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8622B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8622B
CN102738622B CN201210103632.1A CN201210103632A CN102738622B CN 102738622 B CN102738622 B CN 102738622B CN 201210103632 A CN201210103632 A CN 201210103632A CN 102738622 B CN102738622 B CN 102738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upporting plate
face
cut
sepa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36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8622A (zh
Inventor
大塚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8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8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8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8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不增大端子的上下方向尺寸而能够以稳定的姿势压入端子。第一端子(20)在以与托板连结的状态维持板面对金属板冲裁后与该托板分离,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在后端具有接触部(22),在前端具有连接部(21)以及比该连接部(21)位于上方且与托板切断分离的托板分离部(24),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从第一端子(20)的上缘突出且卡定在端子保持槽(18)的内表面上的压入突起部(23),第一端子(20)在托板分离部(24)与托板分离后,在从前方压入到端子保持槽(18)的连接器(1)中,托板分离部(24)的与托板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在上述中间位置的上述上缘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将配置在电路基板上与平板形导体连接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作为高速传送用的连接器使用的情况下,期望传送高速信号的信号端子制成短截(stub)少的直线状。作为直线状的信号端子排列保持于壳体的高速传送用的连接器,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
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是从后方收纳平板形导体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高速传送用的直线状的端子从前方被压入并保持于在前后方向贯通的壳体的端子保持槽。当压入端子时,通常该端子的前端面被压。上述端子通过维持板面来冲裁金属板而制成,前端部具有在下方位置比其他部分更朝壳体外延伸突出且下缘与电路基板焊锡连接的连接部,后端部具有与平板形导体接触的接触部。另外,该端子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从上缘突出的两个突起部,从而卡定在上述端子保持槽的内表面上。
另外,上述端子的前端部具有在上方位置比上述连接部更朝后方突出的部分,该部分被认为是在端子压入前与托板切断分离的托板分离部。该托板分离部与上述端子的中间位置的上缘相比位于下方。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570107号
通常,高速传送用的端子为了确保高速传送特性而保持直线状形状,并且从连接器的小型化的要求出发减小在上下方向的尺寸而实现低背化。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端子的制造时该端子与托板之间的连结强度,优选托板分离部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即连结宽度形成为较大。因此,专利文献1的端子的托板分离部占前端部在上下方向的大部分。
在利用压入部件将上述端子的前端面向上述端子保持槽压入的情况下,向压入部件按压的被压面的面积越大,端子的姿势越易稳定、易压入。换句话说,由于上述端子的板厚是一定的,因此优选在上述被压面的上下方向尺寸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上述端子的前端面中的上下方向尺寸比较大的托板分离部的前端面最易按压。但是,由于该托板分离部与供压入突起部形成的上述中间位置的上缘相比位于下方,因此该偏离的距离与压入力的积亦即力矩进行作用,在压入时,端子的后端侧在上下方向易倾斜、姿势难以稳定。
因此,为了使压入时的端子的姿势稳定,在意欲将托板分离部以外的部分的前端面作为被压面按压的情况下,需要确保在该被压面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大。但是,为此,不得不增大端子的前端部本身上下方向尺寸,从而端子不是直线形状,因此担心产生高速传送特性的降低。
另外,托板分离部的前端面即与托板的切断端面未实施镀膜而焊锡润湿性低。因此,为了提高在连接部的焊锡润湿性,必须以托板分离部在上下方向与连接部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地分离的方式将该托板分离部形成于该连接部的上方位置。换句话说,不能通过在上下方向与连接部接近的位置形成托板分离部来实现端子的低背化。
发明内容
鉴于这样的事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增大端子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以稳定的姿势压入端子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配置于电路基板上且从后方收纳平板形导体的壳体、以及排列保持于该壳体的多个端子,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壳体是形成有分别保持上述多个端子的多个端子保持槽,对该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端子进行保持的端子保持槽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上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端子,在以与托板连结的状态维持板面并对金属板冲裁之后与该托板分离,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在一端具有与平板形导体接触的接触部,在另一端具有在下缘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该连接部相比位于上方且与托板切断分离的托板分离部,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从端子的上缘突出且卡定在所述端子保持槽的内表面上的压入突起部,上述端子在上述托板分离部与托板分离之后,从前方或者后方压入到上述端子保持槽。
在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托板分离部的与托板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在上述中间位置的上述上缘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端子的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在端子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压入突起部的上缘的范围内。因此,如果在端子压入时将该切断端面作为被压面按压端子,则由于对于该上缘,压入力作用于在上下方向几乎不偏离的位置,因此几乎不产生压入突起部周围的力矩。其结果是,当端子压入时,如果上述切断端面朝前方或者后方被按压,则端子不向上下方向倾斜而会维持稳定的姿势被压入。此处,“在上下方向包含上缘的范围”是指,包含该范围的上端位置或者下端位置形成为与该上缘相同的位置的情况。
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还具有在能够收纳平板形导体的打开位置与将平板形导体朝端子的接触部按压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的可动部件,端子除了具有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端子亦即作为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之外,还具有将上述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作为支承端子的第二端子,壳体的保持第二端子的端子保持槽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上述第二端子,在与托板连结的状态维持板面并对金属板冲裁之后与该托板分离,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臂部、以及在该下臂部的上方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经由连结部而与所述下臂部连结的上臂部,上述下臂部在一端具有与平板形导体接触的接触部,在另一端具有在下缘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该连接部相比位于上方且与托板切断分离的托板分离部,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从端子的上缘突出且卡定在所述端子保持槽的内表面上的压入突起部,上述托板分离部的与托板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在上述中间位置的上述上缘的范围内,上述上臂部中,将上述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转动支承部形成于自由端侧的一端,另一端与上述连结部连结,上述第二端子以与第一端子的压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压入到上述端子保持槽也可以。
关于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两个端子,通过形成该托板分离部,以使得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端子的中间位置的上缘的范围内,能够以稳定的姿势压入两个端子。另外,在连接器组装之后,保持两个端子的稳定的姿势,并且能够利用直线状的第一端子来确保高速传送特性并实现低背化,通过利用第二端子将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能够提高用于连接器与平板形导体之间的连接的操作性。
优选第一端子的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与第二端子的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在上下方向形成于相同的位置。由于通过将两者的切断端面形成于相同的位置,在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设计时,能够以相同的位置为基准设计两者的端子,因此端子的设计以及金属模的制造也变得容易。另外,能够在托板分离部的端子压入时使用共用的夹具。
第二端子也可以形成为接地端子。能够通过形成多个接地结构来提高利用第一端子的高速传送特性。
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中,由于端子的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在端子的中间位置的上缘的范围内,因此在端子压入时,如果在端子压入时将上述切断端面作为被压面按压端子,则能够不使端子向上下方向倾斜而以稳定的姿势压入。另外,通过将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形成为被压面,能够不需要在其他的部分设置被压面,并且确保被压面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大。因此,由于不增大端子的上下方向尺寸亦可,因此能够将端子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能够防止端子的高速传送特性的降低。并且,由于不增大端子的上下方向尺寸亦可,因此不需要将托板分离部形成于连接部的接近位置来避免在上下方向的端子的大型化。因此,由于能够使焊锡润湿性低的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与连接部具有足够距离的位置,因此能够在该连接部涂覆足够的量的焊锡并可靠地进行焊锡连接,并且能够避免焊药溢流。另外,一般地,由于托板分离部位于端子压入方向的端子的最后端,因此压入操作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中,(A)是图1的连接器的IIA-IIA剖视图,示出在第一端子的位置的剖面,(B)是图1的连接器的IIB-IIB剖视图,示出在第二端子的位置的剖面。
图3是示出向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保持槽压入第一端子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向图1的连接器的端子保持槽压入第一端子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在第一端子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6中,(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在第一端子的位置的剖视图,(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连接器的在第一端子的位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如下:
1:连接器;31C:压入突起部;11:壳体;31D:托板分离部;18:端子保持槽;32:上臂部;20:第一端子;33:连结部;21:连接部;50:可动部件;22:接触部;60:第一端子;23:压入突起部;63:压入突起部;24:托板分离部;64:托板分离部;30:第二端子;70:第一端子;31:下臂部;73:压入突起部;31A:连接部;74:托板分离部;31B: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图2(A)是图1的连接器的IIA-IIA剖视图,示出在第一端子的位置的剖面,图2(B)是图1的连接器的IIB-IIB剖视图,示出在第二端子的位置的剖面。
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用连接器1(以下称为“连接器1”),是配置于电路基板(未图示)而从后方(在图1中为左上方)供平板形导体(未图示)连接的高速传送用的连接器,具有连接器主体10和被支承于该连接器主体10且能够转动的可动部件50。可动部件50能够在将平板形导体向连接器主体10从后方朝前方插入的打开位置、以及按压被插入的平板形导体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在图1中,可动部件50位于关闭位置,连接器1的外形形成为大致长方体。
与连接器1连接的平板形导体,在前端部的下表面暴露出连接导体部,该前端部插入连接器1而能够与后述的端子的接触部接触。
如图1观察到的那样,连接器主体10具有:由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1、由该壳体11保持的作为高速传送用的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20、作为接地端子的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配件40。以下,将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通称为端子20、30。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是相互形状不同的端子,重复将壳体11的长边方向作为排列方向配置两个第一端子20并在其旁边配置第二端子30的排列方式进行配置。固定配件40位于这些端子20、30的排列范围的外侧。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的排列顺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顺序,能够进行各种自由地设定。
上述壳体11一体地具有:位于端子排列方向的两端的侧壁12、将两个侧壁12在下部连结起来的底壁13(参照图2(A)、(B))、位于前方(在图1中为右下方)的前壁14以及位于该前壁14之上的上壁15。另外,如图2(A)、(B)观察到的那样,在该壳体11的后半部,在比上述底壁13靠上方且在两个侧壁12之间,形成有朝上方和后方开放的开口部16。该开口部16作为供平板形导体插入的收纳部发挥功能,并作为配置上述的可动部件50的空间发挥功能,还作为上述的可动部件50可动的空间发挥功能。
在壳体11上,沿着侧壁12的内表面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有由金属板制成的用于固定配件40的支承槽(未图示),在此固定配件40从后方安装。该固定配件40从壳体11的底面略微突出,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对应部焊锡连接而供壳体11固定。
如图1观察到的那样,在两个上述支承槽之间排列形成有用于收纳保持端子20、30的多个端子保持槽18。端子20、30都是维持金属板的平坦板面而制成的,因此,上述端子保持槽18也形成为适合于金属板的板厚的狭缝状的槽。如图2(A)、(B)观察到的那样,该端子保持槽18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以与端子20、30的板厚相当的槽宽度排列形成有多个,在前后方向(在图2(A)、(B)中为左右方向)贯通而形成。
如图2(A)、(B)观察到的那样,上述端子保持槽18在壳体11的上壁15与底壁13之间沿前后方向贯通前壁14,并且形成有开口部16的后半部到达上述底壁13的上表面为止。端子保持槽18内在上述前壁14的后部且是在上下方向上的上壁15与底壁13之间设置有岛状的固定部19。如图2(A)所示,该端子保持槽18被划分为:相对于该固定部19位于上侧的上区域18A、相对于该固定部19位于下侧的下区域18B、在前部一侧连通两区域的连结区域18C、以及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与开口部16对应的底壁13的部分的开放区域18D。这些上区域18A、下区域18B、连结区域18C以及开放区域18D是相互连通的。
上述端子保持槽18的开放区域18D的槽底位于比下区域18B的槽底更靠下方。由此,允许后述的端子20、30的接触部22、31B朝下方的位移,并且即使在端子20、30的焊锡连接时增加焊药,也能形成阻止该焊药形到达接触部22、31B的缝隙。端子保持槽的开放区域的槽底不是必须位于比下区域的槽底更靠下方,只要能确保允许端子的接触部朝下方位移的缝隙,开放区域的槽底也可以形成于在上下方向与下区域的槽底相同的位置。
如图2(A)、(B)观察到的那样,这样形成的端子保持槽18中,供第一端子20插入的端子保持槽18、供第二端子30插入的端子保持槽18都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因此,无论对于哪个端子保持槽18,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都能够选择性地插入。
上述第一端子20如上述那样是高速传送用的信号端子,在以与托板连结的状态维持板面并对金属板冲裁之后与该托板(参照图3)分离地制成。如图2(A)所示,该第一端子20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臂状部件,在前端部具有连接部21,并且在后端部具有接触部22,进而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具有作为被固定部的两个压入突起部23。
上述第一端子20朝后方(在图2(A)中为左方)延伸到壳体11的中间部,上述接触部22在第一端子20的后端朝上方突出设置,能够与形成于平板形导体(未图示)的下表面的对应电路部接触。上述第一端子20的前端部形成为朝壳体11外突出并朝下方弯曲的部分,该前端部的下部形成为上述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的下缘与壳体11的底面相比位于更下方,当配置于电路基板(未图示)上时,与该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焊锡连接。
上述压入突起部23从上述中间部的上缘突出而形成于两个位置。该两个压入突起部23中的位于后方的后方压入突起部23A的突出量比位于前方的前方压入突起部23B略小。该后方压入突起部23A具有在向端子保持槽18压入第一端子20的过程中使上下方向的第一端子20的位置稳定地引导该第一端子20的功能,该后方压入突起部23A的上端以与固定部19的下表面抵接程度的突出量形成。另一方面,前方压入突起部23B具有在端子保持槽18内固定第一端子20的功能,该前方压入突起部23B的上端以陷入固定部19的下表面的程度的突出量形成。
这样形成的第一端子20从前方压入壳体11的端子保持槽18的岛状的固定部19与底壁13之间,上述压入突起部23B陷入形成端子保持槽18的内壁面的固定部19的下表面而确定固定位置。第一端子20的后部比壳体11的前壁14朝后方突出,并且下缘在与端子保持槽18的槽底之间形成缝隙,能够朝下方弹性弯曲。即,当上述接触部22受到从平板形导体朝下方作用的力时,该接触部22能够朝下方弹性位移。
在上述第一端子20的前端部中,与托板切断分离的托板分离部24形成于比连接部21靠上方。如图2(A)观察到的那样,该托板分离部24的前端面形成第一端子20的最前端缘。托板分离部24的与托板的切断端面(前端面)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平坦面。该切断端面除了是最前端面的关系之外,当利用按压部件(夹具)将第一端子20从前方向壳体11的端子保持槽18压入时,上述平坦面整个区域作为被该按压部件按压的被压面而利用。这样,托板分离部24中,由于作为被压面的切断端面位于最前端,换句话说,位于端子压入方向的最后端,因此第一端子20的压入操作变得容易。此外,托板分离部不必须是第一端子的最前端缘,例如,连接部的前端缘是最前端缘也可以。此时,只要是不使上述按压部件与该连接部的前端缘抵接而利用该按压部件仅按压托板分离部的前端缘即可。
另外,通过将托板分离部24的切断端面设为被压面,无需在其他的部分设置被压面,并且能够确保被压面的上下方向尺寸较大。因此,由于不增大第一端子20的前端部的上下方向尺寸亦可,因此能够将该第一端子20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能够防止该第一端子20的高速传送特性降低。并且,由于不增大第一端子20的前端部的上下方向尺寸亦可,因此不需要将托板分离部24形成于连接部21的接近位置来避免第一端子20在上下方向的大型化。因此,由于能够使焊锡润湿性低的托板分离部24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与连接部21具有足够的距离的位置,因此能够在该连接部21涂覆足够量的焊锡而可靠地进行焊锡连接,并且能够避免焊药溢流。
如图2(A)观察到的那样,上述托板分离部24的切断端面中,该切断端面的上缘与该第一端子20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上缘位于在上下方向相同的位置。即,该切断端面的上端位于在从上述中间部的上缘突出的压入突起部23的下方且与该压入突起部23接近的位置。另外,上述切断端面的下端部位于与第一端子20的中间部的下缘接近的位置。由于该切断端面的上端位于与上述中间部的上缘在上下方向几乎不偏离的位置,因此在第一端子20压入时,当上述切断端面向后方被按压时,几乎不产生压入突起部23周围的力矩,能够使第一端子20的后端在上下方向不倾斜而维持稳定的姿势不变地压入该第一端子20。
如上所述,第二端子30作为接地端子使用,还具有将可动部件50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作为支承端子的功能。该第二端子30与第一端子20相同地,在以与托板(未图示)连结的状态维持板面对金属板冲裁之后,与该托板分离地制成。如图2(B)观察到的那样,第二端子30除了具有与该第一端子20相同形状的下臂部31之外还具有在该下臂部31的上方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臂部32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将上述下臂部31以及上臂部32的前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的连结部33。
如上所述,上述下臂部31与第一端子20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在前端部具有连接部31A以及托板分离部31D,在后端部具有接触部31B,中间部具有作为被固定部的两个后方压入突起部31C-1以及前方压入突起部31C-2(通称为“压入突起部31C”)。下臂部31能够在后部弹性弯曲、接触部31B能够弹性位移的情况都与第一端子20相同。另外,上述托板分离部31D与第一端子20的托板分离部24在前后方向且在上下方向形成于相同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一端子20的托板分离部24的切断端面与第二端子30的托板分离部31D的切断端面在前后方向且在上下方向形成于相同的位置。这样,通过将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两者的切断端面形成于相同的位置,由于能够在设计该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时,以相同的位置为基准设计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因此端子的设计以及金属模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不需要变更用于压入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的按压部件的位置。
上臂部32贯通上述固定部19与上壁15之间而朝后方延伸,与位于其下方的上述下臂部31相比,宽度(在附图中为上下方向尺寸)宽且被制成高刚性。在该上臂部32的后端的下缘形成有凹弯曲状的支承部32A。另外,该上臂部32在其上缘与上壁15之间保持若干缝隙,并且朝后方延伸。
上述连结部33在上述壳体11的岛状的固定部19的前方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将上述下臂部31以及上臂部32的前端部彼此连结。
当所述的第二端子30从前方朝后方向上述端子保持槽18插入时,下臂部31与第一端子20相同地,被压入到岛状的固定部19与底壁13之间,并且上臂部32配置于上述固定部19与上壁15之间。
如图2(B)观察到的那样,第二端子30的托板分离部31D的切断端面中,该切断端面的上端与该第二端子30的下臂部31的中间部的上缘在上下方向位于相同的位置。即,第二端子30也与第一端子20相同地,托板分离部31D的切断端面与第二端子30的中间部的上缘在上下方向位于相同的位置,由于该切断端面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位于与压入突起部31C接近的位置,因此能够维持稳定的姿势不必地进行压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20与第二端子30被排列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一个第二端子30与两个第一端子20邻接,由于第二端子30作为相对于第一端子20为接地端子使用,因此形成多个接地结构,并提高在第一端子20的高速传送特性。
可动部件50由与壳体11相同的电气绝缘材料制成,如图1观察到的那样,具有遍及该壳体11的两侧壁12之间的宽度,如图2(A)、(B)观察到的那样,配置于壳体11的开口部16。该可动部件50能够在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剖面形状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姿势的打开位置、与如图2(A)、(B)所示那样上述剖面形状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姿势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地被支承。
可动部件50在如图2(A)、(B)所示的关闭位置,在端子排列方向(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上与端子20、30对应的位置,在成为前部的部分形成有槽部51。上述槽部51在图2(A)、(B)中的上下方向贯通,并在前端位置设置有将槽部51的对置(在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对置)槽内表面彼此连结的轴部52。该轴部52具有近似圆形的周面,在上述第二端子30的上臂部32呈凹弯曲状形成的支承部32A内被转动自如地支承。然而,由于第一端子20不具有第二端子30那样的上臂部,如图2(A)观察到的那样,位于与第一端子20对应的位置的轴部52没被任何支承。此外,可动部件的槽部也可以仅形成于与第二端子对应的位置。
对于上述可动部件50,其宽度方向(端子排列方向)的两端都利用未图示的轴部被壳体11转动自如地支承。上述可动部件50处于图2(A)、(B)所示的关闭位置,不形成槽部51的后部形成操作部53,其上面位于与壳体11的上壁15的上表面相同水平的位置。可动部件50利用该操作部53而承受操作力,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移动。另外,可动部件50中,图2(A)、(B)所示的关闭位置中的从前端部到操作部53的下表面,在该关闭位置形成按压平板形导体的加压部。此外,在上述关闭位置,可动部件的上表面不必与壳体的上壁的上表面位于相同水平位置,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位于不同的位置。
接下来,对第一端子20的压入工序进行说明。由于第二端子30的压入工序与第一端子20的压入工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图3以及图4是示出向壳体11的端子保持槽18压入第一端子20的工序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第一端子20对应的多个端子保持槽18中的、图3中的最左下方的端子保持槽18依次压入第一端子20。图3示出向与上述第一端子20对应的多个端子保持槽18中的、最右上方的端子保持槽18仅压入第一端子20之前的状态。如图3观察到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端子20以与一个托板C连结的状态通过金属板的冲裁加工制成。
第一端子20在以下的工序中被压入到端子保持槽18。首先,使在上下方向连续的带有托板C的多个第一端子20中的一个(图3中的上方的第一端子20),位于与第一端子20对应的端子保持槽18中的、在图3中的最左下方的端子保持槽18(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左下方数第二个端子保持槽18)的前方(在图3中的右下方)。接下来,将第一端子20的托板分离部24与托板C切断分离,并且夹持该第一端子20的板面,将该第一端子20朝后方插入上述第二个端子保持槽18内。该第一端子20的切断分离、夹持以及插入由同一夹具进行。第一端子20如图4观察到的那样,第一端子20的后方压入突起部23A插入到位于固定部19的下方的位置为止。并且,第一端子20的后方压入突起部23A与固定部19的下表面抵接,形成为由端子保持槽18临时保持的状态。
接下来,被临时保持的第一端子20利用作为夹具的按压部件(未图示),托板分离部24的切断端面(前端面)朝后方被按压,被完全压入到端子保持槽18内。其结果,如图2(A)观察到的那样,第一端子20从临时保持的位置朝后方移动,前方压入突起部23B陷入壳体11的固定部19的下表面,在端子保持槽18内的最终保持位置被可靠地保持。
接下来,壳体11朝图3的左下方移动一个端子保持槽18的量(箭头A)。另外,在上述壳体11移动后或同时,托板C朝上方移动一个第一端子20的量(箭头B),带到与已经压入第一端子20的端子保持槽18邻接的其他端子保持槽18的前方,该与其他端子保持槽18对应的第一端子20的压入,在上述的工序中进行。在此,虽然壳体11移动一个端子保持槽18的量,但是在与临时保持第一端子20的端子保持槽18邻接的其他端子保持槽18与第二端子30对应的情况下,上述壳体11朝箭头A的方向移动两个端子保持槽18的量。
这样一来,通过全部的第一端子20分别依次压入到对应的端子保持槽18,第一端子的压入工序完成。并且,在第一端子20的压入工序完成后,第二端子30也经相同的工序,分别压入对应的端子保持槽18。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在组装了端子20、30、固定配件40以及可动部件50之后,向未图示的电路基板安装而被使用。第一端子20与第二端子30的连接部21和连接部31A,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焊锡连接。与此同时地,固定配件40也在其固定部向电路基板焊锡连接。这样一来,连接器1向电路基板连接而被固定。
当与平板形导体连接时,首先,将可动部件50带到形成纵姿势的打开位置,预先使壳体11的开口部16朝后方较大地开口,并向该开口部16插入平板形导体的前端部。平板形导体从前方插入到端子20、30的接触部22、31B与可动部件50之间,该平板形导体的前端缘与壳体11的前壁14的后表面抵接而带到规定插入位置。对于该规定插入位置,在平板形导体的下表面暴露的连接导体部位于对应的端子20、30的接触部22、31B上。
之后,向可动部件50的操作部53施加操作力,使该可动部件50向图2(A)、(B)观察到的横姿势的关闭位置转动移动。当可动部件50转动时,利用其加压部将平板形导体向下方按压。被可动部件50按压的平板形导体将端子20、30的接触部22、31B朝下方按压并使之弹性位移。这样一来,利用这些接触部22与接触部31B,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与平板形导体的对应连接导体部具有接触压力(接触力)地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为平坦面,虽然该切断端面的整个区域作为被压面发挥功能,但切断端面也可以是凸弯曲面、凹弯曲面或凹凸面来代替平坦面。此时,切断端面中的位于最前端的部分作为被压面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从前方被压入,但也可以从后方被压入来代替从前方被压入。另外,也可以是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中的任一个从前方压入,另一个从后方压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二端子的下臂部形成为与第一端子相同的形状,但也可以替代之而例如将第二端子的下臂部的长度形成为比第一端子长或短,使两个端子的接触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二压入突起部形成于下臂部的中间部的上缘,但是该压入突起部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压入突起部形成于上臂部的上缘,该压入突起部陷入壳体的上壁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二端子作为接地端子而使用,但也可以替代之,例如作为信号端子、电源端子使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设置了两种端子即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但端子的种类数并不限于此,可以是仅有第一端子的一种,也可以是包含第一端子的三种以上。
由于只要第一端子的托板分离部的与托板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端子的中间部的上缘、即形成了压入突起部的上缘的范围即可,因此该托板分离部的形状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端子20那样,切断端面的上端并不限于位于与上述中间部的上缘相同的位置的形状。以下,将托板分离部的各种方式作为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端子60,在托板分离部64的切断端面位于比第一端子60的中间部的上缘乃至压入突起部63靠上方的点上,与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的上端位于与上述中间部的上缘相同的位置、该切断端面位于从该上缘朝下方延伸的位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结构不同。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60除了托板分离部64以外,其余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20相同的形状,因此托板分离部64以外的部分,标注在上述第一端子20的对应部分加“40”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1以及可动部件5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5观察到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60在前后方向与连接部61大致对应的范围内,该第一端子60的前端部的上缘随着朝向前方而朝上方倾斜,该托板分离部64的切断端面与第一端子60的中间部的上缘乃至压入突起部63相比位于上方。另外,该切断端面的下端部位于第一端子60的中间部的下缘相同的位置。因此,托板分离部64的切断端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托板分离部24的切断端面大。因此,相应地,由于面积也大,因此能够使压入时的第一端子60的姿势更加稳定。
另外,上述托板分离部64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在前后方向位于接触部62与连接部61之间的上述中间部的上缘以及压入突起部63的范围内。因此,与压入突起部23位于托板分离部24的切断端面的范围外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端子压入时产生的压入突起部周围的力矩变小,能够进一步使压入时的第一端子60的姿势稳定。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60的前端部的上缘随着朝向前方而形成为朝上方倾斜。因此,与仅增大第一端子60的前端部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宽度尺寸)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减小位于比第一端子60的中间部的上缘靠上方的部分即短截,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端子60的高速传送特性的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图6(A)、(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在作为从前方与壳体11的固定部19抵接而在前后方向定位第一端子70的部分的后部抵接面75A形成于第一端子70的点上,与不具有从前方与该固定部19抵接的部分的第一实施方式结构不同。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70除了托板分离部74以外,其余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20相同的形状,因此托板分离部74以外的部分标注在上述第一端子20的对应部分加“50”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1以及可动部件5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6(A)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70中,从在前方与前方压入突起部73B接近的位置到该第一端子70的前端为止所达到的范围,作为上下方向尺寸(宽度尺寸)比其他部分大的宽度宽广部75而形成,该宽度宽广部75的上缘与第一端子70中间部的上缘乃至压入突起部73相比位于上方。该宽度宽广部75的前端部作为托板分离部74形成。
上述宽度宽广部75的上部的后部抵接面75A、即比第一端子70的中间部的上缘位于上方的面,能够从前方与固定部19的前端部抵接。因此,在第一端子70压入时,上述后部抵接面75A与固定部19的前端部抵接,从而限制了第一端子70的进一步的压入,因此能够在前后方向定位该第一端子70。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地,当被压面亦即托板分离部74的切断端面的面积大时,并且托板分离部74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包含上述中间部的上缘以及压入突起部63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实现压入时第一端子70的姿势的稳定化的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增大托板分离部74的上下方向尺寸,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与托板之间的连结强度。并且,即使增大托板分离部74的上下尺寸,由于该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位于在上下方向与连接部71具有足够距离的位置,因此能够在该连接部71涂覆足够量的焊锡而可靠地进行焊锡连接,并且能够避免焊药溢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一端子70的宽度宽广部75的上部的后端面作为后部抵接面75A,形成能够与壳体11的固定部19的前端部抵接的构成,但在能够充分确保第一端子的定位精度的情况下,上述后端面也可以不与上述固定部的前端部抵接,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缝隙,来代替上述结构。即使在这样的方式下,也能够得到上述那样的压入时的第一端子的姿势的稳定化的提高、与托板之间的连结强度的提高、可靠的焊锡连接、避免焊药溢流之类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宽度宽广部75在到达第一端子70的前端之前都以一定的宽度尺寸形成,但也可以替代之而如图6(B)观察到的那样,宽度宽广部75的前端的上部形成切口。
以上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端子的形状,当然也能够应用于第二端子的下臂部的形状。

Claims (4)

1.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配置于电路基板上且从后方收纳平板形导体的壳体、以及排列保持于该壳体的多个端子,
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壳体上形成有分别保持所述多个端子的多个端子保持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壳体的上壁与底壁之间设置有形成为岛状的固定部,对该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端子进行保持的端子保持槽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端子,在与托板连结的状态维持板面并对金属板冲裁之后与该托板分离,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在一端具有与平板形导体接触的接触部,在另一端具有在下缘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该连接部相比位于上方且与托板切断分离的托板分离部,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从端子的上缘突出且卡定在所述端子保持槽的内表面上的压入突起部,所述端子在所述托板分离部与托板分离后,从前方或者后方在上下方向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壁之间被压入到所述端子保持槽,所述压入突起部陷入所述固定部的下表面,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分离部的与托板的切断端面位于端子的最前端并形成用于承受端子压入的按压力的被压面,并且所述切断端面的上端位于所述压入突起部的下方且与该压入突起部接近的位置,该切断端面的下端部位于与所述端子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下缘接近的位置,并且该切断端面的上端位于与上述中间部的上缘在上下方向几乎不偏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能够收纳平板形导体的打开位置与将平板形导体朝端子的接触部按压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的可动部件,端子除了权利要求1记载的端子亦即作为信号端子的第一端子之外,还具有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作为支承端子的第二端子,壳体的保持第二端子的端子保持槽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端子,在与托板连结的状态维持板面并对金属板冲裁之后与该托板分离,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臂部、以及在该下臂部的上方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经由连结部而与所述下臂部连结的上臂部,所述下臂部在一端具有与平板形导体接触的接触部,在另一端具有在下缘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该连接部相比位于上方且与托板切断分离的托板分离部,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从端子的上缘突出且卡定在所述端子保持槽的内表面上的压入突起部,所述托板分离部的与托板的切断端面位于端子的最前端并形成用于承受端子压入的按压力的被压面,并且该切断端面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位于与所述压入突起部接近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二端子的下臂部的中间部的上缘在上下方向位于相同的位置,该切断端面的下端部位于与所述中间部的下缘接近的位置,所述上臂部中,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转动支承部形成于自由端侧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二端子的下臂部以与第一端子的压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在上下方向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壁之间被压入到所述端子保持槽,所述第二端子在上下方向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壁之间被压入到所述端子保持槽,所述压入突起部陷入所述固定部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端子的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与第二端子的托板分离部的切断端面在上下方向形成于相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端子是接地端子。
CN201210103632.1A 2011-04-12 2012-04-10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Active CN102738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8391A JP5362762B2 (ja) 2011-04-12 2011-04-12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1-088391 2011-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8622A CN102738622A (zh) 2012-10-17
CN102738622B true CN102738622B (zh) 2015-07-15

Family

ID=46993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3632.1A Active CN102738622B (zh) 2011-04-12 2012-04-10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62762B2 (zh)
KR (1) KR101422907B1 (zh)
CN (1) CN102738622B (zh)
TW (1) TWI513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6713B2 (ja) 2013-10-01 2017-10-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88638B2 (ja) * 2014-06-10 2017-08-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回路基板付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プラグコネクタ
JP6336941B2 (ja) 2015-04-01 2018-06-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546552B (zh) * 2016-06-28 2020-11-17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787A (zh) * 2004-11-11 2006-05-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部件插入装置及方法
CN101030681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1859937A (zh) * 2009-03-30 2010-10-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4570107B2 (ja) * 2008-04-23 2010-10-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6972A (en) * 1990-07-11 1991-09-10 Amp Incorporated 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and contact
JP4093583B2 (ja) * 2005-04-20 2008-06-0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TWM391751U (en) * 2010-04-16 2010-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98709U (en) * 2010-04-28 2011-0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787A (zh) * 2004-11-11 2006-05-1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部件插入装置及方法
CN101030681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4570107B2 (ja) * 2008-04-23 2010-10-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1859937A (zh) * 2009-03-30 2010-10-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3116B (zh) 2015-12-11
KR101422907B1 (ko) 2014-07-23
CN102738622A (zh) 2012-10-17
JP2012221841A (ja) 2012-11-12
KR20120116336A (ko) 2012-10-22
JP5362762B2 (ja) 2013-12-11
TW201310789A (zh) 201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7590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2738622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US8177587B2 (en) Connector with movable-side contact and fixed-side contact
JP3657250B2 (ja) コネクタ
CN109687184A (zh) 电连接器
JP5645312B2 (ja) コネクタ
JP7154782B2 (ja) 可動コネクタ
CN103828132A (zh) 连接器
CN101490907B (zh) 电缆连接器
CN102255152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1299493B (zh) 电连接器
CN100438216C (zh) 连接器
CN101242046B (zh) 电连接器
CN1744383B (zh) 卡用电连接器
US10483683B2 (en) Organiz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112923A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1103494A (zh) 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
US8388373B2 (en) Connector with movable soldering attachments
CN105529548A (zh) 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
JP2010015909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CN103779678A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4868311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件
CN102738636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CN100429833C (zh) 电连接器
CN106229714A (zh) 一种主板连接结构及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