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4988A - 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4988A
CN102744988A CN2012101131684A CN201210113168A CN102744988A CN 102744988 A CN102744988 A CN 102744988A CN 2012101131684 A CN2012101131684 A CN 2012101131684A CN 201210113168 A CN201210113168 A CN 201210113168A CN 102744988 A CN102744988 A CN 102744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mentioned
pri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i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31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4988B (zh
Inventor
楮原干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44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4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4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4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4Local printer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2Transmitting printer device capabilities, e.g. upon request or periodic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5Settings incompatibility, e.g. constraints, user requirements vs. device capabi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信息处理装置(2)具有:获取打印数据生成时的带宽度信息的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3);根据所获取的带宽度信息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部(204);用于指示打印开始的打印开始指示部(206);根据打印开始指示向带打印装置(3)发出打印开始命令的打印开始命令部(209);获取打印开始指示时的带宽信息的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以及判定打印数据生成时的带宽度信息与打印开始指示时的带宽信息是否一致的宽度信息判定部(208),打印开始命令部(209)在两个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取消打印开始命令。本发明能够适当应对打印数据生成后的打印条件的变化。

Description

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打印数据并根据该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系统、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以及打印系统的打印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种类的打印系统,已知由带打印装置和经由电缆与带打印装置连接的图像数据生成装置构成的系统(参见专利文献1)。在该图像数据生成装置中,在显示打印图像的编辑画面并进行了编辑处理之后,调整带长度。然后根据打印图像的编辑结果和带长度的调整结果,生成打印数据(图像数据),将打印数据预览显示于打印确认画面。在该状态下,若发出了打印指示,则将打印数据输出给带打印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3647号公报
然而在这种打印系统中,在生成了打印数据之后,在打印确认画面上进行预览显示,等待此后的打印指示而输出打印数据,因此在打印数据的生成到输出的期间内会产生时滞。若在此期间内用户进行了带盒的更换等,则打印条件会发生变化,存在印刷处理出现不良情况的问题。例如在打印数据的生成时获取收纳于带盒中的打印带的带宽,据此生成打印数据,然后由于上述时滞的存在,当更换为收纳有带宽不同的打印带的带盒并输出了打印数据时,在打印数据生成时获取的带宽与打印时的实际带宽会不同,因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打印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应对打印数据生成后的打印条件的变化的打印系统、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以及打印系统的打印控制方法和程序。
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由打印装置、能够与打印装置连接并生成能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生成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打印数据生成部,其根据所获取的管理信息,生成打印数据;打印开始指示部,其用于指示开始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打印开始命令部,其根据打印开始指示,向打印装置发出打印开始命令;开始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判定部,其判断所获取的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是否一致,当管理信息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打印开始命令部取消对于打印装置的打印开始命令。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根据所生成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生成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本装置的管理信息;打印数据生成部,其根据所获取的管理信息,生成打印数据;打印开始指示部,其用于指示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的开始;打印控制部,其根据打印开始指示,进行打印处理;开始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判定部,其判定所获取的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是否一致,当管理信息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打印控制部取消打印处理。
在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打印控制方法中,该打印系统由打印装置、能够与打印装置连接并生成能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如下步骤:生成时信息取得步骤,获取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打印数据生成步骤,根据所获取的管理信息,生成打印数据;打印开始指示步骤,获取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的开始指示;打印开始命令步骤,根据打印开始指示,向打印装置发出打印开始命令;开始时信息取得步骤,获取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判定步骤,判定所获取的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是否一致,当管理信息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为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打印开始命令步骤取消对于打印装置的打印开始命令。
根据这些结构,对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进行比较,当两个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取消对于打印装置的打印开始命令(打印处理)。即,确认上述时滞中打印条件的变化,取消打印开始命令(打印处理),从而能够避免打印处理的不良情况。因此能适当应对打印数据生成后打印条件的变化,适当进行打印处理。
在上述打印系统中,优选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显示打印确认画面的确认画面显示部,该打印确认画面用于确认是否进行基于所生成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打印开始指示部在显示着打印确认画面的状态下指示开始打印。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确认画面显示部显示包含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预览图像的画面,作为打印确认画面。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确认画面显示部显示包含错误信息图像的画面,作为打印确认画面,该错误信息图像表示基于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进行的打印处理的不良情况。
根据这些结构,通过显示打印确认画面,能够对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进行确认,因此能防止错误打印。另外,还构成为获取打印确认画面的显示后的管理信息(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将其与打印确认画面的显示前的管理信息(印刷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进行比较,因此能构成为确认打印确认画面显示前后的打印条件的变化,而取消打印开始命令。因而能够防止在不同打印条件下进行在打印确认画面确认的打印处理和实际的打印处理。
另一方面,优选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报告取消了打印开始命令的情况的报告部。
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确认取消了打印开始命令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打印装置能够安装收纳有与打印相关的消耗品的盒,管理信息是所安装的盒中的消耗品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消耗品是打印带,管理信息是所安装的盒中的打印带的带宽或带种类的信息。
根据这些结构,在上述时滞中更换盒时,也能适当应对伴随该更换出现的消耗品(例如打印带)的变化,能适当进行打印处理。并且消耗品不限于打印带,例如也可以是色带。另外,此处所指的带种类是按PET、感热纸、普通纸等素材以及形成为长条带、片状的切割带等形状等分类的。
本发明的带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上述打印系统中使用的打印装置发挥作用。
根据该结构就能适当进行对于打印带的打印处理。
本发明的程序的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打印系统的打印控制方法中的各步骤。
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将本程序安装于计算机,就能容易实现上述打印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3的(a)是编辑画面的示意图。(b)是预览画面的示意图。
图4是打开了带打印装置的开闭盖的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带打印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6是信息处理装置和带打印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7是打印系统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变形例中带打印装置的功能框图。
符号说明
1打印系统;2信息处理装置;3带打印装置;27预览画面;182打印控制部;203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4打印数据生成部;205预览画面显示部;206打印开始指示部;207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8宽度信息判定部;209打印开始命令部;210消息显示部;C带盒;P打印预览图像;T打印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带打印装置、打印装置、程序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由信息处理装置和带打印装置构成的打印系统。
图1是打印系统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打印系统1由带打印装置3和生成可由带打印装置3打印的打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2构成,它们经由电缆4而连接起来。作为信息处理装置2,可使用具有键盘11、鼠标12和显示器13等的通常的个人计算机。即,将储存于CD-ROM或DVD-ROM等光盘5中的PC应用20b和打印机驱动器20c(均参见图2)安装到个人计算机,从而能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2发挥作用。
带打印装置3将长条状的打印带T(参见图4)用作打印介质,根据从信息处理装置2获取的打印数据(图像数据)和带长度,对该打印带T进行打印和切断,从而制作出标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将信息处理装置2与带打印装置3经由电缆4直接连接起来的结构,然而既可以经由网络(因特网或局域网)将它们连接起来,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将它们连接起来。
接着参见图2,说明信息处理装置2的控制结构。信息处理装置2除了具有图1所示的键盘11、鼠标12和显示器13之外,还具有光学驱动器14、连接接口15、CPU17(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18(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19(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硬盘20(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
光学驱动器14用于读取储存于光盘5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PC应用20b和打印机驱动器20c的安装。并且光盘5是作为带打印装置3的附件提供给用户的。连接接口15是用于经由电缆4与带打印装置3的连接器113进行连接的连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USB接口。
CPU17通过进行各种数据的运算处理,从而控制信息处理装置2整体。ROM18存储用于由CPU17执行各种处理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RAM19用作CPU17进行各种处理时的工作区。
硬盘20除了存储操作系统20a(OS:Operating System)之外,还存储从光盘5读取到的PC应用20b和打印机驱动器20c。打印机驱动器20c用于进行操作系统20a与带打印装置3的桥接。
PC应用20b是组装入操作系统20a中使用的应用软件,用于执行由带打印装置3打印的打印图像G(参见图3(a))的制作、编辑、带宽/长度设定、打印指示等处理。
其中,参见图3,说明通过PC应用20b的启动而显示于显示器13上的编辑画面(应用窗口)21和预览画面(打印确认画面)27。如图3(a)所示,编辑画面21设有显示打印带T的映像图像(以下简称为“打印带T”)和打印图像G的编辑区域22、用于进行基本操作的基本操作工具栏23、输入文字和图形等作为输入数据的输入工具栏24、编辑输入数据的编辑工具栏25。
基本操作工具栏23具有用于新制作图像数据(打印图像G)的新制作按钮31、用于保存制作好的图像数据的保存按钮32、读取所保存的各种数据并显示于编辑区域22的读取按钮33、用于根据显示于编辑区域22的编辑结果执行打印(指示打印执行)的打印执行按钮34等。并且,本实施方式的PC应用20b在用户按下打印执行按钮34时,显示预览画面27。
输入工具栏24具有选择打印带T和打印图像G等对象的对象选择按钮41、用于输入文字的文字输入按钮42、用于输入直线和图形的各种图形输入按钮43等。
编辑工具栏25由用于进行所输入的图形的编辑的图形工具栏51、用于进行所输入的文字的编辑的文字工具栏52、和用于通过带打印装置3制作标签的标签制作工具栏53构成。
图形工具栏51具有从多个选项中选择设定图形轮廓线的种类和粗细、填涂的3个列表框61a、61b、61c(下拉选单)、显示用于进行与图形有关的各种设定的窗口的图形设定窗口显示按钮62。
文字工具栏52具有对所输入的文字的字体和大小进行选择设定的列表框71a、71b(下拉选单)、用于分别进行所输入的文字的样式(粗体、斜体、带下划线等)、排版(例如居中、右对齐等)、纵向书写、横向书写设定、修饰文字(空心和包边)设定的14个各种设定按钮72、显示用于进行与所输入的文字有关的各种设定的窗口的文字设定窗口显示按钮73。
标签制作工具栏53具有按照打印图像G的形状和大小自动设定所制作的打印带T的长度的自动设定按钮81、将所制作的打印带T的长度设定为滚动条82选择的预定长度的定长设定按钮83、从略少、普通、略多之中选择设定对于打印图像G前方所赋予的空白的长度的空白设定列表框84、同样通过滚动条85对空白长度进行数值设定的空白设定框86以及宽度列表框87和带宽取得按钮88。
宽度列表框87是用于对打印带T的带宽进行选择设定的列表框。带宽取得按钮88是从带打印装置3获取安装于带打印装置3的打印带T的带宽信息(后述的带宽信息),并显示于宽度列表框87的按钮。即,带宽取得按钮88是辅助带宽设定的要素。
如图3(b)所示,预览画面27是用于确认是否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管理画面,其具有显示所编辑的打印图像G的打印预览图像P的预览显示区域66和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工具栏67。
打印预览图像P是基于所生成的打印数据的图像,是对根据编辑画面21的编辑结果和设定结果制作的标签进行模拟而得到的图像。即,在预览显示区域66显示出将根据编辑结果和设定结果生成的打印数据的映像与基于作为设定结果的带宽和带长的打印带T重叠起来构成的打印预览图像P。操作工具栏67具有用于开始对预览显示的标签进行打印(指示打印开始)的打印开始按钮68、取消该标签的打印的取消按钮69。并且,当用户按下了打印开始按钮68时,本实施方式的PC应用20b将打印开始命令发送给带打印装置3。
接着参见图4说明带打印装置3的装置构成。图4是打开了带打印装置3的开闭盖103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如图4所示,带打印装置3凭借装置壳体101形成封装,在装置壳体101的前部上表面配置有具备各种输入键的键盘102。在装置壳体101的后部左上表面设有开闭盖103,在其右部配设有显示来自键盘102的输入结果等的显示画面104。
在开闭盖103的内侧凹入形成有用于安装带盒C的盒安装部105,带盒C在打开了开闭盖103的状态下以可以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盒安装部105。另外,在开闭盖103形成有用于在关闭了开闭盖103的状态下视觉确认安装或非安装带盒C的观察窗106。
在装置壳体101的左侧部形成有将盒安装部105与外部连通的带排出口111,该带排出口111面对着用于切断送出的打印带T的带切割器112。而且完成打印的打印带T从带排出口111被输送出预定长度,在暂时停止了输送的状态下,用带切割器112切断该完成打印的打印带T并制作出长条状的标签。
另外,虽然在此省略了图示,然而在装置壳体101的右侧部形成有用于供电的供电口和用于与信息处理装置2连接的连接器113(参见图2)。另外,在装置壳体101的内部组装有构成对带打印装置3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部137(参见图5)的电路基板。
另一方面,盒安装部105具有:头部单元114,其在顶罩115内内置了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感式打印头116;与打印头116相对的滚筒驱动轴117;缠绕后述的色带R的缠绕驱动轴118;以及后述的带盘122的定位突起119。另外,在盒安装部105的下侧内置有使滚筒驱动轴117和缠绕驱动轴118旋转的带输送电机142(参见图5)。
带盒C构成为在盒壳体121内部的上部中央部收纳有缠绕了打印带T的带盘122并在右下部收纳有缠绕了色带R的色带盘123,打印带T与色带R构成为相同宽度。另外,在带盘122的左下部形成有供覆盖上述头部单元114的顶罩115插入的贯穿孔124。进而,插入到贯穿孔124中的头部单元114与打印带T和色带R重合的部分对应地配置有与上述滚筒驱动轴117嵌合并进行旋转驱动的压纸辊125。另一方面,与上述色带盘123临近地配置有色带缠绕盘126,从色带盘123送出的色带R以环绕顶罩115的方式被配置,缠绕于色带缠绕盘126。
当把带盒C安装于盒安装部105时,顶罩115插入到贯穿孔124中,定位突起119插入到带盘122的中心孔中,缠绕驱动轴118插入到色带缠绕盘126的中心孔中,打印头116隔着打印带T和色带R与压纸辊125抵接而能够打印。然后根据从信息处理装置2发送的打印数据,使用带输送电机142从带盒C输送打印带T,选择性地使打印头116的发热元件发热,从而对打印带T进行期望的打印。打印带T的打印完毕部分随时从带排出口111输送到外部,当完成了打印时,带输送电机142将打印带T的输送进行到包含空白量的带长度的位置处,此后停止该输送(然后转移到切断处理)。
另一方面,打印带T由背面形成有粘结剂层的记录带Ta和使用该粘结剂层贴附于记录带Ta的剥离带Tb构成。而且打印带T将记录带Ta处于外侧并将剥离带Tb处于内侧缠绕为辊状而收纳于盒壳体121内。另外,关于打印带T准备有带类别(带宽、打印带T的底色、底纹、素材(质感)等)不同的多种带,在各盒壳体121中收纳着其中1种打印带T和色带R。
另外,在盒壳体121的背面设有指定带盒C的类别的多个孔(省略图示)。另外,在盒安装部105中与多个孔对应地设有多个检测这些孔的带识别传感器(微型开关等)144(参见图5),使用该带识别传感器144检测多个孔的状态,从而能判别带类别。
接着,参见图5,说明带打印装置3的控制结构。带打印装置3由数据输入输出部131、操作部132、打印处理部133、切断部134、检测部135、驱动部136以及与这些部分连接并控制带打印装置3整体的控制部137构成。
数据输出输入部131具有数据供给接口141(DS-IF),从信息处理装置2经由连接器113输入打印数据(图像数据),并且输入输出各种指令和状态。操作部132具有键盘102和显示画面104(液晶显示器),掌管用户对于文字信息的输入和各种信息的显示等的用户接口。
打印处理部133具有打印头116和带输送电机142,在输送打印带T和色带R的同时在打印带T上打印输入或接收的文字信息或图像数据。切断部134具有带切割器112和驱动这些部件的切割器电机143,切断打印完毕的打印带T。
检测部135除了带识别传感器144之外,还具有检测带输送电机142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省略图示)等传感器,进行各种检测。驱动部136具有显示器驱动器151、头部驱动器152、带输送电机驱动器153、切割器电机驱动器154,驱动各部分。
控制部137具有CPU161、ROM162、RAM163和输入输出控制装置164(IOC:Input Output Controller),彼此通过内部总线165连接起来。而且CPU161按照ROM162内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经由IOC164从带打印装置3的各部分输入各种信号、数据。另外,根据所输入的各种信号、数据,对RAM163内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经由IOC164向带打印装置3内的各部分输出各种信号数据,从而控制打印处理等。
例如,当经由数据供给接口141从信息处理装置2获取了打印数据(图像数据)时,CPU161根据存储于ROM162的打印参数,向驱动部136发送用于驱动打印头116和带输送电机142的指令并使其执行打印处理。另外,当从信息处理装置2获取了宽度信息请求信号的情况下,CPU161将打印带T的带宽信息(管理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2。此处所谓的带宽信息是在安装于本带打印装置3的带盒C中所收纳的打印带T的带宽信息。即,当接收到宽度信息请求信号时,使用带识别传感器144获取带宽信息,将其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2。
接着参照图6的功能框图,说明信息处理装置2和带打印装置3的功能结构。此处说明执行打印处理时两者的功能。
如图6所示,带打印装置3具有带宽发送部180、数据接收部181、打印控制部182和切断控制部183。带宽发送部180将控制部137、检测部135和数据输入输出部131作为主要部分,接收宽度信息请求信号,以此为契机获取打印带T的带宽信息,回复给信息处理装置2。数据接收部181将控制部137和数据输入输出部131作为主要部分,从信息处理装置2接收打印开始命令。打印控制部182以控制部137、驱动部136和打印处理部133作为主要部分,接受打印开始命令并执行打印处理。切断控制部183以控制部137、驱动部136和切断部134作为主要部分,接受打印开始命令并执行切断处理。
信息处理装置2具有编辑画面显示部201、打印执行指示部202、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3、打印数据生成部204、预览画面显示部(确认画面显示部)205、打印开始指示部206、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宽度信息判定部(管理信息判定部)208、打印开始命令部209、消息显示部(报告部)210。并且这些各部分是以CPU17和PC应用20b为主要要素构成的。
编辑画面显示部201在PC应用20b的启动时,将上述编辑画面21显示于显示器13。打印执行指示部202是用于在显示着编辑画面21的状态下由用户指示打印执行的单元。具体而言,受理用户做出的打印执行按钮34的按下操作,指示基于编辑画面21的编辑结果和设定结果的打印执行。
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3根据编辑画面21的设定结果,获取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带宽信息。换言之,将在编辑画面21设定的带宽作为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带宽信息获取。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3获取的带宽信息暂时存储于硬盘20,用于宽度信息判定部208进行的判定处理。
打印数据生成部204以打印执行指示为契机,根据编辑画面21的编辑结果和设定结果,生成打印数据。更严格而言,根据作为编辑结果的打印图像G和作为设定结果的带宽(带宽信息)和带长,生成打印数据。
预览画面显示部205根据所生成的打印数据以及所设定的带宽和带长,将上述预览画面27显示于显示器13。打印开始指示部206是在显示着预览画面27的状态下,用于由用户指示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的开始的手段。具体而言,受理用户对打印开始按钮68的按下操作,指示基于所生成的打印数据和所设定的带长的打印的开始。
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获取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带宽信息。具体而言,以打印开始按钮68的按下操作为契机,将宽度信息请求信号发送给带打印装置3,获取作为来自带打印装置3的回信的带宽信息。宽度信息判定部208比较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带宽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带宽信息,判定两个带宽信息是否一致。
打印开始命令部209根据打印开始指示部206的打印开始指示,发出打印开始命令。具体地,以打印开始按钮68的按下操作为契机,将赋予了打印数据和带长的打印开始命令发送给带打印装置3。此时,打印开始命令部209通过宽度信息判定部208的判定,在判定为上述两个带宽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取消打印开始命令的发送。当打印开始命令部209取消了打印开始命令的发送时,消息显示部210将表示已取消的消息显示于显示器13,将已取消的情况报告给用户。
接着参见图7的流程图,说明在打印系统1中执行的打印动作。如图7所示,首先,信息处理装置2当通过键盘11和鼠标12的操作而指示了PC应用20b的启动时,PC应用20b随之启动(S1),通过编辑画面显示部21显示编辑画面21(参见图3(a))(S2)。
当显示了编辑画面21时,进行打印图像G的编辑处理,并且进行带宽和带长的设定处理(S3)。这些处理都是通过用户做出的打印执行指示而结束的。对于显示于编辑画面21的打印执行按钮34的按下操作就成为打印执行指示,因此信息处理装置2在显示编辑画面21的状态下,通过打印执行指示部202受理打印执行指示。
而当获取了打印执行指示(按下打印执行按钮34)时(S4),通过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3获取所设定的带宽,作为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带宽信息(S5)。进而,打印数据生成部204根据在编辑画面21编辑、设定的打印图像G、带宽和带长,生成打印数据(打印数据生成步骤:S6)。生成了打印数据后,通过预览画面显示部205显示包含所生成的打印数据的打印预览图像P的预览画面27(参见图3(b))(S7)。预览画面27的显示是通过用户做出的打印开始指示而结束的。对显示于预览画面27的打印开始按钮68的按下就成为打印开始指示,因此信息处理装置2在显示预览画面27的状态下,通过打印开始指示部206受理打印开始指示。
此后,当获取了打印开始指示(按下打印开始按钮68)时(打印开始指示步骤:S8),通过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获取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带宽信息(开始时信息取得步骤:S9)。具体而言,以打印开始的指示为契机,由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将宽度信息请求信号发送给带打印装置3,接收来自带打印装置3的带宽信息,获取带宽信息。
当获取了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带宽信息后,由宽度信息判定部208比较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获取的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带宽信息与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3获取的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带宽信息,判定两个带宽信息是否一致(管理信息判定步骤:S10)。
此后,实施开始命令处理(打印开始命令步骤:S11~S13)。在开始命令处理中,当宽度信息判定部208判定的结果为判断出两个带宽信息一致的情况下(S11:Yes),由打印开始命令部209将包含所生成的打印数据和所设定的带长的打印开始命令发送给带打印装置3(S12)。另一方面,当宽度信息判定部208判定的结果为两个带宽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S11:No),取消打印开始命令部209的打印开始命令,由消息显示部210显示取消了打印开始命令的情况(S13),返回编辑画面21的显示处理(S2)。
发送了打印开始命令后,带打印装置3通过数据接收部181接收该打印开始命令(S14)。然后以打印开始命令的接收为契机,通过打印控制部182和切断控制部183实施打印处理和切断处理(S15)。具体而言,由打印控制部182根据赋予给打印开始命令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处理。另一方面,由切断控制部183根据赋予给打印开始命令的带长,进行切断处理。由此结束本打印动作。
根据如上结构,比较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带宽信息与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带宽信息,当两个带宽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取消对于带打印装置3的打印开始命令,从而确认打印数据生成时与打印开始指示时之间的时滞的打印条件的变化,而取消打印开始命令,因此能避免打印处理的不良情况。因而能够适当应对打印数据生成后打印条件的变化,能适当进行打印处理。
另外,通过显示预览画面27(打印确认画面),能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的确认,因此能防止错误打印。另外,由于构成为获取显示预览画面27之后的管理信息(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并与显示预览画面27之前的管理信息(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比较,因此构成为确认显示预览画面27前后的印刷条件的变化,而取消打印开始命令。因此能防止在不同打印条件下进行在打印确认画面确认的打印处理与实际的打印处理的情况。
进而,由消息显示部210报告取消了打印开始命令的情况,从而用户能够确认取消了打印开始命令。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带打印装置3和对带打印装置3进行打印指示的信息处理装置2的打印系统1,然而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赋予了该信息处理装置2的各功能的带打印装置(打印装置)3。例如图8所示,变形例中的带打印装置3具有编辑画面显示部201、打印执行指示部202、生成时信息取得部203、打印数据生成部204、预览画面显示部205、打印开始指示部206、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宽度信息判定部208、消息显示部210、打印控制部182和切断控制部183。而且打印控制部182和切断控制部183以打印开始指示部206做出的打印开始指示为契机,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和基于带长的切断处理。另外,在宽度信息判定部208的判定结果为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打印控制部182和切断控制部183取消打印处理和切断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数据接收部181和打印开始命令部209。另外,开始时信息取得部207能够直接获取带宽信息,因此能够省略带宽发送部18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获取打印数据生成时刻和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带宽度信息,比较两个带宽信息,而获取、比较对象只要是带打印装置3的管理信息(用于管理带打印装置3的各功能的信息:例如带打印装置3的信息及其内部的信息、表示它们的状态的信息或打印介质的信息、表示其状态的信息等),则不限于带宽信息。例如,既可以将与打印带T的颜色、PET、感热纸、普通纸等素材或长条带、片状切割带等的形状等有关的带种类信息或余量信息作为取得、比较对象,也可以将收纳于带盒C的色带R的信息(颜色、宽度、PET用、普通纸用等种类和余量等)作为取得、比较对象。另外,不限于收纳于带盒C的消耗品的信息,还可以将带打印装置3的温度和设置姿态、机种、电池余量、动作状态、检测部135的开关状态(开闭盖103的开闭检测和带盒C的有无检测)等作为取得、比较对象。进而,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了油墨盒的打印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油墨盒的油墨颜色、种类和余量等作为取得、比较对象。当然,在使用其他盒(例如激光打印机的调色剂盒)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盒的消耗品(例如调色剂)的信息作为取得、比较对象。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显示预览画面27,作为打印确认画面,该预览画面27包含是否进行打印开始指示的选择按钮(打印开始按钮68和取消按钮69)和打印预览图像P,然而只要是确认是否进行基于编辑结果和设定结果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开始指示(是否进行打印处理)的画面即可,不限于预览画面27。例如既可以构成为仅显示用于选择是否进行该打印开始指示的选择画面作为打印确认画面,也可以构成为显示包含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上述管理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画面(例如消息对话)作为打印确认画面。
进而,还可以构成为显示基于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的错误确认画面作为打印确认画面。严格而言,显示包含表示基于该管理信息的打印处理的不良情况的错误信息图像在内的错误确认画面(消息对话)。例如,作为管理信息获取带打印装置3的电池余量,当所获取的该电池余量在阈值以下并可能对打印处理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显示错误确认画面,该错误确认画面包括用于是否进行打印开始指示的选择按钮和“电池余量较低。因此可能会对打印处理带来不良影响”等消息(错误信息图像)。此时,对于打印开始指示比较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当两个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取消打印开始命令(打印处理),从而不会在错误信息图像显示时所参照的管理信息与打印时的实际的管理信息不同的状态下进行打印处理。
另外,只要是在打印数据生成时刻与打印开始指示时刻产生时滞的结构,则可以构成为省略打印确认画面的显示。例如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如下结构:在生成了打印数据之后进行打印张数等的打印设定,此后进行打印开始指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获取打印开始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进行比较,当它们不同的情况下取消打印开始命令(打印处理),也可以构成为除了打印开始指示时刻之外(或取代该时刻),当带打印装置3的停止时或从停止之后重新开始时获取该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进行比较,当它们不同的情况下取消打印开始命令(打印处理)。以及还可以构成为在刚要进行打印处理之前获取该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进行比较,当它们不同的情况下取消该打印处理。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可以安装带盒C的带打印装置3,该带盒C构成为在盒壳体121内部的上部中央部收纳有缠绕了打印带T的带盘122并在右下部收纳有缠绕了色带R的色带盘123,然而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可分别直接安装打印带T和色带R的带打印装置3。在这种带打印装置3中,例如将带宽信息或色带宽信息作为管理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2,信息处理装置2根据所接收的管理信息,判定打印数据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打印开始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是否一致。

Claims (10)

1.一种打印系统,其由打印装置、能够与上述打印装置连接并生成能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该打印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
生成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上述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
打印数据生成部,其根据所获取的上述管理信息,生成上述打印数据;
打印开始指示部,其用于指示开始基于上述打印数据的打印;
打印开始命令部,其根据上述打印开始指示,向上述打印装置发出打印开始命令;
开始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上述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以及
管理信息判定部,其判断所获取的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是否一致,
当上述管理信息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上述打印开始命令部取消对于上述打印装置的上述打印开始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显示打印确认画面的确认画面显示部,该打印确认画面用于确认是否进行基于所生成的上述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
上述打印开始指示部在显示着上述打印确认画面的状态下指示开始打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确认画面显示部显示包含基于上述打印数据的打印预览图像的画面,作为上述打印确认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确认画面显示部显示包含错误信息图像的画面,作为上述打印确认画面,该错误信息图像表示基于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进行的打印处理的不良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报告取消了上述打印开始命令的情况的报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装置能够安装收纳有与打印相关的消耗品的盒,
上述管理信息是所安装的上述盒中的上述消耗品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消耗品是打印带,
上述管理信息是所安装的上述盒中的上述打印带的带宽或带种类的信息。
8.一种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作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系统中所使用的打印装置发挥作用。
9.一种打印装置,其根据所生成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处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生成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本装置的管理信息;
打印数据生成部,其根据所获取的上述管理信息,生成上述打印数据;
打印开始指示部,其用于指示基于上述打印数据的打印的开始;
打印控制部,其根据打印开始指示,进行打印处理;
开始时信息取得部,其获取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上述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以及
管理信息判定部,其判定所获取的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是否一致,
当上述管理信息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上述打印控制部取消上述打印处理。
10.一种打印系统的打印控制方法,该打印系统由打印装置、能够与上述打印装置连接并生成能由该打印装置打印的打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生成时信息取得步骤,获取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上述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
打印数据生成步骤,根据所获取的上述管理信息,生成上述打印数据;
打印开始指示步骤,获取基于上述打印数据的打印的开始指示;
打印开始命令步骤,根据上述打印开始指示,向上述打印装置发出打印开始命令;
开始时信息取得步骤,获取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上述打印装置的管理信息;以及
管理信息判定步骤,判定所获取的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是否一致,
在上述打印开始命令步骤中,在上述管理信息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为上述打印数据的生成时刻的管理信息与上述打印开始的指示时刻的管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取消对于上述打印装置的上述打印开始命令。
CN201210113168.4A 2011-04-21 2012-04-17 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 Active CN1027449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4866A JP2012226639A (ja) 2011-04-21 2011-04-21 印刷システム、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並びに印刷システム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94866 2011-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4988A true CN102744988A (zh) 2012-10-24
CN102744988B CN102744988B (zh) 2015-05-13

Family

ID=4645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3168.4A Active CN102744988B (zh) 2011-04-21 2012-04-17 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68781A1 (zh)
EP (1) EP2514598A3 (zh)
JP (1) JP2012226639A (zh)
CN (1) CN1027449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402B (zh) * 2014-05-30 2018-05-2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和印刷请求方法
CN11012648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055967A (zh) * 2020-08-07 2022-0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预览图像显示方法、印刷任务生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137B (zh) * 2013-12-30 2018-02-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短消息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528439B2 (ja) * 2015-02-13 2019-06-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システム、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25737B2 (ja) * 2018-11-30 2023-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ポート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7384100B2 (ja) 2020-03-30 2023-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7643A1 (en) * 2002-08-30 2004-03-11 Heidelberg Digital, L.L.C. Method for using a user interface to resolve mismatches between printer resources and print job requirements
CN1517223A (zh) * 2003-01-15 2004-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机
EP1582365A1 (en) * 2004-03-30 2005-10-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printing system and program stored on a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060192985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Printing system
CN101007474A (zh) * 2006-01-26 2007-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主机、印刷系统及印刷系统的控制方法
US7328964B2 (en) * 2005-01-28 2008-0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rinter, print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8622B2 (ja) * 1993-09-21 2003-02-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2001225959A (ja) * 2000-02-17 2001-08-21 Tohoku Ricoh Co Ltd 孔版印刷装置
US6282388B1 (en) * 2000-02-18 2001-08-2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ith precedent pre-output processing of a print start command
JP2005014524A (ja) * 2003-06-27 2005-01-20 King Jim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5078128A (ja) * 2003-08-28 2005-03-2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050210293A1 (en) * 2004-03-16 2005-09-22 Yohko Ohtani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6123481A (ja) * 2004-11-01 2006-05-18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
JP4792004B2 (ja) 2007-05-14 2011-10-12 株式会社キングジム 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90319A (ja) * 2007-05-24 2008-12-04 Brother Ind Ltd 印刷装置
JP2011206970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eiko Epson Corp 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テープ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7643A1 (en) * 2002-08-30 2004-03-11 Heidelberg Digital, L.L.C. Method for using a user interface to resolve mismatches between printer resources and print job requirements
CN1517223A (zh) * 2003-01-15 2004-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机
EP1582365A1 (en) * 2004-03-30 2005-10-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printing system and program stored on a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7328964B2 (en) * 2005-01-28 2008-0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rinter, print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60192985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Printing system
CN101007474A (zh) * 2006-01-26 2007-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主机、印刷系统及印刷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402B (zh) * 2014-05-30 2018-05-2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和印刷请求方法
CN110126489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055967A (zh) * 2020-08-07 2022-0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预览图像显示方法、印刷任务生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4598A3 (en) 2013-10-09
US20120268781A1 (en) 2012-10-25
EP2514598A2 (en) 2012-10-24
JP2012226639A (ja) 2012-11-15
CN102744988B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4988B (zh) 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控制方法、带打印装置和打印装置
US697913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US797836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8908221B2 (en)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JP5857633B2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
CN101308447A (zh)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带印刷装置及印刷系统
JP5753415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354619B2 (ja) 編集装置
WO2012053407A1 (ja)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ー、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ソフトウエア、印刷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7021960A (ja) 印刷画像作成装置、印刷画像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03051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of, printing system,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1151163B (zh) 带处理装置、带处理装置的带处理方法
JP201022470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0623568B1 (ko) 인쇄 시스템 및 인쇄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102555522B (zh) 带印刷装置以及带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US8743413B2 (en) Tape printing system and tape printing method based on printing tape type
JP2007034633A (ja) 印刷画像作成装置、印刷画像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0847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076664B2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2023092577A (ja) 電子機器、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14690A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JP2009217698A (ja) メディア処理システム、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メディア処理方法
JP2010076121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0173073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