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3922B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3922B
CN102753922B CN201180009129.3A CN201180009129A CN102753922B CN 102753922 B CN102753922 B CN 102753922B CN 201180009129 A CN201180009129 A CN 201180009129A CN 102753922 B CN102753922 B CN 102753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main box
freez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9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3922A (zh
Inventor
上田启裕
山中直树
柿田健一
上野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471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17979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464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069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471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17979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3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3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Ligh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30Lighting for domestic or personal use
    • F21W2131/305Lighting for domestic or personal use for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罩部件的冷藏库,为了从冷藏库的开口部向里侧照明,即使在半导体发光元件倾斜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亮度的降低。该冷藏库(100)具备: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主箱体(101)、设置于主箱体(101)的内壁并对主箱体(101)内部射出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罩部件(220)具备:按照与朝向主箱体(101)内部的透射部(221)的外表面垂直的轴即透射轴(A)比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被配置的内壁面垂直的轴即内壁轴(C)更向里侧倾斜的方式配置的透射部(221)、将透射部(221)支承于主箱体(101)的支承部(222),半导体发光元件(210)配置为,光轴(B)与透射轴(A)同方向、或比透射轴A朝向开口部侧。

Description

冷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藏库,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对库内进行照明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冷藏库。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具备对库内照射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冷藏库。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冷藏库,其在冷藏库的库内顶棚上具备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即发光二极管。该半导体发光元件按照照射的光的光轴朝向铅直方向的方式配置,通过沿铅直方向向下照射光,能够照亮冷藏库的库内。
另外,在冷藏库中设置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情况下,要保护半导体发光元件不受结露影响,通常设置罩部件。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冷藏库,在该冷藏库的库内顶棚具备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即发光二极管。该半导体发光元件按照半导体发光元件被安装的基板的板面和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垂直相交的方式安装于基板。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冷藏库,该冷藏库具备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通过沿纵方向将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即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设于冷藏库的侧壁的凹部中,并用罩覆盖发光二极管整体而形成。
上述罩具有使发光二极管周围的气氛与库内的气氛隔绝的功能,使配置于维持为比室温低的温度的冷藏库的库内的发光二极管和基板不结露。另一方面,由于需要使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透射而对库内进行照明,因此,上述罩由透射可见光的透明的树脂形成。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冷藏库中,为了提高库内的观看性,至今广泛采用如下结构:在冷藏库的跟前侧(开口部侧)配置发光二极管,并从冷藏库的跟前侧朝向里侧照射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28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873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冷藏库中,为了提高库内的能见度,至今广泛采用从冷藏库的跟前侧(开口部侧)朝向里侧照射光的结构。但是,在采用该种构成的情况下,有时会感觉到库内的一部分较暗。为了消除该种库内的暗度,而增加配置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数,或提高半导体发光元件自身的发光强度即可,这样,增加了耗电量,并不优选。
因此,本申请发明者等进行深刻研究和实验,结果发现如下的现象。即,为了从冷藏库的跟前侧(开口部侧)朝向里侧照射光,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光轴向里侧倾斜的方式配置。另外,覆盖该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前方的罩部件沿内壁面配置。在该情况下,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大部分通过上述罩部件反射。其结果是,照射到库内的光量降低,库内变暗。
像这样,在现有的冷藏库中,存在如下问题,即使为了提高里侧的亮度而倾斜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但也不能提高其亮度。
本申请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研制而成,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库,其具备即使在半导体发光元件倾斜配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照度的降低的罩部件。
另外,现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基板的关系上,在采用上述那样的构成的情况下,需要使基板产生较大倾斜。
在该情况下,基板向冷藏库的库内突出,使冷藏库的内容积降低。另外,在从冷藏库取出放入物品时也会成为障碍。为了抑制该种基板向冷藏库内部的突出,在冷藏库的内壁上设置凹陷部而收容倾斜的基板即可,但为了使基板充分倾斜,必须使凹陷部的深度较深,冷藏库的隔热性能降低。
本申请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库,即使在半导体发光元件倾斜配置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基板向冷藏库内部的突出,并能够使凹陷部的深度变浅。
另外,在采用在冷藏库的开口部附近配置照明单元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使用冷藏库的使用者和半导体发光元件的距离较近,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有时会使使用者感觉到刺眼,难以看见库内保存的物品。另外,使用者能够看到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安装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基板和配线等,从冷藏库的美观上考虑并不优选。
本申请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库,即使在冷藏库的开口部附近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冷藏库的使用者不会因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而感到刺眼,另外,抑制打开冷藏库时看到的美观性的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申请发明的冷藏库具备:前面具有开口部的主箱体;配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对所述主箱体内部射出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将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气氛阻隔的罩部件,所述罩部件具备:透射部,其为使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射的板状的透射部,配置成作为与面向所述主箱体内部的该透射部的外表面垂直的轴的透射轴,比作为与配置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内壁面垂直的轴的内壁轴向里侧倾斜,安装于所述主箱体的、将所述透射部支承在所述主箱体的支承部,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成其光轴与所述透射轴同方向,或者比所述透射轴更朝向开口部侧。
据此,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大部分沿透射部221的透射轴透射,并照射冷藏库的里侧。因此,由于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大部分不会被罩部件反射而直接照射冷藏库的里侧,因此,能够不增加耗电量而提高冷藏库内部的亮度。
而且,优选还具备凹陷状地设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收容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凹陷部,所述透射部的进深方向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凹陷部的内部。
据此,由于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在凹陷部的内部,所以可无需牺牲冷藏库内部的收容空间而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另外,在使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比透射部的透射轴更向开口部侧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凹陷部的深度变薄,并能够抑制冷藏库的隔热性能的降低。并且,无论是否采用透射部相对于内壁面倾斜配置的罩部件,都会抑制罩部件比内壁面更向内部突出的量,因此,能够抑制罩部件成为收容于冷藏库内部的收容物的取出放入时的障碍,能够确保冷藏库内部的收容空间宽广。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申请发明的冷藏库具备:前面具有开口部的主箱体;配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开口部附近的内壁,对所述主箱体内部射出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将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气氛阻隔的罩部件,所述冷藏库具备基板,该基板为安装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并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电力的配线的板状基板,所述基板配置成,配置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内壁面、与作为安装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所述基板的面的板面平行,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为光轴比作为垂直于所述内壁面的轴的内壁轴更向里侧倾斜。
据此,由于即使以光轴从冷藏库的开口部附近朝向里侧的方式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也使板面与冷藏库的内壁面平行的方式配置基板,因此,能够抑制基板向冷藏库内部的突出。另外,在冷藏库的内壁上设置凹陷部并在凹陷部的内部配置基板的情况下,能够使凹陷部的深度变浅。
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具备:元件主体;和从所述元件主体突出状地设置的导线,该冷藏库还具备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保护所述导线,并将所述元件主体固定于所述基板。
据此,即使基板和元件主体分离配置,基板和元件主体通过导线物理连接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中间部件保护导线,因此,能够防止导线无意中与任一部件接触而造成的导线短路。另外,冷藏库中产生的因压缩机等的振动引起的元件主体的较大振动能够通过中间部件受到抑制。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申请发明的冷藏库具备: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主箱体、配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的开口部附近并朝向所述主箱体的里侧射出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使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射的透射部,将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气氛阻隔的罩部件、配置在所述透射部的该冷藏库的开口部侧并使所述罩部件的内部难以看见的遮蔽部件。
由此,由于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并通过透射部的光从冷藏库的开口部附近朝向里侧照射,因此,能够照亮储藏于冷藏库内的物品。另外,由于要直接射入到眼中的光被遮蔽部抑制,因此,冷藏库的使用者不会感觉到刺眼能够看见储藏于冷藏库内的物品。另外,由于利用遮蔽部件,使用者难以看到罩部件内部,抑制半导体发光元件等引起的美观性的降低,通过遮蔽部件的设计,能够维持、提高打开门时的冷藏库的美观。
而且,还可具备一种基座,其安装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并保持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该基座与所述遮蔽部件一体地设置。
由此,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而使罩部件内部难以看见,能够以低成本实现上述作用效果。
另外,所述遮蔽部件可以与所述罩部件一体地设置。即,所述遮蔽部件可以为所述罩部件的一部分。
由此,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而使罩部件内部难以看见,能够以低成本实现上述作用效果。
而且,所述遮蔽部件也可以是在所述罩部件表面的一部分设置有使光漫反射的凹凸的部分。
据此,通过罩部件的表面的凹凸,光进行漫反射,罩部件的内部难以看见,能够实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能够提示在冷藏库的使用者容易看到的部分具有新的设计,能够以低成本提高冷藏库的美观。
另外,所述遮蔽部件可以由与所述透射部不同的材质构成。
据此,例如,由于能够以不完全透光的材质构成罩部件的一部分而作为遮蔽部件,能够在完全遮挡冷藏库的使用者的视线的状态下使其难以看见罩部件的内部。另外,由于也可在遮蔽部件进行着色,放宽了设计创作的自由度,能够提高打开门时的冷藏库的美观。
发明效果
通过本申请发明,能够使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效率良好地透射到冷藏库内部,能够不增加耗电量而照亮冷藏库内部。
另外,根据本申请发明,由于在与基板的板面的法线交叉的方向上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轴,能够抑制向冷藏库内部的突出,另外,能够使凹陷部的深度变浅。
而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库,即使在冷藏库的开口部附近设置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冷藏库的使用者也不会因从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而感觉到刺眼,另外,能够抑制打开冷藏库时被看到而引起的美观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表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平面图。
图2是从正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平面图。
图3是从侧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从上方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对应图3的G-G线)的平面图。
图5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8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9从正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平面图。
图10是从侧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从侧面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12是从侧方切除一部分然后示意性地表示基板和半导体发光元件的连接状态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中间部件的图,(a)从侧方表示中间部件的截面(如图12所示的方向)的平面图,(b)是从正面表示中间部件的平面图。
图14是从侧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15是从正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平面图。
图16是从上方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的平面图。
图17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组装有主箱体的前部照明单元及其附近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22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00    冷藏库
101    主箱体
102    冷藏室
103    冷冻室
104    蔬菜室
105    制冰室
106    切换室
107    隔热门
108    前板
110    搁板
120    凹陷部
171    内箱
172    外箱
173    隔热材料
200    照明单元
210    半导体发光元件
211    元件主体
212    导线
220    罩部件
221    透射部
222    支承部
223    基板
224    遮蔽部件
225    立起部
230    基座
231    凸缘部
232    孔
240    中间部件
241    第一面
242    第二面
243    插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发明的冷藏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从正面表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平面图。
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0具备在前面开口的主箱体101。另外,主箱体101具备内部被划分而形成的多个子箱体。
在此,主箱体101为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箱体,具备对冷藏库100的内部和外部的热输出输入进行阻隔的隔热性能。主箱体101如该图圆内通过截面所示,由用ABS等树脂进行真空成型(Vacuum Forming)而成的内箱171、使用预镀钢板等金属材料的外箱172、配置于内箱171和外箱172之间的隔热材料173构成。
冷藏库100具备的子箱体根据其功能(冷却温度)分别形成有:冷藏室102、制冰室105、与制冰室105并列设置并能够改变库内的温度的切换室106、蔬菜室104及冷冻室103。
在冷藏室102的前面开口部设置有:发泡填充有例如氨基甲酸乙酯那样的发泡隔热材料的旋转式隔热门107。另外,隔热门107也与主箱体101相同,由树脂制的内板(未图示)、金属制的外板(未图示)、存在于内板和外板之间的隔热材料(未图示)构成。
另外,在制冰室105、切换室106、蔬菜室104及冷冻室103的前面开口部分别设有抽屉。制冰室105、切换室106、蔬菜室104、冷冻室103分别通过具备隔热性能的前板108可开闭地密闭,以不使冷气泄露。
图2是从正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平面图。
图3是从侧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的平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冷藏库100具备:配置于主箱体101的内壁,从主箱体101的开口部附近朝向里侧对主箱体101内部照明的照明单元200。另外,冷藏库100在主箱体101的内部可装卸地具备载置收容物的搁板110。具体来说,在冷藏室102的内部,配置有五个平板状的玻璃制的搁板110。
图4是从上方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图3的G-G线位置的截面状态)的平面图。
如该图所示,照明单元200埋设于分别设置于作为主箱体101的内壁的一部分的两侧壁的凹陷部120。
图5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如该图所示,照明单元200为对主箱体101的内部进行照明的单元,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
图6是表示罩部件的立体图。
罩部件220为将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与主箱体101内部的气氛阻隔的部件。由此,即使在主箱体101的内部进入了湿润的空气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及安装有该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基板223附着露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罩部件220为覆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主箱体101内部一侧的板状部件,为将树脂成型而得到的部件。罩部件220具备透射部221及支承部222。
透射部221为使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透射的罩部件220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该透射部为按如下所述配置的部分:与面向主箱体101内部的该透射部的外表面垂直的轴即透射轴A,比与配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冷藏室102的内壁面垂直的轴即内壁轴C向里侧(图5中箭头D侧)倾斜。透射部221由可透射可见光的透明的树脂形成。
支承部222为安装于主箱体101,并将透射部221支承于主箱体101的罩部件220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部222通过将树脂成型,与透射部221一起形成为一体。
另外,位于主箱体101的里侧的支承部222形成为,与形成凹陷部120的内壁紧贴的形状。由此,在安装有罩部件220的状态下,在沿凹陷部120的形状配置的支承部222,该支承部222不使光透射。
另外,支承部222不必与透射部221形成为一体,也可以是对作为与支承部222分体存在的透射部221进行支承的部件。
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为发出光并向主箱体101的内部射出光的发光元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半导体发光元件210采用了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并在薄且细长的矩形的基板223上排列安装有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以收容于凹陷状地设于主箱体101的内壁的凹陷部120(参照图5)的状态进行配置。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以如下方式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的中心轴即光轴B,比透射部221的外表面的法线即透射轴A更朝向开口部侧(图5中箭头E)。
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成一列,相比于搁板110更靠开口部配置(参照图3)。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至少几个配置为与搁板110配置的高度相同的高度,以光轴B朝向搁板110的状态配置(参照图3)。据此,能够抑制因搁板110的阴影而产生的库内变暗。即,搁板110由玻璃等透明的材质形成,搁板110的边缘部有时会用难以透光的框架包围。这是因为,如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高度和搁板110的高度几乎一致,则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导致的上述框架的阴影沿搁板110延伸,而不会映入其它搁板等。
另外,优选至少位于最上层的搁板110和位于最上层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高度一致。因为,由此能够减少位于最上层的搁板110的前方的框架的阴影映入冷藏库100的内部顶棚。因此,能够增加由冷藏库100的顶棚反射的光量,能够将库内整体照明。
在此,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优选配置为,光轴B与透射轴A同方向,或者光轴B比透射轴A更朝向开口部侧。这是因为,在以光轴B比透射轴A更朝向里侧(图5中箭头D)的方式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时,由于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罩部件220的支承部222遮蔽,不能以良好的效率对主箱体101的内部照明。另外,如按照光轴B比透射轴A更朝向开口部侧的方式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则即使将凹陷部120的深度设置得较薄,也可在凹陷部120的内部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能够抑制冷藏库100的隔热性能的降低。
如上所述,通过在覆盖具有从主箱体101的开口部附近朝向里侧的光轴B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罩部件220上,设置透射轴A比光轴B更朝向里侧的透射部221,能够使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高效率地透射,能够照亮主箱体101的内部。另外,由于将透射部221的整体配置在凹陷部120内部,罩部件220不会从主箱体101的内壁面突出,能够确保主箱体101的内空间宽广,能够防止在对收容于主箱体101的收容物进行取出放入时,透射部221和支承部222成为障碍。
另外,由于位于里侧的支承部222与形成凹陷部120的内壁紧贴配置,能够抑制支承部222的阴影的产生。因此,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能够效率良好地照射到冷藏室102内,照亮库内。
另外,由于使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光轴B比透射部221的透射轴A更朝向开口部侧倾斜,能够使凹陷部120的深度变薄,能够抑制冷藏库的隔热性能的降低。
另外,本申请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如图7所示,在主箱体101的内壁面不设置凹陷部120,但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也可将其周围用罩部件220覆盖。即使在该情况下,透射部221也配置为,透射轴A比内壁轴C向里侧D倾斜。另外,透射部221配置为,透射轴A比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光轴B更向里侧D倾斜。
在该种构成中,通过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透射部221的协动,能够对冷藏库100的内部效率良好地照明。
另外,如图8所示,透射部221的进深方向的一端部也可配置于凹陷部120的内部。由此,能够抑制透射部221等向冷藏库100的内部突出的长度,能够确保主箱体101的内空间宽广。另外,能够抑制在对收容于主箱体101的收容物进行取出放入时,透射部221和支承部222形成障碍。
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配置于内壁即可,不只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相当于顶棚部的内壁,也可设置于相当于侧壁的内壁或相当于底部的内壁。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不仅可以配置于冷藏室102,也可配置于冷冻室103或蔬菜室104、制冰室105、切换室106。
另外,“垂直”等词汇按容许有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程度的误差的意义使用。
(实施方式2)
图9是从正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从侧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从侧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如该图所示,照明单元200为对主箱体101的内部进行照明的单元,其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基板223、中间部件240、罩部件220。
罩部件220为将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与主箱体101内部的气氛阻隔的部件。由此,即使在主箱体101的内部进入了湿润的空气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安装有该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基板223附着露水。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罩部件220为覆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主箱体101内部一侧的板状部件,是将树脂成型而得到的部件。
基座230为安装于主箱体101的内壁并通过基板223保持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基座230与遮蔽部件224一体设置。另外,在图11中,遮蔽部件224施加有与基座230的其它部分不同的影线,这是为了明确作为遮蔽部件224发挥功能的部分,不是为了表示其与其它的基座230的部分材质不同。
另外,基座230具备向外部突出的凸缘部231。凸缘部231为,在制造主箱体101时,以与设置于内箱171的孔232的周缘抵接的状态连接的部分。由此,能够将内箱171形成容易成形的形状。另一方面,由于基座230比较小型,因此,也容易形成复杂的形状,能够使遮蔽部件224容易地一体成形。另外,在制造主箱体101时,在安装有基座230的状态的内箱171和外箱(未图示)之间填充隔热材料(未图示),凸缘部231具有抵抗填充隔热材料进行发泡时的力的功能。
基板223为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板状的部件,为设置有用于对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供给电力的配线的部件。基板223配置为,配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内壁面A与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基板223的面即板面F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基板223形成为沿冷藏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带形状,形成安装有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部件。
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为发出光并朝向主箱体101的内部射出光的发光元件,其以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的中心轴即光轴B,比垂直于内壁面A的轴即内壁轴C更朝向冷藏库100的里侧(图11中箭头D)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半导体发光元件210采用了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其具备:元件主体211、从元件主体211突出状地设置的导线212。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以收容于凹陷部120的状态配置,该凹陷部120呈凹陷状地设于作为主箱体101的内壁之一的顶棚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半导体发光元件210是以2根(图中所示仅为1根)导线212从炮弹型的元件主体211的底部沿光轴B延伸设置的状态被供给的部件,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10被安装于基板223时,如图12所示,导线212形成弯曲的状态。
这样,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元件主体211沿光轴B较长的情况下,特别是能够使半导体发光元件210被安装在基板223的状态的整体的厚度变薄,能够使作为照明单元200整体的厚度变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安装照明单元200导致的冷藏库100的内部容积的减少。另外,在将照明单元200埋设于冷藏库100的内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冷藏库100的隔热性能的降低。
图13是表示中间部件的图,(a)是从侧方(如图12所示的方向)表示中间部件的截面的平面图,(b)是从正面表示中间部件的平面图。
中间部件240为,保护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导线212并将元件主体211固定于基板223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了从元件主体211延伸设置2根导线212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中间部件240具备两个被2根导线212分别插通的插通孔243。这样,通过将多个导线212分别插通在插通孔243中,能够防止导线212间的短路。另外,在附图中,插通孔243以比导线212更大的直径表示,实际上,插通孔243为当插通有导线212时几乎没有间隙的状态。这样,中间部件240成为保持导线212的部件,由此能够抑制导线212的断线等。
另外,在中间部件240的一端面具备与基板223的板面F接触的第一面241,其另一面具备与元件主体211接触并决定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光轴B的方向的第二面242。由此,通过将中间部件240介于基板223与元件主体211之间配置,利用第二面242相对第一面241的角度,决定光轴B相对基板223的倾斜度。
另外,通过将中间部件240介于基板223和元件主体211之间配置,元件主体211的位置相对基板223固定。由此,能够防止元件主体211相对基板223的较大振动,例如,即使由于压缩器等的振动使冷藏库100振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元件主体211被动地发生晃动,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对冷藏库100的内部进行照明。另外,由于基板223和元件主体211的位置关系稳定,能够抑制施加于在基板223和元件主体211之间架桥状地设置的导线212的力学负荷,能够抑制导线212断线。
如上所述,通过将基板223与内壁面A平行配置,能够抑制冷藏库100的内部容积的减少,和抑制将基板223配置于凹陷部120时的隔热性能的降低。另外,通过按照光轴B相对基板223的板面F倾斜的方式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能够在保持上述作用效果的同时,从冷藏库100的开口部附近朝向里侧照射光。而且,通过使用中间部件240,能够保护导线212,另外,能够使元件主体211相对基板223稳定化。由此,能够避免导线212被动地发生断线或短路,另外,能够避免由于压缩器等的振动而使元件主体211发生较大晃动、发生照明闪烁的现象等。
另外,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不必在主箱体101的内壁面设置凹陷部120的情况下设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也可将其周围用罩部件220覆盖。在该情况下,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也可配置成:基板223按照与内壁面A平行的方式安装,光轴B比内壁面A的内壁轴C更向里侧(图14中箭头D)倾斜。
在该种结构中,能够实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不仅可以为使导线212在弯曲状态下与基板223连接的元件,还可以为表面安装于基板223那样的芯片型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在该情况下,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垂直安装于基板223的板面,只要选定为光轴B比基板223板面F的法线更向里侧(图14中箭头D)倾斜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即可。
另外,在如图14所示的照明单元200中,也可以考虑不存在中间部件240,另外,也可考虑中间部件240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元件主体211形成一体。
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配置于内壁即可,不只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相当于顶棚部的内壁,也可设置于相当于侧壁的内壁或相当于底部的内壁。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不仅可以配置于冷藏室102,也可配置于冷冻室103或蔬菜室104、制冰室105、切换室106。
另外,“平行”“垂直”等词汇,按照容许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程度的误差的意义使用。
(实施方式3)
图15为从正面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平面图。
图16是从上方示意性地表示形成冷藏室的子箱体的截面状态的平面图。
如该图所示,照明单元200埋设于,分别在作为主箱体101的内壁之一的两侧壁设置的凹陷部120。
图17是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如该图所示,照明单元200为一种对主箱体101的内部进行照明的单元,其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
图18是从内部示意性地表示罩部件的立体图。
罩部件220为将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与主箱体101内部的气氛阻隔的部件。由此,即使在主箱体101的内部进入了湿润的空气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安装有该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基板223附着露水。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罩部件220为覆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主箱体101内部一侧的板状部件,为将树脂成型而得到的部件。罩部件220具备透射部221、遮蔽部件224和支承部222。
透射部221是使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透射的罩部件220的一部分,如图17所示,是按如下方式配置的部分:面向主箱体101内部并垂直于该透射部的外表面的轴,比与配置有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内壁面垂直的轴向里侧(图17中箭头D侧)倾斜。透射部221由可透射可见光的透明的树脂形成。
遮蔽部件224配置在透射部221的冷藏库100的开口部侧(图17中箭头E侧),为了使罩部件220的内部难以被冷藏库的使用者看到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遮蔽部件224与罩部件220形成为一体,其还兼有将透射部221支承于主箱体101的功能。
遮蔽部件224与透射部221及后述的支承部222一起通过双色成型制造而成,如透射部221那样,由不透射可见光的材质构成,且与透射部221形成为一体。
这样,通过用不透射可见光的材质将罩部件220的一部分作为遮蔽部件224一体地形成,在完全遮挡冷藏库100的使用者的视线的状态下,能够使罩部件220的内部难以看见。另外,由于可以对遮蔽部件224进行着色,扩大了设计创作的自由度,能够提高打开门时的冷藏库的美观。相反,由于遮蔽部件224遮挡了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传递到冷藏库100的使用者眼中的光,能够抑制使用者的刺眼感觉,能够清楚地看到储藏于冷藏库100的内部的物品。
而且,遮蔽部件224具备比冷藏库100的内壁面A更向内部突出的立起部225(参照图17)。通过该立起部225,能够在即使冷藏库100的使用者的站立位置或视线不同的情况下,也难以广范围地看到罩部件220内部。另外,能够增大使用者不感到刺眼的范围。
支承部222为安装于主箱体101,并将透射部221支承于主箱体101的罩部件220的一部分。支承部222通过将树脂成型,与透射部221一起形成为一体。
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为发出光并向主箱体101的内部射出光的发光元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半导体发光元件210采用了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并在薄且细长的矩形的基板223上排列安装有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以收容于凹陷状地设于主箱体101的内壁的凹陷部120(参照图17)的状态被配置。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配置成: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的中心轴即光轴比透射部221的外表面的法线更朝向跟前侧(图17中箭头E)。
在此,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优选配置为:光轴与上述法线同方向,或光轴比上述法线更朝向跟前侧(图17中箭头E)。这是因为,在按照光轴比上述法线更朝向里侧(图17中箭头D)的方式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时,由于从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罩部件220的支承部222遮蔽,不能对主箱体101的内部高效率地照明。另外,如果以光轴比上述法线更朝向跟前侧的方式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则即使较薄地设置凹陷部120的深度,也可在凹陷部120的内部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能够抑制冷藏库100的隔热性能的降低。
如上所述,通过在覆盖具有从主箱体101的开口部附近朝向里侧的光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罩部件220上,一体地设置遮蔽可见光的遮蔽部件224,能够阻隔冷藏库100的使用者向罩部件220的内部的视线。因此,能够防止打开隔热门107的状态的冷藏库100的美观的降低。另外,由于能够抑制从照明单元200射出的光直接入射到正在看储藏于冷藏库100内部的物品的使用者的眼中,避免了使用者的瞳孔过度缩小,能够清楚地看到储藏物。
(实施方式4)
接着,对本申请发明的冷藏库100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有时,会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的功能的部分付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有时,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的构成要素和部分,也付与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图19为从上方表示配置于主箱体的内壁的照明单元的截面的平面图。
图20为示意性地表示组装有主箱体的前面的照明单元及其附近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这些图所示,照明单元200具备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罩部件220和基座230。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罩部件220为由透射可见光的树脂构成的板状的部件。因此,使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射出的光透射的部分成为透射部221。另外,由于安装于冷藏库100的内壁的罩部件220被遮蔽部件224覆盖了一部分(参照图19),未被遮蔽部件224覆盖的部分成为透射部221。
基座230为安装于主箱体101的内壁并保持半导体发光元件210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基座230与遮蔽部件224一体设置。另外,在图19中,遮蔽部件224施加有与基座230的其它部分不同的影线,这是为了明确起到作为遮蔽部件224的功能的部分,不是用于表示与其它基座230的部分的材质不同。
另外,基座230具备向外部突出的凸缘部231。如图20所示,凸缘部231为,在制造主箱体101时,以与设于内箱171的孔232的周缘抵接的状态被连接的部分。由此,能够将内箱171形成成形容易的形状。另外,由于基座230比较小型,因此,也容易形成复杂的形状,能够使遮蔽部件224容易地一体成形。另外,在制造主箱体101时,在安装有基座230的状态的内箱171和外箱172之间填充隔热材料173,凸缘部231具有抵抗填充隔热材料173发生发泡时的力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透射部221的位置由遮蔽部件224的位置决定,遮蔽部件224配置在透射部221的冷藏库100的开口部侧(图19中箭头E侧)不变。另外,遮蔽部件224与基座230一体地形成,其还兼有作为安装罩部件220时的支承的功能。
遮蔽部件224与基座230一起一体地成型,与基座230一同,由不透射可见光的材质构成。
这样,通过将基座230的一部分作为遮蔽部件224,除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的作用效果外,还能实现如下效果。即,通过在通常使用的基座230设置遮蔽部件224,使冷藏库100的部件个数降低,能够有助于降低冷藏库100的组装工时和成本。
另外,本申请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如图21所示,也可不在主箱体101的内壁面上设置凹陷部120而配置半导体发光元件210,也可将其周围用罩部件220覆盖。在该情况下,在比透射部221靠冷藏库100的开口部侧设置使罩部件220的内部难以看到的遮蔽部件224即可。另外,也可完全不改变罩部件220的材质,而在罩部件220的一部分的表面上将设有光发生漫反射的凹凸的部分作为遮蔽部件224。例如,如使整体透明的罩部件220的一部分形成粗糙的表面,则该粗糙的部分成为具有遮蔽部件224的功能的部分。另外,作为使罩部件220的一部分的表面形成粗糙表面的方法可以是,将用于成形罩部件220的模具的对应部分设置为粗糙面,将模具的粗糙面进行转印的方法。另外,也可使用将表面为平坦的罩部件220的一部分通过喷丸加工(Shot Peening)等使其变粗糙的方法。
另外,如图22所示,设置成使基座230的开口部侧的侧壁朝向凹陷部120内部倾斜,也能够设置从该侧壁的端部朝向开口部侧突出的遮蔽部件224。由此,能够减少凹陷部120的容积,并能够抑制冷藏库100的隔热性能的降低。
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配置于内壁即可,不只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相当于侧壁的内壁,也可设置于相当于顶棚部的内壁或相当于底部的内壁。另外,半导体发光元件210和罩部件220不仅可以配置于冷藏室102,也可配置于冷冻室103或蔬菜室104、制冰室105、切换室106。
也能够将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构成要素任意组合而实现的其它实施方式作为本申请发明的一例。另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即,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语句所表示的意思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实施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包含于本申请发明。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冷藏库。

Claims (4)

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具备:前面具有开口部的主箱体;配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对所述主箱体内部射出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将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气氛阻隔的罩部件,
所述罩部件具备:
透射部,其为使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射的板状的透射部,配置成作为与面向所述主箱体内部的该透射部的外表面垂直的轴的透射轴,比作为与配置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内壁面垂直的轴的内壁轴向里侧倾斜,
安装于所述主箱体的、将所述透射部支承在所述主箱体的支承部,
所述冷藏库还具备凹陷状地设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的、收容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凹陷部,
所述支承部为与形成所述凹陷部的内壁紧贴的形状,
在安装有所述罩部件的状态下,在按照所述凹陷部的形状配置的所述支承部不使光透射。
2.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具备:前面具有开口部的主箱体;配置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对所述主箱体内部射出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将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气氛阻隔的罩部件,
所述罩部件具备:
透射部,其为使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透射的板状的透射部,配置成作为与面向所述主箱体内部的该透射部的外表面垂直的轴的透射轴,比作为与配置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内壁面垂直的轴的内壁轴向里侧倾斜,
安装于所述主箱体的、将所述透射部支承在所述主箱体的支承部,
覆盖具有从所述主箱体的所述开口部附近朝向里侧的光轴的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所述罩部件,具有所述透射轴比所述光轴更朝向里侧的所述透射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库具备基板,该基板为安装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并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供给电力的配线的板状基板,所述基板配置成,配置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内壁面、与作为安装有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所述基板的面的板面平行,
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配置为光轴比作为垂直于所述内壁面的轴的内壁轴更向里侧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具备:
元件主体;和
从所述元件主体突出状地设置的导线,
该冷藏库还具备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保护所述导线,并将所述元件主体固定于所述基板。
CN201180009129.3A 2010-03-03 2011-02-28 冷藏库 Active CN1027539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6442 2010-03-03
JP2010047164A JP2011179795A (ja) 2010-03-03 2010-03-03 冷蔵庫
JP2010-047197 2010-03-03
JP2010-047164 2010-03-03
JP2010046442A JP5620695B2 (ja) 2010-03-03 2010-03-03 冷蔵庫
JP2010047197A JP2011179797A (ja) 2010-03-03 2010-03-03 冷蔵庫
PCT/JP2011/001145 WO2011108246A1 (ja) 2010-03-03 2011-02-28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3922A CN102753922A (zh) 2012-10-24
CN102753922B true CN102753922B (zh) 2015-05-13

Family

ID=4454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9129.3A Active CN102753922B (zh) 2010-03-03 2011-02-28 冷藏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27906A1 (zh)
EP (2) EP3081886B1 (zh)
CN (1) CN102753922B (zh)
TW (1) TWI541480B (zh)
WO (1) WO2011108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1000852U1 (de) * 2011-04-12 2011-06-09 Flextronics Automotive GmbH & Co.KG, 72636 LED-Leuchte
DE202011000856U1 (de) 2011-04-13 2011-08-10 Flextronics Automotive Gmbh & Co.Kg Anzeigevorrichtung für die Kühlschranktemperatur
KR20130055176A (ko) * 2011-11-18 2013-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9117991B1 (en) 2012-02-10 2015-08-25 Flextronics Ap, Llc Use of flexible circuits incorporating a heat spreading layer and the rigidizing specific areas within such a construction by creating stiffening structures within said circuits by either folding, bending, forming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US9618185B2 (en) 2012-03-08 2017-04-11 Flextronics Ap, Llc LED array for replacing flourescent tubes
US9366394B2 (en) 2012-06-27 2016-06-14 Flextronics Ap, Llc Automotive LED headlight cooling system
US9356214B2 (en) 2012-06-27 2016-05-31 Flextronics Ap, Llc. Cooling system for LED device
US9748460B2 (en) 2013-02-28 2017-08-29 Flextronics Ap, Llc LED back end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102013216769B4 (de) * 2013-08-23 2017-07-27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einem Türabsteller
US9395067B2 (en) 2013-10-07 2016-07-19 Flextronics Ap, Ll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thermal isolation of low-profile LED lighting fixtures
DE102014212438A1 (de) 2014-06-27 2015-12-31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kältegerät mit einer Innenraumbeleuchtung
US20160178275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Bsh Hausgeraete Gmbh Domestic cooling appliance with a specific receptacle for a light module
US9631861B1 (en) * 2014-12-23 2017-04-25 Bsh Hausgeraete Gmbh Home appliance comprising an illumination element
KR101723169B1 (ko) * 2015-06-18 2017-04-05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주변 조도에 따라 냉장고를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6739054B2 (ja) * 2016-03-16 2020-08-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EP3532785B1 (en) * 2016-10-26 2023-05-24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with surround illumination feature
US9965798B1 (en) 2017-01-31 2018-05-08 Mikko Vaananen Self-shopping refrigerator
KR102464309B1 (ko) * 2017-07-04 2022-11-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비드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102334259B1 (ko) * 2017-07-14 2021-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496329B1 (ko) * 2018-03-30 2023-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DE102018003587B4 (de) 2018-05-03 2020-12-31 Emz-Hanauer Gmbh & Co. Kgaa Haushalts-Kühlgerät mit einer Wandleuchte
KR102624852B1 (ko) 2018-12-11 2024-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11137202B2 (en) 2019-09-25 2021-10-05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Modular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JP7466379B2 (ja) * 2020-05-29 2024-04-12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214537056U (zh) * 2020-10-21 2021-10-29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具有照明模块的制冷器具
DE102021207579A1 (de) * 2021-07-16 2023-01-19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kältegerät mit einem Innenbehälter und einem daran angeordneten Lichtquellenmodul, welches eine spezifische Lichtaustrittskante aufweist
CN217686154U (zh) * 2022-04-12 2022-10-2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门和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3421A (ja) * 1997-11-28 1999-06-1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1082869A (ja) 1999-09-13 2001-03-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低温貯蔵庫内における照明装置
JP2003092022A (ja) * 2001-09-19 2003-03-28 Yamada Shomei Kk 照明器具の放熱構造及び照明器具
JP4869715B2 (ja) * 2005-07-04 2012-02-08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ショーケース
EP1867254B1 (en) * 2005-07-04 2011-12-14 Hoshizak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howcase
JP4055803B2 (ja) 2006-01-12 2008-03-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4481283B2 (ja) * 2006-09-15 2010-06-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8075936A (ja) * 2006-09-20 2008-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8075935A (ja) * 2006-09-20 2008-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収納庫
JP5197185B2 (ja) * 2008-06-30 2013-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3945A4 (en) 2015-10-07
WO2011108246A1 (ja) 2011-09-09
TW201144725A (en) 2011-12-16
TWI541480B (zh) 2016-07-11
EP2543945A1 (en) 2013-01-09
US20130027906A1 (en) 2013-01-31
CN102753922A (zh) 2012-10-24
EP3081886A1 (en) 2016-10-19
EP3081886B1 (en)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922B (zh) 冷藏库
RU2426963C1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US8469532B2 (en) Refrigerator and handle of the same
JP5620695B2 (ja) 冷蔵庫
JP4702218B2 (ja) 冷蔵庫
US20190339003A1 (en) Domestic cooling device having a wall ligh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cooling device
US9995491B2 (en) Oven with at least one illuminated oven cavity
JP2008075935A (ja) 収納庫
CN102762940B (zh) 冷藏库
JP5312841B2 (ja) ショーケース
KR20220146241A (ko) 냉장고
JP2011179797A (ja) 冷蔵庫
CN101968297A (zh) 冰箱
US20230152030A1 (en) Refrigerator
KR102624852B1 (ko) 냉장고
US11506447B2 (en) Refrigerator with light guide member
JP2012154578A (ja) 冷蔵庫
TW201144726A (en) Refrigerator
JP5537267B2 (ja) 冷蔵庫
JP2020148417A (ja) 冷蔵庫
KR20140110474A (ko) 냉장고
US10921051B2 (en) Illuminated shelf for refrigerator appliance
CN114484987A (zh) 冰箱
US20230272969A1 (en) Flush-mount light assembly for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CN115479226A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显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9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