经提取后,加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和水组成的微乳溶液。在其实施例2中公开了三种中药一起提取的方法,具体如下:取黄芩30g、连翘60g、金银花30g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备用,合并水煎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静置,滤过,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一)分册中标准号为WS-10749(ZD-0749)-2002,产品名称为复方芩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如下:金银花500g、黄芩500g、连翘1000g、板蓝根500g,以上四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8(7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蔗糖100g或甜菊素10g(无蔗糖),搅拌使溶解,加水至规定量,煮沸15分钟,待温度降至80℃以下时调节pH值至6.8~7.2,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现有产品组方中要么不含有板蓝根,要么虽然含有板蓝根但由于制备方法的原因,不能显著提取出其有效成分,含量过低,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比更加合理的抗病毒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有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其中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10-18:0.6-2:0.3-1。
优选地,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12-18:0.7-1.6:0.4-0.8。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除含有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外,还可含有表告依春,且表告依春:黄芩苷:绿原酸和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0.05-0.3:10-18:0.6-2:0.3-1。
优选地,表告依春: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0.08-0.3:12-18:0.7-1.6:0.4-0.8。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
本发明所述的重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医药领域公知的重量单位。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四味药材按照1:1:2:1投料,先将板蓝根加适量水浸泡,再将四味药材连同浸泡液共同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滤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80%,充分搅拌,静置12-36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即得。
优选地,本发明的组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板蓝根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0-15小时,备用;
2)按照板蓝根、金银花、黄芩、连翘的重量比为1:1:1:2,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加入板蓝根浸泡后得到的板蓝根及其板蓝根浸泡液,然后加入四味中药6-9倍量的水,共同煎煮2-3次,每次煎煮1-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8(7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80%,搅拌,静置12-36h,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四味药材按照1:1:2:1投料,先将板蓝根加适量水浸泡,再将四味药材连同浸泡液共同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滤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80%,充分搅拌,静置12-36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即得。
优选地,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板蓝根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0-15小时,备用;
2)按照板蓝根、金银花、黄芩、连翘的重量比为1:1:1:2,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加入板蓝根浸泡后得到的板蓝根及其板蓝根浸泡液,然后加入四味中药6-9倍量的水,共同煎煮2-3次,每次煎煮1-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8(7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80%,搅拌,静置12-36h,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上述组合物的制剂,由上述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组成。
所述制剂为口服液、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注射剂。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润湿剂、溶剂、表面活性剂或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微晶纤维素或葡萄糖等;
所述粘合剂选自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淀粉、糊精、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所述崩解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聚乙二醇、碳酸钙、碳酸氢钠、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
所述助悬剂选自微粉硅胶、蜂蜡、纤维素、固态聚乙二醇;
所述润湿剂选自甘油、吐温-80、乙氧基氢化蓖麻油或卵磷脂;
所述溶剂选自乙醇、液态聚乙二醇、异丙醇、吐温-80、甘油、丙二醇或植物油,所述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蓖麻油、花生油、调和油等;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脂肪酸山梨坦或聚山梨酯(吐温)等;
所述矫味剂选自阿斯巴甜、蔗糖素、甜菊素、香精、柠檬酸或糖精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剂中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取本发明组合物,加水溶解,加入药材总量2%-10%的蔗糖或0.2%-1%的甜菊素,搅拌使溶解,加水至规定量,煮沸10-20分钟,待温度降至80℃以下时调节pH值至6.0-7.5,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或其制剂在制备治疗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流感病毒为禽流感病毒,所述禽流感病毒优选为甲型H1N1病毒。
本发明提供的抗病毒的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中,将板蓝根提前浸泡能够显著提高表告依春的含量。
现有提取技术中,板蓝根效成分中表告依春提取不完全,含量低。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中,将板蓝根提前浸泡后再提取能够显著提高表告依春的含量。
2、组合物及制剂:
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对禽流感病毒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2)配比合理,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1、提取方法:
1)将板蓝根500g加入到5L水中,浸泡10小时;
2)称取金银花500g、黄芩500g、连翘1000g,加入15L水,连同板蓝根及浸泡液共同煎煮2小时,滤出煎液;第二次加入15L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得组合物637g(收率为25.5%)。
2、各有效成分的检验方法如下:
1)黄芩的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0.5mg,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金银花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1%冰醋酸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4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25 16→26 84→74
25~27 26→100 74→0
27~35 100 0
35~37 16 8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和咖啡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3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1mg,置10ml棕色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3)连翘的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连翘苷对照品适量,分别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0.5mg,加水溶解后,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6g,内径为1cm)上,用70%乙醇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加50%甲醇适量,温热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4)板蓝根的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磷酸-三乙胺(8.50:90.72:0.73: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表告依春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2mg,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水20ml溶解,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2ml,水浴蒸干,残渣加流动相适量溶解,并定溶于10ml量瓶中,摇匀,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检测结果:根据以上检验方法测得实施例1组合物中,每克组合物含:黄芩苷15.7mg,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和为0.94mg,连翘苷0.47mg,表告依春0.08mg。
实施例2: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1、提取方法:
1)将板蓝根300g加入3L水,浸泡12小时;
2)称取金银花300g、黄芩300g、连翘600g,加入9L水,连同板蓝根及浸泡液共同煎煮2小时,滤出煎液;第二次加入9L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2%,充分搅拌,静置18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得组合物411g(收率为27.4%)。
2、含量检测:按照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测得实施例2组合物中,每克组合物中含:黄芩苷17.5mg,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和为0.87mg,连翘苷0.44mg,表告依春0.09mg。
实施例3: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1、提取方法:
1)将板蓝根500g加入到5L水中,浸泡15小时;
2)称取金银花500g、黄芩500g、连翘1000g,加入15L水,连同板蓝根及浸泡液共同煎煮1小时,滤出煎液;第二次加入15L水,煎煮1小时,滤出煎液;第三次加入15L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7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8%,充分搅拌,静置30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得组合物636g(收率为25.4%)。
2、含量检测:按照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测得实施例3组合物中每克组合物中含:黄芩苷28.3mg,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和为3.14mg,连翘苷1.57mg,表告依春0.47mg。
实施例4: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1、提取方法:
1)将板蓝根300g加入3L水,浸泡15小时;
2)称取金银花300g、黄芩300g、连翘600g,加入9L水,连同板蓝根及浸泡液共同煎煮2小时,滤出煎液;第二次加入9L水,煎煮2小时,滤出煎液;第三次加入9L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7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80%,充分搅拌,静置20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75℃),得组合物390g(收率为26%)。
2、含量检测:按照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测得实施例4组合物中每克组合物中含:黄芩苷27.7mg,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和为1.54mg,连翘苷1.23mg,表告依春0.46mg。
实施例5:抗病毒的口服液
1、制备方法:取实施例2组合物411g加入蔗糖60g,搅拌使溶解,加水至规定量,煮沸15分钟,待温度降至80℃时调节pH值为6.9,滤过,灌装,灭菌,制成600ml,即得。
2、含量检测:参考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为12.5mg/ml,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含量为0.66mg/ml,连翘苷的含量为0.35mg/ml,表告依春的含量为0.09mg/ml。
对比例1: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参考专利200610011589.0的实施例1,其提取方法为:
取金银花500g、黄芩500g、连翘1000g、板蓝根500g,以上四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8的清膏,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5%,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得组合物508g(收率为20.32%)。
对比例2: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参考专利200910135789.0的实施例2,其提取方法为:
取净选过的黄芩500g分别加4000ml、3000ml、3000ml水煎煮3次,第一次2h,第二、三次各1h,合并煎液并过滤,随后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保温1h后静置12h后过滤,再向沉淀中加入6倍沉淀重量的水,并用4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体积量乙醇,搅拌使沉淀溶解并过滤,将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min,静置12h后过滤,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得提取物1,乙醇可回收备用。
然后,取净选后的金银花500g、连翘1000g、板蓝根500g分别加16L、12L水合并煎煮两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合并煎液并滤过,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的清膏;随后加入占总体积量75%的乙醇,充分搅拌,静置24h后过滤,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并加清膏重量2倍量的水后冷藏24h,过滤,得提取物2。合并提取物1和2,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75℃),得提取物552g(收率为22.08%)。
对比例3: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参考专利201010194759.X的实施例1,其制备方法为:
取500g金银花,2000g连翘,加8倍量水浸渍30分钟后,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75℃测),放冷至40℃,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3倍量水,调节pH值7.0,充分搅拌并加热至沸腾,静置48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75℃测),放冷至4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5%,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银翘提取物。
取500g黄芩酌以碎断,加4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用2mol/L盐酸调节pH值至1.5,在80℃保温30分钟,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加8倍量水,搅拌,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并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涤至pH值至4.0,60℃以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
取黄芩提取物加水适量,加热并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使溶解,滤过,取银翘提取物加水适量,溶解过滤,合并两种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75℃),得混合物547g(收率为17.5%)。
对比例4:组合物
参考专利200710181108.5的实施例2,提取方法为:
取黄芩30g、连翘60g、金银花30g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备用,合并水煎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静置,滤过,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7(75℃),得组合物18g(收率为15%)。
实验例1:含量检测
根据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的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表告依春等进行检测,最终结果见表1。
表1:对比例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含量比较
Figure BDA00001914934500121
表1结果显示: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药用组合物中表告依春的含量增加。
实验例2:抗禽流感病毒的效果
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6-20g。
2、病毒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
3、实验分组:昆明种小鼠2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对比例1-4给药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4给药组。
各供试样品分别用水溶解,配制成含黄芩苷10mg/ml的溶液,备用。
4、实验方法:
除空白对照组外,取108.25EID50亚型禽流感病毒悬液,每鼠0.05ml。感染后24小时开始灌胃给药,给药剂量为0.1ml/10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7天。
自感染后第一天开始观察小鼠发病率和生存状况,对各组动物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加以比较。
5、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6、实验结果:具体结果见表2。
表2:抗禽流感病毒的存活数及存活率比较
  动物数(只)   存活数(只)   存活率(%)
  空白对照组   20   20   100
  模型对照组   20   2   10
  实施例1   20   14   70**#
  实施例2   20   15   75**#
  实施例3   20   16   80**#
  实施例4   20   17   85**#
  对比例1   20   11   55
  对比例2   20   10   50
  对比例3   20   9   45
  对比例4   20   9   45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对比例组比较,p<0.05。
表2结果显示:
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1-2天开始,各组动物均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感染症状,表现为毛发蓬松,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倦怠无力,尾色暗淡,渐行性消瘦等。各组小鼠大部分在3天后表现明显的感染症状。感染后7天内,模型对照组小鼠相继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仅存活2只。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4组和对比例1-4组各组小鼠也相继有发病情况产生,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感染症状较轻,存活率、生存时间均有明显提高;
与对比例各组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组的存活率、生存时间均高于对比例组,并且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实验例3: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影响
1、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07/2009(H1N1),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毒种库提供。
2、细胞:MDCK细胞。
3、实验药物:
将实施例1-4样品与对比例1-4样品先用蒸馏水将其稀释至黄芩苷含量为15mg/ml,再用细胞维持液2倍梯度稀释,共8个稀释度。
4、对照药物:
羧酸奥司他韦由罗氏制药公司提供,批号:RO0640802-002;用PBS缓冲液配制成终浓度1000μmol/l,使用0.22μm滤器过滤后分装,4℃保存备用。
5、实验方法:
培养基:DMEM培养基和标准胎牛血清均购自Hyclone公司,牛血清白蛋白V和TPCK-胰酶均购自Sigma公司。MDCK细胞生长液为含5%标准胎牛血清的DMEM,MDCK细胞维持液为含2μg/ml TPCK-胰酶和0.2%牛血清白蛋白V的DMEM。
病毒的TCID50滴定:首先,常规消化MDCK细胞,接种96-孔培养皿,细胞密度为1×105细胞/孔。细胞置于5%CO2培养箱中37℃培养过夜,待细胞长至70%-90%时用于TCID50滴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07/2009)液采用细胞维持液10倍倍比稀释,共10个稀释度。用PBS缓冲液(pH7.4)洗MDCK细胞3次,吸尽PBS缓冲液后,加入倍比稀释的病毒液,每个稀释度8孔,每孔100μl。置于5%CO2培养箱35℃培养5天,观察细胞病变。
药物对MDCK细胞毒性测定:常规消化MDCK细胞,接种96-孔培养皿,细胞密度为1×105细胞/孔。细胞置于5%CO2培养箱中37℃培养过夜,待细胞长至70%~90%时用于药物的细胞毒性测定。用PBS缓冲液(pH7.2)洗MDCK细胞3次,吸尽PBS缓冲液后,加入倍比稀释的试验样品,每个稀释度4孔,每孔100μl。置于5%CO2培养箱中37℃培养4天,观察细胞病变。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毒性浓度(TC50)。
评价指标:
A、对MDCK细胞毒性的影响:使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样品对MDCK细胞的毒性,按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毒性浓度,进行3次重复试验。
B、体外药效学评价:
常规消化MDCK细胞,接种96-孔培养板,密度为1×105细胞/孔。细胞置于5%CO2培养箱中37℃培养过夜,待细胞长至70%~90%时用于试验。
取-80℃冻存的病毒液,采用细胞维持液稀释至100TCID50/100μl。用PBS缓冲液(pH7.4)洗MDCK细胞3次,吸尽PBS缓冲液后,加入病毒液,每个稀释度4孔,每孔100μl。吸附1小时后吸出病毒液,然后加入含梯度稀释药物的细胞维持液100μl,同时设病毒对照和细胞对照和药物对照。
将细胞置于35℃5%CO2温箱培养,4天后观察CPE,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抑制有效浓度(IC50)。
5、选择指数计算方法:(SI)=TC50/IC50
6、实验结果:见表3
表3:组合物在MDCK细胞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Figure BDA00001914934500151
Figure BDA00001914934500161
表3结果显示:实施例1-4组的选择指数显著高于对比例1-4组,这表明实施例1-4组在MDCK细胞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比例1-4组。
7、结论: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含有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其中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10-18:0.6-2:0.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苷、绿原酸与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12-18:0.7-1.6:0.4-0.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中还含有表告依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中:表告依春:黄芩苷:绿原酸和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0.05-0.3:10-18:0.6-2:0.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告依春:黄芩苷:绿原酸和咖啡酸:连翘苷的重量比为0.08-0.3:12-18:0.7-1.6:0.4-0.8。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备:将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四味药材按照1:1:2:1投料,先将板蓝根加适量水浸泡,再将四味药材连同浸泡液共同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滤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80%,充分搅拌,静置12-36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板蓝根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0-15小时,备用;
2)按照板蓝根、金银花、黄芩、连翘的重量比为1:1:1:2,称取金银花、黄芩、连翘,加入板蓝根浸泡后得到的板蓝根及其板蓝根浸泡液,然后加入四味中药6-9倍量的水,共同煎煮2-3次,每次煎煮1-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8(7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80%,搅拌,静置12-36h,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即得。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四味药材按照1:1:2:1投料,先将板蓝根加适量水浸泡,再将四味药材连同浸泡液共同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滤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80%,充分搅拌,静置12-36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即得。
9.含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上述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组成,所述制剂为口服液、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注射剂。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剂在制备治疗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210253178.8A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2755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3178.8A CN102755386B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3178.8A CN102755386B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5386A true CN102755386A (zh) 2012-10-31
CN102755386B CN102755386B (zh) 2014-04-16

Family

ID=47050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3178.8A Active CN102755386B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538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0441A (zh) * 2013-04-08 2013-08-07 周有财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6309464A (zh) * 2015-10-10 2017-01-11 长沙博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禽畜增免抗病毒的中药成分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26465A (zh) * 2017-04-26 2017-09-05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药物制剂
CN107441107A (zh) * 2016-10-31 2017-12-08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0100A (zh) * 2020-03-30 2020-07-28 韶关学院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金花茶咖啡碱、绿原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2377A (zh) * 2021-10-14 2021-12-17 江南织造府(宁波)线业有限公司 羊绒制品用抗病毒整理剂及整理方法
CN115356415A (zh) * 2022-08-26 2022-11-18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甘露消毒丸中5种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416A (zh) * 2006-03-29 2006-11-08 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416A (zh) * 2006-03-29 2006-11-08 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0441A (zh) * 2013-04-08 2013-08-07 周有财 一种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6309464A (zh) * 2015-10-10 2017-01-11 长沙博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禽畜增免抗病毒的中药成分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41107A (zh) * 2016-10-31 2017-12-08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6465A (zh) * 2017-04-26 2017-09-05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药物制剂
CN111450100A (zh) * 2020-03-30 2020-07-28 韶关学院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金花茶咖啡碱、绿原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2377A (zh) * 2021-10-14 2021-12-17 江南织造府(宁波)线业有限公司 羊绒制品用抗病毒整理剂及整理方法
CN113802377B (zh) * 2021-10-14 2023-04-11 江南织造府(宁波)线业有限公司 羊绒制品用抗病毒整理剂及整理方法
CN115356415A (zh) * 2022-08-26 2022-11-18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甘露消毒丸中5种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CN115356415B (zh) * 2022-08-26 2023-12-26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甘露消毒丸中5种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5386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5386B (zh)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CN1733105B (zh) 治疗妇科疾病的金鸡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11789918A (zh) 一种抗冠状病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68308A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455B (zh) 苦豆子提取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2512482A (zh) 一种鬼箭羽提取物及其降糖活性与在制备降血糖制品中的应用
CN102526427B (zh) 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2188635A (zh) 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084951B (zh) 治疗呼吸道相关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25614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88483B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104A (zh) 一种消炎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9562A (zh) 一种蒲地蓝消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CN101167771A (zh) 长春花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用途
CN102626465A (zh) 一种龙柴方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9862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感冒的重楼提取物
CN102349956B (zh) 一种润燥止痒复方的提取物及其制剂
CN111413442A (zh) 一种药物的含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01375954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474040A (zh) 一种防治偏头痛疾病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15007A (zh)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981832A (zh) 栀子提取物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用途
CN111773258B (zh) 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蒙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40496B (zh) 一种柴胡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0721A (zh)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